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2024-08-03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精选12篇)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篇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开宗名义地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对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育的特点以及语文教育的方式不得不做深层的、多维的思考。我国基础教育传统模式的弊端被李政道先生“求学问, 需学问, 只学答, 非学问。”一语中的。遗憾的是, 过去我们恰恰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上, 教“答”学“答”, 鹦鹉学舌。长期以来, 不是创造性的适应学生的教育, 而是盲目地制造了不少适应教育的学生, 忽视了教育主体的差异性、能动性。强求一律, 结果千人一面, 高分低能。重知识, 轻实践, 培养的人才远远落后于发展的社会, 非但不能促进社会进步, 反而连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十分缺乏, 我们的教育出路何在?让人堪忧。传统的教育一提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 把教育放在“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上, 学生唯命是从, 不提教师和学生人格是平等的, 也从未探讨过怎样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和谐发展, 步一步走向成功。笔者不揣冒昧,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方式之管见, 就教于方家。

一.达到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策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 适应时代发展的语文观应具备以下特点:从课程结构上看, 分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 同时还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不断地开阔视野;从课程目标上看, 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 而应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从课程实施上看, 应走向社会, 走向自然,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语文课程的特点, 促使我们不得不思索探求全新的学习方式, 变过去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实践活动的需要, 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所说的促进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成功, 实质上是指创设一种学生高品质的学习, 是相对于被动学习, 封闭式学习而言的。简言之, 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具体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 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讨、自我总结和自我补救。同时有自我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学习,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就组织形式而言的, 这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 强调相互支持、配合, 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期望学生相互沟通, 小组成员相互信任, 关键在于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有助于因材施教, 从而使每个人在合作中得到发展。

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接受性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显现给学生, 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和接受性学习相比, 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是;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 构建知识,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学习的革命,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发展的主体。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 而不是机械的被动学习, 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 是以问题为中心,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 不断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能力、创造能力, 以及对事物的责任感等。这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教师, 要对学生进行“塑造”,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授业、解惑”似乎是教师的天职, 但学生毕竟与泥团木块不同, 他们无法随教师的心愿成为理想的工艺品。因此, 必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塑造方式, 否则, 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也不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这就是新时期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当然, 这一定位并不是对学生作无原则的迁就和迎合, 这是由教育本身的规律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一种角色的转变。就教育本身的规律来说,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 不能让学生的资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由浅入深的开掘和充分的体现, 那么学生在学校里学习, 就会成为一桩差事, 成为一种负担, 成为心理健康发展的阻碍。要使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就要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学生的要求、学生的个性, 研究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何才能对到充分的拓展。另一方面, 就国家的需要来说, 各种各样的人才, 我们都注重培养。特别是当前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 如何使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和谐发展, 如何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水乳交融, 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要适应这样的形式, 教育只有重视适合学生的需求, 把学生的视野吸引到时代的洪流之中, 各种各样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关键在于不墨守成规, 努力创造。教师这个角色, 特别是语文教师这个角色应努力做到“三化”。 (情趣化、才识化、文采化) 语文教师要取得教学“水平高”的俗誉并非难事, 但要真正达到“教得好”的标准则不易。要想争得“水平高”, 教师借光于学生的考分高是最简单可靠的办法。无非是去逼学生呆呆地听讲, 死记硬背, 多做习题, 增加课时课量而已。若扪心自问, 这样的“高水平”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何意义?这样的“水平高”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语文教师教得好, 不是靠任意性的“自我感觉良好”, 而是要做到教的通, 教的“化”才行。“化”, 通俗的讲就是教学时能化掉僵硬的棱角和有形的痕迹, 使教与学在“润物细无声”“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自然状态中进行。因此, 语文教师的“三化”指情趣化、才识化、文采化。

学生一接触到语文, 千条万条, 第一条必须是唤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真学问, 大本事, 几千年前的孔圣人就明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谁能使学生一接触到语文课便能有解放感、愉悦感,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的表现, 这样的语文教师至少取得了成功的一半, 兴许还不止一半!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什么本事都有, 就是没有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本事, 使学生对语文头疼, 如服苦役, 那么这位语文教师的本事, 对学生而言, 就是什么本事也没有。

语文兴趣又不同于其他娱乐兴趣, 主要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当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以说相声, 搞滑稽来取悦学生, 要靠语文的真学识, 仅有“学”而没有像样的“识”, 追求讲细、讲明、讲熟, 始终没有讲通、讲化, 没有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学而不识, 识而不通、通而不透, 开言下笔没有一点语文教师的才气, 学生就会对语文味同嚼蜡, 谈文色变。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以培养人, 发展人为核心,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样, 我们教师角色的转变, 就要从“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上走下来, 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职责转向“促进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成功”的新要求上来, 就要有为学生服务的立场和观点。确定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在“促进”与“引导”上做文章, 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篇2

内容摘要:

人生就像脚下的路,既有蜿蜒曲折上的山路坎坷,也有一马平川的自由;人生就像一首钢琴曲,既有那得意尽欢时的高调,也有黯然失意时的低音。人生注定会遭遇坎坷与艰辛。而哲学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更光辉更灿烂的生命,在于更深刻更完美的表达自己,在于把希望、自由、幸福都带到人生里来,在于给予生命做人的勇气、信念和智慧。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人生存在于世界的事实。而价值与意义的实现要通过对知识的汲取,道德的塑造,价值的确立,美德信仰的追求。通过这些让自己不完美的的人生因为价值与意义的实现而走向完善,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可能有完美的人,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通过学习,思考使自己获得独立、自由的人格,走向完善。

关键字:人生哲学生命完满

尼古拉-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羊人》画面上讲述的是三位青年和一位年轻的姑娘在游历中发现一块刻有古希腊文字的墓碑。身披蓝袍的青年蹲在地上企图看清墓碑上的文字,他后面的青年在沉思,另一位青年试图向少女阐述其中

蕴含的哲理:即使在最幸福的理想国,人生也是短暂的,死亡不可避免。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在这被世俗裹挟着的一生中怎样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使我们的人生走向完满?

一、快乐的汲取知识

哲学在希腊语中被译为“爱智慧”,因为睿智的哲学家总如先知般,能够最先听到“历史的马蹄声”,不仅能用他们的智慧为人类的未来预测和指引。其实他们的智慧不在于储备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懂得利用已有的知识在不断的感悟和反思中,去探索出更为幽深的智慧。而在他们达到通彻后,他们又会告诉人们如何汲取知识中的智慧,并在其中获取有关人生的养料与快乐。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够为人们插上一双翅膀,以使我们一种更为开阔的眼界来看待万物和自身,这也就是知识为什么能够使人们走向完善的原因。尼采曾今说过“哪里有知识之树,那里就有天堂。”虽然哲学家的知识不是我们生活的准则,但是哲学可以引导我们怎样快乐的走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让知识变成我们生命本身的一部分,又进一步变成一种逐级增强的力量。哲学还正确引导我们获取知识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名为了利,还是仅仅只为了生存,诚然生存是第一位的,但一如“吃饭是为了活下去,但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所以那种只把人生的目的看作是生存的人,早

已丧失其“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为本真的人生使命了。所以我们应该以哲学为导向,学会快乐的汲取知识,最终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二、塑造自己的道德法则

道德从来都不是仅仅依靠说一说就可以的了的。它需要我们在内心深处时时的警醒。在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一章有这样一句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于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道德不是从来就在我们心中,而是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加,经历的增长而在我们心中塑造起来的。在人生中我们应该积极地汲取知识,并把知识与我们的灵魂结合起来幻化为内心的道德法则。我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一路左右并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思维模式与准则。儒家的“仁者爱仁”“内圣外王”,主张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讲究忠、孝、礼、义。最终达到与生活的和谐,是积极的。道家的超脱俗物之累,达到意志自由,无物无欲,复归于婴儿的混沌状态。佛家的博爱,行善,勿恶。在三家互融互补下建立自己的道德法则,使人不仅能够应对各种人生的处境。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美感是要让心灵能够超越,不仅仅局限于追求现实中功名利禄,还让人们在现实与理想当中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

心。

三、确立人生价值取向

人生价值的取向:一是定位,二是方向。每个人都必须作选择,那是对自己的人生的期望,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定位。真正的伟人不是要让别人欢呼,而是要让自己满意,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人生经由不断地选择,而塑造出自己的风格。风格是一个人的言谈和行为原则,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还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在梭罗看来人生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方式是不同的概念,在我看来实现人生价值的定位就是实现人生的目的,而方向恰是那方式。大多数的人都在拼命追求着各种生活方式,但却失去了真正的生活目的。所以他才来到森林,为的就是探索自然,探索自然也就是为了探索他自己,发现自我的价值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而不是栖身城市,做一个文明的寄居者。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情,歌德说人生的秘诀是生活。在我看来这两句话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完成自己的愿望才不虚此生。就像梭罗那样。人生当中我们不能因为心血来潮的奇思妙想和放任自流的本能左右我们的生活,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意义的取得必须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取得快乐、美好、幸福和希望。

这也是我为什么重视知识与道德的原因,知识可以化为我们的才能,而道德影响我们的价值取向。

四、追求美的信仰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在《哲学与人生》中指出它的三种类型: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人生信仰:人所认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政治信仰:对某种政治的理想,并且希望通过一群人的组织,得到政权实现这个理想。宗教信仰:最纯粹,牵涉到的是所谓的“超越力量”,是宗教信仰的内涵所在。在人生的旅途中信仰要求我们反省思考自己的过错,认真忏悔,也就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方向,并时时警醒自己是否偏离生命的轨迹,在不断反省与思考中使我们走向完满。

我们的信仰杂而不同,黎巴嫩的卡里-纪伯伦把美当作一种信仰,在这里我想是一种人生信仰,美是贤者的宗教,因为美是万物的象征,体现在理智的成果上。他更是指出“只有在美中才有真理,那真理是颠扑不破,毫无疑问,只有美中才有光明,那光明驱散黑暗,使你们免受蒙骗。”而我国的美学大师宗白华也指出我们应该把美当作人生的一种信仰来追求,使人生变得优美、丰富、有条理、有意义。总之,就是把我们的一生生活,当作一个艺术品似的创造。这样在我们清楚地活在这个世界的同时,还具有一颗优美自由的心。

五、总结: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读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人生注定会有缺憾,但这正如希腊女神维纳斯的雕像一样,在缺失中自然地表现出的完满。我们学习知识,塑造道德,确立价值,信仰追求都是在不完美的人生当中给自己一个完满的人生。即那,心中深藏的世界!在内心世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追求行动上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德国,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我们缺什么》

2、《世界哲学大师名篇之深度阅读》

3、《跟随大师,感悟人生》

4、美国,梭罗《瓦尔登湖》

5、《儒释道与基督教》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篇3

每班约有四五十名学生,他们的思想素质、行为能力高低不一,要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工作,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这就需要班干部的鼎力支持。培养班干部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班干部的工作热情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管理工作和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

笔者在接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后,都会进行一番详细调查,结合学生意见,评选出较优秀的班干部,并且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笔者就抛开以往“我讲你听,我设计你来做、我规定你执行”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放手让他们自己摸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他们工作中的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他们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加以引导。少一些强制而多一点激励,使班干部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三、增强班级凝聚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中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在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班集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只有每一个人都发挥才智,集体才会拥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总喜欢在学生面前长篇大论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批评这个,指责那个,那势必会给同学造成心理压力,觉得自己确实不行。这样整个班级就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更是无从谈起。一个班级要有凝聚力,教师的赏识教育必不可少。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的工作方法,学生才会更热爱集体,为集体着想,有集体荣誉感,其行为才能规范。

因此,在班会课上,教师应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级获得荣誉的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虽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但如果班主任能因人而异,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别,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坚持每天把赏识的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的目光投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被充分调动起来,班级凝聚力也会因此大大增强。

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实事求是,有根有据,恰如其分,同时还应善于把握时机:一旦发现学生有值得赞美的地方,要马上当众表扬他,不要拖拉,更不能积累到一起再找时机表扬,切忌把赞美“留到以后再说”。

最有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最需要赞美的是那些自卑感很强的同学,尤其是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同学。他们一旦被人真诚地赞美,就有可能自信心倍增,精神面貌也会因此焕然一新。当然,这并不是说班主任要一味地肯定学生而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相反班主任要利用机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作出正确引导。总的来说,就是教师对学生行为该肯定时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时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

德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牢牢把握教育契机,使德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课堂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各科任课教师要立足课堂,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挖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楷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德育知识,还要注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学校应组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把开展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尽可能让每一项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启迪、精神受到鼓舞,使其良好的道德情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同时,我们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德育工作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和感染。

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益,学校领导应定期组织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进行研讨,商量对策,将教师在日常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扎扎实实搞好德育工作研究,切实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篇4

一、潜心研究学生心理, 因人而异开展教育

(1) 给予学生尊重。尊重是人类情感需求金字塔中较高的层面, 对于高中生而言, 他们已经逐步具备了独立的人格与情感,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尊重学生。不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 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只有给予学生尊重, 才能保证学生内心充满积极的情感,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

(2) 给予学生关爱。对于高中生而言,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困惑,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会造成一些影响。作为班主任, 应当给予学生关爱,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情感上, 都要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困境。只有帮助学生梳理好了思想, 解决掉了问题, 才能够让学生轻装上阵, 向着成功的目标快速前进。

(3) 给予学生鼓励。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激励的眼神, 在高中生的心里都会产生一阵涟漪, 班主任教师应当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 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适度的表扬, 尤其是对于班级后进生而言, 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以此增强学生上进的信心与动力, 使其距离成功更进一步。

二、善于搭建平台载体, 给予学生展示机会

对于高中生而言, 只有充分展示自我, 才能够肯定自我, 提高前进的动力与信心。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 教师应当立足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搭建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增强学生自信心。

(1) 课堂教学中落实分层目标。高中生在学习中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 这样的差异并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弥合, 作为高中教师, 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点。较为恰当的方式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 保证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着自己恰当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并进行分层考核, 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满意的成绩, 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动力, 提高学习快乐指数, 获得更大的成功。

(2) 班级管理中提高参与程度。班级就是一个家, 每一位学生都应当积极参与管理工作, 营造浓厚的班级氛围,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增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情感。如笔者在班级实行了自主管理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分为六大类条款, 要求学生代表与班级干部共同参与管理, 全体学生进行相关表彰的评选, 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提高学生的遵纪守规意识, 增强其协作能力, 为学生各方面的成功积淀了深厚底蕴。

(3) 集体活动中鼓励展示自我。高中生在不同的方面发展各具所长, 关键在于教师创设一些恰当的活动载体, 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所长。如笔者在班级管理中, 利用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契机, 安排一些有特长的学生为大家进行表演, 许多学生的特长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为大家所熟悉。这样的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特长, 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具有促进作用。

三、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形成教育引导合力

作为有经验的高中班主任, 应当深入研究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思维特点, 将各种有利于教育活动开展的资源整合起来, 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 提高教育成效。

(1) 发挥先进人物激励作用。自古以来, 成功都是经过不懈努力达到的, 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努力走向成功的过程中, 需要借助这样的先进人物进行导向指引。如笔者先后选取了多名近代与当代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作为教育的素材, 不仅向学生介绍, 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联系自身的实际进行思考, 发挥思想引导的作用。

(2) 发掘身边典型予以引导。高中校园中有许多鲜活的事例, 只要教师加以发掘, 各种正能量的人物随处可见, 有身残志坚的, 有废寝忘食学习的, 将这些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发掘出来, 以学生身边的人教育学生, 教育的生动性更强。

(3) 结合案例分析加以鼓励。为了强化学生的思想引导, 笔者在班级精心选取了在不同方面做得较好的学生, 安排他们走上前台, 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的做法。不仅有学习技巧方面的传授, 还有各方面的先进事迹, 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 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正能量的渗透教育, 并对学生产生了激励的功效, 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勇于攻坚克难。

引导你成功的本土雄辩经典 篇5

“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等古代游说、雄辩故事凡上过学校的人都知道;这些故事都出自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新近出版的《谋略与雄辩宝典-〈战国策〉精华全解析》一书就以《战国策》三十三篇为主线,每篇选取最精华的案例,然后对案例进行切合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新解析,对当代人提升口才和论辩等成功素质具有非常独到的效用.

众所周知, 《战国策》是彪炳千秋、影响深远的一部论辩宝典、文学宝典,它记录了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活跃自由的战国时代的谋臣策士们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谋略权术和词锋凌厉、汪洋恣肆的雄辩口才,是当时的雄辩家、纵横家们用言辞游说政要、辩驳对手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写照.其中众多的游说辞、论辩辞文采与义理都堪称绝唱、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今人难以企及.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话的出处就在《战国策》的首篇.东周的重臣颜率,为应对国难、在强秦无理索要象征天子地位和尊严的九鼎的危机中,在对游说技能的熟练驾驭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穿梭游说齐国,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地说服齐国,并借助齐国的力量挽救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类似的故事层出不穷,如苏秦逐个说服六国参与合纵,张仪离间齐楚联盟,范雎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国际战略;唐且为安陵君使秦雄辩滔滔而不辱使命;鲁仲连慷慨陈词,绝不向秦王称帝,等等.出身贫寒的策士们凭着锋利口才,说服了君王、显贵和政要,完成了一件件国家、国际大事,他们的论辩游说具有何等的说服力、信服力!

战国策士们的说辞或辩丽横肆、气势磅礴,或旁证博喻、条分缕析,或巧设圈套、迂回曲折,或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他们的论辩善于抓住要害,单刀直入,鞭辟入理,既有针对性,又有逻辑性.他们说理时常用寓言故事,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诸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他们的论辩技巧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论辩气势宏伟雄壮、充满豪情.今天的我们只有谦恭苦读经典、在传统中汲取养料、勤奋演练,才能不愧对那些作为我们共同祖先的古代英雄豪杰们.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篇6

一、课文导读,诱发阅读

兴趣

课文导读,就是在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后,用简单扼要的导语,诱发学生由课内学习向课外阅读的过渡,达到自读、乐读的目的。例如,《鲜花和星星》一课使孩子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读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读:读了《鲜花和星星》后,同学们都很喜欢金波老爷爷写的这首朴实优美的小诗,其实金爷爷还写了许多类似的小诗,比如《花朵开放的声音》《善良》,你们不妨去找一找,看一看,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的。又如,教完了《狼和小羊》后,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同学们都很喜欢阅读。这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你们爱看的寓言故事,你们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这本书,读完后,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教师用简洁的导语,把课文内容延伸到了课外阅读,诱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促使他们急切地用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自读文章,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品味儿童诗,开辟阅读天地

儿童天真、好奇、富有想象力、爱探索的天性和童诗短小精练、朗朗上口的特点,决定了儿童对儿童诗具有天然的兴趣。儿童诗的阅读与创作教学思想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便会充盈儿童的文化精神底蕴,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较多的儿童诗,如《水乡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雨后》等,儿童在阅读时兴味盎然。在课内阅读完成后,我又注意推荐一些短小精练的课外诗文给学生,让孩子们每日一诵。从金波、樊发稼这样的名家大作到金子美铃、林良写的趣味十足的儿童诗,从图像诗、绕口令到晨读对韵、古诗赏析,孩子们在每日诵读的熏陶中,轻松地把知识和经验井井有条地收进“智慧仓库”之中,并模仿着创作小诗,以儿童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美的事物,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更体会到了自己创作小诗的乐趣。你听:“轻轻柔柔的微风,吹着我们,就像老师上课美妙的声音;快乐的风,就是老师微笑的时候,教室里书声琅琅;猛烈的风,就是老师生气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希望老师心里每天都刮甜甜的风。”孩子们正是用这样的语言抒发着他们内心的感受,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创造出美的境界。

三、借助听故事,激发自读兴趣

对于读书少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中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个性,明白是非善恶,对所听到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这样没有文字作为载体,算不算是课外阅读的启蒙手段呢?我认为算。记得小时候,我们都是从“小喇叭”、“评书连载”等广播节目中听了很多文学名著,以后就对这些名著产生了读的欲望。我曾捧着书给学生讲过《窗边的小豆豆》《乌丢丢的奇遇》《小猪唏哩呼噜》《时代广场的蟋蟀》等故事。在讲《乌丢丢的奇遇》一书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乌丢丢跟吟老一起去寻找珍儿的路上,遇见了蘑菇人、小泥猴、鬃人、不倒翁等各类伙伴,读到最后,他们来到珍儿所在的村子里时戛然而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我却把书合上,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再告诉他们,谁想知道结果就可以向老师借这本书看。学生被兴趣推动,有的要求借书,有的自己去买来书看。由听故事到自己阅读水到渠成,教师也借此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四、开展竞赛,激发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读书竞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在比赛中乐读爱读,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和阅读习惯。如,学生每读完500个字,奖励一个小兵。累积满10个小兵上升到排长,以此类推,比比谁能最终晋升到司令。或在班内贴出一张攀登榜,每看满5000字奖一面小红旗,看谁能在学期末攀到顶峰。又如开展分类收集成语竞赛、收集春联比赛、朗读比赛、复述故事比赛、知识抢答竞赛等。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进行课外阅读。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也就保持住了阅读的兴趣。

五、定时定量,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孩子们始终保持住对读书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达到自觉读书的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定时定量做起。所谓定时,即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固定的读书时间,或早晨,或睡前,一旦确定了就严格执行,决不能想起来才读,想不起来一连几天都不读。所谓定量,指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开始时,把标准定得低些,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从而把计划安排得合理科学,使读书效果更持久。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包括选定了一本书就一定要读完,不能半途而废;读书时的坐姿;遇到生字要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边读边思考等。这些习惯也须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六、自主选择,还阅读自由

在课外阅读中还要强调阅读的自主选择。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生动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人的兴趣就建立在“知”与“不知”之间,已经熟知的,别人不说也了解的,不会感兴趣;根本读不懂,与年龄层次不相符的,也不会感兴趣。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既有些熟悉又不太熟悉、既有所了解又了解得不太清楚的内容,这样的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也很愉快,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因而,对刚接触书籍的儿童来说,让他们自主选择书籍是最合适不过的。切忌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名著。名著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对读者所产生的震撼力,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能比得上的,但不适宜强行推之。若学生无一定的阅读基础,就要求其阅读名著,他们必对名著厌而恶之,结果适得其反。对名著的推荐,要顺其自然,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自然会对名著产生兴趣。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这样的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做到循循善诱,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篇7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大家也都知道,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教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师应当首先做出榜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对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比如匡衡凿壁借光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苏秦刺股勤读书等故事,以此来多多鼓励学生去读书。在平时,教师也可以开设阅读课与学生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们便会增加读书的兴趣。同时,以身作则去读书也是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础,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读质疑,诱发阅读兴趣

阅读在学生语感培养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才能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种种衔接深有感触,更为深刻地领悟作者在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感,所以, 在引读质疑的时候,教师也应当将重点放在“读”的方面,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充分地朗诵、细读,在读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比如在学习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 《“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先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陌生字、词、句,先解决阅读的障碍,随后,让学生们一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后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随后,有学生提出问题:“船长和轮船一同落入海中,这样值得吗?” 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便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朗读课文,互相交流讨论,直到找到答案。一些学生会认为值得,而有的学生却认为不值得。但是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态度,教师都不要给定答案,随后,教师再带学生进入课文,将重点自然段摘出来逐一进行朗读并分析。通过阅读课文来解决问题,学生印象会更深刻,课文学得也会更加透彻。

3.丰富阅读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形式的多样性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很多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好奇心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因为对很多事物充满着新鲜感,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如果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能够采用游戏、比赛等多种实践形式,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欢乐。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字描写很优美,韵律感较强的散文, 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化文章的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荷塘的情境中去,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指导朗读第三段“……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边朗诵边做动作,将“明珠”“星星”“美人” 都采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阅读的形式需要多样化,才能让课堂灵动起来, 让阅读课更为形象有趣。

4.给予学生自由阅读时间,教师以引导为主

很多学生之所以没有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遇见自己喜欢的。 对于阅读内容的喜爱因人而异,喜欢上阅读可能因为某一篇文章其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就拿我自己来说,喜欢上阅读是从读周国平开始,之前我并不是热爱阅读之人,但是往往会由于文中一个细节而喜欢上阅读。学生们也是如此,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阅读喜好,只是有的兴趣偏离了方向,所以,教师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的阅读行为给予直接的肯定或者否定,要相信学生,给他们提供自由的阅读空间,在他们阅读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抓住时机,巧妙地进行引导,将课本中的内容或者要求阅读的内容进行有效迁移,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课堂应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度 篇8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度。

一、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个性化应该是阅读的第一要义,阅读的实质就是以个性解读个性,由于个性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以及由此生发的情感也就不同。沉闷的语文课堂往往漠视学生的情感,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走进文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从而让他们的思维走向深度。

例如,文言文的语言凝练、生动,教师就可以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采用课本剧、改写等形式,与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从而深入理解文本意蕴。

二、巧设路径,搭建桥梁

“元认知”理论认为,只有知道了“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学习才会真正取得效果。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化难为易、变拙为巧,从而突破难点,让思维走向深刻。

例如,教学《春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笔者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文中写‘八宝酒’的内容较多,所以有人认为以‘八宝酒’为题好。但是,也有人认为还是以‘春酒’为题好。你认为哪个更好呢?”随后,笔者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揣摩探究,有效地解决了他们心中的疑惑。

学法指导一定要立足学情,既不能过于模糊、形同虚设,也不能提示到底,让学生失去训练的机会。我们给学生的应当是一个窗口,而不是整个天空,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前充分研究学情、研究教材、研究学法,从而帮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三、问题引导,层层递进

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思考更深入,一定要有好的问题设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拓展问题的思考空间、增加问题的探究属性,让学生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展开思考。

例如,执教《孔乙己》一课时,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笔者采用了“问题追问”的形式:

师: 文章最后写道 :“我到现在 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

生(几乎异口同声):死了!

师: 那你们认为孔乙己悲惨地死去是必然呢,还是偶然呢?

生(不假思索):必然。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全文,概括出孔乙己到底死于什么,要从文中找出依据。

(几分钟后 )

组1:孔乙己死于他的性格。他好吃懒做、自视清高,与社会格格不入,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劳动,始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他的性格导致了其必然悲惨死去的命运。

组2:孔乙己死于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把他变成了一个迂腐清高、百无一用的人。他生命的前期是一个读书人, 后期只是一具深受毒害的行尸走肉,连读书人都称不上。他始终抱着固执的空想,一条道走到黑,所以,他悲惨死去是一种必然。

组3:孔乙己死于周围人的冷漠。众人全都嘲笑他,连小伙计也不屑理他,丁举人更是毒打他。在他最悲惨的时候,没有得到一点同情、一点温暖,因此,他悲惨死去是必然的。

……

学生就在这样的探讨中,思维走向了深刻,对文本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

四、 资料链接,拓展延伸

要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就必须延展备课视野。这个视野就是既立足文本,又放眼文本之外。顾随先生说:“读文学作品不能只是字句内有东西,须字句外有东西。”发挥资料的助学功能,可以让学生拨云见日,窥见更加深邃的文本内心。

例如,笔者教学《湖心亭看雪》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淡雅流畅的语言之后,展示了关于作者张岱生平的一段文字资料(资料略),要求学生联系文本,思考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边读边在课本上勾画,分别进行了概括:

生1:他是一个抑郁的人,这从“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唯有哀怨,唯有梦忆”这句介绍可以看出。另外,课文中写他“独往湖心亭看雪”也能体现出这一点。

师(追问):他为什么抑郁?

生1: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是汉人官宦子弟。

生,2:张岱是一个孤独的人。

生3:张岱是一个消极的人,他有逃避心理,还活在过去的世界中。

生4:张岱是一个有着民族情怀的人,他不想背叛故国,有着对故国的怀思。

……

借助作者的生平资料去解读文本,是为“知人论世”。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作者其他作品中的语言,来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总结概括曹文轩的散文《前方》中的相关文字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孤独之旅》一文:上课伊始,向学生展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这段文字,以此激起学生的兴趣,为理解本文的中心做铺垫;课堂中段,展示“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这段文字,促使学生思考杜小康的心路历程;最后,展示“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这段文字,从而深化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为本节课留下意味深长的结尾。三段文字,层层递进,课堂因之荡起一圈圈涟漪。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篇9

一、小学作文批改的现状分析

1.耗时多,流于形式

众所周知,小学生最怕写作文,却忽略了小学语文教师的真实心态:但愿下辈子不做教师,即使做教师也不做小学语文教师。究其原因,小学语文教师最怕改学生作文。每周轮到双休日,总是带着一堆没有改完的作文本回家去改,白天忙着做语文的抄词语、综合练习,根本无暇顾及批改作文本,这周批小作文,下周就批大作文,而且没完没了。因为按教学进度基本上每两周1篇大作文,加上学校教导处规定小作文是周周练。每次作文批改还要求30%学生的作文必须详批,即有眉批与总批。

2.效果差,难以走心

那么,耗费大量心血辛苦批改的情况又如何呢?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意,即功夫同于虚掷。”这形象地指出小学语文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的现象。学生拿到作文本往往只是看一眼成绩,根本不会去关注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红色批语。那些眉批、总批只是摆设,或者只是让上级有关部门检查的,看看教师是否进行及时批改,是否认真,成为真正的高耗低能。有的教师让学生针对红色的批语进行二次修改,学生只是依样画葫芦地象征性地修改一下。在这评改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平等沟通,学生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学生是出于“老师让我改”,而不是“我要改”,因此花了很多心血的批改难以走入学生的心田,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运用概念图优化小学生作文自评修改的可行性

叶圣陶老先生的儿子是这样回忆的:父亲从来不教我们写作文的。每次写完作文后,他就让我们搬个小凳子坐到他身边,然后读给他听。读着读着,父亲就叫停:“这里我听不懂?什么意思?”我们就把表达的意思说一下,他就说:“听懂了,继续读下去。”这样时间长了,经历得多了,我们就知道如何把句子写通顺,让别人能听懂、看明白。让学生自己读读改改,达到“自能修改作文”。

1.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评改的观点

怎样评改作文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以达成学生“带得走的能力”这个作文教学的目标呢?叶圣陶先生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修改作文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概念图为支架,积极面对自己的作品,能动地思考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是终身受用的。

我们可能无法像叶圣陶老先生那样让每个学生把作文读给我们听,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修改,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兴趣。学生自己读读改改,但是他们毕竟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兴趣引导,既有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符合学生的天性。

2.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自能评改要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重视学生作文评改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评改模式,达到自主参与修改作文的目的。让学生自主评改自己的作文,可以突破以往作文评改“高耗低效”的弊端,突出学生主体参与评改能力的培养。

要达到最有效的办法是弘扬人的主体性。指导学生自能评改作文就是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教师也是主体,只是各自的分工不同,但是都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现。

3.概念图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

作文教学评改环节中运用“概念图”,真正实现“双主体互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培养自能修改能力和探索精神,也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师生共赢。

概念图(concept map)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的学习理论。它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方法,用一幅图画,最初呈现最笼统的概念,随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儿童的天性是喜欢涂涂画画,因此,在修改作文中可以尝试进行画概念图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运用“概念图”再次修改,对自己的作文需要评改处先进行思维拓展与自主评改,有效引领学生走向自能评改作文。

三、运用概念图优化小学生作文自评修改的实践体验

学生修改作文总显得不耐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驱动学生修改的主动性,就要注意通过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修改,遵循儿童的心理,画画写写,审视自己的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1.突出重点,完善内容

小学生的生活素材多了以后,他们都想表达出来,那么多的东西在写作的时候都会用上,于是就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成为我们经常碰到的情况———报流水账。有些学生认为字数多就是好文章了,不知道要注意突出重点,在众多的材料里根据主题选择适合的材料。但是小学生思维具有发散的特点,运用概念图,可以让他们一目了然形象地看出自己作文的思路,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之处,以此为核心,梳理习作的思维,从而走向自能评改作文。

学生自改作文《美丽的孔雀》。学生在完成作文后,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用概念图展示基本框架,最后确定需要修改的地方:孔雀的外形特点是文章的重点之处,就可以在这里添加具体内容,运用数据说话,还可以进行比较来形象地说明。既然是美丽的孔雀,突出“美丽”,可以抓住羽毛开屏或者不开屏这两种状况,进行对比,有静态的、有动态的。这就是把“写出特点”作为本次习作评改“概念图”的核心。

《话说端午节》围绕端午节,课文里出现许多材料,例如,有端午节的来历、有关端午的传说、端午的风俗等,这么多的材料,学生很快就罗列出来,但是在搜集的资料中,没有注意到该突出的是本地区端午风俗,这是最有特点的,因此很快就确定修改的重点是把苏州地区过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吃乌米饭等,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亲身经历的来写,就能写具体。

2.梳理脉络,清晰思路

学生在写作文前如果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材料已较为丰富。学生写完作文,一般就不愿意再去回顾。写完作文后,多角度地评改习作,习作的层次会更清晰,表达会更恰当,内容会更精彩。

运用“概念图”可以达到思路清晰,形象生动。学生借助概念图锻炼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掌握更多的表达方式。在画概念图的过程中,能够立即理出头绪,一步步把要描写的东西写好、写活、写生动了。与原来相比修改后也更加突出了所写事物的特点。例如,写《我的大家庭———班级》,在与同学相处的众多材料中,学生不知道选择切入口,这就需要理清思路。如抓住老师不在的那一刻,捣蛋的同学有不同种类,那就要抓住每一类同学的不同表现来展开细节,突出最感兴趣的两类人,那么就能突出重中之重。

3.拓展思维,链接生活

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中心拓展思维,从而与生活实际链接,更能触发已有的感知,调用生活素材,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表达的时候就更为准确、生动、鲜明、恰当。

“调查问卷”预先要有构思,学生掌握材料后,就要进行写作。可是在修改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创新,运用概念图策略围绕评改核心,课外时间分成哪几部分,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要进行自选的。

写完作文《美丽的日出》,学生经过思考画出了“美丽日出”的概念图。写出“太阳”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学生借助绘制的概念图进行自评自改习作,那么他的关注点不单单是太阳的变化,还有周围景物随着日出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同学们在习作修改中联系生活实际,激活了思维,丰富了情感。

4.自主探究,多边互动

运用概念图可以点击学生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学生把自己修改的概念图展示出来以后,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评改”为“学生自能评改”。以互动评改模式为重点训练主线,从而达到自主评改作文的目的。

例如,习作《童年傻事》,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在交流中,边说边画出概念图,发现有许多共同之处,在交流、比较中学生张扬个性,挖掘潜能,培养能力,真正达到理想的状态:“教”学生评改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而这中间的纽带就是“概念图”。

在学生作文批改的互动中可以丰富作文内容,创新作文形式,有利于活跃思维,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从而达到学生自能批改作文,走向自能作文的目的。从而最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篇10

一、小学作文批改的现状分析

1.耗时多,流于形式

众所周知,小学生最怕写作文,却忽略了小学语文老师的真实心态:但愿下辈子不做老师,即使做老师也不做小学语文老师。究其原因,小学语文老师最怕改学生作文。每周轮到双休日,总是带着一堆没有改完的作文本回家去改,白天忙着做语文的抄词语、综合练习,根本无暇顾及批改作文本,而且没完没了,这周批小作文,下一周就批大作文。

2.效果差,难以走心

那么耗费大量心血辛苦批改的情况又如何呢?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意,即功夫同于虚掷。”这形象地指出小学语文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的现象。学生拿到作文本往往只是看一眼成绩,根本不会去关注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红色批语。那些眉批、总批只是摆设,或者只是让上级有关部门检查的,看看老师是否进行及时批改,是否认真,成为真正的高耗低能。

二、运用概念图优化小学生作文自评修改的可行性

1.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评改的观点

怎样评改作文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以达成学生“带得走的能力”这个作文教学的目标呢?叶圣陶先生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修改作文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概念图为支架,积极面对自己的作品,能动地思考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是终身受用的。

我们可能无法像叶圣陶老先生那样让每个学生读给我们听作文,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兴趣。学生自己读读改改,但是孩子毕竟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因此我们针对孩子的天性进行兴趣引导,既有老师的引导作用,又符合孩子的天性。

2.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自能评改要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重视学生作文评改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评改模式,达到自主参与修改作文的地步。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自主评改,可以突破以往作文评改“高耗低效”的弊端,突出学生主体,参与评改能力的培养。

要达到最有效的关键点是弘扬人的主体性。指导学生自能评改作文就是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教师也是主体,只是各自的分工不同,但是都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很好体现。

3.概念图符合孩子的年龄心理

概念图(concept map)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的学习理论。它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方法,用一幅图画最初呈现最笼统的概念,随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涂涂画画,因此在修改作文中可以尝试进行画概念图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运用“概念图”再次修改,把自己的作文对需要评改处先进行思维拓展再进行自主评改,有效引领学生走向自能评改作文。

三、运用概念图优化小学生作文自评修改的实践体验

1.突出重点,完善内容

学生自改作文:动物名片《美丽的孔雀》。学生在完成作文后,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用概念图展示基本框架,然后确定需要修改的地方。孔雀的外形特点是文章的重点之处,就可以在这里添加具体内容,运用数据说话,还可以进行比较来形象说明。既然是美丽的孔雀,突出“美丽”,可以抓住羽毛,开屏或者不开屏这状况进行对比,有静态的,有动态的。这就是把“写出特点”作为本次习作评改“概念图”的核心。

《话说端午节》围绕端午节,课文里出现许多材料,例如有端午节的来历、有关端午的传说、目前端午的风俗等,这么多的材料,学生很快就可以罗列出来,但是在搜集的资料中,发现只是顺序排好,没有注意到该突出的是本地区端午风俗,这是最有特点的,因此很快就确定修改的重点是根据苏州地区过端午的吃粽子、赛龙舟、吃乌米饭等习俗,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亲身经历的写,就能写具体。

2.梳理脉络,清晰思路

例如写《我的大家庭——班级》时,在与同学相处的众多材料中,学生不知道选择切入口,这就需要理清思路。可以抓住老师不在的那一刻,捣蛋的同学有不同种类,那就抓住每一类的不同表现来展开细节,突出最感兴趣的两类人,那么就能突出重中之重。

3.拓展思维,链接生活

《调查问卷》这是预先要有构思,学生掌握材料后,就要进行写作。可是在修改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做到有创新之处,运用概念图策略围绕这次评改核心,课外时间分成哪几部分,哪些是必须的,还有哪些是进行自选的。

写完作文《美丽的日出》后,学生经过思考画出了“美丽日出”的概念图。写出“太阳”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周围景物变化的特点,人们欣赏日出时的语言与神情等都被抓住了,连易被忽略的细微变化也随之被描写得生动形象。学生借助绘制的概念图进行自评自改习作,那么他的关注点不单单是太阳的变化,还有周围景物随着日出的变化,在习作修改中联系了生活实际情况,激活了思维,丰富了情感。

4.自主探究,多边互动

例如习作《童年傻事》,孩子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在交流和多层多边的交往中,边说边画出概念图,发现有许多共同之处,女孩子有偷偷化妆的情况,在交流、比较中学生张扬个性,挖掘潜能,培养能力,真正达到理想的状态:“教”学生评改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这中间的纽带就是“概念图”。

在学生作文批改的互动中可以丰富作文内容,创新作文形式,有利于开阔活跃思维,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从而达到自能批改作文,走向自能作文,进而最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三步“做”,引导我走向成功 篇11

一、 试着去做

——Just do it

美国一家大型旅馆联营公司的总裁史密斯在全美范围内进行考察,准备再寻找几家有潜力的公司加盟。中西部地区是他此行的重点,因为他觉得这个区域特别适合旅馆业的发展。他在一家小旅馆住了下来。史密斯以其丰富的经验和职业敏感断定,这家旅馆规模虽然不大,但地理位置优越,有着庞大的潜在客户群,如果加以扶持,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史密斯在没有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与小旅馆的中年老板进行了一番谈话。

“旅馆生意怎么样?”史密斯问道。

“不太好。”中年老板无精打采地回答道。

“怎么会这样?”

“我也说不太清楚,可能是受经济萧条的影响吧。”

“那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呢?”

中年老板黯然地回答道:“事实上,我想了许多改进旅馆现状的方法和措施,但还没有一项付诸行动,这是因为,我一直没拿定主意,我是继续将旅馆开下去还是另谋出路。”

史密斯先生尽管特别看好这家有着诸多潜在优越条件的小旅馆,但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他很难相信,一个宁愿花费两年的时间去作一项决定,却不愿将任何行动付诸实践的经营者。

早在1999年,根据我自身的条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创建一本非营利的电子杂志,将我的所学、所思、所悟写成文章,寄给那些需要激励和改变人生的人们。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此都持怀疑态度,认为我在浪费时间,不务正业,但我并没有受此影响,而悄悄地开始学習如何申请和发送电子邮件,如何编制电子杂志。

试着去做,先做起来,而不是把想法永远停滞在头脑里或口头上。

二、现在就做

——Do it now

一个农夫决定养几只羊,于是他买了一头健壮的母羊,不久,母羊就生下了两只羊羔。农夫知道,这一带时常有野狼出没,但他认为,为区区三只羊搭建一个坚固的羊圈远不如放养划算,便没有为羊建羊圈。不久,一只羊羔被狼吃掉了,伤心的农夫安慰自己道:“这未必是件坏事,它会让活着的羊变得警惕起来。”过了几天,另外一只羊羔也被狼吃掉了,农夫沉思道:“看起来,羔羊的防御性的确太差了。”两周后,母羊也被狼吃掉了,农夫痛苦地反思道:“当初真应该搭建一个牢固的羊圈啊。”

农夫最终为自己的不作为付出了代价。有句著名的谚语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面对牛奶被打翻这一既成事实,愚蠢的人会不断地埋怨自己的粗心,并沉溺于悲哀之中不能自拔;聪明的人会一笑而过,他们知道,既然牛奶洒了,悲伤也没用;智慧的人则会立刻行动起来,为自己再煮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在我学会了发送邮件、编制电子杂志之后,便在网上公布了我的设想,并在全美范围内征集订阅者,然而反响与我的预想有着极大的落差,仅有47位读者对此感兴趣,有些灰心的我,有一瞬间曾打算当订阅者达到1000人时再开始编撰我的电子杂志,但我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立刻就开始动手做,终于在1999年10月,给47位读者寄去了第一期《你的人生支持系统》电子期刊。

三、正确地做

——Do it right

正确地做包括目标正确和做得正确。

充满爱心的社会活动家桑斯特偶遇了一个贫穷的、架着双拐的男孩,决心帮助他治愈那条严重扭曲的腿,她四处奔波,筹措资金,联系医院,终于使小男孩甩掉双拐,并走进了健身房。

数年后,桑斯特在一次演讲中讲述了这件事,并告诉大家小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当大家都认为这个小伙子一定和桑斯特一样成为一名充满爱心、受人尊重的社会工作者时,桑斯特悲哀地告诉人们,小伙子因为抢劫正在监狱里度着他的三年刑期。桑斯特痛苦地演讲道:“这是我一生中最愧疚的一件事情,我只顾忙于教他如何走路,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教他应该往哪里走!”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人们穷其一生的时间,努力去攀登成功的梯子,当爬到梯子的顶部时,才猛然发现,这个梯子靠在了一个错误的建筑上。”

倘若目标错了,那么无论你在梯子上攀登得多快,做得有多好,都徒劳无益,在做之前和做的过程中,时时不忘审视一下自己的目标,一旦发现有误,及时予以矫正,才能确保自己更加有效和快捷地通往成功的目的地。

在确保目标正确的前提下,正确地做事情就会相对地变得简单和容易,我需要提醒的只有两句话:贵在坚持;欲速则不达。

从我开始创办《你的人生支持系统》电子杂志之初,亲友们的不解和不支持,迫使我不断地审问自己,我这样做究竟有没有意义?每次思考的结果是:坚持做下去。希尔、卡内基、弗罗姆、马登等人的成功事例也一再告诉我这样做没有错。其间,也不断有人劝我说,要想产生影响,必须放弃这种做法,而去写大部头著作,我抵制住了这种诱惑,坚持撰写单篇文章、编制杂志,在漫长的十余年时间里,没有一期延误,如今订阅者已经超过了10万。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有二十多家出版商找上门来,要将我的文章汇编成书出版,迄今,我已经出版了7本书,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史蒂夫·古蒂尔,美国著名励志畅销书作家,在英语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撰写了这篇题为《三步“做”,引导我走向成功》的文章,总结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编辑 张金余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篇12

一、对“泛式操作”和“规范化操作”的解读

这里的“泛式操作”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验课上不按照教材的实验步骤, 完全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的实验操作。由于学生经验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故而出现了很多泛式操作;而规范化操作则是指按照教材或教师要求进行的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二、引导学生从泛式操作走向规范化操作的实验案例

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 先给学生制造错误的机会, 然后再加以引导, 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规范地操作。

【案例1】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的“染色问题”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中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细胞染色, 由于染色要求均匀、充分, 所以很多学生不能成功, 其实最关键的是他们不能理解这样操作的原因, 所以在做的时候不能严格按照要求, 即不能达到规范化的操作, 从而造成染色的失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教学上做了一些调整。我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给细胞染色, 结果发现学生有很多染色方法, 而最吸引我的一种染色方法是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 然后将染液直接滴上去, 再盖上盖玻片。其实, 如果不知道规范的操作, 我们都会这样去给细胞染色, 这就是泛式操作。

当学生发现他们的操作不能简便高效地给洋葱细胞染色时, 我告诉他们规范化的操作, 然后他们按照这个操作进行染色, 发现这个操作很好很简便, 从而能掌握这个操作方法。

【案例2】 质量测量中托盘天平的“砝码放置问题”

对于天平, 很多学生对砝码取放的顺序不能很好地熟记, 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放砝码要从大到小, 取走砝码时又要从小到大。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并掌握, 我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一个质量约为58g的蛋。在这个过程中, 我不告诉他们砝码应该怎么放, 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放。结果发现, 很多学生在放的时候总是放不好, 放了很长时间, 而在取下砝码时发现右盘迅速翘起, 操作显然不科学。

通过这样的尝试后, 我再告诉学生正确规范的操作, 并要求学生按照我所讲的操作方法重新操作, 发现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案例3】 二氧化碳制取中“酸的选择问题”

制取二氧化碳必须选择盐酸, 不能用硫酸, 但是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 为了让他们知道选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好处, 我让学生先用硫酸做实验, 结果学生发现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刚开始挺快的, 慢慢的, 反应速度减慢了, 直至终止。显然这样制取的气体量很少, 而且无法继续反应产生气体, 从而不能顺利开展后面的性质实验。到此, 我再让学生改用盐酸做实验, 结果他们发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我们可以很好地控制反应是否进行以及反应的速度, 这样可以制取尽可能多的气体。而且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能溶于水, 不会影响反应的进行。通过这样的实验, 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记住并理解这样的选材。

三、总结梳理

其实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跟学生交代了具体的实验操作, 然而他们总是不按照要求进行实验, 而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实验。其实是他们根本没有理解规范操作的优点, 所以不接受, 故而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去做实验。

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理论提到:学习是一种盲目的、渐进的尝试与改正错误的过程。随着练习, 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 正确的反应得以产生, 于是便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种稳固的联结。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泛式操作形成的原因, 教师只要根据这个理论去合理地组织教学, 相信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有效地组织实验教学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以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为依据, 尊重学生原有的操作, 然后引导其掌握规范化的操作, 从而实现有效的实验教学。

关键词:泛式操作,规范化操作,实验,尝试学习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郑春和.浅谈高中生物学的探究性实验[J].生物学通报, 2003, 38 (9) :31-33.

[3]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工作预防下一篇:方便面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