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囊性病变

2024-07-04

良性囊性病变(共7篇)

良性囊性病变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妇科良性囊性病变的效果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介入治疗妇科良性囊性病变45例,其中非盆腔脓肿病变32例,包括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2例,盆腔单纯囊肿9例,盆腔包裹性积液11例,抽液后行无水酒精硬化囊壁治疗;盆腔脓肿13例,行穿刺抽脓、冲洗脓腔并留置抗生素治疗。治疗后超声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5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32例非盆腔脓肿患者治愈25例,治疗有效7例;13例盆腔脓肿患者,治愈10例,治疗有效3例。全部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妇科良性囊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疾病,脓肿,水肿,超声检查,介入性,女(雌)性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疾病,其中盆腔脓肿在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传统的治疗包括开腹或经阴手术以及腹腔镜下操作。当前,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技术飞速发展,通过超声实时动态显像不仅可以引导介入治疗的进针路线、监测整个过程中穿刺针的位置,还可以及时获得治疗的情况,在临床中已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在治疗妇科良性囊性病变时,该技术的优点更为突出[1,2]。本研究对45例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的妇科良性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该治疗方式在妇科良性囊性病变,尤其是盆腔脓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收治的45例妇科良性囊性病变患者,年龄19~60岁,平均(39.1±6.3)岁;囊肿直径3.5~12.3 cm,平均(5.7±1.9)cm。其中包括细胞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2例,盆腔单纯囊肿9例,盆腔包裹性积液11例及盆腔脓肿13例。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腹部探头1~5 MHz,经阴道探头5~9 MHz,均配有穿刺引导支架,穿刺针一般选用18G长针,脓液较黏稠的病灶选用16G长针。45例患者治疗前均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清等常规检查,并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的浓度。穿刺时间选择月经结束后3~7 d,子宫切除术后无时间限制。其中3例囊性病变靠近腹壁的患者接受经腹壁穿刺治疗,其余42例经阴道穿刺治疗。术前常规给予腹部、外阴及阴道消毒,经腹穿刺前常规给予0.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经阴道穿刺无需麻醉。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囊性病变的进针部位及周围肠管、子宫及大血管的分布情况,避开相关脏器,选择合适的穿刺进针部位,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尖刺入病变中心,拔出针芯后连接塑料延长管,使用注射器尽量抽出全部囊内液体。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者将囊内液体抽净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无水乙醇凝固;盆腔单纯囊肿和盆腔包裹性积液者将囊腔内液体抽净后可直接用无水乙醇凝固。若囊内液体未完全抽净而使注入的无水乙醇被稀释则需要重新凝固,无水乙醇凝固时间为3 min。卵巢单纯性囊肿蒂扭转1例未行无水乙醇凝固。穿刺液即刻行细胞学检查。对于盆腔脓肿者在超声实时监测下将穿刺针尖端置于脓肿中心,首先将脓液充分吸除,随后用庆大霉素及甲硝唑溶液反复冲洗脓腔,尽可能将坏死组织及残渣充分引出,最后再次注入抗生素持续治疗,抽出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1周后给予体格检查,并行阴道超声检查。盆腔脓肿疗效判定标准:(1)体温恢复正常、腹痛症状消失、血常规大致正常,超声检查提示脓腔消失为治愈;(2)体温降至正常,腹痛症状缓解、超声检查提示脓腔直径缩小50%以上为有效;(3)持续发热,腹痛症状无明显好转,超声检查提示脓腔直径变化不明显或增大为无效。非盆腔脓肿病变疗效判定标准:(1)治疗6个月内病变完全消失为治愈;(2)治疗6个月内囊肿缩小超过50%为有效;(3)治疗1年内囊肿复发或增大为无效。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未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继发感染或病变破溃等并发症,经腹超声检查显示盆腔未见积液。32例非盆腔脓肿患者中部分囊肿为双腔或三腔,治疗时将每个囊腔都作为一个独立囊肿处理,抽出囊内液量为25~625 ml。32例治疗后即刻显示囊腔均不明显,治疗后3个月~2年复查。除1例1年后复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体积缩小不明显再次接受治疗外,其余患者囊性病变都显著缩小或消失。其中治愈25例,有效7例(图1、2)。对13例盆腔脓肿患者的16个脓肿病灶(3例为双侧脓肿病灶)进行穿刺治疗,15个病灶成功抽出稀薄或黏稠脓液,抽出脓液量3~325 ml;1例为盆腔多发分隔脓肿,未穿刺出脓液而仅进行抗生素保留治疗。13例盆腔脓肿患者,治愈10例,其中9例行1次穿刺,1例行2次穿刺;治疗有效3例,其中2例行1次穿刺,1例行2 次穿刺。全部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图3)。

图1女,50岁,盆腔单纯性囊肿。治疗前超声显示单纯性囊肿无回声(A);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中(箭示针尖,B);治疗后囊肿消失(箭,C)

图2女,36岁,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前超声显示异位囊肿内部可见密集点状回声(箭示针尖,A);治疗后囊肿消失(B)

图3女,32岁,盆腔脓肿。盆腔脓肿治疗前超声声像图(A);18G长针进入脓肿中心(箭示针尖,B);穿刺抽脓、冲洗脓腔后,脓腔消失,留置抗生素于脓腔内(C)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因子宫内膜异位种植于卵巢,异位的子宫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内膜碎片沉积在囊腔内形成,呈暗褐色黏糊状,在超声检查中显示包膜完整,囊壁较厚,内可见密集点状回声,部分可见带状分隔,抽出囊液为暗红色或深褐色并比较黏稠,似巧克力液,故又称为巧克力囊肿。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月经期腹痛、附件区包块,严重者可导致不孕,部分囊肿可能出现破裂、出血,甚至有恶变倾向。随着腔镜手术的普及应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以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为主[3]。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疗法,其疗效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可[4]。由于囊液通常比较黏稠,建议介入治疗前先注入0.9%氯化钠溶液将囊液稀释后充分抽净,再用无水乙醇反复冲洗至囊液为清亮液体。临床证明,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安全、有效,对于手术后复发、多次反复治疗的患者尤为适合[5]。本研究12例除1例1年后复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体积缩小不明显再次接受治疗外,其余都显著缩小或消失。

本研究中9例盆腔单纯囊肿包括6例淋巴囊肿与3例输卵管积液。盆腔淋巴囊肿是由于进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关闭盆底腹膜后留有死腔,加之广泛地清除导致淋巴循环障碍,淤滞的淋巴液进入腹膜后死腔形成,囊液为无菌淋巴液[6],超声检查提示单纯囊肿包膜完整,囊壁薄,内部透声呈无回声,抽出囊液多为清亮液体。输卵管积液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输卵管伞端及峡部炎性狭窄甚至闭锁,炎性渗出液聚集于管腔而形成,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超声检查时提示附件区纡曲管状囊性结构。超声引导的介入微创性治疗是盆腔单纯囊肿的首选方法[7,8]。

盆腔包裹性积液多为继发性改变,包括慢性盆腔炎症、妇科检查、腹腔镜手术操作等因素引起。包裹性积液的囊壁多由盆腔腹膜及粘连的肠管壁组成,腔内多含积液、积血和坏死组织,超声检查提示盆腔包裹性积液无明显包膜,内部呈无回声,常伴有分隔并呈网格样改变;抽出的囊液呈淡黄色或暗红色。其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诱因的下腹隐痛,可呈周期性或持续性发作,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超声检查通常提示盆腔形态不规则囊性包块。妇科手术后继发的盆腔包裹性积液较常见,但临床处理较困难,再次手术清创、引流,可能会加重盆腔脏器粘连甚至诱发肠梗阻。目前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后注入无水乙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方式,通过破坏囊壁的内壁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继而因无菌性炎症,囊内纤维组织增生、粘连闭合,最后吸收导致囊腔消失[9,10]。本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可达到满意疗效。

盆腔脓肿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及急性盆腔腹膜炎及蜂窝组织炎所致的脓肿等,是盆腔炎最严重的病理类型之一,也是妇科常见的严重疾病。海南地处热带地区,盆腔脓肿的发病率较高,病原体多为厌氧菌、需氧菌并存或多种厌氧菌混合感染所致,超声检查盆腔脓肿内部透声欠佳,囊壁厚,多伴有分隔,抽出液体多为稀薄或黏稠脓液。如不及时治疗,可致盆腔慢性炎症,当输卵管管腔或伞端闭锁时,可造成不孕或异位妊娠风险率增高。以往盆腔脓肿患者多因保守治疗无效而采取手术处理,其中包括切开引流或切除脓肿。若术前诊断不明确,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时对脓肿范围及周围脏器解剖不清楚,则可能导致副损伤,甚至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11]。目前认为,超声引导穿刺引流、冲洗脓腔并在脓腔内运用抗生素治疗能达到与切开引流术相同的治疗效果[12,13]。尤其是手术后继发的盆腔脓肿,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应为首选方案。本研究13例盆腔脓肿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总之,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妇科良性囊性病变是一项安全、创伤小且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纵隔囊性病变的CT诊断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间38例临床资料完整,且CT检查诊断为纵隔囊性病变的病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6~71岁。临床表现包括:胸部不适、隐痛9例;咳嗽、气短6例;吞咽不适3例;心悸、心前区不适4例;16例无症状,体检偶然发现纵隔肿块而行CT检查。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扫描仪、SIEMEN EMOTION及PLUS 4螺旋CT扫描仪。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常规平扫,层厚、间隔5~8 mm;28例同时行CT增强扫描,经肘前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入80~100 m L碘普罗胺(碘的质量浓度:P(I)=300 g/L)对比剂,速率3.0 m L/s,延迟时间25 s。纵隔窗及肺窗分别观察。

2 结果

2.1 支气管囊肿

10例,位于中纵隔(见图1)7例,后纵隔3例,CT平扫均为单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约为2.5~12.0 cm,密度均匀,6例呈水样低密度,4例为高密度囊肿,其密度与胸壁肌肉密度相似,8例边界清晰,2例边界模糊,8例囊壁微细均匀,2例囊壁增厚,增强扫描囊肿壁多数有强化,病灶内无强化。3例压迫气管、支气管。

2.2 心包囊肿

8例,位于前纵隔6例(4例位于右侧心膈角区(见图2),2例位于左前纵隔区),中纵隔2例,CT平扫表现为均匀水样密度,椭圆形或三角形,最大径2.0~8.0 cm,边缘锐利,囊壁薄而光滑,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2例可见邻近心脏受压。

2.3 胸腺囊肿

3例,均位于前上纵隔,平扫为水样密度(见图3),呈类圆形或三角形,直径约3.0 cm,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囊壁薄,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

2.4 食管重复囊肿

1例,位于后纵隔,直径约5.5 cm,为类圆形囊性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整,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囊壁稍厚,增强扫描囊壁有强化。可见局部食管受压。

2.5 胸内甲状腺囊肿

1例,位于中纵隔气管旁,直径约5.8 cm,平扫病灶呈类圆形囊性密度,边界尚清,周边可见受压变薄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并包绕部分囊性肿块,平扫似增厚的囊壁,增强扫描囊性病灶未见强化,受压的甲状腺组织明显强化,并可见气管明显受压变窄且左移(见图4)。

2.6 囊性畸胎瘤

8例,6例位于前纵隔,2例位于后纵隔,肿瘤最大径约4.0~7.5 cm,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含脂肪密度6例,含钙化影或骨骼影4例,含软组织成分6例,显示多房分隔状6例,单房2例,囊内密度较纵隔良性囊肿稍高,囊壁厚薄不一,均匀或不均匀,病灶边界清晰或模糊,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囊内软组织成分不同程度强化(见图5)。1例见少量胸腔积液。

2.7 淋巴管瘤

1例,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最大径约4.0 cm,肿块中心位于前纵隔,沿气管及血管间隙延伸至中纵隔,平扫病灶内可见细分隔,边缘清楚,囊壁薄,增强扫描囊壁及囊内分隔有强化。邻近组织可见受压移位表现。

2.8 神经鞘瘤囊性变

5例,均位于后纵隔或脊柱旁区,呈类圆形,边界清晰,直径约5.0~14.2 cm,3例密度欠均匀,囊性成分为主,囊壁厚,未见钙化,增强后呈环形不均匀强化(见图6)。2例表现均匀囊性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

2.9 纵隔转移性淋巴结囊性变

1例,肿块位于右上中纵隔气管旁,与气管关系密切,大小约3 cm×4 cm,囊壁不规则强化。

3 讨论

纵隔囊性病变种类较多,CT能明确肿块的囊性特征及其与邻近纵隔结构的关系,成为纵隔囊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确诊则需依靠组织学观察囊壁的成分及被覆上皮的类型[1]。

3.1 良性囊肿

纵隔内良性囊肿主要包括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胸腺囊肿、食管重复囊肿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或囊肿较大时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来就诊;常见表现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及吞咽不适、心悸等。典型CT表现为纵隔内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均匀囊性水样密度(0~20 HU)肿块,边缘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囊壁菲薄,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囊肿巨大时,邻近器官受压移位,但不受侵犯。值得注意的是:当良性囊肿合并出血、感染或囊内蛋白含量较高及囊内含浓稠胶冻样物质时,表现为高密度囊性肿块,即囊肿密度等于或高于胸壁肌肉密度,此时与实性肿块鉴别诊断则需CT增强扫描,高密度囊肿不强化。纵隔良性囊肿之间的鉴别,则根据其所在纵隔的部位、发病率、年龄及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1)支气管囊肿:占原发纵隔肿瘤的6%~15%[3],居纵隔囊性疾患的首位。起源于胚胎26~40 d期间前肠腹侧所发生的异常突起,常与支气管树相连。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但大多位于中后纵隔气管隆突水平附近[4],尤其中纵隔;中青年多见,病理上囊壁内衬假复层柱状上皮、软骨、平滑肌和黏液腺组织;CT像上多见类圆形单房。Mc Adams等[5]报道约有50%的支气管囊肿呈典型的水样密度,另有近半数囊肿含有浓稠胶冻样物质,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影。(2)心包囊肿:占纵隔肿块的5%~8%[6],是胚胎时期一个原始腔隙未能与其他腔隙融合成心包体腔而独立存在,以后可发展成心包囊肿。多位于前下纵隔心膈角区,且以右侧多见,本组8例,位于右侧心膈角区者占半数,好发于青壮年,无性别差异;病理上囊壁为被覆间皮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CT像上以单房椭圆形或三角形多见。位于左前纵隔者,注意和胸腺囊肿鉴别,其形态和与心包的密切关系有助于鉴别。(3)胸腺囊肿:占纵隔肿物的1%~3%[7]。可为先天或后天获得性。最常见于前上纵隔胸腺区,男女发病率相似。病理上囊肿壁衬以扁平、立方及柱状上皮。CT显示囊肿呈单房或多房;文献报道囊肿内壁可见少量结节状影,病理证实为残留的正常胸腺组织[8],囊壁也可出现钙化。本组3例囊壁均未见结节状影及钙化。(4)食管重复囊肿:少见,起源于胚胎前肠的后部,多位于右后纵隔食管周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男性多见,囊壁可含黏液腺,但不含软骨,镜下见囊壁内有双层平滑肌是病理诊断食管囊肿的特征性表现,约50%食管囊肿壁内含有胃黏膜或胰腺组织,可引起囊肿内出血或囊肿穿孔[4]。若囊肿与食管相通,则囊内可见气体。食管囊肿有时与后纵隔的支气管囊肿不易鉴别。

图1男,40岁,体检偶然发现。图1A CT平扫示右侧中纵隔气管旁类圆形囊性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图1B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病理结果:中纵隔支气管囊肿图2女,42岁,体检发现右侧心膈角区阴影。图2A CT增强及图2B MPR图像均显示典型的右侧心膈角区心包囊肿图3女,45岁,体检发现左侧纵隔阴影增宽。图3A CT平扫左前纵隔类圆形囊性肿块,边缘清楚图3B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病理结果:前纵隔胸腺囊肿图4男,45岁,乏力、憋气4 a余。图4A CT平扫显示中纵隔气管旁囊性肿块,边缘清楚,与气管右侧壁关系密切,气管受压变窄、左移图4B增强扫描肿块前、右侧壁均见明显强化之受压变薄甲状腺组织,似囊肿壁图4C颈部追踪扫描,见病灶来源于右侧甲状腺并延伸于纵隔内。术后病理结果:右侧胸内甲状腺囊肿图5男,17岁,体检发现右前纵隔肿物半月余。轴位图像示典型前纵隔囊性畸胎瘤图6男,39岁,体检发现右后上纵隔占位1月。图6A CT平扫右后上纵隔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大小为5 cm×3.5 cm×3.5 cm图6B增强扫描实性厚壁强化,囊性成分不强化。病理结果:右后上纵隔神经鞘瘤伴囊性变,术中抽出淡黄色液体15 m L

本组1例胸内甲状腺囊肿,平扫时与支气管囊肿很相似,需特别提出鉴别诊断,胸内甲状腺囊肿多位于气管侧方或侧前方,与气管关系密切,可见受压的甲状腺组织,增强更明显,颈部延伸扫描清楚显示病灶与甲状腺的关系,一般不难诊断。

3.2 纵隔内良性囊性肿瘤

(1)囊性畸胎瘤:是最常见的纵隔生殖细胞肿瘤,约占42.8%[9]。为至少由3个胚层中的2个胚层组成的分化良好的囊状肿瘤,多位于前纵隔,仅3%~8%发生在后纵隔[4]。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多发于20~40岁,临床上多无症状或有压迫症状,若囊肿破入支气管内可咳出毛发等物质则具有定性诊断价值,但非常罕见。囊壁的主要成分有复层鳞状上皮、皮脂腺和汗腺等,可分泌皮脂样液体使瘤体呈囊性。CT表现多为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囊性肿块,以多房为主,囊壁大多显示清晰,壁厚约2~5 mm,有文献称其为“显壁囊肿”[10],囊内密度较良性囊肿(如支气管囊肿)密度稍高。本组8例中,多房者6例,单房者2例。CT发现囊内含脂肪及钙化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征象之一,本组6例可见脂肪密度,4例可见钙化影。囊性畸胎瘤当囊壁出现强化明显的不规则软组织结节或侵犯胸壁等周围结构,或钙化的囊壁中断,局部软组织增厚时,应考虑有恶性变[11]。(2)淋巴管瘤:占纵隔肿瘤的0.7%~4.5%[4],是因淋巴管发育不全、淋巴引流梗阻、管腔异常扩张导致淋巴管瘤样增大。病理上按淋巴管的扩张程度,分为单纯性、海绵性、囊状淋巴管瘤,其中囊状最多见。纵隔内淋巴管瘤以前上纵隔多见,好发于中青年,一般无明显症状。囊壁含平滑肌纤维、血管、神经、脂肪和淋巴样组织,囊壁内衬扁平内皮细胞。CT表现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影,多数密度均匀,囊内可有细分隔,囊壁薄,增强扫描囊内容物无强化,囊壁及分隔有强化。文献[12]报道囊性淋巴管瘤有沿周围间隙“攀爬”的生长特性,相邻组织可受压移位。

3.3 纵隔肿瘤囊性变

据文献[4]报道许多纵隔肿瘤,如胸腺瘤、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神经源性肿瘤等,可发生囊性变或坏死,尤其是在放、化疗后[13]。如果囊变坏死广泛,CT则可表现为纵隔囊性病变。本组5例神经鞘瘤囊性变,CT表现为后纵隔脊柱旁区界限清楚的圆形、椭圆形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囊壁厚薄不一,增强扫描残留实性成分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文献报道13%的患者可见瘤内有钙化,10%可经邻近椎间孔向椎管内生长呈“哑铃”或“沙漏”状[14]。1例纵隔转移性淋巴结囊变坏死,穿刺活检证实。

3.4 感染性病变

各种原因的纵隔脓肿、纵隔淋巴结结核、食道穿孔甚至胰腺炎后纵隔假性囊肿形成等均可导致纵隔内的囊性病变,CT像上表现为纵隔囊性密度肿块,但依据其相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如:发热、盗汗、咳嗽、咯血、恶心、腹痛等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正确诊断不困难。本组无类似病例收集,复习文献以提醒增加鉴别诊断思路。

囊性肾脏病变的CT征象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例患者中, 男16例, 女8例, 年龄32~68岁。单侧病灶者16例, 双侧病灶者8例。临床有症状者 (腰痛、腰部不适、发热、尿频、血尿等) 16例, 无明显症状者8例, 其中6例是在单位组织体检时B超检查后又经CT扫描检查 (平扫+增强) 而诊断的。24例病例中良性囊性病变18例, 肾脓肿1例, 肾结核1例, 肾脏肿瘤4例。

1.2 检查方法

我院所用双排GE HiSpeed Dual螺旋CT 机, 扫描条件:管电压140KV, 管电流90MA, 层厚5mm, 间隔5mm。患者扫描前30min常规口服温开水1000ml左右充盈胃肠道。然后行CT平扫, 范围包括双侧肾脏及肾周组织, 在患者平静呼吸后屏气扫描。增强扫描用非离子性碘海醇100ml肘静脉以3ml/s注入, 注射后30s开始扫描, 以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顺序获取不同期限显示图像, 扫描结束后利用软件功能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立体观察病灶征象。

2 征象显示

平扫病灶多成圆形或椭圆形, 水样密度影, 中心层面CT值0~20HU, 病灶大小不等, 最大者约6cm×5cm, 小者1.0cm×1.2cm, 囊壁厚度不等, 其中18例壁厚度<1mm。显示壁结节者4例, 显示不规则小钙化者6例, 增强扫描囊壁无强化者16例、囊壁结节强化4例。囊壁不规则强化者4例。囊性病灶常见于良性的囊肿 (单纯肾囊肿、肾盂旁囊肿、多发肾囊肿) , 较少见于恶性囊性肿瘤, 肾结核、肾脓肿、先天性肾发育异常 (多囊肾) 。

2.1 单纯肾囊肿

属于非肿瘤性良性病变, 多发生于肾皮质, 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缘光滑锐利, 平扫显示囊壁薄而均匀厚度<1MM, 有时囊肿可显示突出于肾轮廓但与周肾组织分界明确, 囊内密度为水样CT值<20HU, 增强扫描囊壁及囊内密度均无强化与强化的肾实质形成明显对比。

2.2 肾盂旁囊肿

多见于肾门区, 平扫显示肾窦部水样密度病灶, 形态可不规则, 可使相邻肾盏、肾盂推移、变形, 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

2.3 多发肾囊肿

平扫显示病变肾脏内多发囊样密度影, 详细分析囊于囊之间可见正常肾实质, 囊肿影可以计数。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 但囊肿间正常肾实质可以显示强化使囊肿显示更清晰。

2.4 多囊肾

属先天性双侧多见, 肾脏皮髓质内可见弥漫性近似蜂窝状大小不等几乎不可计数囊性阴影且多合并其他实质性脏器 (肝、脾、胰等囊性病变) 。平扫较大的多囊肾显示肾脏形态不规则外形可成分叶状。肾皮质变簿, 肾盂、肾盏受压变形。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

2.5 囊性恶性肿瘤

单侧多见, 平扫可显示圆形、椭圆形轮廓较清晰, 囊内密度水样均匀, 囊壁增厚>1mm, 可局限性增厚或均匀性增厚, 囊壁可见结节状阴影及钙化灶, 病变较大者可见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也可使肾脏影增大或局限性隆凸。增强扫描囊壁及壁结节显示明显强化。

2.6 肾结核

平扫显示多个肾盏变形伴肾实质内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囊腔低密度影CT值似水样, 囊腔内和病灶周围可有钙化点。增强扫描囊腔不增强, 周边可见环状强化。

2.7 慢性肾脓肿

平扫肾实质内低密度肿块, 边缘可清晰或模糊, 增强扫描病灶中心水样密度影不增强, 病灶周围可显示宽窄不等环形强化。

3 讨论

CT检查往往有同病异征、异病同征的现象出现, 所以分析病变时不能单纯以影论影下诊断结论。分析CT扫描显示的病灶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参考其他有关检查资料综合分析。囊性病灶的分析要根据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所见详细阅片, 分析病灶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有关资料综合分析, 不能单纯以影论影[1,2]。良性肾囊肿有时无症状体征, 只有在病灶范围较大时可有肾区憋涨感, 但肾功能正常。 囊性恶性肿瘤往往有血尿、腰痛, 可触及包块。慢性肾脓肿往往有发热、寒战、急性泌尿系感染症状史。少数病例可见腔内少量气体影形成气液平面。肾结核常因合并结核性膀胱炎临床可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痛。有时可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总之, 年龄在50岁以上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囊性病变, 而且病灶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显示良性改变多考虑良性囊性病变。青壮年患者临床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者结合CT扫描检查征象显示多考虑肾结核。有发热、寒战、急性泌尿系感染病史者结合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征象多考虑慢性肾脓肿。临床有血尿、腰痛、腹部包块, 结合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征象可考虑囊性肾肿瘤。肾脏病变的检查手段除CT外尚有多种, X线排泄性泌尿系造影, B超、MRI均可作为CT检查诊断的有力佐证。

摘要:对我院1999—2010年经CT扫描以及术后病理检查及相应抗炎、抗结核治疗后证实的24例囊性肾脏病变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以提高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肾疾病, 囊性,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164-192.

良性囊性病变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年1月至2012年3月胎儿常规检查及系统筛查,超声检查发现胎儿CCAM孕妇37例,孕妇年龄21~37岁, 平均(27.81±5.01)岁,首次超声发现病灶时孕周为17~36周,平均(23.21±4.78)周。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仪器及检查方法:采用GE VOLUSON 730、 PHILIP IU22、 PHILIP HDI 5000,探头频率2~5MHz,选择产科胎儿检查菜单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孕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经腹检查,发现胎儿肺内囊性病变时记录病灶在肺内部位、大小、数目及形态回声,观察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明确病灶血供特点,同时记录有无胎儿水肿和其他结构异常。首次发现胎儿肺内病灶后嘱孕妇进一步检查MRI或2~4周后复查超声,观察病灶变化。

MRI检查:使用GE Echospeed 1.5 T MR 成像仪。孕妇取仰卧位,平静呼吸,足先进,采用相控阵心脏线圈,在孕妇盆腔冠状面定位像基础上,再行胎儿胸腔长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最后着重对胎儿行FIESTA序列及SSFSE序列扫描。

2 结 果

超声检查发现胎儿CCAM 37例,其中5例超声检查发现病灶后48h内行MRI检查,结果和超声报告一致;单个囊性病灶11例,多囊性病灶26例;最大囊直径>2cm30例,伴有纵隔移位9例;最大囊直径<2cm6例,1例为左肺内强回声肿块内合并点状小囊泡,有纵隔右移,伴有唇腭裂(图1 A);病灶位于左肺20例(图1 B、C),右肺17例(图1D~F);超声发现囊性混合回声病灶6例;合并胸水2例,合并腹水及皮下水肿5例(胸腹水患儿均被引产),羊水过多8例,羊水过少1例;引产14例,自然流产1例(合并纵隔移位及腹水胎儿),16例随访病灶稳定变小或消失,新生儿结局良好,6例失访,1例产后1周新生儿行CT检查,提示先天性肺囊肿。引产后大体病理:病变侧肺叶体积增大,肉眼可见较大的囊性病灶向外凸出,病变区较正常肺组织色泽苍白,剖开病灶,囊内见淡白色液体流出。镜下病理: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囊腔大小不等,有胶样物质,内覆低柱状上皮,周围肺泡发育不良;少部分囊壁可见纤毛,肺间质水肿(图2)。

3 讨 论

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正确性,但孕龄较大或较小时,检查者的技术水平及仔细程度对诊断有直接影响[2] 。本组37例产前筛查发现胎儿肺异常时大多在孕18~26周。CCAM病因尚无统一认识,可能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受未知因素的影响导致肺内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组成部分出现了生长不协调,部分组织成熟障碍所致[1];大多数学者认为CCAM是由于胎儿细支气管发育过程中受未知因素影响而过度增生[3],几乎完全抑制了肺泡生长,形成一团杂乱无章的肺组织。Peranteau等[4]通过比较出生前后婴幼儿CCAM的影像图像,发现每例病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闭锁,提出支气管闭锁是导致其畸形发育的原发缺陷。但CCAM有一部分病变在宫内会自然消失,可能是支气管被黏液栓一过性阻塞引起[1]。本组有16例随着孕周的增加,病灶稳定变小或消失,新生儿结局良好。

胎儿肺发育过程根据肺结构的解剖变化分为5个时期,即胚胎期(孕3~7周)、假腺管期(孕7~17周)、小管期(孕17~29周)、囊行期(孕29~36周)和肺泡期(孕36周~肺成熟)。CCAM多发生于假腺管期(孕7~17周)。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将CCAM分为3型[5]:Ⅰ型,由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组成,其中至少有1个 囊直径>2cm,约占75%,囊内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部分病例可见黏液上皮和软骨板;Ⅱ型,由多个直径<1cm的小囊组成,占10%~15%,囊内被覆纤毛立方和柱状上皮;Ⅲ型,由较大的实质性肿块和无数肺泡大小的小囊组成,此型极为少见。其中,Ⅰ型和Ⅲ型易导致纵隔移位,Ⅱ型常合并其他先天畸形。据报道,首次诊断CCAM多为孕17周后超声检查发现,本组37例发现时间与此基本一致。掌握好时机是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关键所在。据报道,孕18~26周是初步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时机,第2次超声筛查在孕28周左右为宜[6]。Ⅰ型CCAM发病率较高、Ⅲ型发病率低除了疾病自身因素外,考虑与仪器检测病灶敏感性有关,即越小的囊腔越不易被发现。CCAM合并其他畸形或并发症时胎儿不易生存,与是否存在肺发育不良、纵隔移位、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胸腹水等密切相关,本组有1例合并纵隔移位及腹水胎儿自然流产。本组14例引产;16例随访发现病灶稳定、变小或消失,提示CCAM不合并其他异常情况者,预后良好。Bermúdez等[7]对Ⅱ型和Ⅲ型CCAM合并羊水过多的患者进行宫内治疗,在超声定位下经皮肤穿刺至胎儿病变部位,注射硬化剂,取得了一定疗效;同年我国学者黄进等[8]报道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Ⅰ型CCAM胎儿取得成功。

CCAM产前诊断首选超声诊断,当超声可以明确诊断时,可不行MRI检查,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理论上可以显示肺部病灶的血液循环,从而鉴别CCAM和隔离肺,但实际血管的显示对仪器性能及检查者的经验有很高要求。如果超声监测发现胎儿肺部病灶不断增大,引起肺发育不良,压迫腔静脉,使胎儿血液回流发生障碍,可能产生胎儿水肿或死亡,提示预后不良,联合MRI诊断是必要的。本组5例 结合MRI检查病例随访与实际结果一致,提示MRI可依据流空效应提示供血动脉的来源,其细微分辨率和组织分辨率高于超声,应用MRI检查理论上发现CCMA和隔离肺供血动脉的起源优于超声,但胎儿MRI目前是不能用血管增强技术的,当小的供血动脉与MRI扫描轴线不平行时,对血管病变显示能力会降低,也可能出现漏诊。本组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MRI检查提示胎儿CCAM产后经CT证实合并隔离肺,说明当前的影像学检查还有不足。对于发现CCAM胎儿出生后新生儿因肺部气体干扰(近肺表面囊性含液性病灶除外),超声无法做出正确诊断,可进行CT或MRI检查。

产前超声检查及MRI检查可以发现CCAM并监测其变化,评估其预后。CCAM如不合并其他畸形或并发症者,随访病灶稳定、变小或消失,结局良好;合并其他畸形或并发症者预后差。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预后。方法:近10年常规及系统超声产前筛查发现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病变37例,发现病灶后彩色多普勒探查内部血供情况,同时观察并记录有无胎儿水肿及浆膜腔积液等,建议孕妇48 h内行MRI检查,2~4周后复查超声,产后新生儿可行CT检查。结果:胎儿肺单个囊性病灶11例,多囊性病灶26例;左肺20例,右肺17例;超声发现囊性混合回声病灶6例;合并胸水2例,腹水及皮下水肿5例,唇裂1例,羊水过多8例,羊水过少1例;孕妇及家属要求引产14例,自然流产1例,16例随访病灶稳定、变小或消失,新生儿结局良好,6例失访。结论:产前超声及MRI检查可以发现胎儿肺部囊性腺瘤样病变并监测其变化,能够评估胎儿肺部囊性腺瘤样病变的预后。

关键词: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病变,诊断,结局

参考文献

[1]赵文秋,杨孜.胎儿肺囊性腺瘤的宫内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4):243-245.

[2]董璟,祈薇,周兢,等.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学,2009,37(5):375-376.

[3]孙子燕,夏黎明,陈欣林,等.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5):491-492.

[4]PERANTEAU W H,MERCHANT A M,HEDRIC H L,et al.Prenatal course and postnatal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bron-chial atresia:association with 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malformation of the lung[J].Fetal Diagn Ther,2008,24(3):190-196.

[5]席艳丽,唐文伟,张新荣.小儿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影像与病例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8):1489-1490.

[6]夏晓军,朱晓芸,徐沛华.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漏诊原因分析[J].现代医学,2008,36(4):292-294.

[7]BERU'MDEZ C,PREZ-WULFF J,ARCADIPANE M,et al.Percutaneous feta sclerotherapy for 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the lung[J].Fetal Diagn Ther,2008,24:237-240.

超声在颈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篇5

关键词:超声,颈部囊性病变,声像图特征

颈部囊性病变的组织来源复杂,且临床表现多不明显,术前的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案的确定至关重要。超声是该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正确认识其声像图特征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颈部囊性病变超声表现及发病部位,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92例颈部囊性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性49例,女性43例;年龄1月~62岁,平均18岁,其中儿童多见,56例占61%(<1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无痛性包块70例,颈部或颌下压痛性包块22例。

1.2 检查方法

应用PHILIPS i U-22、GE Logig-9、GE Logiq-700 expert series超声诊断仪,选用8-14MHz宽频线阵探头。病人取仰卧位、侧卧位,对病灶进行横、纵及斜多切面扫查,必要时探头加压,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内部回声特点及与周围组织器官或血管的关系,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有无血流显示。

2 结果

2.1 甲状舌管囊肿48例(52%)

位于颈前正中41例,颈前偏右侧6例,颈前偏左侧1例。大小约0.8×0.8×0.4 cm~3.5×2.8×1.5cm,表现为单房性45例,其中呈密集细小点状回声32例(图1),无回声13例;多房性3例,均无血流信号显示。48例甲状舌管囊肿中1例伴慢性炎症,1例伴炎性肉芽肿,1例合并瘘管。

注:超声表现为单房,内呈液性伴密集细小点状回声

2.2 颈淋巴管瘤31例(34%)

位于左侧颈部18例,右侧颈部10例,颈后2例,双侧颈部1例。大小约2.9×1.8×1.9 cm~14.8×14.0×7.9 cm,表现为多房性26例(图2),形态不规则,11例伴有细小点状回声;5例为单房,3例伴细小点状回声。1例分隔部分可检出少许血流信号(图3),1例囊壁可检出少许血流信号。其中1例伴出血。

注:超声表现为多房性,内呈液性伴较多分隔

2.3 腮裂囊肿10例(11%)

均位于胸锁乳突肌上1/3的前缘附近,其中左侧4例,右侧6例。大小约1.7×1.7×1.1 cm~4.9×3.6×1.2 cm,均表现为单房性,其中内伴密集细小点状回声5例,伴实性部分3例,无回声2例;其中1例实性部分可检出血流信号,2例合并瘘管(图4)。

注:超声表现为液性伴较多分隔,部分分隔内可检出少许血流信号

注:超声表现为条形、单房,内呈液性无回声(箭头所示)

2.4 表皮囊肿3例(3%)

位于颏下2例,左下颌1例。大小约1.5×1.6×1.0~2.7×3.1×1.1 cm,超声表现为液性伴较多絮状回声或低弱回声(图5),均未检出血流信号,加压探头可见囊肿内容物流动现象。

注:超声表现为圆形,内呈液性伴较多低弱回声

3 讨论

颈部囊性病变主要来源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其发生与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组织如甲状舌管、淋巴管、鳃弓及咽囊等发育不全或退化不全密切相关。另外,病变的发生部位也与胚胎组织发育移行的部位有关[1]。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本组病例61%发生于儿童。

甲状舌管囊肿是最常见的颈部先天发育畸形[1],是甲状舌管在胚胎时发育障碍或退化不全而存留下来的,在颈正中线自舌根盲孔到胸骨上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形成囊肿[2],主要位于颈中线及其近旁,舌骨上下,本组多位于颈中线(41/48,占85%),与NAOKI[3]等人报道的77.8%位于颈中线一致。继发感染破溃时可形成瘘管,本组1例形成瘘管。超声多表现为单房性,本组45例(94%)为单房性,内部呈无回声或伴细小点状回声,少数可呈多房性,囊肿内部及周边多无血流信号显示,但在继发感染时囊肿周边可显示星点状血流信号[4]。

关于淋巴管瘤的起因尚有争论,病因学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淋巴组织的瘤样增生,另一种认为是由于先天淋巴导管发育异常或缺如而引起淋巴回流障碍,进而扩张构成囊性肿物[5],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异常,约75%发生于颈部[6]。好发于侧颈部、颈后三角区,范围较广。超声多表现为多房性,内呈无回声或伴细小点状回声,少数可为单房,囊内无血流信号或于少数分隔检出少许血流信号。本组病例均有相似表现。

腮裂囊肿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腮弓与腮裂未能正常融合或闭合不全所致。临床上常见的腮裂囊肿多来源于第2腮裂,位于颈部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的前缘附近[7]。合并瘘管时同时存在内口和外口[8],本组2例合并瘘管。超声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条形的单房囊性,囊内呈无回声或伴细小点状回声,合并感染时可见低弱回声。

表皮囊肿发生于移位上皮组织,或外伤植入上皮所致,好发于颏下、颌下及口底。表皮囊肿的囊壁具有纤维组织,无毛囊和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囊内充满层状角化物。表皮囊肿的病理特点决定其与普通囊肿的声像图差别,超声多表现为低—中等回声[9]。本组3例均表现为液性伴絮状回声或低弱回声。

颈部囊性病变的发病部位和超声表现是鉴别诊断的要点,主要鉴别如下:(1)部位:甲状舌管囊肿主要位于颈中线及其近旁,舌骨上下;腮裂囊肿主要位于颈部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的前缘附近,即颈前三角区;颈淋巴管瘤好发于侧颈部、颈后三角区;表皮囊肿好发于颏下、颌下及口底。(2)内部回声:甲状舌管囊肿、腮裂囊肿多为单房性,偶可伴有少许分隔;淋巴管瘤多为多房性;3者内部均表现为无回声或伴细小点状回声;表皮囊肿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呈低-中等回声。(3)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甲状舌管囊肿常与舌骨或甲状腺关系密切;腮裂囊肿常邻近颈部血管,近胸锁乳突肌的前缘。(4)好发高峰年龄:甲状舌管囊肿多小于10岁;颈淋巴管瘤多小于2岁;腮裂囊肿(来源于第2腮裂)大多约10~40岁;表皮囊肿常好发于婴幼儿期[10]。

超声能够清晰显示颈部囊性病变的部位、范围、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根据其声像图特征,判别病变性质,对术前明确诊断及拟定手术治疗方案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NIEDIELA M.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yroidnodules in children[J].Endocr Relat Cancer,2006,13(2):427-53.[2]靳忠民,万霞,毕纯龙.小儿颈部囊性病变的高频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2008,19(6):388-390.

[2]JIN ZM,WAN X,BI CL.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in cervical cystic lesions of chil-dren[J].Chin Clin Med Imaging,2008,19(6):388-390.Chinese

[3]NAOKI K,YOSHIHISA K.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thyroglos-sal duct cysts in children[J].J Ultrasound Med,2008,27:1211-1219.

[4]莫祝宁.甲状舌管囊肿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1):6-8.[4]MO ZN.Ultrasonic diagnoses of thyroglossal duct cxyst[J].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und Diagnosis,2006,7(1):6-8.Chinese

[5]LIU KF,NA WL,HOU Y.et al.A case report of renal cysticlymphangioma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hina Journal ofModern Medicine,2006,23(16):3668-3670.Chinese

[6]AYHAN O,SELIM K,RESAT K.et al.Prenatal sonographicdiagnosis of an extensive fetal axillary hemangiolymphangioma[J].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2007,35(5):274-276.

[7]ZHANG JX,JIANG YX.Ultrasonic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Or-gans and Tissues[M].Beijing:Science Technology DocumentPress,2006:93-94.Chinese

[8]ANIL TA,ANN DK,CON M.Second branchial cleft cysts:vari-ability sonographic appearances in adult cases[J].Am J Neuro-radiol,2000,21:315-319.

[9]张韵华,刘利民,袁锦芳,等.表皮囊肿的超声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2003,10(1):676-678.[9]ZHANG YH,LIU LM,YUAN JF.et al.Ultrasonic diagnosis ofepidermoid cyst[J].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2003,10(1):676-678.Chinese

良性囊性病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8月至2012年7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包块70例。年龄15~69岁, 平均39.5岁。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包块、月经异常、下腹隐痛等。囊性病变定义为CT及MR图像上囊性区占病灶的2/3以上。

于扫描前晚无渣饮食, 扫描时保持膀胱适度充盈。CT检查使用西门子SOMATOM Plus4螺旋CT机, 晚上21时口服3%~5%碘海醇稀释液500mL, 扫描前3h再次口服3%~5%碘海醇稀释液500mL, 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层厚、层距10mm, 必要时行薄层扫描 (层厚、层距均为3mm) , 增强对比剂为碘海醇, 剂量80~100m L, 速率2.5~3.0m L/s。MR检查使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磁共振机, 多序列 (T2WI, T2W-SPIR, T1W-TFE-IP) 多轴位 (TRA、COR、SAG) 平扫并增强扫描, 对比剂使用马根维显GD-DTPA, 剂量0.2mmol/kg, 总量15~20m L, 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推注, 速率3m L/s。扫描范围从耻骨联合下缘至髂棘区域, 个别病灶巨大者扫描至整个病灶为止。

2 结果

本文70例患者, 良性包块64例, 恶性包块6例。卵巢源性66例, 子宫源性3例, 其他来源1例。CT/MR诊断定位准确67例 (95.7%) , 定性准确54例 (77.1%) 。

本文中盆腔囊性包块来源于卵巢的有66例, 占病例总数的94.3%。卵巢囊肿29例, 其中单纯性浆液性囊肿16例, 黄体囊肿2例, 呈圆形或卵圆形薄壁囊性包块;巧克力囊肿11例, 其中单侧8例, 多房8例, 囊壁薄, 囊内出血2例, 1例囊内见子囊。卵巢囊腺瘤15例, 浆液性6例, 均为单侧, 大小33~151mm, 平均74mm, 单房者5例, 多房1例, 分隔薄, 3例见壁结节;黏液性9例, 大小41~196mm, 平均97mm, 均为多房, 囊壁厚薄不均匀, 6例见壁结节, 增强后均明显强化, 其中1例为交界性, 并双侧发病。卵巢囊腺癌共3例, 浆液性囊腺癌2例, 黏液性囊腺癌1例, 均为单侧, 多房病灶, 有壁结节, 囊壁、分隔厚薄不均匀, 增强后强化明显, 边界欠清, 合并有盆腔积液, 1例盆腔、腹股沟见淋巴结肿大, 1例并发大网膜转移。卵巢囊性畸胎瘤12例, 圆形或类圆形, 10例为单侧, 2例为双侧发病, 3例多发, 分界清, 11例见脂肪密度, 8例见斑片状或壳样钙化。其中1例为多房囊性密度, 未见脂肪及钙化, 误诊为囊腺瘤。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5例, 其中卵巢脓肿合并输卵管积脓2例;盆腔包裹性脓肿3例, 均为厚壁多房, 囊内密度较高, 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伴盆腔积液。卵巢转移瘤1例, 囊壁厚薄不均, 强化明显, 边界不清, 伴有盆腔积液。卵巢内膜样腺癌1例, 厚壁囊性包块, 可见壁结节, 边界不清。

来源于子宫的有3例, 占总病例的4.1%, 其中子宫肌瘤囊变2例, 1例为黏膜下肌瘤囊变, 1例为浆膜下肌瘤囊变。子宫梗阻1例, 宫腔积液, 壁厚均匀, 边界清晰, 合并双子宫畸形。来源于腹膜的恶性间皮瘤1例, 占总病例的1.4%, 分叶状厚壁囊性包块, 边界欠清, 囊壁、分隔明显强化。

3 讨论

3.1 女性盆腔囊性包块的定位诊断

螺旋CT检查具有速度快、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较高的优势, 而MR检查可以直接做出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根据解剖位置灵活运用各种斜轴位图像, 经细致观察, 对包块的定位诊断一般不难, 本文病例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95.7%。囊性包块是女性盆腔最常见的病变, 而卵巢来源的囊性包块又占女性盆腔囊性包块的绝大部分, 因此鉴别包块来源卵巢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包块体积较小或位置较典型时, 根据其螺旋CT及MR直接征像, 其定位相对简单。但如包块体积巨大时, 病变占据大部分中下腹, 甚至达横膈下, 周围组织受压, 解剖位置失常, 定位诊断尤为困难, 这就需要结合其他征象来判断来源于卵巢与否。

卵巢一般位于子宫底的后外侧, 但移动性大。卵巢主要由卵巢动脉供血经卵巢静脉回流, 当其发生肿瘤, 同侧的卵巢静脉可增粗, 当观察到正常或增粗的卵巢静脉进入肿瘤中 (即“卵巢血管蒂征”) 常提示卵巢来源性肿块。有文献报道, 通过卵巢血管来判断起源, 其准确率可达91%[1,2]。值得注意的是, 输卵管也是由卵巢血管供血, 故输卵管来源的包块 (如输卵管积脓) 亦易与卵巢来源的包块混淆, 导致误诊为卵巢肿瘤。除了卵巢来源的囊性包块, 子宫来源的囊性包块亦较常见, 结合病史, 观察CT及MR图像, 其定位较易。对于其他在非生殖系统来源的囊性包块的定位则需观察到与来源器官的关系方可明确, MR检查提供的多序列多轴位扫描, 对此帮助极大。

3.2 女性盆腔囊性包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2.1 卵巢囊肿在卵巢包块中最为多见, 包括生理性囊肿 (功能性囊

肿) 和病理性囊肿, 病理性囊肿又以单纯性浆液性囊肿和巧克力囊肿常见。生理性囊肿和单纯性浆液性囊肿典型表现为边缘光整, 境界清晰, 呈圆形或类圆形的囊性包块, 大小不一, 囊肿密度/信号较匀一, 与水接近, 包膜完整, 有薄壁, 内无间隔、无软组织成分;部分囊肿并不如上述典型, 部分灶壁局限增厚及出现细线样间隔。巧克力囊肿表现为不同时期出血密度/信号影, 因囊内反复出血, 压力增高, 囊壁破裂出血, 致使周围组织粘连和囊腔外新的血液聚积, 形成相互粘连的多房性囊肿[3]。因有反复出血, 所以可见液-液分层现象。CT上出现局限性高密度区或MR上出现慢性血肿信号的子囊, 表现为子囊内呈同心圆状的T1WI及T2WI高低混杂信号, 极具有特征, 诊断亦较容易;当完全为陈旧性出血时, CT及MR表现均无显著特征, 但结合临床有周期性痛经并进行性加重表现, 亦可较明确诊断。

3.2.2 卵巢囊腺瘤/囊腺癌:

卵巢囊腺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 典型的浆液性囊腺瘤通常为单侧, 直径一般<10cm, 壁薄而规则, 单房多见[4], 本组6例病例中5例为单房, 占83.3%, 部分病灶内见纤细分隔或片条状钙化灶, 囊内呈水样密度/信号 (长T1长T2信号) ;黏液性囊腺瘤直径一般>10cm, 囊壁分隔厚而规则, 常为多房, 本组9例病例均为多房, 最大直径约为196mm, 平均直径97mm, 间隔厚, 可达4mm, 囊内为稠厚的胶冻状黏液, 因此CT值较浆液性囊腺瘤组高, 本组病例约18~46Hu, 而MR图像上, T1WI及T2WI上囊内液体信号均比浆液性囊腺瘤组高, 且各囊之间信号不均匀。恶性者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匀, 可见实性成分及壁结节, 强化较为显著, 而这些影像表现在良性病灶中亦可出现, 这是二者的鉴别难点。当实性成分较多, 并浸润周围组织, 盆腹腔淋巴结转移, 远处器官转移, 盆腔大量积液时, 常常提示为恶性肿瘤。

3.2.3 卵巢囊性畸胎瘤, 亦称为皮样囊肿, 通常由2个或3个胚层组织构成, 可有上皮、神经组织、毛发、脂肪、骨骼等。

其螺旋CT及MR表现常为边界清晰的混杂密度/信号囊性包块, 内含脂肪、钙化或软组织成分, 部分病灶形成特征性的脂肪-液体平面。如包块中均为液体, 未见脂肪、钙化, 此时与盆腔其他囊性病变鉴别较难, 需经术后病理才能确诊。本组1例曾误诊为囊腺瘤。

3.2.4 囊性感染性包块

卵巢输卵管来源或非卵巢输卵管来源。其螺旋CT及MR表现可为带分房的脓腔, 囊壁厚, 强化明显, 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不清。本组5例中2例为卵巢输卵管来源, 3例为盆腔脓肿。其中1例卵巢脓肿合并输卵管积脓术前曾误诊为卵巢囊腺瘤, 误诊主要原因是没有密切结合临床病史, 对该病影像表现认识不足, 回顾性分析其MR图像, 见输卵管扩张迂曲, 管壁增厚, 强化明显, 而输卵管近端窄小, 末端膨大, 呈喇叭状, 此具有特征性[5], 结合患者有下腹痛, 白细胞升高等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

3.2.5 卵巢转移瘤, 常称为库肯勃 (Krukenberg) 瘤。

双侧或单侧卵巢包块, 壁厚薄不均, 增强后明显强化, 常有腹水, 结合病史诊断不难, 本例患者来源于结肠癌。

3.2.6 卵巢内膜样癌占所有卵巢上皮性癌的23.

5%[6], 大多数来自卵巢表面生发上皮的化生, 少部分来源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CT及MR表现无特征性, 可为厚壁囊性包块, 可见壁结节, 边界不清。诊断多依靠病理, 本例就误诊为囊腺癌。

3.2.7 子宫肌瘤囊变

黏膜下、肌壁间肌瘤囊变诊断较为简单, 浆膜下肌瘤囊变螺旋CT表现为紧邻子宫或带蒂与子宫相连的混杂密度包块, 边界清楚, 可见包膜, 增强后实性部分可和子宫壁同步强化。浆膜下肌瘤大部分囊变时, 与附件囊性肿瘤鉴别较难, 此时行MR检查, 其多轴位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

3.2.8 子宫梗阻

阴道、宫颈发育异常致子宫内积液, 表现为厚壁囊性包块, 壁厚均匀强化明显, 边缘清晰, 可合并双子宫畸形, 连续观察影像资料不难诊断。

3.2.9 囊性间皮瘤

为低度恶性肿瘤, 有局部复发的倾向。发生于腹膜时, 表现为分叶状囊性包块, 大小从数毫米~6cm不等, 囊内密度/信号与水接近, 依靠病理学检查可作出诊断。女性盆腔囊性包块类型多种多样, 其表现多有类似, 定性诊断较为困难, 螺旋CT及MR扫描能较好显示病灶内部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而根据信号的不同, MR扫描更能推测病灶的结构成分, 做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为临床提供必要的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1]Asayama Y, Yoshimitsu K, Aibe H, et al.MDCT of the gonadal veins in females with large pelvic masses:value in differentiating ovarian versus uterine origin[J].AJR, 2006, 186 (2) :440.

[2]Lee JH, Jeong YK, Park JK, et al.“Ovarian vascular pedicle”sign revealing organ origin of a pelvic mass lesion on helical CT[J].AJR, 2003, 181 (1) :131-137.

[3]戴敏方, 赵英, 张洁, 等.卵巢病变的MR诊断 (附100例分析) [J].放射学实践, 2005, 20 (8) :686-689.

[4]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3:316.

[5]季冬, 赵泽华.多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杂志, 2008, 17 (4) 295-298.

良性囊性病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1至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CPA囊性病变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4例, 女16例, 年龄19~53岁, 平均33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17例, 面部麻木3例, 面瘫1例, 耳鸣伴听力下降4例, 上肢乏力1例, 无症状偶然发现4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回波平面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MRI增强扫描。

1.2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e 1.5 T (Magnetom Avanto) 和3.0 T (Verio) 超导型MRI仪, 头颅正交线圈。行MRI常规平扫、DWI和增强扫描。常规MRI平扫包括横断面自旋回波SE-T1WI:TR 500 ms, TE 20 ms;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TR 3 000 ms, TE110 ms;冠状面T2FLAIR序列:TR 8 000 ms, TE 130 ms, TI 2 200 ms。成像层厚5 mm, 层间距1.5 mm, 视野24 cm×24 cm, 矩阵256×192。增强扫描采用T1FLAIR序列, 增强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 (Gd-DTPA) 注射液, 剂量为0.1 mmol·kg-1, 行横断面、矢状和冠状面成像。MRI增强扫描前行DWI检查, DWI采用单次自旋回波-回波平面 (SE-EPI) 序列, 加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 行横断面成像, TR 7 000 ms、TE80 ms, 层厚5 mm, 层间距1.5 mm, 视野24 cm×24 cm, 矩阵128×128。

2 结果

2.1 MRI诊断

定位诊断:30例病变位于右侧CPA 16例, 左侧10例, 双侧4例。30例病变边界均较清晰, 与邻近脑实质分界清楚, 脑内亦未见水肿, 其中24例病变患侧CPA池扩大, 池内血管、神经及邻近脑干不同程度受推压或包裹, 定位于CPA池内;2例病变的患侧CPA池无明显改变, 其中1例病变大部分位于小脑半球边缘, 定位诊断为起源于脑外的病变, 另1例定位于脑内;4例病变患侧CPA池受压变窄, 病变外侧缘与小脑半球边缘以钝角相连, 定位于脑内。定性诊断:MRI诊断表皮样囊肿13例, 囊性听神经瘤6例, 蛛网膜囊肿5例, 皮样囊肿2例, 血管母细胞瘤3例,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

2.2 手术、病理与MRI诊断对照

3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24例位于CPA池, 为原发于CPA池的病变, 包括表皮样囊肿12例, 蛛网膜囊肿5例, 皮样囊肿3例, 囊性听神经瘤4例;另2例囊性听神经瘤及4例血管母细胞瘤位于脑内。与手术病理对照, MRI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6% (29/3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 (28/30) 。

2.3 病变MRI表现

表皮样囊肿12例, 10例沿蛛网膜下腔匐行生长, 并包埋颅底神经血管, 其中4例跨中线位于双侧CPA, 2例呈局限梭形;除1例占位效应重外, 其余均为轻度或无占位效应;病变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 3例其内夹杂少许等信号, 12例病灶DWI均见高信号, 增强后均未见强化 (图1) 。蛛网膜囊肿5例, 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邻近脑干和小脑受压推移, MRI表现为与脑脊液一致的长T1长T2信号, DWI及T2FLAIR均为低信号, 增强后囊肿无强化。皮样囊肿3例, 近似梭形或类圆形, 2例呈长T1长T2信号, DWI高信号;1例信号混杂, 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 (图2) 。囊性听神经瘤6例, 呈单房2例、多房4例, 表现为长T1长T2囊性信号, 增强后囊壁及分隔均见强化, 3例患侧内听道扩大、听神经增粗并见强化 (图3) 。血管母细胞瘤4例均为“大囊小结节”型, 呈椭圆或类圆形, 囊腔类似于脑脊液信号, 壁结节及囊壁于T1WI、T2WI呈等信号, 增强后壁结节明显强化, 囊壁2例强化, 2例无强化, 囊腔均无强化, 1例壁结节内见血管流空征象;4例瘤周均无水肿。

A.轴位T1WI示肿瘤呈低信号 (白箭头) ;B.轴位T2WI示肿瘤呈高信号 (白箭头) , 沿蛛网膜下腔匍行生长, 基底动脉被包绕 (黑箭头) ;C.轴位DWI示病灶呈高信号 (白箭头) ;D.增强扫描T1WI矢状位, 病变无强化

A.轴位T1WI示病变呈低信号 (白箭头) ;B.轴位T2WI病变呈高信号, 并推压基底动脉 (白箭头) ;C.轴位DWI示病变呈高信号;D.增强扫描TIWI矢状位示病变无强化 (黑箭头)

A、B.轴位T1WI、T2WI示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 内见分隔影 (白箭头) , 邻近内听道扩大 (黑箭头) ;C、D.增强扫描T1WI轴位像、矢状位像, 肿瘤囊壁及分隔强化, 并见一强化的壁结节 (白箭头) , 扩大的内听道内见增粗强化的听神经 (白箭头)

3 讨论

3.1 MRI对CPA囊性病变定位诊断的价值

CPA病变按照起源部位有脑内和脑外之分, 脑外病变又可分为原发于CPA池内的病变和起自颅底的病变。MRI具有多方位成像的功能, 通过不同方位观察病变与颞骨岩锥夹角、脑膜相贴程度、周围脑组织关系, 可很好地鉴别脑内、外病变, 具有无骨质伪影及组织分辨力高等优点, 可更好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 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1]。本组30例囊性病变有24例位于脑外CPA池内, 6例位于脑内, MRI的定位准确率达96%, 1例囊性听神经瘤误定位为脑外病变。本组资料显示, 原发于CPA池内的病变使同侧CPA池扩大, 推压或包裹池内神经血管, 且与脑干间有脑脊液间隙, 与邻近脑实质分界清楚, 脑内通常无水肿;起源于脑内突向CPA的病变, 其外侧缘与脑表面常以钝角相连, 同侧CPA池受压变窄。

3.2 MRI对CPA囊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

3.2.1 表皮样囊肿

亦称胆脂瘤, 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沟闭合期间外胚层易位的残留剩件, 颅内40%~50%发生于CPA。多数患者病史长, 进展慢,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灶形态不规则, 有“见缝就钻”的特点, 常沿蛛网膜下腔匐行生长, 范围较广, 并可包埋颅底神经血管等[2]。本组12例中有10例表现出此特点, 另2例未表现此征象可能与肿瘤较小有关。肿瘤一般无明显占位效应, 较大时可对周围脑实质产生压迫, 但受压脑实质内一般无水肿。肿瘤在MRI 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与脑脊液相似, 其内可夹杂少许等信号。文献多报道DWI高信号是表皮样囊肿较特征性的表现[3], 本组12例DWI均表现出高信号, 与文献报道一致;表皮样囊肿通常无强化表现, 但如果并发感染可有周边强化, 本组均未见强化。

3.2.2 蛛网膜囊肿

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包裹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所成的囊袋样结构, 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蛛网膜囊肿, 前者少见, 后者多与外伤、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引起的蛛网膜粘连有关。蛛网膜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为CPA池局部扩大, 呈囊状, 边缘清楚, 其内与脑脊液信号一致, 增强后无强化, 因此易与表皮样囊肿混淆, 但蛛网膜囊肿在DWI及T2FLAIR呈低信号, 且占位效应较表皮样囊肿明显, 对周围神经、血管呈推压改变, 而表皮样囊肿则包绕周围结构。

3.2.3 皮样囊肿

颅内皮样囊肿是罕见的起源于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 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0.04%~0.6%, 好发于中线及中线旁, 常见于30岁年龄组。大多数皮样囊肿在T1WI上为稍低信号, 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 DWI为高信号[4], 少数在T1WI、T2WI均为高信号, 可能与高浓度的蛋白、脂肪成分或合并出血有关[5], 增强后病灶无明显强化, 合并感染边缘可有不规则条状强化。若囊肿破裂, 则T1WI可见脑裂、池内多发的高信号脂滴, 或在脑室内出现脂-液平, 高度提示本病的诊断[6]。本组病例信号与大多数文献报道一致, 但部位偏中线, 其中1例信号特点与表皮样囊肿类似, 术前误诊表皮样囊肿, 然而回顾分析发现, 皮样囊肿并没沿邻近蛛网膜下腔匍匐生长包埋颅底血管神经, 而表皮样囊肿常有此表现。

3.2.4 囊性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CPA最常见的肿瘤, 其中完全或大部分囊变的听神经瘤相对少些, 文献报道占听神经瘤的5.7%~20.5%[7,8]。本组6例符合囊性听神经瘤的3个诊断条件: (1) CT和或MRI上出现肿瘤内或外的低密度或低信号区; (2) 术中证实有囊变; (3) 组织学发现肿瘤中出现S-100阳性的膜样结构[9]。病理学上囊变的听神经瘤以退变的Antoni B型细胞为主, 伴有黏液变性。囊性听神经瘤在MRI上具有一定特征, T1WI为低信号, 其中实体部分及囊内分隔信号较囊性部分略高, T2WI呈近似脑脊液高信号, 实体部分及分隔呈等或略高信号, 增强扫描实体成分、囊壁及分隔强化, 伴或不伴患侧内听道扩大及听神经增粗表现[10], 本组3例可见。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部分肿瘤为黄瘤样改变以及亨氏暗区伪影的影响, CT的低密度区并不一定代表肿瘤囊变, 而MRI没有此缺陷, 故MRI是诊断囊性听神经瘤的最佳影像手段。

3.2.5 血管母细胞瘤

好发于中青年人, 好发部位依次为小脑半球、蚓部、延髓及CPA, 幕上少见。根据MRI表现可分为大囊小结节、单纯囊性及实质性, 以大囊小结节型最常见, 表现为一大囊内伴有附壁的小结节, 是该病的特征之一。本组4例均属此类型, 且位于小脑半球边缘并突向CPA。肿瘤囊腔张力高, 囊内可以分隔, 囊液信号接近脑脊液信号, T1WI呈均匀低或稍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囊内分隔及瘤结节在T1WI显示清楚, 稍高于囊液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 但常由于囊液信号掩盖, 显示不清。增强扫描瘤结节显著强化是该病的另一特征性表现, 囊壁通常无强化, 少数可有轻度强化甚至明显强化, 提示囊壁由肿瘤成分构成。部分肿瘤的瘤结节内可出现血管流空征象, 对本病诊断具有提示意义[11]。

3.3 MRI对CPA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表皮样囊肿的特征性表现为“见缝就钻”, 沿蛛网膜下腔匐行生长, 在DWI为高信号, 而其他肿瘤囊性变及蛛网膜囊肿在DWI为低信号, 因此不难作出鉴别。需要注意鉴别的是表皮样囊肿与皮样囊肿, 因两者均可在DWI上表现高信号, 但后者在该区发生率较低, 常规T1WI、T2WI因成分复杂而多呈混杂信号, 且没有表皮样囊肿“见缝就钻”的特点。蛛网膜囊肿在各个序列的信号均与脑脊液相似。囊性听神经瘤主要与囊性血管母细胞瘤及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鉴别, 前者多数位于CPA池内, 而后两者则起自脑内, 前者囊壁不连续或环状强化, 囊内分隔亦明显强化, 血管母细胞瘤可见到有一强化壁结节突出于囊腔内, 囊壁多不强化, 且瘤内及瘤周常见流空血管影, 而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常见用于儿童, 瘤结节较大, 其内无血管流空征象, 强化程度不如血管母细胞瘤, 囊壁常强化。此外, 还应注意CPA区其他少见的可发生囊变的病变之间的鉴别, 如三叉神经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桥小脑角 (cerebellopontine angle, CPA) 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30例经病理证实的CPA囊性病变患者的MRI资料, 回顾性分析这些病变的MRI表现, 并和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30例病变中右侧CPA 16例, 左侧10例, 双侧4例;位于CPA池内24例, 脑内6例。其中表皮样囊肿12例, 多呈不规则形沿蛛网膜下腔匐行生长, 并包埋邻近的神经血管, DWI以高信号为主, 增强后无强化;蛛网膜囊肿5例, 信号与脑脊液一致, 增强后无强化;皮样囊肿3例, 呈长T1长T2信号2例, 混杂信号1例, 2例DWI呈高信号, 均无强化表现;囊性听神经瘤6例, 呈单房或多房改变, 增强后囊壁及分隔均见强化, 其中3例患侧内听道扩大、听神经增粗并强化;血管母细胞瘤4例, 均为大囊小结节型, 附壁结节明显强化。与手术及病理对照, MRI对CPA囊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92%。结论:MRI对CPA囊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高, 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桥小脑角,囊性病变,磁共振成像

参考文献

[1]SWARTZ J D.Lesions of 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nd internal auditory canal: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J].Semin Ultrasound CT MR, 2004, 25 (4) :332-352.

[2]MENG F G, WU C Y, LIU Z H, et al.Epidermoid cyst with infiltrative malignant melanoma in 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J].Clin Neurosci, 2006, 13 (6) :669-672.

[3]HATIPOGLU H G, DAGLIOGLU E, YUKSEL E.Quantitative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intraspinal epidermoid cyst[J].Neurol Neurochir Pol, 2008, 42 (6) :550-553.

[4]史玉振, 万水治, 朱庆强, 等.桥小脑角区少见病变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1, 30 (10) :1422-1428.

[5]王巍, 刘志兰, 刘鹏飞.桥小脑角区短T1短T2信号皮样囊肿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6, 25 (1) :95.

[6]DAS C J, TAHIR M, DEBNATH J, et al.Neurological picture.Ruptured intracranial dermoid[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7, 78 (6) :624-625.

[7]FUNDOVP, CHARABI S, TOS M, et al.Cystic vestibular schwannoma:surgical outcome[J].J Laryngol Otol, 2000, 114 (12) :935-939.

[8]CHARABI S, TOS M, BΦRGESEN S E.Cystic acoustic neuromas.Results of translabyrinthine surgery[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4, 120 (12) :1333-1338.

[9]CHARBI S.Acoustic neuroma/vestibular schwannoma in vivo and in vitro growth model:a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J].Acta Otolaryngol (Stckh) , 1997, 530 (suppl) :6-27.

[10]周涛, 何仿.20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疗分析[J].现代医学, 2011, 39 (1) :18-21.

上一篇:历史观察能力下一篇:数学教学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