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超在引导颈部包块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精选3篇)
高频彩超在引导颈部包块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 篇1
目的 探讨影响高频彩超引导颈部包块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的因素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450例高频彩超引导颈部包块经皮穿刺活检资料,依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影响取材成功率的因素;记录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颈部包块越小,取材成功率越低,直径<1 cm包块与1~2 cm包块间比较(86.27%vs 9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径1~2 cm包块与直径>2 cm包块间比较(96.93%vs 97.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mm组织条长度取材成功率(88.62%)与22 mm组织条长度取材成功率(98.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G活检针取材成功率(96.68%)和18G活检针取材成功率(9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穿刺过程中有部分患者感觉胀痛,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高频彩超引导颈部包块自动活检是一种安全、简便、价廉、微创取材方法,对颈部包块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iopsy success rate and safety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in neck mass.Methods Four hundred and fifty cases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in neck mas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ccording to histopathologic results,the biopsy success rate was discussed,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 ①Biopsy success rate was lower in smaller mass.Biopsy success rate of three groups were:86.27%in group A(<1 cm),96.93%in group B(1~2 cm),and 97.08%in group C(>2 cm).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86.27%vs 96.93%,χ2=7.818,P=0.00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96.93%vs 97.08%,χ2=0.007,P=0.933).②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15 mm and 22 mm sample(88.62%vs 98.47%,χ2=21.457,P<0.001).③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16G and 18G needle(96.68%vs 94.41%,χ2=1.368,P=0.242).④The complication was pain slightly in part of patients,and no severe complication was found.Conclusion High frequency color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in neck mass is a safety,easy,inexpensiv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ampling method.It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neck mass.
【Key words】
Ultrasonography; Color Doppler; Neck mass; Biopsy
颈部包块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许多疾病的局部表现,明确其性质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包块内血流动力学信息,但明确包块的性质有时较困难,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可以取得包块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诊断,从而能明确包块的性质,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4]。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近几年来高频彩超引导下颈部包块的活检资料,旨在探讨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月至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450例,均进行了高频彩超引导下颈部包块穿刺活检术,其中男289例,女161例;年龄12~73岁,平均49岁;病灶直径7~49 mm,平均18 mm;其中采用16G活检针271例,采用18G活检针179例;取材长度为15 mm的123例,取材长度为22 mm的327例。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采用百胜DU-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LOGIQ 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立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5~10 MHz线阵探头,美国Bard Magnum自动弹射式活检枪,16G和18G活检针,取材长度15 mm及22 mm。方法:穿刺前检查血常规、凝血4项,正常者方可穿刺活检;穿刺前超声检查了解病灶位置、大小、血流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选择进针方向及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在高频彩超引导下进针,每个病灶取材2~3次,所取组织样本放入4%甲醛溶液中固定,送病理学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经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两种组织条长度及两种穿刺针对取材成功率的影响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三种不同大小的包块对取材成功率的影响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取材成功率 本组共450例,其中取材满意能进行病理学诊断共431例(95.8%),19例(4.2%)因组织量太少或组织液化坏死较多不能诊断。
2.2 不同大小包块对取材成功率的影响见表1。
根据包块大小不同,将本组病例分为3组:A组<1 cm;B组1~2 cm;C组>2 cm。A组取材成功率(86.27%)与B组取材成功率(96.93%)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取材成功率(96.93%)与C组取材成功率(97.08%)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组织条长度对取材成功率的影响见表2。
15 mm组织条长度取材成功率(88.62%)与22 mm组织条长度取材成功率(98.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活检针粗细对取材成功率的影响见表3。
16G活检针取材成功率(96.68%)和18G活检针取材成功率(9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并发症 穿刺过程中有部分患者感觉胀痛,尚能忍受,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表1
三组不同大小包块取材成功率比较(例)
组别取材成功取材不成功总例数取材成功率(%)
A4475186.27
B221722896.93
C166517197.08
注:A组取材成功率与B组取材成功率相比较,χ2=7.818,P=0.005;B组取材成功率与C组取材成功率相比较,χ2=0.007,P=0.933
表2
两种组织条长度取材成功率比较(例)
组织条长度(mm)取材成功取材不成功总例数取材成功率(%)
151091412388.62
22322532798.47
注:两种组织条长度取材成功率比较,χ2=21.457,P<0.001
表3
两种活检针取材成功率比较(例)
活检针粗细(G)取材成功取材不成功总例数取材成功率(%)
16262927196.68
181691017994.41
注:两种活检针取材成功率比较,χ2=1.368,P=0.242
3 讨论
颈部包块最多见的是颈部肿大淋巴结,其病理较为复杂,可为肿瘤(原发或继发)、炎症、结核等,单凭影像学诊断并不十分可靠[5-7]。在不知病理的情况下,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寻求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获得病灶的病理学诊断尤为重要,高频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能得到原发灶的病理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高频彩超引导可避开穿刺路径中的血管及重要结构,能实时动态显示整个针道,随时调整穿刺角度及进针深度,能根据进针方向病灶的最大直径选择自动活检枪的弹射射程,可以多方面来保证穿刺过程安全(图1、2)。本组病例在穿刺过程中有部分患者感觉穿刺部位有轻微胀痛,但均能忍受;对于血供较丰富的病灶,穿刺后要压迫穿刺点,直到无出血为止。本组病例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高频彩超引导可了解包块内血供情况,为操作者取到病灶内血供丰富部位的组织提供指导,从而避免取出坏死组织,提高取材成功率。本组450例患者中,有19例未能得到病理学诊断,其中10例因组织液化、坏死较多,无法诊断,9例因包块较小(其中7例<1 cm,2例<1.3 cm),组织条内病灶组织较少,也未能得到病理诊断。对直径<1 cm的包块,特别是对较小的淋巴结穿刺活检时,很容易滑脱,造成脱靶,故往往只能取到较少病灶内组织,取材成功率相对较低。对直径>1 cm的包块,穿刺活检的过程一般较顺利,但如果组织液化、坏死较多,同样不能获得满意的病理学诊断。在穿刺路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22 mm的组织条长度,因组织样本量较多,有利于病理学诊断。对于16G和18G活检针的选择,本研究发现对取材成功率的影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管是16G还是18G活检针,一般取2条组织,若发现组织量太少,可多取1~2条,基本可以满足病理学需要。
高频彩超在引导颈部包块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自收治的82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及有完整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57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7.5±3.1)岁。病灶部位:双侧颈部淋巴结结核11例(13.4%),右侧37例(45.1%),左侧34例(41.5%);病灶数目:淋巴结单个者58例(70.7%),淋巴结2个者21例(25.6%),淋巴结≥3个者3例(3.6%);就诊原因:颈部无痛性肿块57例(69.5%);乏力,低热14例(17.1%);颈部不适11例(13.4%)。
1.2 方法与仪器
日立EUB-6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线阵探头频率7~12 MHz,凸阵探头3.5~6 MHz。患者体位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探查且记录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目、分布,有无液化及钙化,有无脓肿及窦道,彩色血流分布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超声与c T诊断率
高频超声检测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91.5%(75/82),CT检测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96.3%(79/82),两组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6,P>0.05)。见表1。
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6,P>0.05)。
2.2 淋巴结结核声像图表现
不同类型的淋巴结结核声像图表现不同,主要分为液化脓肿型(图1)、炎症型、愈合钙化型(图2)、干酪坏死型、转移型。各型超声表现,见表2。
3 讨论
颈部淋巴结结核在淋巴结结核中发病率最高,且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淋巴结结核时淋巴结内部回声、形态及血流分布均发生改变[2]。淋巴结结核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检查,临床常需穿刺检查,临床存在取材不理想,部分漏针及并发症等发生,因此浅表淋巴结的穿刺可配合高频超声检查下操作,有利于准确的诊断。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能显示颈部大多淋巴结,显示浅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和血管分布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于淋巴结病理状态的改变有较好的鉴别作用[3,4]。
该研究中,高频超声检测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为91.5%(75/82),CT检测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为96.3%(79/82),两组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频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率与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另外该研究中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提供不同的临床超声图像,能够反映淋巴结的病理改变及病灶旁组织的改变,在超声下可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粗略的进行分型。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显著改善了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多种复杂声像图表现,有利对于疾病进行分型诊断,这与霍春媛、文萍等报道一致[5,6]。
但是该组研究表明,超声的检测阳性率为91.5%,尚需与相关的生化和实验指标,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相结合,结合病史、体征,共同进行诊断,以能提高超声检查的特异性及准确性,为临床的临床分型治疗提供支持。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分析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诊断,同时分析不同类型淋巴结结核声像图表现。结果 高频超声检测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91.5%(75/82),CT检测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96.3%(79/82),两组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6,P>0.05)。不同类型的淋巴结结核声像图表现不同,主要分为液化脓肿型、炎症型、愈合钙化型、干酪坏死型、转移型。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率与CT无显著性差异,可提供不同的临床超声图像,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淋巴结结核,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Morrone Dassoni F,Pajno MC,et al Ulcers of the face and neck in a wonlan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presentation of a clinical case[J].Rural Remote Health,2010,10(4):1485.
[2]Henfiette HW,Alfonsus JMB,Peter FB,et a1.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chyloas leakage after neck dissection[J].Head Neck,2010,18(2):347-351.
[3]布玲代,张雨,娜迪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声像图表现[J].新疆医学,2008,38(6):62.
[4]金虎日,车成日.脓肿型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治[J].当代医学,2013,19(4):56-57.
[5]霍春媛,李艳,刘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9):1640-1641.
高频彩超在引导颈部包块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 篇3
【关键词】 CTA;颈部彩超;脑梗死;动脉狭窄;检出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57-01
目前在临床上的诸多研究已经证实,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狭窄为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对颅内外血管狭窄进行诊断的金标准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然该方法属于又创检查,且费用比较昂贵,不容易被普通患者所接受。最近一段时间有学者采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法对颈动脉狭窄进行检查,收获颇丰[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DSA、CTA、CTA与颈部血管彩超联合法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病例,共抽取48例,其中有男29例女19例,年龄46-84岁,平均(69.4±10.5)岁。本次研究对象均经CT和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并且将患有房颤、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原发感染性疾病、外伤以及碘过敏史等疾病患者予以剔除。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抽取的研究对象分别展开DSA、CTA、CTA与颈部血管彩超联合检查,将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计算检出率,并展开比较分析。
1.2.2 检查方法 CTA:所用仪器为GE Light SpeedVCT 机,探测器选用64排,层厚设定为0.625mm,螺距为0.984,电流为600mA,电压为120kV,扫描范围包括主动脉弓到颅顶,对比剂选用非离子型碘海醇,剂量为350ml,先将20ml的造影剂予以注入,在C4水平进行固定,以2s/帧的速度进行扫描,对颈动脉造影剂浓度达峰值所需的时间,并对扫描延迟时间进行确定。将扫描所得数据通过GE Advantage workstation 4.2工作站进行处理。将扫描所得圖形经过减影软件将残存骨进行减除,将血管分离出。颈部血管彩超:所用仪器为阿洛卡α1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两侧CCA、颈动脉分叉部以及ICA进行检查,并对颈内中膜内膜厚度(IMT)予以探查,观察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确定斑块的部位以及回声强度,对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测量。DSA:所用仪器为GE公司DSA机,利用Seklinger技术,通过股动脉穿刺展开双侧颈动脉造影,对颅外颈动脉各段取正、侧、斜位摄片。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发现,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三项检查,且未发生不良反应。经比较发现DSA、CTA、CTA与颈部血管彩超联合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在临床上诊断缺血性脑梗死相对较为简单,然对其进行病因诊断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不具有统一的标准。目前DSA被视作对血管狭窄进行判断的金标准,能够对出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准确计算,然该方法为有创检查且价格昂贵,导致应用受限。颈部血管彩超则是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性的一种检查,目前为对颈动脉斑快进行诊断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然该方法易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2]。CTA为最近几年以来在临床上无创性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血管狭窄的一种良好手段,存在更高的时间以及空间分辨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以及更长的解剖覆盖范围,并且能够使血管减影技术使成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3]。在本次研究中对48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开DSA、CTA及CTA+彩超对颈动脉狭窄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各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不具有显著差异,然均较彩超检查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彩超还可以对溃疡斑块进行检测。这一结果显示CTA+彩超法对颈动脉狭窄以及斑块进行检测方面存在较高的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逄涛.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9,46(21):32-33.
[2] 赵明伦.分水岭脑梗塞(附54 例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5(12):172-173.
【高频彩超在引导颈部包块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推荐阅读:
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应用彩超诊断的效果的论文09-26
高频超声应用价值论文06-16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10-06
应用彩超06-27
颈动脉彩超 的临床意义06-20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论文07-05
乳腺彩超08-22
彩超鉴别10-04
彩超技术11-20
心脏彩超检查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