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感染(精选11篇)
出血感染 篇1
摘要:目的 观察竹叶石膏汤治疗脑出血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患者根据药敏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加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结果 治愈40例,占76.92%;死亡8例,占15.38%;自动出院4例,占7.7%。结论竹叶石膏汤治疗脑出血肺部感染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关键词:竹叶石膏汤,脑出血,肺部感染
脑出血肺部感染是神经科临床脑出血常见并发症,是脑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其病情重,病程长,治疗效果差,抗感染药物使用量大。笔者所在科采用抗感染药物合用竹叶石膏汤治疗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科住院的患者52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排除发病前肺部感染者,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5~82岁,平均58.4岁。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基底节区33例,丘脑12例,脑干4例,大脑皮层2例,小脑1例。破入脑室30例。脑室铸型8例。出血量40~108 ml。手术前发生脑疝者18例。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38例;慢性支气管炎18例;糖尿病12例。并发症:急性呼吸衰竭15例;败血症8例;急性心衰4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41例,大出血3例;水电解质酸碱失衡32例,尿崩症2例;肾功能损伤24例,急性肾衰1例;肝功能损伤21例;营养不良18例。
1.2 细菌学分析
38例患者气管切开后反复多次作痰培养显示:3 d以内正常菌群生长者22例,占57.8%;5 d以后显示异形枸橼酸杆菌18例,占47.36%;铜绿假单苞菌14例,占36.84%;产气肠杆菌8例,占21%;霉菌感染8例,占21%;白色念珠菌5例,占13.16%;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10.5%;肺炎克雷白杆菌14例,占36.84%;合并两种或三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者共17例,占44.7%。
1.3 治疗方法
52例患者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素,加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基本方组成:石膏30 g、淡竹叶15 g、半夏15 g、麦门冬20 g、党参10 g、薏苡仁30 g、胆南星10 g、石菖蒲20 g、鱼腥草31 g、杏仁12 g、桔梗12 g、黄芩10 g、炙甘草6 g。每日一剂,加入清水煎服,每日3~4次,不能口服者鼻饲。
2 结果
治愈40例,占76.92%,死亡8例,占15.38%,自请出院4例,占7.7%。其中急性呼吸衰竭致死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急性左心衰致死1例,术后颅内再出血死亡2例。控制肺部感染的时间最短13 d,最长96 d,平均24 d。
3讨论
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约占脑出血的15%,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1)脑出血至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肺水肿及呼吸衰竭,意识障碍者咽反射及咳嗽反射均减弱或消失,部分食物或咽部分泌物向肺部逆流,引起吸入性肺炎;(2)脑出血老年患者居多,老年人免疫功能底下,营养状况差,卧床较长,易引起分泌物向低位聚集,引起坠积性肺炎;(3)危重患者器官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治疗,直接损伤黏膜屏障,阻碍纤毛运动,加速口咽部细菌下移,亦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1]。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大小与肺部感染关系密切[2],本组基底节及丘脑区明显,占86.53%,可能因该部位有意识障碍及影响下丘脑,免疫力低下有关。
肺部感染多见于脑出血的重症患者,与长期卧床、昏迷患者误吸等有关。患者多有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均减弱或消失,不能正常排痰,痰液阻滞于肺,导致肺部感染,据药敏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后期感染控制多见持续低热,无力,烦渴呕逆而不欲饮,咳嗽、咯痰无力,咯黄痰或白粘痰,面红,舌质红苔黄厚或少苔,脉虚或玄等余热未清,气阴两伤之象。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竹叶石膏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3],方云“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指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虚赢少气,身热多汗,呕逆烦渴,唇干口燥,或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数。方中[3]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以去热邪;人参、麦冬益气生津以补正虚;甘草、粳米和中养胃;半夏降逆止呕,并行人参、麦冬之滞而养胃气,薏苡仁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鱼腥草、黄芩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加诸药合用,共奏清虚热,益气滋阴,化痰排脓之效[3]。现代研究,石膏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有镇痛、解痉、消炎作用;淡竹叶有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鱼腥草有抑菌作用,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桔梗能促进支气管黏膜分泌而有祛谈作用,有抗炎作用,对絮状表皮藓菌有抑制作用;黄芩有抑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有抑制作用,对实验家兔有解热作用[4]。麦冬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石菖蒲有降体温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晓燕,陈郁仙.脑出血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及危险因素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5,2(19):2165-2166.
[2]张继高.高血压脑出血死亡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5):706-708.
[3]李培生.伤寒论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22.
[4]贾玉海.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88,115,117,136,347,365,311-312,394.
出血感染 篇2
【摘要】 目的 降低脑出血患者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对照组70例脑出血患者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及原因采用回顾性分析并制定护理防控措施,应用于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对继发性感染发生原因的护理防控措施明显降低了脑出血患者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脑出血;继发性感染;病因预防
【Abstract】Objectiv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econdary infection.Method To analyze retrospectivly the control group of 70 case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econdary infection ,then formulate the ca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used in study group.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econdary infection is significantly lowere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secondary inf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econdary infection.【Key words】Cerebral hemorrhage;Secondary infection;Causal prophylaxis
脑出血是脑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出血发病急、病死率高,是内科系统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对适应证患者行经颅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可及时有效降低颅内压、降低死亡率。但脑出血的并发症较多,发生并发症后预后凶险。继发性感染是脑出血的主要致命性的并发症之一。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强对脑出血的患者继发性感染的防范,明光市中医院神经内科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70例脑出血患者的继发感染率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感染原因制定护理防控措施,应用于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86例脑出血患者,其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7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1±6.7)岁;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8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59.2±8.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上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156例患者均经脑部CT扫描确诊,入院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感染指征。
1.2 方法 对照组一直沿用常规护理,对继发感染率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感染原因制定护理防控措施。研究组采用防控继发性感染的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
1.3 判定标准 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体温及症状变化,对体温超过37.5℃及出现咳嗽、痰多及尿液、脑室引流液等发生变化者立即予血常规、尿常规、胸透及尿培养、大便培养、引流液培养检查。无特殊症状者,住院时间超过1周也予上述基本项目筛查。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咳嗽、痰黏稠,肺部出现湿?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①发热,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②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部触痛、肾区叩击痛,并有尿检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结合尿培养。肠道感染标准:符合下列之一即可确诊。①急性腹泻,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②急性腹泻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③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两天,或一天水泻5次以上;④大便或肛拭子标本培养出肠道病原体。脑室引流感染的诊断标准:引流液由清变浊,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引流液送检后查出病原体。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资料进行χ2 检验,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继发性感染分别为: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道感染、引流感染。经统计学处理,2组继发性感染发生总数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χ2= 35.29,P<0.01),其中以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χ2= 10.89,12.16,P<0.01),肠道感染、引流感染的发生数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采用防控继发性感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降低了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讨论
3.1 脑出血患者继发性感染的因素 研究组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继发性感染的首位因素是肺源性感染,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再次为肠道感染。其继发性感染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患者发病年龄较大,机体抵抗力较低;②与意识障碍、呕吐有关;③与有创性操作与侵入性治疗有关;④出血量大、病情重者感染发病率高。
3.1.1 肺部感染是主要原因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患者年龄较大,肺顺应性下降,肺泡通透性增高,呼吸功能不健全;②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早期易发生肺水肿;③由于意识不清,吞咽障碍及颅内高压引起呕吐,造成患者误吸;④大多数患者意识不清时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舌后坠堵住咽部,鼻腔分泌物反积于喉部,患者随时有误吸的危险;再者脱水剂应用致体液减少,痰液黏稠。诸上原因均可造成痰液不易咳出,积存于气道和肺泡内,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3.1.2 泌尿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尤其是留置导尿管,可能引起尿道黏膜损伤,造成细菌逆行感染的机会。如患者同时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使机体抗炎抗病能力进一步下降。
3.1.3 其他因素 此外抗生素滥用、侵入性操作时的无菌技术不严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不良、空气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污染也是导致继发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的二重感染临床上屡见不鲜,无菌技术原则的坚持与保持患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可控制院内感染率的发生。研究组的1例引流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就分别是因颅骨钻孔在普通病房操作无菌技术不严导致金葡菌感染和3名患者同住监护室1人留置导尿霉菌感染后经医务人员交叉传染他人的结果。
3.2 脑出血的继发感染是预后不良的征象 及时采取预防与护理措施控制继发性感染的发生,是脑出血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继发性感染的好发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病因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3.2.1 患者取正确卧位,严防误吸误咽 脑出血昏迷时易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缺氧;又常会导致呕吐物、口咽分泌物误吸。①患者应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稍垫高15°~20°偏向一侧,口角的位置放低,以利于分泌物引流。②清醒患者进食时,取半卧位或坐位,嘱病人不要说话,以免引起误吸。③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做口腔护理2次。④吞咽障碍或意识不清者,早期予静脉补液,禁食。发病后3~4 d给鼻饲,待意识恢复后,吞咽障碍消除时再改用口饲,从浓流质开始,逐渐恢复正常。⑤鼻饲时事先确认胃管在胃内,同时注意鼻饲的温度不可过高,速度不可过快。鼻饲后短时间内不搬动患者,尽量不吸痰,以免引起反射性呕吐,发生吸入性肺炎。
3.2.2 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痰液排出 ①应随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做好氧气管道护理。②定时反复左右翻身拍背,每次5~6 min,以助痰液排出。神志清醒者鼓励其深呼吸后自己将痰咳出,同时观察痰的颜色和性质。③雾化吸入每日2次或每4小时1次,用生理盐水10 mL+庆大霉素8u+糜蛋白酶10 mg。④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易行的方法。昏迷患者要定时用吸痰器吸痰,每次吸痰时,要更换导管,吸痰时间和深度要适宜,每次不超过10~15 s,部位要准确,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呕吐。⑤有呼吸道阻塞者应考虑气管插管,必要进气管切开并做好气管切开后的护理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3.2.3 加强泌尿道护理,防止逆行感染 脑出血患者由于中枢神经受到抑制,对刺激反应不敏感,易造成尿潴留或尿失禁。护理时应注意每日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对尿潴留的患者应采取压迫膀胱底部或诱导排尿,无效时再行导尿术。需留置导尿管者,选用气囊导尿管,严格按无菌操作每日用0.05%结合碘擦洗会阴2~3次,用生理盐水250 mL冲洗膀胱两次,每4小时开放一次,每周更换一次导尿管,以减少泌尿系感染机会。
3.2.4 严格执行院感控制相关规定,避免院内感染机会发生 ①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二重感染。对发生感染者应做血培养或分泌物、排泄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②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行技术操作或更换各种管道、倾倒引流液、尿液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引流管、接尿管位置严格控制保持在规定的平面下,防止逆行感染。③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做基础护理时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并注意手卫生,发生院感群发事件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院感控制部门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加强监控。④患者的病房物体表面、床单元、室内空气要定期彻底消毒并于日常保持清洁状态,污染后及时消毒或更换。⑤严格氧气管道、雾化器、呼吸机等管道护理,必须一人一用每日消毒,干燥保存。⑥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3.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感染先兆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分泌物、引流物、排泄物、皮肤、黏膜的变化。体温增高者要除外吸收热、中枢高热、脱水热。感染常发生在呼吸道、泌尿道、口腔及皮肤、黏膜等部位。如患者体温逐渐升高,伴有呼吸、心率增快,或引流物、分泌物、排泄物、皮肤、黏膜等发生变化,血检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比例增加,应警惕继发性感染的发生,要尽早发现病灶,给予抗感染治疗。脑出血继发性感染是脑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降低脑出血继发性感染导致的死亡率,就必须分析诱发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病因预防。本文通过对70例脑出血患者的继发性感染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在临床上对研究组进行护理措施改进,使在院脑出血患者的继发感染率明显下降,为临床成功救治脑出血患者降低致死与致残率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出血感染 篇3
关键词 脑出血 肺部感染 相关因素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出院的脑出血患者287例,男178例,女109例,年龄37~83岁,平均58.9岁;住院天数3~59天,平均16.7天。并发肺部感染 56例患者中,男3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8.2岁,平均住院天数33.6天,全部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并经CT或MRI证实为脑出血。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查阅所有脑出血患者,病案资料和医院感染登记表,根据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整理分析。
结 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287例腦出血患者,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56例,感染率为19.51%。本组287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41例,其中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20例,感染率为48.78%。
肺部感染与年龄、住院天数的关系:≤50岁61例,感染4例,感染率6.56%;51~69岁159例,感染19例,感染率11.95%;≥70岁67例,感染33例,感染率49.25%。住院天数≤7天111例,感染6例,感染率5.41%;8~15天68例,感染13例,感染率19.12%;≥16天108例,感染37例,感染率34.26%。
讨 论
本组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率为19.51%。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年龄大,生理防御能力降低,易感因素增加;住院时间长,仰卧位,易产生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气管切开,伤口暴露在空气中,气体未经鼻腔过滤和湿润,即直接进入气道,细菌未经阻挡进入下呼吸道增加感染机会。加之意识障碍,使机体应激能力和防御机能下降,吞咽困难等增加误吸的可能性。
综合以上感染因素,应采取的对策:①加强病房管理,定时对病房地面、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限制探视与陪护,保持室内温、湿度恒定,提高空气质量。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护理气管切开患者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减少医源性感染因素[2];加强管口护理,及时换药,吸痰时用无负压吸痰管轻轻插入套管深部,适当刺激患者咳嗽,正确拍背,使痰液咳出再吸出[3]。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防止产生耐药菌株和真菌感染。③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理口咽深部分泌物,减少口腔内细菌的寄生和繁殖,预防细菌向下移而引发下呼吸道感染[3]。选择适宜的口腔护理液,口腔护理2次/日。④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度过危险期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预防畸形,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4]。⑤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对于意识障碍或不能进食的患者,抬高床头30°,进食时抬高床头90°,鼻饲每次先注入食物以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完毕后抬高床头0.5~2小时,防止食物反流误吸。⑥恢复期脑出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等,可致人格衰退,易产生焦虑、悲观、烦燥或抑郁。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耐心、热情、多关心、体贴、安慰病人,克服疾病带来的心理障碍,促进精神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379.
2 吴娅.脑外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河南实用神经病杂志,2003, 6(6):97-98.
3 黎建敏.气管切开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65-67.
出血感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 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时间>48 h的脑出血患者521例, 男315例, 女206例;年龄40岁~81岁。基底核出血344例, 脑叶出血46例, 小脑出血56例, 脑干出血49例, 脑室出血26例。发生医院感染94例, 男60例, 女34例。医院感染率为18.04%。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 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3 调查方法
对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天数、脑出血的部位、意识障碍程度、侵袭性操作、血糖、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及医院感染病原菌, 发生时间、感染部位等临床资料。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医院感染时间
医院感染多发生在住院2 d~60 d, 大部分发生在2周内, 占85%。医院感染时间在住院3 d~7 d 49例 (52.13%) ;8 d~14 d 27例 (28.72%) ;15 d~30 d 10例 (10.63%) ;>30 d 8例 (8.52%) 。
2.2 医院感染部位
下呼吸道感染43例 (45.74%) , 泌尿道感染24例 (25.53%) , 胃肠道感染10例 (10.64%) , 上呼吸道感染7例 (7.45%) , 口腔感染4例 (4.26%) , 皮肤感染4例 (4.26%) , 颅内感染2例 (2.12%) 。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
检测出病原菌90株, 以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多见, 肺炎克雷伯菌21株 (23.33%) , 大肠埃希菌22例 (24.44%) , 铜绿假单胞菌10例 (11.11%) , 产气肠杆菌7例 (7.78%) , 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 (5.56%) , 表皮葡萄球菌4例 (4.44%) , 白色念珠菌12例 (13.33%) , 其他9例 (10.00%) 。
2.4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对年龄、出血部位、意识状态、糖尿病、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等因素进行分析, 发现高龄、意识障碍、出血部位、合并糖尿病、侵袭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导致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详见表1。
3 讨 论
3.1 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组结果显示,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8.04%, 虽然低于黄德弘等[3]报道的45.5%, 但明显高于同期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统计的医院感染平均发病率 (4.8%) 。分析其原因有:患者中老年多, 老年人组织器官退行性病变, 脏器功能减退,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下降。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不能正常饮食, 生活不能自理, 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老年脑出血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 这些均会使细菌乘虚而入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增高。
3.2 医院感染部位
脑出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高, 本组显示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45.74%, 比陈健等[4]报道的87.36%低。分析原因: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 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 引起肺不张导致坠积性肺炎。患者呕吐、误吸等导致化学性肺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等侵入性医疗技术改变了正常的内环境, 有利于细菌生长。高热、脱水不能正常饮食导致体内负氮平衡, 进一步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呼吸功能不全、肺水肿、支气管痉挛并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在本组发生率为25.53%, 可能与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操作时损伤黏膜等有关。
3.3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3.3.1 年龄
本组60岁以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 符合高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这一特征。
3.3.2 意识状态
脑出血患者意识水平下降程度与病情的危重程度呈相关关系。随着意识障碍程度的下降可出现排痰能力下降, 形成坠积性肺炎。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畅通呼吸道, 针对性做好基础护理, 尤其是呼吸道, 泌尿道的护理更为重要。清醒患者早期适量活动既有利于排痰、进食, 又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3.3 出血部位
基底核、脑干等部位的出血容易出现意识障碍, 影响下丘脑, 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容易出现院内感染。而脑叶出血感染率低, 脑干出血患者在本组研究中显示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主要是由于脑干出血患者发病急, 病情凶险, 多数患者在发病48 h内死亡。
3.3.4 侵袭性操作
侵袭性操作已成为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之一, 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 常需要使用各种侵入操作检查及治疗。本组患者侵袭性操作主要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导尿,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泌尿道多发。检查结果显示, 部分为条件致病菌寄居部位改变而发病。也与侵袭性操作有一定关系。故应减少侵袭性操作的进行, 同时严格采取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护理管理。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5]。
3.3.5 高血糖
脑出血患者合并高血糖除与原有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有关外, 还与脑出血应激状态导致内分泌紊乱, 及出血本身对下丘脑-垂体功能的直接损害, 使内源性皮质醇分泌增多, 导致高血糖。高血糖使得血渗透压升高, 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杀菌能力下降, 并且抑制T细胞功能, 干扰IL-2的生成, 降低其活性[6]。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另外高血糖本身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以上因素导致高血糖患者易感染。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积极检测血糖, 有效控制血糖到理想范围。
3.3.6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本组病例住院期间感染前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率低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患者。这点说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能降低医院感染率。因此, 不提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综合以上资料,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 相关因素较多。要减少医院感染, 必须针对其相关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合理治疗与护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提高医疗质量, 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M].2001.
[3]黄德弘, 侯铁英.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9) :993-994.
[4]陈健, 高聪.4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5) :529.
[5]杨家芳.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实用全科医学, 2004, 2 (3) :275-276.
出血感染 篇5
【关键词】 中医护理;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115-02
Abstract:Objective Chinese medicine care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ulmonary infection prevention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Select 114 cases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ulmonary infection patients in this study;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7 cases, the use of routine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57 cases,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care;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ith the situation. Results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care hospitalization observation group, pulmonary infecti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with car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care that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lung infections, reduce hospital stays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ulmonary infection with good clinical efficacy.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care; hypertension; cerebral hemorrhage; pulmonary infection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老年化,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自残率和病死率[1]。已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出血患者约65%发生急性肺损伤,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2]。因此,防治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3]。本研究给予高血压肺部感染患者以中医系统护理,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7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14例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49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1±8.12)岁;患者均符合国家医学会制定的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4],均确诊为肺部感染:①咳嗽咳痰等明显地呼吸道症状;②体温≥38.5℃;③血常规检查:WBC≥10.0×109/L ;④体征检查:肺部有干湿啰音;⑤X胸片显示肺部炎性改变;⑥实验室检查:痰检出致病菌;出现以上三者诊断为肺部感染。运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例如进行雾化治疗、西医药物治疗、吸氧、吸痰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包括:①循经拍背,沿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至下进行虚掌拍打或虚拳叩击,用力均为,动作轻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②指压天突穴,患者半卧位或坐位,一手扶背部,一手在胸骨上窝的天突穴,食指和中指的指尖紧贴喉部,指端着穴,垂直用力刺激,直至患者咳嗽。按压持续1~5min,有效咳嗽后停止,无效则再次进行按压;每日2~3次,每次间隔30~60min;③密切关注患者病情,针对肝火旺盛患者,及时给予镇静安神药物,针对脉络阻塞、血流不畅的患者,则采取饮食调理。④心理干预,采用中医的“五行生克法”调理患者情绪,使患者保持稳定心态,消除不良情绪。⑤中医药物的辨证应用,进行泻火、祛痰、活血化瘀的治疗。
1.3 评价指标[5]①临床疗效:显效,症状消失,呼吸平稳,频率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达96% 以上,无痰鸣音,痰液稀薄,血常规和胸片检查无感染征象;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轻微咳嗽和咳痰,血氧饱和度达95% ,痰鸣音减少,血常规和胸片检查显示感染明显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降低或升高不明显,明显痰鸣音,血常规和胸片检查显示肺部炎症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②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本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设及了患者对护理内容(30分)、护理效果(30分)和护理主观感受(40),总的评价包括非常满意(评分≥85分),满意(85分>评分≥60分)和不满意(评分<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 资料统计和分析 用SPSS 19.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住院天数为(32.3±3.5)d,观察组住院天数为(21.8±4.2)d。经统计比较分析,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和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8%,显著高于对照组6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07,P<0.001)。见表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出院时,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2.98%,对照组护理总满率为80.70%;观察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4,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好发于50~60岁的高血压人群;高血压是脑出血的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在持续性高血压的基础上,通常在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排便、屏气用力或精神紧张时发病;发病时,往往发病急,无预感,可在数分钟内发展到高峰;血压脑出血的往往预后不良,据临床报道其总病死率超过50%[6]。高血压脑出血可能导致很多并发症,包括脑心综合征、急性消化道出血、中枢性呼吸形式异常、中枢性肺水肿等,肺部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肺部感染是呼吸系统一种常见疾病,慢性疾病或重症的老年患者,由于咳嗽无力,反应迟钝,分泌物潴留在气管、支气管内,从而并发肺部感染,长时间的感染会诱发呼吸衰竭,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影响了正常的呼吸吞咽功能及咳嗽反射,患者易出现排痰困难以及误吸,从而使肺炎的发生率增加,严重影响了疾病的转归和预后。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规护理,往往重点放在患者降压、功能康复等方面,对肺部感染往往只进行吸痰、雾化、吸氧等,缺乏系统化的护理[7]。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中医主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强调护理的重要性。脊柱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拍打该穴位,有促使气血流通和调节脏腑的功效,同时背部的拍打振动可帮助痰液和肺泡中的废气的排除[8]。指压天突穴可以促进患者的有效咳嗽,可以显著改善血氧饱和度,减少肺部痰鸣音,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本研究探究了中医护理防治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循经拍背、指压天突穴等中医护理,结果显示: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静.针对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中医护理对策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4):198-199.
[2]励勇,王新东.中医结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5):1268-1270.
[3]Zhi Wang,Chao Wang,Weiguang Zhang,et al. Changes of TXA2 and PGI2 during postoperative hypertensive crisi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08 ,28(1):87-89.
[4]中华医学会.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2):1189-1194.
[5]王海芹.中医系统护理防治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614例[J].河南中医,2014,34(12):2511-2512.
[6]张小培,张广清.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防治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2):293-295.
[7]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28.
[8]元国芬.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中医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872-1873.
出血感染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脑出血合并骨折并出现肺部感染98例患者, 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52例、46例, 平均年龄是 (60.36±11.72) 岁, 最大88岁, 最小23.岁。9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 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98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其给予护理。分析如下: (1) 98例患者中, 17例年龄<45岁, 占17.35%;32例年龄为45~60岁, 占32.65%;41例年龄为61~70岁, 占41.84%;8例年龄>71岁, 占8.16%。老年人免疫能力较低, 防御能力较差, 器官组织老化严重, 易并发肺部感染。 (2) 98例患者中, 46例具有肺部疾病史, 占46.94%, 其中6例肺心病, 9例肺结核, 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例胸廓畸形。具有肺部疾病史患者抵抗能力较差, 心肺代偿功能降低, 易并发肺部感染。 (3) 98例患者并发时间为 (10.75±4.31) d, 63例患者发病时间<2周, 占64.29%。脑出血早期患者易并发。 (4) 98例患者中, 意识障碍、意识模糊、占75.51。意识障碍患者痰液不能及时排出, 吞咽反射及咳嗽减退, 甚至消失, 出现并发。呕吐患者一旦出现误吸, 更易并发肺部感染。 (5) 留置胃管是引起并发的主要原因。本组98例患者中, 20例留置胃管, 占20%。留置胃管会造成胃肠道功能下降, 影响正常咳嗽和吞咽功能, 对咽部的刺激还易引起黏膜损伤, 咽部存留细菌, 引起并发。 (6) 98例患者中, 需要手术70例, 占71%, 麻醉、手术创伤、活动障碍、营养不足、患者体质加剧下降, 易发肺部感染。
护理方法如下: (1) 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加强对患者病房的室内清洁及空气消毒, 定期开窗通风, 以每次30 min、每日2次为宜, 定期空气消毒, 以每次1 h、每日2次为宜。重点消毒床单、被褥、物品表面及地面等。病房内应当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湿度以50%~60%为宜, 温度以18~20℃为宜。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或侧卧体位, 减少误咽及误吸。将义齿取出, 放低口角, 利于分泌物流出。针对能自主进食、病情较轻的患者, 提倡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进食时尽量不说话, 防止误吸。加强对患者的日常观察, 定期为患者叩背及翻身, 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时, 应对其进行叩背, 促使痰液排出。叩背时应自肺底部沿气管向上进行。翻身次数以2小时/次为宜, 夜间翻身次数以4小时/次为宜。 (2) 叮嘱病情较轻的患者养成健康的口腔卫生, 协助病情较重的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对每位患者口腔黏膜p H值进行测定, 并根据p H值高低合理选择清洗液。针对p H值较低的患者, 应用2%碳酸氢钠;针对p H值较高的患者, 应用2%硼酸液;针对p H值中性患者应用生理盐水, 或使用3%双氧水。 (3) 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协助呼吸, 加强湿化。机械通气时, 应当首先将雾化罐中的水充分加热, 并将产生的蒸汽混入气体中, 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严格控制湿化器水及吸入气体的温度, 湿化器中的水温以50℃为宜, 吸入气体的温度以33~35℃为宜。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密切观察, 教会患者正确的吐痰方式。针对意识障碍的患者, 进行无菌吸痰。吸痰管应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气囊放气及气管套管拔除前应将患者口腔内、气道内的残留分泌物充分吸净。 (4)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选择合理的进食方法及时间。针对意识障碍和吞咽障碍的患者, 应选择静脉补液的方式进行营养补充, 4 d后可以鼻饲。鼻饲前应当对患者胃部进行仔细检查, 确定胃管在胃部内。鼻饲时速度不能过快, 温度不能过高。患者意识和吞咽恢复后, 可以进食流质食物, 饮食以富含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为主。 (5) 手术患者术后活动障碍, 加强翻身拍背, 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 加强换药, 减少术后伤口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年龄、基础疾病、发病时间、意识障碍及侵入性操作、手术是造成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98例患者经过护理, 临床有效率达94.90%, 其中5例无效, 占5.10%;23例好转, 占23.47%;70例有效, 占71.43%, 临床有效率较高,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出血的病死率较高, 达30%~40%[3]。该病好发于50~70岁人群, 患者常表现为呕吐、意识障碍、抽搐、颅内压升高及头痛等, 脑叶、脑干、基底节区、脑室和小脑是主要的出血部位, 出血部位的不同及出血量的多少决定局限性定位表现, 再加上骨折影响, 导致患者活动障碍, 恢复时间长, 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还需进行骨科手术, 麻醉高风险、手术创伤, 使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隶属较多。肺部感染是一种肺实质炎症, 按照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真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化学性肺炎、非典型肺炎、病毒性肺炎等。患者常表现为体温改变、呼吸困难、痰量增多、咳嗽等, 易引发多器官衰竭、胸膜炎和腹膜炎等疾病,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危害。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易并发的疾病。加强病因的分析与研究对确定治疗方案、及时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者研究表明, 年龄、意识障碍、卧床时间、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吞咽障碍等都是造成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学者表明, 对脑出血合并骨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积极的给予护理, 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 病死率较低, 对保护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4]。本文研究中, 对98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 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发病时间、意识障碍和侵入性操作、手术是主要原因, 患者经过护理临床有效率达94.90%, 且与相关研究一致, 表明护理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综上分析, 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发病时间、意识障碍和侵入性操、手术作有关, 护理对提高临床有效率、加快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脑出血合并骨折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方法 搜集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接收的脑出血合并骨折出现肺部感染98例患者, 对其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其给予临床护理。结果 年龄、基础疾病、发病时间、意识障碍及侵入性操作、手术是造成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有效率达94.90%,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脑出血合并骨折出现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年龄、基础疾病、发病时间、意识障碍及侵入性操作、手术有关, 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 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合并骨折,并发,肺部感染,原因,护理
参考文献
[1]朱丹喜.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2, 14 (15) :47-48.
[2]陈启凤.6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西南军医, 2013, 16 (15) :44-45.
[3]刘曼丽, 杨晓金.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10 (11) :65-66.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 篇7
关键词: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肺部感染,并发症,护理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肺部感染进行分析, 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 旨在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出现,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50例, 其中男35例, 女15例;年龄45~82岁。经过颅脑CT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出血量35~108ml。其中基底节区40例, 破入脑室35例, 大脑皮质出血11例, 丘脑出血9例, 脑干出血6例, 小脑出血5例, 脑室铸型5例。同时合并慢性支气管炎5例, 糖尿病2例, 冠心病2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抽搐、尿失禁、失语、偏瘫以及意识障碍。
1.2 临床表现
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结束的4~10d内均出现先发烧发热、痰液增多、呼吸急促的现象。经过湿啰音以及两肺听诊, 患者胸片显示有点片状的阴影出现, 且肺纹理明显增大。50例患者中有20例的痰培养为阳性,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9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 真菌2例, 大肠杆菌1例。
1.3 治疗方法
在患者结束开颅手术后预计大剂量的青霉素或者是头孢菌素对感染进行控制, 并且在药敏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以及进行多次的痰培养, 在这一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上秉着联合用药、大剂量、长疗程的治疗原则。一般在对患者使用头孢吡肟, 静脉滴注的方式来治疗, 剂量为100ml, 2g。一般用药7~14d。结合翻身、叩背、吸痰。另外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应立即拔出气切插管。医护人员在进行科学护理的同时, 仔细患者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 配合医生工作的展开。
2 结果
50例患者中自动出院2例, 死亡6例, 病情得到控制且稳定出院42例。其中有2例颅内再出血死亡, 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 1例急性呼吸衰竭死亡, 1例急性左心衰致死。
3 护理
3.1 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在手术结束后应该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意识清醒的患者应该鼓励其咳嗽以及深呼吸, 待到病情得到控制, 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之后即可下床活动, 从而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形成[1,2]。对意识障碍的患者进行定期定时的刺激吸痰, 在吸痰之前进行听诊肺部湿啰音, 并由下至上的拍打患者的背部。让患者保持侧卧屈膝的姿势, 护士用示指或是拇指于吸气终末稍上用力向胸骨上窝的气道上挤压, 与此同时稍微滑动器官以此来刺激患者咳嗽, 接着用吸引器将痰液吸出来[3,4]。通过咳嗽以及痰液的吸收来维持患者呼吸道的通常。
3.2 患者营养的补给
通过对患者蛋白质以及热量等营养补给来缓解负氮平衡, 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代谢反应, 从而起到控制感染、预防感染的目的[4,5]。所以, 医护人员应当在患者手术结束后的48h内通过鼻胃管来提供营养素, 通常会选择含有丰富纤维素的营养制剂。除了鼻胃管的输入之外, 还可选择从输液泵中缓慢滴入。但是如果输液的速度太快, 则会引起呕吐、腹胀、返流等状况的出现[5,6]。严重的腹胀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休克患者的呕吐也会产生误吸, 最终造成吸入性肺炎。
3.3 保持病房内的清洁
由于细菌的吸入也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感染, 因此保持患者病房内的清洁以及空气的新鲜十分有必要, 室内最佳湿度为55%~75%, 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3~25℃[7,8,9]。另外, 每天用消毒液对病房的地面、床旁桌椅进行2次的清洁与消毒, 定时的开窗通风, 抱着室内空气的新鲜。除此之外, 还要严格执行病房的管理制度, 由专门的门卫来看守病房, 除了相关医护人员外禁止在非探视时间任何人的探视, 并且严格限制探视的人数以及探视的时间。要求探视人员在进行探视之前穿上一次性的隔离口罩、帽子以及衣服, 不匀速随意的接触患者以及随意的走动, 坚决拒绝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进行探视, 从根本上防止交叉感染的出现。另外, 对于病房内的医疗用具更应该做到每次使用过后立即更换或是消毒, 尤其是吸痰管、吸氧装置管、呼吸机雾化器、氧气管、湿化瓶等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患者体内的质量用具[10,11,12,13]。而医护员更应该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 在各项操作之前或者是结束操作后都要仔细的洗手。
3.4 针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要点
术后需要通过机械通气的患者, 主要强化呼吸道的湿度, 运用蒸汽对其进行加湿, 另外还要要注意往湿化器中添加蒸馏水。将近端气道内的温度尽量控制在32~36℃, 同时保证患者吸入到体内的湿度保持在65%~75%, 从而满足保证纤毛运动的生理需求[14,15,16]。值得注意的是每天要定时给湿化更换蒸馏水。对吸痰的时机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采取非定时性的吸痰技术, 从而进一步预防由定时吸痰而引起的例如气管痉挛、气管黏膜损伤等的并发症, 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另外, 吸痰管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 吸痰管的最佳外径应该不能大于套管内径的1/2[17]。在进行正式吸痰之前, 要给予患者吸入浓度为100%的氧气, 时间为1.5min左右, 直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变会吸痰之前的水平, 接着再把氧气的浓度调整到正常浓度。护士在位患者吸痰时也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 另外要控制手上的力度, 切忌由于用力过度而使患者受伤。在吸痰时, 吸引负压则不能大于6.55kPa, 吸痰时间也不能大于20s[8]。在呼吸机环路的最低位上设置集水瓶, 从而防止倒流入肺, 并且要及时排出集水瓶中的冷凝水。
3.6 确保药效的发挥, 随时观察药物效果
出血感染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68例, 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共有60例, 男33例, 女27例, 年龄36岁~82岁, 平均年龄 (59.8±3.4) 岁;60例医院感染患者中, 呼吸道感染26例, 泌尿道感染17例, 胃肠道感染11例, 口腔感染4例, 其他部位感染2例。60例患者在入院时均未出现感染情况, 术后出现医院感染, 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2 感染原因调查方法
认真查阅本组脑出血手术患者的病历, 记录患者的年龄、意识状况、住院天数等资料, 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讨论
3.1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3.1.1年龄:脑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体, 且以老年人居多, 因老年人抵抗力差, 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更易继发医院感染。结果显示:>60岁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8.30%, 明显高于≤60岁患者的13.76%, 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1.2意识状况 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后, 其生理反射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 出现呼吸道不畅通, 易吸入呕吐物等症状, 进而导致呼吸障碍, 使患者出现医院感染[2]。结果显示:昏迷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达32.93%, 显著高于清醒患者的17.74%。
3.1.3其他疾病 脑出血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 会进一步降低患者免疫力, 因此, 更容易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感染细菌[3]。结果显示:患有其他疾病患者的感染率为29.86%, 明显高于无其他疾病患者的13.71%。
3.1.4住院时间 住院期间, 患者活动受限, 接触的多是医护人员、家属和其他病患, 消毒不彻底, 过多接触其他患者均可能引发医院感染[4]。结果显示:住院时间越长,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也就越高, 住院时间>20 d的患者感染率为25.87%, 明显高于≤20 d患者的11.94%。
3.1.5医疗侵入性操作 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项侵入性操作, 而过多的侵入性操作会损害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同时, 操作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 也会增加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5]。结果显示:接受较多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感染率为25.78%, 明显更高。
3.2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针对以上引发脑出血手术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采取以下相应护理策略。
3.2.1基础护理 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若患者需长期卧床或年龄较大或存在意识障碍, 护理人员还需定期协助患者翻身, 并为其叩背, 避免出现压疮。若患者无法咳痰, 或痰液较多, 则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吸痰。
3.2.2无菌护理 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的过程中, 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同时做好自身消毒防范工作。
3.2.3侵入性操作护理 充分掌握相应的侵入性操作规范, 严格遵照规范要求进行侵入性操作。
3.2.4健康教育 耐心、认真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综上所述, 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包括年龄、意识状况、其他疾病、住院天数和侵入性操作, 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 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舒展容, 何建英, 周海帆, 等.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临床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20) :3140-3141.
[2]龚玉丰, 葛奎, 平定, 等.不同病区脑出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5) :2224-2226.
[3]李丽, 郑雅琼.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 (9) :1148-1149.
[4]黄晓哲, 张素红.634例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多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4) :109-110.
出血感染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共108例, 男62例, 女46例, 年龄55岁~75岁 (54.56岁±5.72岁) 。均按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3]。发病12 h内入院, 经CT显示出血量30 mL~90 mL (46.14 mL±3.47 mL) 。入院时胸部X线片无异常。白细胞计数 (7.24±1.37) ×109/L。入院时伴意识障碍45例, 需要留置胃管67例。急性期后无皮下感染、肺脓肿、肺栓塞、肺出血
1.2 治疗方法 10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排痰组 (58例) 、雾化吸入组 (50例) 。两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面积、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发病至入院时间、白细胞计数、X线片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综合排痰组治疗方法, 变换体位与体位引流:卧床患者每2 h翻身1次, 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大的气道排出。体位引流要采取适当的体位, 肺上叶引流采用床头升高15度体位;中叶采用从一侧卧位到平卧位, 再到对侧卧位的方法, 进行引流;肺下叶引流采用头低位15度体位, 为防止颅内压升高, 头应抬高15度~30度。每次引流10 min~15 min。叩击震颤法:患者多呈侧卧位, 术者手似杯状, 叩击上侧的胸背部, 从外向里, 从下向上, 覆盖整个肺部, 进行有力的叩击, 借以振荡气道内的分泌物, 而利于排出。辅助呼吸运动:患者取坐或卧位, 一手放在前胸, 另一手放在腹部, 先缩唇, 腹内收, 胸前倾, 由口徐徐呼气, 昏迷或者呼气表浅患者用手轻压两侧胸廓及上腹部, 增加呼气量;吸气时外展双臂, 瘫痪患者被动外展, 增加吸气量。呼与吸时间之比为2∶1或3∶1, 每分钟 (7~8) 次, 每日锻炼2次, 每次15 min。
雾化吸入组, 采用生理盐水2 mL加糜蛋白酶4 000 U、庆大霉素8×104 U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每次20 min, 每日2次。除常规治疗外, 高血压、高血糖给予对症治疗, 发生肺感染患者根据化验或细菌培养给抗生素治疗, 疗程为4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肺感染的诊断标准[4],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①患者出现咳嗽、痰黏稠, ②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热;白细胞总数和 (或) 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片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完成, 组间显著性采用卡方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 果
2.1 肺感染发生率
4周内108例患者中共发生肺感染20例 (18.52%) 。综合排痰组感染占10.3%, 雾化吸入组感染占28.0% (P=0.025) 。综合排痰组肺感染发生率低于雾化吸入组。
2.2 病死率
108例肺感染患者中, 共死亡12例, 占感染人数的11.11%。综合排痰组3例 (5.2%) , 雾化吸入组9例 (18.0%) 。两组比较综合排痰组病死率低 (χ2=4.747, P=0.034) 。
3 讨 论
脑出血患者, 尤其是出血量较多需外科手术的患者, 病情相对较重, 同时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5]。可能因素有:颅压增高, 易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意识障碍, 吞咽功能、咳嗽、咳痰反射受损, 易致, 误吸等致反流性肺炎;偏瘫后长期卧床易致坠积性肺炎;手术麻醉、气管插管使气道黏膜、纤毛活动受损;术后禁食水, 应用脱水药物等, 使气道干燥, 痰液黏稠, 不易咳出;发病人群年龄偏大, 肺功能减退, 而且有较多患者有吸烟史;气管切开, 鼻喉咽部的屏障、湿化等作用被人工消除;应用抑酸药物增加肺感染率;人工操作, 如吸痰等操作不规范可增加肺感染率;北方地区, 在脑出血多发的秋冬春季节, 气候干燥, 空气湿度低;医院病房环境易造成交叉感染等[6]。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由于机体处于应急状态,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临床上习惯按感染来处理或预防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甚至滥用抗生素, 致使医院感染机会增加[7]。屈艳萍等[8]统计了139例脑出血患者, 未使用抗生素53例, 发生医院感染5例, 感染率为9.4%;使用抗生素86例, 发生医院感染24例, 感染率为28%。老年脑卒中肺部感染者病死率高达36.51%[9]。
本研究显示, 运用综合排痰技术较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院内脑出血并发肺感染的发生率, 降低病死率。其原因可能为雾化只是湿润气道, 湿化痰液, 增加了痰液的流动性, 不规范配合应用体位引流, 很难将痰液排出体外。如果体位不当, 有可能使痰液向肺泡方向流动。综合排痰技术在体位引流基础上, 加用手法叩击, 有利于痰液从细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流动, 排出体外。呼吸运动的加入, 利用外力增加了有效面积, 使肺泡充分打开, 即增加了肺中气体交换, 增强身体抵抗力, 又可以利用气流冲击细支气管阻塞的痰栓, 清理气道。故能有效降低院内肺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体位排痰结合呼吸运动、手法叩击, 具有不受器材、时间限制, 可以同日操作多次, 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因此, 康复排痰技术可作为于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肺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脑出血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院内肺感染的方法。方法 选取108例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排痰组 (A组) , 应用变换体位与体位引流、叩击震颤法、辅助呼吸运动。雾化吸入组 (B组) , 采用糜蛋白酶、庆大霉素超声雾化吸入。结果 经4周治疗后, 综合排痰组肺感染发生率为10.03%, 低于雾化吸入组28.0% (P=0.025) 。综合排痰组肺感染者死亡3例 (5.2%) , 雾化吸入组死亡9例 (18.0%, P=0.034) 。结论 综合排痰方法较雾化吸入更能降低脑出血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院内肺感染发生率,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康复排痰技术,脑出血,肺感染
参考文献
[1]邓之, 杨水泉, 廖浩.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162例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3 (4) :316-317.
[2]王玉华, 张传华, 李素贞.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医药理论与实践, 2002, 15 (5) :582.
[3]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 (6) :37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5:314-320.
[5]王威, 陈路燕, 刘建平.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后[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7:805-806.
[6]陈广秀.脑出血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6:120.
[7]刘建均, 洪兆平, 王兆玉, 等.50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医院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5, 5 (1) :31-33.
[8]屈艳萍, 林淑娟, 汤维波.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 2001, 7 (10) :72.
出血感染 篇10
【摘要】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11-02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其发病迅速,是临床上高血压病较严重的并发症[1]。高血压出血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头部疼痛,呼吸、吞咽困难,呕吐等表现,从而引起肺部感染、排痰困难等症状,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因此,为探讨中医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将我院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经过4周护理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患者基线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选取的20例患者为本院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0.2±4.6)岁,平均病程(6.3±4.2)年。观察组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8.2±5.3)岁,平均病程(6.7±4.1)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病例选取标准
20例患者入选均符合我院收治相关标准[2],其中患者多以基底节区脑出血为主,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畸形致脑出血等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签署相关协议,愿参与本次的研究。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对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保持清洁,预防术后口腔感染。针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给予常规清洁、导尿管引流、干燥等处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视,包括肺部呼吸音观察、颅内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等,若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及时进行抢救。
1.3.2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 ①金喉雾化剂进行雾化吸入法,10mL,2次/d。②循经拍背法,人的脊柱有53个穴位,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通过护理人员有效的拍打穴位能够刺激到患者,可以振动到患者的呼吸器官,从而帮助高血压脑出血排痰困难的患者进行痰液的排除,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的疗效。③指压天突穴,患者在进食前后1h左右,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于坐位的条件下,用左手扶住患者背部,另外一只手按住天突穴,并采用食指与中指刺激患者喉部,让其产生咳嗽感,按压时间一般为1-5min,若无效,则需进行二次按压,每次休息时间为30-60min,每日按压2-3次,具体情况视患者病情而定。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肺部痰鸣音听诊明显减少,按压天突穴时患者可做有效咳嗽,能咳出痰液,痰液恢复正常,患者能够平顺呼吸,18-20次/min,胸部X线检查示无肺部感染征兆。血氧饱和度上升明显,达到96%以上。有效:患者能进行有效的咳嗽,但咳的痰液粘稠,患者在咳嗽时还会出现咳痰无力,胸部X线显示无感染,或较之前有所缓解,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的改善,胸部X线提示肺部出现感染或感染较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见图表1。
3结论
肺部感染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在急性脑出血的患者中,有约60%的患者伴急性肺损伤[4]。虽然有一部分护理人员有意识到中医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预防有重要作用,但在具体付诸于实施过程中却缺乏较为针对性的对策。因此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研究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经临床实践证明,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术后为其实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可取得较好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的方法来治疗手术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总有效率为50.0%,明显低于观察组(常规护理+中医护理)患者总有效率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高血压脑出血是危害着人类健康,常见又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不仅会破坏脑组织,严重者甚至会危害生命[5],中医护理的雾化吸入、循经拍背和按压天突穴等方式,可促进患者的排痰,保证患者呼吸通畅,从而降低患者肺部的感染率,增加有效治疗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金喉雾化剂雾化吸入、循经拍背及指压天突穴等中医护理的方式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呼吸及排痰困难,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元国芬,王美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中医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872-1873.
[2]黄玉香.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08-109.
[3]高素娟.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方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5):135-136.
[4]张英.中医护理在防治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方面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4):203-203.
出血感染 篇11
关键词:脑出血,医院感染,相关因素,预防
脑出血病人起病急, 病情危重, 多数为老年人, 抢救治疗时又大多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 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脑出血病人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 延长住院天数, 也增加了救治难度和医疗费用, 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 甚至导致死亡。为探讨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 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7例脑出血病人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分析, 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时间>48 h的脑出血病人417例, 男252例, 女165例;年龄24岁~81岁;脑干出血39 例, 基底核出血275例, 脑叶出血37例, 小脑出血45例, 脑室出血21例。发生医院感染72例, 其中男46例, 女26例, 年龄38岁~81岁;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3%。
1.2 方法
对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的病人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天数、脑出血的部位、意识障碍程度、侵袭性操作、血糖、抗生素预防性应用以及医院感染病原菌、发生时间、感染部位等资料。
1.2.1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经头部CT或MRI检查证实,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1];医院感染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 根据临床资料, 包括临床表现、病历记录、体温单、实验室检查、治疗单及护理记录等, 对发生医院感染者逐项记录感染日期和部位等。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时间
本组医院感染发生在住院第2天~第78天, 大部分发生在入院后2周内, 占80.6%。详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
本组72例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高33例 (45.8%) , 其次为泌尿道19例占 (26.4%) , 胃肠道8例 (11.1%) , 上呼吸道5例 (6.9%) , 皮肤软组织4例 (5.6%) , 口腔3例 (4.2%) 。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
检出病原菌69株, 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 不同病原菌检出构成比。见表2。
2.4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见表3)
3 讨论
本组结果显示, 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3%, 虽然低于黄德弘等[3]报道45.5% , 但明显高于同期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4.6%。高龄、意识障碍、出血部位、合并糖尿病、侵袭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导致脑出血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从本组病例病原学结果显示, 感染菌种呈多样性, 革兰阴性菌最多见, 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 可能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
3.1 感染部位
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及泌尿道, 分别占45.8%和26.4%, 两者总占72.2%, 比陈健等[4]报道的87.36%低;下呼吸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 且随着病人意识障碍程度的加重, 感染率明显增加。其发生的诱因如下。①呕吐物误吸, 由于昏迷、吞咽困难等误吸导致严重的化学性肺炎;②长期卧床、排痰能力下降, 引起肺不张导致坠积性肺炎;③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改变了正常的内环境, 有利细菌感染;④高热、脱水、长时间体能消耗, 负氮平衡, 致免疫功能下降;⑤呼吸中枢功能不全, 神经源性肺水肿, 支气管痉挛、阻塞, 并发肺部感染。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 使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5]。因此, 预防及控制脑出血医院感染应从入院开始, 及时进行呼吸功能监测一旦发生肺部感染, 一方面应积极排痰、引流、翻身、叩背, 昏迷病人应尽早气管切开, 多次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选用合适抗生素, 但同时也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实际疗效确定。
3.2 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3.2.1 年龄
60岁及以上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高, 符合高龄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这一特征。这与老年人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病变, 多器官功能减弱, 且老年人本身多并发有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
3.2.2 意识状态
意识障碍作为一种严重的高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将影响病人的一切生理活动, 必将导致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障碍, 应高度重视, 积极治疗同时, 针对性做好基础护理, 尤其是呼吸道、皮肤、口腔、泌尿道的护理。
3.2.3 出血部位
与病情的危重程度密切相关 基底核、脑干等部位的出血容易出现意识障碍, 并影响下丘脑, 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使机体免疫功能更为低下。但本组研究显示, 脑干出血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 主要因为脑干出血病人往往病情凶险, 发展极快, 多数病人在发病后48 h内死亡。
3.2.4 侵袭性操作
侵袭性操作已成为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之一。脑出血医院感染多发生在入院后的2周内, 可能与脑出血病人病情危重, 活动少有关, 常需要频繁使用各种侵入性检查, 损害了机体的天然屏障功能, 这些是导致多部位感染的重要因素。本组病人侵袭性操作主要是气管插管和保留导尿,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多发, 与侵袭性操作涉及的部位相一致。病原菌检查结果显示, 部分为条件致病菌寄居部位改变而发病, 也与侵袭性操作有一定关系。导尿作为侵袭性操作, 不仅损伤尿道黏膜, 还影响尿液的保护作用, 为防止泌尿道感染, 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 注意封闭式冲洗, 防止尿液返入膀胱, 定时膀胱冲洗、消毒外尿道口及更换尿袋。医源性因素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故尽可能减少侵袭性操作、采取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避免或减少操作损伤。
3.2.5 高血糖
脑出血病人的血糖增高除原有糖尿病或隐匿性糖尿病以外, 尚有脑出血应激状态引起内分泌紊乱, 病变本身对下丘脑-垂体功能的直接损害, 使内源性皮质醇分泌增多, 而促使血糖增高。高血糖使血渗透压升高, 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 杀菌能力减弱, 并可抑制T细胞功能, 干扰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 降低其活性[6], 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此外高血糖还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等危险因素, 病人极易感染, 应重视脑出血病人血糖的监测与有效控制。同时注意血常规监测、营养支持等, 对老年脑出血病人尤其要注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3.2.6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本组病人住院期间感染前未使用抗生素病人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者, 说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医院感染率。因此, 不提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近年来,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医疗效果。在应用抗生素时既要针对病原菌特点及药敏结果, 也要注意病人的年龄、生理、病理、免疫状况、及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等特点, 避免以一种或一类抗生素短期内多次使用, 慎用广谱抗生素[7]。
3.3 护理对策
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并严格洗手。②加强病房管理, 定期监测, 病房保持清洁, 室内物品及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实施标准预防, 严格限制探视制度,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定时开窗通风, 避免交叉感染。③重视基础护理。对意识障碍或咳痰无力者, 给予定时翻身、叩背、变换体位、协助排痰, 应注意营养护理, 增强病人体质, 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加强卧床病人的护理, 协助床上被动运动, 如病情允许, 鼓励病人进行床上早期康复训练, 尽量减少卧床时间。④加强抗生素使用监测, 密切监测病人菌群失调情况。
参考文献
[1]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S].2001:36-52.
[3]黄德弘, 侯铁英.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9) :993-994.
[4]陈健, 高聪.434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5) :529.
[5]宁丹霞, 杨雪英, 陈华.高血压并脑出血病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6) :625-626.
[6]滕中杰, 刘卓平, 马瑜瑾, 等.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4) :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