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产业带

2024-10-05

农业经济产业带(共12篇)

农业经济产业带 篇1

2009年7月14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标志着我省正式拉开了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大幕。按照《决定》部署,湖北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要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新一轮沿江交通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沿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到2020年,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成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成为湖北值得骄傲的新型流域经济带。《决定》提出了“产业主导、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产业发达”的战略目标,突出了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按照湖北经济发展的总体蓝图的规划,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是湖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然选择。

1 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带发展的基础条件

(1)具备优越的发展条件。一是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湖北长江经济带北靠河南,南接江西、湖南,东邻安徽,西依四川、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是中国水陆交通枢纽。铁路贯穿东西南北,公路四通入达,水运拥有武汉、宜昌、黄石三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中心城市武汉距国内主要城市北京、上海、重庆、广州、香港、深圳等的直线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航空、铁路、公路运输均十分便利,成本低廉。二是矿产和水利资源丰富。拥有矿产资源百余种,其中磷矿、石膏、石灰石等十余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水力资源丰富,宜昌是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三是人才和科研实力强劲。湖北长江经带人才资源丰富,教育基础扎实,科技实力雄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科学技术人才比较集中,其中武汉堪称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四是劳动力成本低廉。近年来,由于东部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加之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部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0.831~0.92倍,劳动力成本低廉。

(2)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湖北沿江城市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和产业基础较好,历来是湖北全省经济的精华和优先发展地带。2008年创造的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省67.5%和60.7%,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多年的重点建设已使沿江城市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沿江城市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经济职能上也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分工性。这些城市以长江为纽带,以武汉为中心,围绕特色资源和传统优势进行分工协作,有效地优化了湖北的经济结构。

(3)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湖北沿江城市近几年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铁路网络建设加大,客运、货运能力增强,邮政、电信、金融服务提升等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4)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一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给湖北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一方面中央的政策倾斜将使湖北直接受益;另一方面它将形成一种导向,创造一种氛围,推动各类要素向中部地区流动。二是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推动沿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沿江城市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沿江城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随着沿江城市政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湖北沿江经济带的投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2 影响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带发展的不利因素

(1)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机制。规划滞后是制约湖北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全省既缺乏发展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统一发展规划,也缺乏引导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沿江城市也几乎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划。由于缺乏统一的产业规划,区域内开发无序、布点盲目、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湖北长江经济带推进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同时也影响到沿江城市的合理分工和整体合力的打造,造成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的局面,从而导致了经济和社会资源的低效使用和巨大浪费。

(2)沿江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湖北长江经济带显现出了武汉“一市独大”的发展格局,其他沿江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一是经济总量发展不平衡。武汉作为湖北的中心城市,2008年的GDP总量为3960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34.95%,而其他6个主要沿江城市的GDP总量占全省GDP总量32.55%,与武汉经济总量相当,每个城市的经济总量与武汉都相差甚远。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武汉的产业结构已从“二、三、一”转化为“三、二、一”的发展格局,其他沿江城市的产业结构仍处于“二、三、一”的发展层次,且第一产业的比重普遍偏高,最高的黄冈竟占到31.74%。

(3)沿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普遍滞后。按照产业协同发展要求,当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必须有相适应的第三产业予以配套和支撑,而沿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一是第三产业规模小,发展不够快。第三产业以层次较低的餐饮、商贸零售等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创造的附加值低。而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咨询业、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二是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传统第三产业中物流业占较大比例,新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三是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配置不合理。餐饮业、零售业沉淀大量低素质劳动力,而适应市场化、信息化需求的产业就业人数不足,制约了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结构升级。

(4)缺乏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产业支撑带动不够是制约湖北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沿江城市新型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尚未完全形成。近年来,虽然省委、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内冶金、纺织、机械电子、电力、化工、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的形成,但真正能对全省经济起支撑和带动作用且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不多,产业链条短、产业聚集度不够,仍是打造冶金、纺织、机械电子产业集群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沿江地区建成全省现代工业的集聚区、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区,成为要素承载能力最强、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经济带”战略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整体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3 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带发展对策

面对当前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技术优势,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优化发展战略,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湖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编制协调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编制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包括先进制造业规划、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现代服务业规划和现代农业规划等。在利用沿江城市原有产业基础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将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是工业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协调,以实现区域产业要素的空间流动与优化组合以及产业的合理分工。规划要以市场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着眼于形成合力,力求协同配合,共同发展。

(2)确立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利用湖北长江经济带这个平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协调发展需要的综合开发体制和机制。作为产业集聚地的城市,彼此之间应该建立由政府推动的,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支柱产业配套、新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产业联动机制,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有效率的区域分工合作体系,使沿江城市成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区域协作共同体。

(3)促进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产业融合及产业布局一体化,是湖北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实现共赢的基础和前提。一是现代农业发展及布局一体化。要以荆州、黄冈、宜昌等市为重点,在加强国家和省级商品农产品基地建设、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长的前提下,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要加快资源开发,发展大农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贸工农一体化和公司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组织形式,依托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按照城市型、综合型、创汇型、开发型农业的要求合理布局,形成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沿江农业生产加工带。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布局一体化。要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宜昌、荆州、鄂州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环保产业,形成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三是汽车、钢铁、船舶、化工和纺织产业发展及布局一体化。要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发展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建设中国内地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以武汉、黄石、鄂州为依托,发展船舶工业,进一步打造沿江船舶产业带;要以武汉、宜昌、荆州为依托,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磷化工和轻纺工业,提升、再造石油化工、磷化工和轻纺工业基地。四是旅游业发展及布局一体化。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着力打造长江三峡、神农架、清江画廊等重点生态旅游景区和武当山、明显陵、襄樊古隆中、荆州古城、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等特色文化景区,开发三峡、三国、武当、神农、土家民俗系列特色商品和纪念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具有浓郁湖北特色的沿江旅游产业带。

(4)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企业是构成产业的细胞,是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一是要积极培育和支持盈利和利税大户,通过集团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带动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要按照社会化大生产与合理经济规模的要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资产为纽带,以大企业为依托,以产品为核心,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营、组织专业化协作等各种形式发展企业联合,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一批具有参与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三是要建设以骨干企业为主轴,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的同层竞争、跨层协作的企业战略网络体系。

(5)加强政府之间合作与服务。沿江城市政府应在遵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尊重市场、依靠企业原则的基础上,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理顺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和效率,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确保产品、要素、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能够遵循市场一体化的原则运行。

(6)发挥金融业的推动作用。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应当充分发挥金融业的支持保障和杠杆调节作用。一是搞好服务,制订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应的产业政策,为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提供指引和参考。二是加强信用环境的整治和建设,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惩治力度。三是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银企双方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摘要:湖北长江经济带已经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一体化态势,但区域内产业基础差异明显,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文中在分析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优劣势后,提出了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带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带,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黄泓.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模式及机制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9.

[2]钟新桥,范志雄.湖北产业结构发展分析与调整战略研究[J].湖北工业学院学报,2009,6.

[3]康义.以成本优势推进湖北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5,11.

农业经济产业带 篇2

**县辖*乡、*镇、*个农场,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耕地面积*余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业综合发展的农业大县。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县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一些优质、高效农产品,尤其是棉花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规模优势,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稳步提高,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本文转载自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建立和逐步完善,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已明显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产品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二是农业结构单一,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三是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增收困难。四是产品质量不高,效益低下。县委政府深入调查研究,面向市场,立足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形成了“稳粮、增果、上蚕桑、优棉、强畜、壮龙头”的农业发展思路,以地区农业发展“三十字”方针为指导,围绕调优种植业、调大林果业、调强畜牧业、调快庭院经济和调壮农业龙头企业,下大力气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粮经比例进一步调整。在保障人均口粮不低于*公斤情况下,稳定粮食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粮经比例由*年的1:1.25提高到**年的1:2.4。

——作物品种优化,单产提高,品质改善。淘汰次劣品种,推广优质高产品种,粮棉良种率达*,棉花由过去十来个品种减至目前一至二个品种,长绒棉为新海14号,细绒棉为中棉35号,**年单产分别为*公斤、*公斤,比**年分别增*公斤、*公斤。小麦以优质鲁麦23为主,单产达*公斤,比**年增*公斤。

——畜牧和林果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农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形成。新植果园*万亩,种植牧草、青贮饲料***万亩,牲畜存栏*万头,出栏*万头,新增适龄母牛*头,养蚕*盒。

——小宗作物得到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初具雏形。水稻面积扩大到*万亩,蔬菜面积*亩,正播西甜瓜*万亩,复播西瓜*万亩,色素辣椒*亩,小茴香*亩。*瓜果系列、红提葡萄和*甜瓜市场影响日益扩大,产品供不应求。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的突破。在扶持和发展原棉花龙头企业**,促进棉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同时,**年以来,新组建了**公司,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有效地促进了产业连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效益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较**年增*元,较**年增*元。预计**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市场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坚持了以下原则和方向。

1、不忽视粮食生产。近几年,粮食连续喜获丰收。粮食库存和农民存粮有明显增加,粮食总量上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但是从长远看,随着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人增地减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现有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巨大的需求潜力相比还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结构调整中不忽视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生产规模,保证总产,保证人均口粮,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我县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2、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品牌意识,实现名牌战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区域性特色经济,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3、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别具一格的县域特色经济。

4、坚持协调发展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必经坚持农业各业之间,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全面需要。

5、在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我们在农业结构调整,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稳粮。粮食生产坚持“平衡有余,优化品质,加工转化”的方针,稳定粮食面积,优化粮食结构,增加复播、套种指数,提高种粮效益。**年小麦种植*万亩,单产*公斤,总产达*万吨;正播玉米*万亩,套种黄豆*亩,复播玉米*万亩;正播水稻*亩,复播*亩;种植高梁、红薯等小杂粮*亩。

产业主导下的产业园经济 篇3

产业园作为产业的基础性载体,利用其聚集优势,完善园区功能、创新服务体系,真正为企业提供发展过程中的服务,使产业园区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起到调整平衡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作用。

而产业园不同于工业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产业园将产业作为主导进入地块,通过研发、孵化等一系列转化,将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需要,进而让产业成为区域的主导。在欧美国家,产业园区的发展已经占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中国也正在加速进入这一发展黄金期。

产业园的辐射效应

在产业园区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产业园区的质量以及发展的深度广度都将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不是因为产业园的规模和效应,而取决于产业园区中产业二字的体现,如果一个产业是区块稀缺部分,且能够在后期带来强大的生命力,那么这个产业园区就会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得到重视。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经济的前沿地区江浙一带已经凸显出威力,在浙江和江苏某些城市,一个产业园可以瞬间产生效应,一旦成熟,可以在每天创造1个亿的神话。这样的产业园区直接带动了一个城市经济洼地的腾飞。

在河南,这样的模式正在被复制。作为河南唯一一家专业投资产业园的企业,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已经成功运作了多个产业基地。其中包括焦作科技总部新城、平顶山科技总部新城、郑州总部企业基地、河南省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并在沈阳、西安等省外城市建设产业园基地,极大地与当地高新技术新区联合,共同提振了当地经济。

看似简单的复制在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总经理任洪斌心中却并不那么简单,“投资产业园需要看很多要素是否达到标准,从外部来讲,要看周边环境、政府政策以及区块规划。内部我们要研究引入什么样的核心产业来主导整个产业园的发展趋势。”

在任洪斌看来,产业园的主导方向是产业,但产业引入的主导方向是政府。民营企业想要在政府打造的经济区块里分一杯羹,最重要的就是配合政府完成对整个区域的经济规划。“因为目前政府已经不参与经济活动,产业园投资企业已经从原来与政府合作变为现在配合,主动权在政府手中,但是实际操作者应该是产业园投资企业。”在这样的前提下,民营产业园通过引入优良的产业,聚集高新技术企业扎堆发展,从而从一个点向整个面扩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这中间,产业园区主要承担着桥梁的作用。在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工业企业、科研企业、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集中,但是上游下游企业并没有紧密地联合起来,事实上,任何一个主导产业的企业上下游都有几十或是上百家的配套企业,而现实的情况则是配套企业大多分布于全国各省,这就意味着本地产品的配套率很低,导致配套的成本高,并且对当地的贡献率低。

产业园的出现形成了一个具有明显方向性的产业建设方向和通路,通过打造各种产业园区和产业内的专业园区,引起聚集效应,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产业链,完成区域的生产力空间布局,尽快实现效益,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

产业园的孵化作用

除了联动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的桥梁作用以外,产业园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在东方今典投资的河南省投资创新孵化基地中,就有很多高新技术企业从中得到了发展。

总部企业基地的孵化层级为成果孵化、产品孵化、产业化孵化三个层次,并延伸到园区的孵化。

同时孵化器需要具备一般性服务,包括场地、商务设施等;管理咨询服务,包括一般性商务代理服务和制定战略、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市场分析、专业知识培训等;投融资服务,包括协助获得政府资金、申请担保贷款、直接向企业进行投资、与风险投资结合等专业技术服务。

河南省科技创新孵化基地主要为其提供创业阶段的资金、技术辅导,使专利所有人和初创企业进入到企业基本经营阶段,在企业进入到产品经营阶段后,为其提供企业扩产所需要资金、市场营销渠道、企业管理组织、基本税收及优惠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技术改造)等用于企业的正常生产,并使之规模逐渐扩大,进入规模化阶段即开展产业化发展。

在完成上述三个阶段企业发展服务后,大多数企业将进入集群化阶段,在管理架构、企业组织、结算方式等方面都已具备了多个独立法人平行运作的能力,即一家企业将裂变出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再加上上游供应商系统、下游产业对接系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具备了形成专业化或综合性产业园区式发展,即原有母公司将作为纯粹的园区运营商出现,从现在的产业园区中分离出一个新的园区,达到园区孵化目的。

在此过程中现有园区的运营模式、聚集效应、政策系统可以完全复制到新的园区,完成园区孵化,从而在区域经济中起到良好的协调与有序发展作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增长更为迅速。

农业经济产业带 篇4

(一)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在国外发达国家属于农业一体化的一种经营方式, 它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和类型, 但都是在一定地域内 (或基地) 以一种或几种农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 如畜牧业产业化、蔬菜产业化、粮食产业化等。从概念上讲, 我国对农业产业化的解释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 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属于跨行业的产业整合, 它将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交换有关的农业产前部门、农业产中部门以及农业产后部门中不同阶段的产业链条结合在一起或把生产同类产品、从事同一工艺过程、同一部门的行业联合起来进行协作或结成一体。从世界范围来看, 按其参加单位在经济上、组织上的紧密程度及在法律上的地位, 可以概括为完全一体化和不完全一体化;按照农业产业化三个领域中产业链上不同方向的结合又可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在西方发达国家, 不完全横向一体化所占的比重较大, 这种形式诸如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大量建立的由农场主联合组成的合作社;另外一种最普遍的形式是不完全纵向一体化——合同制一体化, 它一般由工商企业或农业合作企业与农场签订合同, 这种形式目前在我国主要是由龙头企业为核心所建立的。

此外, 像美国、日本的畜产部门主要由工商企业和综合商社投资经营农场建立的大型农工商综合体属于完全纵向一体化 (公司制一体化) , 在发达国家这种模式所占比重不高。日本的农协和法国的农业合作社联盟属于完全横向一体化, 把全国的合作社、社员和农民以及事业组织、基层组织和各级联合会纳入一体化经营之中, 这种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纵向一体化的形成。美国合作社与大公司联合形成的合营制和法国在食品生产中形成的合作社与大公司的互相控股制属于完全纵向——横向一体化混合经营模式, 合营制可以将农产品产加销各个环节协调起来, 合股制可以稳定农产品销售市场和保障加工企业优质货源。德国莱茵供销合作中心是一种不完全纵向——横向混合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一方面同30个马铃薯加工企业订有供货合同, 另一方面又同数千户农场订有购货合同。

(二)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的发展。

农业产业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其含义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具有关联关系的产业群所组成的网络结构, 这些产业群依其关联顺序包括为农业生产准备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等中间产业部门, 以农产品原料的加工业、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 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部门。

各个国家对农业产业链的称谓不同, 但都是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 在横向上实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集约经营, 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经营管理格局。主要包括:1.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包括农业企业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和农艺地区专业化;生产集中化一般是指伴随农场数目的减少而出现的农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2.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突出的表现形式是, 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协议, 形成利益共同体。3.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上的社会服务体系。4.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发展的基础, 主要是农户能够分享到加工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利润。

目前, 在农业产业体系中, 产业链理论的应用主要有ICT、价值链、农产品质量预警系统等方面。信息和交流技术 (ICT) 主要是政府可以作为投资建设者, 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 为整个农业产业链和整个农业部门服务。价值链分析是从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份额两个方面为农业产业链上的合作企业进行ECR分析, 降低成本, 增加份额, 提高企业成长速度。全面质量管理 (TQM) 理论认为在TQM、ISO、GMP、HACCP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质量预警系统, 在各种预防已知风险的质量控制方法基础上再加一个报告未知风险的安全网, 用于锁定偏差以及对潜在风险做出充分和及时的反应, 避免对人类、动物、环境和经济造成损失或者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农业产业化和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

农业产业化侧重于农业发展的趋势、目标和模式, 主要强调在将产前产中产后个环节联结的过程中, 以生产者为主的交易利益公平性问题。由于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还以农户为主要经营单位, 无法全面达到企业化经营, 所以中国农业产业化基本上是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为基础的。这种以加工企业和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可以随着加工企业和市场的建设, 在某个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处于动态的运作状态。其组织和运行规模局限于农产品产业化区域发展规模, 如马铃薯产业化、玉米产业化等。

农业产业链主要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产业之间的关系, 分析考察产业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 目前侧重在产业之间价值链的形成。在一定时期, 由于农业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因核心企业的经营发展的要求, 链条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不会随着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规模上看, 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而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有的因核心企业规模所限在范围和规模上比较小, 而有的由于核心企业的集团化甚至经营规模化导致产业链范围和规模较大。

农业产业化以产业链为前提并强化产业链。实施产业可以有助于改变产业链松散和脆弱的状态, 使其稳定和规范, 确保各环节价值的顺利实现, 还可以延伸、拓宽和增厚产业链, 强化产业链功能。

三、小结

(一) 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要以农业企业化经营为基础。西方国家的农业产业链主要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并发展完善的, 国家给予农业经营者政策、补贴、信贷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扶持, 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 实行产业化经营。我国农业的发展, 在政策方面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力度向农业农村倾斜, 但多年来体制上所造成的巨大城乡差别, 不仅阻碍了农业企业化的发展, 而且农业目前还处于弱势地位, 农业经营以分散经营为主。因此, 在我国农村, 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营模式还没有达到产业化全面发展的阶段, 仅仅是在某些农产品上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二) 在注重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价值链条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发展不完善, 目前主要有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等产业化形式, 但存在主要的问题是利益联结机制, 无法解决所有节点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即企业和基地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引入价值链概念, 不要把农户看成只是农产品的生产者是企业原料的供应者, 而要把农户作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是企业价值链中的一环,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 要让农户分享到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增值的平均利润, 切实保障农户利益, 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业基础地位。那么, 将有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三) 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要注重各个层次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往往在某一个区域或基地, 产业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为了解决当地农产品就地消化问题, 这容易出现产业布局混乱的局面, 企业重复建设、市场功能不完善等弊端。因此, 在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基础上, 龙头企业的建设也要合理布局、规模化, 以这些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的发展要以集群的方式创造区域农业产业化的优势产业集群, 并逐渐渗透进入全球产业链中。这样, 就可以将宏观、中观、微观经济的发展协调起来, 不仅发展县域经济, 而且也要发展省域甚至由经济区划划分的区域经济, 最终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进一步延伸或拓宽到全球范围, 使我国产业链成为世界农产品产业链条中的价值环节。

摘要:农业产业化和产业链发展概况;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小结。

农业经济产业带 篇5

专业优势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加入WTO后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组织所认识,企业决策者开始认识到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项目的盲目性,减少项目中种种失误带来的巨大损失。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既了解政府经济管理又懂得企业经营管理,既了解宏观经济又懂微观经济,既了解中国国情又懂国际惯例,既了解计划又懂“市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市属重点大学。经济学院已有三十年的办学历史,并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拥有经济学硕士点、博士点,形成了本科、研究生、博士多层次、高水平的办学模式。

经济学院建院基础的经济系创建于1974年,是北京市各大院校中建立经济系最早,也是师资力量最雄厚的院系之一。目前是中国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国际经贸系和国民经济系三个教学单位,建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流通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品牌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单位。同时,还建有一个经济运行和国际贸易实验室以及一个信息资料中心。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有关规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特举办在职研究生课程班。010-65951908。

/ 3

【课程优势】 一流学府、专业平台;

优势专业、全国领先;

核心师资、权威课程;

实战教学、资源独享;

论坛讲座、搭建人脉。【培养方向】

以培养经济与经营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打造复合型高素质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产业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流通经济理论基础,具备高层次管理思维和技能,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经济管理部门及其它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市场分析、投资分析、国际商务,结合中国经济形势的需要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专门知识与政策分析能力,掌握国内外文化产业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利用公众节假日上课;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报名手续】

1、填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报名登记表》;

2、提供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 3

3、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3、报名费200元,学费15000元、教材资料1000元(两年)。

【课程设置】

学位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公共课:产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管理,商品流通理论与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专业课:高级财务管理,营销传播与策划,零售商业经营管理; 专业论坛:新媒体经济,现代商业技术;

注:每年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最新“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趋势调整设置。【证书授予】

1、按教育部规定,完成该研究生班学习课程,经考试合格者,颁发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班证书,证书加盖校长签名章、学校钢印和红印;

2、符合申硕条件的学员可申请硕士学位。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产业集群 篇6

一、循环经济是农业产业集群绩效提升的有效路径

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基石。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很好的经济效益(内部)而环境生态社会效益较低,循环经济弥补了这一不足,而其自身经济效益的消弱又由农业产业集群来增强,如循环经济要求集群内部单位生产过程、企业相互之间交流过程及企业与其它机构及社会之间物质能量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循环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提高,如有利于建立企业之间生态联系,减少交易成本等。因此,以农业产业集群为载体,发展循环经济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循环经济可优化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传统集群甚至农业产业集群实质上都是单向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强调集群经济而往往忽视集群生态网络作用及单个企业内部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循环经济模式变线性模式为循环利用模式,同时要求相关主体尽可能的聚集,这不但减少了运输等交易过程环境污染,同时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充分享受当地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有利于集群根植性的培育;(2)循环经济有利于集群知识、技术等的扩散与增值。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集群在地理区域上更加聚集及相互之间交往更频繁、分工更明确、专业化更强,这样就促进信息、知识等交流与传播,这些信息包括促进废料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及原材料减量化技术信息,这样可以使企业家或科技研究人员及时了解相关技术动态和市场变化。同时巨大的技术需求迫使科研人员加大投入力度及企业研发能力,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传播等;(3)有利于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但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来提高其利用效率,而且不断强调资源的投入减少及生产过程废弃物的降低的全过程综合评价。同时循环经济有益于集群规模效应的发挥及企业之间信任,相互认可的竞争与协作关系的建立。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演化

1. 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分类。由于产业集群区位条件、发展阶段、发展政策及组成要素等不同,其循环经济模式化也应有所不同。我国目前已产生和正在发展的农业产业集群多以农民企业家、市场、政府及外资等为驱动主体,其组织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依托于现有的或具有集群发展前景的企业群落,有的是占据产业链优势环节而形成的,有的是市场强大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集群,也有通过“种子功能”的主导产业培育进而吸收相关或配置企业形成的集群。但不管怎样其组织结构大体可以分为水平型产业群结构、垂直型产业群结构和混合型产业群结构三类组织形式。为引导集群循环经济改造,在集群的组织结构的不同特点及对现有集群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推进其循环化,提高其效率与绩效。

①水平型产业群结构。水平型结构是根据产业关联度与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同一层次的企业而形成水平状的产业链接关系,其形成根源应追溯到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情况及创造优势的生产要素上来,特别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关键要素是资源的供应稀缺是否、当地气候或自然状况等,如雨水、光照、自然资源在某地的富集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来源。这些基本要素是农业产业集群水平结构的核心要素,当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程,资源禀赋的决定性作用逐渐消弱,集群的竞争趋向于知识等的动态要素。当然,这只是一个发展趋向,对弱势产业农业特别是像我国一样低水平的产业集群,其自然资源等仍然是决定集聚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类集群是基于区位优势而形成的,群内企业大都属于同一产业,生产工艺、产品结构、原料来源相似,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区域性与特色性,如海产品主要集聚于弓京港、三仓沿海;而双低油、甜叶菊、薄荷油特经产品,主要集聚于曹丿、新曹的东蹲一线;畜禽产品主要集聚于唐洋、三仓、许河一线;林果蔬菜主要集聚于郊区、新街、南沈灶、林场一线。因此,水平型农业产业群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3个特征:产业链方面。由于是同类产业,它们横向链较少且纵向联系缺乏,产业链重叠严重,农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受到限制,但它们利用共同的区位及市场需求优势,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科研机构等,不能延长农业产业化链,农产品增值及深加工受到限制;诚信方面。缺乏分工与协作,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同时缺乏主导企业,开拓市场及科研能力受阻,链接不紧密,体系不稳定,缺乏诚信,同时金融等中介机构不健全,不利于循环经济开展;技术要求不高,创新能力薄弱,专业化层次较低等。

②垂直型产业群结构。垂直型结构是指大量分工明确,相互紧密链接的上下流企业,通过协作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逐渐形成垂直结构状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一方面使分工更深入,关系日趋紧密,体系逐渐完善,集群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摆脱了以前争夺有限资源恶性竞争的局面,协作的加强不但有利于知识、技术等的传播,而且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内部生产率提高,同时分工的深化使交易更加频繁,成本上升。此类集群基于市场优势而聚集大量不同但纵向相互关联的产业,群内企业产业属性不同,其分布具有明确的主辅关系,主导企业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波及效果较大,由其前向与后向的链接关系,形成细长但并不粗大的产业链,这样上流企业的废物有利吸收,同时带动多个以该副产品或废弃物为目标的辅助企业的发展。

农业经济产业带 篇7

关键词:产业融合,政府管制,有效需求,融合型人才,集成经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得到空前的发展, 从而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发生。目前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 其趋势越来越明显, 已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产业融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种新的趋势。

一、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 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高度化的必然趋势。研究产业融合, 不能仅仅将视角放在融合这一表面现象, 而应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的动因。目前国内外有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一趋势的动因做过分析研究, 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 推动产业融合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的动因既有技术创新的驱动, 又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自身对产业效率的追求, 同时还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政府外部措施的支持等。

(一) 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无一例外, 当然, 产业的发展也必然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不见的手”。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产业种类趋于多样化、产业组织趋于复杂化、产业界限趋于模糊化, 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变大, 直到产业融合的出现。

(二)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间日益密切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企业对效益的持续追求是产业融合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其效益体现出来的, 在市场资料有限的情况下, 企业与其它企业之前常常会选择合作共赢, 企业就会作出跨产业多元化经营的决策。因此, 企业内部的竞合关系和对效益的持续追求是产业融合的动因。

(三) 政府管制的放松。

政府管制的放松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政府的管制放松逐步实现了从自然垄断到垄断竞争, 再到完全竞争、整合关系的出现, 使得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 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

二、我国实现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融合在发展过程中, 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和领域的现状, 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包括认知问题、宏观环境问题、微观技术基础问题等等。

(一) 对产业融合的认知问题。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革命, 尽管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社会各界对于它的认知还不深入, 没有完全理解产业融合的实质和意义。第一, 对于产业融合的广阔前景仍持怀疑态度, 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准, 特别是对它带来的全方位冲击缺乏足够的准备和应对措施。由于我国的一部分人观念落后, 长久以来的小农意识导致了很多企业都以“拥有”为第一要务, 而不愿意与人合作, 失去了在产业融合中壮大自己的机会。第二, 片面理解产业融合的实质, 夸大了产业融合的效应。有的观点认为产业融合只是某一产业或者某几个产业发生的一种简单混合现象, 忽略了其中的风险因素。企业由于盲目的多元化扩张, 而没有注重各产业之间是否协同互补, 最后反而处于不利境地。第三, 对产业融合的认知导致了消费需求问题。产业融合能否最终实现关键取决于融合型产品对传统产品的替代能力、消费行为惯性与消费者的学习能力等。消费者对于产业融合的认识不足, 消费需求的降低必然会导致其替代传统产品的能力降低, 不利于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二) 产业融合中的宏观环境问题。

产业融合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 它需要政府宏观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它同时也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产业融合会受政府制度的制约。由于不同管理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 当不同产业分别由不同管理主体进行管制时, 其结果是导致产业系统的封闭。第二, 产业融合还会受到市场瓶颈的制约。因市场本身存在一个瓶颈, 技术创新产品不能产生有效需求, 仍处于一个封闭的市场中, 进而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产业融合将成为空谈。

(三) 产业融合中的微观技术基础问题。

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很多企业没有强大的技术基础作支持, 只能依靠贴牌生产国外公司的产品, 技术上的不完善使得融合后的新产品、新业务不能满足新需求, 缺乏市场活力, 不能受消费者的青睐, 最后只能退出市场。另外, 不同产业间的融合由于技术刚性的存在, 形成了技术融合的障碍。

三、促进产业融合的对策措施

(一) 政府创造有利环境。

为了使产业融合这一新的趋势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融合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产业融合的有利保障, 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可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降低交易费用, 加快交易活动, 提高市场效率。政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在促进产业融合过程中, 应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机制的建立, 包括组织协调机制, 企业为主体机制和提供必要服务的中介机制。这些机制在实践运程没有统一的模式, 政府应为三大机制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2. 完善产业管制政策, 创造产业融合的平台。

传统产业分立的多重管制体制将不适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要求和原则, 必须回归政府体制改革, 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完善产业管制政策, 迈向管制框架的融合。我国的传统管制模式是条块分割的, 随着产业融合的进行与深入, 这将成为产业融合的障碍。政府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时要打破各部门的既得利益, 让资源实现自由性流动, 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推广, 从而重组组成结构, 促进产业融合。

3. 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服务机构。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支持, 鼓励高校或者人才服务机构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政府要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把握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 在制订国家科技计划中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教育设施的投入, 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调控机制, 促进各部门间研究开发的合作, 融合有限的资源, 建立多学科和技术的预售地。在各类科研究院所实行融合型的研究机制和跨学科的专业设置, 培养出复合型知识人才。另外, 建立再教育培训机制, 通过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落实, 鼓励更多的员参加培训, 提高综合能力, 掌握更多、更新的复合型知识和技能, 成为融合型人才。

(二) 企业深化改革。

1. 加强合作, 集成经营。

企业通过结盟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互补利用和分散风险, 还可能在合作中进一步巩固发展战略, 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 促进产业融合。在企业动作上可以采取集成经营, 推进市场扩张, 同时企业经营管理更重于综合整体分析, 从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创新, 使企业从市场经营单兵突击和专业分工转向集成发展。

2. 组建并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区。

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 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互补效应, 集群区内的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并且, 集群区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

3. 注意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与管理。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有些企业处于一定的垄断性质的行业中, 长期被锁在固定的经济运作方式下, 企业的核心能力容易形成刚性, 如果不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 很不利于企业在产业融合中进行竞争。产业融合过程中, 企业要保持核心能力具备一定的柔性, 克服传统动作惯性, 转变核心能力的刚性, 使得企业基于不同技术创新融合之上的核心能力柔性化。

基于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关系研究 篇8

关键词:产业生态,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1. 产业生态的内涵及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我国经济经济迅猛发展, 但过去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现如今, 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程度逐年加深。生态失衡致使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从而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至此, 产业生态的理念应运而生, 给传统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本文首先将对产业生态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

生态学家对产业生态的解释为:针对产业活动的具体特点, 结合其对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与代谢规律对产业活动进行科学发展的过程。产业生态以协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的关系, 两者不是对立的, 而是可以相互作用, 进而通过协同发展的方式来实现共赢。产业生态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传统的产业作业方式, 将物质和环境资源也列入产业资产的范围中, 如果在发展过程中, 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 致使产业生态失衡, 这也是破坏产业系统资源, 从持续发展角度来说, 对产业经济的增长起反作用, 阻碍了产业经济的增长。

产业生态是人类有意识的在维护, 保持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方法, 产业生态的出现代表着产业经济的提高不能与环境系统分开, 而是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从生产的第一步, 即原材料的加工到最后废弃物的处理, 都要讲环境因素加入其中。产业生态对产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 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在产业系统中的融合关系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作用的影响下, 我国将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系统新的发展方式, 这是将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融合到一起的重要举措。在新型产业系统中, 将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量化, 一旦出现环境不达标的情况, 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追究相关责任人, 争取从源头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以实现对产业生态的有效维护。产业生态的发展强调持续的技术创新, 通过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与市场的监督机制, 促使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 以此来提高自身产业生态的效益, 逐步淘汰浪费资源, 污染生态环境的技术和相关设备, 创造出低能耗, 小污染的新型产业。新型产业形成后要大力推广, 促使其他产业进行优化升级, 从而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从本质上来说, 产业生态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者在产业系统中有着相互促进, 共荣共生的关系。

3. 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 产业经济的发展要牢固树立并贯彻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下面将对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3.1 产业废物的再利用对产业生态的影响

在产业系统发展中, 从原始材料的初步应用, 到产业废物的最终处理方式, 都影响着生态环境。产业废物的排放方式是产业生态中的重点问题。如果产业废物处理不当, 将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都造成影响, 不仅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也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这种为追求一时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的发展方式是错误的, 所以产业废物的处理应当得到企业与政府的共同重视。

产业废物的再利用在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式, 各个产业排出的废物通过处理后可与其他产业链接, 成为其他产业链中的原始输入产品, 通过转换方式使产业废物被重新利用, 成为不可或缺的新资源。产业废物的再利用是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减轻了企业的排放压力, 变废为宝, 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3.2 产业生态网络的建立对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产业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例如现在的雾霾, 就是由于工业废气的排放造成的。在环境污染的压力下, 我国将建立产业生态网络, 进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生态网络是企业与其合作的相关部门级单位通过网络化合作方式减少企业运作中的生态问题, 进而促进产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的集聚性产业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合作的发展模式, 减小企业排放污染, 减少企业自身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从而使整个产业系统健康、均衡发展。产业网络以创新为动力, 提高产业生态效率为目标, 以新工艺、新技术为手段, 优化资源配置, 着力创建能耗.、少污染的新型产业。产业网络能够促进产业系统内部主体间的广泛合作, 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产业系统内开展合作更为方便, 从而推动产业经济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

现如今我国发展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但不能因为发展经济就忽视了环境问题, 未来是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凸显期, 在这种情况下, 产业的发展要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通过相关产业生态设施建设, 产业生态恢复手段与环境治理等发展方法将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妥善解决。只有这样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通过科学的方法, 创新的手段, 有效的处理方式, 可以以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代应, 邓雨辰, 宋寒.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4 (01) .

[2]贺登才.我国物流业政策环境回顾与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 2013 (03) .

农业经济产业带 篇9

从本质上看, 产业结构就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调整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 在调整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分配和转移。而经济增长的含义具体指的是经计量在质量和数量上获得提高和增长。自1998年到2010年间, 我国基本每一年都会发生天灾, 还有的年份天灾比较严重, 一年就发生多起, 而农业的发展受气候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这些天灾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使我国农业生产量下降。这样就造成农产品的供求产生波, 直接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的具体方法

1.1 出现要素转移效应

如果经济结构出现变化, 一定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效果。在某些产业或者是部门之中资金和资源等会出现一定的收缩, 但是在另一些产业或者是部门之中这些资源和资金等又会出现扩张现象。这种情况就会促使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源发生流动, 但是这些生产要素一般都会向那些生产效率较高和生产收益较大的产业或者是部门流动。在这些资源和要素出现转移之后, 经济就会快速发展, 经济总量也会不断的提高。而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就是通过调整各种要素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 种植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且种植业所占的比例也很高。即使到了现在, 种植业所占的比重也大于50%。与种植业相比, 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就小得多。但是从生产率角度来分析, 种植业在农业四部门中生产效率是相对较低的, 所以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种植业的比重就明显的减少了, 而其他几个却明显总多了。在这一调整过程中, 大量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从种植业逐渐向渔业、林业和畜牧业中转移, 这就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出的质量和数量。并且从长远来看,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结构内部的相互作用促使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对农业经济是十分有利的。

1.2 生产优化效应

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对生产的一种优化, 通过对不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得农业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状态发展。在传统的农业中主要是人力劳动,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如今的农业已经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 还包括了其他众多的生产活动, 例如运输、加工等, 这些都能够是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高, 并形成一定的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了农业产业的生产优化, 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3 区域布局效应

通过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能够使得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更加的合理, 进而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打下基础。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对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合理的区域产业机构调整能够促使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规模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这两者会相互制约, 但与此同时也会相互促进。经济的增长会引起结构的调整优化, 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则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2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2.1 积极创新发展新型农业技术,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化进程

对于农业科研的投入, 需要更加的重视, 必须要加大投入, 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增强农业产业内部以及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 并且使得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加的具有深度和更加的广泛, 进而发挥出产业关联的作用, 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改善。通过技术进步对需求结构进行影响, 技术的进步能够使得成本不断的降低, 进而使得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也减少, 并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结构。随着技术的进步会不断的出现各种新的工具、生产工艺、新材料等, 进而能够使得经济分工更加的明显,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2.2 通过对农产品需求的刺激,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从长期来看, 需求对于经济的增长作用不会十分的明显, 但是从短期来看, 需求的便会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不同农产品之间的产值结构是农业经济结构的外在表现, 当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动时, 农业经济结构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动。从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来看, 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改善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进而促使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

2.3 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资本化

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业供给的改善。想要使农业经济能够长期的增长, 就需要对当前的农业供给进行必要的调整, 通过调整来促进要素的转移, 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善。对农业供给进行调整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十分多, 例如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口因素等等。在进行调整时, 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要求的是必须要建立在对农业用地的最低限度保证的基础上, 然后才能够去进一步的讨论如何进行结构调整。人口因素会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程度, 因此需要保障人口与资源配置的平衡。农业资金供应资金的丰裕程度与投向偏好会对农业结构产生影响, 我国的情况是总体资金丰裕, 但是农业供给资金严重不足, 而且因为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因素则是指农业生产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之,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部门, 其他部门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农业部门的大发展的基础上。在农业经济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与其他方面相比, 农业经济却仍然是一个较弱的方面。希望通过论述能够让广大的同仁对我国农业经济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晓群等.加入WTO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1) .

产业经济 篇10

3月23日, 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表示,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扩建工程已进入施工冲刺阶段, 预计今年年内将建成投入运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将是我国规模最大、亚洲领先的污水处理厂, 排放水质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扩建工程是上海市重大环保工程之一, 总投资约为22亿元, 其升级改造工程是对原日均120万立方米规模的一级加强污水处理老系统进行工艺改造, 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同时在这个基础上, 进行日均80万立方米规模的扩建, 从而使整个污水厂处理能力达到日均200万立方米。

项目总工程师赵一德说, 改造扩建后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将采用先进成熟、经济节能的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选用低能耗环保设备, 其污水处理能力约占整个上海污水处理能力的1/3。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到2010年, 上海要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污水处理系统布局, 污水处理率提升至80%以上,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15%。

食品馅料国标即将实施

3月19日,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 我国第一项食品馅料国家标准将于5月1日起实施。

根据标准, 合格的馅料应细腻、油润、色泽正常、口感好、无异味、正常视力无可见杂质。其焙烤食品用馅料、冷冻饮品用馅料、速冻食品用馅料总糖含量要分别小于等于60%、48%、48%;脂肪含量要分别小于等于33%、28%、30%的限定。

据介绍, 这项标准实施后, 《月饼馅料》标准将同时被代替。此次出台的馅料标准进一步地规范了我国馅料食品行业, 其加大了食品行业的统一性和安全性, 为今后的馅料食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国将建3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3月5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促进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 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决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区, 建设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24个行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据介绍, 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将分布在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深圳市、陕西省西安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 重点围绕信息、生物、民用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 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区域经济与产业 篇11

2002年,农垦经济在战略性调整中走出低谷。全国农垦系统全年盈利超过13亿元,一举扭转了连续5年亏损的困难局面。2002年农垦系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0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收入在职工自营经济收入未完全计入的情况下达3375元,比上年增长5.6%。

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增至372家

包括四川新希望集团、北京汇源饮料集团、新疆屯河股份公司和内蒙古蒙牛乳业等在内的235家企业,今天进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行列。与此同时,首批151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有14家企业因监测不合格被淘汰出局。这个“家族”的成员增加到372个。

监测表明,2001年,第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2.6亿元,平均销售收入7.9亿元,比1999年分别提高了26.3%和27.2%,企业发展实力增强。许多企业在装备水平、生产方面已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24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饮水难

经过3年奋战,到2002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2423万人的饮水解困任务。3年来,国家共投资57亿元,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51亿元,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58万处。

去年全国造林绿化突破1亿亩

2002年,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1.12亿亩,是2001年全年总任务的1.6倍;造林平均核实率达到95%以上,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全年退耕还林工程完成619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963万亩;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5.4亿人次,植树23亿株。

我国水资源偏紧

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我国黄淮河及内陆河流域有11个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175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9个地区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

烟草业去年税利增收200亿

我国烟草行业2002年全行业累计生产卷烟344.9万箱,比上年增长1.3%;累计批发销售卷烟3498.5万箱,比上年增长2.9%;实现工商税利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0亿元。

津经济开发区产值逾千亿元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1万元。2002年,天津开发区工业产值完成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增加值计算,天津开发区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1万吨。

北京将建微电子6大产业

北京将在微电子方面重点打造6大未来产业,即网络机产业、数字高清晰电视产业、IC卡产业、数码相机产业、通信产业、信息安全产业。

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冯海在谈到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新的发展时表示,北京要以战略性产品为基础打造未来产业。因为集成电路设计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身份证IC卡的正式应用,将是10亿张计的数量、百亿元计的销售额。此外,读卡机及其系统将有成倍的产值;未来数字电视传输的实现,全国将有近5亿台电视机被更换,所有编录、传输装置也都全部换代,产品产值将是千亿量级的;2008年奥运会也将为数码相机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

河南GDP去年增长9.5%达到6163亿元

去年,全年GDP实现6163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4%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左右。

私企经沪出口值达35亿美元

2002年,私营企业经上海口岸出口35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倍,成为上海口岸全年出口的最大亮点。

香港去年吸引外资220亿美元仅次于内地

去年香港共吸引外来直接投资高达220亿美元,这一成绩在亚太区仅次于中国内地。祖国内地去年吸引了超过400亿美元的外来直接投资,而香港则为220亿美元。香港这一成绩,是亚洲区第3位至第6位地区吸引外资的总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一直在亚洲区稳占外来直接投资第2位,仅次于祖国内地。

外汇储备余额2864亿美元

据统计显示,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截至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286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34.9%,增幅比上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全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742亿美元,比上年多增276亿美元。

2002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逾9400万人

农业经济产业带 篇12

关键词:产业融合,产业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说,在目前经济的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信息化产业融合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对于我国经济高端化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 在技术创新基础上产生的产业发展趋势———产业融合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讨论和关注,最早是源于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而导致的产业之间的分立现象的改变。很多学者都认为产业融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信息产业(于刃刚等,2006)[1]。但是,我们在考证了工业革命发展历程后会发现,产业融合并不是只在信息时代出现,产业融合现象在西方国家传统的工业化时代就已经出现(马健,2006)[2]。产业融合并不是信息时代所特有的现象,它在人类社会演进的各个历史阶段上都有发生。只是到了现代,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加快,建立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基础上的产业融合现象也更加频繁,因而,产业之间界限的模糊化更加明显,这些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产业融合体现为一产业与另一产业在技术、业务、管理与市场的融合,因而,产业融合一般都要经历一个从技术融合到业务和产品的融合再到市场融合的过程。在这3个阶段中,技术融合通过共同的技术基础将产业之间各自独立的功能的产品联结起来,打开了产业之间紧密联系的通道,是产业融合的先决条件和核心环节(马健,2006)。因此,我们说,只要有技术创新,由技术创新产生能够联结不同产业间各自独立的产品的共同技术作为基础条件,就完全有可能产生产业融合[3]。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一种趋势,因而,产业融合也体现为一种产业发展和进步的趋势和过程,产业融合是以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为基础与核心的产业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越来越细化,产品生产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

但是,在欧洲及世界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后期,因而,工业革命和产业发展缓慢,更没有什么技术创新,根本谈不上产业融合。我们国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加入到世界工业生产的行列中来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中国在各个行业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产业融合现象才开始慢慢出现,但是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不完整,因而工业化时期的产业融合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而到了现代的信息化时代,我国的信息化科技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也已经逐步从后工业化社会转向信息化社会,产业融合的现象频繁发生,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形成,这也是大多数学者认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的原因所在[4]。

2 产业融合本质是产业创新

建立在技术融合基础之上的产业融合,本身就具有非常广泛的创新涵义。按照经济学家熊彼特(1972)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5]。概括地讲,熊彼特所解释的创新包含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5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把产业融合的全过程概括为技术融合、产品(服务)与管理融合、市场融合3个阶段,通过这3个阶段,产业融合完成了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创新最终到产业创新的全过程。

技术、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产业之间具有不同的技术应用、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在产业融合中,一个产业(或是一个产业内部的一个行业)吸收与融合另一个产业(同上)的技术、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达到:一是模仿创新,即通过模仿其他行业生产者的行为而达到;二是自我创新,即通过自我研究、自我探索的方式达到。

产业的创新:由于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这使得一些产业比较容易地改变结构的布局、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敏捷地从一个产业(如高能耗的传统产业)过渡到另一个产业(如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因而,产业融合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新,是包含了技术、组织形式、管理制度以及市场等多方面的创新。这种产业融合创新是以产业之间的技术、业务创新为手段,以管理、组织形式的创新为过程,以获得新的融合产品、新的融合服务,开辟新的市场,并获得新的增长潜力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扩张性的产业创新。

3 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是国家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创新可以提高个体企业及整体产业的竞争力。随着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决定企业及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资源和劳动力作为竞争优势决定因素,转变为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能力成为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创新可以形成企业及产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并且可以带来无比的成长活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产业是市场经济的组织,企业及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意味着经济细胞组织的活力得到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得到提高,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得到改善,从而可以在微观层面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发展经济。

第二,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就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和重点任务,但是,传统的调整方式和思想见效很小,产业结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而新的思想和途径就是要把创新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和主要手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来带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通过产业技术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中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第三,创新可以克服目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问题[6]。我们都知道,我国人均能源、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我国目前处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非常大,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和紧迫的瓶颈约束,传统的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通过创新,不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创新,都能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在既定产出水平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资源能源的相对投入量,提高投入产出比,使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发挥出最佳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创新还能不断创造出新能源、新材料,既可以满足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需要,又可能减轻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压力。因此,我们可以说,通过创新可以克服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问题,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又能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 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更好发展

4.1 在产业融合进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产业融合要求政府必须密切关注受规制产业的动态发展,把握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对受规制产业的影响,政府的引导作用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政府的作用表现在对已经发生变化的产业放松经济性规制或进行规制改革,在产业间形成合理的经济联系,加快推进产业间的融合进程。其次,政府的引导作用还表现在制定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各产业间的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与产业平台。

4.2 发挥企业在产业融合中主体作用

产业融合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只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才能推动产业融合的产生和发展。第一,作为实现产业融合主体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传统产业的必然选择。第二,产业融合是发生在技术创新技术上的产业发展趋势,所以,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更要发挥在技术创新上的巨大能量和作用:首先,应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其次,应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最后一点是要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充分反映和体现科研人员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第三,提高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为了推动产业融合之创新,就要把一些重大信息技术创新迅速扩散到各部门,以引发更大规模的创新群集,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是产业融合之创新的基础条件。第四,在我们国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还存在一个特殊的问题,那就是国有经济控制成分大的问题。加快国有企业或是国有经济的改革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必须之举,只有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使其成为市场的主体,才能推动产业融合的产生和发展。

4.3 推进主导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产业将在21世纪的相当长时期内作为主导产业而存在,因此,要推进信息化产业融合的发展,就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强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指导与培育,以尽快地实现企业和产业的信息化融合[7]。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以信息化产业融合推进经济更好发展,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积极开发核心技术,增强计算机与网络产品、通信和数字视听产品及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的制造能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实施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政务、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通过模仿扩散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信息化融合。三是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速度,努力改变信息资源开发落后的状况。

4.4 发展教育,培育融合型人才

产业融合既然是由高新技术所引起的,那么,要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大批精通新技术、精通新经济的专门人才。高科技人才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才是实现产业融合的关键。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也意味着未来对跨行业复合型人才的更多需求。因而,我们应该具有创新型的人才观,从市场经济的个体组织———企业做起,重视人才创新和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起再教育培训机制,改变员工对传统科技知识的“惯性”,培养员工掌握更多更新的复合性知识和技能。同时各级院校也应承担起一部分责任,在各类学校和科研院所中实行融合型的研究机制和跨学科的专业设置,培养出具有复合性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融合型人才来。□

参考文献

[1]于刃刚,等.产业融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建.产业融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植草益(日).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5]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厉无畏,王枕.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下一篇: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