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

2024-10-05

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精选5篇)

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 篇1

爱动喜玩是幼儿的天性, 我们在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的原则下, 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 是当前学前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活动就是在这种开放的教育理念影响下而产生的。那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制订具体可行的目标

1. 提高认识, 增强目标意识。

有了目标才能实施活动, 教师事前设计好教育目标, 从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朝预定的目标发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 如果教师欠缺目标意识, 就会造成指导不力、重复讲评的局面。因此, 有效地制订适宜的目标是有效开展区域活动、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

2. 提高设计教育目标的技能。

由于区域活动涉及面广, 幼儿参与形式灵活多变, 所以我们设计的目标要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 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区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如我们在大班开展“沉浮”科学现象实验探讨时, 首先要考虑幼儿已有的经验, 孩子是否具有对属性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常识性认知, 据此投放材料, 确定目标。其次根据幼儿操作学习后的理解程度确定同种材质不同体积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最后确定进一步的探究性目标。

二、提供开放自主的材料

1. 材料应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产生想摸一摸, 探索一下的愿望。但在实际活动中, 却往往会发生“偏区”现象。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幼儿年龄相近, 喜欢与同伴在一起, 所以出现“扎堆”现象。另一方面, 由于某些幼儿特别偏爱一种活动, 缺乏其他区域的尝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材料控制“过热”局面, 又要鼓励幼儿多尝试其他区域的活动, 让幼儿尽可能多地体验多个区域的操作, 扩展其操作范围, 丰富知识经验。

2. 材料应具有开放性。

具有挑战性与开放性的材料更能让幼儿获得新认识。因此,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难度, 能提供给幼儿适当的探索空间。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和幼儿共同探讨“人体结构”之后, 就可在认知区放置一些纸盒、气球、毛线等物品, 让幼儿通过操作来巩固对人体构造的认识。而这些材料如何能够合理地展现人体结构, 这又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

3. 材料应具有生成性。

随着幼儿兴趣的不断变化, 教师有必要为幼儿提供变化着的材料, 给予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和自主性的空间与自由。如剪纸区的幼儿正在剪提供好轮廓的纸样, 可剪着剪着, 有些幼儿就不满足于现状了。这时教师就应根据幼儿的现实需要添加新材料。在这种不完备的环境中, 如果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志与需要选择材料, 就能不断地发掘新的问题, 孩子也就能不断地沉浸在活动之中。

三、实施细致宽容的指导

1. 在互动式提问中进行指导。

在一次大班科学区活动中, 有两个男孩在看一本关于胎生和卵生的图画书, 两人边看边争论:“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 是卵。”“乌龟也是从蛋壳里钻出来的。”交流得非常投入。教师适时参与了他们的讨论:“那么青蛙和小鱼它们是从壳里钻出来的吗?”问题一提出, 不仅活跃了两个孩子的思维, 而且促使旁边的几个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互动式提问中激活了孩子们思维的积极性。

2. 在摆弄实物中进行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会发现有些孩子在摆弄实物时并不是一帆风顺, 有时会碰到一些困难, 如果没有教师的支持, 往往会半途而废, 转而选择另外一个区域的活动。这时, 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实物, 指导幼儿把活动进行下去。

3. 在语言提示中进行指导。

在一次中班建筑区活动中, 一个女孩想搭个房子, 可她总是把小的积木放在下面, 大的积木放在上面, 所以总是搭不好, 于是向教师发出了求助的信息。此时, 教师可耐心地给予引导:“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换一种搭法试一试, 或者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搭的?”谦和而富有启发性的语句, 不仅可以舒缓孩子焦躁的情绪, 更能拓展他们思考的空间。

四、开展灵活机智的讲评

1. 宽容的态度。

教师是讲评活动的组织者, 同时更是其中的参与者。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视角去发现他们在活动中的乐趣和困惑;要善于用欣赏者的眼光去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和进步。在一次美术区域的活动中, 一个幼儿用大块面的红色和黄色表现天空的主题, 旁边的幼儿就急着对老师说:“她用错了颜色。天空应该是蓝色的。”其实这两个孩子都没错, 造成分歧的原因是观察的时间不同。一个观察的是中午晴朗的天空, 另一个观察的是黄昏时太阳落山时的天空, 她们的画表现的是不同时间段的天空色彩而已。这时, 教师就应该表明自己的赞赏态度, 肯定幼儿的表现力和观察力。

2. 灵活的组织。

日复一日的单一讲评会让幼儿感到乏味无趣, 我们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组织讲评。如小班的孩子记忆时间短暂, 带有较强的情境性, 因此可以随时随机地在区域内进行讲评, 或者借助录像、情境性语言再现活动过程, 生动形象化地完成讲评。

《纲要》中指出:“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等。因此, 我们在指导区域活动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两者相得益彰, 才能有效地开展好区域活动, 真正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 篇2

区一幼中二班 袁芳

摘 要:区域自主活动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长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

关键词:区域活动 有效指导

一、本班区域情况:

本学期,我们班(区域根据孩子们在前几次各区域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哪些删减和扩充)共有创设七个区域,分别是生活区、感官区(建构区)、数学区、科学区、美术区、语言区、表演区,其中数学区和语言区为我班重点区域。由于教室的局限性会使个别区域活动受到一些阻碍,但我们尽可能的根据现有条件为孩子们创造最好的区域环境,及时投放、更新区角材料。本学期我们将不断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整改问题,并将重点放在幼儿区域活动时的进行指导上。通过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学习及互查,使我们知道所谓区角活动,是它能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长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同时它具有灵活性,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区域材料的投放 分别对各区的材料是如何投放的作一个说明,对重点区域重点介绍

三、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我们都知道投放材料要丰富,并要有层次性,使幼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但是中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我们在材料的准备上比较受局限性。我们发现,在操作时,材料投放过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会影响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选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二)操作活动

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自主性、表现幼儿个性的地方。但中班孩子动手能力薄弱,比如剪刀、油画棒、固体胶的使用等都需要老师一个一个教会。所以在操作活动时我们选择的内容比较单一,比如剪纸小组内大家一起剪纸,撕纸大家一起撕纸,这样虽然活动比较单一,但是这样我们觉得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常规。我们考虑在幼儿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开展分层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三)未能很好的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乐于活动,提高主动性。

(四)区域活动时教师的观察不够 对孩子的观察还是不够深入和细致,特别是针对个别孩子或针对某件事物的观察。只有观察的到位,了解每一位幼儿性格特点、操作水平等,才能更好的进行指导。

(五)加强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化

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通过观察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多引导、多督促、多赞赏来让幼儿遵守规则和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

(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

我们设臵的区域活动还是比较处于老师主导的阶段,接下来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通过区域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活跃。

四、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活动中,我们不能把角色停留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安排幼儿进入区角、主持幼儿的分工与合作、解决孩子间的纠纷等等问题上,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指导,下面我有几点建议:

(一)善于观察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是盲目地介入活动中去,而是作为一名观察者不断地来回在各个区域间去观察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观察我们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孩子们水平,是否是孩子们所喜欢,是否能促进孩子们的发展,是否还有孩子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数量是否充足,再次观察区角设臵布局是否合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掌握动态,从而有的放矢地提供材料,因势利导地进行介入指导。

(二)适时介入

当幼儿反复操作没有进展时,比如在科学或数学操作活动中(或是角色游戏中),在面对幼儿的重复性行为时,不要急于介入,而是要仔细观察,当幼儿有“球”(问题)抛向自己,或是幼儿一直无法前行时,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在“接”和“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

当幼儿遇到困难或出现认知偏差时,在教学或是游戏中,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实际上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应该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再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用科学的步骤来探究和解决问题。

当幼儿之间冲突出现时,幼儿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冲突,有些教师会担心幼儿不能很好解决而马上介入,进行阻止和规劝,这就使幼儿丧失了一次自己解决冲突、体验情绪、达成理解的机会,甚至会造成幼儿社会化过程中某些方面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急于判断,留给幼儿更多的真实的交际空间,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支持,使幼儿在冲突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当幼儿不遵守某些规则时,幼儿在幼儿园里不遵守规则的状况时有发生,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幼儿正处于一个对世界认识和探索的阶段,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同时自我约束能力又十分有限。面对幼儿出现的一些行为,许多教师会依据心中早有的好坏标准去判断,予以制止或批评。

(三)巧妙引导

与孩子一起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地位,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逼迫幼儿接受,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活动,使幼儿很快出现厌倦情绪,大大减少幼儿的积极性。在指导区域活动时,首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怎样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其次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因势力导巧妙介入,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域的位臵、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满足和成功。

(四)及时评价 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不足,并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自己的意见加以总结,教师的评价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比如:从幼儿形为习惯评价,今天哪组小朋友主动收拾玩具,哪组小朋友活动时声音较小,XX小朋友主动把玩具让给别人等,XX小朋友没有遵守规则,随便到别的区捣乱等。

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 篇3

一、精心设计讨论主题

主题是决定课堂讨论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要想课堂讨论有效地进行,就必须在主题的设计上下功夫,设计好主题,才能让整个讨论真正对课堂有帮助,对学生有提高。教师必须结合相关资料充分研究教学目标,通过全面思考来精心设计课堂讨论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能够营造最为浓厚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创造性和逻辑性思维能力。

1. 讨论主题要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课堂讨论主题的设计难度要适宜,过难主题极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冷场情况,无法开展具体讨论过程;过于简单的主题没有什么挑战性,很难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所以,把握住主题的度极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更为合理适宜的主题。

2. 讨论主题要有开放性

课堂讨论的主题要尽可能与学生实际生活内容相联系,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与当前社会热门话题结合起来,这样肯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譬如上完《愚公移山》后,我就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了一场"愚公移山还是搬家好"的辩论赛,同学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饭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投诸渤海之尾"的做法是利己不利人,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

3. 讨论主题应该多向性

课堂讨论主题切记不能只有唯一答案,同时也不需要给学生指明思考方向,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全面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多维性讨论主题能够促使学生互相说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自有知识结构,主动参与到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譬如,在教授《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鲁庄公真的'鄙'吗?"的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这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平庸国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

二、慎重选择讨论形式

讨论形式也是影响课堂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课堂讨论均是采取分组讨论方式,小组讨论既能缩小讨论的范围,同时又能维持基本的课堂秩序,从而令课堂讨论能够和谐、有序地进行。全班一齐集体讨论往往会出现杂乱无序的状况,并且会导致学生间的意见相左而产生争论。所以,小组讨论是上上之选。小组既可以是两人组成,也可以是四人组成。但如果长时间沿用一种分组方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产生惰性。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制定出多样化的分组讨论形式。

1. “趋同”分组法

所谓“趋同”就是说把对某一主题意见大概一致的学生自行组合成一组。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之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体会自由选择是否换组。实际上,学生讨论最终结果一般都归结为少数几个,所以这种分组方式会随着课堂讨论的不断进行逐渐的组合成几个大组,而且对于主题的意见也会逐渐趋于完善。

2. “求异”分组法

所谓“求异”就是说把意见不统一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内,正是因为他们的意见不统一,所以就会产生更为激烈的讨论交流和思想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为自己所坚持的看法找寻更多的有利支持证据,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探究。这种分组方式表面上看较为极端,在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

3. 模拟情境讨论法

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 篇4

关键词:教师,幼儿,区域游戏

《指南》指出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一种以游戏和自主学习为载体的活动形式。它以尊重幼儿意愿、培养快乐的幼儿为目标, 在幼儿能力范围内, 以培养简单操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幼儿学习方式。它也是幼儿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 其活动动机由其内部动机支配, 表现为“我要游戏, 我要玩”, 而非来自外部压力的“要我游戏, 要我玩”, 实现“玩中学, 学中玩”。区域游戏活动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 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由、自在、快乐、健康地成长。中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 对于儿童, 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 使之成为健康活泼, 有丰富知识的人, 凡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 你千万不要替他做。那么如何才能让游戏回归正常的轨道, 在《指南》背景下应该如何开展区域活动呢? 我认为: 教师要学会“巧偷懒”, 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

一、教师要巧做“懒老师”

( 一) 让幼儿“自己玩”

《指南》指出, 我们应当尊重幼儿的权利, 尊重他们学习和发展规律, 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调整活动的方向, 只有这样, 才能营造一个温暖的、宽松的、富有激励性的环境, 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学习, 愉快地游戏, 主动地探索, 快乐地成长。以中班区域活动《潮汕小吃店》为例。在活动开始前, 我在阅读区域里投放了很多有关《特色中国, 美食文化——潮汕小吃》的图片、文字资料、视频等, 幼儿在阅读区域里自主地看, 交流和讲述; 有的幼儿在美工区里尝试描画各类美食, 有的幼儿尝试把小吃的图片剪开自己进行拼图, 有的开始在建构区搭建潮汕建筑等来感受潮汕文化的……气氛宽松而自主。有些幼儿甚至产生了做潮汕小吃的愿望。为了能把小吃店运营起来, 幼儿们自主分成了六组: 大厨、小厨、服务员、客人、收银员、保安等角色, 在区域里扮演自己的角色, 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幼儿们的建议下, 教师改变了班级区域的格局, 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品茶休息区, 专门供来《潮汕小吃店》吃东西的“客人”享受, 感受潮汕的茶文化。由于区域活动《潮汕小吃店》精心挑选了幼儿喜闻乐见的图片、视频, 从而激发了幼儿喜欢看潮汕美食, 动手画潮汕美食, 尝试做潮汕美食拼图, 开口说潮汕美食, 着手建潮汕建筑, 最后一起开“潮汕小吃店”的热情和激情, 在活动中, 有自由发挥的“自创”玩法, 也有团队开店的集体活动, 既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又培养了幼儿的团队精神。

( 二) 让幼儿“自由想”

“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 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潮汕小吃店》里小吃零食的制作过程中, 小朋友自己开展了“制作小吃”的活动。这些小吃用什么材料制作呢? 幼儿们有的说用纸团做饺子, 有的说拿彩泥做肉丸子, 有的说拿橡皮泥做香芋糖……老师静静地坐在旁边听着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在发表自己的想法, 最后鼓励幼儿们自己试一试哪种方法会更好。有的拿着纸团拼命揉、搓, 想固定成饺子的形状, 有的拿着黄色彩泥做鱼丸, 有的拿来树叶子做糯米鸡……虽然他们一开始失败了, 但是最后他们却集体总结出来, 原来小吃店的东西可以利用多种原材料去制作, 比如用纸团去做饺子的馅, 用橡皮泥做饺子皮, 再把他们包裹起来就成一个完整的饺子了; 用彩泥揉一个小圆球, 外面包一层白色皱纹纸就变成鱼丸子……给幼儿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机会, 不仅能增进关系, 交流感情, 而且能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让孩子的思维更活跃, 敢于去想。

( 三) 让孩子“轻松做”

在建构区中, 由于大部分幼儿平时都生活在大都市中, 幼儿构建的房子局限于广州式高楼、广州式大厦。在区域游戏中, 教师投放了大量不同民族风格的建筑图片和资料, 孩子们多次观察和探索、尝试后发现原来房子除了高以外, 还有很多不同的风格, 房檐和屋顶叶可以引用其他民族的风格, 这样搭建起来更有特色。在整个活动中, 幼儿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了实现自己的游戏意愿, 他们不需要老师组织, 便能积极动脑, 或者自己专心堆砌, 或者与人合作商量, 或者向老师请教, 他们总是竭尽全力, 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自主性得到了全面体现, 同时也反映了区域游戏活动对发展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以指南为依据, 教师适时介入幼儿游戏活动

( 一) 教师要“注意看”

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个体表现, “从中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想法、游戏经验、能力水平和个体差异, 进而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针对区域游戏活动具体进展情况, 适时介入及时调整区域游戏活动策略。区域游戏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但是并不等于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可以把幼儿简单“放养”。在幼儿区域游戏活动中看似教师“轻松”了, 其实这对幼儿教师的幼儿游戏活动经验、对幼儿教师把握幼儿游戏活动水平、掌握幼儿教育发展规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从观察和理解中获得乐趣”。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 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有的幼儿在一个区域玩三分钟就没有热度了, 想换另外一个区域; 有的幼儿快速玩完一个区域后开始“闲逛”, 这时教师的适时加入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到相应的区域中活动, 区域环境设计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幼儿多样化的需求, 这些区域环境氛围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交流平台, 让幼儿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和快乐。“教师只有在观察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前提下, 才能获得介入和指导游戏的依据, 而不是直接用《指南》中的标准作为引导幼儿行为的手段”。教师应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 在区域游戏活动教学中以幼儿为主导, 主动站在幼儿后面, 静静地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比如他是如何提问的, 他需要什么, 他想表达什么意思等等。在充分了解幼儿独特的想法基础上, 对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积极投入的幼儿给予肯定、表扬; 对于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帮助和鼓励, 从而培养幼儿兴趣、提高注意力、树立自信心。

( 二) 教师要“留心听”

倾听幼儿的声音, 不做无效介入。教师适宜的介入游戏还需要学会倾听幼儿的声音, 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教师应做个有心人, 随时捕捉孩子的亮点, 善于发现幼儿的创新表现, 细心观察, 耐心倾听, 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教师适时的介入是为了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在了解幼儿活动基础上, 提出有建设性、启发性的建议, 有助于幼儿整理归纳, 找出重点问题, 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在游戏中不轻易打断幼儿, 不主动把成人的观念和理念强制灌输给幼儿, 而是多以协商的方式支持幼儿的需求和发展, 不做无效介入。

( 三) 教师要“多打气”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多鼓励和表扬每一位幼儿, 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无论孩子取得怎样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还要细心的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 参与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去。特别是建构区的操作类游戏中, 有些幼儿顾此失彼, 在堆砌建筑方块中经常失败, “游戏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即使让幼儿尝试错误也是值得的, 而且, 也只有游戏才会给幼儿这样的机会。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 教师要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这个时候要给予他鼓励, 提醒他要注意细节和不同方块之间的衔接, 也可以邀请其他朋友一起玩, 从而重树信心。

《指南》的实施受益者除了幼儿还有幼儿教师, 因为老师不需要再绞尽脑汁地去想要玩什么游戏, 幼儿会不会玩, 怎样玩, 区域里要投放什么材料等。幼儿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学会巧做“懒”教师, 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 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让区域游戏活动在幼儿成长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 (教基二〔2012〕4号) , 2012, 10.

[2]陈冬贞.以《指南》精神为指导, 有效组织幼儿园游戏[J].考试周刊, 2015, (51) :194-195.

[3]蔡细细.如何依据《指南》适时适宜地介入幼儿游戏[J].学周刊, 2015, (14) :234.

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 篇5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而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工作的重点应该由过去的直接灌输转向引导、推动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不

是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

那么在科学教育中教师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大家知道,探究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要慢慢培养的,所以说,探究有一个阶梯。阶梯的两极,一种是“传统的动手做”――所有的都为孩子们设计得好好的,孩子们就照着做去吧;还有一种是“大撒把式”的――任孩子们随便怎样探究去吧。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扶”得太厉害,一个是“放”得太厉害。其实,“扶”和“放”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老师在这中间究竟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一、做学生学习科学的引导者

一位学者曾这样说过,科学探究活动,就像做游戏,但却是很难做的游戏。对于一个只有战胜困难才能获胜的游戏,需要全神贯注和集中精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孩子“动”起来,并引导他们观察和发现,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解决问题,为探索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这样孩子们就能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探究活动、搜集解释证据,最终形成结论。在刚开始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教师就像一位引路人,不断地给孩子指示,直到他们可以独立地开展探究为止。

(一)提出问题阶段。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如学习“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教师将各种物体放入水中,学生发现有的物体沉在水中,有的物体浮在水上,学生马上就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稍后提出:你们有办法使没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吗?

(二)猜想假设与动手探究阶段。我认为对探究问题提出猜想假设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比实验验证还重要,因为这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阶段,实际上猜想假设就是对实验过程的一个模拟。如《小车的运动》一课,探究小车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提出假设和证明方法后,教师要引导孩子继续思考,实验中有哪些量是保持不变和需要改变的,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将自己的观点在探究群体中交流讨论,反复探究,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往往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的,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后对进行实验验证是非常重要的,加强了学生间的协作能力。

如《摩擦力的秘密》一课,在研究在光滑的木板上和在有毛巾的接触面上摩擦力的大小时,小组人员必须通力合作,首先要在匀速中读数,其次行进的距离要相同,要做三次实验,并且要随时把数据记到记录卡上,如果个人进行实验很难操作。

(三)合作交流与拓展延伸阶段。当然有时孩子在实验完成后即认为探究活动结束,教师此时要鼓励孩子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孩子自己概括出结论。如教学“弹簧拉伸的长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案例时,当学生记录下实验测量的数据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有什么规律,学生经测量、观察后自己得出“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结论。

二、做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激励者

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孩子。这就要让孩子在探究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激励,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使每一位孩子在他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新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意志情感比较危弱,他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如果不及时疏导,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丧失自主求知、不断进取的信心。

(一)激励尊重事实。在探究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当个别孩子实验的结果与大多数孩子不同时,他很容易因从众心理而改变自己的实验结果。这时教师要鼓励孩子尊重事实。如在教学《温度计》时,由于学生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有的学生靠窗,有的学生靠电扇较近,有的学生在教室边测……因此学生实测教室内的温度时,出现了多种数值。这时,有的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测量而打算采用多数孩子测量的数据,教师注意到此情后,鼓励该生要相信自己的测量,实事求是地记录自己实测的温度。

(二)激励倾听与交流。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倾听与交流,它是学习者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人见解、倾听他人意见、相互交流、相互比较的机会。这种交流不仅是语意层面的交流,更是双方自我意义的重构。这种重构体现了对话双方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表现个人的自信,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如在学习《调查》一课时,学生通过几个主题的调查,兴致都特别高,都想立即向大家汇报,所以老师对学生要进行引领,要学会倾听和交流,因为这首先是尊重别人,然后才能积极的学习其他人的见解。

上一篇:矫正的方法下一篇:农业经济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