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2024-08-05

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培训计划(精选12篇)

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篇1

在教学中富有创见,能根据课堂情境的变化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教师。使常规课堂活动自动化,这就使他能把有限的心理资源应用于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表现出对幼儿的需要更敏感,更能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能时刻记住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采用灵活而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克服理解中的难点,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借此对个人发展规划之际,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解剖”了自己。从四个方面来制定计划:

一、多学习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好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栗。21世纪,知识将以前所唯有的速度增长和淘汰。人类社会现有的知识,只代表过去的认识水平,可能陈旧,可能将由新的发现而更新。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断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专业意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课堂变的生动有趣,教学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让自己成为幼儿喜爱的老师,社会信赖的好老师。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我将利用教学实践、业务进修、校本培训等不同的学习机会,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习惯,使自己发展成为具有多种教学技能的老师。才能做到:给孩子一杯水,我不仅有一桶水,而且有长流水。

二、多反思不断进行师德自查,反省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幼儿的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教学中反思,及时自动的在行动中反思,培养反思和自我监控的习惯。教学后反思,随时审视,随时修正,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直面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下一页更多精彩“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篇2

一、教育信念与德性追求

教学无易事,看似简单不经意的教学行为背后可能潜藏着教师丰富的实践智慧。然而,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的生成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长时间的付出和追求。现实生活中许多优秀教师在经受各种“教育事件”的历练,我们不仅要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其长期追寻“智慧”教学之路?笔者认为,其中关键性因素就是教师有教育信念的支撑和对德性长期的自我诉求。

我们学校有位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时刻用“激情、热情和关爱”诠释着“教育德性”。在一次评选“地级教学能手”的验收课堂上,听课的有地、县、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共二十多个人,当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时,突然前排一位同学从座位上溜下去了,还没有等教室里其他人反应过来,杨老师己经把这位学生抱起来向诊所飞奔而去。原来这个学生癫痫病又犯了,学生最终抢救过来了,但这节验收课却没有顺利完成,杨老师也因此没有评上地级教学能手。这就是一个普通教师的德性。杨老师的这种德性是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孜孜不倦地修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在工作中她不断探索,大胆进步,最终成长为省级骨干教师。可见,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生长的动力系统来自教师个人生活历程中的确立的教育信念,而教育德性则是其核心。教育的真谛在于养成人格,而培养有德性的教师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朽内涵。

二、教学思维与专业学习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信息及时加工、改造、提炼和应答,教学的计划、组织、进程、方式方法等常常需要根据现场情景瞬间转换或改变,这种情形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思维力虽有天性禀赋的因子,但更多的需要自身的体悟,有意识地锤炼和突破习惯的勇气,教师的专业学习又是培养教学思维力的重要途径。

陈老师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也是一个有教学思想的人。他每年都要订阅许多有关教学的报刊杂志,他把学到的新教法自觉灵活地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他是学校最早进行分组教学实验的人,但不能得到上级和同事认可。他所上的公开课,经常被评的一无是处,“课堂乱的不想课堂!”“学生讲要老师干嘛?” “失去了教师的权威”等等。但他的课, 学生喜欢,教学成绩好,学困生转化快, 所以在学校不允许的情况下,她在自己家里进行实验教学,找了十几名距他家近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在自家客厅搞分组合作教学实验,在操作过程中他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还写过许多论文,其中一篇《落实主题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曾受到香港国际教育中心的好评和奖励。后来实行新课改时, 他已经驾轻就熟成了新课改的培训老师。在工作中,不论有多难带的班他都能带成优秀班级,而且教学成绩特别突出。由此可见,教师教学思维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教师专业学习有别于教师职前培养,它首先是一种基于现实问题的学习,一种经验积淀型学习和自我导向式学习。

三、实践反思与教学研究

实践反思实际上是教师自我对话, 是自己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和理解。无论是发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课后对课堂教学效果思考的“行动的反思”,还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调整的“在行动中反思”,都可以说,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既是对自己教学实践性知识和教育经验系统的清理与梳理,又是对传统教学习惯的习俗的反对与改造。

优秀的教师在实践中总能发现问题,进行不断自我追问与思考,带着问题开展实践,在教学中进行研究。“草根式”教学革命呼唤着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追问、思考、反思和研究探索,不断将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研活动等相关内容与自己提出的教研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教师走向智慧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成功之路。

高中数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之路 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 时间管理 网络名师工作室 微课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笔者工作已十余载,在近几年感觉进步比较快,从大量的解题讲题中挣脱出来,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教育知识和高效课堂的实践。我国基础教育缺乏的不是教育理论家,而是一大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藏起一半爱给自己,奉献一半爱给学生”是特级教师林华民的一句名言,它的内涵就是要留有老师学习充电,自我反思提高的时间。同时,笔者认为自己的进步还得益于对自己的知识管理和时间管理上。

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教师的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与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方面。知识管理是其中核心的一环。知识是教师赖以完成教学任务的资本。知识的丰富程度、深厚程度和更新速度,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完善知识管理,加速专业成熟,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課题。知识管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显性知识可以依托于文本,而隐性知识需在实践中学习获取。知识管理,指的是个人通过对智慧资本进行管理,以知识积累为基础,通过对知识的获得、分享、储存、创新和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同时结合信息技术,有效提高个人素质的动态过程。知识有序、高效的管理是个人知识、能力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它能提升个人工作效率,整合个人信息资源,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和班主任,每天要花很多的时间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但如果挤不出时间来给自己再充电,是难以在知识爆炸的这个时代胜任一名好教师的。笔者利用纸质笔记本和电子笔记本(为知笔记软件)以及四象限法则来管理好每天的各类事情的处理先后和所花时间,从而赢得较高的学习效率,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就是教师接受充足的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教师自己拥有充分的学科知识,并通过教育知识把这些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师新手,在刚参加工作的一两年,就是拼命地去学习这些知识,经历三到四年将慢慢转为熟手。如果有约五年时间的钻研,将达到精练的业务程度。笔者也是在五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两轮的高三教学任务,对高考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有了较准确地把握,基本完成了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工作,在教学方式上基本得到了学生和领导的认同,取得了较突出的高考业绩。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在实践中螺旋提升,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性知识的获取,而在于通过对自身的全面反思,促使教师对于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以促成反思性实践。在工作两轮后,笔者开始思考教学方式,苦于加班加点的“题海”和“填鸭”战术,借助网络,开始接触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积极学习了一些高效课堂实践学校的理论和实施方案,感受到教育理念的先进和思考的深度,有蠢蠢欲动着手去实践的想法。但毕竟是一种新式的课堂模式和管理模式,作为新老师,不能突然转变,导致学生不适应。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不得已豁出胆开始操作自己的高效课堂方案。 其中最成功的便是“试卷讲评高效方案”,既调动了各层次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积极性,又贴合了高考的导向性,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拉平甚至超过了最优秀的班级。而且个人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充分理解和敬爱。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策略和风格,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91).

[2]韩宏莉.完善知识管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成长[N].教学与管理,2010,8.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篇4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尤其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迎来了新课程以及提升教师自身内涵的发展契机,当然也迎来了新的极限挑战。为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有计划地进行,特制定以下个人发展计划:

一、自我反思评价:

(一)优势:

1.具有多面的教学经验,专业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全面。

2.善于营造课堂氛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3.善于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教师本人对作品有着深刻的感受,课堂中运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将作品简析给学生,与学生分享。

4.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并与自己的学科相结合。

(二)不足:

1.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缺少足够的应对方法,对于特殊学生的特殊表现仍有些手足无措,有时又缺乏耐心,以致于影响了教学效果;

2.对自身的教学反思往往不够深刻,仍然缺乏精心总结与具体的对策,反思归纳和反思笔记不很及时;

3.个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惰性,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缺乏亲身体验与尝试,所以有时比较难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4.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教学工作还不是很细致。

二、发展总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多读书,读好书,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促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力争步入金州区骨干教师的行列

三、具体发展计划:

(一)教学能力: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不断寻找积累适合自己教学使用的相关新理念,让理论指导实践。每月上一节高质量的展示课堂,虚心接受同仁的建议和意见。

2、针对指教的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班级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特点,了解他们学习的心理特点、兴趣、需求、目标,给与学生科学的评价。撰写好每月一篇的教学详案,增强自己的课堂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教学水平。

3、日常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经常地阅读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总结、反思,积累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4、参加各种公开教学的展示活动,在专家、领导、同事等的指导下,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早日跨上新台阶。每学期坚持听课30节,做好每节的教学诊断。

5、充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每月设计整理好一份电子教案。

(二)学习、科研能力:

1、坚持每天一小时的读书时间,通过各种书籍、网络、报告等各种渠道,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及时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下来。书写好每月4000字的读书笔记。

2、坚持每月撰写读书体会两篇,并及时上传读书论坛与同事做好交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个人修养。

3、在教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地将教学中的得、失、困惑、思考等记录下来,以案例、反思的形式加以小结。坚持每周一反思,每月一案例的书写。

4.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每月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

5、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活动,向35分钟课堂要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6、强化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能对机器进行较复杂的维修与维护。通过自己的课堂的实践,把优秀的教学课件制作方法推荐给全体教师,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篇5

目前,我校一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部分教师教法陈旧,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适应力差,创新意识淡薄,掌握信息能力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差。针对目前教师队伍素质存在的现状,现制定我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如下:

一、培训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教师过“两级三关”为统领,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根本,以巩固提高已有成果为基础,认真做好基础性工作,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专业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岗位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效益。

二、培训目的: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而达到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三、培训内容:

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教育教学岗位素质、实践研究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等,要突出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培训活动内容为中学各科教材,采取听评研讨课、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等培训形式,突出教师教育教学岗位素质训练与提高。

四、培训的方式

采取外出学习、听专家作报告、集中培训和教师自学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

五、培训要点:

(一)以法律为依据,提高教师法治意识,明确职责,依法执教。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知识,明确职责,使提高教师执教有法可依。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逐步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制定标准,严格依照条例、法规,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对教师进行要求、考核、聘任,使教师队伍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二)以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思想素养,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两手。每一个教师都应把提高教育岗位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从“树形像、铸师魂、做表率”出发,要求自己事事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

1、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将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在教师中积极倡导“应事忌事”、“应语忌语”活动,以“树形像、铸师魂、做表率”为重点,号召全体教师修正自身言行,履行师德规范。努力构建师爱生、生敬师的和谐氛围。

(2)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以教育行风建设为重点,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学习,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有在学生的心中树立美好的形象,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渗透、感染学生,才能把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当代教师的理想形象,要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要求教师敬业、乐业,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2、努力提高教师的岗位素质。

(1)坚持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本学期主要以三笔字、备课、课堂教学、考核等为主。鼓励教师努力探索在学科领域中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的办法与途径,发挥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风格与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鼓励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和充实学科体系,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加强教研的深度和广度。

(2)调动教师多读书。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教师所读的书中,应有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和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深地思考。同时不断加强教师的语言修养,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3) 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过两级三关活动。

①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深入到课堂,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以温习《课程标准》为主,以“有效教学理论”和“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为主题,进一步探讨研究各学科教材的编写意图与重难点。开展教研组单元和课时集体备课,以此推动教师进一步学习研究教材,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知识观。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新型教师有较强的创造意识,用创造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主体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特征,使传统形态的“说教”变为学习者思维形态的感悟,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完备性。教师应不求人人语数优秀,必求每生各科合格,做到让每生有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处理好“减负”与全面负责的关系。帮助学生立志、乐学、慎思、立志是学习的动力;乐学可以使学生持之心恒,坚持不懈,慎思能使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处理好师生、教学的辨证关系。做到转化有决心,提高有信心,思想要关心,辅导要耐心,对学生有爱心,以朋友的真诚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变“教书匠”为“研究型”教师这是时代的要求。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要全面提高适应素质教育的业务能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要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应掌握录音广播、电视录像、语言实验、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遵循教育规律,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参与“素质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对“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内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教育地位和作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研究系统的学科方法论。

六、主要保障措施与方法:

(一)校本研修组织机构

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张宏伟(校长):校本研修工作第一负责人,全面知道监督校本研修各项工作,组织考核评价,负责经费的审核。

副组长:孟庆楼(副校长)负责校本研修的各项具体工作,组织安排好各成员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及反馈工作;具体负责师德师风内容的研修;

成员:徐淮昌(教导主任):协助进行校本研修的检查、考核、评价及反馈等工作,具体负责教师岗位素质、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内容的研修;

王刚(政教主任):协助进行校本研修的检查、考核、评价及反馈等工作,具体负责班主任教育工作内容的研修;

姚连玉(科研主任):协助进行校本研修的检查、考核、评价及反馈等工作,具体负责班主任教育科研工作内容的研修;

(二)主要措施与方法

1、按照安图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的工作要求与部署,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的培训。

2、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文件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聘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切实抓好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职评的结合,及时做好宣传组织、资料呈报和证书办理。

3、内部挖掘,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

充分发挥我校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的作用,让他们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既可进行教材辅导、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集体同伴互助。开展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研修活动,开展新老挂钩、师徒结对活动。

4、课题研究。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引领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形成教师人人参与的氛围。

5、继续抓好“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

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学习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汇总材料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6、做好“请进来”工作。

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7、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

校本培训要加强层级管理,就是各个管理层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培训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条件;二是校本培训的执行层,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具体做好五项工作: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②师资队伍建设;③组织培训;④负责培训效果测评;⑤档案建设;三是教研组基础层, 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①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②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

8、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好培训活动。

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个人计划 篇6

姜红梅是我校的青年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在2012年由地理该教历史,一年来,我精心帮助姜红梅老师备课,写好教案,搞好教研,并指导她将《体验·探究·感悟》课堂应用于教学,姜老师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上学年,在16校联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13——2014——2的18校联赛中,又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一、目前状况的分析 1.优势分析:

⑴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初步理解课改的精神,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⑵教学基本功相对比较扎实,以课改的精神作为日常教学的理念,根据所任教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与实施日常教学活动。

⑶善于对在日常教学中所获取的信息作一点分析与反思,不断积累,使其成为日后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宝贵资源而加以利用。2.不足分析:

⑴缺少系统的理论学习,对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不能及时发现,有的无法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全面的分析,特别是缺乏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对的新要求,面临的新任务方面的理论知识。

⑵由于理论知学习的不全面,影响了教学反思的质量,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缺乏理论支撑,因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快。在课堂教学的整改实施过程中缺少理论依据,也影响了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与探索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影响了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二、专业化发展计划

1:竖立学生人人都是资源的思想,作为教师,必须面对所有学生培育与开发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处为学生的楷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替意识地培育与开发资源。2:加强理论学习:

⑴学习教育心理学,使自己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的学习,分析教学中所在的问题。

⑵全面系统的学习课改的理论,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竖立与新课程完全想适应的教学观念。提高对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理论,指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课题的探索与实践。⑷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丛书,学习两个纲要,学习有关论文撰写的书籍,提高写作能力。

3:边学习边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探索与实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研究。

4:进一步做好教学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失,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整改计划实施,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

5: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在写出一至二篇与教学相关的论文;

三、专业发展的期望

1: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正确的学科价值观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学会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2通过课后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篇7

全球化已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而英语也已凸显其重要作用。据统计, 全世界有近3.8亿人将英语作为母语, 约2.5亿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约10亿人正在学习英语;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85%的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用英文撰写, 70%以上的科技出版物用英语发表, 60%的广播节目用英语进行。总而言之, 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贸易、旅游、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都充当着国际通用语言的角色。

全球经济化给中国带来了发展契机, 而英语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金融机构到中国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 旅游、留学、从事商业活动, 这些都对中国人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要求。

作为发展中的教育大国,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刚刚起步。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 担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对于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二、高职英语专业和教师现状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十几年来, 高职英语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 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发展背后隐藏着问题。长期以来, 由于定位不明, 高职英语教学成为本科英语教学的缩影, 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轻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 与其他高职专业相比较, 高职英语专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一般说来, 高职专业往往与某一或某些职业岗位相匹配, 如高职旅游专业旨在培养导游等职业岗位人才, 会计专业培养会计岗位人才。但是, 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的应用型英语技能人才适用多种职业岗位, 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一定英语语言能力、能够胜任国际贸易、涉外文秘、货运物流等国际商务活动相关工作岗位的应用型英语技能人才。这种特殊性引起了毕业生不能对口就业这样的表面现象的存在, 也导致了目前高职英语专业报考率逐年降低的情况。

高职英语专业陷入尴尬的境地, 高职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也面临困境。高职英语教师大都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语言专业, 长于英语语言知识、短于职业技能知识。他们的职业岗位知识往往通过短期培训获得, 缺少企业经历。这也导致他们在教学中注重对英语知识能力的传授, 疏于对职业技能知识的训练。其次,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及高职院校现实状况等原因, 高职英语教师重教学、轻科研, 更不能将自己的发展与专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既局限了教师的个人进步, 也不利于本专业的良性发展, 影响高职英语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三、高职英语专业发展趋势

(一) 高职教育应当是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1.博雅教育。博雅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源于古希腊, 其“七艺”教学 (包括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等七门课程) 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 其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 而是通过掌握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

2.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 是指, 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侧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是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博雅教育重在终身发展, 职业教育重在技能培养;博雅教育注重精神性, 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性。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将二者融为一体。如果偏废博雅教育, 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将沦为“高级职业培训”;如果忽略职业教育, 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就成了普通高等院校所进行的“高等专业教育”, 丢掉了职教性这一根本属性,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是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应当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和谐统一, 应当以培养具有整体素质和终身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

(二) 高职英语专业应当培养兼具英语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是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那么高职英语专业也应将培养兼具英语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目标。

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其目标是培养适应商务英语行业第一线需要的, 具有英语语言方面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必备的贸易、商务综合知识, 适应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英语人才。由此可见,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跨学科性质。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商务英语本身的跨学科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有效途径。

2.语言是基础。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博雅教育的体现。

3.实用是关键。应当传授学生必备的商务综合知识, 商务英语的教学重在其专业化、口语化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是职业教育的反映。

因此, 高职英语专业设置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保证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既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能力基础, 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1) “英语能力+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兼具“英语能力+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设置“英语语言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两类课程体系, 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岗位技能知识。 (2) “渗透式”教学模式。语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相互渗透, 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 如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融语言知识与职业技能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能让学生在语言技能学习中获得职业岗位知识, 又能在职业岗位知识学习中强化语言技能。 (3) “教育专家型”教师队伍。“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高为师”。教师的首要条件是拥有广博的知识。只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才能有效地推动高职英语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依托专业发展, 实现高职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

1.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双师型”教师。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语言素养, 还要熟悉职业岗位知识。通过到企业顶岗实践, 累积行业经验, 使自己真正成为拥有英语语言知识及职业岗位知识的双师型教师。

2.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实战型”教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avid Ausubel认为:教师引起学生的学习智力、激情和内在动机的程度, 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因此, 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潜能, 引导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自我教育能力。

3.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学习型”教师。著名美国教育家John Cotton Dana曾说:Who dares to teach mustnever cease to learn。教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师要努力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 注重专业知识的累积,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 加强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习,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当然, 教师还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 包括向学生学习, 并善于自省和自我教育。

4.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研究型”教师。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大主要任务, 它们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创新教学的内容, 深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 教学也可以使教师感悟和发现新的信息, 从而推动科研。高职英语教师不能重教学、轻科研, 应增强科研意识, 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使自己成为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研究型教师。

5.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是“专家型”教师。高职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还应当通过参加研讨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职业调查和专业分析等一系列活动, 把握专业发展动态, 能够对本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变化方向及实践教学创新等专业建设的各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将自己真正融入专业建设之中, 使自己成为关注专业动向、推动专业发展的专家型教师。

总而言之, 高职英语教师必须依托本专业的发展, 加强教学能力培养, 积极进行科研探索, 将科研、教学以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使自己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教育专家。

摘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 首先探讨了社会全球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高职英语专业和教师的现状, 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再次, 提出了高职教育应当是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因此, 高职英语专业应当培养兼具英语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最后, 阐述了高职英语教师必须依托专业发展以实现个人发展的观点。

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篇8

【关 键 词】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发展,本文从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重要性入手,在认识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讨论转变及改进的方式,从而使培训模式更为有效,最终达到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培训模式;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3-0070-02教师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即传授者。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对教师扮演的角色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之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教师的专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才能创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因而,为了适应教育发展,须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使教师专业加速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训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就关于“如何打造”,提出了培训的措施,将教师的培训经费列入到政府的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这意味着国家对教师专业化的重视,也意味着对教师开展的专业化培训正逐渐走向正规化。现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遇到了很多专业发展上的问题,比如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延伸及拓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二、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1. 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知识传授是否正确、有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对讲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对书本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这里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如果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有偏差,就会使得在教学的源头发生错误,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更别谈教学质量了。第二层,教师需要准确拿捏知识层次,分清楚哪里是知识的重点及次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轻重缓急,并且知道哪个环节需要强调,哪个环节需要跳过,而不是所有知识完全不加工地都传达给学生,对学生的理解及吸收造成困难。

2. 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良好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不仅涉及历史、哲学、心理学、政治、道德规范、法律等,还涉及对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现如今提倡的个性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富有层次性,各层次具有多元特征且各层次之间相互交叉,还要求知识结构是个不断需要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必须也有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三、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变与改进

比较常用的教学培训模式一般有集中培训、教学观摩、聘请专家授课、专题讲座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些理论和实践水平偏高的人员,在一个相对封闭式的环境下,对有培训需求的人员所展开的一种集中培训。这类模式把接受培训人员的起点素质假设成一致,即一刀切,忽视了人员的差异性。另外,这类模式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授课的专家,因此培训的效果受到了专家专业知识水平的局限。再者,这样的培训形式更多的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播,长期采用这种培训形式虽然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起到提升的作用,但拥有丰富的知识并不代表就能构建高质量的课堂,这就出现了很多教师虽然有着高学历,却在课堂教学中力不从心的局面,没有实现培训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模式固然存在缺点,但仍然是现如今主要的培训模式之一。近几年,教师教育的培训模式也开始慢慢地有所转变,对传统的培训模式进行了一些改进,由侧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转变成对侧重行动研究为主。这说明教师的教学实践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研究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训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利用信息化技术展开培训。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原有的培训方式中,多媒体信息化设备的加入可以有效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例如,在线上为学员提供多种培训资料的阅读及下载,并且提供专家在线答疑,学员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组成学习小组。在虚拟的讨论环境中,线下氛围较线上更为宽松自由,更有利于学员的思考及创新,解决了学员在非正式学习中缺乏权威辅导及自主研究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培训平台,对学员实施短期的远程培训,并对远程培训的结果在线下开展评价及反馈。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学员的学习时间更为灵活化,并且便于学员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培训材料,同时也弱化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偏远地方的学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受限的问题。

2. 群体互动交流培训。教师的工作环境是由各个教师组成的,群体之间因为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以及成长需求而形成共性。培训可以在他们的共性上在不同的大小环境中展开。小环境就是学校本部的学校年级组或者学科组为单位组成的集体,大环境就是学校本部与其他学校的教师组成起来形成的集体。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及教学风格,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个人的专业技能也带有局限性,促进不同的教师在一起取长补短,合作开展学习,能取得更大的学习成果。建议在专业人员或者机构的组织及指导下,针对一个话题进行研究及讨论,模拟不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一个团队合作的环境中相互帮助、学习、研究,以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

3. 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不仅可以节省很多培训成本,还可以贯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其操作的便捷性、形式的灵活性、应用的普遍性,一直是培训模式的首选。校本培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需要从岗位的多维度对人员实施培训。教师按教学经验大致可以分为新入职教师(工作经验欠缺)、教师、资深教师(权威领导)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一定区别,培训也需要设置不同的层次。首先需要对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培训需求,基于不同的培训需求,组织展开分层次的培训。初层次的培训主要是针对知识,旨在帮助工作经验相对欠缺的教师群体更新、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满足岗位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需要。第二层次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实践能力,旨在帮助教师群体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使专业理论得到提升、总结。最高层次的培训主要是针对知识的创新及深化,旨在通过模拟教学情境,实现教师间的专业合作,帮助资深教师群体将专业知识及经验进行更大的提升及拓展,并获得创新。第二方面,准确定位培训目标,制订完整规范的培训环节。只有正确的目标才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而展开的培训,主要是帮助教师解决在专业化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且塑造一批学术领军骨干、教学活动领头人,在教育实践中起到领袖、带头作用,从而影响整体的专业水平。培训需要形成闭环:提出培训需求-拟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实施评价-总结培训,每一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提供依据,整个培训环节必须是连贯且完整的,才能使培训更为科学、规范。第三方面,校本培训需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积极地为学校教师提供去校外学习的机会,通过听专题讲座、参与学术讨论,提升其专业水平,并将学习成果带回学校,分享给学校其他的教师,成为校本培训中其他教师的培训讲师。

总之,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促使教师专业的发展,要求培训模式在规范、系统的基础上,形式较传统模式更灵活、更侧重于实践的技巧及知识的创新。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培训产生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仲岗.教师专业化趋势与现代教师培养与提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2]孟凡丽,程良宏.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0(7).

[3]黄伟.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22).

[4]蓝海正.基于校本培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学与管理,2011(6).

[5]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

[6]郭绍青.宿翠华.分析教师需求,规化培训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

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成长计划 篇9

魏玉林

转眼间,我从“学生”向“教师”这个角色的转换已经多年了。在多年的成长过程中,我曾有过失落和迷茫,但只要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眼、天真的笑容和那稚声的“老师好!”,我就感到满足和无悔。从我成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新兵那天起,我就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接受的人民教师。为了让自己成长地更快,我为自己作了如下的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吃透课改精神,不断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植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力求自己由专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是我努力的方向。

二、发展目标

1、师德方面

(1)“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因此我要使自己具备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2)自己在工作中曾得到过很多教师的帮助,他们良好的师德辐射带动了我,因此当身边的老师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我定会竭尽所能。

2、教育、教学、教研方面

(1)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中心工作。本人要认真担负本职工作,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识,并能够在操作上学会正确操作,我会认真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以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到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学。(2)业务方面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3)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4)深化课改,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5)认真研究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自身的发展。适逢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及实施“课改”的严峻挑战,作为年轻教师,我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及本学校的号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有关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资料,使自己首先具有一种先进的教育意识及理念,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结合,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3、专业基本功方面

(1)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尝试性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发展。

(2)“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多方面才能,以适应和满足自己工作的必须。为此,在这一年里,我坚持每天利用一定时间,练习基本功。书法、简笔画、人文地理等都要有所涉及,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技能。同时参加计算机的培训以适应最新的信息化教学观念。(3)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

(4)勤于思考,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5)与其他教师进行专业合作,有效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教师也是工作群体的一员,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三、三年发展计划

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课改与科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理论学习”、“教学基本功训练”这六方面做实做好,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者,是摆在我面前的重要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阶段:自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专业水平措施:

1、提高理论学习水平(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看有关业务方面的书籍和刊物,掌握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深入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落实新课改理念,注意积累教学经验,养成反思习惯,追求扎实、高效、人文特色浓厚的课堂教学。

(2)、积极参加市、区及本校科组的教研活动,通过在听评课、中心组的集备工作、资源组的课题研究等多种活动形式中,通过交流和反思,汲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3)本学年我担任毕业班的担任班主任,因此我要更加重视班级管理方法的学习,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管理学生的好方法,二是在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学习班主任的治班之道。三是阅读有关班级管理的书籍、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4)重视多媒体的学习。以往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学完后即抛之脑后,从不应用实践,导致工夫没少费,却什么都不会。本,我准备在学校培训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业余时间自学,向他人请教,在实践中提高,争取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及简易课件。

2、狠抓教科研工作

(1)积极参加市和区级的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做好学生的培优抚差的工作。

(2)争取在每个学年能上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平时上课时要有意识把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行为,要体现个人的教学风格。

(3)关注学习两极分化的问题,测验和期末考试以后认真分析试卷难度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善。

(4)不断及时发现问题,关注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透过个人博客、聊天室的网络工具了解学生心态,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学习。

(5)继续积极认真地履行区教研室中心组成员的职责,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本我将尽最大努力,抓住一切机会,使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争取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生动、精彩的授课吸引学生,以扎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打动学生,做让自己满意、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第二阶段: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强化教学反思能力。

(1)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养成随时记录教学中的感想和学生的创新片段,学会积累,学会研究。

(2)、加强教育科研能力重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在教研与科研的实践中,发展自己,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实践与反思而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强化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将学科知识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来整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重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3)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尽可能承担市级以上的公开课。

(4)尽能力争取通过小学高级职称的评选活动,在学科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带头作用。

第三阶段::灵活处理教材,吃透新课程标准,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1)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能手,对教材的运用能游刃有余,对新课程标准能掌握通透。

(2)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都趋向成熟,能配合区教研室、学校的科组老师进行有关课题研究,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教师个人年度专业发展计划 篇10

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十七年。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勤恳,尽职尽责,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先后被评为市优秀语文教师,区优秀青年教师,区首席教师,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个人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

1、师德目标: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坚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

2、教学方面:

A、积极探究教育教学规律,让课堂的喜悦之花绽放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B、常跟本组老师进行教学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的把握课堂。善于捕捉课堂中学生的变化,同时不断激励学生的自信。

C、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流畅,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信息的处理和优化。

D、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教育目标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经过长期陶冶的思想情操,磨炼的精神气质,积累的知识能力而形成的个人修养,无疑是教学魅力的基础。所以,只有长期勤奋好学,不断日积月累,认真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才会有其魅力的丰富底蕴。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教学中对教材的烂熟于心,对知识的旁征博引,上挂下联,纵横捭阖,以其谈笑风生的教态,充分调动起学生高昂的情绪,浓厚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进行“自我充电”。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继而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将学生的“知识杯”与教师的“专业桶”都汇集到知识的大江大河上。变由师到生的知识单频振动为师生共振,变“教学”为“学教”,确信教学不仅相长,而且互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从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欢悦,同时长进。

三、具体措施

1、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随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不断深入,我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不仅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之梦》、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专业报刊杂志外,我还将阅读巴金、冰心等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著,以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品味,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语文素养的教师。

2、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不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必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3、坚持写“教育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此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

4、练就自己扎实的基本功。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是教师的基本功。为此,我会持之以恒地加强自己的基本功练习。

5、利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高校教师培训 篇11

(一)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有人将教师专业化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一门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关注教学的品质、职业内部的合作方式,教学人员如何将其知识技能和工作职责结合起来。

专业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按照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化技能和专业情意三部分。广博厚实的专业知识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因此,有人认为教师专业具有双专业性。普通文化知识是指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主要指以下几种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解决问题与行动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批判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专业情意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和专业性向三部分。崇高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专业工作的向往和追求,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高尚的专业情操,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和情感体验,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包括理想的情操和道德的情操。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育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也就是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际上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高校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199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第45界会议上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职前培养应该与在职培训密切结合,建立一种视职前学习和在职培训为连续统一的师范教育和培训系统,是世界各地所共同要求的。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不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培训已经显示出经常化、制度化、学习内容系列化、进修高学位化的趋势。英国规定,所有的任职教师都要定期接受培训。日本的培训教师的途径也有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高校教师的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目的是改善高校教师的培训。而高校教师的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对高校教师培训教师工作的挑战

首先,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还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深,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知识积累和传播速度的明显加快,新学科的不断涌现,使得教师在师范教育期间所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事实上,教师在担任教师职务以前所学的知识仅占一个人一生中所学知识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终生学习与职业培训,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开拓视野,适应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教师职能与角色、地位的转变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品德、广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自觉思考和研究的能力,还要有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献身学术的兴趣、愿望的艺术。这些对师范教育,特别是职后的教师培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教学上的创新能力、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适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目前,高校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这一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996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对上海地区高校基础课的教师了解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的调查,发现有90%左右的教师对一些较为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体一无所知。这是对我们教师培训工作的挑战。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创造性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只有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队伍,才能“产生”出创造性的人才。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大力培训教师,激发他们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以满足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

最后,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敬业精神。改革开放虽然使广大的高校教师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竞争意识,强化了效益观念,但有一部分教师在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变化,职业信念动摇了,师德水准也不高,工作责任感不强,甚至有个别教师违背学术道德。这些都需要我们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以确保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面临艰巨任务。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高校的负担在加重,包括教师队伍的质量等。教师的教学质量来源于教师素养的形成、发展和提高,而这一切又离不开教师的培训工作。面对新的要求,高校教师只有通过培训,接受再教育、再学习,才能使自己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对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1、高校教师培训的理念。高校教师的培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培训工作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学术进步,更要关注教师的人格进步。培训工作者要城心诚意地、实实在在地做好教师培训的管理与服务。

2、高校教师培训的形式。高校教师培训,应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学历与非学历、短期培训与长期进修、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的多种培训形式。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逐步实现从专业型培训向学术研究型培训的转变。

3、高校教师培训手段的现代化。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能充分改变传统的培训手段,使教师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能是更多的教师不受时间、空间、经费等的影响,有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4、高校教师培训的管理。教师培训的组织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加强与进修教师、导师等的联系与沟通,改善办学的环境与办学条件。同时,还要严格考核,确保质量。培训单位要根据教师培训的层次性和广泛性。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奖优罚劣,努力提高培训的质量。

5、高校教师培训的体制。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体系要进行体制创新,对培训中心的机构进行改革、调整,如成立“教师培训学院”等,增强其培训、研究、协调与合作的职能。

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篇12

一、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建立了适合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

在校本培训开展的初期, 新课程改革正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 中小学教师对相关新课程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 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也不是很高。因此, 在校本培训实施后, 教师认识到了校本培训在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上的意义, 调动了教师自觉进行培训提高的积极性。校本培训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校本培训成长起来的县、乡、校三级骨干教师培训带动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技术水平、课堂教学形式、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提高, 在拓宽资源利用渠道, 整合其它教育教学资源, 综合开发各种乡村教育资源等方面也创建了新的、较为有效的模式。

1. 学区和学校学会了挖掘本学区、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方法。

如充分利用中欧项目和国家“远教”试点项目、“义教”项目配备的信息技术设备、图书与软件资料, 整合原有图书仪器、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 以及适合培训教师的音像资料、自制教具等, 拓宽了教师培训资源渠道, 实现了资源利用途径的普遍化和利用方式的多元化。

2. 学会了教师培训资源开发的方法。

县项目办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省、市、县级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根据县乡实际, 编写适合本地教师实际需求的培训资料, 开展教学风格明显、课改理念深、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观摩课, 举办导向性较强的专题讲座等, 对农村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条件, 强化对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资源传送渠道。

县级教研部门以校本培训为载体, 精选活动中积累的教学资源向各级教研组织复制下发, 再由本学区、学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二次增减筛选后复制下发辖区学校或教学点用于教师培训和教学, 这样便实现了优质培训和教学资源在全县范围内范围的最大共享。

4. 初步建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新体系。

通过校本培训,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得到激发, 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 对所需资源进行整合, 方便了开展校本培训或教师在家里进行自学“充电”, 为教师的学习最大化地提供了硬件支持。校本培训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校本+自学”的教师培训模式, 已成为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的较佳方式之一。

二、校本培训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培训提高的广泛平台

校本培训不要求统一模式, 但必须注重实效, 并要鼓励教师开阔思路、大胆创新。在实际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中采取举办讲座、组织观摩教学、案例教学、读书活动、备课指导、教学诊断、师带徒、参与式培训等形式, 改变了过去一直沿用的单一的讲座形式,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各级教研部门还可组织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员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深入教学现场与山区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 这种形式可使广大农村教师在不耽误教学的情况下, 得到有效培训。在平时的校本培训活动中利用乡镇资源中心的条件和教师资源优势, 以及其示范、带头作用, 以校本教研为龙头, 解决农村学校分散、学习资源有限的问题, 改善教师的学习环境, 提高培训设施的利用率, 提高教师的素质与工作效率, 改进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与学的质量。同时, 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为辖区学校培训学习支持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 让他们为学区或村级学校的教师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技术上的支持, 使校本培训活动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的组织和纽带, 让农村教师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能及时得到他人的指导和帮助, 形成片区中心校本培训有骨干引领, 全员培训教师能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教学反思有培训者指导。多方位开展的培训活动为校本培训的发展开辟了持久的运转途径, 带动了周边学校教师的整体提高。由于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符合教师的教学需求, 因此, 得到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支持, 在辐射周边学校进行教师培训、服务社区的活动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在校本培训中开展的信息技术 (ICT) 应用培训, 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 要把ICT培训作为创新校本培训的重点进行促进。为了培养广大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使多数农村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资源, 优化教学方法,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校本培训指导中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开出率和参加有关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次数等应做明确的要求, 并要作为教师教研及常规管理的硬性指标列入业务考核范围。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参加一次信息技术集中培训, 每学期都要开展五次以上利用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 并结合教学实际撰写两篇以上的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论文。对每位教师关于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情况、学生的反馈效果、教师的教后感等都进行详细的记录, 在年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效果对教师进行量化评估, 从而激发教师充分使用信息技术、认识和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性, 促进校本培训效果。

三、校本培训理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

校本培训的实施过程既是一个建设过程, 更是一个总结经验, 为农村教育今后的发展建立运转机制的过程。因此, 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环境, 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运转机制, 对校本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培训实践中, 要充分发挥各级教研部门的协调组织功能, 牵头组织教研室、电教馆等指导帮助乡镇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培训工作中长期积累的经验, 负责开展对乡、校骨干教师的培训, 并在资源库的建设和资源管理上向受训学校提供成功范例与典型经验。发挥教研室研究、指导教学的功能, 教研员要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学校、教师的需求, 指导帮助乡校开展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主的教研活动;利用教研部门主办的教育刊物编发教师的论文、教学经验、培训材料等, 通过开展以教学方法为主的研究活动, 把教师的教学感悟和体会挖掘总结出来, 转化成教师共同的学习资源, 在中小学广泛交流, 使教师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电教馆派技术人员要经常性地深入各基层学校解决技术问题, 现场培训各校技术人员, 并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在加强指导培训计划的制定, 加大对各资源中心计划落实的督查力度, 指导完善乡镇学校的培训工作机制等方面, 要随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督促各中心计划培训任务的完成。

多方位、多层次的有机配合, 既可高质量地完成校本培训任务, 又可逐步完善建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期运行机制。

四、校本培训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水平

经过这几年的校本培训实践, 我县坚持以乡镇中心小学 (或初级中学) 为主阵地, 利用各级教研部门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在提高教师素质上,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教师个体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

开展的校本培训, 使教师对新教材有明确的认识, 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法有正确的理解;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感受、谈体会, 会展示自己的新见解;在教研活动中, 教师学会了在对比中学习, 在对比中找不足的方法。

2. 乡、校教师群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各级骨干教师和校长的带动, 校本培训带来的最新教育教学信息和各校开发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在大多数基层学校已“生根开花”。如有的学校以组建摩托车为交通工具的“送教下乡”小分队, 极大地缩短了培训周期, 拓宽了培训面, 提高了培训效果, 实践证明, 这是一条值得推广的耗时少、投资小、效果好的校本培训新路子。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来说, 各基层学校在一学期中每个重点学科都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使各级各类学校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的整合课程数目达到了相关要求, 为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校本培训中以培训促进教师发展、以培训强化教师业务素质的运转途径, 是贫困县教师成长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培训途径。教师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校本培训为农村学校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学生学习的途径变得丰富多彩, 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了拓展,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形成, 学生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学习不再是中小学生的负担。这些变化的出现, 均得益于以教学实际为起点的校本培训活动, 得益于校本培训与常规教研活动的融合, 得益于校本培训的实施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摘要:以学校为依托的校本培训, 对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农村教师的研修方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作者所在县的实际开展情况入手, 阐述了校本培训的实效。

关键词:校本培训,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实效

参考文献

[1]陈如平.欧洲教师校本在职教育模式[J].中小学理理, 1997, (9) .

[2]曹大宏.关于“校本教师培训”的辩证思考[J].成人教育, 2005.01.

上一篇:我长大了说课稿下一篇:我多想优秀爱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