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2024-09-30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共11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篇1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急诊常见病症, 具有起病急骤、发展快速的特点, 其死亡率与致残率较高。该病诱发原因为脑血管破裂后存在出血现象或者血栓等,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部出血性或者缺血性损伤[1], 若病情危急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瘫痪或者意识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因此, 制定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CT或者MRI检查后确诊。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肝肾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法, 观察组27例基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男15例, 女12例;年龄36~79岁, 平均年龄 (56.3±4.1) 岁。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34~78岁, 平均年龄 (53.6±3.9) 岁。57例患者疾病类型:基底节区出血10例, 脑干出血9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 小脑出血11例, 脑室出血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1) 起病速度快, 患者血压与颅内压突然上升, 且存在昏迷与肢体瘫痪现象, 病情恶化; (2) 患者没有昏迷, 但是存在交叉性瘫痪或感觉性障碍以及脑神经周围性损害等症状; (3) 患者昏迷, 呈现出潮式样呼吸、吹气以及叹息样等不规则呼吸, 说明患者存在中枢性呼吸衰竭; (4) 患者昏迷, 同时瞳孔出现缩小现象, 排除中毒或者药物作用。若患者出现以上症状, 即可诊断为脑出血。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先分析患者病情, 而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血压与血糖, 并给予剂量为0.5 g的胞磷胆碱, 1次/d, 同时使用20 g甘露醇以及甘油果糖250 ml, 2次/d。上述药物能够有效保护脑组织, 同时避免感染, 保证水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 亦可脱水使颅内压下降。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 在规格为100 ml的生理盐水中添加依达拉奉30 mg, 控制好速度, 需在30 min之内完成静脉滴注, 2次/d, 连续使用14 d。

1.4 疗效判定标准

于治疗后的第10、20天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 (1) 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降低, 且降低幅度极大, 在91%~100%以上, 同时行CT检查后发现血肿及临床症状消失完全, 患者生活恢复正常; (2) 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降低, 约在46%~90%, 同时行CT检查后发现血肿消失, 患者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3) 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降低, 约在18%~45%, 同时行CT检查后发现积血在5 ml以下, 患者意识与肢体均存在障碍; (4) 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未出现降低现象或者降低在18%以下, 同时临床症状未出现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对照组痊愈5例, 显效8例, 有效9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痊愈9例, 显效11例, 有效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0d、20 d的分数分别为 (34.6±7.5) 分、 (19.8±6.4) 分、 (14.9±5.1) 分;对照组则分别为 (35.3±7.2) 分、 (24.8±6.4) 分、 (21.8±4.7) 分。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较多, 例如高血压、过度疲劳、吸烟过度等。一旦发病则极其迅速, 故需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治疗。依达拉奉分子量较小, 有效果较强烈的自由基清除剂以及抗氧化剂, 可应用不同方式减少自由基产生量, 提供氢原子给氧与脂性自由基, 当产物形成后会经由尿液将其排出体外, 从根源上清除自由基, 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从而稳定神经细胞膜。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静脉滴注依达拉奉, 可全面清除存在于脑组织中的自由基, 在根源上降低灌注区发展为坏死区的几率, 从而抑制神经元死亡现象, 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现象。此外, 依达拉奉还可进行肾脏代谢, 故而使用该药物时需严密监测患者肝肾功能。本研究中,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本研究与李隆文等[2]研究结果一致;而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 治疗后20 d观察组为 (14.9±5.1) 分, 对照组为 (21.8±4.7) 分,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与陈锋等[3]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显著, 可大幅度降低患者肢体障碍出现几率, 改善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5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法, 观察组27例基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常规疗法结合依达拉奉疗法临床疗效显著, 可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依达拉奉

参考文献

[1]吴勇, 陈秀, 李小刚.7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3 (5) :54-55.

[2]李隆文, 张春红.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治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 , 2012, 3 (2) :41-42.

[3]陈锋, 王玉芬, 程坤.5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4 (6) :92.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篇2

1.多荤少素。长期大量地摄入高脂饮食,特别是畜肉、蛋黄、奶油、动物内脏等,会升高体内胆固醇和甘油(油食品)三酯的水平,导致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许多人以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把原先生活贫困的“口福”补回来,食必肥甘,吃必“尽兴”,因而对粗粮、蔬菜不悄一顾。殊不知,这正好给心血管病安营扎寨大开了方便之门!当然荤不可不吃,但必须控制摄入量,正确选择食品种类。一般人每天进食3份高蛋白食品足矣;每份指瘦肉50克,或大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鱼虾鸡鸭100克,其中又以鱼类、去皮家禽及豆制品为佳。

2.多酒少茶。饮酒是现代人应酬交际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大量饮酒可使冠心病死亡率增高。因为酒精一是可以直接升高血压;二是可提供高热量,刺激脂肪组织,导致脂肪堆积;三是能抑制脂蛋白脂肪酶活力,促使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升高血甘油三酯。相反,多饮茶特别是新鲜绿茶,对预防心血管病大有裨益,因为其中的茶多酚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另外还可促进多余胆固醇自肠道排泄。

3.多盐少水。食盐即氯化钠,钠摄入过量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每天超过8克者危险性更大。研究发现,在每日盐摄入量低于3克的人群中平均血压低,且随年龄的增长血压也无明显升高趋势。我国广东人膳食口味淡,其高血压发病率明显比北方高盐地区低。如已习惯于“咸”味,建议在妙菜起锅时再放盐。这样“咸味”足而实际放盐少,因为此时食盐未渗透于食物内。另外,应多饮白开水,以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和机体内毒素排泄,不爱喝水的人血粘稠度高,进入中年之后容易发生心脏病。

4.多精少粗。有的人对膳食过于讲究,以为越精细、越美味越好,结果主食选精心精面,菜肴以肉类为主,喝水必啤酒饮料!这样做不但易于造成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还加大冠心病发病危险。而膳食纤维则能有效降低血脂,减少冠心病风险。特别是蔬菜、薯类和其他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粘蛋白,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预防动脉硬化。另外,它们还有助于减肥和预防结肠癌,因此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米粗面,多吃薯类副食。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2、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3、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4、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篇3

【关键词】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缺血性脑疾病;斑块;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47-0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易造成脑组织暂时性缺血缺氧,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眼前一过性黑蒙、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眩晕、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和复视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大量研究指出,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出现的临床症状较为隐匿,且大多为一过性表现,极易对疾病的尽早发现与及时治疗造成延误,因此,对于缺血性脑疾病的预先诊断显得尤为重要[2]。笔者通过对65例缺血性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对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期49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1例,女24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23±12.82)岁,其中28例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史,19例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18例有短暂性脑缺血病史。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7.94±11.83)岁。研究组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3-4]两组研究对象均取仰卧位平躺于台上,选用全数字高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PHILIP iu-22)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检查前将探头频率调整为3~9MHZ。检查时需充分暴露颈部,分别对两侧颈总动脉的起始端、主干及分叉部与颈内动脉近段进行连续横、纵断面探测。注意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存在、内-中膜厚度的改变、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表面的回声情况。在图像上颈动脉中膜表现为典型的双线征,通过测量两线间的距离得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颈总动脉分叉前2cm处测量颈总动脉内径值,通过多普勒法测定对颈总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RI)进行测量。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内-中膜厚度增加的发生率、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比较研究组颈总动脉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颈总动脉的阻力指数(RI)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缺血性脑疾病的重要病因,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在颈动脉内膜表面常形成局限性的斑块隆起,从而造成管腔狭窄。轻度的管腔狭窄并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随着斑块隆起程度的增加,当狭窄程度超过60%时,患者会出现眩晕、复视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如不及时发现治疗,隆起的斑块发生脱落,极易随着血流进入脑血管的血液循环系统中,造成脑卒中等严重后果[5-6]。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辅助检查,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斑块的大小、性质及管腔的狭窄程度,从而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进行准确的预测[7]。此外,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相比传统的脑血管造影,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因而逐渐受到临床上的青睐。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70.77%、内-中膜厚度增加的发生率为95.38%、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36.92%。其中内-中膜厚度增加为动脉硬化早期的重要影像,预示脑卒中危险性较高,运用超声对其进行评估,可以较直观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以及临床用药的效果。同时,检查时可判断斑块性质,若出现弱回声斑块,则预示该斑块结构不稳定,可脱落导致卒中,而斑块显示较强回声和表面钙化时,则危险性相对较低。超声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一般内径减少30%为轻度,30%~69%为中度,大于等于70%则为重度,狭窄越严重,脑血液供应越少,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越高,此外,不同程度的狭窄也指导临床选择内科或介入治疗等不同应对措施。因此,颈部血管超声对斑块厚度和性质、狭窄程度等进行检测时,有利于评估斑块危险性,进一步评估脑缺血程度,以便为临床及早以及合理的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的结果还显示研究组颈总动脉舒张期的最小血流速度,颈总动脉的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研究显示[8-10],高内-中膜厚度和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患者,其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得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可共同并独立对缺血性卒中风险进行预测。因此可通过对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检测来预测脑卒中风险,该值越低,则风险越高。RI值越高,一般大于0.75则表明脑血管外周阻力大,发生脑血管缺血的可能性大,卒中风险高。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够较为理想的掌握患者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对诊断及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娴.TCD与彩色多普勒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J]. 淮海医药,2012,30(2):142-143.

[2] 赵金才,白如娣.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对比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3):262-264.

[3]毛俊杰,阚艳敏. 颈动脉超声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02-103.

[4]凌天金,刘娟,周华东,等. 颈动脉超声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7):467-470.

[5] 白雪、王翠、林占峰,等.超声与CT血管成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J]. 疑难病杂志,2009,8(10):613-614.

[6] 钱岚,王晖,王武,等. 联合应用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6160-6161.

[7]朱松岩,唐晓兵,姜瑞华,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粥样斑块与脑梗塞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8):1232-1234.

[8]王硕,罗建方,黄新胜. 颈动脉超声检测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33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7):663-664.

[9]张潭,任书堂,秦艳娟,等. 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5):702-704.

[10]杨新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部血管多普勒彩超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54-55.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篇4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门诊处方,用药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1]。本文对疾病的发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提供数据。

资料与方法

本课题资料抽取自我院HIS系统中神经内科门诊1个月的处方, 从中筛选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处方, 对处方中的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分析。数据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用药基本信息等。

方法:用Excel办公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排序, 药品的限定日剂量 (DDD) 定义为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2], 用药频度 (DDDs) =该药月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限定日费用 (DDC) =该药月销售金额/该药DDDs值;排序比=金额排序/DDDs排序。

结果

患者的构成及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处方数, 见表1。

患者所用药物总品种数94种, 其中中成药品种22种, 处方355张;注射剂品种16种, 处方数671张, 注射剂不包含溶媒 (氯化钠及葡萄糖) , 见表2。

患者所用药品的用药频度排序前20位, 及各药的DDC统计及金额, 见表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疾病的85%[3], 患者主要集中在我院的神经内科门诊, 所以本文分析从HIS系统中抽取本院神经内科门诊1个月的患者处方。从中筛选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处方, 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

患者的构成和处方数:本次采集到的数据中共有患者538例, 处方1 407张, 其中男性患者350例, 占总人数的65.05%。处方884张, 占总处方的62.83%;女性患者188例, 占34.95%, 处方523张, 占37.17%。从中看出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50岁以上的患者比较集中, 基本与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相吻合[4,5]。这与我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周边环境等有关联性, 积极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饮食、禁烟限洒等, 同时针对脑血管病的症状开展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 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药物品种的构成:药物治疗中, 所有处方包括94种药物, 其中中成药有22种, 处方数355张, 占总品种的23.40%, 占总处方数25.23%;中医学认为治疗宜益气活血化瘀[6], 但当前中成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不足[7]。注射剂, 包括中药注射剂, 有16种 (17.02%) , 处方数671张 (47.69%) 。门诊患者注射处方占了近一半, 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现状, 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我们将进一步在处方点评中分析。

药物DDDs及排序:抗血小板聚集药已经成为脑血管病防治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基石, 由表3可见[8], 阿司匹林的DDDs在第1位。多项研究证明了阿司匹林在长期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9]。他汀类调脂药的应用也受到了重视, 研究表明, 他汀类药物除了主要降低血中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以外, 还能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维持粥样斑块稳定性、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水平。强化降胆固醇水平预防脑卒中 (SPARCLE) 研究首次确定了没有冠心病的卒中患者也能从他汀治疗中获益, 以降低卒中再发风险[10]。由此可见, 我院脑血管病的用药基本符合指南要求, 所用药物疗效确切。

脑血管疾病的“缺水”维度 篇5

中风的“补液”治疗

多年前,曾经在病房救治一中风后多脏器衰竭的患者。患者突发脑梗,在其他医院住院治疗,用大剂量的利尿药,消水肿治疗后,出现呼吸急促,严重缺氧,并出现肝、肾脏器功能损害的表现。情况危急,经过抢救,病情稳定,但多脏器衰竭情况仍然存在。后转至我院治疗。查房时,诊脉,发现有:枯、浮、热、粗的脉象特征。于是下医嘱,停掉所有液体,尤其禁用利尿药,改大剂量的盐水补液治疗。经过治疗,患者多脏器衰竭情况大为好转,后病情恢复,出院。对于当时的治疗,科里的大夫,都很不理解。我解释说,患者有中暑的脉象,并且经过西医院半月余治疗,仍然存在,说明患者中风,是因为中暑,脱水,液体量不足,以致脑灌注量不足造成的。补充液体量应该是治疗首要的治疗原则。但患者初次住院治疗时,并没有重视,而且使用大剂量的利尿药物,所以造成患者液体量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转为多脏器衰竭。

临床多年,我一直重视对病因的消除,病因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集客观的证据去诊断,不能倚病治病,忽略了人本身。后来这个病案成为我病房查房的案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引起重视,希望他们扑下身子,好好干好临床工作。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治疗,不在于你输液时,加入多少药物,使用的药物有多高级,多贵重,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泄其有余,补其不足”。简简单单的补液就能在治疗中起关键作用。

小儿的缺水与发烧

我不是专业的小儿科大夫,但在临床上,注意到,体质致病,在小儿中,普遍突出存在。阴虚体质的小孩,不注意及时补水,在春天阳气生发的时候,容易出现疾病。

曾治一儿,发烧,38到39之间,持续一周多,不好转。恰好是天气回暖的时候,阳气生发。小孩平时精力旺盛,爱说爱笑,患病后,脾气暴躁,没有耐心,下午体温高,早晨体温稍高或正常。一直服用退烧药,未见效果,化验检查,除嗓子有轻度炎症外,没有其他病变,病情不见好转,父母十分着急。应诊,患儿精神未见异常,面颊红亮,对外界事物,情绪反应过激,诊脉发现右手脉热、粗、软,左手脉弦长、枯,而且脉上。脉象上没有食积、着急、生气等病因特征。于是对其父母说:“没事,不要担心,开几服药就好了。”于是开方,大剂量养阴清热,疏解,安神等治疗。家长不放心,继续问:“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发烧不退?”我说:“在脉象上,没有很严重的情绪、饮食、炎症等病因,唯一的就是孩子身体太干,平时喝水太少了,恰好春天,阳气生发,容易上火,所以出现了发烧的症状。以后一定注意多给孩子补水,否则容易生病,体质的问题。”家长听后,觉得有道理,患儿服药后,体温就恢复正常了。

小孩患病,要及时治疗,变化很快。不要过度恐慌,因为小孩患病的病因相对单一一些,但是也需要扎实的临床能力,才能准确诊断、治疗。还是那句话,医生的水平,不在于你把病名诊断的多么花哨,治疗方案列的多么“精彩”,一定要诊对,治对。

在门诊和病房,我经常把患者的病因一下点破,目的就在于,让患者引起重视,自己做好防病的这一关,而不要等到病了进医院。我们大家自己可以做的有很多,及时补充饮水量就是很重要的防病措施。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水是最好的药》,作者是美国医学博士,是盘尼西林的发现者和诺贝尔奖得主——亚力山大·佛莱明的学生。他毕生致力于研究水的治疗作用。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了一个震惊世界医学界的秘密,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他不用药,只用水,就治愈了3000多名患者。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篇6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CTP) 是一种常用的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用的功能性成像方法之一。CTP的理论基础是指示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法则。其基本方法是在注射造影剂一定时间(如5 s)内,对选定的大脑层面进行连续增强动态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然后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计算出一系列的灌注参数[1]。 这些参数包括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相对脑血流容积(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 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等[2]。接着对获得的参数进行伪彩处理,得到血流灌注图、血容积图、平均通过时间图和峰值时间图等,以此全面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普通的CT灌注图像是多幅的单参数图像,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通过综合分析各个灌注参数图, 才能对脑组织缺血状态作出合理评价,对人工的依赖性较大,为此我们在文章[3]中提出了一种智能化的神经网络融合模型,利用其对单参数图像和原始灰阶图像进行多重融合,实现头颅灌注成像多参数图像综合分析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然而,由于融合图像是二维的,对病灶区域范围及大小的表现力不够,对病情的展示也不够形象逼真,不利于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因此,本文在前文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生成三维立体灌注图像的“光栅立体化模块”。本文研究的三维立体灌注图像是一种基于柱透镜光栅的裸眼立体显示图像,不需要佩戴眼镜、头盔等辅助设备即可直接观看。相比二维图像, 光栅立体图像具有形象逼真的立体纵深感,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军事、医疗、工业等领域[4]。该模块不仅可以使灌注成像结果更易于被临床医生参考,而且能够作为医学教学和会议讨论,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1脑灌注状态智能诊断系统的设计思路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流程如图1所示,整个分析过程整体思路如下:

(1)对r CBF、r CBV、MTT和TTP等一系列灌注参数图像进行预处理即进行提取、增强、匹配等操作。

(2)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头颅灌注图像进行模拟、训练、学习、优化等操作,进行灌注图像的初步融合,从而将多幅单参数头颅灌注图像转换为单幅多参数头颅灌注图像。

(3)针对多参数信息图像的特征关系和解剖学成像图像纹理的空间关系,通过代数加权乘积变换的方法进行二次融合处理,从而实现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的CT灌注诊断结果直观显示[5,6]。

(4)根据融合图像以及CT自带的三维图像重建信息,精确重建头颅灌注三维模型,并通过光栅立体化模块得到裸眼光栅立体灌注图像。

其中,(1)~(3)已通过前文提出的神经网络融合模型实现,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光栅立体图像生成的模块。根据头颅实质灌注状态及相关信息,拟采用3DMAX软件对病灶区域脑组织、血管等进行高仿真三维建模,将病灶区以不同于正常组织的颜色进行标示,并导入预先建好的脑组织模型,从而得到整个头颅灌注情况的3D模型。然后通过三维软件自带的摄像机进行虚拟立体拍摄,获得可用于立体显示的序列视差图像。通过专业图像软件处理从而生成立体合成图像,最后通过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显示出来。

2柱透镜光栅裸眼立体成像的原理

光栅立体成像技术是基于双目视差原理和光栅板折光分像原理,通过柱透镜光栅使二维图像呈现立体感的一种技术。

2.1人眼立体视觉原理

自然界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其中所有物体都是三维的。人们在观察自然景物时,双眼能接收到由物体反射的光线,然后通过视觉神经的融合功能以及大脑神经中枢的处理,可以形成完整而有纵深感的立体视觉。人眼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6]。

正常人都是用双眼来观察三维空间的物体,而双眼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成人约64 mm),所以在观看某个特定对象时,2只眼睛观察的角度稍有差别, 因而被观察物体在人的左、右眼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也存在略微的差异,这种差异叫做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形成立体视觉的关键因素。

2.2柱透镜光栅的折光分像原理

柱透镜光栅是由一系列相同规格的半圆柱透镜单元经过线性排列而成的,其背面是平面,也即是柱透镜单元的焦平面,每个柱透镜单元都相当于一个汇聚透镜,起到聚光分像的作用[7]。经软件处理后的条纹状的二维合成图像,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焦平面上相应的位置,然后柱透镜光栅板会把经过每一个透镜单元的光束所携带的图像信息全部组合起来, 在左右视网膜上分别形成左右眼的子图像,最后经中枢神经作用而形成立体图像的视觉。图3为柱透镜光栅折光分像原理示意图[8]。

3脑灌注立体图像的制作与呈现

本文采用的三维图像的制作主要包括三维建模、立体拍摄、图像处理、 立体显示等环节。拟通过3DMAX软件对头颅灌注融合图像的病灶区域脑组织进行三维重建、虚拟立体拍摄,从而得到视差序列图像,然后经Photo Shop软件处理制得二维合成图像,最后通过特定的光栅立体显示器而呈现出立体感。

3.1头颅实时灌注状态模型的三维重建

3DMAX是一款常用的三维软件,具有模型构建、动画制作、图像处理等多种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广告和游戏娱乐等行业。运用三维软件来辅助制作立体图像、动画、视频等立体内容,是当前3D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该方法不仅可以省去传统拍摄设备的昂贵成本,还能有效提高制作的效率。运用3DMAX进行三维建模,一般需经过三维场景布局、三维模型重建、灯光和材质设置这几个步骤。三维场景布局应符合立体摄影的要求。建模时对病灶部位的血管进行有区别的颜色标示,与预先导入的病灶周边正常组织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凸显病灶区域的范围和病情程度。通过该软件的摄像机功能,可模拟双眼立体视觉,对该三维场景进行投射, 以得到序列视差图像。

3.2虚拟立体相机拍摄获取序列视差图像

立体拍摄就是采用立体相机对实时的场景或动作进行拍摄,从而获得2幅或多幅序列视差图像。立体相机的形式可以是由多个相同规格相机组成的相机阵列或者多镜头立体相机(如双目立体相机),也可以由相机和特定路径的导轨组合。其中,相机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常见的立体相机摆放方式主要包括平行式、会聚式、离轴平行式和弧形式4种。本文拟采用3DMAX软件自带的虚拟摄像机,按照平行式的立体相机结构进行摆放,如图4所示。 根据透视原理可知,这种方法下只有水平视差而没有垂直视差,也不会产生梯形失真,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3.3脑灌注立体图像的处理

立体图像的制作必须严格按照显示设备的特征和参数来进行。通常制作光栅立体图像时,将视差序列图进行同名点匹配后即实施间隔抽样,然后得到合成图像。对序列视差图像进行抽样时,一般以像素为单位,合成时要保证每一组抽样条恰好布满在一个光栅间隔内,且须逆序排列。本文中的三维立体灌注图像,采用的就是这种间隔抽样的图像合成方法。 合成图像拟通过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裸眼3D显示终端(型号为PUSH3D55LS2I)进行立体显示。由于该显示器自带的3D播放器能够自动实时抽取每幅图的子像素,因此在经过Photo Shop软件处理后,将序列视差图按照一定的次序合成一幅大图即可。为了保证生成光栅立体图像与光栅板的精确匹配,序列视差图像的分辨率设定为柱透镜光栅分辨率的N倍,一般取8≤N≤24。实验所采用的是15线的柱透镜光栅,最终显示的光栅立体图像尺寸为640像素×360像素,按照光栅显示器和立体拍摄的参数,批量渲染输出后得到9幅序列视差图像,在播放前拼成一个1 920像素×1 080像素的大图,如图5所示。

3.4脑灌注图像的立体显示

柱透镜光栅的三维显示系统一般包括一个平面显示器和一个柱透镜光栅板。平面显示图像位于光栅板的焦平面,根据液晶屏幕的像素的被分割成相等数量、交叉排列的左右子像素。接着左右子像素在通过光栅的折射作用之后分别在左右眼的视网膜上形成左右子视图,然后视神经会将具有合理视差的左右眼图像融合成立体图像并由大脑感知。如图6所示,将制作好的立体图像用相匹配的显示设备进行展示时,就能体验到多角度、色彩层次丰富、立体效果逼真的视觉感受。

4应用效果分析

为评价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效果,我们随机抽取了20名医生对脑灌注立体图像的效果进行评价。实验对象为武汉地区多家医院的脑CT医生(相关经验3 a以上),年龄35~45岁,男性14名、女性6名,视觉功能或矫正视力均为1.0。实验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邀请实验对象分别对光栅立体图像和原二维图像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设置2个参数,即病情的醒目性和病灶范围的精确性,实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脑灌注立体图像具有较好的醒目性,能使观看者一目了然,迅速知悉病情的严重程度,而且还能够较为准确地表示病灶的范围和大小,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5结论

本文开发的灌注图像光栅立体化模块,通过3DMAX软件以虚拟立体摄影的方式生成序列视差图像,再经抽样、合成输出到液晶显示屏上,最后经柱透镜光栅板折射分像再现立体感,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脑灌注状态立体图像,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清晰度,将病灶的区域范围及大小特别标示了出来,因此能够更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示脑血管疾病的病情,使诊断结果更易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并且有望用于医学教学与培训。将该模块集成到之前已有的灌注图像诊断系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该系统的可视化程度,而且能够实现头颅灌注多参数图像综合分析的立体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 :针对二维CT灌注图像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对病情展示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利用立体灌注图像来辅助诊断的方法。方法:在较前构建的智能化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基于光栅立体成像技术的灌注状态三维图像功能模块。采用3DMAX对头颅灌注融合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虚拟立体拍摄,从而得到序列视差图像,然后经专门软件处理得到合成图,最后经光栅立体显示器展现出三维立体效果。结果:实现了头颅灌注成像多参数图像综合分析的立体化。结论:立体灌注图像生动逼真,使诊断结果更易于被临床医生参考,不仅有助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而且可以用于医学教学和会议讨论,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 其中男28例, 女18例, 有42例经头颅CT确诊 (内囊梗死19例, 基底节梗死14例, 多发性腔隙性梗死7例, 尾状核梗死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6例) 与对照组 (20例) 。治疗组:年龄62.61岁±5.47岁, 病程5.60年±1.26年;肢体不利21例, 语言障碍5例。对照组:年龄62.23岁±5.83岁;病程5.24年±2.01年;肢体不利16例, 语言障碍4例。两组年龄、病程、病位和神经功能缺损等均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中风协作组制定的标准[1]。西医诊断参照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全部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均符合气虚血瘀型。

1.3 观察指标

1.3.1 中风证及老年虚证

主症:手足麻木,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口中流涎, 舌偏, 不语, 神志恍惚。兼症:眩晕头痛, 面红目赤, 尿赤便秘, 气短乏力, 烦躁, 耳鸣, 舌质、舌苔, 脉象, 逐项查问。依据《延缓衰老中药筛选规程及临床观察规范》[3]中的方法记分, 即主动说出的症状计4分;问出的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计3分;时轻时重计2分;症状轻微或偶然出现计1分;无症状计0分。于治疗前后进行问诊填表。

1.3.2 神经功能损程度的检查

意识水平凝视功能, 面瘫, 言语功能, 上肢肌力, 肩关节功能, 手肌力, 下肢肌力, 步行能力按中风协作组制定的标准进行综合评定记分。

1.3.3 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

选取部分患者测定体外血栓长度做自身对照比较 (采用Char-kler法) [4]、全血黏度。治疗前后测定全部项目。

1.4 给药方法

治疗组以益气活血为主法, 予中药制剂丹红注射液 (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主要成分为丹参和红花) 。20 mL~30 mL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500 mL中连续静脉输注, 每日1次, 15 d为1疗程。休息后根据病情变化及症状缓解情况继续使用2个~3个疗程。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 每次10 mL~20 mL, 每日1次, 疗程同治疗组。用药期间根据病情服用调控血压的药物及其他治疗。

1.5 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症状采用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研究协作会议通过的《延缓衰老中药的筛选规程和临床规范》标准。神经缺损评分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研究组制定标准进行评分计算。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对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 (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黏度比较 (见表3)

治疗组16例药前体外血栓长度平均为25.40 mm±1.96 mm, 用药后为12.34 mm±1.04 mm (P<0.01) ;对照组20例用药前体外血栓长度为24.11 mm±1.41 mm, 用药后为22.89 mm±1.64 mm (P>0.05) 。治疗组药后全血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均显著降低, 对照组降低不明显。

3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系中医中风之范畴, 多发生于年老、体弱、气血运行不畅及脑脉痹阻等引起血瘀、经络失养, 导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中风表现。丹红注射液是以丹参和红花为主要成分。现代药理学证实, 丹参除具有扩张微血管的口径、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改善微循环等功效, 还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拮抗钙离子内流等作用, 而且还有肝素样作用, 比肝素更安全, 促进受损血管内皮细胞修复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5]。红花被称为活血化瘀之要药。含有红花黄色素及红花醌甙。红花黄色素有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或酸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有防止血栓的形成和进展, 促进血栓溶解的作用[6]。红花醌甙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从而起到治疗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丹红注射液可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丹红注射液治疗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均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32.

[2]巫君玉.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3:404.

[3]周文泉, 陈启.延缓衰老中药的筛选规程和临床观察规范[J].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 6:684.

[4]翁维良, 高伟良.血液流变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221-227.

[5]许国根, 缪群.丹参注射液减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临床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2001, 11 (3) :798-799.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为住院病例, 男18例, 女12例。最大72岁, 最小45岁, 平均年龄52岁, 病程最短1d, 最长20d。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肢体麻木、甚者口角歪斜、流涎、半身不遂、活动受限。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学》中的缺血性脑血管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中药“心痛Ⅱ号”胶囊2粒, 口服每日3次, 每粒相当于1.0,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维脑路通0.5, 静点每日1次, 15d1个疗程, 疗程间隔1周, 血压高者加用降压之品。

2 结果

显效 (症状全部消失) 18例, 有效 (症状明显改善) 12例, 无效 (症状改善不明显) 0例。疗程最短1个疗程, 最长2个疗程, 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李某, 男, 42岁, 农民, 于2005年7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 左侧肢体麻木不利, 伴口角歪斜, 遂来我院诊治并收住院治疗。CT示右侧脑梗塞, 血CHO9.23mmol/L, TG 9.60mmol/L, 余在正常范围内, 遂用“心痛Ⅱ号”胶囊2粒, 口服每日3次, 加用脉通液500mL+维脑路通0.5, 静点每日1次, 15d1个疗程后, 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出院后服用“心痛Ⅱ号”胶囊30d痊愈。出院后嘱患者饮食宜清淡, 加强体育锻炼, 随访2年未复发。

4 讨论

本病属中医“瘀血病”范畴, 多由气滞血瘀引起。《金匮要略》说:“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邪在于经, 即中不胜”。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中风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是由‘气虚血瘀’而成”, 遵循这些观点, 因此运用“心痛Ⅱ号”治疗本病达到补气活血通络的目的, 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抗凝降脂等功能, 从而消除和治疗本病的神经系统及局部症状, 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望广大同仁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56.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篇9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

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分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种疾病类型,其临床表现为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视野缺损、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2]。该研究为探究颈动脉超声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测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患有该病患者的资料,和另外50例正常体检者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将其作为试验组,选择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在41~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16.5)岁;试验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42~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18.2)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其方法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GE Vivi7生产,改为GE Vivi7)对患者的颈动脉部位进行检测,并且在二维超声下对患者的颈动脉各段进行观察,明确患者的斑块部位、血管腔内的斑块大小、血管腔内的血液流动信号以及患者的斑块性质,并且对血管管腔的狭窄情况进行计算,并且确定患者的血管搏动指数(PI)以及患者血管管腔内的阻力指数(RI)情况,做出对比分析[3]。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实施检测后的动脉内径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动力血流学情况,并记录分析。

1.4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测后的动脉内径情况

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检测后,试验组患者的左颈总动脉内径、右颈总动脉内径、左颈内动脉内径以及右颈内动脉内径与对照组左颈总动脉内径、右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以及右颈内动脉内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动力血流学情况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后,试验组患者的颈总动脉血管搏动指数、颈内动脉血管搏动指数、颈总动脉阻力指数以及颈内动脉阻力指数与对照组患者的颈总动脉血管搏动指数、颈内动脉血管搏动指数、颈总动脉阻力指数以及颈内动脉阻力指数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类型,患者在发病后其脑血管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威胁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4]。该研究中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左颈总动脉内径、右颈总动脉内径、左颈内动脉内径以及右颈内动脉内径与正常患者的左颈总动脉内径、右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以及右颈内动脉内径相比明显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是近几年来临床上新兴的一种用于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其颈动脉情况的主要手段,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颈总动脉直径、颈内静脉直径进行检查[5],经诊断结果表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上述两种指标均与正常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床上可根据该检查的结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辅助的诊断与治疗,增加检查结果的可信度,保证患者的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6]。

与此同时,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总动脉血管搏动指数(1.74±0.66)、颈内动脉血管搏动指数(1.64±0.64)、颈总动脉阻力指数(0.86±0.31)以及颈内动脉阻力指数(0.81±0.30)与正常患者的颈总动脉血管搏动指数(1.31±0.34)、颈内动脉血管搏动指数(1.22±0.43)、颈总动脉阻力指数(0.63±0.29)以及颈内动脉阻力指数(0.62±0.26)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的分叉处,血液在流经此处时容易产生湍流的现象而形成血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现象,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生栓塞的部位,由于栓塞造成脑血管直径相对较粗,且患者的血液流动速度慢,进而使其血管搏动指数以及血管内阻力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将意味着患者可能处于患病的早期,需特别的注意加强检查[7],该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合,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能够对患者早期的血管病变做出准确诊断,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为患者疾病的检测与及时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临床意义极其重大[8]。

综上所述,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重要依据,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奠定基础,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丽霞.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CCI相关性的研究[J].中外医疗,2009,28(9):177.

[2]金泽宏,李强翔,邓惠姣.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及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0,21(3):82-85.

[3]欧阳涓涓.缺血.陛脑血管疾病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J].健康必读,2012,5(5):298.

[4]杨延金,潘红伟,石金平,等.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颈动脉在心脑血管事件防治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493-494.

[5]张晶,王琳,刘志强.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09,7(7):17-18.

[6]郭江鸿.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24-125.

[7]潘云志,张卓伯.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彩超在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445-1146.

浅谈脑血管疾病早期康复护理 篇10

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具有发病急,恢复时间长,致残率高的特点,自理缺陷是病人的主要表现,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早期的康复治疗和坚持不懈的功能锻炼是降低该病致残的关键(1),使患者回归家庭、社会,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病人,其中脑血栓29例,脑梗死15例,脑出血8例,其中男3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5岁(55~65岁),文化程度:文盲8人,初中10人,高中25人,大专以上9人。住院期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左侧偏瘫30例,右侧偏瘫22例。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病人对突如其来的偏瘫、失语、吞咽困难、运动障碍等打击缺乏心理应激,造成烦躁易怒,意志消沉,悲观等思想包袱,给疾病康复带来不利影响。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教育,树立正确观念,使其了解自我康复的重要意义,积极配合治疗,应以高度的责任心,精心护理患者,并应积极争取社会家庭支持,使家属对其更加重视并细心照顾,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使其始终感到家庭给予的温暖,消除悲观、孤独、被遗弃感等负性情绪。

2.2 肢体护理(1)患侧卧位:头部应在上颈段屈曲,躯干稍向后转,用枕头固定后背。患侧上肢前伸,前臂旋后,肘关节伸展,手心向上。下肢迈步位,健腿髋、膝屈曲,患腿保持伸髋,稍屈膝体位。两膝关节间放一小软枕,防止皮肤互相摩擦。(2)健侧卧位:头部枕于枕上,躯干与床面成直角,患侧上肢用软枕垫起,上肢尽可能伸直或关节屈曲20度—30度,下肢用软枕垫起,保持屈髋屈膝位,注意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3)仰卧位:头部置枕不宜过高,患侧上肢前伸、伸肘、腕背伸,使骨盆向前,防患肢外旋。正确姿势能预防褥疮和肢体挛缩的发生,还可预防肩痛、肩手综合征、肩关节脱位异常模式的产生。

2.3 肢体功能训练 脑卒中发病后的急性期,一旦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以防止继发性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肌力低下及关节挛缩、骨质疏松等。(1)被动按摩:由护理人员每日以揉、捏、搓、擦等方法对患者四肢、中下腹、背部进行按摩,以患侧为主,健侧为次:(2)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一手握住患者关节近端,另一手握住其远端,缓慢活动关节,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或引起痛疼为止。每次15~30分钟,每天3~4次,关节活动度训练的重点是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髋关节屈面、内收、外旋,膝关节屈面,足背屈曲和外翻,桥式运动,对指运动等。活动结束后,特别注意肩、腕、踝关节保持在功能位;(3)随意运动及分离运动训练:患者取仰卧、肘伸展,协助患者上举、外展、内收或旋转上肢,使其在任意角度停住并保留在数秒,以训练上肢控制能力;练习手的抓紧与控制能力,可从直径较小的杯、球开始,逐渐过渡到铅笔、火柴等,也可联系手指的松开,反复练习;(4)主动性康复训练:练习床上左右翻身、移位、坐立平衡到站立平衡,重心转移、单腿负重、行走及步态矫正等训练,让患者学会使用辅助器具,以帮助恢复,每日运动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3 结果

偏瘫部位比较:52例患者中,左侧偏瘫患者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右侧,因病前绝大部分活动由右手完成,患者重视训练,积极主动,恢复比较理想。左手起协助作用易被忽视而错过神经系统再生的良机,家庭随访,左侧偏瘫30例有20例恢复较好,日常生活活动基本自己完成或大部分自己完成,有的能帮助做一些能及的家务事。而右侧偏瘫的22例中,5例日常生活活动部分自己完成,8例大部分由家人协助完成,9例完全由家人完成。

性别的比较:女性比男性恢复较快较好,因女性患者病前多操持家务,病后争取生活自理愿望迫切,训练积极主动。家庭随访,22例女性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基本自己完成,有2例女性瘫痪在床,而男性平时多由妻子照顾生活起居,依赖性强,训练不够积极,30例男性有5例一直瘫痪在床。

年龄比较:年轻的患者经过训练后恢复比年龄长的快和显效。老年人发病后家人为尽孝心,让病人静养而造成瘫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的综合征,影响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文化程度比较:文化较高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能迅速掌握训练方法,自我提高意识强,能坚持不懈的功能锻炼。文化较低者对功能训练认识差。

4 小结

脑血管疾病易发诱因有季节变化,尤其是秋冬和冬春交接时易发;情绪波动,如长期压抑、紧张、精神郁闷;长期卧床;长期禁食、水或大量出汗后导致血液浓缩。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活跃新陈代谢,提高患者肢体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对其均进行头部CT检查或MRI检查后, 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中男69例, 女31例;年龄48~79岁, 平均65.3岁;39例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 18例患者为小面积脑梗死, 28例患者为腔隙性脑梗死, 15例患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此外, 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进行检测时, 需取平卧位, 另外头部还需要和检查对侧成45º角, 以便于颈部间的动脉能够充分显露出来, 对患者采用先左后右的检查顺序, 常规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以及椎动脉,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管腔内径以及斑块等情况[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 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发现, 有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有33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时, 有53例患者发现有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有49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 其中21例发育异常。两种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超声检测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不足, 具体见表1。

此外, 将100例患者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时, 也具有明显差异, 100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检测有斑块, 其中有30例为硬斑, 18例为软斑, 6例为混合斑;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其中7例患者为颈外动脉起始部狭窄。而参照组有4例检测有斑块, 未发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等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目前由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生活的主要疾病[1]。以往人们经常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 并且将其检测结果作为判定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程度的依据, 但由于其在检测过程中易对患者造成创伤, 且费用较高, 不利于在临床上推广使用[4]。本研究主要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研究显示,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可以动态观察颈部血管的血流状况, 判断血管内膜有无斑块形成, 有无狭窄、闭塞等。此外, 经过对比显示,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和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判断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方面优于颈部血管彩超。综上所述,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与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符合率较高,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不足, 但由于其检查安全且效果较好, 相比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费用较低, 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对其进行头部CT检查或MRI检查, 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此外, 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 并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发现有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33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而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时, 有53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49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结论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符合率较高, 但在一定程度仍有不足, 因其检查安全且效果较好, 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颈部血管彩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动脉血管病变

参考文献

[1]栾国明, 王忠诚, 刘建秀, 等.彩色经颅多普勒的检查方法和正常参考值[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1, 7:4.

[2]袁国祥, 朱慧琴, 徐薇, 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塞关系的研究[J].中国神经病学, 2001, 14 (3) :169.

[3]沈介明, 胡锦清, 张仲伟.CT血管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测量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比较[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 (3) :173-188.

上一篇:校园新闻写作下一篇:租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