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实施方法

2024-12-21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精选8篇)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 篇1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对于实施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请分别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 安 部

司 法 部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第一条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第三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第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

第五条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第六条 社区服刑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罪犯服刑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需要回居

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第七条 司法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告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第八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由本办法第三条第二、第三款所列相关人员组成。社区服刑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

第九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

第十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司法所应当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第十二条 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

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七条 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第十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

第二十条 司法所应当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第二十一条 司法所应当及时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分类管理。

第二十二条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第二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二十五条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六条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赴羁押地将罪犯收监执行。

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第二十八条 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九条 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第三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期届满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第三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

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

第三十三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二)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

(三)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四)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五)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六)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七)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

(八)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前款规定。

第三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期满的,司法所应当告知其安置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工作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并转交有关材料。

第三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

第三十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司法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违反法律和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交付执行机关和执行机关应当及时纠正、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八条 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之前发布的有关社区矫正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 篇2

一、当前矫正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一) “教育”与“帮扶”工作性质认识不清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 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 人们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因此实践中,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往往较多的沿用了安置帮教工作的日常做法, 侧重于“帮扶”, 而在“教育”上力度不够, 这就在性质上弱化了司法行政部门在社区矫正方面的工作职能, 也使个别的社区服刑人员对社区矫正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刑意识不强, 加之社区矫正法律体系不够完整, 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的推进。

( 二) 社区矫正教育主体过于单薄, 教育手段不够丰富

社区矫正是一项涉及党委、政府多个部门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绝不是单靠司法行政系统就可以完成的, 没有各部门的齐抓共管, 协力配合, 很难起到预期的矫正效果, 没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社区矫正工作也不可能顺利进行。但是目前来看, 虽然在实践中, 司法行政部门邀请了公安、监狱、心理咨询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矫正教育, 但是日常教育的主体仍然多以司法所单一主体为主, 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也仅限于集中学习教育, 由于缺少人员配置, 所以个别教育、分类教育的开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阻碍了教育矫治的效果。

( 三) 教育矫正制度缺乏系统性配套规范, 教育缺乏强制力

目前指导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文件只有两院两部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在这部文件里仅对社区教育矫正应当包含的内容做了概括性的规定, 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规范, 有些地方虽然制定了教育矫正细则, 但仅只作为一个章节规定, 没有完整的体系进行细化规范。由于缺乏教育矫正的法律依据, 所以使得实践中教育矫正手段难以落实, 使其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种可有可无的活动。

二、教育矫正方法的完善对策

( 一) 把握阶段性, 明确教育重点育

二是矫正教育, 教育内容具体包括: 法制教育、思想文化教育、行为矫正教育、心教育矫正的内容要根据服刑人员的具体情况, 司法所应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矫正期限, 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表现, 分阶段开展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矫正教育应该分三个阶段教育: 一是入矫教育, 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认罪服法、社区矫正告知教育、心理健康教理辅导。三是矫正期满教育, 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 期满总结教育、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安置帮教工作衔接教育。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可以强化教育矫正效果, 教育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犯罪心理和行为, 帮助他们提高法制观念, 早日回归社会, 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如此, 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内容的设计, 有利于提高教育矫正质量。

( 二) 改进矫正方式, 丰富教育手段

改进现阶段矫正手段单一、效果不显著的现状, 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个别教育与分类集体教育相结合, 既坚持针对服刑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开展个别教育, 又针对同一犯罪类型服刑人员的共同犯罪心理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教育。二是专职教育与兼职教育相结合, 矫正工作者作为执行主体, 是专职矫正人员, 对矫正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 制定矫正方案, 确定阶段矫正目标; 兼职是指与矫正机关达成合作关系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和社会志愿者阶段性地参与矫正工作。三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坚持法规、文化、道德教育的同时, 尽快建立起从接收到解矫前阶段全面的心理辅导和诊疗机制, 包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定期进行心理测试、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矫正。四是课堂式教育与互动式教育相结合, 在矫正工作者采取主动的谈话教育、课堂教育之外, 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教育, 使服刑人员参与进来, 通过直观的感受深化教育效果。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通过他人的肯定和认同增强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 三) 完善社区矫正相关立法, 明确教育矫正内容和主体

针对实践中由于法律依据不足, 教育矫正监督管理措施弱化的情况, 应在立法中对社区矫正教育中的强制性规范作出专门的规定。如作为教育矫正重要措施的社区服务, 应属于刑罚执行范畴的事务, 现有的法律文件中, 还没有一部授权社区矫正机构强制性地对社区服刑人员安排社区服务, 因此, 如果以系统完备的立法方式明确相应教育矫治的内容, 就可以保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的严肃性, 强化服刑人员遵守教育矫正的意识和主动配合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 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矫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红格.论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D].昆明理工大学, 2010.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 篇3

[关键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完善途径

2012年3月1日实施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要求,贯彻《刑法修正案(八)》,在总结各地社区矫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提炼,而制定的规范统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一、《实施办法》解决了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化的若干问题

(一)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中原来由公安机关执行管制刑、考察缓刑犯、监督假释犯的规定全部删除,而统一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但《刑法修正案(八)》只是废除了由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规定,而并没有指明由谁接替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而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提出了“社区矫正机构”为执法主体,但并没有提出社区矫正机构具体包括哪些机构。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司法行政机关已经真正成为社区矫正的牵头机关。

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充足的物质、人员保障为基础。因此,《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做出了规定。规定中提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即我国社区矫正人员包括三股力量,分别是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8年的实践表明,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涉及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政法部门,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等部门也承担一定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基层社区的组织在社区矫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确定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在社区矫正试点、试行阶段,其适用对象为“五种罪犯”,即被判处管制者、被剥夺政治权利者、被宣告缓刑者、获准假释者以及暂予监外执行者。2011年2月25日正式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就出现了关于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不再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监管,而是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也出现了关于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及2012年《刑事訴讼法》修订后,对于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犯罪人是否适用社区矫正并没有做出规定。对此,《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是合理的,因为我国《刑法》并没有要限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监外服刑人员的人身自由,也不是法定的社区矫正对象,在其自愿的情况下参加部分社区矫正活动也是可行的。

(三)确立了判决前的人格调查制度

所谓人格调查制度,是指在法院判刑前,由专门机构对犯罪人的犯罪背景、一贯表现等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然后将调查与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为法庭定罪量刑和判后矫正、帮教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一种制度。

《实施办法》中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社区矫正的本质就是要求刑罚社会化,所以在宣布缓刑、裁定假释的时候,要考虑对其宣告缓刑或裁定假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因为这些被判处刑罚的人回到社区以后,除了他自己能够不再去危害社会,还要顾及到社会接不接受、社区容不容纳的问题,他会不会给社区的稳定造成影响,这都需要做出评估。

(四)对社会适应性帮扶作出了规定

社区矫正的意义就是让矫正对象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重新走向社会,所以就需要矫正工作方式和矫正对象的管理方式不断人性化的创新。矫正工作的形式不外乎有三种:第一,对矫正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第二,组织公益劳动,培养劳动情操;第三,加强职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从目前的试点工作情况来,仅仅依靠说服教育、公益劳动显然不够让矫正对象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也就谈不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了。

《实施办法》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还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实际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等,促使其顺利地融入社会。

从目前社区矫正实践看,社会适应性帮扶主要包括落实承包田、落实社会保障、建立过渡性帮扶基地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帮助调解家庭矛盾,协调邻里关系、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帮助就学等。

二、《实施办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根据《实施办法》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主管机关的地位事实上已经形成,但《实施办法》的效力层级较低,不符合《立法法》第8条关于涉及到“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的明确规定。所以仍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明确,以便各部门之间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实现执法统一、保障执法公正。

而且《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这就说明司法行政机关只有管理权,并没有对其赋予处罚权。

(二)判决前的人格调查程序存在问题

人格调查,即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调查,是法官决定对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的依据。如前文所述,《实施办法》中的规定意味着人民法院既可以自行调查,也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前调查。笔者认为,考虑到社区矫正适用与执行的衔接以及人民法院的案件负担情况,审前调查评估的主体应当以司法行政机关为主,人民法院可以派员参与调查,仅在确有必要时才可自行调查。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形式和手段较为单一

《实施办法》中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社区服务本质是通过服务,让矫正对象增强劳动意识,服务社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是社会中的一员。但从目前试行结果来看,社区服务仅仅流于形式,好多矫正对象总是以事假病假来规避劳动,拒绝劳动。有些矫正对象在劳动中也并不积极,经常敷衍了事,加之,服务的地点有时也难以确定,好多社区和单位一听是服刑犯的到来,纷纷表示予以拒绝。我国目前的《刑法》也没有社区服务刑的规定,这使社区服务的展开变得困难重重。

(四)社区矫正撤销制度不完善

《实施办法》第25条规定: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实施办法》已将矫正对象处遇方式的建议权由公安机关向法院提出转变成司法行政机关向法院提出。但第27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这一条款的规定出现了执行难的问题。

三、我国实施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对策

(一)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法律地位

《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由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规定,所以,应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由司法行政机关接替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机构,使其获得进行社区矫正的合法身份。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虽然规定了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来执行,但笔者明显认为此规定过于笼统。社区矫正机构具体指我国哪些机关,在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在司法实践中,还是难予操作的。因此,笔者建议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地位,社区矫正应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执行。

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在我国司法部设置刑罚执行总局,下设监狱管理局和社区矫正执行局。前者负责监禁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后者在省、市、县设立相应机构负责非监禁刑的执行。这样设置既做到了非监禁性和监禁刑内在统一联系,又符合刑罚统一性的要求。

(二)完善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

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至少有三个问题应在法律中规定,即人格调查的主体、人格调查的程序、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监督。

首先,人格调查的工作应由基层司法所来承担,因为他承担着对矫正对象的改造、帮教工作。被调查对象如果被判处社区刑罚,先前的调查工作则为随后矫正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便于矫正机构有的放矢地提出矫正方案。其次,人格调查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犯罪与违法行为的调查,主要是调查犯罪人以前是否存在犯罪与违法经历。二是对于犯罪人的社会调查,主要是犯罪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周围的社会环境。调查时应做好相关记录,必要时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最后对人格调查的监督,主要靠接下来的社区矫正听证程序来实现,即调查报告要經过相关人员,包括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社区群众、被害人、被告人的监护人和被告人本人的质证、举证与辩论。

(三)增加社区矫正工作的形式和手段

在《实施办法》未实施之前,公益劳动却是社区矫正的一项基本矫正措施。司法部要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而《实施办法》中也第一次提出了“社区服务”这个概念。社区服务刑没有把罪犯与社区隔离,而是把罪犯置于社区内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其进行矫治,极大地降低了行刑成本。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尚未有独立的社区服务刑,所以在我国当前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并没有对社区服务有具体的方案。

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将社区服务设为一个附加刑,因为这样适用起来就非常灵活,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四)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的结构

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工作是国家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有效缓解社会冲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为更好地体现刑罚执行性质,应逐步建立一支专门化的非监禁刑罚执行队伍,即社区矫正司法警察队伍,从而保障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司法所应配备社区矫正司法警察队伍,其素质应具有高于公安警察和司法警察的文化素质,任职条件和考评体系可以参照公安警察进行。

[参考文献]

[1]金勇.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中国检察官,2012,(2).

[2]田兴洪,吴占英.从〈刑法修正案(八)〉看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化及完善路径.甘肃社会科学,2011,(3).

[3]阿墨.真正的回归是融入社会.民主与法制,2011,(10).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二) 篇4

(二)九、社区矫正人员的居住地如何确定,变更居住地如何进行审批?

《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在居住地接受社区矫正,由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这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结各地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经验作出的规定。本办法所称居住地一般是指社区矫正人员能够连续居住六个月以上的居所所在的县(市、区、旗)。居住地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有固定居所,由其本人或者与亲友共有、承租,或者其他人、单位愿意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社区矫正人员能够在此居所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2.社区矫正人员在居住地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或者有亲友、其他人、有关单位为其提供生活保障。不能确定居住地的,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矫正。

以居住地为执行地主要有以下三个考虑:一是符合社区矫正的性质和特征。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要求严格监管,预防再次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社区安宁。同时,社区矫正人员在社会上接受监管、教育和帮扶,需要具备基本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不管是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的本地人口还是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其生活基础与居住地密切相关。如果以户籍地作为执行地,对于大量流动人口来说,由于没有生计来源,仍然要外出就业。目前,部分地区采取异地委托的办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执法权与执法责任分离,执行机关与实际开展矫正工作的机关分离,存在脱管失控的隐患,一旦出现问题也难以分清责任。以居住地为执行地有利于有效监管,也有利于社区矫正人员顺利融入社会。二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户分离的情况日趋普遍。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我国已经提出按照居住地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将公共服务与人口居住地挂钩。部分地区已经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制定统一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已经提上日程。以居住地作为执行地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根据《监狱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由居住地执行机关执行。对管制、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法明确规定,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经执行机关批准。以居住地为执行地符合有关法律的立法宗旨和具体要求。

以居住地为执行地体现在《实施办法》多个环节的规定中。《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被告人、罪犯拟适用社区矫正,对其所居住社区影响,可以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第五条规定了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第六条规定了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了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由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提请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提请减刑,同时抄送居住地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对解除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人员死亡的通知原决定机关,还要通知居住地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实施办法》规定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教育学习都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来实施。

关于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初次确定,以人民法院等决定机关的裁判、决定文书确定的居住地为准。在裁判前委托司法行政机关对适用社区矫正进行调查评估的,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在调查评估时对居住地的条件一并考虑,向决定机关反馈意见。

《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居住地变更审批程序:司法所接到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申请后要认真审查、核实变更居住地的理由,填写有关文书,签署意见后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经审核司法所意见,将有关情况书面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意见。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认真核实有关情况,作出予以接收或不予接收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社区矫正人员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对是否同意社区矫正人员变更居住地作出审批决定,通知司法所,并由司法所通知社区矫正人员本人。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司法所要告知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办理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变更审批,应当符合有关规定、程序严谨、避免脱漏管的原则,从有利于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矫正、回归社会出发,履行审批程序,主动做好工作衔接。如果现居住地和新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意见不一致,应当报共同的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居住地变更需要跨省(区、市)的,如县(市、区)、地(市)司法行政机关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两省(区、市)司法行政机关之间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有关人员应遵守法律和有关规定,严格审查、核实有关事项,确保矫正措施的连续性。

工作中要把握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和居住地变更的区别。社区矫正人员的外出是因为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需要临时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居住地不发生变化,对其监管仍由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承担,外出期间司法所要对其外出期间的活动予以核实,社区矫正人员外出返回时要报告外出期间的有关情况。居住地变更则是因就医、就业、就学等原因,生活基础发生变化,居所变动,且居所位于另一个县(市、区、旗)导致社区矫正执行地发生变更。

十、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社区矫正人员是在社区执行刑罚的罪犯,社区矫正本质上属于刑罚执行活动。监督管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基础。社区矫正人员在开放的社区中服刑,存在着多种诱发犯罪的因素,对社区矫正人员依法实施严格监督管理,既是刑罚执行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区安全,预防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前提和保障。

根据刑法规定,管制、缓刑、假释罪犯应当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外出、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对管制犯、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实施办法》在总结各地开展监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法律的原则规定进一步作出了细化,明确规定了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监管要求:

一是报告义务。要定期向司法所报告其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定期报告身体情况和病情复查情况。

二是外出需审批。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正当原因,确需离开的,应当经过批准,且外出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三是进入特定场所需审批。社区矫正人员进入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四是变更居住地需审批。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根据《实施办法》的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走访,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前来报告、说明情况。

二是加强对适用禁止令人员的监督管理。司法行政机关要根据禁止令的具体内容,结合社区矫正人员的情况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明确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落实监督管理责任人,并根据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调整执行方案。对于被禁止出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调查走访,及时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批,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三是严格社区矫正人员的外出、居住地变更审批的程序和时限。认真核查社区矫正人员提交的外出、变更居住地的书面证明材料,如村(居)委会证明、单位证明等。社区矫正人员一次请假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到期仍有外出需求的,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居住地变更涉及到具体执行机关的变更,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还应当在征求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并做好衔接工作。

四是要加强检查考核。司法所要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居住的社区、学校、单位、家庭等进行实地检查核查,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日常表现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分级管理,调动社区矫正人员改造的积极性。

五是要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发挥基层组织、社区群众以及社区矫正人员家属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推广应用手机定位等信息化技术实施监管,提高监管工作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六是要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针对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参与群体性事件、实施犯罪、非正常死亡等情形,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对突发事件防范有力,处置迅速,应对有效。通过全面加强监督管理措施,促使社区矫正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

十一、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哪些特别的监管规定?

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是因为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暂时改变监禁执行方式,置于社区内以非监禁的方式执行刑罚。与管制、缓刑、假释罪犯相比,对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应当更加严格。

《实施办法》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作出了特殊规定,主要有:

一是在交付接收环节,强调现场交付接收。对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由看守所、监狱将罪犯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当场办理罪犯移交手续;对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到法庭办理罪犯移交手续。

二是在日常监管环节,除了遵守报告自己遵纪守法情况等一般性监督管理规定外,保外就医罪犯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司法所除了定期检查、核查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还要定期与其就医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有关人民法院或者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三是在处罚环节,除其他适用警告的情形外,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给予警告。

四是在收监执行环节,《实施办法》对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人员收监情形设专门条款作出了规定:(1)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2)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5)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6)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7)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8)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从《实施办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人员除了从事与其就医密切联系的活动外,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应当从严控制。在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中,司法所要特别注意督促保证人履行职责。具有保证人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决定、批准罪犯保外就医的重要条件之一。保证人应当监督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遵守法律和有关监督管理规定,发现其违反监管规定的,应立即向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及时为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治疗、护理、复查以及正常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督促和帮助其按照规定到医院复查病情并向司法所报告有关情况,发现保外就医情形消失或者保外就医人员死亡的,应及时向司法所报告。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的,司法所、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给予训诫并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要取消其保证人资格。对保证人丧失保证人条件、被取消保证人资格或者因迁移住所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保证义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责令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或者其亲属、监护人或者有关单位限期提出新的保证人,并对新保证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审查确定后,通知保外就医社区矫正人员原服刑或者接收其档案的监狱、看守所。

十二、怎样确保禁止令的正确执行?

答:禁止令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依法正确适用禁止令,切实保障和强化管制、缓刑的适用效果,对于进一步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一步充分发挥非监禁性刑罚在避免交叉感染、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的积极、重要、独特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了有关对管制犯、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的规定。2011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明确要求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实施办法》第四条、第七条和第十二条中,对司法行政机关执行禁止令作出了进一步规定。

司法行政机关要从全面实施国家法律、切实维护法制权威、有效惩治预防犯罪、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的高度,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做好禁止令执行工作:

一是要根据人民法院的委托,认真开展禁止令适用调查评估,向人民法院提出是否适用禁止令、适用何种内容的禁止令等建议,增强禁止令适用的必要性和执行的可操作性。

二是要在矫正宣告中,一并向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宣读禁止令的内容和执行期限。禁止令执行期满的,要书面告知其禁止令执行完毕。

三是要积极探索监管方法,确保禁止令执行效果。在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方案中增加禁止令执行内容,明确监管责任人、细化监管措施;加强走访核查工作,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遵守禁止令的情况。

四是加强与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对需要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娱乐场所协助执行的禁止令,可以事先向其提供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并告知禁止令具体内容,明确协助责任。

五是要做好进入特定场所的审批工作。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严格按条件审批,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六是要及时查处违反禁止令的行为。对违反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依法收集有效证据材料,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提请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提请原判人民法院撤销缓刑。

十三、对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矫正有哪些具体规定?

“人是可以改造的”,这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基本理念。教育矫正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基础上,对不同犯罪类型、不同情况的社区矫正人员,因人施矫,实施个性化教育矫正,是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重要方法。在总结各地试点试行经验的基础上,《实施办法》第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一条规定了教育矫正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考核。

第十五条规定了教育学习,主要是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教育。包括:一是公共道德教育,即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素质。二是法律常识教育,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悔罪意识,自觉接受改造。三是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结合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社区矫正人员了解社会形势,知晓国家政策,合理谋求自我发展。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确保学习效果。

第十六条规定了社区服务,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需要强调的是,组织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不是惩罚,而是为了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修复社会关系,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谅解和接纳。要确保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不少于八小时,同时注重社区服务的可操作性,考虑社区矫正人员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技能水平、正常工作学习需要等情况,合理安排服务内容和方式。

第十七条规定了个别教育和心理矫正。要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矫正方案,落实矫正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要积极开展心理矫正,对社区矫正人员广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康复心理,健全人格,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二十一条规定了考核及分类管理。要求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分类管理,给予不同处遇。对于不服从监管、不认真参加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的,应当严格管理措施,加大教育力度,甚至给予相应处罚,确保矫正效果。

各地在实践中要充分总结既有的好经验、好做法,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实际的教育矫正方式方法,发挥教育矫正的攻心治本作用,促进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和行为的转变,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

十四、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帮困扶助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社区矫正人员是罪犯,但同时也是需要社会给予特殊关爱的对象,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帮困扶助,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社区矫正中的“帮困扶助”是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基础上的社会适应性帮助。

在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实践中,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就业安置、生活保障等制度,创新成立“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阳光中途之家”等工作机构,构筑协调联动、有机衔接的教育管理、帮困扶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江苏省努力用好教育、人社、民政、财政、工青妇等部门的有关政策,为有就业愿望但无职业技能的社区矫正人员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老弱病残、无生活来源的社区矫正人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安排相应困难补助,为有就业愿望、暂无工作的社区矫正人员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泰州、宜兴、扬中等市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协会和帮扶基金,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定期开展帮困扶助活动。上海市将牵头协调各有关方面共同解决社区矫正人员实际困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来履行,切实关注社区矫正人员的民生问题。充分利用各级联席会议制度,对涉及社区矫正人员的入户、住房、低保、困难补助、就业推荐、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协调公安、民政、人保等有关部门进行集中商议,快事快办。积极出台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对就业困难、“40、50”的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免费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落实补贴政策、临时救助政策等,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综合性帮扶,较好保证了他们能够顺利回归社会。

《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推动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体系,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社区矫正人员的就业、就学、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社会保险等问题,为社区矫正人员融入社会创造条件。要建立与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根据社会发展和矫正工作实际需要,完善和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为有效开展帮扶提供政策保障。要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广泛动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发挥社会帮扶的综合优势,努力形成对社区矫正人员帮扶的社会合力,提高帮扶效果。

十五、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有哪些具体规定?

未成年人在个性特征、认识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等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方面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点,我国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改造历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工作理念。加强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改造、帮困扶助,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试点、试行中,许多地方把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工作列为重点项目,搭建起专门的工作平台,采用“1+3+1+1”模式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即,由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关工委、共青团、教育部门,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及亲友,其他热心社区矫正事业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共同组成教育帮教组织,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矫正。北京市司法局将加强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课题,积极发挥矫正帮教协调委作用,公、检、法、司、民政、共青团、教育等多个部门齐抓共管,有效促进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健康成长和融入社会。浙江省由省综治办、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和团省委等10家单位在全省启动实施了以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为重点的“社区矫正阳光志愿者行动”,省、市、县三级成立了“社区矫正阳光志愿者”总队、支队和大队,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广州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司法局牵头,建立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平台---尚善矫正中心,除了政府多部门合作外,广泛引进社会力量,提高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质量,取得了好的效果。从总体上看,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提供特色服务和全新关怀成为各地做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内容。

《实施办法》在总结试点、试行经验的基础上,设专条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的内容: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按照下列规定执行:(1)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2)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3)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4)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5)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6)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7)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8)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也适用上述规定。

龙王庙乡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 篇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司法通[2009]169号)、河北省《关于在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社区矫正工作项目的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及责任制分解一览表》、秦皇岛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河北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及县上有关文件精神,确保我乡试行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适用范围

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在全乡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对于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按照“把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已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地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二)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困扶助。帮助解决社区服刑人员在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三、组织机构、工作队伍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审判机关、公安机关看守所在法律文书生效后的七日内,将矫正对象的各类法律文书及相关材料送达其长期固定居住地司法所,并责令矫正对象在法律文书生效后五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办理登记手续。

2、管理制度

公安机关要依法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管理。对不服从教育矫正的矫正对象及时采取惩戒等措施,对重新犯罪的及时处理,确保不脱管、漏管。

3、教育制度

司法所要逐一对矫正对象进行分析,制定矫正个案。通过定期谈话、心理咨询、社会帮教、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工作。

4、考核及奖罚制度

司法所要建立考核制度,对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的建议有关部门分别给予表扬、物质奖励和减刑奖励,对不服从管理,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违反社会公德造成恶劣影响的,建议分别给予警告、治安处罚、收监执行、撤销假释、撤销缓刑的处罚,表扬、物质奖励及警告由司法所提议,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减刑、收监、撤销假释、撤销缓刑由司法所提议,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报请原批准机关批准。

5、解除制度

分认识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协调。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各负其则,各司其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三)稳步推进。社区矫正是一项综合性很强,涉及国家司法、刑罚执行、治安管理、社区管理、群众工作等诸多层面的工作。根据县上的安排,我乡为先行试点,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积累总结工作经验。结合我乡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解任务,精心组织实施,积极稳妥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勐省镇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 篇6

为确保我镇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根据《沧源县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和省、市社区矫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勐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具体步骤和时间

从2009年2月起,全镇各村组和所辖社区全部列入社区矫区范围,具体分为三个阶段推进。

(一准备阶段(2009年2月2日—3月20日

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安排社区矫正工作。

(二启动阶段(2009年3月21日—4月30日

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制定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完成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前期摸排、名册建立、实施方案拟定等准备工作,完善相关资料并开展必要的宣传活动。

(三实施阶段(2009年5月1日开始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培训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立矫正对象个人档案和相关台账,全面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二社区矫正适用范围。

社区矫正适用范围是户籍地和经常居住地在本镇;或者户籍地不在本镇,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镇定居,且长期在本镇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下列五种罪犯:(一被叛处管制的;

(二被宣告缓刑的;(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四被裁定假释的;(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三、社区矫正任务

(一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刑罚正确 实施;(二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思想和法制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使他们成为守法公民;(三对社区矫正对象在就学、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帮助,促使他们适应社会生活。

四、社区矫正组织领导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维稳委牵头,司法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人民法院、派出所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

(一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梅继红任组长,副镇长杨元昊,司法所长杨光清,派出所所长肖卫红任副组长,人民法院、派出所、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工会、共

青团、妇联等单位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辖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下设办公室在勐省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以及相关单位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本辖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司法所承担。

(三各级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方针政策;

2、审议批准社区矫正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3、定期听取社区矫正工作汇报,协调处理重大问题;

4、监督、检查成员单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督促成员单位依法履行职责。

五、社区矫正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各级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当依照职能,履行下列职责:(一司法所具体组织职能部门和社区力量开展社区矫

正工作,做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助工作。

(二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刑事被告人、罪犯适用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等非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罚措施,依法对社区矫正对象适用减刑,假释,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撤销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等司法奖惩措施。

对于可能适用社区矫正的案件,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委托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开展审前调查。

(三派出所应当配合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对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根据司法行政部门的建议及时依法处理。对因处臵

不当造成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监督考察的情况要定期向人民检察院通报。

(四民政部门应当将社区矫正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之中,指导村(居民自治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给予低保救助,为家庭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临时救助和生活帮扶。

(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依托公共职业介绍、就业培训机构,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进行创业帮扶,积极争取就业机会。

(六工会应当推动企业建立社区矫正教育培训基地,协助司法行政部门定期开展集中教育活动。

(七共青团应当协助司法行政部门实施社区矫正,定期组织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制、心理健康等专项集中教育活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八妇联应当参与对女性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工作,定期组织女性社区矫正对象专项集中教育活动,帮助她们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对违反社区矫正工作规定,成员单位因履职不当,造成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引发重新犯罪造成影响的,追究成员单位领导和当事人责任。

六、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包括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

(一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为“社区矫正执法人员”。

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应当遵守社区矫正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违反工作规定或工作纪律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二经公开招聘,专门协助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疏导、生活救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的专职人员为“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

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应当在司法所领导下,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工作职责。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违反工作规定或工作纪律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三热心社区矫正工作,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并经司法行政部门和志愿者组织登记,自愿无偿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为“社区矫正志愿者”。

社区矫正志愿者应当在司法所指导下,按照志愿者服务相关规定从事社区矫正工作。

七、社区矫正工作内容

(一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二要通过组织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教育活动,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政策形势、行为规范教育。

(三要根据矫正对象的身体、技能状况,安排一定时间的社区公益劳动,增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四要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矫正,根据矫正对象的情况,结合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进行心理咨询引导,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八、社区矫正工作职责

社区矫正工作者要履行以下工作职责:(一贯彻执行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规定。(二接收矫正对象,办理衔接手续。

(三制定教育矫正方案。

(四对矫正对象实施日常管理,负责实施对矫正对象的认罪、守法、劳动、学习等情况的具体考核工作。

(五承办对矫正对象的考核评议事宜,依照规定做好矫正对象行政奖惩、司法奖惩的材料整理工作。

(六组织指导社会自愿者对矫正对象开展教育矫正工作,适时开展社会帮教活动。

(七组织开展对矫正对象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其法制意识。

(八协调有关部门对矫正对象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为其就业、生活提供指导、帮助。

(九组织开展对矫正对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活动,提高教育矫正的实效。(十组织落实矫正对象的公益劳动,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悔罪改过意识。(十一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社区矫正工作个案。

(十一加强与社会自愿者及其他社区矫正力量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为社区矫正工作服务。

(十二完成上级社区矫正机构布臵的相关工作任务。(十三依法履行其他工作职责。

九、社区矫正工作纪律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自觉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恪尽职守。遇有特殊情况、问题或重大事宜,要及时上报,不得瞒报、迟报;对矫正对象提出、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和处理,不得推诿、懈怠。

(三提高执法意识,公正、严格执法。不得有下列行为:

1、滥用职权,弄虚作假;

2、隐瞒案情,包庇纵容矫正对象违法犯罪;

3、刑讯逼供、体罚、虐待矫正对象;

4、玩忽职守,泄露社区矫正工作秘密;

5、其他违法行为。

(四依法保障矫正对象的基本权利。不得有下列行为:

1、非法侵害矫正对象身体;

2、侮辱矫正对象的人格;

3、非法剥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

4、非法搜查矫正对象的身体、物品或住所;

5、利用公益劳动实施变相体罚;

6、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矫正对象;

7、其他违法行为。

(五坚持原则、廉洁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1、用矫正对象从事营利性的活动或者牟取其他私利;

2、向矫正对象及其亲属索取财物,谋取私利;

3、收受矫正对象及其亲属的贿赂和馈赠;

4、非法将矫正对象的监管权交予他人行使;

5、其它违法行为。

十、社区矫正执行

(一矫正工作机构收到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决定或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的决定后,应在3日内将矫正对象相关材料移送实际执行地的乡镇(街道司法所,并指导、帮助矫正工作机构针对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矫正方案,建立监督考察小组,落实日常监督考察措施。

(二司法所为矫正对象办理登记手续的同时进行谈话,告知其权利、义务,宣布社区矫正执行中的学习、教育、管理、劳动、奖惩等各项规定,并发放《社区矫正告知书》。

(三司法所要为矫正对象建立档案,与有监管能力的矫正对象近亲属或其原工作单位、村(居委会等签定矫正协议。

(四司法所通过以下方式对矫正对象实施矫正:

1、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矫正对象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社区公益劳动项目由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按符合公共利益、矫正对象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便于监督检查的原则设臵。

2、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学习、教育活动。内容包括政策形势、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劳动技能、行为要求等,可以采取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培训、实践活动等形式。

3、结合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制定心理矫正方案,进行心理咨询引导,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4、矫正对象有劳动能力的,应当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有能力自谋职业的,可以自谋职业;对无能力自谋职业且有就业愿望的矫正对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提供培训机会并指导就业。

5、家庭经济困难的矫正对象,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办公室应向民政部门提供有关情况,经民政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一次性救济。

(五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按月将新增矫正对象的名单、基本情况,按季将矫正对象考核情况送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接受检察监督。

十一、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一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按时到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报到;

2、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

3、参加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

4、定期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

5、遵守其他监督管理规定。

(二被判处管制的社区矫正对象,除遵守上述规定外,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除遵守上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2、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的,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批准;

3、进行治疗以外的社会活动的,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批准。

(四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矫正对象,除遵守上述规定外,不得行使下列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五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范围是户籍地(经常居住地设区的市的城区、县(市。社区矫正对象有就业、经商、就学、就医、探亲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由司法所报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批准。

社区矫正对象返回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并销假。(六社区矫正对象经批准离开户籍地(经常居住地不满6个月的,由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管理,暂住地司法所应当协助、配合。

社区矫正对象经批准离开户籍地(经常居住地6个月以

上、未导致经常居住地变更的,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暂住地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管理。

(七社区矫正对象因迁居变更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原属司法所报公安派出所同意,经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批准,及时办理交接手续,由迁入地司法所进行监督管理。

(八司法所应当在社区矫正对象报到登记后,确定监督人,组成监督考察小组,制定和落实监督管理措施。

(九司法所应当分析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危险程度、性格特点、矫正难度等情况,制定分类监督管理方案。对于受到奖励或行政惩戒的社区矫正对象,可以在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情况下,分别从宽、从严实施监督管理措施。

(十司法所应当定期走访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单位和村(居委会,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等情况。

十二、社区矫正工作程序(一入矫教育:

1、入矫教育在矫正对象办理登记手续后进行。

2、入矫教育可以采用集体教育方式,也可以采用单独教育方式。

3、入矫教育以社区矫正权利义务为教育内容。

4、司法所应当在入矫教育时向矫正对象宣布在社区矫正期间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矫正对象享有下列权利:(1人格不受侮辱;(2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3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限制的权利。矫正对象必须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

(2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3定期向司法所和监督考察小组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4迁居或离开所居住区域时必须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5服从监督管理。

被决定保外就医的罪犯,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同时应当履行下列规定:(1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2确因治疗需要,需要转院或者离开所居住区域的,应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3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二个案矫正

1、司法所应当在矫正对象报到后针对其思想动态、危险程度、恶性程度、矫正难度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制定矫正个案,落实矫正责任人。

矫正责任人由社区矫正工作者担任。矫正责任人负责起草并落实矫正个案。

2、矫正责任人应当掌握矫正对象下列情况:(1姓名、性别、年龄、籍贯;(2简历、主要犯罪事实和所判刑期;(3家庭情况和主要社会关系;(4认罪态度、在监狱或看守所的改造表现、矫正期间的现实表现。

3、社区矫正工作者对所管理的矫正对象,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个别谈话教育。

4、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区矫正工作者应当对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1矫正地点变更;(2受到奖励或惩处;(3请假前后;(4家庭出现变故时;(5与他人发生重大纠纷时;(6主动要求谈话时;(7其他需要进行个别谈话教育的情形。

5、社区矫正工作者对矫正对象的谈话教育,应当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矫正对象的思想状况和动态,及时修订矫正个案,采取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措施。

6、司法所应当每月对矫正对象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情况,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7、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志愿者参与个案矫正,共同做好个案矫正工作。

(三思想文化教育

1、矫正对象应当接受司法所组织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以下内容:(1认罪悔罪教育;(2法律常识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

(4时事政治教育。

2、司法所每月对矫正对象至少进行一次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可以进行集中教育,也可以进行分类教育。

3、思想教育教员可以是社区矫正工作者,也可以是社区矫正志愿者,或者是聘请的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

4、矫正对象未成年且没有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内容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相关部门并督促其法定监护人,帮助矫正对象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内容。

5、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技术教育等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四公益劳动

1、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参加公益劳动。

2、公益劳动应当坚持符合公共利益、矫正对象力所能及、可操作、便于监督检查的原则。公益劳动不得安排高危作业。

3、公益劳动内容为无偿参加非营利性机构、社团的服务活动或者社会(社区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由矫正对象所在地司法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臵。

4、县(市、区司法局、乡镇(街道司法所可以建立公益劳动基地。

5、司法所应当与公益劳动基地签定公益劳动协议,并在每个基地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对矫正对象公益劳动情况进行记载考核。

6、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每月不得少于12小时。

7、公益劳动可以由司法所组织集中进行,也可以矫正对象自行前往公益劳动地点劳动。

(五心理矫正

1、区(市司法局、乡镇(街道司法所应当开展对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工作。心理矫正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

2、心理矫正工作可以聘请社会心理专家、心理医生承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培养心理矫正专业工作人员。

3、对矫正对象应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 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答矫正对象提出的心理问题。

4、对分析评估或矫正过程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矫正对 象,应当进行心理测验,建立心理档案。

5、对有心理疾病的矫正对象,应当安排实施治疗。

6、从事社区心理矫正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咨询师 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一;(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3)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六)解矫教育

1、司法所应当对在2个月以内矫正期满的矫正对象分 批集中进行解矫教育。

2、解矫教育内容应当包括形势、政策、前途、遵纪守 法教育。对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即将收监执行的对象,重点进行 认罪服法为主的思想教育。

3、司法所应当在矫正对象矫正期满前1个月,指导矫 正对象进行自我总结,填写《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

4、司法所应当根据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的考核情况、奖惩情况、心理测验情况,对其矫正效果进行综合评估。评 估结果填入《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16

5、司法所应当对矫正对象解矫后的情况进行了解,评 估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总结推广社区矫正教育 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质量。

6、司法所应建立工作台帐,对社区矫正教育作工予以 记载备查。

十三、矫正对象档案管理

(一)司法所应当在矫正对象被决定执行社区矫正之日 起建立矫正档案,一人一档。矫正对象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管制、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的判决(裁定)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执行通知书; 假释人员的原判法律文书、假释裁定书、罪犯出监鉴定 表; 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判决(裁定)书、起诉书副本、结案 登记表、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具

保书;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人员原判法律文书、出监鉴定表;

2、假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监狱保外就医人员在监 狱服刑期间接受教育改造的相关材料、奖惩情况、心理档案; 矫正对象登记表;

3、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情况月汇报;

4、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帮教协议;

5、矫正对象外出请假申请审批表;

6、矫正方案; 17

7、社区矫正情况记录簿,其中包括学习教育记载、公 益劳动记载、心理矫正记载、谈话记录等;

8、矫正对象考察表、评审鉴定表;

9、矫正对象奖惩审批表及相关材料;

10、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

11、解除管制通知书、假释考验期满证明书、恢复政治 权利证明书、缓刑期满证明书;

12、其他应该归档的重要材料。矫正对象死亡,死亡证明、法医鉴定等有关材料应当归 档。

(二)矫正对象档案由司法所专人管理。

(三)矫正对象矫正地址变更时,档案应随社区矫正对 象移交变更地的司法所。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收监执行的,档案应移交给侦察、监狱机关。档案移交双方均应做好交接 登记手续。

(四)外调人员查阅档案,凭区(市)以上政府或政法 机关外调介绍信,经区(市)司法局批准,在指定地点阅卷,并填写《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借阅登记表》备查。无关人员一 律不得查阅矫正对象档案。不得用电话查询档案。

(五)矫正对象档案管理,应当遵守档案管理的一般要 求,具备保密、防遗失、防潮、防虫、防霉等基本保管条件。

(六)矫正对象档案输入计算机的,计算机不得直接或 间接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网络连接。

(七)矫正对象档案应使用 70 克 A4 纸。18 矫正对象解除社区矫正后,档案交矫正对象期满时所在 县(市、区)司法局统一保管。

十四、社区矫正工作监督

(一)社区矫正工作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社区矫正 工作机构应当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提供便利,加强与 检察机关沟通、联系和相互配合。

(二)纪检监察部门发现有关单位或者社区矫正工作人 员疏于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或者违反规定侵犯社区矫正对象 合法权益的,可以建议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直接 责任人行政或纪律处分,也可以建议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 人的刑事责任。

(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 人民群众发现有关单位或者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疏于职责造 成严重后

果,或者违反规定侵犯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

社区矫正档案制度初探 篇7

一、社区矫正档案的内容

社区矫正档案是针对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社区矫正工作的启动、实施过程及终结交接的全方位文字、图片记录的载体。目前各地在推行社区矫正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自身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摸索来开展社区矫正档案建设工作, 笔者在综合安徽、山东、黑龙江等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档案暂行规定基础上, 尝试概括社区矫正档案应当包括内容, 主要有:

(1) 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资料, 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及社会关系调查记录、住房、收入状况、健康、个人技能状况调查记录、违法犯罪情况陈述。 (2) 作为社区矫正启动依据的法律文书, 包括管制、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的判决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执行通知书;假释人员的原判法律文书、假释裁定书、罪犯出监鉴定表;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的判决、裁定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具保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的原判法律文书、出监鉴定表。 (3) 社区矫正启动、实施过程、终结记录, 包括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矫正对象登记表、矫正对象心理测评报告书、矫正对象谈话记录、社区矫正监管协议书、监管人情况反馈登记簿、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协议书、矫正方案、矫正对象汇报纪录、矫正对象公益劳动记录、日常管理情况记录、矫正对象异动管理情况表、矫正对象奖励意见书、矫正对象惩处意见书、矫正对象考察表、矫正对象季度考察鉴定表、矫正对象计分考核记载表、社区矫正工作者走访情况登记、年度鉴定表、提请减刑意见书、矫正对象会客审批表、矫正对象迁居审批表、社区矫正期满鉴定书、社区矫正期满宣告书。 (4) 申请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文件资料, 包括申请低保、申请住房、医疗救助、申请就业培训、结业帮扶方面资料, 矫正对象领取救助款项和物资的记录。 (5) 其他应归档的材料, 包括解除管制通知书、假释考验期满证明书、恢复政治权利证明书、缓刑期满证明书、矫正对象死亡证明、法医鉴定等有关材料。 (6) 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及人员的重要资料, 包括社区矫正工作的规章制度、矫正工作计划、工作会议记录、工作进展情况报告、表决结果、社区矫正结对帮扶记录、有关单位和人员出具的与社区矫正对象有重大影响的文字材料及其他重要资料。

二、社区矫正档案的特点

社区矫正档案除了具有档案的一般属性, 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 从所有权上看, 社区矫正档案是一类国家档案, 它关系到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政治权利、社会身份等方面的刑事处遇, 是国家司法权力的执行、专政职能的实现的重要象征。

第二, 从创制者来看, 社区矫正档案由负责社区矫正的司法行政工作机构负责建立, 并同时吸收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社会团体及社会组织、志愿人员来共同参与其充实、归集、整理等项工作。

第三, 从性质上看, 社区矫正档案首先是一种司法档案, 同我们常见的司法裁判文书、仲裁机关文告等具备同等的性能;其次, 由于社区矫正活动和以往的刑罚执行有着很大的区别, 带有鲜明的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性质, 这一点决定了社区矫正档案同时带有民政档案的属性, 通观社区矫正档案, 当中不但有管理、惩罚、改造社区矫正对象方面的原始文书和活动记录、也不乏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帮助、保护、提供社会福利渠道的信息,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 社区矫正对象这类较为特殊的群体也能享有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和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社会照顾, 此时社区矫正档案的属性还将进一步扩展, 具备社会保障档案的属性。

第四, 从保存和涉密角度看, 社区矫正档案当中保存着大量的司法行政机关、公安局、法院的创制的文书、还记录着上述机关的决策、讨论、谈话等内容、当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原件和孤本, 具有很强的不可再现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 社区矫正档案当中的很多内容涉及社区矫正对象的刑事法律义务和应当受到法律尊重和保护的隐私权等民事权利, 除按法定手续调取、利用, 是不应也不宜向外公开的, 因此社区矫正档案应当是一种永久档案, 并且符合涉密档案的要求, 当然, 这一点还需要通过有关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加以确认。

三、社区矫正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状况

随着社区矫正制度的启动,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也相继开始了社区矫正档案的建设工作。总结各地的做法, 社区矫正档案建设主要包括入矫建档、充实维护档案和结档转移。在入矫建档阶段, 一般要求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收到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决定或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的决定、其他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转递的法律文书后, 开始为矫正对象建立正式档案, 原则上要做到一人一档。黑龙江省还要求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要为矫正对象建立副档。待到社区矫正对象按期解除矫正时, 再将正副档案合一, 归入正式档案集中统一保存[2]。

在日常的档案管理中, 各地采取了不同的规范要求, 如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司法所执行矫正档案的同步整理, 严格按照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 将每一次与矫正人员的谈话, 每一次组织的劳动, 每一次进行的奖罚都及时记录在案, 保证档案内容的完整, 要求社区矫正档案从书写格到内容, 从纸张到装订都要比照其他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在档案的立卷整理阶段, 各地借鉴行政机关档案的模板, 设计了档案盒封面、档案盒盒脊、档案目录封面、内目表、归档章式样等, 规定了档案的排序原则、装裱要求。在结档转移方面, 各地规定解除矫正后或矫正对象死亡、或出现矫正对象无法继续接受矫正情况时, 应将社区矫正档案整理完备, 按规定时间向县级以上国家档案机关移交。当矫正对象矫正地址变更时, 档案应随社区矫正对象移交到变更地的司法所。当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收监执行的, 将档案复印件移交给侦查、监狱机关。

同时, 由于社区矫正体制刚刚确立、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人员、经费普遍紧张, 档案意识不强等原因, 有些地方的社区矫正档案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材料收集不齐全、归档不及时、文件排列混乱、目录和卷宗封面、备考表填写不全, 装卷不整齐, 书写不工整以及丢失原始文件、不归档等情况, 在档案的移交、保管和查询利用上也不规范, 和其他国家档案相比, 社区矫正档案的质量尚待提高。

四、社区矫正档案制度的完善

无论是站在社区矫正的立场还是档案工作的角度, 社区矫正档案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完善社区矫正档案制度, 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首先, 应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档案的作用。社区矫正档案把矫正对象与司法行政机关、社会帮扶力量联系在一起, 把处置犯罪、教育改造、感化更生、重返社会等环节衔接起来, 通过建立和完善社区档案, 可以直观、可信地观察了解社区矫正的成效, 并能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的独特功能, 因此,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 应当坚持“一要见人, 二要见矫正档案”的原则, 高度重视档案建设。

其次, 要从法制、财政、人才等方面做好社区矫正档案的基础工作, 当前, 社区矫正工作还没有全国性的立法来规范, 社区矫正档案方面更是缺乏法律指导, 各地社区矫正机构大多是按照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下发的规范性行政文件来执行, 应当在总结社区矫正档案建设的经验基础上, 根据档案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刑事诉讼法等法规的精神, 由司法部联合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社区矫正档案方面的行政规章, 明确社区矫正档案管理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并提供较为充足的经费、场地、设施支持, 同时要培训和培养既懂法律和社区工作, 又具备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专门人才。

最后, 要加强社区矫正档案的信息化水平。随着整个社会的剧烈变迁和行政、司法事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社区矫正档案应当站在更高的建设起点, 加速向信息化方式转变, 当前应争取实现电子计算机管理社区矫正档案,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 将矫正对象的指掌纹、笔迹、照片、表现记录等信息加以采集, 并将通讯设备对矫正对象的区域监管、警示活动实时记录下来, 形成多维、动态的档案。

参考文献

[1]康均心.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 2005 (4) .

打好“社区矫正”实践基础 篇8

社区矫正是适应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和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探索,它有利于对那些不需要且不适应监禁的罪犯针对性地实施矫正措施,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有效地教育改造罪犯、防止罪犯重新犯罪,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不和谐因素。中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正处于试行阶段,这需要我们不断解决问题、加强工作,为建立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打好实践基础。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既要妥善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又要不断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

社区矫正是适应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和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探索,是司法体制和工作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宽严相济”和“给予出路”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对那些不需要、不适应监禁的罪犯针对性地实施矫正措施,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犯进行有效地教育改造,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从而防止罪犯重新犯罪,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不和谐因素。

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积极推行社区矫正工作,就是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何为“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在监狱执行的‘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它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的对象为五种罪犯:一是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二是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三是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四是被裁定假释的罪犯;五是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社区矫正是伴随人类进步、时代发展形成的“善”的制度,是一种由专门机关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刑罚执行方式。

推行社区矫正制度,是中国刑罚理论和实践的一种创新。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人员进行社区矫正,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罪犯和轻刑犯罪人员的转化效果,更好地降低其重新犯罪率。

中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还处在试行阶段,相关法律还没有出台,所以在思想认识、部门配合、具体操作上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解决社区矫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加强社区矫正工作。

打好实践基础

当前,一些同志认为“实施社区矫正工作没有法律依据”,在实际工作中还会产生畏难情绪。对此,我们需要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帮助他们辩证认识依法办事与改革创新的关系,端正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政法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这需要我们在既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进政法工作体制和机制改革,并进一步以改革实践来推动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几项重大改革,如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都是通过先实践后立法来实现的,倘若拘泥于先立法后改革,那么很多事情都无法做成。

党在领导人民制定法律、执行法律的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试点先行,待到实践经验成熟了,再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社区矫正工作也不例外。所以,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为建立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打好实践基础。

加强协作配合

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综合性强,需要政法各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加强协作配合,能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

人民法院要正确理解刑事立法的规定和精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增强对依法适用非监禁刑的信心,对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刑事被告人依法处以非监禁刑,为社区矫正工作创造基础条件;人民检察机关要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保证社区矫正工作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公正实施,防止在矫正工作中出现司法腐败的现象;公安机关要依法对违反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查找脱管的社区矫正对象,对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及时依法处理;司法行政机关要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使其较稳妥地融入社会。

结合试点地区的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如何保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社会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虽然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在数量上是巨大的,甚至是无限的,但是,社会资源只是一种外部资源,特别是社会力量更多的是一种自愿行为,容易受到一些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显然,社会资源一旦出现问题,作为工作载体的社区矫正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寻找和利用社会资源上,要进一步增加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发掘社区内外部资源,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二是如何保证整个社区矫正工作的长效性。队伍建设、阵地设施、工作机制完善等是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长效性的重要基础,各试点地区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内容,以便科学合理分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三是如何保证整个工作的延续性。从多数试点地区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情况来看,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自身综合素质是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各试点地区要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接替和接力,形成一定的制度,从而保证整个工作的延续性。

四是如何提高矯正工作的实效性。就目前来看,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大多身兼数职、缺乏专业背景,往往擅长管理和说教,而极其缺乏适合矫正心理需要的个性化服务能力。因此,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五大体系”提质

一是建立制度体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体系,是深化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目标。

二是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测评制度、矫正对象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制度等,做到安全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

三是建立方法体系。使法制教育、公益劳动、思想掌控、行为矫正、心理矫正、考评奖惩、帮教安置等矫正工作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是建立评估体系。科学评估,是科学决策的依据,建立评估体系可先开展《刑事案件被告人审前调查评估》的相关工作,探索《对矫正对象综合状态评估》,为实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分级管理奠定基础。

评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程度评估,通过对具体工作过程进行监测,了解工作内容、方式、性质、影响因素、问题等,对项目贯彻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价;另一种是结果评估,对项目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评估,通常采用的是实验评估法,即选择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测验,从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测验结果中确认某个项目是否有效。

五是建立工作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专门化和专业化,并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经费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杨芳

上一篇:老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下一篇:生日给自己鼓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