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中暑的防治方法

2024-05-12

夏季猪中暑的防治方法(共11篇)

夏季猪中暑的防治方法 篇1

猪中暑是指在夏季或炎热的季节里, 由于外界环境中的光、热、湿度等物理因素对猪体的侵害, 导致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病理现象。猪的皮下脂肪较厚, 汗腺不发达, 对外界热刺激较敏感, 抗热应激能力较弱, 夏季环境温度较高, 易引起猪中暑。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地处低热河谷槽区, 属亚热带雨林气候, 海拔低, 夏季气温高 (常在30℃以上) , 湿度大 (常在75%以上) , 且持续时间长。所以, 在炎热的夏季, 鲁布革乡猪中暑时有发生, 不仅导致生猪采食量减少, 生长缓慢, 繁殖能力下降, 有的甚至中暑死亡,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 在夏季高温季节, 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生猪防暑降温, 确保生猪安全度夏。笔者根据近年来在鲁布革乡猪中暑的防治实践, 谈点自己的体会。

1 病因

夏季气候炎热, 烈日当头, 缺少遮荫, 猪受日光直射时间长, 气温高, 湿度大, 风速小;猪体质虚弱, 走动过多, 饮水不足;猪舍狭小, 通风不良, 潮湿闷热, 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时过于拥挤, 运输时间长, 未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从气温低的地区运送到气温较高的地区饲养, 适应性不强等;常可引起猪发生中暑。肥胖、幼龄、老龄、心肺机能不全、对热适应力差的猪只更易发病。

2 症状

病初精神沉郁, 四肢无力, 步态不稳, 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体温升高, 口吐白沫, 呕吐;有的出现短时兴奋不安, 很快转为抑制;重者陷于昏迷, 卧地不起, 四肢划动, 肌肉痉挛, 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发病急剧时, 病猪可在几小时内死亡。

3 剖检

剖检发现脑及脑膜、肺、脑组织充血水肿, 胸膜、心包膜以及肠黏膜都有淤血斑和浆液性炎症等。

4 诊断

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5 治疗

猪中暑多突然发生, 病情重, 过程急, 须及时采取调节温、镇静安神、改善心肺功能、补充体液等综合救治措施。

5.1 凉水降温

立即将病猪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用凉水喷洒全身降低猪体温。

5.2 灌服药物

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10~20m L加水灌服或灌服生理盐水1000~2000m L (病猪昏迷时不可灌服) 。

5.3 静脉放血

立即用剪刀剪破猪耳尖或尾尖, 或用针刺破耳静脉放血100~200m L。

5.4 改善心肺功能

如病猪昏迷, 肌注10%安钠咖注射液5~20m L或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2~10m L。

5.5 镇静安神

对兴奋不安的病猪, 肌注2.5%盐酸氯丙嗪注射液1~2mg/kg。

5.6 补充体液

静滴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 L+10%维生素C注射液2~5m L。

6 预防

6.1 调整日粮结构

夏季炎热时期, 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要提高, 能量饲料应相对减少 (占日粮比例降为40%~50%) , 增加青绿饲料量 (饲喂量增加到2~5kg/头·d) 。饲料保持新鲜卫生无霉变。

6.2 供给充足饮水

高温天气猪的饮水量大增, 应供给充足的清洁的凉水, 降低高温应激。最好安装自动饮水器, 让猪自由饮水。每天给猪饮用一次0.5%的食盐水。

6.3 调整饲喂方式

变喂干粉料为湿拌料, 现拌现喂。避开午间最热时段喂猪, 在上午9点、下午17点、晚上21点各喂一次, 中午12点和下午15点各喂一次青绿多汁饲料和食盐水。

6.4 调整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温度, 高温季节应减小饲养密度, 育肥猪以每头占1.2~1.5m2为好。6.5遮荫降温农村养猪大多是半开放式猪舍, 舍内温度控制能力差。夏季到来前, 在猪舍屋顶覆盖一层稻草、秸秆等隔热物;在猪舍周围搭遮阳网棚或栽种叶茂遮荫的树木以及葡萄、南瓜、丝瓜、葫芦等藤蔓植物遮荫, 防止阳光直射, 以改善猪舍周围小气候。

6.6 通风降温

打开猪舍全部窗户和通风孔, 有条件的安装吊扇, 保证猪舍空气流通, 降低猪舍的温度。

6.7 水洗降温

在白天炎热时用凉水冲洗猪舍地面墙壁几次, 有自来水的接水管冲洗, 没有自来水的用桶盆盛水撒地, 以降低舍温。育肥猪和空怀母猪可直接喷雾或喷洒猪体, 每天冲洗2~3次, 帮助猪体散热。用水冲洗猪体时, 在饲喂前后30min内不能洗, 更不能用水突然冲猪头部, 以防猪头部血管强烈收缩而休克。有条件的在猪舍一角建一浅池, 倒入清水, 供猪到池内洗澡。若猪舍内不能建池的, 可在猪舍外附近挖池, 下午隔一段时间, 把猪放出来, 让猪洗澡10~15min。

6.8饲料防暑

(1) 饲喂新鲜青绿多汁饲料2~5kg/头·d。 (2) 醋或酸菜汤250~500m L/头·d, 拌入饲料中饲喂。 (3) 绿豆10~20g/头·d, 加水煮烂, 凉后饲喂。 (4) 新鲜西瓜 (或西瓜皮) 1~2kg捣烂后加白糖100~200g/头, 混合饲喂, 隔天一次。

6.9 药物防暑

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小苏打粉3g或维生素C粉0.2~0.5g等药物以缓解热应激。

6.1 0 搞好猪体、猪舍和器具卫生

每天及时清扫粪便, 减少粪便的生物热效应,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给猪创造凉爽舒适的生长环境。每天冲洗饲用器具, 定期进行全面消毒。猪舍墙壁内外涂刷一层鲜石灰乳, 利用白色反光的作用减少阳光对猪舍的射入量, 也具消毒作用。

6.1 1 做好生猪调运防暑

炎热季节调运生猪, 在烈日下走动时间不要太长, 车船应备有遮阳物件, 不要过挤, 备足冷水, 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运输。

7 体会

治疗中暑猪, 应先对猪体进行散热降温, 再根据中暑所引起的病变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本病如果治疗及时, 经过以上的紧急处理以后, 大多数病情即可稳定。在夏季高温季节, 必须加强猪只防暑降温, 减轻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 确保生猪安全度夏。

夏季猪中暑的防治方法 篇2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以下时 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

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中暑急救措施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

夏季谨防家电“中暑” 篇3

常用家电“防暑”招术有:

1.电视机:应将电视机置于阴凉通风处,机身与墙壁之间至少留有10厘米以上的间隙,切忌将电视机放在空调的正下方,以防空调滴水使电视机短路。高温下,电视机工作时间宜在3小时之内,否则容易造成热量堆积,加速元件老化。一般来说,收看了3~5小时后,应关机半小时,让电视机“休息”。同时,不宜频繁开关电视机,在收看时须拿去盖机布,并定期除尘。

2.电冰箱:应注意尽量减少开关冰箱门的次数。过多开关冰箱门易使压缩机频繁启动,容易损坏压缩机。应注意给冰箱散热,切忌阻塞散热区,电冰箱应距墙壁0.5米以上,以保证箱体周围空气流畅。应给电冰箱配备电压保护器,以提高可靠性。同时,专家提醒,一旦碰到家电因“中暑”而罢工,不要随意拆开修理,以免出现更大的故障。

3.空调器:高温下,要让空调外机的出风口有宽敞的空间,空调器安装应距地面1.5米以上为宜,以保证空气流畅。若导风叶片上灰尘过多,应在使用前清理干净,否则会缩短空调使用寿命;不要频繁地开关空调,别将温度调得过低。空调器的制冷范围在20~28℃,白天气温较高,不宜多用,应以夜晚制冷为宜。此外还要定期给空调器的轴承加润滑油,以减少摩擦。

4.电风扇:夏季使用电风扇,应在油眼中加入数滴轻油或缝纫机油,以保证润滑转动。电风扇应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受潮导致绝缘性下降,影响安全使用。

5.电脑:高温下电脑容易频繁死机,运行速度减慢,反应迟钝,严重时CPU可能被烧毁。最好是将电脑放置在空调房内使用,保证温度在15~20℃,使用时间切忌过长。

6.VCD机、DVD机:炎热天使用VCD机、DVD机时在保证通风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次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因为长时间使用对VCD、DVD机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夏季猪中暑病的防治 篇4

1 临床症状

病猪表现为发病突然, 精神高度沉郁, 步态蹒跚, 站立不稳, 烦渴贪饮, 黏膜发绀, 血液粘稠呈暗红色。严重者常卧地不起或表现兴奋不安, 口吐白沫, 张口喘气, 趴地腹式呼吸, 体温急剧上升达42℃以上。心率增强, 脉搏加快, 肌肉震颤, 皮肤灼热, 呕吐, 听诊胸音为湿性罗音。严重者呈癫痫样发作, 精神兴奋, 狂暴的一般在12h内死亡, 病轻的给予迅速治疗, 可在1~2d内逐渐痊愈。剖检多见肺充血出血、脑充血水肿。

2 预防措施

2.1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1) 炎热季节圈舍要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设施。外搭遮荫网;降低饲养密度, 喷洒冷水或安装风扇、滴水式降温设备;种猪场设有水池供猪自由洗澡, 饮水充足。 (2) 炎热天气购买仔肥猪尽量安排在早上或傍晚凉爽时间, 长途运输猪只时装载不要太挤, 保持通风。 (3) 为了消除热应激, 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 或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 (小苏打) , 每头每天按4~8g混入饲料喂饲, 或按1%的比例加入硫酸钠 (芒硝) 连喂2周, 间歇一周复喂。在母猪产前2周和整个泌乳期日粮中添加1%~3%的陈醋, 能有效增进食欲, 增加泌乳量, 防止流产和中暑。

有条件的猪场可于每100kg饲料中加入“夏季保健散”一剂 (大黄30g、甘草20g、滑石20g、石膏25g、焦三仙25g、槟榔15g、黄芩15g、连翘20g、枳壳20g、金银花25g) ;或具有清热祛暑功效的“消暑散” (香薷30g、白扁豆30g、藿香30g、薄荷30g、猪牙皂20g、麦冬25g、茵陈25g、石菖蒲25g、菊花30g、甘草20g、金银花60g、茯苓25g) 。

2.2 病猪治疗原则加强护理, 促进散热, 及时补水, 调节酸碱平衡并维持心肺功能, 防止脑水肿和对症治疗。

(1) 发现猪中暑后, 应立即将其移至荫凉处, 保持安静。灌服“十滴水”或绿豆汤500~1000ml, 内加甘草粉、滑石粉各50g。冷水反复喷淋畜体, 头部放置冰袋, 并用0.9%生理盐水反复灌肠。

(2) 用三棱针在耳尖、尾尖放血100~300ml, 配合针炙天门、太阳、耳根、鼻梁、山根、八字、滴水、涌泉等穴位。对于兴奋不安、狂躁不止的猪只, 肌注镇静剂, 如氯丙嗪2~4mg/kg。对于处在昏迷或休克状态下的猪, 外用“通关散” (猪牙皂、细辛各等份) 少许, 吹入鼻孔 (孕畜禁用) 。肌注安钠咖0.5~1g或樟脑1g。

(3) 中药疗法: (1) 青蒿、香薷、生甘草、滑石各25~40g, 水煎服; (2) 鱼腥草、野菊花、淡竹叶各50g, 桔子皮25g, 水煎服; (3) 香薷30g、厚朴30g、金银花40g、连翘35g、麦冬25g、水煎取汁, 灌服, 方法同上; (4) 藿香45g、金银花30g、竹叶30g、石膏 (先煎) 100g、水煎取汁, 服法同上;兴奋不安者, 加钩藤30g、蜈蚣10g、全蝎15g, 昏迷者加郁金20g、菖蒲20g、天竺黄20g;

(4) 补液: (1) 0.9%生理盐水300~500ml, 碳酸氢钠注射液0.5~1.5g, 地塞米松注射液6~12mg, 混合静注; (2) 5%葡萄糖250~750ml, 10%安钠咖注射液5~10ml, VC注射液2g, 30%安乃近10~20ml, 混合静注;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篇5

1 猪热应激的发生原因

猪属于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调节体温,因此猪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最适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环境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猪的产热大于散热,猪就要通过增加呼吸道蒸发和辐射散热,或通过减少采食量进而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平衡。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仍不能维持机体的体温平衡时,就会引起猪体温升高。国外学者报道,18~28kg的小猪在35℃时体温由正常体温升高1,4℃,体重60kg左右的巴克夏小公猪在环境温度接近30℃时不能保持正常体温。长期暴露在高温下的猪,如果过多的产热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出,则易使体温居高不下,导致猪的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引起热应激甚至热射病。猪的耐热性与品种和体型大小、体重和经济类型等因素有关。南方的猪体格较小,较为耐热;北方的猪体格较大,较为耐寒。

2 猪热应激的表现及变化

发生热应激反应的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发生热性喘息,皮肤血管扩张。皮温升高,伸张躯体,喜睡湿地或滚卧粪尿,躲避阳光直射或趋向荫凉地方。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或停滞。日渐消瘦,饲料转化率下降。公猪性欲减弱,射精量减少,精子活力降低,活精子与精子总数的比率下降。青年母猪初情期和性成熟延迟,母猪发情推迟,隐性发情甚至不发情。卵巢机能和性机能减退,受胎率显著下降。32℃以上母猪配种,大约20%的猪不孕或重复发情,流产增加。高温使配种后8天内的胚胎存活数显著减少,其次在胚胎附植几天内(受胎后11~20天)对热特别敏感,20天后则有较强的抗热能力。母猪妊娠后期受热可发生严重的繁殖问题,夏季母猪窝产仔数和活仔数减少1~2头,母猪泌乳量降低,乳猪生长不良,成活率低,断奶仔猪体重小。

热应激影响猪的血液成分和生化指标,使猪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总蛋白和球蛋白浓度降低。血糖、甘油三酯和血清尿素氮的浓度升高,钠、钾、氯、铬等含量下降,对血浆胰岛素、葡萄糖、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热应激降低猪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调节物质代谢的激素分泌量,甲状腺体积变小、萎缩,从而引起机体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活动降低。继而降低猪的增重速度。猪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使皮质醇合成和释放增加,血液皮质醇浓度升高。热应激抑制母猪促黄体素的分泌。导致孕酮分泌减少。直接影响妊娠的维持而流产。热应激降低猪的免疫机能,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多种疾病。

3 猪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3.1 猪舍防暑降温

猪场要建在通风的开阔地带,选择坐北朝南方向,南方地区以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猪舍为宜,传统敞圈搭建凉棚或屋顶上架设铝箔遮阳网,可有效地遮挡阳光照射,减少太阳辐射进入猪舍,进而降低猪舍环境温度。减轻热应激对猪的危害。北方地区修建封闭式猪舍,屋顶涂白色涂料或覆盖隔热层。天棚内添充锯末等隔热材料,增加猪舍的跨度。也可建可调节的屋顶通风窗和地面通风窗,夏秋季将猪舍门改装成通风门,加强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在猪场和猪舍周围种植高大乔木树林,裸露地面种植花草,可以减少阳光照射。降低环境及猪舍内气温。打开门窗,保持空气自然流通。如果单靠开门窗自然通风不能降低舍温的,可采取机械通风,安装风扇或送风机,促进空气流动,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带走舍内能量。负压纵向通风比横向通风效果好,能明显提高舍内风速。但当外界气温超过29℃时,提高风速加大通风量对猪舍降温的作用就大为减小。蒸发降温是最有效的方法,舍温过高时可用胶管或喷雾器定时向猪体(分娩舍除外)和屋顶喷水降温或人工洒水降温。对于单体限位栏和分娩舍母猪可用滴水降温系统,滴水器安装在猪肩部上方,间隔1小时左右在猪颈、肩和背部皮肤上进行低流量滴水降温,降温效果显著。但滴水降温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控制整栋猪舍温度。对空腹和妊娠母猪、生长育肥猪,夏秋季天气炎热时采用喷雾或喷淋降温的办法,降温速度快。5~10分钟即可将舍内温度降低5-8℃,且能净化空气。但会增加舍内和床面湿度。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降温方法,当湿帘厚度为12cm,过帘风速为1.0-1.2m/s时,湿帘降温效率为81%-87%,可使舍温降低5~7℃。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经过湿帘的空气降温幅度越大,效果越显著。目前主要在公猪站、配种舍和妊娠舍采用。负压纵向通风+湿帘降温,既能提高舍内风速,又能降低舍内气温,使猪保持较好的生产性能,因而此方法是夏季改善舍内环境,缓解热应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

3.2 改善饲养管理

高温条件下,猪为了减少体增热,减少散热负担,势必会减少采食量。造成猪营养水平降低,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因此每当进入夏季高温时期。对饲料配方做必要的调整,已成为克服热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营养物质的体增热越多,越加重猪的散热负担。热应激也越严重,因此选择适口性好,新鲜优质的原料配合饲粮,适当降低高纤维原料配比,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以减少体增热的产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猪的主要能量来源。但是碳水化合物的体增热大于脂肪,因此应适当降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脂肪容积小,净能值高,体增热少,是高温条件下猪理想的能量来源,可在饲料中添加2%~3%以内的动植物脂肪替代等量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使猪摄取的能量增加,生产性能改善,使日粮中其它营养成分的消化率提高,有利于在高温环境中维持最大的生长率。饲料粗蛋白的热增耗较高,限制饲喂产热量高的蛋白质。适量提高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在满足必需氨基酸需要的基础上,降低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是缓解猪热应激的重要措施。四川农业大学研究表明,15~30、30-60和60-90kg猪在平均气温31℃条件下,适宜能量浓度分别为14.49兆焦/kg、14.616兆焦/kg和15.456兆焦/kg,适宜能量比为80.472、91,308和108.15兆焦/kg。高温环境下猪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代谢加强,需求相应增加。饲料中添加200-500mg/kg维生素C和200mg/kg维生素E,能够降低热应激时猪体内皮质醇水平。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饲粮中添加250mg/kg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水平,可缓解热应激对猪血液电解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提高猪在热环境中的生产性能。减少猪舍饲养密度,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拥挤。以利于猪体散热和空气流通。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高温环境下猪主要猪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因此水槽内应该加满水,让猪自行饮用或浸泡。有条件的安装自动化饮水器,供给猪充足清洁饮水,促进体热下降和散失。把干喂改为湿喂或采用颗粒饲料,可增加猪采食量。加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来提高猪适口性,促进采食。改变饲喂时间,在早晚天气凉爽时饲喂。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增加饲喂次数,夜间加喂1次。搞好饲料保管,防止霉烂变质。为了提高母猪繁殖力,应该避开高温季节配种,可以采用同期发情的办法,使大多数母猪集中在气温较适宜的季节配种。加强种猪运动,合理利用种猪。

3.3 添加抗热应激药物

在生产实践中,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可以缓解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简单易行,深受养殖者欢迎。高温环境中,在饮水中添加蔗糖、电解质等成分。能显著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报酬。当温度超过34℃时,可酌情试用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胆碱等抗热应激药物。饲料中添加10mg/kg大豆黄酮素或400mg/kg牛磺酸,也可减轻热应激对育肥猪的影响。饲粮中添加530mg/kg蛋氨酸锌或1500mg/kg酸化剂。能增强生长猪在高温条件下的蛋白质分解和糖异生作用,进而改善生产性能。急性热暴露显著增加猪尿铬的排泄量,因此高温时机体对铬的需要量增加。给饲养于炎热环境中的猪饲料中补充300μg/kg吡啶羧酸铬,可以缓解高温应激作用,提高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在高温条件下基础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10mg/kg,可以提高生长肥育猪日均增重,降低料重比,有一定的缓解热应激效果。在南方夏季高温环境下玉米-米糠-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显著提高断奶到生长阶段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提高饲粮中磷、钙的消化率,降低粪中磷的排放量。某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增强猪对高温的适应性,全面协调猪在高温下的生理代谢,改善机体免疫机能,缓解热应激反应。炎热环境中给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猪用助长素(中草药制剂),具有较好的促长作用,能降低料重比和耗料成本。选用开胃健脾、清热解暑功能的中草药山楂、苍术、陈皮、槟榔、黄芩、大曲等配制成饲料添加剂喂猪,可以缓解炎热环境对商品猪的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将中草药、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等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添加剂,能协调猪体内的调节功能,增加猪的适应性和抵抗高温的能力,从而缓解猪的热应激。

3.4 搞好疾病防治

夏季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导致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增加。是造成仔猪育成率低,育成数少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及时清除粪便,冲洗圈舍,防止蚊蝇孳生,遮阳网能够防止蚊蝇等害虫对猪的叮咬和疫病传播。坚持定期对猪舍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对怀孕母猪每头注射黄体酮25mg。可以预防流产。母猪分娩后用宫炎净或宫炎康对子宫及时处理,必要时再用强力霉素溶液灌注,减少子宫炎的发生。搞好定期驱虫和疫病防疫接种工作,发现病猪及时治疗。

猪夏季中暑的综合防治技术 篇6

1 猪中暑的症状

突然发病、呼吸、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眼结膜充血、口吐白沫、身抖出汗、瞳孔放大、神志不清、走路摇晃不稳、卧地不起,体温升高至41~42℃。不及时救治造成心脏衰弱死亡。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密度合理

生猪存栏不宜过多,密度要合理。

2.2 日粮调整

日粮中能量饲料比例应降低,蛋白质水平相应提高;多喂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青绿饲料和西瓜皮、绿豆汤等降温防暑料;在混合料中适当添加咸味、鲜味或香味等调味剂,以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猪的采食量;饲料要新鲜,忌喂霉变质饲料。

2.3 饲喂时间调整

避开午间最热的时段喂猪。喂4次/d,凌晨4时、上午10时、下午4时、晚上9时各喂1次。这样可减少猪在最热时段的活动量。每天给猪饮1次0.5%的淡盐水,供给充足的青绿多汁饲料,保持食槽内有充足的清凉饮水。

2.4 搭建降温防暑棚

农村养猪大多是开放式猪舍,舍内温度控制能力差。高温到来前,可在猪舍顶部加铺一厚层稻草、麦秸等隔热物;在圈舍露天空间上方搭凉棚;在圈舍旁预种植藤蔓植物(丝瓜、葫芦、葡萄等),既可遮阳,又可净化圈舍空气,还可提供瓜菜,一举三得;在猪舍周围栽植阔叶树木,以改善圈舍周围小气候;猪舍壁内外涂刷一层鲜石灰乳,利用白色反光的作用减少阳光对猪舍的射入量,并兼有良好的消毒作用。

2.5 圈舍内降温

打开猪舍所有通风孔,及时清除粪尿,并用凉水喷洒和冲洗圈舍,最大限度地降低圈舍内的污浊气体,减少粪便的生物热效应,给猪创造一个凉爽舒适的生长环境。注意不要用凉水直泼猪体,以防发生疾患。有条件的养猪场可在圈舍壁安装换气扇或电风扇,以加速空气流通,达到降温效果。

2.6 预防用药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药物。车前草100g,水煎取汁拌料喂服;绿豆加水煮烂成稀粥,待凉后喂服;白扁豆20g~25g,水煎取汁喂服;新鲜西瓜皮2000g,捣烂加白糖100g,搅拌均匀喂服;醋或酸菜汁250~500ml,拌入饲料中饲喂,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3 中暑后的救治

3.1 降温

迅速将患猪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凉水浇或用冷湿毛巾敷头部及胸部,也可以用凉水喷洒全身或进行冷水浴,必要时可用0.5%的凉盐水反复灌肠,内服十滴水或薄荷水10~20ml,樟脑水30ml;西瓜1~2kg,白糖60g,加冷水适量,搅拌灌服。对体温较高而不退热的猪,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0~80万IU或磺胺嘧啶5~10ml。3.2刺激鼻腔对昏迷的患猪,用生姜汁或大蒜汁适量,或氨水少许放置鼻前,任其自由吸入以刺激鼻腔,引起打喷嚏,促其苏醒。同时皮下注射尼可刹米注射液2~4mlㄢ

3.3 静脉放血

用剪刀将患猪耳尖或尾尖剪破,或用三棱针在三根 (人中) 鼻梁 (鼻中) 、耳尖 (血印) 、涌泉、滴水及尾尖等穴各刺1针,使其出血。根据猪的大小和病情决定放血量,一般成猪放血100~200ml。放血后,立即灌服十滴水10~30mlㄢ

3.4 强心输液

注射10%安钠咖12~20ml。根据病情,静脉注射0.1%氯化钠液1000~2000mlㄢ

3.5 灌肠

对脱水患畜,用生理盐水或0.5%凉盐水反复灌肠。也可腹腔注射500~1000ml葡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降低体内温度。

3.6 镇静

对兴奋狂躁不安的患猪,肌肉注射2.5%氯丙嗪3~5ml或安定注射液6~10mlㄢ

3.7 中药治疗

浅谈夏季猪中暑疾病的防治体会 篇7

笔者从医十几年来, 临床诊治108例, 治愈率达80%, 为广大养猪户挽回经济损失十余万元。这些都与正确指导养猪户做好夏季猪只防暑降温工作密不可分。

1 猪中暑发病原因

1.1 自然因素

猪头部受强日光照射, 日光中紫外线穿过颅骨, 直接作用脑膜及脑组织, 即引起脑及脑膜充血, 颅内温度及体温升高, 导致猪神志不清异常。另外紫外线影响中枢神经调节功能, 造成新陈代谢异常, 引起身体中毒, 引发日射病。外界环境温度升高, 潮湿闷热, 猪体温调节中枢机能降低, 出汗少散热障碍, 最终造成猪体过热, 引起中枢神经机能紊乱, 血液和呼吸机能障碍, 最终导致发生热射病。

1.2 饲养管理因素

猪只饮水中未添加清热解暑、化湿和中、补益正气、疏肝利胆通窍、醒神的中药制剂。圈舍通风不良, 密度过大, 饮水不充足、遮荫不好。

1.3 防疫保健因素

在炎热夏季, 猪受热应激因素影响, 其免疫力及对疾病抵抗力均下降, 因此夏季要定时往饲料及饮水中添加提高免疫力药品, 如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粉等。

2 猪中暑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 日射病发病时, 猪只表现精神沉郁, 结膜发绀, 呼吸急促, 心律失常, 痉挛抽搐, 倒地不起, 四肢划游状。热射病时, 皮温及体温均升高, 张口喘气, 结膜充血, 脉搏疾速, 意识丧失。

3 猪中暑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诊断。

4 猪中暑疾病的防治

猪只未发病时, 在这个季节要加强舍内通风换气。舍内要有遮荫设施、喷水设施。猪只密度适宜, 平常保证猪只饮水充足, 水中经常添加防暑中药饮剂和电解质多维。用量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猪只发病时要加强护理, 及时对症处理, 可有效减少死亡率。

发病猪只立即移至通风阴凉处, 心功能不全的, 肌注心肌康, 0.2 m L/kg, 出现酸中毒症状时, 静注5%硫酸氢钠100~500 m L;病猪烦燥不安和出现痉挛的, 适量直肠灌注水合氯醛, 视情况还可采取头部浇凉水。防止肺水肿时, 可静注地塞米松2 mg/kg, 这样处理可有效减少死亡。

5 猪只夏季中暑防治体会

养猪户提高对猪中暑病危害性认识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前提。

完善夏季养猪防暑设施设备, 强化猪只饲养管理, 是防治本病发生的根本手段。

浅议防止夏季猪中暑 篇8

1 症状

在闷热的夏天, 一般是早上正常, 下午突然发病, 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喜卧湿地, 心跳加快, 张口喘气, 呕吐, 流涎, 步态不稳, 脉搏加快, 体温升高往往41℃以上, 眼结膜发红, 皮肤干燥灼热, 瞳孔散大, 视力减弱或消失, 步行不稳, 反应迟钝, 严重的倒地抽搐痉挛, 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如不及时治疗可在数小时内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临产猪、哺乳母猪、有肢蹄病的猪很容易发生中暑, 这些猪往往成为信号猪。

2 病理变化

血液粘稠呈暗红色, 眼结膜充血, 支气管内有白色泡沫粘液, 脑严重充血或水肿, 心脏有出血点, 肺水肿等。

3 防治

3.1 预防

改善猪舍环境条件, 保持良好通风, 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充足、清洁、凉爽的饮水, 增加猪舍遮阴面积, 降低饲养密度, 可设置冷水浴池, 炎热时全群猪喷淋冷水降温, 避免在日光照射下长时间放牧或运动, 运输途中应给予充足的饮水和休息时间, 亦可用凉水喷洒猪身。

3.2 治疗

(1) 猪中暑后, 应立即将病猪移到阴凉宽敞通风良好的地方, 用凉水喷其全身;亦可用冷盐水反复灌肠。

(2) 静脉放血以减轻心脏负担:剪耳尖, 尾尖放血100~200毫升, 放血后立即灌服十滴水10~30毫升。

(3) 抗休克, 调节微循环用10%的樟脑磺酸钠2~10毫升+地塞米松+维C混合肌注。

(4) 病猪心力衰竭, 循环虚脱时, 腹腔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100~400毫升, 再皮下注射20%安钠咖溶液5毫升。

(5) 病猪过度兴奋时可肌肉注射氯丙嗪2~4毫升, 或皮下注射安乃近等降温药。

(6) 为缓解脱水和酸中毒, 宜用5%碳酸氢钠溶液300~500毫升静脉注射。

(7) 猪中暑亦可用中药方:鱼腥草、野菊花、淡竹叶各100克, 陈皮20克煎水约1000毫升灌服。

4 总结

夏季肉鸡中暑的防治 篇9

1 中暑症状

1.1 临床症状

鸡只两翅膀张开, 张口呼吸, 而且呼吸急促, 喘息, 部分鸡喉咙内发出明显的呼噜音;卧地不起, 采食量减少, 部分出现拒食;由于鸡只饮水量增加, 可见嗉囊内充满液体, 粪便变稀;鸡只精神委顿, 鸡冠发绀;体温高达44.5℃以上。

1.2 剖检症状

脑膜充血水肿, 胸部肌肉苍白, 气管内有粘液, 心包积液, 心肌出血, 肺严重淤血水肿, 肝脏肿大呈土黄色, 有出血点, 质脆, 全身静脉淤血, 血液凝固不良。

2 预防措施

2.1 做好鸡舍通风降温工作

2.1.1 加强通风

舍内加强通风, 促进空气流动, 加快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从而降低体温, 同时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

2.1.2 遮阳降温

把棚顶涂成白色, 并搞好绿化, 利用植物遮挡, 可有效降低舍内温度。用遮阳网遮阴。

2.1.3 风扇降温

鸡舍内应装吊扇或大功率风扇, 用电扇使空气流动降温。风扇通常在中午开启, 直到晚上12点, 气温下降后方可关闭, 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

2.1.4 湿帘降温

在进风口设置水帘, 让热空气经过冷却之后进入鸡舍, 安装湿帘时, 其下端不得低于鸡床高度。使用湿帘时, 要在上午温度升高之前打开, 下午降温后关闭。这样, 可使舍温降低3~6℃。

2.1.5 水带降温

将抗旱用塑料水带平摊在肉鸡床上, 水带之间的距离根据鸡床宽度和肉鸡的密度确定。一般, 两条水带之间的距离应在70cm以上。当鸡舍温度超过肉鸡生长温度时, 开始向水带内充地下水。气温越高, 水带内水量保持越多, 水流越快, 舍温降低越快。此法一般可降低舍温10℃左右, 还可保持舍内干燥。

2.1.6 喷雾降温

一是在鸡舍屋顶安装喷头, 高温时进行喷水, 达到降低屋顶温度, 从而降低鸡舍内温度的作用。二是鸡舍内安装自动消毒喷雾装置, 既可以作为日常消毒防疫之用, 又可在高温时用作喷雾降温。一般是每隔0.5h喷雾一次, 每次连续喷雾20s左右, 每次以不喷湿鸡毛为宜。

2.1.7 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鸡群过于拥挤造成个体散热面积减少, 自身产热量增加, 加大了夏季降温工作的难度, 增加了鸡群热应激和中暑的几率。

2.2 加强饲养管理

2.2.1 提高饲料能量水平

鸡在18~23℃环境温度之中, 可根据自身需要和日粮能量水平来调节采食量, 但当鸡群热应激时, 自身调节能力降低, 采食量下降, 生产能力受到影响。夏季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提高1~2个百分点, 满足能量饲料使用, 减少因采食量下降而营养不良。

2.2.2 改变饲喂方式

白天炎热时减少饲喂或不饲喂, 而在晚上和清晨饲喂, 并适当驱赶鸡群增加采食量, 每次喂料时不要过多添加饲料, 料要保持新鲜, 防霉, 防浪费, 料桶要清空1次/d, 不能累加, 高温高湿天气, 加上喷水降温, 饲料很容易出现变质结块, 影响适口性, 造成鸡厌食, 严重时发生中毒。

2.2.3 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

炎热夏季, 鸡的钠和钾排泄量增加, 由于喘息频率增加, 血浆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可能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因此, 日粮或饮水中补加0.1%~0.5%的碳酸氢钠能有效减轻热应激。高温时饲料中营养物质被氧化, 也易造成鸡群生理紧张, 降低对维生素C的合成能力, 因此适当增加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 有利于减轻热应激, 同时可使其他营养物质免遭氧化。

2.2.4 降低饮水温度

研究表明, 在受到热应激时, 将饮用水温度降低5℃, 可达到缓解热应激, 刺激鸡群食欲的作用。所以在夏季, 最好选用优质深井水, 同时将水管深埋, 深度在20cm以上, 保证供应凉爽饮水。

3 治疗措施

炎热夏季常按4穴防中暑 篇10

防暑穴位1:少冲穴

少冲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取此穴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俯掌的姿势,因为此穴位于小指指甲下缘、靠无名指桡侧的边缘上。常按揉此穴有生发心气、清热熄风、醒神开窍的作用。

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小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穴位。值得注意的是,此穴是脑部的反射区,要慢慢地揉捏,不要用蛮力,左右手可互相揉捏。

防暑穴位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在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常按揉此穴有平肝泄热、疏肝养血、清利下焦的作用。

盛夏,当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心慌、胸闷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及时按压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明显的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或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按右太冲穴,3分钟后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左太冲穴3分钟,反复做2~3次,共10~15分钟。需要注意的是,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孕妇禁用。

防暑穴位3:关冲穴

关冲穴位于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常按压揉捏此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的作用。

当出现头晕、头痛、口渴、恶心、欲呕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指腹按揉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

防暑穴位4:中冲穴

中冲穴位于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常按揉此穴有醒神开窍、清心泻热的作用。

当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心悸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指腹按揉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

夏季牛中暑二例的防治 篇11

1 病例一

1.1 牛日射病

2005年6月19日, 某村王某的300kg体重成年生产母牛, 中午栓在没有遮阴的院子里, 当时外界温度36℃左右, 在没有饮水的情况下在太阳下暴晒3小时, 于下午16:00突然发病。

1.2 临床症状

突然倒地痉挛, 口流涎, 体温40.2℃, 皮肤烫手, 瞳孔缩小。

1.3 治疗

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25mg静脉推注, 用刚从井里抽出的凉水18kg从头上缓缓淋浴两次, 病牛20min后痉挛停止, 15min后症状消失, 病牛自己起来走动, 恢复正常, 再不有用药。

2 病例二

2.1 牛热射病

2007年6月27日下午, 某村陶某的一头5岁生产土母牛突然发病, 体重300kg, 病前正午该牛没牵回棚圈避暑, 在田地边日光下暴晒3小时, 当时气温36℃左右, 下午16:00点牵回棚圈时发病。

2.2 临床症状

体温41℃, 皮肤温度高, 流少量涎、轻咳、尿黄、口渴, 舌乳头发红。

2.3 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用清热解毒散200g (用标示量的中剂量, 主要成份:山黄柏、黄芩、黄连须、花豆根、黄药子) 加冷水灌服。葡萄糖氯化钠液500毫升, 促反当液500毫升 (主要成份:葡萄糖50g+氯化钙5g+氯化钠25g+安钠咖1g) 一次静脉注射30%安乃近2支 (6g) 肌注。次日上午10点检查病牛:体温38.2℃, 病理症状全部消失, 痊愈。

(2) 西药治疗: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10%葡萄糖500毫升静注。

3 病因

病例一属急性发作, 如果治疗不及时易死亡, 病例二牛处在地势较低的地边上, 中午缺水、无风、闷热、散热不畅发病。

4 预防

(1) 在炎热季节, 养殖户必须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和防暑降温工作。

(2) 在牛大群转场的车船要达到通风, 不要超量转场, 最好选择在早晚气温相对凉爽的时间转场;尽量避开正午炎热时间, 同时注意牛防暑放热准备, 可以注意补喂食盐和充足饮水。

上一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下一篇:机场消防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