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的方法

2024-10-05

矫正的方法(精选11篇)

矫正的方法 篇1

矫正是利用杠杆的原理通过手工、机械或热处理等多种手段对铸件的变形进行修复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矫正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常温矫正

常温矫正就是在常温下不加热, 用手工或机械对铸件进行矫正的方法, 其主要适应于形状简单、塑性较好的薄壁铸件, 如铸钢件等。对于塑性较差的材质, 矫正变形量不宜过大, 而对于脆性材料, 则不能进行常温矫正。

矫正的基本原则是先矫正大的变形, 再矫正较小的变形。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变形的大小可选择采用锤、千斤顶、压力机等工具和设备, 并借助于适当的胎具, 在选定的施加外力的部位, 靠敲打、挤压等机械作用, 使铸件发生弹性和一定的塑性变形, 最后得到矫正的目的。

矫正的关键是要选择好支点、施力点和施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 支点要选择在铸件开始变形的位置, 施力点要选择在离支点较远的位置, 这样可以节省力量, 施力时要先用较小的力, 力量不够时再慢慢的加力, 防止用力过大而将变形矫过。有时矫正中需要多个支点, 并需逐段矫正, 但要选择好先矫正哪一段, 后矫正哪一段, 否则将事倍功半, 甚至使铸件报废。

图1为一叉形铸件的矫正过程, 图中A为完好铸件, B为变形后的铸件, C为第一步矫正的示意图, D为第二步矫正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出, 在矫正时首先要矫正整体变形, 然后再矫正局部变形。

2 局部加热矫正

当铸件皮厚、较大或铸件塑性差、强度高, 在常温下无法矫正时, 就需要对铸件进行局部加热, 然后再对铸件进行矫正。

矫正的关键是要选择好加热的部位、加热的温度、加热的快慢, 支点的选择, 施力的位置和方向。一般来说, 对自由杆类铸件的弯曲变形, 加热部位和施力位置应选择在最大弯曲处, 如图2所示;对一端固定的悬臂杆和半齿圈类铸件, 加热的位置和支点应选择在铸件开始变形的位置, 而施力的位置则应选择在铸件的最大变形处。对于一次矫正未得到要求的铸件可以重复矫正。

图3为一个半齿圈, 由于其外圈较厚, 里圈较薄, 收缩时齿圈向外张开。矫正时, 加热部位在半齿圈的中部, 而施力位置在齿圈的端部, 即齿圈的最大变形处。为防止挤过, 在齿圈开口处可设置挡块, 两挡块的距离为齿圈的正确尺寸。为防止半齿圈在挤压过后尺寸再发生变化并为防止半齿圈挤压过后产生内应力, 故挤压后应立即给半齿圈焊上拉筋, 并重新进退回窑退火, 退火以后再将拉筋割掉。

3 退火过程中矫正

对于大型厚壁铸件、变形较大用局部加热的方法无法矫正的铸件, 可以采用在退火的过程中进行矫正的方法加以解决。

具体操作方法如图4所示, 进退火窑时铸件的翘起部分要朝上, 底部要用适当数量的垫铁垫平, 翘起部分与垫铁间的距离为铸件在该处的变形尺寸, 然后在铸件的翘起部分和相对位置放上足够的压铁, 铸件在退火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得到矫正, 这样既达到了矫正的目的, 又不增加铸件的内应力。

退火过程中矫正的关键在于:1) 要掌握好垫铁的位置, 垫铁要垫稳、垫实, 在退火过程中不得发生变形和移位;2) 垫铁和铸件变形部位之间的尺寸 (矫正尺寸) 要掌握好;3) 压铁的位置和重量要掌握好, 否则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 矫正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其预防

4.1 矫正尺寸不合格

矫正尺寸没有掌握好或矫正后铸件因弹性作用而发生反弹, 或铸件在矫正后因有内应力而重新发生变形, 从而引起铸件尺寸不合格。对常温矫正, 往往是由于尺寸没有掌握好而引起的;对于局部加热矫正则往往是由于挤压不够或挤压过度而引起的, 也可能是由于铸件发生反弹而引起的;对于退火过程中的矫正, 则可能是由于支点没选择好, 垫铁没支好, 压铁过重或过轻, 或退火不好铸件因应力作用发生反弹而引起的。

总之, 引起矫正尺寸不合格的原因很多, 要具体分析, 采取相应措施, 最好在铸件矫正好后立即焊上拉筋 (如图3所示) , 并进退回窑退火, 退火以后再将拉筋割掉。

4.2 裂纹和断裂

由于铸件材料塑性差或由于矫正方法不得当都有可能引起铸件产生裂纹甚至发生断裂。对于塑性差的铸件一般不要采取常温矫正的方法进行矫正, 否则容易发生断裂, 必须矫正时, 可采取局部加热矫正或退火过程中矫正的办法进行矫正。加热矫正引起裂纹和断裂往往是由于施力不当或加热温度过低而引起的。

预防裂纹和断裂, 首先要了解材料的性能, 制定合理的矫正工艺, 对于塑性差的材料最好在热处理之后再进行矫正;对于热矫正的铸件, 要选择好合适的施力点、合适的力量和合适的加热温度。

5 小结

矫正铸件变形的方法很多, 但都不外乎常温矫正和加热矫正, 选择合适的工艺是矫正的关键, 无论是常温矫正还是加热矫正都要选择合适的支点、合适的施力点、合适的力量, 并借助适当的模具, 这样才能将铸件矫正好。

矫正的方法 篇2

戴用活动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都要保持口腔卫生,尤其是固定矫治器,因为矫治器粘固在牙齿上,不能取下刷牙,且矫治器周围极易存留食物残渣,造成细菌大量繁殖。所以,患者要养成饭后刷牙的习惯,每次刷牙不少于5分钟,采用横竖交替法,使用含氟牙膏,活动矫治器也要用牙膏刷洗干净。

二、注意饮食

固定矫治器是用教固剂将矫治器粘结到牙齿上,正畸期间尽量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以免损坏矫治器零件,使矫治力量中断,延长疗程。另外,为了防止蛀牙也应该少食用甜食。

三、定期复诊

牙齿正畸治疗需要不断加力调整,因此需要病人按照医嘱定期到医院复诊,调整矫治力度达到最佳的矫治效果。

四、戴用保持器

谈中职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方法 篇3

关键词:职高学生;爱;矫正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15-01

中职学生大多数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差,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违纪行为,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矫正呢?工作十几年来,在对中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爱”的作用。“爱”是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教育方法的最佳选择。只有施行“爱”的教育,才能让品德不良的学生在爱心中成长,爱才是矫正的根本。

一、多一些关心爱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品德不良的同学,平时很少得到别人的关怀和温暖。在家中、学校经常受到歧视和冷遇,因而产生对立、敌视情绪。班主任应诚心诚意的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一份关怀、亲切,他们才能把老师作为知心人,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敌对情绪,才能把老师的要求看作是对他们的帮助,从而在内心产生感激之情,有一种信任和尊重感。这种感情的产生,正是他们接受教育,发生转变的良好开端。

二、发现优点,克服消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

品德不良的学生,关键是思想的消极,缺乏自觉性。对于这类同学,如果只是盲目的讲道理、提要求,只会带来更加的反感,师生间不会有一丝共同语言。因此,在工作中我用平等的爱心去了解他们的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多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表扬,帮助其克服缺点,天长日久,学生自然产生向上的动力。

我班朴哲男同学由于家庭对他的溺爱,个人占有欲极强。因此在学校中对同学非打即骂,对待这名同学我是这样做的。一次劳动前,我对他说:“你可不可以帮老师个忙啊?”“行,老师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到的!”“你看,你家平时进货都是你去忙,老师见你口才不一般,你的交际组织能力也一定不一般,这次咱班劳动面积大,你能不能帮老师组织两个小组劳动?”他脸红了说:“老师,我不行,不行,你看我平时……”我不等他说完,拍拍他的肩说:“只要你可发打人骂人的缺点同学们一定会支持你的,老师相信你……”劳动时,是入学以来头一次没有听到他骂人,第一次见到他满头大汗的劳动。调度指挥的井井有条,圆满的完成任务。在以后的劳动中,都是他来组织指挥,班干部轮换制是,他做了两周负责纪律、劳动的班长。一个学期下来,刚入学是那个骂人打架逃学的朴哲男不见了,一个学习努力、表现积极的合格班干部出现在大家面前。

我想,正是我以一颗爱心去观察他了解他,尊重相信他,对他优点的肯定,诱发他同自身错误展开斗争,这才是矫正成功的根本所在。

三、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差是导致品德不良同学思想后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工作中我围绕学习进行思想教育,矫正品德不良行为。

我在班级开展了“科学家的故事”讨论会,观看了电视“科学成就展”,引发品德不良同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还为他们单独补课,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来提高成绩。根据他们的爱好、特长,组织参加课外学习小组和科技小组的活动。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转变也越来越快。

四、充分发挥集体作用的力量,形成爱心班集体

一名教师孤军奋战难免势单力薄,顾此失彼。组织发挥集体的作用,形成教育优势,这样班内同学,干部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能伸出友谊之手。这样,品德不良的同学很容易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逐渐产生对集体的爱,促进其向好的方面转变。

在充分信任、尊重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我将部分品德不良的学生安排进干部轮换制中,让其担任一定的工作,发挥自身优点,帮助他人。有学生打架摔跤,我就利用他体育上的优势,让他担任体委;利用爱交朋友的特点,让他负责纪律,大家在比学习、比纪律、比进步,在班中形成了良好的影响。

在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的大趋势下,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真正做到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过得硬,摆脱目前生源不足,办学效益低的困境,除了依靠国家的扶持,还必须重视职业高中的内部教研工作,全校共同努力,尤其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学生素质的提升是学校在社会上最好的口碑,其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提高学生素质、在矫正品德不良的工作中,班主任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发现优点,少揭一些伤疤;多一份关怀,少一份歧视。相信定会是全体学生在爱心的温暖下茁壮成长。

社区矫正教育矫正方法研究 篇4

一、当前矫正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一) “教育”与“帮扶”工作性质认识不清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 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 人们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因此实践中,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往往较多的沿用了安置帮教工作的日常做法, 侧重于“帮扶”, 而在“教育”上力度不够, 这就在性质上弱化了司法行政部门在社区矫正方面的工作职能, 也使个别的社区服刑人员对社区矫正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刑意识不强, 加之社区矫正法律体系不够完整, 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的推进。

( 二) 社区矫正教育主体过于单薄, 教育手段不够丰富

社区矫正是一项涉及党委、政府多个部门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绝不是单靠司法行政系统就可以完成的, 没有各部门的齐抓共管, 协力配合, 很难起到预期的矫正效果, 没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社区矫正工作也不可能顺利进行。但是目前来看, 虽然在实践中, 司法行政部门邀请了公安、监狱、心理咨询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矫正教育, 但是日常教育的主体仍然多以司法所单一主体为主, 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也仅限于集中学习教育, 由于缺少人员配置, 所以个别教育、分类教育的开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阻碍了教育矫治的效果。

( 三) 教育矫正制度缺乏系统性配套规范, 教育缺乏强制力

目前指导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文件只有两院两部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在这部文件里仅对社区教育矫正应当包含的内容做了概括性的规定, 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规范, 有些地方虽然制定了教育矫正细则, 但仅只作为一个章节规定, 没有完整的体系进行细化规范。由于缺乏教育矫正的法律依据, 所以使得实践中教育矫正手段难以落实, 使其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种可有可无的活动。

二、教育矫正方法的完善对策

( 一) 把握阶段性, 明确教育重点育

二是矫正教育, 教育内容具体包括: 法制教育、思想文化教育、行为矫正教育、心教育矫正的内容要根据服刑人员的具体情况, 司法所应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矫正期限, 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表现, 分阶段开展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矫正教育应该分三个阶段教育: 一是入矫教育, 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认罪服法、社区矫正告知教育、心理健康教理辅导。三是矫正期满教育, 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 期满总结教育、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安置帮教工作衔接教育。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可以强化教育矫正效果, 教育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犯罪心理和行为, 帮助他们提高法制观念, 早日回归社会, 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如此, 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内容的设计, 有利于提高教育矫正质量。

( 二) 改进矫正方式, 丰富教育手段

改进现阶段矫正手段单一、效果不显著的现状, 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个别教育与分类集体教育相结合, 既坚持针对服刑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开展个别教育, 又针对同一犯罪类型服刑人员的共同犯罪心理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教育。二是专职教育与兼职教育相结合, 矫正工作者作为执行主体, 是专职矫正人员, 对矫正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 制定矫正方案, 确定阶段矫正目标; 兼职是指与矫正机关达成合作关系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和社会志愿者阶段性地参与矫正工作。三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坚持法规、文化、道德教育的同时, 尽快建立起从接收到解矫前阶段全面的心理辅导和诊疗机制, 包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定期进行心理测试、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矫正。四是课堂式教育与互动式教育相结合, 在矫正工作者采取主动的谈话教育、课堂教育之外, 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教育, 使服刑人员参与进来, 通过直观的感受深化教育效果。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通过他人的肯定和认同增强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 三) 完善社区矫正相关立法, 明确教育矫正内容和主体

针对实践中由于法律依据不足, 教育矫正监督管理措施弱化的情况, 应在立法中对社区矫正教育中的强制性规范作出专门的规定。如作为教育矫正重要措施的社区服务, 应属于刑罚执行范畴的事务, 现有的法律文件中, 还没有一部授权社区矫正机构强制性地对社区服刑人员安排社区服务, 因此, 如果以系统完备的立法方式明确相应教育矫治的内容, 就可以保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的严肃性, 强化服刑人员遵守教育矫正的意识和主动配合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 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矫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红格.论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D].昆明理工大学, 2010.

焊接H型钢变形矫正的施工方法 篇5

关键词:钢结构 焊接 变形 施工

0 引言

当前钢结构已在建筑工程、装饰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钢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是焊接H型钢柱(包括格构式钢柱)、梁以及稳定系统。这些构件在制作过程中都存在焊接变形问题,如果焊接变形不予以矫正,则不仅影响结构整体安装,还会降低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对于焊接结构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防止或减小变形,当这些变形超过现行规范的规定时必须加以矫正。使其达到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实践证明,多数变形的构件是可以矫正的。矫正的方法都是设法造成新的变形来达到抵消已经发生的变形。

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应用的矫正方法,主要有机械矫正、火焰矫正和综合矫正。在钢结构制造中常用的有机械矫正法和火焰矫正法两种。

1 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火焰矫正

火焰矫正法就是把焊接变形相对部位的金属局部加热到热塑状态,利用不均匀加热引起的变形来矫正焊接结构已经发生的变形,这种方法只需普通气焊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但火焰矫正是一门较难操作的工作,方法掌握、温度控制不当还会造成构件新的更大变形。因此,火焰矫正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下面对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种类、矫正方法作一个粗略的分析。

钢结构的主要构件是焊接H型钢柱、梁、撑。焊接变形经常采用以下三种火焰矫正方法:①线状加热法;②点状加热法;③三角形加热法。下面介绍解决不同部位的施工方法。

以下为火焰矫正时的加热温度(材质为低碳钢)

低温矫正500℃600℃冷却方式:水

中温矫正600℃700℃冷却方式:空气和水

高温矫正700℃800℃冷却方式:空气

注意事项:火焰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过高会引起金属变脆、影响冲击韧性。16Mn在高温矫正时不可用水冷却,包括厚度或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

1.1 翼缘板的角变形

矫正H型钢柱、梁、撑角变形。在翼缘板上面(对准焊缝外)纵向线状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50℃以下),注意加热范围不超过两焊脚所控制的范围,所以不用水冷却。线状加热时要注意:①不应在同一位置反复加热;②加热过程中不要进行浇水。这两点是火焰矫正一般原则。

1.2 柱、梁、撑的上拱与下挠及弯曲①在翼缘板上,对着纵长焊缝,由中间向两端作线状加热,即可矫正弯曲变形。为避免产生弯曲和扭曲变形,两条加热带要同步进行。可采取低温矫正或中温矫正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减少焊接内应力,但这种方法在纵向收缩的同时有较大的横向收缩,较难掌握。②翼缘板上作线状加热,在腹板上作三角形加热。用这种方法矫正柱、梁、撑的弯曲变形,效果显著,横向线状加热宽度一般取20mm 90mm,板厚小时,加热宽度要窄一些,加热过程应由宽度中间向两边扩展。线状加热最好由两人同时操作进行,再分别加热三角形三角形的宽度不应超过板厚的2倍,三角形的底与对应的翼板上线状加热宽度相等。加热三角形从顶部开始,然后从中心向两侧扩展,一层层加热直到三角形的底为止。加热腹板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造成凹陷变形,很难修复。

注:以上三角形加热方法同样适用于构件的旁弯矫正。加热时应采用中温矫正,浇水要少。

1.3 柱、梁、撑腹板的波浪变形

矫正波浪变形首先要找出凸起的波峰,用圆点加热法配合手锤矫正。加热圆点的直径一般为50mm一90mm,当钢板厚度或波浪形面积较大时直径也应放大,可按d=(43+10)mm(d为加热点直径;8为板厚)计算得出值加热。烤嘴从波峰起作螺旋形移动,采用中温矫正。当温度达到600℃一700℃时,将手锤放在加热区边缘处,再用大锤击手锤,使加热区金属受挤压,冷却收缩后被拉平。矫正时应避免产生过大的收缩应力。矫完一个圆点后再进行加热第二个波峰点,方法同上。为加快冷却速度,可对Q235钢材进行加水冷却。这种矫正方法属于点状加热法,加热点的分布可呈梅花形或链式密点形。注意温度不要超过750℃。

总之,火焰矫正引起的应力与焊接内应力一样都是内应力。不恰当的矫正产生的内应力与焊接内应力和负载应力迭加,会使柱、梁、撑的纵应力超过允许应力,从而导致承载安全系数的降低。因此在钢结构制造中一定要慎重,尽量采用合理的工艺措施以减少变形,矫正时尽量可能采用机械矫正。

当不得不采用火焰矫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烤火位置不得在主梁最大应力截面附近;

(2)矫正处烤火面积在一个截面上不得过大,要多选几个截面;

(3)宜用点状加热方式,以改善加热区的应力状态;

(4)加热温度最好不超过700℃。

2 钢结构焊接变形机械矫正

机诚矫正法就是利用机械力的作用来矫正变形,常用的工具有千斤顶、螺旋拉紧器和压力机等。

2.1 矫正型钢

在焊接施工前,要对单料用翼缘调直机进行矫正,矫正完成后,目测及直尺检查。其端部应进行平头切割,所用设备为端头铣床,端部铣平。

2.2 钢柱校正

钢柱垂直度校正用经纬仪或吊线锤检验,当有偏差时采用千斤顶进行校正,标高校正用千斤顶将底座少许抬高,然后增减垫板厚度,柱脚校正无误后立即紧固地脚螺栓,待钢柱整体校正无误后在柱脚底板下浇筑细石混凝土固定。

2.3 钢梁校正

钢梁轴线和垂直度的测量校正,校正采用千斤顶和倒链进行,校正后立即进行固定。

3 钢结构综合矫正

综合矫正是把机械矫正、火焰矫正以及施工前准备工作和施工中的一些技巧的综合。例如,钢梁吊装时随吊随用经纬仪校正,有偏差随时纠正。钢结构吊装过程严格执行(GB50205—95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及(GB50221—9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标准》等。

参考文献:

[1]李国强.钢结构框架体系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扁平足的检测及矫正方法 篇6

关键词:扁平足,检测,矫正,足部特征

1 引言

扁平足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使足骨形态异常、肌肉萎缩、韧带挛缩或慢性劳损, 造成脚掌内侧中段足弓下陷、骨突出的现象, 且存在后足外翻、中足关节过度松弛、胫骨内旋、盆骨前倾、腰椎过度前弯等并发症。患者在步行时比正常人更容易感觉疲劳, 足底、小腿及膝部容易出现疼痛。

目前, 扁平足在青少年、成年男女中比例显著增加, 据2003年结束的全国大型脚型测量工作的统计数据显示:与20世纪60年代第1次全国脚型测量结果相比, 12~30岁的患病者在这期间竟然增加了20%以上[1]。

探究其原因发现,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青少年偏胖的人数越来越多, 而身体过于肥胖会使足弓肌肉受压, 过厚的脂肪也会覆盖足弓。过胖或过早学走路, 使尚未发育好的足弓负荷过大, 长期受压, 导致扁平足。另外, 青年女性长期穿高跟鞋使得足弓韧带一直处于拉伸状态, 韧带虽说坚韧, 其主动收缩的能力却较小, 长期韧带拉伸易致使足弓下陷, 形成扁平足。物质的丰裕和工作压力的增大, 使男性穿休闲鞋的频率不断增加, 为了方便运动和行走, 休闲鞋鞋楦的前跷比较高, 容易引起脚掌下陷, 长时间极易产生疲劳感, 从而造成足弓的损伤,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扁平足[1]。

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青少年及成年男女中患扁平足的概率都在不断增大, 所以对于扁平足的检测、特点认识以及预防矫正的研究,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常见的检测手段

扁平足的检测手段多种多样,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6种。

2.1 印记法

测试对象身体重心平衡, 赤脚刷颜料踩于白纸上留下足印, 沿大拇指内侧至足跟内侧缘划切线, 过足印最凹处做最凹处切线的垂线, 并延长与两侧相交, 令所测量的足弓空白区宽度为a, 足印最窄宽度为b (图1) , 正常足a∶b=2∶1, 轻度扁平足2∶1>a∶b>1∶1, 中度扁平足1∶1>a∶b>1∶2, 重度扁平足a∶b<1∶2。

2.2 划线法

画足弓内缘切线—第一线, 自第三趾中心至脚跟正中画线—第二线, 一、二线相交成角, 画该角的等分线—第三线。三线将足印分成内侧、中间、外侧。正常足足弓内缘在外侧部分, 轻度和中度扁平足的足弓内侧分别在中间和内侧, 重度患者足弓内缘超出内侧部分 (图2) 。此方法多用于实验室资料保存。

2.3 可视化复印

在一块玻璃的两端安置光源, 玻璃上放置橡胶等弹性垫, 当脚踩在弹性垫后, 由于光在玻璃内全反射, 受压的弹性垫即可在玻璃下产生一清晰的足印迹, 印迹的光强度正比于压力, 通过光强度的不同, 辨别足底各部位的压力大小。

2.4 测力板及测力台

该方法是在换能器、传感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足底压力测量系统, 可检测正常足与扁平足的足底压力分布, 借助其软件可以进行自动分析, 目前广泛应用的为德国Nover Emid测力板和瑞士Kistler测力台。

2.5 测力鞋与鞋垫

将传感器安置在鞋或鞋垫中, 借助于足底的压力转换垫片, 进行各种步态、时相的测量。目前运用广泛的有比利时FootScan测力鞋垫和Peder测力鞋垫。

2.6 磁共振成像 (MRI)

利用磁共振成像形成的图像, 通过计算机对骨组织结构和外形进行三维重建, 再与微机图像处理系统、视频录像设备相结合,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足底应力图像测试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找出扁平足与正常足在骨结构形态学指标上的差异, 以利于深入研究扁平足形成的原因以及扁平足的形态特征[2]。

以上各种方法均具有优缺点, 具体比较如表1。

上述各方法均为从外表通过各种力或现象, 来检测或解释扁平足的特点,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扁平足韧带、肌肉、骨骼的作用情况, 临床医学还将新鲜尸体按照不同次序、不同程度去除足底韧带, 来观测扁平足形成的过程及扁平足的韧带、骨骼、肌肉等各部位的变化与交互作用[12]。

3 扁平足的特征

扁平足与正常足在运动中存在显著差异, 主要表现在足部接触面积、作用力分布、骨—地及骨—骨夹角等方面。

3.1 接触面积

杜晓宁[3]等利用FootScan分析了自然行走时正常足与扁平足的足底压力及步态特征, 通过分析试验数据, 得出如表2所示的结果。

3.2 作用力分布

吴立军等[4]采用生物力学试验和计算医学手段, 根据核磁共振成像资料, 通过有限元方法和疲劳损伤理论, 分析建立计算机定量模型, 并通过足骨应力集中部位测定及足弓变形X线片测量, 来检验模型可靠性。由试验结果得出, 无论扁平足或正常足, 其应力集中部位均发生于第2跖骨和足底腱膜, 但扁平足的疲劳应力峰值始终高于正常足。正常行走足跟着地阶段, 最大应力集中在距骨后部的胫距关节面;足弓放平阶段, 最大应力集中于第2跖骨, 该现象一直保留至足趾离地阶段, 而且其底部一直以张应力和剪应力为主, 具体差别如表3。

3.3 骨—地、骨—骨夹角

郭俊杰[5]同样利用对磁共振成像拍摄后三维重建, 从骨—地、骨—骨夹角方面进行比较后发现, 正常足与扁平足的1~3跖骨、楔状骨中心线、舟状骨、跟骨、足跟与距舟关节中心线连线与地平面夹角, 足跟骨与第1跖骨夹角, 第1、2跖骨上下弓高, 第1、2跖骨上下弓高与足中长之比,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其结论可以看出, 扁平足的致病机理并不是由构成足弓的第1跖骨或某块单独的骨组织造成, 而是由于构成足弓的第1跖骨、舟状骨、楔状骨、足跟骨组织的畸变或两者及两者以上骨组织共同畸变造成, 且与关节腱膜的承载与构成关节的骨组织形态也有密切关系。

上述研究分别从不同时相接触面积、重力分布、骨—骨和骨—地夹角, 比较了扁平足与正常足的区别, 其结果均显示, 在运动过程中, 扁平足与正常足在许多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因而为了身体的健康, 扁平足的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4 扁平足的矫正

扁平足主要体现为足弓塌陷, 根据足弓塌陷程度的不同分为姿势性平足、痉挛性平足和强直性平足。针对扁平程度的不同, 其治疗方法迥异。

4.1 康复锻炼与辅助治疗

患有姿势性扁平足的人, 平时走路时应有意识地改变足部姿势, 走路不要太多, 站立不要过久, 尤其要尽量避免负重行走和过于劳累。此外, 平时可适当进行足尖运动, 练习跳绳、跳橡皮筋、跳足尖舞等, 练习时要防止扭伤。针对姿势性偏平足, 可以运用的具体康复锻炼与辅助治疗方法有:

(1) 选择合适的鞋

有扁平足家族史或已被发现没有足弓但无其他症状的幼儿, 要注意不要穿平底鞋, 穿鞋应选择带跟的鞋, 同时要在脚心内侧鞋底上加一层薄垫。

(2)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练习用脚趾夹东西、用足趾行走、做屈趾运动、跳橡皮筋、跳足尖舞, 加强足内肌的肌力, 练习时要防止扭伤, 或在鹅卵石、沙滩或凹凸不平的路上行走, 来进行锻炼[6], 以促进足底的血液循环, 使塌陷的足弓逐步得到改善, 缓解肌肉疲劳, 增加肌肉的力量。

(3) 选择适当的辅助治疗方法

可以选择适当辅助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法, 如用推拿按摩与穴位按摩康复、中草药酒火疗与照灯理疗方法。

4.2 矫形手术

由于扁平足不仅使足部病变, 还会引发膝关节、腰椎、颈椎等出现问题, 因此, 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开始重视扁平足, 尝试用各种办法来矫正该症状。针对强直性扁平足, 在临床上主要运用到的方法有:

(1) 跖长屈肌腱转移术

该方法用屈趾肌腱替代失效的胫后肌腱的功能, 恢复足弓的动力稳定性, 恢复软组织平衡, 这种方法不能直接矫正畸形, 且长远疗效不佳。

(2) 跟骨内移截骨术

明显改善后足外翻畸形, 距舟关节覆盖, 改善距骨—第1跖骨夹角, 但此法存在术后并发症, 如腓肠神经炎、跟腱断裂等[7]。

(3) 关节融合术

此方法可纠正距舟和距下关节半脱位、后足外翻等畸形, 使后足在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上融合, 但同时改变了后足正常的结构及生物力学功能, 后期会导致未固定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 如踝和中足关节炎等, 加速关节功能的退化[8]。

(4) 腓骨长肌腱转移术

该方法保留了腓骨肌腱, 维持足底屈肌的功能, 消除了足外翻, 而且没有严重的并发症, 但该方法的技术难度较大, 腓骨长肌腱的动力效果丧失[9]。

扁平足的病态表现各不相同, 如楔骨塌陷、舟骨和楔骨错位, 还有跗跖关节的整体塌陷、距关节畸变、足弓处各关节塌陷并不明显但整个足弓比较扁平等。在进行扁平足治疗与矫正时, 应根据病态的发生位置, 予以不同的治疗, 才能收到较好疗效。就目前医学发展水平来讲, 对于尚未发生骨性畸形的患者, 常采用单种治疗方法, 而对于骨性畸形的患者, 则联合上述的多种手术予以治疗。

a、b—软式鞋垫 c、d—硬式鞋垫 e、f—半硬式鞋垫

4.3 矫形鞋垫

通过使用矫形鞋垫, 可以产生重新分布足底压力、改善下肢力线、改变足—地接触角度以及负重点、调整足弓位置和角度的效果, 以预防、治疗疾病, 使身体舒适、症状减轻或消除, 该方法备受青睐, 前景甚好, 若配合矫形鞋一起使用, 效果则更佳。就目前而言, 常见的矫形鞋垫主要有3类, 如表4、图3。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 矫形鞋垫除了利用上述常见材料外, 还利用一些前沿材料使矫正功效更加卓越, 如第2代纳米银矫正垫, 该鞋垫用医学生物纤维胶加入纳米银制成, 有效支撑足弓, 分散足部不正常受力点, 改善身体行走负力线, 可矫正由足部疾病或劳作造成的纵弓塌陷, 改善足部压力分布, 起到较好的矫正效果, 如图4。

矫形鞋垫主要通过改善足底功能、缓解足底压力, 最终达到矫正足部畸形和缓解足部疼痛的作用, 不管是通过锻炼康复还是手术治疗, 若同时配合矫形鞋垫, 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纯采用矫形垫进行矫正, 也是保守治疗的最佳选择。笔者认为通过穿用矫形垫同时配合推拿按摩与穴位按摩或中草药酒火疗法与照灯理疗, 则为治疗扁平足风险最小、效果最佳的理想方法。

5 结论

采用各种扁平足常见检测手段得出, 行走时扁平足在与地接触面积、重力分布、骨—骨及骨—地夹角和正常足有明显区别区别。不同扁平足可选择采用的不同的矫正手段, 轻、中度患者穿戴矫形垫, 同时配合穴位按摩或中草药理疗, 则为治疗扁平足风险小、效果佳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秀丽, 刘学贞, 任影萍.扁平足的研究进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1 (2) :81

[2]侯曼, 郑秀瑗.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扁平足形态特征的研究[J].体育学报, 2005, 25 (8) :49-52

[3]杜晓宁, 赵晓哲, 张欣.正常足与扁平足的足底压力及步态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 (46) :9058-9061

[4]吴立军, 钟世镇.扁平足第二跖纵弓疲劳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J].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 (12) :1000-1004

[5]郭俊杰.关于扁平足足弓骨组织形态研究及其畸变的生物力学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 2006

[6]喻祝仙, 王发生.扁平足的检测与康复训练[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3) :407

[7]艳晓宇, 俞光荣.获得性扁平足的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1 (21) :1715-1717

[8]徐步靖, 李恒毅.扁平足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8) :42-43

[9]韩长伶, 姚双权.腱转移固定修复扁平足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6, 6 (16) :351-352

[10]王瑞霞, 宋清涛.足弓垫治疗扁平足106例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 (17) :1212-1213

[11]易男, 王冰水.新型矫形器在成人平足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杂志, 2005, 27 (7) :423-425

哺乳期乳头异常的矫正方法分析 篇7

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3月—2009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336例乳头异常的产妇。其中小乳头产妇59人, 扁平乳头产妇95人, 乳头凹陷产妇182人 (包括轻度乳头凹陷113人, 中度乳头凹陷64人, 重度乳头凹陷5人) 。

2 矫正方法

2.1 手法矫正

自行将乳头挤牵出皮面, 拇指和食指往水平或垂直方向捏住乳头, 向外持续或间断牵拉乳头, 每次约30min, 双侧乳头交替进行, 每日3~5次。

2.2 抽吸矫正

2.2.1 吸奶器抽吸法

即通过手动或电动吸奶器, 利用负压原理, 将乳头吸出;可持续或间断吸拉乳头, 每次30min, 双侧交替进行, 每日3~5次。

2.2.2 注射器抽吸法

取20mL、5mL玻璃注射器各1个, 不装针头, 用1根5~10cm的橡胶止血带连接在两个注射器上安装针头的凸起部位上, 去除5mL注射器的活塞, 用其空筒罩住乳头, 用20mL注射器回抽形成负压, 可使凹陷的乳头向5mL注射器内伸出。注意保持负压和抽吸力度。

2.3 替代乳头

2.3.1 橡胶奶嘴

将普通消毒过的橡胶奶嘴从乳头的正前方贴在乳房上, 用手扶好, 再让新生儿吸橡胶奶嘴, 只要新生儿吸吮2~3口, 奶嘴内形成负压, 就会与乳房粘贴得更紧, 产妇的乳头就会被动拉长、外凸, 同时乳腺管的乳汁就流到奶嘴的空间内, 新生儿随即吸到口腔内, 实现有效吸吮。

2.3.2 护乳罩

护乳罩是由透明、超柔软硅橡胶制成, 每次喂奶前, 先将其清洗及煮沸3~5min, 然后把护乳罩紧贴于产妇的乳头及乳晕处, 让婴儿充分含接辅助乳头, 通过吸吮将母亲大部分乳晕吸入, 达到有效吸吮。

3 结果

通过运用以上矫正方法, 336例乳头异常的产妇, 除了少数由于乳头问题严重、乳汁不足或婴儿吸吮力弱等原因外, 大部分婴儿都能成功接受母乳喂养。但是, 小乳头、扁平乳头因牵拉及负压吸引后容易回缩, 成功率很低;中度乳头凹陷手法矫正无法牵出, 效果不理想;重度乳头凹陷手法矫正与负压矫正基本无效。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4 讨论

现将临床使用中的各种方法及其利弊总结如下:

4.1 手法矫正

手法矫正简单方便, 不用任何器械, 仅靠手的捏挤就能使乳头暂时凸出, 且外形基本正常, 产妇易接受, 适用于轻度乳头凹陷产妇;但对于中重度乳头凹陷、小乳头、扁平乳头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产后3~4d胀奶明显时, 会使乳头更加凹陷及平坦, 另外由于乳头有奶溢出较滑很难外拽, 达不到预期效果。

4.2 抽吸矫正

抽吸矫正适用于轻度乳头凹陷及手法矫正不能牵出的中度乳头凹陷的产妇。吸奶器可帮助疏通乳腺, 尽早开奶, 并可快速灵活地把凹陷的乳头吸出, 还可将短平乳头拉长有利于婴儿吸奶。注射器负压强, 易吸出乳头, 且利于消毒、材料易得、费用低廉、简单易行。注射器空筒边缘光滑, 不易损伤皮肤, 易被患者接受, 在临床使用中能有效避免以下问题: (1) 乳头吸出后容易回缩; (2) 负压牵引时会造成产妇疼痛。但是, 对于小乳头及扁平乳头, 由于先天乳头短小, 吸引虽可增加长度, 但仍无法达到正常婴儿含接长度, 婴儿含接仍比较困难。

4.3 替代乳头

橡胶奶嘴和护乳罩适用于大部分乳头异常且乳汁充足的产妇, 主要优点有: (1) 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2) 新生儿易于接受, 母亲无痛苦, 并且可以解除由于胀奶而引起的疼痛。对乳头过大、新生儿口小者, 更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3) 既避免了用吸奶器吸引可能引起的不适感, 又减少了将吸出的奶再加热带来的繁琐; (4) 对乳头皲裂的产妇, 既避免了直接吸吮乳头给产妇带来的疼痛, 又有利于皲裂乳头的恢复; (5) 如果再结合哺乳间歇期外拽乳头, 对乳头内陷和扁平者效果更好; (6) 产妇乳头过小、扁平者也可采用此方法矫正。但也存在不足, 如对于乳汁不充足的产妇, 使用护乳罩婴儿虽能吸吮, 却因乳汁不足婴儿易出现烦躁、哭闹的现象。若用橡胶奶嘴来改善, 虽可缓解婴儿的饥饿感, 但还是达不到婴儿需要吸吮的乳汁量;而且需要频繁盛入乳汁, 比较繁琐。

当然, 通过运用以上方法, 可使大多数乳头异常的产妇状况改善, 有助于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使尽可能多的婴儿享受到母乳喂养的好处。目前临床使用的哺乳期纠正乳头异常的方法, 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使用中, 应该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 这样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乳喂养咨询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

[2]毛怀俊, 李惠敏.应用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4) :252.

钳工常用的几种手工矫正方法 篇8

1 板材的矫正方法

金属薄板 (厚度小于4mm) 和厚板 (厚度大于4mm) 的矫正方法是不同的。

1.1 薄板的矫正方法

薄板变形主要有:中部凸起、边缘呈波浪形变形以及翘曲变形, 薄箔类变形。

a正确 b错误

(1) 薄板中部凸起 (如图1) 。

它是由于材料变形后中间变薄、金属纤维拉长而引起的。矫正时, 可锤击板料的边缘, 使边缘金属纤维变长, 边缘材料的厚度变薄, 与凸起部位的厚度愈趋近, 则愈平整, 如图1a。锤击方法:锤击时, 从外向里应逐渐由重到轻, 锤击点由密到稀, 直到边缘的材料与中间凸起部分材料一样时, 材料就平整了;如果薄板表面有相邻处凸起时, 锤击时, 应先在凸起的交界处轻轻锤击, 使各处凸起合并成一处凸起, 然后 再用上述方法锤击四周使薄板矫平。

(2) 薄板四周呈波浪状矫正法。

薄板四周呈波纹状, 这说明板料四周变薄而伸长了 (如图2) 。锤击方法:锤击点应从中间向四周, 按图中箭头方向, 密度逐渐变稀, 力量对比逐渐减小, 经反复多次锤击, 使板料达到平整。

(3) 薄板发生翘曲 (如图3) 的不规则变形矫正法。

薄板对角翘曲变形是由于对角线处材料变薄, 金属纤维伸长而引起的。锤击方法:锤击点沿没有翘曲的对角线锤击, 使其延展而矫平。

(4) 用氧气切割下的板料变形矫正方法。

氧气切割的板料, 由于气割边缘冷却较快, 收缩严重, 造成切割下的板料不平。锤击方法:锤击气割边缘处, 使其得到适当延展, 锤击点在边缘处重而密, 第二、三圈应轻而稀, 逐渐达到平整。

1.2 厚板的矫正方法

由于厚板材料的刚性较好, 不易产生波纹变形、翘曲变形, 有时会产生凸起变形。矫正时可以直接锤击凸起处, 使金属材料外层纤维压缩变形、内层纤维伸长而达到矫平 (如图4) 。

2 型钢的矫正

2.1扁钢变形矫正

扁钢变形有扭曲和弯曲两种。

(1) 扁钢扭曲变形矫正方法。

可将扁钢一端用虎钳夹住, 另一端用叉开扳手或活扳手夹持扁钢, 并向扭曲的相反方向扭转, 待扭曲变形消失后, 再用锤击将其矫平。

(2) 扁钢弯曲变形矫正方法。

产生弯曲变形则说明外侧受拉伸变形, 内侧受压缩变形。当扁钢在厚度方向上弯曲时, 应将接近弯曲处夹入台虎钳, 然后在扁钢的未端用扳手朝相反方向扳动, 使其弯曲处初步扳直, 或将扁钢的弯曲处放在台虎钳钳口内, 利用台虎钳把它初步压直;如果是挠度较大的拱形弯曲, 可直接锤击凸起处, 消除明显弯曲后, 再放到平板上或铁砧上, 用锤子锤打进一步矫正, 直到平直为止。

2.2 角钢变形矫正

由于角钢断面小、长度大, 则容易发生扭曲、外弯、内弯、角变形等形式的变形。

(1) 角钢扭曲变形矫正方法。

可将角钢的一端用虎钳夹持, 再用扳手夹持另一端, 并做反向扭转 (如图5) , 待变形消除后, 再用锤击进行修整矫平。

(2) 角钢内弯、外弯变形的矫正方法。

角钢无论内弯还是外弯, 都可将它的凸起处向上, 放在合适的钢圈或砧铁上 (如图6和图7) , 再锤击凸起部位, 使其向反方向变形而矫正。矫正角钢外弯曲, 角钢应放在钢圈上, 锤击时为了不使角钢翻转, 锤柄稍微抬高或放低约为5°左右, 并在锤击的一瞬间, 除用力外, 还稍带向内拉 (锤柄后手抬高) 或向外推的力 (锤柄后手放低) , 具体视锤击者所站的位置而定。

(3) 角钢发生角变形的矫正方法。

角钢的角变形表现为:角钢夹角大于90°和角钢夹角小于90°。若角钢夹角大于90°, 可以在V型铁或平台上按图示, 如图8a、8b箭头方向锤击后, 再修整;若角钢夹角小于90°, 可在平台上按图8c所示方法, 按顺序由左至右 (或由右至左) 锤击, 再修整。

如果角钢同时存在几种变形, 应先矫正变形较大的部位, 后矫正变形较小的部位;如角钢既有弯曲变形又有扭曲变形, 应先矫扭曲变形, 然后矫正弯曲变形。

3 棒类、轴类零件, 线材的矫直

3.1 棒类、轴类零件矫直方法

棒类和轴类零件的变形主要是弯曲, 一般是用锤击的方法矫直。

(1) 直径较小的棒类、轴类零件的矫直。

应先检查工件的弯曲程度和弯曲部位, 并用粉笔作好记号, 然后将凸起部位向上, 用手锤连续锤击凸起处, 如图9所示, 这样使上层金属受压力而缩短, 下层金属受拉力而伸长, 则凸起部位逐渐消除, 最后再沿棒料全长上轻轻锤击, 进一步矫直。对于外形要求较高的棒料、轴类零件, 为了避免直接锤击而损坏其表面, 可用合适的摔锤置于棒料凸处, 然后锤击摔锤的顶部使其矫直, 如图10所示。

(2) 直径较大的棒类、轴类零件的矫直。

把轴装在顶尖上, 并将轴转动, 找出弯曲部位, 用粉笔划出弯曲处, 然后放在V形铁上, 用螺旋压力工具矫直。矫直时, 应使凸起部位向上, 让压力机V形压块压在轴的凸起部位上, 压时可适当压过些, 以便消除因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回弹, 并用百分表检查其弯曲情况, 边矫直、边检查,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2 线材矫直

将蜷曲的线材一端夹持在台虎钳上 (或固定在某处) , 从钳口处的一端开始, 把线材在圆木上绕一周, 用左手握住圆木向后拉, 右手展开线材, 线材在力的作用下得到伸长矫直, 如图11所示。

4 结束语

金属材料在矫正过程中, 由于它的内部组织发生变化, 造成金属材料硬度提高, 塑性下降, 性质变脆, 即加工硬化, 这给进一步矫正或冷加工带来困难, 必要时可进行退火处理 (可用气焊火焰进行) , 使其恢复原来的机械性能。对于变形十分严重或塑性较低的金属材料, 可以加热到700~1000℃再进行矫正。金属材料的变形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是多种形式的, 遇到问题需分析其产生变形的内在因素, 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切忌“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盲目下锤。手工矫正灵活, 投入少, 操作方便,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及没有专用设备情况下得到普遍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宏钧, 马素敏.钳工操作技能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闵庆凯, 张立荣.铆工实际操作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初级冷作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矫正的方法 篇9

一、播音发声训练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一)扩大音域

人们平常说话基本处于自如声区,在这个区域内,我们说话不吃力,控制起来比较容易。但是作为播音员或主持人,我们会播报各种稿件,而有的稿件需要我们用更宽的音域播报,如果经常用声嘶力竭的状态播报,不仅自己难受,观众也会感觉刺耳,所以我们要适度扩大音域。

(二)声音的响度

每个人说话的响度都不同,作为播音员或主持人,当我们在演播室主持的时候,一般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当我们面临比较嘈杂的环境,比如新闻现场的出镜播音,或者大型演出的主持时,就需要声音的响度和亮度足够,否则会影响传播的效果。

(三)字音的清晰度

在节目中,要求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声音要吐字清晰,声音充满感染力。如果吐字不清,就会影响受众接收信息的传递。

二、播音发声训练的基本方法

白龙老师在《播音发声技巧》中,指出播音发声的“声”是指规范化、艺术化的有声语言。播音员或主持人在使用有声语言时,应该掌握有声语言发声技巧。在我们每天的练声训练中,要遵循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原则,逐渐加强练习的力度。不要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就用力过猛。特别是早上练声,我们身体的苏醒需要一个过程,嗓音达到最佳状态也需要循序渐进。具体来说,播音发声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一)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方式

气息是人们的发声动力。气息是否到位也会影响人们声音的稳定性,所以要把气息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很多学生在学习初期,都不能很好掌握科学的呼吸方式,使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比较多。而播音主持实践中,只有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方式才能获得足够的发声动力,满足播音工作的需要。胸腹联合呼吸方式要求我们吸气要深入,而且丹田要有合适的控制。在练习中,可以通过慢吸快呼、快吸慢呼的练习,找到丹田控制的感觉。然后再通过一些绕口令来练习扩大吸气量。补气的方法也要熟练掌握,很多时候换气的时机并不好找,需要进行临时补气,所以“偷气”“抢气”“就气”这几种补气的方法要灵活运用。

(二)加强唇舌力量的训练

可以通过口部操来练习,口部操包括唇的运动和舌的运动。具体有双唇打响、绕唇、撇唇、顶舌、绕舌、捣舌等多种训练方法。唇舌的训练可以通过练习绕口令,来加强其力度和灵活性。

(三)掌握获得声音弹性的方法

声音高低、快慢、强弱的变化,就是声音弹性的体现。声音弹性是增强有声语言魅力的重要方法。只有加强对比,才能更好地体现语言的层次和张力。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情声气结合,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在练声的时候,可以练习一些包含多种对比和变化的诗歌或者影视剧台词。

(四)掌握正确的共鸣方式

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是以口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基础。所以我们共鸣的训练主要是加强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口腔共鸣的调节主要通过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以及声挂硬腭的方法来加强。在练习的时候,可以练习一些含有韵母a的词语和打开口腔的短文,比如把歌词《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大声朗读出来。胸腔共鸣的调节,可以发一些夸张的上声,也可以结合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变化,找到胸部支点的感觉,加强胸腔共鸣。

三、播音发声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及矫正方法

在播音发声训练中,由于有些学生认识不到位和练习方法的偏差,经常会出现许多问题。客服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发声能力的过程。

(一)虚声过多

1.主要表现:声音不实在,有些无力,没有足够的亮度和响度。

2.矫正方法:虚声过多的学生,要注意锻炼唇舌的力度,练习一些响亮实在的词语和绕口令,如“百步穿杨”“中国伟大”等力度较大的词组,以及绕口令《八百标兵》《白庙和白猫》等。新闻播音当中,基本以实声为主,一般不出现虚声,而且换气声不要太大。

(二)声音过于靠后

1.主要表现:声音沉重,不明亮。发声过程中也容易疲劳和不适。

2.矫正方法:注意“两头紧中间松”,口腔和小腹加强控制,喉部保持松弛。舌根要灵活,不要太生硬。注意与口腔共鸣的调节方法相结合。

(三)鼻音偏重

1.主要表现:声音暗淡,不响亮,影响语言的清晰度。

2.矫正方法:注意软腭挺起,牙关打开,减少过多的气流经过鼻腔。克服口腔、双唇的无力状态,保持积极的播音状态,不可过于懒散。

(四)声音分散

1.主要表现:声音不集中,不饱满,冲击力不强。

2.矫正方法:在发声的时候注意嘴唇中间三分之一部分用力,力量不可过于分散。注意气流冲击硬腭前端,也就是我们说的声挂硬腭,使声音更集中,更有冲击力。

(五)缺乏弹性

1.主要表现:声音缺乏变化,没有抑扬顿挫的对比。

2.矫正方法:加强对比训练,包括高与低,快与慢的对比训练等。高与低的训练,可以练习声音的爬高与降低。比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这句话,可以先逐渐升高地说,然后再逐级下降地说,体会声音的高低变化,丰富声音的层次。快与慢的训练,可以用不同速度来说一句话。比如“班干部不管班干部”这句话,可以分别用快速和慢速来练习,体会快与慢的变化。声音弹性的获得还需要情感的支撑,加强情声气结合。

三、结语

发声能力的拓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河南著名豫剧大师马金凤在接受央视《艺术人生》采访时称,自己小时候练声都是在太阳出来以前进行,每天凌晨三点开始练习,坚持了三年,才有了后来扎实的嗓音基础。我们现在进行播音发声训练,虽然不用像老艺术家那样刻苦,但这种执着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因为热爱,很多同学选择了播音主持专业。但仅有热爱是不够的,在播音发声训练中,只有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声音,做一个合格的媒体语言传播者。

参考文献

[1]白龙.播音发声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225.

[2]徐恒.播音发声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36.

矫正的方法 篇10

关键词:小学;儿童;过错行为;原因;矫正方法

一、引言

儿童过错行为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的某些行为举动,它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良好素质的形成,可分为学习型过错行为、交际型过错行为、厌倦型过错行为、利益型过错行为、道德型过错行为等。一般表现为起哄、恶作剧、骂人、打架、欺侮弱小同学、说谎、考试作弊、破坏公物等方面,是不良品德的开端,但其严重性、稳定

性还没有达到思想品德不良的程度,一般是发现得越早越容易

矫正。

二、产生原因

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它与家庭、学校、社会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总体上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说。

1.客观原因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儿童经常要与外界接触继而也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诱惑,这也是造成儿童过错行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儿童进入小学后,生活及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要接受家庭成员和教师的指导,接触同班同学,同校及同龄人,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因此,外界社会对他们的诱惑也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染及不健康文化的腐蚀对小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如赌博、黄色书刊、小集团活动等都会对儿童产生腐蚀作用。

家庭教育的失误。家庭教育上的缺陷是儿童产生过错行为的主要原因。俗话说:“父母是孩子天然的第一任乃至终生的教育者。”家庭教育的失误主要表现在:(1)家庭结构不完整(离婚、丧偶、父母双亡或分居两地等)导致孩子无依无靠,缺乏照顾。(2)家庭示范性不强,有的家长在文化素养、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起不到言传身教的作用。(3)父母意见不一致。当儿童出现过错行为时,父母的意见不同甚至相反,导致孩子不知道应该听谁的话,无所适从。

2.主观原因

儿童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有自身发展的心理特点,这也是儿童产生过错行为的内部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缺乏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非模糊或颠倒。由于儿童缺乏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有时很容易为诱因直接被欲望驱使,产生种种违反道德行为标准和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在教育中,我们常常发现儿童的某些不道德行为,往往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所造成的,年级越低这个问题就越明显。儿童的行为完全取决于客观情境,取决于由谁引导他们。

道德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意志力是学生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不合理需要的矛盾斗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本身就比较弱,常常需要社会或父母的提醒,不断的强化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只有让他们形成较强的意志力,才能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

三、矫正方法

对有过错行为儿童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但它是可以改善或矫正的,关键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并根据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个性及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这两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

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有过错行为的儿童常常处在教师和父母的训斥以及同学的歧视中,在集体中被孤立。因而他们对周围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敌对情绪,特别是对老师和同学会存有戒心或敌意。因此,他们常常采用沉默、回避、疑惧或粗暴的态度对待老師和同学。

为了让他们消除障碍,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就必须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即由先前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识或作出反应)。

2.抓准时机,促使矛盾转化

有过错行为的儿童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用检讨或其他方法来应付老师。为此,教师要善于抓准教育时机,让这个成为纠正儿童过错行为的转折点。一般来说,他们转变的过程有以下四个阶段:

(1)醒悟阶段。醒悟是指有过错行为的儿童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意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害性,引起内心震动,产生不安感,开始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这是儿童品德转变的前提。教师要抓住这一良机加深儿童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道德认识,使其进步的愿望变为行动的动力,从而把儿童的过错行为扼杀在萌芽期。

(2)转变阶段。转变是指有过错行为的儿童在醒悟的前提下,

行动上开始有了改正的实际表现。在这一阶段,教师对有过错行为儿童的每一细微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不断强化,进而改正过错行为。

(3)反复阶段。反复是指有过错行为的儿童在有了转变之后,

又重犯错的现象。儿童在改正过错的过程中出现这种状况也很正常,因为儿童的进步不是直线型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对待儿童转变后的反复时,不能恼怒的打骂、气馁甚至放弃教育,而应该仔细分析重犯错误的原因,并及时地调整纠正的方法。

(4)稳定阶段。儿童改正过错后,不再重犯错误就是进入稳定阶段。在这个阶段,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改变了,儿童体验到“变好”的快乐,心情舒畅,充满信心。这时,教师要在儿童转变的新起点上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儿童再接再厉,把好的品德持久地巩固下去。

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

与有过错行为的儿童谈话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心理工作者提出了谈话应注意下列三条心理原则:

(1)心理接触原则。谈话内容要打动人心,要动摇他们的错误观点,促其自省,激起对自我的否定。因此,谈话前教师一定要摸准“病根”,抓住问题的症结,矛盾的焦点,搞清楚他们在想什么,要做什么?只有对他们的思想状态及形成原因有了真实的、具体的、深层的把握才能使谈话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2)心理相容原则。谈话要符合他们的认识水平和个性特点。要达到心理相容,必须做到:谈话的时机一般以选择学生心理处于平静、欢愉状态为佳;要尊重学生的思路,顺情合理,借题发挥,发问要不损人格,分析要留有余地。(3)心理反馈原则。大量的事实证明,具有过错行为的学生心灵深处同样潜藏着要求表现自己才能和改变现实处境的强烈愿望。对于有过错行为的儿童要多用表扬的方式,激发正反馈效应。

四、结论

教育青少年,学校、社会、家长都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父母者从孩子懂事起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楷模,并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不应只满足孩子的经济要求,正确引导培养孩子,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防微杜渐。学校、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三者应形成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网络,共同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睢文龙.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朱训道.关于家庭教育原则的探讨[J].青少年探讨,1991.

[3]韩永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王天一.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王纬,赵文进.行为主义强化原理在中小学行为管理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6]陈梦璋.小学生心理障碍[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5.

[7]沈坚,李山川.儿童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

矫正的方法 篇11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主梁,矫正法,选择

桥式起重机主梁, 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 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永久变形。例如:主梁在制造过程中, 由于主梁下料拱翘值预留数值的不合理, 气温的影响, 焊接工艺的实施误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主梁焊接完成后, 其拱度、翘度、水平旁弯及腹板的垂直度 (主梁扭曲变形) 等, 不一定都符合要求, 需要进行矫正, 当一台桥式起重机的两片主梁, 在同一截面高度不一致时, 也需要进行矫正, 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主梁刚性不足, 长期满负荷工作, 或起重机工作环境恶劣等诸因素影响, 也会使主梁产生永久变形, 当拱、翘值降到一定程度时, 就必须进行修理矫正, 按国标G 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1、10、4条的规定:“对于一般桥式类型起重机, 当小车处于跨中, 并且在额定载荷下, 主梁跨中的下挠值在水平线下, 达到跨度的1/700时, 如不能修复, 应报废。”因此, 桥式起重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 主梁的矫正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非常主要的工作。采取什么方法进行矫正, 将直接影响到起重机主梁变形的矫正效果, 矫正费用、主梁外观质量及起重机的安全使用等。因此, 合理的选择矫正方法, 至关重要, 不可忽视。

目前, 主梁变形的矫正方法有:“火焰矫正法”、“预应力法”、“重复施焊法”“截断法”及“局部切垫法”等, 采用什么方法, 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不能千篇一律, 只有掌握了各种矫正方法的特点, 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知识, 才能正确, 合理的选择矫正施工方案, 取得较为理想的矫正效果。下面介绍几种矫正方法仅供参考。

1 火焰矫正法

火焰矫正法的原理, 就是在金属结构上局部加热, 使金属结构的某些部位被“塑性压缩”, 冷却以后, 由残余的局部收缩应力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

拱度不足时, 加热腹板下侧三角形区及下盖板矩形区, 翘度不足时, 加热悬臂腹板上侧三角形区及上盖板矩形区。烤点的大小和烤点的多少及位置, 要根据变形的具体情况制定。但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1 最适合的加热温度为700~800°C, 加热温度不应过高或过低。

因为加热到此段温度时, 金属 (低碳钢) 的屈服极限趋近于零, 金属处于“热塑性”状态, 矫正效果最好。

1.2 同一位置不能重复加热。重复加热不但效果不好, 对金属的金相组织也有损。

1.3 加热点应放在隔板处。这样可以减小腹板的波浪度。

1.4 加热点应避开危险截面。经加热矫正后, 烤点部位应力加大, 因危险截面的负荷应力也最大, 容易使矫正变形失效。

1.5 主梁变形矫正后, 主梁应加固。

因为矫正后, 主梁应力很大, 再加多年使用, 金属材料逐渐疲劳, 刚性不足, 如不加固, 不但矫正效果保持不住, 反而变形会更加严重, 因此, 矫正后必须加固。一般加固方法是在主梁跨度内下盖板两侧用槽钢做, 腹板再加一层下盖板, 增大主梁断面。

火焰矫正法的优点:

(1) 矫正效果较好, 特别是有较硬的弯处也起作用。

(2) 施工工艺也较为简单。

因此, 火焰矫正法被广泛应用。但这种矫正方法有很多缺点:

(1) 在火焰矫正时, 为产生“压塑”效果, 须将主梁矫正部位顶起 (使烤区受压应力) , 否则无效果, 这样就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2) 尽管火焰加热区在隔板处, 仍能造成腹板及盖板较大的波浪度。

(3) 火焰矫正后须将主梁加固, 否则, 将产生更严重的变形。

由于以上缺点, 在一般情况下, 除局部矫正硬弯外, 我们不主张采用火焰矫正法。但是, 大型型钢, 如工字钢、槽钢等的调直及做反变形时, 用火焰矫正法最理想, 既不用大型压力机、又不需要太宽阔的场地, 根据型钢弯曲的程度, 适当的选几个烤点, (立面烤三角形、平面烤矩形, 烤点大小, 多少, 根据变形程度决定) 就可立即调好, 即省力又快。

2 预应力法

预应力法矫正主梁下挠的原理, 就是在主梁下盖板两端通过固定支座, 用预应力张拉多根筋钢或钢丝绳 (钢筋数量及直径由主梁截面及跨度等因素通过计算来决定) , 使主梁受到一个弯矩 (主梁上半部受拉应力, 下半部受压应力) , 在这一弯矩的作用, 使主梁恢复上拱。当主梁承受载荷作用时, 工作压应力恰好与钢筋预应力相反, 这样钢筋预应力就可以抵消部分工作压应力, 从而提高了主梁的负载能力。

预应力法是一种主梁下挠矫正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的比较多。这种矫正方法的优点是:

(1) 矫正后, 上拱值准确并较为稳定, 根据运用中的变化, 还可以随时调整。

(2) 矫正后, 主梁的强度和钢度能得到加强。

(3) 矫正施工工艺简单, 易实施, 周期短, 费用低。

缺点是:

(1) 只适用于在用桥式起重机箱形主梁拱度下挠的矫正。

(2) 主梁的水平旁弯及局部变形, 门式起重机悬臂的翘度矫正等, 此方法不能使用。

(3) 矫正后的主梁外形不美观。

起重机有如下情况时, 采用预应力法矫正主梁下挠最为适合:

(1) 使用多年的旧起重机。

(2) 主梁刚性不足, 承载能力差。

(3) 起重机长期满负载工作。

(4) 工作环境恶劣等。

3 重复施焊法

重复施焊法的原理, 就是将主梁焊缝用大电流, 重复施焊的方法, 使产生的焊接变形来矫正原变形, 从而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例如;须增加主梁拱度时, 在主梁下盖板与腹板的两条角焊缝重复施焊, 由于焊缝冷却收缩, 产生的应力使上拱增大。如须减小水平旁弯时, 在凸面腹板与上下盖板的两条角焊缝重复施焊, 就可以减小水平旁弯, 施焊的电流, 重复施焊的长度, 要根据矫正的程度而定, 避免超过, 再反向矫正。

多年的实践证明, 这种矫正方法最优, 即准确有效, 变形平滑, 又不会带来外观缺陷。此种矫正方法, 最适合制造主梁的矫正, 如拱翘值的矫正, 水平旁弯的矫正及桥式起重机两片主梁同一截面高低差偏大的矫正等, 更具实用、简单、经济、快速等优点。

但也有不足之处, 在某处有较硬弯时, 效果不好, 长期多年运用的, 主梁刚性又不足, 有较大变形时, 这种方法不适用。

4 其它矫正方法

除了以上三种矫正方法之外, 还有截断法, 局部加垫法等, 除个别特殊情况之外, 一般不推广使用, 因此, 不再详述。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下一篇: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