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启蒙教学的尝试

2024-09-09

作文启蒙教学的尝试(共10篇)

作文启蒙教学的尝试 篇1

启蒙作文教学激趣点滴尝试论文

启蒙作文,是小学生学写作文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好不好,对今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乐境

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我利用美术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写作文。在初学写人物外貌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都照着镜子写自己,并告诉他们:第二天到校后念一篇,我就画一幅像,大家怎么写,我就怎么画,必须认真观察认真写,不然就会闹笑话,谁愿意把自己写丑呢?这样一来,大家有点心动了,都怕闹笑话。第二天一上课,我就指名让学生一边念,我一边在黑板上画像,然后让他们再观察,看这位同学写得像不像他自己,并及时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地方。写得好,我就画得好,并鼓励其他同学学习。一连画了15位同学,纠正了很多错误。同时课堂气氛很热烈,同学们情绪很高,争着念,有的还能指出别人错在哪儿,一个个跃跃欲试,很有兴趣。这时候,我就及时引导同学们再重写一次自己,同位的互相画像,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并写出了不少优秀习作。经过这一的训练,在愉快的环境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写人物外貌,而且对作文课也很有兴趣。

二、抓住时机

培养兴趣看着同学们有了兴趣,我就抓住时机,打破写作常规,随时练习写作,培养兴趣。有一次大扫除时,我班的清洁区有很多小落叶,用地扫帚不好扫,最好用竹扫帚扫,可好多同学不会用,只有一个名叫黄少中的同学会扫。于是我马上叫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扫地的样子、动作等。同时摄下这些镜头,在教室里边播放边引导。有的说:“黄少中扫地时像拿一支笔那样轻巧,”有的`说:“他两手紧握扫帚,使劲地扫,”有的说:“他扫的满头大汗。”我见时机已到,马上说:“同学们,大家就以《黄少中扫地》为题写一篇作文,好吗?”收到习作时,大部分同学都写的好,有的还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写出来了,写的非常真实。由此,我又以此文引导大家学写表扬稿,投到学校广播室,我班的曾凡文便中稿了。大家因此更是欢呼雀跃,写稿的兴趣也来了。这样进行训练,学生的兴趣不但得到培养,而且还体会到了成功的欢乐。

三、学练结合

提高兴趣古人语: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吟诗也会吟。教学中,对于好的课文、段落、句子,我都坚持让学生背熟记牢,尤其是写法上的模仿,从而进行学与练相结合的训练。例如我在教《翠鸟》一课时,写翠鸟的羽毛颜色的那段,学习总述句。讲完这段后,我立刻让学生练习,并要求一定要用总述句,通过练习,大家就会用总述句了。再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边教课边引导学生分析它的写法:抓住作者写树时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写出小兴安岭树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校园里的树,家乡的树,仿照例文写下来。同时,我还由此深发开去,写校园里的花,家乡的花等。好多同学的习作不仅语句优美,而且层次清楚,内容具体。在学、练的过程中,我不但轻松地完成了授课任务,而且学生也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四、重视讲评

增强兴趣作文前的指导,从某种意义讲是打开学生思路的钥匙,这固然重要,但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仅依靠作文前的指导,显然是做不到的。因此,我每次改完学生作文后,我会在每个周五进行作文评讲,让学生自己朗诵自己的优秀习作,那怕就是只有一句最美的话,也要让他自己读给大家,同时颁发一张写有“我们班的小作家”的奖状,让这些小作者在大家羡慕、赞美的掌声中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爱作文。把每次的作文当作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总之,启蒙作文教学重在“启”,并且要“启而发”,只有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不把写作文当作一种负担,充分调动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不把写作文当作一种负担,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也才能迈好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作文启蒙教学的尝试 篇2

一、写字准备“一二三”

“好习惯成就一生 ,坏习惯毁人一生”。低年级学生初学写字,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习用品的准备是写好字的重要前提。有的学生学习习惯特别差,就像“邋遢猫”———丢三落四,不是找不到作业本,就是铅笔没削尖。针对这种坏习惯,我就在开学第一周巧用口令“一二三”,自编“写字准备歌”引导学生:一二三,准备好,一本《好字手》,二本练字本,三支铅笔尖尖的。学生一边念儿歌,一边亮出“一二三”,教师检查,学生自查,一周下来,儿歌念得滚瓜烂熟,学习用品也样样齐全,写字就少了许多麻烦事, 学生初学写字也就从这里开始引起重视,真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然,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开笔前,我与学生对口令:“一二三,坐坐好,头正、肩平、坐半,背直、足安、心静。”这样可以让学生练字先练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笔画教学“一二三”

笔画是构成字的基本元素,只有把每个笔画写出笔锋来,字才显得有精神。在写字教材中,有许多形象生动而且朗朗上口的口诀,但对于低年级学生,仅会念口诀还不能写好笔画、写出笔锋,因为他们不能真正领会用笔的方法和要领。学习第一个基本笔画“横”,我告诉学生一定要记住一句口诀:“每笔都有起行收,一起二行三要收。”可在练习中发现效果不佳:有时“横”的起笔变成“竖”;有时“横”到中间“拱”起来,像座弯弯的小拱桥;有时“横”到收笔往下坠,好像有根枝丫要从空中掉下去。于是我结合生活中开汽车的情境,把“开汽车”与“练笔画”进行有趣的链接:同学们,你们见过开汽车吗? 开汽车前司机要先启动,然后慢慢往前开,到站前,司机要先减速,再刹车,最后稳稳当当地停下来。我们写横就像开汽车,很好玩,起笔就像一小点,好比开车要插车钥匙,轻轻一扭车发动,然后沿着横线往前开,这就是行笔。但是这个司机有点怪,他的线路稍微往上跑,而“一横左低右稍高”为的就是好停车,停车稳当再把钥匙扭,这就好比横画最后要“收笔”,顿一顿再轻轻回上去。学生听我这样一讲,都情不自禁地动手“开起了汽车”,笔画练习变得有趣起来,原本很机械的“一二三”,就有了生动的样子。

其实,不仅横画这样教,学到“横折”“竖钩”等也可以把“开汽车”的故事进行续编 :有一次 ,汽车开到拐弯处 ,怎么办 ?聪明的司机就会在拐弯的地方先减速慢行再停一停, 不然就要把汽车开“飞出去”……这就告诉学生遇到“折”就要“顿”,出“钩”前“停一停”。

当笔画组合到一起形成方块字时, 建立好笔画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的“开汽车”故事———加导航。汽车导航可以指引方向,无论进退都能控制。在教学“口”字时,90%以上的学生是画方框。我用“漏斗”作比喻,告诉学生要做到“口”字上宽下窄,但学生的小手总是不听话,还是习惯性地把“口”写成上下同宽,于是我把田字格当做汽车“导航仪”,在竖中线的左右两边轻轻画上两条斜线,形成“漏斗状”,让学生仿照画线,然后写“口”。果然,在斜线的控制下,方方正正的“口”字变成小巧玲珑的样子,我高兴地说:“同学们真是超级司机,连导航都会用了! ”这下学生练字更起劲,先用双斜线“定位”,再用“一起二行三要收”口令写笔画,这样学生写好“口”字就不难。

对于特别难“入门”的学生,我将“导航升级”,手把手地教学生写字,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用笔的轻重、快慢、方向。写好一个字不急着临摹,而是让学生在刚刚写好的字上反复轻描几遍,效果十分明显。

三、练字过程“一二三”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说:“临帖如打靶,只要会打圆心,必然会打非圆心; 如果只会打非圆心而不会打圆心, 就只能出局,靶场里没有你的位置。”因此,在写字训练时,临帖一要练眼,二要练手。所以我把练字过程分“三步走”:一看二写三比较。第一步:观察字的结构、笔画和位置,力求“意在笔先,笔居心后”;第二步 :描红、仿影 和临写 ,力求“胸有 成竹 ,一气呵成”;第三步:停笔比较,发现与字帖不一样的地方,再次仿影、临写,直到把字写得跟字帖上的一模一样,力求把字帖当做是自己最好的老师,随时请教。

如教写“鹅”时,我用“一二三”指导学生练习。首先给学生讲王羲之为写“鹅”这个字观察鹅的优雅动作的故事, 观察“鹅”字结构时 ,有意引导学生发现左旁“我”与右旁“鸟 ”的关系:他们就像一对好朋友,“我”的手臂(斜钩)变短,鸟的翅膀(一横)也变短 ,他们相互穿插 ,相互避让 ,多么懂礼貌 ,希望学生能像书圣王羲之那样把鹅的形象和特点“写”出来。这样“鹅 ”字变活了 ,有趣了 ,更重要的是从写字中学会做人 ,这是写字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人能写字,字能写人! ”

又如教“禾”字,低年级学生往往看问题很简单,看到简单的字就认为好写,其实不然,如果教学方法一味地循规蹈矩,死板教条,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我借着学生以为“容易”的气势,打破“一看二写三比较”的步骤,直接让学生临写“禾”字 ,结果有的学生“心浮气躁”,忘了仔细观察 ,字就不能一步成功。这时我再让学生停笔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发现并得出练字秘诀:上撇中横有呼应,一竖挺拔有礼貌,左撇右捺不落地。还有学生补充:撇短捺长有力量。此时,我用王羲之的话引导学生:“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其意思就是字就像美人,像壮士。一个点写不到位,就像美人的一只眼睛生了病;一个笔画写不好,就像壮士折了一条胳膊。然后,把写字与美容化妆结合,让学生对照字帖给“禾”字“化妆美容”,自查自纠,让学生“自己做自己的老师”。

四、课堂流程“一二三”

小学生年龄小、耐久力差,练字时必须控制好时间,视不同年级、不同对象考虑练字的时间。低年级一般以10分钟至15分钟为宜,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坐稳40分钟写字课? 这不仅需要学生的定力,更需要教师教学的策略。

近年来,我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尝试运用“一查二学三过关”的教学流程:上课伊始,我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当场考查学生书写情况:有教师做动作,学生写笔画;有教师示范,学生仿写;有教师报汉字,学生默写字帖……总之,短短10分钟,复习考查,形式多样,既集中学生写字的注意力,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写字热身, 把当堂写字与回家作业做比较,字明显好看。接着,用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引入新授学习,观察、练习、比较,做到笔画教学“一二三”,练字过程“一二三”,“讲练评”三结合,这个环节近15分钟。最后,就是一节课的写字过关,前面的学习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写字,最后的10分钟留给学生独立地专注练字。

低年级学生写字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而练字贵在坚持,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不忘及时反馈。巡视中发现好字就在下面圈红圈、画笑脸或加10分 ,临帖逼真就宣布写字过关 ,尤其要大力表扬进步大的学生,让他们自信地报出自己的名字;选出优秀作业进行全班展示,为学生树立榜样,起到激励的作用;有时选择几份差的作业隐姓名展示,目的是告诫学生要消灭丑字。信心是成功的条件。在教学中,积极的评价、适度的鼓励可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合理安排写字课堂40分钟,写字环境才能轻松愉悦,写字教学才能高效长效。

低年级启蒙作文教学尝试 篇3

一、运用词语练说,让学生先说后写

在教学课文时,我有计划地设计说话训练,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词语、成语说一句完整的话,训练时间一长,写起来就容易了。

1、运用单个词语进行写话训练。

案例1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字,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要求学生用“经常”说一句话,说完后把它写下来。

2、运用多个词语进行写话训练。

案例2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

任选几个词,结合课文插图写几句话。(夜晚、爷爷、竹椅、牵牛等)

3、运用成语进行写话训练。

案例3写一句话,用上下面的成语,可以用一个,也可以用几个。(成语略)

二、模仿课文片段进行写话练习

随着课文的大量阅读,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越来越多,再加上有了写句子的基础,到了二年级,就开始尝试让学生模仿课文片段写一段话的练习。学生能把几句话说清楚就能把它写下来。从实际来看,很多学生在仿写时能够很自然地把书上学过的好词好句用在自己的句子里,写得还真有味呢!

案例4苏教版《秋游》“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照样子写一段话,并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生:星期五下午大扫除,同学们有的擦玻璃,有的洒水,有的扫地。大家干得多起劲呀!

生: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玩“老鹰捉小鸡”。真热闹啊!

生:儿童乐园里的小朋友真多。他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开“火车”,有的在钓金鱼,玩得多开心啊……

点评这段话,写出了同学们观快愉悦的心情,那生动活泼的场面感染了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写出自己有趣的活动也就水到渠成了,正是有效的整合、引领,仿照课文进行写作练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模拟生活实际,提供写作素材

“写作”需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常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和实验,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练写。

案例5自习课上带着学生做了个小游戏——“打电话”,然后要求学生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学生习作:

打电话

今天我们玩了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名字叫“打电话”。

老师先把我们分成8个小组,然后给我们每组的第一个同学一张字条,等他记住字条上的内容以后再把字条收走。“打电话”开始了。第一个同学悄悄地把刚才记住的内容告诉后面一个同学,不能让别人听见。就这样一个一个往后传,最后一个同学把听到的话告诉大家,然后第一个同学把字条上的内容公布出来。结果,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第四组传的内容是:“姑妈说明天给我买玩具坦克。”传到最后变成了“妈妈给我买汽车。”我们这一组传的话是:“六一儿童城门口有好多老奶奶在打腰鼓。”结果变成了“奶奶不让我写。”其他几组“打电话”的情况也和我们差不多。老师也笑了,她说:“电话线路出故障了。”听了老师的话,我们又笑了起来。

这个游戏真好玩,不过,打真电话可不能发生这样的“故障”啊!

点评在学生写作训练中,我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充满童趣的活动,将写作训练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实验、游戏等活动中去,为学生写作提供帮助,激发了学生写作欲望。

四、联系实际生活,寻找写作内容

生活是本读不完的书。生活就是鲜活的教材。我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下来。看谁观察能力强,写出来的内容最有趣。

案例6学生习作

摸奖

放学的时候。我看见好几个同学在路边摸奖。我走过去看了看,原来有个人在一个方方的纸箱里放了许多乒乓球。球上有字,摸到有奖的就可以拿一个奖品,摸的时候不许看。我发现那几个同学摸了几次都没有摸到奖,只有一个同学摸到了,拿了一张贴画。这种贴画在小店里一角钱就可以买到了。记得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摸奖都是骗钱的。因为里面有“奖”的标志太少了,那样摸到奖品的“可能性”就太小了。如果里面根本没有“奖”,那就更“不可能”摸到奖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同学上当呢?真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点评注重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观察人手,引导学生有重点地了解入、事、物的特点,帮助认识对象的特征(形状、大小、色彩、某件事发生的过程)。如通过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山的过程中设问:①山的形状有哪些?(整体与局部)②山上有什么事物?(动物、植物、石头、房子)③山上的物体是什么颜色?

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尝试 篇4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活动的特征之一,是活动内容必须物化为具体的成果,才能脱离活动主体(学生)而获得独立存在的资格。所以它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活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文的教学同作文训练存在着脱节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正视语文教学中读、思、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读中有思、以读促写、思写结合、以思导读,使语文教学走上螺旋式上升的良性轨道。

一、激发阅读兴趣,养成博览习惯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某一领域知识积累是产生该领域的认识兴趣的基本条件。当某个领域的实际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容易产生对该领域的兴趣,否则,一窍不通只会索然无味。因此,让学生多阅读、勤积累,必然会激活学生的读书兴趣。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并进行指导,巧于点拨,使学生养成博览的习惯。

二、读中有思,以思促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大语文教学观,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书看报,特别是那些的新鲜时文和中外名著。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从而改变阅读策略和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

三、以读促写,想好再写

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

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学生的阅读面拓宽了,视野自然就会开阔,这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也让学生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同时顿悟了作文之道。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这个道理。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读书,必定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

四、提高写作兴趣,达到成果目标

以成果为目标,促进作文的教与学,便把训练成果提到了首位。训练是否有效,作用是大是小,得到了具体而实在的检测,这样能发现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文教学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硬件,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压力,会迫使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想方设法思索训练的手段,努力追求理论与实践的逼近,不停地写作,进行“下水”探索。久而久之,教师的创造性也许就逼出来了,课堂讲授会以有效的指导为出发点,就会极力追求理解的准确和表达的深入浅出。从学生角度来看,成果意识的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人都善于表现自己,就写作而言,人人都希望获得成功。一旦目标达到,希望变成现实,这就会产生一种“再写”的写作冲动。这样不断的良性循环,学生个体写作水平显然会提高。

作文教学的新尝试 篇5

可通过开展远足、科技兴趣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学写科普型短文或科幻故事等。尤其是科幻故事,少年儿童的特有心理和兴趣决定了他们对科幻故事情有独钟。许多孩子从小就喜欢听、看科幻故事,到了自己能够写出文章之时,早已萌动创作欲。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尝试着科幻故事的写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得到了充分发挥,其个性、创造力同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环保活动,了解环境恶化对人类生活的破坏性影响,做“环保小卫士”,自觉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在教学《我爱家乡的_____》习作训练后,由于例文是写家乡的河。于是我建议学生利用假日,走入现实生活中去考察附近城中河的水质,并作简单的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无论是城中河还是旅游景点的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源无非是生活垃圾和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等。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纷纷表示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周围的环境。

二、张扬个性,开放作文训练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时,要解放眼、耳、手、脑多种感官,采取有利于个性发挥、张扬的多种训练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修改) 篇6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宾州一中

[摘要] 作文教学之于语文教学,是重中之重,但学生对写作却有着惧怕的心理。作者基于几年对作文教学的尝试,找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手段,解除学生的这个疙瘩,很好地完成作文教学的任务,让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整合 作文教学 互动学习收集素材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最后就敷衍了事,随便应付,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自己的作文水平也得不到提高。作文教学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流于形式,达不到教学任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因此,这几年来,我不断地进行一些教学尝试,通过信息技术与作文写作的整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作文。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写好作文莫过于让他们乐于作文。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真心地拿起笔。平时,我让学生通过数码相机、手机视频等技术手段采集素材,记述下他们生活的经历的点点滴滴,使学生对生活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分的看法,这才能形成是真正的作文根基。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作出了大胆的尝试,与他们互动学习,和他们一起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探讨生活,一起写作,通过多媒体平台的展示,形成心与心的交流,不仅让我们成了朋友,还提高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首先,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网络优秀文章、电子教材等的课外阅读,在名篇的熏陶下,在好文章的潜移默化下,让学生的写作技巧得到极大提高。

教材的每篇课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因此每堂课,我都精心备课,努力制作电子课件,通过媒体展现与情景融合,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展示每篇课文固有的魅力,让学生成为那为美陶醉的“花下人”。而且,我会理清每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并找准这一要求在课文中的吻合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注意这一吻合点,在课

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课整合之初探

件中进行了重点提出,才能在写作中运用到这一技巧。如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是: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本单元《藤野先生》文中便有很好的吻合点。在媒体的展现中,我把文章末尾倒数第二段,用议论“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直接抒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让学生一目了然。其中在《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等文章中,还有更好的吻合点,我也进行了重点的展示,提醒学生平时应注意挖掘。总之,在点拨中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从视觉到感知的过短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写作技巧。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我以为写好作为的前提是阅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经常鼓励学生增加课外的阅读量,介绍一些名篇给他们,让他们写读书笔记,心得,感悟名家的语言,情感,有条件的家庭,通过写一些微博、电子邮件,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技能。此外,我还介绍《微型小说选刊》、《故事会》等短小精悍的文章和图络中优秀的一些电子图书给他们,让他们感受那些琅琅上口、形象生动的故事语言。

其次,与学生互动学习,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教就是为了用,下来当然就是训练了。训练需要方式方法,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班上宣布,“每次写作老师都与你们一起完成,比比谁写得好。”我不批改他们的作文,而是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把他们的作文制成电子文档,通过多媒体平台的展示,在班上共同批改,一起探讨。共同修改写完作文后,打印张贴在教室后墙,先让同学阅读,然后推举十篇写得好的,在作文课上读出来,大家一起分析写得好的地方,有什么值得改正的地方,这样就在交流中,学生就可以知道我的作文在什么地方有优势,我为什么写得不好,我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的争强好胜,让他们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有的周末,有条件的,我会带上他们进行郊游,拍摄下他们最纯真的一面和最灿烂的笑脸。回来后让他们写上一篇游记,把他们的感受写出来,在进行全班评价时,把每个同学的短片整理出来,再次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在描述时的不足,多少修改后,将会变成一篇好的作文。有一次,爬山回来,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这次爬山好累人!但这是我过得最快乐的一天。在同学的帮助下,我还是完成了我的第一次爬山。我爱死我的同学了!原来他的身体很弱,爬到半山腰就很累了,然后班长和体育委

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课整合之初探

员就相互搀扶着他,一同上山,最后终于到达山顶。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不仅让他们写出他们的真情,还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友情的珍贵,感受到助人的乐趣。我想那位得到帮助的同学,这一生他也会很乐于助人的。这不正是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吗?不是“润物细无声”吗?

除了平时的训练外,每个月,每个学期班上都举行一次作文比赛,评出一、二、三名,进行奖励,激发同学提高写作水平的热情。要想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主动地爱写、乐写作文,我觉得只有引进竞争机制,进行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踊跃参赛,写出不少的好文章,我把这些好文章结成一个小册子,自己出资印刷出来,学生人手一册,而且我还把自己认为很优秀的文章推荐到刊物,并且得到发表,这些活动不仅给同学们的中学时代留下了美好的礼物,而且大大鼓舞了他们的写作热情,也使他们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师生的互动,不仅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作文水平,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教师留出空间给学生,教师重在引导,而不是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有很大的成就感,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

当然,产生了兴趣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学生怎么去积累素材,积累语言,这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多媒体的运用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认识事物的相对完整有序的动态表现。既可再现难忘的往事,也能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可围绕同一主题利用多媒体展开广泛的收集。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都强调平时积累的重要性。写作文,学生觉得最难的就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有的文章真的是“满纸荒唐言”,胡言乱语,不知所以。这就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造成的。而素材的积累和学生平时对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分不开的,因此我建议学生要写观察日记,告诉他们把一天有意思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因为这是他们对生活的观察,是用他自个的心看这个世界,记录他自身的生活,是他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他观感的真情流露。所谓集腋成裘,平时的日记经过一点一滴地积累自然而然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

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课整合之初探

素材:友情,亲情,欢乐,悲痛„„

关于语言的积累,第一我让他们在平时的阅读中把好的句子,好的词语摘录下来,做好笔记,句子好在什么地方,词语的意思怎么样,等等。第二,就是积累名言警句,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在以后的写作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运用到那些好的词句。

浅谈小学生作文启蒙的教学 篇7

关键词 激发兴趣 读写结合 观察生活 语言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045-02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包括承担学生作文入门的指导。我觉得学生能否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这与作文入门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生对任何新的事物都有感兴趣的一面,并且有探知的欲望。三年级的学生,此时还未接触作文,真希望自己快点知道,作文究竟是怎么回事,是难是易,是有趣还是乏味等等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觉得特别要引导好第一节作文课,这就是激发好学生的作文兴趣。

第一次给学生上入门作文时,我没有照章地按作文要求让学生作文,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文”。并且是在谈话中用最熟悉、最形象的事物,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理解“作文”的含义。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也许同学们很想知道怎样写作文,其实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比如:你们的妈妈在自己心目中漂亮吗?有多漂亮?你想告诉你的同学、老师吗?怎样说才能把漂亮的妈妈让别人知道呢?听了这些问话,学生们的兴趣来了,并且各抒己见,同桌之间议论纷纷。看到这一情景我接着说,你讲的如果能写出来让人看,就成了一篇作文。学生们听了,觉得更新奇,并感觉到作文原来既有趣又简单。接着,我还告诉他们,不光写妈妈,还可以写爸爸、爷爷、老师等等甚至你觉得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其他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写成作文,告诉别人。这时,作文的概念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

二、注重读写结合的教学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读不离写,写不离读,这就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怎样把一些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刚开始作文,不要求学生篇幅的长短,只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把所有学的字、词、句恰当地利用上去就行了。比如在教学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课文中有很多描写四季景物特点的句子。我便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想想哪些相干词语、句子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此时在学生的理念中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原来学习课文也可以帮助写作文。因此,更觉得作文简单、有趣,这样学习课文也会更认真更投入。

另外,读写结合还涉及到课外活动的开展。比如建立“班级图书角”,保证时间的前提下,首先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提供学生课外阅读,教育学生多看名人作品和《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好文章。由此养成勤于读书、思考、动笔的良好习惯。如此一来,既提炼了阅读方法,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衔接起来。

在组织实践活动中,主要通过开展团队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说组织学生登山、游览公园、举行“钉纽扣比赛”“讲故事比赛”。活动后,要求学生把自己亲手做的或亲眼看到的人与事,有条理、有重点,流畅地写出来。由此一来,学生对写作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觉得活动也能写作文。因此除了爱作文,也会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三、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观察生活首先要有顺序、有条理。写静态事物时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内容。并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观察,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写动态事物应包括写动物、活动变化的事物等。如写动物,就要写出它的外形体态及生活习性的内容。写活动变化的事物,就要写出它活动变化的情况。对这类动态事物,我们可以采取“游动”的方法来观察。如在一次写一动物的作文过程中,事前我讲明了“游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按这方法去观察自己家养的一种动物,并让学生有条理地写出来。这样,有的学生写“可爱的小金鱼”,能把金鱼写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亲眼看见他家养的金鱼一样。写叙事时,我要求学生按时间推移或地点变换的顺序来观察,要观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观察事情的经过和主要办事人物的行动。作文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来,把主要办事人办事的过程写具体即可。写人时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

当然,观察事物不能只为观察而观察,应展开想象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因为事物之间都是互相依存,彼此联系的。要由表及里地去认识事物,找出它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地,本质地了解事物。

四、批语要有鼓励性

作文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个新鲜事物,维持他们的作文兴趣与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同等重要。而给学生成就感,写些具有鼓励作用的批语则是维持作文兴趣的有效手段。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带有很大的创造性,因而学生的劳动也十分艰辛。所以不少学生把作文视为难事,怕写作,不想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文章,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反而得到老师的否定与批评,那种不好受的滋味可想而知了。因此,批改作文时我认为应批些鼓励性的话,使学生看了批语,心情激奋,爱写作,想写作,下次写作文时,决心写得更好。

作文启蒙教学的尝试 篇8

将新闻写作引入初中作文教学的尝试

将新闻写作引入初中作文教学的尝试将新闻写作引入初中作文教学的尝试

新闻写作与初中作文教学息息相关,学校是易发生新闻的地方,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因势利导地将许多鲜活的素材加以提炼,让学生在看得见的校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与能力。

一、语文教师应该作新闻写作的先锋与指航员。

俗语话:“要给予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必须是一桶水。”初中作文教学与小学相比,有了质量的要求。学生的视野与观察点决定了学生是否喜欢写作的条件。

本人从2010年正式从事新闻写作,为《玉林日报》、《广西日报》等区内外报刊撰写新闻稿件,特别是在本地主流媒体累采用稿件达到286篇。相继被评为《玉林日报》、《玉林人民广播电台》优秀通讯员、十佳通讯员。正由于本人在写作的特长,积极将校园新闻见诸于报端。

特别是将学生耳闻目睹的素材写成新闻,学生学习新闻写作是“摸得着、看得见”,认同感比较强。所以本人在提升自己的素养同时,积极从事新闻写作,不断学习,提高写作质量,将写作视野扩展到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体现“编外记者”的角色。

因为新闻写作是一项繁杂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写作报道的角度与出发点也决定了采用率是否高的关键。每每有报道见报,我会第一时间让学生共同分享写作取得的成果。作为语文老师必然成行新闻写作的行家,才能够有好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升华。那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也是决定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条件。

二、新闻写作与初中作文教学的融合性与共通性。新闻写作是报刊电台经常采用的一途径,而初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方法,两者之间有相同点。在八年级语文单元作文教学中在一个专题是新闻、通讯写作的单元。为了培养学生新闻的兴趣,学会关注新闻,我首先将校园亲近的事情整理成素材,由我写出一篇报道并能够见报为蓝本。然后再通过素材与新闻报道的效果进行比较。让学生深感教师的内才好之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喜欢上新闻。

新闻写作教学是显而易见的作文形式,比一般性的题材更加有针对性与说服力,也更加能够丰富学生写作的认可度与操作性。比如在民乐镇学校安装监控设备的新闻中,许多学生也见证了安装的过程,如何提炼成新闻?从那个角度报道?等等,教师要从新闻写作的角度教会学生瞄准新闻价值。以下是我写的一篇报道,刊登于2011年1月17日玉林日报,《民乐镇学校安装监控设备》本报北流讯

为了建设和谐平安校园,更好保障校园的安全。近日,北流市民乐镇积极筹措资金,为各中小学购置了一批数字监控设备并为每个学校安装使用。据了解,各校在校园大门、教学楼等重要位置安装了监控探头,全天24小时对校园及主道路口进行实时监控。并安排专人具体负责设备的管理、录控资料的建档整理。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将提高学校安全防范的能力,有助于学校减少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为学校的整体工作开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

这篇新闻报道很有时效性与针对性,学生很喜欢此类的题材,在

单元教学中,学生懂得模仿此新闻,从不同角度提升了作文的能力,收到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了。我还积极帮助一些学生将新闻稿发布于玉林教育信息网,学生们当然是很高兴的事情。

三、新闻写作延伸到作文教学中综合素质提升的问题。新闻写作要求比较高,也是建立一定的写作水平基础实现的最终产物。作文教学是广泛的题材,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常见的文体是初中教学大纲的要求。新闻写作是超乎初中作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有比较好的生态因素与能力因素。将培养新闻观察的触角延伸到各种文体写作,也有利于学生从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事情,积累综合文稿的素材。特别是遣词达句方面和综合文体的杂汇方面,有许多问题要在新闻写作中统筹兼顾解决,争取培养多面手的学生。我在新闻写作中往往将一稿、二稿、终稿、见报稿展示给学生,通过对比得出不同的修改方向的写作效果。通过现身说教的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但是教师的语文素养与新闻分析角度也是让学生是否喜欢上新闻写作的关键。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相当注重社会新闻的传授与理解。一般说来,老师的分析评论是否有见解水平,决定你的 新闻写作教学是否成功的要素。

低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9

水泉小学李炎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经过深思熟虑,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颇见成效。

一、做做,老鹰捉小鸡的精彩游戏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因此,在上第一次写作课时,我反复的设计教案,反复的在脑海中设想教学情景,力求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写作时,能够对写作产生兴趣而不是害怕,能把自己亲自参与的活动用笔写下来--我手写我心。在教学中,我在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环节:第一单元的作文内容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这个题目范围广。辅导之前,我决定先带学生做个游戏。上课铃一响,我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玩个游戏--老鹰捉小鸡„”话还没说完,学生就欢呼雀跃起来。游戏前,我讲清了要求:边玩游戏边观察:观察游戏过程,观察老鹰、小鸡、鸡妈妈各自的动作、神态、语言,看谁的观察最仔细。游戏中,学生分组玩得特别开心。最后一刻,为游戏创造高潮,我也加入了其中当老鹰,有意地夸张了老鹰的动作、神态、语言,便于学生观察。结束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详细地回忆了游戏过程,说的过程中,特别指导学生回忆刚才印象最深的片断,并尝试着让学生加进好词好句,让表达更生动。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人参与做游戏,学生兴趣高,有话可写,第一次作文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完成得相当出色,我也相信,这第一次作文的情景会成为学生最美的回忆。

二、说说,花开的美丽瞬间

在教学《花钟》这一课时,有一个重点是仔细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文中的语言很美: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充分感知书上例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花在整点开放,并也试着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学生在思考讨论之后,举手了:下午5点多,紫茉莉送来了缕缕香味。晚饭后,月亮升上了天空,月光花也随着开放了;不久,晚香玉又飘来阵阵香味;最后,昙花露出洁白的大花瓣。啤酒花像喝醉了酒的汉子醉醺醺地开放了。蛇床花像一把把小花伞黎明三点从美梦中醒来,芍药花在清晨七点和太阳一起醒来„„学生畅所欲言,把他们知道的都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了,我好惊奇。第二节课,我趁热打铁,让学生

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将花开的情景用一小段文字写下来,成了一次小练笔,许多学生观察细致,语言精致,这是我意想不到的。现将学生的片段摘录如下:

牵牛花:黎明四点左右开放;一阵风吹来,牵牛花摆动着纤细的身肢,跳起优美的舞蹈,它又是何等的欢乐,何等的无忧无虑。渐渐的,在大树精心地呵护下,它开出了几朵淡紫色的花,宛如一个个小喇叭,是那么可爱,那么纯洁无瑕,花中间还嵌着淡黄色的花蕊,散发出一股股淡淡的幽香。

蔷薇:黎明五点左右开放;清晨起来,最爱伏在窗台上,凝望窗外红砖堆砌的墙上烂漫一片的碧波似的蔷薇,白的、粉的、红的、紫的„„青翠中满眼的小花,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爬满了这小巷的围墙,开遍每一道围墙、每一个窗台、每一块草地,开在小巷里每一户人家的房前屋后。

紫茉莉:下午五点左右开放;紫茉莉一破土便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她刚长起像一棵棵棉花亩,有两片大而半圆的叶子,再后便乘着阳光雨水,长出了一簇翠绿的长桃形的叶片并叉枝。约莫在五月的时分,她开始蹿出了点点越长越长的红花蕾。终于有一天,一朵花开了,两朵花开了。随后一朵朵儿犹如满天星般开了。

读完学生的练笔,我心潮澎湃。在平时,为了能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源泉,必须紧紧依附教材,加强说写实践。我所尝试的是由仿照说到创造写。如果课文有仿照训练的多个模式段,就可以设计仿照说写训练;如果课文有插图,而文中并没有描述具体,就设计看图写训练;

如果课文具有想象的因素,这些想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就设计想象说写训练等等。我们的古人曾留下这样的遗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我相信,只要不断进行训练,学生由说到写的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越。

三.写写,秋的声音

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写写,秋的声音:

师: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说:“哗啦哗啦,稻海翻起波浪;嘿呦嘿呦,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吧!滴答滴答,秋雨在练习弹琴„„

师: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方式写一写吗?

学生:听听,秋的声音,稻海翻起波浪,“哗啦”,是它们欢快的歌声;听听,秋的声音,秋雨落在地上,“滴答”,是秋雨正在弹琴;听听,秋的声音,黄叶纷纷落下,“呼呼”,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来临。

学生的发言分明就是一首小诗,在后来的《秋天的图画》作文写作中,学生将这些精彩的句子用进去了,为文章增色不少。

四、读读,经典名著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多读益于积累,积累有利于知识贯穿。多读能激发想象,调动大脑思维。”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

笔如有神”,“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我让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摘抄两个好词,一个好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能背诵下来,并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儿童诗歌,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并学习运用。还准备利用班队课、晨、夕会时间,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 篇10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1

《难忘的启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文章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为了让自己清晰了解上课状况,上课前特意对课文进行了设计,上课时也时时对照着教案,看看自己的执行情况。

本来的设计是:一开始上课,让学生讲一些有关老师的词语或成语或句子。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课文是描写老师的?上课时突然想起学生不大爱发言,也没有创设情景,效果肯定不好,所以临时改为“板书课题”导入,并把“蒙”字故意写错,让学生辨认,然后找“启蒙”的近义词;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来。从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学生还是比较积极的。因为爱挑毛病是学生的天性,何况还是老师写错的呢?

在“指导朗读,谈体会,请学生板书。”部分,“谈体会”改为对“我”的影响,并让学生在文章里找出相应的语句。这样,学生的回答是有根有据的,从语句中体会这是学语文的重要方法。

教学的次重点我定在了“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前后照应”。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方法,这是一篇很典型的回忆文章,是学生可以模仿的例文。所以上课时,我让学生重点读了第一和九、十自然段,通过朗读和分析,学生知道了这三段内容有重复是前后照应的写法,文章开门见山,语句有变化。

在后面的时间里,我还讲了在报纸上登载的“三岁小孩童言无忌,无意说穿小偷行经”引起车上乘客深思的文章,让学生明白:启蒙老师不论年级、性别等,只要能触动自己的心灵或教会自己某种技能,就是“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也受到启发,谈论了自己的启蒙老师。

通过课前设计和课中调整,我上的这节课语文味更弄了,教学目标更细化了!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2

在第六单元《难忘的启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启动,自主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日愈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也在其间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完全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读自悟,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小学学习的几年间,与启蒙老师有没有令人难忘的事?因话题离学生现实生活很近,学生感触很深。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做到与旧知识的联系与巩固,没有为了阅读而在分析文章,而渗透了写作方面的知识,注重与写作紧密结合,不忘语文的根本。

通过一节课的实践,我感悟到了自己在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学生的读,没有很好地强调,也是值得深刻反思的。如何将读巧妙地设计于具体的教学之中,同样值得思索与探究。为了突破难点,唤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恨,我出示了一组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当学生面对这些残忍的场面时,流露出了惊讶和悲愤的神情,我当时应该抓住孩子的情感,让他们谈谈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而我却忽略了这些,没有及时地捕捉教育的契机,失去了一次锻炼学生表达心中所想的机会。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今后会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不断钻研,不断反思,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法”,寻找课改下课堂教学的真正出路。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3

《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及对日语课抵制的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完这篇课文,我觉得我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抓准教材重难点,体会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也比较多。在一节课中,既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内涵,确实有一定难度。我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课堂上,我紧紧扣住教材重点内容,引领学生深入地自读自悟,因此,在短短的一堂课里,学生能深深感悟启蒙老师身上那种爱国、诚实、正直和勤勉的优秀品质,感受到了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培养阅读能力。

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读自悟,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如,课文写了老师的两次批评,一次是作文不切实际,不真实;另一次是写大字很不用功,结果本可得甲的,却得了丙。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对课文中老师的“两次批评”有了较深的感触。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感受。因话题离学生现实很近,学生感触很深。

三、仿写片段,读写结合。

学完本课,我播放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饱含深情思念老师的歌曲,在优美的乐曲中,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启蒙老师,想想自己的老师做的哪件事使你难以忘怀,通过这件事感受到了什么,然后仿照课文写片段。这样的设计,有效地进行阅读迁移,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课堂上,我侧重引导学生谈谈“如果你被老师批评了,会有什么感受?”而忽略了课文中启蒙老师要求学生习作写真实,其实在教育学生“说真话,做真人”的道理,这也是做人的真谛!通过这件事反映了老师身上的诚实、正直的品质,但我在小结的时候未点化到这点。再如:由于本课篇幅较长,我在自学时让学生自由阅读,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致于在讲解的过程中较仓促,有点“走马观花”的感觉。难忘的启蒙本应抓住题眼“启蒙”来揭示文章的中心,结果由于时间关系,却没能解决,学生虽然也能通过自读自悟来体会文章的重点,但老师没能再总结一下,觉得有点欠缺。还有:在联系生活实际方面,我虽然也能做到,但我没能适时地抓住学生资源,进行指导,充分引导学生谈谈更多的老师,进行拓展延伸,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在课堂上才会从容自如。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4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篇课文所叙述的事,虽然年代离学生较远,但内容并不陌生。一开课,我让学生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并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引出课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

二、抓准教材重难点,体会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也比较多。在一节课中,既要对学生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内涵,确实有一定难度。我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课堂上,我紧紧扣住教材重点内容,引领学生深入地自读自悟,因此,在短短的一堂课里,学生能深深感悟启蒙老师身上那种爱国、诚实、正直和勤勉的优秀品质,感受到了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感学习,自读自悟,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如,课文写了老师的两次批评,一次是作文不切实际,不真实;另一次是写大字很不用功,结果本可得甲的,却得了丙。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对课文中老师的“两次批评”有了较深的感触。

四、仿写片段,读写结合。

学完本课,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启蒙老师,想想自己的老师做的哪件事使你难以忘怀,通过这件事感受到了什么,然后仿照课文写片段。这样的设计,有效地进行阅读迁移,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由于本课篇幅较长,我在自学时让学生自由阅读,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致于在讲解的过程中较仓促,有点“走马观花”的感觉,结果由于时间关系,却没能解决,学生虽然也能通过自读自悟来体会文章的重点句子。再如:在联系生活实际方面,我虽然也能做到,但我没能适时地抓住学生资源,进行指导,充分引导学生谈谈更多的老师,进行拓展延伸,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落实阅读能力的训练上还有待加强,而且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我在日常教学中长期不懈的努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快速地阅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方式,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想,在课堂上才会从容自如。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5

《难忘的启蒙》一课,就课文本身而言,叙述当中带有一些散文的美感,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陶冶。课文主要是通过几件事例,表现出启蒙老师们对作者的影响,进而突出启蒙老师们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老师们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就我个人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也希望扣住事例来发掘人物品质,进而感悟作者的情感。

基于这种想法,我把本次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结合具体事例,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上(这同样也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阅读(包括朗读与默读)能力。根据确定的整体目标,我将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为四大块。即:

1、联系生活,明确“启蒙”含义。

2、确定学习主题:结合具体事例,体会思想感情。

3、阅读课文,培养能力。

4、总结感悟,拓展运用。

经过一节课的实践,我发现自己的课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太注重对主题以及围绕主题开展的各个教学环节的确立,而忽略了环节与环节间过渡的设计。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6

上周三,我上了《难忘的启蒙》一课,下面就某些环节谈点体会:

一、用学生的感恩画导入新课

导语:这次镇里面组织六年级检测,课外阅读的短文是:《他要感谢那只手》,第四小题是: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要感谢的东西,请你画一幅画。阅卷中,我发现许多同学用画笔来感谢自己的启蒙老师。

(投影一:画面,燃烧的蜡烛;画外语,老师像蜡烛,燃烧的是自己,照亮的是别人。)

(投影二:画面,一双戴着眼镜的眼睛;画外语,这是一双明亮、会说话的眼睛,猜不出吧,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眼睛。)

(投影三:教师的微笑;画外语,启蒙老师的微笑给我无限的力量。)

(投影四:一快黑板,旁边站着粉笔的启蒙老师;画外语,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其实,像同学们一样对启蒙老师不能忘怀的人还有很多。北大教授沙健孙就是其中一位,所不同的是,他把感谢写成了文字——《难忘的启蒙》。

{自评:这四幅图画来自学生的考卷中,是新鲜而不可求的材料,用它们来引入新课的学习,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距离}

二、学生质疑,抓住主线,展开学习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后,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

学生甲:启蒙是什么意思?

学生乙: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

学生丙:“在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道理”宽与严分别指什么,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

学生丁:“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抓住问题3展开研讨: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自评:“在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道理”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价值的问题,以学定教,抓住该核心问题生发开去。严:“嗅觉”故事与“及格”故事-----求真求实。宽:“宽容”日语课逃课----热爱祖国。“骗人”的演讲----勇敢机智。没有明说的道理: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三、学生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在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后,让学生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学生甲:我的启蒙老师

学生乙:种子

学生丙:希望

学生丁:刻在心上的记忆

{自评:给文章另拟一个题目,可以既可检测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情况,又可以训练学生给自己文章命题的能力}

四、欣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升华感情

在研讨完“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这一难句后,我说:“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的纸,启蒙老师播下怎样的种子,就会获得怎样的收获。邹老师从90年也走上了我的启蒙老师走过的路,当我面对孩子们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启蒙老师曹老师。我也经常想起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想,这首歌应属于天下所有的启蒙的老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自评:音乐的魅力主要在于她的“主情性”,比起其他艺术来,音乐无疑更贴近人的心灵,因此也最能直接表现和激发情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就是歌颂启蒙老师的,能引起学生对自己启蒙老师的感激和思念。}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7

《难忘的启蒙》是人教版十二册教材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饱含深情又富有哲理,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略读课文,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课文内容很好理解,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能理解老师的精神及对老师的情谊,我觉得这篇文章也是一篇很好的仿写例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对自己启蒙老师情感也是学习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课堂上,我在理解完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回忆自己小学六年里对启蒙老师感受最深的事情,这件事表现出老师的什么品质,能表达出自己的什么情感。然后,在写作方法上加以指导:可以学习作者运用两件事或者三件事来写,中间最后用上过渡段。写完几件事以后对这些事情做简单小结。最后注意开头结尾要点题,相呼应。中间写作过程中,采用描写和叙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引用赞美老师的名言诗句等,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文采飞扬,情感充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出文章《难忘的启蒙》或者《难忘的老师》。

经过练习,学生的这篇文章事例具体,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还真的能流露出真情实感。感觉收货颇丰!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8

本课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篇课文所叙述的事,虽然年代离学生较远,但内容并不陌生。一开课,我就声情并茂地回忆了我寒假回家乡走访母校的情景,并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来表达我当时的感激之情,从而引出课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当课文学完以后,我又提出:老师用歌声倾诉思念,沙老用文章表达情感,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呢?然后再次播放音乐,学生则兴趣盎然的在音乐声中或写诗,或作画,或写文章

上一篇:精彩范文下一篇:禁毒征文500字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