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

2024-07-1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通用5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 篇1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

兰州市安宁区崔家庄小学 张树泉

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下面谈谈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做法。

1、提供话题,组织学生生生互动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上课前我在PPT上出现一个问题:小明和小亮各买了一个足球,分别标价40.2元和40.20元。你认为谁的足球价格贵一点?你有什么观点要表达?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我给出的这个话题让学生讨论的十分热烈。学生的观点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认为40.20元贵一点,因为是两位小数。另一类观点是一样贵,都是40元2角。归类之后进行新课探究,课结束时,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2、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生生互动

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提供了表格和三组小棒,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交流,看哪一组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并记录下来,对比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后汇报结果。通过生生互动,学生能有效的合作交流,很快就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3、教师指导,保证生生互动效果

在进行生生互动时,教师要及时巡回指导,并参与其中。否则会

降低互动效果甚至会变成无效交流。如在教学《找次品》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用铅笔和橡皮代表天平和物品,模拟找次品的过程,并画图表示。就过发现部分小组没有理解合作意图,在橡皮上放上铅笔来模拟天平,试图称出物体轻重。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得以正确合作。

4、改革评价,激励学生生生互动

给予学生的评价,往往出自教师之口。但如果评价来自于身边的同学,则是另一番效果。在数学课堂上多设置一些互评方式,比如:你对某某同学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不但引起了关于知识的交流,而且,每个人都在关注课堂,善于倾听他人。此外,在家庭作业尤其是计算批改时,可采用让同桌互批的方式,提高效率。不过要注意,实事求是,还要注重同桌监督纠错。

总之,有效的生生互动能让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迪,能积极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积极合作、认真思考,从而使课堂生动充实起来。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 篇2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问题,研究归纳

一、帮助学生在情景中找出数学问题

大多数小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没有太大的兴趣, 主要是因为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 每天面对着不同的计算与公式, 很难让心智还未完全发育的小学生们提起兴趣。这个时候, 如果将数学问题与一些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就可以大大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这一章节中, 就可以合理的设置一些问题情景。比如:数学教师可以问: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过后, 就会发掘出生活中有很多案例都是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找到平行四边形之后, 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相关?学生通过计算和测量之后, 不难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和高有关。然后在教师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时, 学生就会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一样的, 教师就可以将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进行比较, 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 然后拼接成一个新的长方形。这样, 学生就可以很容易记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设置这些情境问题, 能够鼓励学生大胆去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并且自主对其进行研究总结。

二、通过设置系统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是离不开提问环节的, 但怎样的提问才能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更好的交流呢?怎样的提问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呢?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对以往的提问方式作出一些改变, 采用更加系统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发散与创新的思维模式。

例如:小学教师在讲解长方形面积的这一章节中, 教师就可以采用一系列系统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 并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教学, 使学生跟随着这些问题一步一步思考长方形面积的求法。并积极思考长方形与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面积之间的差异;当长方形与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周长一定时, 哪种图形的面积比较大;当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面积一定时, 哪种图形的周长比较长。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 学生自己也会发现很多不能够理解的数学问题。然后在得出长方形面积公式之后,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在平面图形中, 周长一定, 越接近圆, 面积越大;面积一定, 越接近于圆, 周长越小。这种问题的设置, 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情境中的问题, 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 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并积极寻求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研究归纳数学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都还比较紧张, 在这种紧张的学习氛围中, 小学生很难真正爱上数学, 都是比较机械化地运算着各类数学题目。这样很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制约着小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归纳。因此, 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对小学生数学教育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特征”那一章节时, 教师可以先通过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进行复习, 引导学生来思考三角形的一些特征。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后, 不难发现三角形主要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以及钝角三角形, 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一百八十度,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以高的二分之一。而这些特征都是学生通过自己认真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的是一种引导的作用。教师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得到许许多多的乐趣。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求欲望, 还帮助学生不断归纳总结各类数学问题, 使学生能够真正爱上数学。

四、利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帮助学生研究归纳数学问题

当小学生掌握一种数学方法的时候, 对它的应用就显得得心应手, 但当他面对新事物时,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很好的适应, 并将它应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们将旧的知识点与新的知识点进行类比教学, 让学生在一种比较熟悉的模式下接受新的知识点。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数的减法这一章节时, 就可以将小数的减法与小数的加法相结合, 通过类比教学, 将小数加法的变化规律与小数减法的规律相比较, 帮助学生记忆小数减法的特征与规律。然后再将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进行类比, 依然可以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就不难发现, 数学问题都是相通的。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就会对小数的减法产生一种亲切感, 愿意去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接受新的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总结

小学的数学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通过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设置系统化问题来引导小学生思考问题、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以及利用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希望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毓信.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08)

[2]范文贵.小学数学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06)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 篇3

师生互动顾名思义,即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信息传输过程,通过让同学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如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与分析,又如合作完成某项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节奏的把握和对学生思维方向的引导,调动学生独立思考,最终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于是自己思考所得,知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内化的过程。师生互动并非今日才有这一概念,孔子与弟子的座谈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是师生互动教学精神的某种实现形式,可见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古人早就已有所认识。然而,虽然互动的重要性日渐为人们所熟悉和认可,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某种误区,影响了教学效率,不仅使得互动徒有其表,甚至还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

问题一:徒具形式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虽然也有意识的加入师生互动的形式,但却陷入了徒具形式的歧路上。在听课观察的过程中,不时可以看见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希望学生涌跃回答,事实却是举手者寥寥,甚至无人举手,在此时此刻,就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时间变得格外漫长,最终,不得不由教师自问自答,以打破这一局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师未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及时跟进,加之数学本身对于思维的要求较高,学生思维一旦脱节,也就谈不上什么师生互动了。

问题二:把握无度

教师在引入师生互动时,切忌不能够为了互动而互动,须知互动本身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一些教师在引入互动,如采用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进行提问,却不采用封闭式的问题对课堂讨论的节奏和范围加以控制,结果如脱缰野马一般,学生们的思维如天马行空,一旦放开即难以约束,不仅使得师生互动成为了海阔天高的漫谈,同时还耽误了教学进度,往往在一个细节问题上纠缠良久,最终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应当作为一种随机发生的形式,而不是一种机械的、固定的形式。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情绪、教学的情况与讲述的内容开展交流互动,而并非要硬生生的挤出某一时间段来进行互动,同时,在互动的形式上,既不规避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间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也要注意通过激励、诱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 篇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及所学的数学学科知识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活动课程,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在当前基础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一学期几个研究性课题是不够的。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和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落实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课堂教学应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只要占据了这个主阵地,研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则要求教师或其他成人不要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认为关键是要转变目前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方式,引导学生从以接受为主转变为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开发和张扬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为研究活动的主体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会逐渐丧失。显然,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以知识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激发诱导下,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它关注的不是“懂不懂”而是“能不能”,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导学生沿着前人探索的路子去思维,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渗透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堂。1、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情景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学习质量也高;主动参与面广,教学效果就好。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强烈需求。如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一课时,我首先安排这样一个活动: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数,移动一下小数点使它变成另一个数,看看能写出几个?在原数的左右按一定规律排成一排。由于活动情景是学生有兴趣参与的,任务又完全能胜任的,他们马上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继而主动研究小数点变化的规律。2、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入手,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对什么样的问题存在疑惑,想去研究。其次,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探究的目标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上,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选择研究的内容,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自己实现学习目标。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提出很多需解决的问题:“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它的什么有关?”“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什么地方要用到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要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不计算能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然后讨论确定研究重点。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目标的导引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研究活动中,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获得了研究问题的经验,在主动参与中酝酿了创造的契机。3、让学生享受参与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尤为强烈。面对一个未知领域,孩子充满了强烈的好奇,非常希望去尝试一番。而对自己亲自实践得到的知识,会理解的更加深刻。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这种需求,让学生品尝参与的乐趣,强化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几何初步知识整理和复习》时,我要求同学们为学校一块长40米,宽24 米的空地设计一个花坛,花坛面积是空地的一半。学生踊跃参与,拿出了许多很有创意的方案。通过设计花坛,充分感受到了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要用智慧和知识为学校设计出既美观又经济的花坛,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同时在设计、计算中,系统的复习、应用了所学知识,体验了主动参与的快乐,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感情经历。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研究的方法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共同研究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时代赋予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性学习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大力提倡在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这种学习形式符合小学生“好合群”的心理特点,在愉快的合作交流中互通信息,互相学习、模仿,取长补短,从而扩大眼界,打开思路,产生一个人难以想到的新想法、新主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萌发。为了保证合作交流在课堂研究学习中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1、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现代社会,创新已成为一种群体活动,但仍需每一个人为共同的目标付出艰辛的努力。研究性学习提倡合作交流,但并不排斥学生的独立思考。群体交流前的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合作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现象,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这样他就有话可说,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提高合作交流的效率。不至于因从众心理,由个别学生的误导性发言而人云亦云,造成群体的认知偏差。所以,交流之前的独立思考正是个体思维的.高潮期。然后通过全体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活跃思维,达到完成共同的研究任务的目的。一般来说,学生能独立完成可不进行合作,个人难以独立完成或有些知识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时,才进行合作交流,使人人有事可干,人人有意见发表。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静态物体的数据收集我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会数据收集、整理的意义和方法。然后播放“某路口五分钟车辆通过情况”的录象,要求学生统计出每一种车各有几辆。面对毫无规律的车流,学生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统计出各类车的辆数,纷纷要求进行小组合作,每人统计一种车型,这样才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因此,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有分有合,确保全体成员的智能提高,使每个学生走上成功研究的桥梁。2、交流与倾听的关系数学之所以在信息社会广泛应用,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的、精确的表达和交流思想。培养学生学会数学的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之一。在研究性学习中,交流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使观点与观点交锋,智慧与智慧碰撞,促进创新火花的闪现。正如一位名家所言:“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仍是一个苹果。而一种想法与另一种想法交流,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但得到两种思想的前提是必须学会倾听。我们经常见到课堂上小手如林,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全然不顾是否重复了别人的发言或与他人截然不同。倾听不但是对别人的尊重,还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注意吸收合理成分,把别人的想法与自己联系起来,对自己进行反思。教师还需帮助学生学会不赞同别人意见时不是批评而应提问,让他在解释研究成果时,不得不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修正结果。如研究“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纸比较。交流时,一学生说:“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和8份,每份分别是1/4和1/8。剪下后一比,可以看出1/4大于1/8。经过研究我认为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马上有学生提问:“我这张正方形纸的1/4比你那张纸的1/8小多了,是不是有时候1/4小于1/8?”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他学生也加入了讨论,在思辩中弄清了分数是对于一个整体而言的,指的是占有的份数。交流和倾听使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融洽的协作学习,一起排除疑点,正确对待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会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考虑得更周到,由此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肃性。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研究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和实质是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养成时时想发现、事事想探究的认知习惯。应该说小学生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本质上是相同的。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将研究性学习引进数学教学中,使数学学习方式从重视获得知识结论向自主探究转变,实施的途径是:1、运用发现法优化教学过程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接受式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无法经历“满怀欲望、痛苦、茫然、激励、充实和喜悦的探究过程”,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渐渐的其自主性、创造力被扼杀得荡然无存。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发现,使新知的学习过程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在无人指路的时候也能找到通往知识之路”的本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学习第八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各类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出示一些分数,请学生分类:1/4、3/5、1/10、2/5、1/8、1/100、4/6、6/12,学生按分子分母的情况分成了三类: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接下来我让学生自主研究:先选取其中一类分数,用课前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纸、线、尺、格子图等材料,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与同学交流后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自己研究,在容易出现偏差之处做些点拨。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发现了每一类分数大小的秘密,喜悦之情不言而语。这堂课,如果只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只需半节课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但由于不知其所以然会导致死记硬背和简单的模仿,这样会阻碍数学思想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提高。让学生通过研究自己去发现,充分暴露了思维过程,不但学会了怎样“发现”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2、构建“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套用,必须经过思考、探索、研究、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因此“问题解决”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模式,实际上是把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相比较,认为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有相似之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实施程序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感知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寻找解决策略;回归生活,应用数学问题。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养成勤思、善想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我先出示北京申奥时第二轮各城市得票情况条形统计图,从图上看出北京得票数遥遥领先,接着迅速把生活情景转化成数学情景,引导学生抓住“遥遥领先”提出问题: “北京的得票数分别比多伦多、巴黎、伊斯坦布尔多多少?”“比其他三个城市的总数多多少?”“北京的得票率是多少?”我先让学生用百分数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应用已学的百分数知识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北京的得票数比多伦多多154.5%,那么多伦多得票数是不是比北京少154.5%?”自然的引出学生容易犯的直觉错误,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使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方式,帮助他们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研究能力,掌握研究的方法,还能使学生体验研究过程中失败的痛苦、成功的欢乐,有助于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使每个

[1] [2] 下一页

学生的个性、创造潜力得以更充分发挥,也能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 篇5

一、合适的内容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只有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内容, 才能发挥群体研究的优势, 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 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都得到提升.

1.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知识内容

由于学生年龄相仿, 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因此, 大多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调用的知识、经验背景也很相似.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中, 有一节综合实践课, 叫“我们去春游”.由于“春游”这个活动学生们都很熟悉和向往, 所以把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都纳入到这个大情境中.如:春游租用哪家公司的旅游车更划算?公园门票怎么买更合理?在有限的时间内, 怎么用自己的钱更合理?……在这样一个仿真的环境中, 学生一边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一边兴趣盎然、情绪高涨.真要比教师一题题的出示, 让学生做练习来得生动、有趣, 效果显著.

2. 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概括思维的知识内容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 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恰恰是最好的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如在“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后, 教材要求学生总结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建议将学生分小组, 把概括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讨论.在小组中, 把自己想到的都说出来.在这样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中学生们进行交流, 对思维活跃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展示的过程;对后进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不同层次的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了思考的机会, 使探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它的优势, 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学习、思考、发言的机会.

二、产生探究性学习的欲望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前提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是重要的, 但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如果学习的主体都没有探究性学习的欲望, 那就没有探究性学习的必要了.因此, 有了探究性学习欲望的学生才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怎样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欲望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趣味激发

调动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的语言或态势语、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环境的布置等等实现.但从知识本身来说, 和学生生活的背景知识贴得越近的材料, 就越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

如在“百以内整数加减法”的练习中, 可以设计一些诸如“夺宝奇兵”“勇闯计算王国”“智者无敌”等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 争取第一.在游戏中还可以设置一些“加油站”, 在“加油站”中, 让算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怎样计算可以更快、更正确, 从而加强游戏的趣味性和研究性;对于学生来说, 一个个乏味的计算变成了一个个小游戏.在活动中, 不但加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还能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使探究性学习一举多得.

2. 情境导入

小学生的思维通常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喜欢把问题放入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境中, 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小数加减法”, 是一个计算单元的教学, 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我们可以把课堂设计成一个“临时超市”, 从身边找一些小道具, 教师标注价格 (以小数为主) 即可.在课堂上以多人小组为单位, 组织一个争夺“超市经理”的活动:谁计算价格总和最快, 即为“超市经理”.这样, 把原本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在小组中探究“怎么样算得更快一点”“怎么样能简便计算”等等技巧, 不但加强了小组同学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也使得机械的重复计算鲜活起来, 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三、独立思考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是学生去探究, 教师只是从旁组织、引导、提点, 但不是把问题提出来就全部“扔”给学生, 让学生去“探究”了.探究性学习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探究性学习要面向全体

在实际的探究性学习中, 诸如合作、讨论、分组等学习形式用得比较多.有一些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 会指定一名同学为讨论小组的组长.但是这种做法却使得其他组员丧失了汇报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久而久之, 当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研究时, 只有组长等少数人在思考, 无疑打击了大多数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这违背了全体学生参与探究全过程的宗旨.既然是探究过程, 就意味着是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活动, 每名学生都有思考、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探究后的汇报, 教师更应该注重每一名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容纳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解题方法, 要关注每一位探究的成员.

2. 注重问题的质量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 在共同协作下, 解决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自己来做判断、推理、概括, 并得出结论, 学生之间产生知识、能力上的互补.所以, 探究性学习这个过程从提出问题、经历过程到得出结论, 都应该是学生自己的需要.

上一篇:科技立法的六大误区论文下一篇:反事故演习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