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体验(共12篇)
引导学生体验 篇1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体验教学,创设多愉悦的体验情境,铺就多渠道的体验途径,优化多层次的体验过程。让学生亲历语言学习的过程,将自己的知识、情感、经验与文本、教师、同伴等进行对话,在体验中,达成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一、达成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崔峦老师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体验教学追求的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其他维度的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融于其中,整体推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而不是机械地将教学目标割裂成几个明晰的板块。
(一)落实课程目标
体验教学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也重视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猴子种果树》一课,我们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创设合理的、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2.指导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3.加强识字、写字、积累的指导。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层次性,力求简明而不单薄,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防止拔高或降低学习要求,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细化课时目标
三维目标在宏观上是等重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年段的教学目标的定位都是有重点,有特点的。不是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都有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多维目标达成度。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海伦·凯勒》一课的第二课时,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使人物的形象丰满、鲜活、灵动起来,从而鲜明、生动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之中。3.结合课文具体语境,懂得课文中引号的用法。体验教学课时目标的设定,先服从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再根据具体的课文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的课时教学目标。
二、铺就多渠道的体验途径
(一)联系生活,真切体验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生活中习得的各种经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养分,给学生的学习体验奠定了基础。为使学生把自身的学习过程与生活有机地融合,教学中要积极架构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体验教学中,对于课本上那些学生有生活经验的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感悟、学习。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爱如茉莉》一文,这样情感细腻的文字,不联系生活经验,学生的感悟容易止于表面。课文第八自然段中有一个描写爸爸急匆匆赶往医院的动词———“直奔”。光从语言文字表层来看,“直奔”就是爸爸急着赶往医院。怎样读出“直奔”背后蕴藏的爸爸的内心呢?教学时,创设说话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在匆匆赶往医院的路上,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爸爸?(满头大汗的爸爸、满脸疲惫的爸爸、心急如焚的爸爸……)”;“你听,一旁的女儿还在劝慰爸爸……”透过“直奔”这一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学生读懂的是爸爸的内心,读懂了爸爸的心急如焚,读出的是爸爸不顾疲惫一心牵挂妈妈的真情。再如学完第九至十六自然段后,再次创设情境,还原画面。引导学生走入那个静谧的夜晚,听一听爸爸妈妈的内心独白。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父母平时生活中的表现,体验文中爸爸妈妈当时的心理活动,把文本读“厚实”了。在此基础上,再辅以深情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对文字的理解真切可感。
(二)品味文字,深入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作品读一遍,未必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咀嚼与品味,让文字在学生心灵中产生震撼力和穿透力。学生的阅读,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不能仅停留在读通读懂的层面上,更应在此基础上,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咀嚼、揣摩。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学生才能领略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深入体验文本的丰富内涵。
还是以《爱如茉莉》一课为例,第九自然段描述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温馨画面,字里行间流淌着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又洁白纯净的真爱。这是本课的重点段,也是引领学生咀嚼品味文字的重点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睡”“叮嘱”“微笑”“紧握”“探”等词语,细细玩味儿。妈妈睡着时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从“微笑”中深切体会到妈妈睡得舒坦、安逸,发自内心的幸福微笑。联系下文“手脚都麻木了”得知这一份爱不仅是被爱的幸福,同时也是给予爱而感到幸福。从“紧握”一词,读懂爸爸没有在陪床上睡,联系到“布满血丝”“打着哈欠”可见爸爸一夜没睡好。这段最后的环境描写也值得一品,特别是一个“探”字。抓住细节描写,引导品味文字,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读丰满人物形象,深入理解父母之间的平淡无奇却如茉莉般芳香的真爱。
(三)尊重个性,丰厚体验
体验教学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归依,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关怀学生的个性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通过多种途径的阅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丰富个性体验。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技能、价值观的发展,更是情感的丰厚积淀,生命意义的不断丰富。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夹竹桃》一文,第四自然段字字句句都在赞美夹竹桃的韧性。如果只是以“韧性”两字概括,就过于单薄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说说自己对“坚韧”的独特理解。有的学生说“韧性”是默默无声的悄然开放;有的认为“韧性”是花开三季的漫长花期;有的明白了“韧性”是不惧风雨的坚强意志;有的把“韧性”解读为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不同学生的不同解读,把“韧性”读具体、读丰富了。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丰厚了对文本主题的体验。
再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畅谈读文后的感想。学生读出了敬仰———“司马迁,你忍辱负重,发愤写史的故事真令
我敬仰”;读出了顽强———“司马迁,生活的屈辱泯灭不了你修史的决心,你是一个不屈不挠的、顽强的奋斗者”;读出了执着———“司马迁,你面对飞来横祸、奇耻大辱,不言放弃,发愤写《史记》,执着地坚守着”;读出了自我———“学习上遇到难题,我就苦恼,想放弃,在你面前,我感到非常惭愧!跟你比,这点困难算什么呀,我也要像你一样,不向困难低头”……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体悟,学生才真正地将心放入文本角色,走进了作者和人物的内心,在情感的共生中深化了对文本主题的解读感悟。
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悟,平等地进行探讨,在互相交流中逐渐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每个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开阔了阅读视野。
三、优化多层次的体验过程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教学,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么组织运用的,也就是从语文形式—思想内容—语文形式,就这样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在体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从文本的文字到章法再到思想逐级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情感、思想,优化多层次的体验过程,将体验循序推向纵深处,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
(一)“关心”文字,知道“写什么”
教学中,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关心“这是青海高原上怎样的一株柳树呢?”学生自由读课文,直接面对文字。在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联系课文,感知这是一棵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写了什么”。这是学生学习、感知、体验文本的“第一步”。
(二)“关注”章法,明白“怎么写”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以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三至第九自然段,仔细品读、思考:这几段文字是怎么写这株柳树的?学生与文字又一次亲密接触,发现了作者写作的“秘密”:第三、四、五自然段通过环境描写、外形描写等方法,写出了这株柳树给青海高原撑起了一方独特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第六、七自然段通过写自己看到柳树后的想象和猜测,赞美了这株柳树顽强不屈的伟大生命力;第八、九自然段采用作比较的方法,赞扬了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与全部身心之力生存下来,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荫。其次,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品读、比较,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简洁、用词的精准以及造句的独具匠心。
(三)“关怀”思想,理解“为什么写”
如果说,明白“写什么”“怎么写”是体验学习的逐级上升的两个台阶,那么,联系全文,引导关怀“为什么写”则是学生学习文本、触摸思想、感悟课文精髓的最高一级台阶了。品悟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特点以及写法后,引导学生联系树与生命,深入思考:生命与树有什么关系?课文仅仅是在赞美这株柳树吗?学生主动联想,在交流思辨中,发现一切有生命的物质与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的共同特质,发现文章构思的精妙,于是,学生豁然开朗。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替换,以采访搭建实践体验平台,转换角色,以参观者的身份,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深化阅读理解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使课堂简洁丰盈。
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几个来回中,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容、情感、写法以及思想,丰厚了思想、提升了素养。
其实,语文体验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还有很多,如整合多种类的体验资源,营造多愉悦的体验氛围,倡导多元化的体验方式,进行多角度的教学评价,等等,有待我们继续挖掘。
引导学生体验 篇2
一、在“玩”中体验
1、活动课:利用已有工具(如纸、拼图、小木棒、测量工具、计算机等)进行活动,
然后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获得某些数学知识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教学1立方米这个空间观念时,把全班学生按12人一组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学生准备一根1米长的米尺,合作围成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1立方米的空间究竟有多大。
2、课外活动:教师针对某项教学任务布置一些有趣的行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识对象的某个特征,获得了知识经验。如:教师在教学圆面积计算方法之前,要求学生回家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一个近似圆,并且只能剪一刀。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近似圆实际上是由一些一模一样的等腰三角形组成。
学生智力、技能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在“玩”中体验数学,学生的兴趣浓厚,而且所获的知识印象更深。
二、在“问”中体验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产生解决问题的
兴趣,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步体验数学。例如在教学毫升和升时,分别出示以毫升为单位、以升为单位的量杯的画片,问学生:“你们看到量杯上有什么?”“为什么这些刻度没有从杯底开始标出?”“ML、L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一提出,实际上就为学生这一节课的学习定了目标,接着学生通过操作解决这些问题,清晰地体验到毫升和升的知识。
三、在“用”中体验
当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生活实际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方法寻求
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用数学体验、分析、判断、处理问题中,不断地学会积累许多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就可以模拟买卖货物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展开活动。如:一个学生拿出2元钱买单价是1元5角的圆珠笔,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一个学生拿5元钱买单价是2元5角的笔记本和单价是5角的橡皮,售货员该怎么找?
引导学生体验促进情感升华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验;意义;开展;方法
所谓体验,是指有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对学生体验的重视,就是要把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发挥它们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观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描绘的具体情境里体验
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在优扬的乐曲声中,介绍故事大意,导入客人、课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杨科为什么能把大自然中的声音当成音乐的,体验到大自然中的声音放在音乐中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曾经听过袁斌老师执教的《丰碑》一课,一开始,在凄厉的北风怒号中,在苍茫的雪山中艰难行进的红军画面中,袁老师如情入境地道出了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
二、要引导在认知不平衡中进行体验
在新课程中,我不在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而是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境况。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阮恒一开始误以为他会因献血而死去,学生自己能理解到的只占十分之一,作为老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当时阮恒的心情。我充分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抽血过程中阮恒是因为害怕而这样的。“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呢?联系后文“医生又问他又摇头”你有什么感受?他不是因为疼这样做的,是他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学生们充分地交流,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感情和想法,他们充分体验到了阮恒的心理。他的疼是为什么?有多疼?“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医生会怎样安慰他,你就是那位医生,来安慰一下我,我就是阮恒。你别哭,你不会死的,不会抽没你的血的。对生命没有危险。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互动中,学生在认识发展的同时,获得了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参与了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了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三、要引导在自主学习中的体验
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如在《小音乐家杨科》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充分质疑,你想知道什么?这一做法,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下一步的学习中能有意识地思考。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思考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理解引向深入。“你从哪里体会出杨科爱音乐》?”“噢咦!噢咦!”“你认为是什么在叫”?小提琴就放在杨科的面前,他会怎样做,怎样想?“假如让你去替杨科告状,你要告谁?为什么?”巧妙的引导学生体会到告黑暗的社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并为学生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把自己的这种独特的感悟、体验、通过朗读充分的表达出来。
四、要引导在互动中体验
合作学习从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的运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是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在交流体验中共同提高。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促进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做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德境地。
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彼此争论,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动与精彩。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相互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五、要引导在主人中体验
老是要在学生自觉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内,主动及时的主人学生,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评价。我在教学中经常这样说:你读的真认真。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能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你在读一读这段话,有什么想法?你能用自己的话夸夸孙膑吗?如果你能把书上的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更好。看来你读的课外书很多。你能积极发言,真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这段话既适合分角色
朗读又适合表演,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式来学习。学生从老师的真挚话语中收获的是自信。教师不只是在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而是在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学生由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或批评。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使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了平等对话。
引导学生体验 篇4
一、营造情境, 感知《春》的视听美
对于朱自清的《春》等文学作品的鉴赏, 学生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般的读一读、理一理、背一背, 不仅远远不足以品鉴到蕴含于其中的丰富的美学内蕴, 而且还有可能在简单、重复地诵读、理解、背诵等过程中丧失学习品鉴其丰富的美学特质的兴趣。所以, 教学时, 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发挥视听的通感审美作用, 引导学生对朱自清的《春》进行视听审美体验。
朱自清的《春》用生花的妙笔描绘了自然界美丽迷人的春景, 营造了春花烂漫、蝶飞蜂舞、鸟鸣人欢的春意盎然之景象。据此, 备课时, 我将自己在公园录音的鸟鸣声、从网络精心挑选下载的许多展示大自然美丽春景的图片以及我国著名艺术家孙道临配乐朗诵的朱自清《春》视频进行整合, 制成一个精美的10分钟左右的PPT课件, 以此烘托美丽旖旎的大自然春光, 凸显朱自清《春》的情境美、画面美、情感美等诸多美学意蕴。上课伊始, 就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将其播放给学生视听。而后, 又引导学生在班得瑞名曲《春野》纯音乐的背景音乐中进行现场配乐朗诵。如此, 则既引导学生直观地、多维度地、多层面地感知到了文本的美学特质, 还大大激发了学生鉴赏文本美学特质的浓厚兴趣。
二、细读深品, 感知《春》的情感美
可以这样说, 没有情感就不可能产生《春》这般精美的散文艺术。有学者说:诸如散文等“艺术品本质上就是表现情感的形式, 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 (苏姗·朗格《艺术问题》) 此话诚是。在《春》等文学作品中, 作者丰富的情感意蕴作为文本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美学元素成为学生阅读、鉴赏文本的极为强烈的内驱动力和不可替代的媒介。故此, 在教学过程中, 巧妙地引导学生品鉴文本中蕴含着的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可以使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 也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熏陶人的品格的审美鉴赏过程, 更是学生感知文本艺术、顿悟文本精华、体验文本情感、升华自我情操之过程。
故此, 教学朱自清的《春》时, 我引导学生在细读深品文本的过程中细细品味作者寄寓于作品中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用充满深情赞叹、无比热爱的语调诵读与解说朱自清《春》文本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精美画面, 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美好情感。
三、随堂练笔, 展示学生创作才能
朱自清的《春》不仅具有语言凝练精美、画面丰富多彩、情感意蕴丰富深远等美学特质, 还具备结构完整、段落匀称、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修辞手法运用自如等诸多美学特质。由此, 教学时, 引导学生鉴赏文本, 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诵读、背诵、默写、理解、复述文本等肤浅的语文知识学习层面之中, 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蕴含在文本中的写作范文文本价值:总分式的文本结构、精美匀称的写景段落、多种修辞手法兼用的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浓诗性的表达语言等。引导学生以此为范文以“家乡的春景”或者“校园的美景”或者“公园美景”等为话题,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对学生习作中具备表意明确中心突出、自然景物观察仔细描绘准确、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浓浓诗意、文章结构完整段落匀称精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美学特质的文章, 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对于其文应该及时在全班推广学习;对于特别优秀者, 应该尽力推荐到学校校刊或者国家相应的报纸杂志中发表, 以此表彰与鼓励学生勤于学习并精于以教材文本为写作范文创作佳作。
激活深切体验 引导有效表达 篇5
题目:激活深切体验 引导有效表达
本人承诺:此文是本人原创,绝无抄袭。
姓名:黄百严
作者单位: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
电话:***
承诺人:
激活深切体验 引导有效表达
——例谈“学讲计划”背景下的习作教学
“学讲计划”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实践“学讲计划”呢?下面笔者以《“透视鸡蛋”》作文指导教学为例谈谈本人的教学实践。
在作文指导中,很多老师都能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即使有了习作素材,作文内容依然空洞,不够具体。究其原因,其一,学生缺少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往往忽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其二,学生缺乏表达自身见闻感受方法和能力,不善于将所见所感具体的表达出来。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教给学生观察、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并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
小学生体验作文指导教学研究是笔者主持的市规划立项课题。所谓体验作文指导教学,简言之,就是在作文指导之前,创设一个富于情趣的小活动,如实验、游戏、比赛等,激活学生深切的体验,激发表达的强烈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有效的表达。体验作文指导教学以体验为抓手,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观察:方法化 训练化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对于作文,观察尤为重要。不少名人都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幻灯出示:a、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b、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生读名言,师相机点拨:第一句是说观察要仔细;第二句是说观察需要反复。)
师:的确,观察十分重要。不过,观察也要讲求方法。观察的内容很多,方法也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观察“人的活动”(板书)。对于人的活动,我们要
用眼睛看,看什么?
生:动作、表情。
师:说得很好!还要用耳朵听,听什么? 生:语言。
师:是的。还要用头脑想,想什么? 生:心理。
(师相机板书: 看 动作、表情 听 语言 想 心理)
师:这个心理,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揣摩被观察者的心理;二是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现在,我们就来练习观察。让我们马上进入今天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幻灯出示:观察魔术表演。)
1、方法化
小学生年龄小,不善于观察体验,有时,他们虽然经历了体验,却感受平平,印象肤浅。因此,在体验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尤其要教给他们观察方法,并且通过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体验的能力。观察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有顺序、观察要具体、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等,确定观察方法要根据观察的内容而定。
此处导入部分的教学片段有两个特点:第一、教学内容着眼点小。观察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大。而本课作文指导仅聚焦于“人的活动”这一小点。正所谓“贪多嚼不烂”、“兵不在多,而在精”。选点小,少而精,才好下足工夫深入指导,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水过地皮湿”的弊端。第二,观察方法感知巧妙。课始,首先出示关于观察的名言,学生阅读和积累语言的同时,也相机对学生渗透了观察的品质:观察要仔细、要反复。然后,明确本课重点:学习观察“人的活动”。在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感知了观察“人的活动”的一般方法。导入部分安排感知观察方法的环节,旨在为后面的观察活动做预热、铺垫,这样,学生在后面的活动中,就会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有意识的运用观察方法,获取较为丰富的体验,从而提高观察质量。这一导入环节,收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训练化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训练观察能力。事实上,本课的体验活动过程就是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更是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反复训练,正如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学生观察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实现。
因此,观察务必做到方法化、训练化,让方法与训练同在,最终达到能力与习惯同成。
二、体验:趣味性 目的性
师:魔术表演内容是:“透视鸡蛋”(板书),表演者:黄老师本人。《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孙悟空和羊力大仙比赛隔板猜物。记得羊力大仙有双“透视眼”,能隔着模板看到箱子里的东西。羊力大仙的这种本领最近黄老师也学会了,黄老师能隔着蛋壳看到里面的蛋清。所以,大家带的鸡蛋,我不用打破蛋壳,就能辨出生熟!你们相信吗?
(生有的说信,有的说不信)
师:凡是相信的,你们是我的知己!不信的,我要让你们成为知己!谁愿意借我两枚鸡蛋呢?(指一名学生)请你到前面来,这两枚鸡蛋都是你的吗?(师把鸡蛋在学生眼前晃一下)你能看到里面的蛋清吗?(生答不能)我就知道你看不见!请回吧!(生大笑,兴致浓厚)
师:还是看黄老师的表演吧!(师将鸡蛋置于桌上,伸手撸了撸袖子,然后拿起一只鸡蛋,握在手心,高高举起,故作神秘状)请大家务必屏息凝神,睁大眼睛看仔细了!来!一起跟老师大声数四个数:one——(生兴奋地高声数数,声音刚落,师紧握的手突然张开,双眼紧盯鸡蛋,另一只手叉开五指,在眼前划了一下,伸头凑近鸡蛋,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抬头失望地说:“咦,没看出来?”)(生哄堂大笑)
1、趣味性
体验是作文指导的抓手,是学生观察、表达的原点,因此,作前体验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作前体验应当具有趣味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由的参与其中,主动体验,获取真切而深刻的作文素材。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一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时,往往会表现为,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的高峰体验状态。体验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开展一个有趣的小游戏,一个奇妙的小实验,一个激情的小比赛等,这些活动符合孩子的心理,他们往往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
教例中,“透视鸡蛋”的表演旨在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观察表达兴趣。表演之前的那段“渲染语言”幽默风趣而又神秘莫测,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更是巧妙诙谐、情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透视鸡蛋”魔术具备着表演的诸多元素:神秘、热闹、滑稽和出人意料!所以,能吸引“眼球”,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表达的绝佳素材。至此,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场“便创生出来,教师仿佛不是在教学生作文,而是在带着学生“玩”,在“玩”中引导学生学习作文,“玩”出了教学的艺术。作前体验是作文指导成功的关键一步。
2、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作前体验要针对于作文教学,要针对于作文教学指导的目的要求,不能随意体验,不能漫无边际的体验。学生不一要定带着目标去体验,但是指导老师一定是有目的的,事先是有计划,有方案的。案例中的每个环节,魔术表演中教师的每句话,甚至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是“有备而来”,这些“表演”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故弄玄虚,更不是哗众取宠式的制造表面繁华热闹的课堂氛围,而是着眼于学生观察表达的需要,让学生兴奋起来,产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的高峰体验状态,促使学生形成深切的体验,可谓用心良苦!
因此,体验活动中,让趣味共目的相存,学生定能收获到快乐与成长同行!
三、表达:及时性 针对性 有效性
师:谁能把刚才的见闻感受说一说?为了更好的表达,我给同学们点帮助。(幻灯出示:
【友情提醒】先回忆一下:
⑴你看到了老师的什么动作?表情?同学们的动作、表情怎样? ⑵你听到老师说了些什么?同学们是怎样说的? ⑶同学们有什么反应?你有什么想法?
再组织语言:
说一说你的所见所感,看谁表达得生动有趣!)
师:(学生思考)静静的课堂是美丽的,安静的表面蕴藏着智慧的激流。谁来展示你的精彩!(生表达,师相机引导学生关注同学们的表情,表达具体)
师:同学们较为具体的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你们看,这是一名同学写的片段,请大家仔细读读,你觉得写得怎么样?(幻灯出示:
黄老师得意洋洋地说:“还是看老师的精彩表演吧!”说着,他撸了撸袖子,从桌子上随意抓起一只鸡蛋,攥在手心里,然后,高高举起。
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高举的手,嘴巴张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好奇。只听见黄老师又高声说道:“请大家务必屏息凝视,一起大声数四个数,one——”
同学们异常兴奋,齐声高喊:“one、two、three、four……”
声音刚落,突然,黄老师紧握着鸡蛋的手张开了,双眼盯着鸡蛋放射出犀利的目光,另一只手叉开五指在眼前神秘的划了一下……
嗬!还真有点羊力大仙的范儿!
他托着鸡蛋靠近眼前,睁大了双眼,左看看,右看看…… 我不由嘀咕:黄老师果真有“透视眼”,能看见蛋清?
谁知,他端详了半晌,却满脸疑惑的说:“咦,怎么没看出来? ” 同学们哄堂大笑。哈哈!我也跟着得意地坏笑:我就知道黄老师不会“透视鸡蛋”!看你怎么分辨生熟鸡蛋!)
师:(学生评点后)小作者具体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等,更值得学习的是,他不仅写了老师,还写了学生的表现。(将幻灯片中描写学生的语句变红)对于老师的描写,表现了从“得意洋洋”到“故作神秘”再到“没看出来”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描写,由“满心好奇”到“兴奋异常”,到“半信半疑”再到“满脸坏笑”得变化过程,条理清楚,生动具体,写出了层次,写出了神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在学生体验激活之时就及时引导学生表达。教学中,往往在课内开展一些小活动,就是为了便于及时引导。即使是课外体验,往往将活动有意安排在作文教学之前,活动与作文指导之间的时间越短越好。有时学生在课外获取了深切的体验,突然有了表达的愿望,便可以将阅读课及时调整为作文课,或者
就在现场立即指导。因为,当学生形成深刻体验时,学生更有话可说,是作文指导的最佳时机,趁热打铁,效果佳。倘若错过这个时机,再指导,效果则大相径庭了。
案例中,在学生情绪激昂,体验最为深刻之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表达见闻感受,抓住了表达的绝佳契机,充分体现了体验作文指导表达及时性的特点。
2、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作文指导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具体内容来实施。指导采取先说后写的方式,重点在学生口头作文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表达清楚,表达具体,准确遣词造句,渗透写作技巧等。指导以学生的体验为抓手,更多地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年龄特点等客观情况进行切实有效地指导。这种指导由于贴近学生作文实际,因而极富实效性。
教例中,教师的整个指导过程皆针对学生的真实体验,针对于学生表达出现的实际问题,因而受到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3、有效性
有效性是体验作文指导教学的最终追求。作前激活体验是为了指导的有效;及时引导是为了指导的有效;有针对地引导也是为了指导的有效。学生表达体验时,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要设法引导学生表达具体、表达准确生动,还要适当渗透写作技法,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教例中,对学生的表达,教师给予颇为有效的指导。学生表达之前,教师提示学生表达方法。在方法的引领、帮助下,学生表达得更为具体、生动。同时,在具体的言语表达实践中,学生也真切的感悟了表达方法。学生表达过程之中,教师及时针对学生表达中容易忽略的问题(诸如学生的动作、表情等)相机引导学生更好的表达。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成功
课堂是学生成功的摇篮,教师是学生成功的点金石。教育应该像一扇门,推开它看见的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和欢乐,能在学习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感,使学生们学得自觉和积极。
一、让师爱成为学生成功的源泉
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没有师生间的爱也就谈不上成功。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谈心,一起唱歌,一起游戏,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积累一定的素材,更好地为课堂服务。而对于那些有缺点的学生,教师不能训责他们,除了耐心的说服教育之外,教师应把委婉的规劝,善意地提醒写在学生的作业后面,把对学生的爱通过作业本悄悄传递过去,如: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字却写得很差,教师就在作业本上告诉他:“你是个很棒的男子汉,如果再加上一手漂亮的字,不就锦上添花了?”此后,他的字果真不断进步。响鼓不用重锤敲,只要稍作提醒就能使有上进心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喜爱中流露出的严格要求,促使他们自我矫正缺点和不足。
二、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1.扣人心弦,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教学的导入环节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安排得富有艺术性,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引人入胜,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效果。例如:教师在第一节新授课时,先讲了一个自己编的故事,在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听完故事后,教师告诉他们,这是教师根据生活的中的事情编的故事时,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油然而生。于是教师抓住时机,激励学生:只要学好语文,就能自如地写出好文章,写出有趣的故事。就这样,虽然只是三言两语,却敲开了孩子们求知的心扉,在心灵深处播下了立志学好语文的种子,教师还告诉他们语文可以帮助自己开拓视野,了解世界先进文化和先进经验。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趣味横生,悬念于怀,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巧設情境,提供学生成功机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创新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多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并且通过创新,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他们才会对创新有举动、有激情。在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完新授内容之后,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再现或演绎课文中的对话内容。如:学完一些课文后,教师就为学生设立一些情景剧,帮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开展“我是一名小教师”“我是环保小卫士”“我是小小售货员”等内容的口语对话。孩子们在教师的赞美与鼓励下表演得更加兴高采烈。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高,在学习中他们不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3.丰富作业,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范围
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发掘学生潜能,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过渡。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常常要求他们广泛阅读,广泛搜集资料,经常做一些词语接龙的游戏。
三、重视弱者,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快乐
语文学习和其他科目一样,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要忽视在课堂中还有这样的一个小群体,他们自觉性差,学习欠主动,又爱面子,怕说错,往往不敢开口,每天都生活在一种阴影里。这类学生教师应尽量提一些他们能回答出来的问题,答对时及时给予表扬,回答不完整时加以引导,绝对不要指责。首先要让他们养成开口的习惯,以后再由易到难。当他们回答有困难时,就给他们搭桥,让他们模仿别人回答。这样可以促进他们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渐渐帮助他们走出阴影,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如何让学生展示成功的魅力,让学生体验成功,让他们带着成功的心态走向社会,这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永远探究的主题。
引导学生体验 篇7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只是传授语文知识, 是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文中所表现的情感的。而在参与课堂活动中, 学生才有兴趣, 而且投入, 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很多, 例如:朗诵比赛、分角色读、表演课本剧、阅读材料大讨论等等, 对中学生的吸引力较大, 他们才喜欢去体验, 才会投入。
二、教师以情感人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 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曾经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 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 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自己有感情, 才能去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读课文时, 能够感情饱满, 就能把学生带入阅读材料的感情基调中去, 让学生产生与情境一致的情感。例如:在学习《黄河颂》时, 教师充满激情的、高昂的范读, 会引领学生感受到黄河雄浑的气魄, 并油然而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情感是心灵的体验与感受, 它通过心灵的沟通去感染其他人, 这就是情感所谓的“感染性”, 所以, 如果学生置身于阅读材料的某种情境中, 就会被它感染, 从而产生和它一致的情感。就如在欢乐的氛围中, 自然产生快乐的情感, 置身于悲哀氛围中产生的情感自然是悲伤的。
三、强化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体验就是要学生能够由己及人, 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问题。因此, 学生要能够根据一定的感情转移学生的能力, 充分发挥想象力, 把自己作为文章中的人物, 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 这样才能与阅读材料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同喜同悲, 同乐同苦。有的材料中人物的思想和学生的观点反差较大, 学生很难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 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在学生与人物的感情世界中架设桥梁, 使学生不仅理解别人的情感, 而且能走进人物的世界。在学习《猫》时, 当解读到因为“我”的妄下断语, 棒打了第三只猫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 想象当时的情境, 并作演示:一时怒气冲天, 拿起楼门旁边的一根木棒, 追打了过去, 从而体会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难过、自责。同时进行了语言的训练:猫, 我想对你说……学生的发言很是感人, 有了情感做基础, 发言就不是挖空心思的推断或猜想, 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学生也受到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妄下断语, 要三思而后行。
总之,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如何体验人物的情感, 不能搞一刀切, 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只要是言之有理, 就值得肯定。只有这样才会强化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引导学生体验 篇8
一、运用“取象比类”, 引导小学生欣赏笔画的自然美
1.“取象比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取象比类”思维方式源于《周易》, 即运用自然形象, 依靠比喻、象征、类比等手法找出不同现象或事物间的相似性, 体现在书法艺术中, 就是给简单的笔画赋予了自然之神韵, 使之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突显出自然与生命的“形”“意”“韵”。我国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奔雷坠石之奇, 鸿飞兽骇之姿。”东汉书法家蔡邕在《九势》篇中写道:“夫书肈于自然, 自然既立, 阴阳生焉。”基本含义是汉字笔画摹写自然景物而产生形意感, 书法也因此成为艺术, 时如高峰坠石般险绝, 时如行云流水般舒畅, 时如雷霆万钧, 时如碧波荡漾, 所以, 书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这种美。
2. 引导小学生欣赏书法基本笔画的“取象”之美
(1) 引导学生发现基本笔画对自然与生命的描摹美
学习基本笔画时, 教师要引导、启发小学生根据所学笔画联想到熟悉的事物, 建构二者之形似与神同, 来欣赏笔画之美。
如楷书中“撇”与“捺”的线条非常柔韧, 教师写一个长撇后, 启发学生想像瓜子、杏仁之形;在写一个捺后, 引导学生联想长刀、兰叶、象牙之状;当两个笔画组合在一起时,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人健步疾走之姿、鸟翩翩飞舞之态。再如, “点”像桃核、像蝌蚪;“横”犹如千里阵云, 绵延而来, 倏然而上;“戈钩”像刚劲下垂的青松;“横撇弯钩”像人的耳朵;“横折钩”像怒吼的狮口;“竖钩”或“竖提”像早春秃枝上新发的幼芽等。这些形象的比喻有助于引导小学生通过联想, 感受汉字基本笔画对大自然的描摹之美。
(2) 利用课件动画, 引导小学生发现笔画对自然与生命的“取象”之美
汉字基本笔画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描摹, 但经过汉字的长期演化, 二者之间的神似不容易被小学生轻松认出, 所以书法教师要加强引导与启发, 根据小学生喜欢观看彩图, 并且百看不厌的年龄特点, 可以利用课件加以强化, 吸引小学生去发现基本笔画对自然的“取象”之美。
如, 教学“卧钩”时, 利用课件呈现给小学生这样一组画面:夜幕徐徐拉开, 映入眼帘的是空中几颗稀疏的小星, 随后一轮金黄的圆月伴着悠扬的乐声冉冉升起。这时运用动画效果将圆月平均分成三份, 并在下1/3处从左到右运用慢镜头做出“卧钩”这一笔画。这样, 小学生在欣赏圆月美的同时轻松领略到卧钩的写法, 并记住了卧钩的外形特征, 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如图1) 。
再如, 学写“竖弯钩”, 教师先呈现一幅美景图:蔚蓝的湖面上游动着两只雪白的天鹅。教师在引导小学生欣赏天鹅外形美的基础上引入基本笔画“竖弯钩”, 组织学生找出二者的相似性, 再利用动画效果将“竖弯钩”平移, 使其与天鹅的外形轮廓相重叠, 让小学生领略到汉字笔画的自然美 (如图2) 。
总之, 要想引导小学生欣赏汉字基本笔画的艺术美, 要多下工夫, 认真分析, 深入体会, 抓住其中的技巧和规律, 才有助于开阔胸襟, 轻松自如地把这种美落实到笔端。
二、体验基本笔画的节奏变化, 感悟书写中的韵律美
汉字笔画描摹自然与生命时所体现出的是静态美, 而书写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则是动态美, 即书写时呈现出的节奏变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在书写中体验与感受。
1. 书法在变化中呈现韵律美
书法的艺术美根本在于其笔画变化无穷, 给人以视觉享受。例如, 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流传千古,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笔画富于变化, 如其中的二十一个“之”无一雷同, 各字形异势异, 此作品已成为书史佳话, 变化之楷模。书法家在书写时通过变化展现生命的涌动, 构筑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他们通过提、按、转、折、顿、挫、撮、揉等运笔方法, 形成粗细、浓淡、快慢、强弱、轻重、刚柔、缓急、疾涩等变化形式, 通过笔墨变化展示出生命的节奏。当代书法家王学仲先生说书法是“弹在纸上的弦音”。当书写活动与笔画变化融为一体时, 心理上的愉悦、畅快感就会油然而生, 给人其乐无穷的美感享受。
2. 引导小学生在书写中体验韵律美
教师要想让学生在书写中掌握提、按、运、顿、收等笔法, 并且从中体验运笔快慢与用力轻重的节奏变化, 从中领悟生命的艺术, 体验到艺术美, 就要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经典书法创作, 感受书法家笔下基本笔画的千变万化, 从中领略无穷的艺术魅力。
(1) 教小学生欣赏基本笔画的线条变化之美
书法是隐性知识, 这种知识经过长期积累, 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 传播起来很困难, 这是所有书法教师不得不面对的困难。如何把书写过程中腕力与笔力的变化教给学生, 教师要做好这项工作, 就需要认真研究如何把书法基本要素“翻译”成通俗易懂、为学生所熟悉的语言。
老子在《道德经》的首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道可道, 非常道。”虽然道不可言说, 可老子又不得不坐而言道, 所以只好采取“强为之名”的办法, 以“似”“譬”“若”等字眼来代替。写字亦如此, 要想让学生理解基本笔画的变化, 虽不易用语言直接表述书写者的腕力、指力动作的舒展与收缩, 但仍可像老子论道一样, 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如用骨力、气力、笔力、神采等词语来描述, 这些属于人的行为和自然的状态, 虽然也不易被学生理解, 但还是比较直观的。
如褚河南曾经用“印印泥”比喻笔力。印印泥是古时盖章的方法, 印泥由泥做成, 故盖章时不宜用力过重, 否则泥就瘪, 粘到印上;也不能太轻, 轻则印出来的字就不清晰。用印印泥来比喻笔力, 形象地表达了书写时腕力与指力的限度, 化无形于有形, 形象贴近, 易于理解。所以教师应尽可能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来比喻书法笔画的变化, 使小学生更形象地体验笔画的变化之美。
(2) 让小学生在书写中体验线条变化的美
当小学生意识到书法线条的变化后, 就应该让他们在书写中体验这种美感, 把握轻与重、快与慢、提与顿的关系, 灵活运用, 让每一笔画都富有美感。笔调的轻重, 当以提、按、顿、挫等形式表达出来时, 就产生了强烈的节奏。应让小学生学会笔法, 体验节奏, 产生心理的愉悦感。
其一, 体验笔调轻重带来的美感。首先, 让学生能够看到笔调的轻重, 便于模仿。例如, 让小学生体验起笔、运笔、收笔三个步骤笔调轻重变化。教师在事先画好的田字格中用粉笔示范运笔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笔调的轻重, 感悟用力的大小。如写横,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示范, 起笔时用力下顿, 划痕就重;接着向右运行, 渐行渐压, 笔痕越来越重;收笔时用力右下顿笔, 笔画更加加重。通过观察笔画的变化, 让小学生体验笔调轻重变化带来的美感。
其次, 让学生随老师同步训练, 体验节奏变化。观察的同时, 学生也要参与, 把手拿出, 随老师一起做动作, 老师笔调粗, 学生就要重用力, 老师笔调轻, 学生就需轻用力。这样, 学生就随老师一起或重或轻地享受着书写的愉悦。如捺的写法:轻起笔, 然后逐渐加力向右下运笔, 势如刀切肉, 到捺脚处再加力顿笔, 最后逐渐提笔写出捺脚, 状如金刀。学生边写边体验, 纯熟之后就会领悟到美感。
其二, 体验书写快慢带来的美感。书写快慢带来笔画粗细的变化。比如:笔尖上提时, 速度加快, 点画就细;笔尖下按时, 速度减慢, 点画就粗。教学过程中要让小学生体验到这种变化。
首先, 教小学生学会联想, 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笔画书写快慢建立联系, 加强直观感受。如让学生联想, 起笔时犹如重物从天而降, 或似惊蛇入草;行笔时则调整节奏, 由快变慢, 力求笔画稳健, 像雄鹰在空中滑翔;收笔时由慢变快, 在疾劲的动作中收笔, 犹如冲刺, 给整个运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就这样, 让小学生从书写中感受到生活中美的真谛。
其次, 与学生一起体验, 运笔速度的快慢缓急像生命律动。生命活动有张有弛, 写字活动亦如此, 急速处, 必然全神贯注, 敛神静气;悠缓处, 心旷神怡, 无比放松。在教小学生写字过程中, 有意让书写过程充满快慢缓急的变化, 教师示范, 学生书写, 一起欣赏、感受书写节律的变化, 从中体验美感。
三、引导小学生欣赏汉字基本笔画之间的和谐美
1. 汉字基本笔画之间存在着和谐美
中国的汉字基本上呈矩形, 笔画与笔画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每一笔画就像建筑材料, 各种材料之间的和谐搭配构成独特的风格, 形成汉字的结构美。故学书写字, 笔画之间应做到比例对称, 和谐统一, 这是构成朴素端正之美的最基本形式。
2. 引导小学生发现汉字基本笔画的和谐美
汉字的美在于基本笔画之间的协调搭配,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 学会欣赏, 就要引导他们找出基本笔画之间的对应关系, 列举如下。
(1) 体验呼应之美
所谓呼应之美, 在于汉字基本笔画之间的协调照应, 即基本笔画之间的联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此笔画的变化必引起彼笔画的变化, 二者之间存在着和谐搭配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发现这种关系, 美感自然产生。
(2) 体验避让之美
避让之美在于笔画之间对空间的合理分配上, 既不能拥挤, 也不能分散, 要形成一种错落有致、整洁有序的空间, 让人产生舒适、优雅之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美。
如“必”字教学。引导学生先写“心”,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再来一客人‘丿’, 怎样安排就座?”自然导入到“必”字教学。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安放“丿”, 经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后, 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心”字中间的两点很懂礼貌, 见来了客人“丿”, 赶紧让个位子, 于是“必”字便形成了, 这时, 基本笔画之间的和谐美自然产生。另如“朝”“城”等。
(3) 体验托举之美
所谓托举之美, 是指要符合自然规律, 上面娇小体轻, 下面宽大厚重, 这样才稳定。写字亦如此, 上部笔画要写得窄小, 下部笔画要写得宽大, 显出上轻下重, 下面能稳稳地托住上面, 符合空间与物理规律, 美感也就由此产生。
如“旦”字教学,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暗灰的地平线上, 一轮红日正从线下渐渐升起, 霎时, 挣脱束缚, 离开地表, 这一瞬间“旦”字产生。教师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领悟这一意境:“日”好比太阳, “一”就好比地平线, 写时要把地平线写长、加粗, 体现一种托举之美。再如“土”“止”“上”“生”等。
引导学生体验 篇9
一、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感动
当代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过:“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感动”。
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文本, 体会、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感情;对于教学参考书上的理解只可参考, 去劣择优, 千万不能照搬;教师也可以补充自认为较正确的理解, 供学生参考、讨论。
因此, 教师只有遵循“新课标”要求, 认真解读文本, 独立思考, 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才会备出让自己满意和感动的好课来。这样教师的授课内容才会让学生易于接受以至于感动, 学生才会久久地沉浸在对于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情感中, 沉浸在课堂上的阅读文本、与教师对话交流和体验感悟的氛围中, 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
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如何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感悟呢?一般说来, 教师既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和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 还要特别注意点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另外, 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见解。
例如, 初中语文课本选编了一篇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叙写自己求学经历的文章——《我的老师》。有位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 先让学生闭起眼睛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捂起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 闭上嘴巴什么话语也说不出, 时间长达2分钟。然后教师让学生谈体会, 明白作为集盲、聋、哑三种残疾于一身的残疾人海伦·凯勒所具有的坚强意志, 克服了种种艰辛求学, 最终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与作家, 这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会对海伦·凯勒产生敬慕之情, 在进一步学习整篇课文时就有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阅读教学中, 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 教师要鼓励要引导, 让学生大胆地说, 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都要给予肯定。作为教师, 最忌越俎代庖, 代替学生说出理解与感受;甚至对学生独到的理解与感受及探索性、创造性的思维见解轻易否定, 冷嘲热讽。
当然, 个别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思维偏激甚至有原则性错误的见解, 教师对此不但不能怂恿, 而且要注意及时把学生往正确思路上点拨、引导。
因此, 教师不能轻易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教学参考书上连自己也一知半解的东西, 强加给年纪尚小、阅历尚浅的中小学生, 让他们囫囵吞枣地加以接受, 这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对作品理解感受、体验感悟的权利!
三、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 对于优美感人的文章或文学作品, 通过教师的情感激发, 学生肯定会产生各种情感体验。如果学生采用朗读、吟诵、分组讨论、写读后感, 甚至边读边唱等形式进行情感体验, 教师都可以视其为正常, 这说明学生们已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情感氛围当中, 正在进行或已经进行了情感体验。然后, 学生就可以把各种情感体验与感悟借助声音、语言、文字甚至是肢体语言宣泄和抒发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体验 篇10
[案例描述]
一节生命科学课,离下课还有两分钟的时间,教学内容完成了,于是我介绍了自己在微距情况下拍摄的校园里的野草——婆婆纳,学生们听得很认真,兴趣十足。我说:“以后有机会经常给你们介绍自己拍摄的身边的动植物。”这时有学生在下面说:“这才是生命科学课嘛!”我很受触动,同时因为我姓“景”,于是便有了每节课课前两分钟的“老景看世界”环节。
从此以后,每节课课前我都要精心准备“老景看世界”环节,介绍的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动植物。拍摄的手法既有全景特征的捕捉,也有微距特写的记录,生命的奇妙通过一张张照片借由“老景看世界”这个平台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每节课一点一滴的积累,学生对于身边的动植物认识得越来越多,对美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在实践中,“老景看世界”的形式也在变,不再局限于课内,有时候也会走出课堂。比如,为了做水蚤的实验,同时了解水蚤的生活环境,我和部分学生一起到校外采集水蚤,然后在课堂上“老景看世界”的环节中由参与的学生进行介绍。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更加丰富,自我表现的意愿更加浓厚,学力逐渐提升。
我在“老景看世界”活动中也引进了激励机制。“老景看世界”每个月进行一次阶段性的小竞赛,配图让学生说出这一个月来“老景看世界”介绍过的动植物的名称,正确率最高的学生被授予“月冠军”的称号。一学期下来,再对本学期内容进行一次总结性的比赛,正确率最高的学生被授予“总冠军”的称号。另外,对每学期课后积极通过“老景答疑”网络平台提问的学生授予“最佳上进奖”,对课后积极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并能认真观察记录的学生,授予“生物观察家”称号,并给他们在“老景看世界”环节进行全班交流的机会。
[反思]
如何改变学生埋头书本、不愿接近大自然的现状,作为一名生命科学学科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尝试搭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燃起对身边动植物的好奇和兴趣。课前两分钟的“老景看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识别很多身边的动植物,了解相关的知识。为了持续吸引学生的关注,“老景看世界”还延伸到了课后。我想今后进一步丰富这个平台,把内容延伸到学生给校园植物挂牌、学生认领校园植物,甚至由学生介绍身边的动植物,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感悟生命的不同路径和多样的视角,从而获得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如何更好地体现生命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老景看世界”就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也许在“老景看世界”的影响下,学生中会重新出现一批植物迷、鸟迷、昆虫迷。也许几十年之后,生命科学学科所学习的知识学生已经遗忘了,但是学生记住了“老景看世界”,教师所传递的亲近自然、关爱生命的理念已经扎根在他们的脑海了,他们对于美的发现、欣赏和表现的能力提升了,而这正是我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作为一名生命科学教师最大的幸福。
[点评]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生命科学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感染学生去热爱自然、关爱生物。本案例中,景老师借助自己的摄影爱好和信息技术特长,用心记录着生物世界的点点滴滴,通过“老景看世界”这一平台,使身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逐渐跃入学生的眼帘,让学生逐渐喜爱上了生命科学这门课程。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篇11
一、创设生活或问题情境,激发体验的动机和兴趣
创设有效的体验情境,是提高体验性学习有效性的基础,而体验需要一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就是认识生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就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的问题情境:四(1)班参加庆“六一”的演出,统一购买演出服,白裙子每条45元,花裙子每条65元,买5条白裙子和5条花裙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就能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65×5+45×5”和“(65+45)×5”这两个算式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对乘法分配律的初步感知,再通过一些例证(举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和算式)丰富体验,使学生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中所隐含的规律,就能达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目标。
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学生对新异事物兴趣浓厚,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能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探索研究、尝试体验是“体验性学习”的核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核心环节之一,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互动交流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自己去探索新知的途径,对获取新知的活动过程进行真实体验,发现、提出并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课前准备一些材料和一张记录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想办法找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按要求填写好实验记录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寻找到了规律,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三、动手实践、确立体验是“体验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卢梭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数学操作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教,而是要让学生自己体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为学生提供演示、操作、实验、练习的机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类化、迁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感性的体验,从而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例如在 “锐角和钝角”中体会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时,我尽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动口讲述、动脑思考,逐步加深认识。
师:你能创造什么角?
生:锐角、钝角、直角。
师:摆一个锐角你会吗?
师:你们的锐角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都叫锐角?
师:摆一个锐角,然后慢慢地把锐角变成钝角,再把钝角变成锐角是怎么变的?
学生动手操作,经历锐角——直角——钝角的变化过程,感受到锐角、直角、钝角三者的联系。
四、有效评价,情感体验是“体验性学习”的升华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对其予以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我想学”。同时教师更应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对知识的理解和规律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或者让学生在利用探索的知识规律及学习方法解答实际问题时,评价同学之间的不同观点,从评议与运用知识中,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也就说让学生在反馈练习时再次参与评价,并运用评价、运用探索的知识规律去解决问题。课程标准倡导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即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方法也多样化,让学生学会评价的方法、主动学习的方法,从而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
体验性学习重在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思维方式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追求的是过程本身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内心体验。体验性学习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并在思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发展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魅力和价值取向等良好个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 篇12
一、听觉分析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让学生较快的获得成就感,在听觉分析之前有必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大部分学生都对奏鸣曲及奏鸣曲式都存在不同的疑问,因此教师在讲解之前提前说明古典奏鸣曲与曲式间的异同与联系,让学生对体裁及曲式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如对古典奏鸣曲及奏鸣曲式基本结构的分析,为学生说明古典奏鸣曲结构基本为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变奏、三步或回旋曲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诙谐曲或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奏鸣、回旋或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基本结构为:呈示部(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展开部(对呈示部的主题材料发挥或新材料引进,调性自由)和再现部(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而奏鸣曲会因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而教师应该利用音像资料或音响之类的设备,将有关古奏鸣曲至古典奏鸣曲基本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形成初步听觉体验。
二、以深入进行听觉分析展开音乐欣赏教学实践
教师要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出发,先让学生对较简单的奏鸣曲式结构进行听觉分析,然后逐渐将其引入相对复杂的奏鸣曲式听觉分析中,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获得逐级高升的听觉体验,以及逐渐升级的成就感。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要注重奏鸣曲式结构的规范性,要明确使学生对典型奏鸣曲式结构有正确认识的目标。以下将针对奏鸣曲式结构听觉分析的实践进行举例说明。
(一)古典奏鸣曲式(克莱门蒂C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
这首音乐为奏鸣曲式雏形,作为小奏鸣曲中的典型被大多数学生所熟知,以此作为奏鸣曲式结构听觉分析入门,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在大多数学生都能基本做到把握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记录音乐节奏、音色、调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要求,对相同材料的变化要重点比较。充分熟悉了音乐作品之后,教师要与学生就音乐风格、乐曲材料及表现手法展开讨论,像这样在听觉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教师要对奏鸣曲式中一些重要特征进行不断强调,如主部与副部主题之间的调性旋律对比、呈示及再现部的调性变化,以及展开部的材料来源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曲式的认知度。
(二)奏鸣曲式(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基于上述分析,教师让学生对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这首有连接部及结束部的奏鸣曲式音乐作品进行听觉分析,这首作品的连接部及结束部都很短小,但它们的作用却不能被忽视。主部及副之间的联系即指连接部,连接部为主部及副部间的调性转换桥梁,并且两者间的对比非常形象,连接部是一个形象变化的过程。而结束部主要是起到补充作用,为副部进行调性巩固,它的功能是收拢的。鉴于此,在进行听觉训练的进程中,教师要为提高学生对连接部及结束部功能的注意力进行有意识的提示,让学生更为完整的体会奏鸣曲式最基本的结构。
(三)奏鸣曲式(海顿《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
通过以上的训练,学生对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已形成了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对音乐的听觉体验指引其对海顿《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这首曲子进行分析。这首音乐的核心便是主部主题,因此这首曲子的曲式为单主体奏鸣曲式。实际教学中,其实很少有学生能具备完整写出这首曲子曲式分析图的能力,此时,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提示,像判断音乐的主题及其基本的结构特征等,以此为基础结合趋势结构的基本原则初步进新曲式分析,当学生熟悉了作品之后,师生之间再针对乐曲的音乐风格、材料及表现手法展开讨论,以求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乐理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并随着学生听觉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选择分析难度逐级递进的乐曲进行训练,逐渐增大学生对音乐作品听觉分析的难度。通过对音乐结构的基础分析及音乐结构深入的探索,以及对规范的的奏鸣曲式作品循序渐进的听觉分析,学生会逐渐对该曲式建立较为直观全面的认识,对于今后曲式与作品的分析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结语
教师在尝试音乐欣赏和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不要将重点放在曲式结构分析的细微之处,以学生能听出作品的基本轮廓即可,毕竟音乐欣赏课不是曲式与作品分析课,所以教师实际教学中对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霖.曲式与作品分析辅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音乐体验的方法初探[J].黄河之声,2015,02:91-92.
[2]夏秋雁.全面参与,有效体验——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参与体验”音乐作品[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10:4-5.
【引导学生体验】推荐阅读: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参与论文12-27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体验数学08-24
引导学生提问06-02
引导学生思想06-10
引导学生上网09-03
引导学生主动11-13
学生行为引导11-24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07-22
引导学生创意表达10-18
引导学生学习生物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