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2024-10-07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精选12篇)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篇1

上个世纪以吕叔湘先生为代表的业内行家批评语文教学费时多, 收效慢,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主要的批判对象;本世纪新的高中语文课文课程标准颁行后,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旧遭到质疑。

在高三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 现代文阅读教学向来被教师认为是一件费时耗力而低效的事。就教师教学层面而言, 答题技巧、答题模式老生常谈而行之无效;就学生层面而言, 做了一篇篇的文章阅读题而只能得到可怜的几分。我认为, 这一情况的出现,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进入文本, 没有读懂文章, 答题的时候难免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捡到篮里都是菜”的现象。如此现状, 我们不得不面对和重视。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我们一般或多或少会有疑问, 而这个疑问的产生, 正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体验。重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的疑问和体验, 从而引导他们深入解读文本, 那么在答题时就能有的放矢了。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 就“重视学生的质疑,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谈谈看法。

一、粗浅阅读是不符合认知规律的低效阅读

据本人观察, 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时, 学生往往是匆匆看一遍文章就开始答题的。不管是平时的练习还是在考试过程中, 学生总是处在一个赶着时间做题的状态中, 很少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组织、书写答案也是凭直觉。其实,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违背阅读认知规律的阅读, 是忽略阅读基本能力的虚假阅读, 是为了答题而进行的急功近利的阅读。在阅读考查中, 先看题目后阅读文章或不仔细看全文, 就不可能对文本有整体上的正确把握, 答题时难免会理解肤浅、张冠李戴、以偏概全。

事实上按照阅读认知的规律, 阅读一篇文章应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阅读全文, 对文本的基本内容和整体思路具有清楚的认识, 这是阅读的第一步,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整体感知;再仔细阅读文本的各个部分, 分析理解文中字词、句子、段落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看全文, 把握文本的整体, 准确再现或创造性地展示其中包含的形象和意义, 并对文本内容、思想情感做出自己的评价。

从阅读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说, 目前许多学生阅读答题的习惯是不科学的。就其深入分析下去就不难发现, 这种现象的出现, 不仅与限时考试有关, 还和教师平时为了赶进度而舍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作深入阅读有关。所以, 从教师层面而言,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不要挤去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给以一定的时间, 当学生阅读文本后, 会有疑问产生,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因为, 这样的质疑是往往学生理解的盲点所在, 抓住这个盲点深入解读下去, 有时会打开一扇读懂、读透文本的大门。

二、重视学生的质疑,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前提下,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深入细致, 从而会产生一些疑问。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质疑, 因为解开了这些疑问, 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就会全面而深入。学生的质疑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体现。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学生敞开了心扉, 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入对文本的表达之中, 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与文本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融通, 最终产生疑问。教师如果充分利用这个疑问给予指导, 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一:

在阅读《侯银匠》 (2008年江苏省语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文时, 有学生认为侯菊有点自私, 理由是她忙于担当夫家的事务而没有时间陪自己晚年孤独的老父亲。教师就抓住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很多学生都存有此疑问, 反问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侯银匠不孤独呢?学生就此展开讨论交流, 有学生认为让侯菊留在侯银匠身边就可以了, 同时还假设了几情况。一种是侯菊一直不嫁, 守着老父亲;一种是侯菊和丈夫住到侯家来;还有一种是侯菊经常回家看她父亲。老师结合学生假设的情况引导他们讨论、交流, 学生很快就推翻了这几种假设。倘若侯菊不嫁, 侯银匠也不会幸福, 反而会更心酸, 天下没有哪个父亲希望女儿终身不嫁的;而侯菊携丈夫住到侯家或经常去看自己的老父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不太现实。因此, 教师最后总结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 侯银匠的孤独是一种常态, 即便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为了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还列举了当今社会相似的情况。经过这些交流后, 学生对侯菊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深入的理解。这样针对学生的疑问, 深入地探讨是需要花一些时间的;虽然在课堂上花费了时间, 但从阅读理解的效果来说, 这比就着答案讲题深入而有效得多了。

在这个案例中, 老师舍得花时间,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问深入分析, 对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全面正确地解读文中的人物形象, 从而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还得到如下启示:教师在总结的时候,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人之常情”, 以后学生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试着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和解读。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思维带来的乐趣, 认识到了对人物的解读不可轻易下结论和贴标签。

案例二:

在阅读《摔老盆》 (2011年江苏常州一模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 时, 学生认为老村长很自私。学生当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老村长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儿子给赵五爷摔老盆呢?”根据学生的质疑, 教师就此提出两个问题引导:“老村长让自己的儿子给赵五爷摔老盆符合常情吗?村里的年轻人不愿给赵五爷摔老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通过进一步解读文本, 学生不难找出问题的解答, 自己还健在的老村长让自己的儿子给赵五爷摔老盆当然不合常情;年轻人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老父亲健在而不愿给赵五爷摔老盆, 而是因为赵五爷没有留下“可观的遗产”来使自己获利。然后, 教师还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文中多处暗示出了作者这层写作意图的语段。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进行揣摩从而深入理解文本, 避免了主观的天马行空式的解读。

文学作品中, 作者常常是“用意十分, 下语三分”。因此, 读者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十分”的用心, 甚至超出这“十分”, 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这道桥梁, 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 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 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综上所述, 学生的质疑反映了他们解读文本的盲点,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

当然, 在高三那么有限而宝贵的学习阶段, 有做不完的卷子讲不完的题目。在课堂上拿出一整段时间给学生深入阅读似乎有点不舍得。然而与其囫囵吞枣地对对答案, 转眼就忘;不如精讲精读几篇,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举一反三。

三、培养学生形成质疑的意识, 养成质疑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 就是在与文本对话;在考试的时候, 学生处于自我阅读状态, 是一种内省辨识活动。阅读的初始感受往往还没有被概念化的认识所遮蔽, 即使幼稚、不全面, 但却是深入解读的出发点。重视学生阅读的自我感受和疑问、体会,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质疑的意识, 养成有疑而问的习惯当然很重要。

笔者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教学时, 总会和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准备好一些专门用来提问的卡片, 后来有学生还给这些卡片起了可爱的名字———Q卡, Q是question (问题) 的首字母。学生通过阅读文本, 经过思考, 产生疑问。有的学生从题目入手, 有的学生从文本内容入手, 有的从思想感情入手, 有的从自己的感受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见解。上课时, 教师便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问题生成卡, 有些简单的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就能自己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或是都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 作为学习的主线全班一起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深入解读文本的效果比教师的“一言堂”要好得多。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质疑的意识, 养成质疑的习惯, 那么在做题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结合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而深入解读文本, 准确理解文本内容, 把握主旨, 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学生粗浅阅读带来的低效现象十分普遍。学生未能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主旨是原因之一。本文试从认知阅读规律出发, 结合案例, 论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质疑,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做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质疑意识,粗浅阅读

参考文献

[1]李美兰.对中学生阅读现状的几点看法[J].中华素质教育.教学经验, 2004-4.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篇2

一、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的做法:

1.组织表演活动,结合文本内容加深理解和体验

表演是体验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具体可感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些角色进行体验,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根据文本提供的情境、情节,让学生入境表演,以此求得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探究。它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完整演绎,也可以是对文中“空白”处创造想象表演,还可以是根据一个片断或一个教学点的即时表演,让学生以不同角色的身份去体验人物去揣摩人物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简化的教学目标,通过读读、评评、说说、演演等方式,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表演或活动中丰富情感体验;我们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现场采访,让学生如临其境,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理解能力。例如:教学《自然之道》,学习第3自然段,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准备给大家表演幼龟的动作。学生先自读这部分内容,再在小组内试着表演,最后班内展示,组间互评、教师点评。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欲出又止”和“踌躇不前”的理解,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激情朗读,体验情感,加深理解和体验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能使人认知到,而朗读能使人感受。感情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情朗读能使抽象的文字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感情朗读,能达到知情相融、人文相悦的审美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学《自然之道》时,学生交流了自己的理解后,及时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和第5——8自然段中描写幼龟受到伤害的句子和幼龟受到伤害时描写“我们”和向导表现的句子,使学生深入理解“我们”违反了幼龟离巢进入大海的规律。

3.激发学生想象,加深理解和体验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也是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理解的过程,无论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文章的线索,还是理解原文所描述的场景、形象,都需要丰富的想象。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大胆想象,进而体验文本的内涵,与作者产生起情感的共鸣。如:我在今天的教学中,如果时间充足,我会让学生想象后交流:假如你是葬身食肉鸟之腹的一只小幼龟,你会对大家说什么?假如你是一只吃得饱饱的海鸥,你会对大家说什么?假如你是亲身经历这件蠢事的作者的同伴,你会对大家说什么?学生想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钻研文本、加深对“自然之道”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的困惑:

1.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哪些好的办法引导学生静下下心来,认真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2.课文的题材和体裁不同,是否有不同的引导方法?

有效引导学生体悟文本 篇3

关键词改革体悟文本有效性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直面我们的阅读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改革,其实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而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获益呢?

一、凭借文本,体悟语言和情感之美

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要真正让学生学懂、学好一篇文章,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与作者、与文本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如何能借助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呢?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中的《望月》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同学们,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诗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情思。你们看这每一句诗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他们在借月亮诉说着什么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一句诗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生1:“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出诗人半夜醒来,独自一人对着月亮的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生2:“我从‘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看出诗人小时候特别天真、有趣,竟然把天上的月亮当作白玉盘了。”生3:“我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诗中的‘愁’字,感到诗人非常愁闷,好像在愁一件事情,月亮都落下去了,他还睡不着觉。”

“情动于衷,而言于外”。教学时关键是要触动学生的情感区域,学生的情感方能自由流淌,自然倾泻。如何借助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呢?在这个实例中,通过学生品读关于月亮的诗句,让学生走进文本,置身于文本之中,与文本进行交流,学生自然融入到美妙的诗情画意之中,这样学生的情感在心灵与诗句的对话中滋生。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以及学生的情感,通过文本而产生共振共鸣。这时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同一个月亮,不同的心境,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

二、巧借插图,引导学生体悟意境之美

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都会安排一些诗词的教学。对现代小学生来说,要想走入诗词,读懂、读透这些诗词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在课本中常会配套一些插图,这些插图往往会很好地诠释诗词的意境。因此,巧妙地运用好这些插图,能有效帮助学生体悟诗词的意境之美。

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生看图准备)生l:“图上画的是一个古人拄着拐杖,笑眯眯地看着发黄的稻子,我想他大概就是诗人吧。他的身后有几只鹊儿在飞翔。”生2:“我觉得这位同学说得还不够完整,画面上还有些景物她没说出来。”师:“(鼓励地)请你说说看。”生3:“图上画的是一个夏天的晚上,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将它柔和而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几颗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天边还有几朵淡红的云彩。在一棵苍翠的大树上,歇着几只鹊儿。也许是月光太亮了,鹊儿被惊醒,扑棱着翅膀飞向了天空,引得树枝也摇晃起来。诗人拄着拐杖,看到稻子已经发黄,稻穗沉甸甸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师:“你说得这么好,让老师感到惊喜。请同学们说说,她说的这一段话好在哪?”生4:“她观察得很仔细。”生5:“她用词准确,描写也很生动。”生:“她能联系课文,把静止的画面变得动起来。”……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意境,我巧用插图,先是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看”,再结合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加深了学生对词的理解,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感悟到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

三、关注细节,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与亲。”意思是说:作者在写文章时,头脑中有一定的情境或画面,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只有进人这个情境或画面,才能把文章读懂。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心理、阅历等影响,往往很难进入文本。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千万不要弃这些细节而不颐,相反要懂得抓住这些细节,引领学生人情入境,激起学生与文本情感的共鸣。

文本基本解读的引导策略探索 篇4

一.顺水推舟, 走进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教师是阅读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文本解读上既不能强行灌输, 搞“话语霸权”, 也不能放任自流, 听之任之, 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机智地进行引导。所谓“顺水推舟引导策略”是指当学生的解读偏离文本时, 教师不是直接否定, 而是以学生的解读为基础, 通过巧妙设计问题, 层层深入地交流, 在尊重理解的氛围中, 让学生自主地抵达文本深处, 还原文本本意的一种有效引导策略。

下面是笔者上《我的母亲》引导解读的片段:

师问:“你从何处读出母亲的慈爱?”

生说:“从‘母亲用舌头舔我眼翳’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深爱着我的慈母……”

“恶心!”从后排飘来一男声。

师笑问:“哦, 你是说那是只病眼恶心吗?你来形容一下如何恶心?”

生 (急急得) 说:“眼睛病了, 红红的, 有很多眼屎, 很脏, 这样还去舔, 而且还写出来, 是很恶心啊!”

师笑问:“你见过患眼病的人”?

“见过, 我楼下就有人生了眼病, 还结了一层疤, 很恶心, 我看都不敢看他, 要是碰上, 我就避开走。”生怕我不信飞快地说道。

师说:“你说得没错, 这样的病眼是很恶心, 一般的人看都不敢看。可是胡适的母亲不仅去看还去舔。我不明白, 这么恶心的病眼她为何非要舔啊?”

“因为可以治好眼病!”学生大声回答。

“确定吗?有确凿依据吗?”师问。

“没有。”学生说。

“文中怎么写?”师追问。

“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学生齐声答。

师充满感情地说:“没有确凿的依据证明‘舔’能治好眼病, 仅仅是听说, 一个‘听说’, 就让一位母亲傻傻地、痴痴地去舔一只人家看都不敢看的恶心的病眼!是什么让这位母亲变地这么‘傻’这么‘痴’?

“母爱……”学生爆发的声音。

爆发过后, 教室里一片安静。

很明显学生误读了文本, 说“恶心”的那位男生这时已经曲解了作者想用母亲舔他眼病来衬托母爱的本意。那老师如何处理呢?如果严肃地指出他在胡闹, 对这么深情的母爱竟浑然无觉, 这样会破坏上课的气氛, 也打击他的阅读积极性, 这不行;如果当自己没听到, 不予理会, 忽略过去, 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准确解读文本, 也不行。所以笔者抓住他对这“恶心”一词的注意和理解, 顺水推舟让他描述“恶心”, 大谈“恶心”的感觉, 然后让他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到“恶心”的程度, 旁人连靠近也不想靠近、看也不敢看的病眼, 母亲却不仅靠近, 不仅去看, 还用舌头去舔, 这样一对比, 母亲的慈爱不仅不难体会而且使人动容。这样既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又很好地引导学生准确地解读了文本, 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本意。

二.知人论世, 走近人物

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不同的情境中, 读者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就会不同。所谓知人论世引导策略是指为了较为准确地理解、把握文本的内涵, 读懂文本的“言外之意”, 品出“象外之旨”,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经历, 拓宽相关知识背景, 在文本的整体观照下理解、领会、思考, 与作品进行更深入到位的交流, 作出较为准确解读的策略。

例如学习《背影》时, 有的学生觉得父亲不懂交通法, 违反了交通规则, 而该文写于1925年, 当时的社会与现在迥然相异, 这显然是学生利用现代社会交通法规知识误读出来的, 其结果只能大大削弱这部经典作品的感染力。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篇5

——记黄连片教研心得体会

连日来,看着孔老师憔悴的面孔,可想而知,她为了这次的研讨课活动付出了很多。也许在外人看来,那是一种“折磨”,因为新教师经验少,阅历低,很自然会为了这一节课而茶饭不思……但我知道,也正因为这样的活动才能促新教师快速成长,此时此刻,不禁会对孔老师产生羡慕之情,毕竟身在其中,收获会更多。

只有短短的两节课时间,使我收益匪浅,并触发我对语文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回想自己平时的备课,往往会把目光定格在某一篇主题文章而忽视了整个单元的连贯性,更严重的是到学生作文时,效果往往会事倍功半。在今天的研讨活动中,梁校长的一席话提醒了我们,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主题,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定准整个单元的目标,再次是每篇文章的的目标,而且在定目标的时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如针对学情、个人风格等来定下目标的。这些都是我以前有所忽略的。

通过近日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我觉得今后的努力方向如下:

1、熟读新课程标准;

2、加强训练如何准确定立一篇文章的目标、重点以及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核心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联想体验;联系对比;想象描述

语文教学承载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感情,激发学生学母语的动力,提高学生运用母语表达自我的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思想,是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语文教学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把握内涵。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说:“探索一个作家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沉浸在作者的语言里。”[1]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贴着作者的语言,通过文字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是真正提高学生阅读力的一个关键点。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着力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加强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这一问题,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常用的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走进文本核心的三种方法。

一、联想体验:为教学提供充分的铺垫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一些作品的作家所处年代、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就作家而言,有不少是“非常人”,是享誉中外的领袖、伟人。如果教学缺乏合适的铺垫,学生往往会对这一类作品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因此,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联结点,为学生走进文本提供条件。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写于1925年初秋的作品,真切地抒写了一代伟人在峥嵘岁月中的人生志向和情怀。整首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然而,从学生阅读的角度看,诗的主题和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在阅读中不容易产生共鸣。于是,在教学的起始部分,笔者设置了热身环节,紧紧扣住一个“秋”字,建立起学生与诗作的联系。

【第一步】说说“秋天—杭州的秋天—我的秋天”,如果用一幅照片来表现,你会选择怎样的背景、主景,配上怎样的一段话?(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画面“我的秋天”的意蕴)

学生表述了他们眼中各自的秋天和内心的情怀。笔者只要稍加点拨,“景语皆情语”一理学生即刻便能领悟。

【第二步】推荐自己记忆仓库中描写秋天的经典诗句。(设计意图:检索不同诗人笔下不同的秋景,领略经典作品中的秋天胜境)

在对秋天经典诗句的吟诵鉴赏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境遇、不同心态的作者笔下的不同秋景,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的“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刘禹锡的 “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这些诗句展现了或开阔辽远或凄婉多情而又富有生气的画面。

【第三步】如果一位诗人,在深秋时节,为躲避当局的逮捕而不得不流亡,在不得不离开故土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后面他们进入对文本的阅读和赏析提供了充分的张力。学生在对作品中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等词句的品味中,走进作品开篇所营造的意境:这里有抒情主人公孤独的形象和湘江、岳麓山构成的辽阔背景的鲜明对比,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的怅惘;有特定景致的触发,站在深入湘江中游的橘子洲的洲头,面对着滔滔东去的江水,仿佛站在一艘逆流而上的大船的船头,这一动一静的转换如蒙太奇,自然而极有层次地摇转出一幅幅画面,表达出抒情主人公由“看”(眼前秋景、物我相应)、“怅”(叩问宇宙、直击内心)、“忆”(慷慨青春、舍我其谁)字所传达出来的画面、激情和思绪。

贴着作者的文字走,就是把住了作者情感思维跳动的脉搏,使读者沉浸在一幅幅自然展开的画面之中。在欣赏诗人笔下生机盎然的秋景和峥嵘岁月、中流击水的青春怀想中,学生心中就会树立起一个真实、具体、不同凡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真切体味到重重困厄和危机之下诗人激荡在内心气吞山河的气概和坚不可摧的豪情,感受到青年时期的伟人具有怎样的胸襟、抱负和责任,从而促使学生丈量自己的青春、思考自己的人生。

这三个问题为学生进入文本搭建了一条适合的通道,既让学生捕捉到了生活中自己的心跳,并在众多作品中得到共鸣和滋养,又让学生以一个与作者平等对话的视角进入作品,即不再跪着阅读经典作品,而是以平视的眼光、从可交流的角度进入作者的世界,在品味文字、构建形象和联系自我中丰富自己的心灵。

二、联系对比:涵文本之语泳作者之言

在文艺作品中,所谓“思想”,在高明的作者笔下都应该是隐蔽的,显性的美学表达背后遮蔽的或许是隐性的意识形态追求或倾向。隐蔽在哪里?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品味那些文字后面藏得很深的丰富的思想,通过对语言的涵泳来感受作者的脉动,读出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甚至是语言背后的情怀和智慧。

(一)于平淡之语味匠心

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教师要能够从阅读的整体意义出发,向着平静深水处,投下一块疑问的大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会重新审视这个地方了。” [2]

《胡同文化》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作品用看似平淡简约的文字,生动地展示了北京城市民的生活画面、处世方式和生活态度。整篇文章没有华丽优美的辞藻,没有惯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很少有难以理解的词句。对于这类没有阅读难度的文章,教学的触发点就在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去体味貌似平淡之语中的匠心。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是这篇文章的开篇首句。在学生“推荐我欣赏的语句(语段)”预习作业中,全班没有一位学生注意到这句话。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展示了北京城的一张航拍照片:四方四正、红黑相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

如果请你用“北京城像 , ”句式来写北京城的特点,你会突出北京城的什么特点、选用什么喻体?

学生有说像放大的故宫,富有帝都气派;有说像棋盘,方方正正;也有说像迷宫,蕴涵着千古的文明……最接近的要算像“手帕”“豆腐干”等比喻了,大家一时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由。只要学生填写的句子能够自圆其说、前后呼应,笔者均以肯定为主。

出示原文之后,笔者进一步发问:

同样是这个北京城,作者把北京城比作的却是普通之极的“豆腐”,而且用了“四方四正”这样的说法来体现北京城的格局。这一句放在文章的开首,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激起了他们探究的欲望。有学生说:

中国是豆腐的原产地,用豆腐作比喻和文章要写的内容(文化层面)相呼应。

豆腐比棋盘要准确,因为豆腐不仅有立体感,同时还有质地感,体现了胡同不堪岁月侵蚀、破损严重岌岌可危的现状,更为重要的是,这体现了作者的写作视角,即写的是北京老百姓的胡同生活和文化,豆腐是一道最家常的菜。

“四方四正”的说法,既体现了北京人的语言特点,同时强调了北京城东西南北都是四四方方、方方正正的特点,而这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句貌似不经意的句子的赏析,学生发现了它在行文内容和结构上的匠心独运,在貌似闲谈的话语中,学生捕捉到了一位作家的鲜明语言风格:风行水上、冲淡平和、京腔京韵。

随后,笔者让学生比较朱自清《威尼斯》中的“威尼斯就像一个反写的S”,比较余秋雨《五城记》中对五个中国古城的整体描写,比较作家们构思和语言的相似点及不同点,进一步感受到文学大家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的个性,体味到人性的丰富和语言的魅力。

(二)于细节之处叩真意

由于时代背景、读者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人们对同一篇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加以适当点拨,往往容易把“我读春秋”变成“我注春秋”,陷入主观臆断、远离作品本义的盲人摸象式的误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视野,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接近作品的本义,用敏锐的眼光关注文本细节,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例如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教材编写者把它定位在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之下。在教学中,笔者在学生通读全文、理解红柳形象之后,援引了课文导读中的一段话:

“离太阳最近的树”——红柳,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斗士”。有了红柳,土黄色的沙漠才有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可悲的是,这个抵御恶劣环境的“斗士”和保护高原生存环境的“卫士”,却遭到了斧斤之灾……这不但是红柳的悲剧,更是人类的悲剧……由于无知,由于短视,人们在忘恩负义地毁灭红柳的同时,不断恶化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令人扼腕痛心。

笔者引导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并思考:以上加点的词句在文中能找到相应的内容吗?高原上的战士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去挖掘红柳的根须?写红柳这一高原的精灵、离太阳最近的树最终被人类给摧毁,这个悲剧到底想要说什么?

学生在阅读中注意到了“我”和司务长的对话: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账吧!

学生从司务长一连串的“对不对”和清晰准确的高昂燃料费的细节描写中,读出了司务长内心的痛苦、无奈和勉力,他怎会不知红柳被砍后的后果,只是苦于没有做饭的燃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在世界屋脊站岗放哨的战士吃上一口烧熟的饭,成为司务长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当战士们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为难题的时候,谈环境保护是多么奢侈和可笑!

通过对文本细节的深挖、叩问,学生学会了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作品本身的要义,并在对语言的品味中提高了审视观点、独立思考、论证推导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于突兀之中见深情

就阅读文本的情感体验来看,读者往往是在不合常理、打破常规处受到深深的震撼,高明的作家也总是在逆转和起落之间蕴涵着自己的思想。

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发表于1911年,写的是英国一对手艺精湛的制靴兄弟在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之下生存维艰,他们坚守制靴的品质却日趋萧条,最后先后抑郁、挨饿而死。小说正是在奇峰突起的反常理的故事结局中,借助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和艺术反复等创作手法,对格斯拉兄弟的悲惨命运寄寓了作者的深情:有对格斯拉兄弟不懈追求、以生命捍卫作品极致品质的尊重,有对恪守职业操守、勤劳善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坚守自己职业理想的高尚品质的敬意,有对工业化大生产冲击乃至摧垮传统“品质”的忧虑和反思。在时隔百年的中国当下,在大力提倡匠人精神的今天,品读这篇小说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品读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了文中对格斯拉兄弟店铺橱窗的三次描写:

【画一画】请根据三次集中描写橱窗的文字,画出相应的插图。[文图转化。通过对画作的呈现和比较,引导学生通过细品文字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亲眼看过靴子灵魂”“把靴子本质缝到靴里去”的精湛手艺和非凡品质,感受到他们所遭受的难以对抗的重压,感受到他们坚持为大众服务、不惜工本做最好靴子的坚守,感受到他们一步一步被蚕食、鲸吞的过程。]

【比一比】请思考:店铺的橱窗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看出了格斯拉兄弟遭遇到了什么?变化的橱窗之中,有哪些是始终没有变的?[比较分析。变化的有橱窗规模和店家主人,变化的有店家的服务对象(为王室服务、为上等人服务),唯有橱窗里的招牌靴子永远不变(三双兄弟手造的靴子),唯有兄弟俩为大众服务、不惜一切代价做最好靴子的追求没变。这真切反映了工业化生产和同业竞争的惨烈,生动地塑造出主人公殉道者的形象,又通过橱窗的变化,深刻地揭示了逐利的时代与工匠精神的水火不相容。]

【想一想】格斯拉兄弟为了维护靴子的手艺而死。如果你是在遭受这样的冲击之下,你会在追求利润和坚持品质之间如何选择?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手工艺人、工匠们该何去何从?(联系生活,感悟深情。引导学生对照作者笔下百年前的英国和我们的当下,进一步思考作者创作该文的深意:如此一个突兀的悲剧,文明的车轮滚滚前行,是否该以牺牲“品质”作为代价?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国家的管理者应该做些什么?)

【写一写】二选一的作业:(1)给格斯拉兄弟写一段颁奖词;(2)给小说写一段导读。(读写结合。推动学生对作品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想象描述:以形象再现感受内涵之丰

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学作品中总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而优秀作品中的人物一旦生成,就有了自己的生命。高明的作家总是充分尊重作品人物的独立性,让人物走出自己的轨迹,赋予了人物多种命运的可能。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心里的投影,正如小说家韩少功所说的:“我很久以来就赞成并且实行这样一种做法:想得清楚的事写成随笔,想不清楚的事就写成小说。”

往往因为如此,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总是有着无穷的魅力。

日本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就是这样一篇耐人寻味的短篇小说:在20世纪初的日本,小学生清兵卫热衷于葫芦的制作和收藏,对葫芦有特别的鉴赏天赋,但在父亲和老师的压力下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在作品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思考清兵卫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并布置了两个作业:

(1)画出小说情节发展的曲线图。

(2)学习作者的语言风格,根据清兵卫的性格和他所处的处境,仿写一篇《清兵卫与绘画》的小说,评出最佳仿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而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并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是还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3]仿写,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读置身于作品之中,和小说主人公休戚与共,并激发想象,根据人物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合理猜想后面的故事。读写结合,既实现了语言教学的目的,又让学生领略了小说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8.

[2]刘凤岭.文言文教学实录——案例·感悟·评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1.

[3]谢守成.好课不厌“百遍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5(9):20.

如何引导学生品读文本 篇7

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创设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趣生则情浓,阅读的兴趣就会更浓,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走进文本,潜入文本,研读文本,感悟文本的思想感情。

1.过渡语言要自然,入情入境入文本

在新课引入时,要讲究语言的过渡是不是很贴切、自然。 如,在教学《 田园诗情》 一课之前,教师首先动情地向学生介绍荷兰是欧洲西部著名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充分灵活运用过渡语言。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田园的景色,感受那里的田园风光! 学生听得入了神,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这样一段简洁的语言过渡,把荷兰描绘得诗情画意,使学生产 生读书的 欲望 ,从而唤起 学习热情,为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 ,创设了一 个良好的 心理情境。

2.激发学生兴趣,使文本内容更具体

中年级的学生对图画有兴趣,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用媒体呈现图画,或播放录像,使文本内容更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 秋天》 时,可播放秋天果园各种水果挂满枝头,水稻、玉米、高粱丰收的录像给学生看。 特别是城区的学生, 他们本身没有这种生活体验,这时他们可以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画面,感受秋天。 这对于走进课文必然产生意想不到的感悟效果。

二、品词析句,凸显人物思想

要教给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并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共思想,共行动,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三袋麦子》 一课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 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会与感受。 在第一段中,重点抓住“ 各”“ 节日礼物”“ 一口袋麦子”来了解故事的由来。 在第二段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 黄灿灿”“ 开心” “ 迫不及待 ”等词语来体会小猪得到一袋麦子后的开心以及处理麦子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小猪的开心。 在读第三段时,指导学生抓住“ 饱满”“ 看了又看”“ 多好”“ 保存”“ 经常” 等词语来体会小牛得到一袋麦子后的高兴心情以及把麦子保存起来享用的处理方法,指导学生品读,和小牛一起看,一起想,一起做。 在读第四段时,指导学生抓住“ 上等的麦种”“ 全种下地”等词语来体会小猴把一袋麦子种下地的处理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品读文本。 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挖掘开发,培养学生情商的因素, 同时选择切入机会,然后让学生谈谈小猪、小牛和小猴处理一袋麦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及语言形式,再把四个自然段联系起来,整体品读课文,解读课文内容,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要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在体会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借助音乐渲染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运用音乐营造教学氛围,教师只要引领学生走向文本,走进文本,潜入文本。 如,在教学《 珍珠鸟》 时,教师可播放《 百鸟朝凤》 的优美乐曲,欢快、轻松的音乐,优美的旋律,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想象,学生通过音乐音符转化为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其语言必然丰富多彩,思维也会变得活跃。 通过前面的品读内化,帮助学生体会了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怎样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文本 篇8

历史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现行教科书在编写时, 遵循了学生的发展特点, 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采用问题式的编写,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 怎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与文本对话

教师应根据历史课程标准, 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 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这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前提。若是能巧妙的将文本问题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引导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 从而真正的走进文本, 也会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具体做法如下:

1. 以图片、资料展示来创设直观性情境

教学时可以通过图片和资料,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如在导学“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节课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欧元、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图片以及有关资料, 通过图片展示, 让学生对区域经济组织有一个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促进他们思考这些区域组织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演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刺激学生走进文本。

2. 以多媒体来呈现动态情境

在历史课堂上,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知历史。如在教学“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一课时, 可以播放《大别山》的相关镜头, 从邓小平铿锵有力的话语中, 感受到他脚踏实地、勇于开拓的革命品质, 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走进文本进一步了解。

3. 以音乐来创设联想情景

教学时还可以通过音乐, 给学生一个更大的联想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如在导学“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这一课时, 通过暴风影音播放歌曲《东方红》,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激发学生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以及在这一历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 激发学生走进文本, 去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

4. 通过讲故事来创设联想情景

讲故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一个遐想空间, 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如在学习必修二罗斯福新政时, 首先给学生讲述了罗斯福的父亲在他少年的时候, 为了培养罗斯福的自信心, 每天天还没亮, 就替罗斯福提水浇树, 最后罗斯福所浇的树长的最高, 为他以后树立了信心, 成为美国的第三十二届总统。激发学生走进文本, 去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

二、设置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1. 课前, 导读问题要有伸缩性, 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本进行探究, 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 整体感知文本。在这个环节中, 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预习, 自主选择一些开放是题目, 先自行展开探究, 这样, 学生就很清楚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可以带着期待步入课堂。

2. 课中, 教师要“三定”, 使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经过课前的预习, 学生对文本已有初步的了解。于是在上课时, 就给学生“规定时间”、“规定问题”、“规定内容”, 要求学生把每一节的内容归纳概括出来。首先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自己读, 然后小组讨论, 把再读文本以后产生的感悟和思考、体验和想法与各组成员交流, 最后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展示。这样, 学生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也很清楚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其次是通过文本中的的思考题、生成单上的问题在走进文本。让学生再次感受文本的内涵。这样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更深、更明了。再次在归纳总结时在走进文本, 你对问题的概括总结就会有更深的提高, 提升的意义更高、更完整。

3. 课后, 回顾文本, 总结反思, 让学生畅谈生活感悟。

就学习而言, 感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 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一种生活形式, 正是这些决定了有着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的学生个体, 对于文本, 对于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小段文字,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果我们巧妙地运用文本, 引导学生畅谈文本感悟, 发掘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让他们更深切的感悟生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 “教”都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

三、走进文本, 必须遵循读书“六字诀”

读书“六字诀”:即查、划、写、记、练、思。要求查着工具读, 划着重点读, 写着感想读, 记 (背) 着内容读, 练着习题读, 思着问题读, 如此才能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文本对话中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篇9

一.因声求气感文韵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古诗文对话时更是不可或缺。文本的节拍和韵律, 文本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 只有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 融入对话者的感情, 声情并茂地朗读, 才能充分体味。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开篇七组叠字, 大多属于开口度极小的齿音, 无需过多琢磨, 单凭朗读就能感觉到轻细凄清的孤独感。

林觉民的《与妻书》是一个行将赴死之人留给妻子的绝笔书, 字字滴血, 句句带泪, 具有强烈的情感震撼性。教学时不必过多分析, 只需设置阅读情境:“假如你是林觉民的孩子, 多年后读到爸爸这封遗书……”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朗读, 来与作者和文本对话, 学生朗读这样的文字, 即使不是声泪俱下, 也足以荡其气回其肠, 自然体味了“情感真挚语言真切”的特点。

朗读能够快捷地唤起形象感, 因为声音本身就是一种形象, 它通过绘声绘色、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调语气的传达, 让感知立体化, 使得文本中的情味插上了翅膀, 从字词起飞, 飞进读者的心中。

二.品词析句赏情味

作家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情思, 欣赏者只有咬文嚼字, 方能突破语言的外壳, 吸吮到情思的果汁。

进入教材的文本, 多为各个时代的经典篇章, 字词的选用颇具匠心。平平淡淡的词语一经大师巧用, 往往创造出余味无穷的效果, 使得全篇生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用得十分精妙, 极富表现力, “到”“过”“入”“满”等字无法企及。“绿”字从春风吹过后的奇妙效果入手, 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 百草始生, 千里江岸, 一片新绿。“绿”字不仅绘出了春风的精神, 还昭示了诗人奉诏回京再获起用的愉悦心情, 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希望早日离开政治旋涡, 归隐山林的心愿。

恰当的修辞手法, 犹如给语言镶上了花边儿, 情采飞扬。人的愁本来是无形无踪的, 但李煜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形象。我们看到了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 奔放倾斜;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 长流不断, 无穷无尽。

句式是我们与文本对话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的表达内容若选用不同的句式, 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为了取得传情达意的理想效果, 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非常注意安排合适的语序, 选择恰当的句式, 或常式或变式、或长句或短句、或整句或散句。

她一手提着竹蓝,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

鲁迅采用了变式句, 将修饰语“空的”置于中心语“破碗”之后, 强调破碗里没有半点食物, 祥林嫂正在遭受饥饿;将修饰语“下端开了裂”置于中心语“竹竿”之后, 强调这根竹竿除因太长不合适外, 还是破的。这样祥林嫂一贫如洗的悲惨境况, 就凸现在读者面前了。

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也是很有趣味的。《荷花淀》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女人对男人说“你走, 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可引导学生讨论, “我不拦你”后面的句号能否改成逗号。经过朗读品味, 学生发现这里的标点符号是不能改动的。句号表示较长停顿, 暗含着对水生的理解和支持, 表现了女人温柔而又刚毅的性格。但是把句号改为逗号, 整句话就变成责问和埋怨。一个标点符号的差异, 使得人物形象有天渊之别。

三.熟读精思悟文化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优秀的文本中大都蕴藏着时代和历史的文化气息, 富有浓郁的文化韵味。与文本对话时应充分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中潜藏的文化意味。

一个意象、一个语言符号, 长期在一国家或地区使用, 就会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意义和情韵, 这时候它就成了一个语码。一看到这个语码, 一连串的联想会自然出现。在教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 可以引导学生互文对照阅读王安石的《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等诗词, 聆听《梅花三弄》等歌曲, 建构起一个梅花的文化图谱。

作家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处境心态等差异, 必然造成文本风格上的不同。《荷塘月色》笔触精细, 语言绚丽, 与其要塑造一个如诗似画、情趣盎然的荷塘分不开。《边城》中朴素、饱满的语言, 与边城人古朴自然的生活相和谐。

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与文本对话 篇10

一、理清文章脉络, 引入情境

文本大多是名篇佳作。很多作品都很重视环境描写。如: 《白杨》中介绍作者透过车窗看到的大戈壁大、荒凉、人迹罕至、气候恶劣等特点与窗外生在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展开中心。如何通过文本中特定的环境描写细节, 进行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使学生进入情境中, 去感悟文章的意境呢?我认为教学中不能只抓几个重点句、几个关键词讲解, 而应该借助环境描写, 让学生步入情境中, 感知人物的思想。在特定环境中, 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 与文本的对话也更顺畅。

二、把握整体, 探究细节

课文中, 有些细节没有充分展现出来, 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师应在把握好整体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细节, 把那些隐藏的细节通过思维与理解、想象与实践, 把细节丰富起来, 体会作者的用意,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 《草船借箭》一文中,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天亮了就回去。”诸葛亮为什么能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诸葛亮的这一笑又说明了什么?教者设计几个这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究。学生的思想大门也打开了, 那些独特的见解, 那种活跃的氛围真让人欣慰。学生们说:诸葛亮把曹操摸得真透, 真是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诸葛亮真神啊, 不仅知天文地理, 还懂人心呢;他的笑是自信的、大度的, 是胸有成竹, 是神机妙算;他的笑与周瑜的妒忌、狭隘是多么鲜明的对比;难怪民间都敬仰诸葛亮。学生理解了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特点, 与文本的对话就能入情入境。

三、品读细节, 感受正能量

文章中能让人切实感受到正能量的不是中心思想, 而是细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品读文章细节描写, 不仅有所获, 还有所感。如教《金色的鱼钩》, 文中是这样写老班长的“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 嚼了一会儿, 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嚼、草根、鱼骨头、皱着、硬咽”这些词, 有个学生含着泪花说:“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 向老班长致敬!敬礼!”学生们一起敬队礼。此情此景, 学生们与文本已是心与心的沟通了。

四、抓住细节, 陶冶学生情操

细节描写是作者细致观察、丰富想象的结果, 又是学生与文本, 与作者对话的关键桥梁。如何抓住细节, 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 陶冶学生情操?首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高尚品质。如教《他是我的朋友》,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阮恒为什么颤抖地举起双手后又放下, 放下后又举起来?为什么在抽血过程中他越哭越厉害?从这个细节中, 引导学生体会阮恒的害怕、矛盾与救人心切, 尽管他认为输血后自己会死掉, 也坚持献了血。当别人问他原因时, 他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阮恒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感受真挚的友谊, 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其次, 在想象画面中, 提升学生情操。

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关爱生命 篇11

尤其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更是可以与之水乳交融。因为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其中更是不乏作家文豪们优秀的人文关怀等内容,在这方面,语文学科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关注语文知识、技能之外,也同样注重对这些优秀文化养分的吸纳与传授,也尝试着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

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可以渗透哪些生命教育的内容呢?正如“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一样,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同样不缺乏生命教育的素材,关键还是要求我们教师有一颗善于体会的心,要注意对文本中生命教育内容的挖掘。

高中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新教材或是老教材,对于生命可贵性的阐述比比皆是。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中,可充分挖掘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史铁生作为一位作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剖析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想关于死的事”:“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就此结束,一死了之?”又想“我为什么要出生?”想通了这两个问题后,又继续想了“怎样活的问题”。这些不都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最好的素材吗?地坛的风雨沧桑映照得生命更为精彩、更为炽烈,如: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这些景象,正告诉了“我”虽然残疾但还是要坚强地活下去,甚至是更为坚定地活下去。而读者也很容易得到精神鼓舞,获得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另外,作者瘫痪后,在十五年的漫长岁月中,除了地坛给了作者生命的启示,成为他精神的支柱之外,还有他的母亲一直陪伴他进行着艰难的跋涉,史铁生从母亲身上读懂了她对待苦难的命运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惊人毅力,以及她奉献给儿子的毫不张扬的无私的母爱。这又是很好的感恩素材。很多在校学生作为独生子女,自然有很多优点,但其不足之处也令人担忧,比如不懂得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的生命等等。而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从感谢父母开始,感谢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

又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一文,对生命来之不易的可贵与成长过程的可贵都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回溯我们诞生的过程,两组生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满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好无比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平日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酿濡养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谁能对这样的文字提出对生命可贵这一认识的异议呢?

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老画家贝尔门为了让病重的年轻画家琼西有坚强的意志力生存下去,在雨夜为常春藤树画上最后一片叶子,自己却因此而患上肺病死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挽救了琼西年轻的生命,更温暖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而另一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夫妻两人为了送给对方圣诞礼物,分别舍弃了自己最为心爱、最为珍视的东西。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真挚爱情教育的很好的素材。

《一碗阳春面》中,母子三人在遭遇了生活的变故后,携手同心地迎接挫折挑战,并最终由自己的拼搏进取获得了学业、事业上的成功,生活的改善。我们的学生从中可以学习到的是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与方法,可以提高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同时,课文中面店老板夫妇与周围其他人的帮助,又是母子三人走出生活困境的强有力的支持。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用这样的几句小诗做画龙点睛之笔:“爱在左,勇气在右。使穿枝拂叶的人,虽踏着荆棘,亦不觉得苦。有泪可落,原也不是悲凉。”

引导学生把握语文文本的审美情趣 篇12

一、感悟语言美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诗文。用语言文字描绘自然的美,抒写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表达人间的真爱……文本便成了美的载体。选入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名家的佳作,若教学时只局限于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语文技能的形成,不强调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心灵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本中的美文,选取恰当的语段,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体会诗文中韵律的美、语言的美,从而领悟作者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并教会学生阅读时圈点旁批,赏析用得生动、形象的词语和描写优美的句子,驾驭语言的功力,进入作者文章的意境之中,把阅读看作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何其芳《秋天》一诗,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感悟诗歌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引导学生细细咀嚼“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等虚实相生的诗句,定能品味出诗人创造的一种既来自尘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乡村世外桃园般的生活,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美就在语言中,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习惯,从文字中欣赏作者意境之美。

围绕美文佳作,分析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表现的自然美和人性美。

教师要有目的地提出预习要求,督促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探究、讨论并进行交流,逐步掌握感受美的方法。如《济南的冬天》一篇,作者老舍是怎样用拟人手法写冬天沉睡着的济南的,“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里,作者赋予了老城与小山人的性格,使人感到这是一个温馨的世界,生机勃发,因为它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而且是心灵的感应与沟通。于是,被心灵感受着的自然景物便充满了生命的律动,静物变成了动物,死物变成了活物。“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慈善”一词,是作者用心灵在热爱自然,感受自然,因此自然便有了生命,这自然的生命是作者给的,作者是把有生命的自然又交给了读者。

二、体验想象美

女作家张洁说:“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的,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上所给予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这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领域,形象产生于客观与主观的遇合,它是情感与理智的合拢。同样一个对象、一个景观,如果是纯客观的,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启发性,但如果人带着自己的全部阅历在吸收生活信息时,对一个联想丰富,情感活跃的人而言,静静地注视“袅娜”两个汉字,他的眼前就能浮现出公园里迎风摆动的杨柳细枝,神话里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联想和想象在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重要形式———诗歌表演中,更能指导其发挥欣赏作用和培养创造精神。

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三、发现自然美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自然美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学生感受现象世界时,帮助他们弄清什么样的形式是生命特有的形式。树叶是在“倾诉”?海洋是在“呼吸”?小鸟是在“欢闹”?老牛是在“叹息”?外部自然界中有多少与生命同构的运动形式啊!一棵垂柳,一汪池水,飘零的花朵,落日的余辉……不都具有着生动的表现,不都能从中折射出不同的人类情感么?不管是月亮在乌云间的穿梭运行,还是海燕在恶浪上的拍翅冲击,它们都像在展示着自身与命运的较量。和学生同听一首乐曲、同读一篇文章、同看一场电影后,让他们先谈一谈这种感受,使学生领悟到这才是真正的美的感受。并以此为素材,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用语言把欣赏到的美景和独特的情感表现出来。

综合性学习的视角伸向广阔的、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空间,要开发课堂之外,与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课程资源。程少堂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的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教师这个组织者、引导者,要在这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中挖掘出情感点。在综合活动构想中,要思考如何使课程资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才能“天人合一”,才能有高峰体验……在寻找、发现美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上一篇:课堂展示下一篇:司法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