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魅力

2024-10-03

绽放魅力(精选12篇)

绽放魅力 篇1

“课程”一词最早由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提出, 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衍生而来的, 其名词形式意为“跑道”, 动词形式意为“奔跑”。由此可知, 课程就是为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设计不同的发展跑道, 跑道越符合学生奔跑的需求、越富有个性, 学生的发展就越充分。

在多数学校把教育窄化为教学, 又把教学窄化为只抓分数的大环境中, 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能够找准办学的关键点, 借助“课程”这一枢纽, 为学生铺设适宜每一个生命个体恣意奔跑的“跑道”, 足见办学者的远见与气魄。该校的“阳光生活课程”就是在这种办学思想引领下绽放的一朵绚丽春花。

走进清华中学, 扑面而来的“阳光生活课程”的馨香就会沁入你的心脾, 正如大自然的阳光铺洒大地一样, 让每一个行走在校园中的人陶醉。

外在的感受就是校园里阳光般的物化环境。清华中学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修身做人、科技艺术、经典宝藏等迁移到墙壁与石面上, 昭示每一位过往者, 把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赋予校园里的花草木石。如对“和园”的文化赋意:“名之为‘和’, 实乃希望全体学生能自然从容、和睦相处……清华学子如能依法自然、从容不迫、为人和气、相处和谐, 则此园名之为用也。”

这就是清华中学的环境“硬”课程, 她如三月的阳光, 敞亮着人的心灵。

如果说环境“硬”课程于受教者是面对面的晤谈, 那么, 人文“软”课程于受教者就是心对心的会意了。

清华中学“阳光生活课程”文化里最有分量的就是其人文“软”课程:团结拼搏、阳光自信的教师团队, 昂扬向上、阳光自信的学生群体。他们共同书写着清华中学“砺志超越”的学校精神。“只做第一不做第二”是清华中学教师自觉的教育追求, “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清华中学学子自觉的学习追求。在他们的自觉行为里, 你会看到教师勤劳的背影;在他们的自觉行为里, 你也会看到学生的努力。无论传道授业的师者, 还是求学问道的后生, 眉宇间都透着一股和气、英气与豪气, 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阳光品质与外部的环境和谐统一, 相得益彰。

而支撑“软”“硬”课程的根基则是其校本化的“活”课程——阳光课堂、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三位一体, 搭建起培育“全人”的课程体系。

清华中学将从各地学来的课堂教学经验经过筛选提炼, 有机融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形成了本土化的课堂特色:阳光课堂。走进课堂, 你真正能够嗅到阳光的味道:学生的发言大方自信, 教师的点拨精巧恰当, 没有阻滞与晦暗, 有的只是行进与明朗。

几十门选修课更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阔大舞台, 让学生迸发出无限活力。只需看一眼他们奔赴选修课教室时挂在脸上的笑容, 你就会知道他们对自己选修的课程的期许。

而在活动课程中, 不必说学生的投入, 单是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 就知道教育的主旨已经融入他们的心灵, 内化为其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走进清华中学的校园, 没有理由不做一次深呼吸——因为其“阳光生活课程”。

绽放魅力 篇2

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在当代,古诗词也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不明,其教学被边缘化,教学研究也大多止于感性的经验总结。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1]对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空前重视,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出专门的教学要求,在推荐背诵的120篇(首)优秀诗文中古诗词占104首。基于此,深化古诗词教学研究,使之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更重要作用,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沙里拣金:确立两个基本点

科学而自觉的教学行为总是受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和支配。古诗词的基本原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育的规律、阅读教学的原则以及其他经过实践检验的林林总总且层出不穷的教学理论,等等,均为古诗词教学所应秉持的指导思想。但观念上须择其要者为主导,有道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不分主次轻重,似乎一视同仁,实则全盘架空,教学实践依然失之盲目。根据阅读教学的普遍性和古诗词教学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必须尊之于核心地位、使之起主导作用的古诗词教学思想是,坚守语文的本体,体现该文体的本色,不妨称之为两个基本点。确立两个基本点,就是构筑一对制高点,将使教学高屋建瓴,思路洞明;手段方法的遣用,也将得心应手,各尽其宜。

(一)坚守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本”与“末”相对,“本体”原指事物本身,又指事物的基础和根据。语文的本体即语文教育的根本。

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母语教育,学习母语即语文的本体。而母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凭借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阅读:一是文章阅读,通过对各式各类文章的阅读,学习知识,磨砺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智力发展。二是语文阅读,通过对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经验,学会运用语言的本领;与此同时,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培育情感,塑造人格。文章阅读以获取信息为目的,书面言语仅仅是信息的载体,一旦获取了信息,便可“得意忘言”。而语文阅读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以认识掌握负载信息的载体为更重要的目的,一方面必须以书面言语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入理;另一方面,必须以书面言语为认识学习的对象,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2]在语文教育中,这两种阅读都需要,但是,既是母语教育的主要凭借,理所当然必须以语文阅读为主,尤其是课内,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内化、运用阅读文本的言语。这才是凸显语文本体的教学。一般说来,固守语文本体的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进而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可概括为: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文”,即言语形式。

课内的古诗词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必须固守语文的本体,也要引导学生经历走一个来回的过程。

(二)显现本色——以言造象,立象尽意。本色,即古诗词的特点。任何一部阅读文本的诞生都要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物”,转化为作者的观念和情感——“意”;然后是将头脑所获得的“意”转化为书面言语——文。这是已经被心理科学所证明了的写作规律。古诗词的创作遵此规律,但又有特殊性。诗人创作诗词,缘于外物的触发,内心涌动的情思需要倾诉。但这种情思属于心灵,是非语言的,往往依稀模糊,不可名状,难以言传。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二)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3] 为走出这种言不及意、辞不达意的困窘,诗人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传达诗情。清代文学家叶燮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也。”[4]

意象是诗歌作为一种文体的典型标志。即使可直白表达的情思诗人也往往寄寓于意象。比如,写爱情诗,诗人一般不这样说:“真的好想你!”“我对你的爱至死不变!”而会如是表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情丝无尽的蚕、泪流不止的烛,即寄托情思的意象。不直接说出其意思,读者可结合前后意象,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经验,领悟其意义。尽管古诗词在语言的节奏、韵律、行列等方面也有其特殊性,认识它们对教学也不无积极意义,但这些都只是外在特点,并不是内在本色。以言造象,立象尽意,才是诗歌构思的规律,诗歌艺术的灵魂,诗歌魅力之所在,因而也才是古诗词内在的真本色。正是主要凭借意象的力量,古诗词超越时空,臻达永恒,成为民族文化瑰宝。因而,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才是古诗词真本色的显现。

在纷呈的理论中,立此二者为基本点,使之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主导思想,体现了——

课程的基本性质。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5]。“工具性”着眼于实用功能,“人文性”着眼于文化功能。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决定了语文教育任何一个分支都必须服从的大方向。固守本体,是落实工具性的要求;显现本色,是体现人文性的需要。确立这两个基本点,合乎语文教育的大方向,能更好地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

课程的基本宗旨。语文新课程倡导四大理念,为首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6]。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7]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语文素养的内涵可归结为二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8],包括语言积累和各种语文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9]。坚持两个基本点,可使古诗词教学分别在这两个方面都发挥应有作用。

事物的普遍规律。共性与个性互相依存、互相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固守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共性;显现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是古诗词教学的个性。披文得意是一切阅读活动必经的环节,但是,由于表情达意方式的不同,阅读古诗词时,披文得意的手段,应顺应“立象尽意”这一特点,而有别于阅读他文。换言之,唯依循古诗词表情达意的特点,显现古诗词的本色,方能更好地披文得意,缘意学文。

二、现状扫描:两个基本点的缺位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古诗词教学现状如何?笔者于2005年秋,通过中国期刊网,以“教育与社会科学辑”为检索范围,以“篇目”为检索项,输入检索词“古诗”,得到1994年以来的文章目录近千条。透过其中关于教学的文章,可以发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诗词教学的做法主要有:

(一)着眼疏通句意。以读懂字面意思为目标,逐字逐词地解释,弄清大意,有时最后串讲整首诗词的字面意思。常用的做法是,浓缩语句要“扩”;古今差异要“说”;成份省略要“补”;语序倒置要“挪”;引用典故要“考”[1]。

(二)致力积累诗句。在学生读懂大意的基础上,以整体积累为目标,主要以朗读、背诵、默写为教学手段,强化识记。有些更极端的做法,甚至略去“说”这个环节,只是依靠读背和默写[2]。

(三)兼顾句意和诗情。既了解大意,也领悟诗情。特级教师施建平1991在青岛举行的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中让学生依次运用“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三种学法,学习《泊船瓜洲》,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后,也有一些文章总结出与此接近的做法。

(四)注重引导自学。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标,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做法通过学生的自查、自读、自悟学习古诗[3]。

古诗词的语言运用不同于其他文体,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用典较多等,这些都是学生阅读的障碍。上述第一种做法,因此而采用“扩”“说”“补”“挪”“考”等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疏通大意,有的放矢,行之有效。至于第二种做法,中小学生记忆能力强,大量背诵古诗词,能培养学生记忆;能丰富学生的语料储备,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积累各种知识,为学生一生的治学修身奠定基础。

但这两种做法的缺陷显而易见。首先,二者都没有经历固守语文本体所应有的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教学过程。第一种做法以读懂大意为目标,止于“披文”,尚未“得意”。因为大意只是言面之意,而“披文得意”之“意”,则是言内、言外之意,即情感意蕴。至于“缘意学文”,则几乎被排除在外。这样的教学充其量才完成阅读教学应有过程的小半程。第二种做法重在积累,尽管有时也不同程度地让学生了解大意,但缺少对情感意蕴的感受和领悟。虽然有的也主张读出韵味,但没有情感意蕴的感受和领悟,能读出多少韵味?诚然,积累也是在“学文”,但不是“学文”的全部,“学文”除了积累,更有品味和运用。再者,“缘意”才能更好地“学文”,否则就是生吞活剥,事倍功半。因而,总起来看,第二种做法,也没有让学生经历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完整过程。其次,二者都没有真正显现古诗词的本色。第一种做法在读懂大意的过程中,的确抓住古诗词语言运用上的某些特点,但这仅仅是古诗词的外在特点,不是内在的真本色;第二种做法,则完全置古诗词的本色于不顾。古诗词教学果真只要熟读成诵而可以不顾及情感意蕴吗?没有“披文得意”,就不是阅读教学,即使在低学段也不例外。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8]其中的“想像”“情感体验”不正是在感受情感意蕴吗?至于“语言的优美”,它与“情感意蕴美”相伴相生,对情感意蕴的感受有助于深化对“语言的优美”的感受。只要选文适合特定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学时教师引导得法,即使是低学段学生也能感受并在一定程度上领悟情感意蕴。回避古诗词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情感意蕴,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诗词教学。

第三种教法中的“明诗意”,即明了大意;采用“赏意境”“悟诗情”的做法,则注意到古诗词的美学特点,较好显现了古诗词的本色。大意和诗情兼顾,教学目标比较全面。笔者认为,在迄今为止已知的各种做法中,这种做法优于其他。但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和回避。意境由意象所构成,跳过“意象”谈“赏意境”“悟诗情”,尚未抓住古诗词表达情意的根本要害,有偏离肯綮之憾。不顾或遗忘“学文”,止步于“得意”,则有失落语文本体之虞。第四种教法,体现了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但是,语文的本体、古诗词的本色关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而自学则是学习的方式。前者属于目的、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手段范畴。若不顾两个基本点,导致目标、内容出现偏差偏离,那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只能隔靴搔痒,有时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扫描现状,细察做法,从总体上看,较长时期以来的古诗词教学,或者失落了语文的本体,或者迷失了古诗词的本色,不同程度地悖离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宗旨。

三、遵路寻真:基本点指引下的教学环节及方法

古诗词教学必须改变现状,走向理性、自觉和高效的局面。这一局面的突出标志是架构起正确的教学思路。而两个基本点正是架构这一思路的指针,策略与方法的运用也应受其决定和规约。当凸显两个基本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得以成功架构或运用时,才能获取古诗词教学的真谛,使之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疏言。疏通语言障碍,了解大意,包括识字学词;换言之,是“披文得意”之“披文”。它是“得意”的基础和途径,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之本分,一切文体的阅读教学概莫能外。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其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

1.古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势必影响感悟诗情等方面的教学。

2.要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古今差异是疏言的难点,有些字义作为词义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而作为语素义则还活在常用词中,因而与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相联系,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方法。对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的文言虚词,当“说”则“说”,不能因注入式的弊端而因噎废食。

低学段的学生,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有限,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可更多地借助直观教学法,借助图片、简笔画或课件等媒体,学生能直观了解字词的意思。但值得注意的是,那种完全抛开字词、直接用媒体解说大意乃至感悟诗情的做法,与阅读的本质相悖,不宜提倡。

(二)显象。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在大脑中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窥察诗人的情思。没有意象,情思往往难以表达;不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情思常常无从领会。因而,对古诗词教学而言,“披文得意”必须以“显象”为中介。

“显象”的基本要求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它是最能显现古诗词本色的教学环节。主要做法是再造想象,让学生通过大脑的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对那些仅凭再造想象难以完成转换的诗词,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如,绘画、课件配以教师的形象化描述,显现古诗词中的意象。

(三)悟意。感受领悟诗情意蕴。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悟意,应在“显象”基础上入境。入境即进入意境。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包括两个部分:由意象直接构成的较实部分是“实境”;由意象诱发和开拓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想象空间是“虚境”,又称“诗意的空间”。“实境”处于表层,“虚境”处于深层,唯由浅入深进入“虚境”,才称得上入境。一般说来,促使学生进入“虚境”的常见做法是在“显象”基础上的切身体验,而音乐渲染、教师激情描述,对于营造特定氛围和审美空间,有立竿见影之效。

悟意,具有层次不同的形态。一感受意象,获得情感体验;二在意象触发下,领悟诗情或意蕴;三在领悟诗情意蕴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升华。后者都是前者的发展和提升,三者可以互动共生,但运用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所侧重。一般说来,低学段应以第一种形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理性思维的增强,在高学段可适当进行理性的升华。

悟意,不等于还原本意。美国诗人庞德指出:“意象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互交融的思想” [9]。寄寓于“象”的意蕴,往往是丰富、复杂、深邃甚至玄妙,它的含意和所引起的美感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不是通常的言语所能表达,不是抽象的概念所能穷尽。学生因生活经验、思想情绪、性格气质、趣味爱好、文化素养诸方面的不同,对“象”中情感意蕴的感悟往往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10]对古诗词的反应更是如此。所以,“悟意”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应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此外,说“悟意”以“显象”为中介,并不排除其他一些辅助性凭借,必要时,借助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写作背景,亦可奏效。

(四)化言。主要指内化古诗词的言语,并能化用于表达。疏言是披文得意之“披文”,化言是缘意学文之“学文”。古诗词含蓄凝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集中展示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是汉语言的精华。内化、化用古诗词的言语,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继承民族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化言”的主要做法是:

1.品味。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领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言语品味着眼于学习言语这一目标,而不忘同时获取言语负载的信息,理解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融为一体,它对领悟意蕴、积累语料、掌握表达技巧都具有重要价值。2.积累。主要做法是熟读、背诵、默写。这不但是语料的积累,也是凝聚于诗句的风骨、气韵、智慧的积累,因而也是文化的积淀。

3.运用。化言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积极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则是实现这一目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这一目的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

运用训练的主要方式有二:其一,提供描绘所学诗词意境的语境,把运用训练与进入诗境、领悟诗情结合起来。这种方式一般适宜课中进行。其二,设置与所学诗词意境不同的语境,让学生把所到的诗句迁移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如上例。这种方式一般适宜课后进行。这两种运用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言语的自觉性,久之,所学的古诗词言语就会不断渗透到学生的言语之中,必将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言,显象,悟意,化言,是学生主体性的行为,是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行为,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1]因而把上述教学活动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环节,其中有体验感悟,有思考和理解,有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还有扎实有效的训练,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上述四个环节是基本而不是全部环节,把它们依序排列起来,就构成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基本步骤。这一思路是依据两个基本点而提出,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教学时还应根据具体诗词的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侧重,交叉渗透,灵活组合。墨守定规,是画地为牢;因课制宜,才焕发生机。这也是不以容易与“凝固”“僵化”相联系的模式称之的原因。至于教学方法,更应随机应变,神通各显。然,随机应变不是随心所欲,驾驭万般变化的是起决定作用的相对不变的主导思想,即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教学思路的调整和教学策略、方法的应变都不能逃避其规约。

唐诗宋词,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的诗词。他们或给人“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或给人以“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念„„教师在组织教学诗词时,应该鼓励学生去走进诗词,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紧扣诗词独有的审美特质,填补空白,步入意境,进而达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学习祖国优美语言的目的。背景文化,耐人寻味

《忆江南》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词,教学时如何挖掘其中的文化味呢?可以从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入手。《忆江南》中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学生通过朗读后,都感受到诗人白居易思念之切,这时候,我就提出疑问:白居易为什么要如此想念江南?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仅仅是一笔带过的话,显然是不够深刻的。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课上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去交流。只有大量的阅读诗人的材料,我们才能拉近时空的距离,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触摸到诗的灵魂。

原来,据史料记载:白居易曾经担任两年的杭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所以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在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忆江南》。词语文化,引人入胜

在古诗词中,诗人很注意一些词语的用法,比较经典的是“推敲”的故事。其实,只要你细心的去挖掘,处处是文化。

《忆江南》中有这样一句:“春来江水绿如蓝”。小朋友们读了以后,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绿如蓝”?通过讨论,有的说,江水绿的像蓝色,有的说江水绿的像蓝色的大海。

那么,这里的“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蓝,这里是指一种提取颜料的草。由此我先给学生积累词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学生知道这个意思后,对“绿如蓝”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春天的江水清澈明净碧如蓝草一般。

还是这首词中,前面一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一个“胜”字写出了江花的颜色,“胜”字的理解也很重要,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看看胜字有多少种解释,应该取哪一种?最后,学生一致认为:胜,在这里的意思应为“比„„还要„„”,那么,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意思自然也就理解的更为精确了。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祖国的语言文字,吸收到了古诗词中词语的精华。对联文化,妙趣横生

在我们的古诗词中,隐藏着许多对联,只要你是个细心的老师,你定然会发现。作为教师,不应错过让学生还能够吸收对联文化的时机。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找出相应的对联,从学对对子开始,走近我国的对联文化。

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对仗工整,“两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并且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景象: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再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骆宾王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等等,都是具有对联特色的古诗词。学生在学习诗词的同时又触类旁通,了解并丰富了另一种文化形式,真是其乐无穷。节日文化,别有情趣

古诗除了为人所吟诵之外,它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却并非仅仅是吟诵,透过古诗词,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出古人的一些生活、学习,似乎来到了时光隧道,了解到一些风俗、习惯、人情等等,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在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中,总是这样描述春节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短短四句诗,却向我们讲述了王安石所处年代的人们过春节的一些习俗:放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贴对联(“总把新桃换旧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了解古代的春节文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我们的春节文化,从而让他们知道:尽管相隔的时间如此之长,然而,我们节日的传统文化却没有改变,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增加罢了。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他在异国他乡时想起了自己在家乡和兄弟登高过端午节的情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的习俗是:登高、插茱萸。而我们现在是吃重阳糕,还有敬老日。这可能就是时光的变迁吧。

其实,古诗中包含的文化资源岂止上面提到的几种呢,它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可以说囊括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深入探讨古代文人词句运用的深层文化内涵,不但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古诗中的独特题材特点,还有助于在古诗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人雅士的心灵深处,以词句的感知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审美品位。

总评: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

突破。

《古诗两首》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求索。江南才俊自文老师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课程视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创新的专业人格,实现了古诗教学的三大突破:

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纵观全案教程,一去传统的“逐首教学”(即一首一首的教学)和“逐环教学”(即解题开始、正音跟上、疏通为主、背诵断后)模式,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自文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审美嗅觉,洞悉了两首古诗的内在联系和同构本质。于是,以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为主题,将三维目标、三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首次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两首古诗不同的情感基调;二度整合,异中求同,索解出两首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分步解读,则是在两次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悟遗民之“泪”,解权贵之“醉”,为二度整合铺垫情感和意象的基础。

二、比照参读、因果索解,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本案精读古诗两首、略读古诗一首,精读的两首古诗,从内容上比照,不难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权贵寻欢实为遗民苦盼之因,反之,遗民苦盼必为权贵寻欢之果。用遗民之泪浇权贵之醉,何其让人心酸;以权贵之醉衬遗民之泪,何其让人悲愤。这种形象、情景、氛围的强烈反差,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情绪场。自文老师以其不凡的身手,引领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师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陆游的两首古诗,则从时空的比照上,产生了另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一年又一年、苦盼再苦盼,一次次希望化为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失望又燃起一次次希望,然而一直到死,诗人盼来的依然是山河破碎、遗民泪尽。这种时间上的纵向对照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大大拓展了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丰厚了古诗解读的文化底蕴。

三、举象显情、借象悟情,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自文老师独辟蹊径、别开生面,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成功实现了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胡尘”两字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踢起,秋风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烟中化为灰烬……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诗味回归

——读王崧舟老师教学《枫桥夜泊》之感悟

古诗由于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古诗这匹一骑绝尘的骏马,我也是颇难驾驭它。我深知,在古诗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吟诵出诗味:在曲径通幽处感受自然静谧;从源头活水中领悟学习要义;在广厦千万间的哀叹中体味爱国忧民之感慨;从自古谁无死的呐喊里领略忠君爱国之豪情„„可真正在教学时,却不知如何让诗味回归课堂。常害怕学生读不懂这含蓄又深刻的文字而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解释,总担心学生在考试中困惑于诗意解释而一字字用现代汉语翻译。尽管在学生的意识中对诗歌的学习早已存在了然于胸的模式,即一读正字音,二读明词理,三读理诗意,四读赏诗境,然而在研读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的课堂教学实录时,我眼前一亮,对于古诗教学的诗味回归忽然有了种茅塞顿开之感,下面就结合这节课谈谈我的点滴领悟。

一、诗味回归,融诗、乐、画于一体

诗歌的由来决定了它与音乐的相互依存,而诗歌本身就具有的节奏美、韵律美使得诗歌成为用目光能品出清幽香气的唯美花朵。同样,诗人以有限的言语,传达出五彩斑斓、千变万化的自然和精神的境界。一首诗歌就是一幅画卷,就如大诗人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还是“人闭桂花落,一夜春山空”的静谧,抑或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祥和,每一句诗都为我们展现了充满遐思的画卷,所以品诗应融诗、乐、画于一体。

王老师课中的《昭君出塞》一曲,如诗的行板,贯穿于读诗、品诗和联想之中。它为诗歌营造了情绪的基调,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与诗人的心境相碰,迸发出绚丽的火花:当《昭君出塞》的凄凉中加入钟声的沉重与悠扬时,那“当—当—当”的钟声何止是敲在诗人那落寂惆怅的心坎里,同时它也使我们沉浸在无限想象的静谧中,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心田间流淌的音乐与大声吟诵的诗句在情感上完全交融:我就是景中人,我就是诗人!这就是诗味回归的最好体现。

二、诗味回归,集品、诵、舒于一脉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所以读诗就得品味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所蕴藏的韵味。

在教学中,王老师并没有对诗歌的字、词进行繁琐地逐一分析注解,而首先更注重的是诗人心境的体会及这种心境物化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传达的是什么?这一句是让学生从钟声去体会诗人在异乡的孤寂和思念家人的怅惘,很好地延续了学生品诗的情绪,让诗味行云流水般绵延,缓缓地流淌在学生的心间。其次,教师注重诵读情绪的激发和提升,在学生体味到诗的意境后让学生置身于画面中去细细诵读。此时学生心头涌起的更多可能是自己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并由此景感受到自己独特的情感。这是钟声的再次敲响使学生原本的因景生情提升为由情生景了。再次诵读诗歌,学生已陶醉其中,分不清是诗人还是自己,在这静静的夜中直抒胸臆了。读书不拘泥于形式,课堂中学生或站着读,或边走边读,或面朝向窗外,或沉吟于角落,诗味自是弥漫更甚。

三、诗味回归,汇中华诗文底蕴于一身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泱泱诗国,从《诗经》到《楚辞》,从“建安七子”到“五柳先生”,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后来的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这璀璨夺目的诗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诗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中华古诗的丰厚与精妙,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灿烂,让学生在这个日渐缺乏诗意的社会中重拾心灵的诗性,然后诗意地屹立在这个社会中。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文教学时,心中要常怀对中华灿烂文化的崇敬和传承这种文化的责任,而不是仅仅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

王老师的课中,始终蕴含着中华诗文的魅力:首先老师诗一般精心设计的言语营造了良好的学诗氛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业的理解和感情体验,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同时教师语言的诗性也给学生带来诗样的享受,反衬着诗的魅力。其次,教师心中始终跳动着热爱中华诗文的强烈节奏,诗歌教学中诗样的语言,诗样的画面,诗样的音乐的交汇正是胸有诗情的外化表现。最后,让学生吟诵几首如《枫桥夜泊》这样意境优美而又蕴含着份深情的诗句,让学生在课外选一首最喜欢的诗或词,配上与之相符的音乐或画面,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尽情吟诵一番。如是做就是为了引领学生走进诗的国度,把诗味拓展,让学生明白原来可以这样学诗,原来可以畅游在如此惬意的诗性世界里。

巧妙设计,绽放魅力 篇3

一、巧妙开端

每一堂课学生都是充满期待的,如果老师能在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融入整堂课中,这是上好课很重要的一步。

比如在上《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部分:因为我们班有个父母都是盲人的孩子,我提前让孩子回去拍摄父母一天的生活。刚一上课我就选了一些给孩子们看,有父母老早起床,摸索着给孩子做早饭,有洗衣服时在问孩子哪里有油渍,有过马路时不时会被路过的车辆吓到……这样一个个画面,确实把孩子们惊到了,原来他们只是知道残疾人生活很困难,但是没有实实在在地去了解过,而今天这位盲人就在我们身边,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困难。学生们在下面小声地说道:“盲人的生活真不容易啊!”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感染了,顺利地引入本课主题《想想他们的难处》。

在学生看来,残疾人的生活离他们很远很远,但是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盲人的生活视频使学生触景生情,了解到残疾人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努力地生活着,自强自立,从不放弃,对于早已习惯“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的学生他们,他们的内心被震撼了,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被他们深深地感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绪”,使学生产生了想要去了解残疾人生活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心中的欲望,从而为整堂课做好铺垫。

二、精巧设计

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的欲望被点燃后,教师就可以顺利进入课文内容,如何让课文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习的热情持续下去。

1.巧排内容,出乎意料

对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巧妙的重组,出乎学生的意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先出示端午节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端午的各种习俗,并且和学生一起包一包粽子,然后再来回顾我国一些独特的民风民俗,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玩中学习,事半功倍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设计特定的游戏内容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而且相较于静态的教学,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例如在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课程中要求学生举例说说塑料的优点。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我就设计小组活动,第一小组给塑料跳绳、线绳、五彩的糖纸、纸质糖纸、乒乓球。第二小组是塑料杯子、玻璃杯子和陶瓷杯子。第三组塑料插座、电线。第四组塑料袋和纸袋。学生们聚在一起,摸一摸,拉一拉,泡一泡,议一议,在探索中发现了塑料的优点:色彩多样、富有弹性、价格便宜、十分轻便、绝缘体、坚固耐用、可以防水。这是他们自己通过研究讨论而获得的成果,学生们很兴奋,很有成就感。

3.结合时政,兴趣盎然

作为一名小学生,必须要对现在的时政有一定了解,对党和国家重大的路线方针都应该有所了解,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习惯,培养开阔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培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中小学生把个人的学习进步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连在一起。

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引入一些时政话题作为突破口,巧妙与所教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时事政治,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讲到“白色污染”时,我出示了一段新闻报道,学生看得触目惊心,深有感触。又如《从一滴水说起》一课中,讲到“没有水的日子”,我结合了我国缺水严重的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及世界上的缺水情况,让学生看一张张缺水的图片及视频,在强大的视觉冲击下,学生深有体会,水太重要了,必须要节约用水。

4.七嘴八舌,激起火花

在学生的争论中,往往会有智慧的火花迸出,而经过学生一番争论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学生记得更牢。在《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中,有关于“交通带来的问题中”引导学生讲述汽车给我们生活所带来便利,了解生活离不开汽车。接着出示日本人对汽车的评价“奔跑的凶器”“陪跑的棺材”,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我们看来这么多优点的汽车会形容成凶器、棺材?于是正反两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不合理的使用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了空气,特别是有的人醉酒驾驶、吃药驾驶酿成了很多严重的车祸,看来汽车方便但是需要合理、安全的使用,对于近的地方能步行就步行,不能的可以用公共自行车或者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特别要注意在课堂上安排课堂讨论的次数至多不要超过两次,多了就有“满堂论”的嫌疑。

三、巧设结尾

一个有趣的开头,一个精彩的过程,必须要有个令学生回味无穷的结尾。在品德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结尾的设计,有拓展性、趣味性。如上网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动手包一个粽子,制作一份自己的小报,做一回主人去购物,种一棵小豆芽,亲子合作完成一个环保袋,完成塑料旧物的改造等等,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延续到课外,延续到生活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有待我们研究解决,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相信我们的今天的耕耘,为不久的明天编织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图。

朗读让语言魅力绽放 篇4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总得读, 读那些感情充沛的课文和片段, 一定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 这也是我们每个学段阅读教学中要求达成的一项重要指标。《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不得不再次重新认真地审视一下朗读的作用。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而学习语言, 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通过熟读、背诵, 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朗读中所能体现的感情来自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在朗读训练过程中, 教师不应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悟来代替学生对课文的独特见解, 而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 鼓励学生大胆地朗读。因其语而得其心, 即通过熟读其语,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 而后得其心。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再现作品的人文想象, 品味作品的人文内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 才能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学生心灵,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

叶圣陶先生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些富有激情的、抓住儿童心理特点的课文或片段, 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文本的强烈情感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因此, 学生的朗读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让学生“不厌其烦”地读, 每读一遍, 便有一遍的收获。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例如在读二年级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时, 教师若能以不同的音量、音速和声音节奏, 让学生读出“不解的问”“反问”“高兴”的语感, 就必能深入体味题意。

再如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时, 我们应该注意, 荷花之美, 不只是视觉给予我们的, 我们还要在读中感悟其洁其无瑕, 因此作为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通过精读文本, 去感悟荷花之美,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作者所描绘的纯洁无瑕的美的感觉。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效果也更佳。

通过朗读了解作者的心胸, 这是就理解课文的内容来说的;就语言形式而言, 这又是训练语感, 吸收、存贮语言的重要形式。优美的语言具有准确性、生动性和审美性的特征, 如刘勰所说:“视之则饰绘, 听之则丝簧, 味之则甘腴, 佩之则芬芳。”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韵律节奏, 把握意象传神、画龙点睛和声情并茂等特色;在默诵中识记成语典故、格言名句、精彩语段, 把握语言环境、适用对象和应用原则。一旦烂熟于心, 则在写作、讲演和日常的交际需要时, 就能脱口而出, 不期而至, 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使之具有感染、诱人和折服的效果。

曹文轩同志在《朗读的意义》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表述:“无数的人问我:‘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喜欢阅读?’我答道:‘朗读——通过朗读, 将他们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朗读, 是一种将书面语言有声化, 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法。朗读, 把书面符号变为有声语言, 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真实具体的感情, 使课文中的人物、景物跃出纸面, 读者可以直接地毫无障碍地体味、感受、感知课文内容。“从诵读入手, 能够更好地品味文章的精当美妙之处。” (张颂著《朗读学》)

如在学习六年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时, 要关注关键词句“敏锐”“敏感”“事例”“司空见惯”“见微知著”“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进行了许多实验”,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们追根求源、锲而不舍的精神。

再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时, 引导学生深入地读 (把心放在文章内容里去读, 体会这篇散文的优美和深刻, 结合自己的人生去读, 读得有情有趣, 有思考) , 富有个性地读 (结合每个学生的个人经历, 调动这些读书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去进行读书感悟) , 开放地读 (学生读书、感悟之后进行阅读互动和交流) 。这样学生自然知道了关注语言的重要性, 也体会到了语言本身的魅力所在, 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进而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学习语言。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语言库, 那么说话就会词不达意、干瘪乏味, 至于明晰生动、流畅自然、悦目赏心就更谈不上了。要改变这种情况, 就要敢于并勤于朗读、默诵, 而且要读出兴致来, 这才能有所得。

职业女装用个性绽放时尚魅力 篇5

职业女装永远以一种个性的姿态存在。重视职业装的女性代表她从工作、思想方面已上升到另一个起点。许多职业装设计方面固定的模式与单一的款式让职业女性的着装方式陷入一种沉闷的风格中,从而掩盖了女性特有的风采。其实,在职业装上也可以找到灵动与时尚的感觉。当今的职业装,不论在面料、功能及档次上,都有了推陈出新的时尚设计,而对服饰追求永不满足的女性,更可将职业装穿出百变百味的魅力。一个懂得如何寻找时尚的女性一定是经常把细节处的点缀放在首位的。她知道领口处看似不经意的细褶、公主线的分割、腰间的饰带、胸口的缀花,对体现整套服装的设计灵魂和举手投足的风韵是多么的重要。善于利用服装细节处的设计是把握时尚的第一步。相对于休闲装来说,职业装的款型往往单调而缺乏新意,这时就需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白色的套装配上一字领的花纹背心,上下班穿着都不会错。上下一色的套装看起来没有重点,这时就需要注意腰间饰带的系法,再戴上亮泽的长项链,很有点“夏奈尔”的优雅。出席鸡尾酒会的职业装,不妨在胸前戴上与服装相呼应的胸花,把重点移到漂亮的领口会更有吸引力。除了细节之外,能使职业装活跃起来的还有色彩。虽然职业装的色彩变化比较单一,黑、灰、白等颜色占了主导地位,如果能够注意在色彩中找到其细微的变化,黑灰白也能成为时尚的代言人。从头到脚的黑或灰都是不可取的,要大胆地在职业装中加入亮丽的色系。把深灰、浅灰、蓝灰、紫灰等细微变化后搭配在一起,或在灰色系中加入柠黄、浅蓝、粉红的小配饰,不仅不会抢了灰色风光,还能让灰变得更纯粹,更有魅力。有光泽的腰带、丝绸感的胸前小花、透明质地的钮扣等都会让职业装丰富许多。今年的职业装侧重十足的女人味,这也是每季侧重的主题。有些贵族气的套裙。呢制西服,内衬丝质吊带上衣,可以有些纤细的浮雕效果的绣花。粗犷的呢料和温香软玉般的丝绸搭配在一起,对比的情趣不言而喻,性感的效果自然强烈。如果再搭配一条高开衩的毛呢制服裙,那就非常完美了。这样的搭配适合工作环境比较自由的单位。也挺适合主管,不过裙子最好换成及膝的,衬衣可以穿也可以不穿。这样的服饰参加正式晚宴也未尝不可。透出休闲的西裤衬衫。笔挺的西裤看似古板,其实性感,前提是臀腹部漂亮和美腿修长。白色或者深蓝色细格的棉质衬衫,修身的设计,半透明的质感,内衬白色吊带背心,清纯和性感混合在一起。穿这样的衣服,令你在单位人气大增。此款比较适合年轻的上班族,尤其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女性。这两款今年流行的着装搭配,会另你在今冬更具个性。当然,别忘了,外面一定要加上一件长长的羊绒大衣来抵御严冬。职业装没有淡季和旺季,伴随四季百变百味,却永远脱离不了突出个性魅力的主题。来源:中国时尚品牌网

让校园绽放魅力 篇6

罗田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罗田实小”)以书香校园、艺术校园、健康课堂为依托的“魅力校园”建设,正是为了打造这样一种教育生态。

栏目主持人:刘玉琴 E-mail:444871477@qq.com

罗田实小以“人人有素养,个个有特长”为理念,以“创书香名校,建精神家园”为愿景,以“魅力校园”为统领,经过持续的努力,将校园打造成了魅力绽放的书香校园、健康校园和艺术校园。

一、魅力书香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为了培养师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罗田实小不遗余力地倡导阅读,推进阅读,促使师生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每年新购图书2000册、要求每位教师至少订阅一份专业报刊已成为学校工作的惯例。每周例会上,教师们聚在一起时,谈的最多的就是书。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朱熹的《四书集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大家或者推荐给同事阅读,或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不少喜爱读《诗经》和唐诗宋词的教师还常常通过博客、微信等晒自己的诗词作品。

为了满足教师交流的愿望,学校新建了读书活动室。活动室里配备了钢琴、咖啡桌,添置了雅致的茶具、古色古香的书案,书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书架上摆放着教师喜欢的书刊。教科室充分发挥活动室的作用,适时组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活动期间,教师要么约上三五名书友,要么与年级组一起来到活动室,或读书,或交流,或挥毫泼墨,或即兴弹奏一曲,室内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罗田实小的“书香文化”并不局限于阅读。书法、绘画、写作等,都是书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此为载体,定期开展书法、绘画兴趣活动,坚持在学校电视台开辟艺术展示与欣赏栏目,每学期组织一次经典诗文朗诵大赛,适时开展科技制作、创新大赛等,让“读书生活化,生活读书化”逐步变成了现实。

学校还把书香文化延伸到家庭,让学生家里也充溢着书香气息。近几年,罗田实小坚持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家长会上,学校发放“阅读指南”,并推举相关人员介绍亲子阅读、持续阅读、班级阅读的经验。每学年,学校组织一次家庭阅读成果展示,当孩子和父母一起捧着“书香家庭”的奖牌时,书香气息已经浸润了两代人的心田。

二、魅力课堂

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打造魅力校园,关键看课堂是否有魅力。

罗田实小以“健康课堂”研究为突破口,构建出以预学、共学、拓展学为主体环节的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在模式研究的过程中,各学科组积极作为,寻求到了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子模式。如,语文学科组构建了“预学——共学——延学”的“三学”模式;数学学科组构建了“导入新课——指导自学——引导交流”和“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自主探究、检测总结、巩固评价”的“三导五环”教学模式;科学学科组构建了“质疑、探疑、释疑”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的“三疑五步”教学模式,等等。

在模式研制和推广的过程中,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课堂改革的顺利推行。

一是培养科研队伍。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建立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主动发展。学校建立了“导师制”,师徒在构建健康课堂教学模式目标的统领下,围绕校本课题研究,通过示范课、汇报课等方式提升教师读、说、思、写、讲、评、研的能力,达成教师“有内涵、懂生活、能实验、会教学、善反思”的培养目标。二是创新科研方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针对工作实际,总结、提炼出“三研三修一体化”教科研模式,即“研师爱,修为师之德;研教法,修为教之道;研学法,修为学之术”。学校还通过创建教研信息网络、在线个人工作室、学校工作坊,推行网上电子集体备课,开展“智慧教师讲坛”“名师课堂”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扩大教师的发展空间。

二是建立课程体系。没有科学、适合的课程,再好的模式也难以达成教育目标,也难以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罗田实小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一主”指以部颁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为主,“两翼”指以学科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为翼。拓展课程主要为对部颁课程学有余力又有学科兴趣爱好的学生而开设,诸如文学写作、英语口语交流等,目的是突出学科特长,开发学科智慧。活动课程主要针对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罗田实小结合学校实际,经过科学调研,开发了数十类活动课程。语言活动方面,开发了童谣、演讲、节目主持、小记者、小导游等课程;体育活动方面,开发了田径、武术、球类、棋类、体操等课程;艺术活动方面,开发了书法、声乐、舞蹈、器乐、戏剧(东腔戏、京剧)、小品、美术、摄影、刺绣、国画、素描等课程;科技活动方面,开发了小发明、小创造、天文、航模、计算机、机器人等课程。丰富多彩的课程适应了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开展全员“磨课”活动。学校利用星期二、三、四下午的教研组活动时间,对初步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应用式的修正改进,并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开展磨课、赛课、同课异构等活动,促使教师将模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是搭建信息平台。魅力课堂的构建需要信息化智能平台的支撑,因为平台的搭建既能突破学习空间的局限,又能突破学习时间的限制,还能带来教学模式的优化。学校利用云平台,展示实验教师自制的微课视频。5-10分钟的视频或突出一个重点,或突破一个难点,于制作者而言是一次提升,于学习者而言是一次借鉴。学校还尝试把翻转课堂、慕课等在线教学方式引入教学,为实验教师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

目前,学校已经走过了建构模式、推广模式两个阶段,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模式,力争达到无模胜有模的理想境界。

三、魅力艺术

罗田实小本着“以艺辅德、以艺益智、以艺健体、以艺冶情”的理念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把艺术教育纳入班级工作管理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之中,保证艺术课教学时间不被挤占和挪用。

为了促进艺术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学校结合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科研专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艺术教育的规律,研究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理论方面,罗田实小先后开展了《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整体改革实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的管理、评价与监控》《小学生审美素质评价体系》《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等研究;实践方面,学校坚持开设器乐进课堂、书法进课堂、舞蹈进课堂、剪纸进课堂、手工制作进课堂等艺术教育课程;学校还长期坚持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定期举办“千人竖笛大合奏”“千人校园集体舞”“千人齐诵《弟子规》”等活动。这些措施丰富了师生的生活,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

此外,作为省书画教育实验学校,罗田实小以“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理念,把写字训练当作观心、用心、静心的过程,当作培养习惯、修心养性的课程,长期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让学校“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的育人目标逐步得以实现。

展现教学魅力 绽放课堂光彩 篇7

一、增长个人魅力

1.提高学识魅力

知识是水, 魅力是舟, 具有渊博学识的教师方能显示出迷人的风采。地理课程涉猎很广, 从天到地, 无所不包, 海内海外, 无所不及, 因此, 地理教师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横溢的才华、厚实的基本功,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钦佩, 这也是地理教师讲好课的基本前提。

俗话说:要给人一碗水, 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三尺讲台, 十分学问。地理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的能力和科研的能力。当今世界, 地理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地理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地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惟有不断学习, 才能掌握地理教育教学方面的最新动态, 实时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 不断地塑造自己, 才能跟得上时代, 使自己在教学中更具主动性和优势, 讲课时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才, 让学生因为你博大精深的才识而爱你敬你, 喜欢上地理课。

2.提升形象魅力

美的形象非常重要, 它的出现能给人留下愉悦的感受。“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老师气质超凡脱俗, 站在讲台上魅力四射?教师授课, 既是“讲”的过程, 同时也是“演”的过程。精彩的授课内容要通过精彩的“表演”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个人形象, 可以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为进一步的情感沟通打下基础。因此, 教师穿着要大方得体、稳重、端庄娴丽, 衣饰搭配协调, 风度优雅。

郭沫若先生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 是思想的形象。”教师良好的仪表风范是一种人格感召, 这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起陶冶作用。“润物细无声”, 仪容仪表是师生间的一种非语言沟通, 教师长期而稳定的整体仪容美, 会对学生的品格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笔者曾亲身体验过, 一次穿一套得体的新衣去上课, 刚到走廊, 一帮学生簇拥而上, 嘴里发出啧啧的赞美之声, 眼里透出赞赏的目光, 那天上课时, 学生情绪高涨,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习效果很好, 给笔者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3.提升人格魅力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只有深深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才会喜欢这个教师, 乃至对其所教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成为学生真正信任和爱戴的教师, 必须要有高尚的灵魂、诚挚博大的爱心, 如亲人般地呵护学生, 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因此, 作为教师, 必须具备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才会显出十足的人格魅力, 成为学生心中可敬可佩的教师。

在地理课程内容区域性强、综合性高、系统复杂、难度较大的情况下, 教师在教学中, 更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善用鼓励式评价,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引导学生学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 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 提升其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二、锤炼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最常用工具。语言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言为心生, 言如其人, 语言是心灵与思想的表现。

教师若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强, 更易感染学生, 学生会更快融入其课堂。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口标准、流利、清晰的普通话, 首先给学生以听觉上的美感;课堂上科学、准确、精炼通俗的教学语言能帮助学生尽快感知地理表象, 形成地理概念, 理解地理规律;或抑扬顿挫、或生动幽默、或娓娓动听、或声情并茂的表述可使地理课堂轻松愉快、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将地理知识与文学联姻, 地理课堂上恰当地运用诗词、谚语、民谣、成语、散文等, 教师带有感情的吟诵、朗读, 既能够创设地理教学的意境美, 提高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如讲“庐山瀑布”时, 可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讲“东北的气候”时, 可引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讲“桂林山水”时, 可借用韩愈的“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三、运用音乐美术

1.音乐点缀课堂

地理课堂中教师还可以有效地使用音乐元素, 多角度地感染、调动学生。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唤起人们的共鸣。教师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 收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代表性乐曲或歌舞, 与地理教学内容相结合, 课堂上穿插播放,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知识, 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 讲到“印度”, 可播放曲调流畅、朴实抒情的印度民间歌舞;讲到“巴西”, 可让学生观赏节奏欢快、热情奔放的巴西桑巴歌舞;讲到“云南”, 可欣赏轻盈优美、神韵动人的傣族孔雀舞;讲到“长江”, 课前导入《长江之歌》, 歌词投在屏幕上, 与学生同唱这首歌, 然后从歌词中分析长江的概况。地理课引入音乐, 给学生带来学习乐趣, 让地理课变成充满艺术魅力的殿堂。

2.美术活跃课堂

地理还可适当与美术相结合。地理课程中丰富多彩的地理现象和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 名山、秀水、奇石、幽林、草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巨大的美丽画卷。教学时, 教学生打开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 去欣赏这些美丽的画卷, 从中获得美感, 引导他们对地理课程产生“美”的向往和追寻愿望。

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技能, 教师要教学生填图、描图、绘图。开学时笔者都会交代学生准备一本图画簿和七色蜡笔, 用于地理填图、描图、绘图。有时课上请学生上黑板竞赛, 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如美洲的轮廓图、中国的轮廓图等, 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时让学生用五彩斑斓的色彩练习填图, 如“气候类型分布图”、“六大板块构造图”、“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五带分布图”等;还让学生动手操作, 使课堂“活”起来, 如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等。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个个乐意动手, 在玩中学, 在做中学, 其乐融融。学生眼、耳、手、脑并用, 既增加了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美感, 还能感受到自己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同时也提高了绘画技术。

对话——让数学课堂绽放魅力 篇8

一、有效结合教材与生活引出对话, 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教材中蕴含的对话素材进行挖掘, 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展开对话, 使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把对话引向更深的层次, 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比如, 在学习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时, 在学生对教材内容有初步了解把握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入手, 展开对话:“同学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的图形世界中, 在生活中你最熟悉哪些图形? ”学生多数都会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方面来回答, 但这对于加深学生理解本节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教师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在这些图形组成的几何体中你最喜欢哪种几何体?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任意说出生活中熟悉的几何体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在老师的层层引导下, 学生对几何体的理解认识得到了升华, 思维得到了发展. 可以说, 这种把对话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 因此, 在话题的设置上要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 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

二、有效抓住课堂契机引出对话, 促进思维发展

(一) 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 没有问题的对话是没有价值的对话, 不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因此, 教师要抓住问题情境的最佳时机引导学生参与对话过程, 在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 这些问题情境可以是教师主动创设, 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体验, 有所感悟而主动质疑进行的对话. 比如在教学“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一节“有理数”时, 就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引入对话教学:“同学们, 冬季的某天天气预报里说兰州的最低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 你能用数把它表示出来吗? ”学生定会积极思考, 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个问题情境的运用给对话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 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对话

在数学教学中不经学生独立思考就组织的对话是仓促的对话, 是不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真实见解的对话, 是一种走过场的对话, 时间一长, 还使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 养成遇到问题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 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必须先让学生认真分析、独立思考, 这样的对话才能称得上有效的对话,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八年级“分式的加减法”时, 对于异分母的分式如何加减这个问题,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由同分母分式加减的方法导入教学, 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遇到分母不同应该怎么解决, 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后再进行回答. 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以后, 很容易得出异分母分式相加, 可以先将其化为同分母分式, 然后再用学过的同分母分式加减法解决问题, 化未知为已知.可以说, 正是由于对话才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 在对话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 在问题解决后对话

问题解决本身是一个探究过程, 但学生解决完问题后必会有思考, 如果教师抓住问题解决后有价值的思考点引出对话, 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的思考. 如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角平分线”时, 在学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后, 可以就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展开对话:“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中你有什么发现? ”从而引出角平分线的逆定理也就是其判定定理的内容. 然后在学生回答正确的基础上进行追问:“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的? 能把你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这样的对话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的两个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三、有效抓住质疑点引出对话, 促进思维发展

质疑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 在课堂上当教师针对某一现象质疑引出对话使学生之间形成争执时, 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调控, 将对话引到突破教学难点上, 从而促进思维发展.

如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从“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你有什么方法? ”展开对话, 学生多数认为用量角器和直角三角板的直角测量可以得出图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在老师说有一种新方法可以判定图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也就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时候, 许多同学肯定会持有怀疑态度. 在数学教学中, 质疑可以提升对话品质, 因此, 在学生有疑问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加以证明, 从而使学生的疑惑得以解决, 获得思维的发展.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 经营有效对话,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而且, 在这种对话情境中, 学生思维空前活跃, 积极发言, 敢于大胆质疑, 学生想说、敢说、愿说, 并且有话可说, 有内容想表达, 在这种教学情境中, 对话教学的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为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互动模式.数学教师应如何紧扣教材实际引出对话, 从而借助对话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从有效结合教材与生活引出对话、有效抓住课堂契机引出对话、有效抓住质疑点引出对话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对话,师生互动,高效课堂,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潇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 (14) .

培养写字能力绽放指间魅力 篇9

一、营造氛围, 唤醒写字热情

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曾说:“人类的每一个行动, 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强调了人类行为的榜样作用。在小学生写字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营造氛围, 让学生处于被规范字“包围”的状态。比如, 可以利用橱窗、教室、走廊等悬挂书法家头像、作品和简介等。让学生敬仰前辈风貌的同时, 积极引领学生学会欣赏佳作, 能够读懂作品的结构疏密、点画轻重、运笔疾缓, 从中得到启发, 激发学生对于书写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爱听故事, 教师可以收集古今书法家学习书法的故事启迪学生坚持不懈地书写, 懂得只有付出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比如, 王献之苦练书法, 用掉八缸水的故事;欧阳询看见书碑观摩三日才离开的轶闻;柳公权“写尽八缸水, 砚染涝池黑”的“练字秘诀”, 等等。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书法引人入胜的魅力。

在班级适当进行作业展览和书写竞赛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书写积极性。针对工作实际, 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中选择优秀的书写作品和进步快的作品, 对作品优点预以解析评价, 并展示在教室墙报、年级专栏, 或者学校报栏之中, 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写字的行列中来, 提升自我。

二、趣中求知, 传习写字方法

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必须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运笔方法和规范的书写顺序, 并辅之以观察能力和笔画辨析能力的培养, 才能提高学生写字时对书写质量的关注度, 从而保证字的正确、端正、美观。所谓运笔方法, 也就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每一个汉字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时的力度和速度, 缓急有致, 轻重从容。这方面训练适合于毛笔书写, 需要教师能够亲躬示范, 一笔一笔地引导。比如:横画起笔斜斜一按, 左低右高行笔, 轻按左回收笔;竖画也有不同姿态, 悬针竖、垂露竖起笔行笔运笔各有不同。教师可以边书写, 边指导。练好毛笔运笔方法, 有益于学生在进行硬笔书写时, 从容地将笔画书写到位, 戒除急躁心理和由此导致的笔画不到位现象。

另外, 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重视笔画的书写顺序指导, 这是小学生学习写字的一个重点内容, 也是《课标》明确要求的小学学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更重要的是笔画顺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字体笔画, 更加规范而有条理地进行书写。比如“门”字先写点画, 在写左竖, 最后写横折钩;“口”字有三笔, 先竖, 再横折, 最后写横画;“火”字先写两点, 在写中间的撇画和捺画。在教学中, 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字的笔画顺序都演示给学生, 所以要注意总结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律, 先横后竖, 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 先外后里再封口等等。

笔画在不同汉字中的姿态是有所变化的, 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汉字笔画的错落和姿态。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田字格”, 参照其中的横中线和竖中线来分析汉字部件的位置以及比例, 在书写中规范自己的手迹。对于毛笔字, 要引导学生学会读贴, 沿着字帖透露的信息来进行书写, 效仿名家, 最终通向书法艺术的殿堂。

三、持之以恒, 铸就魅力人生

小学生表现欲强, 希望得到关注和赞扬, 所以教学中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 常常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 要让学生逐渐增强自信心, 并不断进取。例如, 可以赞扬学生某一个笔画写得到位、位置合理;可以赞扬学生笔顺分析正确, 书写规范等。同时, 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课堂上可以点评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 分析这些字哪里写得好, 再结合作者本人练习的情况引导学生学习。例如, 在五年级写字课中, 教师选取了本班一位极具书法功底的学生的钢笔字, 同时拿出这位学生临习过的毛笔字贴, 让学生对比观察。学生从字的形态, 和笔画走势两个方面很认真地对该生的作品做了评价。最大的收获就是, 很多学生表示写字前要多看, 写好字要多练。

小学生也容易浮躁, 随时需要教师提醒, 所以要留意每一个学生的书写情况。通过作业书写的整洁程度, 字体笔画的清晰程度来阅读学生近期的心理状态, 随时提醒学生要坚持规范书写。另外, 还需注意大环境的协调, 包括家校协调、教师之间的协调合作, 争取群策群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

让“魅力德育”之花在学校绽放 篇10

学校教育, 育人为本;德智体美, 德育为先。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对德育的基本定位, 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 抓好学生德育, 让“魅力德育”之花在学校绽放, 至少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基础德育

基础德育是以教会学生做人为目标, 以道德和规范为内容的教育。对一名教师而言, 三分教学, 七分德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我们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而德育水平的高低则决定我们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当今青少年对德育存在“三不”特点:不迷信宣传、不崇拜权威、不轻易服从。这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新挑战, 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让学校德育工作充满“魅力”, 才能让学生喜闻乐见, 心悦诚服。

“魅力德育”是基础德育的发展, 基础德育是“魅力德育”的保障。我们要通过抓好基础德育, 为“魅力德育”的发展立根奠基。非洲草原上的尖茅草, 用最初生长的半年它培育超过28米长的根系, 用雨季的三五天成长为2米高的“草地之王”。我们的基础德育就是要像培育尖茅草一样为学生的人生孕育成长之根, 要用演讲励志、朗诵激情、故事导行、责任定心, 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行为习惯、责任感并逐步形成一种校园文化, 让学生成为道德良好、人际和谐、勤奋踏实、责任心强、学习力强的人, 成为建设文明进步和谐社会的积极分子。

二是提倡自主德育

德育要成为美丽的德育和有魅力的德育, 就是要将德育不等同于思想训导, 使德育成为学生自己能接受、肯接受、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自主德育是以学生为根本,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完善学生体能和智能, 培养学生自律、自立、自强、自信的高尚品格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形式。柏拉图曾说:“教只能给予推动, 使学生自己去找到必须认识的东西”。因此, 自主德育实现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优秀道德观念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合一。

在具体教育实践中, 要实现这一目标, 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 以学校的客观环境改善为基础, 做到“二构建一加强”。“二构建”, 即构建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学生自主管理系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构建志愿者服务教育系统, 让学生“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人人都参与到德育上来”, 培养学生奉献、互助、友爱精神。“一加强”, 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优良品德。

三是发展社会德育

学校德育是主导, 社会德育是关键。社会对学校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 必须大力开发社会德育资源, 充分利用社会对学校德育有益的一面, 务求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支持, 确保德育的效果。以此为基本理念, 我们应该有计划的开展一系列社会德育活动, 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学生走出学校, 运用祖国的大好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现代化的建设成就, 利用身边的感人事迹最直观、最直接地教育、感染、熏陶学生。让学生在社会的德育中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锻炼自我、体验情感、发展友谊、感悟人生、提升人格。

特色预防,绽放上海魅力 篇11

《专刊》记者:这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作为这座城市的检察掌门人,将如何谋篇布阵,为上海发展提供特色服务、做好专门保障?

陈 旭:说到服务、保障,检察职能可以有很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法津监督服务窗口,就是通过预防部门及惩防一体化工作,把建设高速期有可能高发的贪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污染指数”,管控在一个较低的数值水平线上,让所有在上海、爱上海的人,都能切实感受到这座城市应有的亲和、清爽与阳光。上海经济社会建设转型大提速,必将促进检察服务保障的观念、内容和方式的转变大跟进。对预防而言,这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为此,上海检察机关将紧抓契机,大力强化这项前景广阔的“朝阳任务”,为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发展,研发出更专业化、更实在、更具特色预防的产品与服务。

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深化、完善、开拓”的工作思路,着重从深化专业化预防小组工作、深化对外协作配合、推动课题成果转化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在深化对外协作配合方面,目前我们与近40个行业主管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重点项目建立了协作配合机制,计划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部门、单位和项目,通过选派干部、开展试点、进行廉政风险评估、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等深度措施,深化机制,提高专门预防与社会预防之间的合作水平。比如,创“双优”工作,要在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尤其在保障资金安全方面,努力为商飞公司大型飞机研制、迪士尼项目、虹桥博览会项目、临港新城等特重大项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专刊》记者:您是怎么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专业化?

陈 旭:腐败是种顽疾,要有效根除这恶之花,预防工作必须要实现常态化和功能不断升级,在经历动员全社会“人人喊打”的运动式的规模造势后,更要在普查排查的基础上进行追查筛查定位查。用精细、精准的专业化作业手法,从纷繁复杂的情形中寻找靶点,有针对性地投药施治,使腐败的高发、复发得以有效掌控。专业化是人类社会职能分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发展规律,可以说,专业化代表着今后预防工作的发展趋向,呈现着当今预防的精致特色。

预防工作这些年发展很快。预防部门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普遍意识到,仅仅是召集相关单位开例会、开大会;或者只是进行调研,写文章出材料;再或者就是上上法制大课,把预防工作停留在一般忙碌的层面上,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各类预防需求的发展变化,迫使这项工作包括这支队伍,必须尽快摆脱粗放型的作业模式,朝目标更为清晰的专业化方向升级迈进。在开展预防工作中,要尽快形成自己的特点、优势、技能和较为固定的工作职责、程序、制度。尤其是在当前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大环境中,预防工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更要积极自觉地搞好专业化建设。

《专刊》记者:上海的专业化预防工作有何特色,社会对此如何评价?

陈 旭:上海作为建设中的国际化大都市,有明确的区位特点和发展目标,决定了预防人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谋划和推进工作,在抓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创造性、有重点地抓好特色工作,进而树立上海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品牌。

近年来,结合上海的实际和特点,全市预防部门在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的工作项目。譬如,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年度报告制度。各级院通过对辖区内职务犯罪总体形势、规律特点、演变趋势等作出深度分析,针对职务犯罪多发领域和部位,提出预警和预防对策建议,提交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去年的报告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院的报告得到俞正声书记的批示,八个基层院的报告得到所在区县党委、政府领导的批示。再有,深入推进专家型人才法律服务工作。加强与人才集中的主管单位的协作配合,结合专家学者在知法、懂法、守法方面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重点、有针对性、生动活泼、简明扼要、易学易记的法律服务,增强了服务实效。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职务犯罪预测预警机制建设,通过建立预警信息平台,拓展预警信息来源,加强预警信息分析,并抓住典型性、趋势性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高了敏感性、预见性和预警意见的质量;探索建立四个专业化预防工作小组,以课题调研的形式推进相关领域的专业化预防工作;高度重视预防调查和检察建议这两项基础工作。去年通过市院的“三基三抓”工作,这两项基础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伴随工作思路的转变和“立体预防”模式的初步建立,上海检察机关的职能优势得以充分体现,预防工作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引起了党委、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对推进社会管理、加强源头预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品牌”。

《专刊》记者:陈检,能否介绍下您多次提到的“专业小组”, 它有何亮点、未来将如何发展?

陈 旭:精致,是上海的性格特质。把一件事做好做专做完美,是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执着。成立“专业化预防小组”,旨在让专业化的预防呈现出更为细腻的内涵式的品质:将大概念、大块面的防控作业面作边界归类切割,让目标定位更细化、具体、明确,使预防实现普通处方向专家处方的升级。所提到的四个专业小组,分别承担工程建设领域、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专家型人才服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专业预防的研究。专业小组作为整合条线人才资源,加强预防工作专业化建设的有效措施,调动了全市上下各级预防部门的积极性。今年新成立了涉农惠农专业预防小组和服务东航试点工作课题组。专业化的预防在当下,不仅要与现实性的需求对接,更要有前瞻性的规划与储备,如对过去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段、措施产生“耐药抗药”的情形,我们是否还有更新版本的“防火墙”可出手与腐败黑智过招决高低?今年的课题,更突出了专业性和实务性,紧紧围绕各自领域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选取突出性问题进行立项研究。

对于专业小组的工作推进,我认为,一是要充分认识专业化预防的重要性,要把专业化预防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上海品牌和经验。二是市院业务处要深入指导、参与专业化小组工作。既要做好牵头指导工作,参与、跟踪专业化小组的调研活动,也要重视培养自己的专家,预防处同志要成为专业小组的成员,成为某个领域的预防业务专家。三是专业化小组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工程建设、国有企业、金融、涉农、文教、卫生、科技、国家机关等重点领域成立相对应的专业化小组,开展专题研究。除此以外还要重视开展深度的案例剖析,开展专门的课题研究,特别是要通过借鉴和吸收提高预防专业化能力,学习香港、新加坡等地先进经验,同时可聘请专家增强预防研究能力。

《专刊》记者:预防工作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如何兼顾提高社会化水平,争取更好的社会效果?

陈 旭:预防工作的专业化,并不排除这项工作的社会参与。检察机关的职能有限,预防工作社会联系的面又很广,只有提高社会公众参与预防工作的热情,才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预防工作的必由之路。

上海检察机关一直以来都重视推进社会化预防工作,不断加强与纪检监察、行政、司法、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对预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完善有利于预防工作开展的社会化工作体系。在这方面,社区检察室就是一个富有上海特色的有力抓手。早在上个世纪检察机关就曾建立过检察室,后因种种原因被叫停。如今的社区检察室无论是职能定位、工作内容都与以往的检察室有着质的区别,目前全市运行中的社区检察室已有25家。计划至2015年,全市设置53家规范化检察室,是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途径,可延伸预防部门的法律监督触角,进一步做到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扩大预防专业化工作的社会效果。

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加大预防宣传工作力度,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进党校、进行政学院活动,坚持和完善预防宣讲团菜单式宣讲的形式,坚持和扩大廉政公益广告宣传,争取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前不久,我们举办了廉政公益广告大赛。如何让更多的市民关注、喜欢和参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有不少电视节目,热衷于为秀而秀,为炫而炫的内容布天盖地,以至因过度娱乐化被限播。我们为什么不能进入这个空中大舞台,顺应当下人们爱评判和被关注的文化表达需求,用心策划,创造出廉政文化的收视率呢?让预防宣传通过专业的策划和共公评价系统的设定,从而催生出家喻户晓的作品。公益广告大赛的“达人”,这就要按文化创作、传播的规律办事,这也涉及“专业化”与“社会化”衔接的问题,即专业化的团队组合,形成专业化的思考与社会化运作。这方面,专刊上期报道的“南京预防经验”给人启发。南京的同行通过多年的探索努力,让“争创无职务犯罪”活动扎根于1200家单位,使原本比较枯燥的廉政知识竞赛,被打造成社会参与度和电视收视率双高的公益文化节目,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专刊》记者:专业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保障,上海预防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陈 旭:预防专业化,涉及到确保预防产品规范化推进的队伍职业化建设。近年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加强,‘制度加科技’预防腐败工作成效明显”,上海预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头脑清醒、不骄不躁,按照曹建明检察长要求的“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做好预防工作。队伍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我们一向很强调预防队伍建设,也要求各级检察部门配足、配强干部,只有不断充实队伍,将一些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知识结构全面、沟通协作能力强的干部配备到预防队伍中来,才能为预防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一样,预防队伍也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任务重,责任大,同时经受着腐蚀和反腐蚀的严峻考验。每个预防人对这份职业要有使命感和敬畏感,既要大胆创新参与社会大预防,又要谨慎定位自己的角色,坚持慎权、慎独、慎交友,到位不越位。在加强队伍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在进行案例分析、检察建议、年度报告时,要做到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提出对策建议有的放矢。预防队伍要建设成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和有实战能力的队伍。

预防是种力量,是智者的耐心。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建设发展环境,检察预防人将继续奉献智慧与年华。■

生活化,让初中德育魅力绽放 篇12

一开展初中德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 德育内容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

在选择德育内容时, 应考虑初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 能满足其心理, 贴合实际情况, 坚决抵制运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 审视他们的思想。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 也必定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变革。在面对鱼龙混杂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初中德育教育就应该坚持正面教育, 通过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新鲜的事物、光辉的人物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让学生能够在看待问题上懂得一分为二, 引导他们对社会上的行贿受贿、贪污等消极现象有正确的认识与看法。另外, 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 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学生特殊的思想, 只有根据不同的思想现状, 才能够找准德育结合点, 以提高初中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2. 德育方法要具备创新性

德育不是简单的转移或传递道德知识与技能, 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构建德性。开展初中生活化德育, 应考虑到前中后三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之前, 要懂得站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 走进学生的个人生活, 懂得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之中, 要将学生的生活作为基础, 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在课堂教学之后, 可以安排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创新社会公德意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德育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 进而认识到初中德育的魅力所在。

二为初中学生缔造情感陶冶生活的情境

1. 社会德育情境

第一, 打造学生服务阵地。为学生打造服务阵地, 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同时, 也是学生主人翁意识的集中表现。 (1) 组织街道团组织力量, 做好组织管理, 为学生提供一个体育、娱乐、教育、维权的中心, 确保中心能够成为提供学生服务的主要阵地, 并且争取在每一个街道都能建立一个服务性阵地; (2) 建立社区学生服务中心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力度, 探索筹资渠道、经营途径。每一个中心都应具备固定的设施与场所, 能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 确保社区能真正地做好学生的社会德育教育和服务工作。

第二, 缔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学生缔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合作。所以: (1) 相关部门要做好娱乐场所的管理, 坚决抵制各种垃圾文化、各类黄色书刊的发布, 做好初中学校周边文化设施与文化环境的快速整治, 开展大型的扫黄打非, 对初中学生的各种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 对于有犯罪倾向的要予以解决, 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 (2) 开展维权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心理咨询服务, 以此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教育, 确保每一位初中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2. 学校德育情境

从相关的学校数据统计来看, 部分学校的德育情境只是针对某一个方面, 但是真正能将开放式的德育教育建立起来的学校却没有。想要保证德育教育各个渠道畅通无阻, 就必须将生活化德育教育致力于开放的环境之中, 这也是社会走向开放性的必然结果, 所以, 学校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组织初中学生参加各类型的社会性活动, 如清洁活动、孝顺活动、礼貌活动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迎接挑战、接受教育。同时, 也可以提倡初中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为老弱病残献出一份关爱, 让初中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意识的同时, 也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服务活动, 从而强化学生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努力的学习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2) 学校应合理地借鉴与吸收他校的校园文化, 同本校的校园文化相互融合, 从而建立满足本校发展的特有风格文化。很多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 出现最多的是“创新”“积极”“进取”“拼搏”等, 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德育, 缺少德育应有的功能, 使学校自身独有的风格难以形成, 导致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 学校就应懂得站在本校的风格之上, 兼顾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现实发展, 细致地挖掘学校文化因素, 不断积累, 为学生打造出德育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结束语

初中德育教育离不开生活化, 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 只有将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德育教育相互联系, 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德育魅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有道德地生活。

参考文献

[1]赵清淼.注重学生的“德育”[J].学周刊, 2011 (9) :56~57

上一篇: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下一篇:上市后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