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2024-10-19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共10篇)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篇1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术, 可实时监测穿刺过程, 准确到达穿刺目标。国内外学者对前列腺穿刺点提出了不少方案[1]。尽管经直肠超声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可将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提高21%, 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穿刺术后出现血尿者可达57%。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点、12点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 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38例, 年龄48~82岁, 平均年龄65岁。38例患者均为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4ng/ml, 或经腹超声发现前列腺回声异常 (可疑占位性病变) , 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异常增多者。临床表现为: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结节21例, 超声检查发现低回声结节32例, 血清PSA增高19例。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美国ATL-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端扫式直肠探头, 频率7.5 MHz, 配以专用穿刺架, 选用Bard第3代自动穿刺活检枪, 射程15~22 mm, 18G自动活检针。标准6点穿刺法: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 分别于每侧前列腺的底部、中部、尖部各穿刺1针。12点穿刺法:在标准6点穿刺法的基础上, 再分别于每侧前列腺外周带底部、中部、尖部各穿刺2针, 可疑区域增加穿刺1~2针, 将内侧区与外侧区组织分别送病理检查。患者术前检查凝血时间, 停用抗凝血药物5~7天, 穿刺前1~3小时清洁灌肠, 术后口服抗生素两天预防感染。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 暴露肛门, 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 用1%利多卡因凝胶挤入肛门局部麻醉;于探头前端涂适量无菌耦合剂, 套灭菌避孕套, 固定好无菌专用穿刺架, 再套1个灭菌避孕套;将探头轻轻插入直肠, 观察前列腺声像图, 调整探头位置使目标在引导线上;观察前列腺内部结构及异常回声区, 将引导线对准可疑病灶, 穿刺针进入病灶前端, 对准病灶按下按钮, 取材后立即拔针, 用食指压迫穿刺点5 min, 同时用一块无菌纱布塞入肛门内止血;将取下的活组织分别置于事先标记好的各标本瓶内送检。

2 结果

接受6点、12点定位穿刺活检术的38例患者中, 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者21例, 占56%;前列腺增生者11例, 占29%;前列腺炎者8例, 占21%。前列腺癌患者中PSA为4~10 ng/ml者4例 (占19%) , PSA为11~100 ng/ml者10例 (占48%) , PSA>100ng/ml者7例 (占33%) 。经直肠指诊阳性及前列腺结节的16例患者中, 直肠6点、12点穿刺活检术中出现低回声结节者12例, 出现异常血流丰富区者4例。38例患者前列腺均增大, 回声分布不均匀。

并发症:38例患者中, 术后出现血尿者11例, 占29%;2例出现血精, 占5%;5例出现血便, 占13%。所有并发症无需特殊处理, 于术后1~3天内症状自行消失。本组未出现高热、前列腺肿胀、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3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点、12点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术, 能清晰显示前列腺全貌, 实时监测整个穿刺过程, 能准确获取穿刺目标的组织标本, 是目前前列腺癌取得病理诊断标本的主要手段, 而标准6点定位穿刺活检术是目前公认的前列腺活检标准方法。前列腺癌约70%起源于前列腺外周带。标准6点定位穿刺术的穿刺针需要经过前列腺后方受压变薄的外周带及增大的移行带, 获得的穿刺组织中含少部分后方外周带及大部分移行带组织, 而外周组织较少, 故好发于外周带的肿瘤病灶可能被漏诊, 因此, 其诊断准确率会随着前列腺体积增大而下降。为此, 我们又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2点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术, 增加穿刺点以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 不仅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也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本组38例患者中, 前列腺癌的经腹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 有些前列腺增生、炎性肉芽肿、前列腺急慢性炎症, 在超声声像图甚至彩色多普勒图上亦难与前列腺癌鉴别, 所以,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有助于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理想的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术既能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有报道称,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术后血尿发生率为51%, 血便发生率为21%, 血精发生率为6%。而我们选择的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点、12点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术是在标准6点穿刺活检术的基础上, 增加前列腺外周带腺体两侧的穿刺点。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点、12点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术, 避开了前列腺中央穿刺, 可避免刺破尿道,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6点、12点定位穿刺活检术与标准6点穿刺活检术, 对前列腺体积增大的患者均有较高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笔者认为, 对前列腺体积大于40 ml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 可选择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6点、12点定位穿刺活检术。本研究结果显示, 此方法超声图清晰, 定位准确性高, 进针途径短, 由于自动活检枪快速、有力, 不仅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患者痛苦和并发症少, 而且还能提高标本质量。我们认为, 该方法穿刺简便, 较为安全, 取材成功率高, 可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组织学依据,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杰, 董宝玮.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 (6) :434-436.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篇2

【关键词】 超声引导;收缩期;心包穿刺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58-02

细菌与病毒促使心包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了发生心包病变的机率,其中,心包积液属于心包病变中较为常见的疾患。临床诊断根据心包积液量的大小分析患者身体症状,从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更新与进步,超声引导下对患者实施心包穿刺是疗效不错的方法,我院为研究80例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收缩期心包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对患者心包穿刺的医学影像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年龄17-63岁,平均(39±2.5)岁,女39例,年龄18-64岁,平均(40±3.5)岁。所有患者经我院实行超声检查,病灶大多表现为大量积液或中量积液,患者多表现为心跳频率加快、呼吸困难以及心慌气短,所有患者经我院医师采用超声引导进行心包穿刺,旨在抽取患者心包积液,其中,17例心包积液抽取量小于100ml,34例心包积液抽取量处于100-500ml,而心包积液抽取量大于500ml的为29例。根据患者积液状况追加抽取次数,其中,16例抽取次数1-3次,39例抽取次数为4-6次以及25例抽取次数为7-8次。

1.2 方法 我院采用探头频率为3.5MHz的超声仪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根据诊断要求,医护人员嘱咐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或全坐位的常规体位接受超声仪诊断。医师于患者锁骨及剑下部位进行超声诊断,确认患者心脏处于舒张期与收缩期时积液量的大小及所处确切部位,从而为下一步对患者实行心包穿刺带来依据。经超声诊断后确定患者心包积液所处的位置,医师利用十字交叉法标识需进行穿刺的具体部位。为促进穿刺达到显著效果,医师需借助医学仪器测量患者病灶区域与皮肤间的距离,进而确定穿刺时进针的方向及深度,以便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均于80例心包患者的左腋前线与左锁骨间间距进针,该处是最有利于穿刺到达积液量最大处,同时需谨慎规避患者的肺脏与心血管等区域,以防因穿刺手法不当导致患者血管出血。一旦穿刺成功,医师及时固定穿刺针头,与此同时,调节抽取积液的速度,常规下,采用缓慢的速率抽取心包积液,同时对抽取出的心包积液进行检查,分析积液的性质能对心包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新方向。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进行超声仪诊断时,心包积液量的大小,将其区分为大量积液、中量积液以及小量积液。

2 结 果

我院8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均成功,患者行首次穿刺取液,呼吸异常与胸闷的症状得到缓解,重复穿刺取液后,有效恢复患者的呼吸频率、改善胸闷以及心悸等症状。所有患者中,16例抽取次数1-3次,39例抽取次数为4-6次以及25例抽取次数为7-8次,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行重复抽取积液,以达到积液彻底排除的目的,加快患者病情好转的速度,同时为避免因积液抽取不彻底而给患者带来并发症。

3 讨 论

临床上实行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需规范进行操作,在抽取积液的过程中,为让患者身体适应,首次抽取量应小于100ml,往后视患者身体适应能力及承受能力继续追加抽取量及次数,但抽取最大量不能大于500ml,以避免患者身体承受力出现失衡,进而引发并发症,因此,“层层递进”实施心包穿刺及抽取积液能为患者提供保障,为积液彻底排出奠定基础。我院将抽取出的心包积液送至检测室进行检查,经检查,患者心包积液大多表现为伴有血性,极少为草黄色,尤以脓性、血性占的机率较高,血性细胞液是提高患者引发癌症的罪魁祸首。

随着心包疾病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一旦同时受细菌与病毒的双向威胁,患者心包极易出现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及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2]。心包积液属于心包病变中较为常见的疾患,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对心包患者实行心包穿刺,旨在将患者心包积液彻底排出,不但缓解患者的病情,且能为预防其他并发症奠定保障。17例积液小量者、34例积液中量者以及29例积液大量者在我院医师实行超声引导心包穿刺下,积液均得到排出,缓解了患者的病情,胸闷、心悸、心跳加快以及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均等待有效改善,证实了超声引导下实行心包穿刺具有临床意义。

超声引导穿刺术在我国医学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其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以及损伤性较小等特点,这是有别于其他技术的主要差异。临床应用中,超声引导能实现动态式观察患者心包积液的主要分布区域,为医师开展穿刺与抽取积液带来依据。此外,医师可借助超声监视下对患者确切的病灶进行穿刺与抽取积液,医师操作阶段能较为清晰的观察患者的各个脏器,寻找心包积液所处区域,以便于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从而避免穿刺误伤患者的心血管以及心肌。掌握正确的进针深度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为患者治疗爱来临床意义[3]。我院医师均于患者的左腋前线与左锁骨间间距进针,于穿刺过程中,患者在医师合理掌控进针的深度下,无论是积液大量者或是积液中量者亦或是积液小量者均获得显著的穿刺效果。

综上所述,我院对80例心包患者实行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所有患者均获取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心包积液量不同的患者经超声引导心包穿刺术后,积液均得到及时排出,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同时对心包继续病变具有干预作用,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奠定保障。

参考文献

[1] 趙立威,黎小芳.心包积液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02(14):147-148.

[2] 覃芳苑.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2010,05(18):102-103.

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盆腔脓肿 篇3

1 资料和方法

6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输卵管卵巢脓肿4例, 盆腔脓肿2例。年龄23~42岁, 平均年龄32岁。均主诉有下腹痛, 同时伴发烧, 肛门有坠胀感, 下腹部有局限性压痛, 反跳痛, 肌紧张, 既往有慢性盆腔炎史4例。妇科检查附件区压痛, 并可及囊性包块, 边界不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均高。阴道超声检查6例附件区有高回声成分似蜡肠状的囊性包块, 壁厚.囊肿直径6-12cm, 4例两个囊腔, 2例一个囊腔, 均未见正常卵巢回声。2方法: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 经阴道超声确定穿刺部位及方向.采用美国ATL公司超9-DP型, 阴道探头频率为5MHZ, 用14号穿刺针沿穿刺导向器进针, 抽出液体进行常规检查及细胞学检查查癌细胞, 同时进行细菌学及药敏实验。用生理盐水冲洗囊腔至冲洗液清亮, 并向囊内注入庆大霉素16-32万U, 也可以同时向脓肿里注入a-靡蛋白酶4000U。注入药量4-10ml, 拔针。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加替硝唑静脉点滴一周, 并根据细菌培养调整抗生素。然后改口服抗生一周。术后一月复查B超。

2 结果

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抽出脓液20-160ml, 手术时间10-20分钟。术后B超检查脓腔几呼消失, 囊壁塌陷。6例内容物常规检查, 均有白细胞和脓球。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细菌培养大肠埃希菌4例, 表皮葡萄球菌2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改善, 发热者体温于术后1-2天降到正常, 白细胞明显下降。腹痛消失, 随诊1-16个月, 经阴道B超检查, 盆腔脓肿全部消失。

3讨论

国外有报道应用阴道B超引导经阴道行卵巢囊肿穿刺抽液术, 获得成功[1]。国内也不乏报道。我门采用此法穿刺脓肿均使患者症状缓解并消失, 脓肿消失。盆腔感染往往是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和感染, 本方法经穿刺抽出脓液并注药, 又依细菌药敏调整用药, 针对性强, 疗效确切, 同时注入a-靡蛋白酶, 可溶解纤维蛋白, 消除炎症坏死组织及其特分泌物, 使毛细血管、淋巴管通畅, 促进炎症消退。在阴道超声引导下对盆腔脓肿穿刺抽液及注药术, 操作简单、准确, 可避开血管, 操作安全, 使脓液引流充分, 抗生素应用针对性强, 疗程短, 创伤小, 无明显副作用, 避免了开腹手术。患者恢复快, 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篇4

【关键词】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微钙化;甲状腺癌

【中图分类号】R736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6-0090-02

Abstract:

Keywords:

甲状腺癌是一种由缺碘、照射放射线、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性激素作用、家族遗传等因素为病因的常见头颈部恶性肿瘤,据不完全资料统计,该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引起社会及临床的广泛关注。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发现甲状腺癌存在术前确诊困难情况,多数地区患者术前确诊率不足50%,选择何种诊断方式以提升术前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及误诊风险也成为各研究者探究的热门话题。此次笔者以此为研究方向,回顾性分析65例疑似病灶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病理活检的65例伴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疑似病灶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23-71岁,平均(489±2.5)岁;肿瘤直径(2.5±05)cm。根据钙化程度分成微钙化组(A组,n=43)和粗钙化组(B组,n=22)两组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纳入标准①伴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疑似甲状腺癌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②意识不清、精神障碍或语言障碍者;③中途退出治疗或随访期失联者;④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手术病理活检后予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检查:①行常规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检测,确认正常后行穿刺活检手术;②取仰卧位,暴露颈前部;③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最佳穿刺位置;④常规消毒穿刺点并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⑤在飞利浦HD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下,使用德国宝雅304B000002型全自动活检枪的匹配槽式切割针(18G)于穿刺点穿刺,观察微钙化及粗钙化的超声表现(微钙化:呈多针尖样、点状、颗粒样或沙粒样强回声;粗钙化:呈片状、不规则状、强光团状或弧形状回声),分辨钙化程度;⑥观察进针深度,待针尖近肿块边缘并确认弹射距离达标后按压扳机,活检完成后退针;⑦每处均穿刺3次,使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标本,尽快送检;⑧穿刺点使用医用纱布包扎按压15~20min,超声再次扫描甲状腺区域,确认无持续渗血后完成手术。

1.31钙化程度评估标准参考《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相关标准评估,粗钙化:钙化直径>1mm;微钙化:钙化直径≤1mm。

1.32观察指标记录并观察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鉴别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记录两组患者肿瘤性状差异。

1.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情况分析此次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0%;其中假阴性1例(1.5%),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85%(64/65),敏感性为979%(47/48),特异性为1000%(17/17),漏诊率为2.1%(1/48),误诊率为0%(0/17)。详见表1。

2.2不同性质肿瘤的比较分析A组中恶性肿瘤者占总受试患者的930%,显著高于B组的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2。

2.3不同病理分型的比较分析A、B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恶性病理分型均以甲状腺乳头癌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本次研究为探究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价值,选取65例疑似病灶患者为受试对象,发现仅1例乳头状癌患者漏诊为甲状腺瘤,无误诊病例,同术后病理活检结果对比,鉴别诊断准确率高达985%,特异性为1000%,对提高术前甲状腺癌诊断有效性、缩短临床诊疗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等具有积极影响。戴维德等也在报告中得到类似结论,其还指出,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能通过病灶钙化程度评估肿瘤性质。笔者也就其展开讨论,发现诊断结果显示钙化直径不足1mm的微钙化病灶患者确诊恶性肿瘤的几率较大,临床可以此为初次筛查依据,对微钙化患者予以手术病理活检以提高诊疗针对性,为甲状腺癌患者节省诊断时间以促进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除粗针穿刺活检外,李文波等研究者还选择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方案诊断甲状腺癌,准确性及特异性同样突出,但由于取样量少等因素影响,活检失败率高达20%,于后续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而此次粗针穿刺活检取样较多,病变组织获取量大,成功率可达到100%,可有效降低二次取样活检对患者身心造成的伤害,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对伴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疑似病灶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可有效提高甲状腺癌早期诊断准确性,缩短诊疗时间,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长路,吴岩,毕立夫,等.甲状腺癌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31(2):234-236.

[2]马懿.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6):403-406.

[3]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等.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33(2):96-115.

[4]戴维德,韩秀婕,井庆红,等.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8):621-623.

[5]曾敏霞,王燕,栾艳艳,等.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实质性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28(06): 497-500.

[6]李文波,朱庆莉,姜玉新,等.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活检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与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8):680-683.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篇5

1 临床资料

女,61岁。因腹胀1月余于2011年8月10日入住本院消化内科。患者病程中无腹痛、腹泻,无解黑便,无发热等。病后消瘦2 kg。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肝、脾肿大及腹水。体查: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怒张,下腹有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阳性,肠鸣音正常。入院后行肿瘤标记物检查示CA-125:3369.30U/mL(正常:<35.00 U/mL),B超检查示:盆腔左侧可见一囊性为主混合性肿物,大小为116 mm×80 mm,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其内可见多个分房,内部囊液尚清,大量腹水图像。意见:盆腔内混合回声肿物,性质待查,卵巢癌?再行CT检查示:左侧附件区见囊实性混杂密度肿物影,密度不均,边界欠清,肿物范围约10.2 cm×6.7 cm×5.8 cm,囊壁厚薄不均,囊壁见有结节,增强扫描囊壁及结节见明显强化,肿物与子宫底分界欠清。脐水平腹膜及大网膜饼状增厚。肠管系膜区、腹膜边缘见多发结节影,较大者约1.7 cm,腹腔脏器周围见大量液性低密度灶。可见左侧胸腔积液。意见:(1)左侧附件区占位,考虑卵巢癌并腹膜、大网膜、系膜多发转移,未除宫底受累。(2)腹腔大量积液;(3)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又行胃、肠镜检查均未见肿物。结合肿瘤标记物及影像学检查临床考虑:卵巢癌并腹膜、大网膜、系膜多发转移并胸、腹水。因患者全身多处转移无手术指征,于2011年8月17日转入本科。于2011年8月22日在B超定位下行盆腔肿物穿刺活检术。仪器设备为日立:2000超声诊断仪,配专用穿刺导向装置。穿刺针为:QuickCore活检针,20G(Cook公司,针长15 cm,标本槽长2 cm,型号:QC-20-15.0-20T)。B超所见盆腔左侧可见一个以囊性为主混合性肿物,大小为116 mm×80 mm,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囊壁底部见1个2.0 cm×2.2 cm实性肿物,肿物顶端距离皮肤为7 cm,活检针从穿刺导向装置进入,在超声下见活检针进入上述实性肿物后,触动开关装置行活检,快速拔出活检针后,标本槽内见有胶冻样物质,估计无法行病理切片检查,遂行涂片。重复上述操作2次,穿刺物均与第1次相同,均行涂片送病理检查。每次拔出活检针后均压迫止血。术程顺利,术后观察,未见有腹痛、出血、发热等。病理结果示:涂片可见癌细胞团,见图1。

2 讨论

恶性肿瘤晚期大部分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而往往体表又无肿物可取得病理检查,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治疗。上述情况也是困扰肿瘤内科医师对无病理诊断的晚期肿瘤的治疗。本例患者肿瘤标记物(CA-125)远远高于正常,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考虑为卵巢癌。但按肿瘤的诊疗规范,除了肿瘤急症外,无病理诊断或细胞学诊断的依据,不能行抗肿瘤治疗。对于这类晚期病人,无手术指征,无病理学诊断,就失去了化疗的机会。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腹部肿物穿刺活检术简便、微创,是腹部肿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此技术特别对于失去了手术机会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是获得病理诊断的唯一方法。在使用Quick-Core活检针之前,笔者曾用腰椎穿刺针反复抽吸肿物,细胞学的阳性率低,更谈不上病理组织切片检查。自从有了Quick-Core活检针及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病理的阳性率大大提高,如果取得的组织足够多还可以行免疫组化检查。王彦华等[2]报告用该活检针在CT引导下腹部病变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5.6%。本例虽然未取得肿瘤组织,但细胞学已得到了确诊。笔者认为有时穿刺物虽未取得病理组织,有些仅有胶冻样物或液体样物,但也不能随便丢弃,应该涂片行病理检查,否则失去了获得细胞学诊断的机会。本例穿刺物未取得病理组织,可能为囊实性肿物以及穿刺时患者受到呼吸等因素的影响,未能配合医生,未穿刺到实性肿物,仅穿刺到囊性部分所致。故穿刺时要让患者暂时屏气,避免肿物移位。总之,超声引导技术具有直视性和实时性,能够实时观察肿物的部位、大小及内部结构特点,并能显示穿刺点、进针方向及深度以及观察到穿刺针在肿物内部的移动情况,较CT引导价廉[1],对于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或浅表无肿物的晚期肿瘤病人,该技术是获得病理诊断的较好方法,且无射线辐射,不需穿特殊防护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杰,李结媛.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腹部肿物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探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10(4):263-264.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传染病分院患者306例, 男202例, 女104例;年龄18~72岁, 平均45岁。穿刺前所有病例经增强CT或MRI及超声等影像检查和肝脏生化检查, 发现肝脏包块或肝损害。

1.2 术前准备

术前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检查;术前2d及当天用维生素K 110mg静脉滴注, 每天1次, 术前当天禁食4~6h;并和患者沟通, 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3 方法

肝穿刺活检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法, 使用SIEMENS Autares超声仪、3.5MHz探头。穿刺枪为美国Bardrd公司生产的第3代连续可调式自动活检枪, 射程1.5~2.2cm, 配以Bard16G一次性穿刺针。术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一般患者左侧卧位, 穿刺前先进行超声检查, 避开大血管及周围脏器, 并做体表标记。皮肤常规消毒、铺洞巾, 2%利多卡因沿超声指示穿刺方向做局部浸润麻醉至肝被膜, 穿刺点先用手术刀做0.2m小切口, 穿刺时嘱患者屏住气, 取16G穿刺针沿切口刺入。刺入肝脏病变部后, 启动穿刺枪按钮, 然后拔出穿刺针, 取出长约2cm的肝组织1条, 置于中性甲醛液中固定。如需要做电镜检查, 重复同样的方法穿刺取肝组织1条, 置于电镜液中固定, 后取出组织块, 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2 结果

306例肝穿活体组织病理中:诊断肝硬化96例 (31.4%) (其中包括酒精性肝硬化5例、静止期肝硬化5例) ;慢性乙型肝炎83例 (27.1%) ;非酒精性脂肪肝75例 (24.5%) ;酒精性肝病30例 (9.8%) ;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7例 (2.3%) ;肝豆状核变性1例 (0.3%) ;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10例 (3.3%) ;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 (0.3%) 。本组病例穿刺后有3例出现疼痛, 未作特殊处理, 无出血、胆汁漏和气胸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超声检查已成为肝脏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尤其是超声引导肝脏活检实现了经皮活检由“盲目穿刺”向“引导穿刺”的飞跃, 严重并发症也大为减少[2]。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的地位[3], B超引导下肝脏病变穿刺活检术应用于临床, 尤其是在局部麻醉下利用活检枪穿刺肝脏病变部位, 瞬间抽取少量肝组织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 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6G活检针做肝脏活检未发生出血、穿孔、胆瘘、气胸等并发症, 均取得较好的病理标本, 因而是安全可靠的, 能满足病理组织切片及诊断分析的需要, 而且具有适应症广、损伤小、操作简单和检查结果迅速可靠等特点。我国是肝炎大国, 仅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就有7.18%[4]。超声引导肝脏活检除了明确肝脏包块性质、肿瘤分化程度, 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外, 还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程度, 指导临床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及疗效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能明确慢性肝脏损害的病因 (如其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脏遗传及代谢性疾病、肝脏血管性疾病、肝脏感染性及肉芽肿性疾病等) , 做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 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明确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原因不明的黄疸且已排除肝外胆道梗阻者、全身系统疾病或肝外疾病累及肝脏也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为了保证穿刺的成功和安全, 准确的超声导向是保证安全性的前提,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穿刺方向、角度和深度, 穿刺完毕后纱布包扎穿刺伤口, 并按压10~15min, 腹带沙包加压2~4h以防止出血, 心电监护, 前2h每半小时测一次血压, 血压稳定可撤出沙包。另外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及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等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虽然采用了16G粗针活检, 但未发生出血、胆汁漏及气胸等并发症。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只要经过一段正常的肝组织, 用16G以下的针穿刺, 即使是血管瘤也是比较安全的[5]。总之, B超引导肝脏穿刺活检既安全, 穿出肝组织又能满足病理要求, 可提高肝脏疾病的诊断水平, 该技术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一般在比较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B超下都可以开展此项检查, 具有独特的优势与良好的诊断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 (1) :56-62.

[2]欧阳茂, 李锡寿, 李会斌, 等.肝穿刺活检经验总结[J].上海医学, 1999, 22 (3) :190-191.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和肝病分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 (1) :56.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 (1) :13-24.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进行超声引导下羊膜腔穿刺的孕妇。

1.2 方法

1.2.1 仪器美国百胜, DU-6超声诊断仪, 3.5MHz穿刺探头, 日本八光21G穿刺针。

1.2.2 操作方法超声检查胎盘、羊水情况, 常规消毒后,

选择靠近腹壁羊水最多的区域, 在持续超声引导下, 穿刺针避开胎儿、脐带, 最好也避开胎盘刺入羊水池中, 抽吸羊水并注药。如果羊水过水, 注入生理盐水确定穿刺针位于羊水池中再注药。

2 结果

超声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成功率100%, 无一例出现皮肤感染、羊水栓塞等手术并发症。

3 讨论

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能实时清晰显示子宫, 辨别胎儿、胎盘、羊水、术者可清晰看到穿刺针、穿刺的方向及进针的深度, 各层组织结构在穿刺过程的运动状态, 而不是单纯凭落空感, 对羊水过少、前壁胎盘临床盲穿失败的患者可减少母儿创伤。

3.1 穿刺点和选择

在行羊膜腔穿刺之前应超声定位胎盘羊水, 全面了解胎儿形状, 穿刺线应尽量避开胎儿及胎盘, 在羊水池最深处定位。如果羊水较少, 很难避开胎儿, 最好让孕妇改变体位, 让羊水相对集中, 最好在胎儿肢体测进针, 尽可能找到满意的穿刺点, 以免伤及胎儿。

3.2 穿刺速度及角度的选择

为清晰显示针尖, 应避免采用垂直进针, 穿刺时进针速度要快, 穿刺针宜一次到达羊膜腔。

3.3 穿刺针的选择

应该选择比较锋利的穿刺针, 在穿刺针表面涂一层消毒石蜡油, 可以减少穿刺针与孕妇腹壁摩擦力, 否则各层组织在外力作用下运动, 穿刺方向易偏离原定的穿刺线。

3.4 胎盘躲避不及的方法

如果胎盘躲避不及, 应选择胎盘相对薄弱处进针, 进针前要准确测量好进针深度, 操作时应果断, 迅速进针, 密切观察显示器穿刺针的运行。

3.5 羊水池内脐带声影较多时, 宜分2步进针, 因为一次穿入羊膜容易穿中脐带。

第1次进针最好到羊膜腔边缘, 然后缓慢穿破羊膜腔并推开脐带。

3.6 若引产病人羊水极少, 可能回抽羊水失败, 则可考虑注入30~40mL生理盐水确定穿刺针在羊膜腔内。

超声引导下穿刺对于临床穿刺失败及临床穿刺比较困难的患者, 可避免由于盲目穿刺带来的并发症, 使羊膜膜穿刺更加简单、安全。今后,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 超声对临床的帮助也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Kappel B, Nielsen J, Brogaard Hamsen K, et al.Spontaneous abor-tion following mid-trimesteramniocentesis:c linical significanceofplacental perforationand blood-stainedam nioticfluid[J].Br J Obstet Gnecol, 1987, 94:50~54.

[2]Gordon MC, Narula K, Oshaughnessy R, et al.Complica tions of third-trimester amniocentesis using continuo usultrasound guidance[J].Obstet Gynecol, 2002, 99:255~259.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1998—2008年以来89例肝脓肿病例, 其中男57例, 女32例, 年龄24~76岁, 平均年龄41.2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乏力、发热, 有肝区叩痛, 实验室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体征。其中62例超声引导下穿刺肝脓肿超声声像图表现, 右叶脓肿52例, 左叶9例, 双侧1例, 其中脓肿最大约10.5cm×8.0cm, 最小约5.0cm×4.5cm, 全部病例经超声或穿刺确诊证实。

1.2 方法

使用LOGIA3彩色超声引导显像, 探头频率为3.5MHz。62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抽脓的方法, 首先按常规肝脏检查方法, 患者采用平卧或侧卧位, 重点观察确定脓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选择腹壁, 与脓肿的最近部位做标识作为穿刺点。步骤: (1) 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 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然后再用消毒好的探头实时显像监视引导下, 在患者屏气的状态下, 迅速将探针刺入脓腔, 拔除针芯后, 以注射器抽吸浓液, 如果脓液黏稠, 可注入氯化钠溶液稀释后, 再行抽吸, 脓液抽净后, 再向脓腔内注入有效抗生素, 药量以不超过当天的正常剂量为准, 拔除穿刺针后, 局部用无菌纱布覆盖, 抽出脓液送培养和药敏试验, 以日后调整抗生素所用。术后卧床休息12~24h, 应用抗生素7~10d, 复查B超, 脓腔缩小或消失即可出院。

2 结果

6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脓腔抽取脓液。其中58例穿刺1次, 4例穿刺2次, 全部患者均穿刺成功, 3~5d体温恢复正常, 62例患者全部治愈, 其中1例较大脓肿, 于术后45d脓腔缩消失外, 其余均在7~15d内脓液消失, 平均住院11d。

3 讨论

细菌性肝脓肿是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高, 近年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 糖尿病、胆石症发病率增高, 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病也呈增加趋势[1]。所以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具有操作方便、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经济的优点, 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采取穿刺抽脓或手术引流对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然而手术引流不管是经腹膜外引流还是经腹腔引流, 都有其本身的局限性。经腹腔引流即所谓开腹手术, 它能充分暴露肝脏, 其各部位的脓肿均能到达, 引流准确充分彻底, 常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要开腹并切开肝实质, 手术创伤大, 患者痛苦多, 并能引起切口感染, 窦道形成, 污染腹腔, 有时形成膈下脓肿, 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有报道手术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2]。比较我院早期施行的剖腹切开引流和后期采用的超声引导下的穿刺脓腔抽取脓液的方法, 不难看出:超声引导穿刺抽脓的方法, 具有有效地避免了手术创伤大, 术后易产生并发症等多种手术风险的优点, 同时在治疗费用上也较剖腹探查手术有明显降低。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抽脓的方法, 不仅能形成腔内抗生素有效地灭菌浓度, 还能引起明显的脓腔塌陷和萎缩, 进而促进脓腔的尽快愈合。

随着CT等影像学技术及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和 (或) 置管引流手术成为治疗细菌性脓肿的首选, 根据本组病例的治疗观察也可看出, 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脓腔抽吸脓液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不仅可以明确进针方向角度、深度, 并能避免损伤脓肿周围脏器和大血管, 同时具有操作安全、微创、简便、康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笔者治疗体会, 对于单发的脓腔大于5.0cm的细菌化脓性肝脓肿, 尤其是年老体弱或并发严重心肺疾患, 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本方法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而对于脓肿位于肝门, 穿刺有伤及胆管或血管的风险和多发性及脓肿已破溃者, 仍应采用剖腹切开脓肿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早期较小的脓肿 (小于5.0cm) 多发的无明显液化不适合穿刺的肝脓肿可采用支持疗法联合应用高效敏感抗生素, 超声随诊观察, 多可临床痊愈。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对89例肝脓肿患者超声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其中, 27例行剖腹切开引流, 62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脓肿的方法。结果:62例超声引导下, 穿刺治疗多于715d脓肿消失, 痊愈出院。跟踪随访切开引流组治疗平均21d愈合出院。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脓肿冲洗, 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其为操作简便可靠, 创伤小, 并发症少, 疗效显著等优点。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肝脓肿,治疗

参考文献

[1]胡蓉, 张龙方, 龙丽娟, 等.超声在细菌性肝脓肿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J) .医学临床, 2008, 25 (1) :55.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篇9

【关键词】阑尾脓肿;腹腔穿刺;超声显像;引导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0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采集时间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照组患者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5岁,病程4~6天。实验组患者22例,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3.5岁,病程4~5天。两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反跳痛,并且可以扪及明显的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介于13.3-16.2X109/L)。B型超声显像诊断显示:右下腹单腔无回声或不均匀杂乱的低回声图像,脓腔大小前后径5.8~7.5cm,边界清楚。实验组病例采用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抽脓,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2使用仪器与方法

采用SDL-310B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平卧位,常规作腹部扫查,重点在右下腹部,记录有关图像和数据,明确脓肿的位置,脓腔的大小、距离体表的深度以及与毗邻脏器的关系。确定距脓腔最近的穿刺点和进针深度。进针深度应小于腹壁厚度加脓腔的前后径。常规消毒、铺单、局麻。选用5ml以及50ml注射器,9号注射针头。首先用5ml注射器,按已确定的穿刺点斜行刺入皮下,然后垂直进入脓腔。抽取部分脓液常规送到实验室检查,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固定针头,更换50ml注射器进行抽脓。如脓液浓稠,可以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稀释冲洗。每次注入量应少于抽出量的2/3,尽量抽干脓液后注入相应的抗生素药液。术毕,局部覆盖无菌纱块,观察2h。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每隔3~5天进行1次,每次应避免在同一针孔内进针。2结果实验组病例在B型超声显像诊断引导下穿刺治疗后,脓腔明显缩小。每次抽出脓液量多者120ml,最少者20ml。穿刺次数最小1次,最多3次。全部治愈,无并发症。经过15~30天的随访,B型超声诊断显示脓腔消失。3典型病例患者,女,35岁,转移性右下腹痛6天。检查所见:体温38.4℃,神智清醒,表情痛苦;心、肺未发现明显异常,右下腹可扪及一触痛性包块。实验室检查:WBC15.5×109/L,N87%。B型超声诊断显示:右下腹部5.8cm×7.5cm不均匀杂乱的低回声包块,后壁回声增强。诊断为阑尾脓肿。治疗方法:临床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3天,疗效不明显。然后在B型超声诊断引导下进行腹腔穿刺,每隔3天进行1次。首次抽出黄色、呈粪臭的脓液80ml;第二次抽有脓液35ml;第三次抽出20ml。每次抽脓后用5%甲硝唑注射液反复冲洗脓腔。患者住院期间每天均加服中药并采取(1)半卧位;(2)进易消化食物;(3)对症处理;(4)我们用中药的原则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排脓消肿。一般用加味黄龙汤加减。

2.结果:两组病例物理检查结果对比

★P<0.05;※P>0.05

3.讨论

目前对于阑尾周围脓肿治疗的基本概念:(1)绝大多数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抗生素中药中药外敷;(2)肿块缩小,局部无疼痛可出院,3月后行阑尾切除;(3)脓肿不能控制,全身有中毒症状可行脓肿切开置管引流,3月后在切除阑尾,情况许可也可行阑尾切除。B型超声显像诊断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可以重复进行的诊断技术。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具有,灵敏度高,引导准确,损伤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穿刺途径,能够缩短穿刺距离,提高命中率,降低并发症。由于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本组病例均为单腔阑尾脓肿,位置表浅,紧邻腹壁,并且比较固定。此时B型超声诊断引导穿刺,一般不致误伤其它脏器。临床实践证明,只要用细针,仍是安全的[1]阑尾脓肿随阑尾在腹腔中的部位不同而异,有的位置比较深,如盲肠后位、直肠侧位和回肠后位。虽然临床体格检查中可以扪及腹部包块,而由于受到肠腔气体的干扰,超声图像往往显示模糊不清,不能盲目进行穿刺。阑尾脓肿不总是一个腔的积脓,常是一个炎性团块的网膜和小肠,间有显微镜下散在的小脓肿,此类脓肿比较容易吸收.[2]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3]本组22例患者经超声引导穿刺抽脓后疗效确切

4 体会:

(1)超声引导穿刺抽脓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而且方便,一般患者易接受,方法可取。

(2)它较手术痛苦小,比急诊行阑尾脓肿引流或阑尾切除并发症少。如有脓液污染,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裂开、腹腔内感染及肠粘连、肠梗阻等给患者带来很多的痛苦和麻烦。特别是后者给患者带来多次手术及更大痛苦。

(3)对病程长、体质差、生命体征不稳、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者可急诊行阑尾脓肿切开引流,千万不可拖延,以免发生意外。

(4)如脓肿的前后径<3.0cm,不必急于进行穿刺,仍然可以在严密观察下采取抗炎和支持疗法,达到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三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351-1354.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30-1236.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女性, 均系乳腺疾病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病例, 年龄17~73岁, 平均年龄45.6岁, 双乳病变2例, 左乳病变35例, 右乳病变23例。

1.2仪器与方法

设备:SA3200超声仪, 高频探头 (频率7.5MHz) , 美国Bard Magnum自动弹射式活检枪、14G组织切割针 (活检针) , 取材长度15mm, 直径2.1mm。

穿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 B超扫描发现包块并定位, 无菌薄膜包裹探头, 常规消毒、铺巾, 2%利多卡因麻醉穿刺点皮肤, 活检针在B超引导下呈15~45°穿刺包块, 不同方向各取1条组织, 共取3~7条。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详细询问病人病史, 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 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才可以穿刺, 术前当日或前一天用肥皂水清洁穿刺局部皮肤, 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穿刺前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做记录。

2.1.2 心理护理

病人及家属迫切想知道诊断结果, 但因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 同时又担心手术的风险, 往往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矛盾等心理状态。在术前应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讲解术前准备、穿刺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训练患者正确呼吸及放松练习;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可以让已行穿刺患者的切身感受与之交流, 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 更好地配合穿刺。

2.2术中护理配合

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 如无菌穿刺包一个、一次性无菌穿刺针、无菌穿刺枪、无菌手套、标本瓶 (样本袋) 等,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进行消毒, 穿刺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血及疼痛情况;穿刺过程中穿刺者每次在提取组织时发出的枪击声, 会加重病人的紧张情绪, 这时可以与病人交谈其感兴趣的话题, 观察病人疼痛反应情况, 必要时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呼吸和放松练习, 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及疼痛感。

2.3术后护理

2.3.1 压迫止血

穿刺后穿刺点用无菌碘酊烧灼后用无菌纱布加压5~10min,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血性渗出, 如有渗出, 在无菌操作下及时更换, 并加压。

2.3.2 一般护理

术后观察病人生命体征30min, 如无异常, 门诊病人回家前留下电话, 以便随访, 住院病人回病房后继续观察生命体征6h。术后往往病人感觉穿刺局部疼痛, 一般较轻微, 不需要特殊处理, 对于对痛特别敏感者, 可适当服用止痛药。

2.3.3 预防感染

超声引导下粗针乳腺穿刺, 创伤小, 只要在穿刺过程中,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一般无需服用抗生素, 穿刺后当天忌洗澡, 避免穿刺点感染。

3结果

在本组60例患者中穿刺后有3例出血较多, 经压迫穿刺点10min后, 均止血。有1例因过度紧张在穿刺后出现心慌、头晕症状, 通过吸氧、心理疏导后缓解。未出现高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病例结果:在60例乳腺穿刺病例中, 乳腺增生8例 (26.7%) , 脂肪纤维组织8例 (15.0%) , 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 (1.6%) , 炎症1例 (1.6%) , 纤维腺瘤8例 (13.3%) , 乳腺浸润癌5例 (83.3%)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9例 (48.3%) 。

4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占全身的7%~10%, 近年来,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2]。乳腺癌的发现、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关键。对于乳腺可疑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 以往多采用直接手术活检或影像引导导丝定位手术活检来明确病变性质, 虽然手术活检准确度高, 但仍存在0~17.9%的误诊率[3], 并且存在手术费用较高, 术后易留瘢痕等缺点。Takis等认为B超引导下乳腺活检穿刺是一种安全的诊断方法, 可以取代诊断性切除活检[1]。B超引导下乳腺活检穿刺可以实时显示穿刺过程中针尖到达的位置, 可进行核心穿刺, 为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手段。

笔者通过对60例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 体会到在穿刺前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 训练患者正确的呼吸和放松练习是穿刺过程中患者密切配合的关键, 也为成功穿刺奠定了基础;穿刺过程中与患者适时交流、穿刺者动作轻柔、准确、快速是成功穿刺的关键, 而穿刺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防止术后感染的关键。

目前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已成为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术前首选甚至是唯一诊断方法, 对乳腺内肿块或非肿块性病变进行穿刺活检, 不但能简化乳腺癌患者的外科处理步骤, 而且可以使很多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免去开放性活检的痛苦[5]。对穿刺前、中、后患者实施护理, 是保证成功穿刺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之一, 这在超声引导下乳腺活检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论述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60例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分析, 60例穿刺病例中乳腺增生8例, 脂肪纤维组织8例, 乳腺浸润癌5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 慢性炎症1例, 纤维腺瘤8例,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9例。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 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乳腺穿刺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穿刺活检术,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华, 秦贤举, 童汉兴, 等.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快速活检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4, 13 (11) :859-862.

[2]王连元, 廖茂斌, 姚兴发, 等.经额颞眶颧联合且陈颅眶沟通肿瘤[J].中国耳鼻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0, 6 (3) :197-199.

[3]黄强, 葛玲玉, 许顺良.影像导向乳腺穿刺的方法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6, 29 (2) :132-135.

上一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下一篇:多路温度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