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计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绽放(精选8篇)
让计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篇1
让计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让计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王君婷
(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
摘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标,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习、愿学习,让枯燥的计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计算;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教师就应当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计算教学、开发计算教学,让计算教学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活起来。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参与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创造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心理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把他们引入新知的探究过程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创设一个买商品的情境,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为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13人,一组12人,每人去买2元一本的练习本,让他们去求一共会花多少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都能想到可以把13×2+12×2,也可以把(13+12)×2,13个2加上12个2就是25个2,所以可以写成13×2+12×2=(13+12)×2,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学生对通过具体的情境自己总结出来的乘法分配规律比较容易掌握和运用。
二、动静结合展示,活化深化教材
数学教材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静止的世界。我们应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把静态的教材转化成一个动态的认识活动过程,以利于学生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记忆的认知结构,使教材内容得以“活化”.
例如,“9加几”的教学,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教学过程:学具操作―摆脱操作―建立表象―掌握算理。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对9加几的算理已有初步的感知,怎样摆脱学具建立表象,()是理解上的一次跨越。可设计成学生喜爱的小卡通算题,把“小的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加几得十几”的凑十规律暗含在里面,让学生在观看卡通的过程中进行感知;最后让小卡通出题“9+2,9+3,9+4,9+5”给学生进行计算,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形成9加几的简约化思维过程。
三、呈现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把握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
为了让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算理,首先让学生取出48根小棒,让他们试着去分给三位同学,学生通过分小棒体会到10根一捆的4捆小棒和8根合起来就是48根小棒,可以先将3捆分给三个学生每人一捆,也就是每人10根,然后将剩下的1捆解开和剩下的8根合起来是18根,然后将18根小棒分给3个学生,每人6根,10根和6根合起来就是16根。在学生交流完分小棒的体会后,再引导学生来用竖式计算48除以3,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理解得很透彻。
参考文献:
[1]赵全荣。让计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活起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11):57-58.
[2]罗秋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8):78-79.
[3]马建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王君婷,女,1983年7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研究。
让计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篇2
一、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优化创新环境
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与师生关系, 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欲望。为此, 首先,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往,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发扬民主, 乐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使学生感到你既是他们的老师, 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 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心情愉悦, 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高涨, 就会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欲望。其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和蔼可亲, 语言生动, 幽默风趣,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真正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二、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人类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创造的基础, 没有兴趣就根本不可能进行创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去认识发现认识对象的特征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从中受到启发, 产生好奇心, 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思维兴趣。如《圆》这一章是学习平面几何初次遇到的曲线型几何形体, 但学生对圆有了初步认识, 于是提问, 你知道圆的哪些知识?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提问“你知道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 为什么不做成方形?”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激情。又例如, 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 教师首先设计问题情景, 如计算1992的结果, 看谁算得快。学生用笔算, 老师用公式口算, 学生发现不如老师算得快, 就产生凝问, 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观察, 1992可以写成 (200—1) 2的形式, 当我们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后, 利用公式就会很快算出结果来。这时学生很想知道完全平方公式是怎样的, 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这样学生的思维便进入了探索知识的状态之中, 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三、注重方法指导,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 寻找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 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此, 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例如, 已知a+b=9, ab=20求a2+b2的值。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探索解题方案。方法一, 解由a+b=9, ab=20构成的方程组得出a、b的值, 再代入a2+b2求值;方法二,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把a、b看成是一元二次方程x2—9x+20=0的两根, 解此方程得出a、b的值, 再代入a2+b2求值;方法三,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 把 (a+b) 2=a2+b2+2ab变形为a2+b2= (a+b) 2—2ab再把a+b=9, ab=20代入即可求出结果。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的比较, 知晓第三种方法最为简捷明快。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 鼓励他们标新立异, 探求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 达到培养思维的独特性的目的。
又如:已知实数a、b, 分别满足方程和b2+b-3=O, 且ab≠1, 试求代数式的值。
分析:本题如按照常规思路分别从两个方程中求出a和b的值, 再代入求值比较复杂。如仔细观察这两个方程的结构特征, 就会发现可以重新构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再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解:已知的两个方程可分别变形为:
∴, b是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两根。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此题的独创性在于, 根据已知的两个方程的结构特征, 创造性地构造出了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 把和b转化为这个新方程的两个根,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让计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篇3
关键词:数学课堂;计算;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教师就应当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计算教学、开发计算教学,让计算教学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活起来。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参与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创造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心理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把他们引入新知的探究过程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创设一个买商品的情境,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为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13人,一组12人,每人去买2元一本的练习本,让他们去求一共会花多少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都能想到可以把13×2+12×2,也可以把(13+12)×2,13个2加上12个2就是25个2,所以可以写成13×2+12×2=(13+12)×2,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学生对通过具体的情境自己总结出来的乘法分配规律比较容易掌握和运用。
二、动静结合展示,活化深化教材
数学教材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静止的世界。我们应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把静态的教材转化成一个动态的认识活动过程,以利于学生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记忆的认知结构,使教材内容得以“活化”。
例如,“9加几”的教学,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教学过程:学具操作—摆脱操作—建立表象—掌握算理。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对9加几的算理已有初步的感知,怎样摆脱学具建立表象,是理解上的一次跨越。可设计成学生喜爱的小卡通算题,把“小的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加几得十几”的凑十规律暗含在里面,让学生在观看卡通的过程中进行感知;最后让小卡通出题“9+2,9+3,9+4,9+5”给学生进行计算,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形成9加几的简约化思维过程。
三、呈现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把握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
为了让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算理,首先让学生取出48根小棒,让他们试着去分给三位同学,学生通过分小棒体会到10根一捆的4捆小棒和8根合起来就是48根小棒,可以先将3捆分给三个学生每人一捆,也就是每人10根,然后将剩下的1捆解开和剩下的8根合起来是18根,然后将18根小棒分给3个学生,每人6根,10根和6根合起来就是16根。在学生交流完分小棒的体会后,再引导学生来用竖式计算48除以3,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理解得很透彻。
参考文献:
[1]赵全荣.让计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活起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11):57-58.
[2]罗秋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78-79.
[3]马建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让古诗词绽放永恒的魅力 篇4
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在当代,古诗词也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不明,其教学被边缘化,教学研究也大多止于感性的经验总结。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1]对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空前重视,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出专门的教学要求,在推荐背诵的120篇(首)优秀诗文中古诗词占104首。基于此,深化古诗词教学研究,使之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更重要作用,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沙里拣金:确立两个基本点
科学而自觉的教学行为总是受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和支配。古诗词的基本原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育的规律、阅读教学的原则以及其他经过实践检验的林林总总且层出不穷的教学理论,等等,均为古诗词教学所应秉持的指导思想。但观念上须择其要者为主导,有道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不分主次轻重,似乎一视同仁,实则全盘架空,教学实践依然失之盲目。根据阅读教学的普遍性和古诗词教学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必须尊之于核心地位、使之起主导作用的古诗词教学思想是,坚守语文的本体,体现该文体的本色,不妨称之为两个基本点。确立两个基本点,就是构筑一对制高点,将使教学高屋建瓴,思路洞明;手段方法的遣用,也将得心应手,各尽其宜。
(一)坚守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本”与“末”相对,“本体”原指事物本身,又指事物的基础和根据。语文的本体即语文教育的根本。
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母语教育,学习母语即语文的本体。而母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凭借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阅读:一是文章阅读,通过对各式各类文章的阅读,学习知识,磨砺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智力发展。二是语文阅读,通过对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经验,学会运用语言的本领;与此同时,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培育情感,塑造人格。文章阅读以获取信息为目的,书面言语仅仅是信息的载体,一旦获取了信息,便可“得意忘言”。而语文阅读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以认识掌握负载信息的载体为更重要的目的,一方面必须以书面言语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入理;另一方面,必须以书面言语为认识学习的对象,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2]在语文教育中,这两种阅读都需要,但是,既是母语教育的主要凭借,理所当然必须以语文阅读为主,尤其是课内,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内化、运用阅读文本的言语。这才是凸显语文本体的教学。一般说来,固守语文本体的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进而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可概括为: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文”,即言语形式。
课内的古诗词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必须固守语文的本体,也要引导学生经历走一个来回的过程。
(二)显现本色——以言造象,立象尽意。本色,即古诗词的特点。任何一部阅读文本的诞生都要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物”,转化为作者的观念和情感——“意”;然后是将头脑所获得的“意”转化为书面言语——文。这是已经被心理科学所证明了的写作规律。古诗词的创作遵此规律,但又有特殊性。诗人创作诗词,缘于外物的触发,内心涌动的情思需要倾诉。但这种情思属于心灵,是非语言的,往往依稀模糊,不可名状,难以言传。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二)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3] 为走出这种言不及意、辞不达意的困窘,诗人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传达诗情。清代文学家叶燮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也。”[4]
意象是诗歌作为一种文体的典型标志。即使可直白表达的情思诗人也往往寄寓于意象。比如,写爱情诗,诗人一般不这样说:“真的好想你!”“我对你的爱至死不变!”而会如是表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情丝无尽的蚕、泪流不止的烛,即寄托情思的意象。不直接说出其意思,读者可结合前后意象,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经验,领悟其意义。尽管古诗词在语言的节奏、韵律、行列等方面也有其特殊性,认识它们对教学也不无积极意义,但这些都只是外在特点,并不是内在本色。以言造象,立象尽意,才是诗歌构思的规律,诗歌艺术的灵魂,诗歌魅力之所在,因而也才是古诗词内在的真本色。正是主要凭借意象的力量,古诗词超越时空,臻达永恒,成为民族文化瑰宝。因而,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才是古诗词真本色的显现。
在纷呈的理论中,立此二者为基本点,使之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主导思想,体现了——
课程的基本性质。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5]。“工具性”着眼于实用功能,“人文性”着眼于文化功能。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决定了语文教育任何一个分支都必须服从的大方向。固守本体,是落实工具性的要求;显现本色,是体现人文性的需要。确立这两个基本点,合乎语文教育的大方向,能更好地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
课程的基本宗旨。语文新课程倡导四大理念,为首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6]。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7]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语文素养的内涵可归结为二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8],包括语言积累和各种语文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9]。坚持两个基本点,可使古诗词教学分别在这两个方面都发挥应有作用。
事物的普遍规律。共性与个性互相依存、互相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固守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共性;显现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是古诗词教学的个性。披文得意是一切阅读活动必经的环节,但是,由于表情达意方式的不同,阅读古诗词时,披文得意的手段,应顺应“立象尽意”这一特点,而有别于阅读他文。换言之,唯依循古诗词表情达意的特点,显现古诗词的本色,方能更好地披文得意,缘意学文。
二、现状扫描:两个基本点的缺位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古诗词教学现状如何?笔者于2005年秋,通过中国期刊网,以“教育与社会科学辑”为检索范围,以“篇目”为检索项,输入检索词“古诗”,得到1994年以来的文章目录近千条。透过其中关于教学的文章,可以发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诗词教学的做法主要有:
(一)着眼疏通句意。以读懂字面意思为目标,逐字逐词地解释,弄清大意,有时最后串讲整首诗词的字面意思。常用的做法是,浓缩语句要“扩”;古今差异要“说”;成份省略要“补”;语序倒置要“挪”;引用典故要“考”[1]。
(二)致力积累诗句。在学生读懂大意的基础上,以整体积累为目标,主要以朗读、背诵、默写为教学手段,强化识记。有些更极端的做法,甚至略去“说”这个环节,只是依靠读背和默写[2]。
(三)兼顾句意和诗情。既了解大意,也领悟诗情。特级教师施建平1991在青岛举行的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中让学生依次运用“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三种学法,学习《泊船瓜洲》,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后,也有一些文章总结出与此接近的做法。
(四)注重引导自学。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标,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做法通过学生的自查、自读、自悟学习古诗[3]。
古诗词的语言运用不同于其他文体,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用典较多等,这些都是学生阅读的障碍。上述第一种做法,因此而采用“扩”“说”“补”“挪”“考”等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疏通大意,有的放矢,行之有效。至于第二种做法,中小学生记忆能力强,大量背诵古诗词,能培养学生记忆;能丰富学生的语料储备,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积累各种知识,为学生一生的治学修身奠定基础。
但这两种做法的缺陷显而易见。首先,二者都没有经历固守语文本体所应有的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教学过程。第一种做法以读懂大意为目标,止于“披文”,尚未“得意”。因为大意只是言面之意,而“披文得意”之“意”,则是言内、言外之意,即情感意蕴。至于“缘意学文”,则几乎被排除在外。这样的教学充其量才完成阅读教学应有过程的小半程。第二种做法重在积累,尽管有时也不同程度地让学生了解大意,但缺少对情感意蕴的感受和领悟。虽然有的也主张读出韵味,但没有情感意蕴的感受和领悟,能读出多少韵味?诚然,积累也是在“学文”,但不是“学文”的全部,“学文”除了积累,更有品味和运用。再者,“缘意”才能更好地“学文”,否则就是生吞活剥,事倍功半。因而,总起来看,第二种做法,也没有让学生经历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完整过程。其次,二者都没有真正显现古诗词的本色。第一种做法在读懂大意的过程中,的确抓住古诗词语言运用上的某些特点,但这仅仅是古诗词的外在特点,不是内在的真本色;第二种做法,则完全置古诗词的本色于不顾。古诗词教学果真只要熟读成诵而可以不顾及情感意蕴吗?没有“披文得意”,就不是阅读教学,即使在低学段也不例外。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8]其中的“想像”“情感体验”不正是在感受情感意蕴吗?至于“语言的优美”,它与“情感意蕴美”相伴相生,对情感意蕴的感受有助于深化对“语言的优美”的感受。只要选文适合特定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学时教师引导得法,即使是低学段学生也能感受并在一定程度上领悟情感意蕴。回避古诗词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情感意蕴,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诗词教学。
第三种教法中的“明诗意”,即明了大意;采用“赏意境”“悟诗情”的做法,则注意到古诗词的美学特点,较好显现了古诗词的本色。大意和诗情兼顾,教学目标比较全面。笔者认为,在迄今为止已知的各种做法中,这种做法优于其他。但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和回避。意境由意象所构成,跳过“意象”谈“赏意境”“悟诗情”,尚未抓住古诗词表达情意的根本要害,有偏离肯綮之憾。不顾或遗忘“学文”,止步于“得意”,则有失落语文本体之虞。第四种教法,体现了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但是,语文的本体、古诗词的本色关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而自学则是学习的方式。前者属于目的、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手段范畴。若不顾两个基本点,导致目标、内容出现偏差偏离,那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只能隔靴搔痒,有时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扫描现状,细察做法,从总体上看,较长时期以来的古诗词教学,或者失落了语文的本体,或者迷失了古诗词的本色,不同程度地悖离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宗旨。
三、遵路寻真:基本点指引下的教学环节及方法
古诗词教学必须改变现状,走向理性、自觉和高效的局面。这一局面的突出标志是架构起正确的教学思路。而两个基本点正是架构这一思路的指针,策略与方法的运用也应受其决定和规约。当凸显两个基本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得以成功架构或运用时,才能获取古诗词教学的真谛,使之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疏言。疏通语言障碍,了解大意,包括识字学词;换言之,是“披文得意”之“披文”。它是“得意”的基础和途径,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之本分,一切文体的阅读教学概莫能外。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其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
1.古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势必影响感悟诗情等方面的教学。
2.要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古今差异是疏言的难点,有些字义作为词义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而作为语素义则还活在常用词中,因而与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相联系,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方法。对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的文言虚词,当“说”则“说”,不能因注入式的弊端而因噎废食。
低学段的学生,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有限,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可更多地借助直观教学法,借助图片、简笔画或课件等媒体,学生能直观了解字词的意思。但值得注意的是,那种完全抛开字词、直接用媒体解说大意乃至感悟诗情的做法,与阅读的本质相悖,不宜提倡。
(二)显象。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在大脑中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窥察诗人的情思。没有意象,情思往往难以表达;不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情思常常无从领会。因而,对古诗词教学而言,“披文得意”必须以“显象”为中介。
“显象”的基本要求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它是最能显现古诗词本色的教学环节。主要做法是再造想象,让学生通过大脑的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对那些仅凭再造想象难以完成转换的诗词,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如,绘画、课件配以教师的形象化描述,显现古诗词中的意象。
(三)悟意。感受领悟诗情意蕴。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悟意,应在“显象”基础上入境。入境即进入意境。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包括两个部分:由意象直接构成的较实部分是“实境”;由意象诱发和开拓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想象空间是“虚境”,又称“诗意的空间”。“实境”处于表层,“虚境”处于深层,唯由浅入深进入“虚境”,才称得上入境。一般说来,促使学生进入“虚境”的常见做法是在“显象”基础上的切身体验,而音乐渲染、教师激情描述,对于营造特定氛围和审美空间,有立竿见影之效。
悟意,具有层次不同的形态。一感受意象,获得情感体验;二在意象触发下,领悟诗情或意蕴;三在领悟诗情意蕴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升华。后者都是前者的发展和提升,三者可以互动共生,但运用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所侧重。一般说来,低学段应以第一种形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理性思维的增强,在高学段可适当进行理性的升华。
悟意,不等于还原本意。美国诗人庞德指出:“意象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互交融的思想” [9]。寄寓于“象”的意蕴,往往是丰富、复杂、深邃甚至玄妙,它的含意和所引起的美感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不是通常的言语所能表达,不是抽象的概念所能穷尽。学生因生活经验、思想情绪、性格气质、趣味爱好、文化素养诸方面的不同,对“象”中情感意蕴的感悟往往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10]对古诗词的反应更是如此。所以,“悟意”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应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此外,说“悟意”以“显象”为中介,并不排除其他一些辅助性凭借,必要时,借助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写作背景,亦可奏效。
(四)化言。主要指内化古诗词的言语,并能化用于表达。疏言是披文得意之“披文”,化言是缘意学文之“学文”。古诗词含蓄凝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集中展示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是汉语言的精华。内化、化用古诗词的言语,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继承民族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化言”的主要做法是:
1.品味。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领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言语品味着眼于学习言语这一目标,而不忘同时获取言语负载的信息,理解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融为一体,它对领悟意蕴、积累语料、掌握表达技巧都具有重要价值。2.积累。主要做法是熟读、背诵、默写。这不但是语料的积累,也是凝聚于诗句的风骨、气韵、智慧的积累,因而也是文化的积淀。
3.运用。化言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积极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则是实现这一目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这一目的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
运用训练的主要方式有二:其一,提供描绘所学诗词意境的语境,把运用训练与进入诗境、领悟诗情结合起来。这种方式一般适宜课中进行。其二,设置与所学诗词意境不同的语境,让学生把所到的诗句迁移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如上例。这种方式一般适宜课后进行。这两种运用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言语的自觉性,久之,所学的古诗词言语就会不断渗透到学生的言语之中,必将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言,显象,悟意,化言,是学生主体性的行为,是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行为,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1]因而把上述教学活动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环节,其中有体验感悟,有思考和理解,有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还有扎实有效的训练,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上述四个环节是基本而不是全部环节,把它们依序排列起来,就构成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基本步骤。这一思路是依据两个基本点而提出,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教学时还应根据具体诗词的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侧重,交叉渗透,灵活组合。墨守定规,是画地为牢;因课制宜,才焕发生机。这也是不以容易与“凝固”“僵化”相联系的模式称之的原因。至于教学方法,更应随机应变,神通各显。然,随机应变不是随心所欲,驾驭万般变化的是起决定作用的相对不变的主导思想,即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教学思路的调整和教学策略、方法的应变都不能逃避其规约。
唐诗宋词,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的诗词。他们或给人“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或给人以“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念„„教师在组织教学诗词时,应该鼓励学生去走进诗词,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紧扣诗词独有的审美特质,填补空白,步入意境,进而达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学习祖国优美语言的目的。背景文化,耐人寻味
《忆江南》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词,教学时如何挖掘其中的文化味呢?可以从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入手。《忆江南》中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学生通过朗读后,都感受到诗人白居易思念之切,这时候,我就提出疑问:白居易为什么要如此想念江南?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仅仅是一笔带过的话,显然是不够深刻的。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课上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去交流。只有大量的阅读诗人的材料,我们才能拉近时空的距离,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触摸到诗的灵魂。
原来,据史料记载:白居易曾经担任两年的杭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所以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在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忆江南》。词语文化,引人入胜
在古诗词中,诗人很注意一些词语的用法,比较经典的是“推敲”的故事。其实,只要你细心的去挖掘,处处是文化。
《忆江南》中有这样一句:“春来江水绿如蓝”。小朋友们读了以后,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绿如蓝”?通过讨论,有的说,江水绿的像蓝色,有的说江水绿的像蓝色的大海。
那么,这里的“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蓝,这里是指一种提取颜料的草。由此我先给学生积累词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学生知道这个意思后,对“绿如蓝”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春天的江水清澈明净碧如蓝草一般。
还是这首词中,前面一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一个“胜”字写出了江花的颜色,“胜”字的理解也很重要,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看看胜字有多少种解释,应该取哪一种?最后,学生一致认为:胜,在这里的意思应为“比„„还要„„”,那么,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意思自然也就理解的更为精确了。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祖国的语言文字,吸收到了古诗词中词语的精华。对联文化,妙趣横生
在我们的古诗词中,隐藏着许多对联,只要你是个细心的老师,你定然会发现。作为教师,不应错过让学生还能够吸收对联文化的时机。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找出相应的对联,从学对对子开始,走近我国的对联文化。
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对仗工整,“两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并且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景象: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再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骆宾王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等等,都是具有对联特色的古诗词。学生在学习诗词的同时又触类旁通,了解并丰富了另一种文化形式,真是其乐无穷。节日文化,别有情趣
古诗除了为人所吟诵之外,它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却并非仅仅是吟诵,透过古诗词,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出古人的一些生活、学习,似乎来到了时光隧道,了解到一些风俗、习惯、人情等等,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在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中,总是这样描述春节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短短四句诗,却向我们讲述了王安石所处年代的人们过春节的一些习俗:放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贴对联(“总把新桃换旧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了解古代的春节文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我们的春节文化,从而让他们知道:尽管相隔的时间如此之长,然而,我们节日的传统文化却没有改变,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增加罢了。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他在异国他乡时想起了自己在家乡和兄弟登高过端午节的情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的习俗是:登高、插茱萸。而我们现在是吃重阳糕,还有敬老日。这可能就是时光的变迁吧。
其实,古诗中包含的文化资源岂止上面提到的几种呢,它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可以说囊括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深入探讨古代文人词句运用的深层文化内涵,不但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古诗中的独特题材特点,还有助于在古诗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人雅士的心灵深处,以词句的感知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审美品位。
总评: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
突破。
《古诗两首》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求索。江南才俊自文老师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课程视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创新的专业人格,实现了古诗教学的三大突破:
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纵观全案教程,一去传统的“逐首教学”(即一首一首的教学)和“逐环教学”(即解题开始、正音跟上、疏通为主、背诵断后)模式,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自文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审美嗅觉,洞悉了两首古诗的内在联系和同构本质。于是,以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为主题,将三维目标、三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首次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两首古诗不同的情感基调;二度整合,异中求同,索解出两首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分步解读,则是在两次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悟遗民之“泪”,解权贵之“醉”,为二度整合铺垫情感和意象的基础。
二、比照参读、因果索解,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本案精读古诗两首、略读古诗一首,精读的两首古诗,从内容上比照,不难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权贵寻欢实为遗民苦盼之因,反之,遗民苦盼必为权贵寻欢之果。用遗民之泪浇权贵之醉,何其让人心酸;以权贵之醉衬遗民之泪,何其让人悲愤。这种形象、情景、氛围的强烈反差,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情绪场。自文老师以其不凡的身手,引领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师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陆游的两首古诗,则从时空的比照上,产生了另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一年又一年、苦盼再苦盼,一次次希望化为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失望又燃起一次次希望,然而一直到死,诗人盼来的依然是山河破碎、遗民泪尽。这种时间上的纵向对照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大大拓展了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丰厚了古诗解读的文化底蕴。
三、举象显情、借象悟情,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自文老师独辟蹊径、别开生面,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成功实现了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胡尘”两字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踢起,秋风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烟中化为灰烬……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诗味回归
——读王崧舟老师教学《枫桥夜泊》之感悟
古诗由于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古诗这匹一骑绝尘的骏马,我也是颇难驾驭它。我深知,在古诗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吟诵出诗味:在曲径通幽处感受自然静谧;从源头活水中领悟学习要义;在广厦千万间的哀叹中体味爱国忧民之感慨;从自古谁无死的呐喊里领略忠君爱国之豪情„„可真正在教学时,却不知如何让诗味回归课堂。常害怕学生读不懂这含蓄又深刻的文字而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解释,总担心学生在考试中困惑于诗意解释而一字字用现代汉语翻译。尽管在学生的意识中对诗歌的学习早已存在了然于胸的模式,即一读正字音,二读明词理,三读理诗意,四读赏诗境,然而在研读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的课堂教学实录时,我眼前一亮,对于古诗教学的诗味回归忽然有了种茅塞顿开之感,下面就结合这节课谈谈我的点滴领悟。
一、诗味回归,融诗、乐、画于一体
诗歌的由来决定了它与音乐的相互依存,而诗歌本身就具有的节奏美、韵律美使得诗歌成为用目光能品出清幽香气的唯美花朵。同样,诗人以有限的言语,传达出五彩斑斓、千变万化的自然和精神的境界。一首诗歌就是一幅画卷,就如大诗人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还是“人闭桂花落,一夜春山空”的静谧,抑或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祥和,每一句诗都为我们展现了充满遐思的画卷,所以品诗应融诗、乐、画于一体。
王老师课中的《昭君出塞》一曲,如诗的行板,贯穿于读诗、品诗和联想之中。它为诗歌营造了情绪的基调,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与诗人的心境相碰,迸发出绚丽的火花:当《昭君出塞》的凄凉中加入钟声的沉重与悠扬时,那“当—当—当”的钟声何止是敲在诗人那落寂惆怅的心坎里,同时它也使我们沉浸在无限想象的静谧中,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心田间流淌的音乐与大声吟诵的诗句在情感上完全交融:我就是景中人,我就是诗人!这就是诗味回归的最好体现。
二、诗味回归,集品、诵、舒于一脉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所以读诗就得品味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所蕴藏的韵味。
在教学中,王老师并没有对诗歌的字、词进行繁琐地逐一分析注解,而首先更注重的是诗人心境的体会及这种心境物化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传达的是什么?这一句是让学生从钟声去体会诗人在异乡的孤寂和思念家人的怅惘,很好地延续了学生品诗的情绪,让诗味行云流水般绵延,缓缓地流淌在学生的心间。其次,教师注重诵读情绪的激发和提升,在学生体味到诗的意境后让学生置身于画面中去细细诵读。此时学生心头涌起的更多可能是自己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并由此景感受到自己独特的情感。这是钟声的再次敲响使学生原本的因景生情提升为由情生景了。再次诵读诗歌,学生已陶醉其中,分不清是诗人还是自己,在这静静的夜中直抒胸臆了。读书不拘泥于形式,课堂中学生或站着读,或边走边读,或面朝向窗外,或沉吟于角落,诗味自是弥漫更甚。
三、诗味回归,汇中华诗文底蕴于一身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泱泱诗国,从《诗经》到《楚辞》,从“建安七子”到“五柳先生”,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后来的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这璀璨夺目的诗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诗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中华古诗的丰厚与精妙,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灿烂,让学生在这个日渐缺乏诗意的社会中重拾心灵的诗性,然后诗意地屹立在这个社会中。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文教学时,心中要常怀对中华灿烂文化的崇敬和传承这种文化的责任,而不是仅仅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
王老师的课中,始终蕴含着中华诗文的魅力:首先老师诗一般精心设计的言语营造了良好的学诗氛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业的理解和感情体验,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同时教师语言的诗性也给学生带来诗样的享受,反衬着诗的魅力。其次,教师心中始终跳动着热爱中华诗文的强烈节奏,诗歌教学中诗样的语言,诗样的画面,诗样的音乐的交汇正是胸有诗情的外化表现。最后,让学生吟诵几首如《枫桥夜泊》这样意境优美而又蕴含着份深情的诗句,让学生在课外选一首最喜欢的诗或词,配上与之相符的音乐或画面,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尽情吟诵一番。如是做就是为了引领学生走进诗的国度,把诗味拓展,让学生明白原来可以这样学诗,原来可以畅游在如此惬意的诗性世界里。
让计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篇5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头作文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产生表达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学生会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其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内心深处自然萌发表达的欲望,他们的语言就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走进生活,积累口头作文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将会显得有气无力、干瘪无味。小学生作文就经常要写一些观察日记啦,植树种草等等过程,我觉得,这是引导孩子观察和体验的好方法。
春天的时候养养蚕,可以带孩子去寻找桑叶,喂蚕换叶、倒蚕屎,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蚕吃桑叶的过程,吐丝结茧的过程等等;也可以带孩子亲手播种下花种,给它浇水、松土,观察植物发芽、破土、生长、开花、结子等过程;夏天可以带孩子去钓鱼,在现实中演一把“小猫钓鱼”的游戏,可以把宝宝带到游泳池里,即使不会游泳也没关系,可以让他体会漂浮在水中的感觉……这些有趣的活动,只要教师耐心引导,就会发现孩子们已经学会使用不同的词语描绘所见所闻所感了。这些正是孩子口头作文需要的素材。
1、捕捉生活见闻
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生活见闻,挖掘生活素材。现实生活广阔无边,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内容。
如:一年四季的景色、使用的家具、田间的庄稼、饲养的家禽、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它们。当学生观察完后,他们很想说出自己的所看、所见、所做、所感。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已积累的词语,及新学的语句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我让学生完成《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这一篇口头作文时,我预先要学生回家或在学校的生物园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学生观察完后,我再进行口头作文教学。这时,学生都踊跃举手,积极说出自己的内容。有的说:“我喜欢小白兔。它长着一双圆圆的红眼睛,一双长长的耳朵,全身的毛都是白色的,我摸一摸,啊!真柔软呀!我最喜欢小白兔的尾巴,短短的,像一个小雪球一样。妈妈告诉我,小白兔最爱吃红萝卜。”有的说:“我家养了一只小猫。它有一双像黑宝石一样的眼睛。夜晚时,会闪闪发光。小猫的耳朵是三角形的,脸上长了一些胡子,尾巴长长的。小猫的爪子下有厚厚的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耳朵、胡子、肉垫是小猫捉老鼠的好帮手。我真喜欢小猫,因为它帮我们捉老鼠。”从小学生说的作文中,看出学生运用了很多生活中的见闻,这都与捕捉生活素材离不开的。
2、身临其境,体验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我经常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例如,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在不同季节到来之际,我会带领同学们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有什么感觉),看一看(看到什么),想一想(明白了什么),说一说(有什么收获)……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手》时,刚好是春天,校园里到处是嫩绿一片,我抓住时机,带领孩子们在校园里观察植物的变化、同学的衣着、感受天气的变化等,再让孩子们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孩子们有了观察春天的经历,完成的效果当然理想。此外,我还利用一些时间,先让同学上讲台“畅所欲言”,讲他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有趣事、新鲜事,情到深处还可以演一演,或者小品,或者歌舞等,评评谁讲的、演的最精彩,然后把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说出来,并说出你的感想。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说的积极性,学生不仅言之有物,说话时更能“文思泉涌”。
3、小组合作,参加实践
让创新之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绽放 篇6
一、创设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时,我总是平等地和学生交往,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我从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探索勾股定理”“探索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等课时,我彻底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与学生交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做到了敢问、感想、敢做。这样,学生才会在心理上觉得是安全的,他们才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才会具有创新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很有道理,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大胆质疑,能够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为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鼓励他们质疑问难能够唤起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更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时,我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例如在学习“字母能表示什么”“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时,我没有把本课中的重难点直接给学生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去探索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提出心中的疑问,这样学生既学会了怎样学习,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是短时间能奏效的,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积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做到敢说、敢想、敢做。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改精神,和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新之花一定会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绽放。
参考文献:
[1]陈章松.新课程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深刻性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2007.
[2]周建英,陈花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山西科技报,2002.
让数学日志绽放个性魅力 篇7
一、数学日志,是联系生活和数学的纽带,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存在着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过去,我们没有重视揎导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去思考,学生很难招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链接起来,教材中练习题内容也常常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成为学生心目中最枯燥的课程,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今,新课标已明确地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日志正是维系生活和数学课堂的纽带。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之不再是空中楼阁,还之本来面目。比如:一次数学日志,我让学生写独立寻找“2/3、4/5、6/7”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一位学生这样写:我还清楚地记得,两年前,爸爸让我和妈妈比身高,并且不让我和妈妈直接站在一起比,要我想其他的办法,我经过思考,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拿爸爸的身高来做标准,妈妈与爸爸站在一起时,头顶正好平爸爸的肩;我与爸爸站在一起时。头顶正好够着爸爸的裤头;妈妈的身高与爸爸的身高相差较小,我的身高与爸爸的身高相差较大,所以我比妈妈矮。由此,我得到启发,这三个分数都比较接近“1”,我就用“1”来做标准,它们分别与“1”相差“1/3、1/5、1/7”,因为“1/3>1/5>1v7”,根据相差越大就越小的道理,所以“2/3<4/5<6/7”。这样,数学与生活达到了和谐统一,学生才是真正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才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数学日志,是折射师生情感的明镜,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努力地创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互动,才会出现精彩的争论、智慧的交流;只有加深学生与老师的感情,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数学日志则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师生的内心世界,它是一块磁铁,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拓宽了老师与学生交流的空间,使学生敞开了心扉,和谐了师生关系,真正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根据学生日志中反映出来的“数学现实”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能能更广泛、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学数学的心理状况、意见建议、需求等,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回顾、反思,从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因势利导,进行表扬、鼓励,及时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体现人文关怀,呈现出心与心的交流,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精彩不断,生机勃勃,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成效。
三、数学日志,是促使学科融合、整合各学科的媒介
当今,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学科的教学不能为我而立,为了教而教的时代应该结束了,为了知识而深挖的经验也该结束了。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繁多,缺乏整合的现状,把各门课程有机融合,相互作用,彼此相融,呈现出交叉、渗透和综合集成的趋势,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全面的人来培养。数学日志是数学与各学科有机融合的一种理想媒介,它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多种能力、多种知识的融合和实践体验,包括生活体验、生活观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知识的整合,这样有利于学生跨学科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四、数学日志,是体验成功的乐园,进发创新的小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日志是儿童体验成功的乐园,它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使每位学生体验到欢乐、成功。当学生写出自己的日志后,教师寻找某一优点加以表扬,如:你会把所学的数学运用生活中去了;你写的日志进步真大;老师愿意分享你自编的幽默;你是小小数学家等等,带着这些鼓励,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喜欢学数学了。同时,教师对学生撰写的日志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日志,有利于学生们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老师、同伴的评价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修改有一定价值的日志组织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报纸杂志上时,我们看到的将是学生最灿烂、最自信的笑容。
五、数学日志,是摒弃机械练习的一条绝妙途径
知识的练习与巩固是数学学习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落实“双基”的具体表现,如何有效复习旧知识,是每一位老师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新课标要求知识的练习、巩固形式要多样化,要摒弃传统的,机械、简单的重复训练,反对“题海战术”。数学日志是一种很好的课外练习形式,是—种“活练习”。它让学生主动地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中的具体数学问题联系起来,自觉地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如:学了《方向与位置》后。有一位同学在日志中这样写道:从学校出发向西走,经过广源路、中和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然后再向南偏东大约50度走200米的地方,有一栋全部贴满红瓷砖的5层楼,位置(3,2)就是我的家,欢迎大家到我家来玩(还配有自己绘制的路线图)。可以说,像这样的数学日志,把课堂上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实际上就是一道数学拓展题,是一种“活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是数学知识的提升。是学以致用的见证,比起课本上的练习题更有巩固复习的作用。
让计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 学生个性 爱心 教法设计 情境引导
学生的个性制约着人所有的心理活动,是产生积极性的心理动力。《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个体,强调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要求,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我们的教学研究,就要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有创造性。如何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实施新课标,让学生喜欢语文,发展个性,绽放个性之花,从而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笔者做了如下探究:
一、爱心可以点亮学生个性的“火花”
花有种类之别,也有开放的时间差异。要发扬学生个性首先得尊重学生个性,把学生看作与自己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作一名“爱心使者”,努力做到爱学生、爱生活以及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们应以利用文本,挖掘文本,去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去点亮学生个性的“火花”。
在新课程的课本中,选用了许多名家美文,其中就有很多包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内容,需要我们教师去感悟,去触动学生内心。这里以九年级上册为例,来看看新课程包含的人文性内涵。该册共六个单元,第一单元精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乐音。如第一课诗歌《沁园春 雪》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雨说》是一首动人的爱之歌;《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蛐蛐和蝈蝈》和《夜》这两首优美的田园诗,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逸宁静的心境。试问,面对如此丰富的“爱”的内容,语文教师如果自己不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怎么能带领学生共同去体验呢?另外,第二单元有对亲情、爱情本质的诠释,第三单元有对人生的启示,第五单元有对人物命运的关注,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用爱心去感受、去容纳。
可以说,新课程首先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并不单单是知识、技能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思想、情感上的。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怀着一颗爱心,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珍视学生的独立见解,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将能充分地享受到课堂气氛的和谐欢快,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二、精心设计的教法是发展学生个性助长剂
语文课内容博大精深、灵活多变,语言生动活泼,教师很容易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这一点是其他科目无法比的。优秀的教师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乐学、肯学,并形成好的学习氛围。教法的设计一般应紧扣两个原则:
(一)教法的设计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语文的教学就应该是一个个生命个体所进行的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而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例如在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唱主角,收到了良好效果。首先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讲故事比赛,目的是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概括的能力,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之后要求学生分析杨修到底该不该死,学生们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杨修深谋远略,但他却无法预见自己的命运,该死!”有的说:“杨修死是因为他投错了主子,他的种种做法恰恰是因为他有个性,如果在今天的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人才”……争论相当激烈,对此我给予了高度评价,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个性在争论中得到了发扬。我也曾经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上课,或者请学生自出巩固练习等。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对个体的关注,提供学生抒发独特感受的机会,就是真正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法的设计要具备活动性
尽量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因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现代文教学中,有些可以进行分角色表演,如《变色龙》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些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来模拟情景等,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感受文章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情感,如《列夫·托尔斯泰》我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把人物画出来,看谁画得最与课文接近。然后让学生在班上任选一位同学用语言进行外貌描述,其他同学猜描述的是哪位同学。在这些多种多样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情境是学生个性之花绽放的“温房”
如果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中,就会引发学生的喜怒哀乐,就会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教师应该善于在课堂上营造文本情境,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境“温房”中才能展现真实的自我。创设情境的措施如下:
(一)巧妙的语言引导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除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还应言之有情。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语言引导学生,描绘情境,激发感情,那么就会紧紧地锁住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如九年级上册《雨说》,我这样设计导语:大自然可谓丰富多彩,且不论那斜飞的燕子、飘动的杨柳在诗人笔下是如何的生机勃勃,就是那点点雨丝也是柔情万种。那么有哪些描绘雨的诗句在你的心中驻足留恋呢?请说一说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学生的心很快地置身于情境之中,与我一起去感受、去体验。学生当堂生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达喜悦之情;“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表达爱恋、温柔之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表达怨恨之心等等。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积极地投入课文学习之中。
(二)用朗读拉近距离
朗读是感知课文的主要方式。教师如果处理好朗读不仅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而且能从情感上使学生真正置身作品情境中。教师抓住朗读来再现逼真的情境,学生的体验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如在学习史铁生的《老海棠树》中我让学生尝试“奶奶。”“奶奶!”“奶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有的学生说:他对奶奶有后悔心理,应该读出难过的语气。有的说:他对奶奶很亲近,应该读出撒娇的语气。还有学生建议注意三个喊声的标点符号……此时,学生朗读课文就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进入角色之中,并读出自己心中的若瑟夫,使课本中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形象,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能说看似简单的朗读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吗?
(三)用表演诠释课文
课文选编的内容有许多都提供了情境教学的有利条件,我们可用来组织学生表演,再现课文。当然表演不一定非排练课本剧,有时几个动作、片断同样可以起到效果,而且更容易操作。让学生表演,是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清楚的认识,以便对课文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因为表演者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提炼取舍,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带有浓浓的个性化特征。如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文中有段孔乙己排出九个大钱的描写,我准备了九个硬币,请学生上来演示怎么“排”大钱,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同样就有不同的排钱方法。有一扔了之的,有一个一个按在桌上的。在表演中就不知不觉对孔乙己的心理进行了探究。在大家对孔乙己有了深入的研究以后,再让学生根据孔乙己摆阔气,掩饰心中的尴尬的心理演示排钱的动作,前后有了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就是学生在这节课的收获。
我深知: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离不开主体实践,作为教师有责任将这种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热爱学生,提高学生兴趣,精心设计教法,创设情境,放手实践,尽一切手段为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服务,从而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孩子找回属于自己的天性,使他们的个性在文学的熏陶中绽开出鲜艳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让计算的魅力在数学课堂上绽放】推荐阅读:
让学生感悟数学自身的魅力08-16
绽放魅力10-03
朗读的魅力在哪里06-13
英语的魅力在哪里08-21
交际让英语充满魅力06-07
数学教学的魅力05-11
数学课堂的魅力之源06-24
欣赏在教学中的魅力05-13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06-09
在想象中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