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特征(共8篇)
超声特征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胎儿动脉导管的方法。方法以胎儿四腔心切面为基准, 移动探头显示动脉导管及其相邻结构形成的“V”形征、三指征、“Z”形征、“曲棍球杆状”等特征性的超声图像, 在形成“曲棍球杆状”的切面测量动脉导管的内径、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和阻力指数。结果 动脉导管内径随着胎儿孕周的增长逐渐增宽, 流速逐渐增快, 阻力指数随孕周增加无明显变化。结论 根据“V”形征、三指征、“Z”形征、“曲棍球杆状”等特征性声像图可以快速辨认胎儿动脉导管, 并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有利于对胎儿心脏病的筛查。
关键词:胎儿,动脉导管,超声检测,特征,方法
动脉导管连接着主肺动脉及降主动脉, 在胎儿血液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异常经常会引起动脉导管的变化, 本文主要探讨动脉导管的超声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正常胎儿185例, 均为单胎, 胎龄16周~40周, 孕妇年龄18岁~36岁。将胎儿按孕周大小分3组:16周~28周为Ⅰ组, (88例) , 28周~36周为Ⅱ组 (64例) , 大于36周为Ⅲ组 (33例) 。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HD11超声诊断仪, C5-2探头, 探头频率2.0~5.0 MHz。动脉导管检查方法: (1) 以四腔心切面为基准, 声束向胎儿头侧倾斜约30°角, 可显示连接于主肺动脉和降主动脉的较粗大的管状结构即动脉导管;再稍加倾斜角度即可显示主动脉弓峡部, 它与动脉导管形成“V”字形, 彩色多普勒可见二者血流均汇向“V”字形的顶点即降主动脉。 (2) 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探头向心底部稍移动, 声束向胎儿头背部倾斜20°~30°角可显示动脉导管, 其与右肺动脉呈大的“V”字形, 在此切面基础上, 探头稍向左侧转动即可显示左肺动脉, 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及动脉导管呈“三指征”, 动脉导管位于左、右肺动脉的中间。 (3) 在显示动脉导管和主动脉弓峡部切面的基础上, 探头微向右转动可显示降主动脉、动脉导管及左肺动脉起始部, 三者形成“Z”字形结构, 动脉导管位于中间。 (4) 在主动脉弓横切面向下平移探头, 位于主动脉弓略下方偏左侧可见一较粗大血管汇入降主动脉, 即是动脉导管, 它与降主动脉呈“曲棍球杆状” (见图1) 。
对动脉导管的测量选择在动脉导管与降主动脉呈“曲棍球杆状”的切面上进行 (见图2) , 测量动脉导管的内径、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 对此切面显示不清的胎儿则按能显示清楚并有较好测量角度的切面进行测量。每个胎儿的测量均重复3次, 取平均值。
频谱图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3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5例正常胎儿中显示“V”形征176例 (95.1%) 、显示三指征114例 (61.6%) 、显示“Z”形征145例 (78.4%) 、显示“曲棍球杆状”173例 (93.5%) 。
各组动脉导管内径及血流参数的比较:正常胎儿动脉导管内径随孕周增加而增宽, 3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动脉导管血流频谱呈双期双峰单向波形, 收缩期流速高, 舒张期流速低。动脉导管流速随孕周增加而增快, 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阻力指数随孕周增加未见明显变化, 平均 (0.84±0.04) ,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F、P为3组间总体比较检验值, t1、P1为Ⅰ组与Ⅱ组比较检验值, t2、P2为Ⅰ组与Ⅲ组比较检验值, t3、P3为Ⅱ组与Ⅲ组比较检验值。
3 讨论
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特有的结构, 其起始点超声往往难于界定, 但其内径较为粗大, 通过具有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 还是能够测量其内径及血流参数的。 (1) “V”形征, 其血管构成有两种:一是由主动脉弓峡部与动脉导管构成;二是由右肺动脉及动脉导管构成。由于此特征由2组都是2条血管构成, 由几何学可知, 超声检测时其显示率最高, 可达95.1%。其也是观察动脉导管血流方向的重要特征性切面, 正常时动脉导管与主动脉弓血流方向相同, 二者血流流向“V”字形的顶点即降主动脉, 如果动脉导管内血流是逆向流动, 则说明有先天性心脏病存在。 (2) 三指征, 是由右肺动脉、动脉导管、左肺动脉构成, 由于动脉导管与左、右肺动脉空间位置有时并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以超声检测时显示率最低, 仅61.6%。但此切面可以观察3条血管的内径及血流参数。 (3) “Z”形征, 是由左肺动脉起始部、动脉导管及降主动脉构成, 显示率为78.4%。此切面观察动脉导管的长度优于其他切面。 (4) “曲棍球杆状”, 是由主肺动脉、动脉导管及降主动脉构成, 亦称为动脉导管弓[1], 显示率为93.5%。由于此切面中动脉导管能与超声探头呈较好的角度, 所以本研究中动脉导管的血流参数主要在此切面测量获得。
在对胎儿进行心血管超声检查时, 由于受到胎儿活动、体位以及肋骨及脊柱骨化的影响, 导致部分胎儿的特征性切面显示不清, 有时候需要耐心及熟练各种检查技巧才能测量到其动脉导管的血流参数。总的来说, 本研究中通过辨认动脉导管的特征性声像图:“V”形征、三指征、“Z”形征、“曲棍球杆状”, 使动脉导管的显示率达到了97.8% (181/185) 。
本组结果显示动脉导管内径随孕周增长而增宽, 流速随孕周增长而加快。判断动脉导管是否异常应通过其内径、形态及血流参数等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判断动脉导管有狭窄时, 不能仅靠内径, 还应结合动脉导管内有无高速血流或有无其他右心阻力及负荷过重的表现来判断。本组胎儿最大血流速度为1.49 m/s, 鉴于本组例数有限, 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在检查胎儿动脉导管时, 综合利用“V”形征、三指征、“Z”形征、“曲棍球杆状”等特征性声像图特点, 有利于快速辨认动脉导管并对其形态及血流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有利于对胎儿心脏病的筛查。
参考文献
[1]吴茂源, 刘清华.胎儿心脏超声诊断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12-13.
超声特征 篇2
【关键词】甲状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48-01
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病人可发现颈部有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被自己或体检无意中发现,或在B超等检查时发现。在病变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体检癌肿多质硬,表面或可光滑,边界或可清楚。笔者通过高频超声彩超检查诊断甲状腺癌50例,谈谈超声误诊病例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50例的病历资料,男12例,女38例,其中乳头状癌腺癌47例,腺癌2例,髓样癌1例。
2 彩超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并垫高颈肩部,充分暴露颈前区,仪器为德国西门子Sonoline G 50以及飞利浦 HD 11彩色超声诊断仪,频率为7.5-10MHz的宽高变频探头;常规检查甲状腺,如发现病灶则观察病灶的大小、位置、数目、类型、内部回声,然后观察良恶病灶内的彩色血流情况,血流分级,于病灶内部和周边多点取样进行多普勒流速曲线测量并記录动脉收缩期最高流速峰值(Vmax)、阻力指数(RI)。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血管数目判定标准,采用梁建平等半定量方法进行血流分级评价。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记录各项数据,各项指标均为二测值的平均值。各参数值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参数间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均以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 结果:50例甲状腺癌的恶性病灶中,60%例患者为单发,33%的患者为多发,0.7%的患者为弥漫性;肿块最大67mm×46mm×61mm,最小17mm×21mm, <5mm微小癌2例;甲状腺癌中发现20%的患者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50例甲状腺恶性病灶和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的符合率92.00% 误诊率占8%。
4 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甲状腺功能检查多正常,但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如甲亢或桥本氏甲状腺炎转变而来,则有相应的甲状腺功能异常。B超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非常有帮助。分化型甲状腺癌在B超中大多数为实质性肿块,但部分也可为以实质成分为主的混合性肿块。甲状腺乳头状癌在B超中多呈低或极低回声,实质内多出现微小钙化或砂砾样钙化,其后方不伴声影;肿块的形态可异常呈垂直位或竖立状,肿块周边血供多丰富。甲状腺滤泡状癌在B超中多为非常均质的高回声肿块,血供丰富。而肿块的大小,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肿块周边是否有声晕并不是判断肿块是否是恶性的重要指标。 目前比较主张对B超怀疑恶性的肿块在B超定位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此方法可进一步明确肿块的性质。但由于这一检查最好要在B超定位下进行,且对细胞学诊断的医师有较高要求,因此暂时无法在国内普及。 一般分化型甲状腺癌在同位素扫描中多呈冷/结节。但现在同位素检查对判断甲状腺肿块的性质意义不大。如果怀疑分化型甲状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或已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如气管、食管和神经血管等,则最好行增加CT或磁共振检查来了解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肿块与气管、食管或神经、血管侵犯的程度,以利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判断是否能手术切除。鉴别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应该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硬化性甲状腺炎进行鉴别诊断。
彩超鉴别甲状腺病灶的良、恶性是基于二者的血流差异。大多数恶性肿瘤, 因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肿瘤, 在肿瘤区形成丰富的血管网, 随着肿瘤的生长不断的增加血管的数量。本文甲状腺癌的血流信号检出率为:周边90%; 内部91.7%,而且以Ⅰ、Ⅱ级的集中在病灶内部为主的杂乱的血流信号。在一些较大的癌块病灶内血流尤其丰富, 这是由于癌块大的肿块依赖血管形成和生长, 致血流丰富、血管形态粗大、行走杂乱。脉冲多普勒流速曲线显示, 不管是在病灶的周边还是在内部,甲状腺癌的收缩期最高流速峰值、阻力指数都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而另一方面, 从数据上也显示出, 在极少数良性结节内部也有丰富的血流信号;极少量恶性肿瘤中也可存在少量血流信号。因此, CDFI能客观地反映大多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性。笔者认为本组误诊原因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癌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癌、癌变组织微小混于结节中,这种多源性结节,增加诊断难度,超声很难作出合并癌的诊断,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其次内部回声呈混合性的囊实团块以腺瘤多见,但本组2例误诊的乳头状癌就是以混合性声像图出现,仔细回顾癌肿内部声像图,还是发现内部有细粒钙化灶,由于乳头状癌间质成分少,癌细胞大而重叠,故肿瘤内部透声相对好,内部呈混合性回声,符合Hatabu等提出的“囊内钙化性结节与乳头状癌密切相关”的理论依据。另外<5mm的微小癌,尚无浸润性生长,形态上不具有结节感明显的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缺乏特异性,造成漏诊。
笔者认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如果双侧甲状腺中只有一侧甲状腺有结节者且这个结节手术中证实为乳头状(微小)癌,可以行该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如果是双侧甲状腺均出现结节且术中证实一侧甲状腺是乳头状(微小)癌,由于一侧是癌另一侧甲状腺结节有20%-40%的可能会发展成为恶性结节[1],因此,可以行双侧甲状腺的全切+患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如果双侧甲状腺均出现结节且术中病理为双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者,可以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对于非微小侵润型甲状腺滤泡状癌,可以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患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目前又提倡保留颈丛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这样可保留颈部皮肤的感觉功能,特别对于生活在寒冷地区的病人,可以预防术后冻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胆囊癌10例超声特征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0 例患者, 男7 例, 女3 例;年龄30 岁~75 岁, 平均年龄57.6 岁。上腹饱胀伴纳差8 例, 右上腹钝痛5 例, 无明显不适3 例。全部病例均经我院或上级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腺癌。
1.2设备与方法所用超声设备为SIMENS G60S, GElogic3, SIEMENS X150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 腹部凸阵探头, 扫查频率2.5~5.0 MHz, 检查时间定在每天上午。要求患者当天早晨空腹, 取仰卧位及右前斜位, 常规扫查肝脏与胆囊, 重点观察胆囊壁, 记录病灶的大小、形状与基底宽度情况、彩色血流情况。
2 结果
本组患者的手术病理均显示为腺癌, 2 例伴肝转移及肝门淋巴结肿大。其超声表现分为两种类型:①胆囊壁息肉样结节:8 例, 单发结节7 例, 多发结节1 例, 大小在8 mm~21 mm, 不均质中等回声, 基底部均较宽, 4 例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 动脉流速15~60 cm/s, 阻力指数0.5~0.8。超声诊断胆囊癌5 例, 其余3 例倾向于考虑息肉或腺瘤。②胆囊肿块型:2 例, 其中1 例完全充满胆囊, 囊壁未明确识别, 超声均正确诊断胆囊癌。③合并症情况:本组有4 例胆囊结石。
3 讨论
胆囊癌是原发于胆囊壁上的恶性肿瘤, 大体病理可分为浸润型与乳头状型两种。在超声上, 则可表现为四种类型:结节型、厚壁型、实块型及混合型[1]。结节型为胆囊壁上的息肉状新生物, 数目1 个或多个;厚壁型为胆囊壁的局部或弥散性增厚;实块型为胆囊内出现团块状实质性回声, 无声影, 不活动;混合型为两种或多种以上类型同时见于一个胆囊。在本组10 例中, 结节型占8 例, 仅2 例为实块型。
胆囊癌应与胆囊息肉、胆囊腺瘤等良性疾病相鉴别, 据文献报道, 应从胆囊病灶的大小、基底部、蒂等方面来分析[1]:癌结节多>1 cm, 基底部宽,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 可显示动脉彩色血流信号;而胆囊息肉等病灶常小于1 cm, 无明显彩色血流信号。据何婉媛、王文平等报道, 胆囊癌的动脉阻力指数 (RI) 多为高阻力型[2], 本组所观察结果也显示为高阻力型 (RI=0.5~0.8) , 与此文献报道相一致。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超声科都习惯于将胆囊壁的结节样病灶统称为“息肉样病变”, 结合上述分析, 本文建议对于大于10 mm的息肉样病变, 要警惕胆囊癌的可能。
厚壁型胆囊癌应与慢性胆囊炎及胆囊腺肌症等相区别, 前者多为胆囊壁的局限性增厚, 也可为囊壁弥散性不均匀增厚, 常以胆囊颈、体部最显著, 其黏膜面不规则, 常可发现胆囊附近肝实质或肝门部受癌症侵犯的征象, 胆囊与肝之间的正常强回声光带呈断续状, 甚至消失。而慢性胆囊炎的增厚囊壁有完整的连续性;胆囊腺肌症则可于增厚的囊壁内发现小的囊腔样暗区 (即“罗- 阿窦”) , 应用脂餐试验呈胆囊收缩亢进表现, 与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癌的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差有明显不同。另有文献报道, 80%的胆囊腺肌症合并胆囊壁内结石, 仅35%的胆囊腺肌症合并胆囊腔内结石;而在胆囊癌, 无1 例合并胆囊壁内结石, 合并胆囊腔内结石的为40.6%[3]。
实块型胆囊癌应与胆囊旁边的肝脏肿瘤相鉴别, 前者如果较大、完全占据整个胆囊, 则易于误认为肝脏肿瘤, 鉴别要点是先从寻找正常胆囊开始, 如果在空腹时没有发现胆囊, 就要怀疑是否为胆囊的实块型癌症。并可综合运用新技术, 增加超声对本病的诊断能力。近年来, 超声造影的应用日趋广泛, 可在胆囊癌的诊断发挥积极作用。据报道, 胆囊癌的超声造影多快速强化, 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上升支陡直, 病变峰值强度高于同水平面上的相邻肝组织[4]。
摘要:目的 总结胆囊癌的超声特征, 提高胆囊癌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胆囊癌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 归纳总结胆囊癌的特征性超声表现。结果 胆囊壁结节8例, 多为中等回声, 有较宽的基底部, 4例见彩色血流信号;实块型2例, 呈不均质杂乱稍强回声。结论胆囊癌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诊断时需综合分析, 以减少漏诊、误诊。
关键词:胆囊癌,超声检查,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1]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918-920.
[2]何婉媛, 王文平, 毛枫, 等.灰阶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J].中国临床医学, 2003, 10 (5) :673-675.
[3]林展辉, 林礼务, 高上达,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腺肌症与原发性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7, 23 (4) :287-289.
超声特征 篇4
关键词: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肝脏肿瘤
肝脏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易出现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着肿瘤的生物学特点。超声造影可反映肿瘤的功能血管结构,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选取32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并进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32~75岁,平均(45.69±9.35)岁;病灶直径1.5~9.2 cm,平均(3.47±2.16)cm。其中,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16例(原发肿瘤包括结肠癌4例,胃癌4例,肺癌3例,前列腺癌2例,乳腺癌2例,子宫内膜癌1例)。选取20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原发性肝癌10例,肝血管瘤经病理证实12例,其余病灶经增强CT、增强MRI、实验室检查及原发肿瘤病理证实。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5-2探头,频率2~5 MHz,应用反向脉冲谐波显像技术。造影前先以二维超声扫描全肝脏,观察记录肝内病灶的位置、大小、数目、回声特征及病灶内部和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在病灶显示的最佳切面固定探头,多发病灶选择病灶显示完全且受呼吸影响较小者作为对象,切换至造影模式,经肘部浅静脉以团注的方式注入配制好的SonoVue造影剂2.4mL。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开始计时,并将整个造影过程录制于仪器内。仪器的增益、深度等在整个造影过程中保持不变,机械指数设定为0.06。实时观察病灶动态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情况,造影结束后将录制的动态图像回放分析。
1.3 图像分析
造影完成后将动态图像导入计算机。启动QLAB定量软件,选择注射造影剂后120s内的动态图像。感兴趣区为病灶增强最明显处及同水平的正常肝脏实质。仪器可自动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分析曲线形态,以获取定量指标。可直接获得的定量指标包括:始增时间、始增强度、达峰时间、达峰强度、增强时间、120s强度。计算后得出的指标包括:增强时间、强度增量、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始增时间;强度增量=峰值强度-始增强度;上升支斜率=(峰值强度-始增强度)/(峰值时间-始增时间);下降支斜率=(峰值强度-120s强度)/(120s-峰值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样本中两个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脏恶性肿瘤TIC特点
注:红线为病灶区TIC;黄线为肝实质TIC
注:红线为病灶区TIC;黄线为肝实质TIC
试验组TIC上升支较陡直,达峰值强度后迅速下降,动脉相晚期或门脉相早期与正常肝实质TIC有交叉,即“快上快下”型(图1~2)。对照组TIC上升支较缓,达峰值强度后维持一段峰值平台期,下降较平缓,曲线强度高于周围肝实质曲线的强度,与肝实质TIC无交叉,即“慢上慢下”型。
2.2 肝脏恶性肿瘤TIC声学定量参数特征
试验组与对照组TIC的声学定量参数相比较:恶性病灶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增强时间小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上升支斜率及下降支斜率大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1979年,Folkman[1]提出恶性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一新概念。肿瘤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了解恶性肿瘤的血管结构和功能特点有助于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病例筛选和治疗,从而改善疗效和预后。恶性肿瘤的快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血氧供应,肿瘤血管的大量增生使肿瘤的血流灌注面积和灌注量明显增加。恶性肿瘤新生血管与正常毛细血管结构不同,其管径粗细不等、分支紊乱、管腔形态不规则。因此,血液黏滞度和血流阻力也相应增加;同时由于存在广泛的动、静脉瘘,肿瘤内部压力因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缺乏淋巴管引流而增加(为正常间质组织的3~5倍)[2],所以肿瘤中心部位易缺氧坏死,无血管结构,造影剂不能到达,导致恶性肿瘤中央可出现无增强区。病灶中心新生血管在缺氧的诱导下大量增殖,但多为较幼稚的、不成熟的血管,边缘则以成熟的血管居多。而成熟血管数目对肿瘤血供起主要作用,因此肿瘤边缘的血液供应明显优于病灶中心。由于肿瘤血管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质性,造影剂的分布和代谢也较为复杂,恶性肿瘤不同部位超声造影的增强程度及方式不尽一致,在选择感兴趣区时,应选择病灶增强最明显处,并且避开较大的血管分支,以免绘制的曲线不能正确反映病灶内的血供情况。
肝脏是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并以门静脉供血为主的脏器。随着肝内病灶良恶性成分的变化,供血比例也发生相应改变[3]。高分化肿瘤可接受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双重供血。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门脉血供不断减少,动脉血供不断增加。由于门静脉可以吸收多个消化系统脏器的血流至肝脏,故肝脏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从理论上讲,转移性肝癌大部分应以门静脉供血为主。早期活体动物模型研究显示肝动脉与门静脉在肿瘤周围相交通,<10 mm的转移灶门静脉供血比例较大[4]。近年来的研究表明[5],早期肿瘤肝转移新生血管几乎均来自于肝动脉系统,且肿瘤血管在直径200μm的肝转移癌中即可形成。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肿瘤具有相似的血供特点,即肿瘤新生血管增多,且以肝动脉供血为主。因此,肿瘤血流灌注量增加,灌注加快,故恶性病灶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均较早,增强时间较短,TIC上升陡直,斜率较大。同时几乎所有的肝癌结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情形的门静脉供血或引流,故TIC下降支较陡直,斜率较大,病灶声强很快低于周围肝实质,病灶TIC与肝实质的TIC有交点。
了解了血管形成的过程和肿瘤血管的结构、功能差异对于理解肝癌超声造影上的增强机理至关重要。肿瘤血管形成导致的超声造影增强的改变可以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Folkman J.Tumor angiogenesis:therapeutic implication[J].NEngl J Med,1971,285:1182-1186.
[2]Anderson H,Price P,Blomley M,et al.Measuring changesin human tumour vasculature in response to therapy usingfunctional imaging techniques[J].Br J Cancer,2001,85(8):1085-1093.
[3]Hayashi M,Matsui O,Ueda K,et al.Progression to hypervascula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orrelation with intranodular bloodsupply evaluated with CT during intraarterial injection ofcontrast material[J].Radiology,2002,225(1):143-149.
[4]Kan Z,Ivancev K,Lund erquist A,et al.Invivo microscopy ofhepatic tumors in animal models:a dynamic investigationof bloodsupply to hepatic metastases[J].Radiology,1993,187(3):621-626.
胆囊腺肌症32例的超声图像特征 篇5
我院2006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胆囊腺肌症患者32例, 均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 现将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 其中男13例, 女19例, 年龄30~71岁, 中位年龄50岁, 其中合并胆囊结石12例, 胆囊息肉8例, 胆囊腺瘤2例。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轻微不适或者反复隐痛不适17例, 余无明显不适。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迈瑞DP-9900黑白超声诊断仪, 西门子Omina和飞利浦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5.0MHz。患者均禁食>8h, 于清早检查。采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 多切面多方位扫查胆囊。首先通过灰阶超声观察胆囊的形态、边界及周围比邻, 病变的形态、数目、边界、内部结构。测量胆囊的大小、胆囊壁厚度、病变的大小、罗-阿氏窦的大小。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的内部回声血流信号。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将胆囊腺肌症分为三型:局限型、节段型、弥漫型。
2结果
32例中, 超声诊断胆囊腺肌症29例, 漏诊2例, 误诊1例。其中局限型19例, 均位于底部, 二维图像呈圆锥帽状增厚, 厚度0.6~1.1cm, 回声强弱不均, 内见散在多个微小囊状或有斑点状强回声伴慧星尾征。节段型7例, 二维图像显示为局部增厚, 厚度0.8~1.1cm, 向囊腔内突入, 呈“葫芦”状。弥漫型3例, 二维图像显示为整个囊壁呈向心性增厚, 厚度0.6~1.0cm, 胆囊黏膜和浆膜层连续较完整, 部分内壁凹凸不平, 部分壁内有强回声光斑伴慧星尾症。彩色血流显示增厚的胆囊壁内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病理检查显示整个或部分胆囊壁轻度或明显增厚, 切面呈蜂窝样, 部分含有胆汁或壁内小结石, 部分黏膜肥厚增生, 罗-阿氏窦数目增多, 扩大成囊状, 深入肌层, 甚至可深达近浆膜层, 部分形成黏膜内向憩窒。合并胆囊结石12例, 结石较大的最大径1.6cm, 较小的米粒样。合并胆囊息肉8例, 大小0.3~0.8cm。合并腺瘤者2例, 大小分别为1.2和1.0cm。
3讨论
胆囊腺肌症也称为胆囊腺肌瘤病, 是一种由于胆囊的黏膜和肌层增生引起的良性病变, 以黏膜上皮广泛伸至增厚的肌层形成罗-阿氏窦为其特征。本病临床明确诊断较为困难, 其诊断主要依赖各种影像手段, 目前超声检查被认为是首选的检查方式, 以显示罗-阿氏窦为确诊指标。近年来,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显像仪分辨率的提高和超声诊断医师的临床经验的积累, 胆囊腺肌症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本病在国人切除胆囊标本中的发生率为3.00%~3.46%, 好发于成年女性,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炎性非肿瘤性增生性疾病, 大部分学者认为是胆囊癌前病变[1], 须早期手术治疗。因此, 早期明确诊断十分重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及腹饱胀, 常有上腹不适或腹痛等类似胆囊炎、胆石症的症状, 尤以进食脂餐后加重。本病病理组织学特点为:胆囊黏膜及肌层过度增生, 增生的黏膜上皮伸入肌层, 形成多数小囊状突出, 称为罗-阿氏窦, 类似壁间小憩窒。罗-阿氏窦内隐藏着浓缩的胆汁、黏液和结石, 局部可出现炎症、纤维化和细胞化生等病理变化。当黏膜生长不良, 可并发原位癌, 甚至侵袭性胆囊癌[2]。Jotros将其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弥漫型。超声图像特征为: (1) 胆囊壁明显增厚, 呈局限型、节段型或弥漫型改变。局限型多见, 病变多位于胆囊底部, 呈圆锥帽状增厚。节段型者, 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内突入形成所谓“三角征”, 囊腔变窄, 呈“葫芦”状, 甚至完全闭合。弥漫型者, 胆囊壁呈弥漫性向心性肥厚, 黏膜层和浆膜层连续较完整, 内壁凹凸不平[3]。 (2) 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无回声暗区或回声增强区 (胆固醇沉积) 。 (3) 合并壁间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可出现相应的图像改变。 (4) 彩色多普勒显示增厚的胆囊壁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明显增厚的胆囊壁内所见小囊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或彗星尾状强回声是胆囊腺肌病的特征, 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2]。部分患者由于罗-阿氏窦较小, 超声无法显示, 图像仅表现为胆囊壁回声增强增厚不均, 此时诊断较为困难, 需要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相鉴别。胆囊腺肌病表现为病灶边界多清晰光滑, 浆膜及黏膜层连续, 而慢性胆囊炎一般胆囊匀称性增厚, 比较规则, 其厚度<5mm, 同时前者脂餐实验表现为胆囊收缩功能亢进, 而后者表现为减弱[3]。胆囊癌的胆囊边缘不规则, 增厚不匀称, 壁上有结节状或不规则隆起物, 内部有异常血流信号, 部分病例颈部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可资鉴别。另外, 弥漫型胆囊腺肌症应注意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胆囊壁增厚相鉴别, 如心力衰竭、肝炎、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炎等, 后者一般有相应的临床改变。此外, 某些不典型的局部腺肌增生酷似息肉或腺瘤, 超声鉴别困难。同时由于仪器分辨率低、肥胖、腹腔气体干扰等多种因素, 尤其是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 可能会造成本病的漏诊。本组有1例弥漫增厚型误诊为胆囊癌, 当时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有2例局限型漏诊, 均为肥胖体形, 合并胆囊多发结石, 囊内透声差, 未仔细观察。
目前, 胆囊腺肌症主要依靠超声诊断。二维超声能观察到胆囊壁增厚及内部无回声的小囊即罗-阿氏窦来诊断本病。特别是随着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的开展, 其直观显示脏器内病灶及内部血流的优越性得到广泛体现。胆囊壁的血供多来自胆囊动脉, 而胆囊腔内无血流, 因此, 用超声造影诊断胆囊腺肌症有独特的优势[4]。注射造影剂后, 胆囊壁增强显影, 异常增厚的区域也同时显影, 病灶内部显示一个到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增强的小囊, 与增强的胆囊壁形成鲜明的对比, 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胆囊腺肌瘤病的形态、边界、罗-阿氏窦以及血供, 更有助于胆囊腺肌症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邹声泉.胆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06.
[2]曹海根, 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20.
[3]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957.
肝血管瘤超声图像特征的临床观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0 0 8年1月至2 0 11年1 2月1 2 0例H H 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年龄23~78岁, 平均 (43.90±14.56) 岁, 男性48例, 女性72例。中上腹不适20例, 疼痛8例, 无症状92例。经B超诊断HHE后均定期进行CT、甲胎蛋白等检查, 全部病例均排除肝脏其他疾病而确诊为海锦状血管瘤。
1.2 仪器与方法
西门子Acuson 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6.5MHz。均采用经体表直接探测, 平卧检查为基本体位, 同时应用左侧及右侧卧位, 检查时注意观察声像图特征、部位、大小、形态及病变范围,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变区的血流情况, 做好记录, 采集图片并存储。
2 结果
120例中病灶位于左叶肝50例, 右叶肝70例;病灶单发110例, 多发性10例。病灶最大直径0.5~10.5cm, 平均 (3.21±2.12) cm。B超诊断敏感性达100.00% (120/120) , 特异性为97.50% (117/120) 。B超声像表现强回声型为93例 (77.50%, 93/120) , 单发86例, 多发5例;低等回声型20例 (16.67%, 20/120) , 单发16例, 多发4例;混合型此型7例 (5.83%, 7/120) , 其中单发6例, 多发1例。彩色多普勒周边及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95例 (79.17%, 95/120) 例;见斑片状彩色血流信号15例 (12.50%, 15/120) ;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 有时呈环状包绕在血管瘤周围8例 (6.67%, 8/120) ;供应血管伸入到肿块内部并继续分支2例 (1.67%, 2/120) 。
3 讨论
HHE是一种良性肿瘤, 发病率约l%~2%, 病理主要是扩大血管腔隙, 形成血窦, 肿瘤大小不等[3], HHE由衬有单层内皮细胞囊状血窦构成, 血窦间有较为狭窄的纤维性间隔, 瘤体内无正常血管、胆管和肝细胞, 其生长具有特殊性, 发育期与正常肝组织同步生长, 发育成熟后则生长速度极慢或停止生长[4]。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 临床症状与瘤体的大小有关, 小病灶常无任何症状, 大病灶可有上腹膨胀同侧下胸隆起, 肝肿大、肝区疼痛、发热、贫血, 或有血小板减少, 恶心呕吐、疲乏、体重下降等类似肝癌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征性, 因此需要明确诊断和进行鉴别诊断[5]。
B超作为一种无创的诊断性手段在脏器病变中广泛的应用, 常规用B型检查: (1) 强回声型最低例, 占77.50%, 呈局限性明显高于肝实质强回声孤立性光团, 以类圆形多见, 病灶体积偏小或中等大小, 其周边与正常肝组织分界, 轮廓清晰, 个别病灶呈不规则的斑块状。或在小的区域内病灶呈散在性分布于中级血管的分支边缘, 有些病灶周边呈画星状声晕, 内部可为网状回声, 周边可有不同数量的血管枝分布或通入病灶内, 少数病灶内部粗糙并间杂点状低回声区, 此型病灶后方一般无明显的增强效应[6]。 (2) 低等回声型16.67%, 声像图特征为病灶内部回声强度与正常肝组织相似, 病灶边缘可有低回声晕圈或纤细的强线环绕, 病灶后方无明显的强回声效应, 少数病灶可出现所谓“牛眼征”;很易与肝癌的同类表现区别, 病灶周边血管丰富, 走行无规律甚至绕行[7]。 (3) 混合型此型5.83%, 混合型此型病灶内部呈强弱相间的不均匀结构, 也可以强或弱任何一种反射为主, 以强回声间杂点状不规则低回声表现多见, 此病灶后方的强效应为多见, 其形态各异, 周围血管丰富并可有清晰的中小血管达病灶边缘或穿过病灶, 内部走行紊乱血管网, 病灶周边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弱回声, 轮廓清楚[8]。HHE彩色多普勒显像可以表现为周边及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79.17%, 此型最见[9];斑片状彩色血流信号12.50%;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 有时呈环状包绕在血管瘤周围6.67%, 多见于较大的血管瘤;供应血管伸入到肿块内部并继续分支较少2例, 为1.67。肝血管瘤根据其典型声像图表现及其随访生长缓慢易与肝细胞癌鉴别, 肝细胞癌短期内生长速度快, 声像图突出表现为癌肿周围出现声晕和对周围肝组织结构产生明显挤压和浸润, 但是无明显血窦的不规则形态的肝血管瘤有时与肝细胞癌在声像图上较难区别, 需经CT增强扫描方可鉴别[10]。
综上所述, HHE超声检查具有特征性;同时B超价格低廉、简便易行、无刨伤、无痛苦、易接受, 并可短期反复动态观察病灶变化;病灶的检出率高, 利用肝脏透声窗的作用及超声的物理特性对瘤体产生界面反射的特征表现来提高检出率;利用深呼吸产生动态时间, 多切面观察;利用高分率超声仪将声束高密集中于病灶中心可观察到瘤体内部结构;能观察病灶与周围脏器及组织关系, 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进一步分析, 为临床医师决定治疗方案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11], 个别诊断疑难者, 可考虑肝细针穿刺或腹腔镜直视下穿刺活检。
摘要:目的 观察肝血管瘤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20例HH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应用西门子Acuson 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6.5MHz, 体表直接探测, 观察声像图特征、部位、大小、形态及病变范围,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变区的血流情况。结果 120例中病灶位于左叶肝50例, 右叶肝70例;单发110例, 多发性10例;病灶直径平均 (3.21±2.12) cm;诊断敏感性达100.00%, 特异性为97.50%。B超声像表现强回声型77.50%、低等回声型16.67%、混合型此型5.83%。彩色多普勒周边及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79.17%、见斑片状彩色血流信号12.50%、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6.67%、供应血管伸入到肿块内部并继续分支1.67%。结论 HHE超声检查具有特征性;价格低廉、简便易行、无刨伤、短期反复动态观察病灶变化, 可作为HHE诊断首选方法。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超声特征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 就诊于我院的腹部淋巴结探查患者563例, 除去46例查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患者, 研究对象共计517例, 其中男性238例, 女性279例。选取无症状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40名, 女性60名。
确定淋巴结肿大的标准: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以上淋巴结显像, 长轴直径>1.0 cm或短轴直径>0.5 cm视为肿大。所有确定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均随访3个月至2年。
1.2 仪器:
GE730Pr OV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麦迪逊SA-8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探头7.5 MHz。
1.3 方法:
患儿空腹上午探查 (不配合患儿镇静后检查) , 取仰卧位高频探查, 统计患儿淋巴结的有无、多少、有无融合, 血流分布情况。
1.4 诊断标准:
:结合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前驱病史;有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有腹部不固定压痛等体征;并排除其他引起腹痛的常见病后方可诊断。
2 结果
对照组淋巴结肿大者占12%, 临床诊断组淋巴结肿大者占67%, 见表1。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表现:肿大的淋巴结中心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 阻力指数 (RI) 较低, 治疗1周后血流减少, RI增高, 淋巴结与治疗前比较大多数稍有缩小, 但仍有肿大, 见表2。24例患者右侧髂窝三角处可见少量液性暗区。
3 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比较普遍存在于2~8岁的小儿中, 通过综合分析, 部分肿大淋巴结可能处于非炎症期, 由于它治疗前后大小变化不大, 如果笼统地将淋巴结炎与淋巴结肿大等同起来, 无疑会影响我们的诊断结果, 我们通过对淋巴结表面、血流情况、RI、分布等特征综合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淋巴结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指因上呼吸道感染后而引起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近年来, 多数学者认为, 本病系由柯萨奇B病毒或其他病毒所致, 由于远端回肠的肠系膜淋巴引流十分丰富, 回肠末端及升结肠部分区域淋巴结很多, 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毒毒素可沿血循环到达该区域的淋巴结, 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也有人认为, 由于回盲瓣的关闭作用, 使得肠内毒素或细菌分解代谢产物在回肠末端滞留的时间较长而易于吸收, 是造成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好发于回盲部的又一重要原因。
韧带样纤维瘤超声特征与临床特点 篇8
韧带样纤维瘤 (desmoid-type fibromatosis, DF) 是一种罕见的中间性、具有局部侵袭能力的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该病好发于深部软组织, 起源于肌肉、筋膜或腱膜, 术后复发率高。国内外有关DF的超声诊断报道较少, 多以个案报道为主[1~5]。本文旨在分析13例DF的超声表现、相关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结果, 以提高本病的超声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12~2010-12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DF, 其中男性3例, 女性10例;年龄22~45岁, 中位年龄33岁。外科检查体征包括肿瘤形态、质硬、固定、表面欠光滑、无压痛;肿瘤生长缓慢。本组10例有手术史:8例女性患者有剖宫产史;1例女性患者及1例男性患者有甲状腺手术史。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 质硬, 皮肤无红肿。1.2仪器与方法采用Philips iu22、GE Logiq 7、Logiq 9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线阵探头, 频率 (10~12) MHz。使用直接扫查法, 观察肿瘤大小、位置、生长方式 (浸润性或者膨胀性) 、形状 (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包膜 (有或无) 、内部回声 (高、低或伴有小无回声区) 、后方回声 (增强或减弱) 、探头加压体积变化 (缩小或不变) 。选择肿块最大面积平面, 彩色灵敏度调至最大 (以不出现彩色噪声为标准) 研究肿块血管分布情况。血管数目判定标准参照Adler半定量法[1]:0级, 病灶内无血流;1级, 少量血流, 病灶内1~2个点状或细棒状血流;2级, 中量血流, 可见3~4个点状血管或1条重要血管, 其长度接近或超过病灶半径;3级, 血流丰富, 见5个以上点状血管或2条较长血管。选择流速最大的一根动脉血管, 测量收缩期最大流速 (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 及阻力指数 (resistance index, RI) 值。
2 结果
2.1 超声表现
13例DF病灶中, 肿瘤直径2.28~6.58cm, <5cm 8例, >5cm 5例, 平均4.82±1.42cm。肿瘤位于腹、盆壁10例, 腹部外3例, 其中颈部2例, 四肢1例。肿瘤浸润性生长11例, 其形态不规则, 境界不清, 无完整包膜, 内部不均匀性, 呈低回声、等回声改变, 后方回声增强 (图1) ;膨胀性生长2例, 其形态呈椭圆形或类圆形, 瘤体大部分包膜完整, 部分模糊不清。全部病灶活动度可, 受压后体积没有变化 (图2) 。所有瘤体内均可测及血流信号, PSV15.5~42.7cm/s, RI 0.57~0.87, 彩色多普勒血管分布情况及频谱分析见表1。
2.2 病理结果
肿瘤质韧, 肉眼观切面呈灰白色或灰黄色, 无液化坏死, 见编织状排列的粗纤维束, 3例瘤体表面有包膜。镜下可见肿块由增生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织构成, 呈编织状、束状, 常浸润周围的肌肉或脂肪组织, 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图3) 。免疫组化示波形蛋白 (Vimentin) (+) (图4) , CD34 (-) ;9例S-100 (+) 。
3 讨论
DF又称深部侵袭性纤维瘤或韧带样瘤, 其发病率占软组织肿瘤的0.03%, 占纤维组织肿瘤的1.19%[2]。目前该病病因不明, 认为与外伤、手术、内分泌和基因克隆异常等因素有关。本病好发于年轻女性, 可能与妊娠和生育腹壁损伤等有关。该病虽为良性纤维增生性病变, 但是具有明显的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2], 恶变和转移较少见, 但术后局部复发率很高。WHO分类属中间型局部侵袭性肿瘤, 很少引起疼痛, 多以局部肿块就诊, 病程较长。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腹、盆壁韧带样纤维病 (约占49%) 、腹部外韧带样纤维病 (约占43%) 、腹腔内及肠系膜韧带样纤维瘤病 (约占8%) [3~5]。
超声检查是诊断软组织肿物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 与CT、MRI比较, 其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瘤体的大小, 实时观察肿瘤的形态, 显示其内部结构变化及肿瘤血供情况, 尤其是判断累及邻近软组织及大血管的程度, 可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6];还可对瘤体进行多切面观察, 尤其是在分辨与肿瘤相连接的周围组织方面, 有其独到之处。DF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如下: (1) 病灶多位于脂肪层下方, 多与肌肉层相连接, 探头按压活动度差, 质韧, 病程长。 (2) 瘤体超声表现呈低回声实性团块, 内部回声不均匀, 未见明显点状钙化。 (3) 瘤体呈浸润性生长和膨胀性生长, 前者形态不规则, 可呈分叶状改变, 无完整包膜;后者呈椭圆形或类圆形改变, 有部分完整包膜, 纵横比<2。 (4) 瘤体内血供丰富, 周围可被小动脉包绕。本组所有病例均可探及Adler 1~3级血流, 其中2级以上血流12例。 (5) 瘤体一般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DF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 纤维瘤, 由成熟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 有完整包膜, 边界清晰。超声声像图一般表现为等回声团块, 内部回声均匀;也可略高回声与低回声相混杂、分布不均[7]。 (2) 纤维肉瘤, 为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 病程短。超声声像图一般表现为混杂信号, 内部回声不均, 血流信号丰富, 病程后期肿块内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坏死无回声区。 (3) 脂肪肉瘤,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好发于大腿及腹膜后, 边界可清晰也可模糊, 包膜可有可无, 内部回声杂乱, 其内血流信号较少[7]。 (4) 慢性淋巴结炎, 多为多发结节, 呈椭圆形, 纵横比>2, 抗感染治疗随访显示炎性病变逐步吸收变小。 (5) 神经鞘瘤, 呈偏心性生长, 有完整清晰的高回声包膜, 可有不同程度的囊性变。高频超声容易显示神经鞘瘤附近的神经。 (6) 肌肉淋巴瘤, 也属于浸润性生长, 境界不清, 与DF极易混淆, 结合临床及MRI可鉴别。 (7) 浅表软组织血管瘤, 一般发生于真皮层、皮下层及肌层内, 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混合型低回声, 形态不规则, 内有小管样或蜂窝样无回声区或钙化区[8]。 (8) 脂肪瘤, 多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内类圆形高回声信号, 血流信号无或稀少。 (9) 毛母质瘤, 约85%有钙化, 紧邻于皮下组织[9]。
DF的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为主, 术后可辅以放射治疗。尽管该病属于良性、纤维增生性病变, 但手术切缘阳性率高, 手术一般要求切除范围至少包括肿瘤周围3cm以上的正常组织[7], 否则有残留肿瘤复发的可能。因此, 术前准确判断肿瘤的范围很重要。超声检查可依据肿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等声像图特点, 结合临床病史做出诊断。这对术前界定病灶切除范围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因此, 超声检查是DF患者术前必需的、简便的、经济实用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Adler DD, Carson PL, Rubin JM, et al.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preli-minary findings.Ultrasound Med Biol, 1990, 16 (6) :553-559.
[2]Fletcher CD.The evolving classification of soft tissue tumours:an update based on the new WHO classification.Histopathology, 2006, 48 (1) :3-12.
[3]Weiss S, Goldblum JR, Enzinger ND.Weiss's soft tissue tumor.4th ed.St.Louis:Mosby, 2001.641-693.
[4]Sumi Y, Shindoh N, Komura S, et al.Paratesticular aggressive fibromatosis:CT finding.Abdom Imagin, 2000, 25 (2) :210-212.
[5]Kuhnen C, Helwing M, Rabstein S, et al.Desmoid-type fibromatosis (aggressive fibromatosis) .Pathologe, 2005, 26 (2) :117-126.
[6]王金锐, 刘吉斌.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影像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157-158.
[7]邓荷萍, 陆博, 殷春霞, 等.腹直肌韧带样纤维瘤超声表现1例.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9, 18 (10) :850.
[8]刘琳娜, 徐辉雄, 谢晓燕, 等.浅表软组织肿物高频超声诊断思路的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0, 26 (6) :558-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