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理论视角

2024-11-11

社区矫正理论视角(共8篇)

社区矫正理论视角 篇1

1、“寻解导向法”,是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时,将焦点放在“未来有什么可以努力改善的空间”,因此通常能够营造团队活力、热忱与合作的气氛。SFBC基本理念有:(1)事出并非定有因;(2)“问题症状”有时也具有正向功能;(3)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不当的解决方法常是问题的所在;(5)案主是自身问题的专家;(6)从正向的意义出发;(7)雪球效应;(8)找到例外,解决就在其中;(10)时间及空间的改变有助于问题解决。

2、社会互动理论,集中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和界定影响他们生活的事件。社会互动论者把社会生产看成是社会成员间不断进行的协商过程,其中发生了无数个人与个人之间短暂而惊险的相互碰撞。该理论提出的社会互动过程中的“处境一行动者—演绎一事物(他人)一意义一行动—新处境”的理论观点,阐述了行动者与社会环境互动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依存关系。

以社会互动理论为视角而构建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框架可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的基本内容:第一,协助案主探索在与社会环境互动中的“意义界定”;第二,协助案主改善和提升“意义协商层次”。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升案主的自我认定、澄清角色定位、改善互动方式、优化行动策略等来改善“意义”对于行动的影响机制;第三,实现角色创造;第四,形成重整行动方案。

3、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该理论认为应当重视在问题中的个人的社会网络以及获得支持的程度,协助个人发展或维持社会支持网络,以提升其因应生活压力事件的资源。而资源又可区分为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前者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因应能力等,后者指个人的关系网络广度与网络中的人能够发挥支持功能的程度。社会网络干预的目的在于强化个人的社会资源,以增强个人的社会整合度,协助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的角度看来,社区网络工作是社会支持网络介入的三个层次之一。指自然发展的援助被连接起来,形成社区网络,强化了社区的社会构成,并促进社区生活的质量。社区的网络资源充分,可以利用社区中的社会资源改善个人的社会生活质量,并促进社区的照顾功能的发挥。

4、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5、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活状态取决于个人、系统互动,取决于环境中存在的因素、资源,及有效利用资源。系统论运用于社会工作,表现在对对象问题的考察视觉和干预方法。社会工作实务中,要求对对象所有有关系统予以关注,应用时需注意个人问题由环境中障碍引起、协助对象从相关系统角度分析、判断随对象和环境关系动态变化而变、对对象帮助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

6、增能理论,该理论基本假设有:个人的无力感源自环境的排挤和压迫;阻碍人的能力发挥的环境障碍是可改变的;个人能力是可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强的;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社会工作者与对象的关系是合作性伙伴关系。增能观认为:能力增强一般发生在三个层次——个人层次、人际关系层次、环境层次。

7、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8、镜中我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9、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最可怜的、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概括地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10、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该理论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11、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1)人本主义,其在社会工作应用中强调的有:尊重对象;强调责任感;个人具有归属和被包容权;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权;成员间有差别,差别也要得到尊重;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人本主义在社会工作治疗中的原则有: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2)存在主义,其核心:个人存在、个人有自由选择。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治疗过程是:觉醒,即协助对象从幻灭到正视现实——感觉痛苦,即告慰对象痛苦是必然的,痛苦对人的生命具有指导性——选择的自由,即强调对象在主观上具有选择和改变的能力——对话,即对象必须通过他人的反应创造自己的意义,并根据这个意义来选择行动——实行,即肯定对象的独特性,来促成对象对自己独特性的肯定。

社区矫正理论视角 篇2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区服刑,考核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依法治国”为主题, 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制定社区矫正法”。司法部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部署和国务院的要求, 在广泛调研论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草案送审稿, 这一草案送审稿已经于去年2月份提请国务院审议。草案一共六章六十三条, 分别是总则、社区矫正机构、刑罚执行、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和附则。可以说涵盖了执行主体、执行方式、执行场所、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等诸多内容, 其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制度是本文着重研究的内容。那么, 《社区矫正法》草案中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制度是怎样的, 这一考核制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去完善这一制度呢?

一、《社区矫正法》草案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机制

(一) 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标准

《社区矫正法》草案第第二十二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警告, 并出具书面决定: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的;未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 经教育仍不改正的;违反关于报告、会见、外出、居住地变更或者行使政治权利规定的;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 情节较轻的;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经教育仍不改正的;有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行为的。第二十三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因此笔者认为草案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标准具体有以下六类:第一, 是否按照规定报到;第二, 是否按照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第三, 是否违反关于报告、会见、外出、居住地变更或者行使政治权利的规定;第四, 是否违反法院禁止令;第五, 保外就医人员是否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第六, 违反上述标准的次数和轻重程度。

(二) 社区服刑人员的惩处方式

对社区服刑人员不符合考核标准的, 主要有三种处罚形式:第一, 警告。《社区矫正法》草案第二十二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警告, 并出具书面决定……”;第二, 治安处罚。第二十三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第三, 收监。草案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宣告缓刑、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予以撤销缓刑、假释, 收监执行的, 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 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 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裁定。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裁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三) 社区服刑人员的鼓励措施

对社区服刑人员表现良好的, 主要有三种鼓励措施:第一, 表扬。草案第三十一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 认真遵守法律法规, 自觉服从监督管理, 积极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 或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事迹突出的, 社区矫正机构可以给予表扬。第二, 减刑或缩短考验期。草案第三十二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确有悔改表现, 受到两次以上表扬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可以依法减刑、缩短考验期;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应当依法减刑、缩短考验期。第三, 暂予监外执行的假释。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符合假释条件的, 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 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批, 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中级人民法院审核裁定。相关建议书和裁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

二、《社区矫正法》草案社区服刑人员考核机制的问题

(一) 惩处措施设置不当

本草案对不符合考核标准的社区矫正人员的惩罚措施有三种, 分别是警告、治安处罚和收监, 很明显收监的处罚力度最大。缓刑、假释是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而做出的暂于不执行原判刑罚, 而在狱外观其表现, 一方面有利于罪犯改造, 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监狱压力。草案中明确规定缓刑、假释的重处罚为收监, 而对管制的最重处罚则是行政处罚, 言下之意就是对于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无论违反管理规定程度多大、次数多少都是行政处罚, 这显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 忽视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考核

社区矫正,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 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由此可见, 社区矫正的矫正目的有二:矫正犯罪心理和矫正行为恶习。在具体的考核标准中, 我们只是看到了对行为矫正的考核, 而没有对心理的矫正效果的考核。在草案第五十六条中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需要, 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必要的心理咨询、行为训练等措施,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恶习。但是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况矫正到什么程度算是成功?以及矫正前后心理状况有什么程度的改变, 犯罪心理与非犯罪心理的界限是什么, 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整个《社区矫正法》草案只注重矫正行为恶习, 而忽视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考核。

(三) 缺少现实可行的治安处罚依据

第二十三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但是这个治安处罚是什么样的治安处罚并没有明确规定。《治安处罚法》并不能涵盖全部“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的行为。比如, 某人因为犯有猥亵儿童罪, 法院发出禁止令, 禁止其进入幼儿园, 而此人在社区矫正期间违反法院禁止令进如了幼儿园, 那么应当按照哪一部法律处罚?更不用谈应当怎么处罚了。那么面对草案中社区矫正人员考核机制出现的以上三个问题, 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应对呢?在文章的下一部分笔者将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三、《社区矫正法》草案社区服刑人员考核机制的完善

(一) 提高管制社区服刑人员的惩处力度

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 但限制其一定自由,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 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不同于缓刑、假释, 对于因为判处管制而在社区服刑的犯罪分子多次违法社区矫正管理规定, 不可能收监执行刑罚。因此笔者认为, 应当区分管制与缓刑、假释的治安处罚, 管制的治安处罚上限应当高于缓刑假释。对于那些因为判处管制而在社区服刑的人员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的, 处以更重的行政处罚。这样就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矫正人员违反规定的惩处措施。

(二) 建立心理测评机构

在草案第五十六条中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需要, 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必要的心理咨询、行为训练等措施,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恶习。各地社区矫正本身都有一个心理咨询机构。笔者认为心理咨询机构除了负责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心理康复教育之外, 也应当制定一套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正标准, 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前后的心理状况都要进行测评, 达到标准的即为成功, 否则就是失败。对于成功者应当如期接触社区矫正, 对于失败者应当适当延长矫正期限。简而言之, 就是建立专门的心理测评机构和心理测评标准, 重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

(三) 明确治安罚的处罚措施

社区矫正理论视角 篇3

关键词:循证矫正;未成年犯;社区矫正

中图分类号:DF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09-03

循证矫正包括监狱矫正与社区矫正,循证矫正作为一种创新的矫正工作模式,其特殊性在于矫正工作中不仅需要综合分析矫正工作者的矫正理念及被矫正者个体的个性特征、成长经历等特殊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监管机关、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协调和管控,由此得出的成功个案矫正工作实践方案还可以根据其他罪犯个体特性灵活作出调整,为以后的矫正工作提供一套科学的方法论。目前,我国的罪犯矫正工作正处于转型创新时期,运用循证矫正方法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无疑是罪犯改造的新趋势,也是提升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成效的必然选择。

一、循证矫正的兴起和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的循证医学在医学领域的成功应用引发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循证运动,循证矫正在内的一系列循证概念也由此产生。几十年间,循证矫正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科学有效的矫正模式。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循证矫正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才刚刚兴起,2012年7月,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决定展开循证矫正试点工作。同年9月,“循证矫正方法及实践与我国罪犯矫正工作研讨班”召开并决定正式实施循证矫正。2013年4月,有关循证矫正科研项目领导小组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提出要注重对矫正理论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研究,创造本国化、本地化的循证证据体系,并在实践应用中总结循证矫正研究和试点工作成果,提炼出高效的思路和方法,为下一步循证矫向全国推广的道路上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我国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探索及体现出的问题

(一)我国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探索

自2003年以来,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法律法规对未成年犯刑罚执行问题都做了相关规定。如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2004年5月,司法部印发《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标志着社区矫正正式入刑。2012年1月10日,两高两部联合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同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生效。但是,一直以来相关法律并未涉及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具体运行程序,导致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工作长期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实践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逐渐走向成熟。目前为止,社区矫正试点中唯有“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最能集中反映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水平。首先,北京模式。北京市在实施社区矫正中有以下特色:在法律依据方面,北京市于2012年5月21日颁布了《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该细则分七章对社区矫正工作作了详细的规定,使得社区矫正的实施有法可依;在管理方式方面,对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与分阶段教育,分类管理是指将不同人身危险程度的矫正对象实行不同强度的差别管理。一般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的危险程度的矫正对象,差别管理中主要包括不同强度的公益劳动、不同间隔的报到制度、不同内容的教育方式。分阶段管理中是在不同阶段规定具体的时间安排矫正内容,主要分为3个阶段:初始教育、常规教育、解矫前的教育。这3个阶段的划分是由矫正对象在接受矫正过程中心理、行为的特点变化规律划分的;①在社区矫正机构和人员方面,北京市整合人员力量,以各个基层司法所人员为专职矫正主体,同时广泛吸收社会志愿者、心理工作者等社会力量投入社区矫正工作。其次,上海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社区矫正领导方面,由市政法委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将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并鼓励民间社团运作,广泛吸收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加入;二是管理理念方面,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平等、诚信的价值理念,积极推进与社团的合作,为政府承担一些服务项目,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专业水平。②

(二)我国未成年犯传统社区矫正制度体现出的问题

1.矫正关系的不平等性。自春秋战国以来,法家主张重刑主义,有“轻罪重罚,以刑去刑”等思想,认为只有对犯罪人施以重刑来预防犯罪,才能达到法治的目的。由于长期受这种报应性理念及我国以往实行的维稳政策的影响,普通民众对于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行为人普遍存在一种“以牙还牙”的报复性心理,司法工作人员甚至认为罪犯就是“罪人”,认为必须用强制性改造手段才能让罪犯为其犯罪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因此,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处于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完全不平等的关系中,矫正工作者在整个的矫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绝对的监督者与控制者,其发布的是“命令”,带有强制性,矫正对象必须服从。矫正关系的不平等性极大削弱了矫正对象参与矫正的积极性,特别是对身心还不成熟的未成年犯而言,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影响社区矫正的效果。

2.矫正项目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主要项目包括公益劳动、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心理矫正、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指导、生活指导等。③这些项目的设定和实施可以从思想、心理方面帮助未成年犯转变及预防其再犯。但实践工作中,因受限于社区矫正工作者专业性、矫正资金等因素影响,中小城市极少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项目。矫正工作者在开展矫正项目前通常未进行精准评估,而是凭借个人主观意愿选择矫正项目,项目之间无先后顺序规定,项目组合缺乏最优性的考虑,极大的影响了罪犯矫正的效果。

3.矫正队伍非专业化。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犯有别于成年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心理、生理方面还不成熟,可塑性较强。因此,矫正工作人员需要熟悉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可以从事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才能最大化提高矫正效果。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各基层司法所承担,司法所工作人员对于社区矫正工作及其重要性缺乏深入的理解,大多凭借以往片面经验开展工作,实施中的矫正工作也往往缺乏计划性和整合性。此外,基层司法所大都存在人员组成不合理、监管工作任务重等现实问题,极大的削弱了矫正工作的效果。近些年来,许多高学历人才作为志愿者积极地参加社区矫正工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由于政府支持资金不到位及工作职责不明确等原因,志愿者的工作时间不能保证,变动性、随意性较大。

4.矫正监管手段匮乏。《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监管要求以及可以采取多种监督管理措施,并对判处管制、缓刑、假释及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做了特别的监管规定,但是并未涉及未成年犯的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众所周知,社区矫正是将罪犯置于开放的社区环境中进行改造的,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再犯,所以,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可以保证社区矫正效果及社区环境的稳定。目前,社区矫正实践中通常使用GPS手机定位、要求矫正对象到司法所例行报到等措施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管,在确保实施过程成效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如手机的维护、费用等问题。因此,为了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托管、漏管,防止其重新犯罪,建立信息管理长效机制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完善路径

(一)转变矫正思维,确保矫正关系的平等性

在未成年犯循证矫正实践过程中,社区矫正工作者应更新以往的重刑观念,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通过组织召开有关循证矫正专题讲座、开设循证矫正宣传专栏等活动,引导社区矫正工作者学习循证矫正理念,积极、稳步运用循证矫正模式。另外,在社区矫正实践中,矫正对象处于被动及被监管的地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参与矫正活动积极性不大,以致矫正效果收益不佳。如何激发矫正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为矫正对象提供一个相对公正的平台则显得十分迫切。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思想上要提高矫正对象对循证矫正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让其了解循证矫正开展的前提是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双方互信及相互尊重。通过切实保护矫正对象的正当权益,加深矫正对象对于矫正过程的理解和感触,还需注意把握社区矫正的决策与执行过程,保证矫正目标顺利实现。此外,社会公众对于社区矫正的认可度也会影响矫正效果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让群众认识到对未成年犯实施的社区矫正制度是教育、挽救、防止未成年犯再犯的一种有效手段,扩大社会影响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创设有针对性的矫正项目,实施个别化的矫正方案

社区矫正实践应当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为未成年矫正对象设立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矫正项目,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个案项目和矫正经验,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理论研究成果库。该理论研究成果库可以作为专业参考资料库。通过建立的内网收集散见于论文及公共网络等媒介中的研究成果,经过专业数据的合采后提交专家审阅核准,后期还需注意数据库的运转中的数据更新、维护;二是矫正研究专家库。主要收录相关专家的信息,如特长、单位联系方式等。在循证矫正实践中遇到某些特殊问题时,请教专家进行指导和论证,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建议;三是矫正对象个案库。该个案库主要是由矫正对象个案案例库和个人台账库二者构成。前者收录的标准化的案例,有利于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寻找最佳证据和提炼有效措施,侧重于证据服务。后者主要用于归纳存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信息,为检验案例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侧重于矫正活动的个别化管理。数据库三大部分合理性布局后具有资料丰富、格式多样的特点,方便信息查询和统计审查。

(三)健全管理机制,充实专业的社区矫正人员

目前,我国司法所普遍存在超负荷运转的现状,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同时又可以优化社区矫正的效能。国外许多国家都设立有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如美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心、英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委员会等。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相关司法经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当然,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专业的矫正队伍。未成年犯社区循证矫正工作专业队伍应当由管理者、研究者、矫正工作者三方合作组成。管理者负责编制矫正手册等文件指导矫正工作,从全局角度统筹安排专业综合数据库的维护,组织专家和工作者设计并实践矫正制度、矫正个案等工作,最后根据最佳证据对个案实施综合性效果评估。研究者大都具有丰富的矫正经验或专业技能,负责组建、更新矫正数据库,同时参与并解决矫正个案的方案实施中的问题,为循证矫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矫正工作者是矫正小组的核心成员,通过上岗培训和定期考核选拔,能够熟练的运用矫正原理和方法与矫正对象进行沟通。另外,考虑到社区矫正工作的现实需要,应积极吸纳广大具有法学、教育学等背景知识的大学生参与未成年犯循证矫正工作中,解决矫正工作人力资源不足、专业类别需求广等问题。

(四)丰富监督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方式,法律赋予了社区矫正对象较大的人身自由的同时也作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和监督管理的措施。如国外就规定在观互制度中的督导监督环节,未成年犯应当遵守的条件包括:被害人的赔偿、社区服务事项、学校出席、参加禁毒计划、不可与不良友伴来往、禁止携带武器、驾驶汽车、禁止吸毒、酗酒、在家服从父母、以及接受寄养家庭和团体之家之安置。④在未成年犯循证矫正实践中应当从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有效的监管方式,积极有效的发挥家庭、学校、社区、志愿者力量,及时、全面的掌握矫正对象的情况,提升未成年犯的矫正效果。

注 释:

①林仲书.北京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情况.法治论丛,2007,(1):201-210.

②张传伟.社区矫正京沪模式的比较分析与选择.北京社会科学,2009,(1).

③但未丽.社区矫正:立论基础与制度构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84-185.

④周震欧.青少年犯罪的社区处遇.社区发展季刊,1998,(28).

参考文献:

〔1〕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10.

〔2〕林小培.行刑社会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与思考[J].未成年人犯罪问题,2004,(3):55-59.

〔3〕贾宇.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研究[J].人民检察,2012,(5):5-9.

〔4〕张苏军.在循证矫正方法及实践与我国罪犯矫正研讨班上的讲话[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1):2-7.

〔5〕周勇.循证矫正的理念、方法与价值[J].中国司法,2013,(7):67-71.

社区矫正理论视角 篇4

南海队 杜莉妮

概要: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力式,当前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我区民政线、政法线也在探索社区矫正的模式及方法,但尚没有形成适用的方法体系。笔者在社区矫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程序、原则等做积极的思考、探讨。

据笔者查阅相关数据证实,当前常用的社区矫正方法为社会服务,即组织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区矫正工作属于社区工作的部分,在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社区矫正中,除了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外,还可以将其他两种常用的工作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和团体社会工作介入进来。

一、个案社会工作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的一种,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等方而的支持及服务,从而协助个人和家庭允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 1

能力。

(一)个案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青少年大多正处于身体发育期,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难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认知上的是非不清、情绪上的起伏不定、意志上的脆弱、行为上的模仿叛逆致使他们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看,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的家庭因素主要表现在家庭功能不全、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以及受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区矫正中,通过个案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原则,在帮助青少年分析导致其犯罪行为的基础上,可以协助那些社会功能失调的家庭,使其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提高青少年与环境协调相处的能力;消除青少年思想、观念、心理、情绪、行为中存在偏差的部分,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以促成青少年达到人格的统一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完成矫正任务,顺利回归社会。

(二)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的个案工作程序。自矫正对象投入社区矫正之初,可由社区矫正机构组织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员,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矫正对象的情况。既可以通过和犯罪青少年面对面的会谈,了解其个人成长史、家庭情况、犯罪问题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本人对自己犯罪问题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对犯罪青少年重要关系人的访视,对其犯罪问题有更全面的补允、修正。在充分收集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对其犯罪问题的性质与程度做出确认,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矫正方案,然后交由专门的矫正工作小组负责矫正。

在这里,社区矫正中的犯罪青少年为案主,工作主体是社区矫正工作者。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负责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就业、生活指导及情况考察,直至期满结束,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二)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的个案工作原则。

1、个别化原则:把每个犯罪青少年都看成是个独特的人,对每个青少年案主的自身特质、生活环境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并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矫正。

2、尊重关怀原则:无论案主是怎样的个人,有怎样的犯罪思想和行为,都应当给子足够的尊重,同时真诚地关怀案主,使矫正关系不仅仅是种“公事公办”,而是种充满人情味的专业关系。

3、案主自决的原则:是由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本质决定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在矫正工作中,不要完全对青少年的问题实行‘包办代办”,而是要尊重青少年的自我决定权利。

4、保密性原则:指对犯罪青少年案主的个人资料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哪怕青少年案主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点,作为名社区矫正工作者也应该认识到这项任务。

二、团体社会工作方法

当面临较多的相同或相似犯罪青少年时,可采用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团体社会工作是指经由团体工作员的协助及团体动力过程,使参与团体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成团体目标及社区发展,进而促进社会进步与繁荣。

(一)团体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两方面逐渐由成熟转为成熟的过渡时期,叫塑性强,喜欢模仿,易受感化,与父母、师长的关系逐渐疏离,乐于接触同龄群体,喜欢在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认同,寻求归属感。所以,团体工作方法特别适用于青少年社区矫治。

青少年很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和环境协调相处的能力,情绪易怒,冲动而不计后果。在团体工作中,成员是团体工作的主角,每个成员将自己的观点、言行、情绪、感悟、对人的态度带入团体,通过营造出个轻松、安全、温暖的团体气氛,在相互教育、相互感染中,能有效地帮助青少年修正和澄清各种错误认识,调节不良情绪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感、理智感,改变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的团体工作程序。团体矫正具有为成员提供归属感,交流经验,促使团体成员共同进步的专业功能,但团体本身不会自然地使成员拥有归属感,也不会自发地为成员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因此,需要团体工作者按照一定程序引导团体从开始形成到彼此适应并走向成熟。团体工作的程序大致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

团体矫正工作的前期任务主要是对成员进行研究和诊断,设定对案主的治疗目标。而治疗的基本前提则是建立一种接纳、尊重的工作关系,引导犯罪青少年合理宣泄情绪,树立起一种通过矫正必定能改变自我、重新做人的信念。团体中期的任务则是进行干预和治疗,团体工作者首先应帮助犯罪青少年获得有利于纠正行为偏差的必备知识和正确认识,然后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团体后期的任务是引导团体成员将团体内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团体以外去,为成员离团后的生活做些必要的指导和安排。

(二)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的团体工作原则。

1、平等原则:团体工作员应对每位成员平等看待,让每位成员都能感受到团体的温暖安全的气氛,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平等参与团体活动的权利。

2、个别化原则:尽管都是犯罪青少年,但每位成员都是独特的人,所以在注重整体互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要照顾

到每个成员的个性并因材施教。

3、鼓励成员主动参与的原则:团体的目标、规范、活动安排应通过工作人员和组员的共同协商来确定的,以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安全原则:犯罪青少年聚集起,可能会产生些冲突,矫正工作者应确保每位组员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现组员间的危险关系,应立即制止。

社区矫正理论视角 篇5

##区社区矫正工作意见 区 法 院

区检察院

区公安分局 区司法局

区人事局

区财政局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矫正其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搞好社区矫正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浙江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我区的顺利开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浙江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意见》精神,现就我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思想 社区矫正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罪犯矫正质量为核心,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依靠社会力量,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刑罚理念和外省县市、区的成功做法,依法稳步推进,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及主要任务 一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社区矫正适用以下具鄞州区常住户籍的五种罪犯:

1、被判处管制的。

2、被宣告缓刑的。

3、被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监狱外执行的。二社区矫正的主要任务

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依法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适合其年龄、身体条件、劳动技能的社会公益劳动。

4、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及工作队伍 £¨Ò»£© 社区矫正组织及主要职责

1、区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社区矫正的政策和工作部署; 2按照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及指示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方案、计划及有关工作制度; 3指导、组织社区服刑人员的集中学习教育、监督管理、公益劳动等相关工作; 4指导、帮助、督促、检查本辖区镇乡、街道的社区矫正工作; 5沟通、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6培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7完成上级社区矫正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2、镇乡、街道建立以政法主管领导为组长,由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民政、社保等部门人员为成员的社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内。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贯彻

落实上级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和工作部署; 2依照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规定,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控措施; 3以个性化教育为主,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改造; 4组织、督促、检查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5依照有关规定或政策,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6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考核和实施奖惩; 7完成上级社区矫正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3、区司法局拟增设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科,初定4个职位,争取实行司法警察编制,负责全区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理顺区司法局与各镇乡、街道司法所的管理体制,实行局对所的直接管理,使司法所工作人员划归司法行政编制。二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逐步建立一支由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应是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主要包括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及社区矫正组织中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公职人员包括试点期间派驻的监狱警察。基层司法所必须保证有专人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志愿者是指愿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并经社区矫正组织批准和培训的非专职矫正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离退休干部、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村居社区干部等。三拟设立以浙江省万里学院教授、专家为主的社区矫正专家咨询小组。帮助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法律上、政策上疑难问题,研定心理矫治方案等。

四、社区矫正各有关单位的职责 £¨Ò»£© 人民法院的职责 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在判处非监禁刑和裁定假释工作中,可以征求有关社区矫正组织的意见,并在判决书或裁定书中以适当的形式,责令罪犯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社区矫正组织的管理教育。宣判、宣告后,及时将判决书、裁定书抄送有关社区矫正组织。£¨¶þ£© 人民检察院的职责 根据刑罚执行监督的程序,对人民法院有关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裁定实行监督。对司法行政、公安机关的呈报假释、保外就医和决定保外就医及社区矫正执法活动实行监督,以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实施。£¨Èý£© 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 组织相关部门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和帮助工作。镇乡、街道司法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狱管理机关按上级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要求,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载定假释,并责令暂予监外执行和假释的罪犯接受社区矫正,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书抄送相关社区矫正组织,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ËÄ£© 公安机关的职责 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对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考察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重新违法犯罪的,依法及时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审判、检察、公安、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探索建立配合协作、情况通报、信息交流等长效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人事、编制部门要积极支持区司法局解决内设科室的充实和各镇乡、街道司法所人员的收编工作。财政部门要保证社区矫正组织的日常管理经费。各镇乡、街道财政设立社区矫正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经费年基数以不低于本辖区上年社区矫正对象总数人均2000元。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积累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各镇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特别是区、镇乡、街道社区矫正组织,要按照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任务和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指导、督促镇乡、街道落实相关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

社区矫正期满总结 篇6

我×××,男,×年×月生,×工作站工作人员,因在×年×项目区工程施工管理住勤,本单位发放野外住勤补助时程序不合,违规操作而触犯法律,于×年×月×日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缓刑考验期为:×年×月×日至×年×月×日)。现将社区矫正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法制观念

在接受社区矫正五年里,我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制度,认真学习,勤奋工作。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当初犯下的严重错误,是因自身的法制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所导致,也深知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我深刻反省,认真改过,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加强社会公德和思想道德修养,时时用一名合格公民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活动,认真反思

在司法所帮教人员的教育下,使我认识到法律的严谨、懂法守法、廉洁的重要性。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类帮教活动和义务劳动,力争从行动上悔过自新,今后做得更加遵纪守法、更加遵守社会道德的好公民。

三、廉洁自律,主动接受监督

工作中,我团结同事,认真负责,积极做好站上各项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同时,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廉政准则》力争做到认真做事,干净做人,积极接受领导和同事的监督。

通过五年的社区矫正,我在思想上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今后,我将时时用各类法规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勤奋努力,认真工作,做一个合格的好公民。

汇报人:×××

社区矫正理论视角 篇7

完善我国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人性化对于实现社区矫正制度的价值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既有宏观的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也有微观的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做法。

1 明晰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罪犯享有的权利义务

我国目前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指导依据为《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办法》当中对社区矫正对象义务性、强制性的内容规定明确, 但是对于矫正对象的享有权利的内容没有规定, 虽然基于我国《宪法》规定, 没有立法限制的权利就视为公民享有的权利。但是, 我国目前司法实践的现状对于刑事犯罪人义务内容的实现能够实现, 而权利内容的保障实现较为困难。因此, 笔者建议在未来社区矫正立法过程中,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应享有的重要的基本权利采取列举的方式规定于法律条文中, 这样既有利于更好地保障矫正对象权利的依法实现, 又有利于社区矫正管理人性化的有效实现。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义务性内容规定, 《办法》当中规定已经较为明确, 但是有些内容的规定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的问题予以进一步解释, 这样社区矫正对象所享有的权利义务更加明晰。

关于矫正对象明确的权利义务内容的规定有利于社区矫正人性化的管理工作的实现。

2 构建科学的社区矫正对象危险评估和控制体系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活动, 其首要目的仍然在于保护社会, 使罪犯经过行为和心理矫治成为守法公民。为了确保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同时又能保证社区矫正对象有效矫正, 最终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 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构建我国科学、高效的社区矫正对象危险评估和控制体系。

(1) 设置专业的社区矫正对象危险评估机构。可在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内设置专门的危险评估机构, 负责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的预测和评估。该评估机构除了专职从事危险评估的工作人员外, 还应当吸收适当比例的心理医生和社会中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参加评估机构的目的, 是为了取得有关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经历方面的信息资料。

(2) 建立这区矫正的调查制度。美国、英国等国家有比较成熟的“判决前调查制度”, 这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在社区矫正前对被矫正对象进行调查, 主要是确认其人身危险的大小, 以判断其是否适宜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判前调查工作对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 实施科学的社区矫正危险评估方法。与国外注重对罪犯人身危险性的定量预测相比, 我国重视定性分析。在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风险评估时, 应当积极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并在条件成熟时编制社区矫正对象人身危险性预测量表, 从而为社区矫正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科学有效的社区矫正危险评估方案对于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 加强和完善有针对性的个案矫正工作

要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的人性化, 对于不同罪犯类型, 不同人身危险性的罪犯采取不同的社区矫正方案, 有的放矢地矫正罪犯的行为和心理, 使社区矫正对象真正实现回归社会的价值目标。目前, 我国社区矫正对象有四种罪犯, 这四种罪犯有一个共性, 就是其人身危险性较小, 适宜在社区矫治。但是, 这并不表示五种被矫正人员的危险性是整齐划一的, 他们在人身危险性方面仍然存在着差异:管制犯和缓刑犯的罪行较轻, 相应地人身危险性也较小;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社区内服刑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问题, 而非改造良好的缘故。由于其刑法尚未执行完毕, 对其人格改造也未完成, 故其人身危险性程度较之管制犯、缓刑犯大;被裁定假释的罪犯因其改造表现良好、人身危险性降低而进入社区改造, 但这类罪犯的改造过程是长期的, 要巩固狱内改造成果, 就必须在社区矫正过程中, 对他们给予严格的监督。根据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累进处遇的构想与国外社区矫正危险控制措施中的个案管理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其基本精神就是根据被矫正人员的危险性进行分类, 真正实现个别化管理。对于划分的不同犯罪类型、不同危险程度、不同处遇。

4 社区矫正程序的人性化完善

针对我国社区矫正程序存在的上述不足, 其完善的方向应当是按“以人为本”的理念, 将社区矫正程序进行一种人性化的改造。具体言之,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增加程序的透明度

鉴于我国的司法现状, 除管制和缓刑是法院直接判决适用社区矫正的以外, 假释都是法院在对检察院提请的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后就做出的裁定, 这种程序严重不符合公开性的要求, 即忽略了司法人员的自利性。这就需要增加相关程序的透明度, 首先一点就是必须将社区矫正的决定程序改造成为一种听证式的程序。在听证程序中, 被害人和罪犯都有权或者通过自己委托的人提出证据来证明是否应当予以社区矫正, 是否应当撤销社区矫正。听证过程中, 有关社会公众也可以参加并提出意见。

4.2 设立专门机构, 保证执行人员素质

社区矫正对象就是罪犯,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罪犯都能够成为社区矫正的对象, 只有那些符合法定条件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罪犯才能成为社区矫正的对象。目前, 我国《刑法修正案 (八) 》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裁定假释的罪犯依法适用社区矫正。”《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纳入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因此,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 社区矫正的对象为四类: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宣告缓刑的罪犯、被裁定假释的罪犯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尽管纳入社区矫正的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较小, 但是将罪犯纳入社区里进行教育矫治必然会给社区带来潜在的不确定的危险因素。笔者认为, 正因为矫正对象的特殊性, 要执行好社区矫正这种特殊的刑罚政策, 就迫切地需要一支有责任心、素质高、专业性强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我国从试点至今, 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不断增加, 队伍逐年壮大, 但是无论是队伍结构还是人员素质还远没有达到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 加强社区矫正队伍的完善, 合理建构社区矫正队伍迫在眉睫。只有专业的队伍建设完善, 才能做到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才能实现矫治目标, 使对于矫正对象的个案矫正工作有效开展, 实现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人性化。

对于社区矫正管理工作过程中, 也应该充分尊重被害人的态度和意见。可以引入恢复性司法的价值理念, 将被害人引入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管理环节, 将被害人的评议结果作为对于矫正对象矫正效果评价的参考意见, 记入矫正机构的总评意见中。笔者认为, 在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将被害者引入, 使矫正对象恢复对被害者的伤害, 获得被害者的原谅对于矫正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矫治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都非常有意义, 也充分体现对于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个案矫治的人性化管理。

摘要:社区矫正又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工作, 在矫正监管过程中, 严格执法、依法管理是社区矫正机构的职能和职责所在。所以, 社区矫正工作如何做到既讲原则, 又给予矫正对象人文关怀, 达到人性化管理与依法公正管理的有机统一, 是当前社区矫正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社区矫正,人性化,权利,义务

参考文献

[1]陈和华, 叶利芳.国外社区矫正的经验和问题[J].犯罪研究, 2006 (1) :62-67.

社区矫正理论视角 篇8

关键词:社区参与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模式构建

1 社区参与理论概述

1.1 社区参与的定义及内涵

所谓社区参与,广义上讲,既是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更是指社区居民参加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与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成果的分享。根据以上定义,社区参与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①社区参与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这里的社区居民不仅仅包括行政区域的社区居民,更包括社区居民利益的代表者——政府、社会团体等维护当地居民利益的企事业团体及个人。

②社区参与的客体是能体现当地居民利益或与大部分居民利益相关的各项事务。范围涵盖各个方面。

③社区参与的动机是公共参与精神,不单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是为了居民的自我价值、自身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实现。

④社区参与的目标是最终实现社区及居民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1.2 社区参与的类型

由于划分依据不同,社区参与的类型有多种表现形式,不过经常被运用到旅游规划开发方式是根据社区的发展阶段、参与规模划分。根据社区居民的发展程度,可以将社区参与划分为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全面参与四个阶段,其发展阶段与参与人数呈近“s”形。

2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

2.1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构建依据

2.1.1 灵活掌握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保证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乡村旅游开发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政策是否完善、资金是否充足、管理机构组织是否完善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当地村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吸引更多的相关主体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再不断地提高当地村民参与程度。

2.1.2 确保乡村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从乡村旅游开发的最终成果看,是为了形成一系列具有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伴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从我国目前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乡村旅游产品以果品采摘和农家乐为主,而这些旅游产品除了果品采摘、农事体验过程及农家乐之外,并没有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及内涵。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构建中,一定要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角度出发,注重乡村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形成丰富而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2.1.3 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不能忽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增加税收,企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甚至有些村民也会为了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开发的初期或许不会出现,但是短期的不出现并不代表永远的不出现,一旦这些问题出现了,对其影响最深的就是当地村民。但是村民由于资金、知识有限,他们并不能独自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一点看,当地村民的利益是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

2.2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

根据社区参与理论,“政府+企业+农户+村委会”模式在保证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的同时,也最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当地村民的利益,同时也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该部分主要从各参与主体的角色扮演及职责分工来构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2.2.1 政府。角色扮演: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要充分地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尤其是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资金和基础设施上的支持。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且伴随着乡村旅游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政府除了要扮演好支持者的角色(不仅仅是资金物质方面的支持还要有政策上的支持),还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保证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职责分工。制定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一方面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参与者的参与行为提供支持和肯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动其他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尤其是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要与当地旅游局搞好合作,充分利用旅游局的专业优势,吸引一切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企业和资金加入到马耳山乡村旅游的发展上来。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行对旅游地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设施不仅仅决定着景区的可进入性,另外,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对给游客留下好的印象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其他参与主体的监督和引导。于各参与主体参与目的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偏离,这就要求政府对其他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其具体实现途径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其他参与主体根据景区的发展规划调整自己的行为,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参与者农户的旅游经营素质等等。

2.2.2 旅游企业。角色扮演: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者

职责分工。景区规划。旅游企业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它的第一项职责就是保证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为此可以设立景区规划处,景区规划处的职责不仅仅是落实景区的各项规划工作,同时它还包括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及旅游产品的开发组合。

做好游客的接待服务。游客服务中心不仅仅要做好游客的接待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接待游客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另外还要对景区附近的摊点、商贩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乡村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

加强景区管理。为加强景区管理,可以设立景区管理处。景区管理处主要负责景区的卫生、安全以及景区内基础服务设施的管理维护,同时也负责景区内的其他琐碎事务的处理。

提高景区工作员工的职业素质。为提高景区员工的职业素质可以设立人事处。人事处不仅仅要加强对本公司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职业技能,同时也要设立农户培训处,对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农户定期的培训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旅游公司平时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农户参与到景区经营管理中来,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层次水平。

加强对外联系,拓展营销渠道。为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为此可以设立外联部。外联部不仅仅负责景区的对外宣传活动,同时更是负责景区的对外联系。

2.2.3 农户(当地村民)。农户的参与不仅仅为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提供了人力资源,同时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的参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来看,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中,农户的参与是必要而重要的。虽然农户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仅仅是参与者的角色,但是他的意义却不仅仅如此。

角色扮演: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农户在开发模式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由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决定的,从他们对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来讲,农户的参与有利于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伴随着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日益完善,农户在模式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根据乡村旅游开发的内容,农户在模式中的参与主要是作为旅游企业的员工、“农家乐”的经营者及其他旅游项目的参与者。

职责分工。旅游企业的员工。农户作为旅游企业的员工,根据旅游公司的岗位职责开展相应的旅游经营活动,比如景区的售票员、清洁员、旅游接待者等。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由于模式开发机制也不是十分完善,再加上农户自身旅游素质也不高,因此,农户在企业中只是负责景区的日常管理活动。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逐渐参与到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景区规划及发展战略、品牌塑造等问题中来。

“农家乐”经营者。农户不仅仅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拥有者,在“农家乐“模式中,农户更是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及服务的提供者。对于乡村旅游游客来讲,他们来农村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体会农事采摘的乐趣,更重要是感受农村独有的乡村文化,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而这些只有通过与农户的亲密接触才能体会得到,因此,在“农家乐”产品经营方面,必须有农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才能激发农户的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保证旅游产品的原汁原味。但是在“农家乐”产品的设计及经营

管理方面,农户要听从专家及旅游公司的建议,接受旅游企业的培训及村委会的监督,以保证“农家乐”产品的质量。

其他旅游项目的参与。对其他旅游项目的参与主要是指农户听从村委会的安排,参与旅游公司组织的乡村民俗活动,按照景区规划的内容,在规定的区域根据相关的规定经营土特产的买卖生产。

2.2.4 村委会。由于农户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的地位仅靠政府是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再加上,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政府、旅游企业、农户为了保证各自的利益,难免会做出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因此,在马耳山模式中,需要村委会的介入,它不仅仅是农户利益的代表者,同时,它的介入也有利于协调三者的矛盾,保证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村委会在模式中由于职责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

角色扮演:农户的组织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者。

职责分工。农户的组织者。在该模式中,村委会通过契约的方式以旅游产品的销售、旅游服务的提供为连接纽带,把农户组织起来,一方面为农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解决部分农户民族特色产品销售的困难,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提高农户在该模式中的地位,同时也有利于对农户的管理培训,提高旅游服务技能。旅游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就是通过村委会实现的,其具体合作事宜有公司的外联部与村委会商量并确定最终的方案。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者。村委会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者,一方面要加强与农户、旅游企业及政府的联系,对三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调节,对三者的矛盾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调节解决,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外来因素,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比如,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列入研究课题,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还有吸引专家学者加入到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实时分析解读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及时发现及解决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时少华.基层政府在发展社区旅游中的行为分析[J].商业研究,2013(4):151-157.

[2]周永广,姜佳将,王晓平.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4):36-41.

[3]郭舒,王艳平.旅游规划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上一篇:大班上学期幼师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我欣赏的美丽新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