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

2024-08-29

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共8篇)

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 篇1

教育部规划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学生可考研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规划到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规划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量化目标,到20,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将分别达到2250万人、1390万人;年将分别达到2350万人、1480万人。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高职院校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者比例达到20%,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初步建成300个富有活力和引领作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根据六部门规划,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包括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根据规划,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以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规划还提出一系列具体工作任务,如:基本完成新一轮专业设置改革,学校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扩大学生选专业、转专业的自主权。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探索建立区域中高职专业设置管理的宏观协调机制;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宽带和校园网覆盖所有职业院校;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10门以上社区课程等。

规划也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做了政策延伸的创新部署。如针对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问题,提出“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针对我国城镇化加速的国情,提出“重点加强农民工、农民工子女和城市转岗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针对社会观念的制约,提出“规范清理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公平就业的政策”。

规划还强调各地要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及时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督导评估,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鼓励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 篇2

一、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职业道德观念淡泊 , 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部分学生职业道德观念非常淡泊, 凡事都只从个人利益考虑, 稍有不如意便牢骚满腹、消极怠工, 既不爱岗, 又不敬业, 怕苦怕累。他们向往的工作是:工资高, 工作轻松自由、没有压力, 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舒适, 上司和同事对自己客客气气, 出了差错也不会挨骂受罚, 等等。企业是创造财富的地方, 其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一个刚出校园、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怎么会对企业提这样那样的要求? 在与企业管理人员交谈中我们发现, 能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是否服从公司管理在企业心目中是第一重要的。

部分学生在择业时, 对这个单位看不上, 对那家企业不满意, 有时被某企业录用了, 又觉得后面可能还有更好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就业机会。有人听说某某同学就业的单位在某些方面比自己的好, 就急着跳槽。他们常常看不到自家公司的优势, 总喜欢拿自家公司的不足比别家公司的优点。实际上每家公司的条件、待遇都不尽相同, 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比如电子行业、服务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都各有特点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技术含量、发展潜力和收入待遇都有不小差异, 既然自己选择某一行业, 想学会这门技术谋生或创业, 就应该经得住艰辛和考验。

2.盲目从众心理。一些学生就业时存在“跟伴 、随大流”的心理, 实际上这是年轻人不成熟的表现。有些学生来学校读书时就是如此, 喜欢邀伴一起来学校读书, 在学校里希望他们能同班、同寝室。就业时也希望这样, 几个好朋友能进同一家企业就业, 有些人甚至宁愿放弃自己进更优秀企业的机会, 也要到有好朋友做伴的企业就业。还有一种盲目从众的情况:一批学生在某企业就业, 其中某人因自身原因要辞职, 又不想独自一人离厂, 便设法鼓励其他同学与他一同辞职, 这就导致多人集体辞职现象。这不仅造成用人企业对学校学生产生不良的印象, 而且事后学生常常后悔莫及。

3.不珍惜第一份工作。走出校门迈向社会是学生期盼许久的事情, 大多数学生对自己人生第一次的就业机会是非常珍惜的。但一部分人并非如此, 他们对自己的第一次就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可能因试用期工作不努力被公司解聘, 或因一些小矛盾便轻易辞职, 也有人轻信他人信息, 辞职后想去找更好的公司, 甚至个别人想“轻松挣大钱”, 结果被传销机构骗去做传销, 等等。

4.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国有国法 , 家有家规”。学生在学校里要受到校规校纪的约束, 进入公司就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在学校里学生出点差错, 老师总是以教育为主, 会给学生许多改错机会。企业是生产经营单位, 一切以创造经济价值为前提, 没有足够的人力监督和教育员工, 对员工的过错一般都是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企业纪律。学生在学校中常见的违纪行为, 如:迟到早退、不按时就寝、寝室卫生脏乱差、饭菜乱丢乱倒、说话不讲文明, 以主打架斗殴、偷盗行为, 等等, 都可能受到企业的处罚, 甚至被解聘、开除。

5.怕苦怕累 , 缺乏上进心。虽然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大多都有要认真工作、追求事业成功的心态, 但有些人常常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工作辛苦一点就喊苦叫累, 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自甘落后, 缺乏上进的勇气。没有奋斗的目标, 上班没有激情, 热衷于打桌球、上网玩游戏聊天, 日子是得过且过长期如此, 个人的事业发展自然是一事无成。

6.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现代社会 , 处理好工作、生活中与周围人员之间的关系, 对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学生在就业中因未处理好这类关系, 导致每年都出现离厂的情况。有些学生抱怨:企业主管对别的同学还好, 对自己的态度却很差, 动不动就责骂, 有时大家一起出了工作上的差错, 挨训斥的总是自己, 别人可能没事, 等等。这些学生总是抱怨自己受到不公, 从不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7.其他问题。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如:目光短浅、只考虑眼前利益, 工作不按公司操作规程操作出现的安全问题, 轻信他人言语而上当受骗, 缺乏与教师、家长联系, 等等。

二、实施职业指导教育

为研究在就业过程中加强职业指导教育对学生的就业状况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成立了研究小组, 在结合分析历年积累的资料的基础上, 制订出加强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的研究实施计划。从本校2011届和2012届的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几家企业中抽取100人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68名实验班学生接受职业指导教育, 32名非实验班学生不接受职业指导教育)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当前的就业状况都不是很满意, 普遍存在就业理念、职业道德素养、择业观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 产生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社会影响因素、学校影响因素、家庭影响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自身因素。

针对影响学生就业状况的学生自身因素, 研究小组与用人企业管理层沟通, 共同制订出校企联合加强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的实施方案, 由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实施职业指导教育。

三、研究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工作, 我们发现:在就业过程中接受职业指导教育的研究对象, 他们的就业理念明显更新, 工作业绩有了明显提升, 普遍得到了企业的肯定。他们的具体表现归纳如下:

1.更新职业道德观念 ,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 懂得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这些学生意识到, 无论在本地企业还是在外省企业就业, 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他们在就业工作中不再浮躁和迷惘, 能静下心思考自己的未来,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明白要“先立足、后立业”、“先求生存, 后求发展”的道理, 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机会懂得珍惜。许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 纷纷制订了奋斗目标和奋斗计划, 并表示要力争逐个完成、实现, 通过积累一个个的小成功, 最终获得事业的大成功。例如有一名数控专业手的男生, 给自己确立的十年奋斗目标是创办一家自己的小型机械加工公司, 为此他制订了这样一个奋斗计划: 在就业的第1—2年基本掌握机械加工的操作技能, 第3—5年学会编程、维修等核心加工技术, 第6—8年了解原材料的采购要领, 摸清产品销售渠道和技巧, 与客户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 第9—10年利用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资金, 做好筹办自己公司的各项准备。力争用十年时间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确定了通过自身努力就能达到的奋斗目标, 又有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这些学生工作的心态就比以前稳定多了, 对工作岗位也不会太挑剔, 他们觉得无论什么岗位都值得自己去学习和做好。如此, 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工作业绩自然就得到较大的改善。

2.遵守规章制度 , 端正工作态度。有了正确的就业理念 , 有了自我奋斗的目标和计划, 工作态度就随之发生了改变。这些学生能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对待工作的态度由以前“不愿干、被动做”逐步变为“愿意干 、主动做”, 认真努力工作会获得好的工作业绩和回报, 进一步激发工作兴趣,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强化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工作与良好回报的良性循环, 使得学生进一步增强了自信, 更加能够吃苦。在工作中, 当面对艰辛和困难时, 他们通常会通过良好的自我激励克服这些困难。当然, 部分学生的工作状态会因信心不足而出现反复会发出一些消极言论或出现消极怠工情况。对于这些学生, 研究小组成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及时介入, 给予合适的引导和鼓励。经过自身的思想斗争, 大多数学生都能激励自己, 努力克服困难, 实现奋斗目标。

4.用人企业对加强学生职业指导教育有了更多期待。由于职业指导教育对学生的就业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生的工作业绩普遍有了较大的提高, 这使得企业对加强职业指导教育非常认可, 并有了更多的期待。企业管理层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力度, 并希望研究小组教师对企业的其他员工也开展这类教育活动。

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 中职学校如何利用职业指导教育解决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是当今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本次研究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得到了企业与学生的认同, 但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我们将思考在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将研究重点放在进一步更新毕业生就业理念、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争取将来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曾谷松, 李恒昌.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指导的操作与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段玉强.走出校门前的一堂必修课.中国经济出版社.

[4]黄邦华.就业与创业指导.电子工业出版社.

[5]王志洲, 李树斌.职业生涯规划.人民邮电出版社.

[6]吴增强.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上海教育科研, 2008-6.

[7]席翠平.做好现在的工作.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8]吴甘霖.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机械工业出版社.

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家庭、学校、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认为有成绩好就可以上好大学,上好大学就可以有好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要说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就是那些上了大学的学生很多也发现除了“上大学”就没有别的理想了,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中缺失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忽视了小学阶段的职业生涯启蒙教育,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早在198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就提倡职业规划教育要从孩子6岁开始。该规范把人群分成四类: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18岁以后的成人。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分工。

而在中国,一些家长、教师普遍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开展生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不大,不如到了大学或者等到他们入职后,再来开展生涯教育会更有意义。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开始开展生涯教育正当其时。因为生涯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小学是生涯认知,初中是生涯探索,高中是生涯准备,高中后是生涯安置。小学的生涯教育,能够帮孩子从小学开始树立起关于各种职业的价值观念,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自我意识,扩大他们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并通过这一生涯教育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兴趣的认识并帮助学生与未来职业相联系,由此对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成就动机的增强均有裨益。所以小学阶段开始职业规划最有意义的一点,当属职业志向或目标的引导和导向作用。如果从小学就开始考虑未来职业问题,无疑有利于学生尽早形成具体的职业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正如《人生设计在童年》的作者高燕定先生所说:“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他们对自我、社会的认识,对知识和职业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他们对人生理想和有效、现实的职业规划以及付诸现实的能力等,是他们在社会上生存和事业成功的最基本、最必要的素质。”

二、实践途径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设置职业启蒙教育课程

专门课程的设置有助于系统地介绍课程理论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理念、掌握专门知识、培养专门能力。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其在专门设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理论的讲解、多元素材的渗入、实践活动的拓展等不同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因此,专门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小学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最为重要的课程模式。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认为:职业选择取决于自我认识和职业认识的适当性函数。小学生的职业意识包括三个维度: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小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职业的统合。如表1所示。

职业意识是伴随儿童生命成长、主动社会化过程中必备的素质。职业意识培养不是做职业规划,不是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职业设计,而是抓住小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从“自我认识”和“职业体验”两个方面来培养职业意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培养职业理想、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其实质还是让学生不断发现自我的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因此,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主要从自我认识和职业体验两方面出发,依据发展心理学理念,拟定了小学生职业生涯课程的具体内容、目标及活动模块,见表2。

(二)开展全学科的渗透和整合

在开展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同时,必须与其他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以及综合实践互动和快乐活动日等进行渗透和整合。因此要加强各科教师的职业教育培训,使全科教师都接受职业启蒙教育的训练,能够在学科教学中随机渗透职业启蒙教育,共同承担起“班级职业指导员”的职责。

(三)拓展职业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目前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旨在通过相关知识的渗透和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素养、劳动技术素养等综合实践能力。在开展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职业启蒙教育的理念注入其中,让学生参与各类职业角色体验,让他们切身体会每种职业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要求,进而增强他们的职业信念和为之奋斗的职业意志力,以及培养朴素的职业习惯和劳动素养。职业启蒙教育理念的注入,将会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沟通社会实际和自我主观理想的桥梁,增强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幻想”。例如,学校仿真社会活动:将学校模拟为一个真实的社会场景如社区、政府、银行、医院等,以班级或其他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举办职业风采展示节:由学生以各种形式分组表演职业工作中的事件。展示要强调形式的多样性,以主题活动等形式进行全校范围的交流和展示。

(四)家校合作,开展“职业交流日”

“职业交流日”就是通过在每月固定的时间开展的“围绕职业”“交流职业”的职业交流活动。可以整合家长资源,开展职业形象介入活动:在“职业交流日”这天,将从事不同职业的学生家长代表如消防员、警察、销售员、作家等请到校园,为学生开展专门的职业讲座,通过不同职业角色、职业知识的讲授,职业体验的分享和职业形象的展示等,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上有关职业及其相关知识和素养要求。

开展学生的自主交流活动,这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并参与探讨的一种职业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当主角,成立讨论小组,通过活动前查找资料、活动中充分交流与讨论总结的形式进行。通过资料的分享、思想的碰撞,学生们了解了更多的职业角色及其相关知识,也能对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有了充分的了解。

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设想。由学生根据现在社会的发展,设想未来可能产生的新职业,并以各种形式展示给大家,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反思与启示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专业化训练,增强生涯意识,并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外引的方式,吸纳人生规划教育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对生涯教育有专门的研究,可以为学校的相关工作提供专业的指导;还要开展有计划的培训,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学科教师纳入生涯教育的师资体系中来。通过专业培训与学习,结合他们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人生经验,将他们培养成生涯教育的专业导师。

(二)建立系统的生涯教育体系

完整的生涯教育应从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面展开。

学校把生涯教育纳入统一学校课程体系,开设生涯教育课程;结合生涯教育的目标,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鼓励倡导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加强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实践内容。家庭层面: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和明确的兴趣方向,为孩子自我意识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学校生涯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促进生涯教育更好地进行。社会层面:相关社会机构和部门要为小学生涯教育提供一切支持,为生涯教育的展开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生涯启蒙教育的途径和方式需要丰富与更新

借助学校、家庭的资源来开展实践活动毕竟有限,如果能与社区、企业达成共识,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校外学习、参观、实践的机会,将会拓宽生涯启蒙教育的途径,丰富生涯教育的手段,让学生更能亲身体验社会各项职业的特征与职业精神等。

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 篇4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专业程度不断增强,市场竟争一方面更加激烈,一方面努力朝着更加公平和有序的方向发展,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之间不仅注重产品质量的竞争,而且更加注重服务与信誉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整个社会不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已成为人们立足于职场的重要条件。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专门人才的重任,而且也是大学生们走上社会就业之前的最后训练基地,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对就业单位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反过来也会影响用人单位和社会对高校德育教育质量的评判,从而对高校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职前道德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不断提高的要求,已经成为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山东大王职业学院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第一,对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院校、专业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当前对在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上有两种主要错误认识:一种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在高职类院校开展,而其他院校则没有必要;另一种则认为职业道德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内容,高校没有教育的义务。基于上述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导致了当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院校、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一些高职、高专等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院校和医学、师范、军事专业类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得较早、较为普遍,而其他院校和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则开展得很少或处于空白状态。

第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边缘化”倾向。据调查,在当前不少开展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而在德育教育中,又存在着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轻道德品质教育的现象。在道德品质教育中又存在着重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而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所占比例甚少,职业道德教育似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第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门性、针对性,教育方法、手段单一。在不少开设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院校中,只是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在讲授中泛泛而谈,不能够开展针对职业特点要求的专门性讲述和分析。在教育的方法上多限于只是课堂讲授,形式呆板单一,在教育的途径上缺乏道德实践。

第 四,高校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造成当前不少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缺失和错位。由于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不少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状况令人堪优。在职业价值取向上.不少学生存在市侩庸俗化趋向,在择业问题上对金钱过度关注,对一些薪金丰厚的职位趋之若鹜,而对一些报酬相对较低而急需人才的岗位却无人问津。在职业道德评判上,不少学生观念含混模糊甚至十分错误。不少学生奉献意识弱化,过分看中工作待遇,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敬业精神,更谈不上爱岗,工作上稍有不如意就辞职而去,经常舟跳槽”成为“家常便饭”。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能够赚到钱,道德是次要的,手段和方法更加重要,于是投机冒险、不讲诚信、坑蒙拐骗等行为在他们眼中成为“本事”和“经验”。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短、职业技能教育要求高、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重大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只能采用课内必修课、第二课堂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抓好理论与实践两个教育环节,是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1.根据培养目标开展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职业道德”教育课是高等职业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毕业生不可缺少的环节。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日标,是要帮助学生孕育一种认识企业、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的意识.前瞻性地认识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将职业和道德两者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出发,职业道德教育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为主线。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学牛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理论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确立主人翁的社会意识和敬业、乐业、勤业、创业精神,明确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与规范,为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准备条件。

2.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在专业课讲授内容中融进职业道德内容,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一方面,职业道德课要与其他课程配合,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专业课教师必须熟悉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课教师应对学生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渗透。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课教育;开展第二课堂,对职业道德问题进行讨论,提高思想认识。

3.在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企业作风、传统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要求从业人员向社会负责,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正是由于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群体意识的凝聚,才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因此,对企业文化意识的堵养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企业文化。要借助企业文化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的观念,指导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精神和正确的就业观,确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相结合,端正学生的择业态度。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案例,还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有基本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成功就业构筑桥梁。所以,引入企业文化案例,对提高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力度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实习环节,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万方数据

行职业道德的养成训练。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它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不断加强,为我们进行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践、实习环节,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分]冶作。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考虑安排聘请实习、实践基地的管理人员或行业劳动模范介绍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由教师指导学生到实际操作的现场去感受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的内涵。

1.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环节,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训练。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要让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去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实习中,让学生担任一定岗位的工作,独当一面,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在工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养成习惯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在实践完成后,应该要求学生写出以“怎样才是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为题的职业道德实践体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事业单位形象乃至生存的重要性,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从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推动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一是要通过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职业

道德教育准备良好的心理基础;二是要聘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和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结合他们自身成功、成才的实践体会,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敬业、勤业精神教育,以示范行为来激励学生;三是要精心设计与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为社会献爱心、为希望工程尽力量、为师生义务服务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锤炼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和团结、自强、向上的奋斗精神。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在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更容易使学生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变成自己的行动。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把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团结一大批兴趣相同的爱好者,学生社团的广大成员拥有很强的个性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在配合学校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社团举办的各种活动,诸如开展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集体”“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服务大家、与人友好合作等职业品质。专业社团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倡导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倡导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抓好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几个基础性环节

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因此,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应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基础性工作环节:

1.注重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必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特点,调整课程内容。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岗位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2.抓好师德与教风建设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条件。

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政治立场、品德修养、敬业精神、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日常的行为举止对学生都有着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为此,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的精神教育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以亲情和爱心来关心学生,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学生。

3.规范管理,强化教育,这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一般建校时间较短,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校风基础,学生入学分数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抓规范教育人手,根据具体情况,修订和健全学生学籍的管理办法及公共场所的管理办法,形成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按照制度管理教学及校内各方面的秩序,奖优罚劣,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4.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校园文明环境硬件建设上,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加大投入,美化、绿化校园,逐步创造优美、恬静、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文明环境。同时,要发动和组织学生开展“文明达标”活动,设置文明监督岗,开展文明达标的检查评比,强化规范管理,促进自我管理,推动校园文明环境建设的进程。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工具在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文明标兵、弘扬正气、鞭挞歪风方面的作用,以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设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与职业 2008年第26期

2、胡惠庆 加强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 篇5

文/萧 敏

摘 要: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主要就是为社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建设、服务、管理、生产的第一线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性人才。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素质也是越来越重视,它要求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技术培养的时候,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如何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成为现在高职院校必须要求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素质教育;思想道德;高职院校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如何进入社会并且能很好地被社会所接收,除了自身的技术技能之外,还应该要更加重视自身的职业素质。在各个领域中,那些实际动手能力强,业务技术知识过硬,以及职业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往往能够得到这些事业单位的重视。现在的高职院校主要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但是在重视对学生技能培训的时候,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一、对于职业素质的简单介绍

职业素质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活动的适应能力以及了解的一种综合表现。主要就是表现为职业的个性、能力、兴趣以及情况等各方面。对于职业素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一般有社会环境、工作经历、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个人本身的一些实际的情况等,这些都会对一个人职业素质的高低产生影响。一个人本身职业素质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能否顺利就业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就。对于那些职业素质越高的人他们就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一些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二、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职业心理素质不好

职业心理素质主要就是指一个人在完成他相应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些心理品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心理素质都不好,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有的学生是因为在自己高考的时候没有发挥好,最终就只能就读高职院校,所以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还是对于自己缺乏信心,没有很强的进取心,还有就是缺乏坚强的意志力。还有些学生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那些和学习相关的事情都不能表现出很浓的兴趣,在生活中也会因为一些同学之间的小事而大发脾气,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发,从而对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

2.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这方面还不能令用人单位非常的满意。作为一个现在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思想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而且自己本身的道德标准应该是要符合本身的健康发展的,而且还应该符合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不仅缺乏最基本的诚信度,()还对于教师缺少必要的尊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现在在课堂上经常睡觉、吃东西对教师没有基本的尊重,有的学生甚至在学期完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教师叫什么名字。还有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相应的信念和理想。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还有的学生就是对于集体的观念不是很强,缺少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3.缺乏良好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就是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在环境和学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和自己从事的职业相关的一些观念和思想。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目标和发展等都没有仔细考虑过,很大一部分人是抱着无所谓的心态,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了的,还有的学生则是不想做些比较基层的工作,有比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并没有在实际中表现出来,只是一些空想。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措施

面对现在的发展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成为现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去解决的一个问题,主要的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种。

1.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相关职业兴趣加强有意识的培养

在现在的高职院校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管理之后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很多学生在进校选择专业的时候都是比较盲目的或者是一时的热情导致的,所以就导致了这些学生对于自己所选的专业一点都不了解,这样就会使得他们在学习中的热情和积极性不能维持很久,就更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来形成相应的职业兴趣。而在一个人成功的过程中,职业兴趣有着比较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一个人身体内的潜能被完全激发出来,让这个人专心地做某一方面的事情,并且一直努力地做下去。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工作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职业愿望得到一定的实现,从而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为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这种职业兴趣,除了一般的讲座还有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看看哪种职业是比较有前途的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就可以亲身去接触到这个社会,让自己亲身去体验这些工作中的成就感以及乐趣。

2.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全程化培训和教育

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全程化的培训和教育的过程中,相关的培训和教育部门应该要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情况来分阶段地进行培训和教育。那么,对于那些刚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就可以相应地安排一些专业的认识、企业的参观还有就是一些以我的理想等一些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等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兴趣和让他们明白自己上大学的真正目的,从而来培养学生规范的意识;而对于那些二年级的学生就可以进行一些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探索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各个社团积极地开展各种活动,来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还有就是一些吃苦耐劳的品质进行培养;而对于那些三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即将要面对残酷的就业问题,所以,要对他们进行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技能,还有就是对于他们的人际关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拓展培训,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讲解一些国家在就业方面的政策和法律,对于一些求职的技巧也应该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求职和就业。

3.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基础知识方面进行职业素质的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管选择的专业和以后的职业是什么,前提都是必须要打好基础的知识。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这个时代,职业结构和社会行业的调整和变化的速度相应也是很快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不可能就是一种,所以面对这些变化,学生就必须要掌握好基础知识,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有后续发力的实力。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最主要的场所,教师也应该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转变之前的教学理念,从基础知识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4.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据了很大的教学课时,学校应该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打破之前那种封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术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

5.充分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团体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机构,相关的部门领导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团体的相关活动,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通过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一些调查和对比数据可以发现,在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因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具备扎实的时间能力、务实的态度以及创新和发展的精神,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现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从而适应现代用人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 篇6

教育的和谐是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充分及时就业。就业形势严峻根本问题在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创业观念不够正确造成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个人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校前途命运和社会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结合职场变化的新趋势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职业教育指导,使学生增强职业竞争力,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找到一份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相当的职业,提高就业率,已成为学校发展中务必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谨加强职业教育指导,让毕业生毕业充分及时就业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仅供教育教学参考。

一、明确培养目标 重视就业环节

毕业生不能正常就业,多数原因在择业方面普遍存在着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获取报酬少的职业,加上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就业时,一味追求高文凭、高学历,忽略了人才结构的调整,导致了毕业生就业日趋艰难,给国家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否就业,如何就业,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件头等大事。因此,学校除了要指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练好专业技能外,还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创业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人才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在探索实践学生就业创业要强化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明确培养目标。强化专业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大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创造良好条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建设,提高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度。学校主动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联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紧缺专业,实施专业奖励;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习制度,稳定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学校应成立由行业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保证专业教学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工学结合是学校更好面向市场、服务经济和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在行业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所有的学生都要经过实习,缩短学生的就业准备期。建立动态的用人单位信息库,通过组建行业性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工作,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生的充分高质量的就业提供良好的保证。

一方面重视就业环节。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职业教育指导就是帮助学生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劳动力和职业岗位的最佳组合,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条件下职业发展的需要。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当数量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并不是很了解,有的对某个专业只是产生好奇,而不是为了获取职业,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志向等并不是很明确,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许多学生存在毕业前的迷惘。同时,学生对社会需求也不了解,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摆正位置,普遍存在“攀高”心理,他们择业时,到国有企业怕效益不好,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担心工作不稳定、没有保障。重视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就是要改变学生的种种不良状况。学校在就业推荐指导中要坚持做到:首先,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重视职业指导工作与德育工作的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育人功能,德育为先会做人,技能为本会做事,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教育,强调技能是立业生存之本,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职业方向的选择,最终要由学生自己确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在于教育与引导,要根据受教育者自身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地计划、选择和决定自己前途的能力,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生涯规划,以个体性格与人生定位确立发展方向;再次,坚持职业指导的发展性和系统性。职业指导工作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社会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为社会准备合格的人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个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指导有志于自谋职业与创业的毕业生摒弃旧观念的影响,正确认识在国有、集体、个体企业中就业,所有制只是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学生就业后,通过创新、创业、创造,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二、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指导就业

加快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搞好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条件。职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具有本身独立的内容外,有些内容还会反映在其他学科中。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职业指导教育过程要注意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专业课的结合,做到相互渗透,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针对不同专业教育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学习有关职业、择业、创业、心理、社会等有关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活动,把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心理、职业能力和求职技巧等的培训训练变成在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动,重点工作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健全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在职业指导中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利用人才交流市场,开展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者的业务培训、组织人才供需交流、提供毕业生和就业信息、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咨询指导,也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理顺学校职业指导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加强指导利用网络就业训练。成立职业指导协作委员会,进行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题培训,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者的素质,增强职业指导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其次,坚持就业指导贯穿教育的始终。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一直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就业率高能取到良好的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招生工作,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就业、进一步搞好毕业生的推荐就业工作已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事实证明,学校在强化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一是新生入学教育应视为就业指导的开始,让新生一进校就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只有了解专业,才能热爱专业;二是在校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社会行业中的人才需求,不断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三是坚持做好毕业生就业前择业观系列教育。学校通过就业指导课,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经常聘请企业负责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道德、择业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端正就业思想,认清形势和自我价值,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适当就业;四是为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择业能力,学校应结合专业的需要,组织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增加对生产组织过程、生产环境等环节的感知,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再次,就业凭竞争,上岗靠技能。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就业的客观规律。学习和掌握好职业技能无疑是学生实现就业的最根本途径。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是没有竞争力的。即使抢先端得饭碗,丢得也往往比别人快。职业学校更要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控制能力、公关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适应工作的健康体魄,能埋头苦干、遵章守法,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具有创业素质、创业本领,敢于和善于创业的品格以及不靠学校安排,主动搏击职业市场的创业理念,为日后开创一番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转变学生的传统职业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不求定位先就业的择业观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就业观念、不等分配自找市场的创业观念。对不同专业班级均开设职业指导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使学生逐步树立较为稳定的专业思想、正确的职业观,为成才打基础。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职业指导,特别是班主任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学校不定期地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介绍择业、就业、创业过程中的体会和成功经验,让在校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毕业前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根据毕业学生的特点,拟定就业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就业实习。并对学生在实习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动态进行跟踪教育指导,及时解决各种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实习指导,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适当位置,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总之,通过指导和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职业、掌握择业技巧,认识自我、从容面对现实。

三、强化择业训练,实现充分就业

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包括:把职业教育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并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整合学校职业教育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资源,进一步加强与社会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搞活机制,营造毕业生就业大市场;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两个积极性。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加强择业训练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不断改变不良状况,实现充分就业,职业指导教育是“服务就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业需求、与学生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改变很多学生在供需见面时普遍存在自我推荐能力差的现状,防止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就业方面存在盲目性。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升级的时代,职业多变、人才竞争加剧。学校需要结合社会实际,向学生介绍社会现状,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择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正确选择职业,顺利成才。教育指导的工作是:帮助学生了解个性,增强自信,从容就业,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明白自己想做什么,了解自己的个性,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扬长避短,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明智选择职业。引导学生树立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热爱本职、奉献岗位的观念。

其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形式。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应以社会的需要为前提。职业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个人志向的关系、创业与就业的关系、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关系;学校、教师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使他们对自己各个方面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为确定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方向、职业选择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择业问题上,学校要化大气力教育、指导学生形成“不求定位先就业”的择业观念。即不能单纯地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当作择业的先决条件,也不能把“工作舒适、挣钱又多”作为择业的必要条件,而是把社会的需要放在个人职业选择时的首要地位,以适当的期望值对就业单位、岗位做出果断的选择,迈好人生路上重要的一步。

再次,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观念的指导就是要教育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体系,明确自己的择业取向。学校和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关系,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形成“先立足,后立业”的就业观念。让毕业生在择业时先从素质、能力、学历、兴趣等实际出发,确定好事业成功的起跑线和职业的切入点,面对现实,面向生产第一线,找准适合自己的恰当岗位,既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主观愿望,又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条件。学校教师指导学生确立待业不如就业,迟就业不如早就业,先求生存、再求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就业实践提高。

第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观。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学校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思想,勇于走出校门进入社会,鼓励和扶持学生走自谋职业的道路。并把创业教育引入课堂,宣传毕业生中自谋职业的典型事迹,帮助学生改变依赖学校安排的传统就业观,树立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到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创业的新观念。

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 篇7

(1) 以职业素质为中心开设课程, 围绕职业技能的培养进行课程设置。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思想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应用写作》、《形势政策教育》、《就业指导》、《毛概、邓论与“三个代表”》、《大学语文》等课程, 培养学生从业所必备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基本职业素质;通过对《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读写》、《英语听力》、《高级视听说》、《英美文化》等课程的学习, 学生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 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培养。通过专业课的开设, 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即外贸实务操作和外贸翻译能力得到了锻炼。

(2) 实施、实践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我们建立了“英语应用能力课堂实训—专业校内模拟实训—专业校外实训—毕业教学实习”这样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使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相互渗透。同时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真正使学生增强职业技能, 分阶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3) 充分发挥选修课、社团组织和第二课堂活动等素质教育平台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求学生在专业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 充分发挥和培养其他兴趣与特长, 积极参加社团组织和第二课堂活动。就本专业而言, 从04级学生开始我们就实施了素质教育学分制, 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学院、分院专业部和班级素质教育平台活动, 确保素质教育学分的完成, 通过这些要求和保障机制全面开展职业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

2.职业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1) 学生入学后的军训、入学始业教育和专业介绍, 为培养职业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2) 任课教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素质教育, 将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结合专业教学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3)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训, 充分利用校内专业实训室和英语沙龙等实训设置进行模拟实训, 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其他企业的生产实践,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 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知识及能力, 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 尤其是假期参加社会实践, 撰写调查报告, 使他们及早了解社会、进入社会。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谋职能力, 还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知程度, 使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 学习能力也有极大的提高, 并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打好了基础。

(5) 通过学院和分院学生会或团总支组织的社团文化、科技活动、志愿者义务劳动、技能大赛、体育活动, 以及校园环境氛围的熏陶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谦虚好学、团结合作等职业素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院、系组织的大学生系列文化素质知识讲座, 如:艺术欣赏、心理健康、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6) 就本专业而言, 我们从大一开始,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开设了“形势政策教育”和“就业指导” (成功意识教育) , 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长远职业生涯规划和短期努力目标, 增强就业意识, 同时, 对大三学生开展就业形势报告会、求职技巧指导和讲座等活动, 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素质观念, 提升职业能力。

3.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创新要有措施、有力度、有成效

(1)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做好职业指导工作。首先, 抓好入学第一步, 做好新生职业指导工作。每年新生一报到, 我们就召开新生入学始业教育大会, 专业部主任对新生进行始业教育, 使他们一进校就对自己三年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定位, 对就业方向和职业素质要求有明确的了解, 以便更快地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形成一股学习动力。其次, 结合职业生涯设计, 做好大二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为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技能优势, 我们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方向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英语语言基础, 分成外贸方向和翻译方向。通过分管学生工作的教师、辅导员、专业部主任及班主任等多管齐下, 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指导工作, 强化毕业生的职业意识, 提升职业能力。

(2) 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我们经常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或行业专家对学生做专业讲座, 同时, 利用学生会、团总支活动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文化节和英语语言技能竞赛等活动, 结合学院技能节组织英语听、说、读、写和专业模拟技能竞赛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省内外应用英语口语比赛、CCTV希望之星、英语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发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参与, 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提高职业就业能力。

4.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学院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心海导航”心理健康中心, 创办了“心海导航报”, 有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和兼职咨询教师。此外, 通过电话、短信、QQ等多种形式, 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举办以“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大学生自信心训练”等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克服自卑, 寻找自身资源, 积极面对和处理成长发展中的问题, 增进自我认识, 增加自我接纳、自我尊重和自信;纠正认知偏差, 挖掘个体的人际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资源;培养归属感。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月”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营造“关注心理卫生、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现场心理咨询、专家讲座、心理卫生知识展览、趣味心理游戏、野外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怎样建立完善的校园网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校区, 江苏常州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校园网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体设计原则, 怎样建立完善的校园网, 以及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并给出了具体的软硬件的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网建立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式。就教育而言, 将计算机网络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各个领域, 使得现代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当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校园网络的建设就成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 高职院校建立校园网络的重要性

1.1 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 一本书, 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 就可以“独揽天下”, 那时的课堂基本是教师唱主角的。随着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观念由以前的以教师为主体, 以教材为中心, 以课堂为核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更加注重交互型学习;教学环境由以前的以课堂为主转变为以课堂、电脑、网络等多种融合的教学环境为主;教学手段由原来的黑板加粉笔转变为电子讲义、多媒体课件、网络交互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教学方法由以讲授型为主转变为以合作式、探索型、研究型为主。

1.2 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各个学科的教材、教案、试题、录像、多媒体课件等都可以做成教学资源上传到校园网, 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电子出版物、期刊阅览、数字图书馆等, 充分发挥电子媒体容量大、体积小、成本低、检索快、易于复制和保存等优点, 使教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国内甚至国际的教学机构相连, 通过网络实现互通有无, 真正实现无地域限制的资源共享。

1.3 构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校园网建成后, 全校师生可以在校园网上发表各类信息, 如各部门发布的公告通知、教学参考、教科研信息、教师经验总结、课件素材库, 等等;还能在BBS、博客等上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切磋讨论。

同时, 在互联网上通过主页展示学校形象, 公布招生、就业和人才等信息, 从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对招生工作起到对外宣传作用。

应用英语专业部成立了以学生部主任为负责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 由学生部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学生部辅导员组成, 负责本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完成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任务, 挑选和培养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 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 及时上报有关信息, 积极妥善处置相关事项, 富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积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素质教育讲座,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院、分院组织的各种素质教育讲座。如书画艺术欣赏、中国文化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大学生职业生涯策划等。学院、分院还邀请了学者、专家、企业家来院作素质教育讲座, 专业部都会安排本专业学生

2.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总体设计原则

由于高职院校的资金有限, 而校园网的性能要求又较高, 因此根据客观情况, 本着“实用、先进、升级简单、扩充性好、开放性好”的原则, 实行统筹规划、分步建设、逐步到位的措施, 最终建成一个技术先进、简单实用的校园网。

3. 高职院校怎样建立完善的校园网

3.1 校园网硬件的选择。

在选择硬件产品时, 需要选择兼容性强、扩展性强的设备, 并且在选择过程中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 以及该设备厂家能否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 以解除用户的后顾之忧。校园网硬件的建构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3.1.1 核心交换机

根据校园网规模大小选择适当的核心交换机, 高端用户

建议采用D-Link DGS-1248T或CISCO WS-3550-24等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如果资金紧张可以采用D-Link DGS-1216T或TP-Link TL-SF2808C/T等较低价位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3.1.2 网络分布交换机

建议采用D-Link DES-3226S或D-Link DES-1024D等快

速以太网交换机。

3.1.3 网管交换机

建议采用TP-Link TL-SF1024、D-Link DES-1226G等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或采用D-Link DE-824TP、TP-Link TL-HD24E等10/100兆以太网集线器。

3.1.4 服务器

服务器包括文件服务器、Internet服务器、网管工作站以及面向全校使用的小型机等, 应结合应用选择恰当的服务器, 建议采用品牌服务, 如联想万全系列、DELL Power Edge系列等。

3.1.5 网络连接

建议核心交换机到信息子网、教学子网、资料子网以及各分布交换机之间和楼宇之间通过千兆光纤连接, 其余采用双绞线连接。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留有一定的冗余度, 以确保日后终端设备位置调整和网络扩展的需要。

广域互联可以通过一条DDN专线, 将校园网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从而进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

3.1.6 路由器

考虑到校园网资金预算, 建议采用带防火墙的路由器, 如

华为R2631E、CISCO 1812、TP-Link TL-R4419、TP-Link TL-R199G等。

积极参与, 以提高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修养。

同时, 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实际, 专业部每年都会组织各类讲座。每学年伊始, 我们就开展新生入学始业教育系列讲座, 始业教育讲座主要由专业部负责人主讲,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以及以后的职业生涯设计等, 使他们一进校就对自己三年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定位、就业方向和职业素质要求有明确的了解, 以便更快地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形成一股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与评价实施意见.

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 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研究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忽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这个教育内容了解的较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中职学业学习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这些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择业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列入德育、就业指导的范围内,并且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实现途径等不做详细要求,不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安排,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导致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很难顺利地开展。

2.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针对性

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比较淡漠,就业指导的教师会向学生提供一些企业用人信息,然后组织一些面试活动。专业从事职业指导教育的教师会依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渗透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班主任会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以及德育工作中,提到学生要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待择业与就业的问题。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单一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内容较少,并且教育的方法也相对单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引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兴趣,而且也会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职业指导课程中,教师会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的教师只是体现在向学生推荐就业岗位时,对就业岗位进行详细的描述。而像专题讲座、职业咨询、行业分析以及企业参观等教育方法运用的较少,没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体系,无法实现教育要求。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由就业指导处、班主任以及德育教师来负责。然而,上述三类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组成,并且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也没有像其他专业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一样有严格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各类教育工作者各司其职,各自开展各自的活动,活动开展得好坏,教育的结果没有统一的要求与标准。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无法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5.担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师资力量薄弱是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水平无法提升的重要原因。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是无法满足职业指导要求的,更无法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指导。大多数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都是从思想政治教师转过来的,或者是其他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没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背景。很多教师对职业指导工作的经验都较少,也没有参入足够的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完成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无法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分析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学校应该从学生的职业需求实际出发,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教育内容。首先,要关注学生生涯的持续发展,要具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家庭情况以及专业来确定职业生涯的目标,并设定职业生涯发展方案,并且以职业生涯方案为指导,努力进取,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挖掘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无限潜能,让学生的特长、知识、技能等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因素实现最优化。

2.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包括职业理想教育、专业概况介绍、职业潜能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职业技能培养以及指导学生撰写职业规划方案等。这些教育内容不仅要在课堂上实现,还要与多个可能参与到学生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部门及教育者共同合作完成。

3.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

不同特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法。单一地运用课堂教育方法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也不会收获较好地教育效果。因此,笔者建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可以试着尝试开展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来实现。

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构建以分管校长为领导核心,以中心主任为教育工作开展重心,以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为重要教育力量的教育组织。其次,对教育的结果进行多维度评价,包括对教育实施过程、对教育效果等进行评价。

5.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鉴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学校应该配备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人员与专职实施人员,包括职业测评师、心理咨询师、信息技术员等。同时,还要加强对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令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有更深的了解,满足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王艳敏.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途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

上一篇:教育是慢艺术论文下一篇:班风学风建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