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制度

2024-08-24

社区矫正制度(共12篇)

社区矫正制度 篇1

摘要:我国现行非监禁刑适用率较低, 看守所、监狱实行高度警戒、高度隔离的行刑模式, 既不利于罪犯的分类处遇和再社会化, 也不符合刑罚的谦抑原则。而且, 我国行刑模式中社会公众对罪犯的行刑参与力度明显不足。事实上, 社会的广泛参与既可以在精神上使罪犯得到感化和归依, 也可以在物质和环境上给罪犯提供良好的处遇, 使其有改过自新的希望和动力。

关键词:社区矫正,非监禁刑,完善措施

一、实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

监禁刑 (徒刑) 是现代刑罚体系的支柱。然而, 监禁刑自身的弊端、监狱行刑本身所固有的矛盾性和不合理性构成了监狱罪犯改造目标的重大障碍, 加之监狱内外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监禁刑和改造罪犯要求的矛盾愈显突出。随着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 》的通过和施行, 社区矫正制度正式在我国建立。作为行刑社会化的手段之一, 社区矫正具有以下优势:

1、可以有效地改造罪犯

渴望自由是人的天性, 通过社区矫正可以使其积极投入改造, 争取真正的自由。

2、有利于缓解监狱压力, 避免交叉感染

通过社区矫正制度, 既减轻了监狱的压力、节省监禁成本, 又避免了不同的罪犯在监禁中的交叉感染, 进一步学坏。

3、有助于罪犯顺利回归社会

把罪犯放在社区里执行刑罚, 使罪犯不脱离社会, 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刑满后能顺利地融入社会。

二、完善社区矫正的构想

社区矫正作为我国一项新的刑罚执行方式, 在制度设计等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完善。笔者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和对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学习, 有以下几点完善意见:

1、限制减刑、扩大假释

我国的假释率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而减刑的适用却十分普遍。而减刑的适用具有不可逆转性, 容易使罪犯产生投机心理而伪装改造, 无法达到刑罚的目的。假释制度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刑罚措施, 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适用, 其优势也表现的十分明显。

基于此, 我国学者提出了“累进假释”的观点。即以现行的减刑制度的考核方法, 给予罪犯一定的假释额度。当累积的假释额度等于剩余刑期时, 将罪犯假释出狱, 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就是他的假释考验期。例如, 张三于1999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按照以往的减刑方法, 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共四年, 张三可以在2005年刑满释放。而根据累进假释的方法, 根据张三在狱中表现给予其一次或几次在监执行的减免 (假设也是四年) , 在2005年的时候, 张三就可以假释出狱。而剩下的2005到2009年的刑期就是他的假释考验期。

2、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

在刑罚轻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 不仅要扩大假释的适用范围, 也要扩大其他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首先, 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 应当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尽可能地适用缓刑或者刑罚替代措施。其次, 对于轻刑犯、偶犯、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罪犯, 尽量判处非监禁刑。第三是过失犯, 其主观恶性不大, 对社会的危害性也较小。第四是老弱病残孕犯, 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都不大, 也适合在社区中进行教育矫正。

3、深化司法职权配置的改革

司法职权的配置存在不合理, 导致公、检、法、司等部门在行使职能中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通过分析, 提出以下建议:

将公安局的羁押权与侦查权分离。公安局最为治安机关和刑事侦查机关, 肩负沉重的任务。在刑事案件中, 羁押和侦查的一体也使其公正性得到质疑。因此, 应将羁押权转移至监狱部门。

检察院的职权犯罪侦查权转移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案件的侦查机关, 自然应当负责职权犯罪的侦查任务。检察院也可以摆脱侦查、起诉一体的尴尬, 作为单一的起诉机关和司法监督机关。

法院也担负着繁琐的审判任务, 其执行能力有限且常常得不到保障。因此, 应在司法局内设置执行局等机构负责法院裁决的执行。由专门机构负责执行, 既可以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 又能切实保障执行力度。

强化司法行政部门的职权。司法局作为法律执行机关, 所掌握的执行职能却十分有限。因此, 应加强司法局的执行职能。如上所述, 不仅要将法院的裁决交由司法局执行, 刑事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也应当由监狱管理部门执行。此外, 对于广为诟病的劳动教养, 由于其具有人身限制和强制劳动的特征, 惩罚力度上甚至超过刑罚, 因此其决定权应当收归司法部门。由监狱管理机关负责对监狱、看守所和劳动教养所的多重管理。

4、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社区矫正与以往的非监禁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社区矫正不是单纯地对社区中的罪犯进行管理监督, 而是整合社区的力量, 由社区社员参与矫正工作, 由社会的力量改造罪犯的一种措施。因此, 只有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才能实现真正的社区矫正。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应该由党委、政府牵头, 大力整合社会资源, 组建一个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矫正网络。社区矫正网络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社区矫正执行主体, 即在政法委统一领导下, 由司法局组织实施, 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狱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相互协作, 这些机构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第二层次是专业协助力量, 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组成, 他们通过协议的方式与矫正机关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主要工作为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咨询和矫正、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专业协助。第三层次是社区志愿者, 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无偿服务的。只有组建起这三级组织, 才能形成一个强大而功能完善的社区矫正网络。在三个层次的矫正网络组建以后, 在执行主体有效运转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愿者的作用, 形成法制化、规范化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滔.论行刑社会化的思想源流[J].知识经济, 2010 (12) :29.

[2]于阳, 刘梅晓.完善我国社区矫正风险评估体系的思考——基于再犯危险的分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 (3) :118.

社区矫正制度 篇2

1、社区矫正人员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社区服务,每月参加服务时间宽管级处遇的,不少于8小时;普管级处遇的,不少于10小时;严管级处遇的,不少于12小时。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先请假。

2、被要求参加社区服务的社区矫正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参加社区服务,遵守纪律,服从工作人员指导和监督。

3、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服务期间要注意自身劳动安全,同时不得对他人造成危险和危害。

4、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社区服务必须按质按量完成劳动任务,司法所组织安排,并由司法所和被委托单位共同考核评价。

5、社区服务考核结果载入社区矫正人员个人档案,是评优的重要依据。

浅谈社区矫正制度 篇3

关键词:社区矫正;现状分析;完善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在我国社区矫正的概念,目前以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展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的规定为准:“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对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决或决定期限内,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

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司法矫正机关的法律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在主体机制方面存在诸多冲突。”在实务操作中,资金是一个严重的缺口。因为落实到各个地方的社区矫正机构的资金不足,使得社区矫正的工作很多得不到合理开展。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呈现出点多面广、居住人员分散的局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保证进行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

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首先,社区矫正的实施是开辟了我国刑法领域的新天地。因为社区矫正的实施结合当代的人道主义、注重人权的思想,改变了我国以往的牢狱之灾的思想,将行刑于高墙之内转移到高墙之外。其次,我国的社会经济、文明程度等快速发展,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综合水平各方面的提高,为我国社区矫正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三、实务分析

现在我们分析实务中社区矫正的落实情况,保山市龙陵县小诺乡(化名)社区矫正的相关案件。截止2014年为止,本乡有20个接收社区矫正的人员。对于被实行社区矫正的人员,司法工作人员一直着“保密性”原则,对其实施矫正。根据近三年来,本乡社区矫正的对象以毒品犯罪、故意犯罪、偷盗为主。

在实务操作中,小诺乡采取担保人为主的方式对被矫正人进行担保。每月在该乡司法所进行,进行社区矫正的人员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离开本辖区要向司法所请假;

第二,该乡采取手机定位联系,保证及时联系到被采取社区矫正的人员。定位手机由司法机关统一配发,落实到个人。

第三,若被采取社区矫正的人员当月不到乡镇司法所进行思想汇报时,需要提交思想汇报表或者打电话进行汇报。

第四,司法所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法律法规进行学习。

第五,司法所不定期到被采取社区矫正人员所在的社区对其改造情况进行了解。

在改造过程中,司法机关设定名额向上级审报予以减刑。截止目前为止,小诺乡有2个提前释放名额,因其表现好,改造效果显著。这也给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带来鼓舞,让他们更努力地改造自己,从思想上树立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实际行动上按照司法机关的要求,严格改造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了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小诺乡被采取社区矫正的人员,大体分为以下几部分:一部分是在监狱内执行监禁刑,由于其在监狱内表现良好,积极配合改造,思想觉悟高,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社会危害性小,采取社区矫正后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同时更有利于其自己的改造;另一部分被采取社区矫正的人员,是本来所犯的罪就不必执行监禁刑,采取社区矫正执行方式,也节约了司法资源;还有一部分人被采取社区矫正执行方式,是处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因为有部分人发犯罪是因为一念之差,但是他又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对其采取监禁刑,会造成老无所依幼无所养的局面。这对于罪犯的家庭无疑是二次伤害,执法机关出于对社会、对家庭的考虑,对其采取社区矫正的执行方式。当然,还有部分人员是因为身体因素,需要进行保外就医,采取社区矫正的执行方式。

社区矫正的实务操作中,司法机关也面临一定的困境。

第一,经费少、点多面广,社区矫正的目标与实际案件的执行有差距。因为是乡镇司法机关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很多案子分布在不同的村。本来的农村就经济条件差,交通落后,且乡镇人员人数少。经费落实不到位,其他的各项工作难以开展。案子分布面广,涉及人员广,执行队伍与被实行社区矫正人员比例不协调,给社区矫正的执行加大了难度。

第二,跟踪调查难度大。尽管乡镇司法人员采取了手机定位系统对被采取社区矫正的人员,进行追踪调查。但是,机器始终有缺陷,有时候被采取社区矫正人员的不配合,就会使社区矫正的目标难以完成。

针对小诺乡的具体情况,笔者也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其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为在实务中,社区矫正的队伍并不完善,出现人力缺乏、物力缺失的现象。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弥补经费缺口,完善社区矫正的各项措施,配备一定素质的司法人员,从而使社区矫正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二,完善目前司法编制。因为目前该乡每个司法所只有1人编制,司法机关执法人员不够。同时被执行社区矫正的人员居住分散,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得到彻底实施,执法人得不到合理配置,从而致工作得不到彻底落实。

笔者认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正处在不断完善、发展的阶段,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实务中解决矛盾,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刘强.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黄安年.美国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阮传胜.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缘起、问题与完善[J].北京性质学院学报,2011(01).

[5]翁里.中美“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社区矫正档案制度初探 篇4

一、社区矫正档案的内容

社区矫正档案是针对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社区矫正工作的启动、实施过程及终结交接的全方位文字、图片记录的载体。目前各地在推行社区矫正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自身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摸索来开展社区矫正档案建设工作, 笔者在综合安徽、山东、黑龙江等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档案暂行规定基础上, 尝试概括社区矫正档案应当包括内容, 主要有:

(1) 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资料, 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及社会关系调查记录、住房、收入状况、健康、个人技能状况调查记录、违法犯罪情况陈述。 (2) 作为社区矫正启动依据的法律文书, 包括管制、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的判决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执行通知书;假释人员的原判法律文书、假释裁定书、罪犯出监鉴定表;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的判决、裁定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具保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的原判法律文书、出监鉴定表。 (3) 社区矫正启动、实施过程、终结记录, 包括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宣告书、矫正对象登记表、矫正对象心理测评报告书、矫正对象谈话记录、社区矫正监管协议书、监管人情况反馈登记簿、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协议书、矫正方案、矫正对象汇报纪录、矫正对象公益劳动记录、日常管理情况记录、矫正对象异动管理情况表、矫正对象奖励意见书、矫正对象惩处意见书、矫正对象考察表、矫正对象季度考察鉴定表、矫正对象计分考核记载表、社区矫正工作者走访情况登记、年度鉴定表、提请减刑意见书、矫正对象会客审批表、矫正对象迁居审批表、社区矫正期满鉴定书、社区矫正期满宣告书。 (4) 申请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文件资料, 包括申请低保、申请住房、医疗救助、申请就业培训、结业帮扶方面资料, 矫正对象领取救助款项和物资的记录。 (5) 其他应归档的材料, 包括解除管制通知书、假释考验期满证明书、恢复政治权利证明书、缓刑期满证明书、矫正对象死亡证明、法医鉴定等有关材料。 (6) 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及人员的重要资料, 包括社区矫正工作的规章制度、矫正工作计划、工作会议记录、工作进展情况报告、表决结果、社区矫正结对帮扶记录、有关单位和人员出具的与社区矫正对象有重大影响的文字材料及其他重要资料。

二、社区矫正档案的特点

社区矫正档案除了具有档案的一般属性, 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 从所有权上看, 社区矫正档案是一类国家档案, 它关系到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政治权利、社会身份等方面的刑事处遇, 是国家司法权力的执行、专政职能的实现的重要象征。

第二, 从创制者来看, 社区矫正档案由负责社区矫正的司法行政工作机构负责建立, 并同时吸收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社会团体及社会组织、志愿人员来共同参与其充实、归集、整理等项工作。

第三, 从性质上看, 社区矫正档案首先是一种司法档案, 同我们常见的司法裁判文书、仲裁机关文告等具备同等的性能;其次, 由于社区矫正活动和以往的刑罚执行有着很大的区别, 带有鲜明的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性质, 这一点决定了社区矫正档案同时带有民政档案的属性, 通观社区矫正档案, 当中不但有管理、惩罚、改造社区矫正对象方面的原始文书和活动记录、也不乏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帮助、保护、提供社会福利渠道的信息,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 社区矫正对象这类较为特殊的群体也能享有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和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社会照顾, 此时社区矫正档案的属性还将进一步扩展, 具备社会保障档案的属性。

第四, 从保存和涉密角度看, 社区矫正档案当中保存着大量的司法行政机关、公安局、法院的创制的文书、还记录着上述机关的决策、讨论、谈话等内容、当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原件和孤本, 具有很强的不可再现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 社区矫正档案当中的很多内容涉及社区矫正对象的刑事法律义务和应当受到法律尊重和保护的隐私权等民事权利, 除按法定手续调取、利用, 是不应也不宜向外公开的, 因此社区矫正档案应当是一种永久档案, 并且符合涉密档案的要求, 当然, 这一点还需要通过有关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加以确认。

三、社区矫正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状况

随着社区矫正制度的启动,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也相继开始了社区矫正档案的建设工作。总结各地的做法, 社区矫正档案建设主要包括入矫建档、充实维护档案和结档转移。在入矫建档阶段, 一般要求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收到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决定或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的决定、其他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转递的法律文书后, 开始为矫正对象建立正式档案, 原则上要做到一人一档。黑龙江省还要求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要为矫正对象建立副档。待到社区矫正对象按期解除矫正时, 再将正副档案合一, 归入正式档案集中统一保存[2]。

在日常的档案管理中, 各地采取了不同的规范要求, 如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司法所执行矫正档案的同步整理, 严格按照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 将每一次与矫正人员的谈话, 每一次组织的劳动, 每一次进行的奖罚都及时记录在案, 保证档案内容的完整, 要求社区矫正档案从书写格到内容, 从纸张到装订都要比照其他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在档案的立卷整理阶段, 各地借鉴行政机关档案的模板, 设计了档案盒封面、档案盒盒脊、档案目录封面、内目表、归档章式样等, 规定了档案的排序原则、装裱要求。在结档转移方面, 各地规定解除矫正后或矫正对象死亡、或出现矫正对象无法继续接受矫正情况时, 应将社区矫正档案整理完备, 按规定时间向县级以上国家档案机关移交。当矫正对象矫正地址变更时, 档案应随社区矫正对象移交到变更地的司法所。当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收监执行的, 将档案复印件移交给侦查、监狱机关。

同时, 由于社区矫正体制刚刚确立、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人员、经费普遍紧张, 档案意识不强等原因, 有些地方的社区矫正档案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材料收集不齐全、归档不及时、文件排列混乱、目录和卷宗封面、备考表填写不全, 装卷不整齐, 书写不工整以及丢失原始文件、不归档等情况, 在档案的移交、保管和查询利用上也不规范, 和其他国家档案相比, 社区矫正档案的质量尚待提高。

四、社区矫正档案制度的完善

无论是站在社区矫正的立场还是档案工作的角度, 社区矫正档案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完善社区矫正档案制度, 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首先, 应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档案的作用。社区矫正档案把矫正对象与司法行政机关、社会帮扶力量联系在一起, 把处置犯罪、教育改造、感化更生、重返社会等环节衔接起来, 通过建立和完善社区档案, 可以直观、可信地观察了解社区矫正的成效, 并能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的独特功能, 因此,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 应当坚持“一要见人, 二要见矫正档案”的原则, 高度重视档案建设。

其次, 要从法制、财政、人才等方面做好社区矫正档案的基础工作, 当前, 社区矫正工作还没有全国性的立法来规范, 社区矫正档案方面更是缺乏法律指导, 各地社区矫正机构大多是按照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下发的规范性行政文件来执行, 应当在总结社区矫正档案建设的经验基础上, 根据档案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刑事诉讼法等法规的精神, 由司法部联合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社区矫正档案方面的行政规章, 明确社区矫正档案管理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并提供较为充足的经费、场地、设施支持, 同时要培训和培养既懂法律和社区工作, 又具备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专门人才。

最后, 要加强社区矫正档案的信息化水平。随着整个社会的剧烈变迁和行政、司法事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社区矫正档案应当站在更高的建设起点, 加速向信息化方式转变, 当前应争取实现电子计算机管理社区矫正档案,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 将矫正对象的指掌纹、笔迹、照片、表现记录等信息加以采集, 并将通讯设备对矫正对象的区域监管、警示活动实时记录下来, 形成多维、动态的档案。

参考文献

[1]康均心.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 2005 (4) .

社区矫正工作制度 篇5

学习培训制度

1、社区矫正组织应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全面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培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

2、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学习培训可采取集中、以会带训,参观考核等多种形式。

3、培训工作由各级社区矫正培训组织分级实行。社区矫正工作者每年接受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培训情况作为社区矫正工作者年度考核的依据。监督制度

1、社区矫正工作监督主要有法律监督、矫正组织内部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

2、检察机关予以对社区矫正工作予以监督,发现矫正工作中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3、矫正对象受到非法待遇或矫正组织未按法律规定的刑罚内容执行刑罚的,矫正对象有权向当地检察机关检举反映,向上级司法机关提出申诉。

4、上级社区矫正组织应定期检查、指导、监督下级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同级社区矫正组织内部应加强相互监督,发现有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督促其改正。

5、社区矫正组织应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其职责范围、工作程序、有关制度等,接受社会监督。

6、社区矫正组织可从有关部门、知名人士、离退人员和矫正对象亲属等聘请执法监督员。

7、社区矫正组织应及时处理矫正对象或群众的举报、投诉,并反馈处理结果。

8、举报、投诉和处理结果应登记归档,并报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社会志愿者聘用制度

1、基层社区矫正组织应建立社会志愿者队伍,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拥护宪法,遵守法律,品行端正;

(2)热心社区矫正工作;

(3)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 社会志愿者应主要从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离退休干部、村(居)委会人员、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和原所在单位人员中聘用。

2、自愿参与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志愿者,向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司法所报名,符合条件的,由司法所报请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颁发聘书。

3、社区志愿者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1)参与制定矫正对象矫正方案;

(2)为矫正对象提供法律及心理咨询;

(3)与矫正对象结成对子,帮助教育矫正对象;

(4)对社区矫正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5)承办社区矫正组织指派的其他工作。

4、街道(乡镇)司法所负责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的联络和活动。

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1、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对矫正对象提出、反映的问题不及时解答和处理。推诿、懈怠的给予警告,屡次发生上述现象的,对其进行通报批评、戒免谈话,直到调离工作岗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法律法规处理。

2、报送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影响全区工作进度;或者遇有特殊情况、问题及重大事宜不及时反映和上报,瞒报、迟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3、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侵害矫正对象基本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停职检查、给予行政处分,建议调离工作岗位。

4、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矫正对象脱管失控,不积极查找,不主动上报,一经发现,通报批评;导致矫正对象重新犯罪,影响恶劣的,给予行政处分,直到调离工作岗位。

5、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因失职或者违反社区矫正其它规章制度,不按程序办事,不能在指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任务,给工作造成一定危害或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戒免谈话,直到调离工作岗位;后果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6、凡出现上述问题的,不得在本年度内评优、评先、入党、提拔。

矫正个案制度

1、针对每名矫正对象成立专门的矫正小组,指定责任人,实施矫正方案,矫正其犯罪意识。

2、根据矫正对象的需求,结合犯罪类型、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现实表现等找准症结,制定矫正个案。

3、司法所、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矫正对象个案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学习教育制度

1、司法所根据实际情况,每月至少组织矫正对象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或活动,要有学习内容、学习计划或活动资料。

2、要运用各种有效教育手段,促使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3、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犯罪原因、恶习程度及其思想、行为、心理特征,因人施教、注重实效。

4、社区矫正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入矫教育;个案矫正;思想文化及职业技术教育;心理矫正;解矫教育等。

公益劳动制度

1、有劳动能力的矫正对象必须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每人每月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

2、公益劳动内容为无偿参加非营利性机构、社团的服务活动或者社会(社区)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由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地司法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臵。设臵原则为:符合公共利益,矫正对象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便于监督检查。

3、司法所应当与公益劳动基地签订公益劳动协议,并在每个基地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对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情况进行记载考核。

4、公益劳动可以由司法所组织集中进行,也可由社区服刑人员自行前往公益劳动地点劳动。

外出请销假制度

1、矫正对象外出的,本人必须向司法所写出书面申请。

2、经司法所和公安机关审核批准后,司法所应发给外出证明。矫正对象返回时,必须立即报告并销假,同时将证明交回司法所。

3、未按时销假或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在区域的,按矫正对象考核及有关规定处理。

考核制度

1、矫正对象自到司法所报到登记之日起,即开始纳入考核范围。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登记的,自规定期限届满第二日起司法所即开始对其考核。

2、矫正对象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日常主要考核:遵守基本制度(如迁居、外出请假销假等制度)、报到、思想汇报、公益劳动及学习等内容。

3、司法所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对矫正对象进行考核小结。每月月底司法所依据当月的考核结果,结合矫正对象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按一定比例择优评出表扬和积极分子。

4、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考核奖惩的批准权限为:

表扬、授予积极分子称号、记功、物质奖励及警告由司法所、派出所考核、调查、核实后提出意见,经街道社区矫正领导小组身审核,报青羊区司法局、青羊公安分局批准。减刑、收监、撤销假释、撤销缓刑,由司法所、派出所调查核实后提出意见,经街道社区矫正领导小组身审查,报青羊区司法局、青羊公安分局审核。由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报请相关人民法院或监狱、看守所、拘役所审核裁定。治安处罚由公安机关批准。

解矫制度

1、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司法所要在矫正期满前15日,根据矫正对象的实际表现,写出书面鉴定材料,报区社区矫正办审议批准后,在矫正对象矫正期满当日,以一定的形式宣布对矫正对象解除矫正。

2、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对象,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司法所应在其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前30日,写出书面鉴定材料(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矫正对象,需附省政府指定医院的病情证明),经区社区矫正办审核后,报原批准机关。原批准机关在矫正对象暂予监外执行期满7日前,将是否继续暂予监外执行的审批决定通知送达司法所。做出收监决定的,司法所应在矫正对象收监当日,在矫正对象所在社区内以一定的形式公布对其解除矫正。

3、矫正对象死亡的,由相关医院出具死亡证明,司法所填写《矫正对象死亡情况登记表》,与医院死亡证明一同存档;矫正对象非正常死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办理。假释或监外执行的矫正对象死亡的,司法所应在矫正对象死亡后7日内,将矫正对象死亡情况书面通知原关押单位,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矫正对象被撤销假释、撤销缓刑、因重新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惩处的,司法所应在矫正对象收监当日,在矫正对象所在社区内以一定的形式公布对其解除矫正。

社会保障制度

矫正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社区居委会要向民政部门提供有关材料,经民政部门审核批准,纳入本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检举申诉制度

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认识与思考 篇6

关键词:社区矫正;刑罚制度;非监禁刑

一、社区矫正制度的价值分析

社区矫正制度正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执行理论和实践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也是以非监禁刑逐步取代监禁刑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行刑趋势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变,出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国家将部分权力让渡或者归还给社会,由此从政治国家的一元社会结构到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社会结构演变。市民社会的建构,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同样,在犯罪惩治与罪犯矫正这一刑事领域,也应该从完全依赖国家到调动更多的社会积极性,吸收公众参与这样一种嬗变。社区矫正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确立,无疑是我国在行刑社会化发展中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规定。

社区矫正制度具有以下价值:①有利于犯罪分子重新融入社会。犯罪分子罪犯基本上是在原来的环境中进行改造,大大降低人身危险性,避免直接交叉感染,有利于其顺利回归社会。②有利于降低国家行刑成本,缓解监狱拥挤。在社区内进行刑罚大大缩减了对犯罪分子进行羁押的成本,能够起到优化行刑资源配置、提高行刑效益的作用。③有效避免实践中形成放任不管的局面。在具体司法实践中,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的监管往往易流于形式,社区矫正如若成功实施则会避免上述弊端。

二、发达国家社区矫正制度的经验启示

1.社区矫正普遍具有人道性、谦抑性待征

社区矫正不仅是人道主义与刑罚经济理念的产物,而且是刑罚人道化、谦抑性的载体与表现。英国的社区矫正的人道性特点表现在量刑的适用性与行刑的宽容性上。在量刑时要求根据犯罪人的人身情况和社区环境及家庭状况分别适用不同的社区矫正措施;在行刑上对于被执行社区矫正的犯人,尽量减少因执行刑罚而给其带来的痛苦和消极影响。为此,英国法律明确规定每项社区矫正措施不得与罪犯的宗教信仰和他所承受的其他社区令的要求有任何冲突,也不得与罪犯的正常工作、上学或接受其他教育有任何冲突。

2.社区矫正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基于刑罚个别化和标签理论的深入,各国刑事立法日益强调非监禁刑及非监禁刑措施的针对性,同时希望在刑事诉讼全过程尤其是审前就避免人身拘禁的烙印影响,以更好地实现矫正罪犯、保障人权的目的。澳大利亚的社区矫正的种类繁多,大约有15种之多,其多种形式的矫正种类为恰当处理和帮助犯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仅如此,澳大利亚在矫正实践中,还不断地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寻找更好的处理措施。

3.重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

社区矫正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不是一个独立发挥其矫正功能的设施。社区矫正的存在与规模的扩大和缩小,与刑事审判机关适用非监禁刑的政策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行刑与矫正,还必须有检察机关、民政部门和社会福利保障部门取得联系并赢得帮助,否则社区矫正的教育矫正和帮助服务的任务就实现不了,许多矫正项目便为纸上谈兵。在任何国家,社区矫正都不是一个部门单独完成得了的工作,它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4.落实完善对违法后果的规定

在国外实践中,一般采取定期与罪犯会面和交谈的方式监督是否遵守各类规定,随时掌握其动向。一旦不遵守规定,处罚的制度是现实的且严厉的。对于不遵守社区矫正制度的要予以训诫;对严重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惩罚性服务,比如对该类人员,要求在规定时间到一些公益性单位进行义务劳动等;对于故意逃离社区矫正监控逃避刑罚社区服刑人员,应按照严重违反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相关规定改为监禁刑罚,从而形成轻重渐变的处罚措施,以使社区矫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三、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之建言

1.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

社区矫正的实践发展对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社区矫正法》。通过统一立法、统一分工协调,能够解决目前社区矫正关于概念、性质等不同争议。从目前的社区矫正实践看,我国现行刑罚制度还难以适应社区矫正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与社区矫正相关的刑罚制度是历史的必然。要彻底解决制约社区矫正发展的法律问题,必须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使社区矫正工作有法可依。

2.扩大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从总体来看,我国适用社区矫正人数少、比例偏低、适用范围狭窄。扩大我国的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增加社区矫正适用数量。对短刑犯、未成年犯、过失犯要增加缓刑的适用量,同时扩大重刑犯、长刑犯的假释量;其二,增加社区矫正种类。我国的社区矫正与国外相比,不仅种类少而且执行的手段也少。我国可以增加社区服务令、罚款以及宵禁和电子监控等社区矫正措施和方法,以增加法院裁决及社区矫正适用的灵活性。

3.建立社区矫正适用前的调查评估制度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分析 篇7

1 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就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 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 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对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 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人员不送进监狱, 而是送进社区, 这实际上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已经实现, 但以前不称为社区矫正, 它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目前正在改革试点的社区是由司法助理员、公安民警、法庭的法官、退休老教师、心理学专家等成立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自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 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在1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全面展开。为了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要求, 有必要继续积极开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探索刑罚执行制度改革。

2 社区矫正的意义。

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1有利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不仅有利于落实党的改造罪犯政策, 提高教育改造工作质量, 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更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推行社区矫正工作, 是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 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充分运用社会机制, 整合社会资源, 加强对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假释及监外执行等各类对象管理和改造的一条重要途径。2.2有利于对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的罪犯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化的矫正,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 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维护社会稳定。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 让不至于危害社会的罪犯改造社会化, 使其认罪服法, 弃恶从善, 使其人格重新社会化, 顺利回归社会, 更能够为被社区矫正对象今后的工作安置创造条件, 解决社区矫正对象的后顾之忧。2.3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 使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两种行刑方式相辅相成, 增强刑罚效能, 降低行刑成本, 减少监狱的人财物负担和减少国家对监狱的经济投入, 用非监禁行刑的方式, 可以降低监禁行刑的成本, 缓解监狱改造的压力, 使监狱能够集中财力、警力、物力去矫正那些恶习较深、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较大特别是那些极端不配合改造的少数罪犯。

3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存在着不少问题。3.1在法律规定上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还不够明确。社区矫正的主体分为决定主体和执行主体, 在决定主体上不存在问题, 但是在执行主体上, 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现行《刑法》第85、76条规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 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在缓刑考验期内, 由公安机关考察, 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刑事诉讼法》第217、214、218条规定,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 执行机关应当对其严格管理监督, 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 “缓刑罪犯, 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管制、剥夺政治权力……由公安机关执行”, 若罪犯在假释中违反规定, 由“公安机关提请法院审核裁定”。可以看到, 公安机关是非监禁刑的主要执行机关。而我国的公安机关长期处于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第一线, 我国又是人口大国, 犯罪发案率比较高, 导致公安机关警力一直比较紧张, 万人警察比在国际上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 所以公安机关无法做到对非监禁刑罪犯刑罚的长期跟踪执行;而负有矫正犯罪之责的基层司法行政机关, 由于不属于公安机关, 执行刑罚就不符合法律规定, 这就造成对于非监禁性服刑人员的管理上有人想管无权管, 有人有权无力管的矛盾, 这不利于对非监禁性服刑人员的改造和社会的稳定。3.2非监禁刑适用少。就目前来说, 从刑罚种类上以及司法实践中我们仍然采用的是以监禁刑为主体的刑罚制度, 非监禁刑的适用率非常低。从当前世界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 社区刑罚制度已被各国广泛使用。据统计, 2000年, 加拿大适用非监禁刑的比例最高, 达到79.76%;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美国也都在70%以上;英国、日本超过50%;韩国和俄罗斯比例较低, 但也分别为45.90%和44.48%.[1]而我国长期的重刑主义思想影响以及1980年代初以来连续多次的“严打”整治斗争, 致使人们对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同时由于在社区监督管理机制上的不健全和措施不落实等问题, 使法院对适用社区矫正的刑罚控制较紧, 因而我国的社区矫正进展缓慢。近年来我国缓刑假释的比例只占所有服刑人员的17%。[1]以上海为例, 上海每年假释的比例约占在押犯人数的1%左右, 缓刑的比例近几年有所增长, 但仍不到刑事处罚人数的10%。[2]3.3社区矫正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实行社区矫正制度关键在于“人”, 也就是由谁来具体实行制度。社区矫正制度能不能正确、顺利、高效、有序的实行, 除了制度本身的是否完善, 社区矫正队伍是否具有高素质也决定着该制度的成败。社会矫正的工作职责有两个:一是对罪犯进行监督;二是对罪犯进行矫治和提供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肩负改造服刑人员的社会重任, 如果没有专门的职业资格衡量, 矫正效果就难以保证。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社区矫正制度时, 一般都要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 从而使社区矫正工作法律化、制度化、有序化。而我国在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上和从业人员的数量上都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此外, 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社区矫正的制度建立和实行。主要制约因素有:一是在观念认识上, 人们对社区矫正的认识还存在着认识偏差;二是在法律体系方面, 非监禁刑和社区矫正在国家的刑罚体系中的地位还不高;三是从维护司法人权方面来看, 对犯罪人的法定权利仍没有予以充分重视。

4 有关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

4.1人民法院的作用。人民法院要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 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刑罚措施和减刑、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在判处非监禁刑、减刑、假释工作中, 可以征求有关社区矫正组织的意见, 并在宣判、宣告后, 将判决书、裁定书抄送有关社区矫正组织。4.2人民检察院的作用。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法律监督, 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 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地进行。4.3司法行政机关的作用。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 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狱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 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 并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

摘要: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我国各地逐步开展, 并且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但是由于我国自建国后在刑罚执行的方式上始终是以监禁刑为刑事处罚的核心方式, 开展社区矫正制度的时间还很短暂, 所以不可避免的在建立和实行该项制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总结社区矫正相关知识, 就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如何开展进行了深度思考。

关键词:社区矫正,非监禁刑,开展

参考文献

[1]谢庆.中国社区矫正制度进入实验期[J].法律服务实报, 2003, 7, 25.[1]谢庆.中国社区矫正制度进入实验期[J].法律服务实报, 2003, 7, 25.

[2]刘强.上海社区矫正的发展与评价[D].上海:上海大学法学院.[2]刘强.上海社区矫正的发展与评价[D].上海:上海大学法学院.

[3]刘仲玺.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与技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8.[3]刘仲玺.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与技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8.

[4]樊凤林.刑罚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217.[4]樊凤林.刑罚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217.

浅议社区矫正制度 篇8

关键词:社区矫正,执行队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 (八) 》首次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 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随着《刑法修正案 (八) 》的公布, 社区矫正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

一、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一) 刑罚的谦抑性思想

刑罚的谦抑性是指只有在其他方法不足以抑制和预防某种违法行为的情况下, 才选择刑罚来规范该行为。“刑罚如两刃之剑, 用之不得其当, 则国家与个人两受其害”。[1]刑罚尤其是监禁的弊端使人们对其使用更加审慎, 而社区矫正以非监禁刑的形式对罪犯进行改造, 更容易达到悔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的目标。

(二) 深化的复归理论

复归理论认为, 所有罪犯都是可复归的:监狱是一个提供矫正罪犯的富有建设性的地方, 而不是一个惩罚罪犯、剥夺罪犯能力的场所。[2]复归理论充分的考虑了犯罪与外在因素的关系, 认为只要有效的借助各种社会力量, 调动各种社会资源, 改变犯罪人的外在环境, 通过合理的教育改造犯罪人, 是可以让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的。深化的复归理论是社区矫正的有力基础。

(三) 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是指人的行为本无犯罪之说, 只是因为法律的规定, 而使得部分人的行为被标记为犯罪行为, 此人被标记为犯罪人。在此标签下, 给犯罪人带来心理上耻辱的印记和外界对犯罪人评价的降低, 从而使犯罪人对自已“坏人”标签的消极认同, 进而使偏差行为发生更大偏差。

(四) 行刑经济化理论

行刑经济化理论是指通过对行刑的经济性分析, 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的预防犯罪和执行刑罚效果的理论。社区矫正既保持了定罪量刑的严格标准, 又在客观上减少了监禁人数, 降低了刑罚执行的负作用, 有利于将罪犯早日改造成功、重返社会, 这样既合法又经济, 充分实现了行刑效益。[3]

二、我国社区矫正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重刑观念根深蒂固

(二) 社区矫正立法滞后

(三) 社区矫正专项经费和人员不足

(四) 社区矫正工作法律主体与实际执行主体不一致

三、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思考

(一) 树立科学的社区矫正理念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 加强对树立科学的社区矫正理念的建设尤为重要。只有矫正工作者和普通民众深刻的认识到社区矫正背后所蕴含的刑事司法内在精神和价值观念, 才有了认同、接纳、培育社区矫正的土壤。要加强司法宣传, 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 向社会公众大力宣传社区矫正的价值和意义,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倡导科学的刑罚理念。

(二)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法律体系

在目前试点工作中, 可以做一些原则性规定, 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进行宏观的指导, 逐步地修改《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法律关于社区矫正规定与实践不相适应的地方。允许地方通过地方性立法或规范性文件对社区矫正进行规范, 鼓励基层矫正工作机关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实践工作制度, 如法律手续交接制度、考核评议制度、信息管理制度、思想教育制度等。从长远来看, 应该制定一部完整的《社区矫正法》来统一系统地规范社区矫正工作。

(三) 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和高素质的执行队伍

对于基层的社区矫正工作者, 应该对其进行各项专门的培训, 包括法律、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各方面的培训, 培养一批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较高、善于管理和善于耐心细致的做思想教育工作的优秀矫正工作者。政府应设立专项社区矫正经费来保障矫正机构的运行和矫正工作的开展。

四、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完善

检察机关应该在监所检察部门设专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全程监督检察。

(一) 对做出社区矫正决定的法律监督

两院两部《通知》规定了对5种罪犯适用社区矫正对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部门作出的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和监外执行的判决、裁定、决定等进行监督, 严格审核非监禁刑的适用条件, 防止非监禁刑的不正确适用和过度使用, 消除社会安全隐患, 防止职务犯罪的产生。

(二) 对监外执行手续交接的监督

在现有法律政策规定中, 并未对法院、监狱、公安、司法局等部门之间监外执行的交付作有关规定, 从而导致各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脱节的现象, 监外执行罪犯法律手续衔接不到位。检察机关对手续交接环节应加强监督, 定期或不定期检察相关部门对社区服刑人员法律文书、档案的交接情况, 对于出现脱节的情况应通过检察建议、纠正违法等形式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完善。

(三) 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矫正行为进行监督

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矫正行为的监督既要对社区矫正工作者是否滥用职权侵犯矫正对象的权利进行监督, 又要对社区矫正工作者是否疏于管理造成脱管、漏管的行为进行监督。社区矫正对象是服刑人员, 其合法权益很容易被侵犯, 检察机关要定期或不定期与矫正对象进行交流, 及时发现问题, 保护其合法权益。目前社区矫正工作还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 处于探索阶段, 一些工作可能存在漏洞, 需要检察机关加强监督, 如社区矫正的档案是否规范, 对矫正对象的谈话教育工作是否流于形式, 考核奖惩制度是否留于表面, 工作程序是否有漏洞等。

参考文献

[1]耶林之语, 转引自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7:25.

[2]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中国监察出版社, 1996:75.

社区矫正的现实困难与制度完善 篇9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的内容包括对刑事犯罪当事人的监管、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以及对他们的服务。根据现代刑事司法非刑罚化和刑罚执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刑事政策的不断调整,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适用形式和适用比率将会出现越来越扩大的态势,其执行任务会逐渐加重,执行要求会逐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犯罪是一种社会偏差行为,是社会化过程的缺陷或障碍导致的。犯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甚至消失,使他们无法通过社会认可的方法和途径维持其在社会中的正常生活。罪犯来自社会,且仍将回归社会,所以,刑事矫正思想的鼻祖李斯特认为,刑罚的目的是“矫正可以矫正的罪犯,不能矫正的罪犯不使为害”。社区矫正就是基于这一思想而产生的社会救济制度。社区矫正并不是放纵犯罪,相反是在惩罚犯罪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罪犯与家庭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著名社会学家库利认为,那些存在私人关系和密切关系的小群体,对于形成人们的自我感知和自我态度是最为重要的。

如今,社区矫正这种刑罚执行方式已在世界许多国家被广泛使用。2000年加拿大适用社区矫正刑的比例最高,达到79.76%,澳大利亚达到77.48%,新西兰为76.15%,韩国、俄罗斯较低,但也分别达到45.9%和44.48%。我国也已重视和着手实施社区矫正工作,2003年,按照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统一部署,全国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为首批试点地区。截至2007年6月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在25个省市区展开,涉及街道、乡镇4 189个,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十一万多人,而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仅为0.21%。

二、社区矫正的现实困难

1.社区矫正机构设置的法律保障缺失

社区矫正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工作,需要调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保障。目前现行法律对社区矫正没有全面、系统、明确的规定,各种矫正对象的有关监督管理规定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和监狱法等法律法规中。但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非监禁刑和监禁刑社会执行的法律,是在若干年前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制定的,相关规定比较原则、粗放,随着形势的发展,已不完全适应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实际需要,尤其是未能全面、科学地规定社区矫正决定、执行、监督机构的具体设置,使社区矫正工作难以按照法律规定顺利开展。法律规范的不完备和滞后性严重制约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已成为社区矫正发展的最大障碍。

2.法律规定与实践工作的矛盾

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是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或由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以及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或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且正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的相关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对上述五种罪犯实施执行、监督和考察工作。可是公安系统内部并未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而只是由基层派出所负责执行。实践中的情况是:社区矫正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矫正小组,但是具体工作却集中在司法局及下属的司法所;可是这些司法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时候既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也没有政府发文,更没有可以为行使职权进行保障的强制措施。因此,很多负责社区矫正的人员在进行工作、为解决矫正对象的实际生活困难需要社会帮助的时候,往往只能依靠个人的社会资源,有时因专门矫正经费不足甚至还动用个人的财物。

3.社区矫正经费不足

社区矫正经费短缺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公安机关是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但现在具体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局及其下属的司法所进行,很多区县司法所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和教育设施,甚至连组织矫正对象进行学习的书面材料都很匮乏。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但它仍然是一种国家机关的行刑方式,缺乏国家专门的财政支援是不可能进行的。

三、社区矫正的制度完善

1.加快宏观指导下的立法进程,完善法律保障

为了顺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确保社区矫正的有效性,国家应该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笔者认为,完善的刑事法律体系应由实体性的刑法、程序性的刑事诉讼法和执行性的刑事执行法三部分组构而成。我国已先后制定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再制定社区矫正法,与监狱法一道组成我国的刑事执行法,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使我国刑事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2.优化社区矫正的组织体系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并积累了一定经验。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必然要求实现社区矫正机构设置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推进行刑制度的改革,科学设置社区矫正机构是一个非常必要而又亟待解决的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实践课题。一是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级党委政法委和综治委牵头,由司法行政、公安、检察、法院、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多部门和团体组成,采取联合办公的形式,研究、指导和协调本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二是司法机关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区县司法局成立社区矫正工作协调办公室,各街道、乡镇成立以基层司法所为主,有当地公安民警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组,具体负责社区矫正的执行工作。

3.健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构

成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检察机构,行使法律监督职能,加强执法监督,完善监督程序,发现社区矫正工作中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新的刑罚执行检察机构应创新监督程序,可在假释委员会和社区所在地派驻检察员,发现社区矫正决定和执行工作中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防止社区矫正工作者对矫正对象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或行政不作为。

4.落实经费保障

社区矫正经费应含三个部分:一是政府矫正机构的基本费用,包括办公机构设施筹建费用、矫正工作基本设施费用和运作费用、公务员工资、志愿者培训费用、志愿者及社会工作者的交通或误工补贴费用等;二是非政府矫正机构的部分运作费用,含民间组织和官民协作的非企业性质社团组织的部分运作费用等;三是矫正对象专门帮扶机构的费用。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行刑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原则上社区矫正工作的费用也应当与监狱经费一样由国家财政加以保障。国家应把用于社区矫正的款项直接划拨给社区矫正领导机构,再由矫正领导机构划拨给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鉴于目前我们的经济状况,应形成以政府经费来源为主体、社会赞助和募集为补充的格局,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再逐步实行全额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斯特.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楷.社区矫正的社会学理论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篇10

据司法部统计, 截至2010年12月底, 社区矫正工作已覆盖全国65%的乡镇 (街道) ;北京、上海、江苏、内蒙古、海南等12个省 (区、市) 已经在全辖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工作覆盖所有乡镇 (街道) 。目前, 各地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59.9万人, 累计解除矫正32.1万人, 现有社区矫正人员27.8万人, 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间的再犯罪率为0.22%。 (2) 《刑法修正案 (八) 》规定将缓刑考验期“由公安机关考察”改为“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同时,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也由原来的“由公安机关执行”改为“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制度正式成为我国一种法定的刑罚执行方式。

一、我国社区矫正的司法实践

(一) 社区矫正的适用及其司法实践

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是从2003年首先在北京、江苏等6个省市开始试点, 2005年试点扩大到18个省 (区、市) 。2009年10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 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 社区矫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行。

根据《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5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具体包括: (1)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 生活不能自理, 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 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 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 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 应当作为重点对象, 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 实施社区矫正。但在司法实践中, 一般将社区矫正的对象限定为本地户籍并长期居住在本地, 而对于“外地审判机关和监狱管理机关判决、裁定或批准的上述五类人员暂不列入我区社区矫正范围。” (3)

(二)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结构

在社区矫正制度的试点工作实践中, 各地方均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不同实施细则, 但整体而言仍是大同小异, 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主体结构:

形成了以司法行政机关为工作主体, 公、检、法三机关相互配合, 各种社会社团、自愿者积极参与的运行主体结构。

2. 运行机制:

形成了以政府主导推动, 社区自主运作的工作机制, 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 政府作为主导力量组织、领导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 社团、社工等自主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运作。

3. 运行程序和具体内容:

法院将相关法律文书同时送达街、镇司法所, 由公安、司法、社团、社工和社区服刑人员共同签订社区矫正协议, 期间主要通过个别谈话、咨询、教育、学习和参加各种社会公益劳动的方式进行, 社区矫正期满一定期限内进行鉴定, 鉴定合格后宣告社区矫正期满。

(三) 社区矫正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刑罚的目的在于打击和预防犯罪, 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非监禁化的刑罚执行制度, 核心在于通过社会矫正的方式确保刑罚有效实施, 帮助犯罪人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 使其人格重新社会化, 顺利回归社会。

由于社区矫正制度的适用对象大多为“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 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 与监禁刑罚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 消除对立情绪, 调动其自我改造和自觉接受教育矫正的积极性;2.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调动社会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对罪犯的监督和教育矫正;3.有利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特别是对于部分由于邻里纠纷引起的一般轻伤害案件, 有利于被告人积极履行赔偿义务, 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化解社会矛盾;同时, 对于被告人自身家庭和社会组织结构的维持也具有积极作用, 维护社会稳定;4.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 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两种行刑方式相辅相成, 增强刑罚效能, 降低行刑成本。

二、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社区矫正对犯罪人实行的是一种非监禁化的执行方式, 与监禁刑罚相比具有明显优点, 但在美国等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矫正理论受到了越来越猛烈的批评。批评者认为, 社区矫正未能成功降低重新犯罪率, 矫正未能获得预期的成功, 社区矫正也并非是人们想象的那种人道行刑, 花费也并非很少。 (4)

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试点的司法实践中, 社区矫正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1.缺乏规范的矫正措施和执行依据。2.社区矫正的经费和人员不足, 社区志愿者缺乏是试点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3.社区矫正中部分犯罪人再犯罪, 导致部分被害人和社会的抵制情绪上升。4.导致实质上的司法不平等, 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由于在实际的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 社区矫正一般仅仅对本地的户籍 (固定居所) 的人员采用, 而对于外来人口犯罪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往往不采用社区矫正的方式, 这就产生了实际的司法不平等现象;而对于部分司法人员而言, 社区矫正成为个别人借以逃避法律制裁的方式之一, 成为腐败的温床, 从而严重打击司法的公信力。

三、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刑法修正案 (八) 》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制度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积累了丰富的成果, 上述规定将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司法实践的经验纳入刑法, 对社区矫正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完善。

(一) 《刑法修正案 (八) 》对社区矫正制度的影响:

1. 改变了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 由公安机关转变为司法行政机关。

2. 完善了缓刑与假释的标准, 明确了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判断依据。

修正案 (八) 将以“没有再犯罪危险”代替“不致再危害社会”, 一是概念明确, “犯罪”界限比“危害社会”的界限更加清晰。二是判断依据适度前置, 避免了唯结果论的弊端, 有利于缓刑与假释扩大适用, 使其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 执行内容进一步细化, 增加了“禁止令”的法律规定, 同时明确了附加刑的执行。

《刑法修正案 (八) 》增加了管制与缓刑规定中的禁止令, 规定:“宣告缓刑, 可以根据犯罪情况, 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 进入特定区域、场所, 接触特定的人”。违反这些禁止令的后果, 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二) 社区矫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 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

从社区矫正组织制度、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社区矫正工作行为制度三个层面上制定规范性文件, 完善和规范接收、登记、建档、建立矫正个案、考核、奖惩、解矫等各项社区矫正工作基本程序, 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 为社区矫正的规范开展建立了制度平台, 明确规定社区矫正的目标、基本原则、矫正对象、矫正机构的职责、程序和其他一般性规定。其中以下两点尤其重要: (1) 明确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主体;现有的法律规定中只有公安机关被明确规定为社区矫正中各项非监禁刑罚的执行主体, 应在立法上确立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规范和扩大社区矫正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程序, 减少监狱关押人口, 为社区矫正提供人员合法的“入口”。

2. 完善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

现有的社区矫正组织机构需要一套完整合理的组织系统, 为社区矫正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障, 应设立独立的社区矫正管理部门。具体而言, 可以进一步整合建立以司法行政部门为核心, 有公、检、法各国家机关及街道、社区等自治组织参与独立的社区矫正机构, 从一些成熟的法治国家来看, 社区矫正系统所监管和控制犯罪人数量, 远远超过了监狱系统。同时, 社区矫正系统在整个国家犯罪预防方面, 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区矫正系统建立之后, 不仅可以对社区矫正对象发挥监督管理和矫正作用, 还可以在增进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预防社区的违法犯罪方面, 发挥重要的作用。

3. 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程序和监督机制

在扩大社区矫正制度的适用范围和实施的同时,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应进一步加强对其适用程序的规定和监督, 防止司法腐败, 平衡被害人、犯罪人和社会三方利益, 为社区矫正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过程, 同样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向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对我国刑罚的种类和体系、行刑方式、刑事司法体制等, 都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摘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②《“十一五”期间全国社区矫正工作回眸》摘自h:ttp://www.moj.gov.cn/sqjzbgs/content/2011-03/08/content_2519989.htmnode=24071。

③摘自: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办公室、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委《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社区矫正制度 篇11

刑罚的适用和执行从出现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年了,从最早期的死刑和肉刑,到监禁邢的盛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非监禁刑,被称为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概念最早在1954年诞生于美国,如今美国的刑罚适用已经从监禁刑过渡到了以非监禁刑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将司法社会化引入到社区矫正中后,能够进一步完善司法执法制度。目前,我国刑罚适用还是以监禁刑为主,从21世纪初上海进行了社区矫正的实验,并在近十年内不断推广发展。

一、社区矫正和司法社会化概述

社区矫正的概念。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s,指的是针对监禁刑罚的缺点,帮助犯罪人员更加顺利的回归社会,将条件相符的犯罪人员放在社区中执行刑罚的刑罚制度,具体的方法包括:缓刑、假释、中途之家、工作释放、监外执行等等。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

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我国的专家学者将其定义为将一些不适合进行监禁的犯罪人员放置在社区中,由政府机构下属的相关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提供帮助,在法定的时间内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促使犯罪人员回归社会的活动。此外,还包括社区执法、矫正活动、收容教养制度、劳动教养。

司法社会化的概念。司法社会化指的是犯罪人在调解人的引导下充分领会自己的错误行对被害人和社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己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最后帮助犯罪人员重新回到社区中。社会化的司法更关注的是弥补错误,愈合犯罪人和被害人的所处社区。

司法社会化的意义。采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罪犯的改造教育,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改变以往的沟通态度和看待犯罪人员的心理,有效引导罪犯接受更好地改造。采用社区矫正方式能够有效带动整个社区,共同参与到改造罪犯这项积极的活动中来,一改以往的唯警化意识。令社会更好地接受犯罪人员重归社会,承担起改造矫正罪犯的一部分责任,主动提供帮助。

二、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现状及现存问题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现状。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就是指将社区矫正这一刑罚应用到社会福利中执行开展,社会工作者们充分调动起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帮助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这是一项助人的职业。

目前我国还没有大规模推广这种刑罚方式,只是在某些地区进行了试点试验。例如:广州北部城市的花都区南部,有一个华新街,区政府部门就设置在这里。2009年,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在该地区建立起了了总面积为2300m?的综合服务中心,并在同年投入使用,总服务人口达到了十万人,共有十二大项的服务,配备了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社区矫正服务隶属司法服务中的一个子项,主要是为服刑人员提供一系列的社会服务,帮助他们融入新生活。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现存问题。我国正处于社区矫正试点阶段,社会工作还不够专业化,没有充分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主要问题如下:

专业方法应用不熟练。社会工作过程多采用个案和小组的专业性工作方式,由于缺乏相关性经验,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难免会出现不太熟练的问题,例如:面谈时交流内容流于表面,对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无法真正了解等等。

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从前的矫正人员无法协调工作。通常来说,从事过一段时间的矫正工作人员都会掌握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其专业水平往往比较低,而刚参加工作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们虽然专业素质很高,但是工作经验不够充足。二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进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效率也无法提升。这也是社会工作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组织安排的限制。试点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通常都是直属接到司法部门管理,但是司法部门往往兼管了很多工作,再添加一项工作后,司法部门的工作量明显上升,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但是司法部门的工作者们很难再挤出时间来关注社区矫正了。

三、在司法社会化的条件下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想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解决策略就是建立起完善的社区矫正制度,规定出社会工作者们的上岗条件和工作职责。建立起的社区矫正机构要具备能够独立行使权力的功能,具备完整意义上的矫正权力。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没有行使其职责的权利,从而,具体的工作也就没有严密的制度约束。根据实际情况将现有机构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制定出专门用于社区矫正方面,并具有实际意义的法律法规,社区矫正就可以依法行使应有的权力。

考虑到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法律性都很强,应该安排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的社会工作者,并通过考核以后,才能正式上岗。聘用社会工作者要根据规定的程序合理配置工作岗位。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定要求法律专业毕业,只要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人才都可以正常参加工作。具体的培训内容要综合考虑工作内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主要是对犯罪分子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后能够正常生活,不再重复犯罪。所以,培训内容涉及到多种学科:犯罪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等,社会工作者们经过这些学科的培训后便能承担起这项工作了。

采用社区矫正制度代替监禁刑罚是社会管理的一项进步,罪犯在社会环境中接受改造教育,在日后将会更好地适应社会,避免再次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经过完善以后,适合在我国更多的地区推广应用,社会工作者们要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更好地帮助罪犯回归社会。

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之问题及完善 篇12

我国自2003年开始进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各试点区以两高两院《通知》为指导, 结合自身情况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社区矫正模式。试点区的成果为社区矫正在全国的推广提供了经验,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 我们亦可从中发现我国社区矫正所存在的问题。

(一) 社区矫正相关立法有待完善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措施, 对人身的限制程度较监禁性措施小, 但它依旧涉及到人身自由问题。我国《立法法》中关于法律保留问题有明确规定———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 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订法律。2011年以前, 社区矫正主要依据两高两院的《通知》、司法部发布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以及各地自己出台的地方性工作文件和规章开展。《通知》的发布先于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的开展, 其在初期的指导作用明显, 但目前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了。而且《办法》的效力层级较低, 且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法律的肯定, 使得其行使社区矫正职能名不正言不顺。最新的刑法修正案 (八) 明确将“社区矫正”纳入其中, 使得社区矫正有了效力层级更高的法律依据, 但相关规定过于分散和粗浅, 可执行性不强, 实践中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面临许多具体问题无法直接依据法条处理。有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尚属法律空白, 如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职业资格、监督、法律责任等问题, 这既不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不利于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目前, 全国人大启动了三大诉讼法修改, 将其列入五年立法规划, 刑诉法与刑法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但现阶段呈现出的诉讼法与实体法脱节现象也造成了社区矫正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如社区矫正缺乏具体的程序规定, 社区矫正执行主体不明确等。

(二) 社区矫正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法律尚未规定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机构, 从《通知》中的规定看, 司法行政部门是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 但其主体地位并未得到法律确认。刑法修正案 (八) 虽然规定了对管制犯、缓刑犯和假释犯实行社区矫正, 改变了原来由公安机关作为主要的执法机关的规定, 但未明确指出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中, 公安机关的执行力仍然强于司法行政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虽为独立的主体, 但其权力地位没有得到法律保障, 这有碍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的社区矫正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首先, 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 尤其是承担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工作的街道、乡镇司法所, 人员力量更是紧缺。他们同时要负责包括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法律咨询服务等常规工作, 对于社区矫正工作投入相应分散。其次,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缺乏, 业务素质不高。我国没有专门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选任机制, 现阶段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经过一定培训的“转岗”人员。社区矫正工作涉及面广, 需要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拥有多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 总体而言,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较弱。此外, 社区矫正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 社会团体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参与力度还不够, 社区矫正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三) 社区矫正对象过于狭隘

《通知》及相关法律文件将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限定在:被判处管制的, 被宣告缓刑的, 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被裁定假释的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因我国的社区矫正采用的是狭义上的含义, 界定过窄, 所以对象范围有限。而社区矫正不仅具有教育惩罚功能, 还具有预防帮扶功能, 这亦是社区矫正的优势所在, 因此, 若把社区矫正对象的范围限制在已被判处刑罚的犯罪人身上, 社区矫正的预防功能未能体现, 帮扶功能将被削弱, 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利益。

(四) 社区矫正配套制度亟需完善

首先, 社区矫正监督制度。人民检察院是社区矫正的监督主体, 但法律对于其如何具体行使监督权的问题, 以及在发现违法情况后的强制力问题, 没有予以明确, 使得监督工作的可操作性较差, 且检察机关参与局限于刑罚执行阶段, 监督内容方式比较被动, 这种事后检察监督就丧失对社区矫正这种全新刑罚执行方式的探索意义[1]。其次, 社区矫正经费制度。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的经费, 在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时, 很多地方的社区矫正工作因经费短缺受到了极大地限制[2]。目前我国并未明确规定社区矫正的经费来源, 经费保障体制尚未建立, 这就给社区矫正工作造成了很多麻烦。

再次, 矫正手段。目前存在社区矫正工作流于监控, 矫正、教育及执行刑罚的严肃性不足等问题。由于场地、经费、人力资源严重缺乏, 加之交叉感染的顾虑, 集中学习培训工作基本上没有展开, 公益劳动的时间和效果也得不到有力保障, 社区矫正的主要工作形式表现为报到、谈话及走访, 由此, 矫正只能做到基本的“控制”, 而无法实现较高矫正水平的“教育”和“矫正”[3]。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社区矫正已经历近八年的发展, 作为舶来品的社区矫正, 出生成长于外国土壤, 如今被引入中国的刑罚体系之中, 难免会陷入水土不服的窘境。上述的问题表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尚不健全, 社区矫正的运行模式未被最终确定下来。所以, 社区矫正这些问题的解决从整体来看, 有赖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模式———即社区矫正的运行机制的建立, 该运行机制必须是科学合理且适应中国具体国情的。

(一) 社区矫正立法完善

我国对于社区矫正的规定, 散见于各种法律文件之中, 且规定笼统,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社区矫正法》。

《社区矫正法》的内容应当具体详尽, 以为社区矫正实践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其应当采用总则———分则形式。在总则部分, 规定诸如社区矫正的性质、任务、对象、基本原则、主管部门、经费保障和其他的一般性规定。总则部分统领整部社区矫正法。在分则部分, 可分为社区矫正执行机关、社区矫正队伍、社区矫正的程序和内容以及强制措施等几部分。社区矫正法必须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地位, 同时规定其具体的职责, 特别要强调其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权问题。社区矫正队伍的组成人员应包括作为领导人员的矫正官和负责具体矫正工作的其他矫正工作人员, 明确其性质、任职资格、录用程待遇和报酬、工作职责等, 同时对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协同合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规定。社区矫正的程序和内容, 应当包括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内容, 法律文书的送达、矫正对象的登记管理、矫正规则、矫正措施、考核、奖惩以及矫正终结等。此外, 应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对于违反规定或不服从管理的矫正对象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使社区矫正工作有充分的保障。

现阶段我国社区矫正发展还未成熟, 《社区矫正法》在短时间不可能制定出来, 还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目前应当修改现行与社区矫正制度相衔接且有冲突的基本法律, 比如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 解决社区矫正“执法主体”与“工作主体”相分离的问题, 使其与刑法修正案 (八) 和社区矫正工作要求相一致。

同时, 为保证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的顺利开展, 应当由全国人大授权地方人大, 由各省、市、自治区在各自相应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 以解决社区矫正工作对法律的迫切需要。在遵循社区矫正的特征, 不违反其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尊重地区差异, 允许地方性法规根据本地情况对社区矫正制度做一些有益的调整。

(二) 矫正机构及矫正人员规范化

我国应当构建一个社区矫正机构体系, 该体系由主矫正机构和社会矫正辅助机构组成。主矫正机构应当由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担任。司法行政机关相比较于以往负责主要社区矫正工作的公安机关而言, 其工作任务较轻, 加上其承担着全国监狱的管理工作, 优势明显。在社区矫正机构设置上, 可以区级为基本单位, 由县区级司法局设置的社区矫正部门作为社区矫正执法主体。

为了更好地辅助社区矫正工作, 分担社区矫正中的教育、帮助、服务工作, 可增设社会矫正辅助机构, 即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 根据当地的现实需要, 设立若干个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它们可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委托, 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心理、法律、生活、就业等多方面的困难。英国社区矫正的突出特点就是社会团体、民间志愿者的参与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 其他的安置帮教委员会、安置帮教培训中心等社会团体在社区矫正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4]。

对内部的矫正人员设置, 应当进行规范化。在主矫正机构中, 设置矫正官制度, 矫正官应由司法行政机关的国家公务员担任, 居主导地位。他不仅要负责宏观的、微观的社区矫正事务, 还要充分重视对社区志愿者组织及个人的培育以及这些组织活动的协调[5]。矫正官既是管理者、监控者, 又是教育者和协调者。

为了与矫正机构体系相配合, 应该丰富矫正工作人员。矫正官负责整体的规划工作, 社区矫正的主要工作可以由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或者矫正社会志愿者具体实施完成[6]。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来源广泛, 通过对满足条件的社会工作者等进行筛选, 可以充足社区矫正工作对不同类型的矫正人才的需求, 可以吸纳具有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人才, 更有助于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和帮助, 社区矫正效果更为明显。

(三) 适当扩大社区矫正对象的范围

一方面,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仅限于五种, 他们可统归为犯罪人矫正对象一类。对已纳入矫正制度的对象而言, 司法实践中应当通过提高缓刑和假释的适用率来扩大社区矫正的对象范围。从犯罪人矫正对象总体上来说, 在不与法律禁止性规定相冲突的前提下, 可以将对象扩大到绝大多数未成年犯罪人, 过失犯罪人, 初犯、偶犯中罪刑不是太严重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人, 以及与未满5岁的幼儿共同生活的母亲及未满5岁的幼儿母亲已死亡或者不可能照顾幼儿的情况下该幼儿的父亲, 符合特定健康状况的人, 60岁以上丧失 (部分) 能力的人[7]。

另一方面, 矫正对象的范围可以扩大到非犯罪人。社会中不排除存在部分潜在犯罪人, 如果能有效地预防, 则于社会而言利益更甚。非犯罪人矫正对象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危险或者生活陷入困境自己无力解决有潜在社会危险的非犯罪人, 具体指暂时无生活着落的出狱人、无家可归者、实施过违法行为的流浪乞讨者、因巨大灾难或意外事件家庭重大变故出现的潜在犯罪人等等[8]。不过, 要把非犯罪人矫正对象纳入矫正范围中, 必须对我国的社区矫正性质做更改或者深化, 它就不能仅是一种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措施。对非犯罪人实施社区矫正前, 必须征得其同意, 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这将是以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成熟之后进行改革可以着重考虑的一点。

(四) 社区矫正配套制度完善

在社区矫正监督方面, 明确检察院监督权的具体行使问题, 将检察工作的阶段延展至社区矫正的决定和实行过程之中。建立专业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队伍, 在司法行政机关可以设立社区矫正派驻检察机构, 实行常驻和巡查相结合的社区矫正检察机制, 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检察人员的职责权利, 建立健全的监督岗位责任制。同时, 注重提高检察人员的素质, 更新其对于社区矫正的检察观念。

在社区矫正经费制度上, 应当确定一个最主要、最稳定的基本经费来源———财政拨款。作为一种刑罚执行经费, 政府理应予以负担。在政府财政之外, 可以设置更多的经费渠道, 包括鼓励有志于公益事业的个人和组织的捐助、赞助, 创立社区矫正基金等等。

在社区矫正的具体矫正手段上, 首先, 增加社区服务项目, 即法院判令被告人在社区从事一定时间的公益劳动, 作为对社会赔偿的一种方式。其次, 建立刑罚易科制度。在矫正对象违反社区矫正的规定, 情节恶劣后果严重, 可以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来替代社区矫正, 实现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严密性。再次, 对罚金刑进行改造设计。对于轻微犯罪人可处罚金刑, 扩大单处罚金刑的范围。在进行社区矫正时, 结合犯罪人的犯罪性质和支付能力, 从罚金日和罚金日缴额两方面给予犯罪人处罚, 且以将罚金刑易科为自由刑或者劳役作为保障。

建立社区矫正档案制度, 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资料, 社区矫正启动所依据的法律文书, 社区矫正启动、实施过程、终结记录, 申请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文件资料, 社区矫正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资料以及其他有必要收归社区矫正档案的材料。社区矫正档案能将矫正对象与司法行政机关、社会帮扶力量联系在一起, 有助于直观、可信地观察了解社区矫正的成效, 并能防止社区矫正对象托管、漏管情况的发生。

结语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影响着刑罚制度的变革。行刑社会化, 已成为行刑领域的一大趋势,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提倡。社区矫正是行刑社会化的重要标杆,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跟随世界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 引入社区矫正制度, 从部分地区试点, 到全国范围试行, 再到今天的“社区矫正”入刑法, 可以看到, 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不少问题, 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还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对此, 我们应当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它。发展社区矫正制度, 可以借鉴社区矫正制度成熟的国家的有益经验,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对社区矫正制度逐步进行细化, 并从不断的实践中累积经验, 以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矫正制度, 进而完善我国的刑法体系。

摘要:我国为顺应国际社会刑罚轻缓的改革潮流, 对社区矫正制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从2003年京、沪、津三个直辖市及苏、浙、鲁三省份开展的社区矫正工作试点, 到2011年2月“社区矫正”写入刑法修正案 (八) , 表明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逐步完善和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进步。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起步晚, 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尚不成熟, 还需不断探索。

关键词:社区矫正,非监禁性措施,问题,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1]桑爱英.社区矫正中的检察监督[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1, (1) :71-75.

[2]吴宗宪.论社区矫正立法与刑法修正案[J].中国司法, 2009, (3) :20-23.

[3]赵雪芬.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法制与经济, 2010, (8) .

[4]大谷实.刑事政策学[M].黎宏,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263-264.

[5]刘永强, 何显兵.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定位及其队伍建设[J].河北法学, 2005, (9) .

[6]杨征军, 马清文.社区矫正的主体构建[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9, (4) .

[7]丁莹莹, 高佩佩.社区矫正工作中司法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J].理论界, 2005, (8) .

上一篇:网络优化流程与方法下一篇:悬臂浇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