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2024-11-30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通用14篇)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1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一份体验,将能大大促进课堂教学有效进行。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共同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有效交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逐渐深入,课堂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重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的要去交流。

在教学中,如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意义和写法》时,首先让学生欣赏祖国各地的名胜旅游景点,然后出示各景点门票优惠广告,到底哪个旅游景点的门票最优惠呢?学生被这一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深深的吸引,发现了问题会不自觉的想办法去解决。从而积极的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发现到每个景点买同样多的门票谁优惠的多,去那里旅游就最划算.这方面的知识以前没有学过,出于对问题的好奇,学生深深的被问题所吸引,从而陷入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这样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有一定的针对性,必然加大了思考的有效性,主动的要去交流,寻找解决的办法。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交流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二、小组合作,让学生善于交流。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那么,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教师要大胆放手,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信学生能通过动脑、动眼、动口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作为教室的我们要深入到各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和讨论交流的中心问题,达到交流的和谐有效。教师为了交流的有效开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个性,学会倾听。学生要善于倾听老师的发言,也应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尤其是一个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往往表现出两种情形:一是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另一种就是随意否定或打断别人的话。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要对发言者有礼貌,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插嘴,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有意见的要等到别人发言完了以后再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会倾听的同时,学会理解和尊重,同时为交流做好铺垫。

2.平等对待,学会评价。即引导学生在倾听他人交流的同时,学会客观地分析、辩证地思考。经常问自己:他的意见正确吗?为什么?如果有不同意见又该如何补充。使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针对之前我们刚刚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学生们完全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自己动手找出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所以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他们所认识的所有图形做的材料和剪刀,让他们挑选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没想到我完全放手之后,学生们的思想异常活跃,他们通过剪、拼、折纷纷研究自己的方法,我就顺势让得出结论的小组到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让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方法是否一样,如果有不一样的也可以上来说。于是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倾听,一看自己的方法跟别人的不一样就争先恐后的举手也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结果每个人的发言都有人提出肯定和质疑,交流就激烈展开了,经过思维的碰撞最后学生们得出了十余种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了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一直持续到下课大家都还意犹未尽的在继续讨论……

3.引起共鸣,学会反思。小组讨论和小组间的交流正是开发和利用学生个体思考的差异性,它不仅可促进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发展联想思维,培养合作交往能力,而且还可促进学生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通过倾听、评价他人的交流,对照自己的思考方法及思考过程,从而不断地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比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通过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多彩的童话世界中:“小猴子开了一个水果店,今天小白兔来买桃。”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开始议论起看到的内容。我启发学生看一看图中画了些什么,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再引导学生把这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连起来,说完整,说清楚。然后让学生借助小棒来研究算法,边摆边说出自己的想法,给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自己的算法,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一个孩子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3-9=4。”第2个孩子说:“我是从10里面减去9得1,再把1加上3得4。”第3个孩子说:“我是先用13减3得10,10再减6得4。”第4个孩子说:“因为9+4=13,所以13-9=4。”……孩子们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我注意仔细倾听学生的想法,对于那些明白意思但是表达不是很清楚的学生,要给以耐心和鼓励,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交流的有效性发言得到提高。

三、注重激励与评价,让学生乐于交流。

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要让交流有效地开展,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使学生乐于交流。教师要运用热情的话语、赞许的目光、亲昵的动作,来增强学生交流的自信心,使我们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理解、思维能力的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学生在交流中遇到困难时,需要我们的教师引导,这样才能发挥交流的最大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交流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在交流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当学生发生争议时——倾听,当学生探究错误时——纠正,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赞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通过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客观的激励与评价,使学生乐于交流。这样使彼此之间的认知和思维相互撞击,学生的知识领域都得以开拓,思维得以启迪。

四、在实践中体验有效交流的“快乐”。

加强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展示生活这个大舞台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增进对应用数学的信心。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思维空间,通过让每位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到有效交流的“快乐”。如在教学《小小商店》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准备附页中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课上真实体验购物,比一比,看谁会成为最佳购物能手,能够学会正确地付钱、正确计算找回的钱,并能合理地购物。学生听后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认真地买、算。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一角一角地数,数到10角,兑成一元,理解了10个1角是1元,看到10个1元就能意识到是十元,看到两个10元,就知道是20元。这样将抽象的认识与直观演示联系起来,学生们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喜悦和自豪。由于购物活动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把枯燥的计算用学生喜欢的购物形式来解决,让学生从中学会了解决有关购物的实际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认知,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创造,发展思维,从而使数学活动进行有效交流,达到体验数学的真正价值。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真谛!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2

一、比较品味法

我在上《秋天》这一首诗时, 要求学生品读最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最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我适时地提出疑问:“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呢?”学生纷纷以这句中的“幽”字为依据, 认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我顺势追问:“‘伐木声’毕竟只能听到而不能看到, 你觉得用‘飘’合理吗?”这时学生心领神会:这正是诗的语言——把听觉视觉化, 产生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 表现了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 使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构成了一幅清冷润泽的秋声图。学生通过比较品赏, 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思, 而且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韵味。

二、情境体悟法

在《珍珠鸟》教学过程中, 由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教师扮演作者, 学生扮演小鸟, 文中出现的表示“我”“珍珠鸟”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 在教师朗读时一律换成“我”“你”, 学生朗读时一律换成“你”“我“。

原文:渐渐它胆子大了, 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 见我不去伤害它, 便一点一点挨近, 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

角色朗读:

师:渐渐你胆子大了, 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生:我先是离你较远, 见你不去伤害我, 便一点一点挨近, 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 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你的反应。你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 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你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

一下子, 学生被带入老师所创设的宽容和爱的美好情境中。教师的这一创造性设计, 激活了文本内容,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的情境, 让学生和作者、小珍珠鸟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 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三、生活体验法

我校教师上《桥之美》, 讲到第4段中的“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 真是密不透风, 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 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 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时, 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教师就问:“你们有过潜水的经历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做—次深呼吸, 体验一下当时的感受, 好吗?”一做完, 好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爽!”这时教师接过话茬道:“其实, 苇丛不会‘发闷’, 也不会做‘深呼吸’, 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 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说完, 学生豁然开朗。这样的语言品味, 拉近了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使教学内容“趋于生活化”, 使学生确信“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3

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实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组织形式要有科学性——合理编组,科学排座,使学生充分地合作

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学生之间由于学习的需要随机自由组合的小组,有的是按学生身高编排座位,前后桌自然形成的小组。小组的人數一般以4~6人为宜,通常视班型及教室面积大小而定。编组时先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综合男女生心理与生理差异、能力与智力差异及个性与气质差异等方面情况,进行更加合理的调换搭配。

一般说来,以下组合往往能在课堂上成为讨论热区:(1)“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一起讨论,能畅所欲言,观点容易一致;(2)男女搭配在一起讨论,能激发个体的表现欲;(3)有活跃分子参与的讨论组,能引发侃侃而谈,掀起讨论高潮;(4)学习风格互补型的搭配在一起,能相互促进,扬长避短,能提供综合性的见解。总之,分组的原则应该是作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二、时间安排要合理

合作学习程序包括:任务分配、自由讨论、表达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那讨论时间究竟需要多长,没有定数,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只要教师给小组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展开合作学习,使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就会撞击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和带来的成功感受。例如,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很明显,合作并没有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仍然没有解放,要说合作也是在传统教学观念覆盖下的合作学习。笔者记了一下时间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3分钟,显然这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感便被时间熄灭了。另外,没有学生合作后的汇报和组际间的交流、没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教师先入为主、依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试想按这样的教学,先前的合作学习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这样不如不合作。很明显,这样的合作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有“追星”之嫌,追求一种形式上的表面合作,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形式合作。目前,课堂上像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存在依旧,要么像本案例那样合作走走过场,一会儿就盲目、草率收兵,要么合作学习之后不进行组际交流、似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关系不大,有脱节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一种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习惯。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把握好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给足学生在探讨时可能需要的时间,不可过多,不可过少,过多浪费时间,少了则是一种表象,流于形式。

三、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同其他教育教学思想的贯彻一样,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因而,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当中,真诚地和学生探讨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得把握好以下几个角色:

1.组织者——恰当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不需要也不可能每节课都用此种方法,特别是针对新授课并未提前布置任务而言,因为它是一种相对结构比较松散的教学活动,不是所有要点都能被提出来,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有效的陈述的。因此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出现真知灼见,即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效果。其内容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因而作为老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组织者的作用恰当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2.指导者兼合作者——讨论过程中观察和介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们就应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并进行及时表扬,检查每个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适时地予以点拨,使其答案趋于更加完善。

3.鼓舞者——寻找闪光点

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并及时地反馈和总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当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得出即使是不成熟或不周密,甚至是错误,但确实是经过学生自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教师要尽可能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当以肯定和表扬为主,让其获得成功的快感,从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当然,对于在合作交流中的问题,学生也要适当地进行指正,不能听之任之,而破坏了合作交流的效果。基于以上目的,小组合作交流之后,教师的总结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经常发给一些小奖励,如小红花、金苹果、小旗子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对创造性的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是有效的。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4

一、创新学习含义

所谓创新学习,创新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充分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教学系统诸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一模式的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掌握和使用创新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思”、“乐”、“创”的结合,重点突出“学”,实现“学”的三个转变。

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应坚持的原则

1.民主原则。首先必须改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

2.问题原则。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善于提问题;其次,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

3.实践原则。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创新的必要途径。

三、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1.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突破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2.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1)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2)克服死记硬背,提倡导趣、导疑、导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奇思异想。(3)避免教师“满堂灌”和“满堂问”,激励学生勤思、多问、多练习。(4)教师由只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3.让学生喜欢学习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5

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明德小学

张德利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积极的参与兴趣,创设参与的机会,教给参与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增长智慧。

关键词:数学教学

积极参与

引导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积极参与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激思,以疑激趣,进而把学生带入学习活动,,使其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如在教“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一改惯常的做法,提出与学生来一个别开生面的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学生很高兴。当学生才计算出一道题时,我已经计算完毕。学生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这样神速?这里面一定有奥秘。此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一下每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研究中来,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又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的回答:“喜欢!”接着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我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时,我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二、创设活动情境,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与挑战性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想法设法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过程,这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关键。

1、通过动手操作来参与。喜欢动手是儿童的天性,教学时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拆一拆、拼一拼等活动中,多数学产生兴趣,并逐步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概括。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让学生通过量各种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把他们相加,和总是180度;又通过把三个内角撕下拼成一个平角。从而认识到三角形无论它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内角和总是180度。

2、通过小组讨论来参与。讨论能够集思广益,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交流发表看法,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后,我启发学生只通过一个梯形用剪拼法,把它分割成已学过的一些图形来推导,学生分组讨论后,将图形分割推导大致归纳如下:(1)、分成两个三角形;(2)、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3)、剪拼成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4)、剪拼成一个长方形。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求梯形面积有很多种方法。

三、创设语言情境,教给积极参与的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后,给机会让同桌学生说一说操作过程;公式推导后,说一说推导过程;概念理解时,让学生口述一下概念的关键字及本质特点;解决问题时,说一说解题思路或方法。如在解决方向类题目时,先让学生说说以什么为参照物,狮子馆在大象馆的()面,是以大象馆为参照物,所以应在大象馆建立方向板,然后在方向板上指出对应的方向。学生通过认真思考,理清解题思路,教师应给与高度的评价。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就要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同学都敢说、都想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说中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篇6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一、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个性化。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体”,而首先应该是“生命体”。只有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生命,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使数学课堂呈现出了生成性和丰富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加以反思,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索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习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二、教师要注重指导,使学生乐于自我评价“授人以鱼,可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供一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乐于进行自我评价。1.鼓励为主,激发自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要吝啬赞许和鼓励,七、八年级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的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要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以补己之短,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不要一味地追问全班学生:“你们觉得他做得怎么样?”而应引导学生本人: “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为什么?”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整地做出自我评价,不要急着自己单一地评价学生或让大家一起来评价。当学生在自评时语言受阻、感到困窘时,老师要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允许其“再想想”、“慢点儿说”,使之有勇气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2.注重指导,使学生掌握自评方法。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给予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既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也使回答问题的同学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会倚赖于老师,“老师是这样说的……”,“老师说应该这样做”,这就失去了学习的个性化。而实施自我评价,是学生在教学中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各种想法,结合老师的要求或提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不要急于给学生肯定答案,先让他们自我理解、分析和想象,给他们一定的学习空间,然后再让其他学生互评、分析和综合。最后,老师再给予点评。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7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通过适当的合作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

1. 探索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

在我国基础教育有关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提出要坚持新的三中心论,即学生中心、任务中心、活动中心。可见学习任务是否如期完成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合作学习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研究其学习任务特征至关重要。就国内外对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重点来看,多数注重对小组人员多少和成员特征的研究,却忽视了对合作学习任务的研究,完成一种学习任务的方法有许多种,只有当某种任务最适合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时,合作学习才会起到相对于其他方式更大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或者任务本身的发展情况的限制,使得我们既定的合作学习方式或者小组形式遭遇尴尬。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I·R·嘎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由2人~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学习活动。”他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强调学习活动的特殊性,必须在需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情况下,才适合合作学习。像高中语文议论文已经不是初中时的简单的三段论了,三段成为一种粗略的框架,在各段之中,已经衍生出很多的论证方法和论证依据,所以学生合作方法就有很多,如正反方就文章理解或者写作要点的辩论;小组内就一个主题,分不同角度具体落实任务到每一个人收集证明材料,合作完成一篇持某一种观点的写作等。

理论家们认为:“如果学习任务是挑战性和有趣味的,如果学生具备充分的小组过程技能,那么学生就会于集体工作过程本身体验到高度的奖赏性——永远不要对小组成果中的个人贡献进行评分或评价。”该理论强调了学习任务对学生吸引力的重要性。对高中学生来说,如果学生对任务感兴趣,个人评价并不是很重要,他们喜欢的是让他们感觉有趣和富有挑战性并且能够挖掘他们平时无法表现的能力的学习任务。

明确任务的方法视各自情况而定,方法也很多,诸如文字表达法、列表一览法、卡片提示法等。

2. 开展小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拓展语文课堂的信息空间。

新课标要求语文选修课程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使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提供语文素养提高的空间。但是选修文本信息量大,内容多,而语文课的时间少,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完成任务。采取小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法,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拓展语文学习的信息空间。教师可以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分成多个学习主题,各学习小组自行选择主题,由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信息搜集、学习整理、讨论归纳等学习任务。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展示,小组间协作、交流、分享,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解决选修课量大时间少的矛盾,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能力的提高。

我在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时,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以李清照为例):①学生课前自学(一周):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阅读她的作品,让学生对李的词风有初步了解。教师负责推荐基本阅读参考资料;②组织李清照的作品《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研究小组,学生自愿组合,讨论组内分工,推举主持人,共同拟订发言提纲。课后各小组共同为发言人准备资料,并制作配音朗读录音和幻灯片;③用一节课时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每个研究小组分别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要求每组主持、重点发言、补充说明和朗读等要分别由不同学生担任。所有同学都应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适时点拨;④最后一课时对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陆游进行总结讨论,梳理宋词发展的脉络,由教师主持;⑤课后作业:每个学生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就宋词某家某篇或点评议论,或抒发感想。体裁不限,命题自由。一周内完成,在班内张贴交流。

3.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将几个人拼凑在一起,而应该对时间和人员等有合理的配置,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小组合作只能成为几个人的共同学习,而达不到小组合作所期望的交流与提高的目的。据此,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合作机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

3.1 合理配置合作人员

小组人员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小组合作顺利、有效地进行,有助于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在小组交流读书体会、探究学习感悟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不同,在各小组中合理地安排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形成依照所讲内容灵活设定以4、6、10人为单位的小组。并且,每小组还应选出小组长,以组织、管理、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

3.2 合理配置合作时间。

为了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小组合作的时间配置上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以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探索、讨论、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在组织学生汇报自学体会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感悟、质疑,以产生对所需讨论问题的见解,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一步合作,形成小组的统一结果。在此过程中,我根据合作内容的需要,给予学生适宜的时间配置,以合作充分。

4. 内容要精。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8

【关键词】音乐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全过程,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就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他们每学会一首歌后都要进行比赛,笔者精心设计了比赛规则。如:“第一轮分男女组;第二轮分四个组;第三轮从各组推荐一位同学代表本组比赛。每轮比赛后都进行评比,让每组的组长当评委并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当主评做最后的点评。在教学中这样的设计,能使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事可做。每组都想争第一,每位同学都不甘落后,兴奋、激动及热烈的掌声响不停,整个课堂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所以教师在设计比赛中,内容不仅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还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游戏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例如:在教歌曲《白毛女》时,有一段杨白劳和喜儿对唱的那一段:“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笔者想邀请几对同学来进行表演,看看哪一对更能表演得出神入化,结果,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要进行表演。如果只靠教师讲解,学生不仅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印象不深刻。这样的课堂游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也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小组活动,能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

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的个性、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在唱歌教学中,传统的模式:听录音或范唱——学唱歌谱——学唱歌词——艺术处理,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情感得不到体验,这样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合作中学生能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克服片面,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互补长短,还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小组活动不仅为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营造积极氛围,能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

音乐可以愉悦身心,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动听的语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打造和谐、幸福、快乐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积极投入状态,从而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营造这种积极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中来,也能把被动变为主动。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尽量创设一种集温情、友情、亲情于一体的课堂氛围,以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亲切生动的语气、形象活泼的手势,使学生如沐春风亲近教师。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就能绽放出灿烂的智慧火花。

四、加强师生交往,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主导。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行”,只要符合艺术规律,就要保护学生的独特思维活动。同时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建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集体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参与、关心、竞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热情,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等。要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动作、神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求知欲望,来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在音乐教学中,要全方位考虑学学生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进行创新,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中创新,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敢说、敢想、敢做。给他们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利于他们终身学习。

如何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篇9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当然离不开对名著的阅读。那怎样引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下面我谈谈通过实践获得成果的一些方法:

一、以说寓意引导名著阅读

有些名著意蕴深刻。如《伊索寓言》中有这样的故事: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它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学生读后写出了新的见解,如下寓意:

1.遇到困难时,不能放弃,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尽力做某事,却做不到。不要沮丧,要学会安慰自己; 3.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怕别人得到,就不要怕别人尝甜头; 4.做事应灵活,应讲究方法。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写出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二、以分析形象引导名著阅读

名著中,人物众多,形象典型。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分析人物性格及表现手法入手。如学生阅读《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打虎”片断。“武松把一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项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学生这样分析:大虫“咆哮”“扒起”“动弹不得”“兀自气喘”。这此变化衬托了武松的勇猛。武松是一个勇敢的壮汉。

这就使学生学会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是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情趣,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在初一新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的培养方面作了一点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电视台播放某部电视剧时,与之相关的东西便成为初中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与它们有关的书也就成了初中生互相传阅的热门书。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播出之后,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同程度地带动了相应书籍的流行。因此,为了有效地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尝试从初一进校后就班级开设影视活动课,把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作品搬进课堂,让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先有直观形象的感受和大体的了解,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同时选择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片段在学生中播放,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光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读名著。因为,影视作品与小说在欣赏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别:小说讲究文字描绘的形象化;影视作品讲究人物的行动化和视觉化。因此,读小说要将文字转化为“意象”,这是一种积极的再现过程,需要联想、想象,需要心灵体验,需要集中精力,需要进入心气平和的状态,需要沉浸在宁静和谐的状态之中。这样,就陶冶情操,增进智慧,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获得难以名状的读书愉悦,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以活动推动名著阅读

开设读书活动课。我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为开设读书活动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生进入中学后,根据教师开列的书目,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提供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柜里,由专人负责,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活动课,来阅读经典名著,以创设阅读名著的浓厚氛围,推动名著阅读的开展。

通过故事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讲故事、听故事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学生很乐意接受和参与。文学名著中有一些很生动的、故事性很强的情节,如“空城计”、“草船借箭”等。

开展读书交流。定期(半月或一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独到的感受。

五、以方法指导优化经典阅读

由于名著的内容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加之篇幅较长,学生要真正读懂读完并不容易,毕竟学生进入中学之后的课业负担太重,所以有了阅读兴趣之后还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才能使他们在阅读中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且有所收效,愿意花时间读名著。

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读。不管阅读哪一类的名著,都必须要有层次地反复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日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小学阶段读过的名著,进入中学以后引导他们再来重读,而且要有层次、有坡度、从浅入深地读,沉浸在经典名著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第一步,教师向学生提供导读材料,材料主要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等,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第二步,整体感知阅读,这一遍阅读一般在节假里。同时对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记在阅读笔记上,开学后交流、检查。第三步,咀嚼阅读,主要在每周的阅读课上进行。这一遍阅读是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交流对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对公认的好句子、段落朗诵甚至背诵。第四步,评析阅读,一般在作文课上完成。在大体了解——初步阅读——咀嚼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设计题目,或从内容方面或从形式方面对小说进行评析。在学生有层次的阅读中,教师要和学生一样,一遍一遍地阅读,并在书中作评点,随时和学生交流心得。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自己也会在反复阅读中不断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10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有不少学生说话吞吞吐吐,畏首畏尾;句子写不通或干瘪贫乏;作文语无伦次,辞不达意„„这是因为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平时没有积累,俗话说:“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学习语文,不是靠传授,而是靠积累”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阅读教学中语言的积累指导十分重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一、以课文为阵地积累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生动.新颖,有不少是名家名篇,其中不乏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地方。在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通过朗读来领悟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读时轻轻拉长声音,给人静的感觉。“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比上句稍高,略带惊奇之感,好像让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声音响亮,饱满,给人充满生机的感觉。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加上想象的发挥,便体会到了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心通其意,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同学通过背诵、摘抄等方式积累了自己喜欢的优美文字,其中有一部分同学还能以图画配以文字的形式再现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在课外阅读广阔的天地中积累语言

俗语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只限于课本,课堂教学还远远不够。《新课标》就明确提出作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充分拓展空间,为学生的语言积累的丰富创造条件。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多多的积累生活素材,养成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电视,多多参加实践活动的习惯。相信有了如此丰富的素材和词汇,学生的笔下定能“妙笔生花”。

1、加大课外阅读量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鼓励班级中的同学订阅各种期刊杂志,加大课外阅读量。在今年的征订中,大部分的同学订阅了近30多种各类书籍,其中62%是与语文学习有关的,如《做人与作文》、《儿童文学》、《中国少年文摘》等。另外,学校图书室的开放,也让学生们拥有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书海”,每周四午管我都会带学生去集体阅读,增长各方面的知识。课余更是让学生自由去图书室借阅各类书籍,同时还在班级中树立爱读书的榜样,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让读书成为班级中学生崇尚的一种“时尚”,因为我们知道有读书,才有积累.2、摘抄优美词句

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在四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积累本,专门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如课内外阅读中发现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描写生动细腻的语句或含有丰富哲理的哲理句和千年传诵的名言警句等等,并要求他们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当学生兴致勃勃地把摘抄本放在我眼前时,我也被其中的优美词句吸引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有古典诗词,有名言警句,还有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太丰富了。两年下来,大部分同学都有了自己的“资料库”,厚厚的好几本,在每周的交流会和平时的写作中86%的同学能大胆地表述,积极地运用自己积累的丰富词句,这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有极大地帮助,同时也让孩子们主动喜欢上了积累。从内心深处视积累本为“珍宝”。

三、在写作中运用积累的知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是说,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同样,习作教学也会对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在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思索、去表达,其结果就会比在阅读中得到的认识又提高一步。

语文课就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学生正是通过阅读学会读书,通过习作学会作文。语文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积累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11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36-01

现代教育论非常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认为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教育。根据这一观点,数学教学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符合他们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符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索创造精神。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浅谈我的想法。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学习数学的动机去激励他们、推动他们。这种动机可能是外部动机——来自家长、教师的教导、奖惩,但更重要的是内部动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向往和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悬念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惊奇、疑惑、新鲜感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一课时,我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法:话说唐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三人在西天取经途中,非常口渴,看瓜老人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并把它分成三份,分别是 、 、 让他们师徒三人吃,贪婪的猪八戒急忙说他要吃大的 ,孙悟空听了,瞪了猪八戒一眼,谦让地说:“ 留给师父,最小的 留给我吧……”话还没说完,同学们个个趣味盎然,教师趋势引导,一堂课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主体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设置认知冲突,提高学生参与度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使任何一个新知识习得有意义,必须在学习主体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织,最终把新知同化,纳入原认知结构中,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认知冲突的设置应贯穿于整个新授部分,使学生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教师要把握时机,在重、难点处,在关键处恰如其分的创设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学会新知。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们师生之间便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口算竞赛:我让一生随便报数,其余学生和老师共同抢答,看谁最先说出此数能否被3整除,结果教师出奇制胜,学生目瞪口呆。原认知结构受到了冲突: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而自己却不行?微妙何在?规律何在?一连串的问题促使学生去研究、探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创设不同情境,照顾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体验成功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对成功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的心里激起自豪、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所以,身为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要轻易让他们在群体面前暴露自己的无能,要信任他们能够成功。那么,怎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都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呢?在教学时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调控,主动积极思维,从而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如: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节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目标供学生选择:

A: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B:圆柱表面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图形?

C:侧面展开后与原圆柱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只要能完成其中一个目标,教师便予以充分肯定和激励,这样,既考虑到了学生智力因素和力因素的差异,又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选择余地,使他们拾阶而上,从“小成功”逐步走向大成功。

四、创设生活情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老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亲历数学的有用、实用,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12

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之我见

探究性学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和指导学生去主动棵究,井使它能够内化为学生经验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 者:滕春喜 作者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0)分类号:Q494关键词:生物教学 探索性学习兴趣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13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改革传统的单

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是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

一、动手会操作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体验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亲自参与何其重要。兴趣是积极主动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引发学生高度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

2、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学生通过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让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

识、运

识的目的。

案例一:《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教学片断 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做: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①长方形有4×3、6×2、12×1;②平行四边形有12×1、6×2、4×3、1×12、2×6、3×4。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围出了一个三角形,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算式是6×4÷2。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又围出另外的三角形,如8×3÷2、4×6÷2、12×2÷2、3×8÷2等等。还有学生别出心裁地围出梯形的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如(1+7)×3÷

2、(2+6)×3÷

2、(1+5)×4÷

2、(2+4)×÷+4×2等等。通过这么简单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

3、化

体,有

象。

操作是学生手与眼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必须经过视觉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才能准确地并有选择地输入大脑,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一种表现为过程、情境形式的动态表象,能使抽象的概念、规律等具体化,让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获得理解与记忆。案

锥的体

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比较的操作活动。①制作等底等高的无色透明圆柱、圆锥教具备一个。然后用红色圈把圆柱等分成三截;②在圆锥中盛满蓝颜色水;③将水三次倒进圆柱,第一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一道红色圈;第二次,使

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二道红色圈;第三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倒满。这样操作,由于红、蓝的对比明显、感知对象突出,学生就能直观、清楚地看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4、实现活动的内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操作起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配合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条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作用,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案研

一例

体三究:,《

有等圆

效分

地图的形促的等进奥

活秘分

动》

教内学线

化片

。断 :

师:示范对折画一条线可以使圆等分成两份。师师生生生师

::

这:

123你

样的线你

有画

:::怎

?了

动几4816画的手

一条

。? 条 条 条 ?

生: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画出16条等分线。师

同的画

吗?

生:可以对折画2条,找到中心点,然后就经过中心点可以画很多条。师生

::

知经

道过

等中

图心

形点的画

秘的?。

师:这样的线还可以再画吗?可以画几条? 生……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试验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和结论,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探索活动,这种探索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操作之后,启动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同步进行,让学生有所想,有所做,做后有所思,能有效促进活动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二

1、、引操

导作

动要

手有

操明

作确的的策要

。略 求

条。

教学活动是一种系统行为,学生总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而小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教师应该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儿童进行操作,使他们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是决定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案

柱的体

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

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空间观念。

2、操

当的引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更是一个在教师价值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有效的操作活动更离不开教师的适当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和原则性指导,能确保操作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其效

果。

案例五:《圆柱和球的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先来认识圆柱。圆柱有哪些特征呢?请大家拿起圆柱形的物体,先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学

作)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篇14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反思 引导 平台

人类从古时候就有反思意识,在我国古代有“吾日三省吾身”,“扪心自问”,“反求诸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也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反思是我们学习的基本能力。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呢?笔者总结几点论述如下。

一、为学生搭建反思的平台

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精心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把反思的指导落在实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师需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反思的平台,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讲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就非常不好,在课堂上我摆了两堆小棒。一堆小棒是6根,另一堆是4根,问学生他们的二分之一相等吗?学生有的说相等有的说不相等,学生们开始在教室里辩论开了…说不相等的同学说:“6根的一半是3根,4根的一半是2根怎么能一样呢?原因在现在“单位1”变了由6变成了4,所以它的二分之一也变了。”由于有了开放的交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学生在交流中还能通过比较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进行的反思

在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进行反思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知识的学习是以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为基础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的反思是指向当前知识的学习,是对学习过程本身进行的反思。如“20以内有借位的减法”教学片段:

师:16减去8到底等于多少?请同学们摆一摆小棒,看看到底有多少种?

生1:16减去8等于8,因为个位上的6减8不够减,所以我把1捆中的10根与6根合在一起就是16根,然后拿起8根就剩下8根。

生2:计算退位减法时,如果个位不够减可以向十位借1再减,得到的结果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就可以了。

生3:一捆16根的小棒,拿走其中的8根还剩下8根,这8根与另外的8根合起来就等于16,所以16-8=8

生N:…

教师没有把16减去8等于多少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营造了充裕的反思空间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从摆中找出知识规律。

三、引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

教师要作为有心人,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机会,逐渐唤醒他们反思的意识,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让反思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一种动力。比如,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结果进行反思,下面是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先引导学生看图,初步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柱、球等图形的特点,然后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认识的图形,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

生1:木桩是圆柱。

生2:不是,因为她上大下小,所以不是圆柱。

生3:木桩不是圆柱,因为木桩中间有凹凸,不够规则。

师:同学们,木桩到底是不是圆柱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圆柱,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看成圆柱,为了弄清楚这个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用多媒体出示了圆柱的圆形,并说明: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大小,两头平平的,请同学们对照,木桩究竟是不是圆柱。

众生:通过对照,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上下一样粗或一样细的,才是圆柱。”上面这个疑问终于解决了。

在小学生成功的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之后,一般都会十分兴奋,此时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绝佳时机。我们的数学教师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应该及时的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意识,让学生戒骄戒躁。

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反思,就是在一个教学活动以后,尽力去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的心理活动,一开始自己是怎么想的,走过哪些弯路,碰过哪些钉子;为什么会走这些弯路,会碰这些钉子,有什么规律性的知识可以吸取,我的思考与老师和同学的有什么不同,其中的差距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自己在思考的中途能否做某些调整,为什么当时不能作出这些调节;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某些预测,这些预测对自己的思考是否起到了作用,自己的预测估计有没有带普及性意义的东西可以归纳;等等。

五、结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全面素质的重任。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教学方法的提炼,才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学习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改变了现实教学中认为反思是教师的专利,整个教学只需按教师预设的问题一个个解决,学生就可以理解知识、牢固地掌握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另外还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改善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谢鹏.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12).

[2] 郑云.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J]. 华章(教学探索), 2007,(Z1) .

[3] 蔡月珍. 如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J]. 小学教学研究(教师版), 2009,(08).

[4] 郑璐璐.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J]. 文理导航(中旬), 2011,(08).

上一篇:大学个人计划下一篇:致各位领导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