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引导(共10篇)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1
卵巢囊肿是妇科十分常见的疾病, 多见于生育期的妇女, 其中以30~40岁的妇女发病率最高。卵巢囊肿的传统治疗方法为经腹壁穿刺手术治疗, 但穿刺定位存在一定的困难, 并且患者手术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比较大[1]。而随机经阴道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 阴道超声目前在妇科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目前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卵巢囊肿的治疗当中[2]。该研究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 以该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的9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病例均为该院妇科进行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年龄28~55岁, 平均年龄 (37.69±11.62) 岁;其中已婚患者39例, 未婚患者6例;卵巢囊肿体积:3.5×3.6 cm~11.0×13.6 cm, 平均5.6 cm×5.3 cm;35例患者为左侧, 10例患者为右侧。对照组:年龄27~56岁, 平均年龄 (36.75±10.39) 岁;其中已婚患者40例, 未婚患者5例;卵巢囊肿体积:3.5×3.5 cm~11.2×13.8 cm, 平均5.7×5.4 cm;34例患者为左侧, 11例患者为右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具有不同疼痛程度的痛经, 并且伴有月经不调以及继发性不孕;所有患者均经过超声诊断为卵巢囊肿。
排除标准: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伴有严重阴道病变的患者;排除伴有精神异常的患者;排除不愿参加此项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患者手术时取截位, 并使用超声对患者的卵巢囊肿情况进行监测, 首先使用宫腔探针对穿刺方向以及穿刺浓度进行探查, 然后使用快速准确有效的穿刺方法进行穿刺, 经患者的后穹窿进行卵囊穿刺, 快速的将穿刺针刺入到患者的卵巢囊肿内, 并对囊内液进行抽吸。如果抽吸囊液时发现患者的卵巢囊肿内的液体黏稠, 造成抽吸的困难, 并使用10~20 mL的生理盐水对囊腔进行反复冲洗, 将囊内的液体变为澄清, 再将囊内的液体抽尽, 并注入99.9%的无水乙醇, 同时给予患者孕三烯酮进行巩固治疗。
1.3.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经腹壁穿刺法进行治疗。
1.4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经超声复查, 卵巢囊肿完全消失, 或者患者卵巢内的可见直径约为1 cm的强回声纤维瘢痕影, 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显效:患者经超声复查, 卵巢囊肿比大小较治疗前缩小≥70%;无效:患者经超声复查, 卵巢囊肿大小比较治疗前缩小<1/3, 或者患者的卵巢囊肿大小与治疗前相比, 无明显变化[3]。痊愈和显效患者之和进行总有效率的计算。
1.5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6 统计方法
研究所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45例患者中, 23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痊愈, 占51.11%;2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显效, 占48.89%;没有无效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45例患者中, 1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痊愈, 占33.33%;1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显效, 占37.78%;13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无效, 占28.89%;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45例患者中, 发生阴道烧灼以及心率加快的患者各有1例, 分别占2.22%,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针道疼痛、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的情况。对照组45例患者中, 14例患者发生针道疼痛, 占31.11%;11例患者发生阴道烧灼, 占24.44%;7例患者发恶心呕吐, 占15.56%;14例患者发生心率加快, 占31.11%;16例患者发生腹痛, 占35.56%。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见表2) 。
3 讨论
卵巢囊肿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 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腹壁穿刺治疗, 患者手术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比较大, 并且还会对患者的盆腔结构造成影响, 容易导致盆腔粘连的发生[4]。而且经腹壁穿刺对囊肿的定位并不十分准确, 易造成穿刺意外发生, 或者囊液抽吸不净发生[5]。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术可以对卵巢囊肿进行准确的定位, 并且选择穹窿作为穿刺点, 可以有效的避免对患者的腹腔内结构造成损伤, 并且囊肿穿刺准确, 可以有效的抽吸净囊内的液体, 从而迅速的降低患者囊腔内的压力, 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6]。该组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具有临床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段彩菊, 李婕.阴超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1) :164-165.
[2]孙丽华.阴道B超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吸引术[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26 (11) :1283-1284.
[3]吕蓓, 陆英华, 史怀.阴道B超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灌注的近期疗效评价[J].医药产业资讯, 2005, 2 (24) :47-48.
[4]雷声鸣, 童燕燕, 赵茜平,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腹部脏器水肿无水乙醇硬化治疗[J].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5 (9) :1508-1509.
[5]庞业小, 文国兰.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囊肿[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5, 2 (12) :1132.
[6]吴晓玲, 李弦, 饶爱勤.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术65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6) :790-791.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2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妊娠8周 阴道流血
资料及方法
对象:妊娠8周以内,查尿HCG(+),阴道流血来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就诊时间为2006年1~10月,共120例,年龄21~42岁,平均24.5岁。
仪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HDI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6~8MHz。
扫查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进行检查。先将探头涂上少量耦合剂,套上避孕套后再涂上耦合剂,缓慢地将探头放入阴道内靠近穹隆部,通过旋转抽送探头,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必要时用左手加压患者下腹部,使之与探头形成双合诊,仔细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宫壁回声,宫腔内有无孕囊,孕囊内有无胎芽和原始心管搏动,注意宫外盆腔内有无异常包块及积液等情况。
结果
宫内妊娠102例,其中正常宫内孕的共24例,胚胎停止发育18例,先兆流产49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5例,纵隔子宫3例,双胎1例,3胎妊娠1胎停止发育1例,此例病人为助孕科促排卵受孕。宫内节育器下移1例。 宫外孕7例,均为未破裂型,右侧4例,左侧3例。不全流产11例。
讨论
先兆流产者表现为宫内有孕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孕囊周围见大小不等的液性区,呈“新月形”及条片状,内透声差,见细小点状回声,部分可见局部宫缩征象,为局部宫壁增厚,突入宫腔压迫孕囊,间隔30~60分钟检查,形态改变或消失。2例纵隔子宫患者进行人工流产,并经宫腔镜切除纵隔;6例自然流产;3例胚胎停止发育,行人工流产术;余38例经治疗后继续妊娠。
胚胎停止发育者,宫腔内可见妊娠囊回声不增大,无胚芽,胚芽无原始心管搏动,无卵黄囊或直径达1cm以上,3日递减法复查,3次仍无变化,检查宫外无异常包块回声。均行人工流产术并送病理检查证实。
宫外孕者,宫内未见孕囊回声,子宫内膜正常或增厚,其中1例最厚达2.1cm,回声不均质,似内膜囊样增生,见直径0.3~0.5cm不等的囊样回声;另有1例宫腔内见假孕囊回声,位于宫腔中央。于附件区卵巢周围或子宫旁,探及低回声混合团块,周边为较厚的中强回声环,中央为无回声,呈“面包圈”征[1],直径1.0~2.6cm;2例内见卵黄囊,1例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彩色多普勒检查见胚芽内蓝色及红色点状血流信号闪烁。7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
不全流产者,宫内见中等回声或高回声团块,子宫内膜回声不均质,彩色多普勒检查有血流信号。经刮宫后病理检查,为变性的蜕膜组织、绒毛、炎性组织及血块机化。
通过对120例患者经阴道检查及随访,得出以下结论:①经阴道超声检查比经腹超声检查早1~2周确诊宫内孕,这与文献报道“经腹壁超声最早观察到妊娠囊约在末次月经后6周,现经阴道超声最早在末次月经的4周2天就可观察到1~2mm的妊娠囊”相一致[2]。对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可及早采用口服药物终止妊娠,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避免手术终止妊娠的痛苦及可能发生的手术并发症。②能发现孕囊周围较少量积血,及早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治疗,提高继续妊娠率,满足患者继续妊娠的愿望。③早期發现胚胎停止发育、不全流产及其他合并症,尤其是明确诊断黏膜下肌瘤、纵隔子宫等。可经宫腔镜治疗,预后良好。④本组共发现宫外孕7例,均为未破裂型。在检查时,如果宫内未探及孕囊,子宫内膜增厚,或似囊样增生的表现,或仅见积液形成的假孕囊时,要高度警惕宫外孕,这时应仔细寻找宫外有无异常包块及盆腔内积血。寻找时,注意有黄体的卵巢周围,多能在其周围发现异位妊娠特征性的“面包圈”征,部分可见内部有卵黄囊及胎芽胎心。早期发现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可避免破裂出血的危险,大大提高患者输卵管再通率,满足患者再次妊娠的愿望。另外,尚观察到1例宫外孕患者子宫内膜回声似囊样增生,考虑可能与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有关,这一征象与宫外孕是否相关,有待于进一步临床验证。
总之,经阴道超声检查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先兆流产、宫外孕、胚胎停止发育、不全流产、子宫疾病合并早孕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常佩,陆兆龄.妇产科彩色多普勒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4-85.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收集病例均来自2011-10~2013-04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 符合纳入标准者共5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共28例, 对照组共22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共28例, 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联合注入无水乙醇治疗, 对照组共22例, 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
1.3 术后疗效评价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 子宫附件压痛消失, 超声显示子宫周围液性暗区消失, 宫旁组织无增厚粘连。显效:自觉症状消失, 子宫附件轻压痛或压痛消失, 超声显示子宫周围液性暗区范围缩小不小于50%, 伴或不伴由多房变为单房, 宫旁组织增厚粘连程度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减轻或有加重趋势, 超声显示子宫周围液性暗区较术前未见明显改善或范围减少小于50%, 宫旁组织增厚粘连程度未见减轻。随访:治疗后门诊预约及电话随访6~18月, 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有无复发及复发时间、妊娠情况等。随访指标如下:①症状缓解情况:下腹隐痛、钝痛或坠痛, 腹胀, 恶心, 长期持续低热, 白带异常的消失、缓解、未愈。②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盆腔液性暗区消失、减小、未愈、复发 (记录复发时间) 。③妊娠情况:有无生育计划、术后妊娠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系统治疗效果比较
所有患者经一次治疗后自觉症状消失, 子宫附件压痛消失, 超声显示子宫周围液性暗区消失者 (治愈) 30例;患者自觉症状消失, 子宫附件轻压痛或压痛消失, 超声显示子宫周围液性暗区未消失, 但范围缩小≥50%者 (好转或有效) 12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减轻或有加重趋势, 超声显示子宫周围液性暗区较术前未见明显改善或范围减少<50%, 宫旁组织增厚粘连程度未见减轻者 (无效) 8例, 治愈率为60%, 总有效率为84%。上述一次治疗后未愈患者20例, 经再次或多次治疗后, 治愈者13例, 好转者3例, 无效者4例。经系统治疗后, 本研究所收集病例治愈率为86%, 总有效率为92%
治疗组患者经一次穿刺治疗治愈者17例, 好转者6例, 无效者5例;一次治疗后未愈患者11例, 经再次或多次穿刺治疗后, 治愈者8例, 好转者1例, 无效者2例;系统治疗后, 治愈者25例, 好转者1例, 无效者2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 经一次穿刺治疗治愈率为61%, 有效率为82%, 经再次或多次穿刺治疗后治愈率达89%, 总有效率92.86%。
对照组患者经一次手术治疗治愈者13例, 好转者5例, 无效者4例;一次治疗后未愈患者9例, 经再次或多次手术治疗后, 治愈者6例, 好转者1例, 无效者2例;系统治疗后, 治愈者19例, 好转者1例, 无效者2例。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经一次手术治疗治愈率为59%, 有效率为82%, 经再次或多次穿刺治疗后治愈率达86%, 总有效性率91.91%。
两组样本治疗效果的比较行χ2检验, 效果没有差别,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样本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测值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样本治疗前0~24h白细胞总数WBC (×109/L) 的测值分别为 (11.65±2.65) 、 (11.45±3.23) , 经配对t检验后, 即治疗前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样本0~24h WBC (×109/L) 的测值分别为 (7.05±1.94) 、 (6.90±1.59) , 经配对t检验后, 即治疗后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组、对照组样本治疗前0~24h中性粒细胞NE (×109/L) 的测值分别为 (8.12±3.46) 、 (9.02±3.01) , 经配对t检验后, 即治疗前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0~24h NE (×109/L) 的测值分别为 (5.83±1.49) 、 (4.76±1.08) , 经配对t检验后, 即治疗后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治疗前后WBC测值比较:治疗组样本治疗前、后所得数据经配对t检验后,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对照组样本治疗前、后所得数据经配对t检验后,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前后NE测值比较:治疗组样本治疗前、后所得数据经配对t检验后,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对照组样本治疗前、后所得数据经配对t检验后,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因此,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与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对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中外周血WBC、NE均有效。
3 讨论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联合无水乙醇注入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组28例, 穿刺成功率100%, 治愈17例, 总有效率达92.86%, 复发率为21%。行开腹、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组22例, 治愈13例, 总有效率达91.1%, 复发率为31%, 随访48例患者中于12月内妊娠者9例, 其中治疗组妊娠者5例, 对照组妊娠者4例。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 术后复发率约为28%~40.7%[1], 本文所收集病例复发情况与国内外报答相符。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术后妊娠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联合无水乙醇注入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组复发率低于行开腹、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组, 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两组样本治疗前0~24h WBC (×109/L) 的测值分别为 (11.65±2.65) (治疗组) 、 (11.45±3.23) (对照组) , 治疗后0~24h WBC (×109/L) 的测值分别为 (7.05±1.94) (治疗组) 、 (6.90±1.59) (对照组) ;两组样本治疗前0~24h NE (×109/L) 的测值分别为 (8.12±3.46) (治疗组) 、 (9.02±3.01) (对照组) , 治疗后0~24h NE (×109/L) 的测值分别为 (5.83±1.49) (治疗组) 、 (4.76±1.08) (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样本WBC、NE治疗前后数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故可认为, 上述治疗方式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联合无水乙醇注入治疗与行开腹、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疗效相同, 且复发率较低, 较行开腹、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操作安全简便, 患者创伤小, 可重复操作, 无需住院治疗, 经济负担小, 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4
(盐城市阜宁县沟墩中心卫生院江苏盐城224400)【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55例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的52例,诊断准确率为94.55%;首次经腹部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的39例,诊断准确率为70.91%。1w后3例阴道超声检查阴性者复查明确诊断,腹部超声1例提出可疑诊断。结论: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高、图像质量清晰、不受肠气及腹壁脂肪厚度等因素的干扰,能明显提高早期宫外孕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前景。【关键词】超声显像;宫外孕;早期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16-01 宫外孕亦叫异位妊娠,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危险急腹症。必须对之采取高度警惕,一旦出现停经、腹痛,并伴有阴道出血现象,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超声检查。以早诊断早治疗,把患者的痛苦及后遗症降到最低限度。因此,早期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笔者有意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诊治的55例早期宫外孕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及经腹部超声诊断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于探索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宫外孕患者年龄在19岁-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33岁。所有患者尿HCG均为阳性或弱阳性,β-hCG浓度升高,均大于1000mIU/ml;有明确停经史41例,停经时间为30-45d;阴道不规则出血27例,下腹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的41例。6例患者既往有不孕史,9例为初次妊娠;11例宫内放置不同类型的节育器。 1.2 仪器设备及检查方法 我院采用ALOKA Pro Sound3500高集成化数字彩色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阴道探头频率为7.5MHz。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患者膀胱适当充盈后取仰卧位,用3.5MHz的部探头在盆腔部位进行纵、横、斜等多切面、多方位检查,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宫腔内有无妊娠囊,附件区有无包块和盆腔积液等情况[1]。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采用7.5MHz的阴道探头,将探头涂上耦合剂并套上一次性避孕套缓缓置入于阴道内,通过倾斜、推拉、旋转等基本手法,观察盆腔全面情况。 2 结果 首次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的52例,诊断准确率为94.55%;首次经腹部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的39例,诊断准确率为70.91%。1w后3例阴道超声检查阴性者复查明确诊断,腹部超声1例提出可疑诊断。 3 讨论 宫外孕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及宫颈妊娠等,其中,又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占95%左右。输卵管中早孕包块较小时,临床症状不明现,经腹部超声检查伤存在一定的困难[2,3]。而当其包块生长到一定程度常引起输卵管流产或破例,导致大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对未生育妇女还存在孕侧不能再次受孕的危险。因此,对早诊断早治疗对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保全孕侧输卵管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宫外孕声像图受妊娠的时间、妊娠囊种植的部位的影响会有不同图像。输卵管妊娠其直接声像图的主要表现为:①子宫稍增大,由于宫腔内无真胚囊,当阴道流血时,宫腔可稍有扩张,少量积血为液性暗区,周围的蜕膜回声稍高似胚囊的假性胚囊。②附件包块声像图,子宫外一侧见到小环状回声,包块内可见妊娠囊、胎芽及胎心搏动,则为胚胎存活完整型可以确诊,但此图像不多见。若子宫一侧见不规则的边缘不太清楚的中低回声区。有时呈腊肠样或杵状,可探及胎囊样结构,则为输卵管流产型。③陈旧性宫外孕时,子宫大小恢复正常,往往与包块分界不清,仔细辨认子宫形态、境界对陈旧性宫外孕起很大作用。子宫往往位于包块上方或前方,从子宫颈追踪子宫及子宫内宫腔线可协助诊断。间接征象为:盆腔积液,子宫和直肠之间的陷窝,它是女性腹膜反折的最低点,一般腹腔积血积液会除留在此,也是临床上后穹窿穿刺点[4]。
对于孕囊典型、天数较大、腹部自身条件好、肠气干扰少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多数能明确诊断或能提出可疑性诊断。本组患者首次检查有39例能有明确的宫外孕囊声像图,再结合患者的尿HCG均为阳性或弱阳性,β-hCG浓度升高,大于1000mIU/ml。宫外孕的诊断结论完全可以成立,诊断的准确率为70.91%。与谭丽,申志杨,李筱梅报道的腹超早期诊断宫外孕准确率69%基本一致[2]。但与首次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的52例,诊断准确率为94.55%还是存在显著性差异。阴道超声具有较高分辨率,探头在阴道内紧贴宫颈及阴道穹隆,超声图像显示清晰,不受肠道气体及腹部脂肪等因素影响。但阴道超声探头频率较高,扫查深度有限,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对于位置较高的宫外孕包块显示困难,部分宫外孕患者由于腹部剧痛对检查抵触,导致经阴道超声检查范围缩小[5]。因此,何冠南,杨家翔,刘扬[3]研究认为采取阴道超声检查的同时再结合腹部加压诊断早期宫外孕,有助于提高其准确性。在实践中我们也學习和效仿这种方法,确实能有所收获,特别是对一些本来显示不甚清晰的图像,加压后显示良好。
综上所述,对宫外孕早期诊断宜尽量采用阴道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探头频率高、图像质量清晰、不受肠气及腹壁脂肪厚度等因素的干扰,能明显提高早期宫外孕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前景。但也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检查方法,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早期宫外孕检查在优先选择阴道超声时,也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检查情况,孕囊天数短、孕囊位置较高需注意复查或结合腹部超声检查,以免产生漏诊误诊,为患者尽早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常才.经阴道超声诊断学.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7.[2]谭丽,申志杨,李筱梅.经阴道及经腹超声结合HCG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173.[3]何冠南,杨家翔,刘扬.经阴道超声结合腹部加压法早期诊断宫外孕结果分析[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4):847-850.[4]黄维,刘莉萍,陈光勇.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57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0.53(1):66-67.[5]白金香,刘武岩,宋晓东,等.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112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110,25:266-267.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5
关键词:卵巢巧克力囊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阴道超声,穿刺
卵巢良性肿瘤以往多以剖腹手术切除为主,目前腹腔镜及阴道手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本文观察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囊肿,抽吸囊液,注入结合碘液,配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2008年3月我院共收治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100例,年龄20~47岁,中位年龄30.9岁,100例均为已婚患者,其中未育者56例,已生育者44例。单侧囊肿者96例,其中包括开腹术后复发4例,腹腔镜治疗后复发2例;双侧囊肿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在年龄、婚育情况、疾病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穿刺治疗适应证:已婚育龄妇女,囊肿直径3.0~10.0cm,排除其他恶性肿瘤可能者。治疗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2~5d,此期间囊内有新鲜出血,囊液相对稀薄,便于抽吸。另一方面,囊壁异位内膜变薄,容易暴露在药液中,易被硬化剂固定提高疗效,且此时无盆腔充血,避免出血和感染发生。(2)使用日本阿洛卡SSD-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3.5~5.0MHz。术前患者排空膀胱以免影响视野。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超声定位囊肿后,超声引导穿刺入囊内较低部位,吸取囊液,如囊液过于黏稠,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囊液清亮。注入相当于囊液1/2~2/3的结合碘液保留15min后吸出,注入结合碘液10ml保留,如囊液黏稠注入尿激酶50万U,1~2d后再行穿刺。2组术后均口服抗生素3d预防感染。治疗组加用GnRHa制剂曲普瑞林每月3.75mg,肌内注射,连续6个月,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2组均复查超声显像,观察疗效。超声检查示疗效判定治愈:超声检查原囊肿消失,显示为正常卵巢回声;有效:原囊肿回声较治疗前减少;无效:回声无改变或回声较前稍增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术后均正常月经来潮,术后6个月复查均未见阴道壁及其他部位种植。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肿块但并非是肿瘤,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1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这种囊肿可以逐渐增大,有时会在经期或经后发生破裂,但很少发生恶变[1]。
腹腔镜是近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普遍的方法,其优点是诊断治疗同时进行,可同时清除盆腔内异位病灶,创伤小,对于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但费用高,治疗过程复杂且易复发形成新的粘连,也存在术中因剥离困难,残留病灶等问题[2]。中等大小的卵巢巧克力囊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常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手术剥离囊肿时易造成破裂及囊液扩散种植和术后复发,而穿刺大多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其方法简便,较经腹部超声穿刺治疗,患者痛苦小,优点是无需充盈膀胱,无需麻醉,肠管损伤机会少,穿刺囊肿较低的位置易于吸净囊液,尤其对于肥胖患者穿刺距离更小。结合碘溶液通过卤化蛋白使细胞变性、硬化,继之囊肿萎缩,且刺激性小。本研究100例患者穿刺治疗中无1例出现面红、心悸、腹痛不适等不良反应,不影响卵巢功能。介入性穿刺治疗后,佐以GnRHa药物治疗既可消除残留病变又可防止微小病变复发。总之,超声介入穿刺配合GnRHa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重复性强、对卵巢功能无影响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Cram DW,Misser SA.The epidemiology of endometriosis[J].Ann NYAcad Sci,2002,9:34-36.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6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护理
异位妊娠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及生殖功能的妇产科常见疾病, 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异位妊娠, 但其手术痛苦大, 费用高, 且行输卵管切除术不可避免地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1]。目前,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有保留输卵管的要求, 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在临床上备受重视。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42例, 本文就其护理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患者42例, 年龄21~43岁, 平均31.2岁;实验室检测示患者血β-HCG水平均升高, 最高者达19 507 MIU/L, 超声检查示输卵管等部位有妊娠囊或包块, 妊娠囊或包块直径≤3 cm且均未破裂, 其中12例 (占28.6%) 于妊娠囊或包块内可见卵黄囊, 胎芽, 心管搏动;患者均无甲氨喋呤禁忌证及酒精过敏史, 无明显休克或贫血指征, 无心、肝、肾、肺、脑功能异常, 无凝血功能障碍。
1.2 护理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介绍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优点及可能出现的失败和处置方法, 使患者对治疗方法及结果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心理准备;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常规检查,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做会阴部备皮, 术前4 h禁食, 护送患者入介入室。
1.2.2 术中操作配合
安排患者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 在阴道超声引导与监视下借助穿刺定位装置使穿刺引导线通过病灶中心, 应用18 G妇科专用穿刺针穿刺进入异位妊娠囊或包块内, 穿刺成功后抽出胎囊内或包块内液体1~2 ml;将甲氨喋呤 (MTX) 10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 ml药液注入包块内, 观察10~15 min见液体逐渐吸收后, 再注入无水酒精1 ml (有生育需求者不做无水酒精固化) 。
1.2.3 术后护理
1.2.3. 1 心理护理
术后让患者进一步了解介入操作的过程及超声介入治疗的无创性, 无辐射, 经济负担轻等优点[2], 尽可能减少患者术后的疑虑,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及术后注意事项, 使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及愉快的心情, 配合术后的药物治疗及护理[3]。
1.2.3. 2 生命体征观察
指导患者术后24 h内绝对卧床休息, 以防止术后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每0.5 h监测血压1次, 直至连续测量3次血压均平稳后, 改为每4 h监测1次;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出现剧烈腹痛及血压下降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 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4]。本组有4例介入术后腹痛明显, 不能忍受, 但超声检查并未见积液增多及包块破裂征象, 后转为手术治疗后治愈。
1.2.3. 3 预防感染
术后指导患者每天擦洗外阴2次, 确保外阴清洁, 并静脉应用抗生素1周, 若患者体温升高则应于患者体温平稳后再连续给药3 d, 以防止泌尿系感染及阴道炎发生。
1.2.3. 4 介入术后观察指导
术后3 d、1周、1个月实验室检测患者血β-HCG值变化情况, 并阴道超声检查包块大小, 血供, 盆腔积液量的变化等情况, 告知患者在观察期间绝对禁止性生活, 禁服止痛药品, 禁止剧烈运动, 如有血压下降及剧烈腹痛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当患者阴道出血逐渐减少至干净, 血β-HCG值恢复正常, 超声检查示妊娠囊或包块明显变小或消失时观察结束。
2 结果
本组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方法, 结果治愈38例 (占90.5%) , 失败4例 (占9.5%) , 介入治疗失败者转手术治疗后均治愈。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临床上常见且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及生殖功能的妇产科疾病, 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 但其手术痛苦大, 费用高, 且行输卵管切除术不可避免地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 使得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难以接受, 从而限制了手术的开展[1]。目前,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有保留输卵管的要求, 推动了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方法的开展, 因而, 导致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在临床上备受重视[5]。本组42例患者较为年轻, 年龄21~43岁, 平均31.2岁, 均属于异位妊娠未破裂型, 符合介入治疗的指征, 且均有保留输卵管的要求, 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方法。经采取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 认真稳妥地配合手术操作;术后积极开展心理护理,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预防感染, 实施介入术后指导等护理措施, 有效地确保了介入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42例中, 治愈38例 (占90.5%) , 失败4例 (占9.5%) , 介入治疗失败者转手术治疗后均治愈, 临床效果好, 患者满意。
综上所述,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具有见效快, 无明显并发症, 避免手术损伤, 费用低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为防止再次异位妊娠, 应指导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内避孕, 并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 以免术后再次妊娠时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李丽华.输卵管异位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术的术式选择[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4) :302.
[2]曹投莹.未破裂期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J].实用医学杂志, 2003, 12 (12) :1454.
[3]孙菊怀, 王茜.输卵管妊娠经阴道介入治疗18例术后护理[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9, 18 (1) :58-59.
[4]王岩.介入治疗异位妊娠术后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 2001, 12 (2) :116.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7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宫腔超声造影,宫腔镜,宫腔内病变
宫腔镜技术成为诊治宫腔疾病不可替代的微创方法,而超声波检查是诊断宫腔疾病的首选方法,但常规经腹超声对宫腔内疾病往往难以显示满意,常常漏诊。本研究对TVS、SHG、宫腔镜三种技术对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做了对照研究,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寻求一套行之有效的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年龄25~43岁,平均年龄(27.00±2.84)岁。
1.2 仪器与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TVS、SHG、宫腔镜检查,并将活检、电切、清宫后组织送病理学检查。观察三组患者在TVS及SHG检查中的超声声像图和宫腔镜所见。经阴道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立SSI5000、GE Voluson 730、GE Voluson E8,经阴道探头频率5~9 MHz。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行SHG和宫腔镜检查,检查前尿妊娠试验阴性。SHG参照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妇产学组的《妇科超声造影临床指南》进行,用温生理盐水充盈宫腔后,观察宫腔形态、内膜回声以及病变位置、数目、形态、大小、基底部宽度、回声特征、血流分布情况、病变处肌层和内膜层边界,作出SHG的初步诊断[1,2]。宫腔镜为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27F被动式连续灌流等离子宫腔电切镜。以5%葡萄糖为膨宫介质,宫腔镜观察宫颈管及宫腔、输卵管开口的形态结构,注意有无子宫内膜异常或占位性病变,以及病变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质地等表现,依镜下所见作出宫腔镜诊断。对病变行活检/电切,并用刮匙搔刮宫腔。检出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内膜息肉
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6例,TVS检出19例,病理符合率52.8%,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楚,回声稍强,多可见其内少量血流信号。SHG检出30例,病理符合率83.3%,表现为多发性多见,向宫腔内突起,回声稍强,大多有蒂,子宫内膜-肌层界面清晰。见图1,图2。宫腔镜检出33例,病理符合率91.7%,表现为多发性多见,向宫腔内突起,大多有蒂,多较软、柔韧。宫腔镜与SHG检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和SHG检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符合率均显著高于TVS(P<0.01)。
2.2 子宫黏膜下肌瘤
病理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39例,TVS检出21例,病理符合率53.8%,检查结果:单个多见,边界清楚,回声略低;SHG检出33例,病理符合率84.6%,检查结果: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稍低回声,基底宽,子宫内膜-肌层界面扭曲,血流信号稍增多;宫腔镜检出37例,病理符合率94.9%,检查结果:单个或多个,向宫腔内突起,基底宽,质地较硬。宫腔镜与SHG检出黏膜下肌瘤的病理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和SHG检出黏膜下肌瘤的病理符合率均显著高于TVS(P<0.01)。基底宽的子宫黏膜下肌瘤见图3。
2.3 宫腔胎物残留
病理诊断宫腔胎物残留30例,宫腔镜与SHG检出宫腔胎物残留的病理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和SHG检出宫腔胎物残留的病理符合率均显著高于TVS(P<0.01)。见表1。人工流产(人流)术后3个月宫腔胎物残留见图4。
3 讨论
子宫内膜疾病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常常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孕症等,常规经腹超声漏诊、误诊率较高。TVS是一项简单、无痛、经济的检查方法,因其探头频率分辨率高,可提供较精确的宫腔内疾病的诊断信息,亦不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妊娠。但TVS在鉴别诊断方面欠缺特异性,对微小病变较易漏诊。本研究显示TVS对三组宫腔病变的病理符合率均显著低于SHG及宫腔镜,但因其无创、无痛、简便易行、不受月经周期限制等优势,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筛查方法。
传统的TVS结合SHG通过向宫腔内注入无菌的温暖的生理盐水扩张宫腔,并形成良好的透声窗,增加子宫内膜、病灶与子宫肌层之间的声阻抗,增强了子宫内膜的可视化效果。SHG可清晰显示内膜病变的位置、数目、大小、边界、形态等特征,提高了病变显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3]。本组资料显示,SHG与宫腔镜对三种疾病的诊断的病理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替代有创的宫腔镜检查,作为宫腔内膜评估的“代金标准”。本研究中,SHG在基底较宽的息肉和蒂较细的黏膜下肌瘤的鉴别方面,仍易误诊。
宫腔镜是一种内镜技术,因其直观、可视的优势,能够直视宫腔病变的形态、颜色、质地及表面血管分布等特征,病变有其特异性,检出率高,并能取材活检及行病灶切除治疗。但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需要扩张宫颈和麻醉、费用较高,且宫腔镜不能提供子宫肌层、子宫外部形态、双侧附件等的诊断信息,并发症较多,故限制了宫腔镜的普遍应用。
综上所述,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可首选TVS作为初筛检查。对于TVS发现阳性病灶、或TVS检查结果阴性而患者病史/症状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进一步择期行SHG检查,在造影状态下增强子宫内膜的可视化效果,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妇产学组.妇科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2):94-98.
[2]Yang T,Pandya A,Marcal L,et al.Sonohysterography:principles,technique and role in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pathology.World J Radiol,2013,5(3):81-87.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1年治疗102例阴道出血患者均行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 年龄34~68岁, 平均56岁, 绝经前63例, 绝经后39例, 均行诊刮或手术病理确诊。
1.2 仪器
GE公司LOGIQS6, TAS探头频率为3.5 MHz, TVS探头频率为10.0 MHz。
1.3 方法
(1) TAS:膀胱适度充盈, 充分显示子宫图象, 行多切面探查, 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内部回声, 尤其是内膜厚度及宫腔有无积液; (2) TVS:患者知情同意。排空膀胱, 取截石位, 臀部垫高, 套上无菌安全套, 插入阴道后, 观察子宫大小、形态、位置, 并测量相关数据。重点观测病灶的大小、形态、回声特点、边界情况, 内膜与肌层间的低回声晕是否清晰连续, 病灶是否浸入肌层及其深度等, 同时观察周边及内部的血流情况[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例
2 结果
102例患者均作TAS和TVS检查, 并行手术或诊断性刮宫及病理诊断。TA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0%、76.5%、70.0%、20.0%、41.7%;TV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3%、94.1%、96.7%、40.0%、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AS、TVS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例数比较见表1。
3 讨论
TAS受探头频率、探查深度、病变范围等影响, 难以清晰显示病变结构。随着TVS的广泛应用, 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有很大程度提高。TAS能直接观察内膜厚度及形态改变, 但对宫腔内情况及内膜病变的鉴别有一定困难, TVS判断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内膜其他病变较TAS有显著提高[3], 且TVS判断内膜癌肌层浸润较TAS更可靠, 当显示子宫内膜回声明显不均匀, 且内膜与肌层的界面呈不规则回声时, 应高度怀疑内膜癌且有局部浸润, TVS在术前评估内膜癌的局部扩散优于腹部超声, 可作为临床筛查和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检查手段[4]。
TAS是检查妇科疾病的主要方法, 但患者要忍受憋尿的痛苦, 由于探头频率低, 从而降低了图像和内部细微解剖结构的分辨率。而TVS具有不必充盈膀胱, 不会导致感染, 宫颈显示清晰, 可以准确观察宫颈情况[5], 由于探头频率高, 探头在阴道内紧贴宫颈与穹隆, 使盆腔内声像图更加清晰且消除充盈膀胱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减少了充盈膀胱所花费的时间, 且不受体型、腹壁瘢痕、肠腔充气等因素的干扰, 较易获得清晰图像, 更有利于对黏膜下及肌壁间小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输卵管积液、多囊卵巢、宫颈小囊肿、早期宫外孕、阴道壁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TVS检查诊断率高, 也尚有不足之处: (1) 对未婚妇女、月经期、阴道炎症者不宜使用; (2) TVS显示视野小, 显示深度通常8~10 mm, 对大的子宫肌瘤或盆腔较大肿物 (>6 cm) 难窥全; (3) 对于处女膜完整的女性阴道严重感染、老年性阴道萎缩、先天性阴道狭窄闭锁者, 不能进行TVS检查。
目前, 以阴道出血就诊患者日益增多, 大多为子宫内膜病变, 本组资料表明, 经腹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易混淆。采用经阴道超声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 为阴道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TVS简便易行、无创伤、安全、有效、可重复的特点, 易被患者接受[6], 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已成为现今妇科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29.
[2]Valenzano M M, Lijoi D, Mistrangelo E, et a1.The value of sonohysterography in detecting intracavitary benign abnormalities[J].Arch Gynecol Obstet, 2005, 272 (4) :265-268.
[3]幸文琼, 钱小虎, 徐文捷.子宫内膜病变的经阴道超声检查[J].上海医学影像杂志, 2004, 13 (2) :110-111.
[4]田晓先, 林连恩, 李雪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流血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 2008, 17 (6) :106-107.
[5]时春艳, 张云燕, 金燕志, 等.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及宫颈管宽度对早产预测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1) :264-265.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9
【摘要】目的:总结子宫腺疾病和子宫肌瘤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特点,探讨经阴道超声对两者的鉴别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子宫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将检查结果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理提示弥漫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子宫肌瘤52例子宫腺肌瘤6例,子宫腺肌瘤并子宫多发肌瘤2例,子宫肌瘤恶变4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观察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阴道;多谱勒;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540.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75-01
1资料与方法
本组均为我院术后病人,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40岁,39例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有人流史16人,有肿块引起压迫尿频感10人,出血量大伴贫血者7人。
2仪器
采用GE VOLUSON 730,探头频率一般为8.9/24Hz,根据探查深度不同予以调整。
3声像图特点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做子宫多切面扫查,观察子宫形态,肌层回声,异常回声团的位置、大小、数量、边界、回声以及其内是否存在无回声腔隙范围,并结合CDFI观察血流信号分布特征。子宫腺肌症均显示不同程度子宫增大,有的呈球形,弥漫性可见肌层弥漫性增厚回声增粗多无包膜。腺肌瘤可表现有类似包膜样回声,后壁多见,很少像子宫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典型的腺肌瘤病变时肌壁内的小暗区内有彩色血流信号,肌壁血流信号丰富或见星点状彩色信号,周边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子宫腺肌症多伴有子宫以外的巧克力囊肿;另外其最特有的超声特点为肌层弥漫或局限增厚回声增粗不均在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观察到不规则囊状无回声,大小不等,大多5mm以下,异常回声团并见条带状声影呈栅栏状,当肌层存在边界清楚,有环状回声者多为子宫肌瘤, CDFI:周边见血流信号。子宫肌瘤并无包膜,而是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而形成假包膜,故子宫肌瘤周围可见假包膜所形成的低回声晕圈,边界清晰。子宫肌瘤按瘤体所在部位分为三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血供来源于假包膜血管,较为丰富,流体周围见丰富环状或半环状血流环绕,瘤体内可见较为丰富或点状血流信号,属血流丰富型;浆膜下子宫肌瘤血供来自瘤蒂部血管,易发生血流供应不足,此类肌瘤常见近正常宫壁侧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游离侧或内部血流较少或无血流信号显示;黏膜下子宫肌瘤血流来源于基底部,但其游离面有内膜覆盖,受月经周期影响,使局部血循环增加。肌瘤越大,血供越丰富,可能与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4结果
经随访与术后病理对照,弥漫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子宫肌瘤52例,子宫腺肌瘤6例,子宫腺肌瘤并子宫多发肌瘤2例,子宫肌瘤恶变4例。
5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子宫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妇女,40~50岁发病率最高,约占51.2%~60.9%;子宫腺肌症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以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好发于30~50经产妇,据报道子宫术后标本中6%~40%有子宫腺肌症,6%~15%并存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约1/3患者有子宫肌瘤,少数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类似子宫肌壁间肌瘤者称子宫腺肌瘤。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异位的子宫内膜局限于一处肌壁内,并被增生的平滑肌所环绕城团块,像平滑肌瘤,但又不是真正的肿瘤,患者多有痛经史。系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呈灶性浸润生长,形成结节,类似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肌瘤和子宫腺疾病治疗方法不同,子宫腺肌病可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可经手术剥出,现在已有多种方法用于其诊断的准确性,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济实惠,具有高分辨率,经阴道超声使用高频探头在阴道内紧贴宫颈或阴道穹隆部能清晰显示女性盆腔内部器官情况。而且经阴道超声检查不受体型肥胖,腹腔肠气的干扰,可清晰直观地观察病变情况。
经阴道超声引导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来六安市中医院就诊的11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 并根据病理学结果进行评价。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仪器为美国GE-ViVi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8.0、6.7、5.0MHz测量子宫内膜厚度 (前、后壁内膜) , 对于不均匀增厚的宫内膜应以最厚处测量, 以子宫内膜厚度5mm且内膜连续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临界值。对于子宫内膜<5mm, 且有症状出现者应行宫腔镜及诊断性刮宫, 并根据病理结果共同评价此指标的重要性。
2 结果
TVS检查子宫内膜<5mm 32例, 病理证实增殖期子宫内膜2例, 子宫内膜息肉1例, 其余29例结合宫腔镜见子宫内膜菲薄, 病理结果显示宫腔无病理改变 (萎缩性宫内膜3例、增殖期宫内膜1例、分泌期宫内膜1例、其余24例未刮出内膜组织或内膜送检过少不足以做出病理诊断) 。TVS检查子宫内膜≥5mm 84例, 经诊断性刮宫, 宫腔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 萎缩性宫内膜20例, 增殖期宫内膜3例, 子宫内膜息肉14例, 黏膜下肌瘤12例, 子宫内膜息肉6例, 子宫内膜癌29例。TVS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
(例)
57.4%、72.6%、96.8% (表1) 。
3 讨论
绝经是妇女生理变化的重要阶段, 随着卵巢功能及雌激素水平的下降, 子宫内膜也相应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女性常见症状。经阴道超声因其高分辨力, 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 简单易行, 无创伤、无痛苦、并可重复进行, 还可连续观察子宫内膜形态的变化。本研究以子宫内膜厚度5mm为诊断标准, 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 诊断子宫内膜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5mm的妇女, 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经阴道超声可作为诊断性刮宫前的筛选检查, 避免了盲目刮宫, 降低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对于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治、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意义重大。仅以子宫内膜厚度这一单一标准来评价是否有子宫内膜病变, 会遗漏一小部分患者, 还应结合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及病理组织学来共同判断[3,4]。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 (TVS) 子宫内膜厚度对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来六安市中医院就诊的11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TVS检查, 将TVS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5mm为指标是除外子宫内膜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结论 TVS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敏感性高, 是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疾病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绝经后阴道出血
参考文献
[1]吴钟瑜.实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8.
[2]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3]孙晓燕, 王永来, 陈颖等.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3) :216-217.
【经阴道超声引导】推荐阅读:
经阴道二维超声05-23
经阴道和腹部超声06-08
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08-28
经阴道介入性超声论文08-06
阴道超声检查06-23
阴道彩色超声08-28
经腹联合阴道超声07-25
阴道B型超声08-23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06-26
经阴道分娩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