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复位(共5篇)
旋转复位 篇1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 主要因为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改变后, 遇到外伤、劳损或在风寒、腹压增大的情况下, 使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 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的腰痛、下肢放射痛以及麻木等症状, 此病常见青壮年, 发病部位多位于L4~L5和L5~S1椎间盘。针对此症较为复杂的情况, 对不同的病情施用脊柱扭转复位的体位也有所不同, 有侧位和坐位之分。
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 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 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早在《素问》中就提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 不可以俯仰, 仰则恐仆, 得之举重伤腰”。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多为外受伤损, 内有亏虚或感受风寒湿邪等, 故辨其临床证候分为气滞血瘀、风寒痹阻、湿热痹阻、肝肾亏虚等型。脊柱旋转复位法是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法之一。本法是利用腰椎间盘在运动中所造成的不稳定状态下加以旋转, 使相邻椎体回复正常解剖位置。临床上常用于四肢关节功能障碍及脊柱小关节错位等, 是一种较好的正骨手法。脊柱旋转复位法的具体操作:患者坐位腰部放松, 助手站在患者侧方, 用一手扶住患者肩部, 另一手按压其膝以上方稳住下肢, 医者坐于患者后侧方, 用一手拇指顶推偏歪的棘突, 另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按住其颈项, 然后分三步动作:前屈、侧屈、旋转。先嘱患者主动慢慢弯腰, 使病变节段被限制在脊柱曲线的顶点上, 而曲线的顶点将是最小的阻力点, 此时再做旋转运动, 医者按住颈项的手下压, 肘部同时上抬, 拇指用力顶推棘突, 助手则协手推压对侧肩部, 各方协调动作, 使患者腰椎作最大幅度的旋转, 此时可听到“咔嗒”响声和拇指下游棘突的跳动感, 本法属推拿方法中的扳法类, 性质属与被动运动。作用在于对脊柱生理弧度的改变, 关节错位整复, 特点是准确、省力、成功率高。
1 病案举例
1.1 患者男性, 36岁, 2007年12月15日就诊, 新加坡劳务。
主诉:腰痛、站立姿势向右倾斜, 左腿麻胀, 西医院X线片L1~L2棘突左偏。触诊:椎旁压痛明显, 伴有左下肢放射性痛, 左侧腰肌紧张挛硬。特殊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腿抬高20°, 右腿抬高80°, 腰部向前屈后向旋顶推方向不变, 即用拇指将左偏棘突向右顶推一次手法复位成功。第2天患者自述左下肢麻胀感消除, 3d后腰痛明显好转。
1.2 患者男性, 1954年出生, 2008年8月28日就诊, 商人。
主诉:腰扭伤痛就诊。检查:外形腰邪歪痛, 活动困难, 歪斜15°。触诊:L5右偏, 椎旁压痛明显, 伴有右下肢放射性痛, 右侧腰肌紧张, 直腿抬高试验:左腿抬高80°, 右腿直腿抬高20°。治疗:脊柱旋转复位法:即用拇指将右偏棘突向左顶推一次, 手法复位成功, 复位后右大腿抬高试验达50°。配推、拔伸、擦、揉手法, 辅佐针灸, 汗后复位:右大腿直腿抬高85°, 腰部活动正常, 姿势行走正常。
2 按语
笔者认为临床治此病证既要纠正脊柱的内平衡, 也要纠正脊柱的外平衡, 脊柱内平衡失调, 表现为脊柱棘突的偏移, 笔者认为在临床常用的治法中, 以脊柱旋转复位法疗效最佳, “欲合先离, 离而复合”要使偏移的椎体回复正常位置, 就要把患椎所在的间隙拉开, 才能进行复位, 脊柱的对抗牵拉试验表明, 脊柱对抗牵拉加旋转比单纯脊柱对抗牵拉的力大数倍, 况且单纯对抗牵拉力往往被各椎体韧带所抵消, 真正到达患椎的力量是很微弱的, 而脊柱旋转复位法, 弯腰时
临床护理
可拉开患椎关节间隙, 再加上腰部旋转所产生的动力, 以及顶推偏移患病脊棘突, 这样可使作用力准确, 恰当的作用于患椎, 使偏移的患椎恢复原位, 髓核收纳。对于腰痛时间长的病例, 外平衡的失调不纠正, 仍在复发的可能, 外平衡的失调是韧带的炎症或钙化, 肌肉的纤维硬变或挛缩所致。本人在临床中采用滚、推、拍、打、擦等手法以解除肌肉痉挛, 使之放松, 另对肌肉痉挛引起腰部侧弯侧斜, 采用对抗牵引下的按摩, 拔腿、伸筋, 起弹松解等, 并采用双下肢后伸扳法, 使腰部过伸, 促使突出物回纳, 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脊柱旋转复位法, 可调整关节紊乱, 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旋转复位时, 由腰椎及椎间盘产生旋转扭力, 可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沿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区配之滚、按、点、擦等手法, 可缓解肌肉的痉挛, 有助于椎体的复位。脊柱的内外平衡是相互联系的。骨骼是静止的, 肌肉是有动力的, 在肌肉的作用下, 脊柱才能偏移使髓核突出, 虽纠正脊柱的偏移, 而肌肉的痉挛未能缓解, 脊椎的偏移就不能纠正, 所以治疗时不能急于求成作连续性旋转, 需复位一次后, 让患者卧床休息两天, 要辅以滚、点揉、擦手法以达松解肌肉痉挛, 2~3d后查患椎是否转移复位, 椎旁是否有压痛, 若患椎未能复位, 可再进行脊椎旋转复位。采用脊柱旋转复位法可纠正关节紊乱, 使突出物和被压神经相对位置改变, 从而解除突出物对脊神经根挤压, 并可松解粘连, 滑利关节, 从而有利于突出的髓核收纳、复位, 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松弛, 气血得以通畅, 从而产生“松则通, 通则不痛”的效应。但应注意如果存在骨髂的病变属中央型者则禁用推拿旋转等手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旋转复位法
旋转复位 篇2
关键词颈椎功能受限按摩治疗 自动旋转复位法
颈椎活动功能受限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近年来,此类病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逐步年轻化。其主要原因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伏案工作、使用电脑、驾车时间过长,日常锻炼不够等因素密切相关。日久,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痉挛和挛缩及颈椎小关节紊乱而导致颈部疼痛、颈椎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往我们采用的颈椎复位手法在操作时易使患者感到紧张而难以配合,或对年龄较大且骨质情况不佳的患者施术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自动旋转复位法是北京按摩医院王友仁教授几十年临床研究提出的,是按动疗法中的局部按动法。此手法运用点按病点与患者的主动运动相结合的方法达到顺筋归位,整复关节的作用,对改善颈椎活动功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操作具有危险性小、适用人群广、患者无痛苦等特点。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于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北京按摩医院收治普通门诊颈椎病病例70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颈、肩背疼痛,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③可伴有头晕头痛,上肢酸痛麻木等症状,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刚性。④x线正位片显示,颈椎c型或反c型侧弯颈椎关节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MRI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1.3纳入标准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颈椎无手术史,年龄在6~65岁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取以颈椎自动旋转复位法为主的标准手法进行定位治疗,每次手法操作均为15min(包括基础手法和治疗手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1.1基础手法:①患者俯卧位,医者用双手拇指拨揉颈部两侧肌肉,反复施术,以放松肌肉为主。点按风池、白劳穴。②医者用双手拇指拨揉项韧带,由轻而重,重点施术于阳性反应物和患处压痛点,反复施术。③医者用双手拿提两侧斜方肌,反复施术。随后点按肩井穴。④医者用掌根沿脊柱两侧(胸1—胸7)和肩胛内侧缘做揉拨法,反复施术,若局部有压痛点,可用双手拇指重点按压。随后点按肩中俞、肩外俞穴。
2.1.2对症手法:①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后。(以第五颈椎向右侧偏歪为例)患者颈部前屈20~30°,医者用拇指按于第五颈椎右侧棘突旁。②嘱患者头向右侧旋转至最大幅度,此时,医者可感觉到按压处的棘突向对侧(左侧)移动。③医者拇指用力向下及对侧推按棘突,同时,令患者白行向左侧旋转头部,至最大幅度后保持此姿势1~2秒后回到中立位。按此方法操作3~5遍后,检验疗效。与操作前功能活动范围进行比较,可发现活动范围有显著提高。
2.1.3操作要点:①首先根据偏歪的棘突及压痛点判断影响功能的颈椎节段。随后,根据节段确定头前屈的角度,确保头在旋转时,是以此节段为轴心。②拇指按压棘突旁的部位与棘突偏歪方向一致(c6棘突向右偏歪,医者拇指按于其右侧)。③患者自动旋转头部时,其方向先向棘突偏歪一侧,待医生用力推按偏歪棘突旁且发力时,再同时向反方向(左侧)旋转。④当患者头转向右侧时,医者按于棘旁的拇指可感到棘突向左侧移动,此时要用拇指用力向下和对侧推按此棘突,以固定其位置。
2.2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按摩手法治疗。每次手法操作均为15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2.1基础方法:与治疗组基础手法相同。
2.2.2对症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提拿肩井穴,点按天宗、巨骨、缺盆穴,各20-30秒。
两组治疗均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与本病有关的治疗药物和疗法。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疗效标准;痊愈:颈肩部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可正常劳动和工作;显著:颈肩部症状基本消失,颈部活动较以前有明显改善,能够基本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有效:颈肩部症状有所改善,日常工作仍受到一定影响;无效:颈肩部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
3.2统计分析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方法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的差异。
4结果
4.1 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14,P=0.002),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P<0.05)
4.2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将治疗组临床主症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颈肩部疼痛程度及颈部活动功能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手法治疗组颈肩部疼痛指数明显下降,颈部活动度明显加大。对照组颈肩部疼痛指标也有较明显下降,但颈椎活动度改善不明显(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5讨论
自动旋转复位法属于按动疗法中局部按动法范畴。按动疗法是指医者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按住患者身体的特定位置,同时令患部做相应的主动或被动运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属于动静结合的治疗方法。此法是北京按摩医院王友仁教授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的疗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易于掌握等特点。
颈椎活动功能受限,其原因主要由于颈椎小关节紊乱或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过度紧张、拘急所导致。自动旋转复位法是利用患者颈部主动旋转时颈椎棘突及后关节的旋转变化,医生用拇指准确定位,通过患者的主动运动,使旋转力与按压力相结合,有助于偏歪棘突复位,达到纠正错位、矫止畸形,改善功能、缓解疼痛的目的。以第五颈椎棘突向右侧偏歪为例,当患者头转向右侧时颈椎椎体及后关节沿垂直轴向左侧旋转,棘突亦向左侧旋转,此时医者按住患椎棘突右侧加以固定,当患者头部从右侧转向左侧时,其它颈椎棘突及后关节则从左向右旋转,只有第五颈椎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在这一系列动作下,第五颈椎与第四、六颈椎椎体及后关节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起到了使关节复位的作用。自动旋转复位法在整复关节位置的同时对项韧带、棘上韧带、颈夹肌、斜方肌等周围软组织起到了理筋归位、松解粘连、祛瘀解痉的作用。基于这两方面的作用,此方法可立即缓解疼痛,并大幅度改善颈准活动功能,收到较佳的疗效。
此方法的疗效显著与否取决于颈椎前屈角度是否准确。在颈椎自动旋转前,颈椎前屈角度对整个复位过程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例如:点头、摇头功能受限多为寰枕、寰枢关节失稳,令颈椎前屈5°时复位最佳。颈2~4小关节失稳时,前屈10~20°。如累及4~6颈椎,前屈角度最佳为20~30°,涉及颈7甚至胸1、2颈椎前屈角度更大,在35°以上。
旋转复位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病人, 男72例, 女78例;年龄25~35岁12例, 36~72岁138例;病程15d~20年。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恶心、视力下降, 耳鸣, 咽部异物感、颈肩背酸、胀、困、痛;上肢痛、麻、无力、颈部僵硬感。查体:颈部活动受限, 颈后软组织起止点多处压痛, 颈椎棘突2~7单个或多个偏歪。X线片, CT检查, 显示颈椎不同程度变直, 后凸、前凸、侧弯、骨质增生、间盘脱出、椎间隙变窄、小关节紊乱、颈韧带钙化等改变。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刀松解术患者俯卧位, 胸下垫枕, 颈部伸长, 压痛点定位;一般与枕外隆凸, 枕骨上下项线平面, 颈椎棘突, 乳突, 横突处。选7~9个进针点, 在无菌条件下施术。先给予强的松龙加利多卡因痛点封闭麻醉, 有序的在痛点定位处进针, 刀口线与肌纤维平行, 进针方向与相应的骨面垂直, 深达骨面, 针刀施术不离开骨面, 在每个痛点上纵、横铲剥数刀, 感针下无阻挡感出针, 针孔创可贴覆盖。150例病人均施术1次。
1.2.2 旋转复位针刀术毕, 患者取坐位, 目视正前方, 术者立于病人身后, 确定棘突偏歪方向, 令病人颈后伸, 后伸时产生的角度与偏歪棘突相对应的施复位术。以棘突右偏为例, 术者左手托住病人右枕部, 右手托住病人左下颌部, 令病人右转头至最大限度时, 术者加以适当的力, 此刻, 可闻及小关节复位时发出的弹响声, 证实复位成功。棘突左偏者施术方向相反。
1.3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恢复工作及正常生活者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偶有颈部不适或头、肩、上肢有轻微症状, 休息后可很快缓解者为显效;部分症状消失, 仍需进行治疗者为好转;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或3个月内复发者为无效。
2 治疗结果
本组150例, 术后症状全部缓解者占83%, 部分缓解者占27%, 近期有效率100%。远期疗效:86例随访6个月~3年, 椎动脉型58例, 治愈34例, 显效15例, 好转7例, 无效2例;混合型23例, 治愈9例, 显效8例, 好转5例, 无效1例。总治愈率52.3%, 显效28%, 好转15%, 无效4.7%。
3 典型病例
苏某, 男, 55岁, 公司经理。自述:颈部僵硬, 酸痛, 伴反复出现头晕、恶心、头痛, 视力下降, 肩背沉重、胀痛等6年余。查体:颈韧带附着点, 颈椎棘突两侧, 枕骨上下项线平面, 肩背部多处压痛点, 颈活动受限, 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 3、4、5椎体前缘骨质增生。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行痛点针刀松解术加旋转复位。术后立感头脑清快, 双眼明亮, 头晕、头痛等症状缓解, 施术1次随访7个月无复发。
4 结语
“颈椎病”过去大多数人认为其因来自颈椎的骨性病变, 刺激压迫颈髓, 颈神经或椎动脉等。笔者认为不同, 通过几年的临床体会认为, 颈椎的骨性病变是因颈后软组织长期损害, 使颈椎小关节紊乱, 临床上表现出颈曲变直、后凸、前凸、侧弯等。在长期扭力的作用下, 使椎间、椎管内、小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营养不良, 水肿、肥厚、退化、钙化、纤维环韧力下降易破裂, 髓核脱出等病理改变。治疗发现, 以上病理改变并不是引发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 因仅对颈后软组织附着处的压痛点进行针刀松解即可使症状得到部分或全部缓解, 说明颈后软组织损害与“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有密切关系。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已被大家认同, 颈后肌群及韧带的附着点都在枕骨上下项线平面, 颈椎棘突、横突、椎弓、乳突, 上位胸椎及肩部;当颈后软组织损害时, 在这些部位产生多个无菌炎性病变灶, 引发颈、肩、背疼痛;基于“因痛增痉 (挛) , 因痉 (挛) 增痛”的学说, 疼痛引起肌痉挛, 肌痉挛又引发颈、肩、背酸胀等不适。当无菌炎症及肌痉挛刺激到枕大神经时, 引起肌紧张性偏头痛或全头痛, 刺激到颈脊神经时, 引起上肢的放射痛及各种不适。“椎动脉周围有大量交感神经纤维围绕。Marnne (1980) 证实电刺激动物颈部交感神经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痉挛。Jockson氏指出刺激神经根与刺激交感神经产生相同的症状。因为颈脊神经的脑膜返支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的混合神经。”因此, 当无菌炎症及肌痉挛刺激到周围神经时, 可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 致血供障碍, 引发脑缺血的一系列症状。由此看来, 颈后软组织损害是引发“颈椎病”一系列症状的主要原因, 真正因颈髓、神经根及椎动脉受压引起的占少数。
针刀是中医的“针”和西医的“刀”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它对病灶进行剥离、切割、松解, 破坏了病变结构, 从而起到了局部减压, 改善循环, 消炎止痛的作用, 达到了“去痛致松, 以松治痛”的目的。旋转复位, 纠正了小关节紊乱及颈椎扭曲, 消除了扭力, 使椎体周围软组织得以松弛, 同样达到“以松治痛”的目的。
旋转复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小儿桡骨头颈骨折中男性12例, 女性8例。年龄4~8岁, 平均年龄9岁。致伤原因, 摔伤14例, 坠落伤6例。Mason分型Ⅰ型 (成角30°, 移位<2 mm) , Ⅱ型。
1.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位, 全身麻醉。C臂机下, 常规消毒铺巾, 严格无菌条件下。术前还必须再在C臂机下详查骨折的动态正侧位情况, 术者必须要牢牢掌握骨折移位的方向。而后选用1.5~2 mm的全长锐利克氏针1枚, 在针尖1 cm处预弯20~30°, (术中还可以适当调整针的角度) 切忌将针尖锐利部损坏或弯成鱼钩状, 用手动柄钳夹稳靠后 (或微型电钻, 或手动摇钻钳夹亦可) , 将前臂处在伸直旋前位, 于桡骨下端Lister结节部经皮紧靠桡骨髓腔内侧骨皮质穿入髓腔直达骨折部, 然后将前臂处在旋后位将克氏针的角度与骨折的角度呈一致性的刺插进针1 cm左右, 稍许转动下针尖刺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同时试着轻轻旋转复位一下, 如果克氏针刺插的长度和方向准确, 而后将骨折的头颈部向肱桡关节后内方向旋转, 此时桡骨头颈比较容易的达到解剖复位, 肱桡关节和上尺桡关节解剖复位时其转动的角度也就是骨折移位的角度, 如此可以试用2~3次。术中不可粗暴操作, 反复多次的刺插容易人为损伤骨折的松质骨形成大的空洞缺损时, 将失去复位的机会。此外还可以辅以对抗牵引或手指推顶骨折成角部。部分头部成角难以纠正时亦可局部克氏针撬拨协助复位, (一般旋转复位都能到达满意复位) 复位满意后, 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外固定3~4周。1个月后去石膏功能锻炼。
2 结果
全部患者得到了分别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的随访。3个月内拍片显示骨折愈合优良, 成角移位纠正。以metaizeau X线平片为标准:优秀, 完全解剖复位;良好者成角<20°;尚可者成角在20~40°;差者成角>40°。6个月内患肢肘关节屈曲和旋转功能良好, 活动正常。X线平片显示无重复移位和成角移位。儿童4岁时桡骨头骨骺出现, 桡骨头骨骺和桡骨颈已接近成年人外形, X线平片前后位桡骨颈与骨干约成12.5°外倾, 侧位约为3.5°。1年复诊时双侧上肢对称, 患肢无畸形 (由于全阿公立医院实行全免费医疗, 故复诊率高) 。
3 讨论
小儿桡骨头颈骨折的诊断不难, 如何正确治疗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既要考虑到小儿骨折的特殊性和该类骨折的严重性, 又要考虑到骨折治疗以后的康复问题。理应慎重综合考虑。儿童桡骨头颈骨折后的MasonⅡ型的治疗方式较多, 争议也较大, 各有利弊。 (1) 撬拨复位;简单易行, 但是临床适应症比较窄, 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解剖复位, 甚至撬拨失败时还得改行手术, 其冠状面的撬拨对骨折部骨质或骨骺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相对髓腔内旋转复位而言其损伤的程度要大得多。术后关节和前臂功能的恢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切开复位内固定;克氏针从近端交叉内固定或单针内固定, 对软骨和骨骺有损伤。对关节软骨面存在着直接的损伤, 手术后功能锻炼受到较大的影响, 活动时关节部位疼痛。相关文献报道经皮桡骨头斜行外固定及屈肘90°经桡骨小头贯穿固定方法, 术后常出现固定物的断裂等并发症。 (3) 单纯螺钉内固定;主要适应于关节面塌陷, 骨折成角﹥30°以上者。以Herbert螺钉固定为最佳, 其损伤亦不可避免。 (4) 单纯钢丝内固定;操作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损伤也较大。 (5) 微型钢板内固定;小儿患者极少采用, 内固定的钢板易引起局部炎症, 关节囊增厚, 甚至发生骨化性肌炎, 手术创伤大, 并发症多, 少数还有桡骨头缺血性坏死。 (6) 可吸收性内固定材料;技术先进, 对粉粹性骨折尤为有利, 但是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水平。 (7) 骨水泥粘接法, 既需要切开复位, 又需要刮骨, 手术创伤大, 内固定强度差, 需固定时间较长, 关节固定的时间过长, 直接会造成关节僵硬, 术后的锻炼时间相对长的多, 此外还易有骨坏死之嫌。 (8) 关节镜下内固定;是目前手术治疗发展的新方向, 创伤小, 功能恢复快, 但是要求的设备成本较高, 基层医院目前还难以开展。 (9) 克氏针经桡骨下端Liste结节处经皮纵轴位髓腔内旋转复位;不需手术切开复位, 对局部的肌腱、关节囊、关节韧带, 软骨面等组织完全没有损伤, 没有血循环的破坏。符合小儿骨折治疗原则。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是治疗明显移位比较严重骨折的最终方法, 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手术破坏头骺局部的血循环及其周围的骨膜的完整性, 术后易导致骨骺缺血性骨坏死, 骨骺早闭, 不愈合, 上尺桡关节融合, 提携角增大, 关节内异常骨化, 瘢痕粘连等等并发症。有文献报道为避开损伤骨骺而在桡骨茎突处切开插针复位并内固定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但对小儿桡骨头颈骨折而言能够复位达到理想的位子时没有必要继续内固定。因为骨折部位的骨膜, 关节囊等软组织没有损伤, 解剖复位后局部骨折已经十分稳定, 结合功能位石膏外固定已能满足治疗要求。髓腔内留置克氏针尚有增加腔内压力影响骨髓血液循环之嫌, 因为长管骨的血液循环的特点是骨干的中部滋养血管向两端走行的。此外还有感染的可能性。且需要二次取针, 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又增加了医疗费用。
总而言之, 小儿桡骨头颈部骨折损伤程度没有成人严重, 严重的粉粹性骨折即MASONⅢ~Ⅳ型的比较少见。青枝骨折较多, 外侧骨膜常未破裂。有的Ⅲ型骨折只要能够腔内复位的, 尽管局部部分骨碎片存在, 由于局部骨膜和关节囊较为完整, 配合功能位石膏外固定术后骨折的再移位的可能性也不大。故而认为经皮liste结节处髓腔内旋转复位医源性创伤最小, (虽有骨骺处的进针, 但是所用的克氏针仅仅只有1.5~2 mm之粗, 其损伤可以忽略) 并发症最少, 患肢骨折和功能恢复快, 简单易行, 疗效可靠, 医疗费用低, 具有临床实际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道喜, 唐雪阳, 蒋欣, 等.小儿桡骨头颈治疗的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9, 6 (8) :55.
[2]李涛, 唐天驷, 刘巍, 等..桡骨头颈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 2004 (6) :62-64.
[3]王桂生.骨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233-237.
旋转复位 篇5
1 一般资料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纳入病例[1], 本资料共选取病例86例, 年龄最大76岁, 最小28岁;第一组48例, 其中男性34例, 女性14例;第二组38例, 男性20例, 女性18例。临床上多数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颈椎、肩、上肢疼痛、麻木、酸困及功能障碍, 拍正侧双斜位照片检查, 提示多数病例有生理曲度变直, 椎体前缘增生, 椎间隙变窄。
2 治疗方法
第一组 (治疗组) 全部采用牵引加颈椎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第二组 (对照组) 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法治疗。
牵引患者取坐位, 配戴枕颌牵引带, 依据患者X线片变化, 患者的体质, 症状表现确定牵引的位置, 最佳角度及牵引的重量和时间。颈椎曲度加深, 后缘增生明显, 根据症状显著者, 采用前 (曲) 屈位牵引;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 后缘增生不明显, 症状明显者, 采用后仰位牵引;颈椎曲度正常或基本正常, 采用中立位牵引。一般初次20分钟~半小时, 牵引重量3~5Kg, 随症状变化及患者感觉逐渐增减, 一般不超过体重的1/6, 每日1次。
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第一步:患者坐位, 医生站其后, 先行点按、揉搓等分筋、理筋手法于颈肩部软组织10分钟, 以缓解肌痉挛。第二步:患者坐位, 医生先用拇指在颈椎棘突两侧触诊, 待摸清楚颈椎棘突偏歪的部位和方向后, 用与患者棘突偏歪方向同侧的拇指推顶住偏歪的棘突为支点, 另一臂的肘部抱住患者头部, 让患者头前屈, 将头向患侧旋到最大限度时, 嘱其放松颈部肌肉, 医生用肘向上托起并旋转头部, 同时推顶偏歪棘突的拇指轻推偏歪的棘突, 可听到“咔哒”的一声清脆复位声, 拇指下有棘突移动感, 触诊颈椎两侧局部压痛减轻或消失, 证明手法成功。第四步:复位后再以旋推法、擦法等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2分钟即可。治疗每天1次, 12次1疗程[2]。本手法操作时要谨慎小心, 勿用蛮力, 幅度应在颈椎生理活动范围内。另外治疗前需拍摄颈椎常规位X线片, 排除颈椎结核、肿瘤、骨折及脱位等骨质病变, 以免发生意外。
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治愈:患者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症状全部消失, 颈、肩、背、手臂酸痛麻木消失, 恢复日常工作;好转:颈肩、背、手臂酸痛麻木消失, 颈部活动正常;无效: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4 治疗结果
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治愈36例, 占75%;好转10例, 占20.8%;无效2例, 占4.2%;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治愈20例, 占52.6%;好转11例, 占29%;无效7例, 占18.4%;总有效率为81.6%。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 2组疗效有显著差异。见表1。
(例, %)
4 讨论
颈椎病是泛指颈段脊骨病变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国际上较一致的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体征。根据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而表现的一系列症状、体症, 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等四种基本类型。颈椎病中, 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 占50%~60%。临床上多表现为颈肩痛, 并向上肢放射, 放射痛范围根据受压神经根不同而表现在相应的皮节。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的表现。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 手指活动不灵活等。部分患者亦可伴有头晕、失眠等症。检查可见肌肉痉挛, 故患者头喜欢偏向患侧, 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有不同程度受限, 故亦应与单纯肩关节周围炎相鉴别。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关节 (钩椎、椎间后关节) 周围的软组织发生损伤、退变, 颈神经根管相对容积变小, 使颈神经根受到刺激, 出现颈肩上肢疼痛、麻木、酸困及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其常见病因是:各种急性损伤, 慢性劳损, 颈咽部慢性炎症及感受风寒等。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颈椎失稳错缝, 移位;椎间软组织痉挛、水肿、炎症、充血, 椎间隙变窄, 椎体前后缘和钩突骨质增生。该病属于中医筋痹、血痹范畴, 主要是由于素体虚弱, 肝肾亏虚, 气血不足, 精亏不能濡养筋骨, 导致筋骨不健, 腠理疏松, 卫阳不固, 风寒湿邪入侵, 搏于颈项筋骨经络, 导致经络不通, 气血运行受阻而致。本文所用治疗方法的目的是:采用牵引疗法, 可将狭窄的椎间隙牵开, 椎间孔扩大, 从而缓解神经的压迫和刺激, 解除颈部肌肉痉挛, 恢复颈部正常的生理曲度;通过颈椎旋转复位手法纠正颈椎后关节错位, 恢复神经根管原有空间, 减轻神经根的刺激;同时还可宣通散结, 剥离粘连, 使局部水肿消退, 血液循环改善, 加速炎症消退;分筋理筋手法, 主要使颈部肌肉紧张痉挛得到缓解, 血液循环明显改善, 达到疏通径络, 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86