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2024-06-29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共12篇)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涵义

所谓的“教师专业化”到底是什么呢?教师的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 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 依托专门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 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 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能力, 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就是教师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转化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幼儿教师通过专业教育拓展专业知识, 发展专业能力, 形成专业自我使自己逐步发展成专业人员, 使幼儿教师职业逐步走向成熟、专业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儿教育特殊性的需要。

专业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适应快速发展变革的教育现状的现实需要。一些人简单以为学前教育对象是一群年龄小的孩子, 因此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准学历比其他阶段低, 这种偏颇之见忽视了幼儿教师知识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广博性特点。许多科学和经验都证明了幼儿期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和易被忽视性, 所以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和责任比其他任何阶段都更显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 幼儿教师专业化正是幼儿教育特殊性的需要。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一) 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 同时又拥有教育智慧的专业工作者便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的目标。理论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基础;实践知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也不可或缺, 它能使教学活动充满智慧和艺术性。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发展需要在量的积累、质的深化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中得到拓展。

(二)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量和本领。教师的设计教学、表达、组织管理等能力都是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表现。较之其他教育阶段对幼儿教师而言其专业技能素质除以上能力之外尤为重要和明显不足的就是艺术教育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艺术教育做了明确指导, 内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手工、书法……这些技能都是幼儿教师教学活动所必须的并且能促进幼儿教师复合型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鉴于此高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时, 生源方面可多招收艺术类学生以提升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艺术教育能力, 促进幼师群体专业化发展。

(三) 幼儿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1、崇高的专业道德:

作为幼儿教师应具备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关爱学生等高尚品质, 热情饱满地投入学前教育事业, 致力于促进幼儿茁壮成长全面发展, 为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2、健康的身心素质:

教师的身体素质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是一切教学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教学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沉积的为教学所必备的心理品质。在学前教育备受重视、儿童成长备受瞩目的今天, 幼儿教师生活和工作压力也随之提升, 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况就愈显重要。

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强化师范教育培养教育专业人才的职能, 提高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为满足当今大学化、开放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教育也需要专业化。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等幼师升格或合并入高等幼师教育领域发展到现在很多高等院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正是一种大学化专业化趋势。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其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 把学术性、师范性和服务性有机结合, 注重培养专业信念、敬业精神, 完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 建立有效的教育实习制度, 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致力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蓬勃发展, 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依托在职培训, 以继续教育促进幼师专业化发展。

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 为在职教师提供适应于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是在职培训的任务。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培训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不仅使教师在知识领域内获得补充, 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养成一种继续学习的习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 丰富幼儿教师教师的知识底蕴, 提升其教学技能, 实现自我提高。

3、以团队协作交流促进幼儿教师共同发展

在幼儿教师群体中每位成员都有各自的才智、特长和独到经验, 如果能将这个群体中每个的力量加以优化整合便会产生更大的力量。团队学习能激发每位成员的积极性, 培养协调能力, 提升学习速度, 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 幼儿园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同行间的经验交流, 相互虚心学习以此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4、进行教学反思训练

波斯纳曾指出, 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为:经验+反思二成长。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 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幼儿教师在解决幼儿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反思自己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积累更多的教育经验。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

[2]迟佳鸣:《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5。

[3]朱志娟:《析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类知识》, 《学前教育研究》, 2005, 3。

[4]步社民:《幼儿园教师教育的中职时代应该淡出》, 《教师教育研究》, 2011, 3。

[5]21世纪教育研究所:《2020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方略》, 人民出版社, 2010年。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2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园教师通过政治学习、自学各种学习资料等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现就学习科学发展观后谈谈自己的一些新认识和新体会。

教育的科学发展应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与学校的和谐。幼儿园在建设和谐校园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心全意地为幼儿、为家长服务,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教育的科学发展应充分体现与时俱进。世界万物都在变都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教育亦是如此。我们的教育对象在变,社会大环境在变,我们家长的观念和能给予孩子的时间在变,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在变,教育上级部门对基层教育单位寄予的期望在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家长工作、自身专业化成长等方面也要不断的改进和转变。

学习科学发展观,使我深深感到了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化发展速度,打造独特的工作特色和具有个人特点的教育风格,下学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及本职工作任务,制定个人专业化发展计划如下:

1、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勤于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争做文明教师,文明教育工作者。

2、对于班级管理及班级日常工作,主要从细处着手,做到统筹管理、分工明确,定期召开班级会议,及时总结经验及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使班级管理更上新台阶;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领会教材,活学活用并凸现其教育价值,抓好细节,从点滴教育做起。

3、结合幼儿园园本课题《0-3岁亲子教育研究》做好实验与研究工作,撰写论文。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从一日生活各环节培养班内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4、多参加观摩活动,多学习教育专家、优秀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操作,多思考多总结,多学习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学习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做好记录和反思,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各种业务培训,具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自觉性。争取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并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向研究型教师迈进。

5、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家长沟通,通过不同的形式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指导其家庭教育工作,逐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使家长认可并积极配合班内教育。

6、配合园内各项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注重观察和及时沟通,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做好面向全体教育的同时做好个别教育,能对个别幼儿在个性形成时期出现的某些特征进行个案分析及研究,并进行论文的撰写和整理工作,撰写有关论文。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3

一、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

1.专业的概念及特征。“专业”一词最早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其原始意思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信仰。凯尔.桑德斯(A.M.Carr-Saunders)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技能之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

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一种专业,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特征:(1)专业的社会功能属性。一种专门职业要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它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规范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承担社会责任。(2)专业的完整理论与成熟技能。这是一种专门职业成为专业的理论依据与技能保障。完整的专业理论为具体专业活动提供指导,指明方向。它要求从事人员必须经过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否则难以胜此重任。(3)专业的自主权和组织性。一个公认的专业要有强大的专业组织,以保证专业权限、专业水准,提升专业地位。

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缘由有三,其一是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几乎和人类社会同样长的历史。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职业,其社会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肯定。其二是教师职业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依据的是相关的学科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理论,运用相关学科的技能及教育教学技能。可见教师职业中具有双重的理论框架和相关技能的支撑,教师必须经过学科培训和技能训练方能担此重任。其三是,教师职业的自主权和专业组织。教学工作者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组织,如教育协会等,教师职业有一定的自主权,如教师资格审核、注册权、课程、教法、教学水平评鉴权等。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1.教师专业化。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两个相通但又不同的概念。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教师群体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两个目标取向:一是“专业发展”目标取向,即不断改善专业发展制度,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二是“组织发展”目标取向,即不断整合专业组织,争取更大的专业权力。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

教师专业发展受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历了由职业经验化到科学化的曲折历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专业化初始阶段,专业化提升阶段、专业化发展阶段。

1.专业化初始阶段。制度化教育形成之前,教师是一个相当自由的职业,没有培训和考核的要求,只要有知识和兴趣,任何人都可以开馆设学。古代官学、私学等教育实体形成以后,教师从业就有了一个资格问题。一个人要成为教师,至少应该掌握并会使用文字,这是一个很低的要求。这种局面在教师教育机构成立以后才逐步得到改变,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实行义务教育,教育第一次成为公共事务,政府对教师教育的干预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于是一些国家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创立培养教师的正规机构,规定教师任职资格,规范教育走向正规化、制度化。

2.专业化提升阶段。随着普及义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的实施,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挑战。教师数量增加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于是各国政府开始采用延长教师教育年限、提高教师培养规格、多元化渠道培养教师等措施,来化解这种矛盾。法国拉萨尔(LaSalle)于1861年创办了第一所正式的师资培训学校,之后德国、奥地利等开始出现短期师资培训机构。到18世纪中下叶,师范教育理论已见轮廓,并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现了师范学校并颁布了相关法规,如中等师范院校的设置、师资训练、教师资格证书等。同时,师范教育也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培训,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训练。

3.专业化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普遍重视人才培养,教育改革不断推行。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专业化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成为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心。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资格制度化。教师资格标准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要求。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或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国外同行的师资检测手段。当前许多国家为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平,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制定教师职业要求的高标准,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第二,教师学历高层次化。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学历都有提高的趋势,大都提高到大学毕业以上程度,具有学士以上学位。一部分研究生也补充到中小学师资队伍中。教师培养机构分别培养各级教师,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第三,教师教育一体化。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应包括三层意思: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于职前培养和职后进行的全过程。当今世界各国一方面延长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学习年限,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教师在职进修工作。目前各国普遍通过立法保障教师继续教育,完善培训体制,并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实施灵活而系统的课程安排,从而保持教师的专业水平持续有效地提高。

第四,教师发展全面化。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渗透,强调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吸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尽管各国对教师素质要求各不相同,但普遍重视知识更新和开拓创新能力。教师要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多面手。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4

自1978年步入教坛以来, 陈志红老师始终坚持开发与整合“五种”力量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教师人格的力量、教学艺术的力量、教育科研的力量与教育合作的力量。他的课总是给学生敬佩之感、快乐之感和幸福之感。作为省特级教师, 陈志红老师

经常受邀赴省内外中学讲学, 已作专题讲座100余场, 并把教学和管理经验著书成文。近年来, 他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余篇, 主持或参与6个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 其中《农村重高实行AB班主任制的实践研究》曾荣获中央教科所一等奖, 《普通中学优秀教师群体培育的管理机制的实践研究》《从规则养成走向价值引领的生本德育研究》《普通高中生本导学行动研究》等曾荣获省一等奖。主编、参编《经济生活一框一练》《思想政治总复习导引》等中学政治辅导用书, 并著有《心之声》, 主编《管之理》《春之音》《夏之花》《秋之实》《冬之韵》《理之晖》《文之慧》《学之悟》等论文集。

【教育信条】学生满意是教师的不懈追求, 学生成功是教师的最大幸福。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教育中, 加快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是实现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更是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陈志红老师以其35年的从教经验提出:青年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中只有做好“三本”文章, 才能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让自己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不断创造新的教育辉煌。那么, 陈老师对青年教师提出的“三本”文章究竟是什么?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走访了省特级教师陈志红, 解读他对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期望。

一、“本”分做人:青年教师成长的根基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教师唯有自己先做好人, 才能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 让自己成为一本学生永远也读不厌的书, 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真诚向善、全面进步。同时, 从“本”分做人中优化人际关系, 赢得更多人的合作和支持, 争取更好、更多的成长机遇, 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

陈志红老师认为, 我国当今的青年教师, 从学校到学校, 不少又是独生子女, 生活阅历相对简单, 往往带着书生之气和自我之风, 难免在“本分”做人上显露出这样那样的缺陷。倘若青年教师对自己的缺陷无所察觉, 任其自然, 将招致众愤, 失去许多加快自身发展的良机, 贻误自己实现美好教育理想的前程。为此, 陈老师提出, 青年教师应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上狠下苦功夫, 本本分分争做一个好人。他的这个“本分做人”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一) “本”分做人的底线:不害人

欲害人者, 就有被人害之可能。其往往以损人开始, 以害己告终, 还会长期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 从而影响自己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反映在教育中, 青年教师如不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的分内之事, 就会耽误其所教学生的成长;而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太过认真, 特别是过度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的方式对待教育教学工作, 则往往又会以牺牲学生的部分综合素质为代价, 还很有可能损害同班其他学科教师的利益。所以, 青年教师应该在属于本学科教学的时间内, 改进教法, 提高效益,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自身、本班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 “本”分做人的前提:尊重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包括自尊与他尊。青年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各项分内之事, 包括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待人接物等, 尽可能展示美好的一面。同时, 也要以广阔的胸襟对待同事和领导, 尤其是对待老同事, 要学习他们的优点, 包容他们的缺点;应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全体学生, 无论其贫富美丑, 还是学习成绩与思想表现优劣, 都要一视同仁;还要以文明的言行对待广大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 特别要尊重他们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不论其正确与否, 都要耐心倾听。

(三) “本”分做人的动力:学习人

三人行必有吾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老教师的宝贵教育教学经验, 善于学习新教师崭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新的教育教学智慧;及时吸收优等生闪光的意见, 学习后进生良好的心态和“坚持”的精神;学习校内师生员工的优点, 学习校外人员尤其是同行的先进理念与成功做法。

(四) “本”分做人的根本:帮助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青年教师如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首先要学会积极主动又真心地帮助别人。既要懂得感恩, 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又要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对他人不光要有物质的帮助, 也要有精神的激励。只有真诚关心同事和学生, 才能得到同事与学生更多的关爱。

二、师“本”研究: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

所谓师本研究, 即教师基于自己、源于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也就是教师把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提炼成研究的微型课题, 通过对微型课题的研究, 总结经验教训, 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力。

陈志红老师认为, 教师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经验+反思=成长。青年教师只有大胆开展师本的实践研究, 反思师本问题, 才能加快其专业成长。陈老师提出, 青年教师的师本研究大致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自我反思、提炼课题、实践研究、总结深化。这四个阶段是一个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需要青年教师整体把握、紧密结合、有序推进。

(一) 自我反思———寻找自己的问题

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公开课中的集体备课、观课议课、个别交心等教研活动, 虚心邀请专家和同伴,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出具体问题及适当对策;通过学生的民主评议、师生交流, 自觉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通过自我的“录像带分析法”, 仔细观看自己上课的全程录像, 自己发现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还可以采取“同课异构”的方法, 通过自己与同伴教学相同的内容, 对比分析自我的不足。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 分析其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原因。

(二) 提炼课题———瞄准研究的方向

青年教师可以广泛收集有关研究资料, 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查找问题的基础上, 提炼出有针对性、有研究价值和具备研究能力的“微型”课题, 旨在一定的时间内, 以突出某个重点微型课题的研究, 来推动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这些课题可以是涉及教学中集体备课的探索、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锤炼、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试卷编写与讲评、学生成绩的评定等, 也可以是涉及德育中班主任的素养、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的自我管理、班干部的培养与使用等问题, 还可以是教育科研中课题的提炼、课题方案的撰写、科研方法的选择、教学论文的写作等研究。

(三) 实践研究———改善教育的行为

对于已经提炼的师本微型课题, 青年教师要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 创造性地汲取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 选择教育行为研究、个案研究等切合自身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积极研究有关课题, 不断尝试新的实践, 分析新的经验和教训, 坚持边学习边研究, 边研究边改善, 边改善边提炼, 边提炼边写作, 力求逐步攻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有关难题, 实现教育教学的新飞跃, 取得更新更优的成功经验, 开拓教育教学的新境界。

(四) 总结深化———攀登教育的新高峰

青年教师可以在实践研究中提炼出新的研究成果, 把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接受实践的检验, 并不断深化。因为社会的日新月异、学生的不断变化、教材的改革创新, 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方法也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否则只会落后于新时代的要求。因此, 青年教师在取得微型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时, 必须深入开展研究, 不能停滞不前, 更不能将阶段性研究成果“珍藏”起来, 而应让我们的教育研究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样, 我们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而日益丰富起来。

三、生“本”教育:青年教师成长的根本

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陈志红老师认为, 青年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实施生本教育。

所谓“生本教育”, 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把生本德育、生本教学与生本管理完美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发展。陈老师提出的“生本教育”包括生本理念、生本德育、生本教学与生本管理等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主要方面,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内容:

(一) 树立生本理念, 引领前进的方向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就是要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需求, 完善学生的个性,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 引导最广大学生学习生存的技能、生活的知识与生命的价值,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种生本理念集中体现在“孩子理论”上:假如我是孩子 (坚持儿童立场) 、假如我是当下的孩子 (体现时空特点) 、假如是我的孩子 (奉献真诚爱心) 。青年教师要坚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思维与成长的内在规律, 满足学生科学的成长需求;青年教师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生, 学会换位思考, 着眼于学生的具体情况, 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青年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 对学生的教育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 全力关爱其成长。

(二) 践行生本德育, 提升德育的实效

生本德育, 即坚持从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道德成长的规律, 针对学生的道德问题, 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超越, 追求“无痕德育”。举个很好的例子, 青年教师在找“问题”学生谈话时, 首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陈述, 让学生把话讲完, 然后请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努力提升学生自我纠错、自主发展的能力, 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更不是在没有了解学生真实情况时, 过早提出不合理的“忠告”使学生反感, 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进而降低德育的实效性。

(三) 实施生本教学, 丰富教学的智慧

生本教学, 即针对学生的学习实情,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为根本,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实施“过度教学”, 对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教学内容总是不放心, 仍然简单地重复这些内容, 这就不符合生本教学的要求了。这种“过度教学”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锐减, 在疲倦中降低学习效率。

(四) 探索生本管理, 彰显人文的关怀

生本德育与生本教学的实践离不开生本管理。所谓“生本管理”就是针对学生成长的现实, 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唤醒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启迪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例如, 我们针对学生不能按时保质保量上交练习的问题, 如果能适当地减少作业量, 采用设计有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激励性的练习等办法, 常常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练习, 变“要我做”到“我要做”, 从而大大提高练习的质量。

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必须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教师树立专业自尊、明晰专业发展方向,培养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由低专业水准向高专业水准发展转化的过程,是教师地位不断改善、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迫切要求。《中国教育报》提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身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幼儿园教师属于教师群体,具有一般教师的职业特点,但是幼儿园教师又具有其他阶段教师不同的的专业特性和现实问题,因此,探讨适合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成为必要。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1)知识储备的广博性

幼儿教师相对其他阶段的教师,他所面对的工作对象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处于最初级阶段。幼儿对社会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自我感知水平,对事物的好坏优劣还无法做到理性判断,却又对外界社会充满无限好奇,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应有更广博的知识储备,以满足幼儿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引导幼儿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除了应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外,还应具备艺术素质与能力、观察和分析孩子行为的能力以及创设育人环境的能力等。

(2)幼儿教师身份的多重性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无论在生活或学习上,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呵护和帮助,因此,幼儿教师不能像其他阶段教师那样,仅局限于做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应付出更多的爱心、细心与耐心,要深谙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当前的需要,及时满足孩子们对老师的依恋和肌肤接触的需要,所以我们倡导幼儿园教师在园中的三种角色,即要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在一日生活中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进行教师角色的判断,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变换三种不同角色,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抚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保障孩子们健康、快乐、和谐地成长与发展。

二、幼儿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1)教师自身文化基础不完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更加强调四种基本专业素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全面负责;全面正确了解和认识幼儿的能力;有效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在职幼儿园教师为职业中学(中专)幼师班毕业或幼师(中师)函授毕业,其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业余爱好等文化底蕴远不及普通高中毕业生深厚,文化基础的不完备成为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淡薄。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而现实中他们的职业倦怠却比较突出,敬业精神也有待加强。面对幼儿世界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不去认真钻研、自我反思,只凭有限的经验穷于应付,以至于身心疲惫,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影响自身专业化发展。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幼儿教师专业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育。

(1)职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职前教育主要指师范教育,一般由幼师职业中专和师范大学实施。其发展途径主要有:

1.建立新型培养模式,幼师教育不仅要提高“学历”还要提高“学力”。为了使教师队伍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 目前两到三年的师范学院文凭正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三到四年的学士学位以及硕士学位教育。2.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学校教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完善幼师实习制度。对于完善幼师实习制度,我们需要明确教育实习的地位和作用及各部门的责任;建立固定的实习场所;设立专门的实习辅导机构;制定合宜的实习时间与计划。

(2)入职培训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我国入职培训通常以师徒帮带的教学活动形式来进行。目前,入职培训又有了新模式即“微格培训”,指通过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对准备成为教师或已是教师的人,提供一定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3)在职教育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幼儿教师在职教育是对具有中等以上教育程度的在职幼儿教师所进行的再教育。在职进修是幼儿教师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对其自身来说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在职进修一般有全日制脱产进修、部分时间制半脱产进修和业余不脱产进修。在职进修的活动形式和内 容也是灵活多样的,一般有课程学习与编制、学科会议、专业讲座、研讨会、示范观摩课、展览活动和参观等。定期参加在职进修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也大大提高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6

【关键词】新形势;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途径;新探

新课改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体,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探索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的新途径成为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个体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从教素质的专业成长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二)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

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练,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的新环境

随着我国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广泛深入,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情境。

(一)信息化技术对幼儿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提出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开发、利用渐渐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且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信息化的发展对幼儿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对幼儿教师工作和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信息社会,由于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分布形态,造成了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孩子们接受外界的信息的途径非常广,因此,在这种情景下,幼儿教师应自觉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和课件制作水平,善于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也要有与孩子们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新形势下对幼儿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提出的要求

新教育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更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千篇一律,如何把握教育时机和解决教育矛盾、冲突,都需要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未来教学对幼儿教师的挑战不仅在于如何阐述知识,更在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控制。

三、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的新途径

基于幼儿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面临的新情境,我们必须探索促进和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在我们看来,至少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角色,注重教学反思

实际上,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只有其自身的研究和反思才能触及教学实践的本身,这是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和科学定位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真正成为有能力、有悟性、有思想、有方法的教育实践主体。

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游戏是幼儿自主、自由、自愿的活动,因此,教师不是游戏的主宰者。记得有一次,我们玩小白免和大灰狼的故事,我请最活跃的明明当大灰狼,他很不高兴,但出于无奈,勉强扮演了这个角色,但游戏气氛不很好。后来我又交换了角色,请他演免妈妈,他表现非常出色,这使我明白,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我们不能规定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体验者,教师要善于选择参与游戏的时机,让游戏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的游戏中,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前提下,仔细观察、引导孩子开展游戏,用感兴趣、新颖的游戏来吸引孩子。

(二)提出问题,引导幼儿逐步开展探究活动

引导幼儿逐步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到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如:观摩小班科学活动《帮水宝宝搬家》时,有一个引导幼儿浇花的环节。幼儿在把水宝宝从盆里搬到花盆中时,水流到地面上,一名幼儿跑过来:“老师,地上有水!”这位教师没有预设到这个问题,就没有正面回答孩子。活动后,观摩教师积极讨论,应怎样对待幼儿提出的这类问题?如何加以引导才适合?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应积极回应幼儿:“小朋友,谁能想个办法,帮地上的水宝宝搬家?”引导幼儿继续探索。

结束语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的加速推进,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目前,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更多地专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此,在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勇于和善于承担重任,通过重新体认教师角色、注重教学反思和加快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会在变化中把握时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标准本[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276.

[2]大美百科全书编辑部.大美百科全书[M].外文出版社(第一版),1994.24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8.

[4]毕红卫.英国中小学教师的职前证书培训[J].外国教育研究,2000(5):45-48.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7

●教育博客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学习工具, 的确给走进它的教师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诸多方面带来益处。

1. 博客使教师主体意识觉醒

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是指教师认识到自身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 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工作生活的发展变化, 从而自觉发挥能动性, 积极投身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去。

在信息时代,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养成了每天到博客中去学习、交流、讨论、撰写教育经历的习惯。教育博客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 包含了三个环节:亲身经历、捕捉灵感、记录事件;行动实践;相互交流、自我反思。这是一个螺旋发展的过程, 引导着教师在不断记录、反思、交流、共享、实践中寻求问题理想化的解决。在此过程中, 许多教师改变了学习和生活的方式, 主体意识正在觉醒。

2. 教育博客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由于教育博客在使用技术上的低门槛, 在情感上的人本化, 在操作上的简单化, 在经济上的便宜性, 使教师接受这一社会性软件的可能大为增加。技术上近乎零障碍的博客, 透露着“零距离”的人文关怀, 使博客具备了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在博客平台上教师可以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 在不断的阅读、书写、积累、交流中转变教育观念, 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丰富、充实自己, 让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这就要以有助于改变、提高教师的学习方式, 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 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方式, 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教育博客可以促进教师协同学习

由于博客具备“发布、分享、交流”的功能, 它可以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周围的群体交流, 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们课后需要进行教学反思, 可以借助教育博客的特点。这样教师可以通过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博客与他们零距离的对话, 实现与名家大师们的交流。在这种不断交流的过程当中, 多了教师的独立思考, 多了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思想碰撞, 更多了碰撞后产生的新观点、新智慧、新知识、新积淀、新资源, 推动了教师自身的进步,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 教育博客能实现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

传统的各种软件在个性化上很难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教育博客是个性化的产物, 适合教师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教师对什么方向感兴趣, 都可以利用教育博客来充分发展。除此之外, 许多博客还可以按照教师的喜好, 进行界面的设置。用教育博客拓展教师个人学习兴趣, 从内容上来说, 更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内容的学习和交流。用教育博客拓展教师个人学习兴趣有两种参与方式:一种是以教师学习者个体为中心, 通过链接或邀请他人参加, 形成基于某一学习主题的交流社群;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参与他人创建社群, 来发展提升自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并与社群形成互动。

●用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教育博客, 引导教师利用教育博客进行学习

当学校没有建立自己校园的博客时, 教师把博客“安家”在不同的网站, 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 可以架构校园博客平台, 这样就可以把教师的博客集中在一起, 解决了分散的问题, 创建了相对集中的学习社区。有了学校的教育博客平台, 然后引导教师撰写教育日志, 应该引导学校每一名学科教师尽量将博客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避免博客应用的泛化, 这样教师可以把在课堂上遇到教学问题放在博客上进行相互专门讨论, 从而可以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2. 教师应充分学会利用阅读工具来提高教育博客信息阅读速度

教育博客上的信息越来越多, 这给人们的阅读带来了困难。众所周知, 博客上的内容基本上每天都有更新, 但它不像主题网站那么固定。作为一个教育博客读者, 每天可能会访问许多博客。很多时候, 在打开这些博客之前, 读者根本不知道其内容是否更新。为了避免花费大量时间挨个去打开这些不确定是否有新内容的博客, 就需要一种博客订阅工具, 它可以自动帮你获得你订阅的博客的更新内容。目前, 已有的一些支持RSS (Really SimpleSyndication, 即简易信息聚合) 的Blog阅读软件。例如, SharpReader, NewzCrawler、FeedDemon等, 可以在不打开网站页面的情况下阅读网站内容。

3. 学校建立教育博客的评估机制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8

谈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通常会有这样一个“误区”,即偏重在职教育,本文中采纳下面的观点:作为师资教育的起点,职前教师教育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要做好衔接,重点关注,以形成良好的专业发展态势。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尝试探究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即“新型专业化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促成“准幼儿英语教师”在校内初步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全程的支持,这同时也是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在师资培养方面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教师专业化内涵、专业发展阶段及策略等研究阶段。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主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标准及途径、策略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为满足学生需要、适应社会进步提供相应专业化教育服务的自主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蕴含两个方面:第一,教师个人在专业教学中的专业信心、价值观等心理成长过程,包括更新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以及发展丰富教学策略,完善人际交往与合作等关系;第二,指在职教师的短期教育培训。由此,幼儿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一个动态过程,它以教师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质。

二幼儿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幼儿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幼儿英语教育的成败,作为一个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的专业素养:

(一)英语教育及学前教育知识和技能

幼儿英语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英语专业背景,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心理学及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了解幼儿身心及语言发展特点,幼儿英语教师要能够用良好的语音面貌组织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幼儿英语教师应更加注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尤其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应做到流利、语言表述得体、节奏感强,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此外,幼儿英语教师要有听音和辨音的能力,有效的区分幼儿的控制性错误和非控制性错误,并把握错误容忍的原则,运用充满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幼儿英语教育活动。

(二)优良的内在素质

作为一名幼儿英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思想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幼儿英语教师在积极加强自身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恒久的工作热情以及专注力。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积极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英语自然习得情境,在教学方式上要善于突破,灵活多样,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英语文化背景创编组织有趣的英语童谣、律动、游戏,将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运用于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中,具备生动的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运用绘画、表演、歌唱等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点,使幼儿英语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事半功倍,以整合的教育理念贯穿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新型专业化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以教师内在素质提升和专业实践优化为要素的专业能力发展过程,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本研究中把“新型专业化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理解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关注教师成长的视角,促进幼儿英语教师其持续性的专业发展为着眼点,培养具有本科学历和能力背景的“幼儿教师”与“英语教师”的双重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的应用型师资,它突破“英语教师幼教化”和“幼儿教师英教化”两种师资来源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局限,具备科学、艺术、健康、科学、等领域的教育管理能力,及学前英语(双语)教育整合能力,帮助学生在职前顺利完成幼儿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高质量从事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实践。

四新型专业化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自身发展和专业特色,以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下面将以哈尔滨剑桥学院为个案研究,重点从职前培养着手,关注课程优化与实施方案,研究和探讨促进新型专业化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加强职前培养,优化课程实施

教学研讨。通过教学研讨,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课程教学设计,同时做专题研究,探讨课程设置调整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教材学习。通过研讨,加强对教材的学习、研究和指导,明确教材改革的内涵及教学操作的方法和策略,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增加课时。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增加课时量,如《幼儿英语视听说》课程原来一学期增至一学年;《外教口语》在课时上都有所增加。

(二)强化幼儿英语教育教学技能

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与早晚自习,进行幼儿园英语情景模拟。开展寝室英语等活动,每次活动确立1~2个主题,以寝室为单位,便于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在课后加以延伸,就相关主题进行创编、表演和操练,再回到课堂上加以指导,同时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结合学院实际与专业特色,进一步完善校本教学材料。

以赛促练。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活动,开展幼儿英语晨读活动,幼儿英语情景剧大赛、幼儿英语儿歌联唱等活动,加强授课英语教师与辅导员的沟通,做好与学习有关的组织工作,在教师指导与学院支持下,共同组织实施。

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学模式采用理论阐述+模拟体验与现场观摩+点评,在情景模拟环节,进行视频录像,作为学生评价的依据及以后的教学资料;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保证有效实施。

(三)夯实专业基础,实行量化考核

第一,发挥课程考核的激励功能与促进发展功能。在考核内容上,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口语测试、情景模拟)相结合,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另一方面,关注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科研时,把体现新课程理念放在首位,以严谨的态度致力于专业发展。

第二,实行“量化”考查。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实施量化考查,每学期掌握一定数量的幼儿英语相关素材,与幼儿园英语教育实践接轨.各学期量化安排以量化表形式呈现并附有量化考核标准。具体量化指标为3个幼儿英语小故事;10首英文童谣(包括儿歌、律动、手指操);30句幼儿园英语教师口语(即幼儿园各环节英语情景语句)。将英语语言学习变成了一种融视、听、说为一体的愉悦体验,贯穿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在校内初步完成幼儿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四)以“院园合作”带动专业发展

以“院园合作”为切入点,一方面,担任本科生教学工作的教师通过深入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一线,认真调研,与当前幼儿英语教学实践结合,进一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对促进准幼儿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以东方剑桥教育集团直营85所幼儿园作为教学实验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幼儿英语教育教学一线,了解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参与、体验和模拟,启发其有针对性的学习,避免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以长远的持续发展的眼光,致力于幼儿园英语教育师资的专业发展,所谓“扶上马,送一程”,促进新型幼儿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应只关注“职后教育”,使学生走出校门后,仍面临较长时间的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的适应期。拥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应进一步开拓思路,关注、探索和实践对幼儿英语教育方向学生专业发展,培养其幼儿英语课程整合与实践能力,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拓宽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新型专业化幼儿英语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青.武汉市幼儿园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11):42-46.

[2]张根生,韩雪梅.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幼儿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语文学刊,2010(7):166-167.

[3]熊潇,方圆.学前英语教师之前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1):97.

[4]战海英.幼儿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职前培养[J].科学管理,2011(6):102.

[5]杨文.学前儿童英语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8,5.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9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幼儿教师的发展正从数量满足型向专业发展型过渡。因此,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幼教师资队伍, 既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兴衰, 又关系到国家未来建设事业的发展。然而我们在对临沂市的幼儿教师调查中发现, 作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核心力量的教师队伍, 专业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改革对策, 则将成为区域幼教事业与教师发展的“瓶颈”。

一、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 文化素养偏低, 教育理念落后。

调查显示, 临沂市幼儿教师学历普遍不高, 各层次的学历比例为:初中占7.3%, 中专占68.9%, 专科占20.2%, 本科占3.6%, 这表明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是中专学历, 还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是初中学历。虽然学历不一定与才能、学识成正比, 但是高学历的教师总体能力、学识层次更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就整体而言, 临沂市的幼儿教师学历偏低, 本科以上高学历老师更是太少。幼儿园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就必须突出人才优势。

另外, 大部分幼儿教师初中毕业后直接就读幼儿师范或职业幼师, 虽然有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比如动手操作能力较强, 有较好的弹唱舞美基本功, 有耐心、童心, 等等, 但也有不容忽视的弱点, 就是知识结构单一, 文化功底薄弱, 语言表达能力差, 等等。更重要的是许多幼儿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没有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不能平等对待儿童, 不尊重儿童, 不重视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能使每个儿童都获得充分的发展, 等等。

(二) 专业素养偏低, 综合素质不高。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临沂市的幼儿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只有27.4%, 幼教专业毕业生只占38.7%。这说明大多数的幼儿教师是非专业的, 很多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直接进入了幼教行业。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幼儿教师;二是幼儿教师的培养渠道减少,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严重不足, 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三是一些职业学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性不强, 教学质量不高, 学生毕业时无法拿到幼儿教师资格证。因此他们虽然经过了职业培养, 但专业思想并不牢固, 综合素质较差。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中, 认为个人的专业能力水平比较高的占23.6%, 一般的占46.2%, 较低的占27.9%, 很低的占2.3%。在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方面, 有长远规划的占0%, 有中期规划的占21.1%, 有近期规划的占23.5%, 没有规划的占55.4%。近五年个人参加专业培训的情况为:5次以上的占0%, 3—4次占0.5%, 1—2次的占21.4%, 0次的占78.1%。以上数据说明大部分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淡薄, 对职业规范、职业周期、专业发展规律、职业价值取向等问题认识不清, 没有树立终身从事幼儿教育的观念, 在专业学习上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情绪, 这些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专业的长远发展。还有些教师仅把自己定位为“教书匠”甚至是“保姆”, 这显然与当代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离“专业型教育家”和“研究型教师”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许多长期工作在保教第一线幼儿教师, 因缺乏职前与职后幼教专业培训, 在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时, 感到力不从心、束手无策, 急需在学习与研究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 教育实践能力偏低, 教育研究能力较差。

由于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较低, 加上工作的繁忙和琐碎, 不少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较差, 表现为不会分析、评估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不能够根据儿童的需要、具体的教育情境和长远的教育目标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然而大多数幼儿教师科研意识不强。对幼儿教师近五年个人承担立项课题及正式发表论文的调查显示, 只有0.3%的老师承担过市级课题, 15.6%的承担过县级课题, 没有课题的占到84.1%, 76.3%没有发表过论文。由于受科研能力水平的限制, 不少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开发智力、培养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其教育能力的偏低势必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 关注个别差异, 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创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幼儿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针对《纲要》的要求, 根据省教育厅提出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意见, 结合临沂市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 要使幼儿教师获得长足发展, 真正成为专业化教师, 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幼儿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 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因此, 国家要制定相应法令, 采取必要措施, 加大教育投入, 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2010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进一步地贯彻和落实, 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只有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提高其社会地位, 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幼教领域并安心从教, 幼儿教师的质量才能提高, 幼儿教师职业才能更有吸引力。

(二) 加快培养步伐。

山东省教育厅在《关于规范五年制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将根据全省小学和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情况, 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层次、培养规模和实施途径。承担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任务的各有关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 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五年制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质量。”根据这一指示, 我市的幼儿师范学校和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 要根据当前学前教育对师资的需求,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有计划地培养合格幼儿教师。把培养实践型高素质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 制定合理而完善的课程体系, 构筑多元化、综合型、有时代性的幼师课程, 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四大板块有机整合, 优化课程结构。只有设置合理的职前教育专业课程, 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人才, 才能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才能最终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

(三) 健全培训体系。

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厅长在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研讨会上提出, 到2012年, 我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80%以上, 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30%以上。幼儿园园长、教师持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现在, 我市的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率只有53.2%, 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只有27.4%, 离省里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 除了严格引进新师资外, 更重要的是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首先, 要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幼儿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等作为固定培训基地, 积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前师资培训中心, 把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规划, 建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对从事学前教育的师资有计划地进行轮训, 并逐年扩大培养数量。其次, 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任职学校和教师个人等方面的积极性, 开展脱产、函授、业余面授、在岗自学、教学教研等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在培训质量上, 要注重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多方面结合, 强调实践。通过培训, 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 加快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岗位的建设。最后, 要通过请进来 (聘请专家辅导、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走出去 (走出去参观学习、取经) 的方式和相互观摩活动, 加强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四) 强化队伍管理。

进一步明确和健全管理权限, 确保幼儿教师有机构管、有人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使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调动等有章可循。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必要的清理, 将一部分不具备教师资格、素质较低的教师调离教师队伍。同时, 通过经济、行政甚至法律手段, 制约教师的不合理流动, 减少学前师资特别是骨干教师的流失, 保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而健康的发展。

幼儿教师素质决定学前教育质量。只有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各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真正把幼儿教师待遇和地位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打造一支质高量足的幼儿教师队伍, 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斌贤, 丛立新.高屋建瓴——当代教育新观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1997.

[2]鲁洁, 赵志毅.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观念现代化.学前教育研究, 1995.6.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0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涵义

教师的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门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就是教师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转化过程。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其专业化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幼儿教师通过专业教育拓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使自己逐步发展成专业人员,使幼儿教师职业逐步走向成熟、专业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专业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专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快速发展变革的教育现状的现实需要。“术业有专攻”,专业的本质就是各阶段教学各有其特殊规律及独特性。一些人简单地认为学前教育对象是一群年龄小的孩子,因此,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准学历比其他阶段低,这种偏颇之见忽视了幼儿教师知识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广博性特点。幼儿教师职业实践的对象虽是幼儿,可许多科学和经验都证明了幼儿时期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和易被忽视性。幼儿时期的生命特性使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和责任比其他任何阶段都更显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教师专业化正是幼儿教育特殊性的需要。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

1. 以 “教师培训 ”为突破口 ,使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 我园及时转变教研活动的方式,针对教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安排了“课改系列”教研活动,达到“以研促改,以研促教” 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丰富教师参加课改的知识底蕴,为培养新课改的生力军,推进新课程做好准备。我们不仅动员全员参与师资培训,还在政治及业务学习会上学习课改的相关资料,撰写体会,对教师进行“洗脑”、“充电”。通过活动、体验,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实现自我提高。

2. 以 “ 教学反思 ” 为路径 , 促进教师进行自我调整与 管理。 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样的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要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改变传统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现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个具有对教育活动有反思、分析、发现和实践的教育研究者。有时尽管教师在理论上接受了新观念,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只注重单方面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忽视接受来自于幼儿的各种反馈信息。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不仅使保育和教学工作更科学性和合理化,也使教师们在反思中得到了不断成长。许多教师通过反思,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像以往那样凭经验和直觉工作,能自觉地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孩子的不同发展。通过反思,教师不再需要管理者的检查和督促,而能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达到自我管理的良好效果。

论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已被我国有关法律提供了基本保证,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在全国开始实施,规范了教师专业化的资格。

我国现有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中等、高等教育。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为了达到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水平,还应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另外,专业化与开放性是我国教师教育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教师是专门职业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教师教育专业结构必须调整,要重建适应课程综合化和多样化要求的专业,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才能兼顾学科专业学习和教师职业训练。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实际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是师范院校之间竞争,现在师范院校还要与综合大学、其他院校竞争。实行开放的条件,那就是必须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否则,就等于取消教育,等于不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

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明天,教师的专业化教育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展:(1)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2)学科教育学的知识,即把“个人知识”转变为“人际知识”的教学能力。(3)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4)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指导。(5)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因为教师教育中非常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的专业化就是知识化。(6)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有综合的能力,要有把知识表达出来,传递出去,教会学生的能力,与学生沟通,共同处理课堂事务的能力,即由知识型转向能力型。(7)一个教师仅仅拥有知识和能力,也不足以成为好老师,“当老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是情感性因素”因而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即教师能否注意和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师自身是具备情感人格方面的条件。(8)知识是不固定的、不断发展的、是教学者和学习者相互共同建构的,教师是成长过程的人,需要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变成完全个人化的而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东西。(9)教师不仅要关心书本知识,还要关心学科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合理性。还应对课程之外、学校制度之外的整个社会保持一种关心、兴趣和审视的眼光,主动介入社会生活。(10)不断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化成长。现在的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化,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人人都可以担任的话,这种职业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专业化,那就没有社会地位,就不会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就永远不会前进。

三、世界各国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过程

教师职业是不是一个可与医生、律师相提并论的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究竟如何?这是各国学者长期讨论的问题。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从专业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

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到重心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个转折。

1681年法国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可视作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制度的起点,至今,这一制度在英美等许多国家已经发展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在制度上获得了高等教育的地位相比,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所依赖的学科基础,就远不如其制度那么稳固并得到认可,人们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这成为教师教育长期争论的问题,即“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任教学科的学术水平与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孰轻孰重?教师教育在与其他专业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而在现实中,师范性往往更容易成为强调学术性的牺牲品,原因是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是否具备教育学科知识则无关紧要。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美国政府在日本和德国经济腾飞的压力下,重新审视本国的教育状况,提出国家处于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

霍姆斯小组的报告《明天的教师》则提出,教师的专业教育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把教学和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研究;学科教育学的知识,即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人际知识”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这是一份迄今为止最明确地界定了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文件,它明示了如下制定专业化量表的基本准则:(1)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作出相应的措施;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的方法;公平对待学生;教师的使命不停留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2)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理解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如何组织、如何同其他领域的知识整合的;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把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形成达于知识的多种途径。(3)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探讨适于目标的多种方法;注意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化学习;鼓励学生的学习作业;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4)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作出困难的选择;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当然,也有人批评这些准则,突出了文化实践的属性,却淡化了社会实践、伦理实践、政治实践的属性,容易陷入心理学主义或是“教育中立性”。尽管这些局限终究以更广的视野界定了教师的专业属性,为形成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共识和相应政策提供了基础。

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日本早在1971年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在英国,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的实施,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1998年教育与就业部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性认可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要求”。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分别从80年代后期开始加大教师专业化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专业化的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之下,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2

一、我国教师培训的现状

从表面上来看, 我国教师的培训方式非常好, 学历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 如果仔细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虽然教师的“学历”上去了, 但是其“学力”还在停滞不前。上述情况导致我国高校教师的高学历出现了“泡沫”现象, 给高校教师能力的提升,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现阶段,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来看, 其还是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相适应。随着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的展开和教育对象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导致各高校的教师深切的感受到其自身的能力无法跟上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教学理念的要求, 因此, 创新教师培训势在必行。

二、国外教师培训的模式 (以英国为例)

英国高校教学培训模式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的, 与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其培训内容能够满足教师与学生发展的需要。通常情况下, 教师专业化发展被认为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断的积累经验, 系统的、科学的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从而达到的专业成长, 因此, 高校教师培训的内容就应当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师能否胜任教学, 另一方面是教师能否革新教学的各种能力。高等院校的教师培训正在逐步满足教师的个人需求, 并在培训过程中着重重视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解决各种问题, 提升教学技能的能力。例如, 如何实施对大学生有效教学, 如何才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等等。

高外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是为了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学校之间创造出一种动态的平衡, 在长期的实践中, 英国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其一, 在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处理好学校整体规划的程序和计划, 以及学习教师培训计划和年度教师的培训计划。在对教师进行具体培训的过程中, 着重处理好上述几方面的关系。其二, 在高校教师培训的设计当中, 一定要充分的、科学的、综合的考虑整个高校师生的整体需求。其三, 对于校内外的各种资源, 应当做到充分的利用, 着重注意校内外的各种力量和优势, 将学校个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并谋求与校外的联系与合作, 从而完善培训计划的设计与修改。

三、改革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首先, 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传统的教师培训, 着重点始终放在脱产进修培训、职位凑满培训分而进行培训的做法和弊端, 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应当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内驱力上,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新型教师培训模式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完成。第一点, 是校级培训, 对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及课改的大方向, 定期或不定期的聘请有关专家或学校领导进行培训。第二点, 是个人自我培训,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教师也是一样的, 因此教师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一个年发展规划或是每学年教学能力自我发展规划, 积极主动的要求学习, 要求进步。

其次, 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的作用, 以往, 人们会习惯的将学校视为培养学生的场所, 忽视了学校还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场所, 认为教师培训主要就是送进培训学校, 在有培训学习送出来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事实表明, 这样的培训效果并不是大家想要的, 是不理想的, 这种培训模式与教师实际的工作缺乏必要的关联, 导致培训学校的培训内容不能应用在教师的实践教学中。正因如此, 应当将学校在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把学校作为培养教师的主要阵地。由学校来承担教师培训的责任, 有学校促进教师的发展。这种方式有利于学校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领导教师的培训工作, 实现教师的发展。主动创造出符合教师发展的环境, 多模式、多途径教师培训的创新, 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师的需求, 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最后, 着重重视教师个体的实践活动, 想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就必须积极鼓励教师从事个体实践活动, 将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与日常的工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这种通过教师个体实践的模式培训教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和模糊性。知识的获得必须与任务情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培训模式通常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的, 在培训过程中, 年轻教师由于受到老教师的指导, 能够从中体会到缄默知识。

结语

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 一定要不断的拓展其专业内涵, 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要, 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而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正在逐步适应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学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改革实践当中去, 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摘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就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但是, 现阶段, 我国高校的教师培训普遍存在着形式过于单一的现象, 因此, 很多教师对于培训效果并不是特别的满意。笔者从我国教师培训行业的现状出发, 进一步优化了我国教师的培训方式, 旨在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教师培训,社会发展,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杨晓霞, 李楠.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2:5-7.

上一篇:芭蕾基训教学下一篇:无线P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