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思想(精选12篇)
引导学生思想 篇1
理想信念,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
随着我国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 各种文化价值观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使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有机力量, 他们的理想信念维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因此,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及思想引导,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概念与内涵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党史教育, 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最终目标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 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 逐步形成把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要求相统一的人生观、价值观, 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2、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的和谐稳定,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理想信念系社会凝聚力、生命力于一体, 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生力军, 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使广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分重视青年的作用, 因此, 在新形势下,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
第一, 它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带领我们取得了民族独立和富强, 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并在与时俱进中全面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才能发展中国。这两个思想都是经过历史证明的党的正确的理想信念, 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尤其是青年大学生, 应坚定党的指导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创造未来的力量, 不能忽视理想信念教育的前大作用;第二, 它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 但由于社会实践较少, 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 导致不能深刻思考人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基础, 直接作用于思想和灵魂, 从而提高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信念教育, 对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第三, 它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扎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担负着国家发展的重任, 只有牢固树立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使大学生不愧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现状
客观来讲, 当代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但也存在一不少问题, 因此正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境, 对进一步加强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根据聂立清等人的“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调查显示, 只有57.7%大学生认同“共产主义最终能够实现”, 从这一点上, 我们不得不看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在逐步发生演变, 他们的心理状况呈现出变化多元、多样的特征, 甚至出现“金钱至上、贪图享乐”等不良主义功利观念, 他们认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 物质利益才是维系生存的根基, 把“挣更多的钱”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认为理想信念则是虚幻的, 没有现实意义。只重视生活理想的追求, 忽视道德理想的确立。一部分学生崇尚知识改变生活的理念, 不懈的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实现, 但忽视了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 不能够践行道德规范, 导致社会公德意识差。这就导致大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现象和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 出现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模糊等严重的信仰危机;
第二,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 出现了重个人主义, 轻社会使命感的利己思潮, 很多学生认同奉献精神和社会使命感, 但在实际行动中则更注重个人理想目标的实现, 关注的更多的是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利益的获取。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人的自我的发展实质上是人的能动的社会化的发展过程, 人的自我实现只有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时, 才能是实现自我发展。在一个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 竟有高达72.1%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为了一份好工作而入党”, 这就表明, 当代很大部分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 一味追求成功和满足自身的价值欲望, 集体意识和觉悟不足;
第三, 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我国很多高校都较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但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则偏重于模式化的讲解, 教育方式不当, 把其作为一门课程去对待, 内容缺乏实践性、针对性和启发性, 在课堂上, 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空洞理论的讲解, 缺少让大学生亲身对社会现实作出切实的评价与分析, 使大学生理想的形成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脱节, 造成教育授课与内心理想信念树立的脱节, 导致学生持更多的漠然态度, 这的却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
第四, 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及西方社会思潮的强势碰撞, 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 再加上社会转型的时代发展带来很多凸显的社会问题, 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极易受多元化思潮的影响, 滋生出一些道德滑坡、腐败、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放大化“景观”, 种种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极大消极影响。
三、探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路径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相结合
大学生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 要认识到道德、精神品质的重要性, 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 把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首先, 应加强自我认知的教育, 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真正把自己的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其次, 要认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挫折, 面对困难和问题要积极解决, 而不是逃避。
2. 弘扬民族精神,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求大学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这是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一项重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指南针, 高校要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必须牢牢把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3. 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方式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坚持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把正确理想信念的培养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不但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教学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直接、生动和有效的方式。通过社会实践, 使大学生走出课堂, 接触社会, 认识国情,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体验人生价值, 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 高校还要改变单一的课堂灌输, 由“灌输”向“渗透”转变、由“教育”向“养成”转变, 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 避免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没有生命力的高深理论, 而应该使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质朴的现实感染力, 从而使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产生真切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J].高校理论战线, 2004年 (12) .
[2]王清风.《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着力点》[J].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 (3) .
引导学生思想 篇2
地点:9#7014寝室
采访者:行政1101李炜
采访对象:行政1102XXX
根据上海共青团分类引导青年工作要求,我校是首批团中央直接联系和指导《大学生思想引导大纲》转化工作基层单位之一。将对我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梳理出我校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为探索大学生思想引导路径和载体、切实增强学生思政工作有效性积累宝贵的经验。根据自身共青团工作实际,转化和运用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大纲》,并及时将转化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开辟的新路径、探索的新载体反映在相关调查研究报告和《东华大学大学生思想引导手册》中,为推进这项工作在全团扎实开展建言献策
1.问: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答:我是来自行政2班的XXX,我在班级里没有担任职务,但是积极参与学生会的各项文艺活动。
2.问:互联网上经常有“愤青”们的爱国言论,您对爱国的看法是答: 我觉得爱国和爱党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应当热爱我们脚下的土地,山川和人民而不是一个政党。
3.问:共产党的领导是不是综合国力提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必要前提?在目前中国一党制领导还是多党制领导更利于经济、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答:我不知道该问题如何回答。现在相对而言一党制领导要比多党制领导 好因为多党制目前在中国不可行,多党制回事国家混乱。
4.问:您对当前党员干部的总体评价如何?当前腐败是不是很严重?党治理腐败的措施是否切实有效?
答:我对现在党员干部的总体评价不高,当前腐败严重,治理腐败的措施看起来也不是很有效,应为体制的问题所以党员缺乏约束,应为人治还是站了一定比例。
5.问:近年来安全事故如动车、地铁追尾,矿难等频频发生,您认为这反映了什么?政府救助是否做到以人为本?
答:我认为救助措施有时还不到位,安全事故频发是过分追求了发展速度过分追求利益造成的。
6.问:您对出现围攻政府机关、集体上访等群体事件如何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围攻政府机关也是迫不得已,集体上访也是正常渠道被堵塞而造成的,说明底下有民怨,上面听不见。有一些环节做的还不够到位
7.问:您认为当前贫富分化是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未来会是个怎样的趋势?
答:目前来看贫富分化确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未来如果不减小贫富差距的话,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8.问:作为一个可以形式选举的权利的成年人,您怎样看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做到了“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
答:我对人大制度不是很了解,该制度从网上评论来看还不够完善。基本做到了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但是有一些意见没有被采纳,有一些人大代表只是摆设。
9.问:2008年,台湾通过普选实现了“政党再轮替”,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您怎样看待这种“西式选举制度”?
答:西方的选举制度是政党之间的竞争他们会做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绩,人民有所得益。
10.问:金融危机爆发后,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一度脱销,您是怎么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尤其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对马克思主义我并不完全了解,我不打算做评论。
11.问:对于宗教信仰您怎么看,特别是大学生团员、党员,是否可以有宗教信仰?
答:我认为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但是党员和团员其信仰应向党。
12.问:您怎样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否会考虑国家大力鼓励的“农村基层就业创业”?
答: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关于农村基层就业创业,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有一些人害怕进入基层后没有向上发展的机会,有一些大学生考虑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放弃这一选择。
13.问:您觉得当今大学校园的学习氛围怎样?是否能够真正成才?
答:我认为当今大学的学习气氛不算好也不算差,但是事在人为,大学里你可以选择你想做的事情,有你自己的时间,所以成不成才还要取决于你的个人。
14.问:这些年大学生当中出现了报考公务员热,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答:我对这个并不是十分的热心,我认为报考公务员是因为大学生认为这是一个铁饭碗,说明他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缺乏进取,缺乏挑战。
15.问:你认为思政教育是否必要?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教育?
引导学生思想 篇3
[关键词]古典诗词思想感情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诗言志。“志”即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诗的灵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可见,对诗歌艺术魅力的领悟,离不了对其“思想内涵”和“丰富意蕴”的准确把握,
诗歌本身的表达特点以及诗人本身的情感态度的复杂性决定了欣赏者理解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教学中重写作技巧分析,轻情感体验和感悟,造成学生对诗歌作品存在着许多误读的情况。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知识储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知识仓库里至少要充实这几样东西:
1与诗歌相关的背景知识
古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这里的所谓“人”与“世”即我们所说的背景知识。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与诗人个人经历和思想观点密不可分,因此“知人”,就是要求鉴赏者了解诗人的身世和思想。诗歌又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某一时代的诗歌,总带着这一时代鲜明的印记。因此关注诗人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积累相关的历史常识,是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条件,这也就是古人所谓“论世”。
2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类型
古典诗歌取材丰富,情感类型多种多样,大凡人类喜怒哀乐之情都在古典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而这些情感又因为个人经历、胸襟气度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分析诗歌题材内容入手,归结产生不同情感的原因,理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情感类型,然后将其分门别类,从而作为鉴赏新作时的参考。比如:忧国忧民之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家亡之痛楚(李清照《声声慢》);游子逐客之凄凉(白居易《琵琶行》);征夫思妇之幽怨(王昌龄《闺怨》);怀才不遇之寂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报国无门之激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建功立业之豪迈(王昌龄《从军行》)等等。
3古诗中的一些常见意象
意象是寄寓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诗歌创作“言不尽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古诗中意向的寓意往往是固定的,如桃花象征美人。桃李纷飞预示春光逝去,美人迟暮;牡丹华贵,菊花高洁,梅花孤傲;大雁南飞,寄托离情,燕子归来,寓示团聚等等。教学中帮助学生归纳这类自然事物在古诗中的常见寓意以及所寄托的情感,运用于诗歌鉴赏实践,则可事半功倍。
二、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诗歌情感的常用方法
如果说知识积累是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前提的话,掌握分析诗歌情感的常用方法,从技巧运用的角度探讨其感情内蕴,则是关键。我们知道,诗歌创作大多是即兴之作,其感情表达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即使同一作家同一时期同一题材的作品,其内容、风格也可能大相径庭,而同一事物,在不同作品中也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象,因此鉴赏时不能依据思维定势,脱离具体内容作“贴标签”式的分析,需引导学生着眼作品本身,从其字里行间体味诗人感情的细腻精妙之处。具体方法有:
1抓能体现诗人情感倾向的词语和句子
不少诗人的情感炽烈,表达方式直白。我们可从中直接找到表明情感的词句。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的是决不向权贵低头弯腰的凛然傲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的是杜甫身处破屋,心怀天下的宽广胸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则流露了迁客骚人的颠沛流离之苦。教学中从对这些画龙点睛的句子的分析入手,则能提纲挈领,披文人情,快速切中诗人思想情感的脉络。
当然,也有很多诗表达情感的词句并不如此鲜明易找,我们则必须通过揣摩作品中丰富意蕴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探幽烛微,挖掘其情感内蕴。如白居易《惜牡丹花》,诗中“唯有”和“应”两词就蕴含丰富的情感,十分耐人咀嚼。“唯有”意即“只有”,未明别的花已经开谢,只剩下这难得的两朵,而她们也已衰残,怎么不叫人倍加珍惜!“应”字是对那两支牡丹未来命运的悬想,被“吹尽”,是其必然结果。但诗人是多么不愿看到!一个“应”字,传达了诗人无尽的留恋和牡丹终将衰颓难以挽回的无奈和惆怅。
2抓诗人笔下景物的特点
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胡应麟《诗薮》),“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写诗,大多离不开景物描写,或触景生情,或缘情写景,或寓情于景,景物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诗中之景往往染上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鉴赏则可反其道而行,抓住诗人笔下的景物特征,分析景物所构成的氛围,进而探讨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诗人笔下之景或明媚绚丽,或阴森晦暗,或清丽淡雅,或秾艳鲜亮,或雄浑壮阔,或婉约娟秀,色彩风格各异,无不折射诗人心理状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雄奇壮阔,传达的是苏东坡建功立业的渴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氛围清丽空寂,表达的是听众听完琵琶女演奏后如痴如醉的心理满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基调凄迷哀婉,流露的是离人的依恋、凄恻和伤感。
3抓诗歌常见艺术手法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歌创作必须调用各种艺术手法,艺术手法的运用也使得诗人感情的表达更加充分强烈,例如,对比,表明是非,可使作者褒贬之情更为鲜明;拟人,将作者情感移诸客观物象,使情感更为外露;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使感情表达更有冲击力,等等。因此从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入手,也更容易准确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感情。除此之外必须注意以下一些超常规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方法。
(1)词义的丰富性。汉字词意丰富,韵味无穷,同一个字,在不同诗人的调遣下,表达的情意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这就要求我们鉴赏时不能局限于对其常规意义的理解,而应注意对其特殊意味的体昧和涵咏,从而明辨其所传达的不同感情。比如,“闲”字,常见意义为“悠闲”、“闲适”,表达一种优游自在的轻松心态,“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等句均是。而以下这些“闲”表达的却是相反的心情。“有约不来待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之“闲”,反映
的是诗人约客不来时等待的焦躁、不耐烦:“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之“闲”,是闲得无聊,揭示了荒凉后宫中被长期冷落的宫女此时无所事事中透出的个人辛酸,表达了对她们悲惨命运的深深同情:“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冯延巳)之“闲”,是闲得无趣,女主人公百无聊赖,借逗引鸳鸯遣散愁绪,传达出的是惆怅、孤寂、失落等情绪。可见,一个“闲”字,或反映某一瞬间的特定情绪,或反映某一阶段的生活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包含了多种复杂微妙而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值得我们好好咀嚼,细细辨析。
(2)意象的多义性。诗歌中意象的含义约定俗成,是基本固定的,但同一事物,在诗人笔下可能是不同意象,所寄寓的感情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此时我们如果依据思维定势。不加区分地对号入座,则往往导致对诗人感情的误读。比如“柳”,通常在诗人笔下通常为美好之物,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并非所有诗人笔下之柳都如此可爱,请看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柳,又成了得志便猖狂而又不自量力的小人的象征,形象与常态截然不同。若我们不加辨析,就会对其寄寓的情感做出错误判断,鉴赏时必须特别加以注意。
(3)情景关系的不一致性。写景为抒情服务,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方向一致,即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古人认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因此有不少诗作情景关系方向不一,我们如果不明了这样一种创作方式,也会对诗人感情基调产生误解。如《诗经,采薇》中典型片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恩,雨雪霏霏”,全诗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经历,“杨柳依依”是出征时的情景,杨柳轻柔婀娜,随风翩翩而舞,是乐景,然而此处要表达的却是出征时对家人的依依不舍。对未来生死难卜的命运的担忧,是哀情;而“雨雪霏霏”则是纷纷雪花,漫天飞舞的哀景,却从反面衬托了征人此时身经百战,历经磨难,终于得以回家团圆的喜悦和兴奋。
当然,识别情景关系方向的是否一致,并非易事,我们必须综合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比如,了解写作背景,诗人处境,紧扣关键词语分析体味等等。
(4)诗人情感的复杂性。有时一首诗中诗人感情并不是单一固定的,往往交织着丰富复杂、不断变化、甚至前后矛盾的思想感情,我们必须综合多种因素,分清主次,理出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从而弄清作者真意所在。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鉴赏时必须注意这种变化,并弄清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实际表现的还是少妇的悔和愁。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前四句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诗题和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含“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直接表达了悲凉之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并且总的倾向于悲。可见,诗人此处表达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喜交加之情,我们不能受诗题误导而做出单一理解。
引导学生思想 篇4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的过程, 是多中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需要认识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将运用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 有助于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实施思想教育过程, 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因此,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旨在通过探究学生的心理结构, 运用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以及一系列心理原则和心理方法, 来引导学生思想意识, 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生认知心理分析
认知是心理倾向定势的表现之一。人的认知来源于社会实践。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知到对学生认知心理的分析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要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实际状况, 以认知心理理论为指导, 发现学生认知心理规律, 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施以适当的思想教育方法, 既有助于对学生思想意识进行科学的引导, 又有助于纠正学生在认知上存在的偏差, 以达到思想引导的目的, 实现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 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重要意义。在各种思想混杂的时代, 学生认知出现多元化倾向, 思想更加活跃。只有充分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知识, 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导向,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教育方法, 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教育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 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中, 重要的环节和举措就是注重情感沟通。教育者要与受教育者建立良好的联系和沟通, 通过创造积极的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使受教育者明确教育者所表达的意义, 从而激发和增强受教育者主动探求真理、顽强克服困难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思想意识的途径
由于个人生活的环境、身体条件、生理条件等条件的不同, 人们在心理上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即个体心理差异。个性心理倾向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决定人的态度的选择性的诱因系统。个性是人们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的个性是由体力、智力、思想、性格等构成的整合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人的个性, 预测个性的发展趋势,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 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首先要认清学生的需要。需要是人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人的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因此, 需要也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源。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 更要将其很好的利用, 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 调动学生内部动机, 激发学生积极的行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的需要认识和研究,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 不同的需要及特点, 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人的需要和动机通常情况下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和表露出来的, 这是因为, 行为是满足需要的活动和途径。人有某种需要, 并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愿望和动机, 是在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而产生的, 当有了相应的条件, 进而就会产生为实现这种愿望而进行的行动, 这就是外部行为。在思想教育和思想意识培养的实际工作中, 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地掌握人的需要, 合理引导学生动机, 进而正确地引导人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 培养良好、健康的兴趣,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原因, 凡是有关行为产生的原因, 都可以成为动机。思想教育工作者除了要认识到动机是人的认识的内在动力, 动机具有调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兴趣。兴趣是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把社会的要求变为学生的内在兴趣,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兴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当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 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但是, 只要我们不断努力, 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至少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和一定的成效。
另外, 情感、意志、行为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主导性作用。情感能促使或阻止人的行为发生, 也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运作过程。在思想教育工作中, 我们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情感,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抑制和转化消极性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同样的方法用于不同学生群体其教育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通常情况下, 生动活泼、令人舒畅的环境, 更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和发挥, 因此教育者要有创造良好教育环境的意识。学生的能力的发挥与其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有着内在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单独交流, 在引导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 善于用暗示、激励的方法, 来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信心;而对于有些自高自大的学生, 教师应促使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引导其保持平和的心态, 与他人友好相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 又要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性格, 通过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感染力、影响力, 用积极的情绪影响教育对象, 通过全方位的教育, 实现思想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四、结语
思想教育工作是关乎人才发展方向的巨大工程, 学生思想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其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决定着其行为对社会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因此,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从认知角度引导学生思想意识是从源头上做工作, 这有利于解决思想认识、思想意识方面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为依据, 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确定科学的、正确的人生目标, 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顽强的意志勇往直前。思想教育工作者还要按照人的动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手段和方法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实施, 使学生产生正确的、高尚的动机, 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 培养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深厚情感, 帮助学生提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识, 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1]郭广全.在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理念[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 .
[2]陈大柔.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3]韦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的探索[J].高教论坛, 2008 (10) .
[4]程昌桂.思想教育心理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9.
引导学生思想 篇5
一、掌握策略和方法,强化自主学习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认识外部世界的策略;二是对自身学习方法进行选择和应用、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调控的策略。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策略,特别是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反思和调控,才是学会了学习,进而创造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掌握表达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分析解决任何问题,都有基本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程序:第一步是读懂问题,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是选择知识,知道用什么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第三步是理清思路,了解分几步、几层来分析问题;第四步是表达问题,能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观点和情感;第五步是联想发挥,想一想是否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从中生成一些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时,可以指导学生按此程序进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乌中斯塞有句名言: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学中教师如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然而,现在使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虽在以前教材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但总体上仍显得较空泛、枯燥。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大都以单纯的讲解和说教为主旋律,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荡不起半点涟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状况。因此,教学中设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生气、激情四溢呢?我认为,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有着饱满的情感,要用自己的真挚情感去感染学生。如讲到爱国家、爱人民时,教师必须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当论述马克思主义真理时,必须吐露自己虔诚的信念;当鞭挞不正之风时,必须义愤填膺;当描绘共产主义壮丽愿景时,必须怀着由衷的喜悦和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受教师的感染,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巨大的震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以人为本,强化自主学习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从加强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做起,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保证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途径和方法是为效果服务的,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有好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性,我采用调查访问、模拟法庭、课堂讨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表见解,活用知识。1.进行调查访问。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2.开设模拟法庭。这种形式的角色体验既活用书本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展课堂讨论。开展课堂讨论,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去洞察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组织演讲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进行演讲。演讲完毕,由师生共同点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并学有所获。
四、以生活为老师,实践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现在的初中生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认识相当肤浅,因此思想政治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也是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民意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思想 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学习;自主意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这是新时期思想品德教学应遵循的基本思想,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实施先学后教模式,培养自主意识
先学后教模式是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实施先学后教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一般要保证在20分钟左右,否则,就会影响该教学模式的效果。其次,这里所谓的教应该是教师的有效点拨,而不是逐字逐句地进行详细的讲授。所以,我们要立足于教材,以确保先学后教模式的有效进行,最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例如,在教学《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时,我采取的是先学后教模式,首先,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带着“什么是集体,个体能否离开集体?”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接着,在大约20分钟的自主学习时间后,我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題进行有效的点拨,以确保先学后教模式的有效性。
二、创设有效活动情境,锻炼自主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是死板呆滞的,而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所以,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搭建辩论平台,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确是非观,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一课时,由于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所以,为了消除一些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错误理解,在授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以“21世纪的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题展开辩论。因为部分学生认为,在发展的今天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只会阻碍社会的发达。所以,让学生以正反两方的形式进行辩论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的价值,而且,学生在自主收集资料,积极参与辩论活动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随之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走进课堂,进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立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J]学周刊,2013(07).
(作者单位 江西省德安县聂桥中学)
引导学生思想 篇7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在实践中体验到思想品德学习的乐趣, 是值得每位教师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下面, 我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尝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新知, 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积极参与, 引发自主学习的情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新课标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 是让可见, “自主学习”的课堂必须在学生有兴趣、想学的基础上, 才可能建立。在学生没有兴趣、产生不了动机的情况下, 是不可能实现自主学习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自主探索实践的欲望, 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的“自主学习”。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自主学习首先要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 而教学的情境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原因,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 主动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因此, 课堂教学中要巧设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情境, 寓教于趣, 以趣促思, 使学生以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学习中去。如在学习《竞争?合作?》一课时, 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今天咱们来做一个游戏, 好不好?”“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响亮回答, 个个精神振奋。游戏是“二人三腿跑”, 目的是在游戏中体验竞争与合作。学生非常踊跃, 争着参与, 课堂气氛显得异常高涨, 学生也从切身体验中认识了合作的重要性及竞争与合作的密切关系。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 全身心地参与到对新知的自主学习中。
2. 突出主体, 激发自主参与的潜意识。
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 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证明,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 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如在学习《礼仪展风采》一课时, 因为学习内容有很多礼仪习俗, 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预习题:“假如你到一位彝族朋友家做客, 你该怎么做?”并要求同学课后上网或查阅其他资料准备好答案, 上课时表演。很多同学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他们准备得非常好, 超出我的预想, 表演也很成功, 还了解了很多少数民族的习俗, 明白了“怎样和少数民族交往”这样一个知识点。因此, 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 兴趣浓厚, 参与效果可想而知。这样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他们处于一种活跃的能动状态中, 产生了个体学习的需要, 激发了自主参与的潜意识。
二、开发思维, 体验自主学习的探究历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标所倡导的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答案的不唯一性就是要促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用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的去探究, 去发现。
1. 大胆放手,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学习的过程, 不是学生被动吸取、记忆、练习的过程, 而是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以积极的心态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健全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自己学生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问题, 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 放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 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和结论。例如学习《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课时, 我把持“网络利大于弊”和“网络弊大于利”观点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 双方开展辩论, 在学生争论过程中, 把学生的正、反观点分别列在黑板的左右两侧, 便于学生思考和整理, 最后我将学生所争论的观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实践证明,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 学生不但能辩证地认识网络, 而且培养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搞“活”了, 教师也由“台前”退到“幕后”,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 进入知识探索的忘我境界。
2. 动态生成,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式教学, 它追求真实自然, 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 课堂再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动态生成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宰, 学生跟着走, 而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张扬学生的个性, 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 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 学法让学生自己创造, 学习领域让学生自己去拓宽, 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开掘, 学习收获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因此, 教学时要转变传统的“事先预设”为“动态生成”, 创造一个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中的“常见的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这一内容时, 学生对“给别人起外号”这一例子发生了争论, “起外号”是否构成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学生争议很大, 我就放手让学生去争、去谈、去找例证、去找结论。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讨论, 问题一个个提出, 再一个个被解决, 这时我点拨:应该辩证看待这一情况, 强调起“侮辱性的外号”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问题就在这样的动态中不断生成又不断解决, 从而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 自主性。在一个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 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加快了自主发展的进程。
3. 合作交流, 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 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 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 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所以教学中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使学生通过调查、交流、讨论、反思等活动, 提升道德素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平等尊重你我他》一课中“尊重社会”这一内容时, 我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 每组先合作搜集生活中不尊重社会的行为, 交流、讨论不尊重社会的危害, 并总结归纳尊重社会的做法。这样, 让学生真正地去想、去看、去做、去说,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认识新知, 加深感受, 不仅有效地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而且极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体验到获取新知的成就感, 增强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勇于创新, 积蓄自主学习的动力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话让人们警醒:“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忽视人的发展, 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一言堂”, 使学生一度成为了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知识容器”。著名教授叶澜曾经尖锐地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 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 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自己积极主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才会逐渐形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主中思维, 在思维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我校于2012年实行了课课有学案的学习方式, 我总是先让学生对照学案自主学习, 对一些有疑问的内容同学间合作、讨论解决。课堂巩固时我经常出一些发散性的题目, 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从而开发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全面、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不仅能自主学习知识、形成技能, 而且有着很深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 思想品德的学习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奏响自主学习的旋律, 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 1997, (9) .
[2]王伟.转换教师角色探究政治课改.林区教学, 2007.3.
[3]赵芝环.论思想政治课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铜仁学院学报, 2007.3.
引导学生思想 篇8
一、进行作业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中, 我们每上一节思想品德课, 都要留一些相应的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情绪万花筒》时, 我们就要留诸如情绪的种类、积极情绪的作用、消极情绪的危害、如何培养积极情绪等书面作业。学生做的好不好只看他的答案是否正确, 从不在意他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如果老师在留作业时有些创新其效果会大不一样。例如:请同学们做一周情绪随笔、一月情绪心得, 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总结调控情绪的方法、得失, 并总结出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这样一定会比学生仅仅在卷面上会回答问题要有意义的多。
二、组织社会实践
著名学者韩震教授在谈到改善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时曾指出:“人作为社会的人, 其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只能在社会摘要理念的指:在导下, 教师要更新新的教育教学七学模式教学观念, 要, 认真反思对自己的, 看是否教育教年
级教思学想的品几德点
体笑声中放松身心梁学习的快乐。例如, 在学习《让从而感受到会书群生在班内自由组合友谊之树常青》时, , 表演小品可以让学
河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
南学习中体验快乐。
省初一学生具有较强的表
永
城现欲望, 根据适当的教学内
市容, 为学生创设表演的情境,
双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释放,
语在热烈的掌声中体验成功的
学满足感, 让观看表演的学生在
校
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努力成为新课程条件中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达到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诸多方面都有了相应变化, 这就迫切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
一、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接授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初一思想品德新教材从内容上讲, 降低了难度, 淡化了知识体系, 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 给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实践、去行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 充分备好每一堂课, 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把教材在课堂中盘活。尽量做到把课程知识与社会相结合,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要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努力创设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兴趣, 要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教师必须要切实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 重视学生的想法和做法,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事例, 把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知”的整个过程溶于兴趣之中, 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使他们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创造快乐、感受快乐。思想品德新教材的改革,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生活, 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 寓教于乐可
《宽容》, 在表演的过程中, 使
他们体会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宽容, 在笑声中感悟真理, 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从而激活学生的智慧灵感,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使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主动地探究与思考, 突出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些辩论题目。如在学习《社会有序靠规则》时, 可以让学生以“班规班约是否约束了我的自由”为题展开辩论等。在辩论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既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也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于生活, 学以致用, 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三、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 迎接新课程的挑战
走进新课程, 我们能够体会到课堂教学更具有民主性和开放性, 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丰富和具有个性。这一切的变化也促使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教师由过去课堂中的权威和中心人物转变成一个知识的引导者, 我们教师是演员, 学生则应是舞台上的主角, 而且随着学生能力的增长, 我们要慢慢从舞台上离开, 逐步变成幕后的导演, 指挥他们独自上场。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究, 不断学习理论, 增加知识的储量, 成为一个教育领域全面发展的人, 在教育过程中善于传递知识并创造性的生产知识, 敢于大胆地打破教材教参的束缚, 打破旧的教学模式的约束, 大胆创新, 积累更多的经验资料, 迎接新课程的挑战。
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关系中生成, 只能在与社会现实的互动中获得理想的视野, 确立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信念, 只有通过变化了的现实, 进行具有时代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 才能唤起青少年的共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思想品德教学务必要密切联系实际, 要根据课程需要, 合理开采利用社会资源,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积极进行一些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中访问调查, 开阔学生视野, 进一步认识建国六十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的巨变与成就, 切实培养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组织学生到污水排放不达标的河流、环保不到位的地方转一转看一看, 学生的实景感受远比课堂上看几张图片要深刻得多, 这样自然就多一份社会情感, 落实到行动自然就会多一份自律, 自然就多一份知行合一。
三、探讨新的评价方式
作为承担德育为主任务的一门课, 为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们要改掉单一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不能只从卷面上来衡量一名学生的道德人格。评价内容应加入学生思想、行为方面的表现, 要根据学生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上的一些具体行为为他们打分, 建议在中招考试中思想品德学科要为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保留部分分值。对于知行合一的学生要给高分, 要给高评价, 要倡导学生向他学习。这样, 就能引导学生重视将思想品德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经常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教师、家长做好表率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作为思想品德教师, 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 一个具有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教师, 一个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教师。如果不能为学生做好表率, 影响和带动学生, 必然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作为家长, 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当好学生不可替代的“第一任教师”, 带头遵纪守法, 言行一致, 从身边小事、日常琐事做起, 给孩子起好带头模范作用。
引导学生思想 篇9
1. 在具体教学情境中, 渗透基本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是数学思想发生和凸现的过程。比如,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依赖性强, 数感的建立更多的是依靠直觉, 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建立相应的数感, 教师就应当重视引导学生体会抽象的过程。从具体的物体到一一对应, 从对应相等的数再到多或少的过程, 进而抽象到数字的比较, 抽象到符号的认识, 就是一个从具体到半抽象、再到抽象的过程。如认识1~10的10个数字时, 教材呈现的每个数字都有一张相应的集合图。“1”的集合图里只有一个元素——1只小猫;“2”的集合图里有两个元素——2只小鸡……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对应关系来找相应的集合图,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集合思想, 很形象地把集合中的元素与数的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样的结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有利于学生的认识。
2. 在深度学习过程中, 感悟基本数学思想
(1) 深度钻研教材, 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深入钻研教材, 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 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 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 使教师教有新意, 学生学有创意。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 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认识上的飞跃, 这样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 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到抽象枯燥的教学概念中来, 是课堂教学关键性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和扑克的引入, 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用字母表示数”。在体验“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无限大的数”时, 教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通过一个神奇的魔盒, 让学生报一个数, 它能变成另一个数, 如学生报8, 出来的数18, 学生报5, 出来的数15……然后问学生:这样的数说得完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用“a+10”或“k+10”或“c+10”, 有个别学生可能说到“进出的数在变化, 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永远不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不断探索、发现、交流、讨论的过程中, 找出字母表示数的实质内容;引导学生经历小组合作交流、归纳、证明的学习过程, 一切问题的解决显得那么容易, 从而促进了课堂的实效性, 体验了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2) 立足课堂, 让数学思想方法引领教学过程。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和升华, 是对数学解题规律和数学本质的理性认识。转化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教师为了使学生主动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学生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时就有意识地对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渗透。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 平移得到长方形, 这样就通过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求出其面积。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告诉学生这就是运用了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数学的思想方法除转化外还有很多种, 有序、极限、函数、化归、数形结合等都属于数学思想方法。适时适当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是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关注数学历史性和数学美的同时, 教师更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数学思想的魅力, 享受思维的乐趣, 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丰富, 数学方法的精巧, 数学思想的博大, 数学思考的美妙。
3. 根据学生思维水平, 体现数学基本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包括显性的数学基础知识和隐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数学过程中, 学生要经历从理解到应用的长期发展过程, 才能逐步悟出数学知识、技能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比如“众数”的教学, 完成基本习题:
(1) 找出下面两组数据的众数: (1) 2、5、2、4、2、2、10、14、6、7、2、8、12、9、11、3、2; (2) 70、66、70、80、70、50、10、70、30、44、55、32、13、60、50、70。
(2) 六年级 (1) 班第一小组同学的年龄分别是12岁、13岁、12岁、12岁、13岁、13岁、14岁、13岁、14岁、15岁。 (1) 这组年龄的众数是 () 。 (2) 如果这组中有一名13岁的同学转走了, 这组年龄的众数是 () 。 (3) 要使得其中有三个众数应该添上哪个数? (4) 有没有可能在一组数据中一个众数也没有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5) 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列举了学生身边的事例, 通过一名学生转出、转入的形式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众数的特点。这样富于生活化的情境和题目的变化设计, 通过理解、应用等过程, 学生逐步“悟”出数学知识、技能中蕴涵的数学思想, 使得学生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引导学生思想 篇10
一校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1. 实用性
校报可以让学校的广大师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当时的时事和身边发生的大事。作为一个舆论的引导工具, 校报必须要将各种校园内发生的事情快速地发布出来, 这样才能让学校的师生对校报产生一种归属感和熟悉感。只有得到师生的信任, 校报才能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这是校报能够立足于学校的根本。校报要及时收集这些信息, 并且专门开辟师生意见栏, 让师生随时畅谈自己对校报的意见和建议。只有不断地和师生进行沟通, 校报才能不断地纠正自身的缺点, 不断创新和发展。校报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师生有空, 都可以拿起校报看看身边发生的人和事, 这些都显示出校报的实用性。
2. 有效性
现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绝对不能用老一套的灌输方式, 那些传统的政治说教和枯燥乏味的理论早已不能被新时期的大学生所接受。如果校报还是用这种方法的话, 结果只能是失去广大的学生阅读群。现在的大学生善于接收全新的事物, 如果是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则更会引发他们的兴趣, 这些事情所蕴含的观点则更容易被大学生接收和采纳。因此, 校报必须要紧抓这个特点, 一定要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 客观地评价校园大事。
3. 针对性
校报要把主要对象放在学生身上, 了解他们关注的事实, 通过客观报道和激励的言论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校报需要有一些针对性的报道, 这些报道必须是学生或老师积极向上、勤奋刻苦的成功范例, 只有身边真正发生的事情, 学生看到才会有认同感, 才会认同校报内容的事实。这种报道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更强, 也可结合当时时事进行有目的的宣传报道, 这样, 报道才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发挥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
二充分发挥校报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
1. 全方面提升校报品质
首先在内容上一定要精确, 做到内容精致, 编辑团队必须对校报的内容进行认真编排, 不论是从编辑、校对还是版面的设置都要精益求精。版面内容要新颖, 有特色,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其次要注意内容的涵盖面, 虽然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吸引人, 但社会新闻中与学校有关的时事也可以进入校报的版面, 如与海外校友交流沟通等新闻, 还有学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事项, 这些内容的刊登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学校的面貌。再次是扩大校报的影响力, 通过校报刊登学生的来信, 将他们的困难和要求讲出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这也是扩大校报影响力的举措。
2. 推进校报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校报也必须改进一元主体的传播方式, 建立起电子报、电子图书等信息化传播渠道。学校需要更新校报的传播途径, 这样才可获得更多的受众, 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校报的形式不断地推陈出新, 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成为学生所喜爱的一种传播工具, 才能真正达到校报想要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3. 加强校报编辑队伍
技术层次的提升, 内容形式的变化, 校报的改革和创新这些都离不开人的操作, 因此, 编辑队伍就变得格外重要。而以前的校报工作已经习惯了纸媒的传播, 并不能很好地接受现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因此加强编辑团队就变得势在必行了。首先, 要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有能力的大学生编辑, 增加校报的活跃度;然后, 聘用社会的有才之士参与校报的工作;再次, 要重视校报的水平, 随时进行校报编辑的培训, 领导要随之审查校报的工作进展, 给予批评和建议。最后, 要培养一支学生通讯员, 通过他们切实地了解学校的各种大事, 为校报提供新闻。
参考文献
[1]张番红.西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及路径透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3)
[2]杨中.浅谈校报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2 (3)
引导学生思想 篇11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合作;小组合作;合作学习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合作学习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引入《思想品德》课堂学习中,成为学生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
1. 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这就告诉我们,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自主学习。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竞争心理较强,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充分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对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将小组合作水平作为评价的内容。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则可以加以诱导,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合作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2. 创建能够形成合作的学习小组,让学生有效合作
本人在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时候,充分地考虑到各组成员之间的性别、学习成绩、实践能力、性格、脾气等差异。在这样的小组中,在学习能力上因为有上、中、下,在学习时可以互补,性别上男女比例同等,也可以在学习的细节中进行互补。此外,在这样的一个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能是多样的,既懂得自赏,也更要学会欣赏他人。这样才会发挥出更好的成绩。就全班而言,组与组之间竞争的基础是平等的。在本人的倡导下,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是4-6人,这样为小组成员之间能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
(1)调查班级学生的概况(男女比例,性格脾气,爱好特长等)。通过向学生自身以及家长了解情况。
(2)给学生排名次,按以往的学习成绩,从高到低排列。似乎很难做到准确与客观,但要尽可能的去做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调整。
(3)确定小组数目。先算总人数,然后再用总人数去除以确定的小组人数(4-6人),这样就得到了小组的数目。
(4)在分组中,努力要使小组与小组之间保持平衡,即学业成绩中包含上、中、下的学生,且每小组的学生平均成绩大多应相同。
(5)小组成员分工
1)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在讨论中所发表的观点。
2)纠正者——负责纠正别人在解释和讲述结论和答案时的任何错误
3)纪律维持员——负责在小组在学习讨论时发出过大的声音时予于及时的控制
4)发言员——负责向全班同学表达小组的主要结论和答案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承担着互补且有内在关联的角色,促使他们必须积极角色互赖才能取得成功。这些角色的分配对于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分工也不是固定的,要允许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与尝试中可以调整各项工作的承担者,这样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合作学习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组员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依赖性。所以,分配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既要对自己所学的部分全力以赴,又要依靠小组其他同学的帮助完成自己没有学部分的学习任务,这种做法保证了全班每个学生的积极投入,从而保证了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述
在合作学习中,需要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表达和倾听,这是一种双向互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思考中有益的东西,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体的意见。表述自己的意见时,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我是这样想的”,“我是这样理解的”。表述小组意见时,应当用这样的语言:“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学会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如果组织不好,就可能各说各的,不能达成集体的认识和意见,形成满教室“嗡嗡嗡”的局面。
4. 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过程适时监控和参与
在学习过程中,合作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如果不做好教学任务的具体化,在学习过程中不加以监控与参与,很难保证合作学习的成功。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等于不要老师的指导。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将教学任务具体化,确定小组规模,强调小组目标,使小组任务具体化,使学生在合作中增长各种学习能力,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的目的不是使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中,同时,教师也不要越俎代庖,尽量让小组成员自己去解决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堂交流讨论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加以调控,不要让学生的交流讨论变成无意义的争吵;也不能为节约时间,草草收场,使合作学习成为“缩微课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心理和积极的价值取向以及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态度,允许学生中不同观点的展示,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求同存异,达成思想上的认同,如果师生、生生之间还未达成一致意见,还可以延伸课外继续进行探讨与研究,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培养学生“四会”的能力:学会组织小组学习、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学会质疑他人观点、学会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我在九年级思想品德上第四课“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框时,组织课堂讨论:“为什么要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理论时,告诉同学们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每年春季北方出现的沙尘暴现象就是人类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的结果。播放完图片后,请同学们讨论“发生特大洪灾的原因、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引导点拨,提示方法,及时指明方向,果断纠正不良言行,使学生能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步发展。在小组讨论告一段落后,各小组把讨论的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全班同学,师生共同来加以磋商、研讨与评论。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的地方,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较大偏差,需要有针对性地点拨。有时还需要对案例作出更深、更透的分析,以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提升认识,同时也需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课标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加强新型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让学生能在合作、探究中认识更多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2] 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想 篇12
1 大学生思想文化现状、问题及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阶段是整个教育的高等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性最大的阶段。大学学生拥有充分主动权去探索个人感兴趣的内容。但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引导,未能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观念。
1.1 大学生思想文化基本现状分析
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文化状况进行汇总,可以发现目前学生的思想文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积极方面表现状况为:首先,学生对国家大事和社会事件比较关心,能够对国家大事阐述个人观点。其次,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上,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大学生。再者,在多元文化对待上,能够采取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外来文化。最后,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思维更加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和掌握程度较高。
而大学生思想文化也表现出一些消极现象。主要为:首先,在外来文化接触和学习上,辨识度不够,抵制不良文化意识不足。其次,心理素质不全面,一些学生自我意识过于强烈,不能以平等的心态团结同学。最后,在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存在偏颇。部分学生认为外来文化更先进、更实用,而本土传统文化则过于落后,没有学习价值。因此,其文化观多为片面的文化观念。
1.2 大学生思想文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文化存在的消极表现研究,我们不难看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缺失,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同时,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内容不够全面完善。多数学校在开展思想文化教育过程中并没有融入传统文化,比如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范,其中融入了先辈们的人生智慧和处世观念,但目前很少有学校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专项推广。
再者,在对学生思想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也欠缺应有的监督和引导。虽然大学生的思维已经比较成熟,同时也具备了一定问题识别能力。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由于自身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很难辨别问题与风险。最后,当前部分学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时,仅仅依赖教材和课堂来开展,不仅教学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同时也未能将学生教育延伸到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文化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2 茶文化的内涵、特征分析
茶文化的源头在于茶叶,而在人们饮茶习惯不断形成发展过程中,造就了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饮茶作为一种饮食习惯,已经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2.1 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茶文化是茶和文化的系统化融合,更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化、内涵化。可以说,茶文化不是与茶有关的自然现象,而是茶叶在人们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和社会现象。茶文化是我国长期发展的物质、精神财富,也是值得我们不断继承的意识、文明。茶文化从产生到今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层次化的体系内容。其内涵应该包括四个层次:即茶叶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也就是茶叶从采摘到加工制作等全流程所形成的文化内涵。这一层次还包括制茶、饮茶所用的器具等等,可以界定为茶物质文化。其次是在历史发展中,围绕茶叶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等组成的规范文化。再者是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礼仪、规范,比如倒茶的要求,往往表现为:茶道、茶礼等。最后则是精神文化。主要是人们在品用茶叶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包含人们的心态借鉴、思维方式等等。将茶文化与大学生教育相结合,主要推广和普及的是茶文化的第三层和第四层内涵。
2.2 茶文化的特征分析
结合茶文化的内涵和实施状况,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的特征集中表现为:首先,具有社会广泛性特征。茶叶在我国经过几千年的传播,各地都能看到茶叶和茶文化的影子,茶文化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其次,茶叶文化还具有民族区域特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受一系列条件影响,其饮茶习惯、喜好、风俗不尽相同。而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茶文化也不一样。茶文化中包含了属于自身民族的精神风貌,具有一定区域独特性。最后,茶叶文化最重要的是具有传承特性。茶文化之所以到今天仍然存在,最重要的就是该文化能被继承,同时在继承过程中融入时代特点和元素,实现新的综合发展。
3 推广茶文化对引导大学生思想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分析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由于主流价值观的不足,加上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引导,致使部分学生思想文化出现偏离。因此将茶文化这一融入时代元素,更全面的文化价值理念添加到学生思想教学活动中,将为丰富大学生思想文化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3.1 弘扬茶文化,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
如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在绝对自立的同时,也存在一定自私、自我现象。因此通过弘扬茶文化教育,通过宣传以德和尊重为内涵的茶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解决自身问题和不足。茶文化中倡导人要互相分享,而茶道、茶礼的基本要求都是尊重,同时也十分注重待客之道。通过将茶文化教育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同时通过深入了解茶文化内容,进而树立集体意识。可以说,茶文化的弘扬和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有效的集体意识。
3.2 推广茶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全面的文化道德素养
当前部分学生存在较为消极的心理情绪,无论是个人事务,还是社会事务都不能积极参与。在部分低俗文化的辨别和抵制上缺乏应有的能力,很多学生未能形成全面完善的文化素养。因此,通过推广茶文化,普及茶文化中丰富全面的道德文化,进而让更多学生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从而不仅能有效提升个人文化修养,更能以正确道德观念对待他人,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用茶文化中的礼仪、道德来处理社会事务。
3.3 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文化观念,有效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是当前文化发展的新形态,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交流是必然趋势。但很多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缺乏应有重视和正确认识。很多学生过分推崇外来文化,形成了外来文化优越观的错误观念。因此,通过融入茶文化教育,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茶文化,让学生深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优势,进而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正确文化观的树立和形成,将有效帮助学生全面正确的文化观念,同时大大促进学生有效继承、发展传统文化。
3.4 大学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用实施茶文化的具体思路分析
想要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积极的文化观念,就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茶文化。可以通过以下思路实施:首先,要普及开展茶文化知识教育课程,完善教学体系。结合大学教育改革背景,优化教学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茶文化知识的通识课程。让学生清楚、准确的了解茶文化的历史和内容,通过加深学生学习印象,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鼓励学生成立相关学生社团组织,比如部分学校已经成立茶艺表演队等,可以鼓励学生成立相关研究学会,将兴趣与教育有效结合,延伸教学课堂。一些学校通过成立茶艺表演队,并积极开展茶艺表演等活动,让很多学生都充分感受到茶文化的优美,加深学生了解。可以说,采取表演的方式,提升和改善了茶文化的教学效果。
最后,可以结合新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和趋势,构造帮助学习了解和感受茶文化的氛围。随着微信、多媒体等一系列新的教育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开展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充分借鉴这一系列教学形式。比如将收集到的茶文化相关信息和知识通过新的平台告知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此外要积极构造茶文化教育相关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和成长,通过隐性教育,实现教学目的。
4 结语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各种优异文化都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积累所形成的。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继承的需要,更是正视历史和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民族、国家的未来,培养大学生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发展,可以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在未来的价值和地位。但从目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看,多数大学生对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不了解,一些大学生只对外国文化感兴趣。因此融入茶文化教育,开展思想文化教育将对大学生培养形成积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烨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9(1):61-62.
[2]夏兰.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界,2013(21):109-113.
[3]苏静.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J].思想导刊,2014(5):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