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论文(共6篇)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论文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US-FNAC) 评估乳腺肿块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96例乳腺肿块的超声表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及随访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18例未能获得细胞学诊断 (18.7%) , 78例获得细胞学诊断 (81.3%) , 其中25例手术。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超声评估、US-FNAC的符合率为88.0%, US-FNAC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7.5% (14/16) , 特异性为88.9% (8/9) 。结论 超声评估结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正确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超声评估,声像图
乳腺肿块 (Breast Lump) 临床多见, 常于健康体检或自觉乳房肿块、胀痛就诊时发现。乳腺肿块病种排序为:乳腺增生、乳腺癌、纤维腺瘤、导管乳头状瘤, 乳腺癌居第二位[1]。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2]。在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方面, 超声评估结合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US-FNAC) 简便、微创、安全, 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6例US-FNAC患者的声像图特征, 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随访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探讨US-FNAC及超声评估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10年2月~2013年7月96例女性患者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的声像图、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随访及手术病理结果。患者年龄15~70岁, 平均44.7岁。US-FNAC适应证参照美国超声影像学协会2004年共同声明[3]。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或可疑动脉瘤。相对禁忌证为严重心或肺功能不全、患者不能合作等。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荷兰公司PHILIPS HD11 CX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探头选择L12-3, 探头频率7~12 MHz, 所有患者于US-FNAC前行灰阶、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可疑乳腺肿块的超声表现进行评估, 将低回声、边缘不整齐、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微小钙化、中央血管为主型或混合血管型等作为超声恶性诊断指标, 具备3个以上超声恶性指标诊断为恶性肿块, 见图1。对于多发肿块患者, 选择符合乳腺癌超声指标最多的为穿刺目标肿块和随访目标肿块。
显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中央血管为主型。
1.3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处理意义
采用7号针头, 10 m L注射器, 超声实时引导下负压抽吸3~5次。将US-FNAC细胞学结果依据细胞分化程度及炎细胞数目参照Ayve分级方法进行4级分类[4]:Ⅰ级C1, 仅有少数正常细胞, 无法做出细胞学诊断;Ⅱ级C2, 正常细胞以外还可见炎细胞及泡沫细胞等, 无明显恶性依据;Ⅲ级C3, 除炎细胞外, 有可疑恶性细胞, 需组织病理学证实;Ⅳ级C4, 典型恶性细胞。根据超声表现及细胞学穿刺结果, 经临床综合分析后, 结合患者本人意愿, 对C1、C2、C3及C4分别建议重新穿刺、随访、粗针穿刺或手术等。
2 结果
78例获得细胞学诊断 (81.3%) , 其中, 良性病变59例 (C2, 61.5%) , 予以门诊随访, 其中9例在随访中选择手术, 8例病理证实为良性 (2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6例为纤维腺瘤) , 1例为恶性 (导管内癌) ;疑似恶性9例 (C3, 9.4%) , 其中7例手术, 5例病理证实为恶性 (1例髓样癌, 4例硬癌) , 2例为良性 (导管内乳头状瘤) ;恶性病变10例 (C4, 10.4%) , 其中9例手术, 均证实为恶性 (硬癌) 。另外, 18例未获得细胞学诊断 (C1, 18.7%) , 其中仅1例患者同意重新细针穿刺, 第2次细针穿刺结果为良性病变, 其余17例C1患者予以门诊随访。
将US-FNAC获得细胞学诊断的C3和C4归为恶性组, 将C2归为良性组, 与手术病理对照, 经超声评估, US-FNAC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一致, 为完全符合 (88.0%) ;US-FNAC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 为不符合 (12.0%) , 见表1。US-FNAC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7.5% (14/16) , 特异性为88.9% (8/9) , 与文献报道相符[4]。
3 讨论
乳腺肿块超声评估的关键是筛选出可疑及恶性肿块, 符合1项恶性指标的超声评估非常片面, 难以获得准确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数据。因此, 本研究将符合≥3项恶性指标作为可疑或恶性肿块的诊断标准, 以提高乳腺超声的阳性预期值。另外, 为了提高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评估水平, 加强超声检查和评估指标认定的规范化非常重要,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为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判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血流信息[5,6]。因此, 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 需注意血流速度的调整, 以便获得真实满意的彩色血流信息;del Cura等[7]的研究表明, 恶性肿块的RI值 (均值为0.8) 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的RI值 (0.65) , 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乳腺肿块的血流信息是诊断乳腺癌最为特异的指标之一, 其特异性达95.0%[8]。
乳腺肿块的UB-FNAC目前被认定为鉴别良恶性肿块的主要初筛手段, 对众多女性乳腺增生的诊断有着很高的特异性[9];在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中, 可借助超声显示清晰的乳腺肿块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 US-FNAC操作简便、实时、准确、安全, 在临床受到认可。但US-FNAC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 US-FNAC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 采集的标本量少, 标本中组织学结构和细胞间基质大部分或完全丧失, 几乎不能对肿瘤的病理学分类和分级诊断提供帮助, 在很多情况下尚须组织病理学进一步证实。本组资料中, 1例US-FNAC获得细胞学良性结果的患者, 手术病理证实为导管内癌, 该患者穿刺前超声评估也是良性。就此, 本研究给予补充, 乳腺肿块首次FNAC获得良性结果后进行6~12个月随访, 一旦发现疑似恶性超声表现, 不管肿块有无增大, 需再次行US-FNAC, 以获得细胞学诊断结果; (2) 对于多发肿块的患者, US-FNAC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不一致, 必须排除靶目标不是同一肿块。为避免多发肿块的混淆和干扰, 对于多发肿块患者, 结合超声造影成像新技术[10], 穿刺时必须选择超声评估恶性指标最多的肿块为穿刺目标肿块和随访肿块。
4 结论
随着超声引导下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经皮穿刺活检术已成为多种脏器病变明确病理诊断的必要手段[11,12]。彩色超声评估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对乳腺肿块的定性及正确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姜玉新, 荣雪余, 孙强, 等.乳腺肿块的术前超声引导定位[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0, 9 (11) :646-467.
[3]Frates MC, Benson CB, Charboneau JW, et al.Management of thyroid nodules detected at US:Society of Radiologists in ultrasound consensus conference statement[J].Radiology, 2005, 237:794-800.
[4]韩鄂辉, 黄亚娟, 胡小娟, 等.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1, 5 (9) :2563-2566.
[5]李卓容, 莫可良, 滕慧.乳腺超声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展望[J].右江民族学院学报, 2008, (30) :497-498.
[6]散志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11, 26 (6) :147-148.
[7]del Cura JL, Elizagaray E, Zabala R, et al.The use of unenhanced doppler son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solid breast lesions[J].AJR Am J Roentgenol, 2005, 184 (6) :1788-1794.
[8]Raza S, Baum JK.Solid breast lesions:evaluation with power Doppler US[J].Radiology, 1997, 203 (1) :164-168.
[9]刘月勤.乳腺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1, 22 (3) :47.
[10]陈兴美, 李星云, 马彩叶.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20) :642-644.
[11]刘吉斌.现代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102-104.
[12]李春锋, 程巧瑞, 邢小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校医, 2010, (6) :438-439.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8例 (92个结节) , 均经US-FNA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无US-FNA应用禁忌证。其中, 男38例, 女50例;年龄24~66岁, 平均 (42.27±3.83) 岁;病程1个月至6年, 平均 (1.53±0.25) 年;结节大小0.5~6.2 mm, 平均 (2.25±0.32) mm, 其中, 包括29例单发结节, 59例多发结节。
1.2 检查方法
检查时, 患者取仰卧位, 垫高头部, 使头部后仰, 充分暴露颈部。常规彩超检查明确结节的大小、位置、形态、血流, 以确定最适合的穿刺点及穿刺路径。消毒、铺巾后采用5%利多卡因局麻, 将21 G针头与10 m L注射器相连, 其后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将针头刺入结节内, 注意避开囊性坏死区域, 准确定位后行多方向、多次负压吸引以获取样本, 其后消除负压并退出针头。吸取的样本快速送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标准, 比较US-FN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取材不满意、良性、可疑恶性及恶性, 其中恶性包括恶性和可疑恶性。
2 结果
通过US-FNA, 在本组患者中, 共获得充足样本88个, 其余4个涂片不满意, 取样成功率为95.65%。
US-FNA发现良性67个, 其中9例行手术切除, 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良性7个, 包括5个甲状腺肿, 1个甲状腺腺瘤, 1个甲状腺炎;恶性2个, 包括1个甲状腺髓样癌, 1个乳头状癌。US-FNA发现恶性结节21个, 包括疑似恶性11个, 恶性10个, 其中2例恶性结节因不能耐受, 未行手术切除而进行超声随访, 其余19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良性2个, 包括1个甲状腺炎, 1个甲状腺肿;恶性17个, 包括2个甲状腺髓样癌, 15个乳头状癌。
92个甲状腺结节中剔除4个取样不满意及2个未行手术切除的结节, 最终纳入86个结节实施研究, 手术病理证实, 良性66个, 恶性20个, 恶性诊断敏感性为85.00% (17/20) , 特异性为96.97% (64/66) (表1) 。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其表现多样, 故良、恶性质难以鉴别, 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当前, US-FNA被认为是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的最可靠方法, 可减少不必要的手术[2]。US-FNA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操作简单, 易于临床普及;②创伤小, 不影响美观;③抽取标本较新鲜, 准确性高;④操作安全, 副作用少。US-FNA取材具有一定的不满意度, 约为2%~31%, 本研究为4.35%。有报道称, US-FNA诊断的敏感性为58%~2 100%, 特异性为47%~100%[3]。本研究中诊断敏感性为85.00%, 特异性为96.97%, 与上述报道一致, 提示US-FNA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价值较高。
此外, 探析假阴性、假阳性发生原因, 发现3例假阴性, 病理诊断为滤泡增生性改变, 或与结节内囊性成分或粗大钙化灶未取到恶性成分有关;发现2例假阳性, 由于钙化灶形成或者胶质增厚, 以致出现类似沙粒体样结构, 故误诊为乳头状癌。
综上所述, US-FNA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简便、准确、安全性高, 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评价US-FN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88例 (92个结节) , 均行US-FNA检查, 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判定其诊断价值。结果 US-FNA发现良性结节67个, 恶性结节21个 (疑似恶性11个, 恶性10个) , 涂片不满意4个;剔除4个取样不满意及2个未行手术切除的结节, 手术病理证实良性结节66个, 恶性结节20个, US-FNAU的诊断敏感性为85.00% (17/20) , 特异性为96.97% (64/66) 。结论 US-FNA可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性质,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
参考文献
[1]吴骥, 管小青, 顾书成, 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 2011, 19 (10) :1971-1973.
[2]罗辉, 孙成哲, 周晓莹, 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 (3) :463-464.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论文 篇3
1 材料与方法
240例中, 男性患者142例, 女性患者98例。年龄最小19岁, 最大81岁, 平均年龄46岁。病灶直径1.0~8.0cm。部位:右侧上肺60例, 右侧中肺20例, 右侧下肺82例, 左侧上肺32例, 左侧下肺46例, 术前均未明确诊断。应用美国GE双排螺旋CT, 采用意大利生产活检针, 型号18~20G, 长度15cm。将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选取最合适体位及最舒适姿势躺在CT床上, 将体表定位用自制间距5mm金属栅条放在预定的体表位置处, 进行定位扫描。对病灶及其上下肺叶以5mm层厚及5mm层距进行扫描。选择最佳中心层面为穿刺层面, 取距病灶最近的皮肤为穿刺点, 但应以避开肺大泡、叶间裂、肺内或体表大血管、骨性结构等为前提, 测量进针方向、角度和深度用光标进行,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采取水平或垂直进针, 以减小穿刺时对角度估计的误差;金属标记放置于欲穿刺的皮肤表面扫描, 确定肺内病灶相对体表为穿刺点。进针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麻醉下, 嘱患者屏气, 以免造成穿刺针的走位, 影响穿刺效果, 穿刺针自体表穿刺点刺入, 按设定的方向、深度迅速穿透胸膜刺向病灶。确定针尖到达病灶后进行活检取材, 对组织标本不满意时可再行穿刺切取。取材后嘱患者屏气退针, 将标本用甲醛固定标本后送病理科行病理检查。术后穿刺点用无菌敷料压迫固定, 行全肺CT扫描, 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20min, 确认患者无异常时, 才可让其离开CT室。
2 结果
为240例行265次活检, 16例重复活检1次, 9例重复活检2次。穿刺病理结果:恶性肿瘤156例, 良性62例, 无确定诊断22例。术后并发气胸为25例 (10.4%) , 均为少量气体引起, 均无需特别处理, 绝大多数于1周内自行吸收消失。出血为10例 (4.16%) , 咯血13例 (5.4%) , 为小量咯血, 使用止血治疗后1~3d均好转。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心理护理
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恐惧心理及由于疾病造成的压力, 争取患者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 术前应询问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 了解和排除可能影响手术的有关问题。护士在术前应与患者多沟通, 充分了解其心理变化, 详细说明穿刺活检术的意义和穿刺活检术过程特点, 解释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1], 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和疑虑。
3.1.2 术前准备
常规行心电图、血常规心肺功能检查。穿刺前指导患者进行平静呼吸和平静呼吸后屏气训练。对有咳嗽气促者术前给予止咳、平喘等药物, 为防止术中误吸术前应4h禁食。严格适应证、禁忌证的筛选后做出穿刺决定。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3.2 术中配合
术中护士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但又有利于治疗开展的体位, 指导患者在穿刺时注意屏气, 体位保持与定位时一致, 控制咳嗽, 必要时术前给予止咳剂, 以免影响操作。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 帮助消毒、铺巾同时协助医师选择穿刺点、做好穿刺标本的处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头晕、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刺激性咳嗽、咯血甚至晕厥等时, 应及时报告医师, 停止穿刺让患者平卧, 必要时吸氧, 皮下注射1∶1 000肾上腺素0.3~0.5mg[2]多能缓解。
3.3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术后患者回病房嘱患侧卧位8~12h, 同时给与吸氧, 护士严密切观查患者神志、呼吸及心率、血压的变化, 注意有无发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 3d内避免剧烈咳嗽和剧烈运动, 警惕气胸的发生, 必要时协助医师作相关的检查。按医嘱用止血药, 必要时予小剂量镇静剂。
3.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4.1 气胸
气胸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一般约在27%。在术后24h尤其是1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症、呼吸频率, 有无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听诊穿刺侧呼吸音变化, 如确诊为气胸, 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对少量气胸者, 嘱其绝对卧床休息, 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对于中等量以上, 协助医师胸腔穿刺抽气, 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本组术后并发气胸24例, 治疗后自行缓解。
3.4.2 术后呼吸道护理
因穿剌过程中损伤血管, 患者术后可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等呼吸道出血征象。术后24h嘱患者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咳嗽咳痰的色质量, 必要时备抢救用物至床边, 大咯血者较少见, 一般与凝血功能差, 穿刺部位血管丰富, 较大的血管与支气管相通有关, 一旦出现大咯血, 应立即通知医师, 并采取措施。本组12例患者出现咯血, 常规对症处理后即止。
4 讨论
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是一项简便而创伤性小的技术, 不受管壁限制, 定位准确, 可避免伤及心脏, 大血管[3], 且能确保获取病变核心部位的组织细胞, 其一次取材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高, 是周围型肺癌术前定性诊断的最可靠方法。护士加强对病史和病情的了解和掌握, 细心准备、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是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240例肺占位性疾病患者应用1820G自动活检针, 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在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240例中, 一次取材成功202例, 第一次取材未能得到病理结果, 再行第二次取材成功的16例。一次取材成功率84.2%, 病理确诊率90.1%。结论 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取材准确, 病理确诊率高。同时护理人员严密的观察和精心护理, 保证了穿刺取活检的成功率, 并使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及处理。
关键词:CT导向,细针经皮肺穿刺活检,观察及护理
参考文献
[1]程淑萍.经皮针刺肺活检术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 2003, 8 (6) :533.
[2]李莎冬, 刘丽, 梁桂芳.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的配合及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 2003, 24 (7) :88.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论文 篇4
关键词: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检技术,甲状腺占位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技术 (US-FNAB) 是指在超声的指引下, 使用细针对病灶部位进行穿刺抽吸, 获取细胞学诊断的一种技术。 它具有定位准确、使用方法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1]。 整群选取120 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技术处理, 对甲状腺占位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2 年1 月—2015 年2 月之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 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 共检出136 个甲状腺结节, 男42 例, 52 个甲状腺结节;女78 例, 84个甲状腺结节, 年龄20~73 岁, 平均 (56.3±14.2) 岁, 78例患者获得手术病理, 其余病例全部进行超声检查随访, 无失访者, 随访时间为6~24 个月。
1.2 仪器和方法
该次医学研究, 采用检查设备ACUSON Antares型超声诊断仪, 线阵高频探头, 探头频率设置为7~13 MHz之间。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 (1) 患者取仰卧位, 颈部后仰, 将颈前区充分暴露, 穿刺前常规实施多切面甲状腺超声检查, 对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血流情况、周边脏器、内部回声、形态、大小和位置等情况进行观察, 确定最佳的穿刺进针方向和穿刺点, 将消毒性耦合剂涂抹于无菌超声探头套内, 覆盖超声探头[2]; (2) 常规消毒, 采用一次性使用5 m L灭菌注射器与0.7 mm针头, 二维超声定位结节后, 按短轴法由探头长轴中点进针, 穿刺过程中超声适时引导进针方向下, 针尖进入结节内部后负压抽吸3~8 次, 每个结节穿刺2~3 次, 涂片2~3张送细胞学检查, 穿刺完成后, 局部压迫15 min以上; (3) 若患者为多发性结节, 则穿刺活检的结节应保证血流丰富、表面沙砾样感、边界不清、体积较大, 慎用垂直进针, 防止针体穿过甲状腺腺体, 进而造成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的损伤。 手术后2~3 h内接受超声复诊检查, 确定是否存在并发症症状[3]。
1.3 细胞学诊断结果判断标准
根据Bethesda[4]标准, 将甲状腺结节US-FNAB细胞学结果分为6 类;不满意或无诊断、良性、不典型滤泡性病变、 滤泡性或嗜酸性细胞肿瘤、 可疑恶性及恶性。 将可疑恶性及恶性归为细胞学恶性, 良性归为细胞学良性。 排除不满意或无诊断、以及未手术的不典型滤泡性病变、滤泡性或嗜酸性细胞肿瘤病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计算US-FNAB细胞学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及定性符合率。
2 结果
136 例甲状腺结节US-FNAB细胞学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病理及超声检查随访结果对比敏感度及定性符合率较高 (P<0.05) , 见表1。
该组136 个甲状腺结节中: 经临床手术病理及超声检查随访结果对比证实:恶性结节56 (41.2%) 个, 良性结节80 (58.8%) 个;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细胞病理学诊断:恶性病变52 (38.2% ) 个, 良性结节72 (52.9%) 个, 可疑恶性6 (4.4%) 个, 涂片不满意6 (4.4%) 个;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95.6%, 定性符合率为96.6%, 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穿刺后并发症。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甲状腺疾病, 且约有4%~7%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存在并发甲状腺癌现象, 因此, 加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良恶性检查和诊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并逐渐成为了临床医师和患者关注的焦点[5]。 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完善, 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逐渐成为了可能[6,7]。
随着近年来介入性超声检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临床首选的检查技术, 有助于对可疑病灶组织进行选择性穿刺引导, 明确穿刺路径, 准确判断进针的角度和深度, 避免发生周围血管和器官损伤, 防止出现取材组织破碎现象, 从而提高临床检查和诊断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实现甲状腺占位性疾病的早期检查和诊断。 该组资料得出US-FNAB诊断的敏感度为95.6%, 定性符合率为96.6%, 不满意率较低, 为4.4%, 该组6 例涂片不满意的原因可能为:穿刺取样时未抽吸到病灶的细胞部分, 涂片太厚不均匀, 甲状腺肿瘤形态学的特殊性导致对细胞学涂片准确判断困难。 尽管报道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15%的偏差, 但因其76%~98%的敏感性, 71%~100%的特异性, 69%~97%的准确性而成为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的可靠手段。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的穿刺、活检, 则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查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助于肿瘤病理分型的实现, 并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
该研究结果显示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总定性符合率为96.6%, 敏感度为95.6%, 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穿刺后并发症, 这就表明甲状腺结节US-FNAB定性诊断的准确率高, 能够满足临床医师在术前了解和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需求, 是一种较为准确的甲状腺占位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红, 楼可信, 张佳青.介入性超声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12) :1949-1950.
[2]詹维伟, 徐上演.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新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13, 10 (2) :88-89.
[3]王海玲, 赵利辉, 张晟.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 (20) .
[4]Cibas ES, Ali SZ.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rd cytopathology[J].Thyroid, 2009, 19 (11) :1159-1165.
[5]吴琼, 王燕, 李毅, 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实时弹性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可疑甲状腺结节的价值[J].中国介入影响与治疗学, 2015, 12 (1) :43-44.
[6]郑斌, 詹维伟, 倪晓峰, 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4, 34 (8) :1207-1208.
[7]李文波, 朱庆立, 蒋玉鑫, 等.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的应用[J].协和医学杂志, 2014, 5 (1) :8-10.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论文 篇5
关键词: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
胰腺占位性病变包括胰腺囊肿、胰腺癌等[1], 其中胰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 造成诊断困难, 因此约82 %胰腺癌患者到晚期才被确诊, 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 给其家庭造成经济压力[2]。近年来, 超声内镜被广泛使用于临床诊断, 具有定位准确、穿刺简单、创口小、成本低等优点[3]。我院去年引进了技术先进的奥利巴斯超声内镜并投入使用, 给患者带来福音。本研究将对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效果作分析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取2014 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我院收治的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54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胰腺占位性病变。其中4 例有2 个胰腺占位性病灶, 其余50 例均有1 个病灶, 共58 个病灶。所选对象年龄38 ~ 77 岁、平均年龄 ( 62. 5 ±15. 7) 岁, 其中男28 例, 年龄40 ~ 76 岁、平均年龄 ( 59. 2± 12. 8) 岁; 女26 例, 年龄38 ~ 77 岁、平均年龄 ( 58. 6 ±13. 2) 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腰部疼痛等, 其中4 例出现无痛黄疸。 病灶平均径线长度 ( 38. 96 ±17. 85) mm。位于胰体头部病灶22 个, 颈部10 个, 体部13 个, 尾部31 个。
1. 2 器材与方法
1. 2. 1 器材采用我院最新引进的奥利巴斯超声内镜, 及相关超声发生系统、彩色超声成像器材; 穿刺针采用奥利巴斯超声内镜专用穿刺针。
1. 2. 2 方法术前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 对其咽喉局部麻醉。使用奥利巴斯超声内镜深入消化道, 用超声探头探查胃体后壁、胃底后壁、胃窦后壁、十二指肠球部与降部, 检查患者胰腺, 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及其周围血管、脏器、组织情况, 选择合适穿刺路径。一般来说, 选取穿刺部位为胰腺病变径线最大处, 穿刺路线要避开横结肠、胃部、血流回声。根据患者病灶具体情况选择15 mm或22 mm取样长度。从活检钳道将穿刺针插入, 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与针芯一同刺入病灶, 拔出针芯将其与负压注射器相连, 施加负压5 m L或10 m L进行抽吸, 反复5次左右, 此过程始终用超声实时监测。拔出穿刺针, 获取穿刺物。对患者局部腹带加压包扎, 令其继续平卧3 h, 使用止血药物。将穿刺物放入细胞保存液内, 震荡2 ~3 min, 静置约10 min, 出现线条状沉淀物。将其放入甲醛溶液, 用石蜡包埋, 进行病理学检查; 细胞保存液离心后包埋沉淀物, 进行细胞学检查。
1. 3 诊断标准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最终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而定; 未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最终诊断结果以临床随访1 年以上所得临床诊断情况而定, 即被影像学诊断为肿瘤的患者因病死亡者为恶性, 未死亡且影像学随访未发现病灶出现明显肿瘤进展者为良性。
1. 4统计学方法对研究结果采用SPSS 19. 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以 χ2检验组间率对比, 以P < 0. 05 表示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对54 例患者进行诊断, 有1 例因抽取标本不足量而难以诊断, 发现后对其进行了再次穿刺活检, 并取得足量标本。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的病理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 P > 0. 05) 。不同性质瘤体穿刺病理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 ( P < 0. 05) 。见表1。58 个病灶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中, 恶性肿瘤35 个, 占总病灶数60. 34 % , 非恶性肿瘤23 个, 占总病灶数39. 66 % 。对54 例患者临床诊断结果为胰腺恶性肿瘤36 个, 非恶性肿瘤22 个。临床诊断结果与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结果对比, 差异不明显 ( P> 0. 05) 。见表2。
3 讨论
胰腺占位性病变起病隐匿, 早期无明显症状, 难以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可能导致胰腺恶性肿瘤, 其病程短, 发病迅速, 病情严重, 致死率极高。且因胰腺处于人体内腹膜之后, 位置被遮蔽, 获取组织不易, 难以检测。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 治疗极其困难, 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手术死亡率高, 治愈率低, 发病后5 年内死亡率高于90 % , 是一种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胰腺癌起源于导管腺癌, 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有研究表明其与饮酒、吸烟、饮食不当等生活习惯以及环境污染情况有关。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 一般出现在左上腹、右上腹、中腹部位, 少数患者疼痛会出现在下腹、脐周甚至全腹痛, 男性患者可能有睾丸痛, 这种疼痛缺乏典型性, 难以与其他疾病明确区分。此外, 黄疸也是其主要症状, 在胰腺癌晚期, 黄疸出现波动概率较大, 部分病人还可能并发顽固性皮肤瘙痒。胰腺与消化道关系密切, 胰腺癌可导致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便秘或腹泻, 并因此出现身体消瘦无力症状。晚期血性、浆液性腹水。近年来, 国内外胰腺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严重伤害其身心健康, 影响患者及其家属正常生活, 其治疗还将造成巨大经济压力。
经过上述研究, 根据数据可知, 病灶部位、病灶大小与病理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 不同性质瘤体穿刺与病理阳性率有相关性。58 个病灶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中, 恶性肿瘤35 个, 占总病灶数60. 34% , 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转移1 个,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 个, 淋巴瘤4 个, 导管腺癌27 个。非恶性肿瘤23 个, 占总病灶数39. 66 % , 其中肉芽组织3 个, 不典型增生5 个, 良性病变15 个。对54 例患者的58 个病灶进行随访及临床诊断, 结果如下。恶性肿瘤36 个, 占总病灶数62. 07 % , 其中1 个子宫平滑肌肉瘤转移, 3 个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4 个淋巴瘤, 与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无差异, 导管腺癌28 个, 比穿刺活检结果多1 例。非恶性肿瘤22 个, 占总病灶数37. 93% , 其中肉芽组织3 个, 不典型增生5 个, 良性病变14 个。在54 例患者中, 有1 例经穿刺活检诊断为良性病变, 而在之后的随访中对其进行CT检查, 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 经临床随访证实为恶性肿瘤。此外其余患者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均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我院使用超声内镜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 准确性较高, 能及时、有效诊断出恶性病变, 尽早为患者提供治疗, 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能有效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贾芳, 徐有青, 郭玉宁.超声内镜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胰腺占位价值研究[J].人民军医, 2014 (8) :871-872, 874.
[2]王延杰, 严昆.超声引导腹腔病变粗针及细针穿刺活检的比较[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 2013 (11) :31-32.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4年8月—2014年8月行FNA病人136例, 其中男33例, 女103例;年龄15岁~71岁, 平均44.8岁。
1.2 方法
采用黄桂玲等[2]编译的中文版舒适度量表, 从生理舒适、精神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环境舒适4个维度, 每条均采用1分~6分计分法, 6分表示最不舒适, 0分表示最舒适, 得分越高, 表示舒适度越低。由护士向病人解释说明, 征得同意后, 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分
通过中文版舒适量表调查问卷, 病人整体舒适:无不舒适者56例, 1分~3分42例占72.06%为轻度不适, 3分~4分33例24.26%为中度不适, 4分~6分5例占3.68%为重度不适。
3 原因分析
3.1 心理因素
多数病人心里紧张、恐惧, 病人对穿刺过程不了解, 心理承受能力差, 使迷走神经兴奋及亢进, 内脏器官血管扩张, 引起心率缓慢、心肌收缩无力, 造成大脑供血不足, 导致头晕、血管性晕厥、晕针。少数病人无家属陪伴, 心情低落。
3.2 机体状态
病人因禁食空腹状态下, 机体处于应激阶段, 通过迷走神经反射, 引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
3.3 环境因素
陌生环境、气候干燥、闷热、诊室内空气不流通, 声音嘈杂等原因。
3.4 体位因素
病人平卧位肩下垫一枕头, 使头略低, 转向一边, 充分暴露颈部穿刺部位, 病人自觉不适。
3.5 疼痛刺激
FNA时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 引起疼痛。护理措施: (1) 对病人宣传检查知识, 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 尽量让病人身心放松, 适当与其谈话分散注意。减轻病人心理压力, 消除顾虑, 提高穿刺成功率。 (2) 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 病人劳累、饥饿、剧烈运动等应激状态时, 让其稍休息或含糖后再进行检查。 (3) 检查诊室温度22℃~24℃, 湿度55%, 安静舒适的环境, 让病人放松心情, 减少环境因素给病人带来的不适。 (4) 正确摆放体位, 尽量使病人放松。病人行FNA前予以利多卡因局麻, 减轻病人疼痛感, 密切观察病人表情变化, 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 并予相应的处理。 (5) 术前检查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情况, 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 指导病人穿刺部位正确有效的压迫方法, 防止术后出血。
4 讨论
FNA检查期间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 包括紧张、恶心呕吐、头晕、喉咙痛等。其中术前紧张是病人不适主要原因, 穿刺前做好用物及病人准备及心理护理, 使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穿刺, 术中密切配合, 术后耐心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是提高穿刺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3]。根据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进行有效的护理, 提高病人舒适度。
摘要:[目的]为了解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 (FNA) 术后病人不舒适的相关因素,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术后病人不舒适的护理。[方法]抽取本科8月份FNA术后病人136例, 采用中文版舒适量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FNA检查的不适反应及程度。[结果]病人术后不舒适的原因有恶心、呕吐、头晕、喉咙痛等方面。检查期间轻度不适72.06%, 中度不适24.26%, 重度不适3.68%。[结论]针对病人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 制定具体的护理对策, 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有效解决病人的不适, 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 提升病人的舒适度。
关键词:甲状腺穿刺术,舒适度,护理
参考文献
[1]章晓幸.护理学基础[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30-131.
[2]黄桂玲, 孟宪梅, 王雅丽.中文版舒适量表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舒适评价[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18) :30-31.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论文】推荐阅读:
腔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09-13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05-27
超声引导穿刺管10-05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10-19
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05-21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06-26
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08-24
经阴道超声引导07-18
术中超声引导05-10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