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引导

2024-11-24

学生行为引导(共11篇)

学生行为引导 篇1

那年担任高一班主任,在分班时,小磊作为违纪特别严重的学生分到我所教的班级。小磊原来的班主任看到我打趣着说:“恭喜你,班级来了一个活宝,以后够你受的。我教了他一学期,在课堂上他从没有消停过,我是看到他就头疼!”

开学第一天,我就见识了小磊的厉害。那天报到时他对我说:“老师,你以后千万不要在课堂上管我,作为回报,我保证在课堂上不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我不想读书,只想在高中混几年。如果你非要管我,就不要怪我跟你作对。如果我在课堂上和你作对,你不仅下不来台,而且你即便再心烦也奈何不了我,因为我爷爷的学生是你们的领导,我爸爸的同学也是你们的领导。”听了他的话,我一言不发望着他。见我毫不理睬的样子,他自讨没趣地走开了。

一个上午下来,各科老师都来找我诉苦:“小磊上课吃东西,还在课堂上用粉笔砸人!”“小磊在课堂上随意离座出去扔垃圾!”“小磊上课迟到,不经老师同意,就直接进教室!”“小磊上课大声讲话,扔纸飞机……”

中午,我把小磊请到办公室。“课堂纪律你都懂,不需要我再讲给你听。你只要回答我三个问题:你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事?为什么要那样做?你觉得有意义吗?”见小磊不说话,我给他倒了一杯热水说:“我先批阅作业,你就坐在我办公桌旁边思考这几个问题,想好了跟我说!”我说完就拿出红笔开始批阅作业。

大约过了20多分钟,小磊开口了:“老师,我想好了。今天上午我每节课都违纪了,最严重的一次就是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老师要我站起来,我说:‘为什么要站起来,我怕你呀!’老师对我无可奈何,就没再理睬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课堂上违纪,就是觉得好玩儿。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做的每件事情都没有意义!”

“哟,看来你的认识还比较深刻。但既然觉得没有意义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我也不知道!”

显然,让小磊一下子改正缺点是不太可能的,于是我对他说:“课堂是学习的地方,哪能随心所欲地说话行事呢。这样吧,老师也不为难你,允许你上课适当违纪,但得懂得适可而止。例如上课讲话了,老师提醒你一下,就要停止,如果继续讲,老师就要处罚你了。你看行不行?”

“行!”小磊不假思索地说。

“怎么处罚你呢?”

“我不知道,老师说说你会怎么处罚我?”

“很简单,违纪了就写一份反思,将违纪的过程写下来,在我面前读一遍!”

“我同意!”小磊接受了我的要求回教室上课去了。

下午第一节是我的数学课,他将书本整理好之后,开始拿出一个瓶子仔细擦拭,将瓶子擦拭干净之后,又将一瓶饮料倒在瓶子里面一遍一遍地晃动,晃得手酸了就趴在课桌上睡一会儿,可能是睡不着,抬头看见同学们都望着黑板抄写笔记,他也拿出笔来在笔记本上抄了一个数学公式。

下课后,我将他请到办公室,对他说:“这节课你一共违纪四次,但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在笔记本上将公式抄写下来了。本来应该惩罚你,但你已经迈出了学习的第一步,老师暂不处罚你,但你要将自己这节课做过的事情,口头给我叙述一遍!”

小磊想了想说:“我忘记了!”

“你看,为什么你会不停地违纪,就因为你连自己上课做过的事情都忘了。让老师来给你说一遍!”

于是我将他在课堂中的表现说了一遍,他惊讶地看着我说:“我在课堂上做了这么多事情呀!”

“除了抄写公式这件事之外,你做的都是三岁孩子做的事情。这样吧,以后为了让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我上课就用相机把你在课堂上的行为记录下来,课后播放给你看,可否?”

小磊点了点头。第二天上课时,我按约定将相机放在讲台一角,对着小磊,正好将他的课堂表现全部记录了下来。课后我把小磊叫到办公室让他自己看,才看了几分钟他就不耐烦了:“不看了,不看了,我的形象和动作太丑了,也太滑稽可笑了!”

“你的行为连你自己都看不下去,却要老师坚持看45分钟?你看不下去了,可以选择关机,老师看不下去了,偶尔提醒你,你却要恼羞成怒地顶撞老师!”听我这么一说,小磊第一次红着脸低下了头。

第三天,上课时我照例将相机对准小磊,下课后我还是会将小磊叫到办公室让他观看。我对他说:“我打算再刻录几节课之后,剪辑制作成专辑请你父母和你一同欣赏。希望到时能欣赏到你良好的表现!”

第四天的课后,小磊主动跑到办公室要求观看自己的课堂行为表现,边看边对我说:“老师,这节课上我还是有一些良好表现的,你看,这几分钟我在认真听课,这几分钟我在看书学习。”

“那我就将你的优秀表现保留下来,将不雅行为删除!”我说道。

“谢谢老师!”小磊高兴地回答道。

我将删除后的录像重新放给小磊看。“这还像个学生的样子!”小磊满意地说。

“那以后你每天就按照这个标准要求自己,我们每节课录下你的全部课堂表现,然后你自己观看,删除不良行为,保留好的表现。如何?”

小磊听了非常高兴,每天来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还和我商量需要保留和删除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刻录,相机上留下的都是小磊认真听讲、大声朗读课文、和同学们探讨解题思路等一个个精彩的课堂表现,俨然就是一名优秀学生。一个月后,我将经过剪辑的录像放给小磊和他的父母一起观看。看完后,小磊的父母高兴地对小磊说:“孩子,没想到你在课堂中的表现这么好,想不到你转变得这么快!”

我又将这一录像在班上放给同学们观看,一个个精彩的镜头,赢得同学们由衷为他鼓掌,这令小磊非常感动。在以后的课堂上,小磊完全变了样,以前那些不良行为渐渐消失了,他正逐步朝着优秀学生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引导策略优化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社交;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58-0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网络的发展使得大学生传统的社交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经由传统的班级、学校同学之间的社交转变为网络社交。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类综合平台持续升温,更是把大学生从传统的交往模式拉到了计算机的身旁。网络社交的社会化作用日渐凸现,但其负面影响也是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直接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一 大学生运用网络社交的状况分析

为客观、全面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实际状况,笔者于2014年年初在某综合性大学发放了以“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与素养”为主体的调查问卷,发放了672份,回收624份,其中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89.29%。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之中,从性别上来看,男生的比例为57.12%,女生的比例为42.88%;从学历来看,本科生的比例为53.14%,硕士生的比例为32.17%,博士生的比例为14.69%;从专业来看,文科类学生比例为42.12%;理工科学生比例为57.88%。

第一,被访者网络社交基本情况的调查。有76.23%的学生表示有微博、微信、QQ、人人网等网络社交网站的账号,并经常上网;有22.77%的学生表示有微博、微信、QQ、人人网等网络社交网站的账号,但是上网的次数并不多。只有1%的学生表示没有网络社交网站的账号。有45.7%的学生表示每天花费3小时以上的时间登录网络社交网站;有42.89%的学生表示每天花费1~3小时的时间登录网络社交网站。同时,调查显示,在当前较为热门的网络社交网站,如QQ校友、人人网、开心网、微博(腾讯、新浪等)、微信、QQ之中,拥有3个以上账号的学生占到了78.41%,用有2个以上账号的学生占到了97.87%。

第二,被访者上社交网络目的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排名第一位的是交友或者与朋友、同学等保持联系,占到64.3%;排名第二位的是获取相关的新闻信息等,占到24.5%。而上社交网络网站目的是为了学习或者与老师交流的几乎没有。

第三,被访者上社交网络互动交流频率调查。有34.6%的学生表示其每天都会发表或者转载3篇以上的帖子;有64.81%的学生表示其每天都会发表或者转载1篇以上的帖子。有23.8%的学生表示其每发表或者转载1篇帖子、发表个人动态,有3条以上的回复;有47.91%的学生表示其每发表或者转载1篇帖子、发表个人动态,有1条以上的回复。

第四,被访者上社交网络遭遇的负面情况调查。有78.91%的学生表示其在社交网络之中,遇到网络推销的情况;有56.81%的学生表示,其遭遇过网络语言暴力攻击;有34.89%的学生表示,其遭遇过色情、诈骗信息的骚扰;有23.81%的学生表示,其遭遇过邪教、赌博等不良信息的骚扰。

第五,被访者上社交网络交流内容的调查。有45.11%的学生表示,其交流的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有23.81%学生表示其主要交流的内容主要是情感话题;有11.09%学生表示其主要交流的内容是学习;有3.4%的学生表示其主要交流的内容是游戏。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运用社交网络网站进行交流的现象非常频繁。他们迫切希望的是认识的同学和朋友之间具有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等众多形式综合性的视觉冲击与交流,实现与同龄人的交往和自身价值。大学生们作为一群年轻人,本身就特别希望与他人沟通、交流与交往,网络社交平台就是帮助他们满足社交这一需求的最好工具。作为年轻人都希望通过在网络上拥有网页或者博客的形式展示自己,从外界获得反馈或者共鸣,能强烈的意识到这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增强了自我满足感,最终感到被社会认可和接受。

二 社交网络对学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当每一种新的技术出现以后,它就可能变成一把双刃剑,社交网络的出现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扩大了学生的交往空间,但是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一)社交网络对学生工作的机遇

社交网络工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匿名性和平等性。在这个平台之上,真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平等交往,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以及感受共同普遍人性的更大可能,从而也推动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等“善”的思想与行为的发生。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引导人们做出善的选择,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充分发挥网络社交的优势,通过人——机器——人的互动而逐步孕育出网络社会的新型人格和道德品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的优势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更能提高深度辅导的信度和效度,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社交网络对学生工作的挑战

社交网络对学生工作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动态化、开放性、多元化的网络社交平台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控制性,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网络和手机所构建的虚拟网络社交环境可以让大学生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已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交往和生活环境。然而现实社会必定不同虚拟网络社会。长期如此可能变成沉溺于网络交往而忽略真实社会交往的“孤独冷漠人”。第三,网络社交是以网络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网络交友这种方式常常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从而引发一些网络安全问题。如盗窃、诈骗、敲诈等。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因网络交友而受骗上当的案例并不少见。

三 基于网络社交研究的引导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社交网络的发展对于学生工作管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同时,其导致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参与的多维度、广覆盖、协作共赢的大学生社会交往引导和干预体系是有效规避网络社交负面影响的根本保证。

(一)学校方面的对策

第一,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注重沟通与交流方式方法的艺术性。高校要安排有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通过班级网页、论坛、博客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宣传积极向上的政治动向,用亲切的网络语言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沟通与交流方式方法的艺术性,应该把学生与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引导式的教育方式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其在更加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共同面对亦真亦幻的现实生活。

第二,探索新型干预模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交网络。针对当前社交网络所带来的网络成瘾等问题,应该及时总结矫治经验和规律,探索新型引导干预模式,构建心理辅导和回归现实服务机制是强化交往行为干预的关键。一方面,应该积极构建心理干预辅导机制。学校应该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帮助学生缓解由于网络社交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所涉及的辅导应该涉及网络社交中所遇到的心理焦虑、感情问题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应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大学生回归真实的社交行为。网络社交虽然具有虚拟性,但是其反应的事件确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建议高校建立学生心理社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让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归依感,找到真实交往的乐趣。

此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建立网络信息监控制度。如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用户操作规程等,通过审查、监控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也可组建一支正面的网络评论队伍进行正面地引导,同时也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收集上报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形成网络舆论疏导机制。

(二)社会方面的对策

社会方面的对策应包括多个维度。对于政府来说,应该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网络社交平台的管理。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立法、执法,打击信息犯罪活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杜绝有害信息的滋生和蔓延。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应该坚持实名制注册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内部约束,保证不将个人信息用于网站运行外的其他任何方面,同时应该对网络社交平台建立防沉迷系统;另一方面,要通过自身技术的发展或者与其他专业技术公司的合作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绿色的交流平台,应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尽量过滤掉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三)家庭方面的对策

学校注意网络监管的同时还要注意家庭教育。因为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家庭如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会枝繁叶茂。作为高校应该多与家长联系,密切注意大学生与家庭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思想和生活动态。如发现学生在家中出现网络成瘾的状况,应该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对策。此外,学校应多渠道的向家长宣传网络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赢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勇.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环境与青少年社会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4.

责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责任行为 篇3

在小学生中, 真正有效的责任教育应该使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而且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此, 我校积极创造条件, 设置实践平台, 落实责任教育的实际行动。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有一种责任叫“行动”, 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让学生通过小行动增强责任意识

以往的责任教育较多地停留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层面上, 学生缺乏实际行动, 不能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对身边的“小事”践行不够。我校从小事抓起, 通过具体的小行动告诉学生, 这就是责任。

镜头一:每天课间餐后, 教室里、走廊上总会看到飘落的垃圾袋, 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捡起来。针对这一现象, 我校提出“你丢我捡”的口号, 教师带头, 弯下身捡起脚下的垃圾, 给学生以示范的作用。这小小的行动让学生明白, 美好的校园靠大家来维护。一段时间后, 丢垃圾这一不良的行为少了, 主动捡起垃圾的行为多了, 维护校园整洁卫生的责任就从这小行动开始, 不断延伸。

镜头二:每天校园门口, 总会有家长气喘吁吁地背着书包或提着小袋子, 焦急地喊着已跑进校园的孩子过来拿自己的学习用品, 家长在日复一日的辛苦照料中, 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是孩子缺乏自身责任的表现。于是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 拍摄了《小学生一日常规》宣传片, 以身边学生良好的习惯为榜样, 让熟悉的形象告诉学生一日的常规有哪些要求, 哪些事是该我自己做的。例如, 早上出门之前, 检查书包里学习用品是否带齐, 衣着是否整洁得体, 校卡是否正面朝前佩戴在胸前, 少先队员是否规范地佩戴红领巾。放学时, 收拾自己的物品, 排好桌椅, 安静地排好路队。行进时目视前方, 跟紧队伍不掉队。离开学校时要向老师及保安叔叔说再见, 出了校门, 服从路队长指挥, 靠右走, 遵守交通规则, 等等。在家长的配合下, 通过每周一个行为习惯养成的持续训练, 让学生明白, 对自己负责就是做好分内的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识到忘记带学习用品、不按时完成作业、不遵守纪律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镜头三:为了给学生建立一个新型、科学、简便易行、形象可感、公平长效的激励机制, 我校组织了“我心中的三星标志”设计、评选活动。很多教师、学生、家长积极投稿参与设计, 许多人还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再修改。学校把入围作品发布在校园网站上让更多的家长、学生参与网上投票。这种学生和家长参与设计、评选的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树立了学生良好的责任心。

诸如此类的小行动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进而将责任教育落实成为有一种责任叫“独立”、有一种责任叫“自理”、有一种责任叫“参与”。

二、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责任教育的主题思想:一是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 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二是增强责任意识, 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三是体验承担某项任务, 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四是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维护集体荣誉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 愿意承担和认真完成集体的任务。根据这一主题思想, 我校从班级管理入手, 通过“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今天我当家”等活动, 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 感受责任, 践行责任行为。下面是六年级班级管理的具体做法。

1. 班级管理, 人人有责

(1) 要达到责任教育如影随形, 就要让责任岗位无所不在。为此, 班级开展了“人人是主人, 处处是责任”的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设立岗位,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如体育委员、换星员、小组长、卫生委员等, 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人人负责任”。 (2) 以两操、卫生、纪律、文明礼仪为切入点, 强化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改变学生置身“责任”之外, 认为自己不是“尽责”之人、不到“担责”之时、不管“问责”之事的状况, 将自己与班级紧密相连, 从而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 这是责任教育的基础。 (3) 形成家校同盟, 构建有利于学生责任教育的家庭环境, 使家校携手组成一个目标统一、步伐一致、内容互补的“教育共同体”, 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

2. 牢记责任, 持之以恒

在落实责任教育的活动中, 我们尽量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 有付出, 有感悟, 有收获, 有转变……然而, 我们不久发现这种收获的持续性是短暂的, 热度降了, 行为也就跟着慢慢脱节了, 甚至于部分班干部觉得自己是班干, 与其他学生有区别, 对自己的约束性渐渐降低了, 这都与之前的期望值有差距。这让我们感到责任教育靠单纯的班干部竞聘与上岗是不能完全奏效的, 我们对责任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责任不能只停留在一时一地上, 责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训练要通过各种方法。为此, 我们及时调整策略: (1) 营造氛围, 创造“责任教育”环境。利用晨会课、班会课、家长会等各种场合宣传责任意识, 并在黑板报以及图书角渗透责任意识, 创造班级的“责任”氛围, 形成教育环境。 (2) 聚焦课堂, 围绕学科主渠道进行责任渗透。在备课时, 找准教材与“责任”的结合点,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责任教育。 (3) 制度育人, 让班干部明确各自岗位的责任, 梳理各类规章制度。将各类规章制度贴在班级墙报上, 接受同学的监督。采用“试用期”和“裁员”制度, 在班干部竞聘成功之后, 有一个星期的试用期, 全班同学都有责任充当他们的监督人, 进行追踪视导, 最后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对不能很好履行班干部职责的同学进行裁员, 让候补成员上岗。这样做人人都有责任。 (4) 在反思中梳理, 形成“每月一小谈”的责任建设体系。初步形成了以“负责任”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学生有了质的飞跃, 对自己负责任了:能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设立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 为升入中学做好准备;对他人负责任了:当别人向自己提出建议的时候能虚心接受并改进;遇到困难的时候, 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懂得解决方法;对集体负责任了:维护集体利益, 抢着做集体的事情, 主动为集体增添光彩。

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 进而将责任教育落实成为有一种责任叫“诺言”、有一种责任叫“自律”、有一种责任叫“坚持”。

三、让学生在探究本土风俗中感受责任文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每个地方的文化中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在责任教育中的作用, 能够较好地获得学生心灵上的默契, 形成独特的责任文化效应。但是, 我们发现学生对闽南文化了解甚少, 大部分学生不会讲闽南话, 对闽南的认识是空泛的。为此, 我校从寻找老街地名中的历史文化入手, 把责任教育与文化传承结合, 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由了解厦门地名文化, 拓展到与地名文化有关的厦门名建筑、厦门名人、厦门历史, 再由厦门拓展到中华传统文化。例如, 我们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在班级、年段开展假日阳光小队活动, 节假日, 由家长组织孩子带着问题探究闽南的风俗文化, 了解校园周边地名的来历、品尝闽南风味小吃等。同时, 学校成立了布袋戏、歌仔戏、闽南童谣等社团活动, 邀请台湾专家到学校指导。通过多元的展示来宣传闽南文化, 将对厦门的热爱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把传承闽南文化、共创厦门文明城市为己任的意识烙在学生心里。

学生在“研厦门、说厦门”的活动中感受到责任文化, 进而将责任教育落实成为有一种责任叫“传承”、有一种责任叫“保护”、有一种责任叫“奋发”。

四、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培养责任品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 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小学阶段, 学生的性格还处在变化与可塑时期, 还没定型。如果加以积极的心理辅导, 会有利于增进其积极体验, 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我校申报了心理健康教育国家级课题《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 该课题结合24个优秀品质和心理基本理论中所倡导的“从根本上打造人的竞争优势”以及我校的办学理念, 选取了以下6个积极心理品质作为重点培养目标: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于自己达成某一任务或克服某些挑战的自信程度) 、希望 (个体相信自己能够设置目标, 想出如何实现目标的途径, 并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的一种信念) 、乐观 (一种倾向于做积极结果预期和积极因果归因的认知特性) 、韧性 (面对失败、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 、自制 (恰当并适度地控制自己需求和想法的表达, 但不是克制自己的动机而是等到最佳时机, 能在最少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同时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创造力 (拥有这个品质的人喜欢用非传统的方式考虑问题和做事) 。根据这些目标, 我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例如, 四年级的《墙, 推倒了就是桥》, 让学生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双向的, 不能单凭个人观点去判断他人, 否则容易出现误会;尝试以恰当的言语、适当的方式, 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家长沟通, 可以提升师生、亲子关系的和谐感。又如, 五年级的《幸福雕像馆》, 让学生在寻找幸福、发现幸福中能够以积极、感恩的心态, 发现生活中的幸福与美好;学会向他人积极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以及感谢之心。在开展这些主题活动中, 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以积极预防来进行, 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鼓励每个学生个体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出生命的活力。开展这些系列主题活动, 还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增强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 懂得珍爱生命、快乐成长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学生通过这些系列主题活动培养了积极的责任品质, 进而将责任教育落实成为有一种责任叫“沟通”、有一种责任叫“感恩”、有一种责任叫“健康”。

总之, 责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最终目标是形成责任行为, 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教师惟有不断地进行内部激发, 在活动中进行具体的行动指导, 才能够使学生对应尽的责任和尽责的行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责任感也就会不断增强。

摘要: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而在德育中, 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责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责任行为。为此, 我校采取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小行动增强责任意识, 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 在探究本土风俗中感受责任文化, 在主题活动中培养责任品质。

学生行为引导 篇4

【摘要】:在儿童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家长迫切的要求之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凡人生所需的重要习惯性个态度多半可以再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因此要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必备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重点从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着手,论述培养幼儿行为习惯要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字:幼儿、行为习惯、原则、方法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要遵循的原则

1、严爱结合原则

爱和严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提出相应行为习惯要求。幼儿年龄小,需要成人的关心、帮助,但并非一切由老师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在每一日的活动中,我们都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在提要求的时候,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能力等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因为,从幼儿的能力来看,即使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教师的要求超出其接受能力,他们就难以做到。而幼儿发觉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能力丧失信心,甚至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教师了。因此,我向幼儿提出要求从最简单的生活规则开始,随着幼儿能力的不断发展,再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2、言行一致原则

言行一致是指教师或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首先确立准则,准则一旦经过幼儿认可而确定下来,就要严格按照准则要求执行。在幼儿园,准则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班级中有了大家一起制定的准则,幼儿就愿意按照规矩办事,当有人违反准则要求时,教师对其作出的惩罚也会有理有据,这样更容易使幼儿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的对待每个幼儿,在准则执行过程中不能掺杂个人因素在里面。在家庭中,言行一致原则表现在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要自己先做到。家长以身作则,与幼儿同进退,幼儿也就自然而然的愿意接受家长的要求。

3、生活教育原则

生活即教育。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灌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想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都应该渗透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思想。教师要树立生活即课程的观念,有意识地将一些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关的信息纳入幼儿的感知教育范围。如在午睡完起床时,发现幼儿挑食、偏食,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阻碍小朋友身体的健康成长。在午餐起床后,有幼儿做事拖拉磨蹭,可以让幼儿们在讨论中知道做事拖拉磨蹭会影响大家的集体活动时间,多数人为等少部分人要浪费许多时间。如发现有幼儿在绘画时姿势不正确,教师可以给幼儿多看一些图片或图像资料,知道不正确的姿势不利于身体的发展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科学方法和策略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办到的。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列举四个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 第一,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刚人园的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行为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幼儿的不良行为,只靠简单地指责、阻止,只能一时起作用,必须进行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才能逐步形成一系列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强化是心理学中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我们常常通过表扬来强化某个人出现的良好行为。及时、正确的评价幼儿,在肯定,赞赏中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由于幼儿还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标准,他们常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调整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至关重要。面对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应给与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而面对幼儿的过失行为,教师应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这样会使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教师和家长要积极、正确的运用好评价这一方式,让幼儿在肯定、赞许、鼓励和期望中,不断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游戏占据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也比较容易暴露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教师及时给予纠正。

第四,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将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家园配合,要求教师与家长要及时联系,互相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里面的情况,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不要过度的宠溺孩子,同时也不能过分严厉的要求孩子,只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就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步骤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笔者将幼儿的行为习惯分为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学习习惯三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这三种习惯的培养有不同的侧重。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孩子们中间,不讲卫生的幼儿并不在少数。教师可以在班级有意识地选择一批讲究卫生的好学生典型,男女生都有,每天有意识地表扬这些幼儿讲究卫生,如表扬幼儿手洗得干净,表扬幼儿衣服整洁,表扬幼儿头发清爽等,在班级营造讲究卫生光荣的良好氛围。其次,强化对幼儿卫生教育,让幼儿明白,头发长长了一定要按时理发,不然容易生虱子,指甲长了要及时剪短,不然容易藏污纳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对卫生习惯具有更加清楚的了解,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另外,教师在幼儿卫生教育中,还应该注重个性教育,对单独存在不讲卫生习惯的幼儿,进行交流,指出幼儿应该注意的地方。教师可以在班级进行卫生小朋友的评比活动,有效激发幼儿讲究卫生的积极性,深化了对幼儿卫生习惯培养的成效。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逐步引导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除此之外,要想让孩子养成以上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大人也要以身作则。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大人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比如,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应该首先做到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日都应该按时睡觉、起床。如,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先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要求孩子不挑食,家长自己在孩子面前饮食不要挑精拣肥。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定是受益匪浅。成人的言行是无声的榜样,如果只是强迫孩子该如何如何去做,而成人反其道而行,那效果一定不会令人满意。

第二,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礼貌显然是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入园的幼儿中,许多幼儿都存在着不懂文明礼貌的现象,和家长告别的时候不知道说声再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也不知道说声谢谢。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强化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首先,教师在幼儿面前应做到良好的示范,教师在遇到幼儿的时候,首先就向幼儿问候,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说请字,和别人再见的时候道一声再见,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幼儿对文明礼貌常识具有基

本的了解,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氛围。其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向幼儿讲述文明礼貌的意义,让幼儿明白,待人接物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素质的表现,只要孩子们讲文明礼貌了,就是好孩子,就是大家心里面的乖乖宝宝,让幼儿对礼貌习惯充满自豪感。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激励性手段对孩子在文明礼貌方面的好做法进行表扬鼓励,一个孩子在班级讲文明懂礼貌,教师可以大加表扬,让这个幼儿感受到巨大的喜悦,对其他孩子也会产生正面引导作用,在整个班级营造了你追我赶的讲文明良好氛围。

第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以来,人们在幼儿教育中偏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多学一些知识,往往只顾学到多少,而不注重怎样学习,逐渐让孩子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任务过重而产生厌学情绪。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

养幼儿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家长的任务不是要让他认多少汉字,学写多少数字,而是要让它产生兴趣。如我们经常给幼儿讲故事,时间一长幼儿会不满足于这几个故事,就会要求我们讲新的故事。我们就可以告诉他,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从书上看来的,这样从兴趣出发不但培养幼儿阅读的好习惯,还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我们主要从听话和说话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首先说普通话是我们对幼儿最基本的要求。家长在家应尽量使用普通话与幼儿进行交流,培养幼儿讲普通话的好习惯。由于个别幼儿吐字不清楚,词汇量小,不能进行清楚的表达,导致幼儿缺乏自信没有胆量和勇气进行表达。大人应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注重积累幼儿的词汇,并且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并且要教育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不随意打断。

学生行为引导 篇5

【关键词】“被”上网 大学生 网络行为 问卷调查 网络思想教育

前言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是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被字句的成立条件:⑴主语是受事,“被”字所介系的名词是施事。⑵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被”××是2009年在网络上暴出的雷人的流行词汇,其中含有的是更多的无奈和对现实的调侃。“被”自杀、“被”提高、“被”幸福、“被”自愿、“被”满意、“被”赞成、“被”高兴……直至“被”生活,甚至有人说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被”时代!此时的“被”字句已经违反了“被”字句的正常句式也脱离了原有的句式含义,更多地饱含着对当今社会的许多现象的近似于“无奈”的情感!

现在,在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种说法——×ד被”上网。严格区别于违反个人意愿的个人信息被上网的“被”上网。这里所指的“被”上网专指校园里的大学生被动的、盲目的、不正常状态的网络行为。

一、大学生“被”上网现象

当今时代,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学习、交往、娱乐等生活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政治趋向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互联网如一把”双刃剑”,在为同学们获取信息、了解时事、增进学业、扩大交往、休闲娱乐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部分学生陷在被动的、盲目的、不正常的“被”上网网络行为里无法自拔。

为准确把握学生网络行为动态,了解高校学生上网行为及心理,我曾开展大学生网络行为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86%。调查对象随机路过的本科学生,其中男生122人,女生50人。调查结果显示:

(一)从上网频率、每天的上网时间、通宵上网问题等方面调查,大部分学生(超过85%)对上网时间等是比较有节制和合理的安排,但是有大约15%的学生无法自制更别谈合理安排网络行为而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二)在被动的上网状态项目调查显示,有约34.9%的受调学生表示至少有以下11现象中的一种其中有约12.8%的学生有5种以上:(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3)遇到挫折或不顺时,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4)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上网频率和时间高于事先计划,上网后难以离开,无法自拔;(5)假如有一段时间没有上网,就会变得明显的焦躁不安,不可抑制的想上网;(6)一旦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9)对老师、家长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10)下网后有失落感。(11)虽然明白上网带来的严重后果,但仍然执迷不悟。(三)大部分学生上网目的主要是满足娱乐、交流与交友、求职等现实需要,而对涉及自身学习、生活诸如教育、文化、学术等关注较少,还有大约19.8% 的学生选择“其他”,其中有约9.9%的学生标注无聊、上课没意思等字眼,还有极个别学生填写不知道字眼。(四)大学生不正常网络行为调查显示,有47.7%的大学生认为网恋浪漫但不可靠,同时也有8.1%的学生对网恋抱有十分赞成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持有肯定态度,其中有46.5%的学生认为是正常娱乐的方式。

从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节制并合理地安排上网时间,但一小部分学生无法自制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1/3左右的学生对网络有依恋感,其中13%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有网瘾迹象;大部分学生上网目的局限于非学习种类,另有1/5的学生上网目的不清楚,非常盲目。总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被动地、盲目地、不正常地进行网络行为,处于“被”上网状态。

二、大学生”被”上网的原因

客观地说,大学生“被”上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外部家庭、校园、社会原因。(一) 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不和谐的教育方式,是大学生“被”上网的重要原因。比如,一些大学生,缺乏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倍感孤独,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习惯于去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二)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授课吸引力更大;学校往往忽略了教导大学生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提高自身鉴别、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欠缺也使大学生“被”上网现象屡见不鲜。(三) 网站建设缺乏有序和严格的把关管理,黄色、暴力等信息泛滥,是大学生“被”上网的客观原因之一。再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大都违反相关规定,夜间12点以后照常营业,为学生提供包夜上网服务。

内部自身原因。大学生,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网络特有的虚拟方式和丰富的网络内容展示给大学生一种新颖的虚拟社会环境,网络游戏的惊险、紧张和刺激;网上聊天不同于现实生活的交往方式;网上流行歌曲,精彩的影视大片,新颖的网络小说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对于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认知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一部分大学生无疑是致命的吸引,从而“被”上网。

三、大学生“被”上网的危害

大学生“被”上网对大学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被”上网者青被网络挤占了原本属于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导致的直接的后果就是学习成绩的下降。长期上网,沉湎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其智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学生的标准水平线以下,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据调查,沉迷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退学的主要原因。

(二)容易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被”上网者长时间连续上网,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身体容易变得非常虚弱,不仅会影响头脑发育,还会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紧张性头疼,甚至导致死亡。大学生“被”上网引发这些大学生“网络孤独症”和“忧郁症”等心理疾病,造成个性的缺陷、心理的错位和行动失调、自我认识的障碍。

(三)非常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首先,“被”上网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沉迷网络导致自我封闭,拒绝与人交往。同时,“被”上网者往往认为现实的人际的交往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从而不愿意与人交往,拒绝融入社会。其次,“被”上网者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会

出现障碍,得一种名叫“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

(四)极大阻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网络内容丰富复杂,良莠不齐,黄色信息、暴力信息混杂其中。甚至,还有人在网上宣扬消极、颓废,甚至违法、犯罪的思想。鉴别力和判断力水平较弱的大学生沉迷网络之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在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弱化大学生道德意识,诱其走向犯罪道路。

四、把大学生“拉”下网的对策

大学生“被”上网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对此问题时学校、家庭、政府、企业联动,把大学生“拉”下网,帮助大学生远离“被”上网的危害。

校外学生家庭、网络企业、政府监管方面。(一)父母是大学生网络经验形成和网络行为改变的最直接影响者,家长应与学校多交流,协助学校对学生上网进行监控,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如发现异常应与学校及时取得联系,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二)境外的有些游戏带有色情、暴力色彩,很容易让懵懂无知、缺乏自律的青少年因冲动与好奇而沉迷其中,因此网游企业应用技术手段对网络游戏内容加以限制,并应开发一些宣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题材的网络游戏。(三)政府部门在应对大学生”被”上网问题,应净化社会环境,规范网吧经营活动,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并加快网络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加大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的管理力度,使其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校内方面,学校应重视网络思想教育功效,科学引导学生网络行为。学校应正确规范和引导大学生正确健康合理的网络行为,以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行为为出发点,以高校强有力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为有力保障,建立起良好校园网络环境,促使大学生拥有多种健康积极的网络方式,杜绝大学生“被”上网现象。

一方面,做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倡主动的、目的明确、正常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就成为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关键。,实现网络时代德育阵地观念转变,将德育工作伸展到网络中去,并通过技术、教育、管理和法律等途径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保障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积极向上、健康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队伍建设。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在网络,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网络,掌握不断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本领;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精神,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天地。

具体办法有: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远离不良网络行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可以成为消除“被”上网不良现象的阵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造一个有时代精神、优良传统、良好学风、崇高理想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使大学生受到良好风气的影响、熏陶和感染,从而有效地抵制不良网络行为。

2、创建网上集体,营造集体归属感。追求归属感是人生存的一个内在需要,归属感的形成必然指向一个集体。网络时代,大学生迅速增加的离散程度使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班集实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可以建立网上集体,营造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通过学生集体注册登陆,利用留言板等单向静态模式或者设立QQ组群、在线留言等双向、多向动态模式来开展集体活动,甚至可以创新创建网上党团组织。这可以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离散问题,营造集体归属感,有利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而科学引导学生网络行为,将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向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一面。

3、善于抓住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开放、兼容、自由、交互、平等、共享的特点,形成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兼容、和谐共进、共享共荣的机制和格局。利用邮件系统、BBS、个人空间、聊天室、包括腾讯QQ在内的网上寻呼系统等相对成熟的交互手段,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博客、维客、闪客、播客、麦客、极客等新 “客体”上,也要引领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育人功能的“客文化”,指导和鼓励大学生网络用户参与网络建设、管理、研究等活动,在认知与实践层面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网络道德,把大学生“拉”下网,杜绝不良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物.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年2006.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汇编.南开大学党委学工部编.

[4]李卫东.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光明日报.2007.8.1.

[5]王文莉.校园网络思想者政治工作新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9).

[6]王伯军,邢广梅.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初探.思想理论研究,2001,(8):32-34.

作者简介: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篇6

一、狠抓网络道德教育, 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一) 构建特色网络教育体系

要结合当前网络教育实践, 不断引入新的网络德育教育传播手段, 高校要逐步普及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开辟新的网络教育阵地, 可尝试开设独具特色的学校网络教育课程, 针对大学生群体在应用网络技术使用网站等方面, 开展各种引导性教育。当前, 一些高校虽然有内部网站, 然而网站更新过慢, 一些内容过于陈旧, 且形式较为单调, 根本不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 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对此, 要做好大学生需求调查, 打造校园网特色栏目, 登载一些反映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和社会新闻, 全力增强网站的吸引力。还要增强网站的互动性, 通过设置论坛, 与大学生开展双向交流与互动, 引导大学生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 借助一些活泼生动的方式, 宣传文明网络规范和网络法规, 打造融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色教育网站, 传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将网络道德教育置于重要地位, 拓宽网络道德教育渠道, 充分利用课堂、报栏、广播、电视、网站等方式, 大力宣传文明上网规范, 顺应大学生需求, 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 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念, 增强大学生的是非观念, 让其辨别美丑, 尽快培养和掌握识别信息、筛选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 改革道德教育课程

要尝试将网络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课程, 开设网络法规、文明上网和网络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 组织编写一些网络素养教育校本教材, 逐步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能力,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网络观和责任观, 确保其能够避免各种不良网络行为, 抵制网络依赖, 增强自律能力。

(三) 将网络教育融入课堂

当前大学生缺乏相应的课堂网络教育, 促进网络教育与课堂教育的融合, 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可针对大学生上网不良行为设置专题课程, 在思想道德课程中增设“大学生上网不良行为干预”、“社会问题关注”、“网络道德聚焦”、“大学生文明上网对策”等章节, 也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 增设“如何正确运用科技”等章节,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和信息科技, 并正确利用科学技术, 合理使用网络, 引导大学生透过各种网络现象正确认识网络, 学会如何文明上网和筛选网络不良行为。要将文明上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 通过引入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 表达相对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引入信息技术手段, 规范校园网络管理

(一) 引入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高校强化网络管理提供新的手段, 要不断健全完善校园网络信息过滤监督和防范的长效机制, 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防范措施, 建设一支技术水准较高的队伍, 提高对网络安全的应急处理能力。高校要重视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组织一批精干力量展开信息技术攻关, 通过打造信息技术“防火墙”, 全力防范各种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 防止网络污染。要不断强化与网络管理部门的沟通及协调, 建立共同检测联动机制, 研究和开发一些先进、有效的网络检测过滤软件, 彻底屏蔽暴力、黄、毒、赌等方面的网站, 对大学生上网时间进行限制, 将不良信息彻底隔绝在校园之外,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洁净的网络环境。

要经常调查校园内部的各种网络舆情动态, 及时把握一些大学生中间倾向性较为明显的问题, 定期对校园内部的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和防范系统进行更新, 及时检测一些网络信息, 确保对一些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和严格控制, 确保其不在校园网络上扩散。结合当前校园网络的特点, 要特别抓好聊天室和论坛的监管, 可通过各种先进跟踪手段, 强化信息的实时监控, 确保各种上网信息都能留下痕迹, 并随时可以查询, 为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网络教育和实施防范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 营造文明上网氛围

高校在大力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和积极倡导网络道德、文明上网的同时, 要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把握大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制定各种网络道德监管和约束机制, 借助监管调控机制和法律手段确保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如可以制定《大学生文明上网条约》、《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大学生违反网络道德处罚规则》等规章制度。同时, 要积极发挥舆论的作用, 对一些随意侵犯别人隐私、谩骂、攻击别人的行为进行阻止, 对一些散布暴力、黄、赌、毒信息的行为进行惩戒, 从而在整个校园内部营造浓厚的扬善惩恶、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氛围。

(三)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互联网上的信息量极其丰富, 然而不良信息也较多, 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时, 往往处于失落和苦闷状态, 就会借助网络排解和发泄, 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自制力的缺乏, 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要将网络道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创造条件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高校要顺应这种趋势, 经常开展一些符合大学生心理个性需求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公益活动等, 在丰富大学生阅历和人生体验的同时, 减少其上网时间, 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能力, 培养大学生更多的兴趣爱好, 陶冶其情操,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际互动的氛围, 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对网络的痴迷, 引导其正确对待网络, 正确使用网络,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注重网络法规教育, 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

(一) 加强网络法规教育

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方面的数据调查和统计, 结果证明:当代大学生很少了解网络法规和上网道德规范, 网络作为虚拟性和隐蔽性较强的环境, 其中的信息良莠不齐, 存在暴力、色情、黄赌毒等有害信息, 只有培养大学生遵守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增强其文明上网的意识, 才能增强其抵抗力和辨别力。高校必须不断强化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 开设专门的网络法规课程, 借助对一些违反网络法规案例的分析, 通过现身说法, 让大学生感知违反网络法规的巨大危害和对自身成长的阻碍。同时要组织大学生在校园内部开展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宣传活动, 在开展普通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 借助宣传过程让大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 引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 大学生的网络“上瘾”心理从本质上看属于病态心理的范畴, 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后, 不是将网络当做一个虚拟世界, 往往希望通过网络途径寻求安慰和寄托, 认为网络可以解决其面临的困难, 从而产生网络依赖, 久之就会形成心理健康问题。对此, 高校要对大学生定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 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采取各种心理干预手段, 通过运用医学和心理学的方法, 逐步让大学生摆脱对网络的过分依赖, 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牵涉多方面问题, 必须借助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才能帮助大学生改正不良行为。高校要全面把握网络不良行为的特点及严重危害, 积极承担起引领网络文化方向的使命和责任, 创新教育引导思路, 全力弘扬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 丰富网络教育手段, 引入各种先进信息技术, 努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全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重道德、守纪律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 因缺乏网络道德意识, 出现了较多网络不良行为, 影响了自身健康成长。本文从网络特色课程打造、信息技术、网络法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诸方面提出了对策, 旨在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网络行为,信息技术,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张光慧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9.

[3]李正良, 李大立.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2.3, 第12卷 (1) .

学生行为引导 篇7

1.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主要表现

1.1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积极表现

网络信息的快速流通使高职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 他们的知识面更容易得到拓展。因此, 网络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高校学生个人思想的发展, 有些学生往往乐于在虚拟的网络中激烈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寻求思想上的知己。正是信息的迅捷性, 使现代高职学生不再将自己束缚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之中, 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更喜欢主动搜索, 往往很多问题在“百度一下”中得到解决。而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更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自我意识逐渐强烈, 表现欲也日益强烈。

1.2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消极表现

1.2.1网络道德意识缺失, 法制观念淡薄。

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培养高职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现代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素质。高职学生所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然而, 社会信息的不断演变, 网络的不断流行, 使高职学生的思想受到严重冲击。由于网络社会有别于现实社会, 正是因为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 使学生在网络中的交流和评判具有极大的隐匿性[2]。加之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阶段, 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心理, 内心对各式各样的新生事物充满期待, 好奇心强烈, 但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认知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他们一些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表现出完全不同于自己的另一个自己, 抛开了道德的束缚, 沉迷于网络游戏。游戏、网游、猎奇已经成为一些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 由于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网络立法机制和监督机制相对滞后, 造成一些高职学生不能充分意识到网络活动的守法要求, 认为网络只是虚拟的空间。正是法律意识的缺失导致一些高职学生常常怀着无所谓的心态开展网络活动。以至于有少数学生做出违法的事情后, 仍不能正确认知。

1.2.2网络造成某些高职学生人身观、价值观扭曲。

网络监管的缺失造成很多不健康的网站横行, 很多消极的思想横行。网络本身的虚拟化、开放化使人们在网络中能够“自由”发表言论。这种所谓的“自由”正是一直未脱离学校生活的某些高职学生所向往的, 他们在网络生活中找到了一个不同的自我。过于追求自我的想法导致某些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网络使部分高职学生在追求自由、刺激的网络游戏, 无拘无束的网聊生活中渐渐失去了自我, 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当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 他们往往没有勇气面对, 而是选择逃避, 将整个自己隐藏在网络的外衣下追求一时的消遣。

1.2.3社会交流能力下降, 专业技能不高。

高职作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 旨在通过全面的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性人才。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 由于一些高职学校疏于对学生行为必要的教育引导, 某些高职学生更多沉溺于网游、移动网络的网聊之中, 脱离现实社会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 人际关系的淡漠, 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弱化, 最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在网络的影响下不断弱化。正常的学习、工作也严重影响, 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减弱, 专业技能也没能得到应有提高。

2.高职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模式探讨

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和现状, 采取必要的教育引导模式势在必行。根据在校大学生当前网络行为的典型性特点, 本文认为要有效控制和调节学生的网络行为应优化教育引导模式, 改变传统的批评教育、警告等传统模式, 创新教育引导模式, 建立适应现代大学生网络行为转变的新型模式将极大地促进高校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在高校学生的网络教育过程中应确立一个基本目标, 建立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的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行为进行必要干预;建立合理的案例教育引导、转化的引导模式。

2.1网络教育引导模式的基本目标

根据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诱因和类型, 对发现的高校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分类, 查找诱因。旨在通过原因查找妥善解决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问题, 确保高校网络环境的和谐, 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真正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 最大化地发挥网络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2.2健全引导过程体系

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模式的优化是基于既往教育引导模式的某些局限性提出的, 在对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的引导, 应建立必要的网络行为预警机制, 对各类网络行为的特点和界限进行合理定位, 以便及时发现高校学生网络行为问题;并对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合理归类, 针对某一种网络行为的诱因进行初步诊断, 找出引起某些大学生产生这种网络行为倾向的个体原因。在发现原因之后, 通过发掘典型的案例进行合理教育。丰富“转化”方式, 重点关注容易引起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网络行为话题, 以此发现一定时期和阶段容易出现问题的网络行为, 做好应急措施。建立校园微博, 通过微博激励学生合理利用网络, 同时作为关注大学生网络倾向的平台,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合理的分析, 及时预防教育, 避免事后处理的被动。

3.结语

面对网络的高速发展, 我们应正视高职学生的网络行为, 辩证地看待学生在日常学生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高校应建立合理的教育引导模式, 通过合理引导, 发挥网络的优势, 为高校建设服务, 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及校园网建设及对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有效引导。

参考文献

[1]http://it.sohu.com/20140116/n393643763.shtml.CNNIC第33次统计报告.

学生行为引导 篇8

第一, 坚持“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体贴父母, 合理消费, 适度从俭。

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家庭环境和经济收入的不同, 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崇尚节俭和合理消费的道德规范是消费道德规范中最基本的规范, 节俭的要义是节约而不是浪费, 合理消费的灵魂是适度, 崇尚节俭和合理消费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从社会生产的角度, 人类面临的是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在人类不断向前的生产利用中保持一个适度的中道, 尤其是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要加以保护, 因而在这一消费层次上, 节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个人生活的角度看, 节俭首先应该是“量入为出”, 根据个人收入水平合理安排消费;再者, 节俭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精神仍应保持, 这是抵制享乐主义不良思想侵蚀的有力武器之一。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 在消费行为中表现为追求新颖、时尚, 本无可厚非, 但不能超越自身客观经济条件和家庭可承受的能力范围。有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作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学生应该体谅父母的难处, 过分的攀比只会徒增痛苦, 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合理消费, 适度从俭。

第二, 加强艰苦奋斗教育, 厉行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劳动人民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 俭与勤相连, 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 正因为要很好地满足欲望, 所以就必须从俭从勤做起。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 当代大学生应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2 倡导“绿色消费”, 树立可持续消费新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消费量的不断增长, 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无节制的消费及消费方式的不当。所以必须倡导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而绿色消费则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崇尚自然, 追求健康, 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 注重环保, 节约资源和能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绿色消费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 减少消耗。绿色消费需要的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消费需要, 它不仅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 而且更注重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其内容一般包括:讲究经济实惠;讲求生态效益;符合平等、人道原则;减少非必要的消费;修理旧物;提倡使用再生资源制造的产品。

大学生, 作为有道德的消费者, 应该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 应该对自身消费行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后果有充分的认识, 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在大学生具体的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消费行为当中, 应该杜绝高消费、抵制铺张浪费, 用好每一度电, 节约每一滴水, 养成人走灯灭、事毕水停的良好习惯, 在食堂就餐, 吃多少, 买多少, 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奢侈浪费。在高校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点, 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另外, 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旅游观光消费, 大学生在风景名胜区旅游时, 应该爱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 不随意乱扔果皮纸屑。

3 倡导校园主流文化, 提高闲暇消费质量

良好的学风、校风是校园的主流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 大学生在文化消费方面也呈现出健康积极的倾向。因此, 高校要大力提倡校园的主流文化, 要让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在消费领域, 大学生的消费往往走入误区: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高消费等, 高校应把消费教育纳入课堂, 利用校园文化的传播功能, 形成科学、合理、健康消费的舆论氛围,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 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消费道德教育。要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有利于开拓人的智慧和智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活动。高校要加大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投入, 积极开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活动, 如学术讲座、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 努力提高大学生闲暇消费的质量, 保持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充实。要充分利用广播、报栏、校刊等宣传舆论阵地, 卓有成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消费伦理观念的教育, 引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 重视精神消费, 提升大学生精神修养、思想层次和生活品位。

同时还应该加强管理, 下大力度治理高校周围的环境, 消除那些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 优化高校的周围环境, 为大学生文明、适度的消费营造良好的氛围。

4 倡导简静的生活方式, 提升人生生活品质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权利, 幸福的本质应该体现为个人的生存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得越来越好, 是不断追求又不断地获得的一种生活过程, 一种生活状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消费和个人幸福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 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只是徒劳。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往往忽略社会关系特别是家庭和团体中的社会关系, 而这些因素恰恰是人们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事实上, 生活中的高消费人群并没有显示出比以往的人们更幸福。简静生活是在物质需求上崇尚节俭、俭约, 对物质享受上知足并合理地加以节制, 崇尚精神生活需求, 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乐趣, 在这种新的消费文化中, 它是比物质消费层次更高的目标。它主张在日趋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减速, 放慢生活节奏, 使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健康的心理活动, 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 丰富的精神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思想、意志和丰富的情感, 启迪人的智慧、潜能和崇高的精神, 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简静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它符合人的本性, 符合人的需要, 有助于人的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 因而它是一种有更高生活质量的新生活。但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是以人们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寡、享乐需要的满足程度为准的, 而是以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的人们心灵的愉悦、情感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为目标的。人们唯有关注精神生活, 才能够合理地调整当代人畸形的需求结构, 抑制人的不合理的、过度的物质需求, 使人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学生行为引导 篇9

1. 行为的主动性迅速发展, 呈现个性特征

大学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段时期内科技主义大行其道, 不断增加大学学科实用性、功利性的倾向, 而造成了人文精神发展滞后。人文精神能使人不断寻找自我价值, 不断反抗单一化的生活状态, 而追求生命存在的本源。艺术类大学生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艺术类学科的美学特性要求他们要勤于观察思考, 勇于创新表现, 追求理想主义, 崇尚主观镜像, 但现代工具主义的观点使得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主义旗帜褪色, 急功近利的创作意识在一部分学生中大行其道, 使专业学习成为满足个人发展的道具、获得功名的饰品。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自由开放的文化意识使艺术类大学生站在纷繁复杂的路口, 更多的艺术生选择不附众、不盲从, 并积极保持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方式, 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意识, 以一种审视、自觉、自主的态度来看待社会环境, 并试着用自己的作品去表现其中的心路历程和发展意识。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艺术类大学生, 不断汲取社会环境的积极因素, 已经形成了强烈的主体意识, 更加重视个人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

2. 社会行为彰显公共意识, 但行为辨析力不足

从社会宏观视角来看, 当代大学生亲历我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 使他们高度认同国家治国方略和政策立意, 对国家的归属感和民族的骄傲心日益增强。大学生以理智坚毅、睿智果敢的爱国行为向社会彰显了这一群体的风采。在笔者针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 90.88%的大学生认为“国家的未来与自己休戚相关”。在社会公共话题中, 艺术类大学生凭借着自身的热情、真诚与率性发出了越来越多的声音, 其间不乏真知灼见, 充分彰显了大局意识和自由民主的精神。同时, 需要正视的是, 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和意识多元化正在挑战着传统的大学精神。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将更多地接触到不断更新的文化形态和行业前沿元素, 使他们更加具备国际视野和超前意识。对新的社会思潮和艺术表现形式感知敏锐、接纳流畅、复制迅速是艺术类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但如何坚定政治方向, 维护国家主权, 彰显民族特征;如何在国内外泥沙俱下的文化信息中有效识别, 在良莠不齐的意识形态里坚守立场;如何在政治风浪和大是大非面前, 分清真理和谬误、主流和逆流, 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的弱项。加之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工作过于抽象化、理想化, 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群体爱好、流行文化和思想倾向缺少深入掌握,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情感基础和认知基础, 导致政治辨别能力弱的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仰模糊、社会行为非理性等特征。

3. 价值冲突增强, 行为管理能力不足

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们处于海量信息与各种传媒的裹挟之中, 受到双重或多重价值标准的影响, 受到双元利益的驱使, 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行为评价标准正在发生着变化, 表现出强烈的不稳定性和动荡性。既对集体主义主观认可, 又呈现出一定的个人主义倾向;既追求崇高理想, 又热衷于关注眼前利益;既向往脚踏实地学业有成, 又缺乏艰苦奋斗的持久行为。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的磨炼, 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解读简单, 对西方国家输出的文化产品和传播的意识形态判断不充分, 对瞬时性、无国界的信息功能辨析不够, 对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预见不足。这些内部冲突往往会导致艺术类大学生行为方式不成熟、非理想、甚至自相矛盾。

艺术类大学生并不像一些工科学生那样具备高度的工具理性, 而是以其敏锐感性的捕捉力充分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和色彩。但由于多种文化形态纷杂相呈, 道德教育内容的理想性与现实生活中的非道德性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以及学校教育中强势刻板的道德传达、家庭教育中纵横交错的价值冲突, 使艺术类大学生行为体现出更多的突发性和波动性, 存在着突发多变的情绪色彩。

4. 职业行为循序发展, 但使命意识不足

不断推向深入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观念不仅在国家建设领域发挥作用, 而且也逐步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开拓与创新、竞争与合作、公平与效率等观念深入人心。他们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 不再是鄙视一切、怀疑一切的“反叛先锋”, 其行为逐渐趋于理性务实, 能够抛弃盲目与浮躁, 以平静积极的态度投身社会变革, 充分体现出民主平等、自由竞争、契约法治的现代社会理念。他们的进取精神、成才愿望明显增长, 对自我发展的忧患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自觉意识成为了艺术类大学生职业行为发展的内驱力。但也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曾经说过的“现代化所带来的是传统社会和文化特质的一种断裂”。历史证明, 文化变迁相对于社会结构及其特质变迁具有很强的滞后性, 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相对的便是传统文化的衰落和新兴文化的纷繁。文艺作为社会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新兴文化的重要舞台, 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领域富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个具体元素, 这必然赋予艺术类大学生更多的时代使命, 要求他们指向于职业的行为中必须具备学术继承意识, 具备对时代特征的真知灼见和准确把握, 具备对人文意识的密切关注和美学表现能力。

二、当代艺术类大学生行为引导策略

1. 通过价值辨析、实践体验和品质内化来指导行为

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无疑是奠定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改变过去那种狭隘的、固执的, 甚至强势的观念和做法, 而要保持一个开放的系统, 一种辨析与汲取的态度。如何博览众家、海纳百川, 依然保持自身民族性,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出积极思考。首先, 应当激发艺术类大学生对政治的自主需求, 利用他们热心公益和参与性强的特点, 在每一次接触社会和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过程中, 培养政治自信, 维护政治热情。对于大众传媒中诸多的负面声音和不可回避的消极立场, 抱以宽容、解析的态度, 可以在班级、年级组织时政论坛、专家讲座, 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小组, 也可以将有争议的时政热点拿到班会、辩论会上作全盘的解析。目的就是为艺术类大学生搭建起全面了解世界、深入研究政治的有效平台, 通过对一个个具体例证形成对国家、民族的政治认同和情感皈依, 自觉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内化到自己的政治素养当中去, 学会用有广度、有深度的眼光判断是非, 从而指导自己的立场和行为。其次,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体化、朴实化, 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正视和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正当利益需要, 将他们所关注的生活、学习、就业、恋爱等具体问题与时代人文环境、社会方针政策联系起来。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展示正确的时代主流意识和文化脉络。如从艺术史的角度来了解和效仿老一辈艺术家如何磨砺思想、追求真理, 进而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的;从职业发展前景来感悟艺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进而作出积极调整, 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 进而树立内外统一的价值观和发展责任意识。

2. 加强制度建设和行为正向强化

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段, 如何正确自我认识、自我定位, 如何合理把握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 如何在社会大环境的日新月异之下树立起稳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都将是关乎其行为取向的重大命题。面对开放环境、信息社会、多元文化, 若一味经验化地对待问题及隐患, 我们的教育必然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这就需要教育者充分考虑到工作对象的特征以及信息传媒所带来的挑战。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例, 多媒体技术使教育内容的形态变得立体化、动态化, 超量的网络信息使教育内容具有瞬息性和可选择性, 高科技的互动平台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上更具平等性, 同时也弱化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这就要求广大思政教育者正确处理好自身角色的转变, 深入到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跻身于虚拟或现实的舆论环境当中去, 给予他们贴近实际生活的教育内容、生动活泼的互动形式和喜闻乐见的交流视角, 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与信息性、服务性、实用性相结合, 做到密切关注、充分参与、有的放矢, 做好对艺术类大学生消极行为的及时干预。其中, 建立健全有效的行为管理制度也是干预和预防大学生消极行为的重要措施。在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的同时更要重建严格的校园行为干预系统, 建立健全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制度, 并凭借制度 (如思想道德考评制度、诚信评价制度、行为奖惩制度等) 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惩罚、处分、表扬和激励, 通过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内化为学生们规范的行为习惯, 是优化艺术类大学生行为的有效途径。

3. 巩固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性, 引导学生作出行为评估

艺术类高校具有独特的亚文化、学术传统和校园礼仪, 要进一步认识学校内部环境对大学生行为引导的重要性, 不断挖掘校园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建立良好的友伴环境。由这种积极体验带来的亲密感有利于建立社会支持, 激发学生成长进步的自动力和自能量。所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凝聚力, 建立良好班风、学风、寝室风貌, 在学生亲密依赖的小环境中营造主流话语权, 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评价标准是符合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化发展规律、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认同感的有效策略。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力, 唤起对正向自我实现的共鸣, 可以潜移默化地抵御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 使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实现自我思维监控和自我行为评估, 通过养成训练, 学习真实而负责任的行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很长一段时期, 艺术类院校都存在着“重专业、轻普识”的特点。专业课教学具备“主体”地位, 更容易受到艺术类大学生的主观重视, 直接指向他们的职业前景和发展模式, 所以提升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意识, 激发专业课中的思想性和行为指导作用, 不失为渠道鲜明、效果显著的优良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孔军.大学生管理理论和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3]全国13所高校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学生行为引导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行为辅导员思政管理引导

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扩散,现在还出现了雇用别人代替点名上课、代课等各种不良的现象。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现在大部分的普通高校都具有非常高的逃课率。如何能够针对大学生的逃课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成为了每一位高校辅导员都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逃课行为对辅导员思政管理引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管理现状

导致大学生逃课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大学生自身具有比较淡薄的组织纪律观念;缺乏一定的自我成长意识和能力;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想通过其他途径锻炼自己的才干和知识等。②教师不高的教学水平以及枯燥乏味的讲课内容;不合理的授课安排;不恰当的考试方法。③不到位的学位管理;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不适宜的教材难度;较差的教学设施;教师具有较低的调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④学生管理及教学管理之间存在着严重不协调的现象,尽管高校对以教学为中心进行了强调,然而学生管理以及教学管理之间并没有形成配合默契的关系。同时上课的老师对学生不熟悉,这样就使学生钻了空子;很多学生管理者对学生参与社会锻炼以及集体活动比较关注,忽视了教学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不合理的辅导员综合测评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很多辅导员的工作往往需要学生协助,而且学生则在其中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这样就自然将上课忽视了。辅导员由于不断加大的学生管理难度以及繁忙的工作,从而将学生的考勤管理放松了[1]。

在大学生活和学习当中,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辅导员,而且辅导员往往与学生之间也有较多的话语沟通;辅导员可以将学生逃课的深层次的家庭原因以及心理原因掌握住。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具有十分有效的奖惩机制和权力,这样就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管理一个班级。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在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管理当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

2.辅导员在大学生逃课管理引导当中的有效对策

2.1将辅导一体联动管导机制建立起来

首先辅导员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逃课行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针对逃课行为进行管理。在管理大学生逃课行为的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将辅导一体联动管导机制建立起来。该机制包括导学班会—自我教育互助机制、综合测评—德育学分关联机制、旷课—预警惩罚机制、个别谈话—约定机制、请假—考勤聯动机制等。辅导员通过辅导一体联动管导机制,并且对人性化管理的原则予以进一步的明确和深化, 就可以针对大学生逃课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而且学生在这种导学机制的影响下能够将从制度约束到主动学习的过程很好地完成。在针对学生逃课进行管理的时候,通过构建这种机制辅导员就会具备具体的措施,而且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采用人性化以及自动化的策略从而将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充分的调动起来,真正地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保持高效课堂的神圣性[2]。

2.2重视班级管理工作,从班级工作入手管理大学生逃课行为

由于固定教室的取消,导致现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稍显弱化,然而在学校教育教学当中,班级仍然属于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单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影响,同时班级管理工作还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辅导员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班级管理的好坏。作为一个群体,班级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也就是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在思想上互相影响、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然而班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每一个成员在这个群体当中都正在处于成长过程中,因此学生之间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立足于班级管理层面而言,在针对学生的逃课行为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辅导员必须要有效地结合制度化以及人性化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好。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对学生产生约束作用,通过人性化的管理能够使学生得到感化。总之辅导员只有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将细节工作做好,才能够对学生的逃课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3]。

2.3立足于学生逃课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从内心来讲,很多学生愿意学习,但是他们却认为上课学习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或者对上课的内容不适应,存在着一定的意见,这样的学生在逃课之后往往会去自学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参加社会锻炼、到图书馆学习等。在针对这种逃课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的时候,辅导员必须要做到区别对待,并且采取有正向的有意义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热爱学习积极鼓励,同时要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充分的考虑,在管理和引导的具体过程中辅导员必须要收集到学生的真实信息,并且了解其对任课老师的反馈,因此需要较强的沟通技巧。总之,在针对这一类的逃课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的时候,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才能够将逃课的实质性问题予以解决。

3.结语

总之,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具有多元化以及复杂化的特点,因此必须要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要想将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管理和引导工作做好,辅导员必须要将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建立科学的管理和引导机制,从而能够对大学生的逃课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和感化作用。

参考文献:

[1]洪名勇,周薇.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J]. 教育文化论坛,2010(04).

[2]刘恩元. 大学生逃课的性质、原因与班级治理机制——道理、事理、理事分析[J]. 学理论,2010(17).

学生行为引导 篇11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交往不良,运用策略

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电子媒介的日益普及, 家庭交往模式和群体交往模式的改变, 使大部分人的社交形式发生了变化, 这也给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综观目前中小学教育, 学生中因为交往行为不良引发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带来一系列的学业、行为问题, 这使忙碌在一线的教师措手不及, 迫切需要运用新的知识、方法进行深入指导。在系统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走进了教育工作者的视野。通过对情绪ABC理论的解读, 笔者发现, 它可以帮助更多的中小学生认识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信念, 并由此减少自己不合理的情绪与行为, 从而让学生更愉悦地与同伴交往, 享受校园生活带来的乐趣。本文试图从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交往不良行为的表现入手, 借助具体案例谈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疏导学生心理的实施过程, 以加深对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解。

一、小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表现

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往往不能客观看待自己存在的问题, 认为自己在交往过程中没有过错, 而将责任推给另一方。一方面, 他们希望得到同伴的支持与肯定, 希望与同伴一起愉快游戏;另一方面, 又希望自己能得到额外多的关注, 希望“特殊对待”, 不被学校及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所束缚。笔者根据平时工作中的观察, 梳理出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几种主要表现。

1.“我这样对待别人, 别人也要这样来对待我。”简而言之, 我对你好, 你也要对我好。我是你的好朋友, 你就不能再找别人做好朋友。以“绝对化”的要求来控制同伴的思想、行为, 使同伴成为他 (她) 的“专属品”。

2.“他 (她) 总是捉弄我, 而且是故意的。”不能容忍同伴的无意行为, 即使同伴的行为没有侵犯的意思, 依然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希望能在群体中找回公道。将偶尔的、不经意的小事认定是同伴故意的侵犯事件, 而且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难以沟通。

3.“因为我作业没有做好, 同学老师都不喜欢我。”因为一次的失败彻底否定自己, 认为老师同学都会因为这次失败的经历而看不起自己, 并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来证明大家确实是不喜欢我。

这三种不合理的信念支撑了他们, 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 随即带来情绪、行为的困扰。

二、什么是“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行为疗法, 埃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 在情绪ABC理论中, 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 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埃利斯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 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诱发性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也就是说, 引发我们不良情绪、行为困扰的, 不是诱发性事件本身, 而是我们自身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B。换句话说, 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我们产生情绪困扰, 引发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合理情绪疗法”就是通过行为疗法改变不合理的信念B, 来帮助求助者减少情绪困扰, 使其能更加自信、健康地面对生活。

三、“合理情绪疗法”的实施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从而缓解由此带来的不良行为及情绪困扰。结合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实际情况发现, 学生往往是把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强加到同伴身上, 把自己认定的信念理解成“别人肯定是这么想的”“他肯定是这么认为的”“他这么做肯定是针对我”……改变这样的不合理信念, 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实施。

(一) 诊断阶段———明确学生的情绪ABC, 初步分析不合理信念

当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思维障碍来求助家长或教师时, 我们需要明确这个学生的情绪ABC分别是什么, 然后因势引导, 进行有效疏导。

如学生峰和涛是好朋友, 他们经常在一起玩, 无话不谈。有一天, 峰发现涛和另一个学生强在一起跳绳。峰很生气, 因为之前他和强闹过矛盾, 涛也是知道的。现在涛和强在一起玩, 分明就是不想和自己做朋友了。于是, 峰找涛“理论”, 不允许他们在一起玩。结果峰和涛两个人吵起来, 最后其他同学把老师叫来……

类似事件在学校里经常会碰到, 我们试着来分析:在这个事件中, A是指诱发性事件“学生涛和强在一起玩跳绳”;C是指产生的情绪、行为后果, 在这里指“学生峰很生气, 和涛吵起来, 峰不允许他们两个玩, 情绪行为受到影响”;B是指不合理的信念, 在这里具体指什么呢?对照前面讲到的几个典型的特点, 不合理的信念是指“你是我的好朋友, 只能跟我玩。你不能背着我, 跟和我有矛盾的同学一起玩。你和他在一起玩就是针对我, 就是不跟我好了”。这就是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二) 领悟阶段———领悟到自身的信念引起情绪即行为后果

在处理这类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问题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领悟不是诱发性事件A引起了C的不良情绪体验, 而是自己本身不合理信念B所引起的。心理学家默茨比罗列了区别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五个标准 (见下表) 。

对照标准我们发现不合理的信念更多来自个人的主观想法, 外在的环境、诱发事件不是主要因素。不合理信念的存在, 大大影响了一个人生活交往的质量, 使人陷入烦恼之中。对学生峰而言, “涛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喜欢的人, 涛也不能喜欢, 自然不能一起玩”。在这样的信念中, 峰更多从个人主观感受来进行区分, 而忽略了涛同样有选择朋友的权利。“我有权利选择涛作为我的朋友 (玩伴) , 涛也有权利选择他喜欢的人作为他的朋友 (玩伴) ”, 要帮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 教师应尝试着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修正不合理的信念。

(三) 修通阶段———修正非理性信念, 进行辩论或合理分析

在人际交往中, 希望别人像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其他人, 这便是交往中的“黄金法则”。由此, “我对别人怎样, 别人必须对我怎样;别人必须喜欢我, 接受我。”这样的“反黄金法则”出现了, 这是一种错误的信念, 但在学生生活中却非常普遍, 尤其是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 对这样的“反黄金法则”更是深信不疑。修通阶段, 就是教师通过不断提问, 与学生进行辩论, 让学生知道自身原有的信念是错误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 让一个人说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依照这个观点进行推理, 最后引出观点中存在的谬误之处, 从而使自己认识到先前认识中不合理的地方, 并主动加以矫正, 这种方法叫“产婆术”。将“产婆术”运用到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身上,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教师的提问内容紧紧围绕学生信念中的非理性成分, 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还是以上述事件为例。

峰:我很生气。我和涛是好朋友, 我对他那么好, 他却不对我好。

师:你对涛很好, 他不对你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峰:我平时有什么好玩的都跟涛一起分享, 我把他当成我最好的朋友, 非常信任他。他却和我不喜欢的人在一起玩得那么开心, 证明他已经不跟我好了, 他这样不是对不起我吗?

师:你的意思是你对别人好, 别人就要处处听你的, 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峰:难道不是吗?

师:妈妈对你好吧!

峰:嗯, 我妈妈最爱我了。

师:如果妈妈要求你每天晚上不看动画片, 每天写两个小时以上的家庭作业, 你听她的吗?

峰:那当然不行, 别的可以听, 晚上做什么我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师:那你刚才不是说, “你对别人好, 别人就要处处听你的”。妈妈对你这么好, 你就应该听她的呀?

峰:那也要分什么情况啊!妈妈对我好, 但也不能要求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情呀。

师:你说得很对啊!你对涛好, 同样不能要求他做不喜欢的事情, 他也有选择的权利啊!

峰:哦, 这样啊……我明白了, 除了我, 涛也可以选择别的玩伴!

师:是啊, 除了涛, 你也可以选择别人作为你的朋友啊!

以上学生与教师的对话部分, 呈现了师生语言辩论的过程。教师运用了“黄金法则”来反驳个人对待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 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选择朋友的权利。这对于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来说, 一旦接受了“黄金法则”, 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对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正确认识。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有一张RET自助表 (全称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 通过RET自助表能帮助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寻找原因, 并进行有效巩固。针对上文的事件, RET自助表可以这样设计:

先让学生写出诱发性事件A和引起的情绪、行为后果C, 然后在表格中列举出几种常见的不合理的信念B1、B2……看自己的信念是符合其中哪一条;然后对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进行分析, 找出那些可以代替B1、B2的合理信念, 并逐条写下来。最后, 根据自己写下来的合理信念, 写出自己新的情绪和行为体验。对所有的诱发事件, 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原因, 就能获得一些合理的信念, 缓解不合理信念带来的负面情绪和行为体验。面对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 合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 学生心中的不合理信念逐渐淡化并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正确的交友观点和态度。

(四) 再教育阶段———巩固合理信念, 强化良好情绪与行为

处理好一起由学生交往行为不良引起的事件还不够, 通常在一个事件里学生建立起来的信念还不够牢固, 需要教师在后续做跟进式的再教育, 以巩固前阶段的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摆脱不合理的信念, 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 从而使最初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碰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解决, 减少以后出现情绪困惑或不良行为倾向, 更好地适应校园集体生活。

上一篇:采煤流程论文下一篇:风险评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