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共12篇)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它关系到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正确认识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符合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英语教学中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层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因此,探讨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少不了对这些元素的思考和分析。
一、教师必须体现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理念
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无疑决定着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英语新课程标准把突出人文关怀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强调学生在参与英语课堂交际活动中形成英语学习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交际性英语语言环境,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富有成效的交际活动提供支撑。诚然,照本宣科式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器”,学习效果不言自明。相反,通过开展交际性教学活动,才能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落实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学7A Unit 3 Checkout中B的Millie’s dream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在完成本任务过程中充分动起来,教师可以把单纯的节日填空练习改成学生之间的对话活动。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对话效果的目的,教师可以首先选用学生最为熟悉的春节与一学生进行对话示范。
T:Which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in the year?
S:The Chinese New Year.
T:Why is it your favourite day?
S:Because we eat dumplings,and so many deliciousfoods...
然后教师要求同桌学生将教材中所罗列的其他节日按照对话方式进行改编,这样就把原本静态的填词练习变成学生互动的教学场景,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对话活动中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
二、教师必须运用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用不能走极端,因为既不应该一味排斥传统教学方法,也不应该固守传统方法而不肯变通。教师要结合英语教学实际,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学生机械学习方式,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一种快乐而非无奈的选择。英语教学实践表明,当英语教学与各种情境相互交融时,学生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例如,在教学7A Welcome to the unit中A的Special days内容时,以往教师总是按照教材的呈现顺序,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填写相应的节日,学生尽管能够较快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学习印象并不很深。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可以首先进行相关知识的测试以达到教学铺垫的目的,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用英语描述节日活动内容,学生猜测具体节日名称,如Knock at neighbour’s doors and say“trick or treat”(Halloween);Watch boating competitions and eat rice dumplings(Dragon Boat Festival);Eat mooncakes(Mid-Autumn Festival);Get a red packet and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Chinese New Year);Eat turkey with the family(Thanksgiving Day);Get all kinds of cards and presents (Christmas)。通过情境交融,学生不仅深刻了解蕴藏于节日之中的文化,为学生接下来练习打下牢固基础,而且也让学生领悟到任何优秀文化的背后肯定有美妙的故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师必须体现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科研意识
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在把握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前提下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加强内修的动力来自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师只有首先认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诚然,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弊端:教师忽视整体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总把语言进行割裂,如此背景下,教师往往体现着教学的按部就班。例如,教学通常沿袭音素一单词一短语一句子的教学循环,学生学后不仅缺乏整体认知,所学知识零散,而且也造成学生思维呆板,缺乏创造意识。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教学探索逐渐摈弃这些教学弊端;要通过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包括与同事之间的听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等方式,主动吸收他人的教学长处和教学优点以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诚然,教师的个人发展需要进行教学反思,同时教师也要于细微处不断夯实自己的教学本领,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譬如,教师教学语言的组织。我们知道教师语言的艺术化水准直接关乎英语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教学中语音、语调的流畅把握,注意表达时抑扬顿挫节奏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始终处于教师所渲染的语言教学情境中。
总之,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英语是一门重要交际性工具的思想,并且学生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主动构建全新的教学方式,摈弃传统英语教学弊端,提高自己专业化发展水平。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2
自2009年6月毕业以后,我一直奋战在英语教学,自己已从那个懵懂的毕业生慢慢地进入了为人师表的角色。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我在学校领导及其他老教师的关心帮助下,在紧张而又充实的工作环境及状态下,顺利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步。现在自己又步入到了高中英语的课堂,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我制定了今后三年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一、自我分析
(一)自身优势分析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二)自身弱势分析:
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急躁的情绪。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双方都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不经常听课,教学方法不新颖。
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二)个人发展目标:
一、思想方面:
深入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工作:
1、通览教材,备课深入细致;认真研究教材,参阅各种资料,准确把握难重点,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归纳总结经验。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注重讲练结合。
3、扎实有效地采用导学案与任务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坚持一单元测试一次的巩固训练工作,力争教学扎实有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5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确立教育教学新理念,注意搜集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三、提高个人素养
1、多读书,用教育理论充实自己。
教师行动研究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篇3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和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当前关注的问题。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Dave Ebbutt指出:“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
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一、行动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兴起,始见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称实践者从事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为“行动”,而专业研究者、专家学者对事物规律的科学探索则称为“研究”。它反映了不同工作性质的人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活动的特点与差异。最早把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在1933-1945年期间任美国联邦政府印第安人事务局局长的约翰·柯利尔(J. Collier)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并提出“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研究”的思想,标志着行动研究的正式诞生。60年代中期,斯腾豪斯(L. Stenhouse)在其主持实施的旨在解决课堂和学校实际问题的人文课程计划改革中提出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口号,成为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真正兴盛发展起来的标志。此后经埃利奥特、凯米斯等学者的积极倡导和发展,行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教育研究、教育改革重点、热点。80年代中后期,行动研究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并很快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在国外行动研究文献中,不同的研究者对行动研究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方式。
斯腾豪斯首先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命题,并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有计划的和自我批判的探究,这种探究应该进入公众的批判领域”,即“研究是公开而系统的探究”,以此确立了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的前提性资格。埃利奥特明确把行动研究理解为“在社会情境中进行的,旨在改善社会情境中的行动质量”,并认为“行动研究的总过程——回顾、诊断、计划、实施和效果监控——为实践者自我评估和专业发展建立一个必然的联系”。麦克考南则认为:“行动研究乃一反思性过程,在一个给定的问题领域,人们希望借此过程而改进实践或加深对问题的个人理解。探究是由实践者所从事的……行动研究是由实践者着眼于改进实践而作出的系统的、自我反思性的科学探究。”凯米斯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进一步定义:“行动研究乃是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中的实践者,为了提高他们实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升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改善他们所处的社会情景而进行的自我反思的探究形式。”
从这些不同定义的描述中,我国学者刘良华概括得出行动研究的四个关键性特征,即:参与、改进、系统与公开。
1、“参与”,指教师参与到研究中并成为研究的主体,即“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并非像研究者那样脱离教学工作而成为脱离教学工作而专门成为研究人员;教师成为研究者,总是教师在自己的行动中展开研究而不是离开行动到另外的某个地方“做”研究,即所谓的“行动中的研究”“行动中的反思”。“参与”还内在地蕴含了另外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合作”。它与“参与”一起表达“合作性参与者”的意义。“合作性参与者”就是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由个人化的、孤岛式的研究走向群体合作性研究。二是“反思”,它与“参与”构成“反思性实践者”。
2、“改进”。改进首先意味着改进教学“实践”,也可理解为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因此行动研究也称为“为行动的研究”和“行动本身的研究”。其次,改进意味着“改变”教师对实践的“理解”,包括改变教师“内隐理论”或“个人化理论”的改变,使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也即有人所称的“教师的专业拓展”。最后,改进也指变革实践所处的“社会情境”,使行动者对教育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起的作用有所敏感和觉醒,使教师从“独善其身”走向“兼济天下”。
3、系统。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首先必须具备研究的基本资格,即它必须是“系统的”或“持续的”探究而不是零碎的或偶然的思考。系统的或持续的探究在行动研究中主要是指系统的“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
4、公开。它至少意味着两种品质,一是“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使自己的研究成为“公开”的探究而不是私下琢磨;二是与其他教师或研究者合作,而不是私下的个人化操作。
教师行动研究是“一个由教师发起的,对所面临的具体教学情况做出反应的过程,是教师在学校的真实教育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工作方式。”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角,研究的内容是教师本人在教学或自我发展中遇到或感兴趣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行动研究因具有的实践性、反思性、合作性和开放性等特征,逐渐发展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行动研究最根本性的要素包括教师的“参与”“学习”“合作”“反思”“探究”,“参与”“学习”“合作”“反思”又都指向“探究”、服务于“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构成一个循环运动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教师自身得以主动的成长,教师生活得以不断的改善,教育实践得以持续的改进。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从历史发展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由“教师专业化”演化而来。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在广义上是相通的,均是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在狭义上说,两者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专业化主要是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侧重于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提升。这种区分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即最初人们的研究采用的是群体的专业化策略,关注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以后人们逐渐将研究的视角转向教师个体专业化,强调教师个体的被动专业化和主动专业化。可见,“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像“教师专业化”更多的关注“教师专业”的发展。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也有学者兼取两种。我国学者在总结概括国外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教师专业发展可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从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可以体会出至少两层涵义:一是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有其独特的专业素质或专业结构的要求;二是教师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即要经历一个相对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持续不断发展历程。
三、行动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基于行动研究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不难得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在日常的专业生活、专业实践中主动学习、反思、探究,并力图以合作的方式谋求自身专业素质的持续提升,并以此不断赋予自身日常生活以新的意义,从而在这种不断革新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提升专业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持续、稳定的发展。
1、凸显了教师的专业自主。行动研究推崇教师主动有效地践行教学,既不依附于学校政策,也不依附于资深专家,教师与研究者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教师所获得的学校支持与同事支持、教师的创新之处都是教师主动的、自愿的行动,理论研究者是教师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把教学实践研究学术化。“近年来,行动研究法在我国教育界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特点是:(1)突出强调教师的研究主体地位,努力减少专家对教师研究过程的控制;(2)研究的宗旨不仅是为了解决具体教育问题,更是为了教师的专业自主和自身解放。”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专业发展赢得了有利条件。
2、提升了教师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行动研究为教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行动研究不同于纯粹的学术研究,直接指向教师个人教学实践的问题解决,不是降低了研究的层次,而是消除教师畏惧研究的“良药”,并为教育研究的“两张皮”“隔靴搔痒”等现象提供破解的方法。由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层出不穷,且总会有不断得到解决与提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因此,行动研究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解决教学实践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是无穷尽的。
3、 强调了教师的合作与反思习惯。行动研究要求教师所进行的全程性反思不是简单的独自思考,而是有目的的与同事与专家的共同思考。让学校对教师研究更放心,让教师研究得更安心,让学生学得更舒心;同时,教师及理论研究者的深入反思有利于加强合作与交流的有效性,从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合作氛围与合理的反思习惯。
4、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有序而高效的教师日常生活少不了以文字、音像等物化形式记录整理、总结和表达自身教育经验,以便于在头脑中理清各层级概念间的关系,并形成清晰的认识与准确的理解,不断将经验理论化,为理论的完善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同时教师在丰富与完善理论的行动过程中真正获得了专业发展。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一样,教师的经验理论化高度是无止境的,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也是无边界的。
参考文献:
[1]Stenhouse,L.What Counts as Research?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1981,29,2,June.
[2]Stenhouse,L.The Problems of Standands in Illumi-native Research,Scottish Educational Review,1979,11(1).
[3]邓金主编.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学苑出版社,1989.
[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郑金洲.行动研究: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J].上海高教研究,1997.
(作者简介:刘丽娟,女,(1978— )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教学法。丁建辉,男,(1966—)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探析 篇4
一、研究背景
教师的发展决定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尤其面对高等教育,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就业呈现多元化特征, 这对培养学生的教师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纵观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不断地呈现从单一、宏观、非系统化向多角度、微观、系统化转变。但教师的能力更多的是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 除了语言文字能力, 其他能力如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与学生交往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教育机制等更多的是通过职业社会化和自我学习形成的。
目前与英语教育教学相关的学科在我国地位不高, 英语学科教学及英语教师教育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学科教育, 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的成果相比, 有英语学科教育背景的该方面研究者在理论深度及系统性方面有很大差距, 因此, 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迫切需要教育与英语两个学科的融合。
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专业发展规划目标不明确。教师具有对专业发展规划的目标, 能够形成对专业发展的认识, 有具体的实施策略, 但部分教师在制定专业规划时, 没有充分分析自身情况可能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制约, 也没有考虑到语言专业受环境影响, 缺少对环境的分析。
2.教师对专业发展计划制定的内容不具体。教师对专业发展计划有具体的内容, 但部分教师制定的内容不具体。比如: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有什么特色?哪方面的特色?再如:教师要发展自身的语言技能, 怎样发展?怎样创设语言环境使之不消退?等问题过于笼统, 需要进一步细化。
3.教师制定的专业发展计划的可行性低。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时, 都能从宏观上考虑到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但有的教师实施的可行性低。比如:教师完成从熟手型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怎样转变、经过多长时间转变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实现。
三、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1.学校方面。要加强对教师职业规划的引导和理论指导, 引导教师意识到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主体, 学校应使主体发挥最大的作用。学校可以定期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 指导教师对职业合理规划, 避免走弯路, 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师职业发展动机, 为教师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学校要创造条件, 指导教师从新手教师过渡到熟手教师, 再向专家型教师迈进。为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需要, 使教师克服经验不足、职业倦态、职业消退等困难, 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培养“双师型”教师。工学结合是我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 共建“双师”结构教师团队是我院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学校应为教师创造条件, 到企业、工厂、社会第一线学习和培训, 使教师熟悉和掌握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增强培养人才的针对性, 更好地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弥补了专任教师专业实践经验褪色的缺陷, 使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
2.教师方面。教师应明确专业发展规划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明确的专业规划目的可以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教师要根据自身情况, 为自己量身定做符合个人发展的专业发展规划, 而不是应付了事,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化发展。教师应为专业发展制订计划。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多种途径, 包括进修培训、校本教研、实践体验和研究反思等。尤其是语言专业教师, 可通过出国学习进修来提高语言技能。针对校本教研, 可以按照所教课程, 结成课程小组, 共同备课、研讨, 相互听课、评课, 提高教学水平。此外, 英语教师不应只钻研理论, 应该到企业、公司等体验实践技能, 为理论教学丰富内容。最后,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 要研究反思, 对教学中的问题认真研究, 对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专业论文, 研讨推广。教师应把“双证”转变为“双能”。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不仅包括教学认识能力、课堂监控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 还包括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提高动手能力,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把原来的“双证”改为“双能”, 培养既有理论教学能力, 又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 使其成为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真正“双师”素质教师。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教师能力的主要途径, 基于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迫切要求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背景, 研究英语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从而提升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化,策略
参考文献
[1]徐红.专家型教师培养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篇5
新课标“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师队伍发生历史性变化,每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接受考验,经历换脑、充电、反思的过程,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以及指导思想下,教师的角色合作用都发生了变化,学生无疑已经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师则由一个正统的训导者、管理者变成了引路人、合作者和服务者。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是课程创建与开发的过程。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对学校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在个人成长方面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的个人规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于2007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至今工作已3年。我一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从教伊始的跌跌撞撞,如履薄冰不禁让我对教育事业一直充满敬畏和神往,不敢懈怠。在学校领导和诸多前辈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的工作取得了些许进步和成绩。但与此同时,我深深感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好好学习。
二、发展规划
1、树立正确的师德修养观念。因为为教师的道德品格、人格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一直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的师德观。为此,我打算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用爱心对待学生,同时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争取做到用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
2、作为英语老师,在学识上“广开门路”、“广种博收”,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将严格执行三年读书计划,积极听各种讲座,参加各种
培训,坚持不断学习,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努力适应今天新时代对老师的更高的要求。
我积极了解教育改革的趋势,关心教育新动向,努力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新理念。我打算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我将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坚持经常写教后感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积极听课以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认真对待每一节公开课并主动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3、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师德,可以调节教师的行为和师生关系,塑造学生真善美的情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对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未来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更是我们教师重之又重的工作。
(1)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从事教育工作为荣,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乐,自觉地用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武装头脑,用科教兴国战略激奋自我,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现实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
(2)要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师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动态,教师
要善于把握学生思想,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主动与学生交流,和睦相处;要尊重学生人格,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业;要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学生、陶冶学生、唤醒学生。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3)要矢志钻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尤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指导下,教师肩负着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学会用面向世界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从自身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拥有自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运用已学的知识,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发现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实现知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内在潜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4)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发展已证明:现代化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是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更新的社会。教师自身除搞好专业教学外,还要积极参加业余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变传统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
三、实现个人目标
在这三年中,我将积极实施以上规划,坚持不懈,争取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广开门路“、”广种博收",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将严格执行三年读书计划,积极听各种讲座,参加各种培训,坚持不断学习,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努力适应今天新时代对老师的更高的要求。
我积极了解教育改革的趋势,关心教育新动向,努力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新理念。我打算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我将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坚持经常写教后感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积极听课以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认真对待每一节公开课并主动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3、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师德,可以调节教师的行为和师生关系,塑造学生真善美的情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对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未来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更是我们教师重之又重的工作。
(1)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从事教育工作为荣,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乐,自觉地用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武装头脑,用科教兴国战略激奋自我,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现实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
(2)要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师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动态,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思想,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主动与学生交流,和睦相处;要尊重学生人格,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业;要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学生、陶冶学生、唤醒学生。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3)要矢志钻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尤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指导下,教师肩负着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学会用面向世界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从自身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拥有自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运用已学的知识,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发现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实现知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内在潜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4)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发展已证明:现代化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是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更新的社会。教师自身除搞好专业教学外,还要积极参加业余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变传统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
三、实现个人目标
在这三年中,我将积极实施以上规划,坚持不懈,争取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6
[关键词]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教师专业化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教育专业课程,但这门课程在许多高师院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深入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在我国师范教育界的逐步深化,在师范院校“终结性”教育理念下所实施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教师教育专业化与一体化的推进相去甚远。我们认为,改革《英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使其成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对于这一改革后的课程,我们暂且称之为《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本文拟对《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课程目标来源进行分析。
根据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对学习者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对学科发展的研究是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虽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这三个来源的关系存在不同认识,但这三个方面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我们从这三个基本维度来分析《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目标确立的来源。
一、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新挑战与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现状之间的差距
我们认为,在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传统培养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一方面,虽然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要突出师范性,重视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使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历来存在重英语语言知识、轻英语教学技能的倾向。另一方面,我们在英语教学技能的教学实践中,把重点放在采用微格教学对学生进行语音、歌曲、简笔画、板书以及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测试等方面的微技能进行控制取向的“训练”。我们在肯定这些微技能是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元素的同时,还要意识到,我们在以下方面做得太少:培养学生综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素养,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成为研究型教师,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组织者,侧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表演;打破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传统模式,给学生提供机会以便展示所学所想,表达观点看法,表现个人风采;加强与中学英语教学的紧密联系,重视对学生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指导,等等。在一项对2000年“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分析的研究中,罗晓杰也认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英语教学基础理论掌握不够,具体表现在对汉、英两种语言所属语系概念模糊、英语教学术语掌握不多、对英语教学评价形式和错误分析理论理解不够;运用所学英语教学理论分析、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面对教育、教学现象分析和选择对策的能力不强,对教学观点的表述能力欠缺;在微型教学决赛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教材处理能力尚可,但应变能力欠缺,具体表现为现场教学表演不够自然。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常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情景、教师工作方式以及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互动”、“开放”、“创造”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拥有很大的主动权。新标准所营造出来的课堂模式,会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行为。在课堂教学情景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求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学习;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求涉及文化、情感态度和跨学科内容……教师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成了创造者,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给教师很大的创造空间,需要教师很强的创造能力,同时要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不再是平面的了,而是对教师在对待教学对象、使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行为的综合性评价。
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怎样在大班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怎样开展任务型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何保证?形成性评价如何实施?怎样使学生既具有能力又能通过考试获得好成绩?在高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否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教材控制教学的状况,把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等因素整合起来,构成一种动态的、发展性的"生态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在教与学中,学生为主体,而能否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教师。在课程标准、教材、环境与教师等因素中,则应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技能?所有这些变化使英语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培养准英语教师的一门课程,我们需要根据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的专业需求,培养出既基于教育现实,又要根据教育先行的原则超越教育现实的中学英语准教师。
二、教师专业化时代对英语教育师范学生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出的要求
改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结构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与教师专业化要求相比,明显滞后,
所以,教育研究者以及有关教育管理部门主张,要根据专业化的要求改革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拓展学术视野,增强综合能力,提高学术性、研究性,营造教师培养的宽厚学术氛围;调整培养目标,改进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培养的有效性。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条件。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国内外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有很多。台湾学者林本在1975年出版的《现代的理想教师》一书中,描述了国内外有关教师素质研究的个案三十多个;香港学者郑燕祥于1986年出版的《教育的功能与效能》一书中涉及的相关研究有二十多个。各种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例如,饶见雄认为教师素质结构由教师通用知能、学科知能、教育专业知能、教育专业精神构成;叶澜将教师素质结构分为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姚念章认为教师素质结构包括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操作系统; 唐松林、徐厚道将教师素质结构分为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综观这些教师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了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其中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师专业技能研究方面,研究者使用了诸多的概念表述,如教学技能、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师基本功,等等。美国托莱多大学初等和学前教育教授吉比尼、教育研究与测量教授威尔玛以个人能力测验图来分析评定实习教师的能力。评定内容分为五个方面:计划教学材料、设备和评估;教学策略、技巧方法;和学习者的交流;使学习者专注于学习、对学习者施行强化;职业准则。
澳大利亚的特尼等研究者将教学技巧分为七大类。①动力技巧:包括加强学生的行为,多样化刺激、入门、鼓励学生参与、接受并支持学生感受,表达温暖热情以及认识并满足学生的需求。②讲授以及交流技巧:包括解释、戏剧化、阅读,使用视听教学辅助器具,终止、使用沉默,鼓励学生反馈,澄清、表情、速度以及有计划的重复。③提问技巧:包括反复集中与指导、引导,高难度问题、歧义性与多样性问题以及激发学生主动性。④小组个人辅导技巧:如组织小型小组开展活动,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咨询、鼓励合作活动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作用。⑤培养学生思考技能:如鼓励探索性学习,指导发明,制定概念,使用刺激手法,使用角色和游戏刺激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评价与判断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⑥评估技巧:包括认识与评价学生进步,确定学习困难,提出补救办法,鼓励自我评估及组织评估讨论。⑦课堂管理与纪律:包括认识专心与不专心行为,监督课堂小组工作,鼓励以任务为目标的行为,给予指导并解决多重问题。
教育界普遍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就目前的师范院校状况来说,教师职前培养的功效是有限的,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需要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业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总体设计。作为培养准英语教师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来说,如何从英语教师专业终身发展的整体需要规划培育目标,协调机构功能,设置课程系统,改进教学方法,确定评价方法,是一个很需要研究的问题。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果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再不重视对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就会使高师英语专业毕业生失去与非师范英语专业毕业生竞争的优势。
三、我们应该为教师专业化时代的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提供的课程
师范院校最初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是以英语教学法为核心的,即只重视教学法的理论阐述,使理论与实践隔离,其重“法”轻“技”的倾向曾是英语教师教育经常受批评的一个方面。既然英语教学法只是对英语教学理论抽象的讲解,无助于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那么不妨把学习的重点转移到教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上。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以微格教学为代表的强调教学技能训练的英语教师教育训练方法。这种微格技能培训方法将英语教学技能切分成诸如英文书写教学技能、英语歌曲教唱技能、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微技能、测试技能等单项的微技能进行逐项训练,以期形成学生全面的、扎实的教师专业技能。这种训练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对各项微技能的反复训练,各个击破,然后综合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可以自信地走上讲台。迄今为止,微格教学仍然是我国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师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教师教育的教学理念由“训练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这种观念认为,每一个教师应该接受教育并自我建构,设计个人的发展计划,走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教师教育应该是生物体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机械的做功运动。在教师教育的教学中应该强调的,一是发展师范学生恰当的信念系统,以促进他们心理上的更快成熟;二是增强师范学生的职业感,发展他们的首创能力,而不只是拘泥于训练他们如何去做,帮助他们学会洞察、学会思考,鼓励他们进行意义学习而非纯粹的行为模仿学习。在这种理念下,各国的教师教育越来越重视促进教师的反思活动。通过反思,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践。
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培养过程中,“训练模式”和“发展模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利用以微格教学为代表的训练模式,培养英语师范生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对于准英语教师的培养来说,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反思能力都很重要。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是从事英语教学和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前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教学能力,才能够对教学进行反思;但反思能力并不是随着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而自然而然增长的,是需要指导教师和师范生共同努力去培养的。
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建议,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这门教育专业课程与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这一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整合,按照这样的基本思路来设置:大学课堂上培养基本英语教学技能和英语教学理论与英语科研方法——走向教育实习基地进行英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指导师范生将教学技能和教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引导师范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培养他们沿着“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所需的反思能力,即“教学-反思然后知不足”,在教与学的碰撞中,在大学教室和中学课堂的多次转换中促进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在师范院校的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微格教学侧重培养英语教育师范生的基本专业技能: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英文书写及教学、板书设计、规范教案编写、说课讲稿撰写、新课呈现艺术、英语课堂教学交际用语、课堂提问艺术、英语歌曲教唱、英语游戏组织等);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技能(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听力训练组织、口语训练组织、阅读训练组织、写作训练组织等);英语情景教学能力(简笔画辅助教学、教学挂图、幻灯片的绘制、直观教具制作与使用等);英语电化教学能力(录音机、投影仪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等);英语测试技能(命题、测试阅卷、试卷分析、测试结果分析等)。另一方面重视对师范生英语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何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如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方法获得一手研究资料,如何整理分析资料,如何撰写英语教研论文,如何做教育调查研究并撰写出教育调查报告,如何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等等。这是对学生英语科研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着重于英语教学理论的阐释,另一方面侧重于解决“如何做”这一方法问题。同时,我们要及时把最新、最先进的英语教学研究成果反映到《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教学内容中,内化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通过准教师这一载体转化为英语教育实践的活动,这也是使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所需的知识并非大多从大学里获得,对于教学的认识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师的学习需要以问题为基础,为实践提供问题解决的方向,教学和学习是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学就是学习。”这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者的共识。对教师教育的这一认识使英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愈加突出。被英语教学技能和英语教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师范生走向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基地的英语教师和大学的指导教师合作,共同负责英语师范生的培养。一方面实习基地的英语教师可以按照师徒制的模式带着师范生走向英语课堂教学,并参与到班级管理等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做中学;另一方面,大学的实习指导教师观察实习生的工作,组织实习生进行讨论,指导实习生进行教学实验,同时,启发引导学生界定教育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当然,研究主题选择实习学校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学校中的教学实践紧密相关,是从学校中来,又服务于教学的。以教育行动研究为例:大学指导教师指导师范生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尝试做一个教育行动研究者。教育行动研究是人们为弥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寻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点而提出的一种研究思想,它强调:(1)行动研究的目的指向实践;(2)教师即研究者;(3)行动研究的过程即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师范生作为一个研究者,从自己所观察到和所从事的教育实践出发,以所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反复的观察、审慎的反思,边实践,边研究,以实践促进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自觉的实践者,并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以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 罗晓杰.强化技能训练,提高高师学生的英语教师职业素质——对“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的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7).
[3]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初探[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1)
[6] 姚念章. 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高师课程改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0(3).
[7] 唐松林, 徐厚道. 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6).
[8] 唐玉光.试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2(7).
[9] 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1(10).
[10] 郭宝仙.英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
[11] 黄远振主编.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12] 肖惜主编.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外语系)
当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篇7
一、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其著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的导言中说:“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英语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特性,需要专业化英语教师队伍。中学英语课教育质量高低主要由教师素质来决定,一切先进理念与内容离开教师这一载体,课程改革便无法完成。中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完善课程目标体系、建立多元开放课程评价体系,最终保障英语课程顺利实施。如果一个英语教师不适应教育教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必然会导致“新瓶装旧酒”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爱,才能摆脱很多困扰。一方面,英语教师就业面相对宽泛,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专业能力强的英语人才能够找到较高收入的工作。相比较而言,中学教师工作收入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升值空间狭窄,这必然导致很多专业水平突出的英语师范生从教热情降低,弱化了教师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教师工作具有机械性,如果长期从事教师职业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时间久了更会丧失教学兴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些教师的知识原地踏步,社会变化了,教师却无法适应。从教师发展角度来说,英语教师必须在职业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才能获得永久的幸福。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教师、学生可谓三位一体,学校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可能无法落实。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生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中学英语教育具有为学生终身英语学习奠定基础的作用,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育,离开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二、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1. 研究型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有如下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如果将教师工作定位于知识传递,教师可能只能充当一辈子教书匠;但从每个学生终生成长立足,教师工作则充满了研究和创造。研究型教师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能运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通过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规律,成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理论为教学寻找支撑,又可以将科研成果反过来应用到实践中。一个英语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把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英语教育研究课题内容分布很广,课题来源途径也很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例如,日常教学中的思考,学生在阅读英语教材时产生的疑问等。第二,教师要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日常工作习惯。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专业进步的有效途径,只有教师不断反思才会获得成长,其日常教学才有可能不变成敲钟式的重复。教师可以反思的方面很多,教学工作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都可以进行反思,当英语教师善于进行系统反思,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定会不断提高。第三,教师要主动撰写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就是对日常教学行为背后所包含的理念进行研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固然有价值,但是教师来自自身实践的案例更具有真实性、鲜活性,这些案例是促进教师成长、不断完善自我的宝贵资源。例如,在英语课堂上经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均可转化为成功的教学案例。
2. 学习型教师
终身教育创立者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指出:“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教学相长,教师更应该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浇灌的学生同时努力不断“汲取”新知识,在“教”中“学”,实现终身学习。信息时代,师生地位早已发生变化,教育活动的背景由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甚至某些知识学生知道的未必比教师少,传统的教与学关系受到挑战,教育者权威性被削弱,迫使教育者必须不断学习。中学英语教材涵盖内容有限,英语教师专业退化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词汇量锐减,听、说、读、写能力下降等方面。从目前的英语学科发展来看,新课改以来中学英语无论是知识内容、叙述方式还是教材编撰体例都有很大的变化。一位从事英语教学十年以上的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如果不再加强学习,那么知识就会越来越少,教学视野会越来越狭窄。学习型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去校内外图书馆借阅图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订阅专业报刊、参与学习培训等多种渠道获取新资源。中学英语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善于利用英文报刊、英文的网站等选取适合学生听和阅读的材料,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技能。搜集整合资源其实也是教师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得到了发展。由于快节奏生活和高强度工作已使不少英语教师身心俱疲,远离书香,再加上教师阅读量不足,致使教师专业发展后劲不足,无法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阅读专业教学杂志、书籍十分重要。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这两本书理论深入浅出,注重实践,书中介绍的一些经典教育案例,可以活学活用到日常教学。
3. 合作型教师
团队是现代管理越来越注重的一个概念,团队良性发展需要成员间互相信任、支持,目标一致,为完成某一任务而默契配合。一个成功的教育团队强调1+1﹥2,既能实现团队整体的成功,又促成教师个体的发展。学校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助意识,加强教师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对话沟通,相互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教学无助。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建立高效的团队,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经常探讨教育教学问题,不断强化英语知识与教学技能。这样,在集体备课中便能发挥团队的突出作用。集体备课过程实际上是集大家智慧对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不断优化的过程,能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推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集体备课不只是知识的简单搬运,同时还是教师思维的活跃碰撞。当然集体备课不能代替教师个人备课,也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陷入机械程序化模式中。在集体备课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教学过程设计应当是各具特色,符合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符合不同班级的学生状况。学校内部的集体备课有时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网上集体备课可以发挥其规模大、时空不受限制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可以进一步发挥英语教师群体合作的优势。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有机地融为一体,致力于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而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从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两方面,研究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指出学习型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才能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贾爱武.外语教师的专业地位及其专业发展内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04).
浅谈英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篇8
随着我们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以及国际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和实验的研究与探索。教师如果没有现代的教学观念, 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教学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增强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意识和水平。
1 教师教育的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 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1) 教师专业级包括学科专业性, 也包括教育专业性, 国家对教师的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 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 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 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育机构的认证和管理制度。
(4)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既是一种状态, 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有自身的理论武装, 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 思想的启迪者, 心灵世界的开拓者, 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 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 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 英语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从英语教师的发展原动力分析, 教师专业化发展, 就是教师自己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所作的努力。从我国英语学习的本质和目标来看, 英语教学扮演双重角色, 作为英语语言专家的同时还必须是英语学科教学法专家。英语教学, 不仅要传授学生以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还有培育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我国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学习, 也是跨文化教学。
3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实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 初中的英语课堂一直是一种授与受的单向教育方式。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们常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 是传授知识, 学生的任务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热衷于“满堂灌”和“填鸭式”, 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抄。即使在新课改大力开展的今天, 仍然有许多教师乐此不疲。这种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扼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改变现状, 我们必须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 注重语言习得, 倡导自主学习, 以交际性教学为原则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从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主, 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我们必须建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 改变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方式,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 成为综合运用语言和发展心智的场所。
3.2 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与学是学习行为的对立统一体。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学。英语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的角色和作用结合起来才构成教学整体。教师要转变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他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学生才是学习的实践者, 是认识的主体。
3.3 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
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因此,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 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 把和谐的微笑洒向每位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出错时, 会产生挫败的心理, 这时可以微笑着告诉学生:“never mind, I think you will do a good job later.”这样经常性地鼓励学生, 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 会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 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 教师对学生尊重并对他们充满关心和期待, 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期待通过言词交际和非言词交际传达给学生, 会使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 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 因而提高学习效益。罗森塔尔效应和霍桑效应都证明了人是需要关心和尊重的。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 就要求我们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 并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4 注重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商的高低, 还受到“情感智商”的制约与影响。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还应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从而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 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他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 主张围绕学习兴趣组织学生的学习, 在成功地探索未知中, 获得满足感和愉快感。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乐于学习, 刻苦钻研, 并将英语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而不是一种负担。
3.5 建立科学的初中英语学科评价体系, 促进英语教学的“双嬴”
新课标指出要建立能极力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因此,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已往的评价思想、评价标准,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 以学生的实际为切入点, 进行初中英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研究。在形式上注重过程评价、阶段评价、终结性评价, 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生知情意各方面的发展, 取得英语教学的“双嬴”。
参考文献
[1]周南照, 赵丽, 任友群.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殷波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02 (4) :62-64.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9
1、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现状
在2009年举行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研讨年会上, 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黛琳教授指出《基本要求》, 其主要改革思路即: (1) 课程定位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2) 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 即基础英语阶段+行业英语阶段, 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 行业英语教学渗透教学全过程。
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结构单一, 大多来自师范院校或普通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并且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他们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缺少或根本没有进修、培训的机会, 学院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 生活压力普遍较大, 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虽然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专业基础知识, 能够胜任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翻译等基础的英语语言教学, 却严重缺乏相关专业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在行业中运用英语的技能, 不具有实际的工作实践经历和教学经验, 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2、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诱因
以笔者所在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外语系的旅游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已开设多年, 本系的英语教师只能教授基础的英语语言知识学科, 而旅游和商务方面的导游实务、景区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管理、外贸单证与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从外系聘请老师来上。从外系聘请的教师英语水平普遍不高, 虽然他们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 但基本不能把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相结合, 这就造成了英语应用能力与专业知识的严重脱节, 从而不能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
3、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措施
实现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学校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培养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从思想上, 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彻底转变观念, 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顺应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潮流, 培养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必须要首先从思想上意识到这一必要性, 高职英语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 要意识到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为了适应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所需。只有高职英语教师往专业发展, 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 高职英语教师还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习英语语言知识, 更多地是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因为只有不断的学习, 并且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使自身具有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能力, 真正完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当然, 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制度的保障。高职院校应该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 鼓励英语教师寻求主动的、可持续性的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可以根据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利用寒暑假分批委派高职英语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对自愿选择到基层企业定期进行实践锻炼的行为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 使其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信息, 熟悉一线操作流程。以我院外语系为例, 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师可去涉外旅游行业企业进行景区讲解员、导游、计调、酒店管理等职业的实习;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可去外贸公司进行跟单员、报关员、销售等职业的实习, 从而更好地适应我院旅游英语和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与市场需要, 进而使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高职院校应培育自己的科研力量, 通过建立专项基金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进行适当的鼓励。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这是推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现代高职教师应该是既会科研又善教书, 能够充分把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可以建立起相关的考核制度, 对于省级或以上级别的科研项目设置相应的资助与奖励, 创造环境鼓励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同时, 还应加强同等级高职院校之间的横向交流和联系, 尽可能给英语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纳入学院发展的长期规划中, 建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实施、考核和奖惩等激励和制约制度, 更好地发挥其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学院建立、健全和完善激励性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特别是应该改革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师科研能力考核标准, 把考核重心从单纯的科研数量转变到科研质量, 特别是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鼓励英语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 培养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二) 丰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内容
针对英语学科特点, 高职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拓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 采用学历与非学历、短期培训与长期进修、国内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等方式, 积极鼓励青年英语教师进行学历提升, 努力创造机会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或在国内进行访学, 组织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观摩、学习等。同时, 加强校本培训,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积极开展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英语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 注重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提高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拓宽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例如建立专门的英语教学科研小组进行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 鼓励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 建立“一对一”老带新帮扶制度, 鼓励英语教师互相听课、研讨等。
此外, 高职英语教师还要根据学院专业建设和自身发展所需, 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爱好, 二次确定专业方向, 积极主动参加专业方向的企业实践锻炼, 加强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当代高职教育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 能够胜任基础英语教学, 还要具备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英语知识, 向专业化英语方向发展。以我院为例, 英语教师可根据所教专业或自身兴趣爱好确定专业方向, 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会计英语、汽车英语、学前教育英语等。具体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自学、到国内外相关院校进行课程进修、学位进修、访问学者等。
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需要自身意识的提高和学院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Crandall JoAnn (Jodi)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 .
[2]袁雯.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内涵、本质与功能[J].现代教育, 2007 (4)
[3].马士斌.人本管理的真正体现——生涯管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9 (2)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0
一、基础性研究, 为教师建构正确理解课堂的支架
如果让教师描述课堂是什么, 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如果不能描述课堂的构成, 就难以理解课堂, 何谈观察课堂?所以, 教师要从基础性研究入手, 通过解构课堂来建立一个简明的、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 进而引导教师正确理解课堂的构成。
研究之初, 我们邀请了青岛市小学英语教研员孙泓老师就《课堂观察的意义与实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培训之后, 我们启动了基础性研究, 重点进行了观察点的选择和观察表的设计。经过反复研究、论证, 并经专家指导, 我们最终选择了“学生参与活动有效性”“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学语言有效性”“教学资源有效性”和“达标有效性”五个观察点, 并设计了相应的观察用表。
《学生参与活动有效性观察记录表》:
引导教师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关注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否有效?”“是否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去?”等等。
《教学活动有效性观察记录表》:
引导教师关注“教学设计是否指向教学目标, 为达成目标提供有效练习?”“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教学活动是否由易及难有序推进?”等等。
《教学语言有效性观察记录表》:
引导教师关注“教师指令性语言是否正确、清晰?”“教师评价性语言是否丰富、到位?”“教师是否有习惯性口头语?”等等。
《教学资源有效性观察记录表》:
引导教师关注“教学资源是否丰富、多样、有效?”“教学资源是否因地制宜、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教学资源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等等。
《达标有效性观察记录表》:
引导教师关注“教师是否有达标意识?”“学生是否能够随堂达标?”“教师是否根据达标情况采取恰当措施?”“是否合理安排达标活动?”等等。
二、实质性研究, 为教师提供改进课堂教学的依据
基础性研究完成后, 我们进入了实质性观察阶段。首先为研究组的每一位英语教师进行了观察点的分配, 要求进入课堂观察时, 每一位观察教师要从自己的观察点出发, 记下在每一个观察点上学生的表现、教师的反应和相应的行为, 并记录下当时的课堂片断, 以便课后从观察的数据中发现问题, 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对课堂观察中应该注意的“进入现场的时间与任务、观察位置、记录方式以及观察者行为”等四个事项进行了培训。要求观察者提前五分钟进入课堂;根据观察任务来确定观察位置;要如实地记录你所看到的与听到的种种现象, 一般不当场花时间对现象进行分析或作出判断, 以免影响记录的进程;观察者的表情不能过于丰富, 应保持冷静。
下面我们记录了研究组的五个观察点所进行的一次课堂观察后的交流分析, 与大家共享 (被观察课的教案附后) 。
观察点1:学生参与活动的有效性
该节课是一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倾听, 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授课教师巧妙的课堂提问,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气氛活跃, 兴趣高涨。这些问题学生很感兴趣, 有话可说, 有事可做, 也乐于参与到讨论中, 因而能较好地吸引和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通过对“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观察, 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首先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如何进行活动, 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到语言实践来。其次, 课堂教学要求通过教师的参与,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同时, 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那些容易紧张、不活跃的学生, 对他们要热情鼓励他们张嘴说英语, 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 让学生在无意识、无压力、无忧虑的环境中, 通过语言交流实践, 使所学东西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潜意识中, 变成自己的东西。
观察点2:教学活动有效性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活动总数是18个, 其中集体活动11个、小组活动5个、其他活动 (游戏) 2个。指向教学目标一的第一个子目标的活动有3个;指向目标一的第二个子目标的活动有8个;指向目标二的第一个子目标的活动有2个;指向目标二的第二个子目标的活动有1个;指向目标三的活动有4个。
这些活动循序渐进有层次, 由简到难, 由集体过渡到小组, 再回到集体。集体活动的大量运用, 保证了教师在班额较大、学生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面向全体学生。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衔接较好, 注意到了由浅到深的过渡, 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 从一开始的听过渡到做, 从做过渡到说, 由机械操练 (如:chant) 到应用练习。但在教学活动设计时, 还应注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如: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知识量少, 该教师只设计了两个游戏, 相对来说较少。
通过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观察, 我们组得到的启示是:构建以活动为中心, 以任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四点:一是准确定位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二是面向全体学生, 力求人人参与。因为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 学生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的, 也是有效的。三是注意整体设计的逻辑性。教师在操作时要注意两个“序”:首先要有“顺序”。要使各个活动衔接自然, 步骤清晰, 节奏明快, 成一条“呈上升趋势的线”,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其次要有“秩序”。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形式要灵活多变, 要不断给学生“新鲜刺激”, 但更要注意课堂秩序, 做到活动形式“多而不乱”。四是创设信息沟, 体现真实交际。
观察点3:教学资源有效性
授课教师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资源:一是运用单词卡片, 有机地将单词的音、形、义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认读。二是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图标、地图及Sam的头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更清楚、明了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三是总共6次使用CD-ROM, 第1次运用它来唱歌, 使学生能更快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接下来4次是让学生听读课文, 同时让学生模仿语音、语调, 规范学生的发音。最后一次运用是让学生做活动手册的练习。四是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 在生动逼真的语境中进行操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唯一的不足就是:授课教师如果利用她制作的道具, 让学生亲自用Sam的头像到讲台前说一说, 亲自感知一下, 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教学效果会更好。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性”的观察, 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对象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精心选择那些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教学资源。
观察点4:教师语言的有效性
对于教师语言的有效性, 我们是从教师指令性语言、教师评价性语言和纠错三部分来进行观察的。
指令性语言:授课教师运用了“Let’s sing.Listen and point.Read after me.Show me your finger.Open your book.”等的指令性语言, 学生都能够迅速、正确地作出反应, 这与授课教师平日对学生扎实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评价性语言:授课教师运用了“Good!Ok!Well done!”等评价语, 对孩子的表现及时地予以肯定和表扬。
纠错: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 授课教师运用了体态语来暗示学生错误, 这样比较含蓄, 学生也容易接受。授课教师在用表情或手势暗示学生错误时适度, 如双手一摊、面带笑容地耸耸肩膀以示学生出现了错误。同时, 授课教师还采用了提问方式, 当发现错误时, 教师提问说错的学生, 这样既可以让说错的学生改正错误, 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避免产生同样的错误。
通过对“教学语言有效性”的观察, 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在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 改变多年来的评价方法和行为, 探究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手段。此外, 我们总结了纠错的方法有:直接告知、学生重复、教师重复、采用提问方式、运用体态语、学生互纠、教师纠错、书面作业纠错等。
观察点5:达标有效性
在验标环节,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归纳、验标统计和观察反思。学生的任务是思考、整理、自查、补标和达标。通过本节课的观察, 我们发现授课教师主要实施了以下步骤:一是小结回顾本课重点, 强化巩固;二是测标活动, 学生完成题目;三是教师检验达标情况, 学生自查改错。授课教师设置的达标题行之有效,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对所设置的目标一一进行了达标检查, 学生当堂达标, 达标率为80%。
通过对“达标有效性”的观察, 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一是设置的达标题的形式可多种多样,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必须指向目标。二是当堂达标很重要, 但并不是对听、说、读、写各技能的达标都集中在一个环节, 有些达标活动可在边讲边练边达标的过程中完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观察实践后我们发现, 课堂观察让教师在课后意犹未尽、滔滔不绝, 课堂观察让教师在课后评点了他人、成长了自己。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从关注环节到关注细节。
以往听课, 关注的往往是教学环节, 记录的都是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 而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细节却很少关注。课堂观察就是将细节放大, 细细地琢磨、耐心地品味, 从而领会到其中的教学奥秘。
二是从关注他人到关注自身。
课堂观察观察的是他人的教学现状, 反思的却是自己的教学行为。当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 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形, 从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并及时生出基于自身教学理解和实践的教学假设:如果我来教, 可以这样设计……这种假设其实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一种改进。
三是从关注现象到追寻意义。
过去我们听课, 总是局限于就课论课, 就现象论现象, 始终停留在浅层次的探讨。对于一些教学现象, 我们常常会陷入见怪不怪的误区。对一些教学顽疾缺乏一种深刻的批判, 更缺少一种改进的对策。而课堂观察对于那些熟视无睹的教学现象, 能真正予以解剖并探寻问题的根源及变革的策略。所以, 课堂观察具有诊断、改进的研究意义, 也是我们教师教学实践与思考能力生长的极好方式。
附:本文中课堂观察的教学设计
NSE Book 4 Module 9 Unit 1 Turn left!
教学目标:
1.认知性目标:
1) Be able to listen, say, read and write the new words:left, right, straight.
2) Be able to listen, say and read the basic sentences:Go straight on!Turn right!Turn left!
2.技能性目标:
1) Be able to read the text.
2) Be able to ask and direct the way.
3.体验性目标:
Students can direct the way in their daily life and help each other.
教学重难点:
重点: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the basic sentences.
难点:Ask and direct the way in their daily life.
教学用具:
CAI, word cards, pictures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1.T:Let the students sing a song“Shake Shake Shake”.
S:Sing a song together.
2.T:Ask the students do and say actions.
S:Do and say actions:Point up.Touch the sky.Point down.Turn around.
Step 2 Presentation
1.T:Using“Turn around”, the teacher does the action“Turn right”, and teaches the word“right”and sentence“Turn right”.
S:See what the teacher does and learn the new word and sentence.
2.T:Teach“left, Turn left”.
S:Learn the new word and sentence.
3.T:With the body language 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do and practice the new sentences.
S:Say and do actions.
4.T:Ask the students to see the map on the blackboard and use the picture of Sam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know what they will learn.
T: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a question“Where’s Daming’s flat?”Let them listen and follow Sam. (Point to the two roads:“West Lake Road, East Lake Road”in the step)
S: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5.T:Use the map to help the students learn“Go straight on”.And let them use the three new sentences.
S:Learn“Go straight on”and follow Sam.
6.T:Ask the students to practise the route.
S:Practise the route in groups.
7.When the students find Sam is lost, the teacher teaches the word“lost”and asks them to find the right route.
S:Find the right route in groups and say.
8.T:Have the students to practise a chant.
S:Practice the chant in pairs.
9.T:Play the tape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S:Students listen and circle the three sentences“Go straight on.Turn right.Turn left.”
10.T:Play the tape again and repeat.
S:Let the students listen and repeat the dialogue.
Step 3 Practice
1.T:Use four pictures to practise the dialogue:Ask and direct the way.
S:With the four pictures they ask and direct the way in groups.
2.T:Ask the students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the Activity book.
S:Do the exercise on the page 34 of the Activity book.
Step 4 Consolidation
T:Let the students to review what they have learnt in this class.
S:Consolidate the focal points of this class.
Step 5 Homework
1.Listen and read the new dialogue twice.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1
【关键词】英语教师 专业化发展 素质 能力 策略
在2001年的英语课标改革中,十分强调的英语教师专业化建设,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正式得到推行,由于过往只有很少关于英语教师专业化的例子和方式可以借鉴,这对于普遍的英语教师是个比较严峻挑战。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师师资仍然比较薄弱,包括优秀英语教师的数量少、英语教师的素质不高、教學方式落后等问题,其中有部分英语教师还出现英语基础理论知识不过关、英语发音不准确以及英语授课不流利等现象,部分教师容易由于出现工作压力而变得身心疲惫,这些问题都是导致现时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问题的关键。
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就是指一个职业个体或组织,在一段时间内,为符合其从事职业的要求和标准而进行努力,以及为了获取希望得到的职业专业地位而奋斗的过程。而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专业化发展就是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水平的活动,其主要包括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获取知识、更新技能、参加学校组织或自己报名的培训课程以及接受旁人的指导。而根据国外优秀的教师专业化研究者的研究显示,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主要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化教育、培养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包含教师自身内在的专业化完善过程和接受外在的培训、教育过程。
二、英语教师专业化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相比起一般的英语教师,一个专业化的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可谓是成倍增长,英语教师要达到专业化就要将大部分重要的英语教学技能和相关素质都要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高度。主要素质和能力包括具有坚实的英语知识和教学技能;优秀的教学组织能力;高质的个人素质和良好的性格;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不断完善自身的上进心。总而言之,就是作为一个英语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思想素养以及道德情感。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社会对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要求的高速提高,英语教师除了要实现以上的基本专业化要求外,还应该通过不断学习,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包括拥有新型的英语教学理念;完善、健全的英语知识结构;丰富的知识范围;优秀的教学技巧,包括英语教学中用到的听、说、读、写,甚至是唱、演、画等技能;高级的英语科研能力等。在新时代中,一个专业化英语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还需要成为教学的指导者、激励者、以及研究者等多个角色的结合体,将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三、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改进途径与策略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在一般教师的发展基础上,补充专业化教师的特殊发展途径和策略。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具有变化性、阶段性、全面性。因此在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应该注重对发展途径和策略的及时调整和补充,以使英语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有效的发展,并以能够高效地利用课堂45分钟具体实现新课标要求,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目的。
(一)英语教师的专业化自我发展
1.制定合理、完善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化自我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制定出合理、完善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而完成这一步的前提就是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主发展意识,只有对自身的发展需求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才能设计出更加适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和阶段。在个人专业化的计划实行中,要对自身是否按照计划发展进行定期的考察,如发生偏离则要调整重新回到计划的轨道上;也要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另外,除了能够使专业化发展更有针对性之外,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还有助于英语教师对自身发展的预测、审视、推进,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和动力在这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提升,时刻感受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自觉。
2.加强英语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工作。目前,由于英语是一门实践学科,讲求教学方式的创新,相比起其他科目的教学,英语教学更加需要实践以及之后的反思。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同时具备良好的教学方式创新、实践以及反思的能力,通过每一次的教学创新,在教学方式的实践中和实践后要总结出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提升教师的自我审视和监控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得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和反思是专业化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
3.永不停歇地进行学习、增值。在英语教师的专业化道路上并没有终点,因此教师也要做到永远不能满足于现状,保持对知识和技能的饥渴感和上进的心态,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实现自我增值。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对自身和学生负责,告诉自己无法进行不断探索和进步就是对自身和学生的不负责。只有通过永不停歇地进行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库,开拓自身的专业事业,总结出更优质的教学模式,将务实勤劳、积极进取以及开拓创新等发挥到极致,才能有效促进自身乃至整个英语教师团队的整体专业化发展。
(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指导和影响
1.教学环境氛围的影响。大部分英语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初期,往往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感到迷茫。因此在这个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应该得到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帮助。学校在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以及提供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传授之外,更重要是给予教师更大的自由去掌控课堂上的45分钟,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让教师能够放胆去对英语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实践和反思,使能够以自身的方式、特点去总结出高效的教学方式。学校在建立专业化的教学环境氛围时,应该要以建立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基础,保持教师之间公正、平等、和睦的良性竞争关系。
2.为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提供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师遇到困难时,校方应该提供帮助而不是对教师进行质疑,切忌不能急于求成。学校应该结合教师的教学特点、个性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对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提供适当的意见,推荐教师去参加一些讲座和研讨会,在这过程中,使教师能更加有效地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在专业发展计划中设立相应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12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 竞争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教育的竞争。所以, 在本世纪初, 中国基础教育展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正从实验区向全国逐步推广。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 从一定程度上说, 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聚焦点。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又是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 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是一项根本性举措。” (袁贵仁, 2003) 。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改革中, 专业化是最具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1998年, 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也明确指出“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 “教师专业化发展, 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 (袁贵仁, 2003:23)
从当前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来看, 国内外的研究呈现出多层面、多侧面的诠释, 许多研究和改革都是围绕如何促进教师获得最大程度的专业发展而展开的。我国明确提出发展问题正愈益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决策者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并已有一定的成果。如刘捷的《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白益民的《教师发展论》、教育部师范司编著的《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等, 从不同角度构成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框架, 探索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建设道路、研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地位的目标和策略、探索教师专业社会化的规律性, 都对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二、新时期研究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必要性
据调查, 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及大学中英语教师周课时平均已达到16到20节, 教学工作量过重, 使教师没有足够时间用于自身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学习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唯有学习, 教师才能对语言的驾驭做到游刃有余, 才能保持思维活跃, 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英语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 它不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 而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学生在课堂内外大量的英语实践活动来实现。” (周燕, 2002) 近年来, 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今天, 教师专业化问题更是成为了一种强劲的思潮,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作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词”。国内外比较系统介绍专业发展著作中较为经典的Donald Freman和Jack C.Richards主编的《语言教学中过程中教师进修》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一书。该书是一部有关教师进修的论文集。主要讨论的是教师的进修和提高问题。本书的论文均把语言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成长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个人经历、社会环境、专业训练等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1998年, Richard又出版了一本名为Beyond Training《超越专业技术训练》, 从理论角度系统的探讨了第二语言教师培训的定义、范围、理论与实践基础、教师的理念、知识、思想等, 针对性强, 观点明确, 系统全面。
在我国, 2001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的《教师专业化里的理论与实践》是国内第一步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权威专著。它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加深了到教师专业化意义和实践途径的认识。同年由叶澜教授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对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又做了新的诠释。2005年王少非主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一书则是针对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应怎样实践自身的专业发展。200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承担的历时五年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科研项目《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发展研究》 (吴一安等著) 一书中则非常详尽的探讨了语言教师知识与素质结构、教师自我发展需求、职前教育课程结构、在职培训与专业发展模式等方向的问题。
我国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 根据《教育部关于展开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教师函[2011]6号) 的精神, 从2011年10月开始, 教师资格考试进行重大改革, 由以前的各省自主组织考试改为全国统考, 2011年首先在浙江、湖北两省开展试点, 2012年再增加6个省、市开展试点, 2013年推广到全国, 并形成常态化考试。在考试内容方面增加了大量知识。这一举措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在这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针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迫切这一现实问题, 积极探究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着重要现实必要性。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1、教师专业发展
从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看来, 研究者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理解各有不同, 多种多样。但是“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是两个既相似又有区别的概念。“教师专业化”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教师专业发挥则是达到教师专业化的手段和措施。
Hoyle (1995)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时间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富兰和哈格里斯 (fullan&Hargreares (1992) ) 比较强调教师培训或在职培训的作用, 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义为: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成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 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的进步。
2、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在我国, 除汉语之外的语言教学通常称为外语教学, 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因此, 在广义上, “第二语言”、“外语”、“英语”等词语就所指意义上来讲概念相同。在英语教学文献中, 关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一般意义上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对于什么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介绍和引进国外的多, 国内只有个别研究者结合国外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如有的研究者认为在外语教师职业专业化确定的前提下, 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第一个维度是指教师个人在专业教学生涯中的心理成长过程, 心理成长的内容又包括态度层面、学科知识能力层面和专业教学知识能力层面三个层
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漫长性。这种个人变化成长的过程在持续不断的进行, 是一个贯穿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过程。在长期的教育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 需要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 满足自身不同层次的需求, 从而表现出与特定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师角色行为。二是适应性。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累和连续的特性, 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是把现在立身的基础, 也是未来发展规划的基础。所以,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 教师的态度、价值、新年、知识技能和接受调和咱实验。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 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 减少工作不适应感和倦怠感。在工作过程中, 不断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任何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成功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作为支撑。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直接决定着英语教学效果。目前, 有世界上英语教育最权威的两大机构之一TESOL协会认证的国际英语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ZNTERNATIONAL TESOL) 已经进入中国, 而大多数英语教师受条件所限, 不能去接受这种专业课程培训。因此, 我们要根据现有师资、经费、生源等具体情况, 争取一些有效的途径, 以适应改革需要, 促进人才培养。
1、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理念
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素质教育新战略, 突破英语教学形成的“以知识传授——知识记忆——知识考试”为中轴的传统教育观点。在英语教学中要贯彻苏浙教育,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人人皆知。其实, 教师真正的作用不是机械地填鸭, 记住几个知识点就行了, 而要通过自身的积极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己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行。
《教育学原理》中提到, 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教学是交流的过程, 是探究的过程, 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 教学的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而不是教师单方的输出、学生单方的输入。结合学生的特点,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而更应该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强调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要以学生形成积极进取观的人生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不仅需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更要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热爱学生, 承认不同学生具有的独特性, 并为其制造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要多启发, 少宣讲, 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从最初的鼓励到最终习惯的养成, 要将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总之, 我们既要任课教师“教”的主导地位, 又要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要求不断确立新型的平等、协商、合作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活学生的语言创新思维, 用有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创造出无限的英语语言, 去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 并能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师生相互交流,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益处, 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具备扎实的知识素质和多元能力
现在新的课程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和逻辑性。二是广泛涉及到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传统节日、卫生体育、社会科学、人际关系、环境保护、饮食文化等等话题, 围绕这些话题的科学材料都体现的中外文化, 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和真实性, 同时教材也生动的展示了东西文化的差异。
有意施教一些目标语所承载的文化,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理念的变化, 课程内容的更新, 要求教师具有多元能力。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具有规划教学过程, 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媒体、实施教学评价以及管理教学的能力。能运用录像机、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的能力尤为重要。
当前, 各种英语教学的新探索, 新方法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 显示对我国英语教师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提倡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中, 教学是一种孤立的工作, 教师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害怕暴露自己在教学上的问题和不足的心理使得教师之间很少交流。但面对当今教学在各个方面的快速变化, 教师已不可能独自解决所有问题。必须大力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 包括相互沟通、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等。
此外, 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学反思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景, 如方便、经济的教学日志、课堂报告、问卷调查、课堂录音录像和行动研究等都是常用的反思教学的方法。
4、发展研究型教师
要中式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将成为“研究型”教师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 不能满足于当一名合格的教书匠。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把教学型课程变为科研型课程, 促进英语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积极投身与学术研究与交流。如果只教不研, 这样不利于教学的进步。周而复始的从事教学, 很快会产生职业倦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并且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做研究性教学最终也将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 是英语教师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
五、结束语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快速推进, 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交流日益密切, 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最重要语种工具, 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时代发展对英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对广大英语教师而言, 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前英语改革涉面广, 切合实际的措施才能生存和发展。身处21世纪, 广大英语教师需要更加专业化, 为中华民族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摘要:进入21世纪,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作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目前以成为一个新的专门研究领域。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推广,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 提出了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希望对英语教育改革及青年英语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育,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 等.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袁贵仁, 等.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周燕.英语教师培训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6) .[2]周燕.英语教师培训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6) .
[3]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3]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吴一安, 等.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4]吴一安, 等.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叶澜, 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5]叶澜, 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6]Hoyle.Teachers as Professionals.In Lorin W.Anderso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2nded.) Oxford:Elseviex Science Ltd, 1995.[6]Hoyle.Teachers as Professionals.In Lorin W.Anderso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2nded.) Oxford:Elseviex Science Ltd, 1995.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荐阅读: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11-21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10-14
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计划10-18
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06-30
商务英语教师发展06-20
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发展12-03
英语专业指导教师工作总结12-09
幼儿园英语教师发展规划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