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

2024-06-26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精选8篇)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 篇1

肝囊肿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为肝脏良心病变, 但当肝囊肿逐渐增大出现压迫症状时可能会危及生命。肝囊肿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 前者以包虫病常见, 后者以先天性最常见[1]。肝囊肿治疗多采用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治疗, 但其具有创伤大、复发率高的缺点。我科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肝囊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56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96例, 女60例;年龄20~75岁, 平均 (45±20) 岁;单发囊肿122例, 多发囊肿34例;囊肿直径3.6~15.1m;病程1~6个月;临床表现为肝区不适或疼痛。患者均经临床症状、B型超声、CT和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排除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患者治疗前4~6h禁食, 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复查B型超声确定穿刺点, 一般选择腹壁与病灶的最短距离为穿刺部位。

1.2.2 穿刺方法

采用EUB-6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严格无菌操作, 定位后常规消毒铺巾, 用穿刺探头再次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并测量进针深度, 局麻。用无菌塑料袋套上超声探头, 在超声实时显像下, 穿刺针逐层刺入肝囊肿中央, 超声显像囊腔中央见针尖强回声后, 拔掉封堵针芯的塑料冒, 进针时嘱患者屏气而后平静呼吸。单纯性肝囊肿可见淡黄色液体自针尾流出, 可连接注射器, 尽量抽净囊液, 记录其颜色、性质和总液量。经B型超声显像确认针尖仍在肝囊肿内后, 缓慢注人99%的无水乙醇。注入无水乙醇量为抽出囊液总量的1/4左右, 最大不超过50m L。注入无水酒精后反复冲洗3次, 留置5min后抽无水乙醇, 最后保留5~10m L无水乙醇。患者术后静卧观察。

1.2.3 观察指标术中抽出液送病理检测;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随访1年, 观察其复发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治愈:囊肿、脓腔完全消失; (2) 显效;囊肿最大直径较治疗前缩小1/2; (3) 好转:囊肿最大直径缩小不足治疗前的1/2; (4) 无效:囊肿大小无变化[2]。

2 结果

本组15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抽出液体为淡黄色96例, 黏稠咖啡色36例, 淡红色24例, 病理检测均为发现癌细胞。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仅有12例患者在注入无水乙醇时有明显疼痛, 治疗后疼痛消失。本组患者治愈99例, 显效35例, 好转10例, 无效12例, 有效率85.9% (134/156) 。患者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

3 讨论

肝囊肿为先天性异常, 由于肝内胆管胚胎发育障碍所致, 囊肿为囊壁上皮所分泌, 一般含清亮液体, 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 偶尔可经体检发现, 或由于囊肿增大压迫临近脏器产生症状而就诊。肝囊肿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一般超声检查即可确诊。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手术痛苦、创伤大, 恢复慢, 易发生并发症, 而不被患者所接受。而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 患者术中痛苦小、创伤小, 恢复快, 并发症少, 逐渐取代了手术治疗。无水乙醇有固定和杀灭细胞的作用, 可使囊肿上皮细胞凝固, 破坏并起收敛作用, 使之缩小甚至消失。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应注意[3]: (1) 术前明确诊断; (2) 选择最佳穿刺点和进针路线, 应避开大的静脉以及胆管分支, 避免囊肿最膨隆的部位穿刺, 因为此处张力最大可能会引起破裂; (3) 固定好穿刺针, 避免针尖移出囊腔而造成不良后果; (4) 囊肿液抽出后进行相关检验, 除外恶性变; (4) 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 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5) 多发性囊肿, 应采取先大后小的治疗顺序, 一般每次治疗1个囊肿, 一般不超过2个; (6) 必须使用高浓度乙醇, 且留置的时间不应过长, 以免产生中毒症状。

总之, 肝囊肿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能以确定最佳定位, 保证治疗效果, 是一种适用范围广, 创伤小, 治疗时间短, 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肝囊肿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的疗效。方法对156例肝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5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抽出液体为淡黄色96例, 黏稠咖啡色36例, 淡红色24例, 病理检测均为发现癌细胞。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仅有12例患者在注入无水乙醇时有明显疼痛, 治疗后疼痛消失。本组患者治愈99例, 显效35例, 好转10例, 无效12例, 有效率85.9% (134/156) 。患者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肝囊肿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是一种适用范围广, 创伤小, 治疗时间短, 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囊肿,无水乙醇,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李明, 罗保穗, 卓超洲, 等.B超引导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肾囊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16 (14) :2l12~2113.

[2]王静, 李振江, 付春生, 等.超声引导肾囊肿无水酒精硬化疗法69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1) :140.

[3]汪龙霞.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在妇科良性病变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08, 5 (1) :l4~16.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 篇2

【关键词】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肺周围型病变

【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49-01

近年来,肺癌在我国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由于其安全性,实时性,高效性,已成为早期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重要手段。现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187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7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其中男135例,女52例:年龄14- 82岁,平均(53 60士4. 93)岁,右肺病变119例,左肺病变68例,肿块最大14.51cm×12.10 cm,最小1. 92cm×1.40.cm,超声检查均可显示该病变。所有患者一均无明显出血倾向及其他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1.2仪器:ALOKAα10超声诊断仪,9133型5-2探頭,巴德自动活检抢,18G切割式活检针。

1.3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必要时查心电图。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手术并发症并签手术知情同意书,穿刺前仔细阅读胸部X线、CT和M RI影像资料,根据病灶所在部位及穿刺路径分别采取坐位、俯卧或侧卧位。在病灶区对应胸壁处经皮超声检查,记录病变特点,如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尤其注意病变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情况,选择最佳进针入路,即避开病变周边大血管及正常肺组织。必要时训练患者练习屏气。依据病灶大小,射程设置为15 mm或22 mm。

1.4 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在已作标记的体表处再次明确肿块部位,在进针处用 2%的利多卡因局麻自皮肤直达胸膜。嘱患者准各好后屏气,超声引导穿刺针避开正常肺组织、大血管及坏死区,针尖快速到达肿物边缘,击发活检枪。活检穿刺取组织后,迅速退出穿刺活检针 ,根据取材满意情况决定活检针数,将活检组织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送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所有病例留观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离开,必要时可行X线了解有无出血及气胸可能。

2结果

2. 1穿刺成功率:187例患者一中172例首次穿刺即获阳性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91.97% 15例未获阳性结果患者一中有11例再次穿刺而获阳性结果,4例由手术后病理证实,总穿刺成功率为97.86%。

2 .2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鳞癌29例,腺癌41例,低分化腺癌26例,小细胞癌21例,转移癌19例,胸膜间皮瘤18例,炎性假瘤11例,脓肿9例,结核13例。

2.3穿刺并发症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明显并发症18例,发生率9.62%,其中术后出现咯血12例,出现胸膜反应6例,予平卧及胸腔闭式引流等对症处理后缓解。

3讨论

近几十年来, 我国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1],而肺周围型病变难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其他方法确诊,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已成为肺周围型病变诊断的重要手段,为肺周围型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已成为肺周围型病变诊断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其具有以下优点:①安全性:超声引导下穿刺能清晰显示进针状况,利于选择最佳的穿刺路径,能避开大血 管、正常肺等结构,与CT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无放射性,对人体损害小。②实时性:同时可以监测穿刺的全部过程,具有极高的交全性,.操作简便。③高效性:超声具有良好的分辨,可清楚地识别肿瘤活性区及其坏死区,从而指导穿刺过程中避开肿瘤的坏死结构,选择肿瘤的实性部分,提高阳性诊断率[2]。④有效性:本组187例患者,182例一次穿刺成功,切口小,病人无明显疼痛[3]。

在超声引导穿刺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为了提高穿刺的阳性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几点:①术前要评估好病人,掌握好适应症,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手术并发症并签手术知情同意书[4]。②术中要定位准确,注意肿块的大小及周边比邻,设计好进针入路,避开大血管和正常肺组织。娴热的操作技术能提高穿刺活检的交全性。③术后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呼吸情况,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5]。

总之,对于肺周围型病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病理诊断,指导下一步治疗有重要作用,且安全,实时,高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Parkin D M, Bray F B, Pisani P GloSal cancer statistics J.CanccrCli 2005, 55(2): 74-105

[2] 梅洪强,黄伟俊.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河北医学,2010(1):14-16

[3] 郭瑞军,梁晓宁,于泽兴,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淤自动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肿块及胸膜病变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 23( 3): 441-443

[4] 袁泉,余晓梅,郭敬东.彩色多普勒超卢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型肿块的诊断价值. 医学新知杂志,2008,18( 2): 121.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 篇3

关键词:超声介入治疗,持续引流,单纯性肾囊肿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良性疾病之一,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发病率约占27%,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数目和大小有增加趋势[1,2]。肾囊肿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等, 目前临床多采用前两种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注射硬化治疗, 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肾囊肿的位置、大小和深度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还能实时监测肾囊肿穿刺治疗的整个过程, 操作简单, 方便易行, 安全性高, 且费用较低[3]。尽管该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单纯肾囊肿的主要方法, 但其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约10% 左右。

2012 年7 月-2013 年6 月, 笔者应用置管多次硬化治疗, 即超声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置管引流多次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50 例, 随访2 年, 并与常规硬化 (即传统的超声引导下经皮肾囊肿单次穿刺引流注射无水乙醇) 治疗的50 例患者进行比较,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单纯性肾囊肿患者100 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肾囊肿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肾囊肿 (上中下极) 直径≥ 4 cm, 单发。同时超声检查测量囊肿的3 个径线, 并计算出囊肿的体积 (0.52× 前后径 × 左右径 × 上下径) 。排除标准:排除肾盂旁囊肿、出血性疾病;肾积水;复发性肾囊肿穿刺史;肾脏手术史。100 例患者术前均经腹部超声、CT检查等确诊。入院前的症状包括:腰部胀痛78 例, 镜下血尿27 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超声引导下经皮肾囊肿单次穿刺囊内注射95% 无水乙醇组 (对照组) 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囊内置管引流多次注射95% 无水乙醇组 (试验组) , 每组各50 例。对照组年龄29~86 岁, 肾囊肿体积32.32~593.25 mL;试验组年龄36~82 岁, 肾囊肿体积45.25~672.67 mL,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肾囊肿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 即超声引导下肾囊肿单次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试验组实施置管多次硬化治疗, 采用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后置入猪尾巴导管持续引流、多次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2.1对照组 采用Philip HD11超声仪, 探头频率3.5 MHz, 穿刺针为18~19G。首先经超声检查选择囊肿距体表皮肤最近, 且避开大血管、重要脏器及胸膜的穿刺点, 穿刺区常规消毒皮肤, 铺巾, 1%利多卡因局麻, 用消毒薄膜包裹超声探头, 再次经超声检查确认囊肿大小、位置, 并确定穿刺路径。在实时超声动态监视下穿刺针沿最佳穿刺路径快速穿刺进入囊肿中心, 当超声检查见囊肿无回声区内出现点状强回声针尖, 即可拔出针芯, 见囊液自针尾流出, 接50 mL注射器抽净囊液, 记录囊液总量, 送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 再向囊内注入囊液总量1/4~1/3的无水乙醇, 保留5 min, 抽尽囊内无水乙醇, 可反复数次, 最后再次注入无水乙醇2~10 mL后, 保留, 治疗结束[1,4]。

1.2.2 试验组 依照对照组相同穿刺方法进入囊腔后, 先拔出针芯, 插入16G硅胶引流管, 然后拔出穿刺针, 经引流管抽尽囊液, 以95% 无水乙醇20 mL注入囊腔, 保留5 min, 抽尽, 向囊腔注入95% 无水乙醇20 mL保留, 然后置入导丝, 在导丝引导下置入8f猪尾巴引流管, 用宽胶布将引流管于体表固定。次日抽尽前日注入的注射液, 再以95% 无水乙醇20 mL注入囊腔保留, 如此反复3 d, 3 d后用超声复查囊腔消失, 拔管, 术毕。

1.2.3 随访 两组均随访2 年, 并进行超声复查, 观察囊肿有无缩小、消失或复发。

1.3 疗效判定标准 超声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肾囊肿的体积变化。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囊肿完全消失;显效:囊肿体积缩小1/2 以上;好转:囊肿体积缩小, 但不到1/2;总有效= 治愈+ 显效+ 好转。复发:术后随访2 年, 见原部位肾囊肿再发。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比较采用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后2 年随访, 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后, 肾囊肿多数缩小或消失。两组治疗后治愈率及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单纯性肾囊肿是发生于肾内或肾脏表面的囊肿, 为临床最为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 与多囊肾不同, 一般无遗传倾向, 多数囊肿表现为单侧、单发, 少数表现为双侧或多发, 常见于中老年, 多发于40~69 岁[1,4]。肾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可引起血尿;可压迫肾脏及其周围组织, 引起疼痛;在引起肾脏压迫性缺血时可引起高血压及肾集合系统梗阻, 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肾功能下降及感染[5]。肾囊肿是否治疗, 多依据患者有无症状及其囊肿的大小而定。当单纯性肾囊肿在直径超过5 cm, 并出现临床症状 (腰背部酸痛、肾积水、血尿、腹部疼痛、发热和高血压等) 时, 需积极治疗,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经皮肾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等[6]。较之开放手术,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 且疗效确切, 但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因所需器械、设备昂贵、且需要全身麻醉, 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 同时, 受患者经济条件限制, 该技术尽管微创, 但仍不能在基层医院开展实施。

随着介入技术的进展, 经皮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已成为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 该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及疗效佳等优点[7,8]。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抽出肾囊肿囊液后, 注入无水乙醇等硬化剂, 破坏肾囊肿内壁上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 同时产生无菌性炎症, 使囊腔壁粘连闭合,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常采用超声定位, 其基本操作方法如下:嘱患者排空膀胱, 依需要可取俯卧位或左、右侧卧位, 先经超声检查, 确定囊肿位置, 测量皮肤表面至囊肿中心距离, 明确囊肿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测量囊肿大小, 用彩色多普勒 (CDFI) 检查囊肿周围血管情况[9];尤其是进针路径有无大血管, 确定进针部位、路径及进针深度后, 常规消毒皮肤、铺巾, 利多卡因局麻, 超声探头表面涂适量耦合剂, 外套无菌消毒薄膜套, 引导进针, 快速进针至囊肿中心, 观察到穿刺针尖的强回声位于囊肿无回声中央后, 拔出针芯, 连接注射器抽吸囊液, 直至超声显示囊肿无回声区消失或近乎消失;观察囊液颜色, 同时记录囊液量, 然后向囊内注入20~60 mL 95% 无水乙醇, 囊肿直径>10 cm、抽出囊液超过200 mL的较大囊肿可适当增加注入的无水乙醇量;抽出液从浑浊转变为无色清亮为宜, 凝固次数原则上较大囊肿重复3~5 次, 较小囊肿一般1~2 次即可。拔出穿刺针, 局部粘贴创可贴, 稍适休息, 无自觉不适可回家。

目前常用于肾囊肿穿刺注射的常用硬化剂有95%无水乙醇 (乙醇) 、生物蛋白胶、葡萄糖、石炭酸、碘苯酯、磷酸铋、四环素、乙酸、乙醇胺等[10,11,12]。临床多应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 无水乙醇能快速破坏囊壁内衬细胞 (1~3 min) , 而穿透纤维囊较缓慢 (4~12 h) , 对肾实质损伤较小, 因而应用最为广泛。在治疗时需注意的是, 必须使注入肾囊肿内有高浓度的无水乙醇, 并需反复冲洗, 较大的囊肿有时需多次硬化治疗才能治愈。传统的单次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存在以下不足:首先, 行单次穿刺后硬化治疗肾囊肿时, 由于囊液无法被彻底引流, 由于残留的囊液使注入的无水乙醇浓度稀释, 不能达到较高浓度, 影响硬化治疗的效果;其次, 在治疗过程中, 由于囊壁塌陷、或由于呼吸的影响, 在抽尽囊液之前针尖脱出囊腔致囊肿残留、复发。

肾囊肿单次穿刺后因囊液无法被彻底引流, 残留囊液可稀释保留的无水乙醇浓度, 不能达到较高浓度, 从而降低硬化治疗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 因囊壁塌陷、或受呼吸的影响, 在抽尽囊液之前针尖有可能脱出囊腔, 致囊肿残留、复发。本研究采用置管持续引流配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有效克服了传统单次抽液的缺点: (1) 经超声引导穿刺置入猪尾巴导管后, 易固定且不会伤及肾脏及囊壁, 并可避免无水乙醇外溢; (2) 猪尾巴导管可与肾脏随呼吸同步移动, 相对静止不易脱出, 注入无水乙醇抽吸过程不会受患者体位及呼吸影响, 而与囊壁充分接触; (3) 留置猪尾巴导管持续引流, 能彻底引流残留囊液, 炎性组织渗出液, 避免感染, 减轻局部疼痛及周围组织粘连, 还可引流出多余无水乙醇, 避免被肾脏吸收, 损害肾实质; (4) 留置猪尾巴导管可以不受限制反复多次无水乙醇冲洗囊腔, 保持囊肿内较高的乙醇浓度, 从而彻底破坏残留的有分泌功能的囊壁细胞, 提高肾囊肿临床治疗的效果。

应用肾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肾囊肿, 则可以提高治愈率。研究表明, 应用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联合猪尾巴管持续置管引流 (置管持续引流硬化治疗) 与传统的单次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比较, 前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后者, 且并发症明显降低[13,14,15]。

另外, 需特别指出的是, 尽管应用持续引流治疗肾囊肿效果较好, 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 亦有在抽吸完囊液后沿导丝置入导管时, 导丝滑脱导管未能置入 (2 例) 或术后导管滑脱 (1 例) 的情况 (为排除干扰, 这3 例未列入研究中) , 需在操作过程中或引起注意。

本研究选择了100 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 应用无水乙醇灌洗联合猪尾巴导管持续引流治疗单纯性肾囊肿50 例, 与另外50 例应用传统的超声引导下肾囊肿单次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作为对照, 从表2 可以看出, 尽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当, 但试验组应用猪尾巴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肾囊肿, 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次抽液硬化治疗, 研究表明后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前者, 复发率明显降低, 表明应用应用猪尾巴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肾囊肿效果较好。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 篇4

关键词:聚桂醇,无水乙醇,肾囊肿

单纯性肾囊肿是一种临床上很常见的良性病变, 绝大部分好发于成人, 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体积较小无症状的肾囊肿一般不需治疗, 若体积较大, 并伴有腰痛、尿血、反复尿路感染或肾积水等症状, 就需治疗。既往临床多行外科手术切除, 但创伤大。近年来采用了超声介入治疗, 即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内注射硬化剂以消除或缩小囊腔来达到治疗目的。以往常用的硬化剂是价格低廉, 疗效得到临床肯定的医用无水乙醇, 但存在一定复发率和并发症。现在一种新型硬化剂面世:1%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肾囊肿, 其疗效与无水乙醇相同, 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现将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共38例, 其中男17例, 女21例, 年龄41~72岁, 平均56岁。将使用1%聚桂醇注射液的1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 (新型硬化剂组) , 使用无水乙醇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无水乙醇组)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元时间测定及肝肾功能检查, 并经超声、CT等检查确诊, 囊肿直径>70 mm者8例, 40~70 mm囊肿者30例。术中抽出囊液50~220 m L。囊液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均显示正常。

1.2 治疗方法

取俯卧位或健侧卧位, 先用B超探查, 明确囊肿位置、大小、形态及与毗邻脏器的关系, 选择最佳穿刺点, 测出皮肤进针点与囊肿的直线距离、确定进针深度和角度。穿刺点消毒, 铺无菌巾, 先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 在超声引导下进针穿刺。B超确认针尖在囊腔内后, 拔出针芯, 抽吸囊液, 常规用无水乙醇做蛋白定性试验, 若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开始抽囊液并记录液体量。将最先抽出的一部分囊液作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抽尽囊液后, 治疗组注入聚桂醇注射液并使液体完全保留在囊腔内, 拔出穿刺针。对照组注入无水乙醇, 注入量一般为囊液量的1/5~1/10, 注入后保留5 min, 抽出液体, 反复治疗2~3次, 而后尽量将其抽出, 再注入无水乙醇1~2m L并保留在囊腔内, 拔出穿刺针。消毒后敷料覆盖。

1.3 疗效标准

测量囊肿大小, 与治疗前比较, 以囊肿消失无复发为治愈;囊肿直径较治疗前缩小2/3以上为有效:囊肿大小无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肾囊肿均一次穿刺成功。聚桂醇组4 (4/18) 例, 术后1~2 d, 自诉患侧腰部轻微胀痛, 能忍受, 无需治疗。无水乙醇组16例 (16/20)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胀痛, 4例出现心悸, 头昏、皮肤潮红等“醉酒样”反应 (占80%) , 二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1) 。6~12个月随访, 聚桂醇组14例全部消失, 3例缩小2/3以上, 另一例大小无明显变化, 有效率达94% (17/18) ;无水乙醇组17例全部消失, 3例缩小2/3以上, 有效率达100% (22/22) , 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单纯性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病, 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或腹腔镜去顶术, 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介入治疗的开展, 超声引导下经皮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因其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疗效好等优势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1]。硬化治疗的原理是使囊肿内壁上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蛋白凝固、变性, 破坏细胞分泌功能, 产生无菌性炎症, 使囊腔壁粘连闭合, 以达到治疗目的[1]。以往临床常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 但治疗时为了达到疗效必须使囊内有高浓度的无水乙醇, 因而需反复冲洗, 部分病例需多次硬化治疗才能治愈, 加之无水乙醇可以渗漏到肾周, 引起局部剧痛, 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因无水乙醇部分通过血液吸收出现醉酒样反应、发热和肝肾潜在的损害, 由于无水乙醇无统一的标准和规格, 均由各医院制剂室自行制造, 无国药准字, 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医疗安全隐患。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新型清洁剂类硬化剂, 其作用机制与无水乙醇相似, 临床做为血管内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脉管畸形、静脉曲张、血管瘤及各种囊性疾病[1,2,3]。临床研究发现, 聚桂醇硬化治疗时具有局部麻醉、镇痛作用, 并且可以留置囊腔内, 清洁囊壁, 持续发挥硬化疗效, 操作简单, 6~12个月回访治疗效果好。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术前需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纯性肾囊肿; (2) 寻找最佳穿刺点, 选择离体表皮肤最近为穿刺点, 注意避开腹腔肠管; (3) B超动态监控抽液, 随时调整穿刺针的深度, 使针尖始终保持在囊肿中心部位; (4) 注药前常规用无水乙醇做囊液蛋白定性试验, 呈阳性才能注药[4]。

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单纯肾囊肿疗效与无水乙醇相同, 但并发症少, 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硬化剂, 值得临床推广, 有望成为无水乙醇的替代物。

参考文献

[1] 夏国宾, 胡春红.新型硬化剂-聚桂醇在单纯性肝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 22 (1) :

[2] 郑艳, 徐春丽.聚桂醇400例临床应用进展[J].医药导报, 2012, 31 (2) ;190-192.

[3] 王永光, 聚桂醇.新型的微创硬化治疗技术[J].微创医学, 2011, 6 (1) ;1-3.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03~2010-09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纵隔占位患者48例,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20例;年龄25~71岁, 平均 (53.4±14.8) 岁。经胸骨旁或胸骨上窝超声检查显示为实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病灶, 病变范围3~14cm, 所有病例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纵隔穿刺并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患者术前均常规行心电图、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检查。排除标准:心电图检查发现病理性Q波或心梗后稳定期未超过半年;血小板计数<100×109/L;出、凝血时间显著延长者;精神异常, 情绪躁狂, 不能配合穿刺者。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公司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专用穿刺架, 穿刺探头为4V1-S, 探头频率4.5MHz, 穿刺角度有两种选择:18°或32°, 使用美国BARD公司全自动活检枪及18G穿刺针、日本八光公司18G PTC针。患者取平卧位, 超声经胸骨旁或胸骨上窝显示并确定病灶位置、范围、内部结构及毗邻血管脏器,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灶内血供及邻近大血管走行情况。根据病灶部位及内部结构选择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角度, 要求穿刺途径避开肺脏、纵隔内大血管及心脏, 并根据病灶范围选择穿刺针活检深度。常规消毒铺巾, 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壁层胸膜后, 穿刺针按照预定角度进入胸壁, 沿穿刺引导线迅速推针进入病灶内并活检 (图1~4) , 随即拔针, 根据取材结果决定穿刺次数, 为保证取材质量, 一般穿刺2~3次, 伤口消毒后加压包扎, 将穿刺槽内的组织标本置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并送病理检查;对于部分以囊性为主的混合性病灶, 活检取得的病理组织不足以诊断者, 采用18G PTC针穿刺入囊腔并抽吸囊液进行细胞学检查。

2 结果

48例患者中胸腺瘤21例 (43.75%) , 畸胎瘤11例 (22.92%) , 淋巴瘤4例 (8.33%) , 神经鞘瘤4例 (8.33%) , 神经纤维肉瘤2例 (4.17%) , 神经内分泌癌2例 (4.17%) , 神经母细胞瘤1例 (2.08%) , 未取得有效病理组织及细胞3例 (6.25%) 。其中活检取材41例, 平均进针2.6次/例, 进针深度2.5~14.5cm, 取材长度0.5~2.0cm;PTC针抽液并细胞学检5例, 进针深度4~7cm, 取得液体量2~25ml, 部分液体内带有组织碎屑及胶冻样组织;组织活检取材过少再次行细胞学检查2例, 结果阳性率为93.75%;术后气胸1例, 经吸氧、卧床休息并给予止血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未发现术后纵隔血肿及大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

纵隔肿瘤根据病灶部位、大小、性质及有无侵犯邻近脏器等, 表现为胸痛、胸闷、咳嗽、咳痰及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吞咽困难、Horner综合征、发热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 但是绝大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而难以早期发现[1]。纵隔肿瘤根据其来源分为胸腺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及畸胎瘤等, 由于纵隔内部组织结构复杂, 不同类型的肿瘤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对其性质难以作出正确判断, 鉴别较为困难, 利用影像学导引对病变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肺部肿块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4]。但由于纵隔内含有大血管、心脏、气管及食管等重要结构, 对其穿刺活检存在一定困难和风险[5,6]。对于大范围病灶尤其是纵隔肿瘤侵犯至胸骨旁或胸骨上窝后, 超声能够清晰显示病灶范围、内部结构、血流灌注状态以及与周围脏器及大血管的毗邻关系, 超声引导下对病灶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本组病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率为93.75%, 较CT引导下穿刺偏高[7,8], 具有一定的优势: (1) 相对于CT引导下穿刺, 超声探头较小, 可以选择不同穿刺部位、方向和角度, 实时显示针尖所在部位, 选取最佳穿刺途径以获取更多有效病理组织; (2) 超声对于肿瘤内部结构的显示较为细致, 尤其对于部分囊实相间性病变, 超声引导下穿刺的优势更为明显, 穿刺过程中针道通过避开囊性部分而选择实性病变处取材, 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病理组织, 提高取材成功率;而对于部分以囊性为主的混合性病变, 超声能够发现无回声暗区内直径约1mm的细小纤维光带, 利用PTC穿刺针深入到相对较大囊腔内抽吸囊液以获得相对多的组织液, 并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提高检出率。本组中部分病例穿刺过程中突然出现抽吸困难, 超声显示为针尖处有组织碎屑或纤维带附着, 可能与抽液过程中针尖局部出现负压、邻近组织碎屑或纤维带受负压吸引而吸附于针尖堵塞有关, 可通过减小抽吸速度以减轻局部负压、改变穿刺方向或穿透纤维分隔等方法解决。

纵隔内汇聚重要大血管及心脏, 其旁毗邻肺脏, 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文献[9, 10]报道术后气胸发生率为19.2%~25.6%。随着穿刺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气胸的发生率呈不断下降趋势[11,12]。本组中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气短症状, X线透视发现少量气胸, 经过吸氧、卧床休息并给予止血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本组中所有穿刺过程均在数秒内完成, 穿刺针在体内停留时间短, 减少了长时间穿刺患者咳嗽或体位改变而导致的针道移位;实时动态跟踪显示针尖位置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进针方向及深度, 从而避免损伤邻近脏器及血管。本组1例术后气胸患者为囊实相间混合性病灶, 其实性部分厚度<2cm, 并紧邻肺实质, 为确保穿刺能够取得足够的病理组织, 穿刺过程中针尖可能穿透病灶并损伤肺实质而导致气胸的发生。笔者认为可以将穿刺深度预调至最小距离即1.5cm, 同时针尖到达病灶外缘处少许退针数毫米, 使穿刺前针尖至病灶内缘距离大于活检深度, 从而降低气胸发生的概率。纵隔穿刺术后出血并不多见, 发生率低于3%[7,12], 国外偶有发生致命性大出血的报道[13]。为避免损伤内乳动脉造成纵隔血肿, 穿刺针距胸骨侧缘至少2.5cm以外或紧贴胸骨缘 (<1.5cm) 刺入较安全[7], 也可通过小剂量对比剂增强扫描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11]。本组无一例术后血肿及出血发生, 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胸壁血管, 穿刺前可以避开内乳动脉而不受穿刺部位的限制, 通过对病灶内部彩色多普勒扫描, 预先掌握病灶内部的血流灌注情况, 选择血流束相对稀疏或血流速度相对缓慢的区域进行穿刺, 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血肿发生的概率, 并减少穿刺后肿瘤细胞经血道转移的风险。本组未发现穿刺引起的病灶扩散及肿瘤转移, 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跟踪观察。

超声引导下纵隔穿刺也有其局限性, 由于受到胸骨、肋骨及肺内气体的干扰, 对于大部分纵隔病变超声并不能显影, 尤其是病灶较小、下纵隔及后纵隔肿瘤由于位置较深或病灶外缘肺气包绕, 超声波无法穿透肺部气体进行穿刺,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CT不受肺部气体及骨质干扰, 能够显示纵隔深部病变, 穿刺适应证相对较广。对于部分后纵隔病变, 如果病灶外缘仅存少量肺气而局部有粘连时, 笔者认为在明确病灶部位的情况下, 可以预先在局部注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压迫肺组织造成局部肺不张, 使超声能够对病灶清晰显影以利于穿刺。

对于超声能够显影的纵隔肿瘤行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可以显著提高确诊率, 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具有操作灵活、简便、安全等特点, 可以作为获得纵隔病变病理学诊断的有效手段, 对于指导治疗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的年龄24~72岁(平均45.5岁),男26例,女27例。伴有临床症状:上腹胀痛38例;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梗阻症状25例;伴发热6例;伴黄疸3例;可触及腹部包块31例。

病因分类:急性胰腺假性囊肿37例,其中原发病为胆源性胰腺炎24例,酒精性胰腺炎3例,特发性胰腺炎4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2例,创伤性胰腺炎4例;慢性胰腺炎假性囊肿16例,其中原发病为酒精性胰腺炎3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2例,胆源性胰腺炎7例,特发性胰腺炎4例。

37例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病例距急性胰腺炎发作CT确定胰腺坏死和胰周积液(CT分级均为D级或E级)32~67d,平均40.4d。16例慢性胰腺假性囊肿病程1~2年。术前均行B超或CT,MRCP及肿瘤系列化验等排除恶性肿瘤,并尽量根据影像学资料判断胰管和囊肿的关系。其中单发囊肿47例,囊肿位于胰头部8例,胰体部18例,胰尾部21例;多发囊肿6例,胰体尾部4例,胰头胰体部2例;胰腺假性囊肿直径5~28cm,平均16.3cm;其中直径<6cm者1例,其余直径均>6cm。随访6~12个月。PCD穿刺细菌培养有5例感染。全部病例行PCD治疗前影像学检查未见胆道结石,27例胆源性胰腺炎18例之前已行LC术,10例行EST术,5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4例行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

1.2 治疗方法

彩色实时超声定位选择最佳穿刺途径(囊肿距皮肤穿刺点位置最近,避开腹腔脏器、血管及胸腔),局部浸润麻醉,用18~22G PTC针沿超声引导方向进针穿刺囊肿,至囊肿中心,拔出针芯,抽出20mL囊液,做常规、细菌及细胞学检查。将导丝沿PTC针送入囊肿内,拔出穿刺针,行扩张管扩张局部皮肤后,置入12~14Fr猪尾管,拔出导丝,接引流袋,固定引流管于腹壁皮肤。2次/d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和甲硝唑冲洗囊腔,直至灌洗液清亮。引流过程中如发生脱管,或发生堵管者且经冲洗不通则重新置管。引流液少于20mL/d,夹管48h,B超检查囊肿内无积液则拔除引流管。术后常规使用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对PCD引流失败者可行ERCP胰管造影或脓肿造影检查,D'Egidio分型[1],如发现主胰管裂口较大或主胰管有狭窄者可行ERCP胰管支架放置术,或行内镜下囊肿胃吻合术、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或在腹腔镜辅助下或直接开腹行内引流术。

2 结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37例,PCD均穿刺成功,症状缓解。8例急性PPC行PCD术后3~7d引流液由浑浊的红褐色转为灰黄色及淡黄色,且迅速减少到20mL/d以下,夹管观察3~5d,B超反复探查或CT检查见囊腔消失,予以拔除引流管。随访1年未见复发。这8例急性PPC患者距急性胰腺炎首次发作32~44d,平均36d,囊肿直径5~21cm,平均13.5cm,急性胰腺炎发作3~4d CTSI 5~6,Balthazar CT严重度分级Ⅱ级。

10例急性PPC行PCD术后3~12d引流量减少到20mL/d以下,夹管观察3~5d后拔管,在拔管后2~15d囊肿复发,再次在B超指引下行PCD术。15例急性PPC行PCD术后引流管每日引出30~100mL棕黑色引流液。这25例急性PPC初次穿刺液细菌培养有2例为阳性,给予每日静点敏感抗生素。15例每日经引流管生理盐水500mL、甲硝唑250mL灌洗引流,2次/日。直至引流液<20mL/d,拔除引流管。期间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7例,给予静点敏感抗生素,均无脓毒症表现。25例平均引流时间55d(26~77d)。期间有引流管堵塞5例,无意脱落2例,均重新穿刺置管引流成功。25例囊肿均闭合,随访1年未见复发。这25例急性PPC患者距急性胰腺炎发作时间35~64d,平均41d,囊肿直径6~24cm,平均16.5cm,急性胰腺炎发作3~4d CTSI≥7,Balthazar CT严重度分级Ⅲ级。

4例急性PPC,其中2例为创伤后急性胰腺炎,2例为胆源性胰腺炎,在行PCD术后2周引流液仍>200mL/d,囊肿造影示囊肿均位于胰体部,主胰管断裂或有较大破口与囊肿相通,2例改行内镜下经乳头胰管支架囊肿引流术,2例行内镜下胃囊肿吻合内引流术,均成功,随访1年未见复发。

慢性胰腺假性囊肿16例,PCD穿刺均成功,症状缓解。2例(均为胆源性慢性胰腺炎,已行LC手术,术前检查胆道、胰管通畅,胰腺轻度变性,钙化)胰体尾部囊肿,直径分别为8cm和12cm,行PCD引流,引流液每日逐渐减少,9~11d后几乎无明显引流液,B超示囊肿消失,拔管后随访1年均未见囊肿复发。其余14例行PCD引流,2例引流液培养出细菌,后选取敏感抗生素全身用药,14例引流液引流4~7d引流液灰白色,每日引流量310~530mL,未见进行性减少,根据囊肿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内引流。14例行ERCP胰管造影或脓肿造影检查,8例D'EgidioⅡ型,6例D'EgidioⅢ型。8例D'EgidioⅡ型PPC中,2例位于胰腺体部的囊肿行ERCP胰管支架放置术,4例行内镜下囊肿胃吻合术,1例位于胰腺头部囊肿行内镜下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位于胰体尾部巨大囊肿行腹腔镜下囊肿空肠吻合术,2例开腹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6例D'EgidioⅢ型PPC中3例行内镜下囊肿胃吻合术,3例开腹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

3 讨论

胰管破裂,胰液溢出、胰管与囊肿相通是PPC形成的先决条件[2]。急慢性PPC二者形成的病理基础有所不同,也决定了二者治疗方式的差别。急性PPC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损伤后局部炎性渗出,坏死胰腺组织液化及漏出的胰液刺激周围组织纤维包裹而成。在SAP早期(4周内)可表现为急性胰周液体积聚,4周后随着胰周积液的成熟,坏死组织液化,积液吸收、缩小,周围形成纤维肉芽组织囊壁则称之为急性PPC。可见SAP引起的急性PPC多为早期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的延续,既往对急性胰周液体积聚和PPC界定不清,所以报道的急性PPC自行吸收消散率差别很大。而慢性胰腺炎往往有胰管的阻塞和引流不畅,所以慢性PPC多伴有胰管和囊肿的持续相通[3]。

微创治疗是普外科发展的方向。胰腺虽然位置深在,但研究发现大多数(84%)胰周积液可找到合适的经皮穿刺引流置管途径[4]。文献报道PCD治疗PPC成功率为40%~60%,而且有很高的并发症和较长的住院时间[2,5]。然而我们认为由于急慢性PPC的病理基础不同,二者的治疗应区别对待。

SAP胰腺坏死组织的液化和胰周积液的成熟至少需12周以上[6],由于SAP或胰腺外伤主胰管无狭窄,胰液引流通畅,他们所致的胰管破裂多可在急性胰周积液和PPC形成过程中被炎性纤维所包裹、封闭,胰管和囊肿之间的交通不至于长期存在。所以PCD引流液早期仍以不断液化的坏死胰腺组织为主,引流成功的关键是足够的引流管口径和防止引流管的阻塞。本研究显示对于急性PPC,PCD治愈率达89.2%(33/37),置管引流时间平均55d(26-77d),与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22.6%(7/31),但均无明显的脓毒症表现。

另一影响PCD治疗PPC效果的因素是胰腺炎胰腺坏死的程度和囊肿的解剖位置。8例急性PPC急性胰腺炎CTSI 5~6,Balthazar CT严重度分级Ⅱ级,行PCD引流3~7d,囊壁塌陷,愈合。25例急性PPC,急性胰腺炎发作3~4d CTSI≥7,Balthazar CT严重度分级Ⅲ级。平均引流时间55d(26~77d),并发症相对增多。4例PCD失败病例,PPC囊肿均位于胰体部。所以对急性PPC发病初期增强CT扫描,行Balthazar CT评分,了解胰腺炎胰腺坏死程度及位置对SAP急性期和随后的PPC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慢性PPC多伴有胰管-囊肿的持续相通和胰管的狭窄,D'Egidio分型为Ⅱ型和Ⅲ型。单纯行PCD治愈率不高,本研究PCD引流PPC治愈率仅12.5%(2/16),且2例均为D'EgidioⅠ型。所以对慢性PPC行胰管影像学检查了解胰管的解剖状况及与囊肿的关系并行D'Egidio分型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总之,PCD治疗急性PPC效果满意,对慢性PPC效果不佳,影像学检查了解原发急性胰腺炎坏死程度及了解胰腺管的解剖结构及与囊肿的关系,对PPC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53例PPC(急性PPC 37例,慢性PPC 16例)行超声引导下PCD治疗的病例资料。所有PPC均先在超声引导下行PCD术,对引流液持续增多,囊肿无明显缩小者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结果 PCD穿刺成功率为100%,PPC单纯行PCD的总体治愈率为66%(35/53),其中急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89.2%(33/37);慢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12.5%(2/16)。对先行PCD失败者行囊肿和胰管造影检查示二者持续相通,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PPC均可完全治愈。结论 PCD治疗急性PPC效果满意,对慢性PPC成功率低,往往需联合其他微创引流技术。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PPC),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微创治疗

参考文献

[1]D'Egidio A,Schein M.Pancreatic pseudocysts: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and its management implications[J].Br J Surg,1991,78(8):981-984.

[2]Habashi S,Draganov PV.Pancreatic pseudocyst[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1):38-47.

[3]Nealon WH,Walser E.Duct drainage alone is sufficient in the 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pseudocys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ncreatitis[J].Ann Surg,2003,237(5):614-622.

[4]Besselink MG,van Santvoort HC,Schaapherder AF,et al.Feasibility of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es in patients with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J].Br J Surg2007,94(5):604-608.

[5]Gumaste VV,Aron J.Pseudocyst management endoscopic drainage and other emerging technique[J].J Clin Gastroenterol,2010,44(5):326-331.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 篇7

关键词:超声,肝脓肿,穿刺,护理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中, 经皮肝穿刺方法将肝脓肿抽出逐渐代替了传统方法中的经胸肝脓肿切开引流外科疗法。和手术疗法相比较, 肝脓肿穿刺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使得患者减少痛苦, 所需花费较低, 而且手术后能够较快恢复等。为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术术中配合及护理效果, 该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的30例肝脓肿患者, 经皮肝穿刺予以治疗, 且进行严密配合及护理, 效果较为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30例肝脓肿患者, 其中男13例, 女17例;年龄18~84岁, 平均 (60.5±3.5) 岁;住院时间6~35 d, 平均 (14±3.5) d;单发脓肿患者24例, 2~3个脓肿6例;有7例患者脓肿直径低于5 cm, 23例患者脓肿直径≥5 cm;有15例患者抽吸时只需1次, 有7例患者抽取2次, 8例患者抽取3次。

1.2 方法

对肝脓肿进行治疗时需参照患者脓肿具体的类型、大小、位置和临床表现, 化脓急性期需纠正患者贫血症状, 平衡其水电解质, 静脉以抗生素输入为主, 经B超复查显示肝脓肿发生液化后再予以肝穿刺法。穿刺时需在B超引导下进行, 以16~18G套管针实施穿刺, 参考脓肿实际所处位置及时调整其穿刺方向, 插至脓腔内时需持续落空感, 且在回抽时有脓液流出现象, 采脓液进行培养。依据脓腔大小以选择套管针所进深度, 然后将针芯拔出。应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 一直到脓腔中没有液性暗区为止。如脓液较为粘稠, 通常需往脓腔中缓慢注入少许生理盐水, 然后继续抽吸。直到脓液被抽尽后, 根据敏感菌脓腔灌洗甲硝唑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等, 最后拔出穿刺针。在穿刺完成后, 穿刺点处需以无菌敷料覆盖, 然后在局部应用沙袋持续压迫6 h, 且以多头腹带进行妥善固定。在治疗过程中, 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

临床治愈标准:临床症状全部消除, 体温保持正常;血象恢复到正常;术进行彩超或是CT复查, 显示脓肿完全消失或是脓肿<2 cm, 未出现复发迹象。

2 结果

该研究所选取的30例患者, 根据脓腔大小及成熟度通过1~3次穿刺, 均获得成功。全部患者体温保持正常, 白细胞数量也于3~7 d内恢复到正常范围。患者通过穿刺抽液未出现死亡情况也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当前, 患有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通常都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进行穿刺置管方法治疗, 而且应用敏感抗生素进行综合性治疗。在整个穿刺置管手术操作过程中, 可以经超声进行实时监控, 引导穿刺针实施具有方向性进针, 较强清楚的显示出现针尖所到达的位置、深度、脓液实时引流状况、药液在脓腔中弥散状态, 术后设置导管能够反复性以敏感抗生素进行脓腔的冲洗, 确保高浓度药物可以直接作用到病变位置, 具有杀菌抑菌功效, 可应及时控制炎症, 促使脓腔尽快愈合。和传统应用外科手术切开引流方法相对比, 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而且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其手术创口较小, 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而且住院时间缩短, 医疗费用下降等, 因此伴随临床医学发展, 传统开腹引流方法逐步被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引流方法所代替, 而且超声引导方法是目前临床治疗肝脓肿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3.1 术前护理

手术开展前, 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手术操作过程, 以便能够在手术中和进行医生积极有效的配合;使患者能够较为详细的了解肝脓肿治疗方法、过程和预后效果, 避免其过度恐惧;而且要患者学会屏气方法, 因为手术穿刺时肝脏伴随呼吸进行活动, 进针时需要患者进行屏气配合, 促使穿刺手术能够顺利完成[1]。

3.2 术中护理及配合

该治疗过程在局部麻醉状态下进行, 所以患者手术使完全在清醒状态中, 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随时的情绪变化, 多给予其有利信息, 防止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紧张、恐惧情绪。如有必要需让患者稍微休息然后继续治疗, 确保其能够持续良好心态, 以积极状态配合手术治疗, 而且在手术过程中, 需注意患者脉搏、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改变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穿刺成功后需将穿刺针头固定完善, 防止咳嗽导致穿刺针头发生移位从而将肝脏部位划破;详细记录抽液量, 并及时将所采集标本送至检验部门;操作完成后准确进行记录, 患者需持续卧床休息24 h, 若发生不适需尽快通知医师处理。

3.3 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需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仔细观察, 护士需要每隔30 min对患者的脉搏、血压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并主要穿刺点处的敷料外观是否发生变化, 1 h后可以改成每隔1 h 1次, 持续6 h后如患者病情平稳, 可以改成每隔4 h 1次。如患者的脉搏较为细速, 血压有降低趋势, 面色呈现苍白等出血征象时, 需尽快给予对应的血液补充或止血等措施进行抢救。

疼痛护理:需注意患者腹部疼痛性质及其程度, 是否出现局部或是全腹式的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特征, 方便能够及时观察到是否脓肿破溃进入到腹腔内或是肝穿刺时往腹腔方向穿破。经穿刺治疗, 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穿刺点部位的疼痛感, 需在腰下垫置软枕, 选取适宜体位等护理方法进行有效的自行缓解。通过该研究有效护理后, 并未发生气胸、出血、胆漏等较严重并发症。

营养护理:肝脓肿属于全身消耗性病变, 需及时进行充足营养支持, 多给予各种类的维生素, 及时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 避免出现贫血症状, 并确保肝功能恢复正常等[2]。

发热护理:该研究所选取的30例患者在穿刺前均出现发热症状, 而且有26例患者常有寒战现象。患者大部分都起病很急, 体温高达38~40℃, 需对患者进行4~6次/d的体温测量, 如患者有较为严重的感染症状, 体温持续超过39℃, 需及时以冰袋进行物理降温或是应用酒精进行擦浴, 如有必要需以服用药物进行降温。发热期间必须鼓励患者大量饮水, 保持3 000~4 000 m L/d, 而且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防止由于大量出汗致使患者出现虚脱之症, 在衣物被汗湿时需立即进行更换。患者在实施经皮肝穿刺治疗完成当天其发热症状就得到较为显著的缓解或是完全消失。

参考文献

[1]熊志强, 杨沱, 曹然.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36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34) :92-93.

[2]赵新鲜.B超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抽脓治疗肝脓肿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16) :1514-1515.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 6 3 8例中, 男1 2 7 7例, 女3 6 1例;年龄13~86岁, 平均42岁。弥漫性肝病变1440例 (87.9%) ,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284例, 脂肪肝95例, 酒精性肝炎32例, 丙型肝炎12例, 药物性肝炎8例, 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3例, 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糖原累积病、肝淀粉样变性各1例;局灶性肝病变198例 (12.1%) , 原发性肝细胞癌152例, 肝脓肿12例, 胆管细胞癌12例, 转移性肝癌11例, 肝肉芽肿3例, 肝血管瘤3例, 肝结核2例,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症、肝腺癌、肝淋巴管瘤各1例。

1.2 方法

术前常规查血小板及凝血功能, 经B超查肝脏及邻近脏器, 并注射维生素K1, 10mg/d, 连续3次。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弥漫性肝脏病变者经B超间接引导法取活检, 局灶性肝病变者经超声引导下徒手穿刺活检。选用美国Bard Magnum自动活检枪及18G活检针, “枪响”后拔针。术后给予腹部加压包扎, 严密观察血压及生命体征, 并嘱绝对卧床3~6h。必要时B超复检针刺部位及肝肾隐窝, 查有无出血, 观察期间无异常者可离院。

1.3 并发症

术中发生大出血1例 (0.0 6%) , 经紧急手术治愈;血管迷走神经损伤、穿刺局部严重疼痛各1例 (0.06%) , 均经一般对症治疗后恢复;右肩部放射性钝痛412例 (2 5.1 5%) , 疼痛感多较轻, 一般持续1 0~3 0 min后自行缓解, 个别病例持续4~5d后症状消失。

2 讨论

众所周知, 慢性乙型肝炎对健康危害极大, 且起病隐匿, 尤其中年患者常不知不觉进展为肝硬化, 甚至肝癌。因此, 2000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8年亚太肝病学会 (APASL) 、2009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 (EASL) 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 (AASLD) 认为, 在HBe Ag阴性或阳性的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小于正常上限的2倍或正常, 而年龄≥38岁均应做肝组织活检行抗病毒治疗。这些患者如得不到及时诊治, 日后疾病进展的可能性极大。

尽管现代影像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不断进步, 但仍有不少肝局灶性病变者难以通过影像学定性, 还需依赖于肝穿刺活检组织学诊断。肝穿刺活检术后少量出血较为常见, 出血时间一般为3~5min, 多无症状, 也无需处理。在一组9212例肝穿刺活检报道中, 发生致死性出血10例 (0.11%) 和非致死性出血22例 (0.24%) [1]。本组有1例 (0.06%) 误穿位于肝表面的巨大血管瘤, 术后3d发生腹腔内大出血, 予紧急手术止血、自体血液回输等措施抢救成功。

杜绝肝穿刺活检引起致死性大出血的重要措施:在门诊设立专门行肝穿刺的操作室、观察室, 并准备必要的抢救监测设备, 严格操作规程。 (1) 排除各种穿刺禁忌证, 如出血性疾病及位于肝表面的血管瘤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大量腹水者、黄疸严重者。 (2) 术前准备, 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最为重要。 (3) 术中要求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呼气末屏气数秒, 以免进针时划破肝包膜。 (4) 术后加压包扎和制动观察3~6h。如取出标本黄染或染有血液, 应及时收治入院。出血最常发生于术后3~4h, 故一般在1h内每隔半小时、术后2h后每隔1h测量一次脉搏和血压, 连续监测4~6h[2]。为此, 门诊肝穿刺活检术应安排在上午11时之前进行, 观察直至下午4时, 经医师检查无特殊情况, 可在家属的陪同下回家, 如有异常及时电话联系或就诊。

总之, 只要认真负责、严格操作流程, 开展门诊超声引导下肝活检穿刺术是安全可行的, 也可为及时诊治患者、减轻其经济负担尽到医生之责。

参考文献

[1]周晓军, 张丽华.肝脏诊断病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264.

上一篇:程序代码下一篇:潜油电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