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2024-06-16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共11篇)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1

近年来, 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臂丛神经损伤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 可由直接暴力所致, 如压砸、切割、枪弹等, 亦可由间接暴力所致如胎儿难产时牵拉损伤、患者被皮带或运输带卷入等。臂丛神经损伤可分为上、下臂丛神经损伤, 上臂丛神经损伤时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部分功能缺失或减弱, 下臂丛神经损伤时手的功能丧失或严重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臂丛神经损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臂丛神经损伤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恢复神经功能, 伴随着超声技术及彩色多普勒仪器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许多学者开始研究高频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定位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前的研究结果证实, 超声能够将正常的臂丛神经根及相应椎间孔的图像清晰的显示出来[1]。本研究通过探讨高频超声在臂丛神经损伤定位及损伤程度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为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资料与方法

选择臂丛神经损伤患者36例, 均经病史、体征、肌电图及手术治疗确诊为部分或完全臂丛神经损伤, 其中男28例, 女8例, 年龄20~50岁。

方法: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线阵探头, 频率6~13 MHz。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手臂平方于身体两侧, 颈部过伸位偏向一侧, 健侧与患侧双侧对比依次检查各受损臂丛神经的根、干、束支部, 并记录损伤神经的外形、宽度、连续性、有无压迹、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结果

超声结果显示, 36例臂丛神经损伤可分为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损伤, 臂丛神经节前损伤可见远侧断端回缩, 超声于相应颈椎横突处未见到神经根结构, 于锁骨上区探及神经远侧断端增粗。臂丛神经节后损伤可见以下3型: (1) 1型:卡压损伤, 神经保持连续性, 但弥漫性增粗, 回声减低, 卡压处神经变细或结构显示不清, 周围可见低回声瘢痕组织或其他异常病变, 部分伴压迹。 (2) 2型:部分断裂, 神经连续, 但部分神经外膜和神经纤维束中断。 (3) 3型:完全断裂, 神经失去连续性, 在近侧及远侧断端可见肿胀增厚或回缩呈波浪状或形成梭形低回声结节。

本研究同时对照健侧,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 正常臂丛神经的横切面处超声显示为丛状分布的“蜂窝”状低回声, 周围为肌肉群;纵切面为条索状多条平行排列的高回声包绕束状低回声, 动静脉伴行其周围。超声下显示正常臂丛神经走形平直, 边界整齐、清晰。国外有学者对离体神经组织进行切片观察, 认为组织学上的神经纤维束对应超声下的低回声区, 神经纤维束周围的结缔组织对应强回声带[2]。本研究36例损伤病例中经手术证实, 节前损伤12例, 其中远侧断端回缩7例, 远侧断端神经仍位于椎间孔处5例;节后损伤24例:卡压损伤11例, 部分断裂8例, 完全断裂5例。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外伤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 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 臂丛神经损伤多伴发于各类上肢外伤的患者中, 例如上肢的刀砍伤、挤压伤、牵拉伤等。作为外周神经丛中最重要的一组神经, 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肩周、上肢、胸上部和外侧部的骨骼肌的运动及感觉。当损伤部位在上臂丛 (C5~7) 时, 患者表现为肩关节的外展、上举功能丧失, 肘关节能伸不能屈, 腕关节的肌力减弱, 大部分的上肢伸面感觉丧失;当损伤部位为下臂丛 (C8、T1) , 手内肌全部萎缩, 尤其是骨间肌表现最为明显, 出现严重的或完全性的手功能障碍, 手指发生严重功能障碍或不能屈伸, 拇指失去掌侧外展功能, 前臂及手部尺侧皮肤感觉丧失。因此, 臂丛神经损伤后造成的功能障碍及感觉丧失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 而且对患者的心理带来巨大的痛苦, 臂丛神经损伤后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准确定位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史及神经系统的查体, 还有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判断臂丛神经损伤。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脊髓造影CT和MRI。

脊髓造影CT主要用于诊断节前损伤。尽管MRI能够进行多层扫描, 但是不能够准确地判断完全断裂性的神经损伤, 再加上该项检查所需要的费用高, 难以反复地进行该项检查。而高频超声检查由于分辨率高、操作简便、能够在任意切面对神经进行全面的追踪扫查, 因此, 相较于CT及MRI检查方法, 高频超声检查的优势明显, 能够为臂丛神经损伤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高频超声探头能够将伴行于臂丛神经的血管内血流信号清晰的呈现, 超声图像上能够对臂丛神经进行清晰的定位, 例如颈深动脉穿行于C7、C8间,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定位标志[4]。在高频超声下, C5~7以及上、中、下干在锁骨上斜角肌间隙均能够100%清晰的显示;由于正常人的束支部较细因而不容易显示[5]。此外, 高频超声还能在手术前准确定位神经损伤的部位, 并能够判断是否有神经瘤的形成[6]。

超声诊断能够较明确的诊断神经是否完全断裂、是否存在周围血肿或瘢痕组织、是否形成创伤性神经瘤等多种类型的臂丛神经损伤。但超声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臂丛神经节前损伤另外一型为远侧断端神经仍位于椎间孔处, 颈神经正常或水肿增粗, 由于受骨骼遮挡, 超声无法显示此型的臂丛神经节前损伤, 而临床只能依赖脊髓造影CT和MRI;由于骨骼的遮挡无法显示锁骨后方的病变;难以显示位置较深的神经根;检查结果的判断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较高等[7]。

参考文献

[1]冯桦, 周晓东.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根和椎间孔的定位及其图像特征[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11, 8 (3) :546-551.

[2]Silvestrie, Martindic.Echotexture of peripheral nerues:corrdation between US and histdogic findings and criteria to differentiale tendons[J].Radiology, 1995, 6 (10) :290-291.

[3]梁沅, 胡玉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臂丛神经损伤定位的实验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3) :433-435.

[4]张元智, 顾立强.彩色多普勒描记臂丛神经[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 6 (3) :287-289.

[5]陈为民, 王怡.臂丛神经肿瘤及损伤的超声定位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 23 (8) :1211-1213.

[6]陈定章, 周晓东.兔坐骨神经急性损伤的高频超声影像学观察[J].生物工程与临床, 2007, 11 (4) :171-173.

[7]王月香, 曲文春.肌骨超声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106-110.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2

时光转瞬即逝,转眼间我们大家已经就要来到了2014年的5月,2014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将会在9月20、21日进行,现在2014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的复习工作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为了能够让广大考生能够在2014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中能够有着更好地发挥,接下来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的相关内容。

1.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因素要掌握,可能会有多选题。以下内容要掌握:①资金的使用时间;②资金数量的多少;③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④资金周转速度。

2.使用资金的原则要理解,可能会有多选题。以下内容要掌握:①加速资金周转;②尽早回收资金;③从事回报高的投资;④不闲置资金。其内容的展开要看看,要有印象。

3.利息与利率的概念要掌握。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利率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4.重点掌握利率高低决定因素:社会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风险、通货膨胀、期限。

5.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的换算必须理解其概念,并能熟练计算。

6.名义利率与单利的计算原理相同,年有效利率ieff与名义利率r的换算关系:计息周期小于(或等于)资金收付周期时的等值计算有两种方法:①按资金收付周期的实际利率计算;②按计息周期的有效利率计算。其中,当计息周期与资金收付周期一致时,才能用计息周期的有效利率计算。

7.现金流的概念要理解,后续的计算都与此有关系。现金流量是考察技术方案整个期间

8.现金流量图是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一定要会绘制。考试中作答时作图计算,成功察很高。

9.现金流量图三要素:大小(现金流量的数额)、方向(现金流入或流出)、作用点(时间点)。

10.资金等值基本计算公式一定要记忆。建议记住一次支付现值和等额支付终值,其余的都可以根据这两个公式推导,这样可以避免考试时混淆。

高频超声对小儿隐睾的定位价值 篇3

【关键词】高频超声;小儿隐睾;解剖定位

隐睾是男性先天性发育性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之一,隐睾患者的睾丸位置多变,临床诊断较为困难[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较普遍地作为临床首选方法,现对高频超声诊断经手术证实的68例隐睾症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6.5岁。因出生后单侧或双侧阴囊内未触及睾丸来诊。

1.2 仪器与方法:仪器采用GE公司Lo9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4MHz高频探头。首先要求患儿安静,取平卧位,必要时取站立位,使用高频探头先探查阴囊,确定阴囊内有无睾丸回声,则于空虚的阴囊处上部至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区、膀胱周围,从内下至外上或外上向内下做一系列纵横切探查,若未能在此区域探查到睾丸回声,则向上延伸,当探测到睾丸时记录部位、大小、形态。

2 结果

68例75个隐睾,超声检出70个,检出率为93%。在腹股沟部探及者50例,例,其中右侧26例,左侧17例,双侧7例,位于阴囊根部的隐睾5例,右侧3例,左侧2例。位于腹腔内的隐睾7例。超声未发现的5例隐睾患儿,经手术证实位于腹膜后2例。睾丸缺如3个。隐睾最大约17 cm×10 cm,最小约6 cm×4 cm,患侧睾丸比健侧小,呈发育不良状。其中腹股沟型隐睾与阴囊根部型相差不大。

3 讨论

隐睾为先天性阴囊内没有睾丸,它包括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和睾丸缺如。由于胚胎期睾丸迁移过程障碍,睾丸可终止于从肾下极到腹股沟管的任何位置。隐睾因其发育环境较差,往往比健侧睾丸小,并常伴有发育不全,甚至萎缩。我们结果显示超声对隐睾的检出率为93%,尤其对腹股沟区型及阴囊根部型的隐睾准确性更高。

检查小儿隐睾时,应先注意从腹股沟区探查,重点扫查腹股沟管及其内、外环口附近。若腹股沟区未探及隐睾时,可在阴囊上方或耻骨上区、膀胱周围、腹膜后扫查。由于腹膜后间隙大,位置深,且有肠道气体干扰,此处隐睾常不易探及。[2]

对腹膜后隐睾要注意探查肾下极处。探查这些部位的隐睾时,可适当加压,以推开肠管尽量排除肠气的干扰,有利于发现隐睾。位于腹膜后者常不容易查到。特别是位于腹腔内的隐睾容易漏诊,還要考虑睾丸异位的可能。[3]隐睾会影响生殖细胞繁殖,隐睾位置越高生殖细胞越少。为避免日后影响生育、恶性变以及扭转的可能及精神因素,都应早期诊断、治疗。 未探测到睾丸者,仍不能下“睾丸缺如”的诊断,仍需手术探查。[4] 隐睾在超声检查中须注意与腹股沟肿大淋巴结、输精管盲端膨大腹、股沟疝、精索囊肿等鉴别。肿大淋巴结通常为多个,活动度小,内部回声较低,质地较硬,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小点状或条状回声;输精管盲端膨大的纵断面呈梭形或圆柱形,可见明显管壁回声;腹股沟疝:腹股沟部见一混合性囊状包块与腹腔相通,可见肠管蠕动;精索囊肿超声显示为无回声区,位置为正常睾丸上方,无血流显示。

超声诊断小儿隐睾方法简单、安全、经济、重复性好,对术前定位很有价值。应作为探查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元桂,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4.

[2] 欧阳健雄.隐睾11例的B超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9(10):60.

[3] 徐秋华,陆林国.浅表器官的超声诊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2-153.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2006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进行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8例颈部肿块患者, 男13例, 女15例, 年龄1~58 (平均30.4) 岁。

1.2 方法

仪器使用ACUSON Sequoia 512、Philip IU22、百胜DU8, 探头频率6~14MHz。患者仰卧, 颈后垫枕, 充分暴露检查部位进行仔细扫查, 发现肿块时, 再对肿块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扫查, 明确肿块的解剖位置、毗邻关系、形态大小、内部和边界回声, 并观察肿块周边和内部彩色血流信号。

2 结果

28例甲状舌管囊肿均位于颈前区, 其中14例位于颈前正中, 9例偏左侧, 5例偏右侧。根据其内部回声特点可分为四型: (1) 8例表现为透声好的无回声区伴后方回声增强; (2) 7例内部呈较均质性低回声伴漂浮的细弱光点, 后方回声增强; (3) 10例囊内透声差, 呈假实质性回声, 其中4例后方回声增强不明显; (4) 3例囊内回声不均, 可见高回声分隔光带, 后方回声增强。

3讨论

颈前区常见的囊性肿物为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囊肿为胚胎发育期间甲状舌管发育异常, 管腔未闭而形成, 其特征是发生于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 以舌骨附近为最常见[1]。本组28例甲状舌管囊肿内部回声表现具有多样性, 与文献报道一致[2,3]。其囊内回声类型依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成分而异。当黏液内蛋白样物质较少, 黏液稀薄时, 声像图表现为透声好的无回声暗区;而蛋白样物质凝结成团时, 可表现为无回声区内有细小点状回声;黏液浓稠时, 则可能表现为类实质性回声。本组1例囊性肿块被误诊为实质性, 原因为囊内容物浓稠, 声像图光点增多, 声能被吸收, 后壁回声增强不明显。故对表现为低回声的肿块应注意鉴别, 可对肿块加压或让患者改变体位, 观察光点之间有无位移加以区分。

甲状舌管囊肿需与表皮囊肿相鉴别。表皮囊肿是胎生初期第一鳃裂的外胚组织遗留在皮下组织发生而形成, 其在超声声像图上多表现为低-中等实体样回声[4], 与透声差的甲状舌管囊肿常不易鉴别, 但表皮囊肿绝大多数位于舌骨上方, 而甲状舌管囊肿则多位于舌骨下方;甲状舌管囊肿与舌骨关系密切, 可随吞咽或伸舌动作上下运动, 而表皮囊肿一般不随吞咽或伸舌动作而移动。

高频超声对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对比分辨力, 具有经济、无创、安全的优点, 重复性好, 可早期发现病变, 了解病变范围,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丰富而极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Kutuya N, Kurosaki Y.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thyroglossal ductcysts in children[J].J Ultrasound Med, 2008, 27 (8) :1211-1219.

[2]Ahuja AT, King AD, King W, et al.Thyroglossal duct cysts:sonograph-ic appearances in adults[J].AJNR Am J Neuroradiol, 1999, 20:579-582.

[3]彭学慧, 杨秀珍, 蒋国平, 等.甲状舌管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l3 (1) :61-62.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5

【关键词】乳腺肿块;良恶性;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阻力指数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7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65-02近年来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到女性健康。超声检查具有实时动态显像、简单易行、无创伤等优势而目前成为乳腺疾病最常用最的诊断方法。本文应用高频二维声像图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来研究乳腺肿块的声像图表现、血流分布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超声能及时发现乳腺肿块并判断其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182例乳腺肿块病例均为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45岁,其中86例自己扪及肿块,余86例在体检时发现。52例有胀痛感,5例有单侧乳头溢液。诊断结果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采用HP HDI4000、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L12-5)。

1.2.2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乳腺,用直接检查法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多切面扫查,发现肿块后仔细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包膜、纵/横比值、有无钙化灶及同侧腋窝淋巴结,其中血流信号部位分为中心型、周围型及混合型,血流分布形态分为点状、线状及分枝状,并观察有无从病变外部至病变内部的穿入性血流信号,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应用脉冲多普勒血流显像(PW)测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所有数据存盘进行分析。2结果

182例乳腺肿块患者中,共检出乳腺肿块196个,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肿块154个,其中纤维腺瘤72个,腺瘤样增生22个,增生伴囊肿形成26个,腺病10个,炎性肿块12个;恶性肿块42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6个,髓样癌2个,小叶癌2个,原位癌8个。其中个体多发良性肿块4例,个体多发恶性肿块2例。肿块最大42mm*38mm,最小8mm*6mm。8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2.1高频二维声像图表现良性病变表现:声像图呈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活动性好,内多无沙粒状钙化斑点,后方回声增强并常见到侧方声影;恶性病变表现:肿块声像图多为低回声,形态不规整,边界粗糙呈毛刺样或蟹足样,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活动性差,后方回声衰减,纵横径比多>1,常伴钙化斑点,包块大小不一。

2.2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良性肿块血流检出率62.38%(96/154);良性肿块的血流阻力指数(RI<0.7)。恶性肿块血流检出率90.5%(38/42),其中18例有穿入性血流信号,恶性肿块的血流阻力指数(RI>0.7)。

2.3(294)血流的阻力指数(RI)72个探及血流信号的纤维腺瘤的RI<0.7,40个探及血流信号的乳腺癌的RI>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误诊的情况还有另外两个,另外两例患者的年龄都很小,患者的肿块形态比较规则、肿块较小,其活动度也比较好,但是没有发现腋窝的淋巴结转移,也没有发现出现侵润性改变。患者肿块处回声很低,血流的信号不是很明显,患者后方轻度衰减,根据手术诊断是小叶癌症、侵润性导管癌。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仪器的分辨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高频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瘤,针对不同的年龄或者是患者不同的症状以及检测者的技术水平都对诊断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虽然可能会出现误诊的病例,但是通过进行无创性检查,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血流频谱形态及RI测定、CDFI、二维等对恶性肿瘤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可以为临床提供良好的依据。3讨论(1045)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102例中男62例, 女40例, 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年龄1~14岁, 平均7.8岁。临床均有明确的腹部外伤史, 包括车祸、挤压伤、坠落伤、击伤。病史1h~10d,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临床跟踪观察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为PhlipsHDI 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 高频探头频率7.5~10MHz, 低频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取仰卧位, 超声前均未作空腹准备, 先用传统方法以低频探头对腹部作常规扫查 (A 1组) , 然后再用高频探头补充检查 (A 2组) 。

2 结果

102例患者, 其中多发伤9例, 共113个脏器损伤, A 1组超声确诊91个, 漏诊22个, 确诊率为80.5%;A 2组超声确诊101个, 漏诊12个, 确诊率89.4%。 (表1) , 两者比较, A 2组检查方法的的确诊率高于传统方法, 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 可明显提高小儿腹部外伤的确诊率。

注: () 内数字为确诊率 (%) 。

3 讨论

小儿腹部外伤属小儿急诊之一, 小儿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常为突然发生, 病情危急, 严重时危及生命, 故早期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而小儿通常难以准确表达疼痛部位, 检查时不配合, 这使得超声诊断更为困难[1]。超声诊断小儿腹部脏器损伤, 首先要确定腹部有无脏器损裂, 重点观察盆腹腔内有无积液, 然后多切面仔细探查, 对损伤脏器的程度作出具体诊断。

3.1 小儿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受损脏器常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形态异常及包膜中断, 超声可见不规则暗区, 内伴细弱光点和强光带, 部分急性期可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的高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 随着病情变化, 脏器周围可见液性暗区或低回声血凝块。传统低频超声检查实质性脏器时, 内部结构破裂显示率较高, 能较清晰地显示损伤的部位及范围, 判断损伤的类型以及脏器周围的积血深度,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但是对小儿的脏器损伤及包膜下血肿, 尤其是近腹壁处则显示有所欠缺而不理想, 高频超声分辨力高, 加之小儿腹壁薄, 对脏器损伤显示较清晰, 改用高频后, 可见包膜不规则, 断裂及局部积血等, 尤其是腹壁处显示更为清楚。在病情允许时, 对肝脾背侧、脾上极损伤可采取背部探查, 能发现一部分常规体位未能探及的病变。对于小儿肥胖者、或腹腔深部器官如胰腺等, 由于高频穿透力不够, 致病变显示较差, 甚至无法显示, 此时应结合低频超声, 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3.2 小儿胃肠损伤

胃肠损伤超声误漏诊率较高与脏器缺乏直接征像表现有关, 平常的胃肠超声检查, 一般需空腹并口服或灌注一定的造影剂, 排除胃肠腔内的气体, 使超声在较理想的介质中通过方能有声像显示。而外伤时病人病情危重, 超声多在紧急情况下进行, 以上方法均不适用。胃肠损伤后, 管壁毛糙增厚, 分层消失, 蠕动减弱, 与之相连的正常肠道节段性扩张, 病变部位常有局限性积液。伴胃肠穿孔时, 上腹部可探及游离气体强回声, 呈横纹征, 但很难直接发现破裂口。伴肠系膜血管破裂时可见腹腔积液, 但并非所有损伤均有积液出现, 因为小的破损可能很快被大网膜、肠系膜或凝血块堵塞而无积液发生[2]。传统低频超声大多是根据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 同时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而作出大致诊断。对于不伴穿孔或穿孔口小、积液量少的小儿患者, 阳性率偏低。特别是对腹腔少量肠间隙积液, 低频超声容易受容积效应影响而表现为低回声, 极易漏诊。小儿通常腹壁薄, 胃肠器官相对较为表浅, 此时应联合应用高频超声, 由于高频分辨力高, 近场效果佳, 能清晰显示胃肠壁各层结构和蠕动情况, 从而直接观察胃肠壁的细微病变, 尤其对少量肠间隙积液高频超声更为敏感[3]。

3.3 小儿膀胱损伤

膀胱轻度挫伤仅限于壁层时, 无尿液外渗, 膀胱破裂时膀胱形态失常, 膀胱壁层次不清, 伴穿孔时则回声中断, 腹腔可有积液。此时低频超声容易探查到腹腔积液, 改用高频超声后, 则能更清晰地观察腹腔积液是否与膀胱内液体相通, 更清晰地观察到膀胱壁的层次情况。

综上所述, 在小儿腹部外伤中, 由于小儿腹壁薄的特点, 我们在诊断中有意识地使用高频彩超进行检查, 发现能充分发挥高频超声分辨力高、近场效果好的特点, 能更加真实直观地显示腹内脏器的损伤出血, 但对位置较深的脏器或肥胖患者则需要结合低频超声检查, 两者互补确诊率可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鞠萍, 孙红光.二维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应用.上海医学影像, 2006, 15 (4) :302-304.

[2]董昌元.超声诊断腹腔脏器损伤漏误诊因素探讨.中国医师杂志, 2003, 5 (1) :119-120.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院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核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在彩超室进行术前检查,共检查颈部肿块62块。其中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4.5±2.5)岁;病程1个月至9年,平均病程(3.2±1.3)年;淋巴结结核6例、恶性淋巴瘤7例、转移性淋巴结13例、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6例。

1.2方法:选择西门子公司生产的G50和X-15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调节仪器到最佳状态。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于颌下、耳后、锁骨上窝及颈部大血管旁进行颈部扫查[1]。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内部回声、淋巴结有无融合、包膜是否完整、有无液化、钙化及淋巴结的血流分布情况。

2 结果

2.1彩超诊断结果分析:本组52例病例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48/52),其中淋巴结结核5例、恶性淋巴瘤6例、转移性淋巴结12例、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5例,详细情况见表1。

2.2超声图像特征:(1)淋巴结结核:受累淋巴结数目常为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结节,长径厚径之比<2,包膜完整也可不清楚,或融合成串珠状;皮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髓质偏心、变形或显示不清或内部可见斑片状强回声灶[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血流信号减少,主要表现为髓质部分血流信号减少,淋巴结周边血流相对丰富。(2)恶性淋巴瘤:大多数淋巴门结构消失,内部呈低回声,甚至无回声,均匀分布,后方回声逐渐加强,肿块边界清晰或不清晰或相互融合,肿块内部血流丰富,呈长条状或点状彩色血流信号,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动脉阻力指数正常或偏高。(3)转移性淋巴结:大多数淋巴结形态不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呈不均匀增强或钙化或液化,CDFI:血流丰富,分布不均匀,呈不规则树枝型或丰富网状血流,动脉血流频谱为高速高阻型。(4)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呈多发型,长径厚径之比>2;皮质均匀增厚,呈均匀回声,皮髓质分界清晰,CDFI:淋巴结内血供轻度增加,少数明显增多,呈树杈状分布于门部、髓质或整个淋巴结,少部分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

3 讨论

淋巴结核的发病率较高,有资料表明,淋巴结结核的发病率位居肺外结核疾病首位,主要以颈部淋巴结核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结核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随之颈部淋巴结核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约占整个淋巴结结核疾病的92%,且多见于年轻人和儿童[2]。淋巴结结核主要由结核杆菌引起,可经扁桃体、肺门淋巴结结核的扩张及龋齿入侵,一旦患者体内抗病能力下降,极易发生淋巴结核,其病理基础为增生性病变、渗出性病变及坏死[3]。淋巴结核的不同病理阶段,其超声表现也不尽相同。

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作为近年来临床上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定性、定量的诊断。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组病例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经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分析,本组中恶性淋巴瘤6例、转移性淋巴结12例,其特有的表现为低回声,淋巴门消失;恶性淋巴结皮质常表现会低回声、呈偏心性增宽,其中恶性淋巴结的血流最为丰富,而转移性淋巴结的血供亦丰富,部分淋巴周边亦可见血流环绕显像,当淋巴结发生坏死时,淋巴结内无血流信号。主要因为转移性淋巴结年内肿瘤细胞的破坏造成血管增多,血管发生紊乱,此时经高频超声检查,其超声表现呈多样化[4]。本组中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5例,淋巴结边界不清晰,多呈不均匀低回声,髓质显示不清晰,大多数淋巴门消失,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流信号沿着淋巴门均匀分布、且形态规则,多呈放射状延伸至髓质和皮质,结核性淋巴结肿大与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相比,其肿大程度较为明显。经二维超声图像分析,其与恶性淋巴结核极为相似[5]。然而,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显示,恶性淋巴结多表现为淋巴结内血流丰富,血流阻力(RI)增加,常见为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结。而结核性淋巴结多表现为淋巴结内的血流信号减少,淋巴周围可见血流环绕现象。本组误诊4例,占8%,其中1例淋巴结结核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呈椭圆形结节,辨清清晰,内部回声均匀,且内部血流丰富;1例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淋巴结核,当淋巴结皮质破坏后,邻近组织间隙浸润造成结构致密,有粘连性硬块,并发生坏死,与淋巴结核的超声图像特征极为相似,易造成误诊;1例淋巴结核、1例转移性淋巴结核误诊为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因存在淋巴门结构、未见肿大淋巴结明显融合,且超声图像显示有放射状血流信号;1例恶性淋巴瘤误诊为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呈低回声,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超声难以作出判断,必要情况下,可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6,7]。

在淋巴结核诊断中采取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通过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以发现超声图像能清晰显示肿块位置、大小、形态及内部血流情况,且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多淋巴结的超声图像表现极为相似,为减少误诊率,提高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在掌握淋巴结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基础上,并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患者病史,对不同病理状态进行客观分析与鉴别,才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然而,对于特殊疑难病例,必要情况下可作穿刺活检,从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聂红军,王志敢.颈部淋巴结核的彩超诊断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62.

[2]徐京团,于龙华,陈秀慧,等.颈部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鉴别分析[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1(4):277-278.

[3]孙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淋巴结核7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5(27):98.

[4]王娟,佐晓文,赵彤,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29(5):684-685.

[5]徐静,成瑞明,孙雅丽,等.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4):477-478.

[6]徐京团,于龙华,陈秀慧,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鉴别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3(12):21-24.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6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超声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的确诊结果分E组(乳腺恶性肿瘤,n=50)和L组(乳腺良性肿瘤,n=110)。E组患者:年龄38~68岁,平均为(48.5±1.5)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为(0.6.±0.1)年。J组患者:年龄36~69岁,平均为(48.8±1.1)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为(0.5±0.2)年。两组在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名称

飞利浦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为10~14 MHz。

1.2.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仰面平躺在检查床上,检查侧上肢上举并外展,必要时可采取半侧卧位,以充分暴露腋窝部和乳房。探头先使用直接探测法对双侧乳房水平面、纵切面、横切面等进行二维模式检查,观察和记录乳房肿块位置、形态、大小及回声类型、边界、微小钙化情况。后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乳房肿块内、外及周边部位的血流分布情况进行动态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情况。主要包括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致密、边界缘毛刺、微小钙化和肿块影等特征的发生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乳腺疾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表现发生率

E组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致密、边界缘毛刺、微小钙化和肿块影等的特征发生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情况

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E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4%(47/50),A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100%(110/110)。

3 讨论

目前乳腺疾病已成为女性患者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变之一。随着妇科两癌普查的广泛开展,早期乳腺微小病变得以发现,尤其是乳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能够早期得到正规系统的治疗,从而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4]。

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主要来源自我保健检查、医务人员常规触诊检查以及普及筛查。钼靶X线摄影技术曾被作为40岁以上妇女乳腺疾病的首选诊断和筛查的检查手段,但因为假阴性现象而被误诊发生率较高以及对人体有放射损伤,常不为患者接受认可[5]。超声检查以其无射线辐射风险、操作简便快捷、可重发复性强的优点,对乳腺疾病的不同断面进行检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应用不需要注射对比剂直接通过组织血流的情况,同时根据观察到的特征性影像学声像,对乳腺疾病病灶的数量、大小、性质等作出诊断。

文献报道[6,7,8,9,10]: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有微小钙化、边缘毛刺状、肿块纵横比大于1;乳腺良性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有病灶边界规整、圆形或椭圆形、病变明显的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变内部和周围组织血流信号,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变化情况,可用以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依据。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致密、边界缘毛刺、微小钙化和肿块影等的特征发生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本研究中笔者体会到:乳腺恶性肿瘤不断浸润周边组织,呈现毛刺样生长、内部血流丰富、沙砾样钙化征象[1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楚显示这些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征性影像改变,不仅整体感明显,而且量化分析效应较好,但是若乳腺病变缺乏特征性声像、不完全典型的特征表现,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上难以鉴别,仍以病变组织病理检查这一金标准为主,以免造成误诊。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中,能够从病灶特征变化对乳腺恶性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其可靠的诊断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6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超声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的确诊结果分E组(乳腺恶性肿瘤,n=50)和L组(乳腺良性肿瘤,n=110)。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情况。结果 E组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致密、边界缘毛刺、微小钙化和肿块影等的特征发生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E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4%,A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中,能够从病灶特征变化对乳腺恶性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10~2014-07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8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血管成像检查, 并经病理诊断对照, 患者资料完整。本组患者全部为女性, 年龄17~70岁, 患者平均 (42.9±8.7) 岁。

1.2 检查方法

高频超声设备为日本东芝Aplio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12~18MHz。患者充分暴漏双乳, 采用仰卧, 利用高频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 对如下肿瘤的血管分布情况、血流丰富情况、血流分布情况等微血管超声特征进行检查。记录比较参数值包括:收缩期流速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能量多普勒下的血管指数。

1.3 影像学分析

依据患者乳腺肿瘤血管分支、分布及走行情况, 按照Adler方法对血流分布情况进行分级:0级:肿瘤内无血流;Ⅰ级:肿瘤内血流少量, 可见1条或2条点状血管;Ⅱ级:肿瘤内血流为中量, 可见3条小血管或1条主要血管;Ⅲ级:肿瘤内血流丰富, 可见4条以上血管[2]。按照国际通用乳腺超声BI-RADS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将高频超声微血管成像分为三级:良性可能 (BI-RADS3) 、恶性可能 (BI-RADS4) 、恶性怀疑 (BI-RADS5) [3]。根据影像学资料分析情况比较分析病灶微血管灌注分布及形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88例患者中恶性乳腺肿瘤共40例, 良性乳腺肿块48例。恶性肿块中, 2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7例为髓样癌, 8例为导管原位癌, 3例为乳头状癌;良性肿块中, 28例为乳腺纤维腺瘤, 13例为增生结节, 7例为炎性肿块。

2.1 肿瘤内血流参数比较情况

见表1。

良性乳腺肿块组收缩期流速峰值为 (9.24±3.91) cm/s, 阻力指数为 (0.67±0.12) , 搏动指数为 (1.09±0.28) , 恶性乳腺肿瘤组收缩期流速峰值为 (15.19±8.69) cm/s, 阻力指数为 (0.86±0.11) , 搏动指数为 (1.68±0.38) , 组间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内部血流检出情况

见表2。

乳腺恶性肿瘤组0型血流分布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 Ⅲ型血流分布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组, 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微血管密度与淋巴转移情况

根据术后病理检查对恶性组知否发生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分组, 发生淋巴转移组共25例, 未发生淋巴转移12例, 对两组微血管密度进行比较分析。

转移组微血管密度为 (19.12±4.95) , 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的 (9.48±4.33) ,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超声检查乳腺肿瘤良性的显著标志为肿块形态为原型或者椭圆形, 边界清晰, 横纵比高于1.4;而乳腺恶性肿瘤肿块呈明显低回声, 边缘不清晰, 有钙化, 纵横比大于1则应考虑肿瘤性质为恶性[3]。高频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基于HD-B图像引擎的第二代宽带血流成像技术, 在空间、时间分辨率和血流的敏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可最大程度减少血流的彩色溢出, 提高血流的空间分辨率和低速血流的敏感度。高频超声微血管成像及能量多普勒在二维超声诊断的基础上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不仅从血流显示率及血流分级上有差别, 从血流分布形态上也有差别[4]。

本研究结果显示, 恶性肿块内部血流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 且多见Ⅱ、Ⅲ级不规则分支, 特别如发现乳腺肿瘤内有穿入型血流则可进一步支持肿瘤恶性的诊断。恶性肿块内血流多呈穿入型并有分支。一个乳腺肿块内血流如果呈周边型, 没有穿入血流, 内部血流呈点状, 则良性可能性大。恶性组中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比较转移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未转移组, 可以推测发生淋巴结转移已经形成转移微环境[5]。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价廉、简便且无创的检查方法, 在清晰显示二维声像图特征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特征并进行定量的血流参数分析, 采用高频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较为清晰准确的观察到乳腺肿瘤内部血管形态、分布及灌注情况, 对于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炎, 李俊来, 王知力, 等.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 (3) :561-564

[2]董晓秋, 邵小慧, 王思明, 等.乳腺良恶性疾病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其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0, 11:39-41

[3]刘赫, 姜玉新, 刘吉斌, 等.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测量乳腺病变大小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 24 (10) :1600-1603

[4]许光中, 李凯, 封国生.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 (3) :293-297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10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甲状腺结节;性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8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66-01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甲状腺病症,有很多种甲状腺疾病均可以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一般分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者占绝大多数,恶性者不足1%[1]。早期认识甲状腺结节的性质,特别是区分其为良性或是恶性病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及高频超声对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行检测鉴别及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4例,男25例,女39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2.1±2.4)岁。所有入选患者共83个结节,其中59个为单发结节,24个为多发结节。仪器:选用美国GE VOLUSON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0MHZ宽频变频探头。

1.2 治疗方法 先通过高频探头对患者甲状腺声像图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肿块的形状、大小、边界以及内部回声等进行详细的描述[2]。在此基础上,再用彩色多普勒深入观察患者结节内部及其周围的血流分布情况,并依据梁建平等半定量的方法对患者结节的血流分布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①0:结节内或周围无血流信号;②+:结节内血流信号分布范围占结节面积不足1/3,周围血流信号分布占结节周长也不足1/3;③++:结节内血流信号分布范围超过结节面积1/3,周围血流信号分布也超过结节周长的1/3;④+++:结节内血流信号分布将近占满结节,周围血流信号分布将近占据整个结节周长。

2 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及高频超声及病理证实结果为:甲状腺癌21例,共25个结节;甲状腺腺瘤35例,共37个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共21个结节。59个单发结节中有25个为恶性结节,34个为良性结节;24个结节多发结节中有3个为恶性结节,21为个良性结节。患者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声像鉴别图,详细结果,见表1。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围血流分布情况,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论

多年来,超声已广泛地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特别在鉴别肿物的囊性或实性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鉴别良、恶性肿物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自20世纪70年代,灰阶(grayscale)、实时(real time)及高分辨力(high resolution)超声的应用,对超声图像有了明显改善[3]。特别是90年代,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等的应用,对2-3mm微小病变、内部钙化点、彩色血流信号及多普勒频谱均能显示[4]。因此,对迅速、准确、方便诊断甲状腺疾病,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提出了超声诊断甲状腺的指征,良、恶性肿物鉴别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运用中,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人指出,超声鉴别良、恶性病变并无特异性,甲状腺新生物也可以是均质的。如滤泡状腺瘤与滤泡状腺癌就很難鉴别。虽然有人观察到滤泡状腺癌有斑点样钙化,出现在肿物的周围;但是,大多数钙化灶却发生于良性情况。如腺瘤、甲状腺炎或有出血,坏死后均可出现钙化,因此,它不是特异性的。反之,结肠癌、黑色素瘤转移到甲状腺时,亦可出现中心性强回声团,这就给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总之,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虽有较高的价值,但必须综合判断,密切结合临床,抓住超声图像特点,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为此,超声仪器灵敏度的提高、声像图的清晰度、技术操作的改善、新技术的应用(包括超声造影剂、二次谐波、三维成像、组织定征等),将会使超声领域的诊断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徐红伟,崔明霞,张莹莹,等.彩色多普勒及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7):9-10.

[2] 邓琼.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7):74-75.

[3] 叶纯发,张绪权,陈安宁,等.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7):485-488.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03年6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女性乳腺肿块患者150例, 年龄均在18~70岁, 通过手术或者病理的方法证明, 恶性80例, 良性70例。

1.2 研究方法与仪器:

仪器选用的是GE7500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调整在7.5~10 MHz的范围内。患者可选择仰卧或者左右侧卧的姿势, 将乳房完全暴露, 以乳头为中心, 利用直接扫查的方法做放射状扫查, 然后记录发生病变的乳腺实质内部结构的实际大小、具体形状、边界范围、包膜情况以及内部回声变化等情况, 同时对内部是否发生钙变以及有无后方衰减等情况也要做好详细检查, 然后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的四周及其内部血流的运行情况, 并检查与其相邻的腋窝两侧淋巴结是否出现肿大的情况, 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二维图像检查过后, 在此基础上, 通过叠加彩色多普勒的检查, 显示详细的乳腺结节内部的实际情况及其周围的血流信号变化, 然后对照病变阶结节部位的血流信号选取多普勒样本, 将声速和血流入射角控制在<60°的范围内。对动脉血流频谱参数进行测量, 包括阻力指数IR、搏动指数PI, 在根据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的数量、形状等判断病灶部位内血管的实际分布情况及其丰富程度, 同时, 病灶内的血流信号也需要进行多普勒选样, 从而参照不同的血流参数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性或者恶性。

2 结果

通过实际的研究结果, 显示出二维超声是对乳腺结节部位的病变检出率达100%。本组数据中, 诊断150例乳腺肿块患者有70例为良性, 手术后确诊58例, 其中有20例纤维瘤患者, 30例单纯囊肿患者, 乳腺增生患者8例;80例被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 手术后确诊72例, 经最后的手术病理证实70例, 其中l0例中有4例被误诊为纤维腺瘤, 良恶性诊断准确率86.7%、敏感度86.7%、特异度88.2%。

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有3例检测不到血流信号, 血流信号的检出率85.0%;恶性肿物发生病变时, 均可在其团块周围或者周边检出血流信号, 检出率100%, 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P>0.05) 。而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可以用中等或者丰富来表示, 在病变部位可见5~6处的点状血流信号, 可看到一条与肿块半径长度相仿或者超出其长度的血管;或者也可以看到3条以上的血管呈相互交接、连通以及网状状态病灶内动脉血流参数可以表示为:Vmax>0.26, RI>0.8, PI>1.5;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91%、90%、92%。

3 讨论

实际的研究报道显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以依据肿块的表现形态及大小来进行与临床高符合率的诊断, 还能依据肿块内部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对肿块更深层次的剖析, 进一步提升诊断的精准程度及正确率[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使流速很低的血流情况显示出来, 就正常的乳腺内血管来说, 通常是比较细而且血流速度很慢的, 其分布也较稀少, 只是在皮下脂肪层或者是韧带部分显现, 在腺体中显示出来的多是静脉血流, 没有发生病变时, 只能够摄取到微弱的多普勒信号。一旦乳腺增生发生病变, 就可以在病变区内测到血流信号。乳腺肿块与乳腺腺瘤的血流则在周边或者是包膜周边测得。对于浸润性管癌的彩色血流来说, 其通常在病变周围或者边缘显现, 血流流向呈不规则状态, 内径一般比较宽。在本组资料里, 只有4例纤维瘤中没有血流信号的显示, 其他乳腺实质内都可以探得血流信号, 但是, 只依据血流信号进行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是及其没有理论依据的, 也没有切实可靠的准确性。另外, 随着肿瘤的增大, 血供亦呈增加的态势, 也就是说即使是良性肿瘤也会呈现出丰富的血流信号。所以, 病灶内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对于乳腺较小的肿瘤 (直径≤20 mm) 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4]。随着高频探头与彩色多普勒技术应用的愈来愈广泛, 其水平的愈加提高, 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查手段来说, 对乳腺肿块进行早期诊断采用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近些年来, 在乳腺病变中, 超声已经逐渐成为一项使用非常普遍的影像学检查工具。随着高频探头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两种技术的日渐成熟, 使原本无法清晰判断的乳腺恶性病变微细结构得以清除的显现出来, 比如说像肿物边缘的毛刺状等, 这些都为进行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或者是鉴别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另外, 由于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的独特优点, 因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超声检查也必定会在乳腺恶性病变诊断中得到更普遍的运用。基于这种情况来看, 我们就必须要加强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中其优、缺点的分析与研究, 以此来加强在临床应用中的可使用度, 提高诊断率的正确程度。本研究主要是从超声检查正确诊断率、超声对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性与不同大小肿物的血流动力学为基本研究点, 对超声检查在乳腺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究[5]。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频探头和多普勒技术不断应用和发展, 已经成为了一种可靠的无创伤性检查手段, 可以说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的初期诊断中是一种十分可靠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50例乳腺结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探讨具体的二维声像图以及彩色多普勒 (CDFI) 的特点, 观察并比较手术之前的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手术后病理诊断之间的差异。结果 经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患乳腺癌的80例患者中, 手术病理方式确诊的为72例, 符合率为90%;经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的70例患者中, 手术后确诊58例, 符合率82.9%。通过彩色血流信号、RI、PI、Vmax等值进行分析比对, 以此判断乳腺结节的良恶性。准确率、敏感率、特异性分别是91%、90%、9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伤害的检查方法, 对乳腺结节病变的诊断有着很高的准确性,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乳腺结节病变,高频彩色多普勒,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联国, 任秀丽.浅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3) :1764-1765.

[2]李永玲.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病变的临床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 2009, 28 (4) :67.

[3]杨敏, 刘芳, 顾小宁, 等.BI-RADS超声分级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23) :1833-1835.

[4]茅瑾瑜, 朱雪萍, 章丽洁, 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J].肿瘤, 2006, 26 (1) :90-92.

上一篇:和平发展下一篇:生化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