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精选9篇)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篇1
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们对16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大结石及多发结石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膀胱小切口取出同期膀胱结石取出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年龄72-86岁,平均77.5岁。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7例,冠心病3例,肾功能不全2例,脑梗塞1例。其中3例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内科疾病。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BPH临床症状,病史为4一25年,平均为10年。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3例有反复发作的尿潴留,2例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经腹彩超及CT测得前列腺体积为85—150ml,平均88.5ml。膀胱结石3.5-6cm,平均4.2cm,其中两例为多发结石。术前结合PSA、肛诊、影像学及尿流动力学等检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及前列腺癌。
1.2 术前准备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术前应用卡托普利、尼莫地平、倍他乐克等控制血压至165/95mmHg以下并稳定一周;心功能不全患者可用洋地黄类药物强心,必要时加用利尿剂;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先置管引流尿液,定期复查生化常规,待肾功能改善,Cr、BUN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后再手术;糖尿病患者术前应明确糖尿病的类型、治疗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控制血糖,原则上术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分别控制在8.3mmol/L及11.lmmol/L以下。
1.3 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电切镜为英国佳乐等离子电切镜(SP系统)。患者取截石位。将电切镜直视下置入膀胱,观察膀胱结石数量及大小,首先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具体方法可参考相关文献[1,2].值得注意的是剥离前列腺尖部12点处,要常规保留长约1.0cm,宽约1.0cm大小腺体,以防止术后尿失禁的发生。保持膀胱颈的完整性,能一定程度的减少逆向射精。将腺体全部剜除后整体推人膀胱,创面予以确切止血。取下腹正中切口长约3-5cm(以能取出结石及前列腺为准),切口距耻骨联合约2cm,逐层切开入膀胱,用卵圆钳在电切镜监视下将结石及前列腺悉数取出,不放置膀胱造瘘管,于耻骨后间隙置胶管引流,逐层关闭切口。膀胱内前列腺组织碎块于膀胱关闭后以冲洗器冲出。术后常规行膀胱持续冲洗2—3天,7d拔出导尿管。
2 结果
本组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用时90—130min,平均100min。前列腺剜除时间为45—85min,平均65min,膀胱小切口前列腺及结石取出时间为20-45min,平均35min。前列腺切除质量65-105g,平均75g。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为48-72h。住院时间为10-14d,平均为11d。本组1例出现切口感染,为术前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患者。术后假性尿失禁1例,术后1个月痊愈。余未见其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IPSS、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较术前显著改善。所有患者第6个月复查彩超未见结石残留及复发。
3 讨论
一般认为年龄大于70岁,合并严重心、脑、肺、肝、肾疾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者临床称为高龄高危患者[3]。近年来,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逐渐增多,发生率高达10%[4]。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钬激光碎石术逐渐成为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金标准[5]。但对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及大结石患者,术中先行碎石,多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碎石难度增加,而先行电切再行碎石,则碎石时视野不清导致手术时间延长。高龄高危患者手术耐受力差,手术时间延长势必增加较大手术风险和较多并发症。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膀胱小切口取出同期膀胱结石取出术。该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持续膀胱冲洗时间与标准TURP联合钬激光碎石比较都有明显降低。该术式对高危高龄患者有更好的耐受性。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刘春晓教授独创技术,手术的效果较传统的电切术更加满意。该新技术先进性如下:1.象开放手术中外科医师的食指一样,将前列腺中叶、侧叶自外科包膜表面剥离。2.于外科包膜面止血,止血可靠,出血量少。3.阻断了腺体血运,腺体无明显出血,极大程度减少了手术时间。4.可以剜除任意大小的腺体。5.切除的腺体较传统的电切术更多更彻底,等同开放手术。6.保持了膀胱颈的完整性,防止了一定程度的逆向射精。腔内剜除术是TURP术的创新性发展,临床效果已达到开放手术的效果且损伤小。部分学者认为该手术不易掌握,但有文献报道,学习曲线在30例后即可安全实施,50例后技术成熟,是可为泌尿外科医师学习掌握的一项临床技术[6]。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时,正确寻找外科包膜是重点,可在精阜近端平面采用点切后剥离,遇到粘连处勿暴力操作以防穿孔,应该将纤维条索电切后寻及正确平面后再分离。前列腺剜除术难点在于前列腺尖部12点部位的处理,我们作逆行电切时常规保留长约1.0cm,宽约1.0cm大小腺体,可以避免损伤外括约肌,另外,12点位置部分前列腺组织有文献报道可有效预防尿失禁的发生以防止术后尿失禁的发生[7,8]。
膀胱小切口前列腺及结石取出的几点体会:1.切口大小依据最大结石直径而定;2.取出结石及前列腺时,将夹持膀胱壁的组织钳交叉牵引使膀胱切口对合,以保证膀胱充盈状态,应在电切镜监视下取出,勿损伤膀胱壁造成不必要的穿孔及出血。3.膀胱内残余的组织块及结石碎屑应于膀胱切口关闭后以冲洗器冲出。
综上,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膀胱小切口取出同期膀胱结石取出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前列腺切除彻底,无碎石残留,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住院费用低等优点。该术式适用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及大结石患者的治疗。但由于本组样本量偏少,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有待提高等原因,仍需要要长期的临床观察和随访来评估其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及大结石行尿道腔内剜除膀胱小切口取出并膀胱结石取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膀胱小切口取出并膀胱结石取出术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用时90—130min,平均100min。前列腺切除质量65-105g,平均75g。膀胱结石3.5-6cm,平均4.2cm,其中两例为多发结石。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为48-72h。住院时间为10—14d,平均为11d。术后假性尿失禁1例,术后1个月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IPSS、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膀胱小切口取出并膀胱结石取出术安全性高,疗效显署,适用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并膀胱多发及大结石的治疗,可做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小切口,高危
参考文献
[1]Liu C,Zheng S,Li H,et a1.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and resection of prostate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y plasma kinetics[J].J Urol,2010,184(6):2440-2445.
[2]郑少波,刘春晓,徐亚文,等.腔内剜除法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8):558-561.
[3]张国庆,肖劲遂,车宪平,等.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6):81-82.
[4]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44.
[5]Simhofer H,Riedelberger K.Endoscopic lithotripsy of a urinary bladder calculus with the aid of a holmium-YAG-laser in a gelding[J].Deutsch Tierarztl Wochenschr,2002,109(9):383-386.
[6]熊伟,冉清,窦科,等.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剜除术治疗症状性BPH的学习曲线研究(附100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7(7):529-535.
[7]杨帝宽,刘春晓.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J/CD].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6):516-518.
[8]沅永同,陈光耀,关登海,等。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46例[J].现代医院,2012,12(12):29-31.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又添新法 篇2
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通常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可用与激素有关的药物、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植物类药物等,适用于年龄较轻、前列腺轻度增生并伴轻度下尿路梗阻症状,膀胱残余尿很少或无的病人。
手术治疗有传统的开放性前列腺剜出术和现代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一般地说,传统开放性前列腺剜出术适合下述病人:
1.前列腺增生症已引起明显的膀胱颈梗阻症状,膀胱残余尿在50毫升以上,已导致肾脏积水和输尿管扩张,并多次出现尿潴留、尿路感染、肉眼血尿等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有明显改变者。
2.前列腺增生症出现并发症,如膀胱结石、腹外疝等者。
这种手术是在前列腺外科包膜下剜出所有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其优点是医生在直视下操作,手术可以同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并发症,如巨大膀胱结石等,不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缺点是创伤大,下腹部有手术刀口,手术中和手术后有大出血的可能性,术后一般需要膀胱冲洗,留置导尿管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术后一周左右才能拔掉导尿管)。因此,一般适合年龄在70岁以下,手术危险性小而前列腺体积又偏大(80克以上)或需要同时处理其他膀胱病变的病人。
经尿道的钬激光前列腺剜出术,是一种新的微创外科治疗技术。钬是一种稀有元素的名称,产生的激光称为钬激光,属于固体激光,波长为2.1微米,处于人眼不可见的中红外区域。钬激光是近年来问世的一种新型的外科手术激光,是激光领域中高科技结晶。钬激光的特性及优势是穿透度浅,其组织穿透度仅为0.4毫米,故能确保在重要器官和血管附近进行手术的安全性,亦具备极佳的止血性能。钬激光前列腺剜出术是用钬激光刀沿前列腺外科包膜切掉前列腺增生组织,再将切下的前列腺组织在膀胱内粉碎,然后用专用吸引器吸出体外。适合于传统的开放性前列腺剜出术的病人,同样也适合于钬激光前列腺剜出术。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0例,年龄70~92岁,平均75.4岁。合并高血压病史23例,冠心病13例,陈旧心肌梗死2例,糖尿病10例,慢支并肺气肿9例,慢性肾功不全5例,其中合并≥2种疾病患者16例。经直肠超声检查估计前列腺质量32~125 g,平均56 g。残余尿量90~860 mL,平均247 mL。最大尿流率0~11.4 mL/s,平均6.2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5~32分,平均21.5分。血清PSA 0.19~42.6 ng/mL,增高者行复查,仍高者触及结节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排除前列腺癌。
1.2 治疗方法
术前充分治疗合并症,使患者能耐受麻醉及手术,对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控制空腹血糖<8.0 mmol/L,餐后血糖<11 mmol/L;肾功能不全者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改善肾功能;尿路感染者进行尿细菌学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截石位。使用美国公司生产的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激光功率80 W,冲洗液为0.9 %氯化钠溶液。激光光纤通过专用膀胱镜工作通道导入,可视光纤蓝色标记物及瞄准光至前列腺中叶照射,将增生前列腺组织汽化掉。先汽化中叶至精阜形成通道,然后汽化两侧叶至包膜。光纤距前列腺组织0.5 mm,将光纤左右摇摆进行汽化。距离组织越近气化效果越好,但不能接触组织。如有出血点需要止血时,将光纤离开前列腺组织约2~3 mm,使发散的激光产生较好的凝固效果。
2 结果
手术时间38~110 min,平均46.3 min;术中出血量50~220 mL,平均85.2 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6~72 h,平均24 h;最大尿流率术前平均6.2 mL/s,增加至术后平均18.5 mL/s。IPSS评分,由术前平均21.5分,下降至术后平均8.3分。术后随访18个月,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老龄男性的常见病,这些患者往往合并一些内科疾病,增加手术风险。既往一般行膀胱造瘘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VP(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应用临床,扩大高龄高危患者手术适应证。
KPT激光的激发递质为磷酸钛氧钾的晶体,波长为532 nm。由于该激光位于光谱中可见光的绿色区,因此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绿激光。由于KPT激光可以被前列腺组织中的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因此KPT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又称选择性激光汽化,简称PVP。1996年,Reza Malek使用Lasercope公司生产的输出功率为60 W的KTP激光进行首次动物研究。随后,Malek博士在Mayo临床研究中心用一组选择的患者开展同样的手术,且作为一种临床常规治疗。随后的几年中,Hai等首先将功率80 W的PVP应用临床[2]。
绿激光的特点为:(1)组织穿透浅,使得在组织内单位体积功率密度高,从而产生非常有效的组织汽化效果。(2)汽化的同时,激光束在留下的组织上产生了1~2 mm的凝固带,产生止血的作用,使手术出血少,视野清晰。本组3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85.2 mL,无1例输血。(3)PVP术中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较小,加之绿激光对于血红蛋白的选择性,汽化创面血管能迅速凝固,没有TUR综合征的情形发生[3]。本组30例患者术中无1例发生TUR综合征。
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前充分治疗合并症,是提高手术耐受性、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的前提。由于PVP术中出血少,对内环境影响小,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本组30例高龄高危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本组PVP术后常规留置F18~F20号三腔尿管,水囊注水15~20 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6~72 h,平均24 h,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通畅。不足之处是,绿激光汽化术后不能获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因此术前需排除前列腺癌;绿激光汽化后局部有绒毛状坏死组织遮挡,影响汽化效率,且很难完全看清被膜,对太大体积者有汽化时间过长影响操作的缺点[4]。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0例,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出血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剩余尿量、尿流率变化等指标。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46.3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5.2 mL,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24 h,IPSS评分由术前平均21.5分降至术后平均8.3分,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6.2 mL/s增加到术后平均18.5 mL/s,无1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扩大了高危患者手术的适应证。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高龄高危,绿激光
参考文献
[1]洪宝发,符伟军,蔡伟,等.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1):43-45.
[2]谢弘,徐月敏,乔勇,等.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3):108-111.
[3]徐月敏,张炯,金重睿,等.KTP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9):631-633.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篇4
关键词 良性列腺增生症 特拉唑嗪 泽桂癃爽胶囊 尿流率
良性列腺增生症(BPH)是导致中老年男性患者排尿障碍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膀胱刺激症状,梗阻症状及相关并发症。在BPH的治疗上,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1月~2010年3月使用特拉唑嗪联合泽桂癃爽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直肠指诊,B超及尿流率检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年龄50~77岁,平均63.1岁;对照组42例,年龄52~72岁,平均63.5岁。所有患者须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尿道狭窄、膀胱结石、前列腺癌、严重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并且在4周内未服用过其他药物治疗BPH。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予口服特拉唑嗪每晚1次,2mg/次,泽桂癃爽胶囊3次/日,2粒/次。对照组口服特拉唑嗪2mg,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8周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B超测定残余尿量及尿流率检测,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计量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连续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和表2。
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在服用特拉唑嗪后出现头晕,3例患者在服用泽桂癃爽后出现轻微腹泻,胃部不适,几天后可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在随访中各项常规检查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无1例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
讨 论
BPH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男性前列腺良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对于临床上许多有手术禁忌证或者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治疗BPH的主要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以及中药和植物制剂。α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其代表性药物之一的特拉唑嗪为α1受体阻滞剂,能有效的松弛膀胱颈和前列腺的平滑肌,在短期内迅速改善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症状,临床研究显示长期使用特拉唑嗪不但能够维持稳定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1,2],因此特拉唑嗪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单药治疗BPH的理想药物。
泽桂癃爽胶囊是纯中药制剂,主要由泽兰、皂角刺和肉桂等中药组成,有行瘀散结、化气利水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及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和胶原纤维的合成作用。药理实验表明,泽桂癃爽能抑制丙酸睾酮所致家兔和大、小鼠的前列腺增生,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残余尿量,减轻上皮细胞增生,对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戴岳等研究表明[4],泽桂癃爽胶囊能明显抑制消痔灵所致纤维增生性前列腺大鼠腺体的增生、肥大及纤维母细胞增生。临床研究证明,泽桂癃爽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5]。考虑特拉唑嗪与泽桂癃爽胶囊两者治疗机制的不同,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特拉唑嗪与泽桂癃爽胶囊治疗BPH的疗效。通过研究发现,治疗组在联合使用特拉唑嗪与泽桂癃爽胶囊8周后,患者的IPSS评分明显降低,下尿路症状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检测其客观指标,如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有明显改善,而且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都要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使用特拉唑嗪與泽桂癃爽胶囊,比特拉唑嗪单药治疗BPH的效果更加显著。此外,治疗组起效较快,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到大多数患者在用药3天后即感觉下尿路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本研究表明,实际上在用药4周后,即已见到明显疗效,在随后继续治疗4周的过程中,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考虑BPH治疗的长期性,如果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差或缺乏长期坚持用药的依从性,根据临床经验,可以在联合用药4周后,再改用特拉唑嗪单药维持治疗,这也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并且经济的用药方案。还观察到,服用特拉唑嗪的患者有4例出现头晕不适,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1%;有3例患者在服用泽桂癃爽后出现轻微腹泻,胃部不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3%。以上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几天后可自行缓解,尚无1例患者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因此特拉唑嗪联合中药泽桂癃爽胶囊治疗BPH效果显著,并优于特拉唑嗪单药治疗,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BPH具有临床进展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前列腺体积不断增大,下尿路症状逐渐加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IPSS评分逐年增加,并有渐近性排尿困难,最大尿流率逐渐下降,并出现相关并发症,导致急性尿潴留,以及反复血尿、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等。药物治疗BPH的短期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应使患者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特拉唑嗪虽然能够有效缓解下尿路症状,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最大尿流率,但目前尚无证据证实特拉唑嗪能够减小前列腺体积,防止BPH的临床进展,对于高危性的BPH患者,单用特拉唑嗪可能最终仍需接受手术治疗。5-α还原酶抑制剂例如非那雄胺虽然能缩小前列腺体积,阻止BPH的临床进展,但其疗程较长,需连续使用6个月才有明显效果,且价格昂贵,并有性功能减退,射精障碍,乳腺疼痛等不良反应,致使其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张凯等认为泽桂癃爽胶囊活血化瘀[6],能改善BPH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提高最大尿流率,作用机理与抑制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有关。现在药理研究也认为,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及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和纤维合成的作用。目前关于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除了性激素的作用原因以外,前列腺上皮细胞与间质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性介质及神经递质的释放等因素均可能与之有关,同时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具体生物学作用机制也尚未阐明,长期使用泽桂癃爽胶囊究竟能否缩小前列腺体积,阻止BPH的临床进展,还有待于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王翔,陈忠,卢慕峻,等.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及下尿路症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32(3):206-208.
2 杜广辉,齐隽,宋健,等.盐酸特拉唑嗪治疗中国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31(5):343-346.
3 郁杰,廖名龙.泽桂癃爽胶囊[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5):385-385.
4 戴岳,祁公任.桂癃爽胶囊对大鼠前列腺炎的抑制作用[J].中成药,2001,12(23):896-897.
5 姜卫东,张青汉,叶绪龙,等.泽桂癃爽对前列腺增生症最大尿流率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406.
6 张凯,杨新宇,张军,等.泽桂癃爽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6):388-390.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52例治疗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52例, 年龄75~95岁, 平均年龄81.25岁, 其中>85岁者10例, 患者均有典型的BPH病史。病程2~30年, 平均9.6年。均有间断或连续药物治疗史。3例为前列腺电切术后复发病例, 合并高血压39例, 冠心病35例, 肺部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8例, 糖尿病15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 膀胱结石6例, 膀胱憩室2例, 肝硬化并低蛋白血症2例。所有患者术前B超检查均提示前列腺增生, 排除膀胱相关病变。直肠指检和血PSA检查排除前列腺癌。其中直肠指检:I度增生8例, Ⅱ度增生30例, Ⅲ度增生14例。术前IPSS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为20~36分, 平均28.8分, QOL (生活质量评分) 3~6分, 平均4.8分, Qmax (最大尿流率) 平均5.2m L/s, RUV (剩余尿量) 平均为85.8m L。按sohlege手术风险分类Ⅱ级33例, Ⅲ级19例。
1.2 诊断标准
临床上将年龄超过75岁, 合并或不合并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及糖尿病等合并症的BPH, 统称为高危BPH。
1.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中因3例合并膀胱憩室及膀胱多发结石, 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同时处理膀胱憩室和膀胱结石, 其余49例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 (PKRP) 。50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 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开放手术时增生前列腺腺体剜除后, 迅速热盐水纱布压迫前列腺窝5~10min止血, 并于膀胱颈5点及7点处“8”缝合, 后唇做荷包缝合;PKRP切除范围以膀胱颈和精阜为标志点, 切除深度尽可能达前列腺外科包膜层, 并修平膀胱颈后唇, 切除前列腺尖部增生组织, 使膀胱颈至精阜形成一条圆形通道。电切开始30min后静脉推注呋塞米20m L。切割完毕, 用Ellic冲洗器清除组织碎块, 彻底止血。手术时间一般不超过120min, 必要时分次手术。术后均留置F20~22三腔气囊导尿管7d, 生理盐水膀胱持续冲洗3d, 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必要时给予镇痛治疗。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5~125min, 平均72min。术中输血5例, 输血量200~400m L, 术后前尿道炎性狭窄4例, 门诊尿道扩张后治愈。一过性尿失禁2例, 予对症处理1周后症状消失。继发性出血1例, 再次手术止血。全部病例均满意出院, 术后随访3~12个月, 患者排尿功能恢复良好, Ipss8.5分, QOL 2.5分, RUV12m L。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递增, 对BPH患者的手术治疗目前仍存在较高的风险, 由于对高危BPH的诊断标准不一致, 大多数学者认为年龄在70或75岁以上, 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之一者可视为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由于这类患者手术应激和耐受性较差, 高龄及高危前列腺增生一直被视为BPH开放手术的禁忌证, 只有在对危险性充分评估的基础上, 及时在围手术期采取措施, 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1) 术前准备:高危BPH患者, 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都有改变, 即使比较轻的并发症都可危及手术的安全性。术前有合并症者予以相应治疗, 特别注意心肺功能的改善。术前心理治疗及综合性防治措施, 在老年患者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2) 麻醉和手术选择:本组有50例患者选用硬膜外麻醉, 2例因腰椎畸形行气管内插管, 硬膜外麻醉时避免麻醉平面过高或者使用对呼吸有影响的药物, 术中监测心电、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BPH患者全身状况及围手术期处理情况决定。本组3例患者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该术式较为简单, 但出血较多, 要求手术操作熟练、轻柔, 止血准确、彻底。PKRP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能有效的预防TURS的发生[3], 尤其适合心肺功能不佳的老年患者。 (3) 术后处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加强心电监护, 早期发现及处理并发症。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睡眠差引起的心肺等并发症。由于高龄患者体质的特殊性, 可适当放宽输血指征, 及时纠正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症。术后3个月内注意休息, 避免过度活动、爬楼梯、走远路, 应多饮水、勿用力排便, 预防迟发性出血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52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全部度过围手术期, 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术后随访1年, 均可通畅排尿。结论 对于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孙颍浩, 许传亮, 镘橙馔, 等.前列腺部分电切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7, 18 (10) :616~618.
[2]叶敏, 张良, 王伟明.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J].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2, 16 (5) :367~369.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篇6
关键词: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PKRP)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 近年来80岁以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不断增加, 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患者常出现严重排尿困难、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 影响生活质量, 常需手术治疗[1]。由于80岁以上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肺心病、脑梗死、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 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我们对收治的老年高危重度BPH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 (PKRP) 治疗并观察其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4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高危BPH患者98例, 年龄80~93岁, 均有典型的BPH症状, 并经直肠指诊及B超检查明确诊断。术前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28.8±2.6) 分, 生活质量 (QOI) 评分 (5.4±1.1) 分, 残余尿量 (100±35) m L, 最大尿流率 (Qmax) (6.0±2.5) m L/s, B超测量前列腺质量50~220 g;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1.95~8.46μg/L。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高者, 经检查及穿刺病理学检查排除前列腺癌。按Rous标准:Ⅰ度增生2例, Ⅱ度增生50例, Ⅲ度增生30例, Ⅳ度增生16例。术前因急性尿潴留均予留置尿管, 其中尿路感染60例, 肾功能不全40例, 并发膀胱结石20例。60例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 (Ⅱ~Ⅲ度) 、心脏支架置入术后、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萎缩等两种以上疾病, 其中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萎缩等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
1.2 方法:
98例患者均给予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 (PKRP) 治疗。常规行术前各项检查, 对患者的基础疾病均请专科会诊以协助相关疾病的诊治, 合理安排个体化治疗方法, 控制血压于140~160/90~100 mm Hg以下, 控制空腹血糖在8 mmol/L、餐后血糖在11 mmol/L以下。积极控制肺部炎症, 改善呼吸功能;积极控制尿路感染, 改善肾功能。术前均行手术麻醉风险评估, 直至达到或基本达到麻醉和手术要求。所有患者采取腔内手术治疗, PKRP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 冲洗液为生理盐水。患者行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或腰麻, 取截石位, 对并发膀胱结石者行钬激光碎石并吸净结石后再行前列腺电切。经尿道插入电切镜, 依次观察尿道、膀胱、前列腺、前列腺部尿道、精阜情况。根据前列腺大小、增生特点, 采用顺序切除法, 切割前列腺。完全切除前列腺;部分手术患者耐受力差只切除部分前列腺, 形成尿路通道。术后用膀胱冲洗器冲洗清除前列腺腺体碎片, 再次检查创面, 无渗血出血后留置F20三腔气囊尿管, 于气囊中注水30~35 m L, 导尿管牵拉固定, 术后常规冲洗膀胱1~3 d。
2 结果
本组98例患者, 手术时间30~60 min, 切除组织约25~130 g。术后病理均为BPH。术后无1例发生继发性出血, 无1例输血治疗。手术后发生尿道狭窄6例, 行尿道扩张后治愈。拔尿管后发生一过性尿失禁10例。术后常规行心脏、血压监护24~48 h, 持续膀胱冲洗2~3 d, 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睡前口服坦索罗辛缓释片0.2 mg, 预防膀胱痉挛, 同时积极治疗原有基础疾病。3~7 d拔除导尿管, 拔除导尿管后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 无1例患者死亡。手术后随访6~24个月, 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 讨论
良性BPH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 手术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高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差, 且多合并心、脑、肺、肝、肾等器官疾病, 手术风险较大, 一直被视为是开放手术的禁忌证, 导致很多患者放弃治疗。以前对这些患者只限于行膀胱造瘘术, 但易发生造瘘口感染或造瘘管滑脱,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 (PKRP) 治疗高危重度BPH具有较大的优势, 其特点如下: (1) 离子体技术用于前列腺切除, 工作电极、回路电极均位于电切环及镜体内, 电流不再通过患者身体, 避免皮肤烧伤和神经刺激, 且不会对心电不产生干扰, 提高了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的安全性[2]。 (2) 由于PKRP术中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介质, 它既是双极间的导体, 又消除了吸收后的稀释性低钠血症。据测算, 电切时灌洗液吸收量为 (10±3) m L/min[3]。文献报道[4], 因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电切综合征死亡者约占2%, PKRP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 从而减少了TURS的发生, 本组无1例TURS的发生, 因而说明适应证可以放得更宽。 (3) 组织切除创面凝固层厚度为2.0~3.0 mm, 电切同时有电凝止血作用, 减少了术中出血, 提高了手术视野的清晰度, 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本研究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 (PKRP) 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 (BPH) 患者98例, 术后随访6~24个月,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排尿通畅, 远期生活质量较好。同时高危BPH老年患者, 常合并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 机体功能常处于代偿边缘或失代偿状态。本组病例均并发有重要器官病变, 手术风险较大, 术前均请专科会诊协助诊治, 并针对每例患者制定合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积极进行相应的疾病内科治疗, 做好术前评估, 术中、术后跟踪及预防治疗。Berry[5]等认为前列腺增长1倍, 70岁以上者需要100年以上, 此推测为在高龄高危BPH患者中施行PKRP部分切除提供了理论依据。手术中应注意:在3、5、7、9点等重要血供处注意彻底止血[6];切割精阜附近腺体时要仔细, 避免损伤尿道括约肌[7];电切程度不必强求达到外科包膜, 对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必要时可采用“通道式”切除, 关键在于解除梗阻, 不必将前列腺组织完全切除, 能让患者能够恢复较为满意的排尿功能便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故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一般控制在60 min以内, 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手术安全性。
总之, 老年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电切 (PKRP) 不是绝对禁忌证, 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远期生活质量较好。而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格术中、术后监护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海彬, 王家强, 孙文涛, 等.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7) :1279-1282.
[2]阮海峰.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32) :179-180.
[3]宋宇, 石永丽, 陈国强, 等.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18) :2276-2277.
[4]任鹏, 孙发, 李洪辉, 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4) :187-188.
[5]Berry SJ, Walsh PC.The development of human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ith age[J].J Urol, 1984, 132 (3) :474-419.
[6]杨镜秋, 杨庆涛, 周德荣, 等.经尿道单极与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24) :5425-5427.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篇7
关键词:癃畅颗粒,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在中国,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发展以及国民平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这一老年男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很多老年人因体质因素,无法耐受手术。中医药学在BPH的治疗方法上有独到优势。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60例BPH患者应用癃畅颗粒、舍尼通进行以下临床对照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 1基本情况
患者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前列腺增生[2],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最小年龄63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为( 66. 52±5. 32) 岁; 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为( 67. 38±4. 74) 岁。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均未丢失。
1. 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于8分,生活质量评分大于4分,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大于20 m L。排除前列腺癌、前列腺炎、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
1. 3 药物
治疗组: 癃畅颗粒。成分: 党参15 g、炙黄芪15 g、山茱萸10 g、牛膝10 g、皂刺5 g、穿山甲5 g、瞿麦5 g、土茯苓10 g。每天3次,每次1袋,28天为1个疗程。颗粒剂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药剂科提供。
对照组: 舍尼通。成分: 水溶性花粉提取物P5 70 mg,脂溶性花粉提取物EA10 5 mg。每天2次,每次1片,28天为1个疗程。舍尼通 由南京美 瑞制药有 限公司生 产,批次号C1420202842。
1. 4 观察项目
( 1) 排尿症状影响下生活质 量评分 ( quality of life,QOL) ; ( 2)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 ; ( 3) 残余尿量( post void residual urine volume,PVR) ; ( 4 ) 最大尿流率 ( maximum flow rate,MFR ) ;( 5) 中医症状( 尿线状况及夜尿次数) 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量化评分。
1. 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 <0. 05为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各指标数据经检验均为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 QOL 及 IPSS 评分情况
经t检验: QOL评分和IPSS评分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治疗结束后,两组之间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 227,P = 0. 785 > 0. 05) ,IPS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 488,P = 0. 023 < 0. 05) 。表明癃畅颗粒优化IPSS评分作用可能优于舍尼通,但优化QOL评分作用可能与舍尼通差异不明显。见表1。
2. 2 治疗前后 PVR 和 MFR 情况( ± s)
经t检验: 两组患者PVR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治疗组治疗后PVR相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68. 579,P = 0. 000 < 0. 05) ; 对照组治疗后PVR虽然下降,但对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2. 100,P = 0. 065 > 0. 05 ) 。治疗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 t =6. 264,P = 0. 000 < 0. 05) ,表明癃畅颗粒降低PVR的作用优于舍尼通。见表2。
经t检验: 两组患者的MFR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 395,P = 0. 699 > 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F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药物都可能有改善患者MFR的作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FR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5. 305,P = 0. 000 < 0. 05) ,表明癃畅颗粒优于舍尼通。见表2。
2. 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 尿线状况和夜尿次数) 评分情况
经t检验: 治疗前两组的尿线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 086,P = 0. 932 > 0. 05)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表明两组药物都可能改善患者尿线状况。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线状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 15,P = 0. 045 < 0. 05) 。表明癃畅颗粒在改善患者尿线状况方面可能优于舍尼通。见表3。
经t检验: 治疗前两组的夜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 382,P = 0. 707 > 0. 05)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表明两组药物都可能改善患者夜尿次数。治疗后两组患者夜尿次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 952,P = 0. 009 < 0. 05) 。表明癃畅颗粒在改善患者夜尿次数方面可能优于舍尼通。见表3。
3 讨论
3. 1 癃畅颗粒临床作用评价
BPH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该症状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对BPH的治疗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的模式。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发挥着独到的作用[6]。癃畅颗粒是中药经验方,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应用二十余年,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次临床观察通过对照及分析QOL评分、IPSS评分、PVR、MFR,证实癃畅颗粒疗效良好。在BPH的保守治疗及对症治疗上可以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3. 2 癃畅颗粒配伍意义
补肾益气: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7]。黄芪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的作用[8]。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富含牛膝多糖有明显的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作用[9]。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对组织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0]。以上四药配伍,起到补肾益气、促进气化的作用。
活血利湿: 皂刺消毒透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11]。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具有扩张血管壁降低外周阻力及抗炎作用[12]。瞿麦清热利水、破血通经,具有利尿作用[13]。土茯苓解毒,除湿,对细胞免疫有抑制及抗炎、抗菌、抗真菌作用[14]。以上配伍起到活血通淋的作用。
3. 3 癃畅颗粒作用机理
通过临床观察说明癃畅颗粒具有优化QOL评分、IPSS评分、PVR、MFR的作用。BPH的病机多为肾衰气虚、血瘀湿阻,本虚标实之证,以补肾益气、活血利湿两组药物针对病机起到补虚扶正、利水通淋的作用。肾气充足则气化有力,去瘀化湿则下焦通利,起到改善排尿困难临床症状的作用。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249例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年龄49~81岁,其213例患者排尿困难病史5年以上,症状多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尿线细、尿后滴沥,经B型超声、CT、尿动力学检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等检查,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
2 结果
249例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中,158例配合药物治疗,69例进行微创治疗,22例手术治疗,2例进行微创治疗失败改手术治疗。249例患者经入院治疗、手术后均康复出院,经跟踪走访患者,2例1年后出现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BPH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良性疾病这一问题目前已经过研究得到证实。在其缓慢的临床进展过程中,BPH患者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下尿路症状,也可以表现为突发的急性尿潴留。其症状随着病理改变而逐渐出现。目前认为BPH患者接受外科治疗是疾病进展的最终表现形式。近年来,泌尿系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RP)、超微波治疗等微创手术在临床的不断开展,还有药物的应用,使外科治疗BPH的安全性及近期、远期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运用5α-还原酶抑制剂、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植物药和中药制剂等药物治疗,可以解除梗阻,缓解下尿路刺激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医疗效果。
3.1 药物治疗
随着药物疗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提高,使BPH药物治疗的可接受性也有所提高,BPH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性肾上腺能受体α1拮抗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两种,α1ARA是治疗BPH最常用的药物,其具有疗效好、作用快、疗效优于5α还原酶抑制剂。人体中的5α还原酶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韩国学者近来报道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的长期联合应用明显降低BPH患者临床进展的比率,尤其是尿潴留、接受外科治疗的比率[3]。当二者联合用药时,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推迟急性尿潴留发生的时间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时间,整体评分中的轻~中度患者适于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α-阻断剂,但不良反应是会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以及出现头晕等;而通过选择具有前列腺特异性的α-阻断剂,则可降低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4]。在TURP基础上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与TURP疗效相似,同时有术中出血量少、较少发生TURS、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等特点[5]。缺点是切除时前列腺窝内较毛糙,有焦化的组织,影响对包膜的判断。
3.2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和中度增生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重度增生的患者仍需手术治疗才能解除梗阻,开放前列腺切除术具有疗效可靠,不但手术操作简单,还可以同时处理膀胱病变等优点,如前列腺体积太大等。
参考文献
[1]叶章群.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6, 25 (5) :390.
[2]Emberton M, Andriole GL, Rosette J, et al.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a progressive disease of aging men[J].Urology, 2003, 61 (2) :267-273.
[3]Kim CI, ChangHS, Kim BK, et al.Long-term results ofmedical treatment i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Urology, 2006, 68 (5) :1015-1019.
[4]朱生才, 刘明, 王建业.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4~10μg/L的前列腺癌“灰区”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6, 25 (4) :269-271.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篇9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泌尿外科疾病, 主要引起患者下尿路梗阻, 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我院在2008年1月1日~2012年5月16日共收治了3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 对其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 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1日~2012年5月16日共收治了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6例, 年龄58~82岁;病程1~16 (平均7.5) 年;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夜尿多、尿急、排尿困难。其中充溢性尿失禁患者10例, 慢性尿潴留患者19例。病史: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 高血压患者17例, 糖尿病患者5例, 冠心病患者2例,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例, 膀胱结石患者4例。留置尿管史:其中1次13例, 2次6例, 3次3例。直肠指检查:BPHⅡ度19例, Ⅲ度17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检查, 控制尿路感染, 对于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给予留置尿管2~3w改善肾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 将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均请相关科室会诊积极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取截石位, 对患者会阴部碘伏消毒。电切镜为F24的沈大电切镜, 均给予耻骨上膀胱造瘘, 冲洗液是电切灌洗液, 电切功率120~130W, 电凝功率80~100W, 压力60~90mmH2O, 进行低压冲洗, 流量控制在100~200ml/min。在监视器的直视下, 经过尿道进行电切镜的插入。首先观察患者的膀胱三角区前列腺段的尿道长度、增生的前列腺和精阜的关系。对于4例膀胱结石患者, 其中2例由于结石较小, 则采用电切镜的方式取出结石[1]。另外2例结石较大, 同时给予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 给予排尿实验, 如果排尿通常, 则放入三腔尿管, 在气囊内注入30~40ml的水, 在患者的大腿内侧固定牵拉尿管。术后, 要用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连续冲洗, 时间为24~72h, 等冲洗液清亮了之后, 则可以终止冲洗。根据患者的病情, 术后5~7d, 取出尿管[2]。
1.3 观察指标
观察3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手术前后的IPSS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QOL (生活质量评分) 、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3]。
2 结果
3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均成功, 无死亡病例, 手术时间32~72 (平均57) min, 术中出血量101±13ml, 2例患者在术中进行输血, 2例出现轻度尿失禁, 经行肛提肌功能锻炼2~3w后症状好转, 3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3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IPSS、QOL、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具体的结果如附表所示: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 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较差, 并且多数患者都合并有心、脑、肺、肝、肾等一种以上重要脏器合并症, 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 术前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处理, 保证手术安全, 要特别关注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术后, 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饮食、锻炼等方面的护理, 以有效的降低或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以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目前, 临床上对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 采用的治疗方式很多种, 比如:开放手术 (经耻骨上及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 、激光、电汽化等离子的电切技术, 但在患者所选择的范围、安全性、并发症及疗效等方面, 均不能超越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可以切除彻底, 并且创伤小、恢复较快。通过观察36例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观察指标对照表, 表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1]柴军, 刘春林, 张进生, 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49例[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1 (7) :1191.
[2]蔡聪, 蔡楚丹, 洪汉业, 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中静滴3%氯化钠溶液预防稀释性低钠血症[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9, 28 (9) :7225-7240.
[3]杨大坤, 沈恩杰.尿道电切联合大力碎石钳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J].浙江临床医学, 2008, 10 (10) :1340.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推荐阅读: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论文05-10
高危前列腺增生06-03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06-10
良性前列腺增生伴结石09-17
良性乳腺增生论文11-10
良性前列腺综合征11-25
良性构建10-15
良性引导01-18
良性心理05-15
良性课堂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