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疗法(共7篇)
细胞免疫疗法 篇1
新华社华盛顿6月18日电 (记者林小春)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科学家18日说, 他们开发出对自体免疫疾病的一种新疗法, 可在动物体内诱导出有效抑制致病炎症细胞、而不会影响正常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细胞。如果这一技术能成功应用于人类, 有可能帮助人类最终攻克自体免疫疾病。
人类有许多慢性病, 像多发性硬化症、I型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由免疫系统以某种方式“滥杀无辜”引起的, 这种免疫系统伤害自身组织和器官的疾病被称为自体免疫疾病。目前, 自体免疫疾病尚无法治愈, 而现有的多数药物则无法区分正常免疫细胞和会发动自体攻击的免疫细胞, 所以它们虽然可暂时缓解症状, 但也消灭了抑制有害细菌和病毒所必需的正常免疫细胞, 从长期看会让病人更脆弱。
研究负责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黏膜免疫研究室主任陈万军对新华社记者说, 自体免疫疾病的一个共同的重要发病机理是, 患者免疫系统的正常平衡被破坏, 导致患者体内充斥着大量炎症细胞和因子。所以理论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该是, 首先把这个已失去平衡、免疫反应过强的状态打破, 然后再重新诱导免疫系统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即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 让免疫细胞对自己的组织和器官耐受而不是破坏。“简单地说, 基本原理就是‘打破一个旧世界, 建立一个新世界’”。
陈万军等人采取的新方案是, 首先诱导实验鼠的自身免疫细胞凋亡, 让这些细胞被体内一种叫做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胞“吃掉”, 之后巨噬细胞会产生一种重要的免疫调控抑制因子TGFβ。TGFβ在体内会形成一个免疫调控的微环境, 在这种微环境下再注射一种蛋白多肽, 去刺激新的未分化的“原始”或“处女”T细胞, 这些T细胞在TGFβ占优势的微环境中, 会分化成免疫调节T细胞, 而不是破坏自身组织和器官的炎症细胞。
他说:“这些免疫调节细胞会进入相应的、有自身免疫病的组织和器官, 防止和抑制破坏自身组织的免疫炎症细胞的产生或发挥功能, 从而让疾病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陈万军说, 他们利用此技术对罹患多发性硬化症与I型糖尿病的小鼠进行治疗, 让病鼠取得了长期缓解, 接下来他们还将探索此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与异体器官移植排斥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他说, 如果动物实验成功, “我们将和临床医生合作把这个技术用在自体免疫疾病病人的治疗上。尽管仍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 但我们有信心最终会造福病人。我们不但要和美国医生合作, 也希望有机会和中国医生合作”。
(中国科技网)
摘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科学家18日说, 他们开发出对自体免疫疾病的一种新疗法, 可在动物体内诱导出有效抑制致病炎症细胞、而不会影响正常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细胞。
细胞免疫疗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系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人,其中对照组中有男18例,女25例,年龄31~78岁,平均(52.3±14.5)岁;观察组中有男19例,女24例,年龄33~77岁,平均(53.1±1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照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临床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免疫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情况进行评估。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布地奈德常规剂量治疗;观察组:免疫抑制剂治疗,即给予患者泼尼龙单药治疗,第1周剂量为60mg/d,第2周剂量为40mg/d,第3周剂量为30mg/d,第4周剂量为30mg/d,第5周以及后续治疗剂量维持在20mg/d。为减少不良反应可给予患者硫唑嘌呤50mg/d予以辅助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消失,ALT水平不足2×ULN,肝脏活检界面炎消失;无效:治疗期间患者依从性良好,然而临床、实验室以及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病情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是进展[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43例观察组患者有效人数为39例,有效率为90.70%;43例对照组患者有效人数32例,有效率为74.42%,在有效率的比较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上对于慢性炎症性肝病的治疗原则为将致病因素予以清除,然而自身免疫性肝炎在清除致病因素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原则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降低组织学中炎症以及肝细胞损害为主[3]。近几年有学者指出,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采取相应的免疫制剂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4]。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便采取了泼尼龙联合硫唑嘌呤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得到了良好控制。这一结果表明,针对符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指征合理采取免疫疗法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关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血清AST和IgG水平正常或者是接近正常的无症状患者、静止期肝硬化患者、高血压患者、精神病以及脆性糖尿病者则不适合采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且存在严重细胞减少者不适合采取硫唑嘌呤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采取合理的免疫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硫唑嘌呤的合理应用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给予关注,然在治疗时应严格掌握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引起不良后果,影响疗效。
参考文献
[1]邱德凯, 马雄.自身免疫性肝病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03-116.
[2]邱德凯, 马雄.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 2011, 22 (15) :275-278.
[3]张悦, 朱五琨, 王惠渲, 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 2011, 14 (15) :1661.
奶牛乳房炎的免疫防制及综合疗法 篇3
1 免疫防制
1.1 乳腺炎疫苗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目前研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苗或类毒素已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防制, 试验结果表明, 不论是灭活疫苗还是活苗, 都能提高乳牛的自发性治愈率, 降低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生率。就血清抗体效价来讲, 活苗效果明显高于灭活苗。
1.2 细胞因子 (Cytokines, CK)
用于乳腺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主要有白细胞介素 (IL) 、集落刺激因子 (CSF) 、干扰素 (IFN)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等。几在控制乳房炎上有代表性的是IL-2, 主要性能是促进B细胞生长分化, 产生抗体, 激活T细胞, 使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 建立免疫记忆, 增强其杀菌活性并可用作乳腺炎疫苗的免疫佐剂。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时, 与抗生素合用的疗效比单用抗生素的疗效提高20%~30%。
2 治疗方法
2.1 局部疗法
(1) 乳房内药物疗法。该方法是选用敏感抗菌素, 经乳头管将药物注入乳池, 注完后用双手从乳头基部向上顺次按摩乳房, 使药液充分扩散至整个乳腺内。比较常用的药物为抗菌素。
绿草素是1种天然植物提取物, 为醌类化合物, 具有抗菌消炎、通经活血作用, 对奶牛乳房炎性肿胀的消肿作用明显, 绿草素毒性低, 不易产生耐药性。用药前将奶挤净, 消毒乳头, 将绿草素400mg溶于100m 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中, 1次注入患乳, 1次/d, 连用2d为1疗程。1个疗程未愈者可进行第2个疗程。
鱼石脂具有杀死病原、加速损伤乳腺组织再生等多种功能, 对浆液性和卡他性乳房炎疗效理想, 用10%鱼石脂20~40m L注入乳房内, 每天早晚挤奶后各1次, 连用5d, 与抗生素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生物制剂是治疗乳房炎的理想制剂。例如微生物溶酰胺酶含有溶菌和蛋白水解成分, 能有效破坏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细胞, 治疗时每个乳区注入10m L, 1次/d, 一般治疗3~5次, 疗效为72.6%乳酸链球菌活性制剂也是理想的生物制剂, 将患乳充分挤乳后注入本品, 经2~3次治疗, 对浆液性、卡他性、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高达96%以上;细菌素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细菌蛋白, 能杀死一些细菌, 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性乳房炎。
(2) 乳房外用药物。敷贴性制剂具有使用方便、药残较低等优点, 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药剂。俄罗斯研制了一种由抗菌药物、药物植物浸膏、免疫调节剂、麻醉剂和复方基质组成的新型制剂, 敷贴1次/d, 连用2d, 隐性乳房炎治愈率97.4%, 临床型乳房炎治愈率84.6%。印度研制了草药凝胶制剂, 选用41头隐性乳房炎病牛进行治疗试验, 连用6d后检查, 结果均为阴性, 且乳汁中体细胞数明显减少。
2.2 全身疗法
(1) 口服疗法。盐酸左旋咪唑7.5mg/kg.bw, 溶于1 L水中, 口服, 间隔3、5、7d各用3次;中药治疗用蒲公英50g, 双花50g, 连翘50g, 木芙蓉30g, 浙贝母30g, 丝瓜络30g, 通草25g, 如果乳房有硬块加黄柏40g, 皂刺30g, 海藻30g, 七叶一枝花30g。压末灌服或拌入饲料中饲喂。
(2) 肌肉注射疗法。抗生素肌肉注射液疗法是常用的1种治疗方法, 每次在挤奶前肌肉注射催产:素100IU/头, 连用1周, 结果与抗生素疗效相同, 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乳腺功能发生变化。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的免疫调节剂治疗乳房炎, 间隔7d 3次肌肉注射免疫调节剂, 结果表明该制剂能明显降低病原性乳房炎奶汁中的体细胞数。
细胞免疫疗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我院中西医不孕不育中心符合条件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标准
(1) 24岁≤年龄≤36岁; (2) 自然流产次数≥2次,均在12周以前自然流产。 (3) 接受使用中药治疗者; (4) 男方精液常规分析连续2次均在正常范围,性生活正常,无内分泌及其他免疫性疾病史; (5) 双方染色体分析正常; (6) 女方无内分泌失调及子宫畸形等疾病,TORCH检查正常,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巢抗体为阴性; (7) 双方无肝炎、梅毒等传染病,无全身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1) 血源检查:URSA患者血源供应者需经肝炎病毒系列、HIV、梅毒螺旋体、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检查,血源供应者选择为丈夫。 (2) 淋巴细胞分离:抽取供血者静脉血10 ml肝素钠抗凝。15 ml离心管中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约6ml,将抗凝的外周血9 ml小心加在淋巴细胞分离液面上。2 500 r/min离心20分钟,吸取淋巴细胞分离液与稀释血浆界面之间的白膜层,生理盐水洗涤2~3次,1000~1 200 r/min,每次离心10 min。最后将细胞溶于生理盐水,细胞浓度调至2~3×107/ml,总体积2ml,分4~6点注射于患者前臂皮下。每次间隔4周,3次注射后检查封闭抗体,门诊监测卵泡,指导受孕。随访半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进行主动免疫治疗期间,开始口服中药寿胎丸加减治疗。寿胎丸组方:菟丝子30g,续断15g,桑寄生30g,阿胶(烊化)10g。方药加减:阴虚内热者加生地黄、女贞子以清热养阴;阳虚者加肉苁蓉、淫羊藿以温肾助阳;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首乌;以上中药制剂均由本院制剂室统一提供,日一剂,2次服用。
1.4 观察指标
1.4.1 封闭抗体
检测血清中封闭抗体的情况。
1.4.2 12周临床妊娠
血尿HCG及超声监测至12周定为判断治疗效果的临床妊娠。
1.5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SPS 13.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正态数据采用(x±s)表示及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封闭抗体转阳率比较
2.2 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
2.3 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同对照组在封闭抗体转阳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妊娠率、12周妊娠率方面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封闭抗体是指在正常妊娠中,滋养细胞携带的父系抗原刺激母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IgG抗体。它可以和母体淋巴细胞及胚胎的滋养细胞相结合,从而阻断母子之间的抗原识别及其引起的继发排斥反应,是母体针对胚胎抗原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抗体。研究表明,77%正常分娩者封闭抗体为阳性,而88%RSA患者的封闭抗体为阴性[3]。如果妊娠时缺乏足够的抗体,母体就会引起同种免疫识别保护功能低下,母体免疫系统容易对胎儿作异物排斥,进而造成流产[4,-5]
中医学“滑胎”与复发性流产基本一致,中医学认为妊娠与肾气和冲任二脉关系密切,滑胎病因多为体质虚弱,肾气不足,耗损肾精,其病机是冲任失调,系胎无力,胎气不宁。《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录的寿胎丸是治疗该病的名方,“寿胎丸,治滑胎……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寿胎丸以补肾而安胎,方中菟丝子补肝肾而益精髓,治“妇人常习流产”,为滋阴通络之上品,阴中有阳,守而能走,壮胎元以安胎为君药;桑寄生强筋骨,养血,使胎气强壮;川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二脉。阿胶补血,使血脉安伏以养胎安胎,四药共奏补肾养血,固摄安胎之效。何佳英[6]认为寿胎丸具有益肾健脾扶正,标本兼治,免疫调节作用,有效恢复机体正常生育功能,改善宫内环境,增加受孕几率。党参大补元气,补后天实先天;当归、鸡血藤、首乌调理气血、养血安胎;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健脾养血安胎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白术、菟丝子均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续断含大量维生素E,女贞子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异常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封闭抗体缺失性RSA疗效肯定,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是一个多种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近年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主动免疫淋巴细胞治疗及结合激素支持治疗,输入白蛋白被动免疫疗法与中医药疗法均对复发性流产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如何制定出更经济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尚有待于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爱民, 林其德.同种免疫异常所致习惯性流产的病因病机及诊治[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 (2) :74-75.
[2]杨仁美, 柳露, 许金菊, 等.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原发性习惯性流产[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0, 16 (1) :44-45.
[3]余江, 张进, 何晓宇.封闭抗体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0, 35 (4) :248-249.
[4]Pandey MK, Saxena V, Agreawal S.Characterization of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blocking antibodies (MLR-Bf) in human pregnancy[J].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03, 3 (1) :2.
[5]林其德, 汪希鹏.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1) :5-8.
细胞免疫疗法 篇5
血友病(Hemophilia)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其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凝血因子VIII或/和IX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凝血因子VIII、IX缺陷分别导致血友病A和B的发生,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液循环中凝血因子VIII、IX蛋白的水平密切相关。替代治疗被认为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重组或血浆来源的凝血因子VIII、IX极易在血液循环中降解,并且其费用也非常昂贵。转基因技术虽然可以从根本上纠正凝血因子表达缺陷,但是基因表达效率低、维持时间短并引起免疫反应。肝脏是产生凝血因子II、V、VII、VIII、IX和X的器官,所以,凝血因子VIII和IX缺陷是肝细胞替代治疗的适应证。但供体肝细胞匮乏、培养肝细胞增殖能力差,以及经过冻存的肝细胞活力低等关键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限制了肝细胞的应用。
胚胎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的囊胚内细胞群经体外培养并分离克隆出来的一种原始、高度未分化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更新和发育全能性并能产生后代的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人体200多种细胞类型,所以可用于构建心、肝、肾等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胚胎干细胞由于其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有望为细胞移植治疗各种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细胞来源。目前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国际上关于胚胎干细胞源性肝细胞是否表达凝血因子的报道仍非常有限。如果可以成功建立一种共表达凝血因子VIII、IX的胚胎干细胞源性肝细胞的培养体系,将有望为血友病A和B的细胞替代治疗提供充足的、新型“种子”细胞来源。
凝血因子VIII、IX由成熟肝脏细胞合成并分泌,而高效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功能性成熟肝细胞仍是目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大难点。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高效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培养体系,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及多种诱导因子联合贯续应用,获得了更加接近于成熟肝细胞的胚胎干细胞源性肝细胞,并进一步证实所获得的胚胎干细胞源性肝细胞具有在体外合成并分泌凝血因子VIII、IX的能力。
这篇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中国药理学报》[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10:1-9]上,由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闵军教授、陈亚进教授以及曹君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并获得国家863基金及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研究小组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骨形态发生蛋白4 (BMP-4)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联合作用,促使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内胚层细胞和肝脏前体细胞,分化后期在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抑瘤素M (OSM) 和地塞米松 (DEX) 作用下,肝脏前体细胞可以进一步分化为成熟肝脏细胞。研究人员同时通过RT-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到凝血因子Ⅷ、Ⅸ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共表达。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凝血因子Ⅷ、Ⅸ双阳性的肝细胞比例达到70%以上,在作为对照的自发分化细胞中则无上述因子的表达。而经ELISA技术对细胞培养上清的检测,更是证实了此种由胚胎干细胞源性肝细胞所合成的凝血因子Ⅷ、Ⅸ能够成功地被分泌至细胞外。由此,该研究小组建立了一个新颖的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稳定共表达凝血因子Ⅷ、Ⅸ的成熟肝细胞分化体系,并明确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与细胞因子BMP-4和bFGF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肝系分化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在课题组开展的上述研究中,之所以能够获得高纯度的共表达凝血因子Ⅷ、Ⅸ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肝细胞,重要原因之一为诱导分化因子丁酸钠的作用。丁酸钠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以通过组蛋白修饰的方式使组蛋白超乙酰化,并激活一些转录因子,使其结合并激活某些基因,从而诱导细胞分化。
红细胞免疫与免疫复合物疾病 篇6
红细胞免疫是天然免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红细胞免疫研究的深入,已发现红细胞具有免疫粘附、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携带和运输免疫复合物、对T、B等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及效应细胞样作用等重要功能,在机体免疫防御、免疫监视以及免疫自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细胞的免疫粘附活性主要通过其表面的补体受体CR1实现,红细胞CR1粘附免疫复合物而参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并可调节补体活性。许多研究表明:红细胞CR1分子数量与其粘附免疫复合物功能显著正相关[4],红细胞在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 红细胞在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中的作用
经研究证明,人体大约有95%的循环C3b受体存在于红细胞的表面,红细胞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是白细胞的500~1 000倍。Jean等做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上CR1的分布分2种,即散在分布及集簇分布。红细胞上有50%的CR1呈集簇分布,而多形核白细胞上CR1的集簇分布率却小于15%CR1的这种集簇分布方式可使它与C3b包被的免疫复合物的结合位点呈多价性,且连接更为牢固。试验证明,尽管单个白细胞表面CR1受体较红细胞多但在细胞浓度相同时,2种细胞的免疫复合物结合率相同,而在CR1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多形核白细胞与免疫复合物的结合量总是低于红细胞。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总数远远超过白细胞,因此几乎所有的C3b-免疫复合物都是由红细胞结合的。
在实验中发现,大多数免疫复合物进入体内后很快与红细胞结合,并迅速被运送到肝、脾组织中加以清除。研究证明,红细胞与免疫复合物的连接主要是通过红细胞膜表面补体受体和免疫复合物上相应的补体结合介导的。红细胞对免疫复合物的调控包括2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补体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调控,另一是对补体抗原复合物的调控。许多抗原如肿瘤细胞可直接激活粘附补体,然后通过补体受体被红细胞粘附携带。
2 免疫复合物在体内的清除模式[5]
红细胞免疫粘附通过红细胞表面的CR1受体与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结合,复合物随血流被带到固定吞噬系统。固定吞噬系统捕获红细胞结合的免疫复合物,通过巨噬细胞膜表面的Fc受体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Fc段结合,此时,红细胞从免疫复合物上解离,再度进入循环,而捕获了免疫复合物的巨噬细胞则通过膜表面的CR1受体再与免疫复合物的补体C3b结合,Fc受体与CR1受体的协同作用使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而将免疫复合物吞噬,并清除出体内。
有实验证明,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的结合是可逆的,免疫复合物的结合和解离与红细胞膜表面的CR1受体的数量有关,它可从CR1受体数量少的红细胞上转移到CR1受体数量多的红细胞上,肝脏内巨噬细胞膜表面的Fc受体和CR1受体密度较高,具有对免疫复合物更强的作用,因而可以从CR1密度低的红细胞上夺取免疫复合物。
红细胞从免疫复合物上解离可能是通过机械性和化学性等多种因素引起,有人认为,肝血流对红细胞的作用力大于红细胞与免疫复合物的结合力,当结合在红细胞上的免疫复合物进入肝脏时,被巨噬细胞捕获,其抗体部分结合在巨噬细胞的Fc受体而固定,红细胞则受血液冲刷而从免疫复合物上解离。
3 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CR1)与免疫复合物疾病
目前,红细胞膜上已被明确的补体受体有Ⅰ型补体受体(CR1)和Ⅳ型补体受体(CR4),而且绝大多数的C3b-免疫复合物是通过CR1连接的。体外试验证实,红细胞表面具有CR1受体,CR1受体是一种单链糖蛋白,主要结合补体片段C3b、C4b。由于C3b-免疫复合物在周围组织中的沉积是导致许多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红细胞与C3b-免疫复合物的结合对稳定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导致红细胞膜表面的CR1受体数量减少或活力下降,可引起免疫复合物在组织中沉积,产生免疫复合物疾病。
免疫复合物疾病属于III型超敏反应。系指由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沉积于特殊器官或组织所引起的疾病。通常认为这些复合物来自血循环中所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是机体清除有害抗原和终止免疫反应的生理过程。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免疫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捕获消除,或者能通过肾小球滤膜被排出体外。但在传染病或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时,IC可沉积于局部组织,激活各种强有力的可溶性炎性介质如补体系统、血凝系统、纤溶系统等,引起白细胞聚集。这些被激活的细胞释放氧代谢的毒性产物及各种蛋白酶和其他酶类,最终引起组织损害,形成免疫复合物病。这些疾病虽然病因各异,但它们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该类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肝炎等。
很多试验表明,红细胞通过CR1所完成的免疫粘附在清除机体免疫复合物方面起主要作用。红细胞CR1因某些原因受到损害或抑制时,不能及时有效清除体内产生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以至血液中循环免疫复合物浓度进一步升高,免疫复合物的大量蓄积,导致炎症反应,造成自身细胞的损伤。这也是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机制之一,如RA。目前对动物的红细胞免疫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资料积累[6],特别是一些导致免疫抑制的重大疾病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研究表明,动物的红细胞都具有免疫粘附活性,动物患病后红细胞上的C3b受体数量明显减少,而循环免疫复合物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红细胞CR1的数量和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检验意义。
参考文献
[1]Nelson RA.The immune adherence phenomenon[J].Science,1953,118:733.
[2]Siegel I,Lin TL,Gleicher N.The red cell immune system[J].Lancet,1981,2(8246):556 ̄559.
[3]郭峰.红细胞免疫学新探(上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7.
[4]Rafnar B,Traustadottir K,Sigfusson A,et al.An enzyme based assay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omplement mediated binding of immune complexs to red blood cells.J Immunol Methods1998,211:171 ̄181.
[5]王彩虹.红细胞免疫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02,38(2):28 ̄31.
细胞免疫疗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Ⅰ、Ⅱ期肝细胞癌患者17例, 年龄38~72岁, 平均年龄55岁;Ⅲ、Ⅳ期肝细胞癌患者20例, 年龄35~65岁, 平均年龄51岁。对照组40例均为良性肿瘤患者, 年龄29~69岁, 平均年龄45岁。以上两组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选取同期健康体检50例为正常对照组。肝细胞癌组于化、放疗及手术治疗前采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 而对照组则抽取空腹静脉血2 m L进行检测。
1.2 方法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 、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 NK) 细胞均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法检测。根据试剂盒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 各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细胞癌患者CD4、CD4/CD8比值、NK细胞百分比分别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 见表1。
注:与良性肿瘤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均★P<0.05, 均★★P<0.01
2.2 Ⅲ、Ⅳ期肝细胞癌患者CD4、CD4/CD8比值, NK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 (P<0.05) , 见表2。
注:与Ⅰ、Ⅱ期比较:★P<0.05, ★★P<0.01
3 讨论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以细胞免疫为主, T细胞亚群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 包括CD4+T辅助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 (CTL) 两个亚群。其标志主要有以下3种:CD3存在于所有的T细胞中, CD4存在于辅助性T细胞中, CD8存在于CTL中。故以上3种临床上常用于T细胞的鉴定。CD4+T辅助细胞并不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 只是辅助其他免疫细胞分化和调节免疫应答 (促进和抑制) [1]。CTL则可以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来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 它总体反应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 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 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对分析其发病机制, 观察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中, 肝细胞癌组的CD4、CD8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 而随着肝癌病程的进展, 上述两指标值也明显降低。且CD4/CD8比值与CD4和CD8的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在反映机体免疫状态方面是可靠和敏感的。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余慧青
近年来, 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细胞如NK细胞等也日益受到重视。NK细胞介导天然免疫应答, 它不依赖抗体和补体, 既可以通过NK细胞上的Fas L分子与肿瘤细胞上的Fas结合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 又可以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来直接杀伤靶细胞。然而, 肿瘤细胞亦可产生前列腺素E2 (PGE2) , 来抑制NK的活性。因此, 多数肿瘤患者NK细胞活性都比较低下[3]。本研究中, 肝细胞癌组的NK细胞数量均要明显少于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 且随着肝癌病程进展, NK细胞数量也越少。
综上所述, 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 CD4细胞数量明显减少、CD8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使得CD4/CD8比值显著降低, 同时伴随有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说明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不能有效识别和杀伤突变细胞, 形成了肿瘤的生长转移。且随着肿瘤进展, 细胞免疫功能越弱, 进一步引起肿瘤恶化并持续削弱细胞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法对3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40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的血样进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肝细胞癌患者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百分比分别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Ⅲ、Ⅳ期肝细胞癌患者CD4+、CD4+/CD8+比值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 NK) 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 (P<0.05) 。结论 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对肝细胞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参考,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细胞免疫,检测
参考文献
[1]秦卫松, 刘志红.细胞免疫功能监测的方法[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9, (1) :10.
[2]张峻梅, 张正伟, 刘晓平, 等.肺癌患者细胞免疫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四川肿瘤防治, 1999, 12 (3) :18.
【细胞免疫疗法】推荐阅读:
免疫活性细胞09-11
细胞免疫状态09-30
细胞免疫检测试验07-20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06-25
树突状细胞免疫07-05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08-16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09-17
T细胞免疫调节蛋白09-19
外周血免疫T细胞亚群09-06
生物免疫疗法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