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2024-09-16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共7篇)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篇1

乳腺肿块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乳腺区段切除术是其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随着麻醉的发展,喉罩全麻大量应用于乳腺区段手术,为了减少手术的应激,提供更好地术后镇痛,该研究于2015年1—1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120例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探讨其麻醉效果、术后镇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收集该院2015年1—12月的120例乳腺良性肿块需行乳腺区段切除手术的日间患者,其中乳腺囊性增生35例,乳管内乳头状瘤28例,乳腺纤维腺瘤54例,乳腺脂肪瘤3例,年龄20~4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喉罩全麻组(A组)、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B组)、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C组),每组40例,四组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ASA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的患者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麻醉方法

B组患者在手术准备间行T5-6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平卧后给予实验量2%盐酸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1021161,批号201412)3 m L,5分钟后测定麻醉平面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硬膜外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763,100 mg/10 m L,批号:201504)10 m L,C组患者在手术准备间,超声引导下行T4-5胸椎椎旁阻滞,注入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 L,测定麻醉平面后入手术室。所有患者常规诱导全身麻醉,分别使用阿托品(国药准字H42020590,批号201412)0.5 mg,力月西(国药准字H20031037,批号201412)0.03 mg/kg,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2,批号201412)0.2 ug/kg,顺式阿曲库胺(国药准字8209H6600,批号201412)0.1 mg/kg,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32022379,批号201411)0.15 mg/kg,给予喉罩置入,术中泵注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30115,批号201411)和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9,批号201412)维持麻醉,根据血流动力学调整用药。B组患者在缝皮前5 min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5 m L。

1.3观察指标

1.3.1血流动力学观察诱导前、插管后、切皮、乳腺区段切除时和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

1.3.2术中全麻药物的使用量。

1.3.3术后镇痛效果使用VAS评分观察患者术后1 h,2 h、4 h、6 h,12 h,24 h的镇痛效果。

1.3.4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拔管后发生恶心、呕吐、头晕时施行对症处理。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见下表。由表1可见,T1、T2时3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T3和T4时较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P<0.05)。由表2可见,H2、H3、H4、H5时较A组相比(P<0.01)。由表3可见,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在麻醉维持期间使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P<0.01)。由表4可见,与A组、B组相比,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3讨论

乳腺区段切除术以其具备的方便、经济、治疗彻底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1]。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喉罩全麻已经大量应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增加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的住院日期[2]。椎旁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椎间孔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与硬膜外神经阻滞比较,它仅阻滞手术侧躯体椎旁神经,对机体正常的生理影响轻微[3]。国外报道传统的椎旁神经阻滞失败率约10.7%~15%,并发症发生率约5%[4]。超声引导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区域神经阻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与以往的盲探穿刺的各种阻滞方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5];国外也陆续报道了超声引导的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6]。该文研究结果显示C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明显优于A和B组(P<0.01);B组和C组术后镇痛明显优于A组(P<0.01);C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明显少于A和B组(P<0.05),这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8,9]。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明显,术后镇痛好,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在女性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围术期寻找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120例需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复合喉罩全麻组(A组)、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B组)、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C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在单侧乳房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MAP(75.9±9.6)mm Hg、HR(72.2±4.8)次/min],明显优于A和B组(P<0.01);B组和C组术后镇痛明显优于A[术后2 h(2.3±1.4)分、术后4 h(4.8±1.0)分、术后6 h(7.3±1.5)分、术后12 h(8.0±1.3)分](P<0.01);C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明显少于A和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麻醉效果明显,术后镇痛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椎旁阻滞,乳腺区段切除,应用效果,术后镇痛,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杨正弦.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15-17.

[2]Miller RD.米勒麻醉学[M].第6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671-1678.

[3]罗明丽.李小华.开胸手术后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止痛患者的护理[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3):264.

[4]Pace MM,Sharma B,Anderson-Dam J,et al.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ade: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J].Anesth Analg,2016,122(4):1186-1191.

[5]朱晨,秦再生,陶涛.超声引导下间隔平面胸椎旁阻滞联合TIVA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18):1875-1880.

[6]Schnabel A,Reichl SU,Kranke P,et a1.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ravertebral blocks in breast surgery: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Br J Anaesth,2010,105(6):842-852.

[7]Sato M,Shirakami G,Fukuda K.Comparison of general anesthesia and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cancer surger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 and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a retrospective study[J].J Anesth,2016,30(2):244-251.

[8]蔡增华,张在旺,王琪,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椎管阻滞联合喉罩通气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7):78-80.

[9]周珩,邓娜,梁佐迪,等.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恶性肿瘤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8):814-816.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比较 篇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患者64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行上肢手术患者进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其中32例患者为观察组,32例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22例为男性患者,1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5~45岁之间,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0.23±0.11)岁。

对照组;21例为男性患者,1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6~45岁之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1.27±0.35)岁。

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0.2g苯巴比妥钠,进入手术室后,开放患者静脉,给予0.1 mg/kg咪达唑仑,神经阻滞针长度为25 mm,神经刺激器为Braum,超声仪为本院提供的便携式彩色超声仪,超声为25 mm线阵探头。

对照组行上肢手术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在患者解剖定位处采用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肌颤搐电流,将神经刺激器设置从0.8 m A降为0.3 m A,若患者神经支配区肌颤搐时,应注入0.4%罗哌卡因40 ml)。

观察组行上肢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前,扫描患者腋路臂丛神经和周围阻滞,采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体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无菌封套内,超声探头长轴和动脉走形垂直在患者横断面并观察神经和动脉,沿着探头长轴与超声方向垂直进针,密切观察针移动情况,并且将针头进行调整,若到达患者神经位置时,应将神经刺激器打开,设置从0.8 m A降为0.3m A,若患者神经支配区肌颤搐时,应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麻醉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采用t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麻醉后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

2.结果

经过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尺神经(7.01±4.32)min、正中神经(5.16±3.26)min、肌皮神经(4.33±2.14)min、桡神经(4.12±1.34)min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行上肢手术患者呈上升趋势,临床上首选的麻醉方式为臂丛神经阻滞,而传统解剖定位多数采用盲探法,主要按照患者的自诉异感与操作者临床经验进行麻醉定位,在盲视下进行操作,麻醉药物无法准确注射至患者神经干周围,导致无法完全浸润患者神经组织,具有麻醉效果不稳定、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是导致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2]。

超声引导定位能在实时图像下定位患者神经,可以确定神经深度、粗细、周围组织结构、准确位置,麻醉医生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通过观察麻醉药物扩散情况,及时调整患者穿刺针位置,从而避免盲目穿刺引起的并发症,超声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无创伤下定位等特点,多项研究证明,超声能清楚显示患者肌肉、臂丛神经、血管等位置,在麻醉医生直视下能有效调整针尖位置行多点注射,能使患者整个臂丛神经阻滞完善,从而提高患者麻醉效果,而我院研究显示,超声引导定位麻醉完成时间较短,能有效避开患者血管,直接进入患者神经周围,从而缩短麻醉对臂丛神经分支阻滞起效时间。因此,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为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首选麻醉方式[3]。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尺神经(7.01±4.32)min、正中神经(5.16±3.26)min、肌皮神经(4.33±2.14)min、桡神经(4.12±1.34)min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较,具有诸多优势,不仅能缩短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还能提高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麻醉方式。

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患者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定位,两组患者均使用神经刺激器,局麻药为0.5%罗哌卡因,对比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的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较,具有诸多优势,值得在临床麻醉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传统解剖定位

参考文献

[1]张媛,斯妍娜,程浩等.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8):775-777.

[2]杨川.三种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60-162.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篇3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常用麻醉方法之一, 在上肢手术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该种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失败率, 且无法准确躲避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1]。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超声定位技术的准确、安全、无创、直观等优势逐渐引起麻醉医师的注意, 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中[2]。现就两院应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工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间于广州南方医院和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 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 (38例) 和观察组 (26例) , 其中对照组38例, 男24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34.82±3.02) 岁, 体质量 (60.42±8.23) kg, 身高 (166.23±9.20) cm, Ⅰ级23例, Ⅱ级15例, 手术部位:上臂16例, 前臂桡侧9例, 前臂尺侧8例, 手掌5例;观察组26例, 男17例, 女9例, 平均年龄 (36.63±3.18) 岁, 体质量 (62.06±7.05) kg, 身高 (168.93±8.42) cm, Ⅰ级16例, Ⅱ级10例, 手术部位:上臂12例, 前臂桡侧7例, 前臂尺侧4例, 手掌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传统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在确定斜角肌肌间沟间隙之后寻找异感或突破感, 寻找到后注射20m L利罗合剂局麻药 (1.0%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 ;观察组:常规消毒、铺巾, 便携式超声仪 (Micro Maxx HFL386, 探头频率:6~13MHz) 探头涂抹耦合剂后覆以无菌手套, 然后将其置于锁骨中点依次观察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及臂丛神经, 并注意选取肌间沟臂丛神经最佳图像, 确定最佳穿刺点作定位标记, 采用细长的静脉穿刺针 (22号) 在超声引导下进针至臂丛神经处及臂丛神经周围分次推注利罗合剂局麻药 (1.0%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 , 共20m L。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并发症。

1.4 评价标准

优:手术过程中无疼痛感, 无需额外追加麻醉药物;良: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切皮时偶感轻微疼痛, 需追加少许麻醉药物;差: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切皮时疼痛明显, 需改行全身麻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时间与维持时间比较

观察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时间与维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详情见表1。

2.2 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20例、良6例, 优良率为100%, 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20例、良13例、差5例, 优良率为86.84%, 观察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3 并发症

对照组并发症3例, 观察组并发症为0,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上肢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 穿刺点可分为肌间沟、腋路、锁骨上、锁骨下等几个主要部位, 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最常用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组织效果好等优点, 在上肢手术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 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具有一定的盲穿性, 不仅不能够保证穿刺部位的准确性, 而且麻醉起效慢, 易误入血管, 造成麻醉药中毒等并发症。随着超声定位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超声逐渐应用于麻醉领域。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可清楚观察到肌间沟及其周围解剖结构, 穿刺麻醉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避免了传统解剖定位的盲穿性, 进而减少了神经支配区域阻滞不全情况, 提高了麻醉成功率及麻醉效果。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时间与维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说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并发症发生少, 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3]。

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安全、有效, 在临床手术中麻醉效果佳、并发症少,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学兰, 谢红, 傅志海, 等.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药, 2009, 35 (7) :750-751.

[2]兰飞, 王天龙.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经臀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 (5) :666-668.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就诊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6版)中的的诊断标准[7],纳入标准: 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继发性痛经,无严重器质性疾病。 年龄16~31岁,平均(23.5±4.9)岁,病程8个月 ~15年。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阻滞治疗组30例和传统阻滞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仪器及方法超声引导阻滞治疗由超声科医师和疼痛科麻醉医师配合操作,采用日立HV prieus超声诊断仪,实时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6~13 MHz。采用横断平面内技术, 从探头外侧进针,穿过前斜角肌到达星状神经节外侧(图1)。 传统阻滞治疗由麻醉医师操作完成,采用前侧入路穿刺法。 所有病例均为单侧SGB,1次 /d,双侧交替进行,共治疗14 d。 神经阻滞用品:22号50 mm长绝缘针1根,无菌细管1条, 20 ml注射器1个,0.2% 罗哌卡因5 ml+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5 ml。整个阻滞治疗过程均由固定的超声科医师和(或) 疼痛科麻醉医师完成。

1.3观察指标1阻滞成功判断标准:以出现Homer综合征评估,Homer综合征即出现眼球凹陷、瞳孔缩小、眼睑下垂, 并且出现阻滞侧发汗停止、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现象。2阻滞起效时间,从阻滞操作注药完成至出现Homer综合征。3并发症:包括有无声音嘶哑、臂丛神经阻滞、高位硬膜外腔阻滞、皮下血肿等。4疗效评价分为治愈、有效、无效[6]。治愈:临床症状均消失,并且半年以上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或偶尔有经期小腹疼痛,半年内有复发;无效: 阻滞后无变化或加重;以治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图1 星状神经节及其周围结构超声声像图。VA:椎动脉;CA:颈;TH:甲状腺组织;绿色测量线处示星状神经节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阻滞治疗情况超声引导阻滞治疗组SGB成功率高于传统阻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0,P<0.01)。超声引导阻滞治疗组SGB起效时间较传统阻滞治疗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8,P<0.01)。超声引导阻滞治疗组治愈26例,有效3例,无效1例;传统阻滞治疗组治愈24例,有效2例,无效4例。超声引导阻滞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传统阻滞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08,P>0.05)。见表1。

2.2并发症超声引导阻滞治疗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声音嘶哑或与臂丛神经阻滞相关的并发症,传统阻滞治疗组声音嘶哑1例,单侧上肢麻痹1例,高位硬膜外腔阻滞1例,经观察及对症处理后未造成严重后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P>0.05)。

注:*与传统阻滞治疗组比较,P<0.01

3讨论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只是对症治疗,且止痛效果不能持续,需重复用药。SGB通过阻滞星状神经节治疗痛经,在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减少患者体内前列腺素释放的同时, 能对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下丘脑神经内环境的稳定。而正常的月经周期主要依靠大脑皮层 - 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 - 子宫之间的功能协调来实现。因此,神经节阻滞通过阻断疼痛传导通路和疼痛恶性循环,抑制交感神经紧张,抑制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的产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下丘脑血流,从而维持垂体激素平衡,实现对痛经的较好治疗[5,6]。

超声引导区域神经阻滞使操作者可以在直视人体解剖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穿刺,是目前最安全的神经阻滞方法。 Marhofer等[8]报道10年中超声引导区域神经阻滞4000余例,成功率近100%,星状神经节位置深,并且颈部血管丰富, 神经分布广泛,超声高频探头显示颈部软组织各层次的声像图直接易行,不但能清楚地探查星状神经节的位置,而且能准确引导穿刺针的定位,大大提高了阻滞成功率。本研究中超声引导阻滞治疗组SGB成功率高达100.00%,明显优于传统阻滞治疗组SGB的成功率(90.00%),与文献[2,3,9]的观点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引导SGB起效时间较快。由于在超声引导SGB过程中,高频探头能实时跟踪观察针头的移动和阻滞药剂扩散包绕神经的情况,允许麻醉科医师根据药剂的扩散均匀程度调整进针方向,从而提高进针深度、注射部位的精确性及药物的扩散性,较传统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Gofeld等[2]报道,在超声引导下,经气管旁筋膜内注射保证了药物可靠地扩散到星状神经节。本研究结果支持该观点,证明了超声引导阻滞的可视化优势。

超声引导阻滞治疗能够提高进针深度和注射部位的精确性,保证阻滞药的可靠扩散,对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值得肯定。但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种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偏少及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关,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超声引导下SGB可以减少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在超声引导实时监测下,能够随时调整针尖的位置,避开血管、 神经等重要组织,使得SGB更加安全可靠[3,4,10]。本研究中超声引导阻滞治疗组SGB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传统阻滞治疗组SGB有3例(10.00%)出现并发症,与上述文献报道相符,但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样本量偏少,有待今后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总之,超声引导下SGB治疗原发性痛经在阻滞成功率、 阻滞起效时间、安全性等方面均较传统盲穿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篇5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临床疗效

1 前言

神经阻滞麻醉主要是指将局部麻醉药物向外周神经干附近进行注射,采用对神经冲动阻断的传导,达到麻醉该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1]。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等都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临床中向臂丛神经干周围注入局部麻醉药,使其相应支配区域实现神经传导阻滞的一种麻醉方法被称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该方法在临床中比较常用,尤其是在手、上臂、前臂及肩部等手术比较适用。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穿刺部位一般分为肌间沟法、腋路法及锁骨上法三种方法。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急诊或择期实施上肢手术的20例患者有关资料,计划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超声引导组(甲组)和传统解剖定位组(乙组)。

2.2 麻醉方法

术前半小时对患者肌注0.2克苯巴比妥钠,进入手术室后采取0.1毫克/千克咪达唑仑进行静脉滴注。采用长度为25-50毫米的22-24号神经阻滞刺激针,神经刺激器及带有5-10赫兹频率25毫米线阵探头的便携式彩超。甲组患者阻滞前对其腋路臂丛神经及周围组织进行扫描,臂丛神经阻滞采用传统腋路姿势,铺设消毒巾后在无菌封套内置入超声探头,对动脉与神经进行观察,使探头长轴与动脉走形与横断面垂直,沿超声束垂直向探头长轴开始进针,同时对针移动至神经过程进行实时观察,将神经刺激器打开,从0.8毫安降低到0.3毫安时,还存在对神经支配区肌肉肌颤搐时的神经支配,然后将30毫升0.4%罗哌卡因注入。乙组患者在解剖定位位置采用神经刺激器对神经支配区肌肉的肌颤搐电流进行诱发,从0.8毫安降低到0.3毫安,还存在对神经支配区肌肉肌颤搐时将40毫升0.4%罗哌卡因注入。

2.3 观察指标

甲组患者自超声定位开始进针直至完成注药这一过程的时间,乙组自应用刺激器直至完成注药这一过程的时间被称为麻醉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范围按照手部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支配区域对针刺具有疼痛缓解感觉为标准,注药开始直至减退针刺疼觉时间被称为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注药开始直至恢复疼觉时间被称为感觉恢复时间。减退运动程度按照减退手部对掌运动、屈曲及背伸功能为标准,注药开始直至运动减退时间被称为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注药开始直至运动恢复时间被称为运动恢复时间。局部麻醉药物扩散模式,阻滞后产生的并发症。

2.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患者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x±s)方法表示患者的有关计量资料,组间患者利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

3 结果

甲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甲组患者麻醉完成、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乙组低很多(P<0.05),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都比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低很多。甲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701±215)分钟,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736±208)分钟;乙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722±156)分钟,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753±145)分钟。

4 讨论

根据临床操作医生的经验及解剖标志,传统神经定位方法易于对个体与解剖变异产生一定程度的忽略。而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有关解剖结构没有达到类似于教科书中有关理论的理想状态,不同患者个体间通常在解剖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超声引导方法,在实时图像下对神经进行定位,能将该类误差降至最小范围。超声技术能够对神经深度、粗细、准确位置及其附近结构组织进行确定,在可视操作下,麻醉医师可以对局部麻醉药物扩散的直接观察,对穿刺针所处位置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以避免由于盲目穿刺引发的各类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表明,甲组患者的完成麻醉时间与乙组患者相比较更低一些,同时在影像图象资料中可发现,能够将患者的血管有效避开,向患者神经周围直接进入,所以,采用超声进行引导而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在临床中对患者神经进行准确定位,同时使试针次数有效减少。

另外,临床中可对局部麻醉药物扩散进行实时观察,对于保证获得良好的神经阻滞效果非常重要。临床手术中采用盲探操作方法实施,虽然能够准确定位神经,但难以保证实施阻滞的成功率。导致该情况有很多原因,但局部麻醉药物扩散,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形成包裹神经[2]。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只需要较短时间即可完成,能够降低对神经位置反复寻找导致的神经及周围组织损伤,使神经及周围组织损伤及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等并发症产生几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彭浩,陈华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1.012(1)46-47.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男性军人, 年龄17~29岁, 平均21.4岁。主要表现是:突然的腰部剧痛, 不能活动, 呈强迫体位, 有时腰部出现断裂感或“响声”, 第2天加重, 咳嗽、喷嚏、大声讲话均可使疼痛加重, 疼痛可向髋及下肢放射。查体时可见腰部僵硬、腰肌紧张、痉挛, 有时可见条索状肿块, 主动活动受限, 于俯卧位肌肉放松时可发现压痛点, 且足背屈试验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X线检查除外急性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及椎体棘突横突骨折、急性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1.2 方法

1.2.1 患侧椎旁神经阻滞:

患者取患侧卧位或俯卧位, 体表定位:首先确定穿刺部位的腰椎棘突, 于腰3、4棘突水平常规消毒后, 于患侧距棘突尖旁开1.5~2.0cm处作局麻皮丘, 用带有标记的10cm长、7~9号腰麻针垂直刺入, 直至触及同侧椎板外侧, 一旦触及椎板, 移动套在针体上的标记至距皮肤1~1.5cm处, 退针至皮下且将针稍向外斜, 或将针平行向外移动0.5cm, 重新刺透横突间韧带, 进入椎间孔外侧的椎旁间隙。针尖沿椎板外侧缘进针超过椎板, 此时穿刺针标记刚好触及皮肤, 注气无阻力、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药。注药后患侧向上侧卧40min, 尽量使药液沿脊神经根向椎间孔内扩散。由于腰神经粗大, 很容易触及并出现异感。该穿刺部位位于椎间孔阻滞术和腰神经丛阻滞术穿刺点之间。

1.2.2 治疗用药:

将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 (加芬太尼) 21例, 用药为0.25%利多卡因15ml、曲安奈德40mg (首次) 、维生素B1220mg、芬太尼20μg;对照组20例, 药物及剂量同观察组, 无芬太尼。治疗均为每周1次, 3周为一疗程, 自第2疗程始将曲安奈德减为20mg。

1.3 疗效比较

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 评定标准为症状消失为优, 大部消失或减轻为良, 无明显改善为差, 结果见表1。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两组注药后起效时间、阻断疼痛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结果见表2。结果经t检验, 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注:两组间比较, *P<0.05。

注:两组比较*P<0.01。

2 结果

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 对照组为90% (见表1) ,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阻断疼痛时间差异不显著 (见表2) , 但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 与对照组比较P<0.01,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示:观察组有效率、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上述两组用药后无恶心、呕吐、尿潴留及呼吸抑制, 仅2例出现了一过性头晕, 未用药治疗, 休息后即好转, 可能与局麻药部分入血有关。

3 讨论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导致急性腰扭伤多发生于新兵, 损伤的时间以冬季较多[1], 高峰期常出现于基础训练第2、第7周。受累肌群常包括骶棘肌下段、腰方肌、腰大肌等。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部位特殊, 且是脊椎屈、伸、侧弯等运动应力最集中的部位, 也是走、坐、站、跳等应力持重的部位, 抗暴力较弱[2], 故易发生损伤。

腰部椎旁神经阻滞穿刺靶点位于两腰椎间椎弓上下切迹形成的椎间孔外缘, 其前后分别为腰大肌和骶棘肌, 外侧腰方肌与腰椎间孔外侧平交的间隙即为穿刺点。注射后药液沿着骶棘肌、腰大肌和腰方肌组成的椎旁间隙扩散, 或一小部分经椎间孔进入硬膜外腔, 从而阻滞了损伤的疼痛。

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为:大量的疼痛学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已经证实[3], 应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疼痛并不是“临时止痛”, 也不是“利多卡因药效为1h, 此后就不起作用, 减轻疼痛是暂时的……”, 其作用机制的内涵远远超出人们的主观推测, 其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阻断疼痛的传导。当机体受到伤害后, 伤害刺激可引起相应的疼痛, 该信息沿末梢感觉神经纤维上传至中枢而后下行, 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同时亦把运动神经信息传送到支配区域的血管、肌肉等组织, 从而出现血运障碍、肌痉挛、代谢异常而导致疼痛[4]。局麻药可阻断疼痛刺激经神经纤维向中枢传导, 从而出现镇痛作用。 (2)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即“疼痛-肌痉挛-缺血-疼痛”。恶性循环的结果是血管收缩、肌收缩、肌紧张, 从而引起局部缺血、组织缺氧、代谢产物蓄积、致痛物质增加, 应用神经阻滞疗法后, 阻断了恶性循环, 解除了上述病理改变, 使内环境趋于平衡。 (3) 改善血流状态。 (4) 神经阻滞疗法具有抗炎作用。

用药分析:本组治疗局麻药选用了利多卡因, 其特点是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维生素B12能参与体内胆碱蛋氨酸的合成及脂肪代谢, 是细胞合成核酸过程中的重要辅酶, 临床用于神经阻滞疗法取其对受损神经髓鞘有营养作用的特点。类固醇类药物可消除无菌性炎症, 减轻粘连。传统观念认为阿片类物质仅通过CNS发挥作用[5], 阿片样受体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向脊髓后角及外周神经末梢两个方向扩散分布。局部损伤后, 随着阿片样受体的裸露及阿片样受体免疫活性细胞的汇聚, 外周阿片样受体被激活, 此时局部应用阿片类药可准确地与相应受体相结合, 产生镇痛作用, 而且能明显延长镇痛时间, 且在镇痛期间不影响感觉及运动神经。本文观察组加入芬太尼20μg, 从有效率到镇痛时间均优于观察组, 符合上述观点。

椎旁神经阻滞注意事项: (1) 穿刺时不能将针刺入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及神经内, 更不能将药物直接注入神经; (2) 进针要缓, 一旦出现异感要立即停止进针, 注药前适度退针; (3) 注药前要回抽以防误入血管, 注药5ml后要停止注药观察1min, 询问患者有无头晕、耳鸣等局麻药入血的症状, 如无此症状方可继续注药。椎旁神经阻滞术的特点: (1) 操作简单易行, 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可广泛地应用于基层卫生单位而无需住院; (2) 止痛、疗效可靠, 疗效与穿刺技巧及准确度有密切联系; (3) 副作用小, 安全经济。

随着医学的发展, 尤其是现代麻醉学的飞速发展, 神经阻滞术正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以治疗某些疼痛 (痛症) 为目的, 扩大到手术室麻醉以外的领域, 被称为神经阻滞治疗, 即用药物阻断局部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切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从而成为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且现在这种方法正在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军事训练中的软组织损伤, 重在预防。基层医务人员应经常监督检查训练设施和安全性能, 包括器械的设置和软垫固定等。必须规定在高强度, 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不少于10min, 包括颈、腰的屈伸运动和腰背肌的屈伸活动。在训练项目的安排上要由简到难、逐渐增加强度以免使腰背肌受累导致急性损伤。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张邵军, 王双声, 张春和.军事训练致运动系统损伤584例流行病学分析 (J) .武警医学, 2004, 18 (4) :218.

[2]陆裕朴, 胥少汀.实用骨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1039-1042.

[3]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疼痛学分册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35-38.

[4]李仲廉, 郑宝森, 王子千, 主编.神经阻滞学-100种神经阻滞术图谱 (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1.3-29.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74±1.42)岁。观察组患儿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4.81±2.0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对患儿的前中斜角肌间隙进行准确的区分和识别。②将穿刺针在C6位置水平垂直刺入到皮肤中,缓慢的向脚侧推移,待发现突触或者有异物感时停止操作[3]。将针头固定后,进行回抽。若在回抽的过程中未发现脑脊液或者血液,将事先配置好的局部麻醉(局麻)药混合液(由0.25%的罗呱卡因+1%的利多卡因)对患儿缓慢注射[4]。观察组患儿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所选用的超声仪器由索诺声公司生产。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对超声探头接触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将超生胶涂抹到超声探头上。随后对探头使用无菌封套装,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探头的扫描深度以及角度重新进行设置[5]。经过不断地调整和改善,以期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②使用一次性神经阻滞针在距离探头外侧0.5 cm处沿着探头的长轴缓慢进针[6]。及时观察和了解进针的动态变化情况,根据观察情况对穿刺针的角度以及深度及时进行调整。当穿刺针到达目标位置后,在不同位置的臂丛神经束旁边将混合液缓慢注入。在注入的过程中要对混合液的扩散和分布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确认局麻药是否已经将目标神经全部包裹[7]。注意两组患儿所使用的麻醉混合液的浓度以及用量均相同。在对患儿实施麻醉之后,要对患儿麻醉完成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阻滞疗效评定标准[8]:①完全阻滞:患儿在手术过程中比较安静,完全感觉不到疼痛;②不完全阻滞:患儿在术中痛感明显减少,但术中仍需要其他镇痛药物配合;③阻滞失败:患儿疼痛较为剧烈,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麻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虽然麻醉完成时间要稍微长于对照组,但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儿6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麻醉方法解剖定位法往往在穿刺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了巨大的损伤。采用该种方法穿刺成功率较低,局部麻醉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而臂丛神经阻滞则主要借助于神经刺激器进行定位,使得阻滞成功率得以提高。但是尽管如此,还是难以避免重复定位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以及给神经造成的损伤。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克服了以往重复定位对患儿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采用该种方法所使用的麻醉剂量较小,但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但是在选用该种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麻醉医师必须熟练掌握患儿各个部位的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组织分布,确保准确定位;②对臂丛神经超声影像能够准确而全面的分析;③对穿刺回声保持高度敏感,以便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在本文的研究中对进行上肢手术的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且术后无并发症产生。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且安全性更高,对患儿造成的损伤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84例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观察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虽然麻醉完成时间要稍微长于对照组,但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儿6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且安全性更高,对患儿造成的损伤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彩艳,谭愉明,吴宇思,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4(17):93-95.

[2]方建勤.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观察.中国医学工程,2015(1):52-53.

[3]李德科,王世英,游浩,等.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15(2):82-84.

[4]王丽.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98-199.

[5]周纳武,彭涛华,林桦填,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2):211-213.

[6]祁运敏,王贤裕.神经刺激仪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刊,2016,51(7):104-106.

[7]董敏,张萍英,吴文春,等.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临床医学工程,2016,23(4):419-420.

上一篇:绩效管理及评估下一篇:提案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