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

2024-11-07

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共4篇)

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 篇1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最基本的手术之一,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 目前切除子宫的手术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TVH)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TAH) 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 , 每种术式都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探讨理想的手术方式, 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15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 年龄38岁~55岁, 平均年龄46岁。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0例, 子宫肌瘤82例, 子宫腺肌症18例。均为已婚妇女, 无生育要求, 子宫全切手术指征明确, 术前常规行全身检查、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以排除子宫恶性病变。根据患者病情、术式特点及患者意愿选择将患者分为3组, TAH组59例, TVH组25例, LAVH组66例。

1.2 方法

1.2.1 TAH手术方法按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麻醉与手术[1]。

术前留置导尿管,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 腹部常规消毒铺巾后, 取下腹部耻骨上三横指处行横切口约12 cm,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剪开筋膜, 切开腹直肌前鞘, 钝性分离腹直肌, 打开腹膜, 暴露腹腔。用2把大弯钳钳夹子宫两侧角部, 向头端牵提子宫, 暴露左侧圆韧带, 2把中弯钳距宫角3 cm钳夹左圆韧带, 钳间切断, 7号丝线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右侧圆韧带。2把中弯钳钳夹左输卵管峡部及左卵巢固有韧带, 钳尖穿过圆韧带残端达阔韧带无血管区, 切断, 7号丝线双重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右侧附件。剪开膀胱腹膜返折及阔韧带后叶, 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下。下推左宫旁疏松组织, 暴露左侧子宫血管, 钳夹切断, 7号丝线双重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右侧子宫血管。暴露宫骶韧带, 紧贴宫颈钳夹切断左宫骶韧带, 7号丝线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右侧宫骶韧带。暴露左侧主韧带, 1把COCO钳垂直钳夹切断左主韧带, 7号丝线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右侧主韧带。2把组织钳钳夹阴道穹隆, 横行切开进入阴道, 单干纱填塞阴道。环形剪开阴道穹隆, 组织钳钳夹阴道残端, 活力碘消毒残端2遍。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残端, 4号丝线间断缝合后腹膜, 残端包埋于盆腹膜内。甲硝唑250 m L冲洗腹腔并吸出, 清点纱布及器械无误, 常规逐层关腹。术后取出阴道内纱布。

1.2.2 TVH手术方法按照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1]进行麻醉与手术。

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腹部常规消毒铺巾后, 用4号丝线将小阴唇缝合固定于同侧大阴唇外侧皮肤上。用鼠齿钳钳夹宫颈前后唇, 向下牵引, 在阴道与膀胱分界水平处环形注射1∶250去甲肾上腺素溶液 (高血压患者除外) 。剪开阴道前壁, 打开膀胱宫颈间隙, 上推膀胱;剪开阴道后壁, 打开膀胱宫颈间隙, 上推直肠, 将子宫拉向左侧, 暴露右侧子宫骶韧带, 直扣钳钳夹左侧骶韧带, 剪断, 7号丝线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左侧子宫骶韧带。在骶韧带残端内侧钳夹、剪断右侧主韧带, 7号丝线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左侧子宫主韧带。剪开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入盆腔, 暴露右侧子宫血管, 2把直扣钳钳夹、剪断, 7号丝线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左侧子宫血管。向下牵拉子宫, 靠近宫体钳夹、切断阔韧带及宫旁组织, 7号丝线缝扎残端。将子宫自子宫直肠窝或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切口处牵出。暴露子宫附件, 距子宫附着处1.5 cm处钳夹、剪断圆韧带, 7号丝线缝扎残端。接着以长弯钳于子宫角侧壁平行钳夹、切断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 切除子宫。检查保留的卵巢是否正常。4把组织钳分别钳夹前、后及左右两侧阴道残端及盆腹膜, 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阴道残端, 阴道填塞碘伏纱卷, 48 h后取出。

1.2.3 LAVH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形成气腹。患者取头低脚高位, 于脐孔上缘做一10 mm切口, 置入Trocar, 取麦氏点及左侧对应点作为操作孔。镜下探查, 依次电凝、剪断左侧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 同法处理右侧圆韧带及右侧附件, 并电凝、切断输卵管系膜, 即将右侧输卵管切除。剪开膀胱子宫返折腹膜, 使之与两侧圆韧带断端相通, 剪开阔韧带后叶, 下推两侧宫旁组织, 暴露两侧子宫血管。转由经阴道操作。

将两侧小阴唇缝合在同侧外阴皮肤上, 组织钳钳夹宫颈前后唇, 于宫颈阴道交界处膀胱沟水平的阴道黏膜下3, 9, 6, 12点水平注入生理盐水, 环形切开宫颈、阴道交界处黏膜, 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入盆腔, 分离直肠宫颈间隙, 打开直肠子宫返折腹膜。扣扣钳钳夹、切断左侧宫颈骶韧带、主韧带及膀胱宫颈韧带, 7号丝线缝合残端, 同法处理右侧骶韧带、主韧带及膀胱宫颈韧带。用输卵管钳牵出左侧子宫血管, 扣扣钳钳夹、切断, 7号丝线缝合残端2次。同法处理右侧子宫血管。取出子宫, 组织钳钳夹阴道残端, 活力碘消毒阴道残端2次, 可吸收线缝合阴道残端2层。拆除小阴唇缝线。腹腔镜下再次进入腹腔, 检查有无出血, 无则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组手术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术中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情况比较见表2。

注:◆与LAVH组比较, q=5.491, P<0.05;●与LAVH组比较, q=4.437, P<0.05。

3 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为妇科常见病, 易引起贫血、痛经、月经紊乱等症状, 目前子宫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子宫切除术的原则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优先考虑创伤小、有利于恢复的手术, 同时还要兼顾术者对各种术式的掌握程度结合而定[2], 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等。

TAH是最常用的子宫切除手术途径, 对器械的要求不高, 由于手术切口大, 操作更易掌握, 且费用较低, 尤其适用于严重盆腔粘连、巨大子宫及肌瘤或者有恶性变等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但因创伤大增加手术感染机会、恢复慢、体表留有较大的瘢痕影响美观, 术后容易导致肠粘连、肠梗阻, 患者不易接受TAH。

TVH是微创手术, 因创伤小, 体表不留明显的瘢痕, 且术后恢复快而日益受到重视。但因手术视野小, 不能直视盆腔病变情况, 容易损伤盆腔脏器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使得手术适应证相对变窄。存在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怀疑或肯定子宫恶性肿瘤、盆腔手术史、附件病变者、未产妇和子宫阔韧带肌瘤者不适合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具备了阴式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优点, 具备了开腹手术视野清晰的优点, 同时弥补了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不足, 能使90%的患者避免开腹手术[3]。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干扰肠道少, 术中视野清晰, 术后疼痛轻且组织损伤小, 患者康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切口小,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LAVH镜下分离粘连, 处理附件、圆韧带, 同开腹手术一样视野清晰, 具有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优点, 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范围, 避免了单纯阴式手术不能进行上述操作的弊端。缺点: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术者需要具备较熟练的腔镜手术技巧。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患者并掌握手术技巧。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 手术操作日渐成熟, 应用日趋广泛, 且效果良好。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 可采用TAH等其他手术方式。总之, 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尽可能达到安全、经济、美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63-191.

[2]夏恩兰.子宫切除术的术式选择[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 2005, 32 (5) :269-270、277.

[3]Reich H.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J].Surgical Laparosc Endosc, 1992, 2:85-88.

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绝经1年以上患者108例, 年龄46~78岁, 平均56.6岁, 绝经年限1~27年, 平均7.6年。主要症状为不规则少量阴道出血 (78例) 、血性白带 (23例) 或接触性出血 (7例) 。并排除近期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或保健类药物以及血液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妇科检查, 并根据患者个人出血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1.2.1 常规妇科检查

进行阴道检查、双合诊, 对患者的妇科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注意阴道等有无炎症、损伤, 赘生物和出血点, 注意宫颈大小、糜烂程度、有无息肉等, 检查子宫大小、质地、压痛、形状, 活动度等, 并检查卵巢能否触及。

1.2.2 盆腔和阴道B超

可早期发现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等疾病。

1.2.3 脱落细胞学检查

对诊断诊断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和卵巢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 但假阴性率较高。

1.2.4 阴道镜检查

可将外阴、阴道、子宫颈等放大4~50倍, 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宫颈表面层微小病变, 方便准确的选择可疑部位作活组织检查。

1.2.5 宫腔镜检查

某些疾病如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局限性病灶等阴道超声也易容易漏诊。可以做宫腔镜检查进一步确诊。对一些不明确病因的检查能及早明确指导治疗。

2结果

108例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中, 良性疾病100例, 占92.59%。其中生殖器官炎症73例, 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首要原因, 占全部良性疾病的73%, 而其中又以阴道炎和宫颈炎为主, 两者例数相差不大。阴道炎患者中, 老年性阴道炎19例, 细菌性阴道炎7例, 滴虫性阴道炎5例, 念珠菌性阴道炎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1例, 其中内膜增殖症8例, 增殖期内膜7例, 萎缩性内膜6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子宫肌瘤4例。恶性肿瘤8例, 其中子宫内膜癌3例, 宫颈癌2例, 卵巢癌2例。具体各种原因分布见表1。

3讨论

妇女绝经后, 一般不应再有月经或阴道流血, 自然闭经后12个月以上的阴道出血患者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以往认为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主要原因。但近年来国内外资料显示, 良性疾病是引起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张文悫等[1]分析表明其病因可分为三大类:良性疾病者最多, 非器质性疾病其次, 恶性肿瘤最少。苏琛辉[2]研究表明绝经后出血大部分是妇科良性疾病, 以炎症居多。陈丽娜[3]分析也表明大部分是良性病变。

总之, 恶性肿瘤已不是绝经后出血主要原因, 而良性病变具有重要地位, 应予以重视。本研究中, 良性疾病占所有患者中的92.59%, 其中最主要的是炎症73例, 其次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1例, 再次为子宫肌瘤4例, 子宫内膜息肉2例, 也表明良性疾病是主要原因。

恶性病变引起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比例不断下降。这可能与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 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癌瘤警惕性提高以及妇女病普查有关。恶性病变引起的比例下降, 提示临床上不要过度治疗。同时对绝经后妇女应每年做一次妇科普查, 尤其是有异常出血者, 应仔细的询问病情病史, 全面地进行妇科检查, 询问是否服用激素类药物与营养保健品等。

参考文献

[1]张文悫, 谭毅, 高莉, 等.绝经后阴道出血385例分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05, 2 (1) :40-42.

[2]苏琛辉.绝经后出血与妇科良性疾病125例临床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7) :71-73.

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 篇3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良性疾病疗效,并发症

由于女性生殖道的结构特点, 对于妇科良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经腹或经阴道将子宫切除是治疗良性疾病的传统方法。现在临床上更多的是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这种方法自从1989年第一次使用以来, 伴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发展, 手术方式也在临床上广泛开展。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身体损害小, 术后恢复时间短, 对腹腔其他脏器危害小。也有文献报道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法会使患者产生一些并发症, 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本文通过对于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疾病的患者的观察分析, 总结手术的疗效、预后和并发症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收治于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进行妇科良性疾病治疗的患者102例, 等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在进行妇科手术前均排除子宫恶性疾病的可能, 每位患者登记年龄、体重、子宫大小和病灶部位。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 (43.2±7.8) 岁, 平均体重 (53.8±3.2) kg, 子宫平均大小 (337±24) cm3, 患者按病灶区分, 子宫肌瘤26例,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 子宫腺肌症9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8例;对照组平均年龄 (49.6±4.5) 岁, 平均体重 (56.4±6.7) kg, 子宫平均大小 (324±54) cm3, 其中子宫肌瘤29例,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 子宫腺肌症7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两组患者的身体一般情况无差异性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1) 常规消毒下腹部手术野皮肤, 铺巾, 留置尿管, 再次消毒外阴及阴道, 检查子宫附件及周围脏器情况, 明确子宫位置, 根据宫颈直径置入合适的杯状举宫器于阴道穹窿处。 (2) 在脐孔上缘做10mm切口, 穿刺气腹针, 注入CO2气体, 建立人工气腹, 气腹压力为12~14mmHg (1mmHg=0.133kPa) , 用10mmTrocar穿刺并置入腹腔镜, 左下腹分别穿刺置入5mm、10mmTrocar各1个, 右侧下腹穿刺5mmTrocar1个。 (3) 将举宫器前举并偏向一侧, 使子宫偏向一侧, 用ligasure钳夹圆韧带, 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 接通电源凝固数秒, 待提示音提示凝固结束, 用ligasure剪断组织, 同样方法处理对侧。如需切除附件, 则切开骨盆漏斗韧带表面腹膜, 分离血管, 离断骨盆漏斗韧带;将子宫置于盆腔正中并上举。 (4) 用单极电凝打开膀胱腹膜反褶, 并下推膀胱;分离宫旁疏松结缔组织, 充分暴露双侧子宫动静脉, 用ligasure于峡部水平钳夹子宫动静脉, 凝固数秒, 待提示音提示凝固结束, 切断组织。 (5) 用ligasure沿子宫血管内侧紧贴宫颈切断双侧子宫骶韧带、主韧带;用单极电刀切开阴道壁游离子宫, 切除子宫自阴道取出。如子宫体积过大, 则行肌瘤剥出或子宫楔形切除。在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残端, 缝合腹膜包埋创面, 并检查是否出血, 清洗吸引上腹部积血, 必要时电凝止血。

1.2.2 对照组接受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患者按照手术要求进行麻醉,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 保留尿管, 手术时采用缝扎法处理子宫各韧带及残端, 阴道残端采用1号Dexon线进行连续锁边缝合。

1.2.3 术后处理:

手术后对两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留置尿管。

1.3 检测指标

统计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分别取手术前、后24h静脉血4ml, 加入含有枸橼酸钠的抗凝剂后, 放入3000r/min的离心机离心15min, 取上层血浆冻存。所有标本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 , D-二聚体 (D-D) 和C反应蛋白 (CRP) 。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抽血时保证一次成功, 避免因为多次穿刺造成的血管壁损伤, 影响凝血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 (±s) 形式表示,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对比

两组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术后体温上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手术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在术前和术后的指标对比, 其中PT、APTT和FIB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 (P>0.05) , D-D和CRP在手术前、后差异明显, 其中对照组CRP的变化程度大于实验组 (P<0.05) 。具体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中共发现3例 (5.88%) 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其中残端出血1例, 肠痉挛性腹痛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 (25.49%) 并发症, 其中残端出血3例, 术后发热8例, 肠痉挛性腹痛2例,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412, P<0.05) 。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30~50岁的妇女良性妇科疾病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这些妇科疾病当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 这种妇科疾病在我国的发生率高于20%, 但是由于缺少临床症状, 所以真实发病率高于实际发病率。经腹子宫切除术 (TAH) 是传统的手术方式, 切口可根据需要延长, 肠管可排开, 手术空间大, 视野暴露好, 易于术者掌握, 尤其适合子宫体积大于孕14周的患者, 但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 患者不愿意接受, 目前仅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广泛而致密的盆腔粘连或肿瘤较大、恶性肿瘤、盆腔肿物术前诊断不明等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LTH) 是在相对密闭的盆腔内进行, 受外源性因素的干扰较少, 对患者腹腔的干扰小, 患者体内的内环境一般保持相对稳定, 手术过程中患者组织未受挤压, 手套和纱布也未接触患者的腹腔, 盆腔内组织。因此患者术后胃肠道的恢复也较快, 造成的创伤小, 出血少, 手术后疼痛轻, 患者恢复快, 术后肠粘连少, 切口瘢痕小。术后感染、疼痛、盆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远低于单纯阴式手术或开腹手术。这种手术方法主要适合于子宫肌瘤、腺肌瘤、子宫功能性出血的患者。同时, 还适用于子宫增大, 但是对于孕周大于16周的患者不适用。本组观察4孔法LTH, 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 无1例中转开腹。同时该术式通过体位自动排肠, 对腹内脏器机械性刺激及牵拉较少, 减少了组织缺血、水肿及炎性渗出、粘连。

本次实验研究不同手术方法的并发症情况,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使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方法的并发症要少于对照组。据文章报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和肺栓塞是腹腔镜手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大多数DVT在临床上没有具体症状, 不易发现, 但是一旦出现这种病灶, 往往导致病情十分严重。

综上所述, 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和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之间比较, 前者在治疗良性妇科疾病上有相对优势。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要求术者熟练掌握钳、剪、打结、缝合和电外科等操作, 如能熟练掌握超声刀及ligasure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手术难度会下降, 对手术器械有一定要求。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术后并发症少, 手术后各项指标稳定,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小, 可以说, LTH已经成为妇科腔镜手术的一个里程碑,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绍杰, 顾劲松, 盛春艳, 等.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60例临床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18) :2830.

[2]古彩茹.132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4) :622.

[3]林小娜, 张松英.腹部手术史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168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41 (9) :623-624.

[4]张玉华, 赖娟娟, 郭鸿慧.“翻转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9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 12 (1) :59-60.

[5]Malur S, Possover M, Schneider A.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radical vaginal versus radic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 type II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J].Surg Endosc, 2001, 15:289-292.

[6]Raatz D, Brner P.Laparoscopy assisted radical vaginal hysterectomy (LAVRH) for cervical carcinoma--perioperative parameters and complications[J].Zentralbl Gynakol, 2001, 123 (3) :136-142.

[7]惠宁, 高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探讨[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2, 39 (5) :421-425.

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2011年10月~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96例。年龄38~65(50.3±15.9)岁,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其中24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8例为子宫颈的不典型增生,25例为子宫肌瘤,17例为子宫腺肌症,6例为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对象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的随访调查。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同时合并出血性倾向疾病患者以及其它对手术耐受性差者。96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TLH方法治疗的46例资料为TLH组,采用LAV方法治疗的50例资料为LAV组,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术前血红蛋白平均含量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后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于在12w以下者适用TLH手术,具体手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是对子宫附件的处理,包括切断卵巢的固有韧带和圆韧带等,其次是对阔韧带分离,注意手术切口要离开子宫壁,分离阔韧带后反折膀胱腹膜,而后处理子宫血管(常用电凝闭合血管后切断或者直接用血管夹将其阻断),最后,在切断宫骶韧带和主韧带后,将阴道壁切断,术后常规阴道断端缝合并进行抗感染处理。对于妊娠周期在12w以上者适用LAV手术,患者常规全麻后,腔镜操作孔左下侧两个,右侧一个。分离子宫粘连部分,用举宫器将子宫偏向一侧举起,使子宫圆韧带充分伸展,切断子宫圆韧带后在切断卵巢固有韧带,以相同方法处理子宫的对侧部分。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手术后统计手术平均持续时间(是对手术区域开始消毒的时间到关闭腹腔的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变化值(是手术前1d的平均含量与术后第1d的平均含量变化比较)和切除子宫的平均重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平均值资料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χ2值检验。

2 结果

LAV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值为2.09±0.14g/d L,切除子宫的重量为266.9±88.5g,明显高于TLH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附表。

3 讨论

由本研究统计结果可以看出:LAV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明显高于TLH组患者的变化数值,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应该排除平均手术时间的因素,因为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该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向患者的局部组织给予一定的缩血管类药物有关,该类药物可明显减少手术出血量,导致了这种差异性[2,3]。

对于大子宫患者来说,由于子宫体积比一般的要大,这会使游离子宫的手术操作难度增大。另外有腹部手术史者,其局部的粘连现象要明显高于初次手术者[4]。

总之,本研究资料说明了TLH和LAV在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方面均是较安全的方式,LAV与TLH相比,LAV可以适用于切除更大的子宫,并且其对子宫下部包块现象尤其适用。

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可行性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TLH方法治疗的46例资料为TLH组,采用LAV方法治疗的50例资料为LAV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疗效结果。结果 LAV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值为2.09±0.14g/dl,切除子宫的重量为266.9±88.5g,明显高于TLH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AV手术更适合于子宫相对较大或存在子宫包块现象的患者。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妇科良性疾病

参考文献

[1]胡辉权,游箭,李均,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12,24(1):90-91.

[2]汪新妮,彭幼.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切除非脱垂大型子宫的临床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23):3104-3106.

[3]徐金贵,金晶,忻悦,等.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发脏器损伤[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2):1098-1099,1102.

上一篇:公民参与中的社区治理论文下一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