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2024-09-05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共11篇)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1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 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 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1], 在脑血管意外的病因中位居第三, 因此早期明确诊断至关重要。我们对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26例患者进行了CT血管成像 (CTA)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血管造影检查, 其中14例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 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 本组患者于2007—2010年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住入我院, 所有病例均通过CT检查确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女性20例, 男性6例, 年龄34~80岁, 平均 (57.3±3.0) 岁。26例全部行DSA检查, 造影检查前均先行CTA检查, 其中对14例患者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

1.2 检查及治疗方法

CTA采用GE Light Speed 64排多层螺旋CT, 原始数据采集用螺旋扫描方式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薄层容积扫描, 图像后处理在工作站上进行。DSA采用西门子AXIO MARTIS F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穿刺插管全脑血管造影, 对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多角度投照至血管显示满意为止。需要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 回顾DSA检查图像选择一幅能充分显示颈动脉瘤的最佳角度工作图像, 采用不同型号的微导丝, 将与之匹配的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内, 分别送入1~5个弹簧圈栓塞至满意为止。

1.3 随访

介入栓塞治疗患者栓塞完毕后立即行DSA血管造影, 与栓塞前的图像比较。介入栓塞治疗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 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

2 结果

2.1 CTA检查

所有26例患者DSA血管造影检查前均行CTA检查, 共检出动脉瘤30个, 其中合并2个动脉瘤4例 (15%) , 1例 (4%) 合并4个动脉瘤, 阴性3例 (10%) 。CTA最小密度投影和三维CTA能很清楚显示大脑中动脉血管瘤大小、形态, 见图1, 2。

2.2 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26例患者中检出动脉瘤患者23例 (89%) , 未检出动脉瘤的患者3例 (12%) , 总共检出动脉瘤30个, 其中4例 (15%) 合并2个动脉瘤, 1例 (4%) 合并4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4个 (13%) , 后交通动脉5个 (17%) , 颈内动脉14个 (47%) , 大脑中动脉5个 (17%) , 大脑前动脉2个 (7%) 。2种检查方法就动脉瘤检出情况并无明显差异;2种检查方法就显示动脉瘤大小, 形态及其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的关系方面DSA检查优于CTA检查。DSA图像不仅能显示CTA图像中的瘤体大小、形态, 还能清楚显示载瘤动脉和周围动脉的空间位置关系, 见图3。

2.3 介入栓塞治疗

23例检出动脉瘤的患者中14例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 6例行手术治疗, 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14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中无一例死亡, 术后行DSA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 见图4。2例在介入栓塞治疗过程中, 因操作时间过长, 引起载瘤动脉血管痉挛, 使用利多卡因后缓解, 术后随访无不良并发症。

3 讨论

3.1 DSA检查与CTA检查的比较

DSA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2], DSA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动脉瘤及其瘤颈和载瘤动脉及附近的穿支血管, 可以全面评价颅内循环, 尤其适用于小动脉瘤的检出, 还可以同时观察动脉的血流情况, 为术中进行血管栓塞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但是同时DSA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 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局部血肿、感染、血管痉挛以及动脉瘤破裂等[3]。CTA是以螺旋CT技术为基础, 结合计算机进行的脑血管三维重建, 作为一种准确、无创、快速的成像技术, 近些年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TA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瘤体与瘤颈大血管的关系、主要供血来源, 重建后图像可以任意角度旋转, 且一次检查可以同时获得所有颅内大血管影像[4]。何跃等[5]及朱丽丽和徐凯[6]认为在对颅内动脉瘤体及瘤颈大小、形态上的描述CTA和DSA无明显差异, 本组病例术中所见实际情况与此观点相同, 笔者认为CTA可以作为筛选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DSA在观察动脉瘤附近重要的穿支动脉血管方面明显优于CTA, 本组1例患者左侧后交通动脉瘤附近有一根穿支动脉在CTA上未显示, 行DSA造影检查时发现, 无法进行介入栓塞治疗, 后经保守治疗, 随访结果良好。因此笔者认为DSA检查可以更好地动态显示动脉充盈情况及周围重要分支血管分布, 为介入栓塞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3.2 介入栓塞治疗时机的选择

恰当的治疗时机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些学者认为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栓塞治疗会引起再次出血或加重脑血管痉挛, 认为应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72 h内或3周后进行, 因为这段时期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少一些。笔者认为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应尽早先行CTA检查, 明确有无颅内动脉瘤或其他脑血管疾病, 对于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者宜尽早做DSA血管造影检查, 若时机许可的话可以在DSA下行介入栓塞治疗。

3.3 并发症的处理

DSA血管造影检查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动脉瘤破裂、载瘤动脉痉挛、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及弹簧圈弹出瘤腔等[7]。DSA检查中, 血管痉挛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本组DSA检查术中有2例患者发生血管痉挛, 通过使用药物后缓解。笔者认为为了减少血管痉挛并发症出现, 除了DSA检查术中正确使用药物外, 还要求手术医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避免粗暴操作, 同时尽量减少导管在血管内的操作时间, 可以有效降低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回顾分析本组26例病例, 笔者认为CTA可以作为筛选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DSA在显示动脉瘤大小、形态及其载瘤动脉和动脉瘤附近重要的穿支动脉血管方面明显优于CTA;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可以明显减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改善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CT血管成像 (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检查及介入栓塞治疗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颅内动脉瘤病例的CTA与DSA资料, 其中14例接受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CTA和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无明显差异;就显示动脉瘤大小, 形态及其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方面DSA检查优于CTA检查。14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中无1例死亡, 术后行DSA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2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 使用药物后缓解。结论CTA可以作为筛选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DSA在观察动脉瘤附近重要的穿支动脉血管方面明显优于CTA;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可以明显减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改善预后。

关键词:成像, 三维,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放射摄影术, 介入术

参考文献

[1]施海彬, 滕皋军, 祖茂衡, 等.介入放射诊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0-15.

[2]Karamessini MT, Kagadis GC, Petsas T, et al.CT angiographywith three dimensional technique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nearysms, comparison with intra-arterial DSA and thesurgical findings[J].Eur J Radiol, 2004, 49 (3) :212-223.

[3]Dawkins AA, Evans AL, Wattam J, et al.Complications of cere-bral angiography: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2924 consecutive pro-cedures[J].Neuroradiology, 2007, 49 (9) :753-759.

[4]曹代荣, 游瑞雄, 李银官, 等.多层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 15 (5) :337-340

[5]何跃, 于加省, 陈劲草, 等.3D-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意义[J].华中医学杂志, 2008, 32 (2) :88-91.

[6]朱丽丽, 徐凯.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 (3) :9-12.

[7]刘建民, 黄清海.血管内支架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2009, 3 (2) :123.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2

【摘要】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血管内支架介入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案,通过术前告知,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如体位、排尿功能训练,术后监测足背动脉、穿刺局部患肢制动等,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精心护理,观察患者每一个细微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给予恰当处理, 25 例患者中2例支架介入术患者由于血管严重狭窄支架无法到位而手术终止,其余病例均获手术成功。无1 例发生血栓及穿刺处血肿,无1 例发生意识加深,脑血管造影术成功率为100 %。结论:脑血管造影虽具有相对的安全性,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配合医生术前做好充足准备,术中与医生紧密配合,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对提高检查的安全性,确保造影成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护理

脑血管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病占75%~85%,国内每年新增缺血性脑病的患者约150万人[1]。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使血流中断而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产生的脑功能障碍,并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惊厥、肢体瘫痪或失语等。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已有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但DSA可以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的大小、位置、形态和病变异常,具有MRI和MRA无法比拟的优越性[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3],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临床应用因其图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减少了由于大剂量造影剂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造影剂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显示颅内血管的管径、行程、形态与侧支循坏,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4]],对判断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程度、范围、侧枝循环代偿情况及介入治疗、搭桥术等进一步治疗措施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因此极为方便临床诊断和治疗。近10年以来,这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6]。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将导管经外周动脉选择性插入颈内、颈外动脉或椎动脉内造影的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是全脑选择性造影的最佳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对CT 与MR起的补充作用是可以显现出颅内病变的位置及其血液供应情况, 能够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出率,是目前评价脑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和选择治疗方案的唯一“金标准”[7]。同时也是介入治疗最终术前评价标准。因此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的一项基础工作,现将我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5例DSA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0~82岁。1.2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位,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肤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血管鞘,,通过插入一根特制的导管插入股动脉腔内,在电视监护下选择性地插入至颈内动脉或椎动脉,注射造影剂后拍片,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以协助诊断疾病,确定治疗和手术方法。DSA监视25例脑血管病患者,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术前告知和心理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虽然操作简单安全,但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手术,术中有一定的痛苦,难免产生顾虑和恐惧心理,易造成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痉挛,影响造影效果。因此,术前一天应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履行告知义务,即可以使患者掌握相关医学知识,了解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又体现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尊重,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缓解不良精神状态。具体方法是由专人负责,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以及导管室的环境。与病人进行交谈评估其心理状况,部分病人紧张、恐惧,均为缺乏脑血管造影知识导致。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向病人讲解有关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方法、简要经过、安全和可靠性、检查中可能有什么感觉、应怎样配合。注意观察病人表情,如出现紧张、恐惧等问题时,及时指导病人放松,做深呼吸,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舒适的体位。在与病人交谈时,语言和蔼,语调亲切,目光柔和。在告知过程中,还要根据告知对象的文化程度、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认知能力乃至宗教信仰、性格类型以及心理状况等来确定告知的内容,针对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情况和心理状况,对手术部位、入路、手术时间、手术转归及术前准备情况、需要配合的方面、使用药物的作用,甚至怎样由病房到介入中心,由谁来陪同,给予有选择性的讲解,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和要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对介入治疗的预期,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客观分析介入治疗的预后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注意事项如伤口有异样感或热感增强等,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手术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结合DSA介入成功的典型病例教会患者做到精神放松,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信心甚至可让邻室的DSA术患者现身说法,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2.1.2 术前体位训练 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不动,否则会影响到成像的清晰度;术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24 h ,向患者讲述此卧位的重要性,必要时给予约束带约束术肢。练习床上排便,指导伸髋平卧24 h 翻身方法,教会患者术后咳嗽、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避免腹压增加,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2.1.3 术前充分训练排尿功能 术前讲解床上排尿训练对预防术后尿潴留的重要性, 由于术后患者需要肢体制动,术前排尿功能训练极为重要。训练前男性患者准备尿壶,女性患者准备女式便器,排便时应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的隐私,消除紧张心理。具体方法:患者在确定手术前24 h 开始进行排尿功能训练,当患者感到有尿意时,不要立即上卫生间,嘱其平卧在床上,放松腹部肌肉,护士协助放好尿壶,不要催促排尿,让其放松,如果30 min 未排尿,尿意明显,适当辅助物理刺激,如按摩、热敷下腹部或听流水声,同时可采取侧卧位,必须保持双下肢完全伸直。术前嘱患者排尿, 术后向患者解释多饮水, 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并可促进排尿反射。发生尿潴留时给予热敷按摩下腹部, 诱导排尿, 配合按摩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等穴位, 促进排尿反射, 无效时采取导尿术。

2.1.4 病情评估 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完善各种常规检查和辅助检查 如尿常规、血常规、心肌酶、肌钙蛋白、血型及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抗生素皮试,有心肺异常的患者还应行心脏超声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做头部 CT 扫描及详细的专科检查。2.1.5 术前准备

2.1.5.1 备皮

备皮范围严格按照手术要求上至肚脐,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会阴部, 保持会阴、腹股沟、穿刺区域局部皮肤清洁,插管部位备皮。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皮肤感染、破损等,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周围皮肤,以防损伤,有皮肤感染者暂缓造影。2.1.5.2 手术前1-2天进易消化的食物,术前禁食6 h ,禁饮4 h , 不禁药(降糖药和降糖针剂除外),防止术中出现呕吐。2.1.5.3 术前10 min 排净大小便,意识有障碍者术前留置导尿。2.1.5.4 术前3~5天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波立维,尼莫地平。术前30 min 肌注鲁米那100 mg。如患者紧张焦虑情绪较明显可给予安定5~10 mg 静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镇静,防止躁动影响操作过程和造影质量。

2.1.5.5 DSA 术前测量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双足皮肤温度, 以便术后对照。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2.1.5.6 建立输液通道在插管的对侧肢体建立留置针通道,做碘过敏试验和抗生素皮试

2.1.6 物品准备 准备好造影所需的各种物品及药品,备好心电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氧气、吸痰器装置,各种解痉镇静剂、抗过敏等急救药品。2.2术中护理

2.2.1术中观察

因操作医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治疗和x线图象上,不能很好的观察病人,所以我们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血氧饱和度在98%以上,随时观察加压输液袋的液体情况。因在导管及导丝推送过程中及支架释放中可刺激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刺激颈动脉窦而致迷走神经兴奋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可能撕裂血管内膜和斑块使栓子脱落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8],因此我们要做好严密观察并认真记录。

2.3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术后病人住监护室 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变化,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的变化。

2.3.2 穿刺肢体护理 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术肢制动4~6小时,必要时用约束带适当约束术肢。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渗血、活动性出血,观察穿刺肢体的皮肤温度、颜色及血运,观察患者伤口弹力绷带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压迫器压迫伤口情况是否正确,测双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有力,双足皮肤温度是否相同。术后持续监测24小时,术后12小时内每30分钟/次,12小时后每1小时/次,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下肢末梢血运情况,是及早发现股动脉栓塞及明确栓塞程度的依据。如出现穿刺部位膨隆、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为局部血肿压迫动脉。患趾端苍白、小腿疼痛剧烈、皮温下降、感觉迟钝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3.3 生活护理 给患者创造整洁、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进食、大小便,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促进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褥疮。做好生活护理,保持穿剌部位的清洁卫生,防止穿刺点局部感染。术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尽快排出,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必要时给予导尿。对留置尿管者行膀胱冲洗、尿道口消毒,以防泌尿系感染。勿饮牛奶等产气食物,防胀气。无恶心呕吐者可进食,应嘱患者少量多餐。鼻饲者应合理搭配膳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患者48 h 后可下床活动,嘱患者勿剧烈活动。如出现剧烈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同侧颅内出血,应注意有无上述症状出现,如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由轻到重,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的原则。

2.3.4 用药护理 为预防脑血管痉挛术后我科术后预防性地应用解除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3-5ml/h,应用注射泵,严格控制泵速,同时监测血压的变化,避免血压忽高高忽低,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拔鞘后给予低分子肝素 4000U皮下注射,2次/天,共7天, 为预防血栓术后常规口服阿斯匹林时应注意用药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大小便的颜色,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及牙龈有无出血,有无便血、血尿等。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 天、改善微循环药物,高血压者辅以降压药及活血化淤药物。3.常见并发症

3.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和假性动脉瘤 是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发生血肿多是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壁所致;术后发生的血肿除血管壁损伤外,可为拔管后压迫不当或因咳嗽、打喷嚏,过早下床行走等原因所致的缓发性出血所致。因此拔针后穿刺点要加压包 扎,以免血液外渗形成局部血肿。

3.2 血管内血栓形成 是介入性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栓塞以下的肢体温度降低,皮肤苍白,疼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术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局部情况,避免过多活动。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3 血管痉挛 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介入材料、造影剂及术中的刺激引起的,导丝、导管反复穿刺血管或在血管腔内停留时间过长以及多次穿刺、导管过粗、血管本身有粥样硬化等病变均可引起,临床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和无力等神经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血栓形成。可按医嘱给予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或泵注入尼莫地平以逐渐改善症状。

3.4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过度灌注综合征:这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并发症[9],多见于有严重狭窄和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由于狭窄动脉突然扩张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过度灌注而导致严重的脑水肿,甚至颅内出血,临床可表现为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1]。尽管患者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狭窄程度有不同,但有效控制血压均是预防的关键,应严密控制血压、心率并给予对症处理。3.5 脑出血 由于导管的机械刺激导致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而出血,或因情绪紧张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血管破裂而引起。3.6脑梗死 由于术中血管壁斑块脱落或导管上血栓形成而出现,其表现与脑出血相似。

出院指导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虽然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也有不少患者出现焦虑心理,担忧会不会再发生脑血管狭窄,故护士应在出院前多给患者讲成功病例以打消其顾虑。出院前责任护士还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病因做好卫生宣教,使患者认识到积极治疗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重要性,并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激动,合理膳食,给予低盐低脂高纤维易消化清淡饮食,保证每日饮水量,劝其戒烟戒酒,保持大、小便通畅,常规服用抗凝药,向患者交代服药的目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避免间断不规律用药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服药期间如出现牙龈出血,皮肤有瘀点瘀斑,即来医院就诊。和定时监测血压变化,术后1个月来门诊复诊,出院后3-6个月来医院复查脑血管造影。讨论

近年来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逐渐得到了医务界和总多病人的认可,然而DSA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存在许多操作风险及许多并发症,因此对病人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许多病人表现出紧张情绪,个别病人产生恐惧心理,以至于放弃造影手术,从而失去治疗机会[10],因此要求护士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熟悉检查的过程和必要性,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士术前准备妥善、术中紧密配合、术后准确及时的观察病情及完善各项护理是分不开的,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保证。本组25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经过我们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总之,术前做好患者的全面评估、加强心理护理、重视行为指导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提高术后恢复速度,减少风险的发生率,确保造影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 殷勤.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7(10):946948.[2] 程敬亮,杨运俊,邓军,等.Moyamoya病CT、MRI和DSA的诊断价值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2006,41(3):538-540.[3]刘玉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20例临床应用的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86,20:66。

[4]贺树能.脑血管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与诊断[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4(1):26-29.[5] 栗占国.神经系统疾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6] 肖书萍,王桂兰.介入治疗与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2.[7]姜卫剑,王拥军,戴建平.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 [8]林秀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护理研究,2003,17(9):1029-1030。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3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护理

资料與方法

选择性搜集16例血管造影证实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并且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的糖尿病患者病例。患者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血管造影示下肢动脉硬化、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等多处血管腔不显影,髂内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等血管腔中重度狭窄或闭塞。临床表现为以下各项:下肢冷凉、麻木、腿部“抽筋”等表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针刺感、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

方法:采用局麻下穿刺股动脉的方式,选用4—6F动脉导管鞘,全身肝素化后插入导丝、导管至患侧肢体动脉进行常规造影,以明确病变血管、侧枝循环及流出道情况,结果均发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血管阶段性狭窄或闭塞,继而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毕拔出鞘管,穿刺部位压迫止血。

介入治疗:前后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的重要性,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饮食应当清淡,主副食合理搭配,多摄入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饮水要适量。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是糖尿病系统治疗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积极为破溃伤口清创换药。

术前准备事项及相关护理:⑴术前病情记录:观察、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时评估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下肢和末梢血运,尤其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和皮肤温度、颜色以与术后比较。⑵术前系列准备:①心理护理:护士应缜密地评估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目的、意义,做好成功范例的鼓励和引导工作,使其增强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从而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②常规检查: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包括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电解质等各项生化检查和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腹部彩超等检查。③饮食、睡眠:术前数日仍保持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术前晚保证患者良好睡眠,对人睡困难者,给予镇静剂(药)。④常规准备:术前晚禁食水以避免术后呕吐。要求双侧备皮,备皮部位包括下腹部、大腿内侧、会阴部。手术当日晨置尿管。⑤排尿、排便方式转变训练:手术前几天行卧床排尿、排便训练。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讲明介入术后自行如厕存在的巨大风险,以及保持良好制动对防止术后出血和支架移位的重要意义。

介入手术中护理:①护士做好安抚工作,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情绪趋于稳定;②建立静脉通路;③监测生命体征: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变化,即时处置;④抗凝剂的使用:为避免插入血管腔内的导丝或导管间接导致栓塞的危险,可全身肝素化后进行手术。

介入手术后护理:⑴手术穿刺部位护理:术后压迫止血,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局部加压,可采用密闭袋装食用盐2袋(1000g),穿刺肢体制动12小时,拔鞘时注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⑵疗效实时观察记录:①术后常规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②注意下肢血管病变症状改变情况,包括下肢及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存在、搏动强弱变化,下肢皮肤温度和颜色改变等;③密切观察术侧肢体穿刺处有无渗血、皮下血肿或感染;④高度警惕有无心脑血管栓塞等急性并发症的症状体征,患者若突感剧烈疼痛、麻木、皮肤苍白、皮温下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⑶日常其他护理:①合理饮食,饮水适量,保持大便通畅;②生活起居规律,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③定时按摩患者双下肢,以防止下肢血栓形成;④抗凝药物护理:通常术后长期需要服用抗凝药物,例如阿司匹林100mg/日。

讨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死亡率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恢复快、保肢率高等优点。鉴于此,介入治疗糖尿病肢体缺血病变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管理是介入手术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介入治疗手术前后排尿、排便护理及术后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抗凝药物应用的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有效防止介入术后出血、栓塞和感染等并发症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齐会卿,田惠玉,王富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9,31(7):778.

2王富军,王原,杨艳辉,等.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2008,23(19):1377.

3徐克,于世平,苏洪英,等.主—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探讨及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4):383.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43例脑血管狭窄病患, 全部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其中, 男患27例, 女患16例;年龄43~77岁, 平均为65.3岁;临床诊断为脑梗死14例、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9例。此外, 所有病患皆出现了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 如眩晕、肢体偏瘫无力、黑矇及语言障碍等。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手术方法为支架植入术 (PTAS) :先对病患行局麻或者全麻, 采用Seldinger手术穿刺股动脉, 放置6F、8F导管鞘, 行全身肝素化;对病变侧行脑动脉造影, 再次对病患的病变部位、性质、范围等进行了解, 将导引导管置于病患的病变动脉以下3~5厘米, 选择合适的支架型号, 进行支架植入手术。

1.2.2 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1.2.2. 1 颈动脉窦反应

本研究出现了3例颈动脉窦反应, 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自膨式支架产生了膨胀挤压刺激了颈动脉窦, 使得大量的冲动传入了孤束核, 而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心动过缓及血压下降等。具体的护理方式为:主要应做好心电监测, 对血压及心电图波形改变、S-T段变化等进行密切关注, 并且设置好心率上下报警线。若心率下降程度小, 不必处理, 但心率低于一分钟50次时, 则应采用0.5~1.0毫克阿托品行静脉推注;若血压下降到了正常水平以下, 那么则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处理。

1.2.2. 2 穿刺部位出血

本研究出现了2例穿刺部位出血, 分析其原因在于抗凝治疗与动脉压迫止血的方式不当。护理的方法为:采取合理科学的按压及包扎, 对伤口的包扎宜采用“8”字法行绷带包扎。术前做好床上排尿训练, 术后密切对血压变化进行监测, 血压下降过于明显, 则应防止腹模后血肿的发生。术后对伤口行护理时, 应仔细观察穿刺点是否出现了淤斑、渗血及肿胀, 加强病患的生活护理, 让病患24小时内都对穿刺侧肢体进行制动。

1.2.2. 3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本研究出现了3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病患, 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颅内血管长期处在一种血流灌注状态下, 并且颅内并没有足够的代偿, 这就使得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受到了损害, 如果血管突然扩张, 那么血流增多明显便会发生此种并发症。采用的护理方法主要为:术前对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详细评价, 针对病患的不同病变部位与狭窄程度的血管,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血压。比如说根据病患基础血压不同, 对颈动脉支架植入者维持血压以120~130/60~80mmHg为宜, 而颅内段的血管支架植入病患其血压则应维持在110~120/60~80mmHg。术后48小时要对病患的血压、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进行连续动态化的监测, 并对相关临床表现进行严密观察, 一旦出现该并发症, 则应及时通知医生加以抢救。

1.2.2. 4 脑血管痉挛

本研究出现了3例脑血管痉挛, 分析其原因在于介入材料与造影剂的刺激所致, 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头晕及意识障碍等。基于此, 在介入治疗时, 则应选择合适的脑保护装置与导管, 操作时应轻柔。具体的护理方式为:术中对瞳孔变化仔细观察, 并对显示屏的造影显像进行密切关注;术后则应观察与记录病患的神志、语言及肢体运动障碍等情况, 同时与术前的神经功能进行相关对比, 尽早发现此并发症, 从而及时处理, 避免因为脑缺氧、缺血时间过长而发生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此外, 在术后还应行颅多普勒检查, 这样也能很好地反映脑血管痉挛的程度。

2 结果

本研究43例病患, 出现并发症11例, 这11例并发症病患经过了对症护理之后, 恢复状况良好, 并未出现其它并发症。可以由表1来体现。

3 讨论

脑血管介入诊断治疗是神经内科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它具有近期疗效肯定、长期疗效理想、微创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方法之一[2]。本研究采用介入治疗后出现了并发症, 但是对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对应的护理后,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病患全部恢复。

摘要:目的 探究脑血管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43例脑血管狭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 对他们采用介入治疗 (支架植入术) 之后, 有11例发生了并发症, 类型为颈动脉窦反应 (3) 、穿刺部位出血 (2)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3) 、脑血管痉挛 (3) 。针对这11例并发症病患发病原因进行分析, 并采取对症措施加以护理, 并对疗效进行观察总结。结果 11例并发症病患经过了对症护理之后, 恢复状况良好, 并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 针对脑血管狭窄病患介入治疗后出现了并发症, 我们应及时对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 在掌握并发症因的前提下采取对症的护理, 方能有效避免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病患的恢复效果。

关键词: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并发症,原因,护理

参考文献

[1]王玲, 杨晓燕, 钱艳, 等.12例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23:2113-2114.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5

【关键词】脊椎血管瘤;X线;CT;核磁共振;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246-01

脊椎血管瘤是临床中的一种脊柱病变,该病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胸椎椎体[1],临床中主要依靠影像学进行诊断。医学影像学开始于19世纪末期伦琴发现X线[2],此后的一百多年影像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临床中的影像学检查一般为X线、CT、核磁共振、超声以及放射性核素检查等。一般情况下脊椎血管瘤无需治疗[3],如果疾病进展则需要进行相应治疗,而影像学中的介入治疗就是一种重要方法。为探究脊椎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探究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式,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特征及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法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影像学检查,并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女性20例,男性11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8±3.6)岁。所有患者均无心脏病、肌无力、或其他骨骼疾病等。经常规体检发现且无明显症状17例,其余14例患者均有胸腰部肌痉挛或下肢无力且持续进展等症状。

1.2检查方法

所有病患均采用X线正侧位平片检查,其中15例采用CT检查,11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5例采用CT+MRI检查。CT进行轴位扫描,核磁共振行T1WI、T2WI矢状位、横断位扫描。

1.3治疗方法

术前对患者施行常规心电监护、肺功检查、凝血功能测试、肾功检查等基本检查,排除一切手术禁忌症。将患者推入DSA手术治疗室,使患者采取俯卧位且对患者进行麻醉。穿刺进针方向与身体的矢状面保持20°—30°,根据术前影像学定位在C臂透视的辅助引导下,使穿刺针进入瘤体中央,穿刺成功后拔除针芯。将明胶海绵碎片缓慢注入椎体内使局部栓塞。调配低粘稠度的注射用骨水泥,待骨水泥变得粘稠时开始实行注射,保持适当的速度,灌注量要保持到血管瘤边缘位置。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兵观察患者下肢感觉变化,如若患者在注射过程中出现疼痛、麻木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注射,观察待情况缓解后继续进行。注射完成后将针芯插入,采用旋转法拔除穿刺针,术后采用壓迫止血法进行止血。术后患者采用平卧法,头部不应离开床铺,4h后可以采用正常卧位,同时要正确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调查患者疼痛或不适感是否减轻或消失。

1.4统计学处理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取SPSS11.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段内的疼痛情况。

2结果

2.1影像学检查结果

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该31例患者中14例为胸椎血管瘤,9例为腰椎血管瘤,8例为颈椎血管瘤及其他。X线检查表现为:所有病患的正侧位平片均为正常。16个病例中显示骨密度降低且不均匀,骨皮质连续变薄,骨小梁增粗且排列规则,呈现栅栏状改变;11个病例中显示病灶呈现骨小梁不规则排列,类似蜂窝状,伴有不规则的低骨密度区;4例病例中呈现楔形骨折样改变。CT检查表现为:病灶侵袭椎管内部,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到压迫,病灶区骨松质的骨小梁稀疏,呈现蜂窝状改变,骨小梁局部为粗点状改变,稀疏部骨小梁中间呈现低密度灶。核磁共振检查表现为:部分患者表现为短T1WI、长T2WI信号,部分表现为长T1WI、长T2WI信号,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神经根、脊髓等基本结构。

2.2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疼痛感均在当天消失,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和向周围的扩散情况,未发现渗漏;术后半年行常规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渗漏现象。

3讨论

脊椎血管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脊柱疼痛、下肢感觉障碍等症状。椎体血管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环境、药物、外伤以及工作强度大等因素有关[4]。该病最好发部位为胸椎,该组病例中胸椎血管瘤发病比例为45.2%。脊椎血管瘤好发于椎体,部分可以累及椎管内、椎弓根、棘突等部位,造成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在影像学检查中主要可以看到畸形的血管与脂肪骨髓组织以及残存增粗的骨小梁。椎体血管瘤具有一定的特征,在临床中的诊断并不困难。X线平片中可以看到椎体的密度呈现不均匀性减低,骨小梁呈现垂直而平行的增粗,具有栅栏状改变的特征,骨小梁本身的排列呈不规则的蜂窝状改变。当肿瘤侵犯椎体时,会出现椎体凹陷,从而产生压迫。CT一般表现为受累及的骨骼中正常骨结构消失,骨密度降低,骨中可以看见斑块状或不规则的骨小梁,呈现蜂窝状或网状改变,骨小梁中可以测量到脂肪的密度,二维图像显示椎体呈现栅栏状改变。该项检查能够较好地反映肿瘤部位、椎体破坏的严重性以及是否侵袭周围组织。同时CT检查价格便宜,效果显著,适合各种人群采用[5]。 MRI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T1WI高信号,其中混杂许多低信号区,T2WI中肿瘤信号明显增强,其信号强度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这些影像学诊断都支持了脊椎血管瘤的有效诊断。针对该病的治疗,现在临床中最常采用的就是介入手术法中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它是在影像学的支持下进行的一种经皮肤或椎弓根向体内注射骨填充物的一种微创手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缓解患者的疼痛。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在介入手术后疼痛感均减轻或消失。这说明介入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前景可观。

综上所述:在X线、CT、核磁共振等各种影像学诊断中,脊椎血管瘤均具有显著地特征性表现且CT和核磁共振的诊断效果更佳,更适宜于临床应用。而针对脊椎血管瘤的治疗,介入方法可以快速达到治疗目的,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对于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范东杰,赵庆,杨云广,罗峰,武庭强.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15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7):57—58.

[2]董延鸣,徐伟,朱明洪.脊椎血管瘤18例MRI影像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98—5699.

[3]刘璋,王博,肖海松,等.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杂志,2010,26(11):1650—1652.

[4]马洪宇,张建保,袁方,张荣恒,白洁,等.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J].山东医药,2010,50(5):94—95.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6

并发症出现的原因

出血及伤口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因为加压包扎固定不良、大量抗凝剂的应用和术后肢体用力、皮下组织松弛引起, 包括局部穿刺点瘀血, 局部假性动脉瘤形成, 消化道出血。

低血压:因造影剂扩张外周血管所致。

尿潴留:由于术后肢体制动不习惯床上排尿、术前未训练床上排尿而造成。

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发热等, 是肿瘤供血动脉阻塞导致局部缺血、坏死引起。

肺栓塞:肺栓塞的发生是由于血管壁的局部创伤, 高凝状态, 术后制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种原因导致栓子脱落, 随血流到达肺动脉引起肺栓塞。表现为首次下床活动时, 突发性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降低, 心悸、气短或晕厥。

心脏骤停:发生可能是因为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 出现阿-斯综合征。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护理措施

术前准备及健康教育:①导管器材等物品及有关药品的准备:护士应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全部器材、物品和药品。平时做好器材的登记、整理和保养, 术前要对导管器材进行认真检查, 要做好器材的消毒工作, 以防交叉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②患者准备:包括心理与身体方面的准备, 心理的准备主要进行心理护理, 可精神上给予安慰, 鼓励和支持, 避免激动和紧张, 消除忧郁心情, 术前详细介绍手术的特点, 包括向患者介绍进入导管室的时间, 手术大致所需时间以及介入手术的过程、目的、方法和效果等, 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说明疾病的有关知识, 详细介绍手术过程中的有效监护, 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减轻其心理负担, 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手术。身体方面的准备包括术前饮食指导, 要尽可能缩短术前禁食的时间, 以保持体力和维持正常的体液内稳态, 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但应适当静脉补液[3]。术前嘱患者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仔细地清洗。手术前晚, 可以使用安眠镇静剂, 让患者得到充分休息, 以保持体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术前作好手术备皮, 嘱患者排尿排便。

出血及伤口感染:“8”字绷带加压法固定24 h, 观察穿刺部有无血肿、出血及穿刺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肢术后24 h制动, 避免受压、用力, 测量血压、静脉输液或采血等均不在穿刺侧进行, 以免加重肿胀[1];假性动脉瘤可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或者超声引导下反复压迫, 如果效果不加, 尤其较大的动脉瘤, 考虑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及压迫包扎法, 必要时外科手术修补。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有无呕血、黑便;如有血容量不足及呕血、黑便, 立即报告医生,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遵医嘱应用止血、扩容药物, 并配血备用;备齐急救药品及物品, 做好抢救准备。

低血压:护士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测血压、脉搏, 1次/30 min, 监测4 h。如发现患者血压降低, 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 同时给予升压药多巴胺静滴, 加快静脉输液速度。

尿潴留:①可用温水冲洗会阴部;②下腹部热敷按摩:热水袋内盛60~65℃热水。首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然后将热水袋横放于耻骨联合上4横指处, 即膀胱区。轻轻上下推转, 时间15~30 min, 以便顺利排尿, 预防尿潴留发生, 或用温湿毛巾在膀胱区热敷;③必要时可插尿管导尿。

栓塞后综合征:应报告医师, 按医嘱给予相应止吐、镇痛、退热等对症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告知患者这些症状在介入治疗后出现是合情合理的, 是治疗成功的表现, 以微创的介入治疗获得疗效就必须要忍受这些痛苦。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 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 对患者的问题给予艺术性地回答, 是护患交流中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4]。总之, 做好心理护理要通过美好的语言表现出关心患者、体贴患者、尊重患者的良好医德。

肺栓塞:表现为首次下床活动时, 突发性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降低, 心悸、气短或晕厥。护理措施:发现后, 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路, 紧急溶栓治疗, 必要时气管插管, 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察面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神志变化[5]。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 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迅速推急救车以保证系列急救器材和药品到位, 除颤仪要处于充电状态, 以最快速度除颤, 积极熟练的配合医生抢救,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保持输液通畅, 联系麻醉科进行气管插管, 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同时行心肺复苏。

参考文献

[1]吴沛宏, 黄金华, 罗鹏飞, 等.肿瘤介入诊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医学出版分社, 2005:8.

[2]潘东香, 潘定宇, 胡军.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J].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28 (2) :243-245.

[3]李小军, 饶荣生.经皮无水乙醇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少血供肝癌[J].海南医学, 2010, 21 (3) :16-17.

[4]宋润珞, 颛莉莉, 尚喜艳.选择性动脉造影90例护理体会[J].洛阳医专学报, 2009, 19 (1) :84.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120例,男67例,女5 3例。单纯药物治疗组6 0例,年龄5 8岁~7 9岁(60.7岁±13.6岁);血管介入治疗组60例,年龄60岁~78岁(61.5岁±12.8岁)。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治疗方法

单纯药物治疗组:采取服用抗血小板、他汀类降脂稳定斑块等药物治疗,其中18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31例服用氯吡格雷75mg/d,11例服用氯吡格雷75mg/d联合阿司匹林100mg/d,所有病人同时服用20 mg/d阿托伐他汀。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在基础药物治疗上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病人先在相应病变血管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手术前4d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3)片,手术时全麻,为确保凝血酶激活时间延长为正常的(2~3)倍进行全身肝素化,同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用改良后Seldinger穿刺法逆行穿刺股动脉,将支架置入,再用超滑导丝引导至各血管。选用X射线血管造影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采用Seldinger行右股动脉穿刺,给予造影检查,病人取常规的投照体位;选择性动脉造影后,将支架一端固定于狭窄远端,用微导丝引导支架进入狭窄部位;确定支架固定后,用压力泵使球囊扩张释放支架。术后口服75mg/d氯吡格雷联合100mg/d阿司匹林治疗至少1 个月,综合病人个体因素、临床表现、卒中危险因素分层评估等相关因素给予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药抗血小板治疗,所有病人术后均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d。

1.3观察指标

病人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 )表示,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病变血管Vs、Vd比较

两组Vs与Vd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内介入治疗组治疗后Vs和Vd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病变血管Vs和V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介入治疗组Vs、Vd值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详见表2。

cm/s

2.2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

单纯药物治疗组7例(11.67%)发生脑梗死,10例(16.67%)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共计1 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28.33%)。血管内介入治疗组3例(5.00%)发生脑梗死,5例(8.3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共计8例(13.33%)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血管介入治疗组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χ2=4.09,P <0.05)。

3 讨论

脑血管病临床治疗过程中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应用逐渐增多,特别是对于由颅内动脉严重狭窄引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已经成为研究应用推广的重点方法[5,6]。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治疗方法,可迅速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血液微循环,挽救病人生命;介入治疗是通过向阻塞的血管内安放支架,直接开通血管,使局部的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起到快速缓解脑缺血症状的目的;造影技术可明确血管阻塞位置、梗阻情况,准确有效地再通血管[7,8]。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人来说介入治疗对比常规药物治疗而言治疗效果更佳,病人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降低显著。采用介入治疗能够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9,10]。腔内支架技术是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减少颅内斑块脱落导致的栓塞,进而改善脑灌注压力,而脑血管造影不但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有利于脑血管病的检查,为手术明确病变范围、病变位置提供良好的依据[11,12]。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介入治疗是一种有创治疗方法,对医疗硬件设施和术者技术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较昂贵,因此在基层医院和一部分综合性医院尚不具备开展介入治疗的条件。介入治疗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清晰显示脑部动脉狭窄部位及病变程度,表现病人脑部血液动脉之间血液流动情况,反映血液循环的代偿现象,提示病人脑部的血液灌注表现,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的指导。

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药物全身应用时产生的毒副反应,对延长病人生存期及提高其生命质量均有重要作用。介入治疗因其具有对机体侵袭小,对不能手术病人治疗成功率较高等优点,已经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介入治疗仍属于侵入性治疗,术后会存在一些并发症,加强病人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摘要: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长期预后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6月被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60例)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组(60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病人均实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血管内介入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值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Vs、Vd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8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发生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中,单纯药物治疗组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均未发生致死事件。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中长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保守治疗无效或常规手术治疗的的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55例:其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为21~71(49.88±8.75)岁,其中消化道动脉出血15例,脾动脉出血12例,肾动脉出血9例,肝动脉出血6例,咯血6例,膀胱出血4例,鼻出血2例,宫颈癌手术吻合口出血1例。其中22例患者由外伤所致,10例由肿瘤性疾病所致,9例由消化道溃疡所致,6例由支气管动脉病变所致,3例由手术、穿刺等医源性损伤所致,其余5例患者由其他原因所致。

1.2方法患者平卧德国西门子公司Artis zee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手术平台,使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选择性将导管插入患者疑似出血部位动脉血管(胃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支气管动脉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将导管超选择到出血动脉内,再次行DSA造影并详细观察患者出血血管的情况,明确后,将合适的栓塞材料(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不锈钢弹簧圈等)利用导管送入出血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直至DSA造影显示不再有造影剂外漏,动脉出血停止,方可停止栓塞治疗。对于不能明确确诊为出血的患者,可以利用导管向疑似出血动脉内预防性地灌注缩血管物质:如垂体后叶素进行局部治疗。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0系统处理研究所得所有数据,以±s表示患者的年龄,以%表示DSA造影诊出率,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血动脉分布情况脾脏分支动脉出血12例,肾动脉及分支出血9例,肝动脉出血6例;支气管动脉出血6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出血3例,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出血5例,胃左动脉出血4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3例,膀胱动脉出血4例,颌内动脉出血2例,胃十二指肠吻合口出血1例,宫颈癌手术吻合口出血1例,子宫术后出血1例。

2.2 DSA表现从造影结果分析,53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动脉出血,诊断率达96.36%,其中26例患者DSA造影显示:造影剂外溢,出现局部“血湖”征象,逐渐弥散变淡;占47.27%;27例造影可见血管聚集、扩张、扭曲、畸形、点状显影、浓染征象,占49.09%,2例患者造影并未显示明显的出血征象,提示小囊状血管扩张、扭曲;占3.64%;从病理结果分析。22例外伤及3例医源性损伤DSA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局部浓染,逐渐变淡,占45.45%;其余30例患者表现为局部动脉血管聚集、粗细不均、毛细血管扭曲扩张,或畸形血管团、肿瘤血管、点状显影、浓染征象,部分可见造影剂渗出,占54.55%。

2.3治疗情况外伤出血利用导管将不锈钢弹簧圈、PVA颗粒、明胶海绵、丝线缓慢送入出血动脉近端栓塞,直至DSA造影显示不再有造影剂溢出方停止注入,此时动脉出血停止;非外伤性出血可通过导管向患者动脉血管出血近端、异常血管部位注入弹簧圈或其它栓塞材料,直至出血停止,血管浓染、畸形、扭曲征象消失;对于造影未发现明显出血灶,为预防出血,可向疑似出血动脉栓塞少量明胶海绵颗粒,或缓慢注入一定量的缩血管物质垂体加压素,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

2.4随访情况55例患者经过治疗,出血停止1w后出院,对患者进行6月随访:2w后3例消化道再次出血,1月后2例患者再次咯血,1例膀胱动脉出血;22例外伤及3例医源性出血治疗后患者出血停止,症状明显改善,止血效果明显。

3讨论

DSA造影常被作为临床血管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临床急性出血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3]。临床常规检查对于一般脏器出血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但是具体的出血部位较难定位,使保守疗法效果不佳,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DSA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兴起与发展,DSA造影可以明确诊断患者出血的具体部位,利用导管向出血动脉注入栓塞物质,栓塞出血动脉,止血效果立竿见影。

通过DSA造影检查显示,如出血部位造影剂外溢明显,出现局部“血湖”征象,逐渐变淡消失,可明确为主干或二级分支出血,此类出血大部分为外伤,其次为肿瘤、溃疡,在治疗过程中要使用弹簧圈或明胶海绵条,治疗效果才明显;对于造影显示出血缓慢,出血部位表现为血管聚集扭曲、畸形、浓染征象,大部分肿瘤、溃疡、挫伤,治疗过程中除使用小弹簧圈或明胶海绵条外,可使用PVA颗粒、丝线、明胶海绵颗粒。因此,DSA造影检查不但能明确出血部位、定位血管,还能根据检查征象判断出血量大小而选择栓塞剂,既能保护脏器又能达到治疗效果。对于消化道出血的病患,难点主要是出血部位发现困难,容易漏诊,其次是栓塞治疗的技巧,处理不当会造成治疗失败或引起脏器缺血坏死,引起严重并发症。对于肿瘤侵袭动脉血管引起的出血,难点是同一部位出血,原因可能是多根动脉血管引起,周围供血动脉均要一一造影检查及栓塞治疗,还有,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再次出血,比较繁杂。对于术后吻合口出血或外伤出血患者常出现正常解剖位置变化情况,相对外科手术确定出血动脉,DSA技术更容易明确出血动脉、能够迅速定位患者出血部位以及出血程度[4]。本组2例患者DSA造影并未显示明显的出血征象,提示血管小囊状血管扩张、扭曲,通过导管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异常血管,患者出血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对未发现血管畸形,却又疑似出血的部位,应该预防性的注入适量的缩血管药物,避免出现再出血现象[5]。

综上所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适用于急性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且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回顾性总结55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进行DSA诊断与介入性治疗情况,分析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对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临床疗效与价值。DSA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主要分布在胃动脉、肝动脉、肠系膜动脉、脾动脉、膀胱动脉、肾动脉、支气管动脉等。DSA表现:26例患者可见造影外溢,出现局部“血湖”征象,逐渐弥散变淡;27例可见血管聚集、扩张、扭曲、畸形、点状显影、浓染征象,均明确诊断为动脉出血;2例患者造影并未显示明显的出血征象,提示小囊状血管扩张、扭曲;DSA诊断出血率达96.36%。通过导管向病变动脉注入相关栓塞材料或缩血管物质进行止血治疗,55例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止血效果明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适用于急性外周出血性疾病,且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栓塞,DSA,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栋,杨敏玲,谢春明,等.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6(4):792-794.

[2]张燕军,蒋强,蒋忠仆,等.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5(10):188-188.

[3]胡庭杨,叶再元,俞文强,等.外科术后腹部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2):195-198.

[4]王龙彪,龚文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22例[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2):58-59.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9

关键词:消化道大出血,血管造影,介入,栓塞

0 引言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患者出血量大、病情重, 因此, 对于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的判断很困难, 紧急手术的死亡率近10%[1]。 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或不能耐受手术的年老体弱者以及临床不能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的患者, DSA检查可正确估计出血部位及原因, 并根据对比剂的溢出部位进行动脉栓塞治疗, 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具有创伤小、效果明显的特点, 是危急情况下的有效方法。 我院自2006 年至今共有21 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等各种原因不能进行外科手术, 而选择DSA检查及介入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21 例患者, 男17 例, 女4 例, 年龄为45~7岁, 平均年龄为52.6 岁, 其中大量血便12 例, 呕血例, 呕血伴便血4 例, 失血性休克9 例, 其中3 例舒张压在50 mm Hg (1 mm Hg=133.322 Pa) 以下。 所有患者均经内科非手术治疗不能控制出血, 2 例胃镜下止血失败。

1.2 方法

造影前5 min肌注山琅莨碱10~20 mg, 以减少肠蠕动而造成的运动伪影。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 根据病因首先有目的地选择可能出血的血管造影, 造影血管主要为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 然后根据情况再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 以明确动脉出血部位及病灶性质。 使用的设备为GE公司的LC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导管为COOK公司生产的5F导管和微导管, 对比剂采用碘氟醇或碘海醇 (碘浓度为370 或320 mg I/m L) 。 采用6 帧/s摄像减影, 注射流率为3~6 m L/s, 总量为9~18 m L/次。 明确出血部位后, 10 例行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栓塞, 3 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 2 例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 1 例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后灌注立止血并留置导管。

2 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 21 例患者中, 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10 例 (如图1 所示) , 胃左动脉出血2 例, 胃网膜右动脉出血1 例, 肠系膜上动脉出血2 例 (如图所示) , 肠系膜下动脉出血1 例, 5 例未发现出血部位。 2 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后2 周内发生再出血, 其余14 例止血效果良好。 介入治疗病例的出血原因、出血动脉、治疗方法及栓塞材料见表1。

3 讨论

消化道大出血是指成人一次失血1 000 m L以上或占总循环血量的20%以上[2]。 患者表现为头晕、手足发凉、出冷汗、视力模糊、晕厥等低血压症状和体征, 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消化道大出血常用的检查方法为胃镜、肠镜检查。 对于动脉性出血, 内科的止血效果往往不甚满意, 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术前的出血部位难以确定, 手术创伤大或患者的一般情况差都会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 血管造影检查能够较好地发现出血部位, 并能迅速进行介入治疗, 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越来越受临床科医生及患者的欢迎。 由于受造影的时机、操作技术和出血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血管造影发现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约为60%[3]。 消化道血管造影检查主要用于动脉性出血, 当出血速度超过0.5 m L/min时可被血管造影发现[4,5], 如果出血后推迟6 h以上造影, 则可导致28%的病例难以找到出血部位[6]。 另外, 肠道蠕动、肠内积气、患者屏气困难、缩血管药物的使用等都将影响出血的诊断。 本组病例血管造影出血的阳性率为76.2%, 较统计数据高,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患者出血量大, 且多数伴有出血性休克;造影时患者有活动性出血;造影前积极进行输血补液等措施补充血容量, 并肌注山琅莨碱10~20 mg, 以减少肠蠕动造成的运动伪影;对可疑血管进行超选择插管造影[7]。 有报道称, 通过药物激发试验可提高出血的显示率[8]。

本组16 例患者发现消化道出血, 其中15 例进行动脉栓塞治疗。 栓塞治疗应尽可能超选择插管, 避免发生肠坏死。 应用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栓塞可减少栓塞后短期内因侧支循环形成造成的再出血, 单纯明胶海绵栓塞由于栓塞剂的吸收可造成再出血, 而单纯弹簧圈栓塞由于侧支循环建立亦可发生再出血。 本组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2.5%, 较统计资料低[9]主要原因是栓塞前出血的血管明确, 栓塞时尽可能超选择插管, 栓塞剂多选用2 种联合使用, 栓塞后应用立止血等药物, 有利于血栓形成。

在栓塞材料的选择方面, 应选用的原则是: (1) 考虑到肿瘤患者最终需要外科切除的因素, 用明胶海绵栓塞更安全、经济。若为给急症手术切除定位, 可使用带纤毛弹簧圈[10]。 (2) 对血管畸形的患者以PVA颗粒为佳, 它可以使较为复杂的畸形血管网闭塞, 是永久栓塞剂, 能避免再次手术。 关于PVA颗粒的大小, 尽管Guv等的结果显示100~590 μm的PVA颗粒栓塞下消化道栓塞治疗是安全的[11], 但也有报道栓塞剂颗粒的直径应在500 μm以上[12], 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是宜大不宜小[13]。 (3) 对其他原因或性质难以确定的消化道出血主张使用立止血、明胶海绵[14]。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10

【关键词】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96-02

脑动脉狭窄是引起脑卒中,从而致残,甚至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脑血管支架置入成形术已成为脑动脉狭窄的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有效地预防脑缺血发作及因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脑梗死。我院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为1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了支架植入介入手术治疗,术后除2例患者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通过及时调控血压,使患者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他8位患者均病情稳定,术后患者均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科1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行支架介入术后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男性8人,女性2人,年龄在52-78岁之间,其中既往患有高血压病史6例,脑梗死病史8例,通过头颅CT、头MRI、经颅多普勒血管彩色超声(TCD)、 DSA证实狭窄程度(≥75%)等相关检查,发现患者颈内动脉狭窄有6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有4例,均无动脉畸形及动脉瘤发生。

2 脑动脉支架植入成形术手术方法

2.1 术前准备 常规检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三项、心电图、X线胸片、TCD、头部CT或MRI、DSA全脑血管造影。控制血压、生命体征支持、术前备皮、PG及碘皮试。术前3天常规服阿司匹林及玻立维。术前进少量软食,禁水 4h;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

2.2 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位,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置入血管鞘,DSA监视10例脑血管病患者行支架成形置入术。[1]

3 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因为此技术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有的患者和家属对此缺乏了解,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担心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耐心、详细的解释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目的,告知操作方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消除其顾虑,使之理解和配合。

3.1.2责任护士配合医生做好术前相关准备 工作(术前准备)

3.2术中配合

3.2.1患者取平卧位,建立静脉通道,穿刺血管肢体多选择手术对侧肢体,以留置针为好。

3.2.2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以保证急救所需。

3.2.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及肢体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因在导管及导丝推送过程中及支架释放中可刺激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而致心动过缓;可能撕裂血管内膜和斑块使栓子脱落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如出现头痛、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3术后护理

3.3.1 体位 术后平卧,穿刺侧下肢伸直,禁止弯曲,术后6h拔除动脉鞘,穿刺部位加压包扎,使用压迫器压迫止血8h。穿刺侧肢体制动24h。不可下床,协助作好各项生活护理。

3.3.2穿刺点的护理 手术完毕穿刺点加压包扎,每2H对压迫器逆时针方向旋转2圈共4次,逐步放松压迫止血,并严密观察局部有无出血或血肿,每15-30min巡视病房一次,测足背动脉搏动1次,观察下肢皮肤色泽和温度,若出现足背动脉搏动细弱、皮肤温度低、穿刺点有出血倾向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从拔除动脉鞘开始计时,24h后拆除绷带,穿刺点用碘酒消毒后以无菌纱布覆盖。

3.3.3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 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术后并发症中最危险的是急性颈动脉闭塞,其原因主要是斑块下出血或斑块破裂后继发性血栓形成。因此术后常规使用肝素治疗,患者回病房后根据医嘱给予肝素(12500u+生理盐水50ml)静脉泵推注,以300u/h或1.2ml/h速度推注,4h后暂停使用肝素2h,患者无不适便可拔除动脉鞘,拔鞘后再观察2h继续使用肝素,仍以每小时1.2ml速度维持24h。术后24h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克赛针4000u)腹壁皮下注射5~7天,每日2次,q12h使用。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应严密观察凝血情况,延长局部按压时间,预防皮下出血。术后监测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严密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或紫癜、大小便的颜色及其他脏器有无出血征象。如患者出现皮肤大片淤斑、牙龈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或拔针后针眼血流不止等出血倾向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停止抗凝治疗。

3.3.4主要并发症的观察:

3.3.4.1 脑血管痉挛 为防止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 术后24小时给予尼莫地平10mg+0.9%NS50ml以10-12ml/h静脉微泵推注,使血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 由于手术中支架释放刺激了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血压下降,一般可静脉使用 多巴胺和阿托品使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在以上10例患者中无一例此并发症发生。

3.3.4.2高灌注综合征 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并发症。同时长期的缺血状态可导致血—脑脊液屏障结构出现病理性改变,脑动脉重度狭窄被解除后,颅内血流量明显增加,同侧脑血流量成倍增加,超出脑组织的正常代谢需求,血—脑脊液屏障被破坏[2],出现头痛、谵妄、呕吐、癫痫发作及局部神经功能缺损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及同侧颅内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在10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此并发症,通过及时调控血压,给予脱水和对症治疗后患者2两天后均病情稳定。

3.3.5 预防感染 术后遵医嘱给予青霉素预防感染,补充液体利于造影剂的加速排出。

4 出院指导:

4.1出院后3~4周内限制重体力活动,以后也应避免剧烈活动。

4.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兴奋等。

4.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科学饮食,劳逸结合。

4.4向患者说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院外继续服药波立维片、拜阿司匹林片、立普妥片,3个月后停用波立维,半年后拜阿司匹林改为睡前一片口服长期维持)。并教会患者自己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注意皮肤有无瘀斑、有无黑便、牙龈出血不止等症状发生)。

4.5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定期复测血压。

5 小结:

上述10例患者在接受脑血管狭窄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治疗和护理,杜绝和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很快恢复了健康。出院随访中发现无一例患者回家后出现不适感,说明支架植入术的确是脑血管狭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申琴 陈莉 董惠丽 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J].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7,9(9)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临床资料:

19例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男性13例, 女性6例, 年龄45~67岁, 平均51±6岁, 均有明确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 (其中上腹部外伤1例, 血管畸形2例, 上消化道肿瘤4例, 医源性损伤4例, 消化道溃疡8例) 。临床表现主要是大量呕血、黑便及失血性休克。

1.1.2 设备与器材:

Philips公司的Allura X per FD-20悬吊式平板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采用3~6帧/s (图像均做减影与不减影对照分析, 减少肠道气体因素干扰) 。Cook Medical生产的4~5F导管 (肝动脉导管、胃左动脉导管) 、泥鳅导丝及SP 3F微导管。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与患者及家属谈话并签署侵入性手术知情同意书, 腹股沟区备皮, 进行碘过敏试验, 积极补充血容量, 保留静脉通路, 纠正失血性休克的基础上, 急症行血管造影。

1.2.2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 常规术区消毒铺巾, 1%利多卡因行腹股沟区局部麻醉, 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 经5F导管鞘将导管分别选择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行DSA, 当明确出血动脉、适合行动脉栓塞时, 立即超选至出血责任动脉用合适的栓塞材料 (PVA、明胶海绵或弹簧圈) 进行栓塞。未发现出血动脉或异常血管时, 应分别超选择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行DSA检查, 当发现对比剂外溢、滞留或异常血管征象时行血管内栓塞。如造影未能明确出血部位, 可对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进行保护性栓塞 (选用明胶海绵) 。

1.2.3 术后处理:

术后保留导管鞘24 h, 以预防再次出血后重复穿刺, 停用止血药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穿刺侧肢体制动至拔管后24 h, 拔管后加压包扎穿刺点, 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 结果

造影表现:血管畸形2例, 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4例, 造影剂外溢9例 (见图1~3) 。

治疗效果:19例患者中, 15例明确出血位置, 其中胃左动脉出血8例, 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4例, 胆囊动脉出血3例, 在上述病变血管处, 5例用明胶海绵栓塞 (见图3b) 、8例用弹簧圈栓塞 (见图1b, 2c) 、2例用PVA栓塞;15例患者均成功止血, 随诊3个月证实没有术后再次出血。另4例因无法明确出血部位而对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进行保护性栓塞, 术后2例行内科保守治疗、2例行外科手术处理, 患者均未再次出血。介入技术成功率100%, 介入止血成功率为78% (15/19) 。本组未出现异位栓塞所致的胃肠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图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诊疗前后[a:动脉造影见胃十二指肠对比剂外溢 (↑) ;b:经导管超选择插管后以弹簧圈栓塞。再次造影见对比剂外溢征象消失 (↑) ]图2外伤性胆道出血诊疗前后[a:腹部增强CT扫描可见胆道内高密度对比剂 (↑) ;b:动脉造影见胆囊动脉对比剂外溢 (↑) ;c:经导管超选择插管后以弹簧圈栓塞。再次造影见对比剂外溢征象消失 (↑) ]图3胃底血管瘤诊疗前后 (a:胃左动脉造影示畸形血管团;b:经导管以明胶海绵栓塞, 再次造影畸形血管团影消失)

3 讨论

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病情重, 出血原因复杂, 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肿瘤常见, 另有损伤 (包括创伤及医源性损伤) 所致上消化道出血。

胃肠钡餐、内镜、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观察消化道全程, 能较好显示腔内占位性或明显外压性病变, 但不能显示黏膜下的血管病变, 并且对于急性活动性出血不宜进行, 诊断阳性率低[1]。纤维内镜检查最直观,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诊措施, 其阳性检查结果对引导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但当出血量较大时, 肠腔内充满血液, 内镜的使用就受到限制。放射性核素扫描在定性诊断方面最敏感, 并且由于99Tcm在血液循环中滞留的时间长, 检查时间跨度长, 故适用于一些间隙性或少量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其最大缺点是定位不准确, 对下一步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CT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诊断方法之一, 可以提供病因学信息[2]。外科手术及术中内镜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比较直观, 但其创伤性会增加病死率。内科抗休克和止血治疗虽能减少出血量、降低生命危险性, 但多数患者不能达到永久止血目的。DSA利用其减影技术, 既可以单独显示血管结构, 也可以清晰显示一些常规造影不易发现的小病灶, 更有利于介入栓塞治疗时的定位。本研究DSA定位诊断阳性率达到78%, 与文献[3]报道一致。同时, DSA能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多幅图像, 从而能动态性观察造影剂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对血管内造影剂外溢、异常聚集以及静脉早显等异常征象的实时观察非常有利, 从而指导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上消化道血供丰富、侧支循环多, 且胃壁内微循环的吻合也十分丰富, 所以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在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 介入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一般不会出现管壁坏死的危险, 因而是一种很常用的治疗方法。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时, 患者病情变化快, 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急诊DSA可明确显示出血位置, 并可选择性插管至供血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 即刻有效止血, 创伤性小, 效果明显, 是危急情况下实用有效的方法。急诊DSA尤其适用于病情危重, 外科手术后出血的患者[4]。本组止血成功率为78%, 无一例发生肠壁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之一[5]。本组8例胃左动脉出血患者中, 4例为巨大胃溃疡所致;4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患者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

选用栓塞材料的原则是:不同的病因、不同的靶血管所选择栓塞剂的类型不同, 如肝、脾及胃十二指肠动脉破裂出血, 因血管内径较粗, 明胶海绵条和 (或) 弹簧钢圈为其首选, 价格经济而且止血效果明显。对于假性动脉瘤破裂所致的出血建议用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 对于血管畸形则以PVA为首选, 既可以止血, 又可以使畸形的血管网永久性闭塞, 达到类似于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对于肿瘤, 若最终需手术切除病灶, 单纯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即能达到临床治疗目的。其他原因或性质难以确定的消化道出血, 主张使用明胶海绵[6]。

总之, DSA能动态观察血管分支分布情况, 对于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率高。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在动脉性消化道出血诊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7]。对于内外科治疗无效的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者, 及时有效的DSA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诊断与介入栓塞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介入科资料完整的19例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明确出血部位且成功栓塞, 4例未能明确出血部位, 治愈率达78%。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 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 成功的关键是明确出血部位及选用合适的栓塞材料。

关键词:动脉,消化系统,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血栓栓塞

参考文献

[1]Sidhu R, McAlindon ME, Kapur K, et al.Push enteroscopy in the era of capsule endoscopy[J].J Clin Gastroenterol, 2008, 42 (1) :54-58.

[2]陈留斌, 王毅, 龚水根, 等.CT与胃肠道造影诊断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的比较研究[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 4 (9) :1555-1560.

[3]Li JP, Tang GS, Huang YH, et al.Application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in gastrointestinal arterial hemorrhage[J].Chin J Gastrointesti Surg, 2009, 12 (3) :252-256.

[4]Loffroy R, Guiu B, D′Athis P, et al.Arterial embolotherapy for endoscopically unmanageable acute gastroduodenal hemorrhage:predictiors of early rebleedin[J].Clin Gastroenterol Hepstol, 2009, 7 (5) :515-523.

[5]Loffroy R, Guiu B.Role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massive bleeding from gastroduodenal ulcer[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9, 15 (47) :5889-5897.

[6]Andersen PE, Duvnjak S.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nonvariceal acute arteri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World J Radiol, 2010, 2 (7) :257-261.

上一篇:框架思考下一篇:生态系统服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