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牛出血性肠炎

2024-10-25

中药治疗牛出血性肠炎(共7篇)

中药治疗牛出血性肠炎 篇1

牛出血性肠炎, 又称急性出血性肠炎或便血, 是指牛排出的粪便中带有血液或血凝块, 是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 病牛发病率初为10%~20%, 后期达100%, 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治疗时应根据病程发展程度拟方施治, 紧扣病理发生时机, 否则常导致病牛死亡或延长治疗时间, 给养牛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 发病规律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以每年初春, 秋末发病较多。不分年龄、性别、体质强弱, 都有发病可能, 体质弱者发病略多, 并且病情恶化程度快。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治愈率高, 愈后一般一年内不复发;拖延治疗时间 (不输液) , 往往前功尽弃, 病牛以死亡告终。

2 病因分析

主要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 如草料质量不良、加工调制不当、草料骤变等;其次营养不良、过度使役等因素降低畜体抵抗力, 使胃肠屏障机能减弱, 腐生于胃肠道的致病微生物, 如大肠杆菌等毒力增强而致病;另外风寒感冒、恶性卡他热、炭疽、牛出败等传染病及维生素缺乏病、中毒性疾病、寄生虫病等也可继发本病。冬季发病的牛形似“冬痢”, 可能是空肠弧菌和霉菌协同作用所致。

3 临床症状

病牛发病率初为10%~20%, 后期达100%, 死亡率很高。牛出血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潜伏期3~7d, 腹泻前短时间发热, 体温在39.5~40°C左右。精神沉郁, 厌食, 突然发生腹泻, 粪便常呈腥臭味, 只要一发生腹泻, 发热即停止。大约5~7d, 腹泻2~3d后, 有的转为出血性痢疾, 有的痊愈。1~3岁牛有严重出血, 约占5~30%。病牛虚弱、贫血、毛直立、低体温, 长期躺卧, 少吃少反刍或不吃不反刍, 鼻镜少汗或无汗, 瘤胃蠕动音无或很低沉。

3.1 轻型

主要症状为排粪软, 粪表面有新鲜血丝, 精神食欲变化不大;如果治疗方法不当, 病情将进一步恶化。

3.2 中型多由于畜主没有及时发现, 或是错误的认为

开始牛食欲没有太大变化可能耐过, 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综合症状是病牛精神萎顿, 饮食欲减少, 反刍次数少, 排便成水样喷射并混有血液, 继而血多便少有血凝块, 眼观一般为鲜血;听诊心率, 呼吸次数正常, 有的略增, 瘤胃蠕动音弱, 体温在39.5~40°C左右。

3.3 重型

多由轻型, 中型失治误治转型。外观病牛精神高度沉郁, 时有呻吟和磨牙, 食欲废绝或略有饮欲, 体况显著衰弱, 长时间卧地不起, 有时不由自主排出稀褐色粪便;鼻镜无汗, 四肢末端 (腕跗关节以下) 发凉, 眼球下陷, 眼结膜贫血。听诊心跳80~100次/min, 有的病畜心音亢进, 有的心音弱, 瘤胃蠕动音无或很低沉。

在临床上, 冬季突然发生腹泻, 2~3d痊愈, 或发生出血性肠炎, 可采取血清学方法检测本病, 要与黏膜病、沙门氏菌病、肠毒血症、球虫病、营养性胃肠炎及中毒性肠炎相区别。

4 治疗

4.1 抑菌消炎

单纯性肠道感染最好内服肠道抗菌药物, 如磺胺类, 再辅以抗菌增效剂;为防止混合感染可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及其新一代制品 (如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 肌肉注射。

4.2 补充体液可选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

4.3 西药疗法

(1) 0.1%~0.2%高锰酸钾溶液, 用药4~5g/次, 灌服1次/d, 连用2d。 (2) 3%~5%晶体明矾, 用700~1600ml/次灌服。 (3) 磺胺脒20~30g、痢菌净粉50~100g (含量2%) 一次灌服。 (4) 5%葡萄糖生理盐水, 或复方氯化钠溶液700~1500ml, 加安钠咖、维生素C或碳酸氢钠静脉注射。 (5) 因长期泻痢造成脱水者, 可用补液盐100~150g, 牛自由饮用自来水。 (6) 严重便血病例可用1:2000高锰酸钾液灌肠, 同时肌肉注射止血敏或静脉注射5~10%葡萄糖500~1000ml, 5%氯化钙注射液100~150ml, 10%安钠咖10~20ml。

4.4 中药治疗仙鹤草、黑地榆40g, 扁蓄、白头翁、血余炭、当归、生地、赤勺各30g, 晾温灌服, 2次即愈。

4.5 常规治疗

抗菌、消炎、补液、适当补充维生素等。若常规治疗作用不佳, 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 (1) 口服:人用云南白药按3~5g/50kg体重, 溶于250ml生理盐水, 放入矿泉水瓶口腔灌服, 灌服后稍抬头, 注意勿将药液流出, 早晚各1次。 (2) 灌肠:灌肠前先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肠道2~3次, 直至回流的洗液基本无粪便即可, 然后用云南白药按3~5g/50kg体重, 溶于250~500ml生理盐水, 并振荡充分溶解后, 用胃导管通过肛门深部灌肠, 并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0.5h以上, 即用药棉纱布软塞涂上凡士林, 堵住肛门40min后取出, 早晚各1次。 (3) 冬季发现急性腹泻的病牛要及时确诊, 隔离病牛, 更换垫草, 防止人员流动, 牛圈内外要彻底消毒, 用磺胺胍治疗加喂30~60ml的5%硫酸铜溶液, 封闭好食道沟, 使药物直接进入皱胃, 效果最好。此外, 对症治疗, 如补液、给水等。

5 病例介绍

5.1 病例1

某养牛户饲养一头3月龄犊牛, 诊断见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 不反刍。临床检查:体温39.8°C, 脉搏90次/min, 心跳35次/min。被毛粗乱, 精神沉郁, 眼睑及眼球下陷, 手捏颈部皮肤皱褶不复原, 排血与粪便混在一起如粥样, 排便3~4次/h。

治疗: (1) 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ml, 10%维生素C30ml, 10%安钠咖10ml, 一次静脉注射; (2) 磺胺二甲基40g (首次量, 以后减半, 2次/d) , 酵母片 (0.3g) 200片, 一次内服; (3) 阿莫西林粉针2.5g, 用注射用水稀释后, 一次肌肉注射。

用药后第2天病牛情况好转, 继续用上述方法治疗, 第3天检查病牛基本康复, 再巩固治疗。

5.2 病例2

1头2岁公牛, 体重约180kg, 发生排血粪, 全身发抖, 不食, 要求就诊。3d前已连续翻犁而发病, 体温40ºC, 停食, 不反刍, 瘤胃蠕动微弱, 全身肌肉抽搦痉挛, 鼻盘干燥, 被毛粗乱, 排暗红色恶臭稀软粪便, 大部分呈不规则血块附于粪便上, 排量少而次数多, 频频努责, 里急后重。

治疗:诊断为劳伤出血性肠炎, 采用上述肌注, 内服, 口服补液盐及中药灌服的综合疗法, 用药1d大便转稠, 排粪仍有点状出血和努责, 但有少量食欲和反刍, 用1d已基本恢复, 最后1d只灌服中药1剂, 即恢复正常。

5.3 病例3

某养牛户一犊牛腹泻不止后引起的出血性肠炎, 临床症状:体温39~39.8ºC, 口色红燥, 眼球凹陷, 鼻镜, 角膜干燥, 皮肤干燥, 弹性降低, 腹部紧缩, 疼痛, 食欲废绝, 无反刍, 排黑红色水样稀粪, 恶臭, 混有粘液及组织碎片, 后躯污染严重, 有明显的自体中毒及严重的全身症状。

治疗:常规治疗作用不佳, 患病牛仍旧恶泻不止, 后加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 用药1d (2次) 后即停止便血, 病程稍长的, 并逐渐有食欲, 再进行2~3d的常规治疗, 并加强饲养管理, 患牛痊愈。

6 小结与体会

(1) 便血的牛粪多数呈鲜红色, 证明出血的部位一般在大肠, 易溶于水中的霉菌毒素因大肠吸水性极强而被大量吸收, 刺激局部肠血管壁引起损伤而出血, 因大肠生理不具备消化蛋白质的功能, 所以粪便后移排出鲜血。个别病牛排稀褐色血粪, 大部分属发病时间长且体况差的牛, 由于肠蠕动迟缓, 血液停留时间长, 加之病变大肠吸收水分能力衰退所致。 (2) 在治疗上及时输液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能够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及利于肠内毒素排出, 防止自体中毒;内服磺胺类和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 在疾病的治疗中是防止肠道异菌繁衍和防止其他细菌趁虚而入, 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3) 犊牛出血性肠炎是犊牛常见病之一, 由球虫引起, 常用的止血药维生素K、止血敏等西药疗效不好, 使病程加长或延误病情, 造成机体脱水, 最终造成死亡, 应用云南白药治疗出血性肠炎, 就是将损伤的肠道作为外伤来处理, 采用外伤用药物敷化的办法, 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伤口, 充分发挥云南白药的止血愈伤和杀灭球虫的功效, 达到止血愈合的目的。 (4) 在云南白药溶液灌肠前, 应先清理肠道, 使粪便充分排出;在灌肠后, 应用软纱布塞塞住肛门, 以避免药液流出, 保持时间在40min左右, 前者为了使药液直接作用伤口, 提高药效, 后者是为了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确保药效充分发挥。在灌肠同时, 口服云南白药助于加快肠道恢复, 而腹泻引起的多种机能障碍, 还需对症和对因治疗, 即抗菌、抗病毒、消炎、补液等, 并适当补充维生素等营养, 具体可视病情而定。 (5)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机体抵抗力, 保持饲草饲料清洁, 防止牛采食腐败和发霉的草料 (如酸败的酒糟、发霉的麦草、玉米秆和出芽的洋芋等) 及冰冻的饲草, 喂给优质饲草, 合理调制饲料, 不骤变饲草;防寒防湿防感冒, 防止过劳使役, 注意驱虫, 及时治疗原发病;按时清洁圈舍, 保持圈舍卫生, 定期消毒, 可预防本病的发生。在疾病恢复期, 暂不喂料, 勤饮淡盐水, 酌情选用健胃剂, 待病牛反刍后再给柔软易消化饲草, 完全康复才能使役。

牛肠炎的治疗措施 篇2

关键词:肠炎,病因,症状,治疗

1 发病原因

引发牛肠炎的直接病因是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或者虫过敏反应,变态反应等导致肠炎。饲养管理不当是牛肠炎的主要诱发原因。牛采食了霉败的饲草或者饲喂过霉变的玉米、豆饼等精料,均可引发肠炎。此外北方多寒冷,牛采食了冰冻饲料,过冷饲料引起冷应激也可引发肠炎,还有饲喂量过大,饲料中精料比例过大,导致瘤胃功能下降,胃容物发酵等也可引发肠炎。牛患有其他影响肠代谢的疾病,也可引发肠炎继发症。

2 症状

病状患牛发病时体温达38~39.5℃,粪便较稀软,而后呈粥样,排粪不能一次完成,有少许血块或黏液。2~3 d后,粪便更稀,排粪呈水样或喷射状,排粪次数增多,粪中带大量黑色血块或黏液。少数病例便血呈鲜红色。舌苔黄褐色,口内黏液较多,味恶臭。大部分病例被毛逆立,腹痛,起卧不安,采食减少,小便短黄,口渴,频频饮水。严重的病牛行走不稳,跌倒抽搐,眼睑上翻,眼结膜苍白或发绀。听诊肠音在初期亢进,中后期肠音减弱或消失。炎症蔓延到肠后部时,表现里急后重,频频拱腰努责,站卧不安。严重的出现眼球深陷,重度脱水[1]。

3 治疗措施

本病治疗原则,西医以消炎杀菌,清理病毒、清理肠胃为主。中医以清热燥湿、行气化滞,活血化瘀,补虚及解毒为主。辅以健脾强胃,补液纠酸增强肠蠕动,治疗以恢复肠功能,增强体质,维护心脏,增强机体抵抗力。

3.1 西医治疗

3.1.1 消炎杀菌

牛一般可灌服0.1%的高锰酸钾溶液,2 000~3 000 ml或肌肉注射青霉素1 500~3 000IU/kg或用氯霉素2 000 IU/kg。

3.1.2 补液及解毒

应根据脱水的性质,选用5%葡萄糖,0.9%氯化钢溶液500 ml/d或者5%葡萄糖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500 ml,40%的乌洛托品50~100 ml,混合静脉注射1~2次/d。

3.1.3 清理肠胃

常用液体石蜡500~1 000 ml,鱼石脂10~30 g,酒精50 ml内服。

3.1.4 维护心脏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可用10%安钠加10~30 ml或10%樟脑磺酸钠10~20 ml,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有条件的可输给病畜全血或血浆、血清。

3.2 中医治疗

3.2.1 用中草药《止痢散》

白头翁60 g,黄连10 g,黄柏30 g,秦皮30 g,苍术40 g,泽夕40 g,郁金40 g,白芍30 g,柯子40 g,甘草20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一次,连用3~5 d。《止痢散》对粪便中有血液的肠炎效果尤为显著。

3.2.2 用中药《补中益气散》

炙黄芪90 g,党参60 g,白术60 g,当归60 g,陈皮60 g,炙甘草40 g,升麻30g,柴胡30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连用3~5 d。《补中益气散》对严重脱水、眼球下陷、严重虚脱、全身无力、四肢发软的病牛效果好[2]。

3.3 蒙药治疗

蒙药《音大力西汤》加《杜日色五味丸》也叫《健脾五味丸》。组方及用量《音大力西汤》是由连翘25 g、麦冬25 g、草荷车25 g、木通25 g,共为细末,温水冲灌。加《杜日绝五味丸》65粒。

《杜日绝五味丸》的[组方]:万年灰25 g,五味子15 g、必拨25 g、山奈25 g、盐花25 g、共为细末,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加60~65粒。重量也就有30 g,一日二次,连用2~4 d即可。本方对北方寒冷地方,大部分肠炎都从受寒凉而得,效果尤为显著。药引,如有血液粪便加25 g红糖,没有血液粪便,可用白糖25 g。

《音大力西汤》四味药,连翘、草荷车、消炎去火、麦冬润肺滋肾,木通利水,通小便,就可止痢治肠炎。再加上《杜日绝五味丸》万年灰杀菌吸收水分,盐花吸水通肾,五味子和脾胃,必拨山奈温胃消食,联合起来,治本又治标。

可用《苏末汤》加《扎木沙西汤》用全鸡汤熬药候温灌服。日一次,连灌三日即可。

全鸡汤熬法:全鸡脱毛,去肠肚内粪便后,干净肠肚也都放一起熬汤,先温火,后用旺火熬一个0.5 h到2 h,水少了可后加,最后够用三次灌药的就可,不放盐,只用汤就可,分三次熬药用。一次用全鸡汤1 000ml熬开《苏木汤》120g《扎木沙西汤》90 g,候温灌服。一日一次,连用3 d即可。

《苏木汤》又称《三子汤》是由柯子、枝子、练子各等分碾细末备用,三子都是果实类药,可见营养,价值特高,再加碾细末,又熬开,好消化吸收,补虚相当有效。更主要和《扎木沙西汤》四味药合熬开用,更有补益效果。这四味药,柯子全身各部都有补益作用,必拨、山奈、温胃健脾,助消化,盐花中有多种微量元素。又有大补的全鸡汤。对补益虚脱症,疗效显著,效果特好。

4 典型病例

本县他拉哈镇山湾大队喇嘛仓屯,孙某某,四岁母牛得了肠炎病。正是初冬的季节,天气较冷,晚上牛群回来,畜主才发现牛打蔫,找兽医诊治。牛官说下午在三点来钟就发现了,开始时卧一会儿,起来拱腰使劲。畜主告诉:昨日比平时多喂了点苞米棒子,饮了点凉水。早上就有点拉稀,没在意就赶出去了。分析情况:喂多了,饮了凉水。消化不良,又是在寒冷的冬天,牛先是受寒受凉,消化不良,后拉稀后转变为肠炎。观察到母牛里急后重,频频拱腰努责,排少量的带有胶状黏液的紫红色粪便,鼻镜干燥,兽医诊断为由寒凉引起的急性肠炎。

兽医采取蒙药治疗,一周后病牛基本康复。

5 结束语

牛患肠炎病,北方寒冷地区有大部分是受寒凉引起的腹泻,时间一长,或病毒细菌感染,就转为肠炎,对此病的治疗,主要应采取消炎排毒,健脾强胃,温中补虚的方法。此外,泌乳期奶牛应用抗生素,极易出现抗奶,直接影响牛奶品质量,给养牛户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应当慎重。

参考文献

[1]王玉路,曹和.牛胃肠炎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6):46-47.

牛胃肠炎的发病及治疗方法 篇3

导致牛胃肠炎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是由于在喂养过程中喂养的饲料质量问题或者是日常管理过程中造成的不当管理引起的,此外,在使用一些药物或者其他刺激类物品时,也会造成牛胃炎的发病。

1.1喂养过程中不当措施导致的牛胃炎

在日常对牛的喂养过程中,如果对牛的饲养环境突然做出改变,会很容易引起牛的胃肠炎发病。比如在饲养过程中,对喂养饲料进行了变换,或者在喂养过程中让牛长时间缺水导致暴饮都会造成牛的肠胃系统黏膜层的损伤进而引发炎症。另外,牛在寒冷季节自身保暖功能较差,如果不注意进行防护,使牛的机体受寒,也会很容易引起牛肠胃系统炎症的病发。如果没有对牛身体内的寄生虫进行清理,也会很容易导致牛的肠胃系统发生炎症。这种炎症的引发,主要是因为不良的饲料或者管理措施引起牛的机体紊乱,造成防御能力下降,尤其是肠胃功能的紊乱,进而导致炎症发生。

1.2饲料或药物因素引发的肠胃炎症

如果喂养的饲料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发霉变质,会很容易引起牛的肠胃系统细化不良,引发炎症。这一点同对牛滥用药物引起的炎症一样,如果滥用一些药物,尤其是一些抗生素,会造成牛肠胃系统微生物菌失衡,常见大肠杆菌就会造成肠胃系统内的致病菌无法得到抑制,进而会造成重性肠胃炎疾病。滥用药物主要是在牛发生一些常见疾病的时候,比如感冒、炭疽等。在这一过程中,注射的药物如果对机体刺激作用过大,就会引发牛的肠胃炎病。

2发病机制

牛胃肠炎的发病机制是在各种外在致病因素的刺激下,使肠胃黏膜层肤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一般是从黏膜层的表层到深层,组织层表面发生程度不同的出血性或者坏死性的肠胃系统炎症。当刺激物由口腔进入肠胃系统时,首先在消化道表皮细胞的蠕动作用下,由于表皮细胞的脱落和损伤会使表皮细胞的蠕动能力增强,这会进一步影响到肠胃系统对内容物的消化功能,进一步影响了内容物在大肠段的吸收,使内容物的分解过程发生异常,进而导致腹泻,粪便恶臭现象。

3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

根据牛胃肠炎引发因素和发病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牛胃肠炎的类型分为原发性胃肠炎、继发性胃肠炎两大类。

3.1原发性胃肠炎

原发性胃肠炎是普通的胃肠炎疾病。造成原发性胃肠炎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牛的喂养管理是否得当,饲料的品质是否合格、是否含有有毒的残留物质等。此外,一些康生物药物的滥用也会造成牛的机体紊乱,进而引发肠胃系统的炎症。

3.2继发性胃肠炎

这一类肠胃炎主要是由一些传染病引起的,比如牛瘟、副结核病等。继发性肠胃炎的患牛主要表现为食欲大大减退、但非常干渴,喜欢喝水,口腔内有恶臭味。腹泻严重,且粪便恶臭稀软。肛门比较松弛,毫无弹性。继发性胃肠炎病发部位多为大肠,而且严重还会对于肾脏功能构成破坏。

4肠胃炎的治疗方法

在对牛的肠胃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对症下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由于药物的刺激作用加重病情。治疗过程中,一般按照先对肠胃进行清理,起到多肠胃黏膜保护的作用,并对存留在肠胃内部的内容物进行清理,防止发酵,这也同时对心脏机能和脱水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猪出血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篇4

1 发病情况

江苏泰州地区在2010年上半年至2011年10月份相继发生了多起3~85日龄的猪突然发病, 并迅速死亡, 有的驻场兽医诊断为仔猪水肿病或红痢, 选用痢菌净, 左氧等, 收效甚微, 死亡率60%~90%以上。

2 临床病状

3~85日龄的猪突然发病, 体温升高, 不食或减食, 有的精神尚可, 有的精神不振, 毛无光泽, 大多数死前可见腹泻, 排红色粘液状粪便、有的行走不稳、发抖、有的抽搐, 偶见有的呕吐, 1d内迅速死亡。

剖检病变:剖检病变主要见于结肠肠道黏膜坏死, 病程稍长者形成肠壁溃疡, 肠管充血、出血严重,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肠盘可见到透明胶状物、腹水混浊, 可见部分患畜胃大弯水肿。

3 实验室检验

分点采集病料, 送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进行病原鉴定, 确诊为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出血性肠炎。

4 治疗

一旦发病, 立即停喂饲料, 但要保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凡发病猪场, 彻底清扫圈舍, 按规定剂量严格消毒, 1次/d, 连续1周。

为了迅速控制疫情, 在采集病料作实验室检验的同时, 进行药敏实验, 其结果对氨苄西林、丁胺卡那、氧氟沙星高敏, 阿莫西林、左氧沙星中敏, 对痢菌净、庆大不敏感。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氧氟沙星可溶性粉混饲料, 每100g拌料300kg, 2次/d, 连用5d, 用于同舍仔猪预防。发病猪用氨苄西林0.5g/50kg体重上午肌注, 丁胺卡那0.2g/kg体重下午肌注, 辅与以Vk110mg 0.5~1ml。VB1100mg 0.5~1ml肌注, 连用3d, 口服补液盐9g.与碳酸氢钠50g, 温水50kg配合任其饮用, 再用白头翁散调成糊状2g/只投喂, 2次/d。疗效可靠, 治愈率高。

采取以上消毒、预防、治疗措施后, 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死亡率显著降低。

5 体会

根据以往经验。腹泻仅仅是一个病理症状,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霉菌感染, 食物中毒等都可能引起腹泻。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依靠疫苗预防。寄生虫, 霉菌感染能引起腹泻大面积迅速死亡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情况下细菌感染的比较多, 因此驻场兽医用痢菌净, 左氧沙星治疗是经济实用的常规方法。作为基层兽医组织, 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基层的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出血性肠炎病例,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常规用药, 同时迅速采集病料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选用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 减少了养殖户经济损失, 避免了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氨苄西林为广谱抗生素, 毒性低而抗菌力强, 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效能, 丁胺卡那在氨基糖苷类中抗菌谱最广, 与β-内酰胺类氨苄西林联用可获协同作用, Vk等配合使用, 可达到抗菌消炎, 止血止痢的目的。辅以中药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凉血、清心火、解热毒;黄柏清湿热、泻火毒、退虚热;秦皮清热、燥湿、凉血。诸药合用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口服补液盐和碳酸氢钠防止脱水、纠正酸中毒, 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 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

中药治疗牛出血性肠炎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2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患者, 其中男14例, 女6例;年龄16~75岁, 平均42岁。均有腹痛症状, 并伴有不同的腹泻或血便, 其中血便12例, 有发热一般在38℃左右13例。

1.2 方法

1.2.1 一般治疗

腹痛、便血和发热期应完全卧床休息。绝对禁食轻症患者禁食1周左右, 重症者需连续禁食2~3周, 过早进食往往造成病情反复或加重。根据病情轻重酌情考虑输液量及成分, 成分中以5%~10%葡萄糖注射液为主, 并酌情补充氯化钾, 儿童每日补液量约80~100 ml/kg, 成人补液量2500~3000 ml/d时, 糖盐比例为2 ∶ 3, 并应注意补充电解质。视病情及生化、血气分析结果, 酌情调整每日电解质的入量, 同时给予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1]。出现休克时需要迅速补足有效循环血量, 静脉滴注右旋糖酐、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 根据血细胞比容输注全血、血浆, 保持血压稳定及提高胶体渗透压, 在此基础上还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2.2 病因治疗

早期定量使用抗感染药物多选用广谱类抗感染药物, 一般联合应用两种药物, 疗程10~15 d。

1.2.3 对症治疗

一般腹痛可用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肌内注射;腹痛持续较剧烈时, 山莨菪碱可加入液体中持续静脉滴注, 此类药物能缓解腹痛, 改善肠壁毛细血管痉挛, 继而减轻肠壁坏死及出血的发生。补充胰蛋白酶可水解Welchii杆菌的B毒素, 减少其吸收, 并可清除肠道坏死组织。

2结果

所有急性坏死性肠炎均转危为安, 20例均痊愈出院, 一般多为病前有营养不良、一般7~15 d可康复, 预防良好。

3讨论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是一种病因还不完全清楚的肠壁局限或广泛的炎症性疾病, 可能与肠道缺血和感染有关,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本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和坏死, 可侵犯肌层及浆膜层。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 最常侵犯小肠, 特别是空肠上段。诊断要点:出血方式以便血为主, 可以为鲜红或暗红色血便, 次数多、量大。少数同时有呕血。伴随症状大多数患者同时伴有显著的腹胀、腹痛、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腹泻的特点是次数多、开始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 继而与血便或坏死组织混合, 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有的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 持续高热、意识障碍、休克甚至死亡[2]。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增高, 核左移。大便培养见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梭状芽胞杆菌或产气荚膜杆菌对诊断有帮助。腹部透视可发现局限性小肠胀气、大小不等的液平、肠壁增厚和黏膜增粗等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

这种疾病采取综合性治疗为主, 休息、禁食。过早摄食可能导致疾病复发, 但过迟恢复进食又可能影响营养状况, 延迟康复。腹胀和呕吐严重者可作胃肠减压。腹痛可给予解痉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本病失水、失钠和失钾者较多见[3]。抗休克, 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除补充晶体溶液外, 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人体血清白蛋白等胶体液。控制肠道内感染可减轻临床症状,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中毒症状, 抑制过敏反应, 对纠正休克也有帮助, 但有加重肠出血和促发肠穿孔之危险, 一般应用不超过3~5 d。严重腹痛者可予度冷丁;高热、烦躁者可给予吸氧、解热药、镇静药或予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如果出现下列表现:①患者有腹膜炎表现或怀疑其有肠坏死或穿孔者;②伴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 经非手术治疗病情未改善而怀疑其有绞窄者;③反复大量出血而经保守治疗无效者;④诊断不易与其他需手术治疗的急腹症者, 则应当进行急诊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临床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患者20例内科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急性坏死性肠炎均转危为安, 20例均痊愈出院, 一般多为病前有营养不良、一般7~15 d可康复, 预防良好。结论 给予全身支持治疗与缓解症状的有关治疗。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内科治疗

参考文献

[1]杨晓雷.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24例诊治体会.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 12:903-904.

[2]阿不都米吉提.阿不都热西提.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的临床诊疗体会.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4) :142-143.

中药治疗牛出血性肠炎 篇6

1一般资料

1.1资料和方法

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出现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124例。病例纳入标准:1)接受放疗后,经电子肠镜检查,确诊为放射性直肠炎;2)患者病变部位、 程度、范围明确;3)临床资料完整,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病变范围越过直肠者;2)合并有膀胱瘘或直肠阴道瘘;3)合并有其他肛肠疾病病人;4)患者年龄>80岁,肛门内外括约肌松弛,无法进行灌肠者。将124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福尔马林组和10% 福尔马林组,每组62例。4% 福尔马林组:年龄28 ~ 78岁,平均年龄(45.3±3.9)岁; 病程2 ~ 10年,平均(5.6±2.1)年;10% 福尔马林组:年龄29 ~ 79岁,平均(46.2±4.1)岁;病程1 ~ 11年,平均(6.3±1.8)年。

1.2治疗方法

患者取折刀位,在肛周涂抹利宁胶浆,减少福尔马林对于肛周皮肤刺激。将无球囊橡胶导尿管与14号带球囊导尿管绑在一起,带球囊导尿管头端略长3cm,使球囊充气时充分膨胀,先插入半圆肛窥,然后在直视引导下置入导尿管,使插入球囊导尿管深度稍微高于病变范围,再往球囊内充入40m L气体, 待到球囊扩张撑开直肠壁,再经由无球囊导尿管注入4% 或10% 福尔马林溶液100m L,浸泡3min,待肠粘膜变白或无渗血出现结束。1次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进行随访。

1.3观察指标

在4个疗程治疗完成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放射性直肠炎系统评估量表(RPSAS)症状评分[4]、 维也纳直肠镜检查评分[5]评估疗效,统计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

采用统计学软件17.0进行计算,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症状评分及直肠镜检查评分等非参数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直肠镜检查评分采用秩和检验,症状评分及直肠镜检查评分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年龄、放射剂量、放射治疗与症状出现间隔时间、症状持续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RPSAS评分

4% 福尔马林组平均RPSAS评分从治疗前21 (7 ~ 30)下降到治疗后9(6 ~ 26)(P<0.01);10% 福尔马林组其平均RPSAS评分从治疗前22(7 ~ 30) 下降到治疗后8(6 ~ 25)(P<0.01);但是两组间比较,在治疗前及治疗后RPS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肠镜检查评分

4% 福尔马林组和10% 福尔马林组平均直肠镜检查评分均从治疗前3分降到了治疗后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直肠镜检查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症状评分与直肠镜检查评分呈正相关,高症状评分患者具有更高直肠镜检查评分。见表3。

2.4两组患者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4% 福尔马林组总有效率为87.5%,10% 福尔马林组总有效率为94.6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 福尔马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10% 福尔马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9%, 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放射性直肠炎发病机制为肠粘膜上皮细胞对放射线及其敏感,在经过放射线照射之后,肠粘膜上皮细胞增生受到抑制,造成肠粘膜内皮细胞损伤,引发静脉内膜炎和闭塞性动脉内膜炎[6],从而导致粘膜溃疡、糜烂以及肠壁血运障碍,最后形成纤维化,黏膜层扭曲断裂,肠管狭窄等[7]。直肠受照射剂量率、体积、 剂量都是影响放射性直肠炎相关因素,其中受照剂量对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临床强调采用适形放疗,可以明显降低直肠受照射体积及剂量,从而降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8,9]。慢性出血是放射性直肠炎常见临床表现,其出血极其顽固,复方灌肠剂保留灌肠止血效果不是很好,有些病人因为反复出血而引起严重贫血,需进行输血方能维持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内。

临床上曾尝试多种方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局部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5- 氨基水杨酸、硫糖铝、 氨甲环酸、类固醇,内镜治疗与氩等离子体混凝、高压氧、激光疗法、冷冻疗法等,但是这些技术需要配备相关设备[10]。1976年,Shrom首先应用福尔马林治疗放射性膀胱炎;1986年Rubinstein成功应用福尔马林治疗慢性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从此,采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止血成为一种非常有效方法[11]。然而,福尔马林治疗出血性直肠炎作用机制从理论上来讲对直肠粘膜是有损害[12]。相关报道表明福尔马林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会出现肛门疼痛、直肠坏死、脓毒症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福尔马林与粘膜接触时间长短对于粘膜损害程度。大多数研究表明使用4% 福尔马林溶液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是有效和安全。然而,Haas等研究表明应用10% 福尔马林溶液治疗由放射导致直肠炎也是安全和有效[13]。 因此,本研究对福尔马林应用剂量进行比较。

福尔马林液能够加速蛋白质凝固,通过在血管内形成血栓从而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其作用部位多为表浅层,不会超过黏膜层[14,15]。在4% 福尔马林组和10% 福尔马林组中,其平均RP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RPS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 福尔马林组和10% 福尔马林组;平均直肠镜检查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直肠镜检查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症状评分与直肠镜检查评分呈正相关,高症状评分患者具有更高直肠镜检查评分;4% 福尔马林组总有效率与10% 福尔马林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4% 福尔马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10% 福尔马林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了不同浓度福尔马林溶液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是采用4% 福尔马林溶液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因此,采用4% 福尔马林溶液具有更大安全性。

中药治疗牛出血性肠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结合临床症状、结肠镜表现和病理组织学而确诊。21例缺血性肠炎患者中,男12例,女9例,年龄45~79岁,50岁以上18例(占85.5%)。均以急性腹痛起病,于起病24 h就诊者15例,72 h就诊6例。均有相关的基础疾病,高血压病和(或)冠心病12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2例,脑血管病4例,糖尿病2例,高脂血症者1例。

1.2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血便。腹痛多为渐进性加重,可出现阵发性绞痛。其中腹痛1 d内就诊者8例,3 d内就诊者13例。腹痛伴血便16例,腹痛、腹泻伴血便者3例,单纯性腹痛者2例。伴有发热者10例,伴有恶心、呕吐者5例。腹痛部位位于脐周或下腹部7例,位于左侧腹部9例,位于全腹部5例。腹部有压痛而无反跳痛者14例,有压痛及反跳痛者7例。

1.3 临床初步诊断

入院时初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8例,急性胰腺炎3例,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阑尾炎3例,炎症性肠病3例,确诊率为38.9%。

1.4 内镜下表现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3d内行结肠镜检查。病变部位位于横结肠2例,脾区及降结肠12例,乙状结肠3例,全结肠4例。镜下表现的共同特征是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及糜烂,脆性增加,接触易出血。病变肠断与正常肠断黏膜分界清晰。本组中12例仅见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呈阶段性分布,黏膜表面发红,血管纹理不清;5例见黏膜散在浅溃疡分布,溃疡多呈纵向或不规则形,表面覆着薄白苔;4例见黏膜呈暗紫色、结节状改变,融和呈血泡样隆起,水肿明显,黏膜高低不平,肠腔狭窄。活组织病理检查均见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16例见黏膜内出血,13例见黏膜下层有含铁血黄素沉着,7例见小血管内纤维素样小血栓形成。

2 结果

患者均住院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轻者给予半流质饮食,减少富含脂肪食物;重者禁饮食,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所有患者均静脉给予川芎嗪0.1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每日1次,同时静滴抗生素治疗。腹痛平均缓解时间为3 d,血便停止时间平均为7 d,平均住院时间为15 d。治疗后2~3周复查肠镜,15例黏膜完全正常,4例黏膜可见轻度充血、水肿,散在点状糜烂,2例于结肠脾区处黏膜糜烂,肠腔轻度狭窄。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结肠炎在缺血性肠炎中发病率最高[3]。其病因有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也可见于无血管阻塞性系膜缺血[4]。好发部位在左半结肠的结肠脾区、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脾区为肠系膜上、下动脉末梢供血区域的交界处,对缺血反应敏感,易发生供血不足。以往将缺血性结肠炎分为一过型、狭窄型和坏疽型[3,4]。由于一过型与狭窄型预后较好,其后将其重新归纳为非坏疽型与坏疽型两类。非坏疽型:包括一过型及狭窄型,肠壁损害多可逆。该型呈自限性,多发生于老年人,常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腹痛,多偏左侧,24 h内出现腹泻和血便[4]。腹部体征不明显,部分可在病变部位有压痛和腹肌紧张,多数患者2~3 d内病情好转,症状消失,不复发。坏疽型:此型少见,由于肠壁全层坏死,损害多为不可逆。亦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突然发病,腹痛迅速扩散至全腹,可出现大量血便,早期即出现休克和毒血症症状,有腹膜炎体征者,常需手术治疗,预后差。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依赖与相关检查,其中包括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CT或MR、血管造影和结肠镜检查。血管造影是缺血性结肠炎诊断最可靠标准[5],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技术要求高、风险高、费用高,实际应用率低。从本研究资料看,结肠镜检查为一安全、经济、适用及准确的检查手段。特别在有便血表现的病例,是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随着结肠镜设备及操作水平的提高,使结肠镜操作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结肠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与正常肠段之间界限清晰,这是缺血性结肠炎较常见的内镜下表现。病变多见于左半结肠,病变进展可出现多发、不规则溃疡或纵行溃疡、黏膜不同程度的瘀斑、黏膜呈暗红色,甚至可见隆起的黏膜中有出血性结节,但质地柔软,多可与肿瘤相鉴别[6]。缺血性结肠炎内镜下的表现一般并不具有特异性,应注意与溃疡性结肠炎、腹型过敏性紫癜、感染性肠病,甚至结肠癌相鉴别。黏膜组织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病理可见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内出血,小血管内纤维素样小血栓形成,含铁血黄素沉着等较特异的表现。通过结肠镜检查及黏膜组织活检可以明确缺血性肠炎的诊断[6,7]。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提高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认识,早期应用结肠镜检查,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一旦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应及早进行治疗,当肠壁血流低灌注改善时,大部分患者缺血症状可以缓解。可以采取控制饮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降低肠道耗氧量;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应用溶栓剂或扩血管药物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肠壁损害恢复。本文中给予川芎嗪扩血管,改善肠壁循环[8]。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的根茎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有抗凝、扩血管、改善微循环、拮抗内皮素、保护血管内皮、抗氧化等作用。此外,应用抗生素预防及控制感染,本组病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如有肠坏死、肠穿孔应及时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杨云生,窦艳.缺血性肠病.临床内科杂志,2006,23(8): 509-511.

[2]Michael H,Brandtl J,Hochsztein JC.Ischemic colits complicating aoytic dissection.Gastrointest Endosc,2002,55(3):442 -444.

[3]Yasuhara H.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the challenge of gastroenterology. Surg Today,2005,98:217 -222.

[4]丁晓峰,史冬梅.老年缺血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华消化, 2007,7(27):497-499.

[5]庄奇新,尚克中.老年性缺血性肠炎的影像诊断.放射学实践, 2005.20:974-977.

[6]陈小良,文卓夫,郑丰平,等.缺血性结肠炎18例内镜下特点.临床医学,2007,27(3):12-13.

[7]徐洪雨,杨幼林,马志滨,等.急性缺血性结肠炎26临床表现与内镜诊断.急救医学,2008,9(28):824-826.

上一篇:管理追溯下一篇:数系扩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