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学好方法

2024-07-26

职校教学好方法(精选8篇)

职校教学好方法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职业教育近些年发展迅速。英语教育一直是直销教学中的基础课程, 大多数学生没有兴趣, 尤其是单词部分更是难上加难, 令很多教师感到头疼。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浅的谈了一下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职校教育,单词记忆,教学方法

一、对英文单词重要性的认识

在英语学习中, 单词的学习是最基本、最有决定性意义的, 但又是最难于掌握的部分。单词量的大小, 单词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成败, 想避开单词学习而另辟蹊径是不可能的。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地基, 没有稳固的地基, 是不可能建立起英语能力的大厦的。所以利用记忆规律, 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 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 防止遗忘, 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 现实的英语教学中, 许多教师更多的只是简单机械地解释单词的音、形、义, 形式死板, 内容单调。很多单词讲过了, 学生们就忘了, 效率不高。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这种教授方式更是会引起他们对英语课的反感。从这一点上来说, 我们的单词教学将有很大的改进余地。要想提高英语单词教学的效果, 我们首先需要对这类学生的情况做一个了解。让职校教师成为学生们记忆单词方法的“导师”和“引路人”。

二、现阶段职校学生英语的学习情况

近年来, 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迅猛的发展。这种教育形式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因此, 要着眼于社会需求, 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也就是说学生在毕业后要能掌握一手实用技能, 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在这种职业教育中, 英语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程, 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 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 不足10%的学生在任职岗位中有接触英语的机会, 只有一些有涉外业务的金融机构或岗位才能接触一些外国人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同时, 这种职业学校的在校生, 学习都很懒散, 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自我约束力较弱, 文化课的基础都很差, 尤其是英语方面。这样, 学生就很容易对英语产生厌学心理。所以, 如何提高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 英语课堂就显得死气沉沉, 一节课上完, 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让学生觉得是浪费时间, 让教师觉得很有挫败感。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学生更有效的记忆单词, 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单词的积极性呢?这就绝不能只是单纯的依靠学生自己的自觉记忆, 而是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记忆。

三、对于英文单词的记忆方法

1、英文单词的短时记忆训练

因为职校学生一般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仅仅靠课上教学生会读单词, 然后课后去记忆, 是没有效果。据此, 教师在教新单词时, 可以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强记所学的新单词, 然后听写, 当然, 单词不能太多, 否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 而且会削弱记忆效果。因为要在当堂课上听写, 所以学生必定会快速记忆, 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朗读记诵, 强力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

2、从简单的记忆到最终的理解

职校的学生基本上是中学毕业生, 他们的理解记忆能力逐步提高, 所以, 在经过初期的短时强化记忆后, 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 能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 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还可以采用以新带旧、以旧学新, 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cover作为动词最基本的意义是“覆盖”, 可以说:“Snowcovered the ground, ”由此引出具有抽象意义的“掩饰”:“He laughed t0 cover hisnervousness”, 再如:“pick up”有很多意思:捡起;收听;半路让人搭车;开车去接某人:偶然学到什么等等。只是这样一一把意义列举出来给学生肯定是不行的, 可以通过一些例句, 尤其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的例句来体现出这些意义, 就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便于理解记忆。

3、及时归纳所记忆的英文单词

由于学生本身的词汇量少, 而且很多记的不牢, 自己是很难进行一些归纳的, 当然他们很多也没有这方面的积极性, 所以, 起初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单词的归纳记忆, 可以采取图表法等, 逐渐地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 而且由于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他们自己也会慢慢的用这种方法去记忆单词了。

4、对所记忆的单词有规律性的重复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刚记住的东西, 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 记忆将受到抑制, 甚至完全消失。因此, 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习学过的单词, 克服遗忘现象, 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师可以尽量地在课堂用语中使用学过的词汇, 也可以让学生尽量多做口语和写作练习。再者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准备一些含有刚刚学过的单词的文章来让学生阅读, 最好是让学生感兴趣地内容, 这样通过持之以恒的大量阅读, 在上下文中复现所学的词汇以加强印象;三是通过做适量的词汇题和其他类型的典型试题使易混词汇通过辨析归纳得以强化等。这样多种方式地呈现单词, 可以增加刺激渠道和程度, 加深感知印象。

5、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记忆单词

前面说过, 职校的学生主要是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 从而能让他们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他们觉得工作后用不到英语, 是对英语课不重视的原因之一。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英语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这点, 学生自己也深有感触, 应该容易接受, 然后注意在讲课时, 多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他们专业有关的词汇, 这样和他们的专业课挂钩, 能利用学生的需要心理, 来刺激他们学习英语单词。

以上仅仅是在教学实践中的所得。记忆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 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效率, 减轻学生的负担,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田泽兴:《浅谈课堂英语教学的主体性》, 《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7, (3) :185-187。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

[3]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国外外语教学》, 1997, (2) 。

职校教学好方法 篇2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创建于,占地面积1411亩学院现有教职工902人,其中专任教师721人学院设有药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护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铜仁中等职业学校、铜仁技工学校、铜仁工业学校等13个二级办学分院(校),40个高职专业。

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职校电子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子技术;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当前,电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电子技术专业也成为职业技术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当前社会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具有过硬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但是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存在某些问题,如,重视教学理论,轻视实践操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技能教学与社会脱轨等情况,影响到电子技术教学的质量。面对社会的需求和教学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实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实践操作技能的锻炼,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质量。

一、调整教学计划,协调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矛盾

职业教育中的电子技术,要求学校和教师培养专业技能过硬、实用性的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协调好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课的矛盾,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同时适当提高实践操作课程的比重,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践训练。教师要以更加生动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但不要重复为学生讲解复杂枯燥的教学理论,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运用更简明易懂的方式讲解教学理论,尤其是增加实例教学,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在教到电子遥控控制的时候,不要单纯注重教学理论知识中涉及的控制方式,要加入实际例子加以展示,教师甚至可以将遥控飞机和汽车模型带到教室里,让学生观察遥控过程,体会遥控过程中哪几部分电路参与了控制,电路之间的线性比例是如何控制的。教师通过实例展示,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教学理论的用武之地,并且尝试用教学理论解释实践操作的原理和过程,将自己观察到的实际例子与电子技术的教学理论结合起来,感受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打造理论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运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手机、电视、计算器等,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工具,而它们与电子技术息息相关。另外,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学好电子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就业和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专业的学习。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电子小产品为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然后制作出可以满足应用要求的电子产品。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讲解了鼠标的制作原理之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鼠标的制作,要求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制作出一个可以投入使用的鼠标。这样,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与直接的制作体验,从独自完成简单的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电子技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动手,感受电子技术的实用价值。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的编程功能,设计网络游戏或者制作多媒体模拟课件,用直观形象的动画展示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尤其关注与社会接轨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教材更新不及时,学校的教学设备尤其是电子操作设备也由于资金和管理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导致学生在电子技术的学习和操作上可能与社会脱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首先要选择最新、最切实的教材,并且及时更新教学设备。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每学期固定为学生设置一定时期的企业实践课。将学生送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与教师、技师一起参与到实际机器设备的管理、维修和操作上,让学生们熟悉各种电子产品和电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切实提高工作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要直面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不断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技术过硬的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丽英,吕晓玲,乔良.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中心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12):217-219.

[2]王鹏远.谈电子技术教学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4):118-119.

[3]檀瑞斌.浅析电子技术教学方法[J].新课程:下,2012(05):64.

浅谈职校德育课的教学方法 篇4

做为一名职校教师, 特别是德育课教师, 更要好好地反思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谈谈对职校德育课的教学方法。

(一) 自信激励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激情艺术, 唤起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做好某件事的信心, 是对自我实力的正确估计和认识;自信也是一个人积极进取、走向成功的内动力。因此, 教师要使用自信式激励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必须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 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和人格上的健全。

1. 信任学生, 就是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 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

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教师, 由于学生出现某些问题 (尤其是学习上暂时落后) , 就对学生失去信心, 主要表现为不爱接触这部分学生、不爱批改他们的作业、不愿回答他们的问题、不相信他们还能进步, 个别教师甚至对这部分学生冷言冷语, 如此等等。由于教师的不信任, 这部分学生往往或“包袱”沉重、心情压抑, 或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 这对他们的成长进步, 形成健康的人格极其不利。因此, 教师不能将自己对学生一时的判断变成帽子或标签永远戴在学生头上, 而应该试着去体会“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教师的信任和期待对学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它可以成为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造的力量源泉。

2. 信任学生, 更应当放开学生的手脚, 让他们自主学习, 自主解决问题, 体现其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有许多任务学生是能够自主完成的, 如作业的批改、学习效果的检测、一堂课的设计, 甚至教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等等, 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同时,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权威自居, 每当学生遇到问题、遇到挫折时, 先让学生认真思考、独自解决, 而不是由教师全部包办。久而久之, 学生的依赖性就会渐渐减弱, 自信也就渐渐树立起来了。

3. 信任学生, 还要相信他们有自主修正错误的能力。

如果只是有错必纠, 或者加以讥讽, 势必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使他们形成自我否定的心理定势;还会使学生对老师的批评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从而降低教育效果。

恰当地运用激励手段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 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教育教学中, 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二) 多媒体教学法

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旦与科学的教学方法“联姻”, 即可以真正发挥它的威力, 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第一章第一节“技能人才大有作为”的教学中, 我针对教学内容特点, 设计成以讲授法为主,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辅助教学。如上“职校生能成才”时, 先将网上下载的八个不同职业者的图像播放出来, 再进行讲解, 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再如讲“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时, 以美观精巧的版面构思, 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诸多的内容在一堂课时间内完成, 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与效率。

(三) 巧设疑问法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 思维以疑问为起点, 有疑问才有思维, 经过思维才能解疑, 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疑问法, 即通过设疑、释疑、解惑, 可大大引发学生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 教师给予解惑, 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职业技能的培养”时, 我问学生“高水平的技能是怎样得来的呢?”问题一提出,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议论纷纷, 课堂气氛活跃, 同学们各自表达自己的见解。答案就四个字——“熟能生巧”。这个问题证明了技能水平是练出来的。一问一答, 引起学生的兴趣, 明白了道理, 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四)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 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 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 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如讲第二章第六节“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矫治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 态势语言法

态势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 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体姿等。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 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 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其具有上述功能, 故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 还需恰当运用身体语言, 用亲切和蔼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 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 使教学有张有弛, 妙趣横生, 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理论的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政治基本理论, 使学生把德育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辞不可不修, 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 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德育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 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通俗、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 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促进记忆的持久, 思维的活跃, 想象的丰富,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德育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 还可以采用课本教授法, 讨论法, 实地教学法等等。

总之, 在职校德育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在备课的同时, 注意备学生、备方法, 积极探索、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目的。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职校德育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 在职校德育课上探索选择自信激励法, 多媒体教学法, 巧设疑问法, 头脑风暴法, 态势语言法的教学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职校生,德育课,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2]俞建文等.从教法走向学法——思想政治课主体教育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职校教学好方法 篇5

【关键词】藏族地区 职校学生 汉语写作 教学方法

引言

现代社会,文字是信息传递的基本载体,人类基本是依靠文字记载的方式储存、传承文化知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汉语的交际功能更加显著,汉语应用文的使用也愈发普遍。藏族地区职校学生如果能正确掌握汉语应用文,并且熟练应用汉语进行写作,就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形式需求。然而,受到藏族地区本土语言环境的限制,大部分职校学生无法正确掌握汉语应用文,汉语写作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藏族地区职校学生汉语写作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提高藏族地区职校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

1 藏族地区职校学生汉语写作现状

1.1缺乏汉语思维能力

藏族地区基于自身少数民族的特性,拥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字想要灵活运用汉语进行写作,就必须熟练掌握汉语内在化的语言知识以及表达方法,用汉语的思维进行表达和创作。然而,藏族地区职校学生在进行汉语写作学习的时候,难免受到母语思维的干扰[1]。因此,藏族地区职校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不带有任何感情基调,也缺乏必要的逻辑性。

1.2语法混乱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汉语语言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汉语通常是由主语、位于、宾语等成分组成。在组织句子时,如果缺少任何一个重要成分,或者忽略了各个成分之间的正确配合,都会影响到句子的阅读和理解,造成语法混乱的现象。藏族地区职校学生由于对汉语知之甚少,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成分残缺或者语序颠倒的问题。

2 造成藏族地区职校学生汉语写作问题的原因

2.1生活环境的制约

西藏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与汉族地区交流较少,交通、信息相对闭塞,对汉语的不熟练、对汉族地区的陌生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藏族地区职校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在汉语写作过程中,由于写作的主题远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因此藏族地区职校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和力不从心[2]。此外,由于藏族地区居民生活圈子固定,接触的事物有限,因此藏族地区职校学生无法准确运用汉语表达自身的思想。

2.2自身原因

藏族地区职校学生受到语言环境和成长环境的束缚,平时对汉语接触的时间较少,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运用汉语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在汉语写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学生害怕犯错的心理往往会驱使学生自信心下降、不敢于大胆尝试,这些都是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3 提高藏族地区职校学生汉语写作水平的教学方法

3.1培养汉语思维能力

想要提高藏族地区职校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学习情况、生活环境等基本信息入手,尊重并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对策。由于西藏地区地理位置以及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必须逐步培养藏族学生汉语思维的习惯。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差異进行有效区分,及时消除语言上的矛盾,克服思维上的障碍,掌握语言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汉语语言。

3.2扎实汉语基础

汉语写作是一项输出型的学习模式,必须立足于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只有一定量的汉语知识储备输入,才能保障输出的高质量[3]。基于此,职校的教师必须从拼音和文字入手,帮助学生正确阅读汉字读音,不仅要记得字形,更是要理解字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汉语的用法,为今后对词语、句子、文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备一定的汉语基础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汉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3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前提。对于藏族地区职校学生而言,汉语是第二语言,想要摆脱母语的困扰进行对第二种语言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因此,培养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藏族学生对于汉语写作感到吃力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写作主题脱离生活实际,基于此,教师可以从藏族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获取写作素材,可以利用藏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或者民族活动作为主题供学生参考。此外,汉语是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4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

藏族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交通和信息也较为闭塞,对于藏族地区职校的学生而言,对于大都市的事物和生活都具有一定的新鲜感与好奇心。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科技设备,让学生了解、感受大都市的生活,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短片、视频、电影等方式促进藏族地区和汉族地区的文化、语言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累积更多写作素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写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实践课程,也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有效输出手段。写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得以不断发展,提高藏族地区职校学生汉语写作能力,能够为藏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曲珍. 对中等职业学校藏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的建议[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5:160-161.

职校教学好方法 篇6

(一)科学的认识方法

化学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忽略了培养技能,并且,学生还要了解人类逐渐对化学的认识和研究,以及在认识的过程中使用的科学的方式。人类研究、认识化学的基本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结论→应用,二是问题→假设→实验→观察→抽象→结论→应用,适用于基本概念和理论。现在的教材在罗列各种知识的时候,大多按照这两种基本的方式,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改首先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两种基本的科学方式。

(二)研究的实验方式

实验是化学这一自然科学的基础,对化学的认识和研究的前提条件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取的,因此,重视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在现代教育下,最能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教育方式,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加强基本的实验训练,包括常用药品及仪器的使用技能、基本的操作技能等,能在已有实验步骤的情况下,独立的完成这项实验,并且能如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实验现象,结合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查找资料以及请教教师,思考整理实验报告,并进而推断结论,撰写出实验报告。实施科学的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用实验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设计、改进实验,从创新的角度加强实验教学。

(三)观察方法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经常有演示和学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总结能力。那么在实验中需要学生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那?首先,按一定程序进行系统观察;“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顺序对实验装置进行观察。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例,先从整体到部分:从左到右由发生和收集装置装置两部分组成,再从部分到整体:每一部分从下到上由从左到右仪器组成、如何连接到一起。2、能通过对比观察、重点观察、和重复观察来强化观察效果。对没有很明显的的变化,或者区分度差的观察对象,就如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变化,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浑浊现象,能通过对比观察获取清晰的效果。

(四)思维方法

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激起“浮想联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学生的思考一般都是在教师紧锣密鼓的部署下进行的。自己思考的机会少,自己“突发奇想”的机会更少,这样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活动时我注重安排以个体学习为主的学习形式如“质量问难”“大胆设想”“讨论争辩”等环节。老师给学生开放思维的机会,学生真正参与学生活动的全过程,思维就会逐渐动起来,活起来,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思维就会动起来,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摆脱标准答案束缚,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要摆脱现成的已有的答案的束缚,教参是他人对教材的一种的理解而已,教师应针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几个假设,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实验科学方法教育的几条途径

(一)用科学的认识方法指导教学

人们在学习和认识文化的过程中,最规范和优化的程序就是指的科学的方法。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科学认识方法的指导下组织教学,把认知方式与呈现方式相一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方法教育。如对燃烧的条件,可依据“问题→假设→实验→观察→抽象→结论→应用”这一认识方式设计以下四步程序进行教学。第一步,向学生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具备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推测(即假设)。这是学生可能提出二种假设:1.可燃烧只要与氧气接触,同时又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燃烧。2.可燃烧物只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就可燃烧。第二步,教师演示如下二个小实验,学生观察现象:1.将一小块白磷露置于空气中,不燃烧。2.将白磷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底部,不燃烧。3.用一只手机慢氧气的注射器,像上述烧杯底部的白磷表面“注射”氧气,白磷燃烧。第三步引导学生对三个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抽象,即可得出结论。第四步,等到结论后,让学生思考:用哪些方式来灭火。

当然,对于上述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当中,还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科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述所以说实验室是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方法。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实验法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三、分层次留作业,巩固课堂教学。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良莠不齐,差别很大。对课堂知识理解和消化程度差别也很大。作业是检查学生知识落实情况的一种途径,如果全班所有同学留一样的作业,这样做教师批改作业比较方便,但是对于学生弊端却很多。尖子生往往觉得作业过于简单,不屑于做,成绩较差的孩子又往往不会做,但是又要交作业,怎么办?有时就会出现抄作业的情况。而且长此以往,也会令他失去学习的信心。为此我尝试着采用分层次留作业的方法,我现在采用的是每次作业留三道题的方法,其中第一道题是基础题,成绩差一些的孩子可以做。第二道题是中档题,中等生可做,第三道题是能力题,尖子生可以做,这样留作业不仅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而且做作业的时候也很富有挑战性,成绩差的孩子作完了基础题可以挑战第二题,如果作对了,我会在作业本上给予相应的评语加以鼓励,并在我的作业统计单上作标记,如果他总能挑战成功,他以后就可以从第二题作起,挑战第三题。(我要求是做基础题的孩子不做第三题,免得浪费时间又影响自信。尖子生不做第一题,可以节省时间)中等生在作第二题的基础上可以挑战第三题,如果第二题这次没做好,也必须保底把第一题做到作业本上,我也会在作业统计单上作标记,几次之后就有必要让他从第一题作起了,当然尖子生第一题没做上也需要将第二题写在作业本上。每一档的孩子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信也都能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通过了解学生很喜欢这种留作业的方式,由于孩子们都想升档不想降档,所以上课都很认真听,作业也写的很工整。每一档的孩子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信也都能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总结一下,化学的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很多,实施教育的途径也有很多,在教学的时候,作为教师要深层次的去挖掘教材里面的教育点,积极寻找更为优秀的教育途径,将科学的驾驭方式和知识有机的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化学基础和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丹丹.职业院校项目课程课堂教学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职校教学好方法 篇7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模式,通过对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任务设计,来让学生在完成所设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语言文化的知识,已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其设计思想是: 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牵引,以完成一个一个不同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学生通过参与、互动、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在“做”中学,学中“做”,评价方式过程化的语言教学基本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变成了具有趣味性、实践意义的任务,不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与构建能力,而且也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水平。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1. 结合职校英语教学要求恰当设计教学任务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中,合理设置任务是前提。它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途径、方向以及需要实现的目标,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因此任务设置的是否恰当是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为确保任务设置的适当性,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真实地提供课堂语言所需要的社会情境; 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有效的语言练习活动; 从“学”为“用”的角度上讲,为“语言应用”提供真实有效地操练而进行切实可行的活动; 让学生由关注“活动的形式”转为关注“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持续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把握好任务的真实性、实效性、可完成性、系列性和延续性。

2. 搭建学生互动合作执行任务的良好平台

一个好的任务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有好的执行措施保障,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合作的良好平台则是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关键。在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过程中,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凭借自身条件无法独立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所以这就要求外界对于其进行帮助,此时搭建一个互助合作的平台就显得至关重要。互助式合作学习方法针对学生自尊心强的特点,来激发其在学习英语中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合作学习小组中的累赘,拖累到其他的同学,所以就会尽最大的努力思考、学习、交流,并收获成功,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帮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找到了自身存在价值,在团队这艘大船上,所有的同学都被载向远方。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组形式可以加深学生的互助精神。小组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为了使小组能够获胜,负责人如何更好地安排小组成员的预习、复习等工作,通过竞赛方式还能使学生看到自己欠缺的方面,看到他人甚至是成绩本来不大好的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磨合将会更加的默契。

3. 建立灵活多元的评价任务体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体系起着指挥棒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动力,因此,建立灵活多元的评价体系是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可靠保证。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是: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在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首先,要更新评价观念,让过程性评价真正落实到实处,根据任务活动小组中每位成员对于完成任务的贡献度来评价。其次,要调整评价的手段,要更加注重综合评价,语言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分为听、说、读、写、译五部分,根据这五部分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语

在全国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职校英语教学改革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效率,这无疑和职校整体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是吻合的。职校英语教师应该重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使用,以实践推动教学,以教学效果来证实和改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升职校英语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摘要:为解决职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主动性不足,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引入到职校英语教学中,通过合理设置教学任务、搭建高效的执行任务平台和建立灵活的任务评价体系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职院英语教学的效率。

职校教学好方法 篇8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与《豆类栽培》实践教学的热带农业专业的学生,大都是从农村来的学生,他们有的从小跟父母栽种过某种豆类,有的虽然没有动手,也看过农民长辈们如何种植豆类农作物。从乡镇或城市来学习热带农业专业的学生极为少数。在这种情况下,认真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至关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充分了解豆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豆类营养丰富,嫩荚爽脆、纤维少、口感好,上市销售倍受广大消费者和商家青睐。种子为高蛋白质粮食,也可以做菜,还可以榨油。上《豆类栽培》实践课前,教师首先将四类植物的经济价值逐一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明白豆类是海南省热带农业开发绿色食品的重点项目,以激发学生对豆类栽培实践教学的兴趣。

2.及时公正地制定考评实施方案

及时公正地考评学生的成绩,并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认真细致地纠正。这是师生之间关系融洽的支点,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要措施。

(1)要制定考核学生各种环节掌握情况的实施方案,并按“100分制”为学生造册考核记分。具体针对豆类生长的各个时期,主要涉及选择品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具体给分按不会操作、基本会操作但质量差、基本会操作且质量尚差、会操作且质量一般、操作较熟练且质量好、操作熟练且质量好等六个档次,分别记0分、1~20分、21~40分、41~60分、61~80分、81~100分。最后,以实际总分除以考核次数,即为考核最终成绩。

(2)建立由实践指导教师、学生干部、被考核学生三方参加的考核组。每次考核时,均有班长、劳动委员、小组长、被考核的学生及实践指导教师参加,这样得出的成绩比较公平、合理。

(3)考核后,对被考核学生的不足之处,指导教师应当面指出,并教会其掌握该环节的操作要领和技巧。这种考核办法,避免了不公平现象,并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融洽。

3.完善班级学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应做到严密组织、精心安排,让学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勇挑重担。首先,落实生产工作任务,将各个豆类栽培的田块,依据班级情况,分派到各班。其次,选配好学生负责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同时调节好组与组之间的人力分配.制定落实好学生管理措施,明确规定,班委管好组长,组长管好组员,实行一般学生对组长负责、组长对班委负责、班委对指导教师负责的“金字塔管理模式”。这样,人人有任务,大家有事做,共同负责任,没有“空闲位”,个体和群体的作用都能得到有效发挥。

4.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多数学生对豆类栽培的技术是不熟悉的,即使个别学生在家跟父母做过一些这类的工作,但因年纪尚小,也只是零星的、不完整的,或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作为技术指导教师,必须做到在各个生产环节中,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在讲清理论的基础上,再进行技术示范。豆类栽培班委,直到学生都真正掌握了所有操作要领后,再开始动手实践。在以上的培训中,抓好班委培训必须加强,目的是把班委培养成为学生中的生产骨干,有利于帮助指导教师按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各组同学,认真做好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全面完成生产任务,进而使每个同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生产教学中,指导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向学生讲解,多次进行示范。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措施,进行科学的管理

1.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方案

豆类包括四棱豆、无公害菜豆、无公害豇豆、豌豆等四类豆。这四类豆的栽培技术有同有异。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应从理论到实践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方案具体包括:各种豆类如何选优良品种,如何培育壮苗,如何整地和施基肥,如何定植,按那些田间管理技术去管理才能提高产量,采收又要按那些技术要求去做才能保证增产增收,这些豆类主要有哪些病虫害,怎样去防治病虫害等。方案就豆类栽培的基本操作规程、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都做了科学的规定。生产中及生产后的情况表明,此方案行之有效,收效显著。

2.按豆类栽培方案及早安排物资

所谓“善兵者不打无备之仗”,优质高产的豆类栽培生产也是如此。例如,豆类栽培中的施肥,四棱豆每亩需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kg、过磷酸钙50kg。四棱豆在海南省一般在10月中旬左右播种,因此,在此之前,教师就要组织学生积好农家肥,并提早交给校方,按实践生产场地面积,准备足过磷酸钙。无公害菜豆酸性和缺钙的土壤,适宜用石灰,一般每亩施50kg作基肥。施肥量和次数,依不同的土壤有所不同。幼苗期根據植株生长情况,用10%~15%的人畜粪尿或0.5%尿素追施1~2次;开花前每亩用15~20kg复合肥加硼砂250g;结果盛期每亩用复合肥15kg、尿素和钾肥各5kg混施。其它豆类都根据其不同的生长情况需要各种肥料。因此,在进行豆类栽培实践教学前,就应提前准备好其生长期需要的各种肥料,以期做到科学施肥。其它如种子、农药等,都要根据各类豆生长期的需要,提前做好物资安排,以确保生产中所需物资按时到位,使整个生产教学过程科学有序进行。

3.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灵活处理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在生产过程中,依据季节的变化、气温高低、雨水多、病虫害的初期情况,结合往年在相近时间出现过的各种情况,及时调整寻找应急措施,保证豆类正常生长,减少和预防病虫害对豆苗的危害,使豆苗生长健壮,叶面清秀。

三、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具体实践的方法上,指导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行“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职业道德”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知识以“适用、够用”为主,强调学生应用性知识的传授。在实施措施上,使课堂跟着节气走,将课堂搬到田间去,白天进行实地操作,晚上用两个小时开展理论讲座。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既对豆类栽培生产各个环节,组织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必须使学生达到豆类栽培技术工的相关素质,既能得到专业技能训练,又能在职业道德素养上得到进一步提高,最终使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和水平。

通过豆类大田规范化栽培、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各种豆的适期采收等整个豆类栽培生产过程的实习实践,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实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团结合作、发挥潜能、实践创新的空间。

上一篇: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下一篇:婴儿辅食的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