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基础

2024-08-11

生成基础(共9篇)

生成基础 篇1

古希腊时期, 人们把教师称为“智者”。言外之意, 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 才有资格为人师。韩愈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隐含了中国古代对教师提出的“智者”和“仁者”的双重要求。第斯多慧说:“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 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我国也有“授人以鱼, 不若授人以渔”之说。这些话语也蕴含着对教师的智慧形象和智慧品性的要求。

在当前教师教育的改革探索中, 滋养教师的智慧品性, 塑造教师的智慧形象, 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 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要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这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 教育智慧也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但并不是不可追求的。对一个有准备的教师而言, 教育智慧不会永远都是一个“彼岸性”的问题。教育智慧只光顾那些有准备的教师。要迎接教育智慧的到来, 教师必须做好三个准备:教育学理解、个人知识管理和教育机智。

1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具有三个特质。

1.1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是一种发展性理解

发展性理解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前景、潜能和向上的积极态度的一种尊重和信任。发展性理解是基于对儿童的“向善”和“向上”的发展方向的认可, 把“发展性”始终置于教育行为方式的首要位置。教师的教育智慧在于在复杂的真实的冲突性的教育情境中保护并激发儿童的“向善”和“向上”本性。

只有具备发展性理解, 教师才有可能时刻把握教育过程之中、教育情境之中、教育内容之中的发展性元素和发展性价值。教育智慧不是用来装饰教育过程的, 而是用来促进学生发展的, 这就是教育智慧的价值优先法则。

1.2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是一种分析性理解

学生具有“未完成性”或“未成熟性”等特点, 他们总是天真的、善良的、纯洁的, 这种天性是需要教师理解和把握的。面对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和冲突, 教师不能一味对学生进行负面的理解, 把学生的不良行为理解为邪恶、卑鄙和不道德, 并进而产生憎恶、不满和简单的谴责, 相反, 教师应持有的教育学理解态度会引导教师去分析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和实际情况。分析性理解不是武断地对学生的行为简单地下负面的判断, 而是认识到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学生逐渐地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 克服自己的缺点的过程。教师的教育智慧便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不足, 明确自己言行错误的原因, 并及时更正。

1.3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教育性理解

教师的教育智慧乃教育之需, 因为教育是一项智慧型的事业。“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育出智慧的人, 只有智慧的老师, 才能培育出有智慧的学生。”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既需要教师对儿童的“未完成性”或“不成熟性”给予“同情”的理解, 更需要给予其“移情”的理解。同情是一种谅解、包容、怜悯, 而移情是一种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如果远离了“移情”理解, 教师的理解对学生来说也可能仅仅是居高临下的。教育学理解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创造基础。教师要具有“教育学理解”的能力。

2 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

智慧与人的知识能力、德性品质、态度倾向有关。亚里士多德认为, 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说:智慧使得一个人能干并且有远见, 能很好地处理他的事务, 并对事务专心致志。怀特海则认为:“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 它涉及知识的处理, 确定有关问题时知识的选择, 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便是智慧, 是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3]总的来说, 智慧是指人们运用知识、能力主动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教师在复杂的教育场景中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管理, 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所存在的局限性, 从而产生组织更新知识结构的愿望和行动。一方面,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充实新的知识;另一方面, 激活不同类型的知识, 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创造, 充分发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教育场景中应对复杂问题的作用。通过个人知识管理, 发挥知识的智慧价值。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知识构不成智慧, 陈旧的、残缺不全的知识形不成智慧。

3 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不仅是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 而且是教师智慧生成的条件。教育机智总是与特定的教育情境有关, 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面对复杂而微妙的教育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迅速地、准确地、灵活地、恰当地采取行动的能力。

首先将教育机智作为一个教育问

题来讨论的教育家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 8 0 2年, 在他的首次关于教育的演讲中, 他对教师们说, “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呢?”他认为教育机智, “介乎理论与实践之间”;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作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的过程中自然地展现出来;“机智是一种行动方式, 它首先依赖于人的情感或敏捷性, 仅仅从遥远的意义上依赖于由理论和信念形成的判断”;“机智对情境的独特性非常敏感”。赫尔巴特关于机智的论述告诉我们, 教师的机智尽管不是计划性的, 但却是可以准备的, 是以教育学理解、教育信念为基础的。

参考文献

[1] (加) 马克斯·范梅南[著], 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13~128, 169.

[2]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 2005 (2) .

[3] (英) 怀特海[著], 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三联书店, 2002:54.

生成基础 篇2

【摘要】目的:探讨生成性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护理专业的100名学生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生成性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分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更多学生认为在对应的教学方式下学习对自身各项学习能力有更好的提升。结论:生成性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基础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在当前的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从中获取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预设方案与执行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特定设置的情景,构建自主教学活动,整合创新的思路与方案,形成生成性的教学模式。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大量地应用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成效显著。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护理专业的100名学生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50名采用生成性教学法展开教学,50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学习基础护理学的过程中,两组学生的年龄、基础知识水平以及入学成绩基本相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共同使用统一教材及由同一任课教师指导教学。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展开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各学习环节包括理论讲述、示范操作、单独练习、进行考核等。观察组学生则采用生成性教学方式展开学习,生成性学习方法的教学手段及要点分析如下:(1)教学前的弹性设计预案。强调课前预案设计的弹性,首先在于学习目标的弹性,教师除了保证目标明确以外,还要将其分为共性目标与个性化目标,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地位。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必须保证弹性,应保证教学范围内内容重组的灵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反映与反馈及时捕捉有效信息,调整教学的进度与内容。再者是教学时间安排的弹性。基础护理教学是一门实践型的课程,其知识学习过程具备探究性与开放性特点,教师生成性教学的开展则要针对预知的各种情景制定策略,因此必须有足够的预留时间,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控。(2)引导学生由理论转向实践的生成。在教学前,学生要根据自身预习的情况来判断自我知识掌握程度,而教师也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进度,预防过度超前或滞后,从学生的认知来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分层施教,确保生成性教学的针对性与高效性。比如在学习运送病人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询问学生有谁推过轮椅或平车?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角色扮演的训练环节,指导学生在推轮椅或平车时的技术,针对没有掌握技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不但确保学生学会知识,而且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这个例举的过程实际上正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转向实践的生成过程,尽管学生在亲身操作以前脑海中或许已有教材资源,但在实践操作的同时生成新的知识,这便是教师在理论实践的过渡教学中形成的生成性切入点。(3)善于利用学生的提问生成知识。课堂上教师善于利用学生提问生成知识是一种技巧,有助于推进教学,深化内容。比如在学习“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内容时,一些学生提出疑问“在进行试验前,为什么有些护理人员会问患者有没有吃饭?”这些内容教材中并没有详细分析,因此属于生成性资源。那么教师就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提问顺势将其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调动有关患者空腹状态下耐受性的知识点,点拨分析并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于是学生从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学习主题中生成了有关避免空腹试验的知识点。(4)巧用实验意外生成知识。护理技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一些技术的学习必须通过真实的角色扮演才能强化教学效果,比如静脉注射的示范,有的学生无法做到一针见血,那么教师就应反应迅速,果断决策,利用学生失败的操作为其分析静脉注射失败产生的原因,在原因中寻求改进措施。1.3评价方法

对比两组学生的期末理论成绩与操作技能成绩,以百分制计,同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收获进行对比。1.4统计学方法

针对两组学生理论实践对应分数及在相关指标上的教学评价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x与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表1 两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比较(分/例)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值 P值 例数 50 50

理论考核 81.7±14.2 73.5±14.9 3.217 <0.05

实践考核 88.2±6.7 79.6±7.3 3.658 <0.05

2[1]

由表1可知,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表2 两组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例/%)

组别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自学能力 提高观察与发现问题能力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加深理解记忆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观察组

对照组 16(32)28(56)35(70)33(66)33(66)32(64)

X值 67.825 29.617 19.768 17.512 17.512 26.437

2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43(86)

44(88)

46(92)

44(88)

44(88)

45(90)

由表2可知,观察组学生在各项学习指标提升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3.讨论

预设和生成本身就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进行预设,也要通过预设实现生成的效果,所以生成性教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中,采用生成性教学的观察组学生在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方面的成绩均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习基础护理的对照组,P<0.05。而在有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的肯定也明显比对照组学生更多,P<0.05。然而,在基础护理教学课堂上的生成性教学,必须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才能在知识中生成知识,激发学生思维,满足探知欲望,全面提升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同时还保障了活跃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推动学生全方位掌握系统知识的前提下促进与教师的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生成性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成效,值得深入应用、发展和推广。【参考文献】

生成基础 篇3

【关键词】微课框架  高职计算机教学  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11-0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频率也在提升,于是计算机技术人才也日益成为社会广泛需求的人才类型。另一方面,在我国现行的教学体系当中,高职院校以培养对接社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要,亦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而微课的出现,恰恰成为能够助力高职院校推动计算机课程展开的有利渠道,因此如何利用微课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突破计算机教学当中原本存在的窘境与障碍,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枯燥的课堂设计、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拘泥于“讲”与“学”的单方面主动模式之下,并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其次,现阶段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具有普遍性,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不同的学生必然拥有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而泛式教育在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上显然缺乏契合性,而这本身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三,课程评价形式单一,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评价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单一的、仅以测验成绩为准则的评价模式,会造成对学生错误学习方向的驱动性,即“为测验而学习”,这样不利于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更让学生将计算机学习变成一种任务,缺乏情感上的投入。甚至部分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因为这种考评模式,失去了能够突显个人优势的评价元素,这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微课优势

微课的主要形式,是将之前制作好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利用网络或共享等现代科技技术,让学生可以在课下或其它时间,根据个人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要,更为合理和自由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由于微课视频一般只有十分钟左右,其更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避免因为时间过长对学生造成观看注意力的消耗。另一方面,和传统课程模式相比,单个微课视频存在的形式并不是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阶梯式教学设计,而是针对某一个教学重点或理解难点,展开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教学,所以其在内容上更为精确、在容量上更为适当。最后,资源容量小,一堂十分钟左右的微课其内存大多维持在几十兆左右,适于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学生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观看和学习。

三、微课框架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生成

(一)微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在微课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生成,需要构建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改善传统教学环境的目的。

首先,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所应必备的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能力之一,教师理应从提升学生自主性的角度,将微课很好地融入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本堂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教学思路,并根据此制作成微课视频;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接受特点,制作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梯度性的微课视频,为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视频资源。而在统一共享平台当中,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或为自己所需要的视频内容,让课前的自主学习更加完善。

其次,课堂互动阶段。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而在真实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会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度具有非常直观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有限的核心教学视频作为教学设计的课堂线索,区别对待共性问题、个性问题,旨在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对更多问题的处理。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转化为针对问题的定向答疑和破解过程。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规划时,也要为学生预留出一定的互动参与时间,组织学生在微课后展开讨论,对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展开探讨和帮助指导。

第三,课后总结和反思过程。这个环节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有效地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弥补,为接下来新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一方面学生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借助微课视频进行有效的知识内化,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巩固,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及时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反思并不是单纯针对学生而展开的环节,教师本身也要在课堂当中、在教学结束之后展开反思,归纳学生在学习和接受知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基于此对微课和教学模式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优化。

(二)微课堂生成实施要点

第一,微课资源的选择要切合教学主题,切中课堂要点。严格意义上来说,微课只是一种教学形式,是对传统课堂的延伸,因此在教学知识点呈现的选择上,教师需要充分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容明确教学主题,快速进入状态。

第二,多元化的微课资源尝试。虽然现阶段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的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当教师足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和资深优势时,动画影像、网页以及PPT等都可以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

第三,将微课和教学情境相融合。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虚拟功能,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融入创设情境的模块也拥有一定的可能性,它可以帮助教师将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素材运用到教学环节当中,应用到微课资源当中,让学生融入情境,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最后,有效加强期末考评设计。教师在利用微课开展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中,也应让学生感受不同层次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根据自我的发展意向来进行选择,同时纳入多样化的考评模式,比如通过小组完成的学习成果展开小组内考评,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展开阶段性考评,等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框架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构建不仅是符合计算机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还是符合学生自身成长需要以及学习需要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合理选择微课的应用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计算机语言,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力勋,何林海.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4(5):40.

[2]孙昊.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微课教学的适应性[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5, 6(1):43-45.

生成基础 篇4

关键词:理科班,预设,《选读〈史记〉》的教学,激发兴趣,编排篇,改革作业,生成

进入高二以来, 随着分班工作尘埃落定, 我被安排教两个理科班, 谁知道开学初我的学生却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开学第一篇教的是《〈史记〉选读》中的《太史公自序》, 当时安排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史记》的意图, 然后再进行下面篇目的讲授。由于书旁边有批注, 于是我课前布置了预习要求, 然后上课就自己串讲, 我是讲得津津有味, 下面的学生却恹恹欲睡, 等到讲得口干舌燥的我下课检查学生的书时, 却恼火地发现, 很多男生的书上基本上一个字都没有, 检测下重点句子的翻译, 更是火上浇油, 基本上一窍不通。当时我是火得课都不上了, 用半节课的时间谈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然后狠狠地批评了全班学生, 说他们这些理科生一点都不重视语文, 一天到晚就知道做数学题。等到晚上我冷静下来, 想想到底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要知道我以前教文科班的时候, 那些女生可认真了, 书上写得满满的, 叫她们预习会很认真地完成。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理科班文言功底薄弱, 如何开展《〈史记〉选读》教学?

一、分析我校理科班的生情特点

我校很多男生是因为语文成绩比较差, 加上不喜欢背诵才选择学理科的, 因此基础比较差, 对于难懂的文言文更是“恨之入骨”。但是男生也有优点就是擅长理性思维, 对于富有创新和挑战性的东西好奇心比较强, 思维也比较灵活, 如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有时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了解选修和必修教材教学之间的区别

选修课有别于必修课, 必修课强调基础的夯实, 而选修课则强调发展与提高, 因此我们不能将必修课中的那一套完全照搬到选修课的教学中来。落实到具体的《〈史记〉选读》教学, 即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文言文知识的传授, 满足于对文言故事的了解, 我们还要努力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王云峰在有关研究中指出:“恰当地把握住高中阶段选修课的特点, 避免出现‘将大学课程下放’的倾向, 特别要注意避免选修课程设计过程中‘知识本位课程观’的影响。”倡导正确的选修课程知识学习观。

三、多措并举, 让学生学好文言文

1. 激发兴趣。

在进入《〈史记〉选读》的阅读之前, 我利用一节课专门放了最近的电影片段《赵氏孤儿》《英雄》, 并且介绍了以下几个人物的生平:韩信、萧何、刘邦、项羽、孔子、屈原、管仲、李广, 并及时和最近的历史剧穿越的问题联系起来,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最后再请同学说说这些名句分别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这一节课似乎和文言文关系不大, 但是实验下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后面教师再布置任务就顺利多了。

2. 编排篇目。

在教授顺序的安排上, 总的原则是尽量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减轻学生学习古文的恐慌心理。由今到古, 由熟悉到陌生, 由已知到未知,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经过两轮实践, 效果尚可。

3. 改革作业。

鉴于理科生课后作业质量较差, 在讲授《〈史记〉选读》时我改革作业形式。具体做法是:A.布置预习作业。在讲每篇课文前, 我要求学生配备配套的翻译资料, 布置的预习作业根据译文, 把每段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标在书上, 事前有一套固定的符号。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地抄写, 浪费时间,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注能力和预习能力。B.老师上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整理重点知识点, 梳理课文的内容和分析人物性格, 鉴赏人物刻画艺术, 讲述叙事艺术。C.每天的作业增加随笔的内容。每篇文章学完, 老师都会布置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谈谈学完后的感想。由于我所教的班级男生都比较有自信, 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随笔作业里我发现了很多有创新的观点, 自己的眼界也得到了开拓。

高二作文教学以议论文为主, 学生对议论文的论据积累比较薄弱, 《史记》中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无疑能成为议论文的优秀论据。我引导学生在随笔中对《史记》中一些典故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 制作素材卡片。比如, 爱国类素材, 可以收集屈原的故事、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勤奋类素材,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通过尝试, 我感觉随着学生阅读面的扩展, 学生越来越钟爱《史记》中一个个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故事, 学生喜欢将这些内容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

经过师生的努力, 在阶段性检测中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分数不逊于文科班, 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在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时候, 我所教的理科班的得分超过了文科班, 这是因为他们掌握得比较灵活, 善于举一反三。

四、教后反思

通过以上的尝试, 我充分认识到了以预设为基础, 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性。总结以上的做法, 我认为:

生成基础 篇5

1 技能与技能生成的规律

技能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技能的生理机制是由于在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神经细胞之间形成了牢固的联系系统, 只要在一定的刺激作用下, 系统的动作便一个接着一个地产生出来。

军事技能是军人在军事活动中运用知识和经验, 完成某种任务具备的技巧和能力的统称。军事技能的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军事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军事技能是在具有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 通过练习和模仿而形成的。按其性质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二是军事技能的技巧性是在军事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了的活动方式。三是军事技能的熟练度。是在军人经过反复练习后所形成的巩固的、达到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军事技能熟练的生理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上不断练习而充实完善, 不断地概括化和系统化, 从而建立起一种概括的、稳定的神经联系系统, 即动力定型。熟练是军事技能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基本条件。总之, 军人的各种军事技能所表现出的技术能力, 必须在许多技能都达到高度熟练的基础上才能形成。

技能的教学、学习、训练实践表明, 反复的练习是培养和提高技能的有效方法。练习过程中应注意三点:一是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 提高练习者的认识, 使其积极自觉地进行技能学习, 以提高练习的主动性;二是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克服盲目练习, 提高练习的效果, 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三是练习必须依计划有步骤按节奏地进行, 以提高练习的预见性。

2 技能生成规律的探究

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操作技能, 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动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又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 经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接近自动化的认知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相比较, 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他认为, 心智技能按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以及言语动作阶段。[1]

技能的生成过程存在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六个阶段。

(1) 技能生成过程的“初期”

技能生成初期为技能生成的开始阶段。一般情况下, 在此阶段技能明显上升。其上升原因取决于下列综合因素:操作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 训练学习动机;教练员本身的素质, 授课的方法艺术等等。

(2) 技能生成过程的“形成期”

技能的形成期为技能生成的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中技能生成要求规范、制式、完整及熟练。这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其上升率又明显下降。因为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操作者的心理活动、技能标准的严格规范和技能动作的准确制式等等。

(3) 技能生成过程中的“平台期”

技能生成的平台期为技能生成的第三阶段。当操作的技能由模仿、消化达到熟练的水平后, 此时已将操作者的技能推到了一个短暂的高潮期。随之, 将会导致技能水平保持一段时间的暂时稳定。

(4) 技能生成过程中的“高原期”

技能生成中的高原期为技能生成的第四阶段。由于“平台期”的到来, 预示着技能形成中的高原期随后即将来临。长时间的训练使操作者产生生理疲劳, 反应迟钝。由于技能水平达到了最终水平的驿站, 此时会使操作者在心理上产生技能饱和的假象, 出现技能自满现象, 加之操作者智力水平的制约程度不同, 不能从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训练方法, 上升到更高一层的理论进行研究, 指导技能科学训练, 阻碍着操作者的创新能力发挥, 再则, 动机、环境的制约, 使训练兴趣下降;教练员本身的素质, 技能水平也影响着操作者技能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5) 技能生成过程中的“突破期”

技能生成中的突破期, 又称为技能的升华期。它是技能生成中的第五阶段, 是技能从低层向高层, 从假稳定技能到真稳定技能的突破阶段。实施技能的突破与升华关键在于及早预测“平台期”的到来, 为突破高原期做好准备, 分析各方面的原因, 找出主要因素, 通过实施有效的训练方法, 压缩“平台”与“高原”的过渡期, 在生理上消除训练者的疲劳, 采用各种训练手段, 调动训练情绪, 解除心理压力, 增强训练信心, 在智能方面进一步强化, 提高操作理论水平, 研究技能技巧, 使操作者尽快地突破高原期, 上升到真正技能稳定期, 使技能生成实现第二次飞跃。

(6) 技能生成过程中的“稳定期”

“稳定期”为技能生成过程中的第六阶段。技能的生成一旦越过突破期, 则技能水平达到了真正稳定阶段, 技能水平将会有新的飞跃, 出现质的变化, 达到新的真正稳定。因为它的到来已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过程:初期、形成期、平台期、高原期、突破期, 使之技能基础牢固不易产生波动。

3 制约军事技能生成因素分析

军事技能的生成遵循一定的规律。上升的幅度有快有慢受教练员、操作员、操作技能本身和作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 训前根据该技能以往的教、学、训规律, 初学者的接受能力、模仿特点, 具体分析技能形成过程及训练各个时期制约因素产生的原因, 为更加科学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训法奠定可靠的基础。一般影响军事技能生成的因素有以下三种:

3.1 知识对技能的制约

知识是技能提高的内在力。只知道模仿教练员讲课过程中的操作基本程序或满足于书本表面肤浅的操作要求, 而不知道采取有效而积极的训练方法, 将使技能的生成发展受到阻碍。技能在低级阶段重复练习, 只能有表面的提高, 难以有实质的突破。此时, 需要丰富知识, 提高相关理论, 改变老一套陈旧的训练模式。一旦突破了知识的限制和制约, 改造了旧的动型, 建立起新的动型, 技能训练就会出现新的转机, 成绩就会逐步上升。因此, 知识是技能提高的内在动力, 方法是提高技能训练效率的有效途径。

3.2 反馈对技能的制约

通俗来说, 反馈就是效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信息又传回控制部分, 并影响控制部位的功能。广义而言, 人类的反馈范围是极其广泛的, 可以来自教学、训练、生活、社交、运动等。

以教学实践中的模式图来分析:

由此可见, 及时正确的反馈, 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技能的提高, 技能生成的正确性和快速性。

3.3 疲乏对技能的制约

疲乏, 或称之为疲劳, 是军事训练人员在技能训练中的一种主观感觉。分生理性疲劳、病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三种。

第一种:生理性疲劳。军人正常的劳动、运动和军事技能训练之后会感到疲乏, 这是正常现象, 也是暂时的, 经过短时间的休息或适量进食之后即能完全恢复正常。一天的军事训练之后, 常会感觉全身疲乏, 四肢酸困, 但经过一夜睡眠, 次日又可照常训练。这种疲劳称之为生理性疲劳。

第二种:病理性疲劳。如果稍加训练, 甚至没有大运动量的技能训练, 而训练者就出现疲乏、疲劳之感, 则可能是病理性疲劳。引起病理性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训练者缺水、缺精、电解质不平衡, 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 神经系统机能失常, 肌肉本身病变等。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常见的病理性疲劳有神经性疲劳、缺水引起的疲劳。

第三种:心理性疲劳。军事训练由于内容单一, 方法单调, 训练单纯反复, 组织形式死板, 易使训练者产生厌烦情绪, 导致操作者的逆反心理, 由此而带来的训练疲劳称之为心理性疲劳。

疲劳是造成技能训练出现“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疲劳, 均表现为人的体质减弱、机能减退, 技能学习的效率降低, 有时阻碍技能训练的正常进行。并且疲劳易造成心理指标的降低, 造成生理、心理上的恶性循环, 是影响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制约军事技能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 千变万化。这些因素是一般技能“高原期”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需要军事指挥员和军事操作人员在大量的军事技能训练的实践中去摸索、总结。

摘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 需要由机械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转变, 同时必须以严格科学的训练为基础。伴随着现代化军事训练的高效性, 教学思想的先进性, 训练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性, 对制约技能生成因素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分析了技能、规律、技能生成的特点和制约因素, 就本研究的结论以及对下一步研究的看法谈了自己的几点启发, 旨在为现阶段的军事技能训练以及将来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生成基础 篇6

一、师生畅所欲言,激活学生主动探知激情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语言,理应在相互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其价值意义。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能在激活他们的丰富认知和思维情感的基础上更好地主动适应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畅所欲言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发现和探知的过程。

让学生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能使得他们在主动交际过程中展示认知思维,也为发现问题奠定基础。按照课堂教学要求和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表达话题,利于学生在调整认知感悟思维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指导学生畅言的过程中,一方面,结合表达能力差异,创设多元化的表达话题,让学生有足够的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增强认知感悟;另一方面,创设自由和谐的表达氛围,让学生在不拘一格的表达中发现更多的精彩,激活认知潜能。

通过生生畅言来活跃课堂情境,更利于学生在实践认知体验中加深印象。例如教学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时,根据文章表达的主题大意,根据Daniel和Jenny的对话,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foreign manners?”和“How do you greet to others inRome?”进行主动交流,帮助他们将阅读感知转化为自我表达。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多引导他们针对不同的观点发表意见,以强化认知感悟。

二、师生平等对话,帮助学生主动展示才能

运用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能在拉近师生距离和缓和紧张关系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运用师生平等对话来丰富课堂教学,能使学生针对自身的问题,在实践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活跃认知思维,丰富情感体验。

师生对话沟通能使学生对语言表达过程以及课程学习内容产生一定的好感,让他们在受到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积极调节思维方法,强化综合运用的规范性和条理性。在对话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主动和学生交流,以追问提醒的方式让学生有二次总结反思的机会,另一方面,关注学生语言表达中的创新之处,予以表扬和肯定,让他们主动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和进步,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师生对话能使学生对英语表达要求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让学生在备受关爱的过程中积极展示才华。

师生平等对话模式的运用更利于教学双方形成和谐的关系,为生成情趣化课堂奠定基础。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 6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扮演记者和医生的角色,围绕“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ORBIS doctor?”相互交流沟通,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围绕“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the ORBIS doctor?”和“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ORBISdoctor?”进行交流沟通,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发现。这样的平等交流,也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综合运用用能能力力。。

三、角色模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感知运用

运用课程角色身份活化教学,让学生在与人物进行对话的同时发现更多的内容,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富有人文性,更多样化。角色模拟的运用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感知中不断增强感悟,将人物表达要求通过转化予以呈现,发现更多的精彩。

在角色模拟过程中,按照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和不同学生的表达能力差异,鼓励他们自选角色,带着新鲜感和好奇心主动融入课堂,帮助他们增强理解感知。在运用中,一方面,创设与生活贴近的情境,让他们在熟悉的背景下大胆交流,将被动应付学习转化为自觉主动实践,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以多样化的创造力拓展延伸交流,帮助他们在主动交流的过程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

生成基础 篇7

建筑设计怎样入门?长久以来很多院校都对此进行了探索。走在前列的院校在低年级就开始用电脑虚拟现实, 辅助设计。早期的经典的课程是不是就真的就过时了呢?笔者认为一些传统的表达手段确实在电脑技术发展的今天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车轮。但不是完全没有其价值, 作为建筑师的专业素养还是有其特定作用。毕竟与人沟通时, 除却口头的表述, 还是需要“图示”来辅助沟通。这些手头训练的东西大可以放到课后与假期去做, 而不必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建筑学的入门是个“夯实基础”的过程, 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建筑设计, 对于设计过程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 怎样在懵懂的时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设计观是个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当我们把各种相对独立的基础模块化训练交给学生的同时, 怎样用一个清晰的设计

理念把这些训练串联起来, 避免学生“学无所用”, 是摆在建筑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长时间空间构成作为一种基础训练对学生掌握设计构成的手法进行教学, 但这种训练方法往往只针对个体的形式研究, 忽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整合关系。只见“构成”, 未知“生成”——建筑形态及环境场所与人的行为模式“自发”的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构成”通常做为设计手段, 是指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对设计对象在形、色、质方面的秩序组织。它强调形态元素的配合作用, 形成现代设计理念的形态组织方法。

“构成”是一种造型手段, 发源于包豪斯, 是种相对静态的设计方法。社会发展至今, 原本局限于只针对设计对象本身出发的设计观, 逐渐停滞不前, 建筑设计行业需要创造一种新的动态的, 更关注人的情感体验的设计法则。现代建筑学教育应该对当前建筑设计领域做出积极的响应, 新的理念指导分析事物的基本属性, 找寻事物彼此自然发生的空间联系以及人所场所内的情感因素, 启发设计者对形态的解析, 抓住形态生成的本质, 清晰地控制设计走向。

就方法论而言, “构成”作为近代造型“形态组织的语法关系”在很长时间内简单粗暴地推演事物之间存在的秩序关系。其时空关系是静止的, 封闭的, 只是在表层刻意地营造出静态的秩序。“生成”所指不同于“构成”浮于表象的秩序关系, 更加注重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主动发生的现象关系, 阐述主体与客体, 内部与外部的本质的联系, 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进, 并以动态的眼光审视建筑物在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环境是先于建筑物的存在, 建筑物的出现通常是滞后的。建筑物不是个孤立的事物, 它必然地根植于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 建筑物是环境“生成”的。不管是建筑物内部还是外部的空间所衍生出来的情境场景必然地跟整个环境是密切关联着的。

本科建筑学一年级设计基础课教学应该遵循启发式教育模式, 教会学生运用空间语言去构建场景, 创造积极的空间形式, 通过虚实、尺度、色彩、肌理、比例等基本空间语汇的组合和运用表述或简单或复杂的主题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设计对象与环境产生的联系, 对建筑内部空间, 环境外部空间以及“边缘”空间人的行为作出深入思考。这是充满逻辑性的教学路线, 让环境“生成”建筑。

建筑设计诚然跟许多艺术设计 (例如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 有着紧密地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教学中并非是让学生割裂地去学, 而是学以致用, 融汇贯通。教师的任务就是作个指南针, 给学生指引一个清晰的设计思路。所有的教学模块都是有着指向性的, 主线是清晰的。在学生设计思路逐渐清晰时, 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给自己的设计取个名字。明确的主题能强化设计理念, 脑海里时时刻刻勾画情境场景。这个名字不宜是个具象的事物, 否则设计很容易走向空洞的形式。“主题思想”和“空间手段”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建筑物是人的行为活动的载体, “空间游戏”可以做, 但须知其意义所在。脑海里想像出发生在环境中, 建筑内外 (抑或边缘空间) 的人的行为, 构建情境场景描述关于“空间的故事”。

《窗》:“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 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 让我们安坐了享受, 无需再到外面去找。”——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建筑要积极创造时空情境, 构筑人对物我的感知。每一扇窗, 每一扇门, 甚至门上的把手都有其意义。而不仅仅只是把它们看作建筑的构件, 都是人与环境沟通的渠道, 都是事件场景内的构成要素。这就要求学生有时候要抛开设计思维, 单纯地以人的基本需求去感知空间加之于人的身体与精神上的影响, 体察每一处“边界”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以至于延伸到想像实体建成后加之于整体环境改变后引起的一系列空间效应。

课程设计的题目设定“遮避物”和“联系体”, 强调基本的功能属性, 使学生专注于建筑物与环境之间运用空间语言的交流。“遮避物”具有遮风避雨的基本功能注重建筑单体与整个环境之间的融合, 可以是一个独立建筑物, 也可以是多个建筑物组合在一起。“遮避物”注重形体的塑造, 学生能初步接触结构及构造等方面的细节设计。“联系体”注重的是空间的联系与过渡、场景的转换。“联系体”可以是对两个有一定距离的“岛”间联系空间的创造, 也可以是对处在建筑内部与外部的过渡性空间加以改造。“岛”是两个相对孤立的场所, 空间距离较远;过渡性的空间则处于建筑内部与外剖衍接处, 特定空间场所的边界, 人的行为在此受空间环境改变的影响, 或进或出, 或驻足逗留, 心理情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是一种很值得玩味的“边缘空间”。

让学生关注建筑边缘空间, 意在让学生从身边环境出发, 体察校园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过渡空间对人行为的影响。建筑外部空间是纳入整个校园公共环境领域的, 比如广场、庭院、绿地等, 是各种过渡性空间和交通转折点;边缘空间不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是人行为活动的发生改变之地, 是一个模糊的, 充满趣味的场所, 理应在设计上受到重视。

学生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空间, 也可以是某个现实空间的改造。基地由学生自行在校园内选取。课堂中列举了一些可“改造”的场地。诸如:两座教学楼之间的庭院、教学楼入口前的广场、湖 (河) 的两岸等等, 都是学生每天上课与下课经过的场所, 必然地引起学生通过自身的行为需求诱发思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弱化对建筑的视觉形式的过分追求, 而是让学生体察校园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感知和真实需求。在建筑学一年级的教学中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方式, 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能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用手去思考”。不管是徒手草图, 还是手工模型, 都是“首”加之于“手”的思维运动的结果。

构思草图的训练能加强其脑和手之间的转换能力, 从而能把头脑中的“空间语言”第一时间清晰流利地用手“画” (或者制作) 出来。很多一年级学生都有共同的困惑:在设计的过程中, 头脑中曾经想象的空间, 却无法通过笔端清晰的表达出来。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熟练掌握“空间语言”的表达工具——富于表现力的草图。草图能力的提高——从速写 (徒手画) 做起培养观察、组织 (概括) 、表达 (表现) 能力, 训练眼、脑、手的协调能力。平时多画速写记录观察周围的建筑, 课余可以收集一些大师草图进行研究以此探寻大师们思维的轨迹。

以木为法曰“模”, 以土为法曰“型”。——《说文》公元前121年的成书。

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语言”之一, 是一种设计方案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设计全程用手工模型推动。应加大模型推敲及制作的工作量的认定。

建筑模型具有与实物等比缩放的关系, 或者说是“异质同构”的特点。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多维性和立体感。用不同的材料模拟现实制作, 可以精确地表现了建筑自身的内容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这种积极的响应对于设计者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设计模型 (工作模型) 以杆件、板片、体块的不同拼接为设计手段, 感性而不失逻辑地去推敲研究, 使设计方案趋于完善。展示模型 (成果模型) 概括地表现建筑方案的风格, 以及设计者的个性手法。应加重成果模型在课程设计中所占的成绩分值。

建筑学入门的学生掌握的“建筑语汇”较少, 缺乏“空间操作”的基本手法, 因此让他们学习如何运用草图、手工模型等“原始”工具来表达其“想象的空间”是充满意趣而激动人心的。随着建模软件的渗入课堂, 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头脑想象”与“现实显现”的媒介阻隔, 对于清晰精确地“操作”空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即便如此, 电脑依旧不能取代手头感性的体验, 特别是一些概念化的灵感需要即时的徒手草图去勾画, 同理建筑方案构思离不开手工模型的感性推敲。这种原始的空间语言转换能力是优秀建筑师的基本素养, 是建筑基础教学中应该着力对学生培养的重点。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学学科建筑发展, 各种建筑思潮的涌现, 本科阶段的一年级基础课程训练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如何跟上行业技术的发展, 更加高效地培养优秀的建筑师, 而又避免急功近利, 关键在于抓住建筑学基础教育的本质问题及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 从环境入手, 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参考文献

[1]张天宇.建筑学低年级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西建筑, 2012, 38 (10) :277-278.

[2]钟力力.建筑学专业本科一年级课程改革实践与体会[J].建筑教育, 2009, 27 (7) :255-261.

[3]吕元, 刘悦, 熊瑛, 赵睿, 张青.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建筑学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 2014, 23 (1) :68-71

[4]李真.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24)

[5]沈欣荣, 满红, 王靖.“情境式教学方法”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思考[J].中国建筑教育, 2014 (2)

[6]薛滨夏, 周立军, 于戈.从真实到概念——"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中空间意识培养[J].建筑学报, 2011 (6) :29-31.

生成基础 篇8

无论是当年包豪斯引入设计车间以解决设计和工艺分离的问题,还是路易·康向砖询问“你愿意成为什么”,或是安藤忠雄和施工人员一同研究“丝绸般混凝土”的工艺,直至当代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对“建筑表皮”的发展……强化材料与建筑关系的努力,在建筑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材料承载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建筑的时代性,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因其特征性材料而有别于其他时代;二是建筑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建筑因其特征性材料而有别于其他地区。这两点使历史建筑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在强调绿色建筑的今天,除美学意义之外,建筑材料还承担着道德意义,比如使用当地材料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就是绿色建筑的一项重要指标。无论是传统材料的再利用还是各种新材料的开发,当代建筑材料的丰富程度前所未有。同时,当代新兴的参数化设计及数字化施工使传统材料有可能产生全新的建筑效果。

然而,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设计与建造的分离,建筑设计与材料的关系却呈现疏远的态势。对很多设计来说,材料是一种抽象的要素,直到设计接近尾声,建筑师才考虑选择何种材料的问题,简言之,以材料配合设计,材料的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掘。这种现象,甚至在教学阶段就已经呈现出来。在建筑设计的教学中,“抽象”作为一种传递理论的手段,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容易导致丰富性和开放性的丧失。因此,近年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对基础教学中的材料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形态生成”和“建造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在建筑形态创造中的潜力。

二、教学结构

在基础教学中,材料实践的目标是挖掘日常材料的形态潜力。其训练思路借鉴了“装置艺术”的方法,即通过对现成品的组织产生新的意义。装置艺术突破了传统框架上绘画只能以抽象的、通用性的颜料和画布为材料的局限性,而把所有现成品均作为艺术表达的材料来看待。在这种观念下,现成品摆脱了日常性而被赋予全新的含义,打破了材料运用方式的思维惯性,从而使平凡事物的潜力被发掘出来。

基础教学的材料实践主要集中在本科一年级。一方面,材料对建筑创作的重要性需要在入门教育中就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对尚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入门学生而言,具体真实的材料建造远比抽象的纸面设计更容易理解。在训练步骤上,一年级的实践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为“设计基础”,通过拓展视野的通识教育,建立起建筑设计所需的基本思维方法;第二学期为“建筑设计基础”,以体验和建造为基础进行建筑设计基础训练。相应地,材料实践训练也分为“一般材料”和“建筑材料”两个阶段。第一学期针对刚入学的学生缺乏专业知识的特点,利用更宽泛的日常材料进行形态和空间创造;第二学期通过一系列真实材料的建造体验,理解建筑形态与材料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形态生成

“设计基础”阶段的目标在于建立基本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是指设计形态的特色源自对设计条件(如材料)的分析和把握,而非设计师个人的纯自由创作;另一方面,希望打破学生头脑中固有的形式霸权,寻找任何合理的形态,而不是仅仅将简单几何形态看作是最合理的形态。

在这一阶段,跟材料实践有关的训练包括:

第一,着重形态生成方法的“材料重构”和“艺术造型”练习。材料重构练习通过材料的解体和重构,发现合理的形态集群规则,生成具有特色的形态和空间(图1);艺术造型练习则通过砖雕、木雕、纸雕、陶艺、编织、琉璃等不同材料的造型实验,体会材料特性在造型中的重要性(图2,图3)。

第二,着重结构合理性的“受荷构件”练习。以马粪纸为唯一材料,不加粘结剂和其他连接材料,进行跨度80cm、负重2kg的纸桥设计,以用料节省、结构合理、造型简洁为评判标准。

第三,着重拓展材料含义的“城市印象”装置练习。通过现成品的组织,赋予材料新含义,表达对城市的理解,引导学生增强对材料精神性的认识。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材料重构”练习,其要求和目的如下:

选择一定数量的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现成品,将其解体,再设计一种节点将它们彼此连接。要求重复使用同一节点模式,所有节点的构成规则一致,规则参数可以变化;所形成的立体形态内必须包含可供一个网球穿过的空间;用于连接的材料,必须来自原有现成品,不得使用粘结剂或其他材料。本练习试图传递如下观念:形态和空间可以通过单元集群的方式获得;同一集群规则的参量变化可以衍生出复杂形态;形态必须来自某种合理的要求,而不必来自任何先验的美学原则,打破固有美学偏好对新形态的束缚。

教学成果分几个步骤提交。步骤一—平面连接,将原始现成品解体后,设计一种单一形式的节点,将所有解体构件连接成面状形态,使其可以在二维方向扩展;步骤二—空间演绎,使步骤一的节点可以向三维方向扩展,形成一定体量的空间形态,形态内必须包含可穿过一个网球的空间;步骤三—光影演绎,将模型置于不同的光线下,拍摄加入光影要素的一组空间摄影,以观察空间模型在不同光线下空间感受的差异。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二中设置空间有两个目的。首先,由于穿越空间的存在,所设计的连接方式不但要形成外部形态,而且要形成内部空间,这一要求实际上是为将来讨论建筑空间的生成埋下伏笔;其次,由于穿越空间和剩余部分的区别,通常必须通过改变连接规则中的某些参数以使形态具备产生变化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所设计的连接方式在保证规律性的同时,必须保证形态有一定的自由度,以适应所需空间。

四、建造体验

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关于材料的训练就进入建筑的范畴。“建造系列”练习包括材料墙、步行桥、纸管塔、纸板房等作业。“材料墙”要求使用砖、瓦、木、纸、竹等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建造一堵1.5m×1.5m的墙体(图4);“步行桥”要求使用纸管、木条等短杆件构成跨度4m的步行桥。这两个练习功能相对简单,均为小构件组合成大体量,结构是主要的考量准则(图5)。

“纸板房”是建造系列中最复杂的作业,除了考虑结构稳定、用材经济、施工快速、避风防雨外,还需满足游戏、就寝等空间使用要求。要选择规定的包装箱纸板,进行材料性能实验;运用建筑结构力学和建筑构造一般原理,建造一栋纸板建筑。学生需关注如下四个方面:材料性能,如材料的视觉与触觉效果、物理性质、加工方法、表皮肌理;结构构造方面的结构稳定性、构造功能性、节点表现性等;建筑物理性能,如防雨、防潮、通风、自然光照;使用功能,如集体活动时的聚合要求、容纳小组成员13~15人寝卧体验时的睡卧尺寸要求;空间尺度,包括交流时段比小组成员人数多2人的集中活动的站、坐尺度要求,寝卧体验时段的满足小组成员人数的躺、卧尺度要求等。最终学生还需提供一份建造实验报告:包括设计与分析—设计概念、材料分析(受拉/受压/弯曲/防潮/防水)、结构分析(承荷/稳定性)、节点方式;施工方案—材料加工步骤、预制件进场时间、建造程序;活动策划—活动内容、晚餐方式;拆除方案—拆除程序、材料回收;经验与教训—设计、施工、活动体验、组织管理(图6)。

五、总结

如果对上述训练方法做一总结,可以说材料教学实践是对如下三个问题的思考,它不仅包含了传统材料训练的方法,而且暗含对数字时代的设计建造技术的回应。

1. 从“抽象材料”到“具象材料”

对应于工业社会的混凝土、钢、玻璃等抽象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教学中使用的往往也是卡纸、雪弗板、航模板等抽象材料。而在当今建筑材料特别丰富的情况下,更多的具象材料被引入教学,砖、瓦、竹、木等传统建筑材料以及其他一切可以被利用的日常材料,给学生打开了一个具有丰富质感、色彩、形态的材料世界。由此引发的形态不再局限于简单几何形态,而可能发展出更丰富的形态。这一点,为学生接受数字时代的非线性形态埋下伏笔。

2. 从“形态构成”到“形态生成”

形态构成是按照有限的抽象美学规则进行形态要素的组织,比如重复、渐变、旋转、放射等,使学生了解通过有限的规则产生无限结果的方法。在新的探索中,“生成”方法代替了“构成”方法,形态规则既非预先给定,也不是任何抽象的规则,而是学生通过探索材料本身的特点,寻找合适的规则,去生成最终的形态。材料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生成的形态特征鲜明。在这种思维方法中,形态不是来自于任何先验的头脑对某种固定形态的偏好,而是来自对各种外部条件的即时反应。这一点,实际上为二年级以后的参数化设计教学建立了基本观念。

3. 从“纸面设计”到“建造体验”

生成基础 篇9

关键词:基础窦卵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中, 超促排卵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后的临床结局, 如何在促排卵前较为客观有效地评估预测卵巢的反应性, 从而采用较为合理的促排方案、用药剂量非常有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长方案行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AFC, b FSH/b LH比值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 本中心应用长方案行IVF/ICSI-ET共371周期。患者年龄20~38 (30.2±3.9) 岁, AFC1-35 (13.6±4.7) 个。不孕原因为输卵管因素、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方重度少弱精症及梗阻性无精症、双方原因及不明原因性不孕症。

1.2 方法

(1) AFC计数:月经周期第3天阴道超声测量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 (2) 成熟卵泡数:以采卵日直径≥14mm的卵泡数量。 (3) b FSH/b LH比值测定:于IVF/ICSI-ET准备周期月经第3天监测, 采集外周静脉血2m L, 2500r/min分离血清,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FSH、LH水平, 再计算b FSH/b LH比值, 批内批间差异均<5%。 (4) 控制性超促排卵 (C0H) 均采用常规长方案:a.垂体降调节:从促排治疗周期的前一月经周期黄体中期开始给予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 RH, 达菲林, 益普生, 法国, 3.75mg/支) 0.8~1.875mg一次性皮下注射, 14d后晨空腹抽血查血清FSH、LH、E2, 并通过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双侧卵巢内窦卵泡数目及大小。垂体降调节达到的标准可参考:血清FSH<5IU/L、LH<3IU/L、E2<50pg/L、子宫内膜厚度≤5mm, 双侧卵巢最大窦卵泡直径<5mm, 且未见卵泡囊肿。若降调节14d后未达到标准, 可再等待几天, 继续监测直至达到降调节标准。b.Gn促排卵:降调节达标准后, Gn开始启动, FSH起始剂量均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窦卵泡数及以往促排卵经验决定。常规启动剂量150~300IU。注射FSH期间, 须适时阴超监测卵泡大小及内膜厚度、形态等。同时抽血检测血E2、LH、P水平, 根据阴超及内分泌结果适时调整FSH注射剂量, 期间若有明显优势卵泡直径超过次卵泡3mm时, 应适时给予大卵泡穿刺, 第3组患者先给予u FSH, 后期可适时给予小剂量HMG (75IU/d) , 用以补充适量的LH。当优势卵泡最大直径达到18~20mm或2个达到17mm后停用Gn, 当晚8pm-9:30pm注射h CH10000IU或艾泽 (重组人绒促性素) 250μg。

1.3 IVF-ET

注射h CG或艾泽后36h-38h后取卵。根据具体情况行IVF或ICSI, 受精14~18h内检查原核形成情况, 于取卵后72h行胚胎移植。移植胚胎数目根据具体情况按要求为2~3个, 若只有一个可利用胚胎, 仅移植1枚, 取卵当天给予黄体酮60mg肌注, 以支持黄体, 此后改为黄体酮60mg, 肌注, 地屈孕酮片 (达芙通) 10mg Bid po。胚胎移植后14d晨空腹抽血查β-HCG, 若β-HCG证实妊娠者嘱于移植术后34天左右来院行阴道B超以确定妊娠情况, 显示宫内见妊娠囊并可见原始心管搏动为临床妊娠。此后, 定期电话随访孕期情况及产科结局。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处理。各项指标与Gn用量、成熟卵泡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应用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 分析各项指标与卵巢反应不良率的关系, 对ROC曲线下平均面积 (AUC) 及标准误差作Z检验。

2 结果

2.1 AFC、b FSH/b LH比值与Gn用量的相关性

AFC与外源性促性腺激素 (Gn) 用量呈显著负相关, b FSH/b LH比值与Gn用量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0.547和0.612) (图1) 。

2.2 AFC、b FSH/b LH比值与成熟卵泡的相关性

AFC与成熟卵泡数成显著正相关, b FSH/b LH比值与成熟卵泡数量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0.945和-0.884) 。AFC与Gn用量及成熟卵泡的相关性均最密切 (图2) 。

2.3 应用ROC曲线评价AFC、b FSH/b LH比值预测卵巢低反应的价值

AFC与b FSH/b LH比值预测卵巢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1、AUC2分别为0.967、0.081, 均显著>参考下面积 (P均<0.05) AUC1>AUC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2=7.28, P<0.05) (图3) 。

3 讨论

在控制性促排卵 (COH) 中, 患者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存在很大的差异, 目前对这种卵巢反应差异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主要跟年龄、卵巢储备能力密切相关。众所周知, 女性生育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 但是对个体而言, 卵巢反应性降低的具体年龄存在极大差异。部分患者30岁甚至在20多岁就已经出现卵巢反应性的降低。Goverde等[1]对85名特发性不孕或轻度男方因素不孕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及对1155名原因不明、轻度男性因素和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表明年龄最大和特别年轻的患者均表现为卵巢反应低下, 28岁左右卵巢反应最佳, 呈倒立的U型。由此可见卵巢年龄与生理年龄并非总是一致的, 单用年龄预测超促排卵反应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如何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卵巢储备能力, 有利于决定每个患者用药个体化, 将有助于提高IVF的临床妊娠率。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AFC是评价卵巢储备功能, 预测卵巢反应性的较好指标, 尤其对b FSH水平正常的患者临床价值更大, 有助于指导临床开展辅助生育技术。本研究结果显示窦卵泡数 (AFC) 与外源性促性腺激素 (Gn) 用量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成熟卵泡数成显著正相关, 因此我们认为阴道彩超下观察到的窦卵泡数 (AFC) 是判断卵巢储备及反应性最为敏感的指标。罗金等[2]对IVF/ICSI-ET治疗的741名不孕患者进行研究, 指出AFC为预测卵巢反应最敏感的指标。Hendriks等[3]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另有研究表明[4,5], 在基础FSH正常的患者, 窦卵泡数是预测卵巢反应性及IVF结局的一个良好指标, 窦卵泡数多者, 在COH过程中卵巢对Gn反应良好, 得到的成熟卵泡数多, 相应的妊娠率高。

目前FSH对卵巢低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尚存在争议。衡量FSH值升高的标准各中心所规定的阈值也不尽相同。Esposito等[6]认为b FSH明显升高 (>11.4IU/L) 才与IVF不良结局相关, b FSH略微升高 (10.0~11.4IU/L) 时预测IVF结局的能力有限。而月经周期第2~3天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 (基础FSH/LH) 比值是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又一项指标[7,8], 基础血清FSH/LH比值升高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b FSH/b LH比值与Gn用量呈显著正相关, b FSH b LH比值与成熟卵泡数量呈显著负相关。Shrim等[9]研究了年龄<41岁且基础FSH<8IU/L的患者, FSH/LH<3患者的E2峰值、获卵数、受精数以及妊娠率均高于FSH/LH>3的患者。因此在基础FSH在正常范围时, b FSH/b LH比值更能敏感地反映出卵巢储备情况。

在辅助生育技术中, 随着阴道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 经阴道彩超监测AFC数目, 与卵巢储备功能之间的关系密切, 有助于用药前预测卵巢反应性及卵泡成熟度, 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10], 值得进一步开发和推广。

因此同一临床医师连续动态监测AFC, 并结合b FSH/b LH值来综合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更全面、精确地预测患者的卵巢反应, 指导个体化的用药方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Goverde AJ, McDonnell J, Schats R, et al.Ovarian response to standard gonadotrophin stimulation for IVF is decreased not only in older but also in younger women in couples with idiopathic and male subfertility[J].Human Repro Duction, 2005, 20 (6) :1573-1577.

[2]罗金, 杨菁, 张琴, 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影响卵巢反应性的多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30 (4) :522-525.

[3]Hendriks DJ, Mol BW, Bancsi LF, et al.Antral follicle count in the prediction of poor ovarian response and pregnancy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a meta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basal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level[J].Fertil Steril, 2005, 83 (2) :291-301.

[4]Bsncsi LF, Broekmans FJ, Eijkemans MJ, et al.Predictors of poor ovarian response in vitro fertilization:a 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basal markers of ovarianr eser ve[J].Fertil Steril, 2002, 77 (2) :328-336.

[5]Kupesic S, Kurjak A, Bjelos D, et al.Threedimesionalult rasonog raphic ovarian measurements and invitro outcome are related to age[J].Fertil Steril, 2003, 79 (1) :190-197.

[6]Esposito MA, Coutifaris C, Barnhart KT.Amoderately elevated day3FSH concentration has limited predictive value, especially in younger women[J].Hum Reprod, 2002, 17 (1) :118-123.

[7]Maheshwari A, Fowler P, Bhattacharya S.Assessment of ovarian reserve_should we perform tests of ovarian reserve routinely?[J].Human Reprod, 2006, 21 (11) :2729-2735.

[8]周灿权, 钟依平.对超排卵反应不良患者的应对策略[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 (8) :463-466.

[9]Shrim A, Elizur SE, Seidman DS, et al.Elevated day3FSH/LH ratio due to low LH concent rations predicts reduced ovarian response[J].Reprod Biomed Online, 2006, 12 (4) :418-422.

【生成基础】推荐阅读:

原位生成07-19

过程生成05-18

生成因素05-29

动态生成05-31

构建生成06-28

质量生成06-30

优化生成07-02

生成07-03

三维生成07-06

风险生成07-07

上一篇:法律秩序下一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