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中暑的诊疗

2024-07-22

绵羊中暑的诊疗(精选3篇)

绵羊中暑的诊疗 篇1

羔羊的硒缺乏症主要表现为白肌病。白肌病是一种幼畜以骨骼肌、心肌纤维及肝脏发生变性坏死为特征的疾病, 病变部位肌肉色淡、苍白。冬春气候骤变、缺乏青绿饲料时发病率、病死率高, 多发生于14~28日龄的羔羊, 呈地方流行性。

1 发病情况

2011年5月份, 昌吉市滨湖乡一农民前来求助, 反映其舍饲羊群从3月份产羔后开始发病, 156只绵羊 (其中羔羊52只) 陆续发病死亡21只。发病死亡的均为28日龄以下的羔羊, 大羊未见异常。该病例主要临床特点为多数羔羊突然死亡, 无明显症状, 少数病羔发病后表现肢体僵硬, 不灵活, 精神差, 不食, 卧地, 多在1d内死亡。往年也有这种情况, 但只是个别羊死亡, 没有引起重视。去年从内地引进多胎肉羊品种, 今年就很严重了。死亡的基本都是从外地引入母羊所产的羔羊。经询问告知, 该羊群从未补充过微量元素, 曾使用过食盐舔砖, 去年开始没有用。本病例做出初步诊断后立即采取补硒补维生素E的治疗措施, 2d后羔羊死亡停止;采取相应的补硒预防措施3个月后回访, 该羊群没有再出现新的病例。

2 症状

羊群中死亡和发病表现症状的均为羔羊。发病尚未死亡的病羔主要症状是肢体僵硬, 后躯运动不灵活, 体质虚弱, 侧卧于地, 心率150~200次/min, 体温正常 (39℃左右) , 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可达100次/min, 精神沉郁, 不愿走动, 多数病羔食欲尚可。触诊背部、臀部的肌肉, 有肿胀感, 比正常肌肉硬, 这样的病变常呈对称性的。有的病羔消化机能紊乱, 体温稍低, 肠音弱, 腹泻。有的伴发结膜炎、角膜混浊、失明等。有的病羔可呈现强直性痉挛状态, 随即出现麻痹、血尿。也有羔羊发病前未见异常, 在受到惊吓而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而突然死亡。膘情好的羔羊更容易发病, 且死亡更快。

3 病理剖检

病死羔羊解剖主要见骨骼肌色淡, 可见局限性的发白或灰白色变性区, 呈鱼肉样或煮肉样, 左右两侧对称。心扩张, 心肌内外膜下肌肉层有黄白、灰白条纹或状斑。肝肿大, 切面有黄红色斑纹, 外观如槟榔样。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取新鲜的病死羔羊心、肝、脾、肾及血液等病料接种于营养琼脂、血液琼脂、营养肉汤和厌氧肝汤等37℃培养48h和涂片镜检, 结果均为阴性。

5 诊断

5.1 诊断

本病例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治疗结果可诊断为羔羊白肌病, 亦称羔羊硒缺乏症。

5.2 鉴别诊断

根据病羊突然死亡等临床表现特点, 应作如下鉴别诊断: (1) 炭疽:各种年龄羊均可发病。病羊死亡后尸体迅速膨胀, 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 外观酱油样或煤焦油样, 血凝不全。

(2) 破伤风:常发生于羔羊断脐之后。特征为肌肉僵硬, 不能自主起卧, 牙关紧闭, 而后发生强直性痉挛, 角弓反张, 常因胀气而迅速死亡。常可找到原发性化脓创伤。

(3) 巴氏杆菌病:最急性型突然死亡。急性型可见高热 (41~42℃) , 呼吸困难, 急性死亡。剖检见皮下水肿, 皮下浆液性浸润和点状出血, 胸腔内有黄色渗出液。肺脏点状出血和红色肝变区, 偶见黄豆或胡桃大小的化脓灶, 常见肺胸膜粘连。脾不肿大。病料涂片镜检见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 该菌瑞氏染色镜检见两级着染的小球杆菌。

(4) 败血性大肠杆菌病: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 剧烈腹泻, 排黄、灰白色、带气泡或血液稀便。呼吸浅表, 四肢僵硬, 运步失调, 关节肿胀, 倒地磨牙, 突然死亡。剖检见胸腔、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 混有纤维素。关节肿大, 滑液增多而混浊, 含有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涂片镜检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麦康凯琼脂上生长出红色菌落。

(5) 铜缺乏症:发病羔羊体温不高, 食欲尚可, 不见腹泻, 呼吸、心率、心律正常。驱赶时后躯摇摆, 极易摔倒。严重者后肢麻痹拖行。多数羔羊一出生就很快死亡。剖检见病死羔羊血液稀薄, 色暗红。心肌暗红, 柔软, 肾髓质颜色暗红。颅腔内有淡黄色液体, 脑组织水肿、软化, 脑沟变浅。脊管内有黄色胶冻样物和少量黄色液体。

6 防治

6.1 治疗

6.1.1 补硒、补维生素E

方法一:全群羔羊肌内注射: (1) 0.1%亚硒酸钠注射液, 羔羊2~3m L/只, 1次/2d, 连用2~4次。 (2) 醋酸维生素E注射液, 羔羊0.1~0.5g, 1次/2d, 连用2~4次。 (3) 病羔每公斤体重静脉注射5%葡萄糖10~20m L+维生素C 50~100mg+三磷酸腺苷二钠1~2mg, 1次/d, 连用2~3次。同时, 全群母羊可用硒酸钠维生素E预混剂 (亚硒酸钠0.4g, 维生素E5g, 碳酸钙加至1000g) 500~1000g, 加1000kg饲料混饲。

方法二:全群羔羊肌内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 1~2m L/只, 1次/2d, 连用2~4次。同时全群母羊拌料饲喂亚硒酸钠维生素E, 每1000kg饲料混入亚硒酸钠维生素E预混剂500~1000g。

6.1.2 预防感染:

发病羔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本病例选择口服氨苄青霉素15mg/kg, 2次/d, 连用2d。

6.2 预防

6.2.1 近期预防:

冬春给母羊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

6.2.2 远期预防:

应保证饲料含硒在0.1~0.2mg/kg, 并注意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的补充。可长期添加含硒微量元素或供给含硒盐砖。

7 小结

本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死亡, 剖检见特征的“虎斑心”和“槟榔肝”变化, 与资料介绍的羊白肌病临床及病理症状相符。

本病例参考资料推荐的方法 (补硒和维生素E) 对白肌病进行治疗, 一半羔羊采用方法一, 另一半用方法二进行治疗, 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发病羔羊均为刚从外地引进母羊所产的羔羊, 是否说明外来羊对饲料缺硒较为敏感;或是因为新引入的羊生产效率高, 是否对饲料营养要求更为严格或对营养缺乏 (包括缺硒) 更为敏感, 尚需进一步研究。

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 发生白肌病的羊群往往是饲养管理较差的羊群, 还会存在其他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缺乏的问题, 这些羊群整体抵抗力较差, 常会继发条件致病菌 (巴氏杆菌或大肠杆菌等) 感染性疾病, 因此需要针对这些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酌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抗生素等, 连续给药2~3d即可。但需注意, 不要过分强调抗菌给药, 如加大剂量、盲目联合应用、连续给药时间过长以及妄图抑杀所有细菌等。

因为反刍动物消化道的结构特点, 口服抗菌药物不仅生物利用度低, 疗效差, 而且还会大量杀灭瘤胃中的有益微生物, 破坏瘤胃功能, 因此, 对成年反刍动物不提倡口服抗菌药物。未断奶仔畜的消化, 对瘤胃发酵功能的依赖性较小, 因此口服给药可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 副作用较小, 并可以大大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临床兽医制定的防治方案的用药依从性。

维生素C可以消除自由基以保护心肌, 三磷酸腺苷可以降低窦房结的兴奋性, 降低心率。两药对于保护因缺硒而受损以及心率过快的心肌应当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行庆华, 等.乡村兽医临床技能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111-112.

绵羊坏疽型乳房炎的诊疗 篇2

1 病例简介

该绵羊2.5 岁,品种为道赛特,产羔一个月,病羊表现为精神沉郁,呼吸加快,食欲废绝,体温40.6℃,右后肢跛行(走路画弧线)。初期乳房表现为急性炎性反应,乳头基部伤口处有炎性渗出,该侧乳房皮肤呈现粉红色,极度肿大坚实,触诊敏感,有生面团样手感,按压有白色凹陷痕迹。乳汁已经变性,抽出约120m L粘稠微红的脓性汁液。之后乳房颜色渐变为红色,4h后乳房颜色变为紫色,此时痛感已基本消失(因为此时已采取了封闭疗法),10h后乳房颜色变为蓝黑色,最后乳房坏疽(坏疽区皮肤与正常皮肤区域界线明显),直至上部乳腺萎缩,从伤口至乳头的部分逐渐脱落,由于采取了比较彻底的消毒保护措施,剩余部分未发生化脓感染,且左侧乳房功能正常。

2 诊断

根据可能病因和症状初步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坏疽性乳房炎,虽然肠杆菌和厌氧菌等其它微生物也有可能引起坏疽性乳房炎,但是考虑其常见情况,还是觉得葡萄球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若能结合细菌分离培养以及生化试验(凝固酶阳性)就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了。另就资料显示,奶牛常用的标准乳盘体细胞计数的方法对于诊断葡萄球菌感染并不准确。

3 治疗

因为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同一生产时期的羊只较多,所以治疗期间采取隔离治疗的办法,并且对该羊的羔羊实行人工饲喂,对舍内采用5%的来苏儿喷洒消毒(当时没有其他消毒剂供选择)。

由于其为急性发作,先期疼痛剧烈,因此采用的是乳房基部多点注射普鲁卡因加抗生素的封闭疗法(隔天一次),伤口处用双氧水冲洗后涂擦碘酊。第2 天,开始全身给予抗生素治疗(静脉注射青链霉素,加上地塞米松)。整个患侧乳房开始外敷鱼石脂(此时乳房已经变为蓝黑色)。治疗期间还针对其食欲不振给与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的药物(商品名为:胃肠舒)。

治疗第5 天,其乳房下部脱落,对其剩余部分的红色颗粒状暴露的组织进行了冲洗消毒,并继续外敷鱼石脂,直至干燥萎缩。

4 讨论

绵羊链球菌病的诊疗体会 篇3

1 发病情况

2008年7月中旬, 瓜州县河东某养殖场饲养的250只绵羊突然发病, 当时气温较低,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在疫病防治期间共发病羊89只, 发病率35.6%, 死亡25只, 致死率28.09%。

2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不振, 食欲废绝, 反刍停止, 卧地不起, 体温升高41℃以上;眼结膜充血、流泪或脓性分泌物;口流涎, 混有泡沫;咽喉肿胀, 颌下淋巴结肿大, 呼吸急促;粪便变软, 有的带有粘液或血液;最后卧地不起, 临死前有磨牙、抽搐、惊厥等神经症状, 病程2~3天, 有的在几个小时内死亡。

3 剖检变化

共剖检病死羊4只, 主要病变是内脏出血, 淋巴结肿大、出血;气管粘膜出血, 肺水肿、出血, 有肝变区;胸腹腔及心包积体, 胆囊显著肿大, 胆汁外渗, 表面有少量出血点;真胃出血, 内容物稀薄, 肠道充满气体。

4 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羊肝、心包积液涂片, 革兰氏染色镜检, 发现有革兰氏阳性呈双球形或数个短链状球菌。

将肝脾等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 37℃温箱中培养24h, 出现无色、透明、露珠样菌落, 呈β溶血。将培养物涂片, 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长链状阳性球菌。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进行。该细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钠、复方新诺明、严迪高度敏感;卡那霉素、氟哌酸、氯霉素、新霉素不敏感。

5 防治措施

对羊群进行全面健康检查, 病羊和可疑羊只隔离, 病死羊只深埋处理, 圈舍彻底消毒, 整个羊场用3%来苏尔、0.1%强力消毒灵、10%石灰乳等消毒, 病死羊只深埋处理, 防止了疫源扩散。

病羊和可疑羊只用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 1日2次, 连用4天。同时配合磺胺密啶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内服治疗。在应用抗链球菌药的同时, 还采取了退热、强心、补液等辅助疗法, 效果明显。

对未发病的羊只紧急接种羊链球菌疫苗, 按瓶签的头份加入生理盐水, 稀释溶解, 每只羊皮下注射5ml。

上一篇:细胞免疫疗法下一篇:自动变速器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