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构建

2024-10-15

良性构建(共11篇)

良性构建 篇1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其后,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战略联盟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目前获得普遍接受的一种概念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特定事业职能部门, 为达到特定的战略目标, 通过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而结成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的协议。战略联盟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其中关于联盟伙伴关系管理的相关研究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战略联盟关系管理的难点

(一) 选择联盟伙伴

联盟伙伴的选择是战略联盟关系管理的起点, 一个好的联盟伙伴是联盟战略成功的一半。但是联盟伙伴的选择却并不简单, 这是因为联盟成员需要根据市场竞争和联盟战略来决定, 最终能否实现联盟还取决于对方的合作意愿。因此, 联盟中的各方实际上处于一个动态的连续博弈过程中, 一方考虑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实现战略意图, 另一方则考虑在联盟过程中能否以较低成本获益。

(二) 维持信任关系

战略联盟中的各方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 其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管理哲学、企业文化以及日常的业务流程都不尽然相同, 这些不同决定了联盟伙伴间不会天然地建立信任关系并融为一体。因此, 如何建立并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也是联盟关系管理的一大难点。营造信任关系的方法有建立信用等级以评价联盟伙伴的信用指数、搭建顺畅的沟通渠道和广泛的交流平台以保证伙伴间的信息共享、在联盟内部建立公正的规章制度以维护联盟各方的利益等。

(三) 合理分配利益

无论是企业还是战略联盟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组织, 获取经济利益是构建联盟的初衷, 也是伙伴参与联盟的动机。一个联盟的建立, 同时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利益和风险分配格局的形成。伙伴间的利益分配要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 根据联盟成员的贡献程度进行利益分配。另外, 联盟应尽量做到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 只有这样, 才能使伙伴真正获益, 从而建立良性的伙伴关系。

二、良性伙伴关系的标志

(一) 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经营作风、传统习惯、公共形象以及处事行为等。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 在战略联盟关系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 良性的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联盟各方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基于文化独特性的考虑, 联盟伙伴间不必追求文化的相同, 但是要坚决避免文化的冲突, 一般而言, 互补的文化是较为理想的。

(二) 相互信任

信任是合作的第一前提, 能够结成战略联盟本身就建立在一定的信任基础上, 但是战略联盟伙伴间的信任是有限的而非充分的。有限信任必然伴随着关系管理中的不信任, 良性伙伴关系的氛围是相互信任的, 至少在关键问题上是相互信任的。在联盟实践中, 信任不是单方面的要求, 它需要建立在双方坦诚的心态基础上, 心存戒备地要求伙伴对自己的信任是不现实的。

(三) 求同存异

企业个性的存在决定了企业在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联盟成员应尊重对方的个性, 正视存在的差别, 积极协商合作。因此, 只有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才能使联盟关系得以良性维持, 实现联盟目标。

三、构建良好伙伴关系的方法

(一) 建立专门的关系管理职能部门

关系管理职能部门负责联盟具体管理工作, 协调组织内的联盟活动, 制定规章制度来规范联盟成员的行为, 同时还可以分享和利用成功联盟的管理经验。建立专门的联盟职能部门可以从四个方面创造价值:完善知识管理、提高外部知名度、提供内部协调和干预问题。

(二) 制定关系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活动上都制定了具体流程, 却往往忽视关系管理的流程制定。许多成功的战略联盟通过制定规划和指南, 使联盟管理过程系统化, 形成具体的关系管理流程并具体到每一阶段, 比如伙伴的选择、联盟关系的维护和利益的分配等。

(三) 任用高素质的联盟经理

联盟经理决定着企业的合作意愿能否变为现实, 其合作意愿、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略联盟的成败。高素质的联盟经理不仅可以保证联盟流程的顺利进行, 还可以为企业在联盟中建立强势地位。在关系管理中, 联盟经理的管理水平更为关键, 因为联盟关系管理中的难题解决不仅需要管理者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而且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 要构建良性的伙伴关系, 必须为联盟的职能管理部门任用一位高素质的联盟经理。

(四) 协调和审查联盟关系

协调指的是通过协商调解实现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 并通过良好的沟通保证联盟成员间的无缝链接。审查是指审视联盟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 战略联盟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能够比其他的交易安排产生更多的价值, 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 联盟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要求联盟成员应认真审查联盟关系是否具有价值, 甚至可以对联盟进行周期性审查, 以保证联盟的有效和协调。

良性构建 篇2

无为县汤沟中学 王开东 一次研讨会上,一位教初中的语文老师感慨地说: “现在一个班级犹如一幢五层楼,每层楼上都有一些学生”。言下之意,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档次各异,而传统的。IIE级授课制。又只注重面对群体,忽视个体,导致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教师“不讨好’’。其结果与素质教育“全面抓,抓全面”的宗旨大相径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施教,既注重群体的共性,又注重个体的差异性,以人为本,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无为县教研室盛书山老师,在长期的教改实践中,总结出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是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98年,我在盛老师的指导下,着手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改实验。一实验指导思想(一)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 小平同志在l 984年发布“三个面向”的指示,是以人为本的。“异步推进教学法”总的指导思想。吕叔湘把“三个面向”解释为“第一个‘面向现代化’,简单点说就是高效率,而要取得高效率,势必要高速度;第二个‘面向世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语言文字要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第三个‘面向未来’,就是要更进一步现代化,更进一步国际化,而不是相反。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坚决废除传统落后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全面开展“听、说、读、写”各层次的训练;以人为本,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现实目标和长远目标,使学生适应未来的挑战,努力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有用人才。我们在“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中,按“三个面对”的指导,着重进行了“全面高效”的研究。(二)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本实验追求的目标。本实验中的“四阶六步”就是按叶老这个思想来设计的。特别是“四阶”中的“引读感知,启读生疑,研读演练,迁移运用”是熔“听、说、读、写”于一炉,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四个“认知阶段”整合起来,使学生遵循认知规律,异步推进,提高阅读效率,丰富写作技能,而施教过程中的“先死后活” “先扶后放”,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逐步做到“不待老师讲,自能读书;不待老教师,自能作文”。吕叔湘先生早在20年前就指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问_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张志公先生也曾说“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效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吕叔湘先生指出: “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张老也指出:“能用尽可能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强的表达效果。”根据吕老和张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我们进行了高效低耗的研究,而要达到“高效’’,势必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那些只着眼于少数尖子生的“鲤鱼跳龙门”,不仅“高效”成了一句空话,也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如何“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一是要看眼于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所发展,二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贴近认知规律,而这两点,正是“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精魂之所在。“异步推进教学法”中的“异步分层”,正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分层发展,异[!--empirenews.page--]步推进;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四阶六步”正是贴近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流程。(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首先运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使教学程更富有科学性,把控制论引进课堂,具体表现为定向控制、定度控制、定量控制、定序控制。通过定向控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多元化的组合式的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系统化、具体化。钱梦龙说: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目标是把教学过程变成可操纵的‘把手’”,就是这个道理。定度控制,就是根据量力性原则,对教学对象作实事求是分析,设定不同层次学生异步推进的“障碍”,但这种定度要有分寸,要接近“最近发展区”,这并,既讲适应,又叫发展,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素质教育的目标;“异步推进教学法”中的定量控制要放在三个方面:课对量的控制,课堂教学容量的控制和训练量的控制。信息社会,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追求大容量,但应有度,尤其是训练的量不易把握,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 “一些学生的智力活动的一个弱点是活动无规则,不能把训练内容与时间联系起来,犹如转数失控的车床,忽紧忽慢,大脑处于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他提出: “要想发展学生智力,需把单位训练内容与单位时间联系起来。”并且卓有成效.由此可见,定量控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定序控制,使进入课堂教学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优化学生思维流程,向45分钟要效率。“异步推进教学法”中的“四阶六步”及其变式,无一不是系统反馈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及时搜集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异步推进的过程。其次,运用信息论的有序原理使课堂结构实现开放,走向有序.在“异步推进教学法”中,我们坚持开放式教学,广采博纳,兼收并蓄,不断吸收占今中外精华,同时把课堂信息传播渠道化为网络式的信息系统。使知识的获得从低级到高级,由感•陛到理性,逐层发展,异步推进,强化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从而走向有序,并最终使学生成为全面加特长的人才。最后,我们还运用系统化的整体原理,使课堂教学结构发挥更大的作用,使课堂结构整体优化,熔“听、说、读、写”于一炉。此外,我们还实现民主化管理,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既有教师的主张,也有学生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努力发挥异步分层小组的优势,结合班集体的凝聚力,发挥整体优化的最大功效。二实验目标 本实验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实验最重要的形式“小组讨论”,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中,实现性格互补,人格融合,意在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实验最重要的内容是作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阅读与写作,两手都硬起来,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本实验不仅注重眼前目标,而且注重长远目标,大力提倡“创新是灵魂”,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老师,尤重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并提供品质保证。[!--empirenews.page--] 三实验方法 为了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教师首先要把无关变量控制 小程度。我的实验班和对照班,老师相同、学生数相同、学生 成绩大体相同(我校按学生成绩好、中、差搭配分班)、男女 例相同、生源均来自农村,除授课的形式外(对照班按传统教 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作业、平时训练及考试均相同。一样的教学条件下,我开始了实验的具体操作:(1)首先与学生商讨“异步推进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这种教法,喜欢这种教 让这种教法深入人心。(2)面向全体学生,摸底铺排,在充 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分为A(低层)(中层).c层(高层)三层,也可发动学生用自我鉴定式来 分层,同时,要让学生展望自己在单位时间里,通过异步推进达到的新层次,树立异步推进的目标。(3)教师对分层的学合理搭配,构成小组内各层次的有机组合,为小组讨论作准备。(4)在“指导预习”中,教师告诉学生预习方法,鼓励学生填写“质疑卡”。在充分参考不同学生的质疑,即完全了解学情的一半,结合课文的重、难点,设定“异步推进”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争取有的放矢。“中学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为“四阶六步”。“六步”的操作步骤:(1)指导预习;(2)同步教学;(3)分组讨论;(4)异步训练;(5)课堂小结;(6)课外练习。这六步又大概归为四个阶段,即“引读感知阶段(一步);启读生疑(二步);研读演练阶段(三、四、五步);运用迁移阶段(六步。这“四阶六步”操作体系充分展示了“异步”的规律性,使学生主 体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引读感知阶段” 再次预习课文,着眼点有二:一是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情。,做到心 中有数课堂教学的有机组件,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启读生疑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实现教学目标中思维趋势、思想情感的控制。当学生的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数师要创设情 境,使之兴奋,特别要通过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来控制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导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学生进入情境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所肩负的“文”“道”两方面的任务。促进学生智力因索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课丈,并通过明确的“重点、难点”,激发出学生的“疑点”,教师也可参照学生的“质疑卡”中的有价值的“质疑”,设疑铺路,相机诱导。“研读训练阶段”是教学的主体部分,包括“分组讨论、异步训练与课堂小结”。在分组讨论中,教师就“启读生疑”中 “重点、难点”所产生的“疑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特别要捕捉讨论中进发出来的创新思想。例如在小说《落棋有声》中,究竟应选大黄,还是小李.几乎所有的人都说选“小李”,只有一个学生说“不一定”。他分析说,如果厂里一潭死水,就选“小李’’,凭借他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大刀阔斧,或许能闯出一条出路。反之,如果厂里“经济效益好,只是职工关系紧张,就不妨选大黄。因为大黄“性格沉稳,善处人际关系”,让他来搞好职工关系,使全厂群策群力,不是挺好吗?对于这种创新思想,我及时表扬,并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正足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具体表现。在“异步训练”中,教师要融合学生质疑的情况,设置三至四层的训练题,在小组讨论后,分发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但一定要完成属于自己的“基本口粮”,同时要跳一跳,力争在异步推进的过程中,最终“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要介入,利用点滴时间,个别辅导,并积累反馈情况,为后一层的“课堂小结”作准备。在“课堂小结”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并促使他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归纳提炼,去粗取精,这也是一种异步推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不拘一格。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主张“今天的知识今天要用。”为最后的“迁移运用阶段”蓄势;在“迁移运用”中,学生能有效运用新学的知识,老师要及时表扬,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老师要大力推广,因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终极目标是育人。”是要培养出各具个性,不断追求新知,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empirenews.page--] “异步推进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成功地把全班的、分组的、分层的、个别的教学,融会贯通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是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异步推进,也是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异步推进,不仅足个体、小组的异步推进,也是全班的包括老师在内的整体的异步推进。但本教法并不反传统,其本质是为落实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传统精华的一次积淀。例如本教法为落实“因材施教”而异步分层(学生的分层,教学目标、内容的分层),它与以往的分组教学.层次教学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而具体“四阶六步”又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三分法”与“四分法”密不可分,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步推进教学法”主张变讲堂为学堂,尤重点拔式教学。针对学生的三种障碍(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抓住教材三点(重点、难点、疑点),从三个方面(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实际),通过三条途径(画龙点睛,掌握知识要领;举一反三,实现能力迁移;启发探讨,求得教学相长),达到三个目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这些点拔教学的理念,正好为“异步推进教学法”教学内容设置的每一“阶”,每一“步”作参照,善莫大焉。张定远老先生说:“语文教改不能摒弃符合认知规律的传统”。此言得之。具体来看,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方法如下:(一)全面全程的分层推进。“异步推进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始终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异步推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要在思想上确立学生是正在发展的人的观念。由于学生的遗传禀性、生活经历、家庭教育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可能一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没有两个“两滴水那么相似”的孩子。近年的脑科学研究也提示了这样事实:我们每个人的大脑至少由八种智力组成。而这些智力和能力都在大脑中有相应的位置。在每个人的大脑里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不尽相同,在情感、行为和认知能力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的发展有着类型和层次的差别。这种差别是先天和后天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打比方来说,这些学生本来就不是站在同—起跑线上,个人的体能与速度也不一样,让他们沿着同一轨迹,齐步跑到终点,怎么可能呢?苏霍姆林斯基说: “不了解学生的心灵,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他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关心和教育是一句空话。”教育者要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要能看到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可塑性都非常大,不能用静止、绝进行讨论。有时,或是小组讨论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或是为了更深层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我还故意挑起矛盾,然后,选两个观点相左的小组为单位,展开交锋,两个小组,8位辩手,唇枪舌剑,一个小组败下阵来,另一小组又可补充应战,直到大致统一思想为止(允许保留意见)。这样的小组,充分调动了个人钻研的积极性,有力地发挥了集体的凝聚力,集思广益,把教学过程变成课堂教学、小组学习和个人钻研有机结合的过程,小组中C层的学生,还担当小先生的角色,能很好地帮助A、B层的学生;而A、B层的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中,有自己的分层任务,同组成员中,有自己学习的榜样,追赶的目标;这样,内在上有动力,外力上有帮助,自然学艺精进,有人认为C层的学生,在这样的小组讨论中,收益不大,我曾为此调查过此类学生,他们普遍反映收获颇丰,原因有四:其一,A、B层学生并不像老师想的那样,他们思维能力活得很;其二,在七嘴八舌中,自己常常电光石火般地获得灵感,得到启发;其三,本组的学生对自己期望值高,自己担当小先生时的分析、阐述,加深了自己对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戏称为“互学相长”;其四,自已作为小组的领军人物,还要团结本组,与别的小组平等竞争,维护本组的尊严和荣誉,因此,压力挺大,不由得自己不努力,由此看来,这种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群体学习,是一科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有利于形成一个内聚力强的优秀班集体。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试卷分析、知识竞赛,我们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四人小组成为互帮互学的战斗集体,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相互协作能力,这不仅达到了现实的教育目标,又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目标。为了诱发学生的紧迫感,每次我们都规定了小组讨论的时间,对讨论结果快而准的小组,及时表扬,将小组的成功与每个成员的讨论状态联系起来,使小组中A、B、C层的学生都能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为了加强小组的凝聚力,为了让同学真正成为“同学”,每次考试,我们还算出小组的平均分,并与各人的得分算出平均数,作为他们考核时的最终分,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以小组为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异步推进式的小组讨论法,实质上是小组整体推进和小组内动态推进的和谐统一。[!--empirenews.page--](2)性格互补。无容置疑,学生的性格“多姿多彩”,有羞羞答答的内向型,也有快人快语的外向型,因此,教师分组时,应合理搭配,使一个小组之内,性格互补,这样一来,在小组讨论中,外向型的人,客易在讨论中先声夺人,打开局面,拓展问题的广度;而内向型的人,在听了多种观点后,深思熟虑,又有可能增加问题的深度。只有这样,小组讨论才会生机盎然,永不败色,而小组讨论后的反馈,更是离不开小组中性格外向的急先锋,他们有助于把小组讨论引向全班讨论,师生共论。同时,他们的鲁莽和表述不当,有时还促使内向型的小组同盟军,起来补充更正,如此一来,他们一回“局促”,二回“羞涩”,三回就会“坦然”,因此,和谐的小组学习,不仅是知识间的流通和碰撞,更是性格间的交融和补充。(3)性别协调。俗话说: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心理而言,这话很有道理。因为,在异性面前,一般人都会精神愉快,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中学生也不例外,渴望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是他们的共性,为了把男女生的表现欲引上正确的轨道,使男女生争相在学习上,表现自己的风采,展现自己的魅力,我们异步推进式的小组中,尽量做到性别协调,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杜绝小组讨论中的“跑题”,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而且男女生由于性别不同,思维方法有差异,还有助于问题讨论的深入,女生偏于“感性”,男生长于“理性”,主“情”的发扬审美感受力,主“理”的提高逻辑推导力,因此,小组讨论中,既有文学的阐发,又有科学的概括;既有艺术的具象,又有科学的抽象;既有文学的“结晶”,又有抖学的“结论”。小组讨论中的性别搭配,实质上足“感性”和“理性”的沟通,“艺术”与“科学”的匹配,小组讨论的学生,最初都在形象感染中陶醉,最终又在逻辑推理中清醒。在主张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人文教育的今天,异步推进式的小组讨论,无疑达到了小组讨论的较高境界。(四)有序有理的作文训练。异步推进式的作文教学,尤重作文教学的有序。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有科学的步骤,统一的安排,周密的计划,这不仅指单篇训练,就作文的整体训练而言,也应当有个完整的计划,按照序列进行训练。这个序列的重要依据是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先突破一点,然后带动全局)和作文本身的规律(先易后难,先借鉴,后创作再创新,先片断后完篇)。具体做法是先按文体组元。每种文体又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如记叙文单元分为写入、记事、写景、状物等;讨论文分为提炼观点,选择论据,巧用论证等;说明文分为说明事物的特征,安排说明的顺序,运用说明方法,锤炼说明语言等。每个小单元再分为若干片断。写人的又可写为:人物肖像、人物对话、人物行动、人物心理和场面描写等片断,先练单一片断,再进行综合完篇训练。在每单元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先对各个训练点的难度进行恰当的评估,然后,把它们分为A、B、C三个能力层次,使A、B、C三层的学生训练时各有侧重点,特别是A层学生,一定要先“死”后“活”。先要拼“死”完成自己的“固定口粮”,在教师评讲了B、C类优秀习作后,再逐层推进求“活”。这时候,A层学生,写有依据(教师评讲时总结的规律),学有范例(B.c层学生的优秀习作),练有重点(异步推进的新目标),自然大有收获。在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异步推进先后的衔接和内容的协调一致,使两者水乳交融,水到渠成。例如,在教学《羚羊木雕》这一课时,课后有一习题,要分角色扮演。由于c层的学生大多数喜欢“抛头露面”去表演,据此,我精心设置了一组作文题。A层《×××在农演中》(重点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B层(《×××在表演中》(重点是“神态描写、场面描写兼及语言、动作描写),C层“我在表演中》(重点是自己的心理描写)。这样一来,通过一次情境作文,把人物描写的方法,一一展示给学生.事实证明,在优秀习作的评析中,同学们情绪高涨,常常捧腹大笑,各层次的同学都受益非浅,此后,A层学生通过异步推进,也较好地掌握了后凡种写人的方法。[!--empirenews.page--] 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我还提供话题,让小组先议一议,各抒已见,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再由小组完成提纲,然后,由小组自我推荐提纲,教师再集中拿到全班来进行评点。大家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思路,提高了认识,不仅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且有助于厚积薄发,深思慎取。A、B、c层的学生、刚刚在小组讨论中,小有收获;接着,又在全班的提纲评点中,大有教益。这也是一种异步推进。四实验成效 经过三年的摸爬滚动,实验终于有了成效。(一)促进了教师教研教学水平的提高 自从参加课题组后,我用“异步推进教学法”教学,自己也从中获益,教研教学水平突飞猛进,教学从原先的盲目随意的自由王国,进入了科学行序的必然王国。近年来,在县市论文竞赛中,我先后五次获奖,九八年,见习期刚满的我,又一路过关斩将,被评为“无为县首届教坛新星”。(二)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异成绩。2000年,我用“异步推进教学法”教出的学生,会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与同类的11所完中相比,我校均分第二、及格率第二,优秀率第二。尤为可喜的是,我执教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差异较大,充分显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巨大生命力。(具体分析见对比表)班级n51分55分59分63分64分66分67分68分69分70分71分72分73分75分76分77分78分79分80分82分83分84分XSCV实验班48人***231122173.84.86.5对照班48人11***22000011068.45.88.5(X为班平均分,s为标准差,cv为差异系数.)(三)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近年,我用异步推进教学法辅导学生作文,喜获丰收:在各类竞赛中,虽然实验班和对照班参赛人数均相同,但获奖的几乎都是实验班的学生,九八年,实验班的伍吉俊同学,在《初中生必读》暑期“我与××”大奖赛中,荣获优胜奖;九九年,在“光辉的五十年”征文比赛中,实验班B层的王何伟获无为县二等奖,c层的杜红燕获安徽省一等奖。2001年,我执教高一,对学生而言,我的“异步推进教学法”虽然刚刚起步,只推行了半学期,但在期末统考中,实验班学生自的写作水平已明显高于对照班。分析如下:班级n34分32分30分29分28分27分26分25分24分23分22分21分20分XZP实验班45人***7.9分4.66P>0.01对照班45人***.1分(其中,总分为35分,n为班级人数,x为班平均分z为差异检验,P为概率)(四)有助于差生转化. “传统的浯文教学”“齐步走”“一刀切”,使差生总是活在失败加失败的阴影中,而“异步推进教学法”,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为差生树立了努力一下就可达到的目标,结果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差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终于找回了自尊,确立了自信,容光焕发地之上人生舞台。2000届高考毕业生中,实验班有两名同季云峰与周洋,入学时,总分分别为395分和409分,均为自费生,季云峰的语文只有51分,而周洋更是少得可怜,只有49分,两同学一度丧失了信心。98年,我接手这个班级,担任班主任,并行始了“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对于季云峰,由于他写作文时全都是家乡的老土话,我就此对他大加表扬,把他树为实验班的“赵树理”,鼓励他写出充满乡土气息的好作品;对周洋,由于他性格及其内向,我就与他交心,告诉他“性格决定命运”,要他在“小组讨论。”中改变自己,争取每堂课发一次言,终于周洋战胜了自我,在课堂上,屡错屡答,锲而不舍,后来这两名同学,语文成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带动了其他学科。2000年会考,周洋语文考出了全校最高84分,高考中,季云峰语文考了100分。结果这两个同学分别抚顺石油学院和华东冶金学院本科录取。在周洋给我的一封信中,他深情地说:“老师,在认识你以前,我足一棵小草,默默地生长没有人知道;在认识你之后,我是一棵挺拔的树,时刻渴望暴风雨的来临。”我感觉,这不仅是对我的最高褒奖,更是对“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最大肯定。[!--empirenews.page--] 五分析与讨论(一),死中求活,让模式开放创新 1.模式运用,应体现开放性。“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是科学,就有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化为课堂教学的规律、是盛老师创立“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最初动机,但他同时强调“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定要“胸怀宽广”,体现开放性,因为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则,而提炼出包括性的教学形式、方法、手段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的教学样式,从静态看,足一种教学的结构,从动态看,是一种教学的程序,但既然是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僵化和平庸,因此,异步推进教学法尤重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超越和突破,使模式在动态、开放、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臻于完善。异步推进教学法,既是一个选择和革新传统教学的过程,挖掘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和重构,更是一个体现现代教育开放的教育模式。可以说“开放性”是“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灵魂。2.模式运用,要体现个性化。教师高扬创新旗帜,有模式,但决不能模式化,应灵活运用于教学实际,体现教师的个性化。因为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学模式也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的程序,教师针对不同的课型应创造出“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各种变式,“四阶六步”也可自由增编和脱落,在预设的模式中还可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并创造、活化为教学个性,进而升华、美化为教学艺术。因此“异步推进教学法”的课堂,经常出现“点拔式的异步推进教学法” “学长式的异步推进教学法”“导创式的异步推进教学法”等,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是艺术”的特征。可以说 “个性化”是“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目标(对教师而言)。(二),培养习惯,让学生主动发展 柳斌同志在谈素质教育时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个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而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叶老在他的论著中曾数十次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具体到“异步推进教学法”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给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制定自学语文的常规等,在这些良好习惯养成之后,学生主动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还应该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具体策略有“五让”,即“目标让学生清楚,疑问让学生讨论,学法让学生总结,练习让学生自选,小结让学生归纳。”果真做到这些,就可以挖掘出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了品质保证。(三)质疑问难,让学生有章可循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而“问题”产生于“疑问”,“疑问”产生于“差异”,“差异”缘于“比较”,因此,“产生问号”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教学生学会比较,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将眼前的“问题”与生活实际,与已有知识,与老师或同学的观点,与教材说法相比较,从差异处发现问题。而这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如何示范,适时点拔,教给学生方法。[!--empirenews.page--]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当吃雪的战士被问到,“你觉得苦不苦”时,战士“笑了笑”说。而被问及“你对祖国和人民有何要求时”,战士“想了想”才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笑了笑”,表明了这个问题常被问,战士的答案了然于胸,然而,战士却从未想过要向祖固和人民索取什么,猛然被问,一时间却回答不上来,正是这“想一想”,暗示了我们的战士为革命流汗流血,却不求索取的无私奉献精神,突出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由此可见,只有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异步推进教学中的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才能顺利进行。质疑问难,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着眼点却是培养创新精神。(四)小组讨论,让学生协作学习“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为了激发思维的灵光。“异步推进教学法”尤重小组讨论。语文学习,于仅以理性为指导,以个体经验为基础,而且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这其中既有语文教材的“情”、“意”,“志”,也有学生在情感交流中的人格融合,小组讨论中,不仅互相切磋砥砺,异步推进,共同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互相协作的精神,现代社会认为,未来的人才,应该是富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的人,小组讨论,最终的指向应上升到这一高度。以上,我以偏概全地谈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的一些情况,限于眼界所及,很难说透说全,借用郑板桥先生的一句话“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也不必全也。”但我始终坚信,“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方兴未艾,前程远大。因为,现实的经验可以借鉴,未来的探索之树常青。

如何构建良性竞争的地方政府 篇3

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架构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话语中被称之为“郡县”,而与“封建”相对立。两千多年来,除了那些分裂时期外,被郡县制所框定和局限的中国地方很少有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和空间。郡县制把所有的权力、资源都集中在中央,地方只是为了实现中央的施政目标而存在,它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目标,也不允许有这样的目标。当然,即便它有这样的目标,它也没有实现这种目标的资源和手段。

郡县制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它帮助中国维持了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局面(这一“成就”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避免了地方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战乱与纷争。但是郡县制的弊端也很明显,它剥夺了地方发展的机会,窒息了地方发展的活力,而这恰恰是它的对立面“封建”所能给予地方的。所谓封建,是相对于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分权自治的制度安排。这种体制安排以保护和促进本地利益为最大诉求,但对大一统的帝制来说则是离心分裂的力量。于是郡县所强调的政治统一和封建所追求的地方利益始终是中国历史上冲突对立的价值目标。反映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关于“封建”和“郡县”的是非优劣之争因此长期以来主导了关于政治体制的争论。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主张,就是要把(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封建)结合到中央集权(郡县)的框架之中。顾炎武相信把封建制和郡县制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天下的有效治理。他认为即使圣人再世其所能做的也是如此。

但是一直到改革开放前,这样的局面并没有在中国出现。民国时期曾经有过短暂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但是因为抗日战争和内战,这样的分权并没有真正实现。一直到改革开放,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有自己独立的财权和事权,可以代表地方利益来谋求地方发展。这个改革实际上释放出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被压抑的地方发展的潜能,使其史无前例地爆发出来。如史正富在书中所强调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实现“超常增长”其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里,来自于地方政府为发展本地经济而进行的持续而激烈的竞争。

把中国的经验放在近代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我們对地方政府在中国近三十多年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受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人们常常把西方近代化的经验简单地理解为私有企业、自由市场和放任的政府,其典型代表就是英美的发展道路。由主流经济学构建出来的这种近代化叙事实际上遮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面相。因为实际上推动西方近代化的并不只是私营企业在“自由市场”上进行的个体水平的“公平竞争”。在个体水平的竞争之上,还有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而且后者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前者。研究近代经济史的人不会不知道所谓的德日道路。德国和日本是后起国家,要赶超英美这样的先进国家,冲破它们对后起国家设置的种种有形无形的壁垒和障碍,不得不依靠国家的力量。所以国家在德日等后起民族的赶超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主导的作用。德日道路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西方几百年的近代化过程中,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和动力,其重要性甚至超出企业之间的个体竞争。而明清以来中国与西方相比逐渐落伍,不能自主地进入近代,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因为中国的地区之间没有类似西方民族国家之间那样的竞争?而中国近三十多年来地方政府为发展而进行的竞争,是否就类似于西方近代史上民族国家之间的那种竞争?

如果要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跟西方三百年的近代化发展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又不得不感谢郡县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某种程度上重复了西方近代化的路程。西方在三百多年的近代化过程中,几百个(封建性的)政治实体逐渐整合为几十个民族国家。这些政治实体和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地竞争。竞争提供了很重要的发展动力,但也造成很大的灾难。除了两次世界大战,还有民族国家之间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厮杀。所以西方的近代化伴随着不断的战争、流血和破坏。这份政治遗产直到今天仍是困扰西欧政治进一步整合(如欧盟)的噩梦。而中国在这三十多年里,因为郡县制的政治架构仍在,尽管可以有很激烈的地方竞争,但是在地方之上大一统的中央政府仍在那里,所以我们的地方竞争不会造成像西方民族国家之间的那种战争。所以虽然历史上郡县制阻碍了中国的地方发展,但今天注入了“封建”活力的“郡县”体制保证了我们可以用和平的方式来实现地方之间的有序竞争,用和平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从这一点来讲,中国这三十多年来走过的道路具有独特的世界意义。

中国三十多年来的这些经验能否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做借鉴呢?我觉得至少在上述讨论的这个层面可以为今后的制度改革和建设找到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这一点史正富在书里有很重要的提示。他说“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合理配置,将分权制度化,通过立法来保障地方政府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这样一个体制或许不仅可以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政治框架和可以进一步扩张成长的政治空间,而且可以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一个不同于或超越民族国家模式的案例。

构建良性互动的高校师生关系 篇4

(一) 高校师生关系内涵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个有着多种层次、多种意义的复杂体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建立个人与集体和社会这种实际联系的关系和体系, 以保证个人的社会化。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 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1]

目前很多学者对普通意义上师生关系涵义的理解种类繁多, 但很少有学者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涵义进行专门界定。根据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解, 本文中的高校师生关系是指:基于教师的责任、良知、职业要求与学生的人生追求、信念结合在一起的师生之间的认知、情感、心理、技能为载体的一种互动行为过程。

(二) 高校师生关系与师生互动的关系

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密切相关, 互动是关系的一种, 也是关系的动态体现。

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师生互动而言, “师生关系”侧重于静态描述和理论思辨, 相对于师生关系而言, “师生互动”侧重于动态研究和实证分析。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反映, 是一种连续的不断变化的状态。简言之,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体现, 师生关系的建立、发展和改变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师生关系既是师生互动的前提, 又是师生互动的结果。

师生互动观念的建立, 主要包括从单一的、静态的“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研究到全方位、动态的“师生互动”研究。这就要求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 师生互动互学, 实现双向成长。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教育者个人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 就不可能有真正渗透性格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定型, 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2]

二、当前高校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 师生情感淡漠

在现在的高校中, 我们发现, 师生之间的交往仅限于课堂之上, 近些年虽有好转, 但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仍旧不尽如人意, 师生之间的距离仍旧在不断扩大。根据江西师范大学200多份问卷中发现, 有高达80.4%的学生承认和教师沟通情况一般或很少交流, 有19.8%的学生认为和教师的关系陌生。来自广东8所高校2850份关于高校师生关系调查问卷显示, 在回答“您的精力与时间, 用于”问题的607名教师中, 只有66人选择育人工作, 541人选择“科研工作”、“教学工作”或“其他工作”, 占89.1%。[4]

大学教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与学, 而是一个开放性、生成性的过程。它更要求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 一种思想上心灵上的碰撞。在娄欣生、周艳球的中英大学师生关系比较中, 指出英国教师和学生交流不仅限于知识交流, 更多的是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通过思想的沟通, 彼此接纳、相融, 使知识的探讨和辩论更加顺畅。[3]

(二) 师生交流受阻

我国大学师生交流的场所主要是教室, 时间通常是课内时间。老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凝神静气地听, 课堂秩序井然。课后, 老师夹着书本匆匆离去, 一次师生交流就基本结束。学生和老师在课外很少见面, 更没有制度性的交流时间。课堂且师生, 校外形同陌路。

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 获取知识渠道日趋多样化, 他们与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高校教师要完成一定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 难得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过多交流, 同时, 教师在教学之外的其他工作不易量化, 通常没有列入教师考核、评优的指标中, 影响了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师生关系变形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师生关系也出现变化。高校收费制度的建立改变了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上学我交费, 讲课你拿钱”, 持这种认识的学生为数不少, 师生之间缺少产生更深层次感情的基础。教育被很多人等同于一种商业服务。功利思想也在校园内开始蔓延, 正如一位高校教师所说, 现代师生关系可用两个字来形容:“现实”。一位老教授坦言:“现在的师生关系较像是交易, 老师贩卖知识, 学生交学费取得分数和文凭, 课修完了, 大家再也不联络了。”

大学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除了要有学术和业务的氛围外, 更要有人文和道德氛围。大学的改革应该摆脱功利化, 重新设计并发展健康的师生关系。

(四) 师生冲突加深

随着教育学界和社会舆论对高校中教师权威的批判, 使得高校师生关系走上了“民主化”道路, 而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部分高校学生随意逃课, 考试作弊, 不尊重教师, 不遵守学校纪律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也成了高校校园里的“普遍现象”, 这是与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近年来, 不断涌现的一些事件和悲剧说明,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矛盾, 而且矛盾还有激化的趋势。李剑《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研究》中显示, 在大学师生关系中, 不和谐的现象仍然存在, 并时有发生。如被问及“据你所知, 周围有没有发生过关于学生 (老师) 对老师 (学生) 不尊重的行为?”时, 53%的学生认为周围存在师生之间不尊重的行为, 12%的学生认为此类现象经常发生。[5]此外, 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近年来也严重“滑坡”:2008年1月4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因学生逃课而发怒, 学生与其发生肢体冲突并踢伤他。

师生关系出现了问题, 师生冲突隐隐存在, 我们应对师生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构建作更深刻的思考。

(五) 师生互动缺乏

来自广东8所高校2850份高校师生关系调查问卷显示, 在回答“您如何评价班主任/辅导员/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对您的启发与帮助”问题时, 分别有73.9%、68.9%、63.6%和50.8%选择“一般”或“一点都没帮助”, 这说明, 过半学生认为教师对他的启发与帮助不大。在回答“您对您的班主任/辅导员/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满意程度”时, 各有35.4%、36.6%、33.1%和25.3%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6]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满意度差, 师生互动缺乏。

总之,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成年人之间的关系, 双方的情感都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理解能力, 在接受教师良好期待的信息后, 立即会调动一切潜能, 克服困难向期待目标奋进。同样, 学生对教师的良好期待也会对教师的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能够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教师同样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或创造条件, 实现学生期待的目标。师生间的这种角色的相互期待成为大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构建高校良性师生互动的对策

(一) 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应将平等理解、互助合作的师生互动观念渗入到教学工作和日常交流当中。

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制约着教育的成效, 也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 在紧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成绩优秀人, 更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 善于动手、动脑, 面临困难时沉着冷静的人。教师和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师不应把学生看作被动的“吸收器”, 应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能动性, 把师生关系看成“我—你”的平等关系,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信任学生。大学生应继承中国“尊师”的良好传统, 不能过分苛求教师, 也不能以偏概全地批评所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要尽力配合教师教学, 尽快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 与老师主动交流, 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增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这样才能在互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 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人格修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 发挥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主导性作用, 塑造人格魅力, 提高整体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观念, 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水平。我国古代教育家就强调“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专业能力、丰富知识结构,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亲近和尊敬。对于具有自主性、自觉性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有广博的知识, 课堂气氛活跃;也希望教师关爱学生, 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完美的形象。只有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准提升了, 学生才会尊重、信任老师, 主动与老师交往。

二是提高教师对于师生交往问题的认识。教师的信念、情感、态度、行为等, 对师生关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应多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文章, 要求教师认识到自身在这一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注重不断提高教师对师生交往问题的认识, 强调教师应主动调整与学生交往的心态, 并承担起指导学生交往的任务, 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人际交往教育。

(三) 拓宽高校师生互动的渠道

为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沟通、电话沟通、参与沟通、作业沟通等多种形式, 全面了解学生。而学生在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同时也能增进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对教师的理解, 从而达到相互理解、信任和互助合作的目的, 这样, 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最终形成。

1. 多举行师生联谊赛, 设定师生互动周或互动月。

师生双方加强师生互动, 可以多参加活动增强师生情感和相互了解。课外的师生互动往往更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人格与个性, 展示学生的才能和特长, 丰富师生生活, 融洽师生情感。师生互动周或互动月的设立, 一方面在频度上保证了师生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在广度上扩充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内容。

2. 多开展讲座, 包括学术讲座和人际关系讲座。

由于大学生课程多, 课业压力大, 难免会产生多变不定的情绪。这就要求学校、教师丰富课程的内容, 改变课程的授课方式, 以轻松的对话交流方式, 释放学生的压力, 稳定学生的生活情绪、厌学情绪等。多开展学术讲座和人际关系类的讲座, 把有主题讲座和无主题讲座相结合, 让学生有精神上的激励和动力。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状态, 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 设立师生交流信箱, 定期解决疑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社会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特别是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迅速涌入高校, 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尤其是在高校当中,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高校应充分利用这种网络资源, 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教学改革的机会和更多的“知情权”, 另一方面, 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交流网站或在线答疑等形式, 学生可以不用面对面咨询, 避免尴尬, 从而沟通师生思想、减少教学改革中的决策失误。通过网络在线答疑, 我们会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困惑, 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甚至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4) 建立学生与教师联系制度。

建立学生与教师联系制度是以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仅仅在课堂上见面的局限性为目的的。从制度上保证师生有一定的交往频度, 促进师生的互相沟通和认知, 这也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新渠道。在这一制度中, 把师生交流互动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上升到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当中, 展开讨论, 并及时反馈, 探索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特点、新规律, 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支持和保障。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落实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体现, 师生关系的建立、发展和改变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文章针对目前高校师生互动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中存在问题, 提出构建高校良性师生互动的对策: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人格修养;拓宽高校师生互动的渠道。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教育文选[M].北京:人教出版社, 1959:637-639.

[2]苏姆林斯基.给教育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159.

[3]娄欣生, 周艳球.中英大学师生关系比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7) :89-91.

[4][6]翁礼成, 高岳仑.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来自广东8所高校285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教育导刊, 2008, (3) .

[5]李剑.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与就业, 2009, (1) :45-46.

[7][美]布鲁克菲尔德著.周心红等译.大学教师的技巧[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8]严育洪.“事”说师生关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

良性构建 篇5

1.内容过于传统,缺少服务和互动,没有市场活力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达到全国人口总数的15.5%,其数量超过2.12亿。随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即将步入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在未来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老年人口将一直呈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庞大的老年人群以及未来数十年不断增长的趋势,无疑决定了老年读者群体将会给老年类媒体带来发展的生机。

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老年期刊内容过于传统,制作过于老旧,加之缺少服务和互动,无法与时俱进,显得老气横秋,没有活力。一些国字头和省级刊物封面大都是任务头像或风景图片,摄影技巧不高,缺少设计感,大多是“摆拍”后成像,“脸谱化”过于严重。

事实上,老年人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消费能力弱,不是老年消费的主流;另一部分是55岁以上的“新老人”,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不同于传统老年人,在精神文化方面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是老年媒体不可忽视的重要读者群体。若刊物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追逐潮流,紧跟时代,也必将为老年人边缘化。老年人的刊物,老年人不愿看,这是老年期刊从业者的悲哀。

2.过度依赖行政手段,一个篮子放满所有鸡蛋

目前,国内的老年期刊大都在体制内活得有滋有味。部分老年期刊甚至直接由当地的老干部局主办,不论在管理上还是在内容设置上都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在这部分老年期刊的从业者心中,他们依然享受的是“参公”的待遇,在他们身上“官气”随处可见。在刊物的发行方面,他们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老干部部门一声令下,各地应声而动,订阅数量自己即可说了算,费用当然由国家买单。因此,一本杂志只要利用好行政手段,抓住公费订阅这张王牌,就不愁日子不好过。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年忙一个月,全年都过好日子”的局面。

这种关门过自己日子的现状在当前的老年期刊市场十分普遍。但过度依赖行政手段,依靠公费订阅的路子能走多远,值得探讨。

目前,各地的老年期刊大都内容、形式同质化,经营模式保守,编采人员专业度不够,与市场化媒体相较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地方类老年媒体从业者能否划归专业媒体从业者范畴,还值得商榷。尽管目前老年期刊的日子还算好过,但是居安思危必不可少。狼来了的故事随时都会发生。巨大的发行量,没有压力的市场,过低的准入门槛,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庞大的发行量背后,暗示的诸多问题逐渐在显现,如,目前许多非时政类报刊在转企,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老年类期刊“专业刊物不专业,行业媒体不权威,新闻人员不新闻”的问题,即使转企后也是带病上阵,体制内形成的惰性机制也会制约未来的发展,无法形成良性运作机制。

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公费订阅的优势将基础打牢,然后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转型、创新发展,赋予自身更多的附加值和不可替代性,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更好地服务老龄社会,才是未来之路。

3.新媒体阵地缺失,新老年群体被边缘化

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300万,其中30万左右的人口是网民。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产业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络平台并不多。目前,老年类期刊拥有自己网站的平媒很少,有的也仅仅是维持性的网站,至于服务、互动、渠道拓展、深度开发等等的新媒体项目更是少之又少。许多老年类期刊的管理者认为:老年人不上网,网络媒体投入大,不赚钱;甚至有的管理者自己还依然处于传统的思维阶段,对老年新媒体市场不闻不问。这无形中将10%的“新新老年”人排斥在老年媒体辐射圈外,人为地将其边缘化。

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网民群体会越来越大,预计每年呈100万的上升趋势。恰恰是“新新老年人”会成为未来老年传媒市场的目标客户群。据相关数据分析,“新新老年”群体具有以下特点:个人文化修养较高,并且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高,对时下主流的新媒体阅读有一定基础了解;老年社区、养老机构及社会老年人群体有着较高的集中性,可以实现以一传百的传播效果。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将新老年媒体边缘化,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未来。

4.打造良性生态圈

目前的老年传媒市场可谓鱼龙混杂,各自为战。各省、各地的涉老部门几乎都有自己的“自留地”,都有自己的行政经费垄断所在的区域市场。处于对局部利益的考量,各家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无形中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老年媒体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打造良性生态圈。

首先,要资源共享,握指成拳,共同发展。未来的老龄期刊市场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共同发展之路。试想,若各省的期刊统一整合成一家联合体,各地开花的同时又连成一片,这将是一艘战无不胜的航空母舰。笔者建议以国字头的刊物为龙头成立一家老龄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将各省的期刊组成各地分公司,以股份制的形式推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和成本控制,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出击,形成传统经营打基础,创新项目做拓展,现代管理体系做保障的集团化媒体运作机制。

其次,要细分市场,项目制运作,在区域市场一枝独秀。整合各地的老年期刊以后,细分市场,精办刊物内容,可将各区域性期刊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性内容呈现。如,按健康序列分为:糖尿病专刊、心脑病专刊;按产业系列可分为:休闲度假专刊、养老地产专刊、健康专刊、人文专刊;按照收藏序列可分为:书画专刊、紫檀专刊等等,只要市场需要,经过详细的调研后,即可以专刊形式上市,逐步形成“以国字头期刊主打综合,地方期刊主打专业”的期刊群布局,所有刊物均实行项目制运作,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在集团内部可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最后,利用新媒体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目前的老年期刊市场新媒体模块是弱势,受客观原因的影响,现在的老年读者群一直游离于互联网之外,并未融入互联网世界。但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许多熟悉运用互联网的读者逐渐加入老年群体,对互联网的依赖并不少于年轻人的他们,开始将新媒体作为了解世界、接触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新媒体平台必不可少。当前,我们应该积极筹备运作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微博、网站、App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市场营销,将大批“新老年人”汇聚到老龄新闻期刊的网络平台,实现内容和市场的有效互动。如何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将是老年期刊一段时间内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班主任如何构建学生良性人格体系 篇6

新的教学观还认为,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互主体性,即师生在人格、价值、尊严上完全平等,在教学中结成互为主体的关系,没有人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与促进者。新的教学本质观力图在实践中建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还十分顽固地占领着部分教师的头脑,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仍然充当的是“警察”和“判官”的角色,这样就制约了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更有甚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个别教师还使用了与现代文明极不协调的原始教育方法——体罚或变相体罚,严重损伤了学生的人格尊严,这种有悖师德的行为有的还被寇之为“严格要求学生”。不久前,著名的教育学者孙云晓在《中国青年报》上以《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为题,一定程度上还肯定了惩罚教育在现实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班主任要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前提条件是对师生关系必须有一种科学的理解,清除自己对师生关系的种种不正确的观念,真正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上,从教师的角度来考察,主要有两种不正确的观念:一是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要求建立命令式、专制式的师生关系。表现在班主任工作上,就是教师独断专行,唯我独尊,要求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的指令,唯令是从,从根本上排斥师生平等、互爱互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之下,班主任对学生是一味训斥,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其结果必然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情感上与班主任严重对立,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副效应。二是受儿童中心论的影响,一切强调学生的自动,认为教师只有辅助的地位,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上,班主任尽量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工作上放任自流,甚至迎合学生的消极倾向,其结果必然导致活动无方向、无计划,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一、尊重学生人格

新的课程标准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因此,要全面落实新的课程标准,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因而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实现3个转变:(1)教师由道德的传播者向道德发展的向导的角色转变;(2)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促进者的角色转变;(3)教师由学生问题的解决者向学生解决问题的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转变。

只要真正做到这3个转变,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就不会再纸上谈兵了,上级教育部门也不会用这样的规定、那样的纪律去约束、处理违背师德的个别教师,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出现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每一个教师才会真正明白,目前对待学生教育方式也是学生对待我们和别人的方式。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一个真正意义的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格局才会形成。教师们会给学生更多的爱,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温暖、医治学生心里的创伤,用自己精神甘霖去洗涤学生思想污渍。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观,既尊重学生在学习和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发展主体、自我教育的主体,又充分意识到班主任对学生教育肩负着全面负责的使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坚持主导作用。真正建立起了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就会互爱、互动,共同实现教育目标,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把班级工作推到理想境界。

概括说来,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表现在师生人格平等上。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有自尊的需要,有平等的要求,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不能单纯地训斥学生,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班主任不要把自己看成绝对权威,而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见解。我在班上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给老师的一句话”、“我理想中的老师(班集体)”等一系列活动,增进师生了解,班上的事情不再由我一人定夺,而是全班同学一起商量、讨论,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意识,增强其责任感。

三、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从自我入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改变自我

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改革自我的开始,“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就包括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只有对自己的认识比较客观,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与自己内心愿望和社会要求相一致。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是怎样的,他才会怎样去表现自己,因而帮助学生建立完美的人格,首先必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自己。无论是眼前的,还是遥远的都给学生确立一个看齐的目标,让他们通过比较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从而自觉地改正。这正如唐大宗所言的“以人为镜”,和别人相比,把别人当作镜子,来显出自己的特点。客观地认识自己,需要防止的问题是: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比较观,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态度;二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去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2、帮助学生接受自我

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会发展不同的学生人格特征。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才干,从而激发起做任何事的愿望,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心态。帮助学生平静地检讨自己的得失。帮助学生确立现实的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我条件及所处的环境,选择“跳一跳可摘到”的前进目标,激发学生的成就意识。

帮助学生接受自己,才能使学生努力保护自己、爱惜自己,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平衡,珍惜自己的品德和荣誉,洁身自爱,让别人取得的尊重,也使他们没法适应环境,并努力谋求自身的发展。

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格是在行为中表现的,完善的人格只有与人交往才能体现出来,这是一个人安身必不可少的环节。帮助学生构造良好人际关系才能有利学生人格的完善。怎样做到这点呢?要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我们需要别人的关心,也必须引导学生,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要引导学生善待批评。善待批评的态度是,有则改正,无则加勉。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做一个独立的人,才有自尊。做一个独立的人,就是办事说话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学会尊重他人,不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强加于人。不干涉他人的自由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敬。教育学生尊重社会习俗。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但社会是一个大群体。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班有班规,校有校纪,国有国法,另外,还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遵守这些,就会与社会格格不入,拉大与周围人的距离。要善于和别人通过交谈沟通意见。和别人交谈,让别人分享。

总之,健全完美的人格是在自我和社会和谐中培养出来的。内心平衡、身心愉悦是基础,与外面的世界相适应是目的。要培养做健康、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帮助学生做一个自主独立的人,把自己融入班级、学校、社会。

摘要:健全完美的人格是在自我和社会和谐中培养出来的。本文浅谈了如何构建学生良性的人格体系。文章指出,班主任要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前提条件是对师生关系必须有一种科学的理解,清除自己对师生关系的种种不正确的观念,真正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师生关系。

良性构建 篇7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 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 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 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家长对自己肩负的责任缺乏正确的认识, 尤其在辅导孩子学习英语方面更为显著.即使自己想给孩子辅导, 也总是无从下手, 这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那么, 作为英语老师, 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获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从而给我们的英语教学一个支撑点呢?

一、让家长真正了解英语教学活动

支持来自理解, 理解源于了解, 让家长真正了解教学活动是获得家长支持的有效途径.根据调查得知, 很多家长都觉得英语比较难学, 自己有很多都看不懂, 更别说去辅导和督促孩子了.针对这一情况, 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1) 为家长提供辅导孩子学习英语的方法.在开学初, 我给家长发了一封《如何辅导孩子在家学好英语》的公开信.这信给家长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 让家长清楚孩子该如何学习英语, 那么家长就“有事可做”了, 并且家长所做的都是跟从老师的指导, 这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延伸和巩固作用. (2) 让家长了解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 我会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印发给家长, 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本单元所应该学到的知识点.有了这些资料, 家长在家里的指导就更加有针对性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3) 定期举行家长观摩课.每个学期开一节家长观摩课, 让家长了解教师的上课方法, 以及子女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 课后互相交流和探讨.这可以使老师和家长产生更大的共鸣, 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当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和手段上教师和家长都一致, 学生的英语能学不好吗?

二、构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平台

与学生家长沟通, 讲究一个“诚”字, 只有诚心诚意, 才能打动家长的心, 使他们愉快地与你合作, 有效地促进他们对英语教学的支持.我们可以从下列三个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 (1) 积极家访、电访, 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家访和电访前, 我充分地了解该学生, 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我为这个学生做了哪些工作等, 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 家长就会觉得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 而且工作细致、认真负责, 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如:在五 (1) 班, 有一个学生成绩优秀, 头脑非常聪明, 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懒惰, 经常变着法子欠交作业.根据这个情况, 我积极多次家访, 家长非常配合, 该生经过“两手”严抓之后, 欠交作业的坏习惯得到改正.现在这位家长还经常地主动打电话给我, 询问有关孩子在校学习英语的情况, 并向我讨教孩子在家学英语时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 (2) 开好每一次家长会, 给家长树立一份信心.在每一次家长会之前, 我都会精心地做好准备, 书写发言稿.在讲稿中, 我毫不谦虚地告诉家长曾经取得的成绩, 我的教学能力以及我对本班学生的教学、教育设想及准备进行的一些活动.同时, 也借此向家长提出明确的要求, 以求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这样就给了家长一份信心, 让他们相信孩子的英语老师是一个好老师, 是一个有能力教好他们孩子的老师.只有家长对你产生足够的信任, 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 (3) 定期书面向家长汇报子女在单元测试中的成绩.为了让家长更及时和清楚地了解其子女的学习效果, 在每一单元测试后, 我会列出一份成绩单交给家长过目并让家长写上意见.当家长将的英语成绩与全班进行对比后发现其子女成绩不理想时, 家长就会主动、积极地联系老师, 共同寻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只有沟通好, 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推动我们的英语教学.

三、应具有善待家长、尊敬家长的意识

善待家长、尊敬家长是处理好老师与家长关系的重要前提.不能一见面就告状, 埋怨数落家长.教育是理性的行为, 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在学生犯错误需要与家长合作解决的时候, 顾及家长的面子, 尊重家长的感受, 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 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另外, 现在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有很高的学历, 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 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家长的意见, 会让家长觉得我们老师比较民主、诚实可信, 会更有利于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从而支持我们的教学工作.

良性构建 篇8

我曾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很聪明的小孩在向父母解释试卷上的错误时,随口说了一句,都是马虎出的错,因为家长以前每次都说是小孩马虎才造成错误。很多时候,孩子身上很小的缺点却被大人一再地放大、一再地强调,便成了不可克服的了,这便成了不良的心理暗示。就像小孩马虎的缺点,每次考试,错的地方他都会做,但是就经常考不到一百分,所以家长就老说他太马虎,孩子便真的以为自己笨,无形中接受了这样的暗示,学习没有一点自信,也习以为常地认为自己马虎,久而久之,马虎就成了孩子的借口,而不把它当成缺点来看,也不想改变,有点破罐破摔的意思了。

每个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很多老师会为班里有几个“烫手山芋”而苦恼,把他们看作“瘟神”,而且因为以前的学习成绩差或表现不好就把他们永远钉在“差生”的行列,也就在心理上给这些学生一个暗示:你们已经很差了,就不能再当好学生了。这样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即使有的学生自己想“改邪归正”,可是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也会对自己渐渐失去信心,又退回到原来的水准。

不久前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我班学生顾家也报了名(200米和400米),可是他以前从未参加过任何运动方面的比赛。比赛刚开始他就开始紧张,一会说:“老师,我肯定不行,我要放弃”;一会又说:“老师,其他班级的选手都很厉害,我怕……”我说:“从现在开始你嘴里只说一句话,‘我是最棒的’,因为在我心中你是最棒的。”我还让其他同学给他鼓劲。

就这样我们一直给他暗示:他是最棒的,开跑的前一刻,我问:“顾家,感觉如何?”他大声地说:“老师,放心吧,我是最棒的。”结果,两项比赛都拿了一等奖。其实,我虽然嘴里这样说,但心里是很没底的,可是结果就像有魔力一样让人惊奇。

通过以上的事例,我就想,能不能在我们最薄弱的英语教学中采取这种良性“心理暗示”的策略呢?我在教学中进行探索总结,总结了以下的教法。

一、运用积极的体态暗示语传递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态暗示即教师用体态语对学生进暗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给学生以鼓励和启发。当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时,老师不妨竖起大拇指表扬;当学生在做小动作时,老师可以走到他身边,轻抚他的脑袋表示提醒;当学生答错题时,老师可以给他一个鼓励和故意惊讶的眼神……有时,这些体态暗示往往比语言交流更能收到“无言之教”的奇效。我举一个例子,我班有六个学生都是外来民工子女,他们以前在老家没学过英语,而我们本地的学生从三年级就学了,四年的差距,让这四位学生很没自信。因此从第一课开始,我就经常投给他们鼓励的眼神,微笑着面对他们,让他们燃起学英语的热情,不灰心、不退缩。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眼神都是畏缩的、不自信的,有时让他们回答问题,他们的答案不是文不对题,就是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对于一个字母都读不出的学生,学起来的确很难,可是我对他们抱有信心,经常用充满信任的眼光看待他们。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掌握了一些英语的基础知识,胆子也慢慢大了,一个学期下来竟然可以跟上了,这个事例让我意识到,积极暗示有时比反复说教效果要好。

二、构思积极心理暗示语言,建立英语课堂交流通道

我从生活经验中发现,人与人之间关系恶化的原因就是沟通不畅。中学生也该属于心理群体,我班学生来源很复杂,34位学生来自6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所受的教育水平和本地学生很不一样,可以说是参差不齐,起点不一样,自信不足,心理落差大;有一部分来自单亲家庭,在父亲或母亲又重新组建的家庭中小小年纪便学会了看脸色日子,要么由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心理上与别的正常条件下成长的同龄孩子有所偏差。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灵活多变的教学语言实施教学,尤其在遇到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时,要善于运用幽默、情景、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从而实现其在认识、行为、思想、心理上的变化。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利用教材上的内容或课外阅读的文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赶走他们心理上的胆怯、不自信,让英语成为同学沟通的纽带。每天早晨的早读,我就要求学生大声地、带感情地朗读英语文章,刚开始很多学生都感到难为情,张不开口,一个月坚持下来,学生都习惯了这种方式,会很自然地去完成早读任务。读多了,英语有感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浓了,学生们就开始互相讨论英语问题了,交往也加强了。我也经常抓住教材上一些好玩的文章,特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交流。牛津英语7A Unit 5“Going Shopping”中学习的是购物时的日常用语,好玩也很简单,我就让学生组成4人小组,每小组提前准备一些对话中出现的物品,第二天英语课上表演出来,一位演售货员其他三位演顾客,学生们都兴趣大增,不仅准备充分,而且表演得特别到位,不时出现阵阵掌声。适宜的语言暗示会带给学生自信,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磁场,推动学生去努力思考、探索和创造。有些学生虽然内心极度需要温暖,但却被阻拦在冷漠的外表下。教师只有慢慢地用暗示语给予了解和理解,在课内渗透积极思想情感教育,很适当地建立师生沟通的渠道,这些中学生才能放下包袱和所有自卫,继而,慢慢学会与他人面对面交流。

三、积极利用书面语的“心理暗示”,温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自信

现在最流行的也最受用的是“赏识教育”,成功,从赏识开始。把对学生的赏识运用于书面语言的心理暗示,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与学生交心的极佳方式。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性格、优点、缺点、生活情况、学习情况都要了解清楚。另外,教师要吃透教材,要精心备课,提前预设,在课堂上教师要认真讲授,在英语习题和作业讲评课上,还要精讲时练。

在批改作业后,可以给画上数量不等的星星、笑脸、太阳、月亮、苹果等,并告诉学生如何兑换,例如:五颗星星换一个月亮,五个月亮换一个太阳,并在不同的月份做不同的图案。如:水果月、天体月、动物月等。每次画好图案后写上激励的评语,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Self-confidence and self-reliance are the mainstays of a strong character.”“Outstanding leaders go out of their way to boost the self-esteem of their personnel.”“If people believe in themselves, it’s amazing what they can accomplish.”“Knowledge is power.”有时学生不太明白就会去查字典,从而扩充词汇量。对于英语很薄弱的学生,我用汉语或一些简单的英语。如:“从你身上我看到未来翻译家的影子”“你会成为最有潜力的学生”“在老师眼里你是最棒的”等,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写下:“困难时暂时的,老师相信你肯定行”;“苦难,是成长的必须和一笔宝贵的财富”;“老师希望你每天面带笑容”;“你的进步也给了老师很大信心”。这种鼓励方式尽管有点幼稚,苹果、星星是幼儿园老师常用的方式,可是鼓励和表扬是大家都喜欢的。因此,一个月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只要打开我班学生的作业本,真是图文并茂,学生看了也会激情大发,会点起学习之火。另外,我也会让学生互评,写上鼓励的话,孩子在互相鼓励中成长,兴趣浓了,关系也融洽了,书面语的作用有时比口头语更加给力。

良性构建 篇9

当前大学有机化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高校, 特别是二本院校, 目前的有机化学教学活动主要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明显缺失, 虽然一些师生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努力, 但成效不显著, 突出表现在:

1.师生互动形式单一, 语言多, 非语言少

长期以来,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一种主要交流方式, 是实现教学反馈的一种方式, 是教师实施教育与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一种统一。这种简单的师生互动, 表面上, 师生“一问一答”, “师问生答”, 互动频繁、互动活跃, 其实质从一开始就是教师主导的师生互动, 导致了师生互动枯燥乏味, 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都认为, 上课就是一个教师问, 学生答的肤浅化、模板化的过程。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 缺乏思考,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难被调动起来。这种互动过程离师生期望和需求相去甚远, 有些大学教师甚至把这种互动当作任务来完成, 坦然认为, 我只要把课上完就万事大吉, 更谈不上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交流的方式多样等。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 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如果只是教学的形式而没有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1]。因此, 简单的形式化的表面互动是一种虚假的师生互动[2]。

2.师生互动地位不等, 学生完全被动, 教师完全强制

课堂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 是教师作为无可争辩的知识权威和知识源泉, 把知识硬性塞给学生, 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 接受不接受。这种传统的师权型互动, 是以教师为中心, 互动中学生较少表达或对教师进行反驳, 而师生平等的互动和注重学生诉求的生权型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良好的愿望[3]。

3.互动内容表面化、形式化、课本化, 缺乏深意及拓展, 缺乏情感交流[4]

大学不同于中小学, 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要部分, 但不是全部, 课前、课后也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时间范畴。师生互动内容不能仅局限于课本, 超不出课本固有的范围, 教师怕走出课本后学生提出的问题难以解答, 有损尊严[5], 还有些教师甚至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证, 去求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回答问题时, 有些学生确实注意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 但教师评价答案时仍以自身评判标准为依据, 形式民主而结果专断, 久而久之, 学生在以后的互动中较少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生投其所好, 相互安好, 这违背了真正意义的互动原则。

构建大学有机化学课堂师生良好互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是保障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保证, 而传统的填鸭式师生互动模式不适宜新时期大学化学发展的要求, 因此迫切需要师生互动新模式。

1.有机化学有效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互动新模式

一方面, 当前大学教育的大众化, 高等学校, 特别是二本院校, 扩招使得在校人数急剧增加, 师生比例失调, 教师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也急剧增加,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 急需要提高效率, 其基本途径就是采用有效的师生互动新模式;另一方面, 在当前高校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效率的情况下, 有机化学也面临课时压缩, 提高效率, 这也需要师生互动新模式。

2.学生发展需要师生互动新模式

师生互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 学生自我实现是其最高需求, 学生全面发展是学生自我实现的必要途径。传统的师权型互动模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影响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

构建“以人为本, 共同发展”的师生民主协商式互动新模式

“以人为本, 共同发展”的师生互动模式就是尊重师生的平等关系, 尊重师生之间的差异, 建立开放的、多样的互动形式, 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中出现的问题, 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动力所致。通过构建“以人为本, 共同发展”的大学师生互动新模式来增强互动动力, 提升互动效率, 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1.从教师的角度

(1) 转变教学观念

以往化学教学, 主要沿用“知识本位”的观念,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如今应转变观念, 由师权型互动转变为交互主体的生权型互动, 由教师命令式互动转变为“以人为本, 共同发展”的民主协商式的师生互动模式。民主协商式互动就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6]。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 讲求师生平等, 注意语调语气。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说话, 要充分体现出师生的平等, 尽量减少命令式、强制式口吻, 多用协商式、邀请式、参与式等口吻。

(2) 提高教学技能

俗语说,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 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同样,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往往先喜欢教师, 再喜欢教师提供的教育[7]。因此教师通过各种手段, 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要通过师生双向互动, 运用沟通技巧, 唤起学生热情,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达到有效课堂教学。在教学技能提高方面, 注意与学生沟通, 特别是教学方式上的沟通, 改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原始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研究, 构建学生独立自主、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从学生的角度

师生互动过程, 也是大学生树立自理、自励、自强、自立的主体意识, 养成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修养的能力的过程, 大学生应成为中国青年的示范和表率。互动中, 沟通是手段, 因此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习惯。比如:在听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听, 听后要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结论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战场, 因此课堂教学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构建了以人为本, 共同发展的师生互动课堂新模式, 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双向精神交往, 实现师生之间共同提升, 对建立良性的大学有机化学师生互动关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方.关于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理性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 (2) :7-10.

[2]李凌雁.当前高校师生互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6 (3) :30-34.

[3]刘晶君.以“契约”式的师生互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1 (2) :7-9.

[4]杜萍, 张毅.强化课堂师生互动的依据与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 5 (3) :64-69.

[5]黎军, 陈微.我国高校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及改进[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9 (8) :107-109.

[6]王姣姣.有效与和谐——师生互动行为的本真追求及其构建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5) :138-140.

良性构建 篇10

关键词:检律关系;新型;良性互动

随着新刑诉法深入贯彻实施,检察办案人员和律师深入接触、交流和相互配合,二者之间关系有所缓和,特别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审议通过的《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为构建新型、健康、良性互动的检律关系提供了切实的制度保障。

一、当前检律关系现状及问题症结

长期以来,检律关系呈现相互理解和配合少,彼此设防和互相猜忌多,甚至在检察权与辩护权的博弈中,多有打擦边球、闯红灯、搭顺风车的态势。造成这一现状既有历史文化层次原因,又有制度层次症结和人为因素,主要为以下问题症结:

(1)检察办案人员传统的重打击犯罪、轻视人权保障,重实体正义,轻程序正义的执法办案理念是影响和谐检律关系主要症结。刑诉法修改前,我国长期在刑事诉讼中盛行注重打击犯罪而轻视保护人权的思想,将社会秩序的维护放在公民个人自由维护、救济之前,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沦为法律客体,处于被动、弱势地位,与司法机关无法形成有效的平等对抗。

(2)基层检察队伍老龄化、人员和经费紧张是检察机关给律师辩护权设置障碍的重要诱因之一。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一些基层院尤其是城区基层院检察队伍年龄结构老龄化,知识层次结构断层现象明显,编制超编、缺编、空遍现象严重,无法完全应对刑诉法修改后律师辩护权扩张对检察工作挑战。

(3)极少数律师业务水平不高、职业道德素养低下是部分检察人员对律师不屑的原因之一。少数律师在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下,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滥用辩护权,为司法机关启动刑事诉讼程序、查明犯罪事实设置障碍,影响司法公正。

二、新时期对新型检律关系的期待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正处于转型关键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构建新型检律关系、合理分配制约检察机关诉法律监督权力,是加强对检察权运行外部监督、防止公权力扩张后削弱公民私权,实现刑事法律制度设计的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价值有效途径。当事人及其律师辩护权的扩张,保障人权理念凸显、无罪推定法治原则基本确定是刑诉法修改后主要部分,顺应了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历史潮流和广大群众对公共安全、社会公正和执法公信要求,对转变传统观念和旧的控辩模式、构建新型检律关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1)新刑诉法和司法改革实践期待在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并重前提下,加强控辩对抗与合作,在坚持以客观事实为终极目标、以法律事实为客观标准价值理念引导下,加强检察办案人员与律师群体沟通与协作,审慎决策,坚持证据标准,共同查清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事实,优化刑罚权配置,实现刑法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功能。

(2)律师辩护权扩张和当前党中央开展的改善民生、优化发展环境,期待着检察执法办案环境和律师执业环境有所改善,要求控辩双方在充分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权和意志自由权的前提下,改善分工制约工作关系,在彼此尊重、互相谅解、友好协商的前提下加强交流,共同延伸民生诉求窗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3)新兴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广大网络群众公众精神和法治精神的觉醒,要求检察机关要在充分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前提下,加强指尖上和脚板上工作力度,提升舆情监控能力和风险决策能力、办案线索研判能力,期待着检察机关、律师转变观念,抛除对抗、不屑、不满情绪,减少职业道德伦理价值冲突,建立互信关系,对网络炒作非真实案件信息、舆论浪尖上案件处理情况保持理性、克制态度,防止不法份子利用网络绑架民意,引爆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三、构建新型检律关系的具体路径

(1)严密法网,细化实化刑事法律关于律师提前介入侦查权、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提高律师关于发表意见、强制措施适用、非法证据排及申请回避、提请法院和检察院调查取证话语权,明确律师限制会见权具体条件及权利救济措施。通过法律明文规定,确定控辩双方在诉讼中机会、条件平等权利,使检察机关和律师群体具有相互对应和完全平等的法律地位。明确律师辩护权弃权与实失权界限及程序救济途径,在正视律师辩护权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责任与使命、坚持控辩均衡的平等观、在公正与效率协调的前提下,改革相关立法,完善相关救济机制,优化律师辩护权和刑事司法职权,为建立新型检律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2)整合资源,加强检察机关和律师沟通,为检察机关和律师良性互动和平等对话搭建平台。公正是诉讼的生命,程序的公正更具有说服力。通过严格适用诉讼程序,合理扩张律师刑事诉讼程序,使正义能以控辩双方和广大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3)加强检察队伍和律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法律共同体职业道德伦理价值,铸造检察官和刑辩律师良好形象。①要以职业操守为魂,为构建新型检律关系提供思想基础。当前社会形势日益严峻复杂,人民对法治建设的期待以及法律共同体肩负的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对检察机关和律师职业能力、遵纪水平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系统的要求。只有提高法律共同體职业素养,规范法律共同体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下的阳光职业行为,有效防范检察办案人员执法不公、不严、不廉等以及律师违法、违规违纪等问题,才能以自身硬实力和软实力让彼此认同、彼此信服,建立互信合作关系。②以良好互动为借力,为构建新型检律关系搭建平台,提供正能量。要在法治大局理念引导下加强检察机关和律师群体交流,通过从律师群体中选聘人民监督员、信访接待员、法律咨询委员、检察队伍讲师团讲师、优先从适格律师群体中招录、聘任检察官等方式,加强人才交流,畅通沟通途径;要在坚决贯彻执行新刑诉法和律师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前提下,加强观点交流,通过共同举办普法宣传活动、辩论会、论坛征文、会议交流等民间、官方、半官方组织活动方式,强化检察机关和律师这一共同体对刑事政策、司法解释、证据证明力模糊地带、非法证件排除机制、防止冤假错案等领域的交流,共同提高法律共同体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简介:

良性构建 篇11

关键词:国有企业制度,文化协同管理,良性机制

人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是企业管理的第一资源。近些年来, 国有企业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但是, 目前国有企业员工队伍的执行力不够强,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不够好, 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就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进而寻求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一、管理的动因分析

(一) 管理作用中内动力与外动力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管理, 就是因为管理可以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来提高组织绩效。而组织绩效是以个人绩效为基础的。

在组织行为学中, 个人绩效函数P=f (M×B) , 其中M代表工作动力, B代表工作能力。可见, 个人绩效是由两个关键因素决定的, 一是个人的工作能力, 另一个是个人的工作动力, 二者缺一不可。所以, 要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最终提高企业的绩效, 必须一方面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员工的工作动力。

而何为动力呢?在心理学中, “动力”一词含有力、能量和活动等涵义, 具体说来, “动力”是指促使人们自愿地去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一种积极的内生力量, 是人的内在的心理变量。

关于动力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做了科学的揭示。根据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动力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体客观受动的动力, 来自于外部世界, 是外动力;二是主观能动的动力, 来自于个体的内心活动, 是内动力。因此, 动力在本质上是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是内部驱动与外部策动的统一。动力的能动性建立在其受动性的基础之上, 动力的受动性则必定要通过能动性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

(二) 管理活动中的自律与他律

那如何约束人的行为, 使人产生动力呢?那就需要管理。因为所谓管理, 是指在社会组织中,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从规范的意义上讲, 管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所谓的他律, 即外在于人的规律, 是指行为主体据以行为的规范和行为动机, 是一种外在的理性命令, 而不是人内心的欲望和意向。另一种是自律, 即自己的规律, 自己对自己的规定。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人, 在理解他律的基础上, 变外在的规范和命令为自我内在的自觉认识和理想信念, 按照自己立下的行为准则, 自主地约束自己, 限制自己。

自律与他律相比, 其行为活动不再是迫于外在的命令或被动的服从, 而是主动地接受或创造。它既是行为主体的一种自觉, 又是行为主体的一种能力品质。这种品质使得个体能够自主地选择或作出正确的行为, 即使在没有外在的具体规范、制度约束的情况下, 在既有的规范制度已经不适应或不够用时, 自律的实践品格也可能引导主体自主地寻求和实现应有的精神价值。自律能够超越既有的制度规范的局限, 在制度规范不能起作用的场合发挥独特的作用。自律使主体内外需要一致并且自己给自己立法, 是管理中的最高境界。

二、管理的手段分析

与他律和自律的两条途径相对应, 有两种主要的管理手段:

(一) 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是一种具有他律性特征的、“硬”的管理手段。具体来讲, 就是企业通过为其员工订立规章、制度、纪律、标准、计划、指标等工具, 通过强制作用发挥其管理功能, 从而达到约束和规范其员工的行为。相对于组织成员自身来说, 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他律的力量, 其管理是通过一种“物理机制”起作用的。制度管理对企业管理而言是很重要的。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 它始终是企业实现效率的前提, 在企业发展变革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不管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企业管理出现什么样的特点, 制度管理都是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手段。

但是, 制度管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总有一定的漏洞。有人说制度好比一张网, 但再密的网也总是有洞的, 因此企业里总有一些制度和程序管不到或管不了的地方, 这是制度的天然缺陷。二是有一定的滞后性。制度是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一般难以准确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三是较高的运行成本。制度的作用要有效发挥, 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并要不断地规范制度, 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甚至可能降低运行效率。四是制度管理缺乏灵活性, 其刚性的、程式化的特点必然制约组织成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 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就是企业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这是一种以管理人“心”为主要内容, 具有自律性特征的、“软”的管理手段。具体来讲, 就是通过企业精神、共同价值观等力量, 对其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把企业的制度规章内化为员工个人的内心信念以及其行为的价值准则, 使员工主动自觉、自主自愿地遵守服从的一种管理活动。

与制度管理相比, 文化管理具有以下一些不同的特点:一是约束的非强制性。制度管理主要依靠权力强制执行, 因而有着一种特殊的外在威严和强制力量。而文化管理则是非强制性的内在管理, 主要是通过共同价值观、内心信念等力量, 获得一种内在的威严与力量来发挥其管理作用。二是职能的塑造性。规章制度对员工行为的改变只是暂时、短期的, 员工表面的服从可能只是为了应付。而文化管理则是在做塑造精神、深入人心的工作, 通过营造环境、形成共识, 最终使员工的行为由不自觉走向自觉, 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三是手段的灵活性。由于制度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实施起来能立即生效, 管理者容易且也只能按照条文办事, 不能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文化管理则不同, 它可以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场合, 通过任何组织和个人, 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三、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的机制建立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 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各有特点。为此, 企业需要将二者相互协同起来对员工进行管理, 特别是要建立起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良性互动的机制。这样对于二者来讲, 都是一种相互借鉴和利用, 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出各自的管理优势, 有利于企业形成一种新的特有的管理优势。

(一) 要始终加强制度建设, 用制度管理来保障文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制度管理是硬的、刚性的, 在其强制性作用下, 企业能够建立科学规范、系统整体的运营模式, 促进员工逐渐形成规则意识, 在此基础上文化管理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这就决定了制度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力支撑, 是文化管理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因此, 文化管理必须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平台。为此, 企业需要积极顺应形势发展, 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制度建设, 对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 从而有效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盲点, 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顺畅运行, 同时也才能为文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二) 要切实推行文化管理, 用文化管理弥补制度管理的不足

制度管理的特点是注重从外部强制性约束人的行为, 更多地强调管理中的“管”, 对员工进行指挥、约束、监督和控制, 关心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及造成的后果。而人是具有两面性的, 人既有动物性的一面, 需要被管理, 用制度去避免和克服其惰性和邪恶;同时人又有理性的一面, 也需要被激励, 用制度去发掘和利用其善心和主观能动性。所以可见制度管理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摆脱邪恶和懒惰的一面, 发扬善良和进取的一面。

但是, 仅仅依靠制度进行被动、生硬的管理, 企业管理就只会停留在他律的阶段, 远远不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更需要人文的关怀、温暖、感化和激励。特别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工作环境日益变化, 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应发生新的变化。为此, 制度管理存在的一些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 这时候企业就需要采用相对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来克服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而文化管理无疑就比较合适。文化管理是一种自律性的管理方式, 强调的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具体看来, 文化管理通过两个途径来发挥作用:一是构建外在行为的内在根据和自觉信念, 明确员工的共同使命, 树立共同的愿景, 从而唤起员工内心的自我来进行自觉地约束;二是构筑人与人互相平等、尊重的平台, 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管理者与员工实现相互理解和支持。这样, 就把制度管理外在的强制性机制内化为员工心中的自律准则, 变强制为自觉, 变他律为自律, 最终变被迫遵守为自愿遵守。

(三) 加强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协同, 实现自律与他律的优势互补

但凡管理成功的企业, 都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使员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作风, 从而为文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那些管理失败的企业, 往往盲目追求软管理的效应, 忽视制度管理的基础作用, 文化管理也就失去了扎实的根基。由此看来,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实施有效的企业管理, 既不能把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对立起来, 而应看到它们之间的交叉性与兼容性, 又不能让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平分秋色, 而应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所侧重。既要踏踏实实地抓好制度建设, 又要坚持文化管理的方向, 构建制度与文化相互协同的良性机制, 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有效运行、员工绩效持续提高。

四、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的实践探索

A公司为一个建立近30年的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 A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规章制度, 基本构建起了现代企业的制度机制。3年前, 为了持续、全面地促进企业发展, A公司遵照行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组织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起了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但是, 在不断宣贯文化理念、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 A公司不得不面对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使企业文化“落地”, 让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价值追求及行为规范, 真正起到激发员工动力、提高管理绩效的作用。

经过对员工队伍、管理现状和发展战略的分析研究, A公司做出了安排部署:一方面持续开展制度建设, 着重完善基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另一方面, 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基础上, 着力推进文化管理,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 探索建立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的机制。

(一) 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的核心

A公司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的核心是:始终强调以人为本, 各项工作始终围绕员工来开展, 围绕员工进一步发掘文化的推动力。其内涵分为三部分:企业文化、基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而且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可表示为如图1所示的模型。

具体看来, 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的运行机理是这样的:

首先, 通过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思想发展, 逐步形成A公司干部职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管理风格。同时, 构建公司→部门→员工的文化通道, 促进文化发展与文化深植同步。

其次, 通过基础管理来推动公司制度建设, 按照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持续化的要求, 建立规范标准的制度体系, 不断规范员工各项行为。

最后,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强化公司绩效管理, 建立公正、公平的绩效环境, 促进公司文化氛围的营造, 促进员工激励。

这样, 三者之间相互促进, 从思想到行为再到绩效, 全面发挥制度和文化管理的作用, 使公司员工更加积极主动, 凸显文化的内在推动力, 促使A公司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专业, 最终促进公司管理水平、发展能力的跨越提升。

(二) 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的目的

实施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 其根本目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 实现对人的全面促进。

通过思想引导、行为规范、绩效激励三个方面的作用, 促进员工发展。同时, 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工具, 强化员工培训, 发掘员工的潜能, 促进员工自我价值实现。

2. 支撑公司的全面发展。

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环境, 树立员工共同的发展使命和愿景, 凝聚人、培养人、提升人。同时, 通过企业文化全面的激励和引导, 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力地支撑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不断地促进公司持续化发展。

总之, A公司构建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机制, 不仅强调其企业文化建设, 明确员工的共同使命, 树立共同的愿景, 不断促进企业文化提升;更加强调企业文化要面向管理, 致力将企业文化与制度管理深入融合, 渗透到公司的各项实际管理中去, 并不断发掘以人为本的文化推动力, 从而不断强化公司持续化发展能力, 保证公司发展目标和使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2]郝潞霞.国有企业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3]李恒悦.构建公务员动力机制问题韧探[J].经济与管理, 2007 (1)

[4]郝英奇, 刘金兰.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趋势[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6)

上一篇:水泥帷幕灌浆下一篇:丝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