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脑血管造影

2024-10-10

旋转脑血管造影(精选8篇)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1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疾病中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虽然发病率仅为10~20/10万, 但首次发病的病死率却高达30%[1]。而对于未及时治疗的患者, 其5年内死亡率为75%[2]。因此, 早期诊断、治疗颅内动脉瘤对其预后至关重要[3]。有研究报道[4,5], 颅内微小动脉瘤 (直径≤3 mm) 更易于生长和破裂, 出血可能更广泛, 因此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拟诊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患者43例, 均对其进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Two-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2D-DSA) 检查及三维旋转血管造影 (Three-Dimensional Rotational Angiography, 3D-RA) 检查, 旨在探讨3D-R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拟诊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患者43例。其中男23例, 女20例, 年龄21~76岁, 平均52.1岁。均对其行2D-DSA检查及3D-RA检查。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Innova 3100 IQ型血管造影机, AW4.4三维工作站及Innova 3DXR软件包, MEDRAD公司MARK V型高压注射器。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后, 置入6F动脉鞘并插入5F造影导管, 选用浓度为300 mg I/m 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进行造影检查。首先在透视下确定所要检查的血管, 同时连接好高压注射器系统。颈总动脉检查时设定对比剂用量为7 m L, 注射速度为5 m L/s;椎动脉造影检查时设定对比剂用量为5 m L, 注射速度为3 m L/s;所有电影采集均选用4 f/s帧率。首先进行常规正侧位造影, 然后对怀疑或确诊有动脉瘤存在的血管加双侧45º斜位造影;三维数据采集前, 首先透视确定投照位置落在影像的中心点附近, 然后按Test按钮做旋转测试, 以确保数据采集期间不发生碰撞。以颈内动脉三维数据采集为例: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 m L/s, 总量15~18 m L, 注射压力选择300 psi, 延迟曝光1.5~2.0 s。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会自动传送到三维工作站上进行三维图像的处理, 可根据不同的阈值选择不同的重建图像。

1.3图像分析

由两位高年资神经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43例患者的2D-DSA、3D-RA图像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如下:①动脉瘤的检出个数;②动脉瘤瘤颈的显示情况, 设定3个评价等级:2分 (瘤颈显示清晰, 瘤颈与载瘤血管的关系可清晰显示) , 1分 (瘤颈显示欠清晰, 瘤颈与载瘤血管的关系不能清晰显示) , 0分 (未能显示瘤颈) ;③对比剂的使用剂量;④辐射剂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D-DSA和3D-RA对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比较

43例患者中, 共检出微小动脉瘤48枚。43例患者中, 30例经介入治疗证实, 7例经外科手术证实, 6例经2D-DSA和3D-RA检查提示为动脉瘤后进行保守治疗。2D-DSA共检出真阳性微小动脉瘤39枚, 假阳性5枚, 假阴性9枚, 检出率为81% (39/48) ;3D-RA将48枚微小动脉瘤全部检出, 检出率为100%, 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9.931, P<0.05) 。2D-DSA诊断的5例假阳性中, 经3D-RA证实, 其中2例为血管扭曲, 3例为漏斗样扩张 (图1) 。

注:男, 44岁, 脑出血。a.常规2D-DSA图像, 正位未见异常;b、c.常规2D-DSA图像, 侧位均显示有颈内动脉瘤存在;d.3D-RA图像证实为后交通动脉起始段漏斗样扩张。

2.2 2D-DSA和3D-RA对微小动脉瘤瘤颈显示的比较

两种检查方法对微小动脉瘤瘤颈的显示情况, 见表1。相较于2D-DSA而言, 3D-DSA能更清晰地显示微小动脉瘤瘤颈,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120, P<0.05) 。微小动脉瘤患者的2D-DSA与3D-RA图像, 见图2~3。

注:女, 43岁, 左侧前交通动脉瘤。a、b.2D-DSA显示左前交通动脉可能有动脉瘤存在, 但显示欠清晰, 无法确诊;c、d.3D-RA明确有动脉瘤存在, 呈分叶状, 且瘤体与毗邻血管关系清晰。

注:女, 44岁, 右侧大脑中动脉瘤。a、b.2D-DSA检查明确有动脉瘤存在, 但无法辨清动脉瘤的形态;c、d.3D-RA显示动脉瘤呈哑铃状, 且清晰显示瘤体有穿支血管存在。

2.3 2D-DSA和3D-RA检查中对比剂用量及患者接受辐射剂量的比较

2D-DSA与3D-RA检查中, 对比剂用量及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比较, 见表2。3D-RA检查中对比剂用量及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较2D-DSA检查低, 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讨论

3.1 3D-RA在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中的优势

2D-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由于其检出率高, 迄今仍是其诊断的金标准[6]。但2D-DSA检查受球管和工作台的限制, 有相当一部分工作角度无法达到, 并且2D-DSA检查时可因载瘤动脉及其分支重叠导致显影不清, 临床工作中常为明确一个动脉瘤而投照多个位置, 导致了对比剂用量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均大大增加。

Kucukay等[7]的一项研究中, 27%的患者颅内微小动脉瘤破裂, 2D-DSA漏诊了15.6%的动脉瘤, 漏诊的动脉瘤平均直径为 (2.79±0.74) mm。戚春厚等[8]采用2D-DSA和3D-RA对88例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患者进行检查, 2D-DSA检出颅内动脉瘤69例, 微小动脉瘤1例;3D-RA检出颅内动脉瘤82例, 微小动脉瘤14例;13例3D-RA显示而2D-DSA未显示的颅内动脉瘤均为微小动脉瘤。3D-RA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瘤颈形态、位置、大小以及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之间的关系, 为诊断动脉瘤、判断动脉瘤的形态和种类提供依据[9,10], 同时能检测到2D-DSA漏诊的动脉瘤, 尤其是直径<3 mm的微小动脉瘤。

同时, 漏斗样扩张与颅内微小动脉瘤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因为其治疗方案明显不同。Shi等[11]的研究表明, 3D-RA可更好地展示漏斗样扩张或小动脉瘤与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之间的空间关系。

3.2 3D-R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

有研究表明[12],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可行而有效的。成功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 除得益于手术医师的经验和栓塞材料外, 熟练和合理运用三维旋转技术至关重要。与2D-DSA相比, 3D-RA可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瘤颈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在检查时可使用更少的对比剂、更低的辐射剂量及更短的检查时间[13,14]。利用3D-RA能够精确地测量动脉瘤及瘤颈的大小, 有研究表明[15], 瘤腔中无血栓形成时, 其测量结果与真实结果的误差不超过0.04 mm。精确测量微小动脉瘤的大小, 可为第一枚弹簧圈的选择提供依据, 为致密填塞提供充分的保证。

本组研究中, 经2D-DSA检查5例呈假阳性, 后经3D-RA证实2例为血管扭曲, 3例为漏斗样扩张。经2D-DSA检查9例呈假阴性, 后经3D-RA证实均为动脉瘤, 其中6例具有明显的出血病史, 在3D-RA的指导下选择介入治疗, 手术过程顺利, 未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情况;3例由于出血病史不明确, 临床建议随访观察。

3.3 3D-RA的局限

由于3D-RA是经重建获得的图像, 与2D-DSA相比, 3D-RA并不能提供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也不能揭示与毗邻组织的关系;若重建阈值设置不当, 也会丢失一些重要的细小血管或重建一些不存在的解剖关系, 继而影响动脉瘤的评价, 故3D-RA仍不能完全取代2D-DSA。

本研究中, 3D-RA能够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瘤颈形态、位置、大小以及与载瘤血管之间的关系, 提高了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减少了对比剂的用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同时, 3D-RA可任意角度旋转, 更好地展示动脉瘤与载瘤血管的空间关系, 并能精确测量微小动脉瘤的大小, 为第一枚弹簧圈的选择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旋转血管造影 (3D-RA) 在颅内微小动脉瘤 (直径≤3 mm)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进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D-DSA) 及3D-RA检查, 分别记录动脉瘤的检出个数、瘤颈显示情况、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 43例患者中, 共有48枚微小动脉瘤。2D-DSA检出真阳性微小动脉瘤39枚, 假阳性5枚, 假阴性9枚, 检出率为81% (39/48) ;3D-RA可将48枚微小动脉瘤全部检出, 检出率为100%, 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动脉瘤瘤颈的显示上, 3D-RA较2D-DSA更清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D-RA检查中对比剂用量及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均较2D-DSA检查低, 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与2D-DSA检查相比, 3D-RA提高了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且在动脉瘤形态、瘤颈及与载瘤动脉关系的显示等方面优势明显, 同时减少了对比剂的用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

关键词:三维旋转血管造影,颅内微小动脉瘤,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2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 ; 术前 ; 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49-0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颅內血管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它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临床应用因其图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因此极为方便临床诊断和治疗。它是通过右股动脉穿刺后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选择不同的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择所选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形成。我科从2007年开始进行这项检查,现将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DSA是一项创伤性的检查,病人难免会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所以我们护士应该比较详细的向病人讲解其目的及注意事项,介绍之前成功的病例,消除其恐惧心理。术前如病人无法入睡,在没有用药禁忌的情况下可给予舒乐安定一片口服,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2 术前准备

1.2.1 首先应该配合医生进行术前常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血传,凝血功能等;

1.2.2 局部皮肤准备,备皮范围:双侧大腿上1/3平脐,两侧至腋中线及会阴部,切勿损伤皮肤,以防感染;

1.2.3 术前禁食六小时,禁水四小时,练习术后床上使用便盆解小便,术侧肢体平躺伸直制动;

1.2.4 术前三十分钟肌肉注射鲁米那0.1克,并在手术对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一般是左侧);

1.2.5 带好病例术中用药、CT片护送其到DSA室。

2 术后护理

2.1 DSA室电话通知科室护士接回手术病人,科室护士应与DSA室交接病人的情况后护送病人回病房。

2.2 准备好床单元,使病人平卧,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二十四小时,监测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观察有无头晕、头痛、呕吐、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如出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

2.3 观察股动脉穿刺处有无出血及局部有无血肿,穿刺侧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先是每小时一次,四小时后如情况良好可两小时观察一次。以往股动脉穿刺点采用加压绷带包扎法,沙袋持续压迫八小时,术侧下肢伸直制动二十四小时,以防出血及血肿形成。但是由于患者长时间身体处于强迫伸直位,会引起其精神紧张、焦虑、腰背酸痛、体位不适等术后常见症状。为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应嘱病人多饮水,加重了卧位性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的发生。如果病人未按要求,私自活动,更容易引起出血及血肿,甚至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所以现在我们用 “动脉压迫止血带”代替原先的绷带包扎 ,它的使用保证持续压迫穿刺处,尽可能的减少了术后局部出血、血肿的发生,还大大减少了术侧下肢制动的时间,它的使用制动时间为6~8小时,改善了腰背酸痛不适感,使病人感到满意。

2.4 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如病人出现排尿困难,经各种诱导排尿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可将床头摇高15~20度利于病人排尿,如仍无效,遵医嘱予以保留导尿并注意尿道口的清洁卫生。

2.5 术后两小时在穿刺局部无出血的情况下,遵医嘱减轻动脉压迫止血带压力,即逆时针旋转螺旋手柄两圈为宜。术后八小时遵医嘱拆除动脉压迫止血带,穿刺点无菌纱布覆盖沙袋压迫六小时,二十四小时后如无特殊情况可指导病人下床活动,但勿做下蹲等剧烈运动,以防再出血。

2.6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二十四小时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穿刺部位血肿、血管痉挛、假性动脉瘤等,局部血肿是最常见的,小的血肿可不处理几天后可消退,大的血肿二十四小时内给予热敷,如无改善应手术切开或减压止血。血管痉挛时病人会出现头痛、偏瘫、意识障碍等,应立即汇报医生并行颅脑影像学检查,给予尼莫地平的使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假性动脉瘤形成后病人穿刺局部出现包块渗血肿胀,应做B超了解假性动脉瘤的变化,观察包块大小、局部瘀斑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皮肤温度,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局部沙袋压迫,直至假性动脉瘤消退后方可下床活动。

总之,对病人做好术前全面的评估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提高病人对手术的适应性,更好的配合医生取得较理想的检查治疗效果。

(接1948页)

并请求一些在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的病患对患者展开现身说法, 鼓励病患在当前时刻更要树立战胜白血病的信心, 要用顽强的意志力, 充分调动身体和精神上的的各种积极乐观的因素, 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4]。 出院后, 鼓励病患多参加社会方面的活动以及体育方面的锻炼, 保证病患饮食、起居方面的规律性, 使病患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提高病患生存下去的质量和乐观生活的信心。

总而言之,临床上,白血病患者往往是存在较严重的心理情绪问题,要促使病患积极接受各项治疗工作,就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对病患展开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病患树立自信心,调整心态,敢于面对事实和接受事实。

参考文献

[1] 曹路英, 何叶. 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13) .

[2] 董桐俊,柳美玲,王建华.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0) . 

[3] 张玉芳. 心理护理对白血病患者消极心理的影响观察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 (03) .

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篇3

全脑血管造影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 在脑血管疾病及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一定创伤性, 患者可出现并发症, 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笔者现将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4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40例, 男28例, 女12例;年龄42~68岁。

1.2 治疗方法

在局麻下常规消毒皮肤, 经皮肤穿刺股动脉后, 通过插入的导丝将1根特制的导管插入股动脉后, 在电视监护下选择性地插至颈内动脉或椎动脉, 注射造影剂后行X线片, 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因对新技术缺乏认识, 易出现精神紧张、烦躁、恐惧等心理。护士术前应安慰患者, 稳定其情绪, 利用图片、电脑投影等形式简单地讲述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 使其对手术有所了解, 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 取得最佳配合,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 术前准备

(1) 术前3~5d常规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d。 (2) 完善各种常规检查和辅助检查, 如:尿常规、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皮试、心电图检查等。 (3) 术前穿刺部位常规备皮;女性、老年人及不习惯床上排便患者术前常规保留导尿;术前禁食6h, 防止术中出现呕吐。 (4) 术前体位训练: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 造影时患者必须制动, 否则会影响到成像的清晰度;术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12h。护士应向患者讲述此卧位的重要性, 使其练习床上排便, 伸髋平卧24h翻身方法, 教会其术后咳嗽、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 避免腹压增加, 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5) 术前在穿刺部位对侧下肢常规建立静脉通道, 防止搬动患者时静脉输液管阻塞。术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200mg。

2.3 术中护理

(1) 给予心电监测, 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变化, 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道医师。 (2) 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语言、肢体及意识状态, 因为导管造影剂等刺激血管可引起血管痉挛, 继而出现意识、语言活动及肢体运动障碍。遵医嘱给予罂粟碱对症处理。 (3) 确保静脉通道的畅通, 以便术中随时用药。

2.4 术后护理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特别是血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并做好详细记录。 (2) 穿刺部位观察:股动脉穿刺术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24h, 500g沙袋压迫穿刺点6h。注意观察局部敷料是否干燥, 穿刺部位有无皮下血肿, 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并做好记录。 (3) 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穿刺侧肢体制动6h, 并嘱咐患者勿屈曲穿刺侧肢体, 每1~2小时按摩受压肢体,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4h后可下床活动。

3 讨 论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4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术前服用不同剂量氟伐他汀病人行全脑血管造影后肾功能、肝功能的变化,探讨大剂量氟伐他汀在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C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54.3±22.1)岁。入组标准:(1)18岁~80岁;(2)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3)DSA检查2周前未曾使用过造影剂者(未行CTA等检查);(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肾、肝、肺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2)他汀类药物过敏者;(3)造影剂过敏者。对照组35例,DSA检查前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常规组40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胶囊(商品名来适可,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40 mg,每晚1次;强化组45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商品名来适可,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80mg,每晚1次。3组病人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所有病人术前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

1.2 方法

按操作规范行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使用5F猪尾巴导管行主动脉弓造影,更换5F椎管依次行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造影,观察头臂干、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双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走行、显影情况,针对病变血管,必要时可进一步行选择性造影、3D造影等。造影剂为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碘普罗胺注射液100mL∶37g(商品名优维显,德国拜耳公司),记录每位病人造影剂使用剂量、射线总量。3组病人均在造影前后静脉滴注500 mL生理盐水行水化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第3天空腹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由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mol/L)],女性按计算结果×0.85,并分析CIN的发病率。观察术前及术后第7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等水平。

1.4 CIN的诊断标准[6]

使用造影剂后24h~72h Scr绝对值升高>44.2μmol/L或Scr升高>基础值的25%,或Ccr下降>基础值的25%,并除外其他肾脏损害因素(如长期腹透析或肾脏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缺血、其他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即可诊断为CIN。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均数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均数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多组率的两两比较采用卡方分割法进行。

2 结果

2.1 各组肾功能变化情况

对照组术后3dScr、Bun、Ccr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及强化组术后3dScr、Bun、Ccr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手术前后Scr、Bun、Ccr变化值与对照组、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 CIN发病率

3组病人CIN发病率分别为对照组28.6%(10/35);常规组10.0%(4/40);强化组0。常规组的CIN发病率小于对照组(P<0.05),而强化组CIN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常规组(P<0.05)。

2.3 各组病人术前及术后7d肝功能变化

3组病人术后7dALT、AST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升高(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随着神经影像学、导管技术和材料、计算机等科学的迅速发展,全脑血管造影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其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成为当前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造影剂肾病是由于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contrast medium,CM)而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此类病人预后差,并发症发生率高,且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7,8]。有报道称CIN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6%~6%,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病人的CIN发病率较高,为3.3%~14.5%[9]。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比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操作步骤更复杂,特别对于部分Ⅱ型弓及Ⅲ型弓的病人,导管到位难度大,常需更换多种不同类型导管,手术耗时较长,射线时间也较长,也需使用更大剂量的造影剂,导致术后CIN的发生率也就相应增加,本研究对照组的CIN发病率高达28.6%。

CI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如造影剂肾小管毒性、肾脏内血管收缩、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炎性因子及补体肾毒性、细胞凋亡、内皮素水平增高、活性氧产物肾小管毒性等[10,11]。目前缺乏治疗CIN的特效方法,多数研究侧重于预防CIN发生,如等渗盐水水化、选用等渗或低渗造影剂、他汀类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非诺多泮、腺苷拮抗剂等。

多项研究证实术前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CIN的发病率,这依赖于他汀的降脂外作用。他汀类药物能够稳定易损斑块,抑制补体复合物介导的内皮损伤改善内皮功能,减少氧化应激物的产生、局部缺血及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抑制核转录因子κB的活性,下调肾素受体的表达,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起到肾脏的保护作用[3,12,13]。

氟伐他汀是一个全合成的降胆固醇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水平(分别为16%、25%、22%),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对肌肉和肾脏功能无不良反应[14]。氟伐他汀主要作用于肝脏,肝脏也是其代谢的主要器官,故肝功能损害也成为该药不容忽视的药物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常规组的CIN发病率小于对照组(P<0.05),而强化组CIN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常规组(P<0.05),提示氟伐他汀可有效地预防CIN的发生,且这种预防作用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而3组病人术后7dALT、AST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升高(P>0.05),大剂量氟伐他汀在预防脑血管造影术后CIN的安全性。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摘要:目的 探讨大剂量氟伐他汀预防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120例,其中对照组35例,DSA检查前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常规组40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胶囊每晚40mg;强化组45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每晚80mg。观察3组病人术前及术后肾功能、肝功能变化及CIN的发病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3d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手术前后Scr、Bun、Ccr变化值与对照组、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CIN发病率分别为对照组28.6%(10/35);常规组10.0%(4/40);强化组0,常规组的CIN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强化组CIN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常规组(P<0.05)。3组病人术后7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 术前服用氟伐他汀可以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且这种预防作用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且未增加肝功能损害的风险,大剂量氟伐他汀预防脑血管造影术后CIN相对安全、有效。

脑血管造影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5

关键词: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脑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引入颈动脉或椎动脉, 使其血管系统显影, 借以帮助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血管疾病等。脑血管造影可以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显示脑血管的正常与异常结构, 比 CT、MRI等检查更直观。做好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现对临床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临床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实行全脑血管造影术60例, 男38例, 女12例, 年龄16~57岁, 平均年龄40.5岁, DSA检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36例, 脑出血15例, 脑梗死9例。

2护理

2.1 术前准备

造影室行空气消毒, 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 温度保持22℃~24℃, 相对湿度50%左右;术前30 min血管造影机、操作台、治疗台及监视屏架用健之素消毒液擦拭, 并将其拖地;造影所用器械包、敷料等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完善术前准备。术前穿刺部位常规备皮, 术前6 h禁食水。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进一步讲解手术目的和意义、简单的造影程序及术中配合要点, 使其对手术有所了解, 并列举成功的病例, 增强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信心, 以赢得患者的最佳配合。

2.2 术中配合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普鲁卡因皮试及碘过敏试验结果。协助患者仰卧于导管床上, 其双臂分别放于身体两边, 嘱其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不得随意移动双手, 以免污染消毒区。协助医生进行消毒。一般采用右侧股动脉, 在腹股沟韧带下2~3 cm处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 在穿刺针周围切开皮肤2~3 mm, 将引导丝插入穿刺针内, 在电视监护下送至腹主动脉。拔出穿刺针, 迅速沿导丝置入导管, 送至腹主动脉后拔出导丝, 用0.4%肝素盐水维持导管[2]。在电视监护下将导管送至主动脉弓, 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送入并推进至左椎动脉 (平第5~6颈椎) , 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后进行造影。将导管退至主动脉弓, 在左颈动脉开口处送人左颈总动脉并推送至颈内动脉, 助手协助压迫颈部, 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后进行造影。将导管退至主动脉弓, 在无名静脉开口处进入并推送至右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助手协助压迫颈部, 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后进行造影。将导管退出右颈总动脉并进入右锁骨下动脉、右椎动脉, 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后进行造影。穿刺成功后, 协助医生注入造影剂, 并适时压迫颈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皮疹情况, 防止大剂量造影剂注射引起变态反应。注重患者主诉, 注意观察患者头痛情况, 瞳孔改变及肢体活动情况。并随时观察加压输液袋的液体情况, 防止输入空气引起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记录术中肝素用量及时间。拔出导管后, 立即压迫穿刺部位, 以防血肿。加强心理护理, 减轻恐惧心理。

2.3 术后护理

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制动8 h, 绝对卧床24 h, 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及血肿。并观察动脉穿刺远端的血液循环状况, 如皮肤的色泽、温度, 测双侧足背动脉搏动, 每15 minl次, 持续2 h。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如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感觉、运动、语言等。鼓励患者饮水1 500 ml以上, 以促进造影剂的代谢。

2.4 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2.4.1 癫痫发作

高浓度造影剂的刺激使脑血管痉挛, 致部分脑组织一过性缺血、缺氧。有癫痫史者易发作。预防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应用安定、25%硫喷妥钠。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吸氧, 头偏向一侧;用厚纱布垫于上下齿间;保持抽搐时的体位, 防止肌肉拉伤;防止坠床。

2.4.2 脑栓塞

造影剂中误掺入空气、棉花纤维或穿刺点皮肤组织碎片等流入颈内动脉系统可致脑栓塞。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操作时应细心, 防止异物掺入造影剂或肝素盐水中[2]。

2.4.3 颅内出血

病变区的脑血管可因造影剂的高速注入而突然破裂引起颅内出血。立即停止造影, 行CT扫描检查, 观察出血部位及范围, 确定治疗方法。

3讨论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是将对比剂直接注入血管内, 使脑血管系统显影的一种X线投影检查技术, 通常在DSA机上完成该项检查。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是脑血管病尤其是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而且三维技术通过对动脉瘤本身形态及其与载瘤动脉多角度的成像,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 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参考文献

[1]熊晓玲.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四川医学, 2002, 23 (2) :220.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脑血管造影病人中男56例, 女44例;年龄35岁~83岁, 平均54.0岁;学历:大专及以上26例, 高中24例, 初中32例, 小学及以下18例;病种:脑梗死20例, 蛛网膜下隙出血8例, 短暂性脑缺血34例, 头晕38例。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性别、年龄、学历、病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由2名或3名经过培训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全程护理干预。

1.2.2 评价方法

①手术依从性:病人主动配合, 手术时不乱动, 全身放松, 无肌肉紧张, 顺利完成手术为依从性好, 反之为依从性欠佳。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根据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严重并发症和非严重并发症。本研究两组病人并发症均为非严重并发症, 如穿刺点出血血肿、头痛、腰背疼痛、尿潴留、腹胀。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心理疏导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有创检查, 术中病人完全清醒, 可能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并导致术中血压波动或脑血管痉挛, 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针对病人特点, 医护配合进行心理疏导, 对家属完全告知手术疗效、风险, 对病人重点介绍手术必要性、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教会病人做到精神放松, 取消病人对应急事件产生的心理影响。

2.1.2 术前准备

①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糖、丙型肝炎、艾滋病、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 以及术前对颅内外动脉初步评估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脑血管超声 (TCD) 检查。②床上排尿功能训练:病人有尿意时平卧在床上, 充分放松, 自行排尿, 如果等30 min以上仍未排尿且尿意明显, 可采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③术前病人准备:保证充足睡眠, 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术前1 d做碘过敏试验 (取造影剂1 mL注入静脉, 观察15 min内有无结膜充血、荨麻疹、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并清洗。术前4 h禁食禁水、排空大小便、更换手术衣、去除头部金属饰物如耳环及义齿。

2.2 术中护理

①体位病人取仰卧位, 头部垫一软枕, 双上肢放置于身体两侧, 双腿分开平放, 尽可能全身放松, 以便能长时间保持被动体位。②术中配合, 手术采用局部麻醉, 病人术中是完全清醒状态, 告知病人注入造影剂时会有头部发热发胀的感觉, 嘱病人深呼吸[2], 注入造影剂后保持不动, 确保成像的清晰度。手术过程中护士随时观察病人表情, 主动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分散病人注意力, 给予心理支持, 使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病人术后绝对卧床, 每隔30 min观察1次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注意病人有无头晕、头疼、呕吐、失语、肌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症状, 4 h后根据病情决定观察时间长短。穿刺点以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6 h, 术侧下肢伸直制动, 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及肢体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撤除止血器后继续卧床12 h~24 h, 避免剧烈活动及增加腹压的动作, 如咳嗽、排便时紧压伤口, 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2.3.2 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①穿刺点出血、血肿:常因为压迫止血时间不够、病人躁动、下肢制动不良、凝血功能障碍所致[3]。床上排便、翻身时均不可屈曲术侧下肢, 并观察止血器是否移位, 穿刺点是否有出血、血肿, 如穿刺点敷料有新鲜血液或穿刺点出现肿胀、疼痛, 均应及时通知医生重新加压包扎处理。②头痛:造影剂刺激脑血管或血管内操作使局部动脉痉挛, 病人可出现头痛、偏瘫甚至意识障碍。使用尼莫地平持续微量泵入能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4]。术后卧床休息时头部略高, 以利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减轻头痛。③腰背疼痛:由于长时间的卧床, 术侧肢体制动, 造成腰背部疼痛、肢体麻木等不适感。在病人腰、背垫软枕并进行适当的按摩, 缓解疼痛, 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④尿潴留:术后病人体位改变, 生理和心理上无法适应, 精神紧张易引起尿潴留。病人表现为腹胀、烦躁不安、血压增高、不愿多饮水等, 这不仅容易引起穿刺点出血, 也不利于造影剂的排泄。对造影病人进行术前排尿训练, 能够有效地预防术后发生尿潴留[5]。⑤腹胀: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 与术后体位及排便习惯改变有关。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3次或4次, 每次15 min~30 min[6]。术后禁食产气、刺激性食物, 可有效预防和缓解腹胀。⑥肾功能损害:术后病人无呕吐即可进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4 h内饮水800 mL~l 200 mL, 4 h内尿量保持在800 mL以上, 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7]。观察尿量及颜色, 尿液由白色浑浊变为淡黄色澄清后, 说明造影剂排空[8]。⑦下肢静脉血栓:长时间的卧床制动、血流缓慢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术后每2 h指导病人以每分钟24次的频率做双足主动背屈90°运动[9], 并被动按摩肢体以加快血流速度, 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病人, 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⑧假性动脉瘤:穿刺点局部皮肤出现搏动性包块、肿胀、局部压迫、疼痛等症状, 多为假性动脉瘤, 必须延长压迫止血时间和卧床时间, 直至假性动脉瘤消退后方可下床活动[10]。

2 结果

注:χ2=13.255, P<0.01。

χ2值5.983 7.111 16.000 9.756 6.061P<0.05<0.01<0.01<0.01<0.05

3 讨论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2~2013年用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的56例患者及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 其中男36例, 女20例;年龄34~66岁, 平均年龄44岁;缺血性脑卒中26例, 出血性脑卒中30例;有高血压史28例, 合并糖尿病28例 (均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证实) 。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局部麻醉及全身肝素化下, 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5F导管鞘, 在0.035英寸导丝导引下沉导管鞘注入造影剂, 均显示各动脉及其各分支充盈情况, 术毕拔除造影导管及导管鞘, 压迫右股动脉穿刺点15 min无出血, 加压包扎盐袋压迫。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 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和家属对全脑血管造影技术有关情况认识不足, 所以护理人员, 要耐心做好心理沟通及健康教育, 详细介绍此次手术安全性, 手术过程、手术方法、术中配合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合图片、小册子和利用彩色的动漫形式展现给患者和家属, 消除患者及家属焦虑、恐惧及心理负担, 稳定情绪取得配合。

1.3.1. 2 物品准备

0.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肝素钠、盐袋、造影剂、脑血管造影用品1套。

1.3.1. 3 患者准备

双侧腹股沟处和会阴部备皮, 查血常规、生化全项、免疫八项、凝血四项, 术前4~6 h禁食水, 做碘过敏试验, 术前30 min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应用。常规苯巴比妥钠针0.1 g肌内注射。

1.3.2 术中配合

患者取平卧位, 连接监护仪, 建立静脉通路,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瞳孔变化、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1.3.3 术后护理

1.3.3. 1 术后回病房

患者搬运过程中术肢保持伸直, 保护头部, 避免颈部过度扭曲, 取去枕平卧位。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穿刺部位是否出血、渗血、肢体血运、皮肤温度、颜色和功能情况等,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1.3.3. 2 穿刺部位护理

术后仰卧12 h, 穿刺点盐袋压迫局部4 h, 右侧肢体平伸8 h, 要有专人看护, 看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及血肿形成, 保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无渗出, 并密切观察穿刺侧肢体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波动情况。

1.3.3. 3 穿刺肢体护理

术后肢体制动, 加压包扎过紧可导致穿刺肢体动脉血栓形成, 每15分钟观察1次足背动脉和肢体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如出现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皮肤发绀、皮温减低、肢体发麻等, 可能是包扎过紧或形成下肢动脉血栓[2], 应及时放松绷带, 以免造成肢体坏死。

1.3.3. 4 预防压疮

由于患者平卧时间长, 肢体制动, 护理人员每2小时对臀部进行按摩, 防止臀部受压形成压疮。

1.3.3. 5 药物护理

患者应用抗凝药物要时刻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 有无呕血、黑便、血尿, 定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嘱患者适量饮水, 每次2500 ml以上或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以促进造影剂排除, 减少对肾脏损害。

1.3.3. 6 大小便护理

患者长时间强迫体位, 不习惯床上排尿排便, 会造成尿潴留。术前应详细讲解并指导训练怎样排便, 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练习排尿。术后及时沟通, 关心体贴患者, 消除紧张顾虑情绪。让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小便时用手按住穿刺部位, 以免腹压增加而出血, 排便时托起患者腰部便盆钝面放入臀下, 必要时热敷并按摩下腹部, 听流水声诱导排尿, 无效可给予导尿。

1.3.3. 7 饮食护理

术后给予高营养、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 避免用甜汤、鸡蛋, 以防胀气。进食、饮水、服药时头可偏向一侧, 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

2 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 56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均术后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及死亡率发生。

3 小结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 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风险和护理安全因素, 它能对CT和MRI起到补充的作用, 它经过计算机数字化、减影处理、再成像等程序, 得到清晰的血管影像, 不但能查清颅内病变位置和血液循环情况, 而且对怀疑由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引起的病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青年人脑中风以及血管严重狭窄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可取代的。所以术后顺利度过安全期, 护理十分重要。术后精心护理及严密观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宝民.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29.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 男34例, 女26例;年龄35.0~75岁, 平均 (64.5±10.5) 岁。诊断结果脑梗死 (CI) 有60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2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8例, 皮下出血、穿刺部位血肿1例、颅内血管痉挛1例、癫痫样发作1例。上述诊断已经头颅CT或者MRI确诊, 都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和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标准。

1.2 方法

脑血管造影。患者经过检查、经过术前评估并签订手术同意书后, 采取Seldinger法穿刺, 穿刺成功后用5F猪尾巴导管导入, 如果必要则用simen 2导管对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进行造影, 造影剂选用碘普罗胺。术中全面观察心电、血管情况。手术结束拔鞘后采取压迫止血20~30min, 用大约1kg的沙袋压迫6h, 患肢制动24h, 术后对脑血管造影图像作全面分析。

2 结果

本次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DSA检出有颅内“责任血管”病变的有53例, 阳性检出率是88.33%;其中有32例CI患者中发现“责任血管”病变的有27例, 高达84.37%阳性率, 有病变血管的为41处, 其中的单纯颅内及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各占26.67% (8/30) , 发现动脉瘤、异常血管网分别有2例;先天性血管变异在本组占33.33% (10/30) , 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或闭塞占36.67% (11/30) ;22例TIA患者发现“责任病变”20例, 阳性率90.9%, 有病变血管32处;9例SAH患者发现“责任血管”病变8例, 阳性率88.89%, 有病变血管10处。如表1。

脑血管造影可由穿刺和插管、造影剂等引发并发症。在本次病例分析中发现3例并发症, 占总数的5%。引发原因和处理方法如表2。

3 讨论

3.1 脑梗死

脑梗死是危重的疾病之一,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3]。在本组32例脑梗死患者中84.37%的患者有颅内、颅外血管病变, 其中单纯颅外、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各占26.67% (8/30) , 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或闭塞占36.67% (11/30) , 这说明脑梗死以颅内、外动脉均狭窄或闭塞为多见;其次是发现动脉瘤和异常血管网各有2例;先天性血管变异占本组的33.33% (10/30) , 这个结果将有可能会为难治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提供依据。

3.2 短暂性脑缺血

本组20例患者中发现了异常血管病变18例, 检出率90%, 和周志明等人报道的90.8%很相近, 其中以颅内、外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及先天性血管变异为多见, 说明了颅内和颅外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先天性血管变异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4]。

3.3 蛛网膜下腔出血

本组8例患者中发现7例异常, 占87.5%, 病变血管8处, 其中动脉瘤最为多见, 与文献报道中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阳性率介于50%~95%相符, 说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依然是动脉瘤。

3.4 脑血管造影并发症

有研究表明, 脑血管造影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4%~12.2%, 持续发生率为0.33%~5.20%。而在本组病例中, 60例患者有3例在术中出现了并发症, 发生率为5%, 持续并发症0例。本组病例中发生的并发症有穿刺部位水肿和皮下出血1例、颅内血管痉挛1例和癫痫样发作1例。

3.4.1 穿刺部位水肿和皮下出血

可能原因是由于压迫止血不当, 也有可能是反复穿刺或者是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肿的处理方法是, 先进行局部的湿热敷, 如果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动脉搏动消失, 又或者患者的肢体远端静脉回流受到阻碍, 则要立即为患者清除血肿。这要求操作时动作轻柔。如果遇到阻力就重新穿刺, 也可导入导引导丝。当术中使用肝素钠比较多的时侯, 要适当延长拔鞘的时间, 术后要准确加压, 为避免或减少出血的状况的发生, 还应采取延长压迫时间、穿刺侧下肢制动24h等措施。

3.4.2 颅内血管痉挛

本组发生的1例颅内血管痉挛病例, 这可能是患者过于紧张或者导丝过硬及造影剂频繁刺激血管注射、对比剂压力过大有关。在造影过程中出现血管痉挛很危险。这可能会导致椎动脉血的运输受阻, 也可能导致椎基底动脉的急性供血不足。严重的则会意识不清, 甚至是患者的突发死亡。此种病例重在预防, 余强宏等人认为, 应用内径较小的造影管, 即使与5F导管采用相同的泵压和注射总量、速率, 远端血管所需要承受的灌注量也会相对较大, 因而可能会导致血管痉挛。建议使用5F单弯造影管。在术前适当镇静, 在术中动作轻柔、持续静滴尼莫地平, 一旦血管痉挛, 就迅速拔管, 等待它自行缓解。术中要注意减少对比剂用量, 而且导管在椎动脉内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 相应调低灌注压以及尽量减少导丝的使用次数。

3.4.3 癫痫样发作

手术中癫痫样的发作常常是大发作, 原因还尚不清。本组发生了1例, 注射了安定静脉后情况缓解。Willinsky等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操作时间和造影剂的剂量以及血管情况、手术者的操作熟练的程度有关。因此, 造影的时侯应尽量的缩短时间, 减少导丝停留在患者体内的时间, 还要求操作者技术娴熟, 技师、护士和麻醉师等的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Silvennoine HM, Ikonen S, Soinne L, et al.CT angiographica nalysis of ca rot id a r t er y st enosis:compa r ison ma nu alassessment, semiautomatic vessel analysis, and 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J].AJNR Am J Neuroadiol, 2007, 28 (1) :97-103.

[2]周志明, 周广怡, 卢婷婷, 等.后循环缺血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评价[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8, 12 (6) :986-988.

[3]刘武, 罗伟良, 陈伟奇.48例脑梗死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8 (5) :456-457.

上一篇:农村借贷下一篇:耐热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