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量出血

2024-09-05

小量出血(共5篇)

小量出血 篇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量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将80例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如躁动、血压高时给予镇静、降压处理, 有便秘症状时, 用缓泻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高血压、便秘及再次脑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高血压发生率为20.0%, 便秘发生率为17.5%, 再次脑出血发生率为2.5%;对照组分别为72.5%、60.0%、12.5%, 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出院后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为25.0%, 便秘发生率为30.0%, 再次脑出血发生率为2.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7.5%、65.0%、15.0%, 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护理干预对小量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防治是有效的, 而且远期效果也显著。

关键词:小量脑出血,再出血,发生率

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在我国年发病数超过50万,幸存者致残率为50%。而小量脑出血患者由于意识清楚或意识障碍问题较轻,易烦躁,情绪不稳定,导致血压波动过大以及长期卧床造成的便秘等症状,极易诱发再出血,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我院选取2009年1~6月80例小量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通便、血压控制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6月在我科治疗的80例小量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86岁。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0~89岁。均为首次发病,通过头颅CT确诊为小量脑出血(<30 ml)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9例,其中间断服药42例,从未服药17例,从未测过血压17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入院后行常规护理,如脱水、降颅压、镇静,便秘给予缓泻剂等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

除常规护理外,针对再出血原因进行如下护理干预:

1.2.2. 1 保持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左右,避免搬动。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床头抬高30°左右,保持颈部平直,有利于静脉回流,以减轻头部充血水肿。帮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动作轻柔,尤其是头颈部转动时要缓慢,以免加重出血。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经常通风换气,避免患者躁动,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必须让患者养成卧床排大小便的习惯,严禁下床排大小便,避免造成再出血。

1.2.2. 2 保持患者安静,避免情绪激动

脑出血患者由于头痛、呕吐,生活不能自理,易产生烦躁、恐惧、忧虑等情绪变化,尤其是偏瘫或失语者,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来安慰和鼓励患者: (1) 争取家属陪伴,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焦躁的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向患者说明颅内出血、水肿可致颅高压,而引起头痛、呕吐,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全过程,以取得配合。 (3) 患者所处的环境应安静、舒适,且光线柔和,避免由于环境的刺激而加重头痛的症状。 (4) 指导患者学会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放松术。 (5) 减少探视次数,使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6) 遵医嘱,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总之,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防止因情绪变化诱发再出血。

1.2.2. 3 合理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

血压波动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更是颅内再出血的重要因素,因此密切观察血压的波动变化,及时妥善地处理,使血压稳定在适当的范围。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脑损伤。研究表明,平均动脉压在8.0~18.6 kPa之间时,脑血管可自行调节,保持血流量在一个恒定的水平,如血压<8.0 kPa时,则脑血流量下降,而血压>18.0 kPa时,毛细血管压增高可致脑水肿[2]。因此,应将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入院时收缩压<18.6 kPa,可不必过于限制补液,适当调整使收缩压≥18.6 k Pa;对于患者收缩压在18.6~24.0 kPa之间时,注意观察即可,无需特殊处理;当收缩压>26.0 kPa时可适当选用降压药,24 h的补液量应≤1 000 ml。

1.2.2. 4 进行脑保护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给予冰帽降温持续进行脑保护。脑部低温可降低氧耗,减少乳酸堆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内源性毒素对脑细胞的损害,以降低再出血的几率。

1.2.2. 5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由于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比较弱,食物含水较少,易引起便秘,此类患者比较常见且比较痛苦,而且会再次诱发出血,使病情加重,治疗更加困难。因此,患者入院后即采取干预措施: (1) 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楚入院后患者可能发生便秘的情况,嘱患者勿用力大便,否则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 (2) 饮食方法上,嘱患者多饮水,意识障碍者给予鼻饲饮食,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可参照参考文献[3]中所提供的老人食谱进行合理饮食。 (3) 护士指导家属早晚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按临床常规进行腹部按摩,每日2~3次,每次10~20圈[4]。 (4) 使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5]。便秘者有便意时给予开塞露纳肛,必要时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并有护士或家属在旁监护,避免用力屏气,意识障碍者注意观察排便间隔天数,一般2~3 d排1次即可,若时间过久或大便干结,可给予开塞露或番泻叶等处理。

1.2.2. 6 做好出院指导

戒除烟酒,调畅情志,适量运动,合理饮食,规律服药,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或停药,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测血压及正确的血压判断方法。出院后做好患者随访及登记工作,一般每半个月打1次电话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正确的指导,每月患者复诊一次,进行必要的复查,根据结果调整用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高血压、便秘和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中,近65%有高血压病史,而高血压是再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清醒患者的紧张、恐惧,意识障碍患者的烦躁、易动,均会使患者的血压升高而导致再出血。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导致胃肠蠕动失调[6]。因此,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轻肠蠕动。便秘也易诱发再出血,排便时过度屏气使颅压骤然升高,从而引起再出血,另外,血压控制不稳定,骤升骤降也易诱发再出血。可见,脑出血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靠常规护理达不到理想的远期康复的效果。而脑出血患者出院后血压的控制、再出血的预防同住院期间同等重要,对出院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掌握情况进行薄弱环节的指导,使患者出院后血压保持稳定,大便保持通畅,从而降低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本研究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小量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防治有明显的近期疗效,而且远期效果也比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范秀珍.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34-237.

[2]于淑芹, 张晓艳, 赵晓丽, 等.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0) :178-179.

[3]郑凤君.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早期康复护理326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4) :242.

[4]李建荣.便秘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5, 19 (14) :1227-1228.

[5]徐云红.健康教育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3) :5.

[6]韦梅珍, 林兰, 蔡月荣.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3) :35-36.

无穷小量的阶数及其应用 篇2

关键词:无穷小量阶数 无穷小量的主要部分 复杂未定式的计算

中图分类号:O1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218-02

Infinitesimal order and its application

Duan Wen X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 Hai Campus)

Abstract:We can use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common factor, derivative method,Mark McLaughli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order of infinitesimal,We can also make use of infinitesimal main part to calculation complexity of the indeterminate form.

Key word:Order of the Infinitesimal Main part of the Infinitesimal calculation complexity of the

1 無穷小量阶的概念及其运算

定义1如果,就称是时关于的阶无穷小量。

对于无穷小量的运算,我们有以下结论

(1)如果与都是时关于的阶无穷小量,则是关于的阶无穷小量,其中;

(2)如果,,则是阶无穷小,其中;

(3)如果,则也是关于的阶无穷小量;

(4)如果,则;

(5)如果,,则

;

(6)时,如果,,则

是关于的阶无穷小。

例1时,是的高阶无穷小,.是的高阶无穷小量,则

是的高阶无穷小,也是的高阶无穷小量。

2 无穷小量阶数的判断

方法一、(提取公因数判断法)

如果是有限项无穷小量的代数和,且

,则当时,是时关于的阶无穷小量。

例1 问当时,无穷小量

是关于的几阶无穷小量?

解,

,所以,时

是关于的阶无穷小量。

方法二(导数判断法)

如果在点的邻域内有连续的阶导数,且()但,则当时,是关于的阶无穷小量。

证明 由罗必大法则

所以,当时,是关于的阶无穷小量。

例2 确定当时是关于的几阶无穷小.

解记,则;

,;,;

,,所以是关于的阶无穷小量。

方法三、(马克劳林公式法)

如果是有限个同阶无穷小量的代数和,则将的每个无穷小量用马克劳林公式展开,展到合并同类项后首次出现系数不为零的项为止,按这种要求,如果其中某一项需要展到项,则在这项的后面,要加上这项的高阶无穷小.这种方法还经常要利用、、、、的皮亚诺形式的马克劳林公式。

例3

,

所以是关于的阶无穷小量。

如果用马克劳林展开并合并同类项后仍然含有同阶无穷小量的和差,那么,每个无穷小量应多展一项。

例4 判断是关于的几阶无穷小?

错误的做法

因为最后的计算结果含有两个同阶无穷小量的差,所以,还是无法判断原无穷小量的阶数。

正确做法如下:

所以是关于的二阶无穷小量。

3 无穷小量阶数的应用

如果未定式的分子和分母是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代数和,则用罗必大法则计算这类极限时,求导数的过程必定很复杂,以下介绍应用无穷小量阶数计算这类复杂未定式的方法。

定义2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是个不同阶数的无穷小量,如果是其余各无穷小量的低阶无穷小量,则称为无穷小量的主要部分,简称为的主部。

例5 当时,的主要部分是.

例6 当时,因是关于的三阶无穷小量,所以

的主要部分是。

如果一个分式的分之与分母分别是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代数和,则该分式的极限等于分子与分母主要部分比值的极限。

例7。

解 因时,,,所以,

,

例8

解,因是关于的一阶无穷小量,所以,

例5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上册.5版.2011:56—5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段文喜编著.考研数学:上册.2011:12—19.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

小量脑出血81例临床观察 篇3

关键词:小量,脑出血,临床观察

临床上一般把大脑半球出血量小于10mL的患者定义为小量脑出血, 其临床症状较轻, 易与腔隙性脑梗塞相混淆[1], 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鉴别。现对本社区2004年2月-2009年2月诊治的81例小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社区2004年2月—2009年2月诊治的小量脑出血患者81例, 均已行头颅CT检查确诊为小量脑出血。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其中男51例, 女30例, 年龄34~81岁, 平均58.9岁, 既往有高血压72例 (占88.9%) 。选择同期在本社区住院的脑梗死患者80例和脑出血 (大于10mL) 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脑梗死患者中男49例, 女31例, 年龄32~81岁, 平均56.7岁, 既往高血压病史70例 (占87.5%) ;脑出血患者中男50例, 女31例, 年龄35~83岁, 平均57.8岁, 既往有高血压68例 (84.0%)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三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见表1。

注:与小量脑出血组比较*P>0.05, **P<0.05。

1.3 影像学检查

三组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小量脑出血组发病到行头颅CT的时间为4h至7d, 平均3.6d。血肿量 (按照多田氏公式ABC/2[2]计算) :2.5~10mL, 平均5.6mL。部位:基底节出血46例, 脑叶出血20例, 丘脑出血15例;20例行腰穿测颅内压轻度增高3例, 化验见少量红细胞。脑梗死对照组CT示:基底节41例, 脑叶18例, 丘脑17例, 小脑2例, 脑干2例。梗死灶直径:大于20mm者45例, 小于20mm者35例。脑出血对照组CT示, 血肿量11~70mL, 平均35.6mL;部位:基底节出血42例, 脑叶出血18例, 丘脑出血21例, 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28例, 中线移位者43例。

1.4 诊断情况

本组81例病人在行头颅CT前误诊为脑梗死18例, 误诊为血管性头痛8例, 误诊为TIA6例, 误诊为病毒性脑炎4例, 诊断为脑卒中性质不明13例, 诊断为脑出血45例, 误诊率为44.4%, 所有误诊患者均已经头颅CT确诊。

1.5 治疗

本组误诊的36例患者开始均按误诊疾病治疗, 病情加重或行头颅CT后改用脑出血治疗方案。

2 结果

痊愈18例, 基本痊愈32例, 显著进步20例, 进步11例,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临床上典型的脑出血常表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症、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特点, 而小量脑出血因临床表现不典型, 常被误诊[3]。

本组81例患者被误诊36例, 误诊率高达44.4%, 这与国内学者报道[4]类似。表1数据显示与脑梗死组相比, 小量脑出血在既往卒中史、起病时状态及血压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与脑出血组相比, 小量脑出血组在症状体征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表明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与脑出血有很大区别, 而与脑梗死患者相类似。又因为部分社区医院影像学检查设备不齐全, 单独依靠临床表现对疾病作出诊断, 最终造成误诊, 导致部分患者因治疗方法不当, 病情加重。

因此,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 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 应尽早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 以免误诊;在未明确诊断前, 易先给予中性治疗, 以免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万淑英, 李世学.小量脑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14) :2691-2692.

[2]HUTTNER HB, STEINER T, HARTMANN M, et al.Com-parison of ABC/2 estimation technique to computer-assistedplanimetric analysis in warfarin-related intracerebral paren-chymal hemorrhage[J].Stroke, 2006, 37:404.

[3]史万英, 赵明哲, 张安民.小量脑出血31例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 2007, 6 (10) :616-617.

小量出血 篇4

关键词: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小量出血

高血压可使人体脑底小动脉管壁局限性扩张, 形成小动脉瘤。当患者出现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情况, 血压急剧升高, 易导致脑出血。该病发作时, 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但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不适合所有患者。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其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性小量脑出血患者60例, 男45例, 女15例, 年龄53~81岁, 平均 (74.2±4.9) 岁。所有患者均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出血量<30ml。有高血压病史50例 (83.3%) , 再发性脑出血1例 (1.7%) , 以往有脑梗死病史3例 (5.0%) , 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 史1例 (1.7%) 。49例入院时行CT检查, 11例发病72小时内行CT检查。出血部位:丘脑内囊区出血27例 (45.0%) , 豆状核外囊区出血13例 (21.7%) , 脑叶内出血11例 (18.3%) , 脑干及脑室出血5例 (8.3%) , 小脑出血3例 (5.0%) , 血肿破入脑室系统1例 (1.7%) 。出血量:<5 m l 1 2例 (2 0.0%) , 5~<10ml 7例 (28.3%) , 10~<20ml 34例 (56.7%) , 20~<30m l 7例 (11.7%) , 均为单灶性血肿。发病诱因:有明显诱因者31例 (51.7%) , 其中日常活动时发病20例, 情绪激动10例, 用力排便时1例。无明显诱因29例 (48.3%) ;主要以头晕、消化道症状、失语、二便失禁、肢体麻木和/或乏力、意识障碍等入院。临床表现:头痛头晕32例 (53.3%) , 单纯头晕28例 (46.7%) , 偏瘫或不完全性偏瘫42例 (70.0%) , 偏身感觉障碍11例 (18.3%) , 单肢体麻木乏力7例 (11.7%) , 昏迷6例 (10.0%) , 短暂意识不清20例 (33.3%) , 二便失禁4例 (6.7%) , 呕吐20例 (33.3%) , 失语6例 (10.0%) , 构音不清27例 (45.0%) 。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给予调控血压、高流量吸氧等针对性治疗。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确定适合内科保守治疗后, 进行治疗。保持卧床静养, 减少搬动, 情绪激动者给予必要的镇静治疗。发病早期 (30分钟内) 可给予止血治疗, 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5~1.0g。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保持血压稳定。保持水、电解质和营养供给[1]。控制脑水肿, 必要时使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出血量低于10ml者, 每隔8~16小时进行加压静脉滴注, 连续2~5天;出血量超过10ml者, 每隔6~8小时加压静脉滴注;严重水肿的患者可加用呋塞米间断静注;患者的病灶吸收或头痛等症状消失后停止使用脱水剂, 一般连续静滴7~15天, 静滴间隔渐次延长。肾功能损伤患者可选取甘油氯化钠或者甘油果糖代替甘露醇。血压过高需降压治疗, 维持收缩压在140~160mm Hg, 舒张压在90~100mm Hg。常规复查头颅CT, 监测血肿吸收情况及脑水肿程度。严密监测患者并发症情况, 及时对症治疗。肺部感染或尿路感染的患者, 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 选择合适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 使用药物抗溃疡治疗, 如奥美拉唑。

1.3 疗效标准

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相关标准。痊愈:自觉症状消失, 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恢复工作或劳动能力;显效:自觉症状好转, 偏瘫、失语、精神症状基本恢复, 能独立行走;有效:临床症状减轻, 肌力恢复至2~3级或较治疗前提高1级, 生活尚不能完全自理;无效: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变, 最终死亡。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预后评价标准

出院后随访12个月, 按日常生活能力 (ADL) 分为6级:Ⅰ级:独立活动无须帮助和指导;Ⅱ级:能活动, 但需帮助指导;Ⅲ级:需具体帮助方能完成活动;Ⅳ级:无活动能力, 需他人搬动或操持代劳;Ⅴ级:植物状态;Ⅵ级:死亡。将ADL分级中的Ⅰ~Ⅲ级归为“预后良好”, Ⅳ~Ⅴ级归为“致残”。

2 结果

2.1 疗效与不良事件

住院时间1 2~6 1天, 平均2 8.4天。痊愈7例 (11.7%) , 显效26例 (43.3%) , 有效14例 (23.3%) , 无效13例 (21.7%) 。总有效率78.3% (47/60) 。并发症发生率35.0% (21/60) , 其中肺部感染11例 (18.3%) , 消化道出血7例 (11.7%) , 尿路感染3例 (5.0%) ;对症治疗后, 症状有所缓解, 可恢复。

2.2 随访结果

治疗有效的47例出院后随访12个月, 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Ⅰ级6例 (12.8%) , Ⅱ级19例 (40.4%) , Ⅲ级12例 (25.5%) , Ⅳ级5例 (10.6%) , Ⅴ级3例 (6.4%) , Ⅵ级2例 (4.3%) 。预后良好37例 (78.7%) , 致残8例 (17.0%) , 死亡2例 (4.3%) 。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较常见, 但学术界对小量出血没有统一界定。本文选择出血量<30ml[3]这一范围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目前,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但其创伤性较大, 手术费用较高;而微创手术的应用存在不能直接局部止血, 因穿刺损伤或出血处于进展期的继发出血时, 患者可能死于脑疝[4]。

Mendelow等[5]组织的多中心随机试验中将脑出血患者分为手术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 其中早期保守治疗和早期手术治疗两组治愈率分别为23.8%和26.1%, 病死率分别为36.3%和37.4%,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 保守治疗总有效率78.3%, 治愈率11.7%, 结果与国内其他相关报道[6]相似。对治疗有效的47例患者出院随访结果显示, 预后良好率78.7% (37/47) , 说明内科保守治疗的有效率较为理想, 虽然出现的并发症较多, 但经对症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因此, 笔者认为, 高血压性小量脑出血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内科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患者选择:选择处于深度昏迷或濒死状态的患者, 此类患者不适合手术治疗。同时, 选择出血量低于30ml的患者。由于药物具有肝、肾毒性, 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 (2) 脑血肿与水肿处理:血肿是造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有效控制水肿和血肿, 维持正常的颅内压是内科治疗的关键。本研究使用甘露醇降低脑组织水含量, 具有很好的效果, 但甘露醇具有很强的肾毒性, 不宜长期使用。相关文献[7]证明, 使用大量甘露醇可造成电解质紊乱, 加重脑水肿。 (3) 降压及止血处理: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不宜过快过量, 以免脑血流灌注减少和缺血、缺氧性损伤。止血剂使用仅限于发病早期患者, 对于已形成血肿患者使用止血剂可能加重血肿。 (4) 药物治疗易出现并发症, 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情况, 出现后立刻进行相关治疗, 调整药物。

综上所述, 对于不适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病情, 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锦丽, 闫敏, 李玲.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现状[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1, 23 (2) :84.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 (8) :701.

[3]蒙钟文.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111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 2008, 19 (10) :99.

[4]文铁, 尹畅.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J].2008, 11 (13) :1149.

[5]Mendelow AD, Gregson BA, Fernandes HM, et al.STICH Investigators Early surgery versus initi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aematomas in the International Surgical Trial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STICH) :a randomized trial[J].Lancet, 2005, 365 (9457) :387.

[6]陈代云.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37例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19) :233.

小量出血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5月-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40例高血压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男41例, 女29例, 年龄43~80岁, 平均年龄 (62.7±7.4) 岁, 壳核出血58例, 丘脑出血12例;对照组男43例, 女27例, 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 (61.5±7.7) 岁, 壳核出血60例, 丘脑出血10例。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长期酗酒者、颅内及全身感染者、糖尿病、精神病史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保守治疗, 包括脱水降颅内压、吸氧、止血、控制血压、营养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平衡酸碱、抗感染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血肿清除手术均于患者发病后6~24 h内进行, 根据CT确定穿刺点, 将血肿的最大层面中心处与颅骨最近距离的CT层面选作穿刺点与穿刺深度, 注意避开脑重要区域与血管。选择YL-1型的颅内穿刺针, 常规备皮、消毒, 穿刺点局麻, 随后以电钻穿透颅骨与硬脑膜, 按照血肿定位方向进针, 拔出针芯后用引流管经针体侧孔行血肿内液体与半固体引流, 边抽边注射进等量生理盐水, 至引流液澄清。常规采取引流管注入尿激酶2万u后夹闭2 h再开放, 1~2次/d。复查头部CT见残留血肿基本消除时将引流管拔除。

1.3 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再进行疗效评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总有效率= (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显著性水平σ=0.05。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 对照组为70.00%,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 , 见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指的是在高血压基础上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 其中以基底节脑出血最为常见, 一旦病情恶化, 很容易造成死亡, 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脑出血的诱因很多, 最为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其余的还有先天高血压脑出血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脑外伤等。高血压脑出血, 如果出血量大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而小量出血时因脑内局部有血肿, 压迫脑内神经与血管, 当血肿产生时脑内大量相关化学物质释放, 进而使得脑细胞遭受破坏, 一般患者预后都较差, 致残率也是相当之高[2,3]。

参考文献

[1]冯玉新.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及术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7) :108-109.

[2]杨红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5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16) :1990-1991.

上一篇:高校优秀英语教师下一篇:等离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