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让德育绽放美丽

2024-10-01

生成让德育绽放美丽(共8篇)

生成让德育绽放美丽 篇1

生命是一个“涵盖”全部物种及其与自然关系的概念, 生命是一种独特的现象。教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 是为人的生命 (尤其是精神生命) 的发展服务的。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在今天的中小学校园里, 仍时时充斥着种种“生命危机”的现象:教师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 课堂沉闷单调, 缺乏生命活力和乐趣;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造成学生对学校、教师、学习的冷漠对抗;升学竞争与考试压力导致学生生命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班级缺乏生动活泼的管理方式, 使学生个性压抑, 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形形色色淡漠生命的倾向, 使校园失去了色彩和灵动。如何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 如何将生命融于德育, 让校园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成为学校生命德育的努力方向。

所谓生命德育, 就是以生命的视界,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 让学生在自己所需要的生命活动中去认识生命的意义, 珍惜生命的可贵, 建构生命的价值观, 提升生命的质量, 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 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美好、和谐的关系。在学校中推行生命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中, 对实施策略的探寻和构建是推进工作的核心问题。我认为,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学校要实施生命德育必须从遵循的基本理念、师生关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 并予以重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1.端正思想, 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里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 是个性化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做了调整,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 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 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 而是生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人为本”应成为学校生命德育遵循的基本理念。

2.尊重学生, 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主旨

以人为本的前提是对人的生命状态的尊重。尊重学生主要体现为:尊重学生个体生命遗传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独特的经历与经验;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需要。承认“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就意味着, 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在划定的教育要求下“齐步走”, 而应尊重学生生命的差异, 欣赏学生生命的独特, 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 让生命个体的发展与完善真正实现。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师德为先, 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领路人。实施生命德育, 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从已经产生的校园生命问题看, 不少是由教师反生命的教育方式所导致, 如教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的讽刺挖苦、对学生漠视的精神虐待、对学生的无端指责和不公正等等。这些反生命的教育, 轻则造成学生沉重的心理问题, 重则导致学生的轻生。所以, 进行生命德育, 需要健全教师健康积极的生命意识, 形成正确的学生观, 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接受教材, 同化教材, 获得属于自己的理性认识, 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生命体验, 用平等温情的表达方式与学生交流、碰撞, 使师生双方都有感悟, 提升生命质量。

2.和谐互动, 构建民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民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是实施德育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生命德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 用生命去呵护生命, 用生命去感召生命。我们主张师生地位、人格平等, 要求教师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成为学生的朋友, 从而建立起和谐民主、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上课时, 师生充满真诚地相互问候;课堂上, 师生共同探讨如何教和学;在处理矛盾冲突时, 教师宽容地给学生以辩解的机会。这种合作关系会使学生产生轻松感、愉悦感、幸福感, 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师生获得共同发展。

三、确立思品为主、学科渗透、适当补充的生命德育课程

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 是德育的起点和归宿。考虑到目前中国内地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以及生命德育的内容, 我们提出建构“以思品课为主体, 全方位学科渗透与自主选择适当补充”的生命德育课程模式。

1.以思品课为主体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德育课程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进, 逐步实现了“三个贴近”, 体现了生命德育的主要内容。小学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设计的“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造性的生活”;小学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设计的“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初中阶段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高中阶段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板块较好涵盖了生命教育、人性和人文意识教育, 提升了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因此, 以思品课为主体, 以政治课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生命德育是必要且可行的。

2.全方位学科渗透

在学科渗透方面, 以部分学科为例:《科学》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奥秘;《体育与健康》教给学生生命运动的常识、保健的方法;《艺术》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美;《语文》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 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各个学科都应站在不同的角度, 渗透生命德育的思想。小学的生命德育以珍视生命、保护生命为主;中学以体悟生命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为主。理想和未来是中学生最关切的事情, 生命德育要围绕理想的选择, 帮助学生构建生命的远景,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彩绘亮丽人生。

3.自主选择适当补充

关注生命的需要, 是德育走向智慧, 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关注生命的需要, 就要让学生多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 构建“以自主选择、适当补充的生命德育课程”, 开设丰富多彩的生命德育选修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的基础上, 生命德育课程应从关注生命的发展出发, 发掘教育内容上的生命关怀因素, 努力做到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联系、与生活世界相联系、与德育实践相联系。在选修课程的内容设置上, 可开设生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家政教育、国学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多元化的课程。

四、建构分享体验的道德学习方式

1.学生主体, 注重情感体验

主体的情感体验是主体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是一种活动, 更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以开放的心灵, 全方位地体验着教师精心组织的各类生命德育系列活动, 这种状态是自由的, 更是创造的。我们关注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生命感受, 通过丰富的感性体验, 学生内在道德需要和人文趋向逐渐积累, 生成一种自我意识, 进而转化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2.体验教学, 凸显“知、情、意、行”的效果

真正的生命德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教师的教育智慧主要表现在对生命的高度关怀, 从而感化、欣赏、激励学生, 使之成为生命关怀的主体。生命德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所谓体验教学, 就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 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 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 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 然后经过彼此分享, 进而学会体谅别人, 学会与人共处。

3.植根生活, 加强社会实践

加强实践性要求学校德育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 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感悟生命, 生命德育不能仅仅依托于课堂教学, 而应当配以丰富的社会实践体验。生命德育以学生生活为载体, 向生活实践延伸。如从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入手, 进行生命安全体验和生存训练, 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等, 了解生命的起源, 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等等。让学生直接参与, 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进而学会生活, 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

五、打造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教育环境

1.改善环境, 造就一个值得生活于其间的世界

学校教育, 是一个被师生所拥有的“生活世界”。学生生活于其间, 也“浸润”于其间, 它对学生生命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学校坚持“绿色教育”的办学特色, 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然、自由、健康成长的绿色空间, 使学校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还有的学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一系列的德育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开展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优化了学生心理素质, 促进了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悟生命、敬畏生命, 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愉悦地去感受生命, 感受生活, 引导学生追求精神的超越、创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

2.营造氛围, 建立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

生命德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境界, 应努力使生命德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可以体现在:第一, 学校形成以生命德育为核心的理念。第二, 学校对生命德育进行全面、持续的研究。第三, 学校形成生命德育活动系列和相关课程。第四, 学校绿化、美化校园, 初步建立起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徜徉在和谐优美的校园, 绿树成荫, 花香四季, 有书声琅琅、有鸟雀欢鸣,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文精神迎面袭来, 无声地浸润、滋养着每一个人, 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和生命文化内涵,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校园文化陶冶着师生的理想情操, 引领着师生的生命历程。

生命德育, 让人与自然亲近、与社会亲近、与生命亲近。作为一名德育实践工作者, 我不断探索着生命德育的实施方式, 不断丰富着生命德育的实践经验, 不断加深着对生命德育的理解。正是生命德育, 让我们回归生命, 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正是生命德育, 使学校成为一个温馨美好的精神家园。我深信, 我们的学校通过深入、持久地实施生命德育, 定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使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如花般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刘慧.生命德育论[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2002-05-01.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 1997 (9) .

[4]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5]刘宣文, 踞晓燕.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8) .

生成让德育绽放美丽 篇2

在角色体验中养育感恩之花

目前不少孩子自私、任性,只懂索取,不懂付出,有些甚至经常顶撞父母。为此学校立足农村,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认识感恩,学会感谢。

在太湖岸边,孩子们个个成了一名“小厨师”,选址,垒灶,割柴火,洗菜,切菜……忙得不亦乐乎。在高昂、激动的“乒乒乓乓”中一道道菜上了席,大家席地而坐,说说笑笑中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享受完美餐后,大家齐动手,洗的洗,刷的刷,捡的捡,装的装,不给大自然留下一点垃圾。在交流中,孩子们纷纷阐述了野炊时的感受,表达了做“厨师”的不容易,充分体会到了父母工作之余还要为他们做饭的辛苦,表达了内心对父母的爱。

如今的农村孩子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对农田越来越陌生。为此学校组织孩子们到农田除草、捉虫。在除草过程中,请有经验的老农指点,要求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内,谁锄得最多,谁“承包”的田里遗漏的草最少。在捉虫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一些害虫,还掌握了一些捉虫的技巧。孩子们参与农活,不仅接触了自然,掌握了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更了解到父母们以土地为生,勤恳劳作是多么不容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烙印。

孩子们有所经历,才会认识到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从点滴小事做起。润物无声的“感恩”教育催生出一朵朵灿烂的花,创生出一幕幕动人的场景。父母、老师们深深感到,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日益温馨,师生、生生关系更加和谐,学校尤加美丽、文明。

在动手实践中栽培创新之花

根据农村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学校大力开展以创新为主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智能结构。

身处“陶都之乡”,“捏泥塑”自然成了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最佳体验活动。活动之前,班主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查资料、做调查,展开交流,让学生们了解了泥塑作品简单的制作过程。活动后,一件件富有创意的泥塑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牧童骑牛吹笛”、“大象散步”、“农家乐的小桌椅”等,这些作品虽谈不上精致,甚至有些粗糙,但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激起了学生创作的意识。

秋风瑟瑟,落叶飘飘。学生们来到树林,面对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树叶,学生们迫不及待地采集起来,为自己心中描绘的“叶贴画”作充分的准备。回到学校,那一片片树叶在学生们的剪、拼、贴之下,编织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特色花篮”、“小猫钓鱼”、“快乐的女孩”等,充分表现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在身体力行中绘制环保之花

近年来,太湖污染严重,“拯救太湖”已刻不容缓。在学校倡议下,师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环保活动。

在环保调查体验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太湖边了解水污染现状,回来后翻阅书籍、报刊,上网查看环保动态,讨论制定环保措施,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环境被污染的事实,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在环保行动中,学校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与附近的村民一起参与到环绕太湖周边绿地的建设中。孩子们分工合作,挖坑、埋苗、浇水、培土,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小树,孩子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企盼着小树苗像自己一样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共同维护赖以生存的太湖环境。

在耳闻目睹中催发爱乡之花

改革开放带来了乡村的巨变,为此学校结合本乡资源,带领学生走进村落,走进农田,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田里架起了一个个高高大大的蔬菜大棚,种植起一排排整齐的果树。在为超市定点种植的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里,孩子们倾听菜农娓娓道来的各种新鲜的蔬菜名字和有关蔬菜的价格。在“颖丰果园”里,孩子们在果农的引领下穿行于一排排葡萄树、梨树、桃树之间,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硕果累累的沉甸和喜悦,真切体会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蓬勃生机。

参观兴达文具厂,孩子们亲眼目睹了一条条颇具规模的生产流水线,通过采访该企业的总经理,对现代化生产工艺和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回校后还写下了自己的真切感受。

调查“我们的新农村”,孩子们热情高昂,收集了许多农村变化的资料,如村村铺上了平整的水泥道路,村村设有专门的垃圾箱,家家用上了自然水等,真切体会到了新旧农村的对比。

通过走进农田、村落和村落中的工厂,孩子们体会到农村在变化——越变越美、越变越富、越变越现代化,从而产生出“谁不说我们新农村好”的自豪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农村特有的资源赋予了体验活动独特的风格,既培养了乡村孩子关爱自己,热爱生活,感恩他人的高尚情操,更帮助孩子传承了农村人勤劳、朴实、热情的优良品质,开阔了乡村孩子的视野,使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一朵朵德育之花也随之绽放。

(供稿:胡珍珍)

让“生成”花儿绽放 篇3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就是结合课堂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因素, 所表现出的特别的内容, 是我们无法预知, 但又无法避免的。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它, 而要正确地引导, 合理地抓住契机, 把这种动态教学资源的光和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一、平等对话, 有效引领, 让错误变废为宝

例如:在教学《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一课中“想想做做”的“填一填”。

师课件出示一张五角和一张二角提问:合起来是多少呢?

生1:7角。

生2:5+2=7, 所以是7角。

师:真棒!

师又课件出示一张一元、一张二角和一张一角提问:合起来又是多少呢?

生3:4角。

话刚说完, 有的学生立刻举起手, 有的学生直接喊了出来“不对, 不对。”而这位学生一脸的茫然, 一脸的失落, 原本以为老师可以夸奖一下, 没想到话音刚落, 居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他的答案。在以前的公开课, 我会为了节约时间, 考虑本堂课的最佳效果, 会让他坐下, 让别人帮他找出错在哪里。今天看到他的表情, 我内心一阵寒战, 如果我就这样让他坐下, 也许在他身上有我不知道的什么结果。这时我却微笑着对学生们说, “我们一起听听他是怎么想的!”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说:“为什么你的答案是4角呢, 告诉我们大家你是怎么想的。”他怯生生地抬起头, 小声地说:“1角+2角+1角=4角。”我温和地说:“哦, 是吗?你再好好看看, 再回答一次。”他又抬头看了看, 突然, 我发现他眼睛一亮, 把头抬地更高, 眼睛睁地更大, 看得更加仔细, 并且自信地大声说:“我刚才看错了, 第一张不是一角, 是1元, 应该是1元+2角+1角=1元3角才对。不应该只看他们的数字, 还要看清楚数字后面的单位名称。”同学们听了他的回答后都像小鸡啄米一样点起了头;我听了他的回答, 带头鼓掌, 并且鼓励地说:“同学们, 你们只要认真仔细, 肯动脑筋, 就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你们要学会创造新的想象力, 使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灵活, 成为真正的新社会的接班人。”班上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时的他又恢复了自信, 高兴地坐下去了。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 挖掘他们的潜能, 让预设外的生成变得精彩。

二、善于观察, 有效引领, 建立良好的生成环境

在练习“每层楼有10级台阶, 明明家住在3楼, 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中, 我的题目刚一出来, 学生陆续地举起了手。

师:谁知道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生1:一共要走30级。

生2:一共要走30级。

……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3:每层楼要走10级台阶, 他家住在3楼, 也就是10级+10级+10级=30级

全班一片欢呼, 有的喊:“对了, 对了。”有的说“我也是这样想的”;还有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样”……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是对了, 沉浸在喜悦的海洋中。

师:大家一致认同吗?还有其他答案吗?

同学们点点头, 表示认同。我环视全班, 发现我们班最不爱说话的学生, 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我, 好像有话要说, 一会又把头埋下, 静静地思考。我眼前一亮, 内心一震, 说不定他能想对。我叫起他, “你说说你的答案是什么?”他低着头, 很小声地说:“是20级。”这声音几乎听不见。其他同学听了, 一片嘲笑声。

师:为什么你说一共要走20级呢?

生4:因为我们住的楼房第一层不用爬楼梯, 第一层到第二层要爬10级, 第二层到第三层也要10级, 这时明明已经到3楼, 所以加起来是20级。

多么完美的回答, 把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他同学听了心服口服, 也完全听明题意。

在不断的碰撞中产生生成的火花, 教师只有抓住这些珍贵的生成, 才能有效开发, 并且使它变大发光, 才能很好地得以发扬。

生成让德育绽放美丽 篇4

教师应抓住课堂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无法预设的、极具个性的突发事件, 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展现课堂教学的精彩, 让语文课堂变为“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跃动着人性魅力”的动态过程。

一、风起雪飘, 机智转化出精彩

课堂就像一个小世界, 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无关教学的突发事件。教师应该敏锐的发现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 通过巧妙的处理, 化被动为主动, 化平凡为神奇, 将一些看似与教学过程毫无关联的成分, 有机地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出彩。

《登泰山记》是清桐城派姚鼐的代表作品, 对于这样比较枯燥乏味的古文, 学生积极性一向不高, 课堂气氛异常沉闷。不知是谁, 冒出了一句:“快看, 下雪了!”于是学生们, 齐刷刷地将目光转向窗口:雪花飘飘, 一片银光素裹。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所以, 大家都激动极了。刚才沉闷的气氛都不知跑哪去了, 只见学生个个手舞足蹈、欢呼雀跃, 嘴里还惊叹:“呵!真美……”, “一会儿下课了, 去打雪仗!”面对学生的喧闹和兴奋, 我估计继续上课的效果也不会好, 于是, 灵机一动对学生说:“大家把窗户打开, 好好欣赏一下, 一定要好好观察。”过了五分钟, 大家的新鲜感过去了, 我让每个同学当堂写了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

下课了, 我收上来这些“即兴作品”。精准的描写, 细腻的感觉, 兴奋的情感, 美妙的诗句, 让我大开眼界, 同时感觉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确是真理。

一次次课堂写作练习, 从来没有这么精彩。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够更贴近学生, 更结合实际, 那么, 学生写作就不会出现言之无物, 下笔艰难的状况。我真的感谢这场雪, 它让学生们轻松地掌握了写作的真谛———“我手写我口”, 它让我真真切切地见识了学生的才华。

二、旁逸斜出, 适时疏导教育

中国神话故事中有鲧禹治水的传说。鲧用堵塞的方法治水, 虽有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鲧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彻底解决了问题。语文教学也应重在“导”, 应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

讲授《石钟山记》的第一课时, 我围绕文学大家苏轼进行教学。当用课件在大屏幕上映出苏轼的照片和名字时, 一个学生异常兴奋地站了起来, 像发现什么宝藏似的大声说:“老师, 我来, 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苏轼!”他讲到了苏轼的生平, 特别是坎坷的遭遇, 讲到了苏门四学士, 讲到了苏轼的诗词歌赋, 讲到了苏轼的爱情, 讲到了苏轼的书法绘画。他滔滔不绝, 讲得学生们屏住了呼吸, 讲得我连连点头, 佩服至极。原本我想讲讲苏轼的生平, 一带而过, 没想到冒出了这样一个“苏轼通”。我们一起为他送上了掌声。

我及时抓住教育学生的机会, 号召学生们向他学习, 做一个眼界开阔, 知识丰富的学生, 号召学生们向苏轼学习, 做一个不畏艰难, 乐观向上, 才高八斗的通才、全才。抓住两个学习的榜样, 适时引导学生, 教育学生, 效果非常好。

三、知错就改, 收获知识和尊重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课堂上说错话、写错字的尴尬情况在所难免。面对这些, 是选择坚持到底, 维护教师尊严, 还是选择知错就改, 因势利导。我认为, 后者更见智慧。作为语文老师, 也不能保证说的写的完全正确, 学生正好是我们的监督者。一旦犯错, 就应该及时纠正错误, 挽回损失。否则, 误人子弟。

有一次上课, 我误将“详细”写成“祥细”。刚写完就听到有学生小声说话。我迅速地查找声音来源, 原来是语文状元。我以为他病了, 问他怎么了。他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 你把‘详细’的‘详’写错了!”我顿时觉得脸上发烧, 很惭愧, 一时间觉得无法下台。但考虑到必须对知识正确传授, 我让他坐下, 然后, 对全体同学说:“对不起, 我写错了!谢谢××同学, 给我及时纠正!下面我们一起来区分一下这两个字。”我讲述了‘言’字旁和‘示’字旁的区别, 用这两个形声字为例讲述了有关构字法的知识。然后, 我又让学生练习默写了几个和这两个字有关的词语, 达到了让学生理解辨认的目的。同学们很有兴趣地和我一起改正了这个错误。

这样做, 不但不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更能展现老师的大度和治学严谨, 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 岂不是一举多得。孔子说:“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教师可以从学生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同时, 学生也提高了教师,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正符合《学记》中的一句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四、幽默风趣, 化尴尬为愉快

课堂上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 只要不是学生故意所为, 教师应该付之一笑, 不必当真。每当这时候, 教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化解一下, 便可消除紧张的气氛, 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如果教师发火, 大声训斥学生, 不但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 还会伤害教师身体, 也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有一次上课, 一位同学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为了弄醒他, 我朝他那边走过去, 他的同桌推了推他, 可他依旧在大梦周公。为了给自己、给他解围, 我对全班同学大声说:“我太崇拜我自己了!”全班同学都瞪大了眼睛, 很不可思议地望望我。我接着说:“因为我的课居然让他如此倾倒!”全班同学了然地发出了笑声, 笑声惊醒了他。他知道自己上课睡着了, 很不好意思, 经同桌讲述刚才的过程。他脸红了, 只剩下非常窘迫的傻笑。我和同学们看到他的样子, 一起大笑。原先的紧张气氛没有了, 那位学生觉得不好意思, 专心上课了, 以后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睡过觉。

幽默风趣是智慧的体现, 也是吹拂学生心灵阴影的春风。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幽默一点, 风趣一点, 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也只有这样, 才能化险为夷, 从容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五、情动歌起, 演绎生动课堂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 教师往往通过备课预设各个环节, 学生只有被动地做一个倾听者。今天课堂教学新的方向和追求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融入课堂, 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让他们或有所感悟, 或产生联想, 或得到知识, 或受到启迪, 让课堂真正具有生命活力。

讲授乐府《孔雀东南飞》, 我用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爱情故事导入课文。我的导入刚刚说完, 有一个学生举手, 站起来说:“老师, 我能唱一首歌吗?”我很诧异, 但考虑到这个学生不是一个爱捣乱的学生, 再看着他坚定认真的目光, 决定让他唱一下, 结果出奇得精彩。一首流行歌曲《孔雀东南飞》, 被他演绎得精彩纷呈。他的歌声刚落, 我和全班学生一起为他热烈鼓掌。他说他非常喜欢屠洪刚的这首歌, 因为曲调婉转, 歌词优美。今天, 学习《孔雀东南飞》, 听他们的故事, 有感而发, 情不自禁, 非常想把这首歌拿出来与大家一块分享。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中的一句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 (咏) 歌之, 永 (咏) 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原来, 课堂可以有这样的魅力,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用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来表达我当时的感慨最恰当不过了。

其实, 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 哪能比得上调动所有学生一块来唱好这台大戏。语文课堂讲授的很多文学作品, 文学性、人文性、审美性都是非常强的。如果能够师生互动, 达到一种情感共鸣、和谐完美的结合, 那我们的课堂将会熠熠生辉, 教与学也会变得既轻松活泼又趣味盎然。

吕叔湘在《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中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作为教师, 我们都希望看到精彩的课堂, 都希望享受愉悦的课堂。但课堂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 它需要教师从预设的环节中走出来, 积极面对富有清新活力、情感张力的真实地“生成”的课堂, 巧妙应变, 让课堂充满智慧, 让课堂绽放精彩, 让课堂真正成为孕育人性发展的沃土, 让每一个动态生成都流光溢彩。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驾驭课堂尤其是课堂上的种种“生成”。要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 用机智转化出精彩;因势利导, 捕捉教育机遇;知错就改, 促进教学相长;幽默风趣, 化尴尬为愉快;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让课堂更有生命活力, 使语文课堂更加轻松活泼, 趣味盎然, 精彩绽放。

生成让德育绽放美丽 篇5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从生命的高度、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 我们怎样来建构生命的课堂, 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把握课堂中的“意外”生成,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师生观念, 故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 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中去, 与学生交朋友。当学生卸下了心理上的包袱, 学生才能愿想、愿说、愿做, 才能迸发出创造的潜能。化学课堂上出现“意外”是正常的, 这是学生思维碰撞出的火花, 是学生的生命之花在课堂上涌动的表现, 我们要从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宰者的位置退下来,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没必要对教学中的意外进行预设, 而应该关注更多的意外发生, 并且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巧妙地加以利用, 将它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让课堂绽放精彩。

在《探究中和反应》的教学中, 要证明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 学生讨论后得出一致结论, 得加入酸碱指示剂——酚酞。方案是在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再用胶头滴管缓慢地滴入稀盐酸, 边滴边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确定方案后进行学生实验, 一位学生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 溶液先变红, 当他把该溶液振荡两下后, 红色却突然消失了。在旁边的我看到此现象, 知道该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太高了, 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对于这个意外, 我灵机一动, 决定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偶然现象, 决定重复实验, 结果现象与刚才相同, 故否定了这个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可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但又被其他学生否定了, 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是呈碱性的, 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还有的学生认为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变质而褪色, 但其他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也与空气接触, 但没变红, 也否定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过浓所致。方案是取两支试管, 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其中一支加入一定量的水, 另一支不加水, 再分别加入相同滴数的酚酞试液, 结果加水的试管红色没有褪去。原来颜色褪去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高所致, 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后, 让那桌的学生用稀释过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重做中和反应实验, 结果取得了成功。

由于捕捉到“价值不菲”的信息, 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因此, 这个环节也成为了本课的一大亮点, 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可见, 实验中一些异常现象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 我们必须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 让智慧闪耀光芒!

二、点拨课堂中的“错误”生成, 化课堂生成为一次新的学习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素材, 创设“意外”实验, 让学生产生疑惑, 利用疑惑产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的智慧。在进行探究实验室制取CO2教学设计时有如下问题。为了加快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速率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面对学生的回答, 不要急于作出解释, 而应先做个实验, 让事实来说话。教师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加入盛有大理石的试管中, 这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老师就问到:“这气体是二氧化碳吗?”学生被老师这一“意外”的提问给搞懵了, 心里默默地想:如果不是二氧化碳还能是什么呢!于是下面窃窃私语, 不少学生表示怀疑。接着老师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如何来证明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毫无疑问绝大多数同学回答道:“把生成的气体通往澄清石灰水”。老师请两个学生当大家的面合作完成该验证实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石灰水不变浑浊。这时不少学生马上得出结论——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正当学生以为找到了正确答案的时候, 老师重新取一支试管加入一些石灰水, 并将气体通入 (注意:这时气体的产生速率已经很慢了, 浓盐酸已经变成了稀盐酸)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学生顿生疑惑, 下面一片惊奇声。讨论声大了, 思维活跃起来了, 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CO2通入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生成了Ca CO3沉淀。”“开始没变浑浊说明了什么?”“肯定没生成碳酸钙沉淀“, ”“过后的实验石灰水变浑浊又说明了什么?”“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那么开始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沉淀哪儿去了呢”?老师进一步解释:“原来浓盐酸具有挥发, 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 这种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后, 使得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又与HCl反应生成了可溶物Ca Cl2, 故没有浑浊现象。随着反应的进行, 盐酸的浓度越来越稀, 几乎没有HCl气体挥发出来, 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了, 所以再次通入石灰水中, 出现了浑浊现象。老师边讲边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拨开云雾, 学生疑惑得以解开。经过这么一个“意外”到探究实践, 再到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学习过程, 不仅得出CO2的实验室制法的注意事项, 而且牢固的掌握了课本知识, 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错误无处不在, 锁定“错误”的目的是为了放大生成, 高明的教师是不会惧怕孩子错误的出现, 而是把这种错误当成一种难能可贵的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 而并加以巧妙地运用则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仅解决了所生成的问题, 还让学生在思辩、修正和提升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又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直面课堂中的“非预设”生成, 冷静处理化尴尬为精彩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需要教师关注课堂的“突发事件”, 进行粗线条式的教学设计时, 教师不能驾轻就熟地守着“预设”等待“生成”那只兔子自个儿来撞树桩, 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把预设胜券在握, 又能随着学生的思维起伏、情感波澜随时调整教学环节, 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在《铁与硫酸铜》的探究实验时, 根据实验现象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让学生猜想该物质是什么, 有的学生说是置换出的铜, 但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是铁生锈了。面对这样的回答, 我心中毫无戒备, 很想把这个问题塘塞过去, 又转念一想不如当堂解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 迅速作出反应,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请大家讨论一下, 我们能否用实验来检验。经过学生讨论得出, 可以将生成物加热, 看其颜色是否会变黑, 可以证明该物质是铜还是铁锈了。这个收获对我来说是意外的, 同时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平时要深入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 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去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学生, 有些情况并非我们主观臆测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个环节都是不可预设, 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当教学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时, 教师若置之不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则会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更会使学生疑窦倍增, 如坠云雾。因此作为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 积极地对待, 冷静地处理, 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成为自己教学服务的资源, 化尴尬为精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使他们能想;解放小孩子的手, 使他们能干;解放小孩子的嘴, 使他们能说;解放小孩子的眼睛, 使他们能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 了解学生在关注什么, 需要什么, 希望接受什么, 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及时优化教学的策略, 关注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 化学课堂才会呈现勃勃生机, 才能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 才能谱写出动人的教学篇章。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应从生命的高度、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篇6

一、精心预设, 积蓄生成

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 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形成弹性化方案, 上课时才能胸有成竹, 遇变不乱。

如在教学《伤仲永》时, 分析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按照预设, 其原因是“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以至于“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有个学生却说仲永长大后不学习才是他“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 他应该对自己负全责。我静心细想, 解释道:“方仲永满足于自己先天的才能, 没有继续后天的学习, 使自己最终‘泯然众人矣’, 他自己应负责任;他的父亲只看到眼前的小利, 带着他四处拜访, 不让他接受后天教育, 其父应负主要责任;邑人得知他年幼能做诗后, 以好奇的心态邀请他父亲带着他参加宴会, 花钱请他做诗, 使其父想到利用他的才能来生财, 因此邑人也应负一定的责任。”这样, 学生的提问受到了尊重, 教师的回答也得到了认可。整个课堂动态十足, 充满着和谐的气氛, 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二、创设情境, 诱发生成

教师可通过实物、音乐、图画、影视等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适宜的情境, 让学生在美妙的情境中学会体验、学会思考、学会想象, 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 个性得以张扬。

如在教学《金色花》时, 课前我播放视频, 展示一组母子的生活照片让学生欣赏。通过情境导入, 调动学生的情感, 引出亲情、母爱的话题。接着出示泰戈尔的图片和简介, 让学生走近泰戈尔, 认识泰戈尔。还播放了课文的配乐朗读视频, 引情入境, 陶冶学生的身心, 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快下课前, 还播放《感恩的心》视频音乐, 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歌唱, 学会感恩。这样的情境创设, 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促进课堂资源的有效生成。

三、质疑探究, 推动生成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倡导学生积极质疑探究, 建立平等对话、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灵活自由、动态开放的教学氛围。这样, 学生的求知欲才会被激活, 课堂才会不断生成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 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如在教学《孔乙己》时, 有一个学生问:“孔乙己穷困潦倒, 可身材高大的他为什么不去找工作呢?”我提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说明了什么?”学生说:“‘站着喝酒’, 说明他生活贫困, 经济拮据, 地位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 说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硬摆读书人的架子, 唯恐失去读书人的身份。”我接着问:“他的长衫‘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说明他有怎样的思想?”学生回答:“说明他四体不勤, 好逸恶劳, 爱面子, 总想摆读书人的臭架子。”我总结说:“孔乙己的观念是‘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所以, 他骨子里总是鄙视劳动, 鄙视劳动人民, 认为自己再穷, 也总比干体力劳动的强, 而不肯去找工作谋生。”对学生的质疑, 我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在质疑中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作多元的理解, 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生成文本意义。

四、捕捉细节, 有效生成

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关注并恰如其分地处理课堂细节, 才能使课堂变得魅力无穷。

如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时, 我正和学生一起欣赏“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突然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听课, 便生气地走到他的身边。这时, 映入我眼帘的赫然是一幅简笔画:近处的烽烟, 远处的夕阳, 绵延天边的大漠。一望无际的大漠上, 纵的是烟, 横的是河, 圆的是落日。简约的线条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 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原来他正在画他所感悟到的画面。我很高兴, 把他的画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夸他会学习, 能边学边想象诗中意境, 把诗变成画, 王维是“诗中有画”, 他是“画中有诗”, 希望大家都能向他学习。同学们惊羡地望着他, 他也欣喜地笑了。这时我更明白了教师、教学、生命、生成的深刻意义。

生成让德育绽放美丽 篇7

一、打破板块设计, 处理课堂动态生成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在《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指出:“教学应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由简单到复杂提出问题。”因此, 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相互学习、相互问答的状态, 学生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 教师不必非要跟着教材, 让学生把书本内容全部吸收。其实, 有时候教材中的内容并不全都是学生需要的, 教师可以调整筛选, 进行重新整合。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先去了解这篇文章中的字词意思, 通过字词去揣摩文章。不可否认, 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但有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 要对学生的见解加以讨论, 要正确地处理学生的思维生成。

例如, 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 教师可以和学生直接交流分享老舍写这篇文章时的境遇、心情。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就会体会到为什么老舍会写济南, 为什么如此寒冷的冬天在老舍眼里如此“温情”, 因为一个人的心情决定着周围环境的对自身的价值, 这样, 学生理解整篇文章也就不难了。把握了文章整体基调, 学生就可以自己独立去选择、理解文章中的其他内容, 有助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发展。

二、容许“异音”涌现, 共同收获意外惊喜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权威性, 学生总是把教师的言行举止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 把教师的言论当成哲理。但是,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说的机会, 不管对错, 都是学生思考的表现, 在学生的这些见解中或许就会发现惊喜。即使学生的思想有些大胆、奇怪, 但作为教师都应该容许、接纳, 以使课堂充满活力, 成为一个动态的学习基地。

例如, 在课文《故乡》中, 写得最多的就是对杨二嫂如今的外貌, 作者通过杨二嫂的言语, 让人知道这个人物的尖酸刻薄, 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这个人。但也有学生会问:“老师, 杨二嫂以前是什么样的人呢?”此时, 就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讨论, 自己找到答案, 这样对杨二嫂有看法的学生或许就会有转变。因为在资料中显示, 杨二嫂过去是一个勤劳的人, 她每天都打扮得很漂亮, 就只是为了多卖掉几块豆腐, 可见她为了生活很努力。有同学又会问:“老师, 那杨二嫂肯定很漂亮, 她制作豆腐的技术肯定也很好。”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不太符合教材记载, 但学生这样的猜想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生成适可而止, 践行语文教学目标

新课改下, 课堂中不再只有教与被教两种角色,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 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不是只有唯一答案, 它具有不确定性;而学生也可以是问题的生成者, 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学生是问题的生成者, 他们的问题有时候会比教师事先备课预设好的问题精彩得多。

例如, 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 孔乙己胆小怕事, 不敢得罪别人, 遇到事隐忍, 学生会问:“如果孔乙己去官府告欺负他的人, 他会赢吗?如果他活在现代, 去打官司, 会有人替他辩护吗?”遇到学生提出这些问题, 教师最好的选择就是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 和学生一起讨论, 那这节课就可能会变得很有意思。但在问题的生成的同时, 教师也要辨析这些问题的价值, 因为有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清晰, 没有必要讨论, 有些任务的结局是必然的, 就像孔乙己的结局, 有他的性格特征, 还有当时的社会背景。教师在教学时也要考虑一些必要的教学目标, 不要让课堂偏离目标太远, 因为偏离太远就没有学习的价值了。

四、关注教学动态, 让分歧在无痕中生成

课堂是动态的,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预测在这期间会发生什么, 即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有时也会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搅乱, 结局或许完美, 或许是一团糟。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应该勇往直前, 一堂好的课不是你根据自己的计划上完, 而是在面临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时, 能灵活地去解决, 抓住时机, 把意外当作是教学的一个契机, 寻找期中有价值的地方, 对学生进行教育。其实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时会比那些所谓“完美”的课上得更有意义。

例如, 在《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文章中, 作者把祥子的拉车情景写得很完整, 有些学生会同情祥子, 对坐车人在下暴雨和烈日下没有让祥子停下脚步躲躲雨感到心寒, 有的学生觉得这是应该的, 每一份职业都有其责任, 有其艰辛。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就会产生分歧中, 此时, 教师应该就他们的分歧展开讨论与交流, 而不是听听就过了。有时候在分歧中学习反而会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师要正视这种分歧。

总之,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 学生会有很多的解决方式。我们不要轻易地去否定, 因为这正是学生最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要抓住有效的课堂生成, 并使之成为教学资源, 因为这有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摘要:语文课堂是最灵动的教学过程, 很多动态的生成都在无痕中出现。文章围绕打破板块设计, 处理课堂动态生成;容许“异音”涌现, 共同收获意外惊喜;生成适可而止, 践行语文教学目标;关注教学动态, 让分歧在无痕中生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旨在抓住生成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生成让德育绽放美丽 篇8

一、抓住契机———做有效生成的催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从宏观课程的观点看,课堂中的各种因素有时都可以催发、生成许多教学契机。

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说这个葬礼是特殊的?学生发言:(1)不是为死去的人,是为干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很特殊;(2)不是把瀑布葬掉,而是纪念这个曾经美丽壮观的瀑布;(3)这个葬礼由总统亲自主持,很特殊;(4)来参加这个葬礼的人很特殊,都是一些环保专家、科学家等知名人士。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一给予肯定。这时,又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这个悲剧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今天我们———瀑布的谋杀者为瀑布举行葬礼!这不正是这个葬礼的特殊意义所在吗?我们觉醒,我们忏悔,我们要以此形式唤醒人类。”

反思: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碰撞,有奇思妙想,教师必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足够的创造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有灵感出现,有智慧的火花迸发,要把它转化为可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敏锐地加以捕捉、放大。否则,契机稍纵即逝,而且无法复制。

二、认真倾听———做有效生成的提升者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

如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支老师却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

反思:短短的五分钟,却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在浪费水资源”这有益的动态资源,如果我们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

三、二度开发———做生成教学的拓展者

在注重生成的课堂里,教师的作用不只是将一些灵性的画面定格,而应进一步将这种美丽放大、着色,使其更加美丽动人。

如《山谷中的谜底》课文可分为三部分:谜—揭谜—启示。在学到“启示”部分时,我故意抛出一个问题:老师认为,既然课文讲的是谜,现在谜底已经揭开了,我们把4、5、6小节删掉好吗?有学生说:“课文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4、5、6小节写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能删掉。”但我想学生还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认识上,还没有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继续展开教学:“同学们,课文中‘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对每个人都有借鉴意义。本课学习本可以“启示”作结,但教师在学生对教材充分盘活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度开发,进一步把学习引向纵深。学生的学习激情被最大限度地激起,在教师提供的平台上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四、欣赏学生———做生成信息的赞赏者

这是一节作文改写课,要求把一首《我给奶奶送阳光》的小诗改写成记叙文。我试图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增加必要的故事情节,挖掘有限的文字材料,使文章更加饱满生动,突然,一位平时特别爱表演的女同学提出:“老师,我们可以表演吗?”表演作文?这个建议真不错,让学生们借助表演,充实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何乐而不为呢?一听表演,同学们来了兴趣,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愉快的表演中,他们一边演一边揣摩书本上给予的语言文字,一边演一边修改讨论,好不热闹。一小组上台表演,下面的同学看得很认真,表演一结束,马上小手林立,争先恐后地展开了评价。这个说:“小孙女发现阳光不见了应该很失望才对。”那个说:“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地间,我想景色一定很美。小女孩看到了碧绿的小草,看到了翠绿的山峦,看到了清清的小河,享受着这美好的景象……”我惊讶了,学生们说得多精彩,体会得多深刻。

反思: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的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学习的内在潜力,都可以为教学所用。学生自发地吹来“东风”,教师如果能够巧借“东风”,欣赏学生,就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适时调整———做生成资源的重组者

面对这一个个“活”起来的课堂,一些教师产生了新的问题与顾虑: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了,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面对学生各种意见和问题,教师怎么办?对此,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只有通过教师对学生“活”起来的“动”的重组,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使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项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极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有“动态生成”意识的教师要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引领学生共同进入发幽探微的教学境界。

上一篇:仲裁委员会下一篇:戊乙奎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