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蒙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字形规律

2024-10-04

在启蒙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字形规律(共3篇)

在启蒙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字形规律 篇1

在启蒙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字形规律

北京市宣武师范一附小

○刘敏贞○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识字教学,又要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能读、能写又必须多识字,这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矛盾。读比较容易,学生只要掌握字音,理解词义即可解决;写,就要注意字的准确性,否则就会出现大量错别字,影响意思的表达,造成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

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为提前读写创造了条件。因此,关于字形教学必需进行改革,突破难点。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很快了解和掌握字形特点,从中摸索规律,正确书写和运用,这样会终生受益,下面主要谈谈字形教学方法的改革体会。

一、集中学习,分散巩固

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时必然牵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尤其是低年级不宜大动,因此在改革教学中,对教材只是稍做修改。

(一)集中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汉语拼音三周结束后即开始集中学习一二两册的27种基本笔画。两天学完。学习量大,时间少,初入学的孩子记忆有困难,所以要求适当降低。集中学习时只要留有深刻印象,能正确书写即可,以后在学习各课生字时再复习巩固,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比如:学习“九、牙、女、手、角、这、那”等字时,在检查复习中强调“乙”等笔画名称和写法。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解决了新课难点。

(二)增加独体字

加大教材中独体字部分的学习量,增加一些必要的在汉字中做为偏旁部首的独体字,也有些是把课文中的独体字提到前边来学。如增加和提前了“父、巴、工、厂、文、化、王、玉……”约五六十个字。这些字的字义、字形简单易学,好记好写,减轻了学生今后学习合体字的困难。在学习独体字中,又便于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使学生做直呼音节的练习,基本笔画复现的机会也增多了。所学独体字以后又在合体字中不断出现,为自学生字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集中学习常见的偏旁部首

很多偏旁部首的写法和名称已在独体字中学过,认写很容易。六年制一册共50个部首,约四节课完成,教学时着重指导书写时一般所占的格位和几种部首笔画的变化。例如:“王、土、女”等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提”。“足”作偏旁,“撇”变成“竖”,“捺”变成“提”。“舟”作偏旁,“横”右边不出头。“车、牛”做偏旁时,“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随之变化等。

综上所述,提前集中学习即使难点分散、任务单一,又为学生自学打下基础。所学知识逐渐巩固,步步加深,减少六岁儿童学习上的困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引导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贵在得法。识字教学方法适当,才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汉字的构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引导学生在识字中逐渐了解、体会和总结汉字本身的规律,对于解决字形的难点是十分有利的。

开始识字时就要重视字形的分析,把常见的几种汉字组成的特点教给学生。比如:像形字等,除去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以外,还要把它们演变到“日、牛、木、弓”等方块字的过程告诉学生。又如:人、苗、尖等会意字也要直观、形象地指给学生,帮他们记忆字形,了解词义。尤其是形声字在低年级出现较多,教学时强调形旁标义,声旁标音的特点。(一

年级只让学生认识声旁尚能起标音作用的形声字。随着年级的升高再提高认识。)除此,结合合体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一般是:一个字加一部分、去一部分或换一部分成为另一个字。学生懂得这些后就要求他们独立分析字形。开始时,让学习好的同学说,其他同学听、学;然后中等生说,其他同学听;最后稍差的同学在大家带动下,自然而然地能够自己分析字形了,至此,可以说字形教学的难点就突破了。比如,“鱼”字,可以在独体字“田”的上边加“■■”,下边加“一”。“花”字可用加部首,换部首和形声字三种方法记忆字形。坚持用以上方法分析字形、记忆字形,不但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也训练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三、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改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点,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规律。

汉语拼音教学开始即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试着从形象具体的图画中观察思考所学字母的读音和字形,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练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如何自学,自学的好处,对自学产生了兴趣。学生学习独体字时已会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要求就以分析字形、思考词义为主,大部分独体字学生能用笔画组成的方法分析字形,少部分教给学生用笔画和构字部件来分析。自学要求也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不断提高。比如:“马”字,是“■、■、■”组成的。“虫”字是中国的“中”下边加上“提、点”、“米”字是木头的“木”字左肩扛着“点”,右肩扛着“撇”。学习合体字时一般要求用会意、指事、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分析字形。但大部分字是用“加一部分、去一部分、换一部分”的方法进行分析记忆。比如:“什么”的“什”是十个桃子的“十”加上单人旁。也可用中华的“华”把文化的“化”换成单人旁就是“什么”的“什”。有些字也可用猜谜语、顺口溜等有趣的方法记忆字形,比如:“要”字,可说“西下一女子”。“左、右”二字可说“一横一撇长,工字在里藏,是左。”“一横一撇长,口字在里藏,是右。”这样既记住字形又区分了左、右的写法,学生不会混淆。“花”字,除去用加一部分,换一部分的方法以外,主要让学生用形声字来分析。如:一般表示植物花草的字是“草字头”所以草字头给花标义;文化的“化”跟“花”的读音相似给它标声。

对学生的自学要求是:1笨雌匆舳磷甲忠簦2苯柚读音和结构分析字形;3笨赐枷胂胱忠澹4倍炼辆渥印<岢秩醚生自学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训练听、说能力,又可以解决识字中的字形难点。

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习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所以每种方式练习前都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敏捷、灵活、有创造性的发展。以下介绍几种游戏方法:

(一)每人准备一份偏旁部首和常用独体字的小卡片,要求学生在学每课生字的前一天把要用的卡片找出用胶皮筋捆好放在铅笔盒中,课堂自学或巩固复习时可让学生边摆边说出字形。

(二)准备磁性小黑板一块。分析字形时,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小黑板上摆出这个字,也可以把所有生字的构字部件打乱,摆在小黑板上。复习巩固时指名几个学生用这些构字部件组成新学的生字。

(三)排队组字。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卡片打乱,发给每人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全体同学认读和评议。

(四)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得一面小红旗。

(五)查字典,学习了偏旁部首,就教给学生部首查字法,要求学生看到课外读物中的生字,就自己动手查读音、分析字形。有的还把查到的字写在写字本上,借此学了大量生字,受到家长好评。

(六)说句子,写句子。学生作业时每人用一张小纸条或写话本,选两个新学的词写一句或两句话交给老师,老师看后在“红花本”上印一朵光荣花,每周比一比谁的红花多。

通过以上的练习,学生能够大量识字,而且提高了读写能力。

《小山羊》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复习与本课生字有关的部首和字:讠、口、犭、鸟、又、青、乞、身、寸、苗、句。

二、新课(以字词教学为主)

(一)出示图片《小山羊》,提问后贴在黑板上。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小山羊》(板书课题)。自己先学一学,想想这一课说的小山羊什么事。谁知道自学的要求是什么。

生:自觉的要求是:

1倍磷甲忠簦2狈治鲎中危3毕胂氪室澹4倍炼量挝摹

(三)开始自学:(5?分钟)老师默默听取和指导学生讨论和摆弄与生字有关的卡片。

(四)字词教学。

师:这一课写的什么事?

生:这一课写的是小山羊请客的事。

师:我们很快把生字学一学,再看小山羊是怎样请客的。谁来说说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生:我学会了jī(鸡),小鸡的“鸡”。鸡有两只翅膀像小鸟,所以是“鸟字旁”;左边加“又一次”的“又”,把“捺”变成“点”,就是公鸡、母鸡的“鸡”。

生:我是用换一部分的方法来记的:小鸭子的“鸭”把左边的“甲、乙”的“甲”换成“又说一遍”的“又”,把“捺”变成“点”,就是鸡蛋、烤鸡的“鸡”。

师:(边听边板书“鸡”,“捺点”用红粉笔标出。)谁还学会了什么字?

生:我学会了吃饭的“吃”,吃字是“乞丐”的“乞”加上“口字旁”。

师:(板书“吃”)。“吃”的右边为什么是乞丐的“乞”呢?

生:乞丐没有钱跟别人要饭吃,所以右边是乞丐的“乞”。

师:对。我们接着往下学吧!

生:我学会了māo(猫)和gǒu(狗)两个字,因为猫和狗都是动物,表示动物的字差不多是“反犬旁”,所以猫字是麦苗的“苗”加上“反犬旁”,“狗”字是一句话的“句”加上“反犬旁”。

师:举起“猫”和“狗”字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生:我知道因为猫是喵、喵地叫(学猫叫声)所以右边是“秧苗”的“苗”。

师:大家觉得这课书的生字哪个是最难写的?

生:我觉得谢谢的“谢”最难,要是用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分析字形就不难了。

师:好,请你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就不觉得难了。(举起“谢”字卡片)

生:“谢”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言字旁”(这时老师把折叠的“谢”字卡片翻出言字旁),中间是“身体”的“身”(这时老师打开卡片的中间部分,露出身字),右边是“尺寸”的“寸”。(老师打开右边的折叠部分,出现“谢”字),组成感谢的“谢”。

生:我还有个好办法来记谢谢的“谢”,言字旁加上“射箭”的“射”就是“谢谢你”的“谢”字。

师:你说得也对,但是得认识并且会写射箭的“射”,“谢”字才不会写错。

生:我有个办法比努潘档暮眉恰R蛭要说谢谢,就得发言说话,所以左边是言字旁,说谢谢时要点点头表示感谢,一点头身子就得动,所以中间是身体的“身”字,点头的时候,头动得不大,也就有一寸,所以右边是一寸的“寸”。(大家笑了)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你这个方法更好记,请大家一齐写一遍。(全班同学书空。)

生:还有一个难记的字是骨头的“骨”,老师,“骨”字可以说是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吗?

师:你先说说看。

生:(接着说)上边是“竖、横折、横折”中间是“秃宝盖”,下边是月字底,“月”字把“撇”变成“竖”。

师:我认为可以这样记(边说边板书“骨”第二个“横折”用红笔突出。)

生:我给老师提个意见,“骨”字不应该说成是“月”字底,我查字典,“月”字部里没有这个字,妈妈说它是自己成一个部首的。

师:好!你说得很好,不但学前做了准备,还敢于在课堂上提出不同意见,我觉得在单独分析“骨”字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月字底,我们以后再研究好吗?这课的最后一个字谁来分析一下?

生:最后一个字是qǐng(请),请客的“请”,“请”字是青草的“青”加上“言字旁”。

生:请喝酒的“请”,我是用换一部分的`方法来分析的。“清洁”的“清”把“三点水旁”换成“言字旁”。

生:“请坐”的“请”是形声字,要请人家坐下,就要说话,所以言字旁给请字标义,青年的青和请字的读音差不多,所以青字给它标声。

师:你能用形声字的方法来分析“请”字,很好,奖励你一朵红花!(大家鼓掌),谁会用“请”来组成词语,说句子?

生:请坐、请进、请问。

生:“请”字是礼貌用语,是“请走好”,“请进去”的“请”。

生:小红说:“老奶奶,请您坐在我这儿吧!”

生:我请爸爸吃苹果。

师:你们都说得好,也说得好,每人得一朵小红花。(大家鼓掌)

巩固复习(略)

重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山羊》课堂教学评析

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 宁德琮

这篇课堂教学实录,体现了刘敏贞老师在改革识字教学方面的主要经验和成效。

从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已具有自学汉字的能力,初步做到了“无师自通”。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学生能运用汉字的基础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较好地学习字的音、形、义,特别是能根据生字的特点,用多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如:他们能用熟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的方法学习“鸡”字;能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猫、狗、请”三字;能用分析字形结构的方法或联系生活经验学习“谢”字等等。

二、学生能自己找出学习难点,自己开动脑筋解决难点。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学生从“谢”字的字形,联系到人们向别人致谢时的形象;能从抽象的文字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具体事物,说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力。学生能用多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反映出学生已具有分析、综合、类比等能力。学生能够独立找出字的难点、解决难点,能想出独特的记忆字形的方法,这说明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学生回答问题或叙述自己自学生字的方法时,语言清楚明白、比较简练,这标志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识字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

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思维、语言能力达到了这样的水平,这和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联系刘老师所写的经验,就不难看出刘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一、教师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出发,提前集中教了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和较多的独体字。在教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并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运用这些最基本的汉字方面的知识,掌握识字方法。这都有益于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形成。

二、教师教学生识字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相结合。从学生识字开始,教师就指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学,叙述自己自学的方法和结果,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学生在自学生字的过程中就要自己组织思维和语言,从而促进了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学生思维、语言的发展,又进一步提高了识字能力。

三、教师能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出的教学要求明确恰当,又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生经常在愉悦的气氛中乐学、会学,就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启蒙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字形规律 篇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激活经验, 引导学生在“感知规律—表现规律—运用规律—创造规律”的过程中, 积累活动经验, 感悟数学模型和数学思想方法。

2.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者事物过程中, 初步体会感受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 初步发展概括能力, 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在表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4.在引导经历观察、思考、表达等数学化过程中, 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培养良好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了解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

【教学设计】

一、关注经验, 游戏导入, 感知“规律”

第一轮:记灯笼顺序

师:老师手上有两串灯笼, 灯笼有大有小, 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快记住这一串灯笼的排列顺序, 谁就是我们班的最强大脑。 (课件出示一串排列没有规律的灯笼, 让学生观察记忆)

师:时间到, 记住这串灯笼排列顺序的请举手。哪位同学把你记住的顺序背给大家听?

师:能记住这串灯笼排列顺序的只有几个同学。老师这边还有一串灯笼, 我们再来一次比赛, 好不好? (课件出示第二串灯笼)

师:时间到, 记住的请举手。这次举手的人可多了, 请一个同学来背出这串灯笼的顺序。

师:老师发现能正确记住第二串灯笼的人多了很多, 为什么呢?

师:是的, 第二串灯笼是有规律的, 所以更好记。第一轮的比赛结束, 还想玩这样的游戏吗?

第二轮:记旗子顺序

师:我们再来一轮比赛, 这一轮比赛老师要改变一下游戏规则, 分男女生来一次PK赛。

师:老师这有两组小旗子, 旗子有红色的和蓝色的。它们的数量不同, 第一组是17面的, 第二组是21面的。我们男女生各选一组, 比一比谁最快记住旗子的排列顺序, 谁就获胜。 (学生选好组后, 课件出示两组排列顺序不同的小旗子, 男女生开始比赛。)

师:为什么数量多的反而更多人记住了?

生:因为21面的那一组有规律。 (如下图)

师:大家发现有规律的排列, 记起来更快。

第三轮:记花盆顺序

师:老师这还有两组花盆, 你们觉得哪一组的花盆的排列顺序更好记?

生:第二组。 (师把第二组有规律的图贴在黑板上, 如下图)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

(设计说明:用电视上热播、学生喜欢的“最强大脑”的游戏, 在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 让学生初步感知重复的规律, 丰富感知直观模型, 体会重复的奥妙, 并以熟悉的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二、关注过程, 合作交流, 描述“规律”

师:今天最强大脑的游戏到此结束, 在刚才的游戏中, 同学们发现这三组物体的排列顺序都是有规律的。 (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 认识规律。

1.描述灯笼的规律, 出示“省略号和分组”。

师:它们有怎样的规律, 谁来说一说?

生1:灯笼的规律是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

师: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大小、大小、大小……

师:如果我的灯笼一直挂下去是——

生: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

师: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怎么办?

生:用省略号来表示。

师:这里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

生:省略的是后面的按大小大小大小排列的灯笼。

师:同学们发现灯笼的排列规律是一个大一个小不断地怎样出现?

生:重复。 (板书:重复出现)

师:是的, 灯笼就是这样一个大一个小为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 (师一边说一边分组, 课件演示)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完整简洁地说一说灯笼是怎样排列的?

生:灯笼是按照一个大一个小为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的。

2.描述小旗子的规律。

师:小旗子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先独立思考,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并组织发现共享)

师:小旗子的规律也是在不断重复的。是哪几面小旗子在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红红蓝。

师:除了颜色有规律, 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师:形状有怎样的规律?

师:怎样说能更完整更简洁呢?

3.描述花盆的规律。

花盆又有怎样的规律呢?同桌说一说花盆的排列规律, 然后指名说。

(设计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描述规律,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美的能力, 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初步感悟和促进积累直观经验。特别是引导发现“同一组中按不同标准, 可以发现不同规律”, 进而培养发散思维。)

(二) 表示规律。

1.说一说: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示规律?

2.学生任选一组有规律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3.展示规律 (板书:文字、画图、颜色、数字、符号) 。

(设计说明: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 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规律,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满足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 引导学生自主创造“表示规律”的办法, 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提升过程,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积累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 概括规律。

师:这些规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组讨论, 合作完成。并指派代表发言。)

生:重复的奥妙!

师:德国的科学家开普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

(设计说明:学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发展初步的推理和概括能力。特别是适时引用科学家的话, 让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文化性。)

三、关注应用, 层次拓展, 运用“规律”

(一) 第一关:演一演

请你像我这样做: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有节奏地表演出来。

(二) 第二关:填一填 (出示几组有规律排列的实物、文字、图形、数字、符号)

(1) 主题图中的物体, 后面一组应该是什么图形?

(2) AABBAABB ()

(3) ★○○★○○★○○★○○ ()

(三) 第三关:拓展延伸

(1) OΔOΔOΔ……第15个是什么图形?

(2) 1 2 3 4 2 3 4 1 3 4 1 2_______

(设计说明:以螺旋上升、层次递进的练习, 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拓展了“规律”的内涵, 避免造成“思维定势”, 为后续学习打下伏笔、预作铺垫。)

四、关注提升, 链接生活, 创造“规律”

(一) “发现美”:我们的生活中, 有许多这样“重复”的现象。你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设计说明: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 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欣赏美”:图片欣赏。展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重复现象。 (课件出示下图)

(设计说明:通过欣赏生活中的一些含有重复规律的美, 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美, 激发创新欲望。)

(三) “创造美”:手工DIY。设计有重复规律的图案, 并展示欣赏交流。

(设计说明: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更加深刻理解重复的含义, 也凸显本课作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数学好玩”单元内容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方面的作用。)

在启蒙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字形规律 篇3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组合作;识字课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

一、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识字

如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孩子进行合作学习,轻松愉快地识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合作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大家的探讨创新。

(一)加强老师参与

一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和技能,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性、练习性的小组活动,教师应先做出示范,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参与到小组中去,既可以考察小组合作情况,也可以增强学生信心。如:在学习《丁丁冬冬学识字》一课的过程中,我说:现在老师就是丁丁,我要来看看你们是不是学会了这些生字,小组成员看到“丁丁”来了,都很兴奋,纷纷发言告诉“丁丁”:我用加偏旁的方法认识了:树、林、桦、梨这些字,我用观察图画的方法记住了洞穴的“穴”……“丁丁”的鼓励让他们识字兴趣大增。

(二)合作分组注重引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故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旁观者,统筹、调控、点拨、引导等都是教师的责任。

在四人学习小组建立之初,教师首先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选出能干、责任心强的组长。按学习能力强、中、弱搭配结合,平衡各小组的水平,让每个组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此,有利于小组内部的相互帮助和提高,同时保证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在小组合作前,教师应重点明确:合作时间、合作目的、合作方法、组员职责和分工等。明确的目的和方法的指导,是学生有效合作的保证。特别是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年纪小,系统的学习生活刚刚开始,教师对他们提出合作要求时,要简单、明确、易操作。在开学初,我便首先向学生明确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1) 学会倾听。一年级的儿童大多比青春期的孩子还要活跃,童言无忌,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都不善于倾听。我首先要求他们,同伴发言时,合上自己的嘴,注意听,只有学会倾听别人的话,别人才会倾听你的话。

(2) 小组组长职责明确,须积极组织好组员进行合作,对走神、做小动作等没有加入合作的组员要及时指出。

(3) 每位组员都要代表小组轮流发言,展示学习成果。一年级孩子都爱表现自己,能够代表小组发言是光荣的事,因此在合作时,他们的干劲就更足了。我把合作要求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学生合作时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二、通过自作“识字课本”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匾等识字。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识字。当老师把学生带到附近的超市时,学生惊讶万分。他们没想到,学习、识字还可以在教室外!在超市里,老师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学生把认识的字高兴地告诉老师。我们还利用秋游、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识字。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注意积累,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三、通过加强阅读书刊的形式引导学生识字

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书刊,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只有从阅读中尝到乐趣,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从中汲取丰富的书面语言营养,及时开发语言潜能,促进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要设法打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会读;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求异创新;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乐于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何艳梅. 简析识、写字教学的改革[J]. 亚太教育,2014(1).

[2] 安丽梅. 识字教学 快乐为本[J]. 求知导刊,2014(10).

[3] 斯提尼沙·克比尔.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赤子(上中旬),2014(22).

[4] 史艳芹. 浅析识字教学[J]. 赤子(中旬),2014(14).

[5] 罗家玉.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5).

上一篇: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下一篇:报任安书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