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2024-09-20

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精选11篇)

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

引言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近日, 笔者调查了我区十所中职学校数控专业100名教师的情况。结果显示师范类毕业的教师有28人, 其余为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 笔者十分关注这些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的发展情况。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了解职校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

这类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大多是自来职业院校学生, 他们更了解中职生的想法, 所以站在中职生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 这对他们的教学很有帮助。了解学生的想法及需要,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基础, 从学生实际出发, 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 他们既是授业者也是管理者, 以家长满意、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们是教改课改的实践者, 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 应用四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使教学过程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而是重视知识的联系性及学生的主体性, 加强实践。他们的教育观念更容易改变,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通过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技能大赛: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

作为一名中职老师, 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及过硬的教育教学技术, 是不能满足本职工作的要求的, 也不会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 便是这个道理。

从2004年开始, 全国每两年举办一届的职业技能大赛, 这是年青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通过参加竞赛使年青教师的文化知识更丰富、专业理论更系统、专业技能更全面、视野更开阔。另外, 技能竞赛是一个良好的交流的平台, 可以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博采众长, 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及教学能力。

另外, 经常参加企业研修、学习, 自觉接受和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方法, 是年青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之路。在实践中学, 在学中实践, 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理论+技能型教师;使自己站在讲台上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教师, 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在生产一线是一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工人, 有较高的实践能力。

三、教育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课题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阔性、内容的丰富性, 为培养教师集体专业扎实成长搭起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课题研究要以教育教学改革中碰到的现象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题发现———资料查阅———形成方案———根据方案去实施———总结与反思”的基本流程, 围绕专题多次反复研究, 找寻对策, 逐一解决问题, 以提高教师实践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其优势表现为:一是研究的教学问题来源于教师本人及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浓厚的兴趣, 热情高, 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本质的认识及对教学技巧的掌握, 加强了教育研究的水平及能力。二是克服了对课题盲目性、随意性。可将零散的研究对象整合在一起, 将培训、教研、教改三者合一, 以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的精神, 形成良好的专业团队。三是课题组成员共同探究, 交流与分享, 共同分享成功与困惑, 教研过程是课题组成员互助学习, 共同进步的过程。

四、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南针

任何一个教师, 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决策和教学效果, 能有效地纠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的偏差, 在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等方面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这样方能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及教学监控能力。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在上完课后, 要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并做出评价, 肯定优点, 找出问题, 做原因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 这就是教后记。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 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它的作用有:取舍或补充教材内容的, 安排课时计划, 确立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组织教学内容, 编排教学程序, 选择教学方法, 运用教学媒体, 分析教学现象, 探讨典型问题, 设计学生学习, 思考学生反映, 检评教学效果等。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 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学校根据自身情况, 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 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教师不在于他 (她) 教了多少年书, 而在于他 (她) 是否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结束语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 不断提升精神追求, 增强职业道德, 掌握教育规律, 拓展学科知识, 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 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 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 不断提升精神追求, 增强职业道德, 掌握教育规律, 拓展学科知识, 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摘要:职业教师的“大门”已面向社会敞开。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5期:30-33

[2]钱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雷正光.现代职教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职教论谈

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2

一、学院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英文简称IVT)是为配合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更好地服务区域外资企业,由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先生提议,于建立的一所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月,才从老校区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新校园毗邻科技园、产业园以及入驻高教区的十多家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校在整体布局上体现“教学工厂”的理念,单幢楼纵向体现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楼群的平面布局呈现产业链的内在关联,也就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整个校园设计,代表高职发展的最新概念。

二、教育理念

自12月创立以来,学院借鉴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经验,确立“用明天的技术,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以股份制办学、校企合作、国际交流为特色的办学风格。

培养定位――外企灰领

办学模式――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做教一体

学习模式――工学结合

苏州工业园区有很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他们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面向园区市场,所以学院培养定位就是外企灰领,他们学校门口打着一个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在IVT快乐学校,到外企体面工作,在天堂苏州优雅生活。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唯一一家民办的、股份制的高职院校,他们的股东不仅仅有学院的领导,很多企业都是学院的董事,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像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德国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BOSCH)、芬兰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苏州分公司(NOKIA),他们把利益捆绑在一起,管理和建设学校就是他们的权利和责任。有了这样一个机制,所以在办学模式很容易做到校企合作,学院有100余间校内实训室都是和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合作共建的,有了这些优质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他们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上也容易做到做教一体、工学结合。如精密工程系也就是数控系的一楼就是一个大的工厂,叫依维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老板就是他们第一届的学生,他在学校学习时,被送到德国工学结合2年,回国后自己就创业,现在一年的产值多万,平时就是个工厂,但是学生按计划来实训他们就要无条件的让出设备,这时他们的工人师傅就是实训指导教师,这样构建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左图是学院的善强院长与芬兰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的老板签订校企合作的仪式。右图是学院与企业进行定向培养的仪式。学院经常对企业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他们的培训是不收费的,但企业必须把培训的标准告诉学校,这个标准就是无价之宝,可以把标准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样真正做到培养内容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三、数控技术培训

数控班在培训内容上以针对性、实用性为重心,整体培训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1、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学院为培训班聘请专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我们通过《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职教师如何有职业幸福感》等高质量的讲座学到了不少有关职教理论的新知识,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急于应对的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每位主将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的热爱对事业的激情及对学生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有关职业教育精辟的讲说将会对我将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这次学习,我们共学习了5门课程,按照学习的顺序分别为:数控车,UGCAD、加工中心、UGCAM,测量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各位教师的精彩讲解都应用了多媒体教学,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它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使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系统的学习和提高。在学习中通过师生互动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收集了许多信息,吸取了许多经验、技巧,收到了多方面感悟,收集了一些技术资料,部分解决了教育和教学中技术资料缺乏、资料不全等问题。

3、加强实习实训学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实践内容有:数控车,加工中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员学习并熟悉机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培训期间企业实训有:依维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奥图特股份有限公司,鸿鑫设备制造厂。通过实训比较熟悉的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数控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用人需求的信息,加深了对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丰富了实践经验。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06-1一、制定职业规划

新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自我完善过程中实现。首先新教师必须具有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理念,同时也要有高度意识以及明确目标,这是新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对于新教师来说要尽可能多地学习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理论典型实例,充分把握理解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内涵,作为新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铺垫和榜样,这样可以帮助新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上进、努力的工作状态,同时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理想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每一位新教师要制定出适合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刻苦钻研和努力实践,把握好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方向,逐渐实现个人制定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新教师通过学校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导向机构,完成自己职业专业成长和发展档案,自我体会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给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带来的进步和提高、更深层次地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充分挖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潜能,更好地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奉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在职业规划中制定出校本培训目标,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参加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培训活动。坚持以“新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为本”的理念,通过借助校内外各种自身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有明确性、目标性、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训,充分探讨解决培训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新教师职业素质修养,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在以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深层次的思考教学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教学方面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深刻反思。在教学中反思所提出的教学问题,有利于新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都是来源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学上的创新和突破,从而推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进步。

二、积极参加各类大赛

目前信息化教学大赛成为推动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刚进入职业学校的新教师面临着信息化教学飞速发展,课堂上需要信息化教学,对于新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能力挑战。提高新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可以帮助教学专业理论的发展。多数新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使用当中,会出现面临信息化创新教学改革的压力,面临技术难题的压力。这种情况导致新教师将信息化技术硬性植入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将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新教师要想高效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建立起信息资源库,才能更好地实施信息化教学。通过信息化教学大赛,能提高新教师自身专业理论的发展,能有效地实现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职业学校技能比赛为新教师的技能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平台,建立学校专业技能大赛是加强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专业教师通过技能竞赛,可以意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新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快速发展与提高。新教师通过技能比赛提高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充分运用自己的技能水平经验,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竞赛,可以促进新教师技能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新教师借技能比赛的东风,获取优秀技能专业教师荣誉,使自身在职业教育上得到快速的提升。

三、投身企业实践

作为一名职校专业教师,在专业技能水平方面也要有超高的动手能力。新教师通过学校组织到企业进行实践,通过企业实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当然职业学校要为新教师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平台,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学习和实践。对于新教师而言,下企业锻炼对专业成长和发展具有全面和具有实效的提高效果。通过企业实践,新教师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以学习掌握所教专业课程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企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能够带动新教师创新能力。由于企业具有生产环境条件,新教师也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中具体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等生产实践,这对下企业锻炼的新教师来说,可以确保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不会出现偏离方向或停滞不前,而是紧跟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加强职业学校新教师实践教学培训,快速有效地提高职业学校培养的“双师型”专业教育教学人才。

结束语

作为刚入职的专业新教师在教学专业发展上要不断成长,也要在教学专业成长中做到不断地发展。通过新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新教师要意识到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水准,获得持续有效地发展,才能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工作中,新教师时刻站在自己的行业发展最前沿,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新的专业技术和社会企业的需求,建设一支素质高、教学精、技能强的专业师资新教师队伍。未来的职业教育重担就要落在新教师的肩上,新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决定着未来职业教育的“主力军”的战斗力,应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唐智彬,石伟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校企联合支持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02).

关于职校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策略 篇4

一、教师专业发展——概念与专业结构

又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单指, 或者不是主要指那种脱离了职业实践的自我修养, 是指教师在职业实践中对完美职业角色形象的探究和实践、思考与行动。把握职业生活中的主动权, 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和享受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内含的欢乐和尊严。专业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工作任务的进程与完成质量, 可以说, 专业能力的高低是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方面。

1、教师职业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学能力

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 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基本理性支点。教师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师授课计划和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来发展和评估学生的能力;教材呈现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教学能力, 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职业的专业素养之二——专业技术能力

一专多能的专门性知识和技能 (双师型教师) , 包括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广泛了解和熟练掌握;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了解;该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及其发展因素的了解, 以及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 有助于把学科专业知识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与职业世界联系起来。

3、教师职业的专业素养之三——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包括科研意识、知识与能力, 主要是研究学生和教育实践活动, 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一起开展。职业教育教学随市场发展而变, 随企业变化而动, 这就需要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有一事实上的科研能力, 确立科研意识, 掌握科研活动, 取得科研成果。

4、教师职业的专业素养之三——就业与创业指导能力

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教育, 职业学校的教师只有具备指导就业的创业的能力, 才能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正确地规划职业生涯, 使学生能够理性实施创业,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1、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一——自我更新取向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教师自身发展的价值, 可以提高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阶段的反省认知;了解教师专业发展一般阶段之后, 教师以此为基础来制定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可以使教师产生一种团体意识, 使其不再感到孤独;教师可以预计到自己的变化;清楚目前的发展水平, 为了将来的发展知道应当怎么做。

2、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二——行动研究与反思型教师培养

教师是理想与现实,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 作为教师, 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呢?要在教师中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在不断研究市场、企业、学生、教学和研究自身,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而促进专业化能力的发展。

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有助于解决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脱节的问题, 由于反思型教师教育与行动研究具有根基上的一致性和方法上的互通性, 行动研究就一直被作为促进反思型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主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惟有这样, 职校教师才能适应市场的多样性、多变性和企业的复杂性, 才能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专业化能力。

3、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三——校本课程开发

职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主要缺陷:千人一面, 过于刚性;而地区、学校、班级、学生之间巨大差异性, 需要学校教师对国家、地区课程、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解决职教课程的“滞后性”问题:职教课程与教材应长期处在“动态开发”过程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现场使用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在职教课程和教材中得到反映。因此, 需要学校教师开发“活页化”的教材, 不断对统编教材进行改造。

4、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四——校本培训

校本课程开发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校本培训由于针对性强、采用校本培训强化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实际意义和成效。

(1) 在教师培训的教育理念上, 强调以校为本满足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的发展要求

(2) 在校本培训的内容和目标上, 强调以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 帮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更新知识和技术, 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3) 在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上, 强调发挥校长和学校领导的作用, 倡导教师自主学习, 互帮互学, 共同研讨。

(4) 在校本培训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强调与高等学校, 教师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三、结语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的落实, 职业教育及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职校教师的专业建设被提到日程上来。只有充分认识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重要性和实现途径, 才能凝聚各方面的力量,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教教师队伍, 为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民风:《教化的力量》,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刘育锋:《论专业与职教教师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5) 。

[3]孙清祥、侯爱民:《校本教师培训初探》, 《成人教育》, 2003 (5) 。

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5

关键词:“五课”教研 “两课”评比 专业化成长 职校教师

在以职业为指导,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掌握一门技能是职业学校教学的核心,达到此目标的前提即是良好的教学质量,而职校教师则是提高教学质量之执行者。

当前,全国职业教育进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焦点的发展阶段,江苏省于2010—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五课”即备课、上课、 说课、听课以及评课,“两课”即示范课、研究课。至今,为期五年的教研的评比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从2016年开始,取而代之的是“微课”比赛。笔者在2013年参与“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并最终获得研究课的荣誉称号,之后一直在思考着,作为职校的一名教师,借助这次省里的比赛活动,研究如何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职校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什么,尤其是毕业以后如何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一、练好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保障

经过那次亲身经历“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 ,深刻地体会到的活动宗旨是夯实教师基本功。其中“五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技能。

备课是“五课”教学过程中重要一环,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关系到老师上课能否出彩。上课的目的则要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度、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实践的有效度”。说课要求教师能对书本进行资源整合而后进行系统描述。听课是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听课,同校或者异校之间的教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和研究以促进自己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评课则是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学会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审视课堂教学。

评比更加贴近新课改理念,职校教师既要具有原有的基本功和熟练驾驭课堂的水平,专业教师同时必须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从2013年4月参加江阴市级比赛,6月参加无锡市级比赛,最后在12月中旬至南京参加省赛,历时10个月,无论是在参赛过程的10个月中,还是至今不断总结的两年多中,笔者都感觉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成长。

二、团队协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舞台

“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给教师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想在这次活动中崭露头角,孤军作战是不可能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时间紧、任务重,方方面面都精通也是不现实的,期间涉及向何人学、在何处学、如何学习等。所以本次评比是提高教师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是经验学习的一个有力举措。

通过在本校或者异校的模课,以及市级乃至省级的比赛,评比活动给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绝好时机,能够增加各自的资源量,显示他们的才智,协作学习、一起收获。经验证明,这也是专业化成长的有利条件。纵观各校的名师,基本上都有从听课开始,吸取别人精华的专业化成长经历。

三、学校发展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保障

成功的职业教师都要经历新教师到胜任教师、胜任教师到骨干教师,最后从骨干教师到名师的循序渐进过程。但是,可能有不同的专业化成长历程,是不断地充电以及深思的过程。

当今社会,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学校要发展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促进学校发展。职校教师是职校的主力军,承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伟大使命,其专业化成长必然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必须通过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来完成。

当然,要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得到保障,学校必须不断发展,只有学校发展了才能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良好环境。所以在过去的五年里,江苏省职校抓住“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这个机会,广泛宣传教师积极投身到这次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才智。

“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是江苏省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载体和难得机遇,将有力促进职校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升专业化水平,创造出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8).

[2]王萍.自我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6(7).

[3]李远军.以能力为本位探讨汽车专业实训考核的新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4).

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6

关键词: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 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教师应有明确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指导自身的专业成长。

一、中职校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 专业教师不同于文化教师, 中职校专业教师是具有一定职业技术资格, 专门从事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专业化发展是在整个专业生涯中, 不断改进与提高, 熟练掌握和运用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实际动手能力为基础, 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依托, 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的过程。

二、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笔者在参加2014年省职业学校旅游服务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期间,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省内18所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结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通过分析, 基本确定了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真实现状。

通过对师资队伍结构现状表的分析, 我们发现, 145名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中, “双师型”教师只占28.9%;且70.3%的专业教师毕业于普通高校, 年轻教师所占比例较大, 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专业技能普遍较弱。同时, 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小, 说明专业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不强, 这将严重制约学校的专业发展。

三、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双师型”教师缺乏

近年来,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数的增长率高于教师数的增长率, 教师紧缺问题日益严峻。而其中, 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占比数相当, 说明文化课教师偏多, 专业课教师严重不足。在此次调查中, 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只占专业教师的三分之一不到, 远远不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理论性教学好、实践性教学强的“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将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需要在中职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予以足够重视。

(二)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水平有待提高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 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达到78%, 年轻教师多, 中年教师匮乏。从学历结构来看, 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占专任教师不到7%, 研究生比重明显偏少,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学历提升的空间很大、任务很重。从职称结构来看, 初级职称和无职称的专业教师的比例太高,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占比太小, 缺乏教学经验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这些都不利于专业教师的梯队建设。

(三)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薄弱

目前中职校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高等院校“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从学校到学校, 虽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却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能力, 企业化程度较低。专业教师的教学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 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脱节, 这种现象直接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 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过程中缺乏适应能力, 无法实现从学校到岗位的无缝对接。

(四) 专业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强

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把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不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 更不开展教科研活动, 因此教学水平和能力总是停留在原有水平, 教学质量提升较慢, 科研成果数量少、质量不高, 从而导致专业发展的停滞不前。

四、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一) 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 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制度建设是关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 指导职业教育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如2011年12月24日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职成 (2011) 17号)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11月29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等, 都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将为中职校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 明确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基础。学校应从自身专业化建设的目标来确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标。如在一定时期内 (如5年) ,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在全校教师总数中的比例、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高学历教师的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具有各类技能证书的比例等均应达到相应的标准。确定目标后再制订计划, 鼓励专业教师继续深造, 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为专业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 由于个体的差异、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不同, 每个教师应对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角色有合理的定位, 并根据学校制订的专业教师发展目标, 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 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设定一定时期内自己在专业领域应达到的目标, 并为之付出努力。

(三) 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也是提升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从任职资格看, “双师型”教师既要具有教师资格, 又应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从职业能力看, 教师既要具有理论教学质量, 又应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 既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又要具备优秀的行业从业道德;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具备高超的岗位服务技能。

目前中职校专业教师虽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却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能力, 企业化程度较低。因此, 实现“校企合作”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

(四)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应做研究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教师, 应更加注重自身的学历提升,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需要。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课程开发中, 以研促学、以研促教, 将教育科研和教育创新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综上所述, 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成长, 还关系到学校的专业化建设, 更关系到整个职业教育改革的成败。目前, 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是一项系统的、全方位的工程, 既要有国家政策、学校制度的支持, 又需要教师有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和动力, 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 保证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向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3.

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7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关于校本教研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有多种界定,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及实践, 可以理解为: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 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 以改进教育实践、促进师生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要素。

校本教研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 校本教研的宗旨是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 校本教研的核心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3)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 是整个教师群体; (4) 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学校。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反思, 与同伴的合作和互助, 以及专家的专业引领和提升之中。

二、校本教研对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为校本教研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开展校本教研能使教师把日常的教学工作与教育教学研究及自身专业发展融为一体, 带着研究的意识从事教学, 用研究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乃至整个过程, 从而使其从一个单纯的“教者”转化为一个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严肃的反思者, 对其已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生活进行反思、批判、分析, 并经过“实践—探索—激发—推进—重组—建构”等研究性教育教学实践过程, 实现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实现生命价值的质的提升。

三、职业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现状

通过对Y市十所职业学校调查和访谈发现, 校本教研开展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大多实效性不够, 长效性不足。

(一) 学校层面

1. 校本教研未受领导重视

校长重视、身体力行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有些校长对开展校本教研的认识不到位, 学校即便是开展了校本教研, 往往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实效性很差。

2. 校本教研制度不够健全

多数学校没有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和管理制度, 活动开展组织无序, 随意性很大, 模式过于单一。研究的课题基本是上级教科研部门建议的课题。

3. 校本教研缺失专业引领

学校很少安排专家学者来校指导, 校本教研活动呈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教师因得不到专家引领和同伴的帮助而止步不前。

(二) 教师层面

1. 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积极性不高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欠缺, 对校本教研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校本教研是一种负担。即便是参加, 也是为了发表论文, 评定职称。教师普遍缺乏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

2. 工作负担影响校本教研开展

客观上英语教师大多课务负担沉重, 想做教育教学研究, 心有余而力不足。

3. 教师反思意识差

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仍然影响着教师反思教学能力的养成。教研活动后, 教师没有具体的“行为跟进”, 只是写点心得体会和论文交差而已。

四、加强校本教研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学校必须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 校长要高度重视教研工作, 健全各项保障机制, 形成校本教研活动网络, 继承和发展传统教研优势, 因地制宜地创新校本教研模式, 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 个人反思

教育学家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折射出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促进自身和学校的发展, 这是反思的精神实质。现代英语教学中, 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便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师必须要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 善于反思, 勤于反思, 运用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学现象、本质进行深度思考。校本教研的一般操作程序为: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教学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自身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群体行为、教学效果等方面。通过反思, 教师可以调整、优化其教学行为来组织课堂教学, 指导学生学习, 启发学生思维, 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的关键是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例如, 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英语教学设计是否符合“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是否摒弃“重语言传授, 轻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法;英语课程改革是否紧跟市场, 贴近学生实际, 有没有贯彻“以实用为主, 应用为目的”的教育原则;我们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是“一言堂”还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互动教学等。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应该反思。课后教师应该反思一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计等, 想一想哪些地方比较成功, 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如, 学完“Asking the way”一课后, 可以反思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会用英语问路”的教学目标, 如果说达到了, 标志是什么;如果说没有达到, 那标志又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 同伴互助

张萍认为,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 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同伴互助可以体现在教师之间的教学研究、课堂观察、教学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方法研讨等专业活动中。最常见的有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英语教研组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 以英语课例设计为抓手, 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练习测试等进行讨论和交流。可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的基本程序来进行。英语教师要参加公开课、英语教学观摩活动或示范教学等活动, 在实际参与和合作中反思教学, 提高教学技能。大力倡导开展师徒结对, 英语同行之间互相听课、评课、议课, 促进共同提高。

教研组是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实施的基层组织, 是进行教学研究的合作共同体。英语教研组可以举办英语沙龙, 如轮流上课, 全员评课;交流案例, 热点研讨, 思维交融;读书汇报, 升华理论等;或围绕某一典型英语教学案例, 用新教学理念进行剖析, 这就不再是简单的备课, 而是研究问题了。如围绕如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英语课程分层教学,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如何贴近学生和市场需求等。通过这些活动, 使教师在参与讨论中进行学习与反思, 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不断调整、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 培养教学合作精神。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其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贴近市场和学生的需求把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突出英语教学实用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跨出教研组, 和其他学科教师开展互助式教研, 以思考问题的背景层面为切入口进行结对探讨, 了解学科知识的外延与交叉, 为职业英语模块教学打好基础。

(三) 专业引领

雅斯贝尔斯说过:“如果没有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 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专业引领的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 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校本教研中主要在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和经验方法三个方面给予教师专业引领。学校应该有计划地邀请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 或各类学校的名师、名校长来校作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 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意识。学术专题报告主题可以涉及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开展、任务型教学、英语学习策略、交互式语言教学、英语新课标解读、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人文意识的培养等英语教师感兴趣的话题, 以提高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整体认识。校内外的名师是教育教学的能手, 是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者,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者,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引领作用。

专业引领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理论引领。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也是引领的“专家”。英语教研组可以请专家开出书单, 组织英语教师学习外语教育教学理论, 了解英语新课改精神, 为开展英语教学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四) 课堂教学练就真功夫

教师的阵地在课堂。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 才能说其专业发展了。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 开展各种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锤炼教师的教学技能, 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历练中实现专业素养的提升。英语教研组要经常举行“英语教学设计评比”、“教学反思评比”、“英语说课评比”等活动, 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 是开展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 “两课”评比是在开展“五课”教研的基础上组织进行的评比活动。“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是校本教研最基础性的活动, 它就像一座航标, 指引我们从教学的最基本处做起, 从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做起, 使我们明确了教科研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学校必须扎扎实实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工作, 英语教师要全员参加, 层层选拔, 不能走过场, 要真刀真枪, 练就真本领。

(五) 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斯滕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 是说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且必须成为研究者。教师要想发展提升, 就必须要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 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载体。开展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以理论来支撑自己的研究。教师要勤于观察, 善于反思, 把教育教学的问题提炼成研究的课题, 做到研究真正问题, 真正研究问题, 人人做真学问, 把外在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信念, 最终实现创造性的教学。“按照文化课教师以课题研究为主、专业课教师以项目开发为主的要求实化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精神, 英语教师作为文化课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要人人参与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 提高科研能力, 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 最终达到改进英语教学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 进而促使学生、英语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目的。

总之, 职业教育发展突飞猛进, 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已经非常迫切。唯有倡导教师以校为本, 全员参与, 在行动中研究, 在研究中行动, 才能加快教师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胜.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张萍.教师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5.

[4]黄春梅.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教研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4.

[5]潘国青.学校教育科研中的专业引领[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0) .

提升中职校教师的专业素质 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职校教师素质整体提升的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意识在增强

当今, 世界随着全球经济加速融入市场化、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人们面临着越来越激烈而无情的市场竞争。我国的职业学校开始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综合化, 认识到人才培养要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需求。职业学校的教师开始主动或被动地更新教育观念, 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 探究新的教学模式, 意识到自身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树立起“以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深化素质提升的内涵。

2. 建立、完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体系

为加快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大多建立了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 考虑到各专业不同专任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和学校整体的综合因素, 结合学校现有专业的设置情况, 针对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师进行在职或脱产培训, 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学历进修、技能考证、企业实习等, 使之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通过相关机制的实施,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使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体系在逐步建立中完善。

3. 落实措施,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推行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 立足实际,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评优活动, 促进专业素质的提高;组织校内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 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鼓励教师深入研究, 撰写论文, 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社会实践、企业培训、人才资源服务、校企合作等活动, 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二、当前中职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1. 存在问题

(1) 缺乏素质提升的主动性。没有外在因素的刺激 (例如评优、考核、聘任、职称等) , 加上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内在需求不足, 导致教师主动性不够, 教师潜力开发不足, 专业发展进展缓慢, 影响新课改的进程。

(2) 缺乏素质提升的有效性。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这是素质教育对职校教师的特别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在目前情况下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教师应由教学的一面手, 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并向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另外,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教师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树立现代的科学教学观, 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教学有效地把学生身上蕴涵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3) 缺乏素质培训的系统性。虽然学校定期、不定期地选派教师进行“四新”培训, 骨干进修, 出国培训, 同行考察等等, 但对于教师来说, 由于年龄的差别、能力的大小、个人的爱好、学科的界限等因素而造成个性的相对差异, 在进行培训时若不能考虑分层次分方向合理地进行, 就不能做到专业培训的持续更新, 难以保证培训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得不到拓宽和更新, 实践技能知识得不到丰富和改进, 教育教学经验得不到启迪和提升, 培训效果不显现。

2. 产生原因

(1) 政策导向的原因。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理念的创新、思想的改变、培养模式的革新, 更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完善的政策导向支撑。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 完善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只有依靠国家政策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才能有效地规范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学校的原因。中职校的师资队伍目前还是以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教师居多, 实习课教师相对比较缺乏, 师资队伍结构并不合理。学校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制度, 但在实施中还未全部落到实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协调理论课教师和实习实训课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 所谓的“双师型”也只是局限于理论课教师怀揣一张或几张专业技能的等级证书, 以应付个人职称的评定或星级学校的评比要求, 而实际教学中却远远不能胜任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3) 教师自身的原因。当今教师, 特别是职校教师, 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更新教育理念, 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从根本上认识只有掌握先进教学的理念, 精深的专业知识, 不断创新职校学生培养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机制等, 才能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 使学生成为人人掌握一般技能, 部分掌握复合技能, 个别掌握综合技能的新型人才。

三、提升中职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几点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软资源”, 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所以, 教师自身素质的结构性调整迫在眉睫。针对以上原因, 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 健全中职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激励机制

职教教师, 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精神、较高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以及明确自我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人生目标。为此, 学校必须整体规划, 长效跟踪,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良性的竞争机制, 加快改革步伐, 完善教师聘任制、资格认定制和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结构工资制, 打破平均主义;采取竞争上岗, 能者上、劣者下的制度, 对有突出成绩的骨干进行重奖, 积极构建骨干教师成长激励机制, 构建个性化、专业化、终身化的培训体系, 使每位教师都能自主提升, 争优创先;借助于技能竞赛、创新大赛、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为广大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2. 建立中职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培训体系

构建合理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知识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为有能力者创造机会, 让其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 亲身实践, 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市场的就业形势、社会的实际需求, 使理实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培训重点有几个方面: (1) 主动走双师型、复合型、前沿型专业化道路;努力进修学历、交流学术、科研创造。 (2) 坚持技能考证、实训带徒、技能竞赛;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企业实习。 (3) 提倡个性教育、特色教育、创业教育;积极展示个性、打造品牌、创造精品。 (4) 研究高职兼课、培训兼课、成教兼课;开展集团服务、学院辅导、网络互动。 (5) 学校定期不定期选派骨干进修, 出国培训, 同行考察。

同时, 通过针对性的各级各类培训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 结合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建立特色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3. 完善中职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评价体系

新课改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能力素养的核心, 也是科学评价其专业素质提升是否完善的依据。通过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 出台相应的鼓励性措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 使中职校教师由单一的实践者转变为研究和实践两相结合的双重角色, 从根本上克服职业倦怠, 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过程中获得无穷的动力, 从根本上真正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当前, 我国正在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它涉及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广大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而职业学校, 尤其要注重其专业素质、素养的提升。展望未来, 在课改形势的需求下, 学校加强教学研究, 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质量监控, 加强奖惩机制, 不断渗透科学意识, 科研意识和反思意识, 使教师在自身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 也为新课改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来, 素质提升的特色将会更加明显, 地位将更加凸现, 过程将日趋优化, 主体将备受关注, 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适应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不断涌现出来, 使学校和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赢”, 从而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孝平.“双师型”教师概念:过去、现在与将来[J].职教论坛, 2008, (7下) .

[2]易玉屏.夏金星,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0) .

中职校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方法初探 篇9

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 同时也应具备较高的技能教学水平。但从近几年的省市技能大赛可以看出, 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专业教师技能水平不高的原因

1. 专业教师人员缺乏。

近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 社会对职校生的认同感也在增强, 使得职业学校招生形势回暖, 招生数量大幅增加;而中职校的专业教师一般又比较缺乏, 专业教师忙于教学和班级管理, 而无暇顾及专业技能的提高。笔者所在的学校, 一周上二三十节课的专业教师不在少数, 根本没有时间到实验室、实习车间提高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有的学校不得不让文化课教师改教专业课, 出现“教非所学”的现象, 像这些专业教师又不能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 造成专业教师技能水平不高。

2. 学校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中职校的专业课教师普遍不想上实验课、实训课, 其原因在于, 专业教师上实验、实训等技能课要比上理论课苦、累, 实验前、后的准备和整理工作繁琐, 而且学校领导看不到教师课堂之外的工作量, 认为上技能课比理论课轻松。这样就打击了专业教师上专业技能课的工作热情。学校由于缺乏一系列必要的激励机制,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学到一技之长, 专业教师也不主动去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3. 专业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

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从高校里接受正规传统师范教育毕业的, 在大学里学习的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 思想意识里就是毕业后到学校当老师, 又不去工厂、企业里当技术员, 所以脑子里一直就重理论轻实践, 而且教技能要比教理论苦, 甚至认为学技能是低人一等, 是工人做的事。一些职业学校的领导也有这种重理论轻技能的思想观念。

4. 理论和技能分开单独教学。

中职校大部分的专业课教学基本上还将专业理论和技能分开单独设课, 专业教师只上理论课, 实习指导教师上技能课;虽然这样便于安排教学, 但是人为地把理论和实践分开。由于专业课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 所以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教学和单纯技能训练是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的, 这样会使专业教师 (不光是学生) 专业理论和技能不能很好结合, 直接影响了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

二、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方法途径

中职校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加快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 是中职校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各中职校都在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 这对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改革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最应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切实体现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特色。在教学方式上, 要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 遵循“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 要着力形成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特点的新的教学体系, 把生产方式物化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多种途径, 让学生深刻体会完整的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 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项目化教学对专业教师的技能教学水平要求较高, 专业教师不仅能“文”而且能“武”, 这样可以促进专业教师学习专业技能的自觉性, 主动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2. 加强专业培训。

现在中职校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普遍滞后于同类行业的水平。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培训, 大部分的专业教师出去培训的机会很少, 没有机会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不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关键技能, 实践经验不丰富。因此, 中职校的专业教师要定期接受国家级、省级和全市统一组织的专业教师培训, 职业学校也要根据各专业教师实际水平, 积极组织本校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提高培训, 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资格等级。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的高一级工考培训和高校的技能培训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最有效办法之一。所有的专业教师在提高自身职称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职业资格等级。教师的学习培训也是教师的一项福利待遇, 很大程度上能调动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中职校应把专业教师的学习培训作为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这对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组织参加竞赛。

“技能大赛要覆盖每所职业学校, 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个专业, 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位专业教师, 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位学生”这是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中对各职业学校提出来要求。中职校将通过技能大赛来促进教师技能教学, 促进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专业教师必须投入到技能竞赛中, 围绕技能竞赛开展自身训练, 并将技能竞赛内容结合到专业教学中和平时技能实训中。每位专业教师都要参加技能竞赛 (包括指导学生参赛) , 专业教师通过亲自参赛和辅导竞赛, 专业技能水平才有发展, 才有提高。

中职校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级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 能极大地促进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的普遍提升。学校要定期举办校级技能大赛, 专业教师必须全员参与, 以大赛带动教学, 评价教学。教育部已明确, 今后每年都要组织技能大赛, 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 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举措, 要逐步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崭新局面。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大赛, 制定优惠政策向取得优异成绩的专业教师倾斜, 这样, 让专业教师人人都想参赛, 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局面, 通过层层技能竞赛, 促进教师的技能水平上一新台阶。

4. 企业顶岗实习。

现阶段, 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被生产企业广泛采用, 因此, 生产企业迫切需要掌握当前先进技术、并能熟练操作先进设备的技术工人。但作为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基地的职业学校, 其教学内容显得相对陈旧, 甚至与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脱节, 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的工作。要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顶岗实习, 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和先进生产技术。教育部规定, 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并将教师到企业实践情况列入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晋级的重要指标。据悉, 天津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已开始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习锻炼, 学到了新技术和新工艺, 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5. 健全评价制度。

信息技术下职校英语教师自主发展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职业学校英语教师 专业自主发展 要求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共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教育部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国内各职业学校陆续开展了多媒体、网络远程教学和智能化教学等众多新的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对传统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使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

教师因素直接影响CALL效能的发挥,信息技术下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莫锦国分析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形势及国内外外语教师培训情况后,指出了我国外语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造职业教育空间站,学生人数剧增,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各职业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软硬件建设与更新。最显著的是:购置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已普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语言)教学已被广泛使用。

二、问题与反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英语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在尝试采用各种软件设计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模式,发展、普及如此之快,着实令人鼓舞。但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1.据对20位职业学校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所有教师在CALL对学习外语知识有帮助及在外语教学中起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但多数教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感到困难。对CALL的认识多数停留在一般性了解和了解一点的层面上。

从教师对CALL的认识情况的调查得知,教学一线的教师愿意接受CALL的挑战,要求尽快通过各种形式提高CALL效能的呼声高涨。提高教师CALL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技能的培训以及加强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2.有些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使用了先进的媒体,就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多媒体技术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有些老师设计教学课件只是为了方便自己授课,不用黑板和粉笔,把不该板书的内容也呈现在屏幕上,如:口头提问的句子,教案中的步骤,课本上的练习等都直接做在课件里。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抑制了他们的思考欲望,还失去了大量技能训练的机会。

3.由于不少英语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教学课件的制作往往请人代劳。因此,常常出现课堂教学中断的现象,这样,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干扰了教学,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妨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三、网络环境下实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途径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提高英语教师CALL能力的途径包括两方面:一是外在影响。即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学习;二是内在因素影响,即教师的自我完善。教师的自我完善是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的根本。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特有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特性为教师的自我完善提供了保障。英语教师不能只等培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这一手段,主动、积极地进行“教师发展”。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发展。

1.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实现信息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

网络技术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与信息资源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教师们得到本地不能提供的高质量的在线职业发展机会,无需中断教学工作,教师便可以学习在线课程,开展专题研究,向国内外专家进行持续的答询与磋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浏览和查询国内外高校网上资源,获得学术前沿动态信息,进行科研工作,调用网上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2.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个人教学资料库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为教师共享这些资源提供了可能,但却没有系统的资料库。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把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查阅到的教学参考资料,编写的大量习题、考题,以及各种考试的试卷分析、学生信息及统计资料等,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电脑的各个文件夹中,建立起个人教学资料库。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搜寻最新的有用信息来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资料库,以保证个人资料库内容丰富,方便检索。

3.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广泛的反思性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就是要求外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以获得完善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教师要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剖析自己的教学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其提高与完善自我的机会。

4.不断努力探索,树立终身学习的自我发展意识

鉴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教学法不断推陈出新,教师一定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发展”强调教师素质发展的创造性和持续性,能够追踪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强调教师个人的、内在的提升,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终身性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了解信息时代背景下外语研究的前沿问题,跟上学科的发展,追求、探索自己不熟知的知识和专业。

四、结语

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仍是教师质量问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育环境,也为英语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做到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必须在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自己,从而获得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莫锦国.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刍议[J].外语界,2007,(4).

2.马俊波.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水平及使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J].外语电化教学,2003(2):56-60.

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1

一、制定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

教师对于职业发展的合理规划是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个人的发展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问题, 还与学校的发展, 学生的长足进步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应该意识到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对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规划时, 总结归纳出各方面的原因因素, 使得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能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个人发展规划, 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不尽能够使教师充分的意识到自己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 还能够更觉充分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加简练的来说, 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就是你在问题的基础上, 找到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行动方案, 并且切身执行此行动方案。由现在中职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来看, 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 更应该努力根据个人的发展规划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

二、进行系统的个人自主反思

对于教师而言, 所谓的反思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顾, 指得是深入地思考和反思。教师应该将日常的课堂教学任务, 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并且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何不足之处, 同时要坚持自主化教学, 认真剖析课堂教学或者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在事前事后进行双重准备, 例如在事前教师要提前做好预备方案, 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分析并想出解决方案, 在事后应该进行自我反思与思考, 找出问题的所在。教师的自我反思还可以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馈结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教师的个人反思将更加具有针对性, 对于教师不断完善课堂体系,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具有很大帮助。在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之后, 还需要其他在职人员对于教师的个人自主反思进行评价及交流, 给予教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 这样一来可以增加教师任教的热情以及为人师的自豪感

三、开展自发式的课前研究活动

课前研究现在已经逐渐在教师的课前准备中频繁出现, 自发式的课前研究活动, 能够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方便教师之间进行必要的教学交流, 对于互相之间有益的建议的获取十分有帮助。自发式的课前研究活动是为方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合作, 互相帮助提高各自专业素养而开设的实践研究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这项活动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且解决问题。这样一来, 教师之间的相互努力帮助要比自己绞尽脑汁来的要更方便, 更加有效。教师所掌握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已经被新型课堂所淘汰, 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知识, 通过课前的研究活动, 教师一起看教育论文, 从中分析有用的教育教学知识, 并且交流心得, 这样一来, 教师从中便能够获取更多的教育知识, 对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有相当大的帮助。其实, 开展自发式的课前研究活动, 是为了培养教师自我创造的能力, 这样有助于教师形成自成一派的教学体系, 这在无形之中就加强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百利而无一害。

四、自觉进行课后在职培训辅导

从一方面来讲, 教师和学生的性质是一样的, 都需要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对于学生而言是这样, 对于教师而言更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所以教师更要不断完善自己, 起到榜样应该具有的作用。教师除了需要从课前不断做好准备, 更应该在课后业余时间加紧培训, 不断巩固提升自己的能力, 尤其对于专业课老师而言, 只有在不断的培训和训练中, 才能够成找到自己的薄弱所在, 进行强化训练, 不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使自己同时成为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教师在进行在职培训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及时与周围校外或者校内教育者进行及时沟通交流, 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才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才能够在不自觉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所以, 教师要充分挖掘周围可用资源, 为不断完善自我, 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质做好充分准备。

如今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更重要的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现在在中职教育中存在的教师专业素质低下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和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状况与提高策略[J].教育研究, 2010.

[2]杨玉翠.浅析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商品质量与消费, 2014.02.

[3]张超.校本培训促进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研究[J].2011.12.

上一篇:工科高校下一篇:多媒体幕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