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2024-10-06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精选7篇)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篇1

脑血管病[1]属于我国临床治疗中多发的一种疾病, 是世界三大发病率与致死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 主要集中于中老年群体。 近几年,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且向着低龄化发展。 脑血管病具备很高的致死致残率, 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 占70%~80%[2,3], 主要病因是颅内外血管病,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 而且大大增加社会负担与家庭负担, 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实施颈部血管彩超进行检查, 以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符合率, 及时给予内科治疗与介入治疗[4], 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病残程度, 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机选择该院在2013 年1 月—2015 年6 月治疗的6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60 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 患者均使用颈部血管彩超进行检查, 以探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的6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60 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别属于观察组与对照组,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均通过颅脑CT与颈动脉彩超确诊, 排除急性脑血管病史、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出血倾向、近期手术、凝血功能药物治疗史等的患者。 其中对照组中男患者44 例, 女患者16 例, 患者年龄最大是78 岁, 最小是40 岁, 平均是 (53.3±3.7) 岁;观察组中男患者46 例, 女患者14 例, 患者年龄跨度是41~76 岁, 平均是 (54.7±4.3) 岁, 20 例患者伴有原发性高血压, 16 例伴有冠心病, 10 例伴有糖尿病, 10 例伴有高脂血症, 16 例存在吸烟史, 4 例肥胖, 10 例饮酒过度, 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具备可比性。 120 例患者签订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的意见书。

1.2 方法

使用型号为LOGIQP5 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 (美国通用公司) 进行检查, 探头频率是5~10 MHz, 患者选择平卧位, 以保证颈部暴露的充分性, 患者颈下进行垫枕, 且患者头部略向一侧偏, 顺着患者的颌下角、锁骨上角、枕后角、胸锁乳突肌前缘等进行扫查, 以探测患者的颈内动脉的内径、椎动脉的内径、血流频谱、颈总动脉的内径、 颈外动脉的内径、 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血管壁的厚度等信息。 正常颈动脉患者的管壁表现为双线征, 较为典型, 两线之间的距离是内中膜厚度, 一般均<1 mm, 对患者血管的斑块形成、粥样斑块厚度、回声、数量以及血管狭窄等进行观察与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正常管径-最小管径) /正常管径×100%, 管腔狭窄分级标准如下:100%, 且没有通过彩色血液, 为血管闭塞;70%~99%, 为重度狭窄;30%~69%, 为中度狭窄;0%~29%, 且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显著, 为轻度狭窄。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资料, 计数资料表示利用百分数进行, 开展 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此次探究过程中, 观察组患者中, 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的内中膜增厚均超过1.3 mm, 其中36 例患者的颈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 涵盖4 例患者存在颈总动脉窦部, 16 例患者颈内动脉的起始部分存在狭窄, 2 例患者的颈总动脉干部存在狭窄, 4 例患者的颈外动脉的起始部分存在狭窄, 10 例患者的锁骨下动脉的起始部分存在狭窄, 发生率是60%。 在影像资料中, 表现为血流速度加快, 且血流存在充盈缺损。 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的病发率是100%, 其回声斑块多样化, 同时存在内中膜的增厚现象, 多集中于颈动脉分支位置与颈内动脉。 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病发率是10%, 颈动脉粥样斑块病发率是16.7%, 明显低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日渐明显, 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 患者的死亡率较高, 短暂性脑缺血属于脑血管意外的一种危险信号[5,6]。 随着我国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应用到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诊断中, 诊断符合率高达100%。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发机制较为复杂, 主要受到斑块破裂的影响造成栓子, 从而引发血管栓塞与斑块溃疡[7]。 受到管腔突然闭塞的影响, 造成颈动脉狭窄严重, 引起血管低灌注的发生。

该研究中, 通过探究接收的6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60 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得出,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是60%, 颈动脉斑块的病发率是100%, 对照组患者分别是10%、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郭夏青等[8]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颈动脉血管与血流上存在的异常情况, 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具备很高的临床价值, 可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曼, 马云川, 吉训明, 等.脑代谢-脑血流同期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特征与类型[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 (1) :43-48.

[2]杨大才, 唐兰, 古鹏, 等.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和TCCS联合检查对脑梗塞的评价[J].大家健康, 2014, 8 (7) :54.

[3]刘新通, 何池忠, 王丽娟, 等.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J].广东医学, 2012, 33 (2) :256-259.

[4]张秋娟, 郭佑民, 杨军乐, 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皮层下灰白质微结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 (10) :1737-1741.

[5]曾献忠, 冯谢琳, 马俊, 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3) :5816-5819.

[6]余传庆, 张梅, 朱蕾, 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2, 11 (6) :613-618.

[7]殷云志, 陈燕浩, 金朝林, 等.CT动脉成像在颈动脉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因素相关性的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 (10) :1616-1618.

[8]郭夏青, 卢宏.血清组织蛋白酶K、胱抑素C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8 (2) :269-271.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对其均进行头部CT检查或MRI检查后, 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中男69例, 女31例;年龄48~79岁, 平均65.3岁;39例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 18例患者为小面积脑梗死, 28例患者为腔隙性脑梗死, 15例患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此外, 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进行检测时, 需取平卧位, 另外头部还需要和检查对侧成45º角, 以便于颈部间的动脉能够充分显露出来, 对患者采用先左后右的检查顺序, 常规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以及椎动脉,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管腔内径以及斑块等情况[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 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发现, 有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有33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时, 有53例患者发现有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有49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 其中21例发育异常。两种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超声检测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不足, 具体见表1。

此外, 将100例患者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时, 也具有明显差异, 100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检测有斑块, 其中有30例为硬斑, 18例为软斑, 6例为混合斑;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其中7例患者为颈外动脉起始部狭窄。而参照组有4例检测有斑块, 未发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等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目前由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生活的主要疾病[1]。以往人们经常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 并且将其检测结果作为判定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程度的依据, 但由于其在检测过程中易对患者造成创伤, 且费用较高, 不利于在临床上推广使用[4]。本研究主要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研究显示,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可以动态观察颈部血管的血流状况, 判断血管内膜有无斑块形成, 有无狭窄、闭塞等。此外, 经过对比显示,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和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判断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方面优于颈部血管彩超。综上所述,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与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符合率较高,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不足, 但由于其检查安全且效果较好, 相比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费用较低, 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对其进行头部CT检查或MRI检查, 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此外, 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 并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发现有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33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而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时, 有53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49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结论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符合率较高, 但在一定程度仍有不足, 因其检查安全且效果较好, 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颈部血管彩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动脉血管病变

参考文献

[1]栾国明, 王忠诚, 刘建秀, 等.彩色经颅多普勒的检查方法和正常参考值[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1, 7:4.

[2]袁国祥, 朱慧琴, 徐薇, 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塞关系的研究[J].中国神经病学, 2001, 14 (3) :169.

[3]沈介明, 胡锦清, 张仲伟.CT血管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测量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比较[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 (3) :173-188.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2月-2012年3月在我院均行CTA和CVUS检查颈部血管病变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44~74岁, 平均 (65.23±5.78) 岁。全部患者行头颅MRI或CT检查。

1.2 方法

应用德国GE螺旋64排CT, 日本MRI, 飞利浦HDI5000, IU2-2, GE Logiq E, GE Logiq 9超声诊断仪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颈总动脉和椎动脉探测。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四个表的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VUS检查结果:颈动脉狭窄18例, 其中总颈动脉干狭窄1例, 颈外动脉起始狭窄1例, 颈内动脉起始和颈总动脉窦部16例;椎动脉病变14例, 其中椎动脉发育异常8例, 椎动脉闭塞1例,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5例;锁骨下动脉起始狭窄2例。CTA检查结果:颈动脉狭窄21例, 其中总颈动脉干狭窄1例, 颈外动脉起始狭窄2例, 颈内动脉起始和颈总动脉窦部18例;椎动脉病变30例, 其中椎动脉发育异常14例, 椎动脉闭塞1例,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15例;锁骨下动脉起始狭窄4例。在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方面, CTA和CVUS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诊断椎动脉病变方面, CTA和CVUS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CTA优于CVUS。

3 讨论

脑血管造影是当今评价脑血管闭塞或狭窄的金标准, 但该检查为有创检查, 造影的费用较高, 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0.5%~0.3%, 故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CTA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无创、快速血管显示技术, 能够准确的测量血管的内径, 越来越多的报道认为其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有很大临床价值[1]。研究表明[2], 高分辨CTA检测颅内和颈部血管闭塞和狭窄敏感性可达100%, 预测值为93.4%, 与DSA基本一致。

CVUS操作简单快捷、无创、无辐射, 价格低廉, 可以在床边操作, 进行动态颈部血流的观察, 判断有无闭塞、狭窄和斑块的形成。当前, 对于斑块的稳定性和斑块超声特性的实验取得较好的一致性, 即低回声和中等回声斑块为不稳定性斑块。但VUDS很难为临床提供清晰的血管形态学资料, 对狭窄的判断和狭窄的程度与操作者的技巧和工作经验有关。另有研究表明, CTA和CVUS对斑块引起的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但CVUS对判断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不如CTA。应用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管腔和管壁性质进行探测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颅内缺血机制作出一定程度的判断, 而且还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CTA虽然优势明显, 但其不能显示出小血管, 对于早期斑块溃疡的敏感性不如CVUS, CVUS可以对血管的管腔进行探测, 区别出非均质和均质的病理变化, 有利于早期发现斑块内出血、斑块溃疡、脂质斑块, 敏感性高达89%~99%。另外, 行CTA检查时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 一部分患者因对造影剂过敏不能完成检查。

摘要:目的 观察颈部血管彩超在辅助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部动脉病变中的效果。方法 对50例经过头部MRI或CT和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颈部血管超声 (CVUS) 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 检查, 以CTA检查的结果为对照, 对CVUS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VUS和CTA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别为21、18例, 椎动脉发育异常或者狭窄分别为14、30例。结论 CVUS和CTA对于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效果基本一致, 但对于诊断椎动脉疾病CTA效果优于CVUS。

关键词:颈部血管彩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1]Verhoek G, Costello P&apos;Khoo EW, et a1.Carotid bifurcmion CT angiography:assessment of interactive vo]umer endenng[J].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9, 23:590-596.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篇4

关键词:颈部血管彩超,动脉硬化,脑梗死

临床研究发现脑梗死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 可作为预测及评价患者脑梗死情况的一项有效指标。为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动脉硬化性斑块中的诊断价值, 我们将就诊于我院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健康者纳入研究, 分析比较两者彩超检查结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试验组47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 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住院者, 对照组478例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定期体检的健康人。试验组男261例, 女217例;年龄43~78岁, 平均 (65.8±6.7) 岁;合并高血脂201例, 合并冠心病203例;检查发现脑梗死128例, 梗死灶位于左侧86例, 右侧32例, 双侧及脑干10例;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73例, 小面积脑梗死30例, 腔隙性脑梗死25例。对照组男252例, 女226例;年龄44~79岁, 平均 (65.7±6.8) 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类型为宽频变频线阵探头, 频率为5.0~9.0 MHz。操作人员为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 被检查者取平卧头后仰位。检查顺序为从颈动脉根部开始依次检查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及分叉部、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段、椎动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及类型、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 (1) 颈动脉狭窄程度参照美国放射学会专家组和多普勒超声诊断ICA诊断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完全闭塞4类。轻度狭窄:患者经检查动脉管腔狭窄小于50%, 内径相对减小, 局部血管壁有斑块形成, PSV<125 cm/s;中度狭窄:患者经检查动脉管腔狭窄50%~69%, 血流于狭窄段出现加速情况, PSV为125~230 cm/s;重度狭窄:患者经检查动脉管腔狭窄70%~99%, 血流流速于狭窄段出现进一步加快情况, PSV>230 cm/s, 或检查发现管腔仅有少量血液通过, 血流流速极低;完全闭塞:经检查未发现血流信号, 无血流通过。 (2) 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正常状态检查颈动脉应分为内、中、外三层, 结构清晰,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1.0 mm;若局部IMT≥1.2 mm, 或与相邻部位比较厚0.5 mm, 或局部IMT为相邻部位的1.5倍则认为该部位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依据斑块的回声情况分为四大类, 分别为脂质斑:该斑内部呈弱回声或等回声;纤维性斑块:斑块内部呈高回声状态, 无声影;钙化斑:斑块内部呈强回声状态, 存在声影;复合型斑块:斑块回声不均匀, 同时存在脂质斑和钙化斑。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颈动脉狭窄情况比较

对照组未发现存在颈动脉狭窄情况出现, 患者颈动脉表现为正常状态, 动脉血管壁光滑、内径大小正常、血管腔内血流充盈好无缺损;频谱表现为三相波形, 存在频窗, 频带窄。试验组中度狭窄52例, 重度狭窄48例, 管腔狭窄11例, 患者狭窄及闭塞发生率为23.22%。两组管腔狭窄及闭塞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意义 (χ2=125.58, P<0.05) 。

2.2 两组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及类型比较

试验组312例存在斑块情况, 其中脂质斑144例, 纤维斑块73例, 钙化斑64例, 混合斑31例, 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65.27%;对照组49例存在斑块情况, 其中脂质斑17例, 纤维斑块11例, 钙化斑13例, 混合斑8例, 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10.25%。试验组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

试验组IMT为 (1.33±0.25) mm, 对照组为 (0.52±0.17) mm, 试验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8.58, P<0.05) 。

3 讨论

本研究对478例患者及478例同期健康人进行分组, 测定颈部血管彩超发现, 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相比, 其颈动脉狭窄情况较正常人严重;检查研究对象粥样斑块发生例数,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确诊时可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可明确患者血管狭窄情况及粥样斑块分布, 通过动脉斑块质地、性质的分析可进行脑梗死发生率及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对进一步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脑卒中的预防有重要意义。且使用血管彩超进行检查, 避免了对患者进行有创操作, 同时检测结果明显, 故血管彩超进行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检查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手段, 同时无电离辐射, 价格低廉, 准确率较优。因此, 在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中使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硬化及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 对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朝.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 2012, 18 (3) :309-311.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神经内科门诊经过确诊证实脑梗死且住院系统治疗的患者100例 (2014-01~2016-03) , 其中男68例, 女32例, 年龄48~85岁, 高年资神经内科医生确认诊断, 符合脑梗死最新的诊断条件, 所有患者都行CT及MRI头部扫描并得到确诊。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检查采用本院近年最新引进的德国百胜MY Lab90、德国西门子S1000超声诊断仪, 探头为线阵式, 频率6~12兆赫, 患者检查时头部后仰, 下颌抬高, 患者头部检查时轻度偏转, 顺着检查侧的颈动脉血管检查, 分别测量颈总动脉 (测量部位为颈内、外动脉分叉部约1cm处) 、颈内动脉 (颈内、外动脉分叉上约1cm处) 管腔内膜交界面到管腔中膜与管腔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即所测量血管的内膜-中膜厚度 (IMT) , 在此处及此处的前后10mm处测量, 得到的3个数值求平均值。管腔内膜增厚的标准为IMT大于1.0mm, 小于1.3mm, 或增厚、隆起、向内突出;斑块的标准IMT大于等于1.3mm, 或管腔内壁见非均质回声, 发现IMT增厚和 (或) 斑块为颈部血管粥样硬化。脑部血管采用SONARA TELC超声检查仪, 探头频率为2~4兆赫, 经双侧颞部分别检查双侧的大脑前动脉 (ACA) 、大脑后动脉 (PCA) 、大脑中动脉 (MCA) 、颈内动脉终末段 (ICA) , 枕部检查椎动脉 (VA) 、基底动脉 (BA) 频谱。将频谱形态变钝, 阻力指数 (RI) 增高等作为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判断标准, 同时观察血流速度, 平均血流速度大于90cm/s、大于120cm/s、大于150cm/s分别为轻、中、重度狭窄, 收缩期血流速度大于140cm/s、大于180cm/s、大于220cm/s分别为轻、中、重度狭窄, 涡流、湍流及乐性杂音出现等也是作为脑血管狭窄的判断指标[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 数据用±s表示, 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进行分析与χ2检验统计。

2 结果

颈部彩超检查100例病人, 其中颈动脉硬化且发现斑块的有82例, 约占82%, 其中颈部血管壁斑块数量2处及以上的病例为72例, 其中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有58例, 颈内动脉近端共有24例, 颈总动脉、颈外动脉相对较少。检测出脑动脉狭窄>50%的5例, 占5%。TCD检查脑动脉血管发生硬化改变, 且同时可见血管流速增高的共48例, 脑动脉硬化改变, 同时可见血管流速减低的共32例。二种检查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χ2=0.212 P>0.05;t=1.813, P>0.05) , 二者联合提高了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率, 为临床医生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及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部分脑组织因部分供脑血管发现狭窄或梗塞, 引起脑组织的缺血、缺氧, 总之是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并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脑梗死的病因很多, 但最根本病因是, 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包括颅内、外血管, 当供应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时, 造成脑组织血液供应量显著减少, 完成不了基础代谢的需要, 从而引起局部脑组织发生坏死。目前部分研究文献表明, 颅内外血管的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最常见原因, 而动脉硬化是比较缓慢的过程, 是多种原因导致的, 并且不容易被重视, 同时也表现为全身血管的硬化, 最初仅表现为血管流速缓慢, 进而容易形成斑块, 产生涡流, 并对动脉内膜造成伤害, 致使更容易形成斑块, 本研究的病例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处, 与其他报道一致[3]。全部病例中检出脑动脉血管管径变窄12例, 这说明, 颈动脉血管变窄、闭塞引起颅内动脉低灌注不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 而不稳定的斑块易滑脱, 形成栓子, 引起急性脑梗死[4]。动脉硬化一般会侵袭全身各部位的大、中动脉血管的内膜, 一般表现为早期血管内膜增厚, 最后慢慢血脂沉积, 形成软、硬斑块, 颈部动脉为人的最接近体表的动脉血管之一, 超声检查能够比较清晰的显示血管壁及血管内情况, 并准确测量血管内、中膜的厚度, 对血管壁及内膜的改变能够及时得到数据并记录, 并作出较准确的评价。TCD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检查颅内血管动力学改变的检查技术, 可以判断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方向、频谱等多个参数特点, 并能够反映颅内动脉壁的弹性、并可及时发现脑血管痉挛、狭窄等病理状态[5]。TCD可以表现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管壁结构形态学上的改变, 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联合TCD对脑部血管检查, 可以为脑梗死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并且能够提供脑部血管及颈部血管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也能够对颅内及颈部动脉血管的血流量情况进行评价, 结合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是其他检查不能比拟的。不仅可以提高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同时也能够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提供警示, 能够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颈部血管彩超结合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 Doppler, TCD) 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过高年资神经内科医生确诊同时有CT或MR诊断报告脑梗死患者100例, 对上述患者行TCD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检出脑动脉硬化的有76例, 颈部血管 (颈总、内动脉) 硬化且伴有较明显斑块的有82例。TCD检查脑动脉血管发生硬化改变, 且同时可见血管流速增高的共48例, 脑动脉硬化改变, 同时可见血管流速减低的共32例。结论: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上早期发现脑梗死, 对临床上早期诊断脑梗死有较大帮助。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脑部血管,脑梗死

参考文献

[1]牟小华.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监测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0 (17) :29-30

[2]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59-202

[3]钱建林, 宣丽敏, 周卫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的观察[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 7 (1) :42

[4]孙小妹, 方亚平, 费名红.彩色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 8 (4) :35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0月-2011年8月在本院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70例, 其中男104例, 女66例, 年龄34~82岁, 平均 (52.4±9.5) 岁, 糖尿病病史5~29年。该组糖尿病的诊断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非糖尿病组是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 (平均血糖均<5.6 mmol/L) , 其中男64例, 女36例, 年龄24~78岁, 平均 (50.6±10.7) 岁。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GE-500型及GE-ViVi4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 频率为7~10 MHz。患者仰卧颈部垫枕, 头略偏向对侧。先从颈动脉根部做纵向及横向扫查, 依次为颈总动脉 (CCA) 、颈内动脉 (ICA) 、颈外动脉 (ECA) 。颈动脉内中膜 (IMT) 厚度的测量应在距颈总动脉膨大下1 cm处及近心1 cm、远心1 cm三点的厚度, 左右两侧6点的均值确定为IMT值[2]。分别测量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SPV) 、舒张末期速度 (EDV) 、阻力指数 (PI) 、搏动指数 (RI) 。并观测颈部动脉有无斑块、内膜增厚及位置、形态、数量、大小和二维声像图特点, 如有管腔狭窄还要进一步测量其狭窄面积和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的改变。

1.3

正常颈总动脉内-膜 (IMT) 的厚度<1.0 mm, IMT>1.2 mm认为是斑块形成。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将斑块定义为: (1) 扁平斑:内膜下有脂质沉积, 局部轻度凸起, 内膜仍覆盖, 较光滑; (2) 软斑:以低回声为主, 明显隆起在管腔内, 斑块表面无内膜, 表明不光滑; (3) 硬斑:斑块凸向管腔, 呈强回声, 表面不平整, 有声影; (4) 复合斑块:斑块凸向管腔, 表面形似“火山口”的龛影, 内部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组的内膜增厚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170例糖尿病患者内膜增厚例数为146例, 发生率为85.88%。CDFI显示两组对照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改变,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糖尿病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与对照比较, P<0.05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全身性动脉系统血管疾病, 尤其是颈部动脉是动脉硬化的高发部位。动脉变性、钙化和纤维组织增生后形成粥样斑块引起的全身性病变。在粥样斑块病变基础上形成的栓子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因, 国外有研究表明, 颈动脉病变与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全身重要血管病变有着很高的相关性。本组糖尿病组与健康人群组作对照, 显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 (IMT) 增厚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组, 170例糖尿病内膜增厚者为146例, 正常对照组100例内膜增厚者11例, 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糖尿病组斑块的发病率高达85.29%, 远远高于健康人群的斑块发病率 (23%) , 其中170例糖尿病组斑块的分类, 扁平斑51例 (30%) , 软斑47例 (27.64%) , 硬斑36例 (21.17%) , 复合斑11例 (6.47%) 。在各类文献报告中发现, 糖尿病的患者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发生率极高, 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1倍, 平均年龄比后者提前10年[4]。因此, 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检测颈部动脉内膜 (IMT) 被认为是当代判定动脉硬化的最可靠指标, 其测定的动脉内膜厚度远较血管造影准确[5]。最大优点直观、实时、无创、简便、可重复操作, 患者易于接受。随着彩色血流显像技术和二维高分辨力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 血管检查的二维图像能够清晰反映血管的内部构造, 病变的程度、大小、范围及血流动力学参数, 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对2型糖尿病并发外周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时林, 项守奎, 蒋丽军, 等.2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对比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 11 (2) :98-100

[2]时林, 项守奎, 蒋丽军, 等.2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对比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 11 (2) :98-100

[3]钱蕴秋, 简文豪, 赵玉华, 等.常见病超声诊断参考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373.

[4]徐智章, 张爱宏.彩超对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 7 (2) :130-131.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 篇7

关键词:腹部,外周,血管急症,彩超检查,临床价值

就我院近几年接诊的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来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而在相关研究上也不难看出,我国近几年有关于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发病率也呈现增长趋势[2]。这类疾病患者的血管损伤能造成动脉内膜撕脱与血栓闭塞[3],进而引发假性动脉瘤,严重情况下可能发生动脉离断,然后造成静脉血栓、静脉离断等[4];轻者引发远端肢体缺血与坏死,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5],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此,必须加强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的重视,早发现与早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几年我院采用彩超检查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确诊率较高,临床价值很大,为了进一步分析彩超诊断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腹部与外周血管急症患者62例,全部为血管损伤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50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均值为36.4±8.2岁;对所收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后可知,皆有外伤史和(或)手术史。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选用的仪器为惠普Sonos-5500(美国)与东芝Nemie-20(日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中探头的频率设定为7.5~12.0MHz[6]。具体的检查方法为:针对患者可疑的血管损伤部位、血管壁、管腔内回声及血流充盈情况等进行常规检测[7],并且对患者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回升变化进行观察,若察觉异常情况则要追踪近心端与远心端走行方向、关闭与管腔回声情况,同时对血流充盈情况进行追踪,同时寻找破口,利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患者血流方向和血流性质[8],最后采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和破口分流速度,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1.3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同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病理对照

62例腹部及外周血管急诊患者最终全部经血管造影或者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而采用彩超检查所得结果与病理对照可知,其中漏诊1例,确诊率为98.39%,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彩超诊断准确率很高。

2.2 诊断结果

62例腹部及外周血管急诊经彩超检查所得为22例假性动脉瘤、11例夹层动脉瘤、16例静脉栓塞、4例动脉离断、3例动脉内膜撕脱并血栓闭塞、3例外伤性急性动脉闭塞、静脉离断3例(实际2例,另1例为腘静脉离断,漏诊),详细数据分析见表1所示。

2.3 诊断具体情况

62例腹部及外周血管急诊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具体结果如下:

(1)假性动脉瘤:本次病理证实22例,彩超确诊22例,彩超检查可见损伤血管旁一囊性包块,囊壁常见形成附壁血栓,利用PW经破口能测到收缩期系由动脉射入到囊性包块而产生的一种高度血流,而舒张期则系由包块流到动脉产生的一种反向低速血流。22例假性动脉瘤具体为10例股动脉型、8例桡动脉型、2例腘动脉型、各自1例的胫后动脉型与胫前动脉型。

(2)夹层动脉瘤:本次病理证实11例,彩超全部确诊,彩超检查可见管腔增粗,并且可见撕脱内膜把官腔分成了真腔与假腔(假腔多于真腔,且流速更低),假腔伴有血栓形成,探及破口,PW可在该处检测到双期血流。11例夹层动脉瘤具体包括3例1型与8例2型。

(3)静脉栓塞:病理证实16例,经彩超检查有16例,确诊率为100.00%。

(4)动脉离断:病理证实4例,经彩超检查全部确诊,彩超检查可见损伤处有明显肿胀,离断处血肿形成也十分明显,并且远端动脉呈现一种完全闭塞状态,而且伴行静脉也出现栓塞,其中有2例属于近心端伴有假性动脉瘤形成。

(5)动脉内膜撕脱并血栓闭塞:病理证实有3例,全部经彩超检查确诊,可以见到撕脱内膜摆动于管腔内,包括1例股总动脉在两厘米范围内存有血栓闭塞,远端动脉流速则很慢,而另外2例则属于远端动脉完全闭塞。

(6)外伤性急性动脉闭塞:病理证实3例,全部经彩超确诊,彩超检查在其损伤处可以看到远下肢为青紫色,并且出现动脉完全闭塞。

(7)静脉离断:病理证实2例,彩超检出3例,其中有1例为腘静脉离断,属于漏诊。彩超检查静脉离断可见损伤处有十分明显的肢体肿胀,同时离断处血肿不明显,但是远端管腔却出现完全血栓栓塞(这极易引发漏诊)。

3 讨论

就我院近几年临床工作来看,腹部及外周血管急诊比较常见,基本上都是医源性与外伤性所致,而且粗大动脉断裂过于危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采用超声检查,这就为临床诊断工作带来了困难。比如说本次研究中有几个患者血管的断裂皆在腘动脉之下与大血管分支的地方,由于周围血肿使得离断口受到压迫,最终发生出血性休克,但是患者的血管壁较薄,这就使得超声检查很难将血管断端直接征象显示出来[9]。但不管怎么说,本次研究针对接待的62例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采用彩超检查,其中仅有1例患者漏诊,确诊率高达98.39%。具体而言,62例腹部及外周血管急诊经彩超检查所得为22例假性动脉瘤、11例夹层动脉瘤、16例静脉栓塞、4例动脉离断、3例动脉内膜撕脱并血栓闭塞、3例外伤性急性动脉闭塞、静脉离断3例(实际2例,另1例为腘静脉离断,漏诊)。在检查中,62例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当属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静脉栓塞。假性动脉瘤主要是因为感染和外伤或者医源性等有关因素而造成的动脉壁全层破裂,并且周围软组织形成局限性血肿,造成血流从破口流过后与动脉相通,彩超诊断显示动脉受损,并且受损旁能见到一囊性包块。总之,彩超检查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可以取得比较高的确诊率,加上此种诊断方式有着无创与及时的优点,能对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对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丁蓉,郭杰,王晶明等.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2):161-163.

[2]陈玉清.临床分析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J].健康大视野,2013,21(7):90.

[3]林霖,廖萍,黄志平等.急诊彩超检查在腹部和外周血管急症中的应用价值[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4(4):524.

[4]周春高,杨正强,施海彬等.腹部外科术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6):930-932.

[5]王锐,史保权,张文云等.急诊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急症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07,29(9):975-976.

[6]胡茂清,龙晚生,兰勇等.血管源性急腹症的MS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1):67-70,79.

[7]黄志明,杨益刚,吴梦楠等.急性腹部闭合性肠管及肠系膜血管损伤CT诊断[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91-92.

[8]MSCT常规腹部多期增强去骨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5):446-449.

上一篇:保护地黄瓜病害下一篇:商标淡化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