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2024-11-07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精选12篇)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篇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工业城市的发展, 在认识工业城市问题的同时,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并由此而构筑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社会环境, 提升了城市的外在形象, 引导了城市今后的建设与发展, 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规划概述

所谓城市规划即指综合部署某个城市在一定发展时间内的空间布局、空间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配套设施等。城市规划概括来说即指城市空间设计及调整安排。通常情况下, 城市规划主要是动态协调城市人民活动的空间, 有计划的规划城市空间区域, 同时为人们提供活动所需的各种空间。

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同时也展开了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具体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柯布西耶、英国霍华德。其中英国的霍华德提出了建立一个理想化城市, 该城市兼具乡村和城市的优点, 即田园城市。即要求在中心城市或大型城市郊区、四周建造小规模的城市, 缓解大城市的卫生问题和拥挤问题。这一思想基本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和规划理念。柯布西耶认为城市必须集中, 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 是完全可以通过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通过城市不断发展和城市规划手段的实践证明, 在20世纪又涌现出大量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观点, 指导和促进城市的发展, 而城市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又将被总结归纳, 形成新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概述

3.1 卫星城理论

以卫星城理论为例, 该理论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理论基础是田园城市理论, 因为在城市发展规划的时候, 存在城市功能集中的问题, 造成中心城市人口数量较多,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发展, 乃至破坏了城市功能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缓解该问题, 我国即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卫星城理论。所谓卫星城理论就是在中心城市郊区, 四周区域建设中小型城镇, 以将中心城市的人口分流至小城镇, 减少中心城市的压力。这些郊区城镇可以独立运行, 同时具备了城市运作的设施与条件, 且与中心城市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 外围城镇与中心城市就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有效的推动了二者的发展, 同时实现了建设卫星城的目的。

3.2 同心圆理论

该理论是E·w·伯吉斯在1923年提出的。伯吉斯主要研究了芝加哥的城市现状, 其创建了土地使用空间与城市发展的一个理论模型。在同心圆理论中, 他将城市归类为五个同心圆:即中心环是中心商务区、二环是过渡区、三环是工人居住区、四环是良好居住区、五环是通勤区。这一理论特别关键的一点是, 这些环并不是固定的和静止的, 在正常的城市增长的条件下, 每一个环通过向外面一个环的侵入而扩展自己的范围, 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同心圆学说对现代城市的建设规划有着参考性的作用, 该学说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带: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层次最高;越靠近中心商务区,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最高;越往城市外围, 地租地价就越低。同心圆模式的优点是反映了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 动态分析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3.3 扇形理论

扇形理论是H/霍伊特在1939年提出的理论。霍伊特依照美国六十四个中小型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相关整合资料, 并调查了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的居住现状, 得出城市住宅有如下几个倾向:①住宅地沿着交通线延伸的现象十分显著;②高租金住宅在高地、湖岸、海岸、河岸分布较广;③高房租住宅地存在不断向城市外扩展的倾向;④高级住宅地喜欢聚集在社会领袖等名流人物宅地的周围;⑤办公楼、银行、商店的移动对高级住宅有吸引作用;⑥高级住宅地紧密结合交通线路分布;⑦高房租住宅追随在高级住宅地后面延伸;⑧高房租的公寓多数建立在市中心附近的住宅地带内;⑨房地产业者与住宅地的发展关系密切。扇形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伯吉斯的同心圆学说。霍伊特认为, 美国城市居住区有向外延伸的趋势, 如处于外圈的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高地, 接近自然环境的地区, 但由于受到事务区和高级商店、社会名流的吸引, 往往沿公路或河流向内延伸到市中心。低级住宅区也可向外扩展到城郊。其结果破坏了同心圆结构, 形成了不同等级居住区的扇形分布。该理论是从众多城市的比较研究中抽象出来的, 较之同心圆模式有更大的现实性, 同时考虑到交通、工业等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这也是很大的进步。

3.4 多核心理论

该理论是由C·D。哈里斯 (C.D.Harris) 和E·L·乌尔曼 (E.L.Ullman) 于1945年提出的理论。他们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大城市的研究, 提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①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 (如中心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 而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 ;②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相互接近 (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 ;③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 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 (如富裕者优美的、大片的开阔绿地被布置在与浓烟滚滚的钢铁厂毗邻的地区) ;④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 而不得不布置在很合适的地方 (如仓库被布置在冷清的城市边缘地区) 。

4 结束语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归纳概括了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经验, 有效的指导了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对城市的规划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推动了城市的更好发展, 与此同时, 城市发展中归纳总结的建设经验反过来又更新、完善了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实践是一块试金石, 只有不断的进行实践, 才能将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才能不断完善城市理论, 使理论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摘要: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规划部门及人员要全面掌握规划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并运用于实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琼.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体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 2014.

[2]狄涛.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溯源与实践研究[D].长安大学, 2014.

[3]徐亚东.探析“梁陈方案”及其对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影响[D].宁波大学, 2014.

[4]朱红杰.简·雅各布斯城市规划理论的多角度阐释[D].南京艺术学院, 2014.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篇2

易于居住的城市环境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本应是方便、舒适、高效、繁荣的,但现实的城市却常常拥挤、混乱、嘈杂、无序。

联合国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小于80%的国家将寥寥无几。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珍惜城市土地资源。精心塑造城市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绝不能再滥用宝贵的城市土地,给未来留下一堆混凝土垃圾。

舒适、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于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源于建筑学的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面前,似乎显得“力不从心”。亟需建立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和原则。从而完善城市的各种功能。营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间,尽享城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

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尽管很拥挤。但人们还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这些都表明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与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较,城市环境设计着眼于城市总体环境的质量,强调与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它涉及城市中所有公共空间,不仅包括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用地空间,也包括私有用地中向公众开放的、无需任何费用、可随时享用的室外和室内空间。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如购物、娱乐、商务、运动、交往等。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上的要求,进而进行空间组织与设计。

为人而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城市主要是为汽车而设计的,美国的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北京、上海和广州也是如此。这三座城市道路越修建宽。高架桥越来越多,过马路越来越难,逛街环境越来越小。除城市规模过大、过于集中等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问题。

北京、上海、广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很快,适量的道路建设是必需的。但车多了,就需要更多的路,路畅了。又引来更多的车,从而成为一个“怪圈”。虽然城市道路面积增加了几十倍。但交通堵塞现象仍很普遍。大量的立交桥和高架路、众多的宽马路,极大地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步行环境和宜人尺度,造成“行路难、过街难”。北京街头随处可见众多过街天桥,可以想见人们每天攀爬的不便。在普通市民看来。以往安宁的生活环境打乱了。老邻居搬迁了,熟悉的街巷拓宽了,街边小店和修理铺不见了。生活反而不如从前方便了。

国外很多大城市几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拆迁民房。拓宽道路并非解决交通问题的良策,反而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其次。要积极推动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如与地下街系统有机结合的地铁交通(如日本东京)和地下公共汽车系统(如美国西雅图):此外,还要改进和加强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如在所有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上设立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如美国波特兰),从政策上鼓励各类公共交通的利用。如提高小轿车消费税、增收汽油税等。

步行环境的破坏,有些是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造成的。例如。北京东长安街与东单交叉口上的一个地铁站和横跨长安街的地下过街通道口,尽管这两个出入口的距离只有10多米,但其在地下却没有任何联系。这一交叉路口的两个过街天桥和两个地下通道之间也是桥不接桥、通道不接通道。如果从交叉口的一端到其对角线另一端,要先上过街天桥过街。然后再下到地下通道过另一条街方可到达。如果在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方面稍加改进,加强过街设施的有机联系。并在地下过街通道层面就与地铁等地下其他公共设施相连结的话。就会方便得多了。

又如,很多超高层建筑周边大都设有面积很大的广场。但由于“高层风”很大,这类广场经常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西雅图Two UnionSquare广场在设计中,通过对“高层风”的实验和研究,建立了结合地形的多层下沉式广场,各层出入口与周边道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使用方便、环境舒适、阳光明媚的“避风港”,深受市民的喜爱。营造一个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必须多替使用者着想,在设计上多下功夫。

行为与建筑环境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以下值得注意的现象 同处一条繁华商业街上的不同街坊其人流密度会有很大不同。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同是公共开敞空间,有些很受市民欢迎,但有些尽管植了树、种了草、摆上了雕塑,但还是很少有人光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7这就涉及到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了。研究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合理组织公共空间。确定广场、休憩空间的位置。决定与可获得的公共空间面积相适宜的周边建筑的功能类型与面积体量、以及步道空间的宽度等。

建筑环境与人流分布

笔者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参与了东京银座地区的环境改善规划研究工作。于1991至1992两年间对银座地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研。通过对大量录像资料和数据统计分析与反复验证,发现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某一特定地段的机动车分布量与周边建筑环境要素之间,虽然影响要素略有不同,也有类似的关系,如果仅以人流量而论。从上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如零售商业。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积体量呈正比。建筑的各种功能类型的影响大小则反映在相关系数上。

(2)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

(3)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4)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饮食设施、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

(5)停车场的位置与容量。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停车场的距离呈反比。建筑环境与行为特征

建筑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人们每天利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的行为特征有很大不同。通过对东京的银座大街、上野中央街、了,歹横街三条主要商业街道(两侧多为商店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神田大街、大手町街两条普通街道(两侧多为住宅和办公楼)的调查,商业街道24小时人流量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形。而普通街道呈“山”字形。此外。人们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上行走的平均步行速度也有很大差异,普通街道的步行速度平均是商业街道上的l 2一J、3倍。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行为特点呢7如果调查一下人们的上下班时间,午间休息时间、商业服务设施的营业时间等。就不难发现。这种差异显然是街道两侧不同的建筑功能所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有很大关系。从调查统计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呈反比,即人流密度越高。人的步行速度越慢。

调查还发现。具有不同吸引力的商店对人的行为也有很大影响。对同位于东京银座商业街上的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岩崎眼镜店、服装店大和屋三个商店的调查,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金太郎电子玩具店的店面为开放式,商品很吸引人,每天光顾的人流不断,岩崎眼镜店的店面设计虽很雅致,但因是封闭式的。墙面又占据了店面宽度的大约一半。经常十分冷清,服装店大和屋的店面设计和客流量均介于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和岩崎眼镜店之间。调查表明。很多行人走到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前。常常被店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很多人便自觉、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并经常有人停下来,观看放在店门口处的电子玩具商品。更增大了店前的人流密度。结果。金太郎电子玩具店间的平均步行速度只有岩崎眼镜店前的步行速度的82.5%,服装店大和屋前的步行速度介于两者其问。

了解建筑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良好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处理“街道拥挤”这类城市通病时。就不会采用拓宽街道这个简单办法了。由于“拥挤”实际上是多方面建筑环境因素的结果,如步道空间和周边建筑设施体量的严重失调。沿街零售商业的管理和整治等。逐步学会“对症下药”,减少规划设计上的主观和盲目性。

广场使用的影响要素

笔者曾对日本和美国的若干城市继断续续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地考查和调研,发现影响市民对城市开敞空间或称广场的使用的建筑环境影响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I)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

(2)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此外。广场朝向设置还要考虑风向,特别要注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3)可坐设施(空间)。与街道这种流动性空间不同,广场是滞留空间,是城市的“起居室”。因此。座椅、座台等的设置情况,是人们是否愿意在广场逗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个未提供适量可坐设施的广场一定没有生机。美国城市学家Williams H.Whyte在纽约长达三年的调查还发现,纽约最受市民欢迎的五个广场中,两人以上成组利用的比例高达45%,而在最冷清的五个广场中,成组利用的比例最高也只有近30%。广场应是最适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广场还要满足不同规模成组利用的特点,如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座台的成组布置、可移动座椅的设置等。

(4)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们首选的位置。与可坐设施相结合的树木和花草,还会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空间围合感。

水是另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设计元素,如瀑布、水墙、缓流、水池、喷泉等,以水为主题的设施能给空间带来生气,让人感到温馨。但水不仅仅只供观赏,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触摸。可以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遗憾的是。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了。由于卫生和安全等原因很多水景周围设置栏杆或其他障碍物,把人和水远远地隔开,这种设计是违背人的行为需求的。

(5)与主要人流空间的关系。街道是人们的主要流动空间。与街道有着紧密联系的广场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最紧密,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走出走进,在广场歇息之余,还可以观赏往来车辆和行人的活动,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调查表明。处理好街道与广场之间的关系。能使人的流动变得容易。例如,街角广场、与街道同在一个层面的广场等。其空间就越容易被市民利用,越容易成为人们喜欢逗留之处。一般而言,广场与街道的接触面越长越好。与街道的高低差越小越好。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下沉式广场和空中广场,所不同是。下沉式广场应与地下街空间。空中广场应与天桥系统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保持较高的交通便捷度,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强化广场空间的可达性。

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层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即“竖向”或“立体化”发展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城市三维多层面空间立体化是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此外,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环境设计。是结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态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当论及多层面立体化城市设计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较熟知的地下空间和空中连廊系统。其实更重要是,这一设计理念十分强调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和条件。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强化了所在地区的自然表态特征或称“地方感”、“场所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的构思和理论还逐步影响到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临水空间及住宅区公共空间等的规划设计。

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理念。反映在城市开发建设具体形态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多层面公交系统、高架步道系统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

多层面道路及公交系统

随着人口、建筑及各类功能在城市的高度集聚,多层面立体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在很多城市得到普及。这一道路交通组织方式,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缓解机动交通车辆对城市环境和功能的影响,大力发展客运量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很多城市的选择。由于普通道路层面的常规公共汽车线路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很多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了包括地铁、高架轻轨电车及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系统等多层面公共交通系统网络。

自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芝加哥、巴黎、柏林、纽约、东京、莫斯科、旧金山、北京、大阪、天津、横滨、上海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始地铁建设。到2000年。全世界已有近90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莫斯科、芝加哥。旧金山等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网,地铁在很多城市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中,东京、伦敦、纽约、巴黎和莫斯科地铁占城市客运总量达52%~7I%。同时,现代地铁线路和车站设计也有了长足进步。很多规划设计在有效利用和导入自然光、绿化、自然通风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架轻轨或单轨电车系统成为近年来开发建设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该系统除具备地铁系统安全、快速、运量大、对地面交通无干扰等优点外。与地铁建设相比投资较少。施工期较短,但缺点是对城市有一定噪声污染。处理不当会对城市景观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最近研制并投入运营的高架式单轨电车,在减少噪声污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一般建在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鉴于城市中心地段道路拥挤,公共电汽车线路在中心地段通过转入地下,以保证公共交通的高效运营和良好服务。这种专用道一般埋深很浅,具有投资小、工期短、可被多条线路兼用、有一定灵活性等优点。同时日常维护运营费用也较低,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改善城市环境的现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层面公交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强化各公交系统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换乘且安全、舒适。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看,车站距离一般为500~800米。各公交系统站点的联系日益紧密,车站设施向一体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现代车站已成为与大型服务设施相结合的的多层综合联运站。如地面层为公共汽车站、商场等,上层为高架轻轨客站、餐厅等,地下为与地铁站相连的商业街。车站设施与商业(务)设施融为一体。

高架步道系统

最早的高架步道为过街天桥,它为交通繁忙的街道两侧步行道提供联系。减少人车间的相互干扰。伴随建筑高层化和人车交通的不断增加,很多城市修建了可使街道两侧建筑直接相连的空中过街连廊,在很多中心城市的商业(务)区。还进一步规划建设了与周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办公建筑紧密结合的大型高架步道系统。这类高架步道一般是在建筑的二或三层高度,大多为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外连廊或独立的高架步道平台,与设于二或三层的建筑入口直接相通,以减少人与车的交叉。实现人车分流。缓解沿街步行道的交通负荷。保证步行者的交通安全、便利和舒适。有些甚至在建筑的高层部还修建有多层面空中过街连廊等空中步道系统。以提高建筑上层部分的交通便捷度。空中过街连廊~般还与建筑内的公共走廊有机连接,形成跨街坊的空中步道系统。

从建筑形态上看,高架步行道可分为露天式步道、有顶步道及全天候步道三种形式。其中,露天式步道由于所需投资较少。应用较广。在上述三种建筑形态中最为普及,全天候步道一般都是在冬季寒冷多雪地区,此外。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如距离车站较近的有顶或全天候步行道上。有些还设置了机械自动步道装置,便利使用。提高舒适度。

1990年代后期,经济发达的日本和欧美一些中心城市还出现了建筑之间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廊道系统。即在建筑问数条横向廊道之间还设有连廊。横向廊道与地面间设有竖向电梯连接,组成复杂的、纵横交错的高架廊道空间网络,使建筑间各层面的空间联系建筑各层面与地面、停车场及公共交通系统的联系更为方便。有些廊道还进一步发展为空中连接体或称空中建筑。

高架步道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街道层面的景观。很多实例表明,由于高架步道的结构梁柱等建构筑物,街道层面的景观和舒适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近几年来,日本和欧美一些城市已开始注意这一问题,从规划设计等多方面寻求解决方案。如高架廊道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对过街天桥底面进行造型处理,建筑和高架步道之间部分透空,高架步道边沿设置造型花坛和垂吊植物等。以减少结构梁柱等的负面影响。均已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地下空间开发

由于城市中心区用地短缺。地价昂贵,对发展空间的需求量大。加之交通状况不断恶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大都是在城市中心地区。美国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主要是把地下建筑作为节约能源的措施之一。加拿大城市地下街的开发还由于其冬季漫长恶劣的气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除机房和仓库外。很多都是开发为商业之用。如酒吧、冷热饮点、餐馆及零售商店等。另一类是地下街道的开发。

地下街最早出现在1930年代,初期的地下街是由人行过街地道或地铁人行道扩建而成。日本是世界上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国家,全国有地下街近800条,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大阪是世界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城市,地下街每天接待顾客高达350万人次;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几个地下商业街已经连成一片。建筑总面积高达8l万平方米,可谓世界最大的地下街,法国巴黎的莱斯可莱斯地下街总长1500米。共有四层,除商店、酒吧外,还有电影院和博物馆。

从总体上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个体向群体发展。设施功能也日趋齐全和综合。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的、分散的地下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必然逐步向群体和综合的方向发展。但需指出的是。地下街所需投资较大,工期较长。在地质状况较羞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更为困难,代价也更大。从日本和美国的情况看。高层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一般较为经济,应用也比较广。地下街的开发大都是结合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在车站前地区进行。多数修建在道路或广场的地下,与地铁车站和大型商业设施直接相连,街道宽度一般在6-15米不等,两侧设置有零售商店、生活服务设施和简易餐饮设施。

除地下防火、排烟、疏散等问题外。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克服没有日照、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而产生的不舒适感和压抑感。最近新建的地下街在改善和提高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方面,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巧妙利用地面的开口部分或开设大面积天窗自然采光。有些还与下沉式广场有机结合。出入口也常与绿地相连,把绿化和自然光引入地下。使地上、地下融为一体。地下街内还常布置有人造山水、色彩鲜艳的雕刻。喜阴的植物花草等,力求使人产生如在室外自然之中的感觉。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观念意识层面上,强调敬畏和尊重自然,二是在方法论层面上,主张城市环境设计要结合地形,以现状为设计前提。一切人类的创造都必须尊重自然。变化起伏较大的地形地貌,对城市各种功能的安排、市政建设、交通组织,特别是对人流交通均带来一些矛盾或负面影响。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与我们过去“愚公移山”式的城市建设方式恰恰相反,该设计理念强调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也是我们城市规划师、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直面的挑战。

通过对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部分城市的调查。发现好的城市环境设计总是与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相结合,能在城市形态方面创造一种逻辑和秩序。使之方便于人、造福于人,并以此有效地解决城市用地不足、公共空问和绿化缺乏、人车交通矛盾等现代城市问题,创造出空间形式丰富的、有着强烈地方特点的城市环境形态。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换言之,城市设计师要研究如何将改造地形的土方量减少至最小限度的前提下,满足城市功能需要,创造方便舒适的城市环境。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在有效利用地形地貌方面的具体手法

利用高低差有效进行人车交通分流

在较为平坦的地段建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车分流设施,从经济角度看。往往会增加建设投资,从舒适角度看,很多人车立交处理都是以增加行人爬上爬下为前提的。令人“望桥兴叹”。巧妙利用高低差或周边建筑进行人车交通分流,可有效减少土建费用或土方量,从而减少投资。同时,巧妙利用高低差的设计,还可减少行人不必要的往返上下交通。人流和车流路线更加便捷通顺。

营建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

在建筑密集的中心区,尽管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普遍缺乏。但由于土地昂贵,营建十分困难。但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城市。通过巧妙利用地形高差,使空间的多层面立体刊用成为可能。如一些城市利用周边高地势在高速公路或干线道路上部修建广场、公园,用斜地修建步道或台阶式广场等。综合有效地利用了地形地貌。发挥了富有变化的地形优势,从而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城市环境美化

具有高差的城市地形也为城市环境美化提供了竖向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如利用自然高差的植物墙、层层叠落式花坛、喷水等。使城市美化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地域性和情趣。

实例分析

东京

谈及立体化城市。自然会联想起美国费城、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地下街系统,以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新新那提和英国伦顿的高架天桥系统。但在东京中心区。不单可享用与建筑有机结合的高架步行道系统。而且还可体验与地铁系统巧妙组合的四通八达的地下街网络。此外,除常规地面广场外,在城市新建的大型商业副都心或原有商业中心的改建中,还规划设计有空中(屋顶)广场、台阶状斜面广场、下沉式广场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开敞空间。这一全方位的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结构。在东京1100多万人口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0年在地铁上野车站附近建成的第一条地下商业街,是由地下车站的通道扩建而成,以后又在日本桥和银座等处建设了地下街。较大规模的地下商业街开发建设则多集中在经济高度发达时期的1950~1970年代。如建于1957年的有近1.6万平方米的池袋东口地下街、建于1965年的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八重州地下街,以及建于1973年的有近3.8万平方米的新宿歌舞伎町地下商业街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1990年代末。东京中心区内已建成地下商城20处,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高架步道系统和空中连廊等也已遍布东京的各主要商业中心区。

东京大规模立体再开发多在铁道、地铁车站的站前地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昂贵。从东京每年公布的城市建成区地价可看出,东京的地价大多以各铁路、地铁车站为价峰。离车站越近。土地商业价值越高、市场价格越贵。这一地价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经济化原理,站前再开发不得不向多层面立体方向发展。二是功能需要。站前地区是电车、汽车、自行车、行人等各类交通汇集的地区,同时,由于地段商业价值高,各行业设施云集,在这种功能高度集中的地区,站前立体再开发已成为解决道路交通拥挤等各类矛盾、满足对商业等各种空间需求的有效手段。

明尼阿波利斯

明尼阿波利斯fMinneap0Ijs)是美国中北部的重要商业城市,约36万人。该市从1960年代起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在中心区建立了一个空中连廊步行系统,该系统贯穿大小街坊共15个,街坊之间通过全天候过街天桥连接,空中连廊两侧为各类商店、银行、旅馆和办公楼入口。并与地下车库也直接相连。这一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不仅适合明市冬季漫长、多雪的自然气候特点。给市民生活带来舒适和方便。而且提高了街道两侧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及办公商务设施的可达性和交通便捷度。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中心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成为恢复中心区活力的要因之一。同时。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明市还对包括主要商业街一尼古莱大街在内的中心区主要街道也进行了综合改造。如拓宽步道加大面积,重新进行道路铺装,精心设计公交站点、路灯、喷泉、花坛、休息座椅、自行车架和垃圾箱等,道路层面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和街道网络在多个重要节点还通过多层共享大厅有机连为一体。

拿波里

拿波里(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港口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和商业城市。市政府从1980年开始委托丹下健三设计所在市中心的东部规划设计了拿波里新都心。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拿波里新都心总用地共110公顷。朝向老城中心区方向规划有三条主要轴线。即从左至右的绿化轴、市政中心轴及文化体育轴。这是一个多层面的立体开发规划,利用北高南低的地貌,实行全方位的人车分流,道路系统在中心区转入地下,街道层主要为人行步道系统,机动车道和步行道之间为停车场。为保证地下机动交通路和停车场有充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沿街设有数十个大型采光井,采光井周边设计有植物和花坛。在大型采光井处还设有楼梯、自动扶梯等,使各层面有机联系为一整体。

西雅图中心区

西雅图是一个美丽的海湾城市,其中心区从南向北沿其西侧的Puget sound海湾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面状发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中心区东西向的高低差起伏最大,而南北向高差相对较小。中心区东部的第7大街的地势最高。西侧的第l大街和沿海湾的阿拉斯堪大街的地势最低,整个中心区呈东高西低地形。根据这一地形特点和市民的实际需要,西雅图在中心区沿东西方向规划设计了多条由自动扶梯、地下步道、台阶及天桥组成的与地表地貌有机结合的步行系统。每条步道系统均把从第7大街到阿拉斯堪大街的几个街坊,在东西方向有机地联为一个整体环境。利用地形特点而实现的这一交通系统,不但创造了一个较为经济的、与机动车交通基本分离的步行系统。而且强化了各街坊之间的有机联系、改善了通向海湾的便捷度和交通舒适性。在冬季多雨的西雅图,这一步行系统更加受到了市民的喜爱,取得良好效果。

多摩新城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篇3

关键词 现代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 差异

中图分类号:O2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控制这一概念本身就反映了人们对战胜自然的渴望,控制理论也自然而然的在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历史中发展起来。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作为控制理论的主要部分,两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于此通过分析对比研究对象、数学模型、基本方法等方面介绍它们的不同。

1 控制理论简介

1.1 控制理论的性质

控制理论研究如何改进动态系统的性能以达到所需目标,这个广义定义包含了人类活动的许多方面。自动控制领域有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主题:其一是反馈的概念,反馈概念的精髓是可以得到各种输出和它们的各个所需值的实时比较的度量-各种误差,再由以此测量到的误差来减少误差。其二是最优控制的概念,控制的目标是使以数字量表示的显示在一段时间上的所需性能和系统实际性能间的差异的性能指标为最小,要寻求一个使性能指标最小的时间函数的控制。

1.2 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实践的历史悠久,它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古代中国、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都使用过自动计时漏斗。1788年,瓦特制造蒸汽离心调速器。1868年,麦克斯韦解释了瓦特速度控制系统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开辟了用数学方法研究控制系统中运动现象的途径。劳斯、赫尔维茨分别在1877年、1895年独立建立了直接根据代数方程的系数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准则。1927年,布莱克发明了负反馈放大器。1932年,奈奎斯特提出了根据频率响应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而且给出了稳定裕量的概念。1940年,伯德进一步将频率响应法加以发展,经典控制理论开始形成。1942年,哈里斯引入传递函数概念。1948年,埃文斯提出根轨迹法。1948年,维纳出版了《控制论》,论述了控制理论的一般原理及方法,推广了反馈的概念。1954年,钱学森出版了《工程控制论》。20世纪50年代,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

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技术及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解决更复杂的多变量系统、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实践的需求推动了控制理论的进步。1956年,贝尔曼等人提出了状态分析法和动态规划法。1958年,庞特里亚金提出了极大值原理。1959年,卡尔曼创建了卡尔曼滤波理论,1960年,卡尔曼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提出了能控性和能观性的概念。到1960年初,现代控制理论应运而生。

2 两种控制理论概述

2.1 经典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描述系统单输入单输出特性,应用传递函数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法作为研究方法和工具。研究问题的着眼点是系统的输出,分析和设计方法主要是在复频域,运用频率法、根轨迹法等校正系统,设计PID控制。频率法物理概念清楚,直观且实用,但难于实现最优控制。经典控制理论在系统设计和分析时无法考虑系统的初始条件,难以达到高精度的位置、速度等控制系统设计的要求。

2.2 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用来解决多输入-多输出、多变量系统的问题,系统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定常和时变的。这一理论的特点是采用处理状态空间描述作为系统的数学模型,以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为核心。以线性代数、矩阵理论为研究工具。研究问题的着眼点是系统的状态,分析方法在实域、复域进行。现代控制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性、稳定性以及许多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3 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差异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在数学工具、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对动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时,两种理论可以互相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特别是对线性定常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经典控制理论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已渗透到现代控制理论内部,如零极点配置和频域方法,大大丰富了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下面将从研究对象、数学模型及应用领域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3.1 研究对象

经典控制理论的控制对象主要是较为简单的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无法表示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和非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但是实际上,理想的线性系统并不存在,可以说都是非线性系统,但是,在系统非线性不严重的情况下,某些条件可以近似看成线性。对性能要求不必太精准的系统来说,经典控制理论已被全世界控制界和工程应用界证明是完全合适而且很有成效的。

现代控制理论相对于经典控制理论,应用的范围更广。现代控制理论采用的是时域的直接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性能或综合指标设计出最优控制系统。但并不能说现代控制理论更优于经典控制理论,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进行分析。

例如研究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电枢电压ua(t)为输入量,电动机转速wm(t)为输出量,机构图如下:

其中,Ra,La分别是电枢电路的电阻和电感,Mc是折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负载转矩。这是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的系统,采用两种控制理论都可以对其求解与设计。人们常采用经典控制理论的方法,应用起来方便可靠、问题相对简单、求解比较直接,更可省许多经济支出。

3.2 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能反映系统固有的稳态、动态特性。从数学模型上来看,经典控制理论主要采用常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动态结构图,仅描述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不能描述系统内部结构和处于系统内部的变化,且忽略了初始条件。不能对系统内部状态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描述。因此,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描述属于系统的外部描述。当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时,传递函数变成一个函数矩阵,用原来的传递函数方法、频率特性方法处理问题变得复杂,难以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的数学模型通常是状态空间表达式或状态变量图来描述的,这种描述又称为系统的“内部描述”,能够充分揭示系统的全部运动状态。而且,用矩阵形式表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在数学符号和运算上得以简化,适于计算机求解,为复杂系统的工程实现带来便利。易于实现最优控制和实时控制。

从两个图中可看出,传递函数只可以描述系统的外部动态特征,而状态空间模型却可以反映出内部的特征。两个系统的结构图不相同,虽然反映的输入输出关系与传递函数相同,但描述不同的系统特性。所以用传递函数比较适合研究系统输出特性,用状态空间模型比较适合内部特性的研究。

3.3 应用领域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用于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各类控制问题,尤其在航空航天技术、武器控制、通信技术等方面。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后,自动控制理论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及国防建设等领域。比起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考虑问题更全面、更复杂,主要表现在考虑系统内部之间的耦合,系统外部的干扰,但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可以说自动控制应用领域遍及众多的科技和生活方面,但并不是说现代控制理论取代了经典控制理论,前者是后者的进步和补充,二者在其相应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结语

通过对两种控制理论的分析,可以认识到经典控制理论是直观整体的认识控制系统,而在改进控制系统内部特征方面作用不大;然而现代控制理论却能很好地改进和设计控制系统,对认识一个低阶控制系统却不直接简便。总的来说,每种控制理论都有它的缺点和优点,两种理论共行并举才是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科技和社会的可行之道。

参考文献

[1] 贺良华.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

[2] 刘豹,唐万生.现代控制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姚寿文.自动控制理论基础[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传波,刘旸.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对比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6.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篇4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形势很好, 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 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 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人员, 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把握好规划原则, 实现未来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是摆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问题与成绩同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 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 寻求解决对策, 使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机制

确定既适合我国国情和市情、立足现实又着眼长远的城市规划, 这是建立和健全城市管理机制的前提, 这就要为城市进行功能定位。现代城市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 要研究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沿革、产业特点和各种优劣势, 把城市的发展纳入整个国家和大区域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中去考虑, 探讨其发展趋势, 为其定位, 这是解决现代城市管理的方向性、指导性的根本问题。近年来, 由于按此定位规划, 符合于客观实际, 有效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程。

1.1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建立高效、合理、

动态发展的城市管理网络, 是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

目前, 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尚在探索之中, 经过多年的实践,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共识, 认为“建管分开、建管平行、管理实体”以及“二级政府, 三级管理, 四级网络”的模式比较合理, 它的内涵是, 在坚持集中统一的前提下, 通过理顺建设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关系, 合理调整市区分块, 理顺条块关系, 强化城区的属地管理等功能, 朝着“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权责一致”的方向迈进, 从部门行业管理转向综合管理,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与此相适应的是, 市政管理部门 (如环卫、园林、物业等) 逐步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转变。

1.2 实现城市规划“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管理上是一种“经济主导型”管理模式, 忽视对城市公共社会环境和城市文明的建设与管理。现在, 我们应建立“社会主导型”管理模式, 它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城市管理模式, 除了重视侧重对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还要加强环境改造与保护、科技文化与教育, 以及社会治安、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发展和管理。这种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在系统观念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管理模式从“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的转变,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必须改革和完善评价、考核城市的政府政绩的方法及其指标体系。

1.3 引入市场机制, 充分利用多种资源, 加快城市发展

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这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应该认真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把市场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 把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起来, 加快城市建设的进程。

2 创新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思考

在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上, 应始终坚持“三关一跟踪”, 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 并在管理方法和方式上创新, 有效地制止违反规划进行建设的现象, 确保规划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对现代化城市规划创新管理体系具体思路如下:

2.1 严格把好规划选址关

“一书两证”中选址意见书的发放是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关, 处于立项之前, 也是最难的、在整个规划管理最具决定性的一关。当建设单位提交建设项目选址申请时, 首先应审核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的可行性如何、与政府的政策是否基本一致这三个基本条件, 再去现场察看, 检查申报内容与现场是否一致, 项目占地周边的情况是否适宜, 用地范围和建筑体量以及附属配套设施如何安排管线的走向如何考虑, 建设项目与道路红线距离等基本情况, 然后作出是否同意这个项目选址的决定。

2.2 认真把好规划设计关

规划设计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在建设方案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十分重视把好规划设计关, 主要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2.2.1 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建设与未来发展

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总体规划下, 是否优化, 如何优化规划设计等处决与城市规划设计者本身的专业水准, 因此, 抓好设计单位的资质审定, 优化设计方案, 对于提高城市整体规划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及设计者对本城市的规划发展规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 抓好设计单位的市场选择, 引进竞争

机制, 逐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 鼓励引进高资质、高等级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城市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

2.2.3 抓好方案的审核和确定。

审核一般项目的设计方案, 主要审核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和建筑方案设计图, 特别是影响主干道城市景观的项目不管大小都要严肃认真地把关, 确保了城市主干道规划设计格调的一致性。

2.3 认真把好规划评审关

在规划管理中, 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成片建设项目都按照技术规范组织严格的规划设计方案评审, 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能在规划方案中真正得到落实, 如住宅小区项目、公共绿地项目以及主干道街景观项目, 在规划设计完成后都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进行认真严格的评审, 并提出评审修改意见, 使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按照详规的要求, 更趋于完善。

2.4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的跟踪管理

在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 为使方案中的各项内容真正落实到位, 切实抓好了方案实施的跟踪管理, 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2.4.1 抓规划沿线。

在施工前, 首先检查项目建筑工的定桩放线, 使其和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建筑红线相一致。

2.4.2 抓材料关。

对建设项目所运用的材料特别是影响项目景观效果的建筑材料包括:墙砖、外墙涂料、路灯以及墙面色彩配置、绿化的布局等都给予指导和把关, 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2.4.3 抓工程竣工测量。

为及时掌握规划区域建设项目的变化情况, 同时又能及时地督察建设项目完工时是否按规划设计方案施工, 在建设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 组织力量对建筑物体量、平面位置等方面进行测定, 为规划验收、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准备基础资料。

2.4.4 抓规划验收。

即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 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 以规划设计图为依据, 对项目的主体建筑、园林绿化、道路路灯、管理用户等附属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进行系统的规划验收。验收合格的, 方可换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反之, 根据验收中提出的意见, 限期整改, 从而实现对规划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的目的。

摘要:在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中, 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确保其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协调发展,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有机统一;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管理机制, 促进建设与管理相互协调, 把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 把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起来, 加快城市建设进程;同时不断创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现代化水平。本文结合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 着重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和创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详细探索与思考。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四大理论体系 篇5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主要包括相辅相成的四大理论体系,即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以及方兴未艾的行为金融理论。

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在金融市场中,几乎所有的金融资产都是风险资产。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追求投资者效用的最大化,即在同等风险水平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是在同等收益水平下的风险最小化。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是风险资产的均衡市场价格问题。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只能通过改变风险偏好来影响风险溢价,即“只能通过承担更大的风险来谋求更高收益”。

CAPM理论为消极投资战略——指数化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评价基金经理的业绩提供了参照系。CAPM理论在假设前提上的局限性导致了实证的失效,这也为行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空间。其在假设上的非现实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市场投资组合的不完全性。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主体对理性预期的偏离,各个投资者不可能达到一致的市场组合。第二是市场不完全导致的交易成本。在一个完全的资本市场中,追求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不存在税收和政府管制等交易成本,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且经济主体可以无成本地拥有信息,金融资产是完全可分的。然而,现实的金融市场并不是无摩擦的,而是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如证券借贷限制、买空卖空限制和税收等。第三是该理论仅从静态的角度研究资产定价问题,且决定资产价格的因素也过于简单。从发展的角度,需要加入多因素跨期博弈模型来研究投资组合的动态变动。

二、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主要研究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其影响路径包括信息量大小和信息传播速度两方面得到内容。如果资本市场是竞争性的和有效率的,则投资的预期收益应等于资本的机会成本。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证券价格完全反应了所有可能获得或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的价格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罗伯茨于1959年首次提出用于描述信息类型的术语。当信息集从最小的信息集依次扩展到最大的信息集时,资本市场也就相应地从弱势有效市场逐步过渡到强势有效市场。

1、弱势有效市场假说

该类有效市场假说是指信息集包括了过去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说,当前价格完全反应了过去的信息,价格的任何变动都是对新信息的反应,而不是对过去已有信息的反应。因此,掌握了过去的信息(如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信息)并不能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动。

2、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

该类有效市场假说是指当前的证券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价格包含的所有信息,而且反应了所有有关证券的能公开获得的信息。历史价格信息和能获得的公开信息就构成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的信息集。在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下,信息对

证券价格的影响是瞬时完成的。对普通股来说,与收益和红利有关的信息能迅速体现在证券价格中。因此,在半强势有效市场中,投资者无法凭借可公开获得的信息获取超额收益。

3、强势有效市场假说

该类有效市场假说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一种极端或理想的情况。在强势有效市场中,投资者能得到的所有信息均反映在证券价格上。任何信息,包括私人或内幕信息,都无助于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有效市场理论的缺陷:有效市场理论的成立主要依赖于理性投资者假设、随机交易假设、有效套利假设这三个逐渐放松的根本性的假定之上,然而这三个假设条件与现实往往有较大的出入。另外,该理论还面临体检方法的挑战,而且实证表明现实市场存在着与有效市场理论相悖的现象。

三、资本结构理论

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构成比例称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企业最优负债比率问题,即企业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最优比例,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从理论演进的历史来看,经济学家研究资本结构的视角是从交易成本、企业契约关系和信息经济学来依次展开的。

1、资本机构的交易成本理论

对企业来说,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获得的资本可分为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所有权资本,即企业利用发行股票和保留利润形成的资本。债权资本,即企业利用发行债券和银行借贷等方式形成的资本。不同形式的资本和构成比例称为资本结构。

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合作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开创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研究资本结构的先河,应用套利理论证明了公司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提出了众所周知的“不相关定理”,又称“MM定理”。

“MM定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企业如果偏好债务筹资,债务比例相应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进而反应到股票的价格上,股票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说,企业从债务筹资上得到的好处会被股票价格的下跌所抵消,从而导致企业的总价值保持不变。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

2、资本结构的契约理论

融资不仅涉及融资的条件,而且涉及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权利结构安排,特别是剩余控制权的配置。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存在代理成本,因此,最优资本结构应建立在权衡两种融资方式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以使总代理成本最小。根据对股权融资代理成本和债权融资代理成本的分析,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例应确定在两种融资方式的总代理成本最低之点,也就是两种融资方式的边际代理成本相等之点。此时达到最优资本结构。

从控制权的角度看,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是完全不同的。在股权融资中,股东能够参加公司的决策,而债权融资并没有赋予债权人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债权人只有在公司破产后才拥有投票权。股权融资的重要特点就在于把对公司财产的控制权分配给股东,只要企业能按期偿还债务,企业的控制权就不会发生转移。

由此看来,融资结构不仅决定着企业收入流量在股权和债权之间的分配,而且制约着公司的收购和控股活动。研究融资结构,不能只考虑现金流量的配置效应,还必须考虑控制权的配置问题。

3、资本结构的信息经济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研究资本结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关,越是质量高的企业,负债率就越高,越是质量低的企业,负债率就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有关企业的内部信息,但可以通过负债率所传递的信号正确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

资本结构理论是财务理论的核心之一,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但不是孤立的,它不仅与其他财务理论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所有权理论、企业理论等经济理论也存在密切的联系。资本结构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丰富,推动了财务理论的发展。如果企业的负债资本太多或者短期资本太多,则企业面临的资本偿还压力就会增加,进而影响企业经营的持续性,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稳定性。

四、行为金融理论

传统金融市场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有效市场假说,进而扩展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等现代金融市场理论。行为金融市场学是应用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金融行为及其现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的产生使传统金融市场理论面临巨大挑战。其研究的主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并非是有效的。主要探讨金融市场噪音理论以及行为金融市场理论意义上的资产组合和定价问题,即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二是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主要探讨现实世界中的投资者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认知和行为偏差。

现代营销理论的演变 篇6

4Cs理论取代4Ps步入现代]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s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到80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营销理论:

1、瞄准消费者需求。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3、消费者的便利性。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4、与消费者沟通。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4Cs理论也留有遗憾

总起来看,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相比,4Cs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s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4Cs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

二是4Cs理论融入营销策略和行为中,经过一个时期的运作与发展,虽然会推动社会营销的发展和进步,但企业营销又会在新的层次上同一化,不同企业至多是个程度的差距问题,并不能形成营销个性或营销特色,不能形成营销优势,保证企业顾客份额的稳定性、积累性和发展性。

三是4Cs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顾客需求有个合理性问题。顾客总是希望质量好,价格低,特别是在价格上要求是无界限的。只看到满足顾客需求的一面,企业必然付出更大的成本,久而久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从长远看,企业经营要遵循双赢的原则,这是4Cs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四是4Cs仍然没有体现既赢得客户,又长期地拥有客户的关系营销思想,没有解决满足顾客需求的操作性问题,如提供集成方案、快速反应等。

五是4Cs总体上虽是4Ps的转化和发展,但被动适应顾客需求的色彩较浓。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从更高层次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如互动关系、双赢关系、关联关系等。

营销理论的最新进展——4Rs理论

针对上述问题,近来,美国DonE.Schultz提出了4RS(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新理论,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四要素:

1、与顾客建立关联

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具有动态性。顾客忠诚度是变化的,他们会转移到其它企业。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重要的营销策略是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到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顾客流失的可能性。特别是企业对企业的营销与消费市场营销完全不同,更需要靠关联、关系来维系。建立关联的方式很多,各类企业不尽相同,现举几例:

与用户关联利用系统集成的模式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关系,共同发展。

企业本身可以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但这个服务不一定是完善的,很难保证每项服务都是最优秀的。解决办法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然后在更大范围内系统集成和优化组合,这样可以保证方案和各个集成部分都是最好的,从而形成整体最优。上海贝尔,作为制造业来说经营虽然越来越难,但他们改变思路,采用集成方式,着重提供最好的方案,而采购其他厂家的产品,为客房提供一揽子服务,因而业务发展很快。康柏采取这种模式,做解决方案提供商,扭转了产品单一、经营困难的局面。海尔的星级服务实际上也是一种系统集成服务。这样,通过提供一揽子方案,帮顾客做得最好,企业与顾客就建立起了互需、互求的长期、牢靠的关联纽带。

与产品需求关联提高产品与需求的对应程度,提供符合客户特点和个性的具有特色或独特性的优质产品或服务。其具体做法是:

首先,产品分核心产品、外在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需求分为使用需求、心理需求和潜在需求三个层次。企业必须把层次对应起来,对应越准,关联性越强。

其次,是采用“大规模量身订制”式生产方式。网络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下无法大规模集结市场特殊需求、只能小批量生产特殊款式产品、“量身订制”意味着特权价格、高费用和超额利润的局面,使得“大规模量身订制”式生产方式成为可能。任何过去无法开通流水线生产的特殊款式的产品,通过网络进行全球范围的市场集结都可以形成“批量”,可以由特殊化为“常规”,从而可以按照相应的规模经济要求进行流水生产。而且更重要的是集结这一全球市场所需要的费用正以网络经济的扩展速度迅速下降。所以,企业必须抢占网络先机,在充分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为其量身订做合其所用的物品与服务,如针对企业特殊需求的各种电子商务服务和软件服务等,这样可有效地巩固和吸引客户。

2、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在今天的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经营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制定和实施计划,而在于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顾客的希望、渴望和需求,并及时答复和迅速作出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目前多数公司多倾向于说给顾客听,而不是听顾客说,反应迟钝,这是不利于市场发展的。

当代先进企业已从过去推测性商业模式,转移成高度回应需求的商业模式。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立关联关系,企业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反应速度和回应力。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抱怨,稳定客户群,减少客户转移的概率。网络的神奇在于迅速,企业必须把网络作为快速反应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及时反应方面日本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企业在质量上并不一味单纯追求至善至美,而是追求面向客户的质量,追求质量价格比。他们并不保证产品不出问题,因为那样成本太高。而是在协调质量与服务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服务水平,能够对问题快速反应并迅速解决。这是一种企业、顾客双赢的做法。

3、关系营销越来越重要了

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从交易变成责任,从顾客变成拥趸,从管理营销组合变成管理和顾客的互动关系。

与此相适应产生5个转向:(1)现代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发展趋势是从交易营销转向关系营销:不仅强调赢得用户,而且强调长期地拥有用户;(2)从着眼于短期利益罱向重视长期利益;(3)从单一销售转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4)从以产品性能为核心转向以产品或服务给客户带来的利益为核心;(5)从不重视客户服务转向高度承诺。所有这一切其核心是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把服务、质量和营销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实现长期拥有客户的目标。那种认为对顾客需求作出反应、为顾客解答问题、平息顾客的不满,就尽到了责任的意识已经落后了。必须优先与创造企业75%——80%利润的20%——30%的那部分重要顾客建立牢固关系。否则把大部分的营销预算花在那些只创造公司20%利润的80%的顾客身上,不但效率低而且是一种浪费。

沟通是建立关系的重要手段。从经典的AIDA模型:“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渴望,Desire-行动,Action“来看,营销沟通基本上可完成前三步骤,而且平均每次和顾客接触的花费很低。

4、回报是营销的源泉

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一方面,追求回报是营销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回报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企业要满足客房需求,为客户提供价值,但不能做“仆人”。因此,营销目标必须注重产出,注重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回报。一切营销活动都必须以为顾客及股东创造价值为目的。综上所述,4Rs理论有4大优势:

(一)4Rs营销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4Rs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入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着眼于企业与顾客互动与双赢,不仅积极地适应顾客的需求,而且主动地创造需求,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去整合营销,通过关联、关系、反应等与客户形成独特的关系,把企业与客户联系在一起,形成竞争优势,可以说4RS是新世纪营销实践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二)4Rs体现并落实了关系营销的思想。通过关联、关系和反应,提出了如何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具体的操作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反应机制为互动与双赢、建立关联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延伸和升华了便利性。(四)“回报”兼容了成本和双赢两方面的内容。追求回报,企业必然实施低成本战略,充分考虑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并在基础上获得更多的顾客份额,形成规模效益。这样,企业为顾客提供价值和追求回扫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客观上达到的是一种双赢的效果。当然,4Ps同任何理论一样,也有其不足和缺陷。如与顾客建立关联、关系,需要实力基础或某些特殊条件,并不是任何企业可以轻易做到的。但不管怎样,4Rs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是经营者和营销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的。谁也替代不了谁。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篇7

关键词:建筑,风水,环境

《黄帝宅经》曰:“地善, 苗旺盛;宅吉, 人兴隆。”短短十个字就完全道出风水学的精髓。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 “风”是流动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 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 万物就能生长, 人群就能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正因为有了空气与水和适宜的温度, 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 “风水”一说也有正确所在, 正因如此, “风水”在现代建筑中仍然被人们重视。

1建筑风水之风

建筑风水之风是指空气的流动, 古人看风水要看住宅周围是否有风吹过, 眼前豁然开朗, 并无高山阻隔, 以断风脉, 也不宜风力过猛。风宜徐来, 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 清风送爽, 才符合居住之道。优化建筑布局, 提高住区的风环境质量, 达到夏季通风良好。而在冬季, 住区局部最大风速不超过5m/s, 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 减少冷风渗透。风应该在平流层范围内, 而不宜有产生紊流或涡流的大风。应该确定一个风速对人体长期健康影响的标准, 也是我们现代人为了自身的健康应该考虑的, 因为强旺的风以及携带的灰尘等是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的。

一般来说, 新风量越多, 对健康越有利。国内外许多实验表明, 产生“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风量不足。新鲜空气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调节室温、除去过量湿气, 并可稀释室内污染物。室内新风量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来确定, 这是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 可以作为室内空气新鲜程度的指标。据统计, 人每日吸入的空气量约为10m3。一般来说, 保证每人每小时有30m3的新鲜空气, 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 (体积分数) 左右。

躺在椅子上, 沐浴着和煦的微风中, 把所有的劳累和烦恼的抛开, 随风而去, 这样的生活应该很惬意了。

2建筑风水之水

水―宇宙万千生命因它孕育而来。人类因水而有了生命, 城镇因水而繁荣。建筑活动中对自然水环境的研究和利用, 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 其表现主要有: (1) 靠近水源, 不仅便于生活取水, 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 位于河流交汇处, 交通便利。 (3) 处于河流阶地上, 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 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在古典园林中水作为一种建筑要素被广泛的采用, 并得到发长和传播, 确立了建筑空间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现代建筑中, 由于寸土寸金, 所以并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 更多的是在小区内有一池塘或喷泉。喷泉的活水发出的声音, 亲切而自然, 也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流水至柔而善, 可轻易流过路径上各处的障碍, 而涓涓细流的汩汩之声很具抚慰性, 有助于令住户度过漫长的人生路里的崎岖坎坷。还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 游泳是最好的健身运动之一。在风水上, 常与水亲密接触, 能为身心注入水的特质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疲惫的身心, 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柔韧性。除了运动的功能外, 一大池水可以给干燥的空气带来水分与湿润。国际上的豪宅无不择水而建, 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 此外, 水景还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 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筑风水之阳

中国地处北半球, 阳光终年由南照射, 自古以来, 人们都以坐北朝南之势建房造宅, 以求能沐浴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之中。阳光、空气、水, 生命组成重要元素, 阳光在现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甚至以光为装饰。阳光感在小区环境景观中的体现则更为直接, 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自然、阳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上, 小区中的环境景观有别于自然环境, 它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 阳光作为自然要素之一, 在这样特定的场所中, 与人、建筑发生着关系, 通过小区内小环境, 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让人能感受阳光, 聆听风声、雨声的场所, 满足现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 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来。让人充分与阳光、自然相交流, 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谐统一。

为了使阳光能够照射到家里。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 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层窗台高度处, 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房间日照的长短, 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 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 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的高度角, 作为确定房屋日照间距的依据, 日照间距的计算式为: 式中L为房屋间距 (日照间距) , 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差, α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 (当房屋正南向时)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 房屋的间距, 通常是结合日照间距卫生要求和地区用地情况, 做出对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规定, 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纬度地区和农村, 日照间距要求可大些, L/H1常取1.5~2.0, 即房屋前后的间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纬度地区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紧张, 日照间距往往达不到日照卫生要求, 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 但实际情况中, 许多仅有0.8甚至更少, 这种住宅状况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阳光中的可见光谱有各种颜色, 在阳光下, 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一真.现代住宅风水[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5.

[2]王汉清.通风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黄晨.建筑环境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篇8

一、社区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城市社区

社区是由人口、地域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位, 也是社会建设的落脚点。社区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 他强调的是社区作为共同体的含义。随着社会变迁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 “社区”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所定义的社区概念,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社区, 因此就将其界定为聚居在城市中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治理

“治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和希腊语中“掌舵”一词, 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关于治理的定义, 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全球治理委员给出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又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者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从治理的定义中不难发现, 参与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 不仅是政府, 还可以是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 所以治理就不仅仅是政府统领的范畴了。其实, 治理是一种新公共管理, 它更加的注重协调、互动和合作。为了满足公众需要,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一系列的多元主体承担着公共事务的治理职责。这些主体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相互合作、达成共识, 使不同利益和冲突得以调和;它们除了受到法律的约束, 也要进行相应的自我管理。本文探讨的社区治理也是相对于传统的社区管理而言的, 因此依据治理理论, 社区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治理目的, 这就是社区协同治理。

3.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是从治理理论发展而来的。协同治理是指在公共生活中, 由各权力主体构成的一个开放性的整体系统, 依靠行政、法律、舆论等各种手段, 使混乱无序的诸要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产生一个有序的协作系统, 实现力量的整合, 从而高效地进行公共事务的治理, 最终达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协同治理的实质就在于各主体间密切配合、协调工作, 从而能够产生整体作用大于部分作用之和的效应。

在我国, 第一次将“社会协同”写入报告中的是党的十七大, 那时起,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协同治理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新型城市化”的理念, 强调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这里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方面是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特征为协同治理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是转型时期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强烈要求实现各主体间的协同。

目前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政府干预过多、行政色彩过浓,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区自治能力的提高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由于社区本身是一个开放而又复杂的系统, 良好的社区治理就应协调各方面力量, 充分地利用各方面资源, 促使社区治理良性发展。而社区协同治理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 它强调整合社区治理的各类资源, 激发社区自治组织、市场机构以及社区居民等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并建立政府调控、社区自治和社会调节力量间的协同机制, 依靠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 形成有序的治理结构, 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实践分析

近年来, 我国各地在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有许多实证案例, 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社区引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通过政府与社区的协商互动, 使各权力主体协同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中来, 但也出现了协同缺乏灵活性、考核缺乏全面性、治理缺乏自主性和有力的支撑等问题;在昆明市江北社区治理实践中, 初步理顺了基层管理体制, 以社区服务为龙头, 调动各主体参与开展社区事业, 但行政化倾向严重、现有主体间互动不足、自治功能缩小化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着社区治理的发展;绍兴市北海街道社区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在治理过程中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优势, 选择了多样的治理机制, 治理的过程也公开民主, 但是社区治理过程中也存在着权力主体责权错位、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社区组织培育不良等问题。

同时, 笔者选取了南京市汇林绿洲社区的协同治理实际案例, 并对其多元协同治理的实践进行具体分析。汇林绿洲社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东北角, 占地面积约0.75 平方公里。社区中各治理主体都肩负着自身的治理职责, 为实现社区治理的良好发展贡献着力量。在汇林绿洲社区, 社区党委加强与鼓楼区人事局党支部的共建工作, 请他们为社区党员上党课, 为社区居民举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法制讲座, 从而提高社区党员、居民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如社区党委邀请鼓楼区委党校教授为社区党员带来公开党课, 60余名社区党员、10多名居民代表参加公开党课。社区党委除了定期举办公开党课做好群众工作之外, 还依靠其领导作用积极举办各项活动, 组织社区党员和居民积极参加, 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汇林绿洲社区隶属于鼓楼区中央门街道, 但是政府并没有对汇林绿洲社区直接进行管辖, 而是以工作站的方式存在。社区中的工作站主要起到窗口的作用, 工作站了解社区情况, 既能向政府报告社区状况, 又能向社区传达政府指导精神, 因此政府能够给予社区充分的自由。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 笔者了解到汇林绿洲社区是一个居民自治程度比较高的社区, 城市常见的居民委员会在2008 年后更名为汇林绿洲社区, 具有综合性的功能。成员主要由小区内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并且每三年都要进行换届选举, 以保证社区活动的高效性。社区与工作站相协调, 承担了解决居民各项生活方面问题的责任, 包括衣食住行以及各项活动的举办, 如举办居民活动、组织社区老年人晨练等等。经过访问, 笔者得知社区还采用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工作方式, 充分考虑到居民年龄层次的分布。在公布一些重大事件时, 社区工作人员会在社区的各个公告栏贴通知, 这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另外, 汇林绿洲社区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与官方微博, 积极运用新媒体与时代接轨, 年轻的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社区政策和动态, 对社区问题进行反馈和监督等, 微信微博都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关注。社区的业主委员会, 由各业主推选的业主代表组成, 完全属于自发形成。业主委员会能够充分了解业主们的需求, 然后将需求诉诸开发商以及社区, 从而来维护业主利益。这样, 社区中凡是关乎居民利益的大事, 都交居民讨论决定, 让居民参与监督管理, 同时也将社区工作运行透明化, 这就是居民在社区协同治理中的意义。这样, 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而且还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汇林绿洲社区的做法也为其他城市居委会的工作方式提供了一种参考, 创新工作方式能让社区居民自治的参与度更高。

社区中的其他社会组织也在服务中寻找定位, 方便居民生活, 沟通居民关系, 凝聚社区居民团结力。社区拥有各种居民团队, 其中社区“中老年女子腰鼓队”是由社区出资购置腰鼓, 队员自行管理, 在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娱乐之外, 也为社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气氛。社区还组织了社工经常对社区的花坛、回收站等进行集中清理, 给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除了这些, 社区中负责退休管理工作的社工定期为社区老人过生日, 并且定期举办退休人员“老人节”文艺汇演。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志愿者还戴着“文明引导志愿服务”的红袖章, 主动在社区辖区范围内的公交站台为过路市民指路。

社区还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 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 如引进南师大美教基地、青云巷小学、青云巷幼儿园等志愿者资源, 为社区居民和青少年提供各类便民志愿者服务;还联合第二医院走进汇林绿洲社区, 为大家带来老年恶性肿瘤的预防科普讲堂等。社区与驻区单位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也给社区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而社区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与不断创新, 也使驻区单位得到了关注度与美誉。这无疑是双赢的, 同时也体现出驻区单位在社区协同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汇林绿洲社区的多元协同治理实践中, 可以发现相比之下政府的干预减少了, 各主体都能够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但是前面提到其他几个实证案例存在的问题, 在汇林绿洲社区中也有部分体现:多元主体间的角色定位还不是十分明确、职责存在冲突、主体间的协调互动不足等。不可否认的是, 这离理想的多元协同状态还有一定距离, 还不能完全做到社区治理过程中各主体的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共谋发展。

三、发展与完善社会协同治理的相关建议

1.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确立平等的主体关系

⑴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 党组织主要包括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居民区党支部等。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 社区党支部对居委会的领导应是政治上的领导。因此, 社区中的党组织应主要在政治、思想、组织和日常生活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⑵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包括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延伸机构如派出所等。政府是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在社区协同治理中, 政府应避免行政干预色彩过浓, 要逐步减少对社区的直接干预, 从行政权力向社会权力转变, 履行服务型政府职能。可以借鉴上述社区的做法, 政府设立社区工作站, 起到窗口的作用。同时, 政府还应大力培育社区居民自治能力,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 适时适当地从社区治理中退出, 让自治组织更具自主性, 这也是社区协同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⑶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其主要任务是依法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 居委会成员应由居民选举产生, 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居委会要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下, 充分发挥自治的职责, 做好“分内之事”, 进行具体的公共事务管理, 包括:调解民间纠纷、办理公共事务、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协助政府部门办理各项工作、向政府反映民众意见等。社区中的业主委员会主要由本社区的业主代表组成。业委会是基于产权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代表业主维护房产权益的自治组织, 它是业主与物业公司、居委会的沟通桥梁。其主要职责包括选择物业管理公司并与其签订服务合同、监督物业公司履行合同内容、向业主报告物业管理情况并向物业反馈意见等。

⑷其他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是以社区为主要活动区域, 以服务居民、满足居民需求、促进社区发展为宗旨, 活跃在基层的服务性、自治性组织。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业委会以外, 还包括一些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服务组织、居民自行组建的文体活动组织等。社会组织应联系社区实际, 积极开展各项社区文化活动, 鼓励社区各类成员参与, 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社会组织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接受政府和居民的监督, 从而形成多元合作、良性互动的社区氛围。

⑸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根基。因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利益直接相关者, 所以社区治理归根到底是居民自己的事情, 其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是社区发展的依靠力量和长久动力。居民要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精神, 要真正地、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这主要体现在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的选举活动, 参与集体讨论决定, 对社区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等。社区居民也应该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的各项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⑹社区中的企业和单位。社区中的物业管理公司, 本身就是社区治理的直接参与者。物业公司要遵守国家规范, 按照合同提供服务, 收费要与服务质量相称, 不能侵犯业主的权益;还要与业委会进行有效地沟通, 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还有就是驻区单位, 指在社区管辖的地界内的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组织的总称, 一般不直接参与社区内具体管理与服务活动。驻区单位要与社区其他治理主体共商社区治理大事, 解决社区发展面临的难题;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 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适当地也要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2. 健全治理主体间的协商互动与合作机制

社区协同治理不仅是各个主体各司其职, 而且还要加强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 因为多数公共事务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进行协调互动才能得以处理。“治理失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治理过程中信息交流障碍。因此, 社会协同治理需要在多元主体职责分明的基础上, 疏通各主体间信息交流的渠道, 创建协商讨论的平台, 加强合作, 化解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这样才能整合各种治理资源, 形成合力, 促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具体地可以通过协商决策机制、第三方监督机制等, 来使社区协同治理得以有效实施和良性发展。

3.设定社区治理阶段性目标, 建立社区治理成果评估机制

目标是行动的灯塔, 社区治理也应该设定阶段性的目标, 为社区治理指明方向。社区治理阶段性目标可以由各主体共同拟定, 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 明确下一阶段应该为社区做哪些实事。相应地, 也应该建立社区治理成果评估机制。在目标阶段过后, 由评估机制评估阶段性工作是否达到了目标设定, 从而监督和督促社区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成果, 促进社区治理体制健全与完善。

城市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也是社会治理的一个起点。由传统的社区管理向着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转变,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各地的实践探索中可以发现, 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协同模式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离社会善治还有较远的距离。因此,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 多元协同治理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学界等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发展社区治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23.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8.

[3]陆世宏.协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6, 28 (6) :109-113.

[4]谢红.上海市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3:4-5.

[5]任映红.城市化进程中城郊社区建设的多元主体及行动选择[J].观察与思考, 2013 (3) :18-21.

现代色彩理论 篇9

17世纪英国的伟大科学家牛顿在研究光学时对色彩学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色彩学才第一次具有了实证科学的性质。1666年, 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 他把一房间关闭得漆黑, 只在窗户上开一条窄缝, 让阳光射进来并通过一个玻璃三棱镜, 结果在对面墙上出现了一条彩虹似的光带, 光带被称为连续光谱, 概括地说, 光带色彩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牛顿又进行了实验, 让彩色光束再穿过一个三棱镜, 这时色光又还原成了白光。究竟是三棱镜产生了奇幻的彩色光谱?还是阳光本身就是由色光组成的, 只不过三棱镜把它分解开来呢?经过多次实验牛顿得出结论:太阳的白光是由彩色光组成的。按照这个理论, 世界上只有太阳光才是有颜色的, 万物只是由于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才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我们平时看到的红色物体、如红色衣服, 之所以呈现红色, 是因为在阳光下物体[对于衣服则是染衣服的色料物质]吸收了红光以外的色光, 反射出红光;看到黄色, 则是由于物质吸收了黄色光以外的光, 反射出黄光;其它颜色亦然。我们看到白色物体, 是由于物体几乎把照射的色光全部反射, 色光融合又形成白光。黑色则是由于物体几乎把照射的色光全部吸收而形成的。

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 现代科学揭示出它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这两种性质是相对立的, 至今理论也无法将其调和, 光同时具有这两种性质的现象被称为“波粒二象性”。人眼能看到的光被称为可见光, 即白光的成份—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 在连续光谱的红端外还有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雷达波、无线电波, 在紫端外还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可见光、红外线、雷达波、无线电波、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有各自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80纳米到750纳米之间 (见表格, 1纳米是1毫米的一百万分之一) , 不同的色光对应着不同波长范围, 例如, 黄色光的波长范围在550~600纳米之间, 处于可见光光谱的中间地带, 红光波长介于640~750纳米之间, 蓝光波长介于450~480纳米之间。波长长于750纳米的电磁波是红外线, 短于380纳米的电磁波是紫外线, 不论长波还是短波, 波长在可见光波长以外的电磁波 (包括雷达波、无线电波、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 都是人眼看不到的。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 紫光最短, 波长长的传递范围远, 波长短的传递范围近, 日出日落时看到天边的红霞就是由于红光波长较长, 红光穿过大气层, 最后被人眼看到;日全蚀时月亮呈现暗红色也是由于日光中的波长较长的红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投射到月面上而形成的。波长的长度差别决定色彩的差别, 波长相同而振幅不同则决定色彩明暗的差别。

红外线、雷达波、无线电波和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与可见光一样都是辐射能, 辐射能是指微观粒子高速运动时发射出的能量。辐射有两种主要形式:放射性和电磁辐射。原子破裂时, 能量会以γ射线的形式发射出来, 这就是放射性。电磁辐射是交变的电场和磁场向外辐射波或光子的过程。电磁辐射有很多种, 不同的电磁辐射波长也不一样。所有电磁辐射按波长排列就是电磁波谱, 在电磁波谱中, 我们能用肉眼直接看见的只有可见光。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秒。光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物质, 要把物体加速到接近光速的速度需要耗费接近无穷大的能量, 这在现实中是办不到的。光同时是有颜色的,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既然只有光是有颜色的, 那么与此相对, 按理论来说物质世界是没有颜色的!万物之所以看起来有颜色只是由于各种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率不同而造成的。这和我们的日常直觉经验相矛盾, 我们睁开眼睛, 看到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怎么能说物质世界是没有颜色的?但现实中许多事实同样是和我们的日常直觉经验相矛盾的!例如, 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 我们看到的太阳是8分钟前的太阳, 此时此刻的太阳看不到, 要想看到必须等8分钟。但我们的直觉经验使我们觉得太阳就在眼前, 无需等8分钟才能看到。光从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半人马座α星、中文名南门二) 到达地球约需要4.22年, 即它距我们4.22光年。天鹅座α星 (中文名天津四) 距离我们1740光年, 我们现在观测到的这颗星还是它在罗马帝国的塞维鲁王朝统治时期 (公元200年) 的样子。我们现在看到的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是220万年前的样子。除了月亮、八大行星 (冥王星已被排除在外) 被我们看到的时间间隔较短外, 所有星体被我们观测到的图像都是介于4.22年前和20亿年时间范围之前的样子。我们的直觉使我们觉得这些星光没有那末遥远, 好像就是现在发出的。笔者写这一段无非是要说明现实中许多事实是和我们的日常直觉经验相矛盾的这样一种情况。那末, 如果物质世界果真是没有色彩的, 设想一下, 我们看到的世界应该是象素描画或全色盲患者看到的、或者是象通过红外线夜视仪看到的图像那样!但光是神奇的!它把万物染上了色彩, 使我们觉得物质本身就是有颜色的。

色彩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觉现象的感觉, 产生这种感觉基于三个因素: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三是人的眼睛。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反射出来, 刺激人的眼睛, 图像信号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 形成对物体的色彩信息, 即人的色彩感觉。人的眼睛是球状器官, 眼白部分被称为巩膜, 黑眼珠被称为虹膜, 眼球后部由巩膜、脉络膜、视网膜包裹着 (巩膜延伸到前部形成眼白) 。虹膜由括约肌和开大肌组成, 对位于瞳孔的晶状体起收缩和扩张作用。瞳孔的大小是由括约肌和开大肌调节晶状体决定的, 是通过神经反射而自主调整的, 可借此控制进入眼内的光强度。角膜是一种透明膜, 突起于眼球表面, 象手表玻璃罩一样扣在虹膜上, 保护着虹膜。眼球内部大部分空间填充着称为玻璃体的粘稠液体, 玻璃体也起保护作用。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三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最外层的感光细胞称为视锥和视杆细胞, 第二神经元为双极细胞及水平细胞, 神经节细胞位于内层。神经节细胞有很长的轴索, 穿出眼球, 形成视神经。色彩感觉是依光线而受刺激的视感觉。当光线通过瞳孔进入视网膜时, 光线的物理作用停止, 继而通过化学作用引起生理上的兴奋, 这种兴奋沿神经传达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于是产生色彩感觉。

英国科学家布鲁斯特发现用红、黄、蓝三种颜料可以混合出红、橙、黄、绿、青、蓝、紫和其他更多的颜色, 他指出红、黄、蓝是颜料三原色, 即别的颜料混合不出来的颜色。与颜料三原色相对还有色光三原色, 在太阳光所含的七种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中, 以红、绿、蓝最为基本, 它们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可产生其余各种色光, 而它们本身却是其他色光无法合成的, 因此把朱红、翠绿、蓝紫称作色光三原色。19世纪英国生理学家杨赫认为人的视网膜只有三种视色素, 各对一种原色光敏感, 即感红—长波, 感绿—中波, 感紫—短波, 视色素接受光的刺激后各对其敏感的色光产生反应, 在视网膜上混合产生包括白光在内的一切颜色。德国物理学家赫姆霍茨进一步把三种基本色光与三种色彩感受器联系起来, 指出了色彩感觉的基础, 同时也确立了色彩混合的理论。按照色光理论, 红光+绿光=黄光 (而红色颜料与绿色颜料混合在理论上只能产生黑色, 在现实中产生灰黑色) ;红光+蓝光=品红光;蓝光+绿光=青光;红光+绿光+蓝光=白光。如果改变三原色光的混合比例, 能得到其他所有色光颜色。在实际生活中,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成像原理就是按色光理论设置的。在艺术作品中, 虽然一些现代艺术也使用色光, 但在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艺术作品都只涉及颜料, 而与色光无关。

了解了现代色彩原理后, 我们再次观察现实世界的眼光自然会有本质的改变。在绘画和设计艺术领域中, 还经常提到一些概念, 如间色、复色、色相、明度、饱和度 (纯度) 、补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等。这些概念对于学习过造型艺术的学生都是很熟悉的, 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改革开放后, 国内油画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但在写实油画创作和写生方面, 存在不少错误想法和做法, 最常出现的一种观点认为:画人的皮肤时不能用冷色。应当承认自五十年代到今天, 中国油画许多杰出作品不存在这方面问题, 这些优秀作品在处理人的皮肤颜色时, 冷色运用的相当自然生动!但直到现在, 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画人的皮肤时不能用冷色。这些错误观点源于对现代色彩理论的不了解, 持这些观点的人不懂得现实世界色彩形成的自然条件和客观原理, 在进行人物写生时, 即使他们看到了冷色, 也不敢运用到画布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印象主义以前的古典油画用色非常单调。近些年有不少外国美术馆的绘画作品来中国展出, 使国内观众可以直接看到许多欧洲古典到现代时期的优秀作品。这些展览中的许多作品证明后一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许多印象主义以前的作品虽未把色彩分离开来, 但同样是非常丰富的!鲁本斯画的人体在当时就被称赞为具有珍珠般的色泽, 这主要是因为中间明度区域冷色运用得当。这些内容不属于艺术观点的范围, 而是最基本的常识, 不应当在这些方面存在多种说法。

应当改变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不向学生讲述现代色彩原理的状态, 同时在现代色彩原理指导下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写生方法。对于学习绘画的学生除讲述现代色彩原理外, 还应鼓励他们多看国内外各种展览, 这样既可以提高艺术修养也可以改变当下各种错误说法。

摘要:陈述现代色彩原理, 说明自然界只有光是有颜色的, 物体之所以有颜色是因为对各种色光吸收和反射率不同所致。讲述牛顿在这一发现中的重要作用。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 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的电磁波辐射。谈艺术界存在的错误观点, 提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应着重向学生讲述现代色彩原理, 同时在其指导下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写生方法。

关键词:现代色彩理论,光,色彩三原色,色光三原色

参考文献

[1]张连生.装饰色彩[M].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

[2]约翰·凡登著.神奇宇宙[M].靳琼译.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

[3]石公, 星空的探索[M].香港万里书店, 1987.

[4]李天祥, 赵友萍.写生色彩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篇10

关键词:西方现代理论,语言学,语言理论模型

一、西方理论语言学是形式化模型理论, 应该把形式化语法与真实语法区别开来

西方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建立于19世纪上半叶, 索绪尔被称为是“现代语言学之父”, 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对现代语言学的主要贡献是第一个把语言作为代码或系统和对系统的运用区别开来。在其影响下, 出现了不同的语言学派。西方语言科学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就西方语言学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关系而言, 我们认为更值得一提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两个学术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推崇直接成分分析法。结构主义语言学称雄西方几十年,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崛起, 才打破了它一统天下的局面。转换生成语言学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做出解释, 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 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 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 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 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 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 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所以, 转换生成语法无论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 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原则上的区别。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使语言学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 在其他学科 (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 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过去, 语言学界从别的学科领域“输入”新观点、新方法。现在, 语言学的一系列成果可以“输出”了。

二、西方现代语言学严格区分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是乔姆斯基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转换生成语法时提出来的。乔姆斯基认为, 在语言研究中应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本族语者所习得的语言知识, 这种知识往往是隐含的 (implicit) , 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者则指本族语者的实际语言运用, 也即本族语者具体的说话和听话行为。语言能力是语言行为的基础, 语言行为则反映语言能力。然而, 我们知道,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并不总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 一个人的实际语言运用并不总是他的语言能力的确切反映, 因为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 (如疲劳过度、注意力不集中、过于激动或过分紧张等) , 人们往往会出现“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失误现象。例如一个会说英语的人可能会因某种原因把句子“I took the book home.”说成“I took the hook home.”这类语言运用中的失误显然不能表明人们不具备这方面的语言能力。因此, 乔姆斯基等转换生成语言学家们主张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区别开来, 并认为语言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人类所特有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而不是像结构主义的描写语言学那样仅仅满足于对语言行为作出描写和分类。

三、要以认识解释性的普遍语法, 而不要按描写性的个别语法去理解西方现代语言学

传统的语言研究是描写性研究, 而西方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是解释性的研究。这一根本目标的差异导致了二者研究方法和方式的根本性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整个语言的世界就好比是一个地球, 而我们则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居民, 因其浩瀚复杂, 无法窥其全貌。进行描写性研究的人好比盲人摸象, 各个研究者从自己的语言直觉出发, “摸”向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或某些语言现象, 并根据自己收集的语料首先尽量细致地将它们描写清楚, 然后再得出自己的规律。然而, 由于他们摸到的都只是语言地球的一个部分, 而且即使是某个语言现象的语料也是无法穷尽的, 所以他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得出的规律也或多或少地会有反例出现, 概括力不强。当然这种研究依然有其价值, 它的价值就好比我们通过局部地质勘探能够发现某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并找到某些矿藏一样, 它描写出的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某些问题, 并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然而, 仅仅满足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我们的先辈千百年前就能绘制地图, 发现矿藏, 但是千百年里他们却一直错误地认为地球是平的。解释性研究也许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应运而生的吧, 它强调对语言进行宏观的把握和关联性的研究。从事物现象的关联性中发现问题, 首先构想语言的整体框架, 然后在这个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再进行研究。这就好比我们虽然依然无法见到地球的全貌, 然而我们根据环球航行最终回到起点、行星的运行等各个事物间的关系可以推测出地球是圆的, 然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可以更正确全面地发现地球的特点。

四、结语

在现阶段, 语言研究可以说刚刚从描写性研究进入解释性研究, 所以现阶段的目标主要还是建立理论框架, 这主要依赖于从各个语言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中来寻找发现。可以看出, 西方现代语言学家基本在认知系统框架中进行语言研究的, 虽然对于各个子系统中的内部模块和各模块中的规则应是什么的看法不同, 但这些理论在语言的语法外模块的关系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这样, 现代西方语言学都接受这个外模块系统。西方语言学把句子、语言事实看成是一个物理感知的和意识的共时事件, 并且把两者统一归因于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 从而通过对语言事件的物理属性和过程和事件的意识属性和过程以及两者的共时联系的研究, 推断出人们不可经验实证认识的那个认知系统的结构和属性, 这确实是西方现代语言理论有别于传统语言理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韩愈写作理论的现代诠释 篇11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文以载道”和“文道统一。”然而,面对中学生作文中大量充斥着虚情假意、陈辞套语的现状,不少人开始对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提出质疑。有人认为它一方面“塑造出缺乏自由创造、缺乏批判精神的异己性、异化性、非主体性,最终影响了真正的写作”;另一方面,写作的题目、内容“被限制在‘文以载道’的政治伦理的狭小的功利价值圈子之内,因此,它极大限制了作者对自己真情实感的抒发、表现。”①笔者以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文”和“道”是古代文论中的两个术语,源自春秋战国,经由刘勰《文心雕龙》明确强调,到唐宋确立,经历了一千多年的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对于“文”、“道”的具体内涵和内在联系的理解与论述众说纷纭。其中,唐代的韩愈强调“文以载道”和“文道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写作理论,倡导了古文运动,反对当时六朝以来盛行的华而不实、空洞呆板的骈丽文,主张恢复三代两汉时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的古代散文传统。“这实质上,是一种语文教育观念的转变与革新”,“对语文教育中的读写教学产生了直接的指导意义”②,在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严重的今天仍具有巨大的反思价值,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一、关于“文”与“道”

韩愈提出“文书自传道”③。他说:“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糜也。盖学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④可见他“以文传道”、“文以载道”的主张。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韩愈所谓的“道”有代圣人立言之嫌。他在《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可见,韩愈认为写作的目的在于宣传孔孟儒家的“仁义”之道。

任何概念在不同的时代都应有不同的内涵。周庆元教授认为“文”和“道”在今天可以包含三种不同层次的内涵:从宏观、广义上来说,“文”指语文训练,“道”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与审美情感熏陶在内的人格教育;从中观、一般意义上说,“文”指文章的形式,“道”指文章的内容;从微观、狭义上说,“文”又指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字词句段、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表现技巧之类外在的东西,“道”又指题材主旨、中心思想、情感旨趣、态度观点、意见主张之类的内在的东西。“文”和“道”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由于不同的指代需要往往表达不同的内涵⑤。笔者以为就作文教学而言,“道”应指题材主旨、中心思想、情感旨趣、态度观点、意见主张之类的内在的东西;就中学作文教学而言,“道”应指学生“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⑥,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⑦。

反思今天的作文教学,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错误地把“道”看成是道德,把“文以载道”看成文章是用来宣扬道德的工具⑧,过分追求写文章要“立意深刻”要“主题先行”,从而抹杀了学生的真实感受,迫使学生说大话、说假话,没“道”编“道”。这显然是对“文以载道”缺乏与时俱进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偏狭、错误的理解,以致在束缚了学生的创作自由、限制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之后又说学生的虚情假意是“文以载道”这一传统观念惹的祸。笔者以为这太过草率。

二、关于写作与修养

韩愈曾教导学生写文章应“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果实饱满),膏之沃者其光晔(灯光明亮)。”⑨他把文章比作果实、灯光,而把思想认识比作果树、灯油,认为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和品德修养是写作的根本,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写出好文章。由此,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养气”之说,“这对扭转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培养青年言行一致的美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⑩

然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对韩愈这一观点的理解似乎又走进了一种误区: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作者(学生)品德情操的表现。于是,很多教师把“思想健康”误看成是品德高尚,要求学生所写内容必须积极向上、歌功颂德。于是,很多学生为了让文章“思想深刻”,不惜用虚假的道德情感来填充(很多语文老师也是这么教的)。这实际上是对韩愈加强写作主体品德修养这一思想断章取义、舍本逐末的理解。作文要“立诚”,先要做人“立诚”。中学生写出言之无物、言不由衷的文章,病根之一就是人格修养不够。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指出:“作文上的求诚实含着以下意思:从原料上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险、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上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前者是说文章内容上的“求诚”,后者实质上说的是做人的品德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过多的追求文章本身的“思想健康向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品德修养的培养,这岂非本末倒置?

三、关于创新

基于“文以载道”和“文道统一”的观点,韩愈提出写文章要“因事陈辞”,“辞必己出”,“文从字顺”,要做到“闳内肆外” 。这既是他评价他人文章的标准,也是他对自己和学生写作的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大多也适用于今天的作文教学。在韩愈的诸多见解中他特别强调创新,主张写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说:“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也。 ”并认为,即使是“师古圣贤”也应“师其意,而不师其辞”,力忌陈言套话,人云亦云。这一点在呼唤“创新”和“个性”写作的今天尤其应该继承、发扬。

反观当前的写作教学,教师“为应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练”。教师指导专务形式技巧,让学生在各种优秀作文选和应试练习中寻找秘方诀窍;学生写作一“套”,二“凑”,三“编”,为在应考作文中“买一份保险”不得不多借用名言警句、套用各类模式。如此一来,学生不用自己的“文”载自己的“道”,作文不但少见了真情实感也不见了个性表达,创新之作更是凤毛麟角。笔者参加2005年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卷就颇有感触——“假、大、空”,“套、编、凑”的现象在学生作文中还相当普遍。湖南高考话题是“跑的体验”,应该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但实际情况有些出人意料,良好(48分)以上只有4%,不及格(0—35分)却占37%,中等层次的作文水平不如往年。评卷组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缺少“自己的体验”,尤其是“心灵的体验”。很多同学材料雷同、语言空泛,很多同学写高三生活,但千篇一律,还有很多同学从历史和古典文学中取材,很牵强地把屈原、司马迁、陶渊明和李白诸辈往“奔跑”上靠。此次作文以记叙性散文居多,但我们很少看到完整精练的叙事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倒是空泛铺张的抒情和大而不当的议论比比皆是。

诚然,目前各种形式的作文教学改革和实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笔者以为,沉下心来冷静客观地理解一下传统也十分必要。有人一遇到问题和不足就说是传统的错,把传统等同于落后、保守,只喊要“打破”,却没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缺少全面认识、重新解读,这种态度是有害的。“拒绝接受前人所创造的知识财富,只能落得如同抛弃了万贯家财的乞丐” 。有继承才有创新,对于“真”的传统我们不能抛弃,否则,我们的改革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注释:

①翟启明,刘永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1.

②③⑩12张隆华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M].2000.

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2003.

⑧王侠.直面谬误回归本真——学生作文“假、大、空”原因剖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5,(7).

11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④⑨1314孙培青编.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516周庆元著.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篇12

1 如何实现植保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在对植保工作不断推进的今天, 需要秉持着科学、环保、绿色、公共的原则, 借助于对现代科技的有效运用, 结合对人事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开展设备的完善与升级来减少虫害的影响, 进而建立新型的防灾体系。就其工作的开展核心来说, 主要指的是地现代技术的有效使用来实现对植保工作的有效管理与发展。

1.1创新发展理念, 进一步探索现代植保建设新路子

在注重于植保工作的科学性的过程中, 需要将现代农业的活动的开展进行关注与结合。根据我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说, 现代农业的发展还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其生产里水平以及生产活动的开展方式还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有着较大联系。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存在, 我国需要很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创新发展。在开展公共植保工作的时候, 需要注重于对工作开展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做到对防疫工作的全面贯彻, 将农业生产与农村植保建设有机地结合, 实现对相关产品的开发。

1.2大力推进病虫绿色防控

在区域上, 要重点建成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线, 并且做到对有机农业与绿色农业的着重发展。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从事于植保建设工作的相关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气候挑战, 但是, 受到低温的影响, 使得的病虫害的影响得以有效降低, 进而促使了农药的使用情况得以有效控制, 为有机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1.3对组织结构进行创新发展, 实现对创新体系的完善

在农业生产与植被保护活动中, 需要借助于对组织结构进行转变, 进而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劳动力进行改善。就其具体的工作内容来说, 主要包括。

1.3.1对组织体系进行建设与完善

根据地域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就产业结构、生产活动以及耕作制度来进行调整, 使得多元化的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也要让监管系统、防控系统以及保障系统等农业生产保障工作能够切实开展。

1.3.2注重于对组织队伍的建设

按照中央以及当地政府的发展需求来对基础农业生队伍的组织结构进行建设。

1.4对植被保护设施进行完善与添置

在现代化的植被保护工作中, 需要将防疫工作作为其工作开展的重点, 在基础设施方面, 需要加大对人才的输出与有效使用, 也要对现代化的设施进行完善与添置, 进而为植被生态保障的形成与保护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

1.5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植被保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对科学技术的依赖,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 需要将科技的进步当作推动工作不断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在开展防疫工作的时候, 需要充分使用先进的科技来开展工作, 做到农业生产与植被保护工作自身的科技含量, 实现其防疫能力。就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栽培活动来说, 需要做到, 选择早熟的种类, 玉米品种需要做到叶片上冲, 地面的遮阴较轻。

1.6大力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监测手段, 加快构建以县级区域站为骨干, 以主产乡镇为基点, 覆盖病虫害发生源头区、孳生区和粮食主产区的病虫害监测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 构建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 实现病虫害远程诊断、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和应急防治指挥调度的网络化管理。在重大迁飞性害虫的源头区、迁飞通道和重点发生区, 要探索建立雷达监测网;在流行性病害的源头区和关键流行区, 要探索建立高光谱传感和卫星遥感监测网, 把这两个网和地面监测网相结合形成立体性、多元化、综合。

2 结语

在对植被建设活动不断推进的今天,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到整个过程的现代化建设, 将农业发展作为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需要将科学性与公共性作为工作开展的宗旨所在, 进而实现对防灾方式的转变, 保障国家的粮食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农业发展的提供稳定的环境, 实现农业生产活动的科技水平、制度管理水平与实际生产力的共同发展, 最终, 促使我国的植保事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推进现代植保建设的工作措施, 我们认为, 要创新发展理念, 进一步探索现代植保建设新路子;要大力推进病虫绿色防控;要创新组织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要创新设施装备, 进一步提升植保设施现代化水平;要创新科学技术, 进一步强化植保的技术支撑能力;要大力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警。

关键词:现代农业理论,现代植保建设

参考文献

[1]叶贞琴.大力实施绿色防控加快现代植保建设步伐[J].中国植保导刊, 2013, 33 (2) :5-9, 23.

上一篇: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下一篇:房地产策划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