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彩色超声(精选11篇)
阴道彩色超声 篇1
在临床妇科领域中, 子宫息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子宫腔内病变, 该疾病在近些年逐渐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 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诊断技术对该疾病进行早期的诊断至关重要, 并且有利于针对诊断结果采取有效的治疗[1]。我院对收治的75例宫腔息肉患者采取B型阴道彩色超声技术进行诊断,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150例子宫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7~48岁, 平均年龄 (41.6±2.7) 岁。其中临床主诉为月经量过多患者56例, 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47例, 原发性不孕44例, 痛经2例, 绝经1例。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B型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检查, 检查仪器选用为GEvoluson-E8、Volunson-730彩色超声检查仪。患者取截石位, 对患者行膀胱排空之后, 利用阴道彩色超声检查仪对患者子宫的大小、位置、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等进行检查, 并且测量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2]。同时, 检查患者的附件双侧, 观察是否发生异常包块, 对子宫内膜表面及基底病灶区域、回声等进行检查, 并且利用彩色多普勒图谱对子宫内膜病变区域的血流情况进行记录[3]。对照组75例患者采取B超常规检查。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下述标准进行诊断评估:患者的声像图呈现多样化特征, 并且宫腔中心区域结构发生不规则的强回声光团, 面积在0.3~1.0 cm, 或者出现不均匀分布的数个强光点, 和患者子宫腔壁划分清晰, 大小为0.2~0.3 cm, 或者患者宫腔内壁产生向腔内突起的蒂状结节, 一些现实子宫内膜呈现出局限性增厚迹象, 发生不均回声, 与子宫内膜表面有着明确的区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 用“±s”表示, 采用x2检验或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观察组75例患者中, 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 (EP) 患者59例 (78.67%) , EP样增生12例 (16.00%) , 子宫肌瘤2例 (2.67%) , 子宫内膜炎1例 (1.33%) , 漏诊1例 (1.33%) , 诊断准确率为94.67%;对照组75例患者中, 确诊为EP患者48例 (64.00%) , EP样增生6例 (8.00%) , 子宫肌瘤13例 (17.33%) , 子宫内膜炎5例 (6.67%%) , 漏诊3例 (4.00%) , 诊断准确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彩色多普勒形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 子宫内膜增厚度在0.3~0.6 cm的33例, 宫膜增厚度在0.7~1.0 cm的42例;内膜形态为舌状的34例, 乳头状4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为点状的39例, 短线状36例。对照组患者中, 子宫内膜增厚度在0.3~0.6 cm的26例, 宫膜增厚度在0.7~1.0 cm的27例;内膜形态为舌状的29例, 乳头状37例;彩色多普勒血流为点状的28例, 短线状32例。观察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内膜形态以及子宫内膜增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临床妇科领域中, 子宫腔内常见的肌层疾病之一就是子宫息肉, 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大多为炎症本身的慢性刺激累及宫腔, 从而导致子宫颈黏膜发生增生性病变。宫腔息肉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就是白带异常、月经量增加、进行性痛经以及周期紊乱等等[4]。对于子宫息肉患者来说, 可以行阴道彩色超声技术进行检查, 对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观察, 也能够通过病理检查以及宫颈刮片的方式检查确诊[5]。而在该疾病的治疗方面,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灶切除术、宫颈微创手术等等。
本组观察组患者行B型阴道彩超技术进行检查, 该项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查前无需充盈膀胱等优势, 并且具有探头频率高、检查角度全等特点, 不仅可以紧贴子宫穹窿及宫颈, 还能够对子宫内膜的动态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 在定位病灶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对患者几乎不产生痛苦及损伤。该项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妇科疾病的检查与诊断中, 并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与广大患者的认可。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增厚程度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由此可见, 对宫腔息肉患者采取阴道彩色超声技术进行诊断, 具有安全可靠、检查结果确切等优势,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莹, 王成燕, 金春香.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08:1254-1256.
[2]鲁海鸥, 韩阳, 浦雪, 王岩.563例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 2012, 24:5287.
[3]彭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10:36-37.
[4]曹晓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内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33:5558-5560.
[5]朱宏玲.子宫腔内病变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 2014, 29:90-91.
阴道彩色超声 篇2
1.由医生填写申请单,同时患者做好准备,急症患者优先,按要求检查相关部位。
2.严格遵守康益德操作规程和记录要求,确保检查质量,如遇疑难及特殊问题应与上级和有关科室医师研究解决。
3.传染病患者,最后安排检查,检查完毕必须严格消毒仪器和用具。
4.及时完成记录分类、归档装订及检查数量登记。
5.负责仪器清洁,一级保养及仪器有关附件的保管,如发现故障及时报告,通知检修。
6.每日工作完毕,切断仪器电源并擦净探头放好,关闭门窗后方可下班。
阴道彩色超声 篇3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为局部子宫内膜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它可发展为腺瘤样增生,甚至癌变。超声作为子宫内膜息肉重要的无创性诊断手段,尤其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效果为佳,本文通过175例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2年在我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共17例,年龄22—59岁,平均41.45岁。患者因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等原因就诊。
1.2仪器与方法 使用美国GE LOGIQ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8MHz。检查时,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检查者戴一次性手套,将阴道探头表面涂耦合剂,外套无菌安全套,缓缓置入阴道内,在阴道内进行多角度扫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内膜回声及厚度、息肉位置、大小、数目、有无血流信号等。检查时间多为内膜增生期或分泌期。
2 结果
2.1本组17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全部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病理符合率为85.71%,误诊率为:14.29%。误诊病例中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内膜增生12例。
2.2子宫内膜息肉的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子宫内膜息肉为内壁乳头状回声向宫腔内突出,一般较规则,多为强回声,也可为中、低不均质回声,多数底部有蒂,基底宽呈梭状或椭圆形,内夹杂散在大小不等类圆形无回声或蜂窝状较稀疏的回声,与子宫壁界限清,当宫腔内有少量积液时病灶更易识别[1]。子宫内膜息肉直径约为0.5cm—2.0cm,病变仅位于子宫内膜层,宫腔多无明显变形。
2.3彩色多普勒表现显示血流信号149例(85%),未显示血流信号26例(15%),显示血流信号的149例中大部分为在息肉周边、根部及内部见星点状、短棒状及条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40。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35岁以上妇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围绝经期前后发病率最高。子宫内膜息肉是内膜基底层的局限性增生,由分布不规则的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2],常有蒂向宫腔内突起,多发生于宫腔底部,也可以发生于宫体和宫颈,质柔软,可变形,表面光滑,呈粉红色,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也可继续出血、坏死。虽属于良性增生性病变,但仍存在一定的潜在恶变危险,有研究[3]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率为0.54%,恶变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绝经状况、子宫异常出血、服用他莫昔芬、息肉大小等。
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表现需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宫内残留物相鉴别: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黏膜下肌瘤鉴别较为困难,一般情况下肌瘤形态较圆,息肉为略长形,肌瘤可探及周围环状血流信号,而息肉仅基底部可见少许血流。子宫内膜癌为内膜不规则增厚,内部回声不均匀,宫腔内可见不均质囊实性回声,与肌层分界不清,CDFI显示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为低速低阻动脉频谱,RI<0.40。子宫内膜增生声像图也表现为内膜明显增厚,但从增殖期起就开始增厚,一般均匀增厚,内见散在小无回声,无明显团块样改变,至分泌期内膜回声开始均匀增高,也有回声不均匀者,血流信号少见。宫腔内残留物多有流产史或宫腔手术史,其内回声不均,但与内膜有清晰界限。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优势:以往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经腹部探头频率低,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膀胱充盈情况、肥胖、子宫位置等。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虽然符合率高,但是费用高、操作复杂。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头频率高,接近检查部位,内膜图像显示清晰,大大提高了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且费用低、操作简单,更容易为广大患者及医院接受。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117—1119.
[2]于云英,冷金花.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1):59—61.
阴道彩色超声 篇4
关键词: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子宫切口妊娠,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妊娠是剖宫产术的主要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运用的增多, 尤其是在社会因素下行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大量增加, 导致了子宫切口妊娠发生率不断提高[2]。及时、有效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对于改善妇女分娩后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3]。我院近年来经阴道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5月-2014年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满足如下诊断标准:①有明确剖宫产手术史, β-HCG>25 U/L;②宫腔内无妊娠囊, 混合性包块位于子宫峡部前壁宫颈内口剖宫产瘢痕处;③超声显示妊娠囊、包块周边呈丰富的环形彩色血流, 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 和阻力指数 (RI) 分别>20 cm/s、<1;④附件区未探及包块, 直肠子宫凹陷, 无游离液。患者年龄25~38岁, 平均 (30.4±6.7) 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病理证实, 均存在明确剖宫产手术史。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停经、腹痛等。尿β-HCG阳性, 停经时间38~66天, 平均 (47.3±10.5) 天。
仪器与方法:经腹超声诊断使用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4~8 MHz。经腹探查前, 患者适度饮水, 让膀胱保持充盈。平卧, 从耻骨联合上方行纵、横等多角度、全方位切面探查, 观察妊娠囊情况、回声和彩色血流特征。然后行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诊断使用LOGIQ5Exper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6~10MHz。阴道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妊娠囊与切口位置关系、距浆膜基层厚度, 测定阻力指数。
结果
诊断结果:15例患者均在超声检查下予以明确诊断。妊娠囊位置显示率100%。其中单纯妊娠囊型2例。影像图特征:妊娠囊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处, 囊内未见胚芽;宫腔内不见妊娠囊;妊娠囊与子宫下段肌层界限不清 (见图1) ;妊娠囊周围环形血流信号丰富;PSV平均值 (66.3±6.5) cm/s, RI (0.37±0.06) 。混合性包块回声影13例。包块影大小不一, 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肌层内, 直径0.5 cm×1.0 cm~2.6 cm×4.9 cm;血流信号丰富, PSV平均 (68.5±7.4) cm/s, RI值 (0.44±0.12) (见图2) 。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片治疗, 50 mg/d。单次肌内注射MTX50 mg。定期超声常规检查。妊娠囊缩小>50%, β-HCG水平接近正常, 或者下降幅度>50%, 在超声引导下行一次性手动负压吸引器宫腔镜手术或清宫手术。术后随访3~12个月, 未见并发症发生。
讨论
作为一种异位妊娠,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病率较低, 大约0.5‰[4]。但是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大量运用, 尤其是部分产妇和家庭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无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下要求行剖宫产术,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有提高的趋势[5]。从国内的报道来看, 部分地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已经接近2‰[6]。
目前关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病原因, 主要有如下观点:①剖宫产术破坏了子宫壁基层完整的结构, 会中断子宫肌层的连续性, 形成窦道。再次妊娠时, 更容易发生子宫切口妊娠。从临床报道来看,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发生子宫切口妊娠的几率明显高于初产妇, 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一观点。②剖宫产术后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 为受精卵在手术瘢痕处着床提供了条件。而且滋养细胞可以为受精卵的生长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持, 造成子宫切口妊娠[7]。
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虽然较低, 但是对妇女的危害极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 会引发子宫大出血, 严重时需行子宫切除术。因此, 及早诊断子宫切口妊娠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彩超检查是当前无创或微创检查的重要方法。在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中, 包括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经腹超声检查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对子宫及附件组织形成更好的检查结果, 有助于更为全面的判断子宫切口妊娠状况。从本组15例患者的结果来看, 妊娠囊的显示率100%。在血流信号方面, 患者均出现了明显的异常。
就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 在影像图和血流信号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①血流信号较为丰富。无论是单纯妊娠囊还是混合性血块患者, PSV和RI均与正常图像存在较大的差别。本组所有患者的PSV均>40 cm/s, 平均达到 (67.4±8.3) cm/s, 其中:单纯性妊娠囊和混合性血块患者的PSV分别为 (66.3±6.5) cm/s、 (68.5±7.4) cm/s。从RI来看, 患者的RI均<1, 这一结果表明PSV和RI值是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重要参考指标。②回声特点。子宫前壁下段肌层有蜂窝状回声;前壁峡部肌层回声不均, 并且较后壁峡部肌层变薄。而且前壁肌层的血流较丰富。③妊娠囊较清晰, 一般附着于子宫前壁峡部。
从现有的临床报告来看, 子宫切口妊娠往往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或者漏诊。穆仲平等报道的1例误诊患者, 孕囊位置正常, 有典型的宫内孕表现。但是对子宫前壁峡部肌层回声特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结果判断为宫内孕。
从误诊、漏诊病例报告来看, 在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中, 需要仔细判断子宫切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宫颈妊娠和先兆流产等疾病的特征[8]。一般滋养细胞肿瘤的β-HCG较高, 是判断滋养细胞肿瘤的重要指标。宫颈妊娠的滋养血流来源于宫颈, 而非子宫前壁峡部。先兆流产的孕囊位置较低。因此, 在临床诊断中, 需要结合相关的影像学特征加以综合判断, 从而避免误诊。
此外, 研究还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患者手术治疗时机确定方面具有较强的价值。通过彩超可以观察前期药物治疗效果, 并且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9]。一般妊娠囊缩小幅度>50%、异常血流信号显著消失、妊娠囊与子宫浆膜层最小距离增厚, 并结合HCG等检查结果, 可行手术治疗[10]。从随访结果来看, 本组15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 未见并发症发生。
综合本研究的结果, 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很强的敏感度, 同时为后期的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 在临床运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屠菊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切口妊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33 (3) :380-382.
[2]卢芙蓉, 冯俊, 李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瘢痕子宫妊娠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 2013, 19 (21) :53-54.
[3]张昌凤.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3) :569-570.
[4]邬琼芳.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宫外孕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 (3) :56-57.
[5]刘艳丽, 陈荣川.经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及其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 2014, 27 (1) :96-97.
[6]席梅, 钱敏, 刘卫星, 等.三维能量多普勒对鉴别绝经期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 22 (2) :66-68.
[7]徐红霞.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 (2) :86-88.
[8]穆仲平, 刘效影, 李昌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9 (7) :544-546.
[9]孙秋蕾, 颜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15 (3) :208-209.
阴道彩色超声 篇5
【关键词】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息肉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57-1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由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
-phy,TVS)具有简便、无创、清晰度高等特点,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准确率[1]。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院于2005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特征,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1例,全部经病理证实。年龄为20~67岁,平均37±2.8岁。其中月经量过多11,不规则阴道流血1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2例,不孕3例,无明显症状5例。
1.2方法采用东芝340A型彩色多谱勒超声显像仪,经阴道探头频率为6.5-8.0MHz,患者排空膀胱后取仰卧截石位,探头表面涂藕合剂,将避孕套套在探头上,再涂藕合剂,探头放入阴道内,经多个切面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大小、子宫内膜息肉部位、大小、数目、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结构毗邻关系,彩色多普勒检查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做出超声诊断后,记录患者的联系电话,并追踪患者结果。通过临床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治疗,送病理标本进行确诊[2]。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组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31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其中单发性息肉13例,多发性息肉18例,息肉直径在1~45mm之间,平均14±3.6mm。子宫息肉声像图特征:子宫内膜息肉常呈椭圆形或水滴形,与子宫肌层的分界清楚。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被子宫内膜包绕或者呈带状附于子宫腔壁,子宫内膜线成弧形偏向一侧或消失;位于宫颈管者则较细长。可见蒂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部无血流通过或血流不丰富呈星点状。形态类圆形,或呈“水滴状”,其表面光滑,内部可见扩张的小腺体形成的囊腔,但囊壁较薄,清晰;彩色超声多显示无血流或在蒂部见星点状血流。
2.2检出率本组误诊3例,占9.67%,漏诊2例,占6.45%,检出率为83.88%。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是内膜局部受雌激素持续作用而形成的,是由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的肿块[3]。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孕及流产等。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4]。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常无临床症状,往往由于其他疾病切除子宫后大体检查时始被发现,或在诊断刮宫后得出诊断。多发性弥漫型者常见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此与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及内膜过度增生有关。大型息肉或突入颈管的息肉,易继发感染、坏死,而引起不规则出血及恶臭的血性分泌物。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5]。本文对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31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其中单发性息肉13例,多发性息肉18例,息肉直径在1~45mm之间,平均14±3.6mm。本组误诊3例,占9.67%,漏诊2例,占6.45%,检出率为83..88%。这表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最为简单方便的一项检查,由于超声探头直接接触靶器官,图像清晰。<1min的即可检出,通过鉴别诊断从而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汪惠琴,黄章骞,韩新洪.超声、诊刮、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90例分析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291-2292.
[2] 孙燕,蒋伟红,俞波.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5):865.
[3] 黄旴宁.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852-853.
[4] 王军燕,李亚里,汪龙霞,等.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5(3):176-179.
阴道彩色超声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1~2010-08在门诊或急诊因“停经”或“停经,腹痛”行超声检查,拟诊为腹腔妊娠者4例。孕妇年龄20~42岁,平均32岁,孕周10~20周。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迈瑞DC-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宽2~7MHz,阴道探头频宽5~9MHz。分别行腹部及阴道超声探查,对孕妇子宫及胎儿情况进行多切面检查。
2 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腹腔妊娠4例,术后3例诊断为腹腔妊娠,误诊1例。3例诊断为腹腔妊娠的超声特点分别如下:(1)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并腹腔妊娠。超声所见:子宫后位,大小约64mm×38mm×50mm,形态、大小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宫腔线居中,宫内未见明显孕囊回声。子宫右后方探及一个孕囊回声,其内可见胚胎回声,头臀长41.3mm,胎心率178/min(图1、2)。术后诊断: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并腹腔妊娠。(2)输卵管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孕期常规产检,超声所见:子宫前位,大小约80mm×71mm×63mm,宫内未见孕囊回声。子宫上方探及一胎儿回声,双顶径42mm,未见胎心搏动。胎盘位于胎儿的左上方。腹腔内未见明显游离液暗区。孕早期,孕妇曾因腹痛伴阴道流血在外院行保胎治疗。术中探查:右侧输卵管及卵巢可见,左侧输卵管及卵巢显示不清。胎盘大部分种植于大网膜上。术后诊断: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3)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孕期常规产检,超声所见:子宫体积增大,实质回声均匀,宫内未见胎儿,宫体下段可见一个等回声光团。子宫上方可见一胎儿回声,双顶径60mm,未见胎心搏动。孕早期,孕妇曾因腹痛在外院行保胎治疗。术中探查:胎盘母体面植入残角子宫破口30mm×40mm,胎膜前后壁与腹壁、网膜粘连。术后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误诊1例:子宫形态、大小正常,宫内未见胎儿回声,子宫右侧可见一环状低回声,其内可见胎儿、胎盘及胎心。诊断为腹腔妊娠。术后诊断:双子宫并一侧子宫妊娠。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一种具有致命威胁的疾病,自然妊娠情况下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8 000~1/30 000,在辅助生殖技术下异位妊娠发生率高达1%。准确诊断异位妊娠对临床医生特别是妇产科医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作为异位妊娠之一的腹腔妊娠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存是严重的威胁,产妇的病死率为0%~30%,因此,在妊娠早期对其进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1,3]。
腹腔妊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腹腔妊娠指受精卵直接种植于腹膜、肠系膜、大网膜等处,极少见。继发性腹腔妊娠往往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偶可继发于卵巢妊娠或子宫内妊娠而子宫有缺陷破裂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随血液排至腹腔中的胚胎,绝大多数迅速死亡被吸收。偶尔胚胎存活,绒毛组织仍附着于原位或排至腹腔后重新种植而获得营养,胚胎在腹腔中继续生长,发展为继发性腹腔妊娠。继发性腹腔妊娠占多数[4]。
腹腔妊娠的临床表现是多变的,只通过体格检查不能进行确诊,其临床特征有持续腹痛、胎动疼痛、体重下降、异常胎位、宫颈位置上移、阴道流血,腹腔内可扪及包块等[5]。腹腔妊娠的术前诊断和降低误诊的方法有催产素刺激、腹部X线诊断、子宫输卵管造影及超声波诊断[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异常增加,腹痛、腹部压痛、胎位异常、触及部分胎儿等症状和体征,并不能作为腹腔妊娠诊断的可靠依据[1]。虽然对腹腔妊娠进行准确诊断比较困难,超声波检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只有约50%的准确率,但是超声波检查方法简单而有效,是临床首先考虑的检查方法[6]。腹腔妊娠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子宫大小正常或增大,宫腔内未见妊娠囊、胎儿等,子宫外可见妊娠囊、胎儿、胎盘等。胎盘轮廓不清。应用超声诊断腹腔妊娠,应注意以下几点[7]:(1)首先识别子宫。探查宫腔是决定子宫位置所在的一个重要线索。探查时应找出宫颈,循其踪迹,则可查出子宫。(2)识别胎头及胎体。一旦在子宫腔外发现胎儿及其附属物,则腹腔妊娠诊断可以确立。(3)识别胎盘。胎盘在腹腔中,不如在子宫腔内那样清晰可见,因胎盘落入腹腔可与附件、盆腔脏器及肠管粘连。(4)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胎儿及其附属物情况。误诊1例,由于对孕前子宫及附件情况不了解,同时未考虑到双子宫妊娠可能。所以在诊断腹腔妊娠时,要排除双子宫一侧子宫妊娠。
超声对腹腔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探查宫颈,查出子宫,了解胎儿是否在宫腔内,在子宫腔外发现胎儿及其附属物,是防范腹腔妊娠漏、误诊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Shafi SM,Malla MA,Salaam PA,et al.Abdominal pre-gnancy as a cause of hemoperitoneum.J Emerg Trauma Shock,2009,2(3):196-198.
[2]Selo-Ojeme DO,GoodFellow CF.Simultaneous intraute-rine and ovarian pregnancy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clomiphene citrate.Arch Gynecol Obstet,2002,266(4):232-234.
[3]赵美兰.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显像.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3):225-226.
[4]乐杰.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6-117.
[5]Isah AY,Ahmed Y,Nwobodo EI,et al.Abdominal pregn-ancy with a full term live fetus:case report.Ann Afr Med,2008,7(4):198-199.
[6]Costa SD,Presley J,Bastert G.Advanced abdominal pregnancy.Obstet Gynecol Surv,1991,46(8):515-525.
阴道彩色超声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鸡西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诊断的宫外孕患者105例, 其中手术治疗65例, 保守疗法40例;年龄24~39岁, 平均27.5岁。所有患者均有5周以上停经史,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阳性。就诊时患者无宫外孕急性破裂引起的大出血表现, 经阴道彩超检查发现附件区包块, 其中24例为非特异性包块, 18例有完整胚囊。18例完整胚囊中10例可见胎芽, 5例可观察到原始心管搏动。异位妊娠包块, 最大径线3.1~7.0cm, 平均3.3cm, 其内未见妊娠囊。超声诊断:盆腔混合性包块 (宫外孕) 。
1.2 方法
选择保守治疗。静脉滴注甲氨蝶呤45mg/d (连用5d) , 腹腔注射甲氨蝶呤10mg/d (连用5d) , 个别患者肌内注射丙酸睾丸素50mg/d (连用3d) 。笔者使用仪器为麦迪逊SA6000C数字式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5~9Hz。患者排空膀胱, 酌情臀部垫高8~10cm, 将套有避孕套并涂有耦合剂的探头放入患者阴道内, 掌握好深度, 推拉并旋转探头柄, 做多角度扫描, 测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附件区包块及盆腔液性暗区范围, 鉴别是否有假孕征, 是否合并黄体囊肿, 获取最佳图像给予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测量, 同时记录患者尿妊娠试验及血β-HCG数值。
2 结果
本组105例宫外孕, 其中101例发现附件区包块。40例保守治疗, 31例治疗成功。治疗过程如下:当经阴道彩超诊断盆腔非特异性包块 (宫外孕) 后, 给予保守治疗。用药后2d, HCG短暂上升后逐渐下降。大多数病例均在用药1周后血HCG降至50%左右, 2周后降至正常。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用药4~5d后异位妊娠囊开始塌陷、变形、缩小, 整个包块回声增强, 内部回声紊乱, 彩色血流明显减少, 3例心管搏动均在用药后3d消失。血HCG浓度<500U, 可以考虑出院观察。出院后每周复查血HCG, 一般4周后恢复正常 (<3.1U/L) 。用药后2d、5d、1周、2周、2个月经阴道彩色超声观察混合性包块 (宫外孕) 变化, 表现为回声逐渐增强, 于治疗后3周~3个月吸收。平均2.5个月。治疗失败9例, 分别在保守治疗用药后血HCG持续升高、恶心、呕吐、腹痛, 子宫直肠窝积液加深, 行异位妊娠切除术。
3 讨论
本组异位妊娠患者共105例, 其中手术治疗65例, 保守治疗40例 (治疗成功31例) 。保守治疗40例中。有9例入院后给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 有的患者用药达2~3个疗程, 然而HCG始终不降, 且伴有腹痛加剧, 面色苍白, 经阴道彩色超声见盆腔暗区加大, 保守治疗失败, 给予手术治疗。本组40例异位妊娠患者在二维声像图上的直接表现主要分为非特异性包块和环状回声。后者是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特征性表现, 超声测量的环状回声大小 (2.5±0.5) cm与国外研究结果相近。异位妊娠包块的内部或周边低阻动脉血流最常见, RI<0.6, 其发现可以提高异位妊娠的敏感性。非特异性包块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 低或中等回声, 声像图无规律性, 且同时出现在未破裂型、流产型和破裂型患者中, 这与流产或破裂、出血、粘连机化、异位妊娠囊变性等不同的病理过程有关, 其包块大小也存在较大差别 (一般是1.8~7.0cm) 。本结果显示, 异位妊娠 (主要是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 患者是保守治疗的最佳适应证, 超声监测是保守治疗筛选的主要诊断工具。笔者认为, 停经日期在45d之内早期宫外孕, 环状回声在 (2.5±0.6) cm左右, 保守治疗效果较好;而包块较大, 径线超过4.9cm的均保守治疗失败, 包块过大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Braffman BH, Coleman BG, Ramchandani P, et a1.Emergency department screening for ectopic pregnancy:a prospective US study[J].Radiology, 1994, 190 (3) :797-802.
[2]Kirchler HC, Seebacher S, Alge AA.Etalearly diagnosis oftubal pregnancy:changes in tubal blood flow evaluated by endovaginal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J].Obstet Gynecol, 1993, 82 (4Pt1) :56l-565.
阴道彩色超声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异位妊娠83例, 年龄21~41岁, 平均年龄24.2岁。现病史为:83例患者停经34~51 d。所有患者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12例有剖宫产史, 4例有宫内节育器, 3例有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切除史, 2例有一次异位妊娠史。56例尿妊娠试验为阳性, 27例尿妊娠试验为弱阳性。
1.2 仪器和检查方法
使用日立EUB525与飞利浦H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5~7.5 MHz。腹部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 膀胱充盈, 在腹部耻骨联合处做盆腔纵、横、斜扫查, 观察子宫大小、盆腔内有无积液和积液的多少、内膜厚度及双侧附件区有无包块, 重点对包块大小、周边的血流信号及与子宫的关系进行观察。经阴道检查时, 取膀胱截石位, 排空膀胱, 将探头涂耦合剂, 套一次性避孕套后放入阴道穹隆部, 进一步做多方向观察, 并记录分析。所有的结果在随后的手术、病理及随访中得到印证。
2 结果
在本组83例异位妊娠患者中, 有72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社区首次确诊, 余11例在社区检查结果提示为宫内妊娠声像图依据不足建议随访, 随诊观察后复查确诊。72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 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稍增大或正常, 26例子宫内膜增加, 内膜厚度为0.7~1.5 cm。41例有附件包块, 大小约为1.5~6.4 cm, 有不均匀混合性回声。出现孕囊37例, 孕囊周围见环状血流充盈、丰富, 其中孕囊内见胚芽26例, 出现原始胎心搏动11例, 并测到胎心多普勒血流信号;特殊部位妊娠4例, 其中剖宫产切口妊娠2例, 宫角妊娠1例, 宫颈妊娠1例。盆腔少量积液47例, 盆腔中等量积液15例, 盆腔大量积液21例。
本组在社区首次确诊的72例异位妊娠患者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包块内探及少量点状血流信号共15例;包块内或其周边探及环形、半环形血流信号27例;22例包块内或其周边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以上病例均与其旁卵巢形成明显的对比。可测及单相或双相低阻力动脉频谱64例, RI值为0.38~0.50, 平均为0.38。
3 讨论
正常妊娠时孕卵着床于子宫体腔, 当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 称为异位妊娠, 习称宫外孕[1]。根据孕卵着床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输卵管妊娠、子宫角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和宫颈妊娠, 其中输卵管妊娠临床上最多见, 约占异位妊娠的95%[2]。孕卵种植部位不同其声像图表现亦不同, 诊断的关键在于对不同声像图的识别。当附件包块缺乏特异性图像时, 阴道超声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同时卵巢的显示对判断附件区小病灶的来源起着重要的作用[4]。游离盆腔积液是异位妊娠最常见的间接征象[5]。当破裂型异位妊娠时, 盆腔可见到明显的积液, 积液多时肠间隙、肝肾间隙及脾肾间隙均可见积液, 积液中可见细密光点漂动。
经腹超声对部分病例也能做出诊断, 但对于微小病变则显示不清, 往往不能对异位妊娠做出更早、更准确的诊断。而经阴道超声仪的探头频率和图像分辨率高, 且接近子宫、卵巢等盆腔内结构, 能详细观察子宫内膜变化和输卵管、卵巢等解剖情况[6]。本组结果显示, 在包块内见到原始胎心搏动是明确诊断的特征性表现;附件区包块内见到低阻力血流频谱也是一个确诊的依据, 此频谱特征呈单相或双相, 低阻力血流特征是由原始胎盘滋养层血液循环的组织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特点决定的[7]。另外在包块内或周边可测及单向高速楔形的动脉频谱, 也是诊断的依据之一[8], 其发生机理是受精卵着床处发生组织水肿、血块挤压和血管痉挛, 在小血管内出现狭窄区, 当取样容积置于狭窄的血管内时, 则可记录到流速较高的单向动脉频谱[9]。
异位妊娠要与宫内妊娠流产、黄体破裂、盆腔炎性肿块及盆腔肿瘤相鉴别。宫内妊娠流产:宫腔内无或弱回声区, 内无正常胚胎结构显示, 双侧附件区无明显异常。黄体破裂:子宫多正常, 内膜无明显增厚, 血、尿HCG多为阴性。盆腔炎性肿块:多发生于子宫两侧及子宫直肠窝, 边界不清, 内部为不规则高回声或点状无回声;抗炎治疗后包块会缩小, 血、尿HCG多为阴性。
在社区经阴道超声检查操作简便、迅速、无痛苦, 诊断率高, 可作为异位妊娠的首选诊断方法。同时要密切结合病史、体征、血或尿HCG, 熟悉不同阶段声像图表现特点, 减少误诊、漏诊, 提高超声检查符合率, 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 在社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 将更有助于宫外孕破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董晓秋主编.计划生育超声诊断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90.
[2]田家玮, 任卫东主编.超声科主治医生4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3.
[3]Michoel B.Color Doppler in the diagnosis of ectopic pregnancy inthe emergeoly department:is there anything beyond a mass andfluid[J].J Emerg Med, 2002, 22 (4) :379-384.
[4]谢红宁.妇科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5.
[5]周永昌, 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207.
[6]李琦.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3, 4 (8) :633-634.
[7]胡于凤, 唐新良.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 2 (9) :97-99.
[8]马青琳, 施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J].2010, 12 (6) :429.
阴道彩色超声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6例可疑宫角妊娠患者, 年龄23~35岁, 平均年龄29岁, 均有停经史, 尿HCG呈阳性, 其中5例为外院人流术后未见绒毛, 血HCG升高, 阴道出血, 遂来我院就诊, 其余11例为首诊, 均经腹、经阴道超声检查, 并结合临床、术后与病理对照。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GE LOGIQ 7及ALOKAα10彩色超声诊断仪, 腹部探头频率3~5MHz, 阴道探头频率5~7.5MHz。常规经腹部扫查, 要求患者适当充盈膀胱, 探头置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 作纵、横、斜等多方位扫查, 观察子宫、双附件情况, 内膜厚度, 有无妊娠囊或包块, 发现可疑宫角妊娠孕囊或包块后, 加做阴道超声检查, 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 阴道探头外套专用医用探头套, 缓慢放入阴道, 仔细观察孕囊或包块位置及与宫内膜、肌壁的关系, 并对异常包块区进行彩色多普勒观察。
2 结果
2.1 5例外院人流术后患者, 2例表现为孕囊型, 孕囊着床子宫角, 周围可见3~5mm肌壁, 与宫角内膜关系不清, 孕囊内可见胚芽及心搏、卵黄囊。3例表现为患侧宫角非均质包块, 向外突出, 包块外可见肌壁, 周边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术后与病理对照, 2例非均质包块型为宫角妊娠, 2例孕囊型为间质部妊娠, 1例包块型为侵蚀性葡萄胎。
11例首次就诊患者, 1例患者宫角可见小囊样回声, 观察1周后, 孕囊向宫腔内移行生长, 患者要求人流, 术后宫内容物可见绒毛, 3d后复查超声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为宫内妊娠;4例包块型宫角妊娠患者, 患侧宫角可见非均质囊实性包块, 包块向外突出, 外周可见肌壁, 周边可见血流信号, 包块与宫内膜关系不清, 经手术与病理对照, 2例为宫角妊娠, 2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6例患者为孕囊型, 孕囊内可见胚芽及心搏, 周边肌壁完整, 厚约5~8mm, 与宫角内膜相延续, 并部分包绕。2例患者行人流术, 刮出部分绒毛, 1周后复查超声, 1例患侧宫角区可见非均质团块回声, 范围约21mm×9mm, 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查血HCG仍高, 经MTX保守治疗7d后血HCG降至正常, 超声复查可见患侧宫角区稍高回声, 边界清, 较前缩小, 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个月复查超声恢复正常, 临床诊断为宫角妊娠。另1例患者患侧可见范围约47mm×28mm非均质回声团, 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血HCG仍升高, 遂手术。其余4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与病理对照, 5例患者均为宫角妊娠。
本组经阴道超声诊断为疑似宫角妊娠患者16例, 经术后与病理对照、临床治疗诊断为宫角妊娠者10例, 宫内孕1例, 侵蚀性葡萄胎1例,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4例。诊断符合率62.5% (10/16) 。
2.2 宫角妊娠超声特征:子宫不对称增大, 一侧宫角膨隆, 内见孕囊或囊实混合性回声, 周围有肌壁包绕, 部分可见卵黄囊、胚芽胎血管搏动, 彩色多普勒显示周围有血流环绕[1]。
3 讨论
孕卵在子宫腔以外地方着床称为异位妊娠, 又称宫外孕。按孕卵着床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宫角妊娠、残角子宫或双角子宫一角妊娠、阔韧带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2]等。宫角妊娠是孕卵种植在子宫角部, 由于胎囊与宫腔贯通, 可刮出少量绒毛, 本组有2例患者采取清宫方式治疗, 1例因胎物残留较多又行手术, 另1例经MTX保守治疗2个月后恢复正常。超声在保守治疗随访中可观测包块大小、血供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本组1例滋养细胞肿瘤误诊为宫角妊娠。患者在外院诊为宫角妊娠, 清宫后2个月内血HCG持续升高, 现阴道出血而转入我院。超声检查发现右宫角区向外突出一包块, 血流丰富, 呈低阻频谱。超声诊断为:右宫角区非均质包块, 考虑宫角妊娠胎物残留可能性大, 恶变不除外。术中见右宫角外一包块与宫角相通, 包块内组织呈水泡样。病理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故此要求医生一定要注意包块与肌壁、内膜的关系, 以减少误诊。此病例因对清宫前的情况不了解, 导致低估病情。同时提醒早孕时期的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输卵管间质部与角部相邻, 是鉴别难点。本组4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 超声主要鉴别点为:间质部妊娠常向子宫外突出, 明显的可呈“鸡冠状”, 其周边的肌层也较宫角妊娠的薄, 外侧缘肌层常缺失[3]。且间质部与宫腔虽有一裂隙相通, 但清宫时刮不到绒毛, 胚胎逐渐长大, 一旦破裂, 常造成大出血, 可导致死亡。因此及早诊断手术非常重要。
宫角妊娠在早期随胚胎发育可向宫腔内发展, 成为正常妊娠, 妊娠可至自然分娩。但胎儿分娩后, 胎盘易滞留于宫角部。因此当一侧宫角处发现较小妊娠囊时应观察1~2周, 观察其发展方向, 再作出定位性诊断, 给孕妇更多选择机会。
综其上述, 经阴道彩色超声位于盆腔脏器近场, 能够近距离观察孕囊或包块的位置, 与肌壁、内膜的关系, 并通过连续监测, 可提高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及宫内妊娠的鉴别, 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应密切结合临床, 以减少漏诊、误诊。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 以提高超声定位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超声诊断疑似宫角妊娠的16例患者声像图, 并结合临床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经结合临床、手术病理证实:10例为宫角妊娠, 4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1例为宫内妊娠, 1例为滋养细胞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62.5% (10/16) 。结论:经阴道彩色超声可近距离观察孕囊或包块的位置, 与肌壁、内膜的关系, 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经阴道彩色超声,宫角妊娠
参考文献
[1]梁新, 陈书文, 高露露, 等.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28 (3) :534-537.
[2]王纯正, 徐智章, 主编.超声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31-432.
阴道彩色超声 篇10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19例,分析其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声图像特征,追踪其临床转归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经腹彩色多普勒显示切口疤痕妊娠12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显示17例,所有患者在子宫下段切口瘢痕部位可见妊娠囊(12例)或不均质团块(5例)。所有病例均由临床手术病理和保守治疗证实。结论 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及病史综合分析能及时、准确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评估疗效。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剖宫产;瘢痕妊娠;腹部超声;阴道超声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293-02 中图分类号:R 714.204.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17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很低[1],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因其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早期确诊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病例的声像图特点,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提供依据,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5年9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共19例,年龄25~42岁,平均31.3岁。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其中7例剖宫产2次,余均为1次。此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时间5个月~11年,平均3.1年。停经天数为41~101 d,平均52.3 d,尿妊娠试验均为阳性。其中6例停经伴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院外人工流产术后出血量多,1例药物流产后反复出血,3例停经、阴道出血伴腹痛,7例无明显症状,人工流产术前常规检查。
2.检查方法 采用LOGIQ P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0~5.0 MHz,阴道探头频率5.0~7.0 MHz。患者先充盈膀胱,取仰卧位,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扫查子宫、双附件及盆腔,重点扫查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部位,观察切口处有无妊娠囊或团块状异常回声,然后让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探头套入无菌避孕套,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仔细观察妊娠囊的着床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其与宫腔、宫颈管、剖宫产切口的关系,测量妊娠囊的大小,妊娠囊与膀胱之间的肌层厚度,观察妊娠囊内有无卵黄囊或胎芽及胎心搏动,妊娠囊周边的血流情况,并测量阻力指数。追踪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病理结果。
结果
19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均经临床证实。初诊明确17例,单纯妊娠囊型12例,不均质团块型5例;漏诊2例,1例为难免流产可能,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不排除,1例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可能,滋养细胞疾病不排除。
1.单纯妊娠囊型声像图特点 单纯妊娠囊型又分为3型:①妊娠囊位于切口表面(见封三图1),血流不丰富,此型妊娠囊和膀胱之间有肌层回声,切口处脉冲多普勒可测及滋养层血流频谱,本型5例;②妊娠囊陷入前壁切口内(见封三图2),血流丰富,此型妊娠囊与膀胱之间肌层菲薄,本型6例;③妊娠囊自切口处向膀胱突起,血流异常丰富,此型妊娠囊与膀胱之间肌层回声完全消失,仅覆盖浆膜层,本型1例。单纯妊娠囊型中7例妊娠囊内仅见卵黄囊,5例妊娠囊内见卵黄囊、胚芽、心管搏动。
2.不均质团块型声像图特点 子宫稍增大,宫腔中上段未见妊娠囊,子宫下段前壁可见不均质的混合回声包块(见封三图3),回声不均匀,可见无回声区、低回声区及中等回声区,边界不清,突向前壁内,包块与膀胱之间肌层变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包块周边血流较丰富,为低阻血流,其阻力指数低于0.5(见封三图4),此型本组占5例。
讨论
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是一种妊娠囊种植于子宫切口瘢痕处的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临床上少见,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多依赖于超声检查。1997年Godin等[3]描述子宫下段切口妊娠超声表现为:①宫内无妊娠囊;②宫颈管内无妊娠囊;③妊娠囊生长在子宫下段峡部前壁;④膀胱与妊娠囊间肌壁变薄。由于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仪器不断改进,使更多的剖宫产瘢痕切口妊娠早期被发现,经腹彩色多普勒能整体观察宫内及宫颈管内有无妊娠囊,妊娠囊与子宫下段、宫体、宫颈的关系,图像清晰,但因为混响伪像的存在,影响瘢痕和膀胱之间肌层厚度的准确测定。而经阴道超声声束从膀胱后方或侧方进入,避免了混响伪像的干扰,能清楚辨认宫颈管和剖宫产切口疤痕结构、妊娠囊与切口瘢痕的关系、病灶与膀胱之间肌层厚度。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能清晰显示病灶位置、范围、测量切口处肌层厚度,可探及病灶周边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其阻力指数低于0.5[4],并根据不同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型。
妊娠囊型进一步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①妊娠囊位于切口处,此型妊娠囊与膀胱间存在肌层,血流不丰富,可见低阻力滋养层血流,因此临床选择在短期内手术,效果较好,本组此型5例患者采用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及超声监护下刮宫术,恢复良好。②妊娠囊陷入前壁切口内,此型妊娠囊和膀胱间肌层变薄甚至消失,血流较丰富,不宜在近期手术,选用药物保守治疗为主,本组中此型6例,1例明确诊断后一周内行清宫术时大出血而不得不采取子宫全切术,另5例行药物保守治疗恢复良好。③妊娠囊自切口向膀胱突起,此型妊娠囊和膀胱之间无肌层回声,血流异常丰富,容易出现大出血,因此选用子宫动脉栓塞后再予药物保守治疗较为合适[5],本组1例采用此法治疗恢复良好。同时,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可动态追踪病灶超声表现进行疗效评估。经保守治疗后如病灶明显缩小,血流信号逐渐减少至消失,血HCG下降至正常,治疗效果好,反之效果不好,这样可为临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混合回声型是妊娠囊型意外的各种情况的总和,应区别对待[5]。本组此型1例保守治疗后,病灶增大,血流丰富,血HCG持续不降,最后行病灶清除术。
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需与宫腔妊娠囊下移至子宫下段难免流产、滋养细胞疾病及宫颈妊娠等鉴别。本组有1例误诊为难免流产,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宫颈妊娠时妊娠囊着床于宫颈管内,子宫颈明显膨大,胎物不超过内口,宫颈内口紧闭,宫体正常大小,子宫峡部血流信号不丰富;难免流产时妊娠囊可见变形,内未见心管搏动,宫颈管和内口大多已开放,妊娠囊着床的子宫腔内,着床部位子宫肌层血流稍丰富,而子宫下段和宫颈肌层内无异常血流信号;滋养细胞疾病多与正常或异常妊娠有关,促性腺激素明显升高,常伴有双侧卵巢黄素囊肿,病灶内血流丰富,可测到动静脉瘘性频谱。
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的危险性随妊娠的进展逐渐增加,若临床诊断不清时行人工流产术或药物流产,常引起流产不净、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部分以切除子宫为结局。所以早期明确诊断显得非常重要。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并根据不同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型,同时能动态随访治疗效果,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治和随访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丁 霞,石 钢,杨太珠,等.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5):306-308.
[2]罗 红,杨太珠,郭文琪,等.子宫峡部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2):324-325.
[3]Godin PA,Bassil S,Donnez J.An eetopic pregnaney developing in a previous caesarian cection scar[J].Fertil Steril,1997,67(2):398-400.
[4]宋 玲,龚 明,余本英.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6):570-572.
[5]张爱青,刘朝晖,赵文秋,等.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9):622-624.
(收稿日期:2011-03-13 修回日期:2011-05-09)
阴道彩色超声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系2008-03~2010-04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的患者,年龄25~42岁,均经超声、血HCG、尿HCG、手术及病理证实。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8~82d,均以停经、尿HCG阳性就诊,其中27例伴无痛性阴道少量流血,3例在外院以宫内孕行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而就诊。
1.3 仪器与方法
ALOKA-α5及ALOKA-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为(5.0~7.5)MHz,患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显示子宫图像后行纵、横、斜切面反复探查,观察孕囊大小及着床位置,尤其注意前壁肌层厚度及回声情况,并进一步观察彩色血流分布并记录阻力指数(RI)。
2 结果
2.1 声像图表现
2.1.1 单纯孕囊型20例,其中19例表现为孕囊位于宫内口上方,紧贴子宫前壁峡部或位于前壁肌层内,前壁峡部肌层菲薄或回声不均,宫颈形态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孕囊周边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且血流信号来自于子宫前壁峡部肌层;RI:0.24~0.52。1例因孕囊较大、位置正常、未仔细观察子宫前壁肌层情况且未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而漏诊(图1)。
2.1.2 混合性包块型9例,表现为子宫下段宫腔至前壁肌层内强弱不均的混合性团块回声,团块回声呈高低相间或网格状低回声,与肌层分界不清。前壁下段肌层厚度为2~5mm;CDFI显示团块周边可见环状血流信号,前壁下段肌层内血流信号丰富;RI:0.26~0.51(图2)。
2.1.3 蜂窝型1例,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肌层达浆膜下大小不等的小暗区呈蜂窝状,子宫下段膨大,CDFI显示前壁肌层血流异常丰富,呈五彩斑斓花团状;RI:0.29(图3)
3 讨论
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根据国外文献对两大组早期妊娠妇女资料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处妊娠发生率约为1∶2 000[2,3]。在非妊娠状态下,子宫前壁峡部长约1cm,因其缺乏丰富的肌层组织,因此收缩力差,出血后不易止血。由于剖宫产造成子宫下段切口部位的手术瘢痕,引起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缺陷,受精卵在此着床后,常发生底蜕膜缺损,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子宫肌层,一旦妊娠早期绒毛植入,人工流产时往往会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因此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本组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观察,发现该病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以下特点:(1)孕囊呈椭圆形囊状回声或妊娠物呈混合性包块,位于宫内口上方并附着于子宫前壁峡部;(2)子宫前壁峡部肌层较后壁峡部肌层明显变薄且回声不均;(3)子宫前壁下段肌层膨大呈蜂窝状回声;(4)子宫前壁峡部肌层血流丰富,妊娠物周边血流可呈环状且来自前壁峡部肌层;(5)本病声像图应与先兆流产、宫颈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相鉴别。先兆流产时孕囊位置低,但滋养血流不是来自于子宫前壁峡部;宫颈妊娠,孕囊位于宫颈管内造成宫颈膨大,且滋养血流来自于宫颈;滋养细胞肿瘤的血HCG值明显升高。
本组漏诊1例,其声像图表现为孕囊较大向宫腔内生长,超声显示孕囊位置正常,呈正常宫内孕表现。由于忽视观察子宫前壁峡部肌层回声且未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误当宫内孕行人工流产术导致术中子宫大量出血。术后超声随访子宫前壁峡部膨大,表现为高低相间混合性回声,其内探及低阻血流信号。后经止血、杀胚治疗,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清除绒毛组织并经病理证实。
1例蜂窝状回声病例,停经82d,声像图表现酷似滋养细胞肿瘤,保守治疗无效导致子宫切除。术中见子宫如孕3+个月大小,下段明显膨大约12cm×10cm×10cm,其前壁及前侧壁紫蓝色达浆膜,术后病理证实。
3 例混合性包块型病例,因停经诊断为宫内孕,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中均出现子宫大出血,来我院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及子宫前壁峡部肌层类滋养血流信号,结合病史考虑子宫切口妊娠术后残留伴血肿,后经保守治疗、清宫及病理证实。
因此,对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停经伴无痛性阴道少量流血,HCG、尿HCG检查及妇科检查是很难做出明确诊断的,对此类患者,在行人工流产前应常规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孕囊位置正常的患者不可忽视观察子宫前壁峡部肌层回声及彩色血流情况,切忌盲目进行清宫等操作,以免导致大出血、子宫穿孔等。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示胚胎着床部位,从而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所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应作为子宫切口妊娠的首选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邓梅先,柯水香.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治方法探讨.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6(4):26-28.
[2]Seow KM,Huang LW,Lin YH,et al.Cesarean scar pregn-ancy:issues in management.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4,23(3):24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